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十篇

2024-09-12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1

●●利用计算机绘图, 可增大课堂信息交流量

现在, 制图课中往往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用Auto CAD、3D Studio Max等计算机绘图软件在备课时制作出教学内容素材, 后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电子教案。课堂教学中, 可以根据教学情况随时选用各种电子图样, 并在电子图样中讲解。我们知道Auto CAD、3D Studio Max环境中对已有图样的修改十分方便, 所以, 教师还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随时绘制, 派生出各种图样。教师课后小结时也可以随时调用各种电子素材, 达到传统教学中无法实现的效果。这样可以彻底的从传统板书绘图中解脱出来, 节约大量时间, 并可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 增大课堂上的信息交流量。

●●建立视图与三维立体电子模型的联系,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机械制图》所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三维立体, 包括各种基本几何体、组合体、零件、装配体,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一般采用各种木制教具来做现场演示。这种模式有其局限性:其一, 木制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 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其二, 木制教具在教师演示时, 只有部分学生能观察清楚, 讲解时可选造型有限, 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型体的结构;其三, 对于大型的零件与装配体,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即使在车间中参观实物也不可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剖切, 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现在,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特技加工制作出教材中的各种三维立体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优点有三:其一, 电子三维立体的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 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其点、线、面、体等不同要素设置不同的颜色来加强对所讲内容的表达;其二, 教师在Auto CAD、3D Studio Max环境中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电子三维立体。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其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 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这样在教学中可用生动的画面形象直观的表述现实中的各种零件及装配体, 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抽象空间立体投影与平面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认识。

●●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制成素材库, 使课堂教学组织更灵活

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用已制作好的各种零件图、装配图及零件立体图, 使课堂教学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例如, 在讲装配图时, 教师如需要穿插有关零件图与知识, 就可以随时调用零件图一章的各种素材, 这样可使课堂组织更为灵活, 学生也会对知识融会贯通, 加深理解。另外, 教师在讲解习题题目时也可以有效利用制作好的电子模型演示讲解, 这样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也使教学过程更为生动。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制图课进行创新教学, 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运用各种绘图软件讲解制图知识时, 学生可以直观的通过电脑看到虚拟的三维世界, 并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运用绘图软件将学生的想象变为虚拟的现实来验证学生的想象。这样可以在学生思想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研究制图学的极大兴趣, 使学生的内因与外因有效结合, 更好的发挥学生的认知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软件中, 除了呈现知识内容、演示一些过程现象、进行举例说明以外, 还应提出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诊断评价, 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 并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强化、矫正和定位的作用。诊断评价的设计对于保证软件教学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软件, 是利用程序设计技术,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与教学目标相比较, 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措施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诊断评价是多媒体教学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要求, 尤其是智能化课件的组成部分。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2

1.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主要是把信息实施合理的共享,促进教学内容表现形式的增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直观性。教师在对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时,单一的语言表达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与现实有着密切联系的理论知识,教师只有通过实物展示或操作过程演示等方法来辅助,才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所要讲解的问题更加清晰明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学重点。

2.有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专业知识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目前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还是依赖于课本,而课本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教师只有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多种方式搜集最新的技术和知识,才能使教学内容与时代和科技发展接轨,学生学习的资源和范围才会得到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各种学习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机械制造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方案

1.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促进学生更直观的感知

工件的装夹和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经验比较少,怎样保证学生对定位基准选择具有合理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对工件正确装夹有准确的了解,而对这点的学习也恰恰是学生感到吃力的部分。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简单的Flash动画,演示几种零件加工时的定位、装夹方式,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更好地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展示绘制模型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当前,许多零件的机械加工全部都是利用金属切削过程来实现的,理解刀具切削部分基本定义的过程,也是对金属实施切削的过程研究,然而此环节的内容十分抽象,可又是《机械制造技术》教学中的重点,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简单地在黑板上作图,对参数进行传统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难。要想使教学效果增强,教师可使用PRO/E等三维绘图软件绘制模型,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剖切,从而有助于学生空间立体概念的建立,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可选择教学录像播放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流程

在《机械制造技术》的讲授中,要求学生熟悉基本的机械加工方式和有关设备的结构功能,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部分知识点,学校引入了相关的教学录像,录像内容包含现场的实际操作流程,并通过声音与图像的结合、图片与文字的结合等方式,对车、铣、刨、插、磨、钻、镗、齿轮加工等基本加工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把握好对应的机床结构、运动传动、工件装夹、刀具类型、加工特点、工艺范围等内容。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播放,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该部分内容。

4.通过搜集网上信息,开拓学生视野

为开拓学生专业视野,使其更好地把握制造技术的发展,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本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动态。要有效利用网络,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进行搜集。进而促进学生视野的拓展,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理论的重视,提高学生对技术发展的洞察力。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啊呀机械教学    原则     方法

由于,机械学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逻辑思维要求特别高,再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课一般都不是很好。因此,这就会使中职学生在机械学科的学习中往往会特别吃力。然而,如果老师在中职机械的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就会使学生的接受能力大大提高。

一、多媒体教学的教学优势

(一)课堂的表现力比较强

在多媒体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将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形象地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枯燥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符合同学们的接受能力。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来说,视频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枯燥的板书相比,视频可以通过图片和声音对枯燥的机械原理进行阐述,在这种情况下,中职学生能够很容易明白机械抽象的工作逻辑。

(二)循环性与交互性比较好

在多媒体教学中,老师通过寻找一些与所教机械原理相关的视频使课堂变得更生动;除此之外,老师的教案也是电子版的教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把上课所准备的资料储存在电脑上,如果需要,直接进行拷贝就行。所以,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使老师备课的时间大大减少,为老师节省了更多的时间。如果学生上课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的东西,可以在课后从老师那里拷贝相关教案就可以。此外,网络教学也使同学们能够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做到对所学知识进行牢固掌握。

(三)共享性比较好

网络教学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的。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们对资料进行寻找,然后与同学们就搜寻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和共享。除此之外,老师们之间也可以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交流,对于好的经验能够及时进行分享。

二、在中职机械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在教学层面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中职机械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中职机械教学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多媒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往往需要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选择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教学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提高教学的效果;其次,在资料的准备过程中,要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关联性大的教学材料,使多媒体能够更好地为中职机械教学服务。

(二)在操作层面上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还需要对课件进行一定的设计。在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操作简单的原则,便于老师们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在课件的设计中,一定要突出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地把握。最后,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并积极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

三、在中职机械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一)进行直观地教学

对于中职机械教学来说,多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死的知识通过动漫来演示出来。在中职机械教育中,机械原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枯燥和抽象的,然而动漫则不一样。动漫可以将机械原理这种比较死的东西变成活的内容,通过比较直观、形象的表现方法,将机械原理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知识的逻辑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动漫表现出来[3]。除此之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出来一些机械机器的运转视频,以及所讲解的机械设备的虚拟装置,通过视频形象的表现方法,使学生们了解到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例如在中职机械教学中对连杆机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上搜寻一些和连杆机构相关的机械设备,让同学们都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机械设备的运动原理。

(二)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相应的方法

由于机械学科的逻辑性、专业性与抽象性比较强,再加上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针对学生普遍都不会的知识点,就需要老师学会运用新媒体的教学方法,将难点的知识进行分解,并进而使之变得简单化,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点。例如,在进行“渐开线齿轮”教学的时候,由于学生对渐开线的性质理解比较困难,因此,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就需要老师在网上搜集一些与渐开线齿轮相关的视频资料,通过视频对知识点进行直观地讲解,降低学生们理解的难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机械学科的专业性、抽象性和逻辑性比较强,而且更重要的是中职学生的文化课相对来说比较差,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很难掌握知识,然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在中职机械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唐玲.谈谈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感受[J].科学咨询,2013(4):106.

[2]张巍巍.关于中职机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J].课外阅读(中旬),2013(4):29.

[3]徐海.中职机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3):372.

[4]杨存枫.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中专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287.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4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活机械专业课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事半功倍,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设计和创新能力,论文结合教学进行了相关探讨.

作 者:郭海燕 作者单位:珠海市红海幕墙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60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12)分类号:G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专业 多媒体教学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5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及原则

1.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目的

由于机械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机械原理、空间构造相当复杂,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理解, 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这方面无能为力。机械教学的课程内容理解起来难度大, 容易导致学生对机械方面课程兴趣的下降以及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甚至会造成恶性循环。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讲解机械原理课程时,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棘轮机构、行星齿轮轮系机构的视频, 这样可以将书本上抽象的文字图像信息, 转化成具有冲击力的动态信息,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看行星齿轮轮系机构的视频的过程中, 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多角度地看到了机械结构的实际运行效果, 这能强化他们的理解能力, 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2.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强化两个原则, 一是多媒体技术是高职机械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手段, 而不是最终目的,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而不是以老师教学为中心。

在高职机械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明确我们的宗旨是机械教学, 而不是多媒体展示。老师在讲解机械原理时, 可以准备的电子资源很多, 可以是航天器的发射过程视频, 可以是探月机器人的相关视频, 也可以是棘轮机构或者行星齿轮轮系机构的视频。但在机械原理的教学过程中, 第一种和第二种电子资源不适合作为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 因为学生们的需求是学习, 而不是观看。另外,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过程中, 必须突出学生这个主体, 表现形式可以是学生在看过视频后进行讨论, 或者进行相关的设计,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

1.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教学中辅助理解

机械专业的很多课程涉及复杂的空间坐标变换以及多机构的配合运动和难以理解的空间旋转运动,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能辅助学生们的理解, 提高其学习能力。例如在讲解制造工程基础课程时, 刀具的各种角度就很难理解, 而且具有不同角度的刀具的应用不一样也难以捉摸, 这些问题很难从公式中推出答案。如果在讲解的同时播放相关视频, 老师加以引导, 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 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多媒体的信息交互, 将枯燥乏味的制造工程基础课程变得生动活泼。同样, 在深入讲解的过程中, 可以播放切削过程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零件的加工过程以及加工环境,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

2.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教学中辅助设计

机械专业的设计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个过程简化、可视化, 让学生们体会到机械设计的乐趣。例如在讲解机械设计课程时, 老师引导学生使用Solid Works软件进行设计, 将设计周期缩短, 而且能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设计的效果图, 对设计不当的地方及时修改,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整个设计的流程, 并体验到设计的乐趣。

三结论

在高职院校的机械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优化教学结构, 提升教学质量, 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伯艳广.例谈多媒体技术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3 (39) :173~174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6

一、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必然性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重点研究各种机构的运动特点和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因此,常规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准确地描述上述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汽车各部分的组成,展示各机构的运动情况。现有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够充足,内容也相对滞后,示图是静态的,难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此外,学生对汽车内部结构和传动原理缺少必要的感性认识,增加深入理解的难度。故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是必然的选择。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兴趣能引起对物体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它导向有意义学习,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动机。教育实践也证明,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注意的最重要因素。《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用挂图、模型演示为主,学生通过有限的视图感官去获取感性认识进而再转变为理性知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度较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多媒体教学,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对学生的视听觉进行多样化刺激和诱导,满足学生全方位感知信息的需求,对许多现象加以形象描述,学生认识深刻、记忆持久,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就会激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有利于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高。如在新课程导入时,一个非常逼真的汽车模型呈现在面前,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了。汽车的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教师可以形象、生动地描述汽车的动力从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差动器最后传递到车轮的过程。兴趣被激发出来,进而有了强烈学习的欲望,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增大教学信息量。

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就是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课程教学中,有许多概念和原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在自己服务的企业里有一番作为,希望自己不仅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同时也能为企业的品牌运作做出一定贡献。为此,就要求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文化气质,使他们将市场与设计有机结合。

二十一世纪是文化的世纪,人们对文化具有更为迫切的需求。优秀的传统服饰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现代服装设计的巨大源泉。对于服装的文化内涵更要继承民族传统,寻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寻觅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专业教育要结合学生素质,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同时,逐步积淀自己的文化,才能逐渐地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理是比较抽象的,不易透彻理解,此时多媒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在区分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概念时,以内燃机为例,通过画面的演示,首先将单个零件组成构件,连杆、滑块和曲柄,接着构件装配成机构,然后由机构装配成内燃机,最后教师简单概括各个概念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四杆机构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机构的运动,用动画的形式进行了演示,再经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很容易理解机构的运动特点,为机构在汽车中应用这一重点、难点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再借助汽车平面结构的实物图片,如汽车转向、车门启闭等机构,进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和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想象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顺利地解决了重点、难点的同时增大了教学信息量。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多媒体课件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工具,而且是共享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浏览课件,复习相关内容,预习授课的重点、要点。多媒体课件的可修改性强,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学生参与课件的修改,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愿望。

在校园网平台上实施网络多媒体教学方面作了尝试。课件上传到学校校园网的服务器上,学生可在校园网上去浏览电子教案的具体内容,建立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鉴于学生对网络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肯定,正设想在校园网上建立《汽车机械基础》精品课程网站,逐步建立、完善多种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件中重点、难点如何突出的问题。

在考虑将教学内容使用图、文、声、像的形式去呈现时,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进行课件设计时要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等问题,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方式合理呈现出来,条理清楚,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同时,在设计上要注意文字醒目,画面简洁清晰、和谐、自然,注意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主题。

(二)教学内容整体性、系统性如何体现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体现有一定难度。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分段式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轮系的教学中采用分段式课件,首先演示定轴轮系的动画,针对演示板书定轴轮系的运动特点和传动比计算;接着演示了周转轮系的动画,板书了周转轮系组成、特点和传动比的计算。多媒体的直观、生动、形象和板书的整体性结合起来,优势互补,真正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魅力。

(三)大信息量和学生接受能力如何兼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晓刚.品牌服装设计理念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1-114.

[4]卞向阳.国际服装品牌备忘录[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0.4.

[5]黄小玲,王林.中国服装用文化开门[Z].商界名家,

从多元智力理论谈学生创造力培养与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福建福州

摘要: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对智力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并由此演绎出多元创造力的观点,丰富了对创造力内涵的认识,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基于此,全文试从多元智力理论出发,简单阐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力多元智力理论创造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为了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和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都在致力于教育改革。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旋律,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这种新形势下,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自然成为人们的主流话题了。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理论,对培养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性、可行性、方法、原则等进行了探讨,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所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多元智力理论对智力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并由此演绎出多元创造力的观点,丰富了对创造力内涵的认识,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1.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内容及特点

1.1多元智力的内涵。

智力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长久以来,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智力理论,试图揭示人类智力的本质和结构。传统的智力理论通常把智力定义为那些解决问题、寻求特定问题的答案以及迅速有效地学习的能力[1]。这种智力观强调的是数理逻辑或语言方面的能力,而忽视了在人类和个体生存与发展中同样重要的其他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多重智力理论,对传统智力理论提出了挑战。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智力定义:“智力是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的非常重要的能力。”该定义一方面特别强调了智力离不开具体的实际生活背景,必须而且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产品来体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智力与创造是分不开的,智力的最高表现就是能为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提供创造和服务。

根据新的智力定义,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也就是说,加德纳所谓的“个体用以解决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其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些智力每一部分都分别占据了大脑的一个独立单元[2]。

1.2多元智力理论的内容。

加德纳认为,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九种智力,它们分别是:(1)言语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信息量明显增大,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教学的节奏,学生对问题思考不充分、理解不透彻,会造成学习困难、兴趣下降的现象。因此在多媒体教学实践中,应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课前预习、课堂提问、小专题讨论、例题训练与讲解等。

四、结语

总之,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

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2)逻辑数理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藉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4)音乐节奏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5)身体运动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7)自我反省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8)自然观察者智力。这种智力主要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9)存在智力。这种智力指的是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加德纳认为,这几种智力只是大致分类,每一种智力还可以再细分,彼此之间的顺序也可以重新排列。他还指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九种多元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地发展出来[3]。

1.3多元智力理论的特点。

1.3.1多元性。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由九种智力要素组成,这九种智力要素是多维度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的,而不是以整合方式表现出来的。九种智力同等重要,不能只重视某几种智力而忽视其他几种智力。

1.3.2文化性。加德纳认为,人类是有文化的生命体,要重视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他指出,智力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智力实质上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中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

1.3.3差异性。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要素,而这九种智力要素在每个人身上都以不同方式进行,不同程度地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1.3.4实践性。加德纳把智力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智力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他强调智力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拥有的解决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实践,是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进行的一种改革和尝试,并已取得一定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其中的不足之处有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和改进。

摘要:本文在《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多媒体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对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兴趣,效率

参考文献

[1]卢晓春.汽车机械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维,机械制图,认知规律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入门课程, 它是技工院校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 读图和制图能力, 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把一个具体的机械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 再把一个平面图形想象成立体的机械零件, 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 无疑是难的, 而且近几年由于生源数量的减少, 生源质量的下降, 使得这门课的在教学上出现了很多困难。目前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 在《机械制图》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 普遍的做法是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学生带到了多媒体课堂, 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对教学质量改进很有帮助, 但笔者认为,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使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多媒体教学进入技校课堂, 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最新教育技术又将使教学步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但要真正促进教学现代化, 更关键的因素是人。因此, 我们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 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双方的共同认知的活动, 这一认识活动的主体既是教师, 也是学生。

教师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真正树立现代教学理念, 更要依据制图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 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当用则用, 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 即用在“精彩”之处, 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 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 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 板图, 还可以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卜、土豆块等自制模型, 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叠加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的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 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 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 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 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 哪儿无线条?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 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上课时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图形式、搞花架子, 使学生上课时“一饱眼福”, 下课时“头脑空白”。其最终效果不是画龙点睛, 而是画蛇添足。

2 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要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课件犹如教师的教案, 包含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情, 教师课堂上所使用的课件应与自己的教学风格一致。在教学过程中, 一个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亲自创作, 并把自身教学风格融入到课件中去, 既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易被学生所接受。若教师为了贪图省事, 随手拿着别人的课件去上课, 往往会出现课件的侧重点和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一致, 学生听得满头雾水, 偏离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也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意义, 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3 教师使用的教学课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多媒体制作时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能过分强调其作用, 课件短小精简, 不应太过花哨。众所周知, 课堂上学生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若一节课下来, 学生看到很多花哨的幻灯片来回闪动, 难免不会怠倦, 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考虑课件的展示顺序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要紧扣教材内容, 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 找好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准确切入点, 体会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心理, 用短小精简的课件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 在有限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等多种器官的参与。

由于计算机制作出来的动画更能加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中要注意到度, 遵循学生的思想规律, 不可随心所欲。在设计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教学目的。

4 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思维是制图学习中不可或缺的, 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对直观的图形做出适当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广。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 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有自主思维的空间, 同时构建知识,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鼓励学生多思考, 多想象, 主动为自己头脑里储存大量的图形, 以便对后期的看图、读图提供帮助。而不能一味地用鼠标点击, 学生来不及思考, 作图过程及结果就已经演示出来。这种“满堂灌”的教学, 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其中去, 更没办法提高其空间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学习, 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例如, 教师在讲解空间点的投影时, 总结点的投影规律后, 引导学生根据点的投影规律思考空间投影面上点的投影特点是什么?空间投影轴上点的投影特点又是什么?两者有什么异同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对比学习, 最后利用多媒体将各种位置点的投影特点展示给学生,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学生这一思维过程实际上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

以上几点是本人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体会, 多媒体辅助制图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 而不能是替代, 教师在运用过程中应扬其长, 避其短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制图教师既要熟悉多媒体的制作, 更要紧密联系教材,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作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课件, 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让多媒体教学真正成为帮助制图教师成功教学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李玉菊, 张东梅.工程制图.科学出版社, 2009.

[2]孟琼.机械制图教学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分析.职业教育研究, 2007.

[3]陈依和.直观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运用.新西部, 2007.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8

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已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来,它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大力推行多媒体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它在整个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教学领域中的辅助教学更加具体和完善,它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更显示出了它在辅助教学上的优越性。

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用语言文字、挂图和模型等向学生传导信息,面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十分可行,但是却有很多不足之处,如不抽象,不直观,特别是对于抽象的事物难以表述等。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它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与观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是目前最好的学习方式。

(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我们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经堂会遇到很多重点、难点,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即使花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课堂上遇到抽象乏味、难以理解的问题,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通过多媒体投影,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演示出来,便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并加深印象。

比如在“机器的组成”一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单缸柴油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上各名词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基础》课知识面广,信息量较大,各章节之间相互独立,并且概念定理较多。多媒体技术能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反映客观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平面连杆机构”这一节课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的动画演示,另外,在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特点中,可将一些应用实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辨别是哪种四杆机构的应用,这样一来就会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机械基础》教学有许多实验,有些实验还比较复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在学生实验前,老师要反复讲解、强调实验时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并且还要反复示范操作要领,特别是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老师的讲解、示范的时间几乎要占用三分之一以上的课时。由于第一次接触这些实验,不少同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如果引入多媒体技术,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比如,在液压系统压力的形成实验,各种负载下液压系统中的压力如何形成,都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有规范操作规程。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实验的操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个实验的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制作成分段的带有目录形式的VCD教学片给学生观看。从而大大方便了同学们对实验步骤的了解和操作规程的掌握,使他们实验起来从容自如,得心应手。

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考

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的紧密结合,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做到既顺利开展,又优质高效。还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索。

(一)要努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必须事先搞好教学设计;建立一个能够方便实现资源共享的教学平台;制作出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课件。

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去选择针对性强、能够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的课件素材。制作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多少与编排要得当、文字的颜色与背景的颜色要协调,动画要准确、科学地模拟客观事实,声音和音响的运用要合理,活动图像的运用要适宜真实地表达教学内容。这样才会制作出既符合教学原则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多媒体课件。

(二)要充分认识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辅助性

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的确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辅助教学地位,它目前还不能完全代替或取代现有的传统教学形式,我们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要从传统教学中的难点入手,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述、抽象难懂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去使用多媒体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才值得我们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对于容易理解、表达简单的问题,如果再用多媒体去进行辅助教学,显然并没有提高教学效率,那简直就是画蛇添足。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够优化课堂教学,但是对那些实践性的、操作技能较强的实验实习,是不能替代的,只能起到指导实践的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只是直观地了解了操作的步骤和要领,但并没有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如果不去亲手操作,只能是过眼云烟,无法掌握实际技能,也就没有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机械教学多媒体技术论文 篇9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该课程后,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夹具结构进一步了解的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

1. 初步掌握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方法,学会查阅有关资料; 2. 掌握设计机床专用夹具的基本原理的方法,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完成本课程教学后,并在本学期集中进行,时间为3周。

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1. 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 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3.具体内容

(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了解零件的性能、用途和工作条件; 对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尺寸、形状及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进行分析; 对零件的材料、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进行分析。

2)拟订工艺路线

正确选择基准; 确定加工方法和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加工顺序。

3)选定各工序所采用的设备,既要保证加工质量,又要经济合理。

4)确定指定工序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5)确定指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6)计算代表性工序的单件工时。

7)填写工艺文件。

(2)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

1)准备阶段

分析指定工序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特点、毛坯情况、所用机床刀具加工余量及切削用量;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同类型夹具的资料,吸收其中合理部分;

2)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

根据零件尺寸要求,分析需限制的第一类自由度,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制定夹具方案、绘草图和刀具的对刀、导向方式。

3)确定夹紧方案。

根据零件的结构和所需的夹紧力,确定夹紧方案。4)确定夹具结构。

(3)绘制夹具装配工作图及零件图

四、课程设计要求

1.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制定一个成批生产的(或中批或者大批生产)、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不少于10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填写工艺文件

(3)填写若干个工序卡

2.专用夹具设计

(1)设计某道工序的一个专用夹具,画出符合要求的夹具装配图(由15~20个零件组成。

(2)绘制夹具中两个零件的零件图。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多媒体教学之机械制图 篇10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 机械制图课的主要内容有:制图的基本知识, 正投影规律及三视图的形成, 机件的表达方法及读零件图等, 作为一名技工学校学生, 学习机械制图课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读图及基本绘图。我们知道机械制图课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用二维平面图形来表达三维空间形体以及由二维平面图形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 学习这门课的难点在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 大多采用教学挂图和实物模型, 但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受到数量和种类方面的限制;二是无法动态和连续地展示有关的教学内容。在计算机十分普及的今天, 随着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大量应用, 多媒体课件以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逐渐体现出它的优势。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立体、生动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日常的教学过程, 作为一名机械制图课的老师更是感受深刻。那么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有那些帮助呢?

对于投影理论及视图的形成过程, 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课件, PowerPoint作为课件制作编辑工具, 能够轻而易举地制作出丰富多彩、带有各种特殊效果的幻灯片。PowerPoint软件的文字编辑功能可以对机械制图中一些提纲性和概念性的文字内容进行常规编辑。对于原来需要教师在黑板上绘制的一些简单图形, 如点、线、面的投影等内容, 可以利用软件的绘图工具绘制在幻灯片上, 并通过自定义动画设置来演示作图过程, 对于复杂的图形, 可利用其它多媒体软件制作, 然后将其插入或粘贴到PowerPoint页面中。Flash是图形动画创作软件, 支持文字、动画、视频、声音及交互功能, 具有强大的多媒体编辑能力。采用Flash制作简单方便, 可直观显现投影原理和投影方法。对于投影理论及视图的形成过程, 由不同的颜色表示的三投影面体系, 形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图过程用Flash直观地演示出来, 学生就能把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投影规律自己总结出来, 深入理解投影原理和投影方法。

在学生较难掌握的立体表面交线的教学中, 截交线是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而产生, 一般为封闭的平面图形, 而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相交, 多为空间曲线。在教学中可在PowerPoint的基础上再结合当前最为流利的绘图软件之一———AutoCAD。由于绘图简单, 绘图的准确度高, AutoCAD可以用来绘制较为复杂的图形, 并且该软件绘制的图形其图线型式、尺寸标注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利用AutoCAD绘制的三维立体图形, 可以随意旋转、剖切、拆卸、放大三维立体, 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改变对模型的观察视口, 并把该视口与视图建立联系, 这样就可以把相交过程、交线形状及位置很清楚地演示出来, 再利用点和线的投影规律很容易地把交线和相贯线绘制出来。

例如:在讲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规律时, 首先绘制模拟相贯体, 得出相贯线的摹本形式;继续模拟, 当大圆柱直径不变, 小圆柱直径逐渐增大, 直至与大圆柱等径, 可以直观地看到相贯线如何变化;小圆柱直径继续增加时, 相贯线如何变化;如果小圆柱改为四棱柱, 相贯线又如何变化。像这种动态模拟可以充分展示相贯的变化过程。

在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中, 特别是在剖视图和断面图的教学中, 因为是用假想的平面把机件剖开再投影, 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学生经常把一些线条漏掉。这时可以用Flash和3DMAX把机件的内部结构展现出来, 把剖切后的剖切面的结构形状很直观、清楚地显示出来, 学生容易明确那些线是需要画出的, 而那些是不用画出的。在讲解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装配体的工作原理、传动路线和装配过程等内容时, 用3DMAX、Flash制作的图形动画, 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三维空间形象, 帮助学生对抽象内容的理解。如果没有相应的模拟仿真和动画演示, 只怕教师费尽口舌, 学生也难以理解。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零件、装配体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 这是在传统的黑板、挂图和模型教学中无法比拟的。

高职的学生毕业后生专门从事设计的很少, 而大多数是从事实际机械设备的操作, 所以他们工作中需要的是正确看懂设计图纸, 即正确读图。读图能力是在学习有关制图的基本理论、在制图的基本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所以在掌握基本投影和绘图知识等理论的基础上, 要加强课堂上和课下的练习, 通过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读图和识图能力。理论服务与实践, 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 还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说, 工作后才知道制图中所学的零件是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这说明我们忽视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联系, 学生会画图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零件, 有什么用途, 知道模型而不认识真正的零部件。因此,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实践, 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学习。既要让学生看模型, 又要让他们看一些实物, 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 通过实践积累的经验, 对图形的综合分析, 进而理解图纸内容, 了解机器设备的原理和构造, 掌握设备的操作过程, 才是职业需要的基本能力。多读实际图样可以对国家标准、工艺结构及技术要求等内容进一步熟悉,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达到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的顺利接轨。

摘要: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 形象、生动、直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给《机械制图》课的教学带来极大便利, 本文主要讨论了机械制图课中常用的一些软件, 如PowerPoint, Flash, AutoCAD, 3DMAX在具体的教学中的应用。

上一篇:企业贷款信用保险管理下一篇:异步切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