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024-05-13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共8篇)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1

一、国际蛋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2010年伴随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国际鸡蛋及蛋品生产有所增长。同时,欧盟一些国家因禁止笼养导致鸡蛋产量下降,促进了世界鸡蛋及蛋品进口。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日本仍为世界主要鸡蛋生产国或地区。

美国、日本、荷兰生产扩大,德国的鸡蛋产量下降。2010年美国前三个季度鸡蛋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日本蛋鸡农户生产有所扩大。德国由于2009年底全面禁止了笼养方式,鸡蛋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荷兰的鸡蛋生产继续增加,以满足德国等国家因禁止笼养而造成的鸡蛋供给不足。荷兰对德国等扩大出口、美国对欧盟和亚洲的出口增加。2009年以来,荷兰带壳鸡蛋及蛋品出口量继续保持增加状态,特别是对德国的出口量增长较大。美国2010年前9个月鸡蛋及蛋品出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其中,出口至欧盟和一些亚洲国家,特别是香港和日本的数量保持了增长。日本2010年4.8月鸡蛋和蛋品进口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1.5%。荷兰、美国、意大利和印度是日本前4位鸡蛋进口来源国。

2012年欧盟将全面禁止传统笼养,20 1 1年是实现饲养方式逐步过渡的重要一年,这为欧盟以外的鸡蛋生产大国提供了机遇。预计2011年美国将保持鸡蛋生产增长势头,并加大对欧盟国家出口。另外,禁止笼养后,荷兰鸡蛋生产能力短期内难以较大增加,将优先扩大对欧盟国家的出口以弥补欧盟市场缺口,而可能减少对亚洲国家出口。这可能为我国、美国、墨西哥、印度等国让出部分市场。

二、国内蛋鸡生产与贸易概况

(一)国内生产情况

1、蛋鸡生产总体稳定,养殖主体体现明显的“大规模、专业化的小群体,发展特征。监测表明,2010年我国蛋鸡存栏量约14.8亿只,预计全年验收产量在1932.5万吨左右.(月均161万吨),蛋鸡生产总体稳定。与此同时,大规模蛋鸡养殖企业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如圣迪乐集团、安徽荣达等均扩大了养殖规模。总体上我国的蛋鸡养殖区域继续由“小规模、无专业的大群体向“大规模、专业化的小群体”转移,养殖总量稳步扩大,从业者素质越来越高。

2、在蛋鸡养殖的区域分布上,‘‘新养殖区”异军突起。商品鸡市场继续由经济发达的“老养殖区’’向经济欠发达的“新养殖区”转移。北方的“鸡蛋主产区,向南方的“鸡蛋主销区转移。在南方市场,本地鲜鸡蛋产量日益提高,中部的湖北、江西等省份蛋鸡养殖业迅速扩张。雨润集团和圣迪乐集团都加快了在我国中部的蛋鸡养殖业务的拓展步伐。

3、国产种鸡供给能力扩大。近年来国内从美国、欧洲进口祖代鸡大幅增加,造成国内祖代种鸡市场严重供过于求,销售价格低迷,大部分祖代场亏损。另一方面,国内自主品牌的蛋种鸡一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目前国内自主培育品种有“京红”、“京粉”、农大3号和京白939等,在种鸡市场的份额达到近50%,蛋鸡行业健康发展有了国内种业技术的保障。

(二)蛋品贸易情况我国是蛋品净出口国,蛋品出口额相对较大,进口额很小。2010年1-10月出口11786.5万美元,同比增长19.4%,而去年同期则比2008年同期下降12.8%。进口120.5万美元,净出口额为11666万美元。

我国蛋品进出口品种结构比较集中。前10个月我国进口的主要为种用禽蛋,占蛋品进口总额的?84%;出口的主要为鲜鸡蛋,占蛋品出口总额的67.5%,其次是咸蛋,占13%。我国蛋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市场,香港从大陆进口蛋品金额占到我国蛋品出口量的75%,其次是日本,占7.5%。我国禽蛋出口来源比较集中。主要省份是湖北、广东、辽宁、山东、福建等,位居前5位出口省份的蛋品出口额,占全国蛋品出口额的90%左右。其中,湖北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省份,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0%以上。

三、国际蛋鸡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蛋鸡育种

在国际上,蛋鸡育种技术研发进展主要集中在分子育种技术方面。遗传育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延

续性,2010在与生产、鸡蛋品质和抗病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标记的挖掘和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这些重要的工作中,越来越多起初应用于人、小鼠等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被应用到蛋鸡分子育种标记和基因的研究中,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此外,蛋鸡抗病育种工作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在鸡沙门氏菌病、马立克氏病、弯曲杆菌、禽流感及鸡寄生虫等疾病的抗病工作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

(二)疾病控制

发达国家蛋鸡疫病防控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注重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通过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养殖场器械等严格控制和消毒,杜绝鸡舍周边其他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进入鸡舍,同时蛋鸡饲养采取全进全出的模式;(2)对于蛋传疾病的控制,主要通过净化来控制,一般鸡群不能携带鸡毒支原体、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淋巴白血病等蛋传疾病;’而一些难以根除的疾病,包括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氏病等,需要进行疫苗的接种来控制,严格而程序化的检测和监测是扑灭、控制和根除这些疫病的根本保证;对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恒采用扑杀传染源和隔离、封锁等强力措施。2010年5月起,美国陆续报道了多起关于沙门氏菌感染的疫情报告,因此,由动物疫病引发的人类公共卫生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三)蛋鸡营养

在发达国家,随着家禽品种选育不断取得新进展,蛋鸡的生产性能也得到极大提高,其基础代谢、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也随着品种选育不断进步而变化,在参照国家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每个商业化品种、甚至每个养殖场,都有专门的饲养标准。一些饲料数据得到进一步更新,如更新DDGS数据、亚麻籽粉的营养成分首次列入美国Feedstuffs饲料成分分析表。围绕保障蛋鸡健康、改善鸡蛋品质和生物安全等方面,主要集中开展营养与免疫研究、营养与代谢病研究、特殊营养成分蓄积转移规律研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安全限量研究、饲料抗营养因子研究、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有效性研究和植物提取饲料添加剂有效性研究等。由于经济基础雄厚,国外在不断完善蛋鸡的营养需要标准、改进营养价值评定技术、不断开发饲料配制新技术和深入研究营养调控技术的基础上,注重科技集成和规模化验证示范,强调环保型饲料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蛋鸡的生产潜力,有效利用饲料原料,节约粮食资源,国际上对蛋鸡营养需要的研究不断深入。

(四)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

随着欧盟动物福利法实施日期的临近,欧美各国的动物科学、畜禽环境工程、动物福利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畜禽福利化养殖模式创新与畜禽健康环境评价等。蛋鸡的环境行为与养殖设施装备配置、蛋鸡健康与养殖模式研究等取得新的进展。在荷兰建成全新福利养殖模式的新型蛋鸡场于2010年4月投产,在全舍饲栖架养殖模式下,蛋鸡的只年产蛋量可以达N300枚,窝外蛋的比例已下降到O.5%以下,蛋鸡全程死淘率在5%以下。舍内利用人工草坪替代垫料技术,大幅度改善了舍内空气环境质量。多种替代传统笼养的养殖系统已经产业化,为2012年实施非传统笼养的福利法要求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针对蛋鸡生产的气体排放规律与减排技术研究,欧盟等发达国家开展了不同区域和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鸡生产现场全程测试,取得了大量的鸡舍气体排放特性的基础数据,并进行了有害气体在舍内外传播规律的模型与CFD模拟研究。国际农业工程学会畜禽环境分会正在组织多国专家联合开展有关测试方法、鸡舍通风系统的影响、排放与传

1、播模型、鸡舍排放标准评估等方面的系列综述性论文的整理与编辑出版工作。

(五)鸡蛋加工与分级技术

目前,I~#1-的鸡蛋分级主要以大小和新鲜度(重量)为衡量指标,按照美国农业部(USDA)制定的鸡蛋品质分级标准将食用鲜蛋按哈氏单位值进行分级。分级标准的实现需要依据成熟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在国际上,鸡蛋分级都是采用较先进的一整套自动化禽蛋采集设备和鲜壳蛋处理系统,禽蛋产出后落入输运带,送至验蛋机,剔除破壳蛋,进入洗蛋机自动清洗,再送向禽蛋处理机,可自动涂

膜、干燥等,最后进入选蛋机进行自动检数、分级和包装。

四、国内蛋鸡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蛋鸡育种

国内蛋鸡育种工作紧跟国际前沿,国际蛋鸡育种的先进技术对我国蛋鸡育种工作有明显带动作用,同时国内蛋鸡育种技术的研发也推动着国际蛋鸡育种技术的进步。蛋鸡分子育种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是2010国内蛋鸡育种工作的亮点。与国际育种工作类似,国内蛋鸡育种专家利用全基因组技术、表观遗传学技术、第二代大规模测序技术等找到了大量与蛋鸡生产、品质、繁殖及疾病相关的基因和分子标记。2010年1月,中国农业大学完成的“鸡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育种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蛋鸡分子育种技术已经从研究阶段进入应用阶段,我国蛋鸡育种工作者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成、的“新杨白壳”和“新杨绿壳”蛋鸡配套系本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二)蛋鸡疾病

根据我国2010年蛋鸡疾病的流行特点,我国学者建立了蛋鸡主要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技术,如鉴定H5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株的多重RT-PCR方法、基于TaqMan探针的区分鸡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感染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开展了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等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分析病原变异和免疫失败的原因;采用反向遗传技术研制出基因VII型新城疫疫苗,进行了禽流感疫苗细胞化培养方法的研究;通过在全国大多数地区进行的禽白血病调查,基本弄清了该病的流行状况,制定出相应的净化措施,使得该病的感染率显著下降;初步建立蛋鸡场细菌菌种库及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制定出蛋鸡场用药规范和消毒规范,可以成为提高我国蛋鸡场生物安全的关键措施而加以推广。

(三)蛋鸡营养

近年来,在蛋鸡的饲养标准研究、营养价值评价技术研究、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研究、鸡蛋品质调控技术研究、饲料毒素及有害化学成分消减技术研究、饲料抗营养因子钝化技术研究等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预混技术、植酸酶技术、微生态制剂、理想氨基酸模式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为稳定蛋鸡产业发展和改善鸡蛋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蛋鸡营养需要参数与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不断完善;完善了我国种鸡新品种和不同养殖条件下的营养需要参数。此外我国.已经逐步重视开展营养抗病技术研究,并取得了显著阶段成果。

(四)蛋鸡生产与环境控制技术

在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研究方面,开展了以我国地方品种为主的蛋鸡行为与栖架等装置关系的研究,为蛋鸡栖架系统的设计参数取值提高了依据。研究观测了多种地方品种蛋鸡的生态养殖模式。在传统蛋鸡笼改进、蛋种鸡本交笼设计与试验方面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在监测蛋鸡个体生产性能的智能鸡笼开发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北方地区的地下和半地下鸡舍的设计与运行实验等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模式的试验研究,在河北等地建立了较好的试验研究基地。

针对蛋鸡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全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鸡粪便处理技术的调研并组织了现场技术交流与研讨。通过调研研讨,提出了蛋鸡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和重点技术内容,为十二五较好解决蛋鸡场粪污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技术途径。

(五)鸡蛋加工与分级技术

在鸡蛋加工方面,2010年国内科研人员发明了系列禽蛋制品加工、检测设备和技术,其中许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产禽蛋清洗分级加工处理设备种类在逐步提高,改变了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其次,鸡蛋中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在不断完善提高,我国畜禽饲料中滥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砷制剂等生长促进剂的现象比较普遍,药物残留已成为我国鸡蛋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2010年又陆续形成和建立了有毒有害成分的检测技术。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2

一、创新文化观念

首先,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解放思想,摆脱一般狭隘的乡土意识,将我国文化产业自觉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地与国内外文化体系不断磨合,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主导地位。其次,要坚持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升民族文化品格,创造出一种既反映我国文化积极成果又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文化。第三,要积极推动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沟通,加强文化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尽快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环境。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切不可重复虚无和妄自菲薄的思潮,而犯下简单模仿西方文化产品的错误;也不可盲目认同西方的流行原则和话语逻辑,而损害本土的国家利益、社会特征和民族文化传统。我们要积极预防和抵制西方国家文化中的糟粕,对一些不健康的文化,要坚决给予取缔,要高度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

二、创新文化体制

首先,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调整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完善文化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继续完善符合WTO体制的法律制度,切实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规范化。其次,制定灵活多样的运营机制,允许和鼓励文化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联合与协作,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代理和中介服务,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第三,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相关的投资融资政策,建立和完善科学高效的政府文化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参与;积极探索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国内文化企业集团与国外文化企业的兼并收购或非股权联系的跨国战略联盟。第四,扶持具有市场领导地位的文化企业以及潜力型的企业,鼓励这些企业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品,鼓励企业参与竞争,减少行业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垄断,摆脱各类国有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第五,制定保护与开发的政策,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力度,尤其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三、创新产业经营体系

首先,进一步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组建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治理与淘汰一批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经济社会效益差、风险抵御能力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组织。建立健全门类齐全、繁荣规范的文化市场,使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实现合理流动,培育一批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和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区域。要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完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运作市场建设,最终构建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第三,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尽快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打造一批竞争能力强劲的跨国公司、跨区公司。第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加大产业输出转移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领域的数字与网络技术,努力开拓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渠道,通过直销、代理、合作经销等多种方式,迅速扩大文化产品传播的渠道网络。第五,加强文化产业品牌战略建设,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管理和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强势品牌,品牌个性既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也要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力求创造出被国内外观众所接受、所喜爱的具有知名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第六,抓好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群众需求和文化消费为出发点,使题材多样、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的产业精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大力支持本土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缩小文化产品进出口的贸易逆差,逐步使我国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国。第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优先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文化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民俗产业,做大做强数字娱乐产业、旅游业、会展业、出版业、广告业等媒体产业,利用不断累积的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走向国际化。

四、创新资源整合体系

首先,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要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开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在全国范围采购、以全国甚至全球为市场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 其次,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打破对文化资源的不合理垄断,以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有效地对我国宝贵的各类文化资源进行系统调研,科学地认知我国历史、地理、民俗民风,特别是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从而统筹规划,联动开发。第四,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整合和精心提炼各种资源,尤其是吸引世人眼球的原生态宝贵资源,对其进一步挖掘、整理和宏扬,强势包装、宣传和运作,使其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最佳看点、亮点和卖点。

五、创新科技支撑体系

要加快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运用高新技术推动文化业态更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层次, 促进文化产品创新。首先,在文化产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上有所突破。重点解决文化科技投入的增长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其次,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大项目,开发研制引进使用高新技术,推进艺术生产、流通与高新技术结合,推动文化产品的多层次开发和网络化服务,改造传统文化,开发新兴文化产业,积极鼓励具有我国优秀文化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入国内与国际市场。

六、创新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是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人才是根本,要以人为本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工程。首先,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高等学校文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造就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专门人才。第二,要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广度,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第三,要运用艺术和经济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引进急需的各类文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包括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和文化经纪人才。第四,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专项基金,对科研上有重大突破、创作上有重大成果、经营管理上实现较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人才和团队实施重奖,用政策留住人才、引导人才成长。

我国文化产业的培育与拓展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同样,文化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也是一项庞大而渐进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就一定能够建设既能全面汲取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又能充分体现我国文化的创新精神;既能充分反映我国人民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又能体现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特色的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只有通过完善“资源变产业、作品变产品、剧目变项目”的产业催化机制,才能培育出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只有通过构建文化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文化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统一,我们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才能够大发展。

云南: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速 篇3

2015年,云南省分别组织水稻、玉米、油菜体系和水稻、蔬菜、土著鱼协作组的高产技术联合攻关,促成玉米体系与奶牛体系深度合作青贮玉米研究,加强马铃薯体系与蚕桑体系、甘蔗体系的合作套种研究,促成水稻体系与水稻协作组强强联手。研究并提出破解“天花板”和“地板”双重挤压困局的路径选择——“极量创新”,组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新品种新技术协作攻关组研究制订了玉米、水稻、油菜“极量创新”方案。着力打造农业科技的“云南映象”,玉米体系在会泽县者海镇石河村百亩核心高产示范区,种植杂交玉米“云瑞505”品种,平均亩产1132.07公斤,创全国海拔2000米以上玉米种植区高产纪录。油菜体系在临沧市博尚镇综合技术示范创造了早熟油菜千亩连片最高亩产298公斤的全国纪录。

同时,水稻体系集合各方技术力量,在丽江永宁乡开展高寒稻区极量创新攻关,通过新品种审定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7个,引进新品种展示436个。蚕桑体系选育家蚕新品种2个,试验示范桑树新品种2个、示范面积15600亩,家蚕新品种11个、示范32000盒。推广“大蚕十五日养蚕法”,成本收益率提高10%以上。甘蔗体系进行了甘蔗地膜覆盖节水灌溉、配方缓释肥、节水灌溉与地膜覆盖抗旱栽培等试验示范,集成了创新甘蔗抗旱栽培综合技术。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4

专家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建设

依托单位及站长名单

一、水稻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品种选育岗位专家

周少川 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水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郭建夫 广东海洋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林青山 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总农艺师、研究员 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2.病虫害防控岗位专家

曾列先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病害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张文庆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3.耕作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

黄 庆 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稻作新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徐培智 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郭荣发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 4.机械化配套岗位专家

熊元芳 省农业机械推广站副站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5.采后处理与稻米精深加工岗位专家

张名位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6.流通与经济专家岗位

万 忠 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7.产地环境与规划(种植业综合)岗位专家 章家恩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生态学系主任、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张伟群 韶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谢启先 梅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粮油室主任、高级农艺师

曾海泉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肖 捷 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

邵建明 茂名市农业良种示范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黄显良 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陈嗣建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农艺师

黄广平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荣俊 台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

二、生猪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生猪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 蔡更元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猪育种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张守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 翀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遗传育种繁殖系主任、教授

刘小红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2.疫病防控岗位专家

宋长绪 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猪病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黄毓茂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教授

马春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医学系主任、教授

3.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

郑春田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管武太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教授

4.现代养猪生产与环境控制岗位专家

彭国良 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猪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刘德武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生产与管理系副主任、教授

张 豪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 5.产业经济(养殖业综合)岗位专家

赖作卿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娄高明 韶关学院动物疫病研究所所长、教授 曾秀锋 梅县客乡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华 佛山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罗旭芳 广东华农温氏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畜牧师

黄昌福 湛江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畜牧师 陈运棣 鹤山市民丰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畜牧师 李 岩 东莞市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级兽医师 张国杭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畜牧师 梁建瑞 茂名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畜牧兽医师

三、岭南水果产业创新团队(一)岗位专家

1.遗传育种与改良岗位专家

周碧容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柑橘育种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魏岳荣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香蕉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向 旭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刘成明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教授 2.栽培与耕作岗位专家

陈杰忠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春海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教授

邱燕萍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潘学文 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龙眼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3.病虫害防控技术岗位专家

彭埃天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病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邱宝利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4.采后处理与加工岗位专家

陆旺金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教授 徐玉娟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5.设施与机械化岗位专家

杨 洲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陈 健 广州市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推广研究员 黄海英 梅州市果树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 罗 诗 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李永忠 珠海市果树科学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 张伟国 湛江市果树蔬菜研究所所长、农艺师 曾祥有 茂名市水果科学研究所所长、推广研究员 吉前华 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副教授

范明和 潮州市果树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四、花卉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遗传育种岗位专家

吕复兵 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兰花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

范燕萍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花卉与景观系教授、花卉研究中心主任

2.营养与栽培岗位专家

孙映波 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兰花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周厚高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总支书记、花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3.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

向梅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周晓云 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科研科科长、农艺师 沈汉国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许大熊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善信 东莞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五、特色蔬菜产业创新团队

(一)岗位专家 1.遗传与育种岗位专家

雷建军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张 华 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胡开林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作物遗传与品种改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张长远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瓜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2.病虫害综合防治岗位专家

何自福 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病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徐汉虹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

3.栽培与营养岗位专家

陈琼贤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杨 暹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系主任、教授 李淑仪 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4.采后处理与加工岗位专家

张 雁 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5.设施环境调控与设施工程岗位专家

陈育辉 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二)综合示范与培训站技术依托单位及站长 黄邦海 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研究员 黄绍宁 深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研究员

樊胜南林奕韩

梁普兴陈仕军

詹荣耀江新晓柯开文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开发部部长、农艺茂名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农艺师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徐闻县水果蔬菜研究所所长、高级农艺师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5

一、项目工作资料

(一)课题申请书

1.功能研究室课题申请书

2.综合试验站课题申请书

3.子课题申请书

(二)课题任务书

1.功能研究室课题任务书

2.综合试验站课题任务书

3.子课题任务书

(三)总结报告

1.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2.功能研究室中期总结报告

3.功能研究室总结报告

4.综合试验站中期总结报告

5.综合试验站总结报告

6.子课题中期总结报告

7.子课题总结报告

8.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办公室工作总结

(四)PPT文件

1.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首席科学家工作报告

2.功能研究室主任总结报告

3.综合试验站站长总结报告

4.子课题负责人总结报告

5.学术报告、培训课件

(五)影像资料(视频录像、数码照片等)

二、项目研究成果

(一)发表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

(二)申请的发明专利(授权后提交专利证书)

(三)学位论文(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学士论文)

(四)项目技术总结报告

(五)获奖证书

三、其他材料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6

朱美光

(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通过对比我国重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营造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优化创业环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等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方面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创意产业”是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1]。虽然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对创意产业提法不尽相同,但都认同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以文化创意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为运行载体,以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为基础,以高科技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以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集群。1国内重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上海、北京、深圳、南京等地积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催生出一批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2]。

1.1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目前,上海创意产业已经形成56个创意产业基地,涉及38个种类、55个行业,创意产业在全市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5%。上海还对全市130余处老厂房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通过大力开展国际电影节、电视节、艺术节和各类设计展,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

1.2深圳:创意设计之都——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产业

深圳设计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直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长。深圳被称作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源地,平面设计人才达2万人,工业设计占全国49%以上市场份额。

2004年,深圳市推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创意设计之都”目标,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设计之都”,远期目标是将“创意产业”打造成深圳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动漫、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印刷、服装设计等创意设计相关产业。另外,深圳制定了包括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系列计划,实施对“创意产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

1.3南京:成立领导协调机构——重点扶植创意产业发展

南京市把创意产业纳入“十一五”城乡总体发展规划,在资金投入、立项、用地、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社会捐助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予以扶持,重点打造影视创意基地、传统书画艺术创意基地、民间工艺创意基地、现代艺术创意基地、网络游戏与动漫创意基地以及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六个文化创意专业产业园区。还建立了创意产业统计评估体系,定期发布《南京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1.4杭州:扶植动漫游戏产业——打造中国动漫之都

杭州推出包括《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鼓励杭州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15项新举措,着力打造“中国动漫之都”。杭州市初步形成动漫加工、研发、制作、运营和周边产业开发的产业链。其中,年生产能力1500分钟以上的动画制作企业有十家,可以自主研发、运营的企业二十多家。目前,杭州动漫游戏企业开始从加工国

外动漫产品,逐步向自主原创转型。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企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对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持续稳定具有最根本的支撑作用。2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产学研活动不断深入,科技中介机构也有了长足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科技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科技政策环境日趋宽松透明,形成全社会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总体来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还存在着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匮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3]。

2.1区域创新体系相对封闭,整体效应不明显

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内各子体系之间和每个子体系内部联系较弱,区域创新体系应协同效应难以发挥,具体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导致各单位、各部门职责、任务界定不清、交叉重叠,封闭运行,自成体系,科技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少,科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政府直接干预过多,在政策设计方面还偏重于政府直接推动,没有侧重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的营造。

2.2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难以形成联动效应

区域创新体系的网络化程度越高、网络连接越紧密,区域创新能力就越强[4]。目前,我国区域创新体系网络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其次,科研机构尤其是地方科研机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有效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再次,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不健全,科技创新中介机构相关市场体系发育不充分。

2.3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

创新环境和条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尚待进一步改善。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导向能力较弱。其次,科技基础条件薄弱,科技基础设施落后。再次,有关新制度、政策不适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要求。

针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相对封闭,创新网络尚未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尚待改善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立足整体设计,释放并集成区域社会创新力量,以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开放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5]。

3.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和健全区域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

加快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由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角色转变,加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定期制定和发布区域产业技术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特色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协作机制。

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报、评审评估、过程监控、验收评价的环节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规范;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和聚集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软件、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合理配置。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强化对文

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建立和完善知识与科技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提升高校、科研单位和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

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建立开放、诚信、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文化。

3.2加强三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奠定区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根据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需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开发载体、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和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

首先,加快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根据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引导和支持企业(集团)、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软件、通讯工程和数字媒体等技术领域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次,切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加强园区内企业孵化、专利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商务信息咨询等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担保基金等投融资体系,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提高园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扶持重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合作技术攻关等形式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拓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广度和深度。理顺产学研科技合作各方利益,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再次,依托“整合、集成、共享、提升”方针,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有选择地重点建设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信息、科学数据、产业共性技术、科技创业、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特点的文化创新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引导和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引导一批开展科技创业服务科技评估与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的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3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构筑科技创新人才战略高地

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战略,从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和稳定等环节入手,重点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规模产业化、原创性科技、软件和数字媒体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构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以科技、软件和文化创意产业为载体集聚一批“三高人才”(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构建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形成有效的团队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科技人才向文化创意产业流动、到企业兼职,大力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科技人才资源。

深化产权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科技人员持股,积极推动知识产权人格化、人才资源资本化,加大技术、管理、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蔡尚伟.文化产业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 涂成林.关于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科技论坛,2007

(1):47-

51[3] 杨义芹.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J].天津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3):19-2

2[4] 吴忠泽.科技创新:现代文化产业翱翔之翼[J].中国软科学,2006(2):16-20

[5] 徐胜.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融合研究[J].当代财经,2007(1):77–81,12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7

2008年1月30日,我国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其中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定义为其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和实施该指导意见,大力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推动地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而如何尽早发现问题,在问题“潜伏期”解决它呢? 只有及时、客观地反馈联盟的运行绩效,各方参与者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政府知道政策的实施效果并调整相应政策,联盟参与者也可及时发现、解决联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更好地促进联盟发展。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一种反馈,传递给各参与者,同时,这里假设信息真实、传递通畅。联盟的运行如图1所示。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

(1)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一般指标。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要考虑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这些指标适用所有的联盟绩效衡量,可作为基本指标。当我们不了解联盟的特殊性时,能通过这些指标简单地判断或了解联盟的基本情况。

(2)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的特殊指标。 由于联盟成员的性质、特征、所涉及的领域以及所在地等不同,联盟之间呈现出差异,绩效评价应考虑联盟自身的特殊性。目前,国内没有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分类评价,没有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

联盟成员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关系,根据市场上产品或服务,可归纳出上下游关系、同行业关系与分散无关系。据此,联盟可分同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上下游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混合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分散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前两种联盟的成员构成关系明确,混合型的联盟存在同行业与上下游两种关系,而分散型联盟是指成员之间没有明显的同行业和上下游的关系,如果其中一方提供资金,而另一方则需具备技术或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双方共同获利。同行业联盟更多注重行业影响,上下游联盟更关注对产业链的影响、 交易成本降低的程度以及协调效率。混合型兼有前两者的特征,而对分散型联盟更多考核成员个体的投资回报。

(3)考虑信息的可靠程度。评价指标所需信息的真实性主要取决于成员企业的信誉度,考察成员企业诚实守信的综合表现有利于加强评价体系的准确性。

2、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1)整体性原则。将联盟作为一个整体来衡量,不仅要考虑成员个体的绩效,而且还要考虑联盟这一整体的未来发展,应多角度全面地评价联盟的绩效。

(2)重要性原则。影响联盟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但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有限,不能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一一衡量, 对于次要的因素,要进行斟酌取舍。构建指标体系时,要突出重点,具有层次性,尽量能为不同的考核者提供所需的指标,有效地反映联盟运行的情况。

(3)相关性原则。一是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与联盟相关, 不可随意选择指标;二是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影响联盟绩效的因素之间往往也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成员的诚信度的高低会影响到联盟的稳定性,联盟的稳定性又会影响经济效益以及未来的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联盟运行的成果有些是可以直接衡量的,而有些则不能或不容易计算出准确的数值,只能描述状况。首先构建出所需指标,对指标的单位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描述性的指标进行说明解释,采用赋权重综合评价的方法,尽量构建量化指标,便于计算分析。

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价指标分析

根据以上思路和原则,本文选用以下指标。一是一般性指标(又称基本指标),包括联盟经济收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创新能力指标、信息资源共享指标、制度建设指标,主要反映联盟的效益、创新能力、成员协作能力以及稳定性情况,不仅要考虑外部指标衡量,也要考虑对联盟内部的衡量。这些指标是每一个联盟都必须进行考核的,其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出联盟的基本情况。二是分类指标,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再选用一部分指标考核联盟的绩效。 基于联盟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指标进一步分析联盟对某一领域的影响。比如对于同行业联盟,各参与方还要关注联盟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整体把握行业的发展势态,以及市场的拓展程度、市场集中程度等。三是信息可靠程度指标, 主要考虑到提供的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成员企业的信誉度、成员之间信任度诚信度的衡量,反映信息可靠程度。

联盟绩效评价公式:

综合评价 = 权重*基本评价结果 + 权重*分类评价结果 + 权重*信息可靠程度

其中,权重采用德尔菲法调查统计得到。对于分类评价的二级权重做出以下说明:能单独判断是同行业、上下游或分散型联盟的,其权重为100%;如果是混合型联盟的, 则根据成员属于以上三类的数量占联盟总成员数的比重分别给同行业、上下游或分散型赋权。

四、绩效评价方法

一般而言,分层级指标需要确定各权重,本文采用德尔菲法确定权重,参与评价的小组由10位专家组成,他们分别从不同的着眼点进行评价,给出权重。在二级指标中, 定量与定性指标并存,定量指标通过数据收集确定数值, 定性指标则需要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评价值,而且定性指标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综合以上特点,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

1、模糊综合评价法

将一级因素集X=(x1,x2,…,xn)按某些属性分成m个子集:Xi=(xi1,xi2,…,xini),i=1,2,…,m。

对每个二级因素集Xi中的各因素进行权重分配Ai=(ai1,ai2,…,aini),其中若Ri为单因素矩阵,则得二级评判向量Vi=Ai*Ri=(vi1, vi2,…,vini),i=1,2,…,m,再将每个Xi视为一个因素,即可得Xi的评判矩阵,最终根据Xi的权重得到X的评价。

2、模拟案例分析

以某一同行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例,首先计算经济收益指标V1=(V11,V12,V13),其权重为A1=(0.7,0.2,0.1), 评价分为四等:优秀、良好、一般、差,Y=(y1,y2,y3,y4),统计得到:对于联盟新产品的利润率V11,40%的人认为优秀, 30%认为良好,20%认为一般,还有10%认为差,同理得到V12、V13,即矩阵则 V1=A1*R1=(V11,V12,V13,V14)=(0.42,0.31,0.19,0.08)。同理继续可得各二级指标被赋予的权重,社会效益V2的二级指标权重A2= (0.5,0.2,0.3),创新能力V3的二级指标权重A3= (0.3,0.3,0.2,0.1,0.1),信息资源共享V4的二级指标权重A4=(0.2,0.2,0.2,0.3,0.1),制度建设V5的二级指标权重A5=(0.4,0.2,0.2,0.1,0.1)。

各因素对应的评判矩阵:

通过综合计算可得基本指标评判矩阵:

又因为W基本指标=(0.3,0.2,0.2,0.2,0.1),V=W基本指标*R=(0.442,0.298,0.181, 0.079)。由此,0.442表明联盟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秀”,这一结果可以粗略比较同一类型联盟之间的绩效优劣,但是若联盟不是一类,我们需要考虑其特殊性,特殊性的评价有可能为综合评价结果加分,也可能减分。

案例中,联盟是同行业类型,行业整体的环境与发展对联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考虑同行业指标。同行业二级指标评判矩阵,同行业类C1的二级指标权重A6= (0.5,0.2,0.2,0.1), 即可得C1=A6* R6= (0.62,0.18,0.14,0.06),再综合基本指标评判与分类指标评判、信息可靠程度评判,其权重为W总=(0.5,0.3,0.2),K信誉度=(0.6,0.4,0.0),得 Y总=W总*R*=(0.527,0.283,0.1325,0.0575),由此可以看出“优秀”的值为0.527,是最大的,该联盟的绩效评价结果仍为优秀, 但是判断其“优秀”的概率更大,不同类型联盟之间比较, 更能反映联盟绩效好坏。若计算结果比0.442小,可以分析其是否存在行业发展不足、行业影响力小等问题,同类型之间的比较,即使最后综合结果都是优秀或者数值一样,也可以发现自身哪部分不足,更利于联盟的发展。

五、结语

政策指导下,一个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数量、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大,联盟的正常运行、发展更值得关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绩效评价,可以将联盟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给各参与方,有利于联盟健康运行与发展。评价时既要抓住联盟之间的共性,又要考虑联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同的联盟适用的评价指标有所不同。构建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成员企业所关心的经济收益,而且要考虑政府重视的社会效应,既要考察联盟带来的外部影响,也要考核内部的影响结果,强调联盟稳定长远的发展, 重视企业的信誉,提倡诚信度高的企业加入联盟。

联盟的评价是多角度、多层面的,本文虽然从不同层面分类衡量,但是指标体系构建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联盟的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分类指标需要完善。其次,联盟评价应是动态的,本文中指标体系考察静态指标比较多。最后,绩效评价应注意联盟发展的阶段性,综合考评的标准有待完善。

摘要:本文从联盟个体和整体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运行绩效的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联盟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建立一种基于满意度的多级评价模型,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一模型进行分析,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篇8

中国服装大会以推动品牌提升、推动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带动服装相关产业链进步为目的,广邀业内外人士交流探讨,希望通过对发展趋势的研讨、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经营智慧的碰撞,为品牌提升提供可行之方略,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鉴之思路,为行业进步提供可信之方向。

《时尚北京》杂志作为中国服装大会特别合作媒体,特别策划此专题,多角度跟踪采访,并分两期连载,为读者还原大会盛况。

10月20日—21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中国服装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隆重举办。

在陈大鹏看来,此次会议的宗旨在于,通过中国服装大会持续举办,系统解构全行业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最终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支撑,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的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的形成。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可以生产任何品种,任何质量的服装,中国服装业的制造能力已经得到全世界认同,但我们还不是品牌强国,尤其是以品牌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尚未构建健全,这也是中国服装业强国梦想的必由之路和关键环节。”陈大鹏说道。

“未来,决定企业命运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而是企业是否站到新技术体系的基础上,确实获得了技术创新价值和自主品牌价值。”陈大鹏认为,“创新是中国服装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改造、提升服装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国际新定位,满足国内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期望,适应消费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抓住创新这个核心,中国服装业才能改变在全球跨国供应链中的低端位置,获得更高的附加值。而要提升行业软实力,提升品牌附加值,就需要一种集创意、研发、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物流、服务以及相关产业的集成创新体系做支撑。”

构建产业链集成创新体系已成为当下中国服装品牌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次中国服装大会的八个平行会议的主题都是中国服装协会在广泛征集企业意见后慎重选择的。它们都是中国服装产业链集成创新过程中所必须关注和拥有的各种要素,它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支撑和推动了中国服装品牌的成长,在未来也必将继续成为企业转型,产业升级的核心力量。全面构建产业创新体系,不仅是提高品牌和科技贡献率的需求,更是我国服装产业成为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高新技术应用产业,建设科技强国、品牌强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强国的必由之路。”陈大鹏介绍。

上一篇:什么是理想的工作下一篇:作文教学设计: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