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2024-09-11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精选8篇)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篇1

摘要: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的6%逐渐提高至末的14.5%,20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本文旨在对我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及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存款准备金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存款准备金被视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其中,存款准备金因为其货币乘数效应而会给社会金融及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往往是中央银行慎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的西方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逐渐趋于零的发展趋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从20的6%逐渐提高至年末的14.5%,2007年年内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跃然成为我国实施货币政策的常规工具。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述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并进行资金清算需要而存入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模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中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一旦获得储户存入的存款,就须将一定比例的存款再存入作为货币管理当局的中央银行。这种货币管理制度就是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保证银行券和客户存款的兑付。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它正演变为央行调控金融机构存款派生能力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一制度下,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通过存款准备金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和流动性管理,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有研究认为,完整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的内涵不仅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还包括所需缴存的金融机构、不同类型存款(资产)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作为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类型、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式、存款准备金是否付息与(付息时)付息利率的确定和调整,以及违反这一制度的相关罚则等。但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和调整仍然是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核心,也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存款准备金制度具有较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比率升降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预示图,中央银行调整准备金比率是公开的、家喻户晓的行动,并立即影响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头寸。因此,调整准备金比率实际上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有效宣言;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强制性。存款准备金比率一经调整,任何存款性金融机构都必须依法执行;另外存款准备金制度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通常被认为货币政策的一剂“猛药”。

二、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演变

依据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体系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其功能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1984-:中央银行筹集资金手段

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1984年,最初设定的目标是为人行筹集资金,用以支持信贷结构从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为大型建设项目融资。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人民银行从而中央财政获取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相对应,人民银行对存款准备金支付相对较高的利率。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19同业拆借市场的恢复运行,改变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我国基本上构建了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架构,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般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然而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工具难以在短时期内成为我国调节银行信用总量的有效工具,所以为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频繁应用的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期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三次调整,其中1998年3月21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七大项,核心内容有二:合并备付金账户与准备金存款账户;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至8%。

(三)20至今:一般性与结构性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与支付清算保证

面对年来我国出现的经济过热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过热特征,央行创造性地将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改造成具有结构性调整功能的一般性操作工具,即将银行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确定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等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了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的有机结合,也创造性地发展了对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属性。

特别是7月至2007年末,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为了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央行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仅2007年年内上调竟达10次之多,存款准备金率也由年的7%调至2007年末的14.5%。存款准备金制度已经成为央行经常使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三、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据统计,截至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资金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来说,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信贷规模将出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

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美元。高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3.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过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前3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61800亿元,同比增长达28.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1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0062亿元,同比增长达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15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指标仍在高位运行。

4.公开市场业务及再贴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为了对冲由于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加大了在货币市场进行债券正回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对冲持续刚性增长的外汇占款时,受到了一定限制;而我国目前的再贴现率已经较高,上调再贴现的空间有限。由此,提高准备金率成为中央银行可以动用的较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四、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1.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预期效应

2007年1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4万亿元,从理论上看,存款准备金率每上升0.5个百分点,可冻结资金约1700亿。而2007年1月之后存款准备金率经9次上调,由9.5%上调至14.5%,累计上调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1.7万亿,而依据货币乘数的原理,在理论上央行可以冻结的`资金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防止信贷资金泛滥,缓解控制流动性过剩问题。

此外在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更加直接、作用范围广、政策时滞时间短、央行调控的主动性更强。而且存款准备金率具有非常强的告示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一再上调表明了中央的调控态度与调控决心,进而间接影响微观个体的投资预期。

2.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局限性

首先,金融创新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用的力度。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中央银行调高或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相应减少或增加,从而收缩或扩大信用。这里,存款准备金制度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相对固定,这样才能对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做出反映。金融创新破坏了这一前提条件,由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创新业务和创新工具轻而易举地通过货币市场调整其超额准备。超额准备弹性的增大,使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减弱。

其次,政策的时滞效应影响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的短期效果。从国内经济形势过热,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强,到央行意识到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是一种认识时滞;从认识到央行决定采取实际行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所需要的时间是此项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以后,到对宏观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需要更长的时间,即外部时滞。一般情况,央行采取措施以后,不可能马上引起最终目标的变化,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慢慢影响各个单位的经济行为,从而对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另外由于政策的时滞效应又可能带来矫枉过正的副作用。

再者,国际收支顺差冲销了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流动性过剩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国内问题。在国际国内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仍面临着巨额贸易顺差的压力。而外汇占款会在很大程度上冲销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紧缩银根的效果。

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以及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的整体变化,单纯的依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难以实现紧缩的货币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应辅以多种货币政策,积极推进我国利率及汇率改革,以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性,使宏观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鑫,张玲.《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缘何频繁化》.《商场现代化》,2007,2.

[2]张敬国,王晓红.《近年来存款准备金在货币政策调控中作用的变化》.《经济研究参考》,2006(95).

[3]黄诗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评析》.《发展研究》,(5).

[4]王丽.《试析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商业经济》,2005(6).

[5]芮莉.《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化——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经济问题探索》,2004(3).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篇2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企业集团,财务风险

中国作为重要新兴经济体,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中国政府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重点,未来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及资本可自由流动,中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紧密对接,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融为一体,必将加速中资企业国际化进程,广泛参与世界经济。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趋势对企业集团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利率、汇率宏观政策分析,为企业集团本外币管理、生产经营、发展战略筹划,创新资金运营模式,促进企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抢抓机遇,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利率市场化趋势及对企业集团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即由资金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或由资金供求关系、经济活动中的风险程度、通货膨胀等市场因素共同决定利率走势,政府不再对利率进行管制。

(一)国外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水平

1.利率市场化国家的演变历程。在20世纪超过一半的时间里,多数国家都曾经存在过严厉的利率管制,其利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在70~80年代时期,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通货膨胀、经济金融开放以及受金融自由化理论的影响,经济发达国家纷纷推动利率市场化。

2.利率市场化国家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国家基准利率主要以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为主。其中,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英国(Libor)、美国(FFR)、日本(Tibor)、欧盟(Euribor)等;以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德国(1W和2W回购利率)、法国(1W回购利率)、西班牙(10D回购利率)。

(单位%)

(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趋势及利率水平

中国在1993年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各项利率逐渐放开,由市场决定利率走势,但存款利率放开下限仍管制上限(上浮10%),这也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所在。

2014年3月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在1-2年内完成。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涉及基准利率体系建设、货币和债券市场完善、资金供求主体财务约束硬化等领域改革,首先需推出利率市场化配套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和存款类金融机构破产机制;其次存款利率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逐步放开;第三,要形成反映资金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适时推出以Shibor或回购利率为基础的利率定价和报价机制。

(三)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集团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给企业集团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积极应对,提前消除不利因素,扩大有利影响,充分享受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红利。

1.利率市场化有利因素。(1)间接融资成本可能降低。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固有存贷差受到巨大影响和冲击,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成为其争夺优质客户重要竞争手段,企业集团继续保持实力强劲、资产优良、资信程度高,则较其他企业更容易获得优惠的银行贷款。若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则融资成本不降反升,筹融资可能遭遇困境。(2)融资渠道多样化。利率市场化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业务品种愈加丰富,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务融资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企业集团若遇间接融资利率攀升时会更加倾向于市场直接融资,尤以债券市场融资为主,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便利化,取得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双重优势。(3)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优化。金融机构由于存贷利差的缩小,将通过细分市场和客户,更偏好向中小企业提供高利率的融资支持,企业集团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可能得到优化。(4)获取更多更优质的服务。利率市场化促进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营销策略等方面持续创新,由单纯的价格竞争逐渐转为服务质量的竞争。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较多,涉及多个产业板块,是银行争夺的高品质客户,除享受利率、贷款额度等实惠外,对商业银行不断推出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有着更多的选择,甚至根据本单位的特殊需要,要求提供量体打造的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

2.利率市场化不利影响。(1)加大集团利率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决定权完全由市场决定,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会显著提高,利率期限结构也更为复杂,企业集团作为信贷资金直接使用者,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利率走向,筹融资利率风险更加突出,长期合同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风险难以抉择。(2)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利率市场化后,实际利率水平将有一定幅度上升,银行以此来弥补低利率放贷给大型企业的利润损失,多增加一笔不菲的费用支出,加剧其财务成本。(3)增加财务公司经营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在资金供求力量推动下,利率水平上升、息差缩小通常是大概率事件。

二、汇率市场化趋势及对企业集团影响

汇率市场化是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将汇率浮动权交给市场,由市场自行决定汇率走势,但央行有一定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

(一)国外汇率市场化及汇率水平

1.汇率市场化国家的演变历程。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为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等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其余国家和地区多数实行钉住汇率制度,其货币主要钉住美元、日元等。

2.汇率市场化国家汇率水平。

(2013年12月31日)

(二)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趋势及汇率水平

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一直在完善中,人民币基本呈现单边升值,至2013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5.75%。目前,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正在着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实现汇率双向波动基础上,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最终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及资本可自由流动。

(三)汇率市场化对企业集团影响

2014年1季度,多年人民币单边升值转为双向波动,最高贬幅达3.6%,单日波幅最高约350BP。汇率市场化后,容易因投机或谣言引发汇率的暴涨暴跌,造成汇率波动频繁和波幅较大的局面,对企业集团进出口业务、海外投资和本外币管理产生较大影响。

中国鼓励境内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的经营战略,人民币升值使集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海外资源,显著降低海外投资或收购境外资产成本,增强国际购买力和对外投资能力。人民币贬值将降低集团对外投资积极性,增加海外投资成本。

汇率市场化有助于拓展境内外参与主体,汇率的多变性促进外汇期权、外汇期货、远期合同等汇率风险防范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丰富外汇金融产品,增加集团管理汇率风险工具,可选择主动承担汇率风险或规避汇率风险。

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分析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均依托一体化的金融市场和完善发达的金融体系,是互为条件、协同推进的关系。根据资本逐利和投机需要,作为人民币内外价格的利率与汇率,虽有一个均衡区间,但波动频率和波动幅度带来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仍然是企业集团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

1.利率风险。企业集团正处在快速扩张期,自有资金严重不足,主要依赖外部融资,若不能扩大资本融资比例,随着债务融资规模增加和资产负债率提高,融资成本可能不降反升。

2.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化不断推进,企业集团综合实力和谈判能力,决定能否采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和境外投资,规避汇率风险。随着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推进,本外币融资成本逐渐趋同,集团适时调整本外币融资结构,减少汇率风险。

(二)企业集团应对策略与防范措施

在中国金融体制深化改革进程中,企业集团结合本外币管理、国际贸易量、生产经营、发展战略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切实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1.优化资本结构。企业集团应加大资本市场再融资力度,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积极推进整体上市或分块上市,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提高集团净资产规模,发挥存量资产效率和效益,不断增加经营积累,优化资本结构,降低集团资产负债率,提升集团在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2.调整产业结构。企业集团建立海外产业基地是最好的避险工具,到新兴的发展更快的国家建设铜加工企业,到南美洲、非洲国家建设冶炼厂,实现集团产业向外转移、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扩大海外市场,实现投资区域多元化,逐步从原材料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3.调整融资结构。企业集团巩固提升行业地位,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话语权,才能拓宽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改善筹融资期限结构,力争融资合同采用浮动利率而非固定利率,减少利率风险。适时调整本外币融资结构,对保留外币融资规模汇率风险采取三分法:即1/3敞口锁定、1/3观察、1/3不锁定。年初制定一个目标汇率,当汇率超过设定值时进行锁定,不再留风险敞口。

4.统一筹融资平台。企业集团筹融资相对独立分散,融资强势与弱势单位资金不能有效协同、划转,资金富裕单位通过理财等手段寻求高收益,资金缺口单位银行授信紧张、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集团设立资金管理委员会,统一集团筹融资管理,发挥强势融资主体优势筹集低成本资金,借助财务公司平台重点解决集团年初审批额度内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减少集团担保风险,降低集团财务费用,同时为集团战略扩张提供资金保证。

5.创新运用金融工具。企业集团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如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和利率上下限等业务,规避利率风险。开展远期结售汇、外汇远期交易、掉期交易、回购交易和外币期货期权等业务,规避汇率风险。

6.提升国际化程度。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品牌、技术、营销渠道竞争优势,加快建成强大且富有竞争力的国际化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可以指定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结算货币,降低汇率风险及汇率风险管理成本。

7.加强汇率风险管理。企业集团外币融资规模偏大,国际贸易量和海外资产规模逐年递增,未采取套保措施、风险敞口完全暴露,在人民币汇率趋于双向波动下,汇率风险严重影响集团经营效益。企业集团设立人民币汇率研判小组,引进和培养外汇专门人才,举办外汇知识讲座,研究分析境内外汇率走势、波动因素,提高人民币汇率预判能力,通过周例会形成会议纪要,指导涉外企业日常外汇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罗彦杰.应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研究.时代金融,2012(6)

[2]吴书画.基于国际经验的视角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导刊,2014(7)

利率汇率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篇3

“央行这一动作非常好。”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胡祖六表示,“央行降息政策,其实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反周期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大幅扩大了利率浮动空间,这是利率市场化一个非常有实质意义、积极的步骤。”

胡祖六说,只有当利率市场化以后,才是真正能够改善信贷的质量、效率,提高风险价格,便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中国利率改革的力度还不够,还是有太多的央行行政指令在控制利率。现在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放开,让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在论坛上表示。

利率市场化程度其实不低

那么,目前中国的利率离市场化还有多远呢?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认为,从存款和贷款角度来讲,现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化脚步已经迈得很明显。我们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并不算太低,市场化程度实际上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

在过去的两年之中,大家的存款已经不再是银行存款“一条路”了,不是为了拿央行规定的一个利率去存半年期、一年期的定期。看一看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就可知道,很多人已放弃了定存。理财产品的利率大概基本上可以保证在1~3个月之间有年化4.0%~4.5%左右的利率。乔虹称,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用的是其他的形式。

从贷款方面看,中小企业的贷款一直可以说借起来不仅难,而且贵。如果看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水平,一般要在基准利率上再上浮20%~30%,是挺高的。是不是大家拿了这个钱以后都胡花、乱花呢?事实上并非如此。

乔虹认为,可能有一些企业可以融到廉价资本,但是他有可能将资金转移到自己信赖的公司上去,在企业之间进行借贷。比如说有的大型企业可以用基准利率下浮10%,甚至现在可以允许下浮20%,他可以转手就把这个钱借到其他小一点的企业、下属的比较放心的企业,利率就直接加一两个百分点。这样的情况并不能说明,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目前都是在享受平均的基准利率。一个事实是,最近,恐怕是融资成本太高,而不是太低。

有“开倒车”现象

应该说,现在的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明确的,但是乔虹认为,最近出台的有些政策与改革的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冲突。

近期,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下滑非常明显,从4月份以来工业生产增加值的速度下滑到9.3%以下,这非常令人咋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当然要从逆周期的角度做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会不会与长期的改革方向发生冲突,这是需要权衡的。“因为改革是必需的,但是政策逆周期的改变可能是要急迫的,但至少要避免冲突的问题。”乔虹说。

利率改革现在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市场去做主,让规则明确,给银行更多的操作空间。但现在有一些政策的改变,有可能是把这个事情往逆方向推。比如说最近有一个政策,就是禁止银行在放贷的时候收取各种费用。银行要坚决执行上级下达的“七不”—一共有七个费不准收。这七个费不准收是为了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这是好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给利率市场化开了一个倒车。

因为银行放贷有一个利率的上限,银行觉得中小企业风险很大,谁知道这些企业明天会怎么样,于是银行把利率30%的上限用足了,但还是不能消除已有的担心。怎么办呢?银行只能加费。现在费用都不准收了以后,我们看到什么现象?从3月份以后整个贷款速度下滑很明显。开发商贷款不准做,“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耗能及产能过剩行业)也不能贷,要求银行发贷给中小企业,但是放贷给中小企业不让多收费,只能给予较低的利率,银行觉得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所以就索性不放贷。贷款非常难放出去,这恐怕是短期的政策和长期的改革目标发生了一定的冲突。

汇率改革是时机

从汇率改革看,乔虹认为,下一步要走的路还比较艰难。今年政治上属于比较敏感的时期,美国大选在即,双边贸易经常会被拿来说事。比如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有向下走的趋势,就有可能在贸易领域给我们招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名声。如何拿捏这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在考验管理层的智慧。“我们真的需要出现双方向行使的车,不能老在一个方向进行升值。”乔虹说。

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中国现在正处于汇率浮动的最好时机。如果中国现在不搞汇率浮动,搞其他的东西,资本账开放、利率金融产品开放,风险都非常大,因为固定汇率会放大这个错误。“现在汇率浮动是最好的时机,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平衡”。

改革和开放协调推进

论坛上,央行官员也就利率、汇率市场化问题作出表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表示,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量就是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涉及利率、汇率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有序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称,央行调整利率,一方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使得将来的市场化能够更加顺利地推出。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方向,在中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十二五”期间,央行要逐渐推动利率市场化,主要目的是给金融机构一个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利。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央行会对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项下开放进行协调推进,而不是按照理论界长期以来秉持的利率和汇率改革完成以后才能进行资本账户开放。中国当前的国情是协调推进,即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两条腿走路”,成熟一项开放一项。

盛松成详解了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路径图,分三个阶段:短期,1~3年内是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也就是鼓励企业走出去;中期,3~5年内放松有真实贸易背景的商业信贷管制,支持我国的贸易发展;长期,5~10年内,建议在房地产、股票、债券等领域进行一次审慎的开放。

盛松成强调,当前是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长远来看,资本账户开放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现在我国的外汇储备是3.2万亿美元左右,且国内产能过剩,因此,把国门打开进行直接投资正当其时”。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总裁何东表示,中国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后不会出现一边倒的资金外逃情况。

利率与汇率走势分析技术论文 篇4

利率与汇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显然,利率与汇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利率与汇率的变动是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率与汇率的走势分析是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主要手段。

(1)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利率与社会总储蓄和总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储蓄(资金供给)和投资(资金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均有较大的弹性。从长期来看,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利率一方面影响现期的投资活动,同时又通过调节储蓄而影响未来的投资规模。利率的这一作用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大力发挥而成为其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如果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如果利率下跌,则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与债券价格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在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安排上可以在货币与债券之间进行选择,以期获利。如果预期利率将下跌(亦即债券价格将上涨)则人们愿意现在少存货币和多买债券,以便将来债券价格上涨时卖出债券获利;反之,预期利率的上升使得人们愿意多存货币和少存债券,即把手里的债券卖出,转换为货币,以避免将来债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对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上。

①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是指利率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因利率上升而导致的投资成本增加,必然使那些投资收益较低的投资者退出投资领域,从而使投资需求减少。相反,利率下跌则意味着投资成本下降,从而刺激投资,使社会总投资增加。正是由于利率具有这一作用,西方经济理论界与货币管理当局都把利率视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控制利率水平在西方货币政策体系中曾一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为了恢复生产,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都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低利率政策因为有利于刺激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被广泛采用,并且在战后的20多年里,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实际年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都在4%左右。日本从低利率政策中获得的好处更大,企业大量利用低利贷款,减少了利息负担,降低了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促进了企业投资,加速了工业发展。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日本投资的迅速增长、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开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70年代起,西方各国国际收支极度不平衡,并发生了普遍性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逐渐停滞,形成了可怕的“滞胀”局面。为了缓和经济危机,西方各国相继转向推行高利率政策,以压缩投资,抑制通货膨胀,结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5年的24.2%下降到1982年的8.6%,再继续下降到1988年的3.8%。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也从1974年的24.3%逐渐下降到1988年的0.5%。

由此可见,利率的变动对投资规模乃至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不但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一再强调,而且也从实践中反复得到了证实。

②利率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主要是指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投资比例关系。

利率作为调节投资活动的杠杆,不但决定投资规模,而且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都会影响投资结构。

一般来说,利率水平对投资结构的作用、必须依赖于预期收益率与利率的对比上。资金容易流向预期收益率高的投资活动,而预期收益率低于利率的投资,往往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进行。从短期来看,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结构的调整。利率越高,投资会越集中于期限短、收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策略的选择 篇5

加入WTO之后,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市场化和参与全球经济循环的主动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显得尤为紧迫.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客观条件与难点,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选择渐进式和先调后放的策略.

作 者:吴笑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财金系,长沙商业学校,湖南,长沙,410004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6) 分类号:F832 关键词:利率管理体制   利率市场化条件   利率市场化改革策略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篇6

摘要: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进入关键时期,对促进我国深化金融体制和完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印度、智利典型国家的不同模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实践经验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现状

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6月取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限为开端,是一次实质性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本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的原则,先后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及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并对外币存贷款利率完全的放开,对贷款利率管下限和存款利率管上限的浮动区间变化等。7月20日,央行决定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下限、票据贴现利率及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制。这样更增加金融机构的自行定价权,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进一步重大发展,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仍受到管制,因此如何安全地取消已是当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得出相应启示。

二、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

20世纪50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实行利率管制措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利率管制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阻碍本国经济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各国掀起以利率市场化为标志的金融自由化改革。

(一)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实行“Q条例”,即对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进行管制,但不对金融市场其他利率进行干涉,使市场利率与金融机构的存款最高利率差距越来越大,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而走上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美国实行渐进模式,首先从7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取消不同额度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上限管制,其次从80年代开始,采取大额定期存款、小额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顺序取消存款利率管制。最后在1986年美国彻底取消利率管制,利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成功地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稳定了金融体系,更好地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

(二)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

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是一场被动的改革,因实行对内管制、对外自由的措施导致金融贸易摩擦不断,迫使日本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77年开始,大致经历了四个过程:(1)实现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银行间拆借利率、票据买卖利率及大额可转让定期的发行利率市场化;(2)在存贷款方面,降低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的要求,同时管制大额存款的利率放松。贷款利率由以前的法定水平加一定利差决定改为由银行平均融资利率决定,并停止了利率的窗口指导,日本银行鼓励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取资金。(3)日本遵循先定期后活期、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实现了小额定期存款及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日本经过长达的努力,在圆满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三)印度利率市场化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印度的经济进入低迷期,政府对货币信贷供给的放松,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及国内财政赤字,政府债务不断增加,出现通货膨胀率高、低储蓄利率的经济现象,长期利率管制已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1985年印度先以国债交易为突破口进行试探,同时放开15天到1年的存款利率,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但效果并不如意。1992年本国政府再次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根据自身作为新型市场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特点,并以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为思路,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逐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与出口贷款利率,央行宣布商业银行可自行决定储蓄存款的利率,标志印度利率市场化完成。印度是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对利率市场化进程起到一定作用,同时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可借鉴印度进程。

(四)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

智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以失败为告终,1974年政府宣布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放松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准入,私人可设立金融公司及放松各种利率管制,经过短短两年就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但智利是在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不力等,使该国利率市场化陷入困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政府不得不出面进行挽救,对利率进行重新管制。

三、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分析四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原因、过程及结果,不难发现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需要一些必须的条件,这些条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应遵循的。

(一)完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的必备条件

成功地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金融市场。目前,无论从金融市场的广度还是深度来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完善。首先应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参与主体越多,风险偏好的种类越多,利率越就有代表性;其次从国际经验来看,多数国家都以货币市场为突破口,应不断完善货币市场建设,增加交易品种数量,扩大金融创新规模,所产生的利率越能体现出期限性与流动性的影响。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参照国外实际经验完善本国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为利率市场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目前,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的存款是隐性保险,而存款保险应显性表现出来,应对存款险设定上限。这样,不仅可以维护客户的利益,防止挤兑,而且可降低道德风险。因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涌现,金融机构为吸引客户通过提高利率,当发生银行兼并或破产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使存款人的风险降到最低,同时也能够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督。因此我国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金融机构健康发展提供前提。

(三)选择最佳时机是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从上述各国的实际经验来看,成功完成利率市场化的国家都采取渐进模式,都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完成改革,并且都在恰当的时间完成最后的存款利率。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存款利率放开,是因为它的条件还没有成熟,我国的金融结构发展还不平衡,需采取谨慎的态度。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选择最佳时机,金融市场完善,银行自行定价权放开,银行竞争理性、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等使利率管制起不到作用。如果时机选择不当,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需采用渐进式,选择最佳时机取消存款利率,实现利率市场化。

(四)建立金融监督体系是利率市场化的保障

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看出: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背后有一套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能够保证金融市场有序发展。我国的监管机构成立时间不长,在监督方面经验少,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监管准则、先进监管理念、监管工具的改进等方面,并结合本国市场发展,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华.利率市场化的全球经验[M].机械工业出版社社,.

[2]曹凤岐.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J].中国中小企业,2013(09).

[3]程小祥.国际视角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J].青海金融,(01).

[4]尹继志.从美日经验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运行的影响[J].亚太经济,(03).

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改革 篇7

一、利率市场化的意义

实行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形成比较规范的金融市场环境, 在加快我国金融统一市场建设, 促进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中, 利率的市场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有银行经营机制的根本性转变。我国资金流通和运作的中心是银行, 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对整个金融改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利于完善货币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 金融机构参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掌握一定的存款利率浮动权, 是货币政策顺畅传导的条件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 其中又是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作来实现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经济杠杆, 对国家有效行使宏观调控职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利率市场化, 不可能真正形成连接个人、企业、银行、财政等金融市场主体的有效途径, 不可能产生利率的形成机制、传导机制和反馈机制, 利率的杠杆作用就会完全失效, 政府很难获得真正的市场价格信号, 任何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都可能遭受失败;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根据WTO金融服务协议 (FSA) 的要求, WTO各成员方都要按照市场准入、非歧视性、公平竞争和扩大透明度的原则开放金融服务市场, 实行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为了尽快实现国内金融业的转轨, 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 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有利于金融创新。一方面, 利率市场化赋予银行金融产品定价权, 客观上为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 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 利率风险大大上升, 这在客观上又对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商业银行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 才能规避利率风险, 为资产增值、保值提供机会;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促进金融市场主体的发育和充分竞争, 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从而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国有商业银行尚未真正的商业化,

国有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风险评估和经营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全面利率市场化要求, 更没有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一旦放开利率, 很可能形成储蓄资源无序转移, 更有甚者可能由此会造成—部分金融机构缺乏存款流入而“息业”。如果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 在我国金融业务完全对国外金融机构放开的情况下, 在存款方面可能出现不计成本的高息竞争, 这种恶性竞争带来银行业的“不利选择”;在贷款方面, 国有大银行也有可能造成内部“定价失误”, 即贷款风险与利率水平不匹配, 形成道德风险。

2. 金融市场发展相对落后, 难以满足规避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要求。

从市场主体来看, 我国货币市场的市场主体仅为几家大的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被排斥在外;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与信誉, 财政部门由于技术和观念等原因, 均未能成为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市场主体与提供者。从市场范围来看, 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的统一市场, 地域分割和子市场之间的分割状况依然存在;资本市场不完善, 法规建设滞后, 管理手段落后, 投机活动十分猖獗;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还未形成。从市场结构来看, 我国国有银行的存款占全部存款资源的80%, 在这样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中, 如果贷款利率完全放开, 难以形成竞争性的均衡市场利率。如果竞争不充分, 垄断性高利率或低利率都有可能出现。这样, 就会诱发小银行的大量倒闭。由于金融机构倒闭的“传染放应”, 往往会导致金融动荡, 金融秩序混乱, 甚至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

3. 国有企业尚未称为市场的主体,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其行为是否符合市场规则, 直接影响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失败。目前总体来说国有企业还不具备成为一个健全企业的条件, 对利率市场化承受不足, 经济效率低下, 利率市场化基础不牢。一是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率, 造成企业的负担过重, 同时, 我国的国有大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存在一定的政治色彩, 即规定大型国有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和下浮不超过10%, 因此放开贷款的利率可能会使国有企业难以承受利息的负担, 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生存隐患。另外利率市场化基础之一是企业能够在金融改革过程中, 通过自身效益的提高来消化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成本增加等不利影响。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高, 在全面实行利率市场化后, 利率必然会大幅度上扬, 而国有企业又不具备消化较高利率的能力。这样做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为了生存仍要使用较高利率的贷款, 置银行贷款于风险之下;二是部分企业体制改革停滞不前, 使其无法承担较高利率贷款, 贷款需求下降。

4. 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

首先,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要有结构合理的银行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做保证, 而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尚未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金融监管体系也不够完善。其次, 虽然我国银监会已经成立, 但是它还缺乏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力度。

三、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

1. 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利率市场化所要求的金融市场应具备如下特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工具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富有竞争意识;建立以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为特色的监管体制。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仍然处于不发达阶段, 规模小、品种少、不规范等弱点制约了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因此, 中国应该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首先, 要建立健全统一完善的货币市场, 扩大其规模和覆盖范围, 提高运行效率, 以此作为整个利率市场化的切入点, 形成真正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信号并最终成为中央银行能够有效调控、又能对其他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的利率产生有效影响的核心金融市场;其次, 要建立和规范发达的证券市场,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基金市场齐头并进均衡发展, 要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市场投资主体;最后, 应该加快建立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为利率风险的转化和摊销提供手段和支持。

2.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

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企业的融资行为建立在健全的融资体制基础上, 并有较高的投资利率弹性。但是中国目前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 使其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较低, 缺乏利率市场化环境下应有的理性, 往往只考虑如何得到贷款, 而忽视利率水平的高低, 将成本置于次等地位, 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负债水平过高, 增加了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加大了利率市场化的难度。因此, 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基础工作。一是要加快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和制度创新, 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二是加快企业改革, 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三是要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 增强其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能力, 并提高其对宏观调控政策反应的灵敏性, 以确保利率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

3. 积极加强货币市场建设, 充分发挥货币市场的功能。

一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 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 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 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 丰富市场内涵, 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要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 推动市场经纪业务发展, 提高市场流动性。四要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子化信息技术建设, 提高交易系统效率, 提高市场透明度。五要促进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相互融通, 促进各子市场的均衡发展, 为形成统一权威的市场基准利率创造有利条件。

4. 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 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做准备。

对利率结构的调整必须对现行的上百个利率品种、档次进行简化。贷款利率可按期限简化为短期贷款利率和中长期贷款利率两大类, 存款利率种类也要按期限和存款额划分, 以减少31现行种类和档次, 形成新的利率结构。要进一步理顺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对应结构和期限结构, 理顺存贷款的利差。要使资本市场上的各种债券与货币市场上的同业拆借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应当在负债期限相同的情况下, 按风险大小确定利率。

5. 商业银行要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银行风险控制 篇8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风险控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速发展,其对于银行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相应的利率波动性也就会有所增强,使利差减少,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受到挑战,银行之间的竞争就会增强。这样就会对银行生存的环境以及经营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控制银行风险已经成为当前银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1、利率市场化概况

利率市场化主要包含了利率定值机制由政府管制向市场供求决定转变的过渡阶段,同时还包含了利率管制完全解除之后的市场化时期。所以利率市场化既是一种过程,同时还是一种状态,其主要的是通过逐步消除对于利率的直接管制,建立其相应的层次丰富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以此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金融的深化。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利率的关系会变得比以往更加的复杂,相应的利率的波动也会更加的频繁,使套利的机会会更加的多,资金流动的方向以及数量也会更加的具有不确定性。利率市场化在不同的时间段则需要不同的市场条件以及监管条件来进行维护,以此来保障利率市场化进程推广的良好进行。

2、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面临的风险

2.1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是市场利率不确定而造成的银行的损失或者是额外受益的可能性,其主要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存贷利差减少,当前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就是存贷款利差,相应的存贷利差的减小必然会使银行的主要的盈利能力下降,对于中小型银行的影响会更强,使其很难得到发展。其次是利率的迅速上升,利率市场化通常情况下就会导致一国或者是地区实际存贷款利率上升,而贷款利率的上升必然会造成企业融资成本的上升,这样就会造成部分企业倒闭现象的发生,企业的倒闭同时也会给银行带来不良的影响,使银行的经营状况受到影响。第三是利率波动性的增加,利率市场化会使利率波动的频率与幅度得到显著性的提高,从而使利率期限结构变得更加的复杂,以致于银行应对利率不确定性的风险难度上升,从而就会造成银行盈利能力的减小,影响到银行的发展,整体上来看利率风险是利率市场化对于银行发展造成的主要的风险。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是指贷款不能够如约偿还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不確定性,其主要的影响形式包含了以下两种:首先是逆向选择,由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就会使银行的利率上升,同时也就会使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对于经营绩效比较好的企业,通常就会选择其他融资成本较低的渠道,而经营绩效较差,并且风险控制能力较低的企业就会面向银行进行融资,这样就导致银行的贷款客户整体的经营能力下降,以致于银行风险系数上升。若是银行提高相应的利率,那么低风险项目将会受到排挤,高风险项目驱逐低风险项目,这就会造成信贷市场的平均风险的提升,从而产生逆向选择的风险。其次是道德风险,因为银行不能够完全的监督借款人的行为,所以,贷款利率的提高会产生相应的逆向激励效应,从而刺激借款人在获得贷款后从事高风险项目,也就形成了道德风险。信用风险一直都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的风险,所以,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银行还是要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

2.3操作风险

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银行本身就具有利率的自主定价的权利,在此过程当中,就会出现人情利率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就会导致贷款利率和风险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着单调的正向关系,相应的高风险的贷款也并不一定会得到高收益的补偿。这样不符合相关管理制度的操作过程就会给影响造成一定的利益损失,不利于银行的发展。

3、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银行风险控制措施

通常来说银行的风险控制主要的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银行本身和政府调控,其中银行是主要的因素,政府是次要的因素,所以,政府相应的风险控制的策略应该以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为主,加强银行的外部控制为辅。主要的控制措施如下:应该先放开贷款的利率,然后再放开存款利率。央行首先发开外币的贷款利率,这就表示其将贯穿于整个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当中。其次政府放开贷款的利率,同时依然要控制存款的利率,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降低银行的经营的成本,以此来减少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政府将存款的利率控制在竞争性均衡的水平之下,这就为银行创造了租金的机会,租金主要是指在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够产生的收益,相应的租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其一是在存款的利率低于竞争性均衡水平所产生的存贷利差的租金;其二是在存款利率的控制下造成可贷资金不足,这就会造成贷款利率高于相应的竞争性均衡水平,从而就会产生贷款利差的租金。所以,政府在控制存款利率也就是为银行创设了租金,这样就会促使银行改善其经营管理,降低银行风险。

总结

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银行风险监管的重点,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银行能够顺利的发展。此外,银行风险和其他的金融风险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应该将宏观金融风险监管和金融市场风险监管有机的相结合,以此来促进银行健康快速的发展。(作者单位:南京银行)

参考文献

[1]祁绍斌.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银行风险与防控研究[J].华北金融.2012,05(10):27-32

[2]赖志坚.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如何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J].中国农村金融.2012,10(16):97-104

[3]程文改,张昕.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条件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07(04):34-41

上一篇:环境水质氨氮快速检测的办法概要下一篇:义卖范文300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