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母亲》读后感

2024-08-27

《读懂母亲》读后感(精选7篇)

《读懂母亲》读后感 篇1

我一口气读完了《读懂母亲》这篇,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位母亲让我明白了母爱的表达方式也许是不一样的,但是对子女的爱却都是深沉的!

这篇说的是:一位母亲得知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从那一刻起就拿定主意,要让自己的孩子恨自己。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忍受即将失去自己的痛楚。所以她开始让孩子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动辄打骂,以激起孩子对自己的怨恨。母亲去世了,如她所愿,孩子没有悲伤。十几年一晃过去了,孩子长大了。父亲拿出了母亲当年的遗嘱,孩子读完后已经是泣不成声。这一刻他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原来母亲一直是用这样独特的方式爱着自己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当初我学习溜冰的那一幕。那一天是我的生日,妈妈带我去了溜冰场。当我穿上溜冰鞋的时候,就想倒下,妈妈就让我扶着她溜,我渐渐地成为了习惯。后来,母亲狠心撒开了手,为此我摔了一次又一次。我和母亲赌气似的也不顾疼痛,继续摔下去,竟然学会了溜冰。

这事虽事隔多年,却一直记忆犹新。为此我一直以为母亲是不爱我的,读了这篇,我真正懂得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道理。有时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成长,做母亲的必须狠下心来。可这更是一种长远的爱呀!就像一句歌词所唱:孩子是父母永远的牵挂,离开后心就放不下!

《读懂母亲》读后感 篇2

我们在拼命地改革教育, 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试图找到一条早日复兴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魔杖, 早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而成为世界强国。我们的想法是对的, 我们的教育改革家也着实辛苦。当我们面对当前中小学生离家出走、逃学、网恋、自杀等等社会问题时, 就会有一批人站出来质疑我们的教育。教育错了吗?教育没有错。教师错了吗?教师没有错。那问题出现了, 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于母亲教育的缺乏。

一、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出了问题, 孩子也会出问题。因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而在家庭这所人生最重要的学校里, 母亲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是决定孩子命运的缔造者。教育家、社会心理学家, 中国第一个母亲研究所创办人王东华先生在他的杰作《发现母亲》中这样阐述:女性的特点适合于人口再生产, 男性的特点适合于物质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物质再生产。让女性放弃育儿去从事她们不擅长的物质再生产是一个大错误。在孩子的成长上, 母亲的作用要在90%以上, 一个警母胜过一打特级教师。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母亲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

作为一位母亲, 同时也是一位教师, 在自身的生活、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对于孩子来说远不及一个称职的母亲, 对于孩子, 母亲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导致其致命的打击。一个母亲若不尽其职、放弃母职, 而又想让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 那就似缘木求鱼无可实现。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到了中学若还不爱学习, 那就很难让其成为一名学者, 即使给他或她创造再好的环境也难以让其进入学习状态。然而那些幼年在家庭里便已有了学习习惯的学生, 只要教师稍加点拨, 便会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由此看来,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

二、关注母亲角色

然而, 当前的母亲正在千方百计地逃避母亲的职责。她们宁愿外出打工挣钱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去寄宿, 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里, 这是何等的不明智!她们没有看到自身的价值, 没有认识到母亲这一角色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还有许多母亲为了追求自身的自由、快乐, 把孩子托付他人代管;再有的生了孩子把孩子当猫、狗一样饲养。种种不担负母职的母亲不计其数。社会中一切不良现象都是由不称职的母亲导致的。

艳艳是我们班的一员, 刚刚接班时, 她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女生, 课间不时就能听到她“开朗的笑声”。后来, 我发现, 她有迟到现象, 为了显示班级规定的重要性 (其他同学违反班级规定时处理起来都没有“怨言”, 态度也比较诚恳, 而且之后再没有类似现象发生。) , 我按照班级约定, 处理了她的迟到问题。我想, 这种处理方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事实恰恰相反, 她还是有迟到现象, 当时, 我真的有些“火”, 数过3个数以后, 我慢慢地平静下来。我把她找来, 与她交谈时, 她情绪很低落, 除了不断流淌下来的泪水, 她几乎就是保持沉默, 而且此时面无表情, 一幅麻木呆呆的样子。我把她找来, 想和她沟通一下, 可她根本就不理我, 好象我不存在似的。

甚至有一天, 一位任课教师和我反映, 艳艳不在教室上课。我开始慌了。艳艳能去哪里呢?难道今天她又没有到校上课?难道她又生病了?我再次打通了艳艳爸爸的电话, 经过她父亲的核实, 艳艳到校了。可她能去哪里呢?我一边试着和家长沟通, 一边开始在我们可以上课的教室去寻找。可找遍了可以上课的教室, 就是没有艳艳的身影。于是, 我又跑到操场上去, 地毯式地在寻找, 终于在学校的不在使用的停车棚内找到了她。找到她时, 一个人蜷缩在哪里, 不停地流泪。那天, 风很大, 风吹来时还会夹杂着沙子、小石粒, 她就那样蜷缩在角落里默默地流泪。不知道时钟转过了多少圈, 她终于肯跟我回办公室了。

又过了几天, 我又找到她, 当然, 目的不是要批评她, 而是和她进行一次长谈。谈话之后, 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她的故事, 这让我很震惊。燕在初中时, 父母结束了长期地争吵, 离了婚。母亲自从和父亲离婚后, 就一直住在工厂里。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 艳艳开始了一个人独自居住、生活。父母离异时, 艳艳被判给了爸爸, 父亲除了给她生活费以外, 其他时候很少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父母离异对艳艳的打击很大, 她开始恨爸爸, 开始怨恨妈妈, 开始仇视地面对现实中的人, 开始怀疑周围发生的一切……

我不想评价艳艳行为的正确与否, 我只想说, 没有了家庭的“温馨”, 没有了母亲的照顾和关爱, 没有了母亲的批评和指正, 想要青少年健康成长是谈何容易。那是不是有母亲在身边就没有问题了呢?

《解放日报》2000年11月24日发表了《她为何杀死母亲?———闸北警方侦破“9·3”离奇凶杀案》一文, “据张交代, 由于她没有工作, 平时靠母亲生活, 但母亲对她管束很严, 经济上一直卡得很死。8月24日, 张怡懿又因经济问题与母亲发生争吵。一怒之下, 张怡懿用板凳将母亲活活砸死。然后, 她买了5包水泥将母亲埋在自家的阳台上。”10月怀胎在生死鬼门关走过一回的母亲用心血把她带到了这个世界, 又尽其所能地养育她长大。她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母亲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是什么造就了那些不健康的心态?又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如此冷漠、残忍?

三、关注“潜教育”

人类目前的教育都是“显教育”, 对于更本质更重要的“潜教育”却不加关注。道德、勇气、责任等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就起作用的, 而是要通过教育者的“做”才能达到目的的。

在明治维新前, 日本的母亲地位同中国差不多, 母亲同样受不到多少教育, 于是日本的启蒙思想家们大声疾呼女子教育, 比如, 福泽谕吉就曾经质问道:“女子教育决不可等闲视之。没有知识就连烧饭都不合格, 更何况养育孩子。”女子教育的深入人心, 是日本迅速发展的原因所在。为什么犹太人在历经了被屠杀600万的劫难后仍在20世纪发出熠熠之光呢?因为犹太民族是一个最热爱孩子最热爱家庭教育的民族, 如为了给孕母提供营养, 甚至整个家庭为之忍饥挨饿也在所不惜。

人类生生不息, 靠的是母亲。一块物质的生产最终是围绕“人”而进行的。作为社会人口再生产的母亲, 是大自然的造化。请给家庭教育更多的关注, 请给母亲更多的关注, 因为母亲是点亮教育的另一盏明灯。

摘要:当我们面对当前中小学生离家出走、逃学、网恋、自杀等等社会问题时, 就会有一批人站出来质疑我们的教育。那问题出现了, 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母亲教育的缺乏以及对“潜教育”关注的缺乏。人类生生不息, 靠的是母亲。请给家庭教育更多的关注, 请给母亲更多的关注, 因为母亲是点亮教育的另一盏明灯。

读懂母亲 篇3

1

开车去接母亲的时候,亲戚邻居把老房子围了个水泄不通,婶问:“姐还回来不?”姨在旁边抢着答:“还回个啥,城里头好耍,享福咧,哪个还要回山旮旯来!”母亲笑得像朵花,说道:“回,回,有空了回。”

我一边帮母亲收拾东西,一边在心里答道:不回不回,永远不回!

终于收拾完毕,我启动车子,母亲还站在院子里,她的目光留恋地扫过院子里的每一寸……我叫一声:“妈!”母亲这才回过神来,上了车。

一路上,我都在给母亲讲述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新房子很大,楼下就是小区广场,常有老人聚集在一起,下下棋、跳跳健身舞什么的……母亲一直在微笑。

小镇终于被完全甩在了视线之外,我长呼口气。回想起过去,在我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我养大,我从小的理想就是终有一日,可以带着母亲离开这贫穷落后的小镇,在城市拥有自己的家……

傍晚,我们抵达省城。老公带着儿子小赫早等在楼下。我们打算去饭店给母亲接风。小赫很喜欢外婆,极力推荐自己的最爱:“外婆,我带你去吃比萨!很好吃的,我最爱吃!”

“小赫,外婆吃不惯那个。”老公反对道。母亲及时打断了老公的话,果断地一挥手:“哪有吃不惯的!就去吃比萨!正好习惯一下城里的生活。”小赫高兴地欢呼起来。

半夜,听到客厅有响动,睡眼惺忪的我走出卧室,看到母亲正胡乱地翻找着什么。见到我,母亲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家里有土霉素吗?妈拉肚子了。”母亲虽然吃了药,但还是腹泻不止,最后我坚持把她送到了医院。

我很自责,不该由着小赫带母亲吃什么比萨,然而母亲显得比我还抱歉:“都怪妈害你们不能睡好……”

2

儿子上的是寄宿学校,只有周末才回家,老公工作忙,出差任务多,一个月有大半月在外头跑。于是大部分时间只有我和母亲在家。我在编辑部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晚上回到家还要看稿子、改稿子。

母亲总是轻手轻脚地拖地板擦桌子,不时到房里来给我的杯子里续上水,然后就下楼去,说是和老太太们跳舞。偶尔听到母亲跟老家的老姐妹们通电话,她总是一迭声地说:“惯惯惯!闺女这好着咧!”我觉得心满意足,一切都很好。

一个周末,我在单位加班,忙得焦头烂额。突然间母亲打来电话,语气着急,说是小赫脖子痛,动不了了!挂了电话,我急忙往家赶,到家后看见母亲急得快哭了,抓着我的手一个劲儿地说:“都是我不好……”

原来小赫吃完饭就一直斜倚在沙发上玩iPad,母亲提醒他,老这么玩,当心眼睛。小赫玩得入迷,置若罔闻。等母亲做完手头活儿回来,小赫还在玩,母亲便上前去拍拍他的肩,想让孩子休息一会儿眼睛,没想到就这么轻轻一拍,结果小赫手里的iPad掉到了地上,小赫接着也哎呀呀地叫起疼来!

送小赫去医院后,得到的检查结果是肌肉性僵硬,引发原因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医生说只要多活动活动颈部就没事了。母亲这才松了口气,对我说:“我以为小赫被我拍伤了。”

小赫没大碍,iPad却摔坏了。小赫因为这事嘴噘了老高,我私下里严厉说了他一顿。然而没几天,我却发现小赫手里拿了个新的iPad,一问,原来是小赫带母亲去买的。我又惊又怒,背着小赫说了一下母亲,母亲却说:“这iPad怎么说也是因为我才弄坏的……”

3

很快就到元旦了,我和老公格外忙碌,三天两头不能回家,我有些担心母亲。母亲笑呵呵地告诉我,她参加了

老年舞蹈队,元旦还有演出,这些日子忙着排练呢……

我放了心,说,这就好。

那天晚上,我加完班回到小区,恰好老年舞蹈队正在灯火通明的小区广场彩排。我挤进围观人群,在舞蹈队员中寻找母亲的身影,可找了半天也没找着。我有些纳闷,上前问领队:“您好,请问您认不认识一位姓薛的老太太?”那人摇摇头:“这里没有姓薛的。”我吃了一惊,不死心地继续问道:“短头发,瘦瘦的。”那人仍然摇头,坚持道:“没有!”

我失落地走出人群,朝家走去。没走几步,就在僻静的小亭子里看到了母亲。微明的月光下,母亲独自坐在石凳上,垂着头,发着呆。我远远地看着她,突然间一阵心酸。

第二天晚上,我特地早早回家陪母亲吃饭,然后假装不经意地问:“妈,平时你们跳舞都有哪些人啊。”母亲愣了一下,含糊地说:“陈大妈她们啊。”我又问:“哪栋楼的陈大妈?”母亲支吾半天,终于沮丧地说:“他们说的话我都听不懂……”母亲显得有些委屈。也是,这里的老人家们说的大多是本地客家话,母亲当然听不懂。我顿时有些心疼。

元旦过后不久,母亲小心翼翼地向我提出想回老家一趟。我一口回绝:“这段时间工作这么忙,我哪有时间送您回去?更没有时间去接您!”母亲小声争辩:“我可以自己坐客车。”我不肯答应:“您一个人出门哪行!出了事怎么办?”母亲没再作声。

没过几天,我正在单位开会,接到了一个电话,楼下的王大妈惊慌失措地告诉我,我母亲摔了一跤。

我急忙往医院跑。到了医院,母亲已经包扎好坐在长椅上等我。我又急又心疼,忙问:“在哪儿跌的?医院怎么说?”母亲笑了笑:“没事,说过两天就好。”我还是不放心:“摔着骨头了没?”母亲连连摇头。我追问:“到底在哪儿跌的?”母亲却不肯答。正好王大妈帮母亲拿药回来,顺口答:“哎呀,她从楼梯上滑下去……”我疑惑不已:“楼梯?妈你怎么不坐电梯?”母亲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敢坐,到一个黑不隆冬的地方,我怕找不回家。”——楼内有两部电梯,其中一部直通地下车库。母亲曾误乘了通往地下车库的电梯,从此心生余悸,再不敢坐。

原本今天王大妈要和母亲搭伴去超市,说好在一楼集合。眼看到了约定时间,母亲怕迟到惹新结交的老姐妹不高兴,于是小跑着下楼梯,谁知一脚踏空……

我心痛不已,不仅仅为母亲的伤——我家住七楼,这些日子母亲步行上下楼梯,一天不知要往返多少趟。她从未说起过,我竟然也一无所知!

回家路上,母亲的话很少。我知道,这事大大打击了母亲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自尊心。这里有太多她没能预料到与没法适应的,正一步步摧毁着她的信心。

4

春节过后,我和老公带着小赫回了一趟老公的老家。我本想带母亲一块去,但被母亲忙不迭地拒绝了,说自己又不是小孩子,不用我们担心。我有些犹疑,但还是走了。

一星期后,我们回到家,母亲患了重感冒。我忍不住说,您是怎么照顾自己的?还说不用我担心!

小赫蹬蹬跑了过来:“妈妈,我们家怎么没电?”母亲嗫嚅着:“我把电闸拉了。”我奇怪地问道:“好端端地拉电闸干嘛?”母亲更不自在了:“那个……”她指指立式空调,“那个不知道怎么搞的,一个劲地冒出冷风,我也不知道怎么关它,只好把电闸给拉了……”

我在沙发抱枕下翻找到空调摇控器,大概是母亲坐沙发时,无意中压到摇控器了,制冷指示灯还亮着。

我更是吃惊:“那您这两天,一直摸黑着?”母亲有些羞赧地点点头。

晚上儿子挤到床上来跟我睡,突然间小小的人儿叹了口气:“妈妈,我觉得外婆好寂寞。”我吃了一惊:“小屁孩,懂什么!”小赫不服气:“就是!外婆总是坐着发呆!看电视的时候都睡着了。外婆一点儿都不快乐!”恰好老公走进房来,他说:“我本来也想跟你提这事,但又担心你误会我不欢迎妈她老人家。其实我觉得,老人家的生活还是按老人家的意愿来最好。咱们自以为是的好,其实还是老人家在委曲求全。”

我很委屈:“妈一个人在老家,叫我怎么放心?”老公道:“妈在家乡土生土长,有什么事邻里乡亲都会搭把手。我们可以在老家给妈物色个有医护经验的保姆,以后每半个月我们就回家去看望她老人家……”

我沉默不语,其实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送母亲回老家那天,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当车子停在老房子前面,母亲推开车门,笑得像朵向阳花:“回家真好!”原来这里才是母亲心里的家。突然,母亲回身紧紧拥抱了我一下。我的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读懂母亲作文 篇4

曾几何时,我对于母爱,是多么的陌生。我不曾认为我拥有母爱!对于母爱,我渴望,我羡慕……

又到了星期天,这属我最欢乐的日子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便可以把所有的学习的任务放到后脑勺,把一切心思都投入到电视上去!当我津津有味地上电视时,手里传来一阵炽痛,如同被火烧……随时传来妈妈的骂声:“还在看电视,就要中考,还不感到紧张,快去复习!”“难得放一次假也不给放松一下吗?每天都学习,不就成了书呆子吗?”我反问到,便跑回房间,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在房间发泄完之后想去洗洗脸。经过妈妈的房间,便听到妈妈与姐姐的对话。“我这么做是为了她的前途想,辛苦这几年就能幸福一辈子……”妈妈哭说。“妈,别这样,她长这么大了,我相信她会懂的!”姐姐安慰。“真希望……”没等妈妈说完我便冲进了房间搂妈妈,泪水再次流落,说:“妈妈,对不起,我不该总是这么任性,这么的自以为是……对不起,对不起!”“你懂得妈妈的心就好。”妈妈抚摸我的头说到。“妈妈,我一定会努力,考到最好,不让你失望!”我向妈妈许下了承诺。顿时,房间里传来一阵欢乐的笑声……

此时此刻,我读懂了母亲对我的爱!

读懂母亲作文 篇5

——题记

不记得是第多少次和妈妈吵架了,她在客厅,我在房间。空气中似还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我倒在床上脑子里一片空白,啧,真是越来越看不懂她了,什么时候这么步步紧逼,尖酸刻薄了?

我倏地起身,拉上窗帘,关掉了刺眼的日光灯,缩在床上的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我用棉被压抑住抽泣。又开始了,又开始了,每一次,每一次都在躲避光亮。 那是我初二最艰难的时期,如跌落最黑暗的谷底。我的理科成绩无时无刻不在打压着我那可怜的自信。 可让我无法理解的是,母亲的漠然和打击。我最亲近,最依赖的人却成了在我迷茫无助时叫我送上深渊的人。 泪沾湿了面庞,黑暗吞噬了声声呜咽。房门打开了,是妈妈,她进来做什么?我不自觉地向角落里缩了缩,房门又关上了,很轻很轻的,就像妈妈落在我心间的那一声叹息。泪水不停的滑落,怀里小小的金丝熊仍在微笑,我紧紧攥住它,仿佛它就是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门再次打开,一张小小的纸条从被子的缝隙里塞进来,轻轻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房门又关上了。我抓起纸条从角落里起来,扭亮了一盏小灯,纸条上的字,明显被眼泪浸湿了,是妈妈的字迹。 “宝贝对不起,妈妈又说了让你不高兴的话,妈妈的本意是想要让你正确对待你的问题,是想让你把压力变为前行的动力,触动你努力改变偏科的决心,妈妈眼中你应该是最棒的,爱你!” 眼泪决堤泛滥,所有的怒气不满霎那间崩稀瓦解,我伏在床边嚎啕大哭,那一刻我只恨我自己,为什么总是读不懂你。明明你看我的目光里都是爱意。

读懂母亲作文 篇6

我的母亲是比较严厉的,所以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的那个微笑。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年的暑假作业要求我们学做家务,我跟妈妈说:“妈妈,我来洗碗吧!”妈妈说好,然后我就在妈妈的指导下开始洗了。首先把该洗的碗和筷子收过来放在一边,接着开始洗第一遍:把洗洁精涂到一个碗上,把抹布弄湿,开始擦碗,要把碗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擦到,然后放到另一边,擦完碗后再擦筷子,全都擦了一遍后,把脏水倒掉。再洗第二遍:用水冲第一个碗,并用手转着把碗搓一遍,挨个把碗和筷子洗一遍,争取把泡泡洗掉。然后把水蓄到水桶里以备冲厕所用(这是节约用水的好办法)。第三遍是用清水再从头到尾冲洗,直到没有洗洁精的泡泡和粘性为止。最后把碗筷收到柜子里,把水蓄到水桶里。再把锅里里外外都洗干净了,用抹布擦干净放到灶台上。之后再把抹布洗干净。这项工作就圆满完成了。“好累呀!”我长吁一口气对妈妈说:“妈妈,你每天都干活太不容易了,谢谢你!”妈妈情不自禁地笑了,边笑边说:“我儿子懂事了,只要你能知道我的辛苦,我再苦再累也值了!”

母亲的微笑那么甜、那么美,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读懂母亲》读后感 篇7

一、基于怎样的“起点”

[案例]《圆的周长》教学片段

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生:绕绳、滚动……

生:用“直径×3.14”就行了。

师:老师还没教,你都已经知道“直径×3.14=圆周长”了。那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生:因为圆周长是直径的3.14倍,所以求圆周长就是“直径×3.14”。

师:其他同学知道吗?

生(合):不知道。

师:圆周长真的是直径的3.14倍吗?下面我们一起进行验证。

当下的数学课堂上,类似于上面这种“未教先知”的现象颇为常见。对此,很多教师都会像上面这位老师那样,先反问“你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随后引导学生展开对“先知性结论”的验证活动。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我们应对“未教先知”的一种“流行性”妙招。

然而,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课堂现场40多个“具体的人”中,“未教先知”的有多少,“略有所知”的有多少,“完全不知”的又有多少。假如由于个别学生“未教先知”,就将其“先知性结论”公然展露于全体学生面前并展开验证,那么,在这些“未教先知”的学生得到满足的同时,其他“略有所知”和“完全不知”的学生便陷入了尴尬境地。首先,“先知性结论”的突兀出现,会冲击他们上课以来逐步建立的认知结构。其次,“先知性结论”的验证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由“知结论”到“知原由”的“指向明确”的数学活动,它往往不需要学生进行猜测、想象、发散。在此过程中,这些学生的成功体验并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另外,面对学生的“先知性结论”,教师常常脱口而出“老师不教,你已经知道了”,这无意中暗示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此时验证环节便“形同虚设”。

进入课堂,学生究竟站在怎样的起点上?对此,教师不能被部分学生的“未教先知”遮挡了视线,更不能草率进入“先知性结论”的验证环节,而应基于现场学情,全面摸清“未教先知”“略有所知”“完全不知”等起点现状,并精心设计教学方式,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二、需要怎样的“体验”

[案例]《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引出“万”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10000”的大小。

师:(出示奥运冠军邢慧娜跑10000米的图片)同学们,这个赛场1圈是400米。猜一猜,邢慧娜跑完10000米要多少圈?

生:(猜测)6圈、7圈、15圈……

师:告诉大家,是25圈。

生:哇!

师:(出示坐满观众的体育馆图片)这个体育馆现在坐满10000人。请大家先仔细观察,再闭眼感受一下,10000人有多少。

为了帮助学生体验“万”的大小,同时培养数感,教师精选了“邢慧娜万米长跑”“体育馆万名观众”两组现实素材。在“长跑”情境中,教师以“400米赛道”为“参照物”,让学生猜测“10000米有几圈”,更体现了其独特的匠心。

不过,学生的“哇”,是其领会“万”的意蕴而发出的真心欢呼,还是其发现正确的圈数与自己的猜测差距极其悬殊之后的自然惊叹?解读片段,似乎后者更为显然。这两个情境,除了留给学生“一万很大”的直观感受外,还能给予其更为深层的数学意义吗?

其实,一般小学里很少有“400米跑道”,所以这个“参照物”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用它来支撑学生的“万米”体验,效果可想而知。笔者认为,用学生所在学校的跑道(200米)作“参照物”更为合适。对于这个“参照物”,学生看过、跑过、玩过,非常熟悉,他们有在此跑道上跑1圈、2圈……的切身感受,在此基础上,揭示“50圈就是万米”,更能激活学生对“万”的大数感觉和生命体验。于是,“在学校跑道上跑50圈”就成为对“万”的一种个性化意义建构。

教师应该读懂,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体验?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从他们自身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从中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现场提供的学习材料应尽量来自学生的“现实数学世界”。学习材料与学生个体“现实数学世界”的融合度越高,数学意义的建构效果就会越好。

三、存在怎样的“差异”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片段

揭示“表面积”概念后,教师出示下图:

师: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呢?

(很多学生举手,还有部分学生拿起笔准备“开算”。)

师:先把笔放下,还没到算的时候。谁来说说想法?

生:前后面的面积+上下面的面积+左右面的面积。

师:好的。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都是长方形,它们的长、宽分别是长方体的什么呢?

(教师不断地问着、讲着,一些学生依然专注地听着,多数开起了小差。)

为了让学生搞清“表面积”计算的“关节点”,教师极其耐心地进行着细切口、小步子地启发与讲解。对此,有学生认真听讲,也有学生不胜其烦,又因老师规定“现在不能动笔算”而“被迫”开小差。对他们来说,明明已经能做,却还要承受老师的“喋喋不休”,确实不太好受。

所以,当我们用心良苦地组织教学时,请千万不要忘却,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智力水平”上,还反映在“接受速度”“认知风格”等多方面。在理解“表面积”概念后,有的学生能立即根据概念,通过“六个面面积求和”来算“表面积”;有的学生能想到这一步,但其中一些“关卡”还需要教师帮助“打通”;还有的学生则暂时缺乏思路。对此,教学要求切忌“一刀切”。既不能只看到第一类学生而对全体学生“一概放手”,也不能只看到第二类学生而对全体学生“一味启发”,更不能只看到第三类学生,而对全体学生“一律灌输”。笔者建议,教师可采取分层的教学组织:已经能算的,独立做;想到方法但还有困惑的,在教师个别指点后再做;暂时想不到方法的,先阅读课本后再做。交流汇报时,教师只需对后两类学生多加关注即可。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说:“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予其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读懂人际“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投身学习,是实现“教学公平”的必由之路。

四、遭遇怎样的“难点”

[案例]《小数的认识》教学片段

(借助米尺教学完“1厘米=1/100米=0.01米”后)

师:原来0.01米就是我们熟悉的1厘米。那么,3厘米、18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又是多少米呢?请每位同学想一想,写一写。

生:。(一致认同,毫无异议)

生:。

生:不对,。

(教师让两生分别说理,发现讲不清楚)

师:大家觉得18厘米应该等于0.18米,还是0.018米?

(学生面面相觑,课堂陷入冷场……)

为什么“3厘米=0.03米”没有异议,而“18厘米=?米”却争执不下呢?课后,我跟学生进行了私下交流。他们认为:“3厘米跟1厘米很像,模仿着就能写。但18厘米是两位数,跟1厘米不太一样。”对于“18厘米=?米”,学生各有说辞。有的学生觉得:“3厘米是0.03米,小数点后面是两位,所以,18厘米写成多少米,小数点后面也应该是两位,即0.18米。”也有的学生指出:“3厘米是0.03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是0,再写3,所以,18厘米写成多少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也应该是0,再写18,即0.018米。”

可否这样理解,“3厘米=?米”与学生刚学的“1厘米=0.01米”极为相似,因此,这里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同化”式的建构。而“18厘米=?米”与“1厘米=0.01米”虽也相似,但差别较大。因此,这里的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适当改造,是一种“顺应”式的建构。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通过“顺应”来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数学学习的难点所在。

读懂学生的难点,不仅要弄清其真实想法,更应该找到其致难根源。在此基础上,教师须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克难”指导。对于“18厘米=?米”,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让学生从“0.03米”开始,1厘米、1厘米地往上累加,并把小数依次报出来:0.04米,0.05米,…0.09米。到此暂停,教师适时点拨:再加1厘米,9便“满十进一”,得到“0.10米”(此处无须点破“0.10米”就是“0.1米”)。然后,再让学生继续数:0.11米,0.12米,…0.18米。这样,基于“计数单位”的逐个叠加,并强化“拐点”处的细腻指导,能沟通“0.03米”与“0.18米”间的逻辑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实现知识“顺应”。

五、萌生怎样的“错误”

[案例]《小数乘整数》教学片段

揭示例题“3.5×3”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计算。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竖式。

师:这两种竖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A数位没对齐,B数位对齐了。

师:你喜欢哪一种?

喜欢A、B的都有,但选B的学生更多。

师:以后算小数乘整数时,竖式要像A那样写。明白了吗?

生:哦!

(在后续学习及练习过程中,依然有很多学生把竖式写成B那样的。)

刚学“小数乘整数”时,学生的“格式错误”比较常见,有时甚至会发展到“屡讲屡错”。而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读懂学生的错误。

如果教师细心聆听,学生的那句回答“A数位没对齐、B数位对齐了”,其实已经暗示了他们产生“格式错误”的真正原因。在刚学的“小数加减法”中,“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算”被学生们视作“真理”的计算准则。根据这一已有经验,他们觉得“A数位没对齐、B数位对齐了”是有“理论依据”的。令人遗憾的是,教师草率地作出了“以后竖式要像A那样写”的规定。对此,学生并不“心悦诚服”,但碍于师道权威,只能无奈服从。不过,当其再次投身“小数乘整数”笔算时,“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算”这一观念又会不经意间“从中作祟”,“格式错误”便由此生成。所以,学生屡现“格式错”是“小数加减法”相关经验“负迁移”的自然结果。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曾指出:“出错是学生的权利。但如果不及时地加以反馈与矫治,使‘急性’转化成‘慢性’,那便是教师的失职了。”明晰了错因,务必及时“对症下药”。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小数乘整数”是看做“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的(如图)。也就是说,“3.5×3”需要看做“35×3”来算,这样,“5”必定和“3”对齐。所以,“小数乘整数”时“末尾对齐”,真正原因是看做“整数乘整数”。

六、蕴藏怎样的“智慧”

[案例]《数学思考》教学片段

人教版六下教材94页“练习十八”第2题“摆一摆找规律”

(1)第6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2)摆第7个图形需要用多少根小棒?

……

解决第(2)个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前后两个图形之间2根小棒逐渐递增”的规律,从而得到“3+2×(7-1)=15”的方法。此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不同算法。

生:我觉得还可以这样算,7×2+1=15。

师:(稍停)哦,这位同学是这样想的,把“3”看成“1+2”,“3+2×(7-1)”就变成了“1+2+2×6”,也就是“7×2+1”了。你们是这样想的吧?

学生手抓头皮,貌似“一团雾水”。其余学生沉默不语。

出于怎样的思考,让学生想到了“7×2+1”的个性方法呢?听课过程中,笔者走近那个学生身边,企图寻找“蛛丝马迹”。在他的课本图示上,一些刚画上去的符号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在这幅经过补充的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一个三角形用“2+1”根小棒,两个三角形用“2×2+1”根小棒,三个三角形用“3×2+1”根小棒,四个三角形用“4×2+1”根小棒……以此类推,七个三角形不就是“7×2+1”根小棒吗?原来,“7×2+1”是这位学生依托“数形结合”、探寻别样规律后所得的绝妙方法。不能不说,学生的潜力无限!

可惜的是,上面这位教师在完全没有搞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前,就“自以为是”地把这种个性方法强行扯入自己预设的共性方法中去。先不论教师的“自圆其说”能让多少学生接受,光是这样的应对方式,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伤害那位学生的思维激情,同时,还使全体学生失去了一次“分享智慧”的学习良机。

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这样写道:“在信息中,我们的知识哪里去了?在知识中,我们的智慧哪里去了?”确实,基于“信息”提炼“知识”、超越“知识”追求“智慧”,不正是学习活动的核心追求吗?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常能“遭遇”学生鲜活的个性观点,这就为数学教学超越“知识”、追求“智慧”提供了重要契机。对此,教师要留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让其坦陈自己的思维历程,教师从中积极肯定、相机点拨、适度强化,使这些彰显智慧的个性观点,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上一篇:浅谈当前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自动自发高中读后感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