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2024-09-02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共8篇)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篇1

(一)单项选择

1、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额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措施叫做(D)。

A、全球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关税配额 D、非优惠关税配额

2、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A)。

A、对进口数量的控制上

B、对关税的征收上 C、对进口商价格的控制上

D、对附加税和罚款的处理上

3、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原产地证书,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这种非关税措施称为(B)。

A、全球绝对配额 B、国别绝对配额 C、全球关税配额 D、国别关税配额

4、通过出口国实施的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B)。A、进口配额制 B、自动出口配额制 C、进口许可证制 D、出口配额

5、在“有秩序的销售安排”中,同一组与组、项与项之间可以相互使用额度的属于(C)

A、个别限额 B、磋商限额 C、水平融通 D、垂直融通

6、在实行国别配额的国家里,进口商必须提供(A)。

A、原产地证明

B、商品检验证明 C、出口许可证

D、进口许可证

7、在实行优惠性关税配额的情况下,进口国对超过配额的商品(C)。

A、绝对不准许进口

B、征收原来的普通关税 C、征收最惠国税

D、征收特惠税

8、发达国家实行进口数量限制的主要手段是(B)。

A、征收关税

B、进口配额制 C、进口押金制

D、最低限价制

9、进口许可证就其职能而言(D)。

A、只能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

B、只能限制进口商品的质量 C、可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质量 D、可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

10、发达国家对公开一般许可证通常(B)。

A、逐步审核签发

B、均予签发 C、不予签发

D、拖延签发

11、进口押金制是指进口商在商品进口时,不得不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例(C)。

A 在任意银行高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够进口 B、在指定银行低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够进口 C、在指定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够进口 D、在任意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够进口

12、进口最低限价要求,凡进口商品价格低于规定的最低价格时,进口国可以征收(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差价税

D、进口附加税

13、全球配额(D)。

A、按进口商品质量和价格进行分配 B、按照进口商的能力来分配

C、按照国别,不分申请次序的先后

D、按进口商申请次序的先后分配

14、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A)。A、商品倾销

B、价格垄断 C、外汇倾销

D、价格战

15、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是指(C)

A、优先购买发达国家产品 B、优先购买国外优质产品

C、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D、优先购买本国企业生产产品

16、最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进口许可是(D)

A、公开一般许可 B、有定额许可 C、特种许可 D、无定额许可

17、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B)。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18、出口信贷一般用于(C)。

A、初级产品出口

B、日用消费品出口 C、资本品出口

D、能源产品出口

19、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本国可进行外汇倾销(B)。

A、本国货币对外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国内物价上涨10%,本国货币对外贬值15% C、本国货币对外贬值0%,国内物价上涨0%

D、本国货币对外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0% 20、以发展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特区是(A)

A 自由贸易区 B 自由边境区 C 出口加工区 D 过境区

21、全面规定两国间经济贸易关系的协议叫做(A)。A、通商航海条约

C、支付协定

B、贸易议定书 D、国际商品协定

22、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C)。

A、钢

B、汽车 D、纺织产品 C、初级产品

23、下面哪一项属于最惠国待遇条款的例外(B)。

A、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和其他各种捐税 B 多边国际条约或协定承担的义务 C 进出口许可证发放的行政手续 D、有关商品的海关规则、手续和费用

24、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属于经济一体化形式中的(B)。

A、优惠贸易安排 C、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D、经济同盟

25、以下经济一体化形式中,(A)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阶段。

A、优惠贸易安排 C、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D、共同市场

26、战后,世界上第一个一体化组织是(B)。

A、欧洲自由贸易区 C、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B、欧洲经济共同体

D、东南亚经济联盟

2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D)。

A、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B、东南亚国家联盟

D、亚太经合组织

28、根据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B)是各国保护国内工业的唯一手段。

A、数量限制 C、进口定价

B、关税 D、进口计划

29、依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为抵消或防止倾销,可以对倾销商品征收(C)的反倾销税。A、不超过这一产品价格 B、超过这一产品价格

C、不超过这一产品的倾销差价 D、超过这一产品的倾销差价

30、A、B、C三国对小麦进口分别征收15%、12%、11%的关税,结盟后,内部取消关税,对外,A、B、C三国对小麦进口分别征收15%、12%、11%的关税,这种形式的一体化为(B)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31、根据(B),缔约国将逐步取消现有的进口限制配额,最终实现商品贸易的自由化。

A、肯尼迪回合、多种纤维协定 B、乌拉圭回合、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C、肯尼迪回合、纺织品协定 D、东京回合、纺织品与服装协议

32、GATT主持下的多边贸易谈判,第六、七、八论依次称为(D)。A、东京回合、肯尼迪回合、乌拉圭回合 B、乌拉圭回合、东京回合、肯尼迪回合 C、东京回合、乌拉圭回合、肯尼迪回合 D、肯尼迪回合、东京回合、乌拉圭回合

33、总协定授权条款是在(A)谈判中通过的。

A、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B、狄龙回合 D、肯尼迪回

34、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D)。

A、欧洲经济共同体 C、东南亚联盟

B、欧洲经济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35、目前,世界上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体化组织是(A)。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东南亚联盟 C、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3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最高决策机构是(A)。

A、缔约方全体 C、总干事

B、代表理事会 D、秘书处

37、对于限制进口而言,外汇管制的(C)方式作用更明显。

A、数量性外汇管制 C、混合性外汇管制

B、成本性外汇管制 D、效用相当

38、国际商品协定的经济条款中,(C)是通过设立机构,运用成员国提供的现金和实物干预市场,稳定价格。A、出口限额 C、缓冲存货

B、多边合同 D、储备基金

39、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非歧视原则是通过最惠国待遇和(C)体现的。

A、互惠待遇 C、国民待遇

B、协议待遇 D、对等待遇

40、XXXX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B)万亿美元。

A、3.3万亿美元 B、1.6万亿美元

C、1.7万亿美元 D、信息提供不充分,没有办法计算。

41、能反映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指标是(C)。

A、对外贸易值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量 D、对外贸易依存度

42、俄林认为(C)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A、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B、成本比例的国际绝对差

C、价格的国际绝对差 D、价格比例的国际绝对差

43、提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的是(A)。

A、李斯特 B、亚当.斯密

C、休謨 D、大卫.李嘉图

4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高于其所用进口原料的名义关税时,(B)。

A、有效关税的保护程度等于名义关税的保护程度 B、有效关税的保护程度大于名义关税的保护程度 C、有效关税的保护程度小于名义关税的保护程度 D、很难确定

(三)多项选择

1、买方信贷(ACD)。

A、是出口方银行向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B、是进口方银行向国外出口厂商提供的一种贷款 C、其利率较低

D、其贷款又称为约束性贷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担保的对象是(BC)。

A、进口商

B、出口厂商 C、出口方银行

D、进口方银行

3、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可以(AD)。

A、扩大该国商品出口

B、扩大该国商品进口 C、使该国出口减少

D、使该国进口减少

4、现有的国际贸易条约和协定都采用(AB)。A、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B、欧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C、美洲式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D、直接限制的最惠国待遇条款

5、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CD)。

A、授权条款 C、国民待遇条款

B、选择性保障条款 D、最惠国待遇条款

6、商品综合方案的主要内容为(ABCDE)A、扩大初级产品的加工和出口多样化 B、建立国际储存的共同基金

C、建立国际商品储存 D、商品贸易的多边承诺

E、扩大和促进商品贸易的补偿性资金供应

7、国际商品协定的经济条款主要有(ABCD)。

A、缓冲库存 C、多边合同

B、出口限制

D、出口限制与缓冲库存结合

8、国民待遇主要适用于(ABC)。

A、国内捐税

B、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 D、沿海航行权 C、商标注册、专利保护

E、购买土地

9、在经济一体化诸形式中,实现共同关境的有(CDE)。A、优惠贸易安排 C、关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D、共同市场

E、全面经济一体化

10、在甲、乙、丙三国中,甲对进口A商品征收80%的关税,三国生产A商品的成本分别为200、100、70,现甲、乙两国成立关税同盟,此静态效果会出现(BC)。

A、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B、贸易转移效果 D、贸易动态效果

11、关税的贸易扩大效果(ACD)。

A、属静态效果

B、属动态效果

C、在贸易创造效果出现时会出现 D、在贸易转移效果产生时会出现

12、经济特区的主要形式(ABCDE)。

A、自由贸易区 C、出口加工区 E、过境区

13、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新议题包括(ABD)。

A、知识产权保护

C、纺织品贸易

B、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D、服务贸易

B、保税区 D、自由边境区

14、普遍优惠制下给惠国的保护措施主要有(ABD)。A、免责条款 C、加工标准

B、预定限额 D、竞争需要标准

15、普遍优惠制的原产地规则包括(ABC)。

A、原产地标准 C、原产地证书

B、直接运输规则 D、充分累积制度

17、在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定中,有关货物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标准主要有(AC)。

A、增值标准 C、加工标准

B、成分标准 D、竞争需要标准

18、适合从任何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配额有(AC)。

A、全球绝对配额

C、全球关税配额

B、国别绝对配额 D、双边配额

19、绝对配额在实施中可分为(AB)。

A、全球配额 C、关税配额

B、国别配额 D、自动出口配额

20、各国鼓励出口的措施主要包括(ABCD)。

A、出口信贷 C、出口补贴

21、外汇倾销(ABCD)。

A 利用本国货币贬值机会扩大出口

B、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度 D、外汇倾销

B 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幅度超过对内贬值的幅度时方可生效 C 对方国家不采取同等程度的贬值和其他的措施 D 是一国扩大出口的手段

22、在甲、乙、丙三国中,甲对A商品进口征收100%的关税,三国生产A产品的成本分别为250、150、80,现在甲乙两国建立关税同盟,此时的静态效果会出现(BC)。

A、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B、贸易转移效果 D、贸易动态效果

23、在甲、乙、丙三国中,甲国对A商品进口征收100%的关税,三国生产A产品的成本分别为155、150、180,现在甲乙两国建立关税同盟,此时的静态效果会出现(AC)。

A、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B、贸易转移效果 D、综合发展效果

24、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的例外情况包括(ABC)。

A、为了稳定农产品市场

B、为了改善国际收支

C、为了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为了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

25、“自动”出口配额制的主要形式包括(AB)。

A、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C、双边的“自动”出口配额

B、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 D、对等的“自动”出口配额

26、根据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海关估价协议》,要求各成员国海关在对进口商品估价时依次采用的价格为(ACBDEF)。

A、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 C、相同商品成交价格

B、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D、倒扣法 E、计算价格法 F、其他合理办法

27、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包括(ABCDE)

A、质量认证(合格评定)

B、关于卫生检疫规定

C、关于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D、技术法规、标准 E、检验程序和手续

28、乌拉圭回合达成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将补贴划分为(ABC)。

A、不可申诉补贴 C、禁止使用的补贴

B、可申诉补贴 D、允许公开使用的补贴

29、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和时间的不同,商品倾销可以划分为(ABD)。

A、间歇性倾销 C、长期倾销

B、偶然性倾销 D、掠夺性倾销

30、最常见的最惠国待遇的例外包括(ABCD)。

A、多边国际条约或协定承担的义务 C、沿海贸易和内河航运 G 敏感的大型的投资项目

3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授权条款的授权范围为(ABCD)

A、普遍优惠制

B、关税同盟 D、边境贸易

B、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非关税措施协议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性或全球性的优惠关税安排

D、对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待遇

32、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定包括(BCDE)。A、充分累积制度 B、加工标准 C、增值标准 D、直运规则

E、原产地证书

33、在国际市场上,属于“封闭市场”的价格是(ABD)A、协定价格 B、垄断价格 C、商品交易所价格 D、调拨价格

34、影响商品国际价值量的因素有(ABC)A、劳动生产率 B、劳动强度

C、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 D、垄断程度

35、贸易条件改善是指(BD)A、出口价格指数不变,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B、进口价格指数不变,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C、出口价格指数下降,进口价格指数上升 D、进口价格指数下降,出口价格指数上升 E、进出口价格指数同时上升

36、自由贸易政策主要理论基础包括(ABC)A、绝对成本论 B、比较成本论 C、生产要素禀赋论 D、对外贸易乘数论

37、普惠制给惠国的保护措施主要有包括(ABD)A、免责条款 B、预订限额 C、加工标准 D、竞争需要标准 E、充分积累制度

38、一般说来,一国海关对某种商品的进口征收最惠国税,其税率比对同类商品征收的(ACD)A、普通税率低 B、特惠税率低 C、特惠税率高 D、普惠税率高

39、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ACDE)A、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B、更具有公开性和歧视性 C、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D、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E、具有更大的针对性 40、在贸易条约和协定中,通常所适用的法律待遇条款是(ABC)A、最惠国待遇条款 B、互惠待遇条款 C、国民待遇条款 D、反倾销条款 E、关税减让与互惠安排

41、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体现在(AB)A、设立有超国家机构

B、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C、消除了成员国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 D、消除了贸易转移效应

E、实现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42、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的新议题包括(ADE)A、服务贸易 B、农产品贸易 C、纺织品贸易

D、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E、知识产权保护

43、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等击败竞争对手后,再提高价格销售的做法属于(BC)A、外汇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掠夺性倾销 D、短期倾销

44、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不可以(ACD)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出口信贷君子协定其它成员国的商品

45、依照贸易壁垒消除程度划分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中,实现共同关境的有(CD)。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与货币联盟

46、乌拉圭回合签署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ABCD)。

A、跨境支付 B、境外消费 C、商业存在 D、自然人流动 E、政府支付

47、西方国际分工理论代表性论点包括(BCD)。

A、罗伯逊的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 B、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C、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D、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秉赋说

48、各国制订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ABCDE).A、保护本国市场 B、扩大本国出口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改进 D、积累资金 E、维护和发展与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二)计算题(先写出公式,然后进行计算)

1、某年世界总货物进口额为9.6万亿美元,总货物出口额为8.4万亿美元,问该年世界货物贸易额是多少?为什么?

2、A国GNP为10000亿美元,商品和服务进口额为600亿美元,出口额为400亿美元,计算A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3、假设某国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1990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这个国家1990年的净贸易条件是多少?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4、假设某国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1990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且该国的出口数量指数从1980年的100提高到1990年的120,则该国1990年的收入贸易条件又是多少?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5、假设某国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199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且该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100提高到1990年的130,计算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6、假设某国以1980年为基期是100,1990年时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且该国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100提高到1990年的130,该国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100提高到1990年的105,计算双项因素贸易条件?并对结果进行说明。

7、瑞典某进口商计划从中国进口毛绒玩具,价值20万美元,如果从日本进口只需要19.5万美元。瑞典毛绒玩具进口普通税率为30%,最惠国税率为15%,普惠税为0%。,如果仅考虑关税因素,瑞典进口商将会做出什么决定?

8、A国棉布进口名义关税为18%,纯棉成衣作为最终产品“增值”部分为45%,纯棉成衣进口名义关税为36%,问该国对纯棉成衣的有效保护率是多少?

(三)简答题1、2、3、4、5、6、7、8、9、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主要内容。简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简述反倾销税征收的条件。简述反补贴税征收的条件。简述普惠制的基本原则。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和主要类型

什么是自动出口配额制?它与绝对进口配额有何不同?

10、外汇倾销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1、贸易条约与协定中适用的主要法律待遇条款是什么?

12、简述关税同盟与共同市场的异同点。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篇2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 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课本中的“右表”即为文中的“下表”)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 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 各是两胜一平两负, 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 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 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 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 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 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 在解题思路1中, 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

依据, 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 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 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 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 显然, 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 因此有P (A) +P (B) +P (C) =1, 而答案中认定P (A) =1—2, P (B) =1—2, 由此导致P (C) =0, 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 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 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 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 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 甲队明显强于乙队, 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 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 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 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 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 从这个观点出发, 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 (或乙队) 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 (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 表示出来, 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

在解题思路2中, 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 状态好于甲队, 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 (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 平局各得1分, 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 则比较净胜球数) , 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 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 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 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 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由此可知, 只进行五场比赛, 是不能将甲队 (乙队) 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 (乙队) 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球赛来说, 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 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 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4.

在解题思路4中, 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 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 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 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 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 (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 , 而对于足球赛而言, 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 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 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 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 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 参赛球员的变化等, 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 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 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 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 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 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 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 (如本文中所说的等) 来表示甲队 (或乙队) 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 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 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 并说出理由, 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 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 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 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 《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 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 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 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篇3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解题思路3:“从已经结束的五场比赛的结果来看,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因此,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两队平局的场次占总场次的”,由此得到答案是“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解题思路4:“由于两队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三种:即甲胜乙负,甲负乙胜,甲乙平局,所以,每一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也就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平局的可能性也是。”

马老师认为:“前面的四种不同的观点中,观点之四是正确的,即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其余的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详细说明前三种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认为正确的第四种答案其实也是错误的。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在解题思路1中,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依据,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显然,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P(A)+ P(B)+ P(C)=1,而答案中认定P(A)=,P(B)=,由此导致P(C)=0,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甲队明显强于乙队,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从这个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表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在解题思路2中,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状态好于甲队,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则比较净胜球数),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3.在解题思路3中,根据在五场比赛中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而得到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从而得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这个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只要我们重温一下概率的统计定义即知其错误所在。概率的统计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说来,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此可知,只进行五场比赛,是不能将甲队(乙队)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乙队)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球赛来说,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个例来说,如果连续5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发现有3次正面向上,2次正面向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向下的可能性是,从而预测第六次抛掷后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事实上,有好几位数学家曾进行过抛掷硬币这种“试验”,他们在抛掷成千上万次硬币后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而且随着抛掷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得到“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也很容易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得到。这就是说,不管你是第几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4.在解题思路4中,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而对于足球赛而言,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参赛球员的变化等,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如本文中所说的、、等)来表示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出理由,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11121)endprint

《中小学数学》2014年第三期刊登了马永红老师的题为《怎能从“确定性”推知“可能性”》一文。该文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中一道复习题(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下简称“题6”)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然而马老师给出的答案仍然是错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解题思路3:“从已经结束的五场比赛的结果来看,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因此,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两队平局的场次占总场次的”,由此得到答案是“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解题思路4:“由于两队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三种:即甲胜乙负,甲负乙胜,甲乙平局,所以,每一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也就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平局的可能性也是。”

马老师认为:“前面的四种不同的观点中,观点之四是正确的,即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其余的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详细说明前三种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认为正确的第四种答案其实也是错误的。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在解题思路1中,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依据,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显然,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P(A)+ P(B)+ P(C)=1,而答案中认定P(A)=,P(B)=,由此导致P(C)=0,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甲队明显强于乙队,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从这个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表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在解题思路2中,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状态好于甲队,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则比较净胜球数),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3.在解题思路3中,根据在五场比赛中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而得到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从而得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这个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只要我们重温一下概率的统计定义即知其错误所在。概率的统计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说来,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此可知,只进行五场比赛,是不能将甲队(乙队)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乙队)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球赛来说,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个例来说,如果连续5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发现有3次正面向上,2次正面向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向下的可能性是,从而预测第六次抛掷后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事实上,有好几位数学家曾进行过抛掷硬币这种“试验”,他们在抛掷成千上万次硬币后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而且随着抛掷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得到“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也很容易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得到。这就是说,不管你是第几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4.在解题思路4中,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而对于足球赛而言,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参赛球员的变化等,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如本文中所说的、、等)来表示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出理由,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311121)endprint

《中小学数学》2014年第三期刊登了马永红老师的题为《怎能从“确定性”推知“可能性”》一文。该文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中一道复习题(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下简称“题6”)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少有益的意见。然而马老师给出的答案仍然是错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

一、复习题的解题思路及其答案展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113页上“题6”是这样的:甲、乙两个足球队之间近期的5场比赛成绩如右表。如果两个队现在进行一场比赛,请预测一下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与此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165页上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为了叙述方便,本文中把两种解题思路分别称为“解题思路1”和“解题思路2”。

解题思路1:“从两队的历史战绩来看,各是两胜一平两负,不相上下;从这一点来判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解题思路2:“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离比赛日最近的两场比赛中均是乙队获胜,说明最近乙队的状态好于甲队,由此可以预测: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这种判断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得到的答案是“乙队获胜的可能性稍大一点。”

马老师根据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又补充了两种解题思路及答案,我们不妨把它们称为“解题思路3”和“解题思路4”。

解题思路3:“从已经结束的五场比赛的结果来看,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因此,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两队平局的场次占总场次的”,由此得到答案是“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解题思路4:“由于两队比赛,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三种:即甲胜乙负,甲负乙胜,甲乙平局,所以,每一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也就是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平局的可能性也是。”

马老师认为:“前面的四种不同的观点中,观点之四是正确的,即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其余的三种观点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详细说明前三种答案为什么是错误的,而且他认为正确的第四种答案其实也是错误的。

二、对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的探讨

1.在解题思路1中,以两队的战绩不相上下为依据,断定两队下一场比赛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其错误是显然的。错误主要在于解题者没有考虑到比赛可能会有平局的结果。为了能够更简便地说明问题,我们用字母表示两队第六次比赛的三种结果:A表示事件“甲胜乙负”,B表示事件“甲负乙胜”,C表示事件“甲乙平局”,显然,A、B、C构成了一个完备事件组,因此有P(A)+ P(B)+ P(C)=1,而答案中认定P(A)=,P(B)=,由此导致P(C)=0,即第六场比赛一定不会出现“平局”的结果,这与事实不相符。从前五场比赛结果看,下一场比赛平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因此,即使下一场比赛中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同,也不可能都是二分之一。其次,从前三场比赛结果分析,甲队明显强于乙队,虽然从五场比赛的结果分析,似乎甲、乙两队战绩“不相上下”,但这个所谓“不相上下”仅仅是从这五场比赛中分析出来的,并不能表示两队实力完全一样,两个足球队的水平很难达到“完全相同”,从这个观点出发,也难以得出“下一场比赛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的结论。事实是:仅仅根据这样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就想把下一场比赛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用一个确定的数(就是甲队或乙队获胜的概率)表示出来,可以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2.在解题思路2中,认为乙队在最近的两场比赛中获胜,状态好于甲队,因此下一场比赛乙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种判断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进行分析:“因为甲、乙两队在五场比赛后的总分相同(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局各得1分,输球不得分。若积分相等,则比较净胜球数),然而甲队比乙队净胜球多了一个,因此采用调整战略、战术等方法后,下一场甲队获胜的可能性会大一点”。或者认为“甲、乙两队实力‘不相上下,平局的可能性会大一点。”这样的预测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总之,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前五场比赛结果,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测结论。并非只有“乙队获胜可能性会大一点”一种结论。

3.在解题思路3中,根据在五场比赛中两队各有二胜二负一平而得到两队获胜的场次均占总场次的,从而得到甲、乙两队获胜的可能性都是,这个答案的错误是明显的,只要我们重温一下概率的统计定义即知其错误所在。概率的统计定义是这样的:“在不变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地在某一常数P附近摆动。且一般说来,n越大,摆动幅度越小,则称常数P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

由此可知,只进行五场比赛,是不能将甲队(乙队)获胜的频率当作甲队(乙队)获胜的概率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球赛来说,各场比赛并不是在“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连概率统计定义中的条件都不满足,因此不能用所谓的“事件发生的频率”来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举个例来说,如果连续5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发现有3次正面向上,2次正面向下,显然我们不能认为正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向下的可能性是,从而预测第六次抛掷后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会大一点。事实上,有好几位数学家曾进行过抛掷硬币这种“试验”,他们在抛掷成千上万次硬币后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接近,而且随着抛掷次数增加,频率越来越接近,从而得到“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是”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也很容易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得到。这就是说,不管你是第几次抛掷一个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的可能性都是。

4.在解题思路4中,考虑到比赛结果有A、B、C三种,每种情况均占所有可能出现结果总数的,从而认为A、B、C三个事件中每一个发生的可能性都是,这是缺乏根据的。因为要得到这个结论必须要满足“事件A、B、C发生的可能性相等”这一条件。马老师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在求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时……只能用指定事件所有结果的数量除以事件所有可能出现的数量。”但是用这种方法来确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必须满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总数是有限的,而且各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这样的条件(古典概型应满足的条件),而对于足球赛而言,事件A、B、C的发生并不是等可能性的,因此不能应用马老师所说的方法计算出A、B、C发生的概率。这里得到“两队获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的结论是错误的。

三、两点思考

1.像“题6”这样的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是不合适的。

“题6”以足球比赛为题材,要学生预测比赛的结果。然而由于影响足球比赛胜负的因素很多,例如球队的实力、球队战略、战术的变化,参赛球员的变化等,甚至比赛地点是主场还是客场也会影响比赛结果。由此可见,即使是相同球队在同一地点的前后两场比赛,也不能认为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赛,在“题6”给出的这种条件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判断:甲队获胜的可能性大;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平局的可能性大。这些判断看起来都“有一定道理”,但又觉得理由也不太充分。总之,比赛结果A、B、C都有可能发生,但是究竟哪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是难以断定的。凡是在预测中用一个确定的数(如本文中所说的、、等)来表示甲队(或乙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小都是不准确的,也可以说是错误的。对小学生而言,要他们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五场比赛的结果去预测第六场比赛哪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大,并说出理由,真有点勉为其难。这种习题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弊多利少。

2.教师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统计与概率”是在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后新增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可能还有少数教师不是很熟悉,并没有觉察《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问题。当然,《教师教学用书》的作者应该在该书修订或再版前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及时修改有关错误或不妥之处,不断提高该书质量。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对“统计与概率”的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任务。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篇4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每题2分,共20题)

1、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按CFR术语成交,卖方无义务(C)。P37 A、提交货运单据

B、租船订舱 C、办理货运保险

D、取得出口许可证

2、FOB与CFR术语的主要区别在于(B)。P38 A、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

B、办理运输的责任方不同

C、办理货运保险的责任方不同

D、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的责任方不同

3、按照《2000年通则》的解释,“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是指(C)。P42 A、CFR

B、CIF

C、CPT

D、CIP

4、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按EXW术语成交的合同中,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C)。P27 A、货物存放仓库

B、出口国工厂

C、货交买方处置

D、出口国交货地点

5、根据有关国际贸易惯例,采用DAF术语成交时,卖方在(C)交货。P62

A、出口国内约定地点

B、进口国内约定地点

C、两国边境约定地点

D、进口国边境指定地点

6、根据《2000年通则》的解释,下列贸易术语中,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的是(A)。

A、EXW

B、CPT

C、FCA

D、DDU

p61

7、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C)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订立运输合同,但不负责货物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风险。P62

A、E组 B、F组

C、C组

D、D组

8、根据《2000通则》的解释,F组的三种贸易术语的共同点是(B)。P61

A、由卖方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契约

B、由买方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契约

C、由卖方负责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D、由买方负责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9、下列有关D组贸易术语的说明中,与《2000通则》的规定不符的是(D)。P56 A、采用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属于到达合同 B、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卖方无义务办理货运保险

C、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卖方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D、采用D组术语成交时,均由买方办理进口通关手续

10.对工业制成品交易,一般在品质条款中灵活制定品质指标,通常使用(A)p87

A.品质公差

B.品质机动幅度

C.交货品质与样品大体相等

D.规定一个约量

11.对一些质量不稳定的初级产品,在规定品质条款时,其灵活制定品质指标常用(A)p87

A.品质机动幅度

B.品质公差

C.交货品质与样品大体相等

D.规定一个约量 12.品质公差条款一般用于(A)p37

A.制成品交易

B.初级产品交易

C.纺织品交易

D.谷物类产品交易

13.在同际贸易中,开展以集装箱运输的国际多式联运,有利于(A B C)p129 A.简化发运手续

B.加快货运速度

C.降低运输成本

D.节省运杂费用

E.提高运输费用 14.装运时间的规定办法通常有(E)p133

A.明确规定具体装运期限

B.规定在收到信用证后若干天

C.规定在某一天装运完毕

D.规定在某一天内若干小时装运

E.笼统规定近期装运 15.为了统一提单背面条款的内容,国际上先后签署的国际公约有(ABC)p146

A.海牙规则

B.维斯比规则

C.汉堡规则

D.国际商会500号出版物

E.国际货约 16.船舶搁浅时,为使船舶脱险而雇用拖驳强行脱浅所支出的费用,属于(D)p158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单独海损

17.某外贸公司出口茶叶5公吨,在海运途中遭受暴风雨,海水涌人仓内,致使一部分茶叶发霉变质,这种失属于(B)p158

A.实际全损

B.推定全损

C.共同海损

D.单独海损 18.属于顺汇方法的支付方式是(A)p203

A.汇付

B.托收

C.信用证

D.银行保函 19.接受汇出行的委托将款项解付给收款人的银行是(B)p201

A.托收银行 B.汇人行

C.代收行

D.转递行 20.在汇付方式中,能为收款人提供融资便利的方式是(B)p204

A.信汇

B.票汇

C.电汇

D.远期汇款

二、多项选择题(30分

每题3分,共10题)

2.一般由中间商为中介达成的交易,在结算时一般使用(AD)

A.可转让信用证 p228

B.对开信用证

C.预支信用证

D.对背信用证 p230

E.备用信用证

3.远期汇票的付款期限的规定方法有(BCE)p196

A.见票即付

B.见票后若干天付

C.出票后若于天付

D.提单日后若干天付

E.指定日期付款

4.进口商必须在付清货款后才能取得货运单据,这种结算方式是(BC)p210

A.光票托收

B.即期付款交单

C.远期付款交单

D.付款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

E.承兑交单

5.汇票的抬头的写法有三种,具体有(ABD)p197

A.限制性抬头 B.指示性抬头 C.记名抬头

D.持票人或来人抬头 E.空白抬头 6.由第三者参与解决多方争议的方式是(BC)p268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E.联合调解 7.商品检验证书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是(CD)p256

A.证明货物运输、装卸的实际状况

B.能明确责任归属

C.是通关放行的有效证件

D.是履行合约、交接货物和结算货款的主要依据

E.是对外索赔的有效凭证

8.进出口合同中索赔条款有两种规定方式(CD)p260

A.异议条款

B.索赔条款

C.罚金条款

D.异议和索赔条款。

E.检验和索赔条款

9、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下列(ABE)条件。P307 A:发盘应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人提出

B:必须表明发盘人在其发盘一旦被受盘人接受即受约束的意思

C:必须规定发盘的有效期

D:必须列明各种交易条件

E:发盘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10、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发盘内容必须十分明确,即发盘中应包括下列基本要素(ACD)。P305 A: 表明货物的名称

B: 表明货物的交货时间、地点 C: 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确定数量的方法

D: 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确定价格的方法

E: 表明付款的时间和地点

三、判断题(30分

每题3分,共10题)

1、在订约建议中如果没有提到交货的时间、地点和付款的时间、地点,是不能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因而也会妨碍合同的成立。(错)p305

2、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发盘生效后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告送达受盘人一般可将其发盘撤销。(对)p310

3、逾期接受是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发盘人的态度。(错)p314?

4、在订约建议中如果没有提到交货的时间、地点和付款的时间、地点,是不能构成一项有效的发盘,因而也会妨碍合同的成立。(错)p306

5、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在发盘生效后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告送达受盘人一般可将其发盘撤销。(对)p310

6、在国际贸易中,订立合同只能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表示,否则无效。(错)p318

7、仲裁机构是否对争议案件有管辖权的条件是争议双方订立有仲裁协议。(对)p270

8、在国际贸易中,争议双方当事人选择的仲裁规则与仲裁地点是一致的。(错)p272

9、买卖合同与信用证的内容有差别时,卖方应按合同来履行义务,这样才能保证按期得到足额货款。(对)p218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答案 篇5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判断题

1、在出口贸易中,表示品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0)

2、在约定的品质机支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的品质差异,除非另有规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1)

3、某外商来电要我提供大豆,按含油量18%,含水份14%,不完全粒7%,杂质1%的规格订立合同,对此,在一般情况下,我方可以接受。

(0)

4、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出口日用工业品,应尽量争取按买方样品达成交易。(0)

5、溢短装条款是指在装运数量上可增减一定的幅度,该幅度既可由卖方决定也可由买方决定,但应视合同中的具体规定而定。

(1)

6、按重量计量的包装货,若买卖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是按毛重或按净重计算时,按惯例,应按毛重计。

(0)

7、进出口商品包装上的包装标志,都要在运输单据上表明。

(0)

8、运输包装上的标志就是指运输标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唛头。

(0)

9、某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向尼泊尔出口一批灯具,合同上规定用纸箱包装,每箱50支,共装120箱。工厂在进行包装时认为灯具体积较小,每箱装60支更为合理,这样可节约包装,就擅自改为每箱60支。总量没有增减。

(0)

(1)

11、在《INCOTERMS2000》中,C组贸易术语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费用与风险划分点相分离。

(1)

12、DES和DEQ这两种贸易术语都属于实际交货。

(1)

13、FOB贸易术语的各种变形是为了说明买方在卸货费用上的负担问题。

(0)

14、在CIF条件下由卖方负责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在CFR条件下是由买方投保,因此,运输途中货物灭失和损失的风险,前者由卖方负责,后者由买方负责。

(0)

15、按

CIF Ex Ship

’ s Hold New York

条件成交后,卖方应负担从装运港到纽约为止的费用

和风险。

(0)

16、我国从日本进口货物,如按FOB条件成交,需由我方派船到日本口岸接运货物;如按CIF条件成交,则由日方洽租船舶将货物运往中国港口。可见,我方按FOB进口承担的货物运输风险,比按CIF进口承担的风险大。

(0)

17、合肥某服装进出口公司与欧洲某进出口商洽谈出口一批针织品,外商要求用CIF Eoropen Main Ports 的价格条件报价,该服装进出口公司认为这样我们在卸货港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灵活性,便欣然接受。

(0)

18、海运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都是物权凭证,都可通过背书转证。

(0)

19、海运提单、航空运单和铁路运单都是承运人出具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因而也都是物权凭证。

(0)

20、海运提单的签发日期是指货物开始装船的日期。

(0)

21、如合同中规定装运条款为“97年7/8月份装运”,那么,我出口公司必须将货物于七月、30、按照我国保险公司现行条款规定,凡已投保战争险,若再加保罢工险则不另行收费。

八月两个月内,每月各装一批。

(0)

22、凡装在同一航次及同一条船上的货物,即使装运时间与装运地点不同,也不作为分批装运论。

()

23、空白抬头、空白背书的提单是指既不填写收货人、又不背书的提单。

(0)

24、为了避免货物中途转船延误时间、增加费用开支和造成货损货差,在按FOB条件进口时,最好争取在合同中订上“不准转船”的条款。

(0)

25、我按CFR贸易术语进口时,在国内投保了一些险,保险公司的责任起迄为仓至仓。(0)

26、在海运货物保险业务中,仓至仓条款对于驳船运输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0)

27、在国际贸易中,向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后,在运输途中由于任何外来原因造成的一切货损,均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0)

28、托运出口玻璃制品时,被保险人在投保一切保险之后,还应加保破碎险。

(0)

29、所谓“仓至仓条款”就是指船公司负责将货物从装运地发货人的仓库运送到目的地收货人的仓库的运输条款。

(0)

()

31、我按CIF条件出口坯布500包,根据合同规定投保水渍险。货在途中因货舱内淡水管道滴漏,致使该批坯布中的60包遭水渍,保险公司应对此损失负责赔偿。

(0)

32、船舶在航行途中因故搁浅,船长为了解除船、货共同危险,有意识地、合理地将部分货物抛入海中,使船舶起浮,继续航行至目的港。上述的搁浅和抛货的损失均属共同海损。

(0)

33、伦敦保险协会的货物保险条款有6种险别,其中ICC(A)、ICC(B)、ICC(C)三种险别能单独投保,其他三种险别不能单独投保。

(0)

34、淡水雨淋险属于平安险内的一种险别。

(0)

35、凡是共同海损,都属于全部损失。

(0)

36、汇票、本票、支票都可分即期的和远期的两种。

(0)

37、在票汇情况下,买方购买银行汇票径寄卖方,因采用的是银行汇票,故这种付款方式属于银行信用。

(0)

38、在一般情况下汇票一经付款,出票人对汇票的责任即告解除。

(1)

39、在进出口业务中,符合“安全、及时收汇”原则的结算方式是汇款。(0)

40、信用证(L/C)是银行应进口商的申请,向出口商开出保证付款的凭证,因此,进口商

应承担第一付款人的责任。

(0)

41、在我国进口设备业务中,进口单位一般在收到国外出口商寄来的出口许可证副本或银行保函或备用信用证后,方可向出口商支付现汇定金。

()

42、一批中国出口到美国旧金山的货物,信用证规定不准转船。我方提交银行的提单为直达提单。而船方因故在中途转船,进口人闻悉后通知开证行拒付货款。按规定开证行无权拒付。

()

43、在我国出口业务中,我出口公司收到进口人寄来的开证申请书后,即可据此备货,委托出运。

(0)

44、按国际商会《跟单信证用统一惯例》信用证未禁止转运,即视为允许转运。

()

45、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货物数量为3000箱,5、6、7月每月平均装运。我出口公司于5月份装运了1000箱,交单议付,收妥款项。6月份由于货未备妥,未能装运。7月装运2000箱。根据现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银行不得拒付。

(0)

46、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凡信用证上未注明可否转让字样。即可视为可转让信用证。(0)

47、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未规定有效期的信用证无效。

()

48、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最迟装运期为1998年7月31日,议付有效期为1998年8月15日。我提供的提单签发日期为1998年7月20日。我公司于8月14日向议付行交单。按惯例,银行应予议付。

(0)

49、信用证修改通知书有多项内容时,只能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不能只接受其中一部分,而拒绝另一部分。

(1)50、只要在信用证有效期内,不论受益人何时向银行提交符合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开证银行一律不得拒收单据和拒付货款。

(0)

51、不可撤销信用证列有装运期,而未列有效期,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应在最后装运期前向银行交单。

(0)

52、某公司出口电扇1000台,纸箱装,合同和信用证上都规定不许分批装运。装船时有40台包装破裂,风罩变形,不能出口。发货人认为,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中有关规定,即使不准分批装运,只要货款不超过信用证上的总额,货物的数量亦许有5%的增减,据此装运960台也照常办理议付。

(0)

53、在保兑信用证下,就付款责任而言,开证行和保兑行同样负第一性付款的责任。()

54、信用证业务中有关各方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

()

55、托收是通过银行进行的,所以托收是银行信用。

(0)

56、在下列三种支付方式中,对卖方来说信用证比较可靠,付款交单(D/P)与承兑交单(D/A)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但承兑交单最易为买方接受,有便于达成交易。所以,在出口业务中,应扩大对承兑交单的使用。

(0)

57、在承兑交单的情况下,是由代收行对汇票进行承兑后,向进口人交单。

(0)

58、出口商品检验证书的出证日期应早于提单日期,保险单日期不得晚于提单日期。()

59、进口商A公司与某出口商B公司达成了10,000公吨铁矿石的买卖,A公司开出的信用证规定数量增减不得超过2%,但B公司发货了10,500公吨,并要求A公司按10,500公吨付款。B公司的这种要求是不合理的。

()

66、一般情况下,在以FOB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中,货物的价格构成是(1)①货物成本 ②货物成本+运费 ③货物成本+保险费 ④货物成本+运费+保险费

二、选择题

67、按照现行的国际贸易惯例解释,若以CFR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是以

60、下列是对贸易合同中关于商品的数量和机动幅度的规定,其中正确的叙述是(1234)①数量机动幅度一般由履行交货的一方(即卖方)或是合同中规定负责安排船只的一方选择 ②买方可以收取也可以拒绝多卖部分的货物

③若卖方短交,买方应允许卖方在一定时期内补交,即使如此,买方也保留损害赔偿的权利

④允许合同规定的机动幅度内多装或少装

61、国外来证规定,数量为10,000公吨散装货物,总金额90万美元。未表明可否溢短装,不准分批装运;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N0.500)规定,卖方发货的(4)①数量和总金额均不能增减。②数量和总金额均可增减10%以内。③数量和总金额均增减5%以内。

④数量可以有5%的伸缩,金额不得超过90万美元。

62、凡货、样不能做到完全一致的商品,一般都不适宜(3)①凭规格买卖 ②凭等级买卖 ③凭样品买卖

63、出口羊毛计算重量的方法通常是按(3)①毛重 ②净重 ③公量

64、商品包装重量的计算方法有(1234)①实际皮重计算 ②平均皮重计算 ③习惯皮重计算 ④约定皮重计算

65、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不同的价格条件成交,货物的灭失和损坏的风险转移的地点不同,在下列价格术语中,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风险转移界限的价格术语是(123)①FOB ②CIF ③CFR ④DES(3)

①货物交承运人保管为界 ②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保管为界 ③货物在启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68、《INCOTERMS2000》C组贸易术语与其他组的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3)①交货地点不同 ②风险划分地点不同 ③风险划分地点与费用划分地点相分离

69、CFR合同由买方投保,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卖方在货物装船后如不及时发装船通知,致使买方没投保,则运输途中的风险(1)①由卖方承担 ②仍按惯例由买方承担

70、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解释按“C”组贸易术语签订的合同(2)①均属于到达合同 ②均属于装运合同 ③有时属于到达合同,有时属于装运合同,视情况不同而定

71、CIF合同的货物在装船后因火灾被焚,应由(3)①卖方负担损失 ②卖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③买方负责请求保险公司赔偿

72、CIF与DES的区别,除前者为凭单交货,后者为实物交货外,(2)①只是风险划分的地点不同 ②不仅风险划分的地点不同,还有费用负担的不同

73、根据《INCOTERMS2000》,FCA贸易术语(3)①只适用于多式联合运输

②既可适用于铁路和公路运输,又可适用于航空运输

③既可适用于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又可适用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单独运输和联合运输 74、根据有关规定和国际贸易惯例,一笔以EXW(EX-WORKS)成交的合同,买方应承担如下义务(123)①在卖方按合同的规定将货物置于买方的控制之下时,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货款 ②承担一切进出口应付的税费

③承担卖方为协助买方取得各种证件所支付的费用 ④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有关货物凭证

75、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3)①CIF比CFR大 ②CFR比CIF ③CIF与CFR相同

76、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在CIF与FOB两种贸易术语中(3)①前者较后者大 ②后者较前者大 ③两者相同

77、对于FOB和CIF两种贸易术语,由于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不同,所以我国把前者称为“离岸价格”,后者称为“到岸价格”。这种说法是(2)①正确的 ②错误的

78、在进口业务中当可以使用FOB、CFR或CIF三种贸易术语中任何一种时,我们一般应争取采用(1)①FOB ②CFR ③CIF

79、在一般海运出口业务中,在CIF、CFR、FOB三种贸易术语中。我们应该争取采用(1)①CIF ②CFR ③FOB

80、在FOB条件下,若采用程租运输,如买方不愿承担装货费及理舱费,则应在合同中规定:(3)①FOB Liner Terms ②FOB under Tackle ③FOB Stowed

81、按FOB条件达成的合同,凡需租船运输的大宗货物,应在合同中具体订明

(1)①装船费用由谁负担 ②卸货费用由谁负担 ③保险费用由谁负担 ④运费由谁负担 ⑤驳船费用由谁负担

82、就卖方承担的风险而言,DES和CIF两种贸易术语中(2)①后者较前者大 ②前者较后者大 ③两者相同

83、以FOB TRIMMED价格条件成交的货物装货费和平舱费应由(2)①买方负担 ②卖方负担 ③船方负担 ④港务部门负担

84、按CFR条件成交时,货物装船后,卖方应及时向买方发装船通知,这涉及到(2)①卖方的服务态度问题 ②发生损失的法律责任问题 ③今后业务的发展问题

85、在《2000通则》13种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责任最小,负担费用最小的是(3)①FCA ②FAS ③EXW

86、“FCA”贸易术语是指(3)①运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②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③货交承运人至指定地点

87、CIF Landed London条件是指(3)①出口人承担货物在伦敦码头交货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②出口人承担货物在伦敦码头交货前的一切费用和风险,并包括进口关税 ③出口人承担在伦敦的卸货费用

88、在使用下列何种贸易术语进行交易时,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已装船通知”至关重要,因为它将直接影响买卖双方对运输途中风险的承担(4)①CIP ②FCA ③DES ④CFR

89、清洁提单是指无任何不良批注的提单。这种认识是(2)①正确的 ②不全面的

90、在国际贸易中,海运提单的签发日期是表示(2)①货物开始装船的日期 ②货物已经装船完毕的日期 ③装船船只到达装运港口的日期

91、班轮运输的运费应该(1)

①包括装卸费,但不计滞期、速遣费 ②包括装卸费,但应计滞期、速遣费 ③包括装卸费和应计滞费,不计速遣费

92.海运提单承运人给托运人出具的货物收据;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物权凭证;是承运人和托运人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这种认识(1)①是确切的 ②是不全面的

93.必须经过背书才能进行转让的提单是(3)①记名提单 ②不记名提单 ③指示提单

94.国际铁路运单是铁路与货主之间的运输契约,也是铁路在终点站向收货人核收运杂费用和点交货物的依据(2)①同时又是物权凭证 ②但它不是物权凭证

95.在出口业务中采用“倒签提单”与“预借提单”有利于及时收汇和履行合同,根据这两种做法的性质、国际惯例和法律原则,我们(3)①可以积极推广 ②应视具体情况适可而止地使用 ③原则上不应采用

96.广东某公司出口一批服装到A国,打算以CIF条件对外报价,该公司在考虑运费时应考虑到的因素有(234)①运输途中可能遭遇的海上风险 ②从我国到A国的运输距离

③从我国到A国是否需转船及可能发生的费用 ④国际船运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

97.国际铁路联运所使用的经铁路加盖戳记的运单副本(1)①既是铁路与货主之间缔结的运输契约,也是卖方凭以向买方结算货款的凭证 ②是铁路在终点站向收货人核收运杂费用和点交货物的依据

③既是铁路与货主之间的运输契约的证明,又是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

98.国际多式联合运输是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受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它是(1)①由一个联运经营人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运费按全程费率一次计收 ②由一个联运经营人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运费按不同运输方式分别计收

③由首程运输方式的经营人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运费按全程费率一次计收 99.在国际贸易中,运输标志是一般由(2)①买方出具 ②卖方出具 ③运输部门出具。

100.在同一航次、同一条船上分批装运出口货物,因装运港口和装船日期不同,分别签发

了不同装运港口和装船日期的提单。这种做法不按分批装运处理。这样的处理是(1)

①符合国际惯例的 ②不符合国际惯例的

101.在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业务中,共同海损(3)①是部分损失一种 ②是全部损失的一种 ③有时是全部损失,有时是部分损失

102.在国际贸易运输保险业务中,单独海损仅涉及受损货物所有人单方面的利益,因而仅由受损方单独承担损失。这种损失是(1)①部分损失 ②全部损失 ③有时是全部损失,有时是部分损失

103.按照伦敦保险业协会自1983年4月1日起使用的“协会货物条款”,保险公司对ICC

(A)、ICC(B)及ICC(C)三种基本险所承担的责任范围最大的是:(1)

①ICC(A)②ICC(B)③ICC(C)

104.某货轮在航行途中,A舱失火,船长误以为B舱也同时失火,命令对两舱同时施救,A舱共有两批货物,甲批货物全部焚毁,乙批货物为棉织被单,全部遭受水浸,B舱货物也全部遭受水浸(3)①A舱乙批货物与B舱货物都属单独海损 ②A舱乙批货物与B舱货物都属共同海损

③A舱乙批货物属共同海损,B舱货物都属单独海损

105.我公司按CIF条件与国外客户达成一笔出口交易,我公司应负责替国外客户投保,按照《INCOTERMS2000》的规定应投保(2)①一切险加战争险

②保险人承担责任范围最小的险别,不应包括战争险 106.仓至仓条款是(2)①承运人负责运输责任起讫的条款 ②保险人负责保险责任起讫的条款 ③出口人负责交货责任起讫的条款

107.为防止运输途中货物被窃,应该(3)①投保一切险,加保偷窃险。②投保水渍险(即单独海损赔偿)

③投保一切险或投保平安险和水渍险中的一种,加保偷窃险

108.按照中国保险条款的规定,一切险的责任范围是:(1)①水渍险责任范围加上一般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和部分损失 ②平安险责任范围加上一般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和部分损失

③平安险和水渍险的责任范围加上一切外来原因所致的全部和部分损失

109.信用证是开证银行应进口人的申请向出口人开立的。当出口人按信用证规定向银行要求付款时,开证银行(2)①要先征得进口人的同意 ②不必事先征询进口人的意见

110.信用证的基础是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而且又是开证行对出口人的有条件的付款承诺,所以,当信用证条款与销售合同规定不一步致时,受益人可以要求(2)①开证行修改 ②开证人修改 ③通知行修改

111.信用证(L/C)是依据买卖合同开立的,出口商要保证安全收汇,必须做到:(2)①提交的单据,必须与买卖合同规定相符 ②提交的单据,必须与信用证规定相符

③当信用证与买卖合同规定不一致时,提交的单据,应以买卖合同规定为主,也要适当参照信用证有关规定

112.进口商按合同规定开出信用证(2)①应被视为履行了支付货款义务

②尚须开证银行付款后才能被认为已履行付款义务。

113.信用证体现了(2)①信用证的开证申请人与开证银行之间的契约关系

②开证银行与信用证受益人这间的契约关系

③信用证开证申请人与开证银行之间的契约关系,又体现了开证银行与信用证受益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114.没有有效到期日的信用证(1)①无效 ②以最后装运日期作为有效到期日

115.所谓信用证“严格相符”的原则,是指受益人必须做到(2)①单证与合同严格相符 ②单据和信用证严格相符 ③信用证和合同严格相符

116.信用证是进口商根据买卖合同规定的义务向银行申请开立的,信用证的第一付款人(2)

①应是进口商 ②应是开证银行 ③视信用证的具体规定而定

117.使用循环信用证的目的在于简化手续和减少开证押金,这种信用证一般适用于(4)

①金额巨大,需分期付款的成套机械设备进口的公司 ②中间商用于转运他人货物的合同 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合同 ④分批交货的长期供货合同

118.一张金额为10万英镑的可撤销信用证,未规定是否允许分批装运,装出价值为5万英

镑的货物,在将单据交议付银行议付后的第二天收到开证银行撤销该信用证的通知。此时(2)

①议付银行应取消议付,并向受益人追索已付的5万英镑货款 ②开证银行对已议付的5万英镑,仍应偿付,但其余5万英镑立即失效 ③因在撤销通知到达前已部分议付,故本证仍然全部有效

119.A公司向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B公司通过C银行开给了A公司一张不可撤销的即期信

用证,当A公司于货物装船后持全套货运单据向银行办理议付时,B公司倒闭,于是C银行(2)

①可以B公司倒闭为由拒绝付款 ②仍应承担付款责任

③有权推迟付款,推迟时间可由A、C双主协商

120.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出版物),信用证(3)①未规定可否撤销,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未规定可否转让,即为可转让信用证 ②未规定可否撤销,即可为撤销信用证;未规定可否转让,即为不可转让信用证 ③未规定可否撤销,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未规定可否转让,即为不可转让信用证 ①开两张汇票,各随附一套等价的货运单据

②开两张汇票,信用证项下的为光票,全套货运单据随附在托收的汇票项下 ③开两张汇票,托收项下的为光票,全套货运单据随附于信用证的汇票项下

129.就卖方收汇安全来说,信用证方式比较可靠,付款交单(D/P)与承兑交单(D/A)都④以上答案都不对

121.信用证上如未明确付款人,则制作汇票时,受票人应为(2)

①开证申请人 ②开证银行 ③议付银行

122.没有最后装运期的信用证(1)①有效 ②无效

123.使用假远期信用证,实际上是套用(2)①卖方资金 ②付款银行资金 ③买方资金

124.假远期信用证,就出口商的收汇时间来说,等于(1)①即期信用证 ②远期信用证

125.对出口人来说,假远期信用证(3)①等于即期信用证 ②等于远期信用证

③收款时间等于即期信用证,承担风险相似于远期信用证 126.保兑信用证的保兑行,其付款责任是:(2)①在进口人(开证申请人)不履行付款义务时履行付款义务 ②在开证行不履行付款义务时履行付款义务 ③承担第一性的付款义务

127.假远期信用证又称买方远期信用证,其主要特点是(1234 ①由开证行开出延期付款信用证 ②由受益人开出远期汇票 ③由指定的付款行负责贴现汇票 ④由进口人负担贴现息和费用 ⑤由出口人待汇票到期时收取货款

128.如付款方式为信用证和D/P即期各半,为收汇安全起见?应在合同中规定(2))

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其中承兑交单(2)

①最易为买方接受,有利扩大出口,所以,在出口业务中,应扩大对承兑交单的使用 ②虽然最易为买方接受,有利扩大出口,但其风险太大,在出口业务中,应严格控制使用

130.托收和信用证两种支付方式使用的汇票都是商业汇票,都是通过银行收款(1)①但是托收属商业信用,信用证属银行信用 ②两者都属商业信用 ③两者都属银行信用

131.在国际贸易支付中,托收是商业信用,信用证是银行信用(2)①托收使用的汇票是商业汇票,信用证使用的汇票是银行汇票 ②两者使用的汇票都是商业汇票 ③两者使用的汇票都是银行汇票

132.汇票有即期和远期之分,在承兑交单(D/A)业务中(1)①只使用远期汇票,不使用即期汇票 ②只使用即期汇票,不使用远期汇票 ③既使用即期汇票,也使用远期汇票

133.河北某外贸公司的工作人员因为在审证过程中粗心大意,未能发现合同发票上公司名

称与公司印章上的名称不一致,合同发票上的是ABC Corporation,而印章则是ABC company,仅一词之差,此时又恰逢国际市场价格有变,在这种情况下(14)①外商有权拒绝付款 ②责任在外商

③外商应按规定如期付款 ④责任在河北某外贸公司

134.国际货物买卖使用托收方式,委托并通过银行收取货款,使用的汇票是

(1)

①商业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②银行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③商业汇票,属于银行信用 ④银行汇票,属于商业信用

135.托收是出口人委托银行向进口人收取货款,它所使用的汇票是(1)③请与船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或其代理联系。

142.我某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与美国田纳西州某公司签订进口美国小麦合同,数量为100万公吨。麦收前田纳西州暴雨成灾,到10月份卖方应交纳时小麦价格上涨。美方未交货。合同订有不可抗力条款,天灾属于该条款的范围,美方据此要求免责。此时,我方应

(2)①商业汇票 ②银行汇票 ③有时使用商业汇票,有时使用银行汇票

136.买卖双方以D/P远期T/R条件成交签约,货到目的港后,买方凭T/R向代收行借单提货,事后收不回货款(1)①卖方承担 ②买方承担 ③托收行承担 ④代收行承担

137.在货物进出口贸易合同中的商品检验的时间和地点,一般以下三种规定办法,其中何种较为公平合理?(3)①货物装船前在出口国检验 ②在进口国卸货后检验

③在出口国装船前检验,凭其检验凭证议付货款,货到进口国的港后买方有复验权 138.按照国际惯例,索赔都有一定的期限,一般说来,超过期限的索赔(1)①无效 ②有效

139.对欧洲粮食销售合同规定为散装货,卖方交货时采用麻袋包装,净重与同规定相符,价格不变,货到后买方提出索赔,这种索赔是(1)①合理的 ②不合理的

140.请在下列商品检验的作法中,指出哪一种不符目前国际贸易中的习惯做法(2)①装船前检验 ②运输工具上检验 ③工厂检验 ④买方营业处所检验

141.我与外商按CIF条件成交某商品1000打,允许卖方有5%溢短装幅度,我实际装1000打(提单也载明1000打),货抵目的港后,买方即来函反映仅收到948打,并已取得船公司短少证明,向我索赔。我正确答复应是:(3)①同意补装52打 ②同意退2打货款

①视构成不可抗力,予以免责,并解除合同 ②视未构成不可抗力,坚持美方应按合同规定交货

国际贸易实务习题及答案 篇6

银行汇票是指出票人是银行,受票人也是银行的汇票。在国际结算中,银行签发汇票后,一般交付汇款人,由汇款人寄交国外收款人向指定的付款银行取款。出票行签发汇票后,必须将付款通知寄给国外付款行,以便付款行在收款、持票取款时进行核对。银行出票一般为光票,不随附货运单据。

2.为什么汇付和托收分别属顺汇和逆汇,其性质都属商业信用? 答: 1 汇付和托收分属顺汇和逆汇的原因:汇付又称汇款,是指订立商务合同后,进口人、汇款人通过银行向出口人、收款人汇寄款项的做法。由于汇款业务中使用的结算工具,委托通知、票据的传递方向与资金的流向相同,所以汇付方式属于顺汇。托收是指由接到委托指示的银行处理金融单据和/或商业单据以便取得承兑或付款或凭承兑或付款交出商业单据或凭其他条件交出单据。由于托收业务中使用的结算工具,托收指示书和汇票的传送方向与资金的流动方向相反,所以托收方式属于逆汇。2 汇付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的原因:因为汇付结算货款的过程中和托收业务中,银行都只是提供服务而不提供信用,所以汇付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性质。

3.试比较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异同。

答:本票与汇票有许多共同之处,汇票法中有关出票、背书、付款、拒绝证书以及追索权等规定,基本上都可适用于本票。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汇票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与受款人;而本票只有两个当事人,即出票人(同时也是付款人)与受款人。

汇票必须经过承兑之后,才能使承兑人(付款人)处于主债务人的地位,而出票人则居于从债务人的地位;本票的出票人即始终居于主债务人的地位,自负到期偿付的义务,不必办理承兑手续。

支票和汇票一样有三个当事人,即出票人、付款人与受款人。二者的差别主要有:

1)支票的付款人限于银行;而汇票的付款人则不以银行为限。2)支票均为见票即付,而汇票则不限于见票即付。

4.D/P·T/R与D/A两种托收方式都是属于托收方式,出口人在装运货物后都要开具远期汇票收款。

D/P·T/R是远期付款交单的一种方法,即所谓远期付款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进口人在承兑汇票后凭信托收据先行借单提货。日后如果进口人在汇票到期时拒付,应由出口人自己承担风险。这种做法从性质上来说与承兑交单差不多。

D/A是承兑交单,指出口人的交单以进口人在汇票上承兑为条件。使用D/A方式对出口人风险较大,可能会遭到货款两空的损失。

7.采用托收方式收取货款时,出口方为什么要争取按CIF或CIP条件成交?如争取不到,应采取何种方法,取得安全保障? 答:采用CIF或CIP条件订立买卖合同。货运保险由卖方办理。倘若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而买方又拒绝付款赎单,卖方虽然面临货款无法收回的损失,但他可持保险单据向保险公司索赔,而不至于出现货、款两空的风险。倘若不能以CIF或CIP条件成交,卖方为安全起见,可以事先投保卖方利益险,由保险公司负责在买方拒绝付款赎单而又出现的货物损失给予赔偿。按D/P或D/A方式出口,卖方还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对由于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导致的卖方货款损失由保险公司给予赔付。

8.为什么说信用证支付方式属于银行信用?其特点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因为在信用证支付条件下,银行是第一付款人,只要受益人提交的全套单据符合信用规定,银行必须保证付款,所以,信用证支付属于银行信用。信用证支付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信用证支付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的保证。在信用证付款的条件下,银行处于第一付款人的地位。

(2)信用证是一种自足的文件。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合同作为依据,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

(3)信用证是一种单据的买卖。在信用证方式下,实行的是凭单付款的原则。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给进、出口双方以及银行都带来一定的好处。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对出口商的作用

①保证出口商凭单取得货款。信用证支付的原则是单证严格相符,出口商交货后提交的单据,只要做到与信用证规定相符,“单证一致、单单一致”,银行就保证支付货款。因此,信用证支付为出口商收取货款提供了较为安全的保障。

②可以取得资金融通。出口商在交货前,可凭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作抵押,向出口地银行借取打包贷款(Packing Credit),用以收购、加工、生产出口货物和打包装船;或出口商在收到信用证后,按规定办理货物出运,并提交汇票和信用证规定的各种单据,续作押汇取得贷款。这是出口地银行对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从而有利于资金周转,扩大出口。

(2)对进口商的作用

①保证按时、按质、按量收到货物。进口商申请开证时可以通过控制信用证条款来约束出口商交货的时间、交货的品质和数量,如在信用证中规定最迟的装运期限以及要求出口商提交由信誉良好的公证机构出具的品质、数量或重量证明书等,保证进口商收货的时间和按质、按量收到货物。

②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在申请开证时,通常要交纳一定的押金,如开证行对进口商比较信任,认为资信较好,进口商就可少交或免交部分押金,因而在没有过早、过多占用资金情况下就履行了开证的义务。如采用远期信用证时,进口商还可以凭信托收据(Trust Receipt)向银行借单,先行提货、转售,到期再付款,这就为进口商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

(3)对银行的作用

进口商在申请开证时要向银行交付一定的押金或担保品,为银行利用资金提供便利。此外,在信用证业务中,银行每做一项服务均可取得各种收益,如开证费、通知费、议付费、保兑费、修改费等各种费用。

9.简述信用证与买卖合同的关系

信用证的开立是以买卖合同为依据的,但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之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买卖合同的约束,开证行及信用证的有关银行只按信用证的规定办理信用证业务。10.简述假远期信用证与远期信用证的异同。1,开证基础不同----假远期信用证是以即期付款的贸易合同为基础,真远期信用证是以 远期信用证的贸易合同为基础。2,信用证的条款不同---假远期信用证中有买卖双方的合同原定为即期付款,但来证要求出口商做远期汇票。同时在信用证上又说明该远期汇票可即期议付,由付款人负责贴现,有关贴现费用及贴现利息由开证申请人负担。而真远期信用证中只有利息由谁负担的条款。3,利息的负担着不同---假远期信用证的贴现利息由进口商负担,真远期信用证的贴现利息由出口商负担。4,收汇时间不同---假远期信用证的受益人能即期收汇,真远期信用证要到汇票到期才能收汇。

11.分期付款与延期付款的主要区别何在?

1)分期付款情况下,买方按照约定的方法,分若干期付款,但在卖方完成交货义务时,买方已付清或基本付清货款,所以是付现的交易。而在延期付款情况下,大部分货全部于交货之后较长的期限内分期摊付,所以是卖方给买方的信贷,是赊销。对买方来讲是赊购,利用出口方的资金,因此要承担延期付款的利息,在买卖合同中要规定包括利率在内的利息条款,而分期付款交易则不存在利息问题。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篇7

一、说题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一) 说题教学的定义

说题教学, 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对题目的认识、理解;说题目的条件、结论、涉及的知识点 (包括概念、公理、定理、原理等) ;说条件、结论之间的转化;说与学过的哪一类问题相似;说可能用到的方法;说自己的想法和猜测;说解题方法是如何想到的;说为什么这样想;等等。总之, 使学生从各个角度积极思考, 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点拨、引导, 避免学生离题太远。说题的内涵不是“拿嘴拿题来说”, 而是“用心用题去教”。

(二) 说题的内容

说题主要是在习题课和复习课中进行。说题范围一般是一道典型题或一批同类型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等等。每次说题的内容大致包含说选题、说审题、说析题、说解题、说变题五个环节。其中, 审题是基础, 析题是关键, 解题是重点, 变题是目标。

二、说题课的设计与应用

外贸专业计算题是借助数学计算知识, 从报价方面对外贸专业的概念或理论加以理解。通过计算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贸易术语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下面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的《进出口贸易实务》第三版第二章“常用贸易术语的价格换算”为例, 说说在复习课中如何针对计算题来说题。

(一) 选题

教师选取2009年浙江省外贸类高职考题作为本课的开篇题目。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计费标准的判定, 运费、含佣价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分析、归纳、类比等能力。此题虽然仅一个问题, 但可分为三个小题, 由易到难, 环环相扣, 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例题 (2009年浙江省外贸类高职考考题) :

天马进出口公司向美国出口商品一批, 纸箱装, 每箱毛重30千克, 每箱体积0.05立方米。原报价每箱30美元FOB大连, 现客户要求改报CFRC2%西雅图港。经查该商品的运费计费标准为W/M, 每运费吨基本费率为140美元, 到西雅图加收港口附加费率10%, 问:在不减少该公司净收入的情况下, 改报CFRC2%价每箱应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二位)

教师启发:请同学们分析题目的命题意图、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 (用时大约十分钟) , 然后由学生说。

学生说题:此题应是考查运费和含佣价之间的换算和贸易术语之间的转换。

(二) 审题

认真阅读全题, 反复推敲题中的关键点, 审清题中的要求, 提取有效信息, 理清题中涉及的知识点, 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这是解题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学生说题:

找出的已知条件:

每箱毛重30千克, 每箱体积0.05立方米

每箱30美元FOB大连

计费标准为W/M

每运费吨基本费率为140美元

港口附加费率10%

要求的问题是:

CFRC2%?

教师启发: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搞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 析题

运用已有知识, 构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已知量推及未知量, 也可以从未知量推及已知量, 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探寻解题的突破口, 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

教师启发:

(1) 当我们在解题时还应该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比如说先求FOB含佣价, 再加上运费, 看看是否可行?让学生们讨论一下看看什么办法更好, 更快。讨论后让学生总结, 并由学生代表发言。

(2) 如果学生错解, 让其他学生帮忙找出错误的原因。如果按FOB计算佣金, 那支付给中间商的佣金就少了, 并借此引申, 要搞清计价依据。

学生说题:

选择的公式是:

CFRC2%=CFR净价/ (1-佣金率)

F=每运费吨运费× (1+附加费率之和) ×计费标准

计算步骤是:

先算运费, 再算CFR, 最后算CFRC2%

教师启发:

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

(2) 计算过程中的正确计算。

(3) 步骤的规范。

(4) 单位的统一。

(四) 解题

这里所说的解题, 并不是简单地把答案算出来, 而是要深入、透彻地做题。需要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做题, 找出问题的易错点、难点等。在审题、析题的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方法, 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力求做到步骤清晰、过程简洁、答案准确。解答完成后学会检查解题所依据的知识点是否正确, 公式是否有误, 数据是否正确, 单位是否一致, 结果是否准确, 解答是否全面。

解:W=0.03公吨M=0.05立方米W

每箱运费=140× (1+10%) ×0.05=7.7美元

CFR净价=FOB+F=30+7.7=37.7美元

答:在不减少该公司净收入的情况下, 报价为38.47美元。

教师启发:教师在说题过程中加以评价, 并把正确结果自己板书或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教师巡视中发现大多数同学都采用了黑板上的方法算出了答案。但个别同学计算时因为公式或计算错误, 得不出正确的答案。所以应让解错题的学生说说解题的困惑, 让解对题的学生说说解题的心得和经验。

(五) 变题

联想题目的背景、源头和发散点, 并通过添加或减少参数、增加隐含条件等来改编试题, 改变试题的难度。要发挥试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不仅要教会学生试题的解法, 还应从变式的角度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问题, 达到能解决这一类试题的目的。

教师启发:我们能不能对本例进行改编呢?结果如何?

学生说:能。

比如改变以下条件:

(1) 货物的数量可以具体化。

(2) 贸易术语可以换算。

(3) 净价与含佣价可以改变。

(4) 计费标准可以变化。

(5) 增加保险费率条件。

(6) 问题可以改变。

(7) 其他。

改编后的题目如下:

某出口公司向菲律宾出口某种商品400箱, 每箱装12套, 每套报价50美元FOBC2%上海。现客户要求改报CIF马尼拉, 按发票金额加成10%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经查, 该商品为11级货, 按W/M标准计收运费, 自上海至马尼拉每运费吨运费为200美元, 港口拥挤附加费率为10%, 燃油附加费率为10%, 每箱尺码25cm×40cm×40cm, 重量50公斤, 一切险费率为0.5%, 战争险费率为0.3%。试计算:

(1) 每套FOB净价是多少?

(2) 每套运费是多少?

(3) 每套CIF马尼拉价格是多少?

(4) 总共支付保险费多少? (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教师启发:对每道习题我们要尝试着变换条件, 改编习题的条件, 并编写习题, 在变中求结果, 从而锻炼我们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师生讨论:本题上述两种解法都涉及价格的换算, 为什么两种解法的答案不一样呢?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好在哪里?

本题是由一道高考题提炼的。通过一题多变的方法, 将高考考纲中涉及的重点知识点以及重要思想通过转化和类比、归纳总结等加以落实, 以点见面,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变”的重要性。

(1) 从知识上, 教师要立足于基础, 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的能力。

(2) 从方法上, 注重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 从效果上, 达到“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多题同题, 错例众评”的教学效果。

题海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能够深入研究典型题和一些基本的计算题型, 相信就能举一反三。

三、说题流程 (见下页图1)

四、基于说题的复习课教学效果

(一) 说题应注意的问题

说题活动的目的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说”, 带动全体学生的“学”, 实现全体学生的“会”。为了使全体学生通过说题活动, 都能有所心得、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实施时, 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 说题过程的循序渐进性。

说题活动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 即教师示范 (学生感悟) 阶段→学生模仿 (学生体验) 阶段→学生正式说题 (学生掌握运用) 阶段;说题过程中关键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说题的目的、要求, 明确说题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引起学生的重视。切忌一蹴而就。为此, 要做到“四适”:示范适中、点拨适时、启发适当、评价适度。

2. 说题内容选择的广泛性。

题目的选择应具备“四性”:灵活性、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过难、过易都是不适宜的。应坚持的原则是:难度上先易后难, 程序上先课本后课外, 知识上先点后面, 数量上先单一后成批, 广度上先封闭、后开放。切忌以偏概全。

3. 说题主体参与的全面性。

学生群体间有差别, 个体能力中又有强弱之分, 因而必须坚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 既保证人人参与又各有侧重。如让优生完成说题全部环节, 差生只说某一项或几项内容, 或采取小组内分工与协作的形式,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说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求知欲。切忌顾此失彼。

(二) 基于说题的复习课教学效果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 笔者对所任教班级与其他高三班级做了一次简单的调查, 对比统计如右表所示。

五、研究结论

“说题”教学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能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思想。因此, 这种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加以深化和推广。但“说题”也不是万能的, 因为说题重在“说”, “说”与“做”始终存在巨大的差距。如果学生只重视“说”, 而疏于实际操作, 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 只有正确处理“说”与“做”的关系, 才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总之, 学生“说题”是达到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在高三进出口贸易实务计算题复习课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计算题失分较多的现象, 尝试引导学生在第二轮阶段性复习教学中运用说题来进行知识梳理。调查发现, 说题教学法能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能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能减轻学生负担, 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说题,进出口贸易实务,复习课,计算题

参考文献

[1]殷伟康.学生“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11) .

[2]吴素利.习题课中的“说题教学”[J].福建教育 (中学版) , 2010 (7) .

[3]周伟锋.以生为本的中学课堂教学改革[J].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0 (1) .

[4]屠丰庆.例题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分析和思考[J].中学数学教与学, 2009 (11) .

[5]金秀青.“说题”——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中学数学, 2009 (6) .

国际贸易复习题答案 篇8

“风波”发生在一节试卷讲评公开课中,当时教师正在讲解下列例题:

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

(1) 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三个可能原因:     ;   ;   .

(2) 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 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写出一个可能原因);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3) 小明同学准备用一根导线并联接在电阻R两端,根据灯泡能否发光进一步确定原因.此操作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

本题是2011年无锡市的中考题,原题附设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如下:

(1) 电阻R断路、灯L短路或灯泡两端电压远小于其额定电压(其他答案合理同样给分);(2) 灯L短路(其他答案合理同样给分)电阻R断路;(3) 不可行,可能会造成电源短路.

在讲解第三问时,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答案,实录如下.

学生:可行,可用导线试触R的两端,如果灯不亮,说明灯本来就是短路的;如果灯亮了,说明原来电路中的电流太小了!

教师:题目中交代,导线是并联接在电阻R两端的,无法试触.

学生:可以用开关来试触!

教师:试触?!试触虽然对电表没有什么损害,但对电池会有损害.

学生:对电池没有影响!上次实验时我试过.

教师:损害肯定是有的,只是表面上没有显现而已,所以这个答案不能算对!

学生显然并不认同教师的说法,但又无可奈何,此后该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消沉.

评课时,有的教师认同执教教师的处理,也有教师认为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双方争论激烈,最终也没有取得一致.联想到近年来试卷批阅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场面,笔者认为有必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恰当地设置习题的标准答案这一问题,详述如下.

二、 应重视提升标准答案的适切性

新课程实施后,习题的内容与形式都有了较大的改观,答案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叙述量都有所增加,这些都对习题标准答案的设置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求在设置标准答案时,要特别重视答案设置的适切性.

1. 什么是标准答案的适切性

适切性本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规定的标准(表现为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在多大程度上能准确评价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隐藏于学生的实际答案之中),是二者间契合程度的表征,又具体表现为“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和“标准答案”的完备性.如果“理应正确”的答案没有被包括,或“白玉微瑕”的答案遭全盘否定,如前述风波中的“试触”答案,则表明我们预定的标准答案的适切性是有问题的.

2. 提升标准答案适切性的意义

适切性反映答案与学习主体——人的契合程度. 不具良好适切性的答案是一种“目中无人”的答案,只会导致“目中无人”的学习评价!而适切性差,正是当前教学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但直接影响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还通过考试这一“指挥棒”影响、干扰新课程的落实,必须着力扭转.

三、 如何提高标准答案设置的适切性

1. 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环节之一,答案标准的设置自然也要顺应这一逻辑;另一方面,答案设置中的种种不足,在很多场合、很大程度上都归因于教师“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或“根本没有考虑学生”,这种“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教师认定的应然”与“新课程认为的应然”间的脱节,来源于设置者“生本”理念的旁落. 由此,提升设置的适切性首先要求教师树立“生本”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以往一味地站在学科专业的立场上,以成人的角度去设置答案标准的偏差,尝试并逐渐习惯站在生活的立场上,以儿童——“一个成长中的人”的视角去看问题、想问题和表达问题.

2. 处理好与科学性、严谨性之间的关系

重视答案的适切性,并不意味着放弃科学性、严谨性. 三者应统筹兼顾.仍以上述“试触”答案为例,其实瞬时电源短路对电池是有一定损害的!从科学性标准来看,该答案并非无懈可击. 但我们必须考虑到,“瞬时短路有害”既超出了学生的操作经验——在实验、生活中没有直接观察到,也超出了学生的知识经验——教师并没有传授过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对此的无知是必然的、正常的,因而也是允许的!如果因此而否定这一答案,实质上就是否定了学生“总会存在暂时性无知”的合理性,还连带否定了学生在“无知”基础上展开的所有其他正确的推理和判断,更否定了他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创造性心智投入”,这显然有失公允!所以即使存在科学性的瑕疵,我们仍应肯定. 所以适切性会反过来规制答案应该具备何种程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 掌握“差别设置”的策略

提升答案的适切性,教师就必须掌握“差别设置”的策略,就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境况(如不同的学生人群、不同的学习时段、不同的检测目的与方式等)时,我们设置的答案标准,要具备必要的弹性,有所变化,以适应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的学生答题实际,具体来说,当面对不同的学习人群时,学习基础、态度和个体优势智能元分布上的差异,会造成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水平的学生群体,针对不同人群,应设计和执行不同的答案标准,这在平时的巩固性练习、非甄别性检测中也是可行的. 最常见的,一是对学优生与学困生执行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学困生,主要评价其在思路、方法上有无重大的、本质性的科学错误,在表达上是否抓住问题的重点或关键,突出相关概念或规律,有无会引发实质性理解歧义的“表达失误”;对学优生则另外在思路的严密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操作的规范性,表达的条理性、严谨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是在评价实践性作业时,除了综合评价外,我们还可以设置各类单项评价,如:最具趣味研究奖、新颖选题奖、最佳实验创意奖、优秀操作奖、最佳组织奖、最美实验(调查)报告奖、最具人气作品奖,最佳答辩表现奖、最和谐研究小组奖等,来为那些拥有不同优势智能元、在“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展现自身亮点的平台和机会,为不同学生人群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撑. 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段,即使是同一习题的答案标准,其设置也可能有所差别.例如,考查“反射定律中的两角关系”时,初二与初三学段采用的评价标准就应有所区别,初三总复习时可将标准提高为“须体现两角之间的因果区别”,而初二学段则不宜如此.因为初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本来对因果关系的了解就很寥寥,加之无法直接感知“入射角呈现在前、反射角在后”的现象,学生自然就对“两角之间的因果区别”缺乏内在的皈依;而到了初三,随着学生对各类“因果联系”研究的深入,此时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能自行概括出描述两个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正确句式,如:“…果与…因有关”“…果与…因成正比(成反比)”“…果与…因相等”等. 相反,如果在初二学段就“超前”设置如初三那样的标准(实际上很多教师也是这样做的),出现的情况就是:尽管教师千叮咛、万强调“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才是正确的,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类错误回答依然会层出不穷、经久不息!而学生在遭受这类“不可预知和察觉错误”的不断打击下,就会产生“物理玄虚、难学”的心理阴影,在起始阶段就丧失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实在是得不偿失. 面临不同的检测目的时,其所对应的评分标准也应有所侧重. 如:

例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设置分析:这类习题直接检测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识别与记忆,识记的准确性是检测的主要目的!所以评分标准必须在关键词句上“咬文嚼字”.

标准答案:不超过36V;不高于36V;小于等于36V.

评分标准:“36V”“低于36V”“小于36V”“0到36 V”等答案都应严格地判定为错误!

例2:小明想用“等效替代法”测量一个电阻Rx(阻值约为数百欧),可用的器材有:干电池(2节)、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R0(200Ω,1A)、滑动变阻器(100Ω ,1A)、电阻箱(0~9999Ω,2A)、开关若干、导线若干;

(1) 自选器材,画出实验电路图;

(2) 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

(3) 待测电阻Rx=    ;

设置分析:本题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对 “等效替代”的理解与运用,具体应考察:①是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据此判断学生是否知道等效替代的内涵);②能否辨别应该依据何种效果(是电流还是电压?)来进行替代;③能否筹划正确合理的替代步骤,是先接入Rx还是R0?(根据②和③,可判明学生对方法理解和运用的层次). 只要(且只有)依据学生上述三方面的表现,教师就(才)能较清晰地评估出学生掌握的层次,以上三点就构成了本题的“主要评分点”,而其他诸如“电路图是否规范”“书面表达是否严谨”等,只要没有造成“实质性的误解”. 就不应进入评价视野!如果对例2这类重在考查程序性知识的习题,不坚持“抓大放小”的评分标准,依然喋喋不休地重复强调“规范”与“严谨”,势必会打压有“实践、创新”优势的学生群体的发挥空间,使得由此筛选出的学生“听话细心”有余,而“突破创造”不足,这无论是对学生的继续深造、还是将来的人生发展,都是不利的.

标准答案:(1)实验电路图(2分);

(2) 实验操作步骤:

①将Rx和定值电阻R0如图接入电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分)

②用电阻箱代替Rx,调节电阻箱阻值直到电压表示数仍为U,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 (1分)

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3) 表达式:待测电阻Rx= R .(1分)

评分标准:(1)可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替代定值电阻R0;若学生没有正确判断出本题只能依据电压来实施替代,而错误地使用了电流表,则扣2分,但不连累后续得分;(2)中若缺少步骤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因不是主要方面,不扣分;若R0和电阻箱的接入顺序颠倒,则扣2分;综合考察(1)和(2),若学生没有应用等效替代法,则扣去全部6分.

4. 学会了解学生解答思路的方法

提升答案设置的适切性,还要全面、真实、细致地了解学生答题时的所思所为,主要方法有:

作品分析法,即通过分析研究学生的各种作品,如试卷、作业、报告等,来研判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水平和兴趣、习惯、态度的养成状况,主要关注点有:正误答案的类型、对应的答题思路、共性问题与典型错误、学生的相异构想与非主流答案、教师相应的归因分析等. 长期而持续的作业分析与记录,能转化为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为其合理制定同类习题的评分标准,积累必要的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中考等重大的甄别类测试中,运用作品分析法,可以先对试卷进行抽样批改,了解各种答题情况,分析其中映射的学识水平,研究恰当的赋分细则,进一步完善命题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提升标准答案的适切性,在此基础上再以统一的尺度,进行大规模批阅.

上一篇:我是校园里的一片树叶下一篇:猴子躲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