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的高考作文

2024-05-15

历史人物的高考作文(通用10篇)

历史人物的高考作文 篇1

我相信倘若曹操生在治世必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当时的乱世注定他必须背负起“汉贼”的骂名来收拾分崩离析的汉家天下。

当时,汉朝的气数已尽,外戚、宦官争权夺势使它走向衰败。这时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出来撑住局面。孙权不行,他坐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历得四世已属侥幸;刘备也不行,靠得前朝“皇叔”之名,以“仁义面具”收罗诸葛、关张、赵云,占据荆州蜀中富饶之地,却终是“生儿不像贤”,刘禅宠信宦官,难脱前朝桎梏。事实证明只有曹操建立的魏国具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很多人骂他是“汉贼”、乱臣”,可是更多的人说他是英雄。“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切无不表现出曹操杰出的军事才略和高超的政治手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高唱“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更是表现出他广阔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怀。

曹操是爱惜贤才的,但他也是心狠手辣的。当时,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句诗是曹操人才观重要的体现。但是,遇到不肯投靠他的贤士,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贤才杀死,以免贤士投靠他的敌人。

曹操生性多疑,体现在他杀华佗这事上,也体现在他死后采取的“疑冢”的措施上,曹操晚年患了头脑痛风症,华佗说需要开脑根除时,他竟疑心华佗是趁机取他性命,所以他将华佗杀了。在曹操出殡那一天,都城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同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成为千古之谜,至今未有定论。

曹操言而有信。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踏坏了一块麦田,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鲁迅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银屏戏台上面目可憎的曹操只能说明后人对曹操的咒骂声很多。但是那可能不是真正的曹操,又有谁能说曹操不是个英雄呢?”

历史人物的高考作文 篇2

1.题型概述

统计数据的表达方式包括文字、表格、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扇面图等。统计数据类试题精选、罗列典型的数据,以文字、图表为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数值关系的变化来反映相应历史现象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 要求考生在分析、比较各类数据发展趋向的基础上,或探求原因,或分析特点,或总结规律,或概括作用。概言之,统计数据类试题旨在要求考生透过数据的现象看历史的本质。

2.解题策略

不论哪种形式的统计数据,都包含增长(上升)、减少(降低)、持平、波动等态势。因此,读懂统计数据的变化,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的时空条件完成题目的要求。还得考量备选项中一些程度副词的运用是否客观、准确,如“逐渐”“迅速”“彻底” “进一步”“急剧”“不断”“明显”“严重”等。

3.真题例析

示例1 (全国Ⅰ卷文综第27题)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与解析】B表格数据显示,唐宋时期河南状元人数是于江苏,明清时期江苏状元人数远超河南。其间隐含了一个重要史实: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文化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古今一理。

示例2 (山东卷文综第17题)下图是英、 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英国B.德国C.俄国D.日本

【答案与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在中国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及其原因。自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作为其邻国的中国不断受到侵略,这致使日本在华利益呈不断上升趋势,《马关条约》签订后和一战期间尤为显著。

示例3 (山东卷文综第21题)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答案与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美、苏经济的发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总产值并没有超过美国,排除C项;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呈下滑趋势,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呈上升趋势,A项符合题意。若只注意美、苏经济发展的态势而忽略两国的相对份额,容易错选C项。

示例4 (全国Ⅱ卷文综第34题)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与解析】A试题涉及苏联的工业化、“一五”计划、农业集体化等史实。数据显示,1930—1931年在粮食产量降低的条件下, 苏联粮食出口量却有所增加。这一现象值得深思。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中,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粮食减产却增加出口。这说明包括农民在内的全体苏联人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B、C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单纯考虑粮食产量而不注意出口量容易误选D项。

示例5 (全国 Ⅰ 卷文综第31题)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的发展

C.中国重工业的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的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中国“一五”计划的基础知识及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从柱状图可以看出,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三项指标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英、美两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1958年,“大跃进”运动兴起,工业发展出现急躁冒进的倾向;二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二、图片类试题

1.题型概述

地图、漫画、照片、宣传画、示意图等图片具有形象、直观的功能。图片类试题以各种图片为载体,旨在考查考生对图片的处理能力以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就选择题而言,图片类试题基本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图片本身,二是图片出处、注解、提示语等,三是设问及选项。这类试题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有时独立发挥作用,有时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给考生以赏心悦目之感。图片运用灵活多样,既可以出现在题干中,又可以出现在备选项中;既能作为特殊的史料进行解析,又能排序组合、推理比较。

2.解题策略

下面根据图片在试题中所起的作用分类说明。第一类,图片独立发挥作用或起主要作用, 在解题过程中起实质性作用。对此类图片,考生应仔细审查图片的要素、含义乃至细节,对图片的内容进行纵、横比较,两幅以上的图片还需要注意图片之间的联系。第二类,图片是主要的信息源和解题内容,文字起提示作用。对此类图片,考生应认真解读注解及其他补充性要素,在图文结合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类,图片仅起点缀作用,只是简单的示意,而不是解题的关键。对此类图片,考生应一带而过,不可过多地浪费时间。

3.真题例析

示例1 (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题)“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答案与解析】B题干材料介绍的是一种播种工具。B项所示为西汉时发明的耧车;A项为二牛一人的耕作方式;C项为灌溉工具翻车;D项为曲辕犁。

示例2 (安徽卷文综第20题)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答案与解析 】B上图由17世纪初欧洲的宗教改革形势图加工改造而来。其中竖线所示地区,如德意志、英国、尼德兰、挪威、瑞典等为新教区;其他地区为罗马天主教区、东正教区。

示例3 (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0题)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1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加深2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4国际性交流的范围扩大

A.12 B.14 C.23 D.34

【答案与解析】D 1992年,中共“十四大”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时间判断,1不符合题意;肯德基餐厅在北京开业和兵马俑广告在马德里街头展示,均反映的是东西方的文化各具特色、交流加强,而不是“融为一体”,排除2。

三、比较类试题

1.题型概述

比较类选择题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阶段组织在一起,发掘可比点,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对比,完成题干的要求。这类试题旨在考查考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历史比较基本分为两类,即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横向比较和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纵向比较。选择题以后者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标明“相同点”“不同点”等字样的传统试题已越来越少,2015年试题体现出在比较中探究原因、揭示规律、寻找背景等全新的风格。

2.解题策略

明确比较项,寻找可比点。有些试题从单一的知识点加以比较,有些试题从全方位进行比较。若属传统题型,应求同求异,找到共性和个性,并注意运用共性和个性关系、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等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进而按照要求进行选择。还要弄清比较的时空范围限制, 把握比较的侧重点和题干的设问方向。尽管比较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实、历史现象之间进行,有些设问却只侧重其中的一个。固定设问时,可能涉及背景、原因、意义、规律等方面。衔接式设问则更为灵活多变,需要考生充分调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3.真题例析

示例1 (北京卷文综第20题)1521年,德国威登堡的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

【答案与解析】A本题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虽然没有提供画面,但角色、情景跃然眼前。木版画中 “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与 “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形成鲜明的对比,旨在颂扬基督、抨击教皇。结合“1521年”这一时间,自然联系到宗教改革中资产阶级反对罗马教廷统治、弘扬自身价值。

示例2 (全国Ⅱ卷文综第32题)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 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答案与解析】D茶叶于1650年前后被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的各阶层中普及, 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贸易的扩大使大量茶叶进入英国市场,茶叶价格下降,进入英国“寻常百姓家”。

示例3 (北京卷文综第16题)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答案与解析】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清朝时期男子的发辫便是一例。蓄辫意味着顺从清朝的统治,剪辫则意味着反清。

示例4 (广东卷文综第17题)下表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

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

【答案与解析】B由数字信息可以看出中苏贸易不断增加,这应该是因为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而此时中美贸易急剧减少,这应该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新中国敌视、孤立、封锁、禁运。

四、材料解析类试题

1.题型概述

选择题材料化,是高考历史命题的一大趋势。这类试题是材料解析题向选择题的转型, 多在题干或选项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题干的指向,分析推理、归纳判断,选出正确答案。大多数材料以引文的形式出现在题干中,也有少数试题将材料设计在备选项中。一般说来,题干提供课本以外的全新材料,答案回归教材。与往年相比,2015年材料解析类试题中的材料更为简短、精炼、概要。

2.解题策略

解答材料型选择题,必须树立“关键词”的意识。试题中的材料虽已经过命题人的筛选和取舍,但仍然包含较大的信息量。这就要求考生放出眼光,去粗取精,捕捉“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引文的时间、作者和出处等,往往会在确定历史背景上提供帮助,因此不容忽视。在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的基础上,厘清题干与备选项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答案。材料有的与教材叙述完全吻合,有的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或延展,还有的引用了与传统观点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史学研究成果。既然是材料解析类选择题,就必须忠实于材料。有些选项本身是正确的,有的表述来自教材,但如果所引材料无法反映,就必须排除。

3.真题例析

示例1 (重庆卷文综历史第2题)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答案与解析】C综合文学常识、历史知识,根据诗人生活的时代和所引诗句判断,正确选项应是C项。题干引用的唐诗出自《杜工部集》,题为《月夜》。

示例2 (山东卷文综第16题)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答案与解析】A试题以“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为切入点,将材料列入备选项,考查洋务运动。洋务派坚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因而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的考题应探究“蒸汽”。

示例3 (广东卷文综第15题)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 ‘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与解析】B材料中 “敌人”毁谤其 “共产”“联俄”“民不聊生”三大方面,正是针对广州政府“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而言的,因此判定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

示例4 (北京卷文综第18题)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

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

【答案与解析】D本题考查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设计新颖,难度不大。根据表格中所列的事件判断,正确选项的发生时间必须介于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之间。备选项中,只有重庆谈判符合这一要求。

示例5 (广东卷文综第23题)一位学者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赋予 “我们这个特权”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马歇尔计划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布雷顿森林协定》

【答案与解析】D本题考查《布雷顿森林协定》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由“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和“黄金兑换标准”,可知这个特权来自 《布雷顿森林协定》,即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美元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

五、史观类试题

1.题型概述

近几年来,史观类选择题屡屡出现,别具特色。这类试题基本脱离了课本知识,侧重考查史学理论、综合理解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史观类选择题又可分为史学理论型和史学知识型两类,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史料学、史学方法等。

2.解题策略

在备考时,考生既要提升文科大综合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也要关注来自新闻媒体的考古成果,还要参考口述史料及与历史相关的文艺作品。在解题时,考生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科生的阅读、分析优势,掌握影响史观的因素,如研究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和角度、史料的选取和运用、时代的局限性等;了解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重视史料的来源、选取第一手的史料,注重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特定环境,论由史出、史论结合,对多种史料进行辨别、不取孤证等。

3.真题例析

示例1 (福建卷文综第13题)右图是 《说文解字》列出的“历”“史”二字的篆书。许慎解释道,“历” 者,过也,传也。“史”者,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据此可知,“历史”的原意是指

A.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

B.过去事实的文字记载

C.记录过往事物的书籍

D.代代相传的文化形式

【答案与解析】B A项只解读了“历”而没有涉及“史”;C项表述的是历史的载体史籍;D项则任意偷换概念。按照许慎的解释,“历”指空间和时间上的移动,即过去的事实;“史”指秉笔直书、客观记载。只有B项兼顾了两字的含义,指明了“历史”的原意。

示例2 (北京卷文综第12题)“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

1秉笔直书2言必有据3论从史出4以小见大

A.12 B.23

C.13 D.24

【答案与解析】B读懂材料是选出正确选项的关键。材料大意是说:如果没有这些事情的记录,即使是孔圣人也写不出《春秋》;如果不知道这些事迹,即使是孔圣人来读《春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其中的人物有所褒贬。前半部分强调“言必有据”,后半部分强调“论从史出”。

示例3 (安徽卷文综第22题)梁启超在 《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指出:“史家的工作和自然科学家正相反,专务求‘不共相’。倘若把许多史迹相异的属性剔去,专抽出那相同的属性,结果便将‘史’的精魂剥夺净尽了。”下列观点与此相近的是

A.史学即史料学

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治史所以明变

D.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答案与解析】C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历史素养,材料的阅读和理解方面难度较大。 “不共相”是佛教术语。多人共同感受、共同受用之相,称为“共相”;唯独一人所感、所受用之相,称为“不共相”。材料总体强调历史需变,否则就失去了历史的真谛,这一观点与“治史所以明变”相近。钱穆认为,研究历史首先应当注意 “变”,其实历史本身就是一个 “变”,治史所以明变。

示例4 (山东卷文综第19题)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答案与解析】C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都是以暴力形式进行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而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另类”方式进行的维新运动,显然不符合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政治气候和史学氛围,因而研究者较少,论文数量少。

示例5 (山东卷文综第15题)“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高考作文中的历史(上) 篇3

初试啼声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年高校招生是由各大院校自主命题的,1950年改为由各大行政区统一命题,其中华北、东北和华东三个大区联合命题。在此基础上,1951年教育部尝试跨行政区的各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这也是高考制度的雏形。这一年的语文作文题首次采用了两个题目,考生二选一。一个是《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这个题目在今天看来是非常别致的,因为现在的考生往往是高中生,写课外工作很可能局限于做学校义工或者社会志愿者,帮助家务或者孝敬老人之类,但是在1951年,参加高考的相当一部分考生是从军队、机关中抽调进高中进行文化补习和培训的干部,这些人都有相当长时间的工作经历,这个题目明显是考虑到了这一点。从这一年起,高考作文题“力争让每一个考生有话可说”的原则逐步确立了。另一个作文题目是《论增产节约的好处》,则彰显了新中国成立伊始,虽百废待兴却朝气蓬勃的气象,此时是抗美援朝激烈进行之际,前方志愿军浴血奋战,后方努力生产,鞍钢增产节约的模范工人孟泰已闻名全国,一场全国范围的增产节约运动正在酝酿之中,作文题目也体现了这一点。

新中国的这种万象更新的气象,在1952年高考作文题里得到了加强。这一年是教育部发文,确立了全国统一高考正式施行。这一年高考题一为《记一件新人新事》,一为《我投入祖国怀抱》。这一年里,我国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同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里,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的“新”已经不局限于某个器物某个事件的新鲜,而是整个国家制度的“新”、整个社会面貌的“新”,《记一件新人新事》正是整个时代风貌的反映。而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1年底,正是中国海外留学生回国的黄金时代,朱光亚、梁思礼等后来赫赫有名的一大批杰出人才相继回到祖国的怀抱。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归国人才的阻挠也在逐步升级,从1950年到1952年,美国在麦卡锡主义盛行之下,对我计划归国人员进行了包括人身监视在内的各种强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我投入祖国怀抱》这个题目不仅与时事联系,本身也是一个宣言。

1953年,随着朝鲜战局的稳固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恢复,高考也逐步完善起来,相应的政治审查、考生体检等内容也首次进入高考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作文依旧保持了双题目,《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革命”一词首次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出现,而命题依旧保持着一个顾及培训干部,一个顾及应届考生的模式。

到1953年为止,通过前几年的试验和实施,我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已经基本确立起来了,高考作文题从诞生开始就显示出强烈的与时代进程紧密相连的特征,紧扣时事的风格会延续下去,不过随着高考制度的正规化,高考语文题也将发生变化。

风雨前行

从1954年开始,随着地方及军队干部委培任务的陆续完成,高考制度开始演变为主要面对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考试,在这种情况下,高考作文题从双命题变成了单一命题。

1954年的高考作文题是《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这个题目对比前三年的题目,从激情澎湃的社会变革视角切换为与考生现实相关的题目。这是因为,前三年的高考实践,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突出体现在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对考生的个人志愿没有充分关注,导致对新生的统一分配较多,结果是一些考生在高考被录取后由于不符合自己的志愿,选择不去学校报到,或者报到后私自离校,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这个作文题目既有对现实的关切,同时本身也不失为对考生志愿的一次审视。

在随后的几年中,《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1955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年)和《我的母亲》(1957年),则充分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计民生稳定发展的主题,同时这类命题作文的宽度选择大大增加,比如《母亲》一题,人人都能写母亲,但是写好母亲乃是大不易,这实际是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录取率下降,高考作文题的难度相应做了适当提高。

到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风潮,高考作文题目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史无前例的三选一:《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几乎囊括了1958年接连发生的几件大事,这也源自于高考作文题贴近时事的传统。随后1959年的高考作文题是《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60年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大跃进中的新事物》二选一。这三年的作文题一方面紧扣时事,另一方面相对比较简单,考生们也比较好写,这也是这几年录取率相较前几年有所回升、高考作文筛选力度减轻的体现。

1961年的作文题目是《我学了毛主席著作以后》《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二选一,前一个题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后一个题目则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从这一年开始,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学生结束了高中教育,正式参加高考,当年的革命同志已经成为后来者眼中的先辈。1962年高考作文题目是《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1963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五一”劳动节日记》,1964年高考作文题目《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1965年高考作文题目《谈革命与学习》《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二选一,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所含的政治要素逐渐提升,而且命题视野不仅关注国内发展,还开始关注国际事务(抗美援越)。

另一方面,高考作文也在进行各种命题探索,有了第一次材料作文(1964年),也有了“信”这种应用文写作的考察(1965年)。

不过随着1966年高考中断,这一切戛然而止。11年后,高考作文将再度启程。(未完待续)

(责编:石磐)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4

卡夫卡简介

弗兰兹·卡夫卡是奥地利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在卡夫卡简介中,提到最多的是他生命的短暂和他一生所遭遇的不幸。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他的家庭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883年7月3日,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接受的是德语教育。19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并于19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起,卡夫卡在一家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供职,19患肺病,1922年病休,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终年41岁。

从卡夫卡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非常短暂,年仅41岁就离开了人世。而且,卡夫卡的一生也是非常不幸的。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奥匈帝国的末期,当时的布拉格,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十分尖锐,帝国摇摇欲坠。作为犹太人的卡夫卡与撕拉夫人没有什么往来,而布拉格的多数民族是斯拉夫人;他受的是德语教育,这使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这样一来他的生活显得特别孤立。

卡夫卡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性格刚强,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对自己唯一的儿子态度简单粗暴,作风专横。卡夫卡从小就感觉到来自父亲的压力,一生都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这样的生活环境以及他内向的性格特点,以至于写作成为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卡夫卡为何不愿作品流传于世间

弗兰兹·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他出生于1883年7月3日。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样的问题应该从他的家庭史上来分析。卡夫卡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犹太人,从这方面讲,卡夫卡应该是一位地道的犹太人。

卡夫卡

对于卡夫卡是犹太人吗,这个问题应该是非常明确的。从卡夫卡的出生地来看,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西米亚首府布拉格,也就是现在的捷克西部,那里正是犹太人的聚集地,根据这个条件可以推断,卡夫卡就是犹太人,同时,他的父母都是犹太人,那么卡夫卡是犹太人那是必然的。

“卡夫卡”这个姓氏在希伯来语中,它的含义是“穴鸟”,或者是“寒鸦”。根据史料记载,卡夫卡这个姓氏,很可能是在犹太人遭受迫害期间,奥匈帝国专门为犹太人规定的仅有的几个姓氏之一。这样以来,卡夫卡属于犹太人是非常确定的。所以,在卡夫卡的简介中,他总是会以犹太人的身份出现。

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5

张郃的简介

现在不少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由于只看过少许有关三国时代的书,所以对三国时代很多人物都不甚了解。有的人甚至把一部《三国演义》当成“圣经”来膜拜。将书中许许多多虚构的成份当成是历史。故而模糊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历史。它成书于元末明初,那是封建的时代,作者免不了会受封建糟粕的影响,为所谓的封建正统辩护,于是形成了“尊刘反曹贬孙”为核心的思想。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他是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与张辽、徐晃、乐进、于禁并称“五子良将”。在历史上,他是一位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大将。但在《三国演义》中,张郃却变成了一个接近于白痴的将军:前期的张郃虽然颇有勇名,但出场后先被马超轻松打败,然后赵云又轻松将其打败,所以始终不能说是第一流的武将。直到汉中后才稍微恢复了一点英雄的样子,和张飞打了好几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是好景不长,后来又因气不过张飞喝酒挑衅,被张飞打得狼狈逃窜,接着在汉水看到赵云吓得不敢交锋。在《三国演义》里,张郃简直成了一个废物,到处吃败仗,最后自告奋勇去追诸葛亮,结果被后者围射死于木门道中。其实,这些都是罗贯中先生为了突出刘备集团的厉害而虚构的。真正历史上的张郃,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伟大将领。

蜀汉建兴六年春,诸葛亮出祁山。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据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诸葛亮这次亲率大军攻打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叛魏降汉,关中大震。曹真在郿,司马懿在荆州,魏国这时派出的只有张郃并只可能派出张郃迎战。根本不可能出现《三国演义》中的曹真与司马懿两路大军在前,张郃为副手的情况。罗贯中的说法完全是把张郃的功劳移到曹真和司马懿的手中,以此来突出诸葛亮对手司马懿的不简单,而更加突出诸葛亮的厉害。这对张郃是很不公平的。

街亭之战是三国的一次经典战役,而此战起初魏军处于很不利的状态,但由于马谡的失误,张郃抓住了战争的关键点,赢得了街亭之战的胜利。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断其水源,击,大破之。”张郃此举不仅夺下了街亭,更随后收复了起初叛乱的三郡,让魏军不利的战局得以全面的扭转。诸葛亮出祁山最成功的一次,却因为张郃而以失败告终。此次战役的成功,连魏明帝都大为嘉赏。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诏曰:‘贼亮以巴蜀之众,当虓虎之师。将军被坚执锐,所向克定,朕甚嘉之。益邑千户,并前四千三百户。’”

街亭之战后,张郃奉命去荆州助司马懿伐吴,然而当时正值冬天水浅,大船无法通行,张郃于是又回军屯驻方城。诸葛亮此时利用关中空虚之机复出攻打陈仓。魏明帝飞马召回张郃以抵御诸葛亮的进攻。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帝驿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致酒送郃,南北军士三万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郃。”外姓将领能得到这样的待遇,是曹魏开国以来从未有之事。

由此可以看出魏明帝对张郃的信任和重视。而张郃没有让魏明帝失望,他的“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把军机分析得非常恰当。后果如其言,等他到了南郑,诸葛亮已经退军了。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谓的“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吧!

优秀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6

据宋人《过庭录》所载:江苏人孙山与同乡一起去省城参加乡试(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待发榜时孙山是最后一名,而其同乡则榜上无名,孙山在回家时遇见同乡的父亲,其父向孙山询问儿子是否孝中举人,孙山不便明讲,就顺口编了两句顺口溜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从此“名落孙山”就成了“落第”的代名词。

乾隆三十三年(1758),十八岁的和珅应戊子科顺天乡试。乡试系省一级的考试,凡考中者即为举人,便可参加会试。

科举取士原本是汉族地区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始创于隋唐时期,迨至明初形成以八股文应试的制度。清王朝在入关以前,即已对科举取士的做法进行过尝试,天聪三年(1639)九月举行“考取生员”的考试,诸贝勒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家主不得阻挠。

凡考中者得脱奴籍(清开国时大量掠夺汉人为奴),“俱免二丁关役,并候录用”(有二百人考中)。天聪八年(1634)三月再次考取二百二十八人。同年四月又进行选拔举人的考试,满洲人旗的刚林、敦多惠、查布海、恩格德及汉人齐国如、宜成格、朱灿然、罗锈锦、梁正大、雷兴、马国柱、王来用,蒙古人俄博待、苏鲁木等十六人成为清王朝的第一批举人,“各赐衣一袭,免四丁,宴于礼部”,此为八旗后。顺治元年(1644)十月三十日,顺治帝在皇极门颁诏,表示要沿用明代科举取士之制,每三年开科一次,仍于辰、戍、丑、未年举行乡试,子、午、卯、西举行会试(选拔进士)。对以骑射为本的旗人,直到顺治八年(1651)才开始实行乡试、会试之制。由于当时尚未实现一统,八旗子弟不逞文治,应试者寥寥无几,录取名额比应试人有时还要多,故八旗科举时停,迨至康熙十五年(1676)才开始步入正轨。

八旗科举同一般科举有很大差异,无论是乡试还是会试,第一场要先考骑射,只有骑射通过才能进入以后的考核,而且还要加试满文或蒙古文。乡试录取名额屡有文化,顺治八年定为满洲、汉军各五十、蒙古二十,此后录取名额则有所减少,至乾隆九年(1744)定为满洲、蒙古各二十七名,汉军二十名,遂成定例。地试录取名额则降至名四人(满洲、汉军原为二十五,蒙古原为十)。

尽管八旗子弟“专重骑射,不以文事争能”,但由于八旗兵额有限,基本上保持在十万左右。

而人口激增所造成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旗人子弟得不到当兵的机会,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步入考场,尤其是那些就读于咸安宫官学、八旗官学的子弟,更是把参加科考作为一个步入官场的重要途径。据朱寿朋统计,自顺治八年至乾隆戊子科(乾隆三十三年)之前,出身科第且飞黄腾达的旗人子弟就有七十五人,其中有名声显赫的有范承谟(隶汉军镶黄旗,顺治八年进士,曾任福建总督,死于三藩之乱),阿克敦(隶满洲正蓝旗,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曾任《大清一统志》、《大清会典》、《八旗通志》等著作副总裁),尹继善(隶满洲镶黄旗,雍正元年进士,历任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处大臣)。

八旗子弟中,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许多人既不识汉字,亦不会说满语,不学无术,自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从龙入关的八旗劲旅就处于汉民族的包围之中,汉语在交往中显示出重要地位,满语则因其使用机会减少而渐被废弃。尽管清朝统治者竭力提倡使用本民族语言,但在实际上仍无法改变满语日渐灭亡的局面。据昭(木连)在《啸亭杂录》中所记,乾隆时期宗室贵族多不会说满语,一次乾隆皇帝“召见宗室公,宁盛额不以国语应对”,“因增应封宗室及近支宗室十岁以下者以小考”。每年“十月中,钦派皇子、王、公、军机大臣等,亲为考试清语、弓马,诸宗室视其父爵,列次考试。其优者,带领引见,上每赐花翎、缎匹以奖励之;其劣者,停其应封之爵以耻之”。把是否掌握本民族语言,作为能否袭爵的条件,这本身就足以反映出问题的严重。

和珅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对《四书》《五经》亦能倒背如流,写八股文也是轻车熟路,然而命运之神却同他开了一个玩笑,在戊子科乡试中竟然名落孙山。

浅析高考历史命题的新特点 篇7

一、选择题普遍使用材料创设情境

历史试题现在命制的思路基本都是选择大主题再辅助“材料”设置新情境后再让学生去分析。

例如, 2010年文综试题全国卷Ⅰ准确率较低的一题。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 名为《宋文》者, 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 不可流布, 而雕印之人, 不知事体, 窃恐流布渐广, 传之虏中, 大于朝廷不变…… (请) 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及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的能力, 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 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 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 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 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 妄行雕印文集, 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 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 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选项。

二、主观题材料文字多, 难度大

2007年全国卷Ⅰ第38题材料文字达1033个, 40题材料有308字, 合计1341字;2008年全国卷Ⅰ第37题虽然下降至575字, 但39题上升至799字, 合计1374字;2009年到2010年江苏卷主观材料题文字更是多达2500~3500字左右。这些发展贯彻了高考大纲规定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等项能力考核目标。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就应经常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材料汲取有效信息, 联系所学知识依据材料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

三、命题人的专业方向“潜规则”的影响

突破高考历史常识答题的“瓶颈” 篇8

关键词:高考历史;历史常识;教学

一、突破“瓶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2007~2010年全国高考中连续出现相关历史常识内容的命题,如2007年全国卷I第12题从“谥号”入手考查古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汉武帝),2008年全国第12题从一般常识上的“相邻山水”的关系考查“阴”(山之北,水之南),还有2008年全国文综第13题选择题对“中国近代化”概念的考查。近年来,历史常识考查的命题炙手可热。

有关历史常识命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每年数量虽然不多,全国卷一般为一道选择题,分值4分,但这道题考生失分率在10%以上,究其原因,第一,复习迎考教学中对历史常识重视不够,与现实生活常识联系较少,甚至脱节,致使一些学生对此类常识掌握不完整甚至缺失;第二,平时类似历史常识的习题训练太少,学生在高考中有些束手无策;第三,有的虽有历史常识的教学和练习,但要么对历史常识讲解不清,要么练习题过于单一、直白,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总之,历史常识答题失分率之高,再加上它是文综卷中历史部分的第一道选择题,很大一部分同学因万事开头难而较严重地影响了考试中的心理情绪和高考水平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了文综考试分数。

二、突破“瓶颈”的举措

1.教师应加强历史常识的研究,尤其应加强对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文化(即名人名言)、成语典故、日常生活习惯等的研究。只有对历史常识进行了分析、研究,才能在历史教学中信手拈来、有备无患。

2.加强历史常识的课堂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课文内容牵涉到哪部分历史常识,教师应适时联系,把历史常识有机整合到历史教学中去,如爱国诗人屈原,与屈原“忧愤之死”的爱国精神、端午节的来历以及闹龙舟等纪念活动结合起来;又如有关“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教学,就可以联系到“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历史典故,在历史教学中把历史常识穿插其中,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历史成绩。

3.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行历史常识的游戏会。游戏会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一种是教师以猜灯谜、提问题等形式,让学生回答;另一种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学生事先查找资料,然后在游戏会进行历史常识的讲故事比赛等。通过历史常识的游戏会,活跃校园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累资料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4.加强历史常识试题练习和测试,培养学生利用常识解答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历史常识试题练习和测试可以实行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分散是指把历史常识试题分散到课堂练习、章节测试和每月考试之中。集中是指对历史常识试题进行一两次专题练习,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从而突破历史常识试题的“瓶颈”。

5.分段、分类归纳,形成较完整的历史常识教学与练习的资料库。对于内容丰富的历史常识资料,必须进行有效的整理,主要有两种整理方法。一是按历史阶段,分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历史常识资料,二是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历史常识资料。使学生对历史常识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在高考中就可以避免学生对历史常识试题毫无准备而束手无策,更不至于因第一道历史选择题失分而造成学生的紧张心理,影响后面考试的正常发挥。

三、突破“瓶颈”的原则

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历史常识的研究、教学和练习,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相关性原则。教学中教师所选取的历史常识资料必须与教学内容或高考考纲内容相关,否则劳而无功,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针对性原则。教学中有关历史常识的教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是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进取精神,还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等,都应目的明确。

第三,典型性原则。人类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常识也浩如烟海,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常识也为数不少。高三师生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不可能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历史常识都提到,所以,所教、所学、所练的历史常识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第四,准确性原则。在历史常识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常识讲解的准确性、材料的真实感和现实感,避免造成以讹传讹、与现实脱节的现象,否则,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历史人物 篇9

徐乾学简介

徐乾学生于公元1631年,卒于公元1694年,是清朝学者,藏书家。值得一提的是,徐乾学是顾炎武的外甥,鉴于徐乾学在文学上的不俗造诣,人称“昆山三徐”之一。徐乾学生平丰富多彩,他的藏书生涯更值得一提。

通过徐乾学生平经历得知,徐乾学是江苏昆山人氏。公元1670,徐乾学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第三名,由此得以踏入仕途为官。徐乾学为官之初,担任的是编修一职,随后徐乾学先后担任过起居注官、《明史》总裁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多个官职。

公元1687年,徐乾学晋升为左都御史兼任刑部尚书一职。徐乾学为官期间,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主持修编过《明史》、《大清一统志》、《读礼通考》等书籍,为古代历史的记录作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公元1688年,湖广巡抚张汧爆发了贪污案件,这次贪污案件影响的范围非常大,其中徐乾学也被牵连其中。根据湖广巡抚张汧的供词,他曾收买过徐乾学。康熙皇帝知道此事后,并没有追究徐乾学,在康熙皇帝的包庇之下,徐乾学并没有得到任何处置。

不久之后,同僚许三礼上书弹劾徐乾学,随后徐乾学以“放归田里”上书请奏康熙皇帝,希望康熙能让他告老还乡。随后,康熙皇帝同意了徐乾学罢官,但是让他回家编著《大清一统志》。

徐乾学回家之后,便效仿《资治通鉴》,在同僚的帮助之下,编撰《资治通鉴后编》。公元1691年,徐乾学曾经包庇朱敦厚一事被告发,事发后康熙革掉了徐乾学的官职。

徐乾学的藏书

徐乾学藏书非常有名,因此徐乾学也是清朝著名的藏书家。徐乾学藏书的地方被称为“传是楼”,位于江南玉山镇。徐乾学踏入仕途之后,之所以能得到康熙皇帝的重视,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徐乾学是江南一带著名的藏书家。

徐乾学藏书楼共有七间书库,里面藏有经史子集四类书籍,共有七十二橱,共有万卷图书。徐乾学子女出生后,徐乾学用这些书籍教导子女,希望他们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事实证明,徐乾学用藏书教育子女是卓有成效的。

徐乾学的五个儿子相继都中了进士,而女儿徐昭华也是清朝年间著有的才女。徐乾学藏书楼,不仅收藏万卷图书,还刻印书籍。徐乾学曾经为纳兰性德刻印的《通志堂经解》,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

徐乾学年轻时,便开始了藏书工作,刚开始因为缺乏资金,徐乾学便以手抄的形式记录内容。等到徐乾学入朝为官后,很多门生和同僚也会赠送徐乾学书籍。徐乾学利用这些书籍,创作了很多作品。

历史人物的高考作文 篇10

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森林火灾让全国人民揪心,大家默默祈祷扑火队员顺利归来。然而,4月1日,噩耗还是传来,30名扑火队员壮烈牺牲。4月2日,30名牺牲人员名单及照片公布。

1个80后,24个90后,2个00后,平均年龄23岁!看着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我和众多网友们一样泪眼朦胧。他们的惨烈牺牲,像30颗灿烂的星星陨落,在沉痛哀悼的同时我由内心生发出一股崇高的敬意:他们是舍身忘死的逆火英雄,永远值得被敬仰、被铭记。

请记住他们选择英勇无畏。攀高楼、战火海,下深井,和浓烟较量、同洪水搏斗、与死神周旋。接到救援命令,他们必须立马全副武装,急速赶赴现场,每一次执行任务可能都是生死考验。浓烟滚滚、烈火熊熊,难道他们不怕痛吗?怎会不怕呢?谁不是血肉之躯,谁不是父母的心头肉?是一样的疼痛难忍啊!只是,他们明知消防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人,他们还是勇敢且坚定地选择做一名消防战士,选择了便义无反顾、忠于职守、冲锋火海,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回忆起了吗?无论白天黑夜、酷暑寒冬,哪里有火情哪里就有消防战士的身影,那一抹鲜亮的橙色,是保卫群众安全的坚强铠甲,是保护国家财产的铜墙铁壁。

请记住他们替你负重前行。同是身为90后的我,可以坐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安然工作,可以享受呼朋引伴、游山玩水的双休,可以拥有不被突然打断的睡眠,可以常伴亲人身旁细品生之美妙……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等词汇挂在嘴边、晒到朋友圈里。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在我们每一个安然入睡的夜晚,在我们每一次尽情欢乐的节日,在我们每一次面临无情的灾难,都有消防战士、人民警察在彻夜不眠值班值守,在竭尽全力排除万难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源自于他们的无私坚守和拼命付出。

请记住他们以生命赴使命。回顾以往奋战在洪涝火灾现场的消防战士,有徒手拎走起火煤气罐保护居民安全的,有被洪水打得上下浮沉仍不放弃救人的,也有牺牲时始终紧搂被救小孩的。此次在凉山火灾中牺牲的消防队员,大多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们投身火海不犹豫、踏进洪涝不退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座“安全长城”,为人民群众挡住了凶猛洪水和烈焰大火,真正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入团誓言。相较之下,我们反观当下、反省自身,你有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吗?有竭尽全力投入工作吗?有不折不扣为民服务吗?英雄的牺牲令人悲痛,更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逆火英雄,浩气长存!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英烈精神,永驻于心

3月30日18时许,四川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一场森林火灾。着火点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不便。当地州县,启动应急预案,投入689人现场实施灭火工作。3月31日下午,扑火人员在转场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突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英雄遇难。其中有27名凉山州森林消防队员,1名80后,24名90后,2名00后。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中,纷纷自发祭奠英雄。

4月5日,海南陵水籍烈士唐博英魂归故里。在朋友圈微信账号为“华仔”的31岁网民,竟然写出“海南男孩太多了,死一个两个正常的……”的言论,还辱骂救火英烈。目前,警方已锁定嫌疑人。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已经成为捍卫英烈权益承传英烈精神的“利器”。(据《海南日报》网络记者徐慧玲,邱肖帅报道)

上述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情,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范文】

英烈精神,永驻于心

①四川凉山发生一场森林火灾,着火点地形复杂,交通通讯不便,当地州县立即投入689人现场实施灭火工作,而在扑火人员转场途中,受风力风向突变,遇山火爆燃,30名扑火英雄遇难。而在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一网友却在谩骂救火英烈,玷污其英灵,遭到众网友的痛斥。可见,我们应依法捍卫英烈权益,传承英烈精神。

②依法惩治,捍卫英烈权益。扑火人员冒生命危险上山扑火,他们为人民舍生取义,而一些人在家中毫不感恩之心,还谩骂他们,辱没英灵,究其根本则是孟子所说的人有“四心”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人无“四心,非人也。”不负责任的一顿“愤青”,胡言乱语,自以为互联网是法外之地,其实不然。年前“暴走漫画”利用英烈形象作文章并嘲笑他们,对英烈的大不敬,既损害了英烈的合法权益,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消防员作为世界最危险职业,他们受岗敬业精神与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理应被人尊重歌诵,用“英烈保护法”捍卫其尊严。因此,学习英烈奉献和牺牲精神,面对对英烈侮辱谩骂,应心怀正义挺身而出,捍卫英烈的尊严与权益。

③尊重英烈,发扬精神。正是因为扑火人员的敬业爱岗精神与舍己为民的高尚品质,才使得山火没有漫延,伤及人民。中国发展与人民平安生活都是由英烈用血肉之躯捍卫的。刘胡兰宁死不屈,受尽严刑拷打也不泄露秘密;黄继光英雄烈士保护法用身体挡住枪口为战友争取机会,英勇牺牲;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这些英烈的艰苦奋斗,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延续,理应被尊重与发扬,让英烈精神永驻我们心中。

④继承传统,为国奉献。长征万里犹未尽,抛头洒血需英雄。安邦定国栋梁在,国家昌盛民族兴。传承英烈精神,每人都应尽一份力。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完成英烈们的遗志,为祖国更好地发展奉献力量。怎能忘中印边境詹娘舍哨所的守护神,怎能忘开山岛王继才夫妇,怎能忘“两弹一星”功勋者,怎能忘无名英雄……

⑤遵纪守法,自觉捍卫。青少年应自觉捍卫英烈的尊严与权益,面对有损英烈形象的事情要及时制止,学习并传承英烈的高尚品质,努力学习,为祖国发展尽一份力,争一缕光。

上一篇:中班语言教案:小猴请客下一篇:社会实践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