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2024-07-13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精选8篇)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篇1

是的,

人的一生,会错过许多,也会感悟又得到许多。可是有的东西,就只可以拥有一次,错过了,便永远失去了。你在感慨它的易逝吗?不,这也正是它的珍贵之处。生命,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光阴,只有一次;所以,珍惜才不会错过。

你对错过的诠释,或许是失去了,得不到了,就叫错过。那么你是否品位了错过,思考了错过?其实,空虚也是一种错过。对于生命,你珍惜了,不会轻言放弃,却浑浑噩噩的度过,没有所得,你不也错过了吗?所以,充实才不会错过。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篇2

一、准确把握主题是选择最有效的教学内容的“指南针”

关于“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徐江教授认为:“以特定文本使用者所在的学段教育目标为依据, 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 以相对‘教育值’高的为选择标准, 选择文本所蕴含相对于教育目标之达成有较大促进作用的内容为教学点”, 并认为备课还须有三点思考:“一是思考能否从这篇文章中衍生出什么有用的东西;二是思考能否从课文里汲取什么有用的东西, 而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读好’它;三是要思考如何在生活、学习中把从文本中得到的有用内容运用起来。”

《台阶》主题具有多元性, 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的, 有要摆脱贫困发展生产力的, 有剖析农民谦卑心理的, 有颂扬“父亲”坚韧不拔的。但这些是否是最有价值或最接近作品的本真, 值得进一步探析。对作品的解读, 常易陷入几个误区:一是受时代背景或写作背景的束缚;二是受已有解读的束缚, 不追问是否真有道理, 不善于用自身生活经验进行考问, 盲目地认同;三是受政治或社会观念的束缚, 不能从人性的高度或角度进行解读。进入这些误区, 很容易导致对作品主题解读的牵强附会或浅表化, 导致从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上都难以挖掘出作品中对学生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所以, 要做到徐江教授所说选择到相对“教育值”高的教学内容,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二、《台阶》主题探析———对幸福追求的思索与困惑

《台阶》选自李森祥的小说集《台阶》, 人教版语文教材安排在八年级上册, 与《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信客》一同组成以爱为主题的单元。单元提示中说, “这个单元就以‘爱’为主题, 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 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 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似乎界定课文的主题为———对父亲的关爱。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研讨”中认为, 《台阶》“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小说告诉我们, 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 根源在于经济落后”, “小说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亿万农民的希望在于先进生产力, 以此迅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结束老牛拉破车的日子”。对本文主旨的把握, 这三句话中, 我认为仅“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方向是对的, 如果我们接着追问一下:“我”为什么凄楚、辛酸?就会发现真正主题之所在。

我认为, 《台阶》的主题不是“对父亲关爱”, 不是讴歌父亲的毅力和精神, 更不是“告诉我们, 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困苦, 根源在于经济落后”和“深沉地回响着时代的呼唤”, 而是对幸福追求的思索和困惑, 告诉我们, 要去追幸福, 要善于总结借鉴父辈的人生得失与经验。更具体地说是对目标、过程与幸福的思索和困惑, 而“对父亲的关爱”只是“我”思索的诱因, “父亲”的人生得失与经验正是“我”思索的凭借。当然, 其中也表达出“我”对“父亲”一生辛苦地劳碌奔波、目标达到在短暂的兴奋之后却怅然若失的深深的惋惜和关爱之情, 但更为主要的是由此生发出的对如何追求人生幸福的思索与困惑, 作品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像“父亲”一样追求幸福, 度过一生?我们要如何追求幸福?我们如何让追求幸福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我之所以说作品的主题是这样, 首先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而不是“时代背景”, 有些东西是超越时空的, 解读文本, 应该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多用生活经验。

1. 从“台阶”的三层意蕴看作品主题。

《台阶》这个题目至少有三层意蕴, 表层意蕴是“所写的故事是父亲为了获得地位要建高台阶新屋的人生故事”, 表层的“台阶”又有“实”和“虚”两层含义, “实”是指屋子的台阶, “虚”是指父亲的人生目标;而深层意蕴是“在父亲为了获得地位要建高台阶新屋的人生故事中, 可以总结出来的人生得失和经验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关于这一点, 作者在小说集出版时答记者问时曾说, “台阶里的父亲是解放后的, 已经有了一丝自我意识的觉醒。《台阶》以台阶这样一个意象, 来塑造父亲的一生。从而传递出隐含的主题, 那就是父亲形象绝对是儿子成长的第一个台阶, 甚至儿子是站在父亲肩膀上去够我们人生果实的。”台阶是“一个意象”, 对父亲来说, 台阶是目标, 准备建高台阶新屋的经过就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对作为儿子的“我”来说, 意思是父亲的人生经验是我的人生之路的一个基础, 不论是成功经验或是挫折、失败的教训。“父亲形象绝对是儿子成长的第一个台阶”, 换个更明白的说法就是“从父亲的人生中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绝对是儿子成长的第一笔人生财富”。多数的解读往往忽略了后者, 我们不妨问一问:如果解读时不分析总结父亲的人生经验, 不分析父亲人生的得失, “父亲形象”何以成为“儿子成长的第一个台阶”?需要注意, 教师教学用书强调父亲“拼命干、坚韧不拔、勤劳”等是“父亲”的优秀品质, 而不是父亲的人生经验。而且似乎有一个倾向, 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也只注意分析好的一面而忽略了不足的一面。父亲身上是否有不足呢?其不足是否又对“我”的人生有启示呢?

2. 从课文的几个细节看作品主题。

课文第1~7自然段, 写我们家的三级青石板台阶的由来和台阶的美观、安全、实用, 我们都喜欢, 父亲却总觉得台阶低。同时也交代了父亲个子大、力气大、勤劳等特点。这部分中, 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需要问一下为什么, 这一是为了学习作品的表达方法, 二是为了准确理解作品内容。

对这一部分, 通过问一下几个“为什么”, 就可以避免“偏重内容而忽略形式”的弊端, 就可以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是父亲认为台阶低不是出于“必须”的原因, 是不太合理的, 以此暗示父亲实现目标的过程和结果的悲剧性。⑴为什么写青石板台阶的来历?主要交代父亲的力气极大, 但更主要是说这三级青石板台阶有一个父亲和我们家人都可以引以为荣的来历。⑵为什么对青石板台阶进行这样的描写?注意作者的用词, “光滑了些”、“一颗颗硬币大小的小凹凼”、“清幽幽的”、“宽敞阴凉, 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 躺一躺”, 很明显, 作者是要说明青石板台阶的不易滑、美观与舒适。⑶为什么“母亲坐在门槛上干活, 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作为母亲, 是最担心孩子安全的人, 母亲这样做, 显然是认为青石板台阶是安全的。⑷为什么写“我”在青石板台阶上的活动?对“我”的活动的叙写是极有情味的, 明显是表达“我”对青石板台阶的喜爱。⑸为什么写父亲“觉得坐在台阶上很舒服”, 写父亲在台阶上洗脚?在交代父亲终年辛劳、个子大等特点的同时, 更主要是说明其实父亲心底里也觉得三级青石板台阶舒服、实用。

在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也需要注意, “我想一步跳到门槛上, 但摔了一大跤。父亲拍拍我的后脑勺说, 这样是会吃苦头的!”有几个问题:“这样”是怎样?为什么不是母亲说而偏偏是父亲说?为什么父亲偏偏说这句话?首先, “这样”意思比较明白, 父亲意思是告诉“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是要吃苦头的, 但“我”当时不一定能明白这个道理, 这句话的用意是说, 父亲明明也知道这个道理, 但他还是做了这样的事, 也含蓄地指出, 父亲所做的事并不是“真我”的意愿, 而是外界影响所致。父亲追求目标的结果也正如他那时所说, 是吃了苦头了!如果我们将小说结尾父亲的一句发问和这联系起来, 就更能体会到作品的匠心独具。结尾写“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这五个字的发问意蕴是丰富的, 但最主要的是借父亲之口以问话的形式来含蓄地说出作者对父亲人生得失的思考和总结:这人为什么明明自己知道会吃苦头不应该去做的事也偏要去做?为什么达到目标后的感受和自己原先所想的不一样?是不是自己当初所定的目标根本就是错误的?

这些正是要含蓄地说明“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并不是出于“必须”的原因———青石板台阶这么美观、舒适、安全 (不易滑、较低) 、实用, 而且里面有一个父亲和家人都可以引以为荣的来历, 其实连父亲本人心底里也喜欢 (这一点, 在第二部分即得到证实) , 暗示了“父亲”追求幸福过程和结果的悲剧色彩, 这也正是“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的原因。

三、不同的主题认知对内容理解差异比较

首先以对第1~7自然段的理解为例。教师教学用书对第1~7自然段的意图的理解和前述我的理解有较大不同, “问题研究”第1题是“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教师教学用书认为,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 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第一, 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 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 前后就形成对比。第二, 写石板粗糙, 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第三, 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 表明那时年幼, 而新屋造好, ‘我已经长大成人了’, 说明准备盖房子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能连跳三级, 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 又是写台阶之低。”其实, 这三点我认为都有点牵强。第一点, 关于“前后就形成对比”对突出主题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教学用书没有接着说明。前面已经说到, 写这一点, 主要是说明三级青石板台阶有一个父亲和我们家人都值得引以为荣的来历 (可惜父亲没有认识到) , 因为, 在农村“大力士”是被人敬佩的。当然, 也和后面的闪伤了腰形成对比, 但主要作用是说明“父亲”由于漫长的准备过程中的极度辛劳, 随着年龄的增大体力已经不能和当年同日而语, 突出父亲为了“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点, 青石板做台阶为了防滑, 一般是不能太光滑的, 如果是太光滑的石板, 要用来做台阶反要将它弄粗糙一些。这和经济条件差没有关联。第三点就更牵强, “我”那时年幼, 课文已经直接交代了, 根本不需要用“我”跳上跳下来再说明。“写小孩能连跳三级, 可见台阶之低”的说法就更经不起推敲, 有的风景区有上千级台阶, 小孩子照样能够连跳三级, 那么也“可见台阶之低”了吗?明显是将某一级台阶的高度和台阶的整体高度两个概念混淆了。写这些, 只是说明台阶是“我”的一个很好的玩耍的场所, 母亲也认为安全, 以此来说明台阶的安全、实用和“我”的喜爱之情———如果是太高或不防滑的台阶, 家长是不会放心让孩子在上面跳的, 作为母亲更不会放心把孩子安置在上面———而父亲也认识不到这一优点 (作用前面已经述及) 。

可见, 在整体感知时对作品的主旨是否把握准确, 是制约对作品语言形式的理解的准确性的, 而这又必然制约学生能否得到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对“问题研究”第2、3、4的理解也是一样的, 在此仅以第4题为例作比较。“问题研究”第4题为“为什么‘回来时, 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教师教学用书解答为:“父亲干了一辈子, 劳动就是生命, 在他的精神世界中, 劳动是创造, 劳动有收获, 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一旦不能干活, 就失去了一切, 所以感觉若有所失。”首先可以反问一下:这和主题的关联是什么?这样解读对学生的价值是什么?是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吗?对“我” (儿子) 的人生的“台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真的是这样吗?教师教学用书之所以这样解读, 明显受其“劳动”主题的影响。理解这句话要将上下文联系起来, 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困惑与迷茫所纠缠, 内心失去安宁的心理状态。特别要和作品结尾“父亲”的一句发问联系起来理解, 父亲尽管尽量克制着自己, 将“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没有动”, 但还是压抑不住内心多日来的困惑与迷茫, 终于发之为声:“这人怎么了?”这五个字的发问意蕴是丰富的, 但最主要的是借父亲之口以问话的形式来含蓄地说出作者对父亲人生得失的思考与总结:这人为什么明明自己知道会吃苦头不应该去做的事也偏要去做?为什么达到目标后的感受和自己原先所想的不一样?目标达到了到底是得到还是失去?为什么别人台阶高就被说有地位, 而我的台阶高了却不是这样?是不是自己当初所定的目标根本就是错误或不恰当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样被煎熬着的内心状态, 尽管父亲很倔, 但“若有所失”的模样还是最终隐藏不住。

那么, 我的解读有利于学生借鉴作品在语言形式上的哪些精妙之处呢?其一, 在对前述所列细节的分析中学习细节描写 (白描) 的方法;其二, 学习在有了明确意图后将意图用细节描写“隐藏”起来的含蓄的写法;其三, 让题目同时具有表面和深层意蕴的方法;其四, 根据本文的启示来捕捉题材———正面立意:因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目标而获得幸福的人的故事;反面立意:类似“父亲”因方法或目标不恰当而为“成功”付出沉重代价的人的故事;审视自我, 写自己追求幸福的故事或人生规划。

在思想和情感上, 我们应该追求让学生明白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实践:作品通过写父亲为了获得地位, 经过大半辈子的辛苦奔波建成了高台阶的新屋但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的故事, 告诉我们, 人要善于发现自己和自家的优势;要追求幸福, 必须有一个正确而合适的目标, 在确定目标时不要被虚荣心所左右, 幸福不只是在目标达到之后, 要善于体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的快乐。同时, 作品还告诉我们, 父辈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对父辈要有一颗关爱和感恩之心, 要善于从他们的人生中借鉴经验。在学习《台阶》后, 也应该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篇4

“后悔”、“可惜”、“当初”,这些不切实际的.词语,却是大家最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无用的话语。可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说呢?那是因为大家,经常做错事情。做完后,总是觉得当初的选择还可以更好。所以大家一直这么说。

我知道,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词,现在,我想从现在开始,不说这个词语。我就这样,把握现在。努力读书,因为我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说:“早知道,我就好好读书了。”

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篇5

聪明的人,会计划好每一天。而懒惰的人只会昏昏庸庸平凡的度过每天的24小时。

人生的春天,要朝气蓬勃,像每天初升的太阳。聪明的人,会让他那万丈光芒冲破云霞照耀在大地上;而懒惰的人将永远会被乌云遮住。

奶奶说:“青春就像小鸟会离你远去”。听到这里,我的泪唰唰的流了下来。我不要青春溜走,我有青春,我要快乐!

回过神来,自己对自己说:不要傻了,青春是会走的,可是在青春中把握青春,珍惜她,爱护她,她就不会让你感到难过,至少她离开你时,我可以说‘我珍惜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俗话说:无处买青春,青春一旦从耳边逝去,即使用再多的金钱也是买不到的。

青春,是属于我们自己,青春之花盛开,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为祖国,但实际上还是为自己。

我们是青年,我们拥有青春,青春犹如宝藏,黄金宝藏要靠挖掘,黄金需要熔炼,青春需要把握。让我们把握好自己青春,让自己的青春灿烂,辉煌!

描写把握为话题高中作文800字 篇6

孩提时天真,成年时艰辛,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人生。人生是那么的艰辛。人生是一条坎坷、崎岖的路途,走好与走坏决定了我们的一生。人生是一叶轻舟,在波澜起伏的大海中飘荡,驭船的经验和技术决定你是否能顺利抵达彼岸。人从生命开始的刹那间至结束那一瞬,及短暂又长远,人们总是主观的为自己树立目标,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终身。但沧海有多广,江湖有多深,局中人才了解。同学们你的感慨也许是有另外的意义,但又没有想过英国雪莱的那句话: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趁未来还属于自己的时候,抓住他吧,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的时候,你也错过群星了。

曾经年少轻狂的我是那么的骄傲、倔强、天真,但如今在人生这条充满坎坷的路途中,此际的我已逐步成熟起来。往事不堪回首,曾经拥有的已经失去,曾经失去的不再拥有,未来是用现在换来的。朋友们,我们应谨记: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今方年少,理应展翅飞。用我们的自信、勇气、热忱、激情去扬起生命的风帆,来乘风破浪,打造我们自己美好的未来吧!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篇7

学习日语的人都会了解到, 在日语中, 存在着复杂的敬语体系, 同时还有授受表达以及大量的避免直接判断的暧昧表达。敬语又会分为「尊敬語」「謙譲語」「丁寧語」;授受表达又会区分“利己”还是“利他”等;暧昧表达常见的则有「~かもしれません」「~でしょう」「~ようです」「~みたいです」「~ではないか」等。笔者认为, 我们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 充分理解, 会有助于我们对整个会话的一个全局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人物性格及关系的把握, 从而提升对整篇文章进而整本著作的把握。

【1】

リカ:完治!永尾完治!完治!

完治:はい。

リカ:永尾完治!

完治:あの、ここです。

リカ:完治 (かんち) 君?

完治:あ、いいえ、永尾完治 (かんじ) です。

リカ:いるだら早く言ってよ。事業部の赤名りかです。荷物これだけ?

完治:はい。

中略

リカ:どうした?元気ないなあ、声に。

完治:そうですか。

中略

リカ:その日その日の思い出をぴかぴかのバッチにして胸に贴って歩いていくの、ね。

完治:はい。

リカ:元気!

完治:あ、もうなんか一学期の終業式の小学生みたい。

リカ:うん、行こう。

完治:はい。

————『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より

以上例子来自曾经风靡一时的《东京爱情故事》, 讲述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的场景。通过会话我们不难看出, 虽然初次见面, 但是女主人公赤名莉香的用语简单、明了, 且很少使用一般敬体的「です」「ます」。而男主人公则恰恰相反, 由于初次见面, 则处处小心, 其用语则多见「です」「ます」体。包括在回答“是”的时候都使用的是「はい」这样一个非常郑重的词语。反观赤名莉香在表达这样的一个意思时却使用的是极为口语化表达的「うん」。这些措辞上的细小不同, 为我们展示了男女主人公在性格上的截然相反。在之后的剧情发展中, 莉香的大大咧咧和完治的小心谨慎、犹豫纠结都有得到很好的印证。

【2】王:あ、マイクさん、こんにちは。

マイク:おす。

王: (王がびっくりする) えっ、今、何て言ったんですか。

マイク:おす。空手部の挨拶何だ。

中略

王:ああ、のことですね。

マイク:ああ、そうかな。王さんはカンフーができるの。

王:いいえ。中国人だからといって、みんなカンフーができるとは限りませんよ。私は太極拳ならすこしや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すけど…。

マイク:じゃあ、ちょっとやって見せて。

王:ええ?!私がやったのは中学校のときで、もう忘れてしまいました。それよりもマイクさん、空手の型をぜひみせてください。

マイク:オッケー!

中略

マイク:じゃあ、一緒に空手やらない?空手部に入れば、友達も増えるし、体も強くなるし。ね、やろうよ!ね·ね!

王:うーん…。でも、私はまだ日本の生活に慣れてないし、今から私みたいな初心者が入ったら、かえって迷惑になるんじゃないですか。

中略

王:うーん…、まいったな。じゃあ、ちょっとのぞくだけ…。

————『総合日本語』よりP30-31

此例来自高校日语专业精读教材。对话双方为中国人小王和美国人麦克。在这段话中, 小王措辞谨慎小心, 例如他多次使用上段中笔者提到的「です」「ます」。美国人麦克却使用了像「だ」「の」等这样的简体来回应。同时, 在问候的时候, 小王使用的是较为郑重礼貌的方式「こんにち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麦克的「おす」。再者, 当麦克得知小王曾练过太极拳时便要求其展示, 小王先「ええ?!」表示吃惊, 随之以「私がやったのは中学校のときで、もう忘れてしまいました。」为借口推脱。但当小王要求麦克展示空手道时麦克则丝毫未曾推脱。最后, 在麦克的极力邀请下小王答应去空手道俱乐部去看看。可即便是答应, 却也是勉强为之。通过「うーん…、まいったな。じゃあ、ちょっとのぞくだけ…」可见。以上种种, 我们总结后可以解读为, 小王身上体现着中国人传统的低调和谦虚, 与之相反, 麦克也很好地诠释了欧美人的直接。另外, 就两人的关系而言, 我们亦可以有所窥视。

【3】

大己:いや…。ここで大丈夫です。

すぐ帰りますから。

佐川:まあそんなこと言わずにほらゆっくりしてけよ。

今おいしい中国茶入れてやるから。

これがうまいんだ。

大己:掲示板の名前移動させました?

佐川:うん?

大己:俺心臓外科学ゼミに受かってたんじゃないんですか?

どうしてそんなことしたんですか?

佐川:フフフ…。じゃあ聞くけど心臓外科学ゼミを志した理由は?

大己:うーん。

今注目されてる分野だし...

見学したとき活気あるゼミだなって。

佐川:それだけか?

大己:心臓が最後のとりでかなって思ったんです。

心臓が止まってしまったら...

どんな医学も意味を成さないから。

————『VOICE』より

以上为医学院学生和自己教授的对话片段。即便不加以说明, 我们也可通过对话措辞来做出身份判断, 即使用「です」「ます」的“大己”为学生, 而使用简体的则为教授。由于身份的不同, 则影响到了人物的措辞。再者, 教授佐川对此学生欣赏有加, 基于此点, 学生的措辞也并非一直谨小慎微, 零散也可见其未使用敬体的情况出现。从人物性格判断来说, 虽说学生的措辞使用了一般敬体, 但一样难以掩饰其年轻鲁莽的部分;教授的部分含糊其辞, 躲闪间凸显其沉稳睿智, 简单提问最终达到自己对话的目的。

【4】王:あれ、次の力士、日本人じゃないみたいですね…。

マイク:そう、朝の海はハワイ出身なんだよ。[1]

小王和麦克去看相扑比赛。在对相扑身份确认这件事上, 小王的判断使用了「~みたいです」, 即“好像是~”;麦克的措辞为直接判断的表发方式「~だよ」。以此判断, 小王对这件事的信息把握不如麦克丰富, 同时, 其性格也决定了他的措辞选择;麦克的直接判断部分来源于他的性格, 部分表示他对信息的把握程度。再者, 二者属于同一宿舍室友, 所以麦克使用了「~だよ」而非「~ですよ」这样的表达方式。

【5】もうちょっと日本の力士を応援してくれてもいいのに…。[2]

本句使用了授受表达「~てくれる」。虽只是简单的一个句子, 通过授受表达, 读者则可判断发话人所站的立场甚至其国籍身份。另外, 通过这样的一个句子, 我们亦有可能判断出会话双方的关系。即其面对的是关系较为亲近的朋友。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对话双方措辞的分析研究,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等影响我们对整个篇章做出判断的因素;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一步正确引导。当然, 影响会话双方措辞的, 除了人物性格、关系、地位等因素外。会话双方所处的环境、场合等, 也有可能对其措辞产生影响。这点将作为之后的研究切入点进一步研究。另外, 对人物性格、关系等的判断, 还应充分理解前后文的文脉关系, 细读文中说明。

摘要:通过对日语会话中会话双方的措辞分析, 探讨读者对人物性格极其关系的把握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日常的会话活动中, 不同的人物由于其性格, 会话双方所处的地位, 双方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其措辞亦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笔者试从对几段日常日语会话的分析, 来把握人物性格以及人物间的关系。笔者认为, 我们通过对这些部分的分析, 充分理解, 会有助于我们对整个会话的一个全局把握, 有助于我们对人物性格及关系的把握, 从而提升对整篇文章进而整本著作的把握。

关键词:日语会话,人物性格,人物关系

参考文献

[1]彭广陆守屋三千代.《综合日语》第三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P60

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 篇8

IBM高度重视在国际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Aerospace & Defense Industry,简称A&D)的业务增长。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共同面临着技术和产品难度大、生产批量低、产品生命周期长、客户关系复杂以及全球伙伴关系在合作和竞争中动态多变等业务困境。IBM清楚地洞察到,在当今的A&D领域也出现了巨大的成长潜力,例如:作为人类史上开发的最为复杂的机器之一——波音787客机,其中软件开发量达到惊人的八百万行;未来20年,全球航空运输业新兴市场需求成长高达300%以上;由于国际化协作和系统集成分包,一架空客380客机一半以上价值的飞机部件竟由美国公司制造……将迫切需要国际航空企业改变以往的业务运营模式并扩大市场范围。

A&D领域的企业为了保持连续成长的态势,必须应对:1)创新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日益复杂对设计流程和交付流程的影响;2)新兴市场对制造和销售的影响;3)金融危机造成的防务领域预算大幅度缩减;4)全球化驱动的价值链和供应商合作战略的复杂化;5)为寻求新的市场机会而进行的大规模企业并购和重组等。IBM有针对性地在A&D领域提出了“洞察力和产品创新(Insight and Product Innovation,简称IPI)”解决方案集,IPI目标是确保公司持续地保持盈利的成长性和生产力的长期性。IPI解决方案帮助企业优先改善以下三个方面:1)管理产品开发过程的复杂性为创新的新系统开发带来效益;2)通过差异化的售后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3)优化企业的整个价值链。IPI解决方案的核心聚焦于信息集成、流程协同和模型优化,见图1所示。

IBM为这些企业定义了业务转型和发展的方向(如图2所示),加速新产品的创新并增加战略的差异化和营业收入潜力、减少项目计划风险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系统和软件开发的成本。IPI重点围绕业务规划和转型、产品和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协同和产品支持四个方面,提供了针对关键业务的规划和执行的工程解决方案。

IPI支持客户在业务转型过程中达到:建立与市场需求一致的创新战略和执行路线图;确保在决策制定、状态报告和战略回顾过程中,缩短业务和工程之间的差距;集中地进行数据、计划和任务调度的管理,以快速地对市场和业务环境做出响应。Jazz 就是IBM提供的一项支持性技术,用于搭建一个可伸缩、可扩展的下一代协作式软件交付平台。其关键是帮助企业建立起协调全球化开发资源和分布式团队管理的环境,彻底转变工程人员协作开发软件的方式,以实现在众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的无缝集成,以及与软件开发项目相关的资产的协调管理,如图3所示。

上一篇:民族团结教育总结下一篇:悔-六年级写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