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2024-08-04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共10篇)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1

名师工作室要成为教师发展研究的窗口,成为教师发展交流体会、反思问题、解决困惑、创生智慧、形成思想的中心,成为令教师向往的“学习型”“研究型”的学术团队,努力探讨教师发展的思路和策略,努力建设“智慧型”教师队伍,形成一批在本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个性鲜明的名教师。

组建学校名师工作室,是实施名师工程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建立优秀教师间合作互动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我校优秀教师的重要培养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和骨干教师的孵化地,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工作室职责与分工

(一)职责

1、名师工作室各成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名师工作室各成员应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自觉学习研修,扎实掌握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动学习和了解相关学科国内外发展新动态,积极探索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有教育教学风格,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

3、坚持“让名师在一线,还名师于课堂”的原则,名师工作室成员要积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承担教育教学培训任务。每位名师工作室成员在任期内必须培养和指导本学科青年教师二人,把名师工作室“在教、支教、带教”及工作绩效作为认定、考核名师工作室的重要依据。

4、积极承担教学示范课、观摩课、评课议课、专题讲座等教学任务。工作室成员每年在县级以上执教示范课、观摩课不少于一次或在校级以上范围作专题学术讲座一次以上。

5、定期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如校本教研、课例研究、教材分析、专题学习和教学反思等学术研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主动承担教改实验或参与教科研立项课题,积极撰写有关的专业论文、经验总结、科研报告。工作室成员每三年至少参加一项市级教科研课题工作,至少一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6、名师工作室各学科组有责任与市、县相关的名师工作室或相关的学科教研室对口合作,共同组成有层次有分工的市、镇、校三级名师的优质资源网络,充分发挥和共享名师优质资源。

7、加强完善名师工作室的网站建设,形成本学科工作室的特色,提高网页点击率、更新率,网页内容既反映工作室工作进展情况,更要提供贴近本学科教学实际,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资源。名师工作室每月必须更新充实网页内容,每月至少有一次安排成员和基层教师互动答疑,体现名师工作室qq群的实用性、有效性、互动性。做到本地工作室优质资源最大化的与一线师生分享。

(二)分工

1、工作室负责人的职责

(1)工作室负责人必须制订年度工作计划。

(2)确定工作室教育教学专题研究项目及主要研究方式、达成的研究目标、预期成果及呈现(辐射)方式,负责整个课题分组实施和协调工作,并撰写相关的报告。

(3)制订工作室成员培养考核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每学年对工作室成员专业化发展作出评价考核。

(4)完成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教科研等培训任务。

(5)建立和健全工作室各项制度,做好记录工作。

2、工作室成员的职责

(1)工作室成员制订三年个人成长发展目标,配合工作室负责人共同制订具体培养计划;

(2)在个人专业化发展成长档案中增加在工作室中学习、成长的内容记录。

(3)尊重工作室负责人及工作室其他成员,服从工作室负责人的有关工作安排,及时完成工作室负责人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协助工作室负责人开展各项活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方案,使“工作室”能高效运行,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4)工作室成员必须协助学校培养年轻教师及特长型学生,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三、工作室规章制度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的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安排本学期需展示的成果内容及形式,分享成功的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

(3)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课题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2、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负责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3、考核制度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负责人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4、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工作室负责人兼管。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2

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学习, 教学策略和风格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教师如果置身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中, 可以彼此分享、交流信念、价值观, 教学方法策略, 彼此协作。名师专业工作室作为教师研究、合作的一个群体,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成员之间的合作、分享的学习形式, 成为教师认知发展的有效途径, 也是知识建构的有效手段, 在团队中不同教育智慧水平和知识结构的教师互相启发, 优势互补, 思维碰撞, 形成巨大的合力。成员之间不同的教育风格、不同的教学方式为群体智慧的形成提供了资源和平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 (以下称为“南岗工作室”) 就是这样一个专业合作体。他们以自己富有成效、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在引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努力, 值得借鉴和思考。

“南岗工作室”有成员28人, 来自区内21所学校, 成员的组成有着一定的层次性, 区教研员陈晓东负责组织和牵头, 其中市级骨干教师7名、区级骨干教师9名、有学校着力培养的年轻教师。尽管成员来自一个区, 但不同的任教学校, 不同的专业结构背景, 成员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不同, 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要求, 但有共同的发展愿景, 成员间真诚合作, 有效沟通, 合理分工, 成果共享。近两年在探索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研究思路与实践方法上有新的思考和举措。

一、理论做桥梁, 交流为载体

教师的理论提升对于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经典, 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 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因此, 和其他研究群体一样, 南岗工作室也把学习放在提升成员专业水平的第一位。工作室要求所有成员不断的学习科学前沿知识, 了解掌握教学前沿信息, 开阔视野, 立足点更高。南岗工作室凸显特色的学习策略是将学习同反思一样, 放在舆论监督之下, 在网络中相互监督、交流, 引入更多形式的同伴互助, 使工作室保持生机, 克服研究时间延长可能导致的倦怠情绪。

理论学习的策略:

(1) 分层次学习, 如骨干教师阅读《儿童如何建构概念》, 青年教师学习《科学究竟是什么》。 (2) 在线 (精品论坛的网上工作室) 撰写学习体会, 利用网络监督与交流。 (3) 每月第一次工作室活动内容为工作室成员交流学习体会, 设定成员讲堂, 每人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4) 根据研究进展情况, 及时推荐教师学习资源, 例如, 近期推荐的书目是《万物简史》和《中国哲学简史》。

二、科研做先导, 问题即课题

南岗工作室坚持“思路确定出路, 布局决定结局”。首先工作室确立了科研先导的思路, 坚持“问题即课题”的研究理念, 根据目前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室将“如何理清概念教学的程序并转化为教学实践”作为近期重点研究的课题。而研究这个课题的根本目的是为改善学生的学习。因此, 工作室成员将3—5年级学生的“前概念水平”的调查作为解决问题的首要突破口。具体做法是:

(1) 将3~5年级教材逐单元设计论证前概念调查问卷, 逐题研究题目的调查目的。 (2) 完成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的学生问卷调查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的数据统计工作。 (3) 反思每个环节中研究过程和目标达成的关系, 发现存在的问题, 如研究深度不够、急于着手开展实践等, 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的研究态度。 (4) 围绕前概念问卷调查的命题的信度和效度开展研究, 并从调查结果中反馈研究成效;逐步建立对学生发展规律研究的资料库。

三、立足教材, 依托网络

设计前概念水平调查问卷的过程首先是教师熟悉教材的过程, 了解儿童认知的过程。研究概念的建立, 离不开对教材的研究, 首先要十分清楚在教材中编者是如何呈现概念链条的, 其次要明确教学目标是如何体现的?为此, 工作室以教材为立足点, 以网络为依托, 有的放矢地研究相关主题。研究办法是:

(1) 工作室成员相约隔周一次, 逐个单元、逐课, 进行精细化备课, 形成共识、成员共享。 (2) 以精品论坛的网上工作室为载体, 逐课撰写教学后反思和建议, 做到“成果服务课堂, 共享实现共赢”。 (3) 以南岗区科学名师QQ群为在线平台, 利用每日值守制, 交流分享。

四、先反思调整, 后分层推进

反思对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是科学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 增强教育能力,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实践后, 工作室的成员及时反思, 总结成绩分析问题, 在此基础上调整形成了新的思路。即如何在教师的执教经验中, 融合进概念教学的流程, 使之成为教师的心理模型。在这个总目标下, 细分层次, 先将如何设计概念教学的规范流程, 作为工作室的短期目标;其次, 结合教材, 依据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按概念形成分成不同的类型, 作为工作室中期目标;第三, 如何把握教材中的概念体系, 并把概念的形成过程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 作为工作室三年达成的长远目标。伴随着研究目标的达成, 成员的专业水平也要有飞跃, 科学规范, 提升专业能力, 保持工作室的生命力。

推进目标:

(1) 用一年时间规范流程, 基本按精细化备课思路执教。 (2) 用一年的时间, 按概念的形成, 将课程分成不同的类型, 探索不同类型教学模式。 (3) 再用一年时间熟练地实施概念教学的教学流程。

在服务于教学实践的目标驱动下, “南岗工作室”不断地在行动中检验、实践、推广研究成果, 在实现从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上发挥了纽带与桥梁作用。在教育科学出版社举办的2011年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展评大赛上 (天津片区) , 南岗工作室成员延兴小学姜楠老师执教了《光的反射》一课, 这节课就是南岗工作室在小学科学概念建构上的探索。尽管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确实是他们在概念教学上的思考与尝试, 是教学研究与实践结合的有效探索。通过大赛, 工作室再次反思了教学设计上的问题, 反思和梳理了概念教学的流程, 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目前工作室的一些骨干教师, 如继红小学的金光涛老师, 延兴小学的魏文龙老师、奋斗小学的富静老师等都能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 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 在教学与研究中发挥着辐射示范作用。南岗工作室正逐步成为一个研究氛围浓郁, 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集体, 这种氛围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在这些名师骨干周围又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教学和研究骨干, 在教学研究之路上也开始迈上新的台阶。“南岗工作室”的发展目标是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做强工作室, 形成文化, 扩大影响, 成为全市乃至省的基础教育的一个品牌。新课程给科学教师带来了挑战, 也带来了成长机遇。科学教师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 选择和参加适合自己的研究群体, 在合作中学习, 在反思中提高, 才能融入新课程, 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南岗工作室”的组建、实践探索使我们更进一步的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 需要在有效的研究氛围下不断地对学科教学的核心问题进行探索, 不断地思考什么是理想的教育, 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协同发展, 提升科学实践智慧。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在教师专业发展由被动转为主动的今天, 探索通过怎样的途径和以怎样的策略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更值得思考。专业团队、名师工作室是为大家熟悉的一种专业团队建设管理办法, 而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活动是专业团队得以凝聚人心、发挥最大作用的关键之一。以哈尔滨市南岗区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团队实践为视角, 介绍和分析该团队的实践策略, 以引起更多同行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专业成长,专业共同体,科学探究,工作室

参考文献

[1]田惠生.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内涵[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3) .

[2]教育部就教师专业标准答记者问[N].中国教育报, 2011-12-12.

[3]朱永新.读书与教师成长[J].青年教师, 2007, (9) .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招募令 篇3

联盟由全国中小学内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足够成长热情的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自愿组成,属于群众性社会团体。联盟倡导新理念——以专业指导专业,以名师成就名师。依托《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创造名师引领、探讨教育、服务教学、共同成长的浓厚学习氛围和宝贵学习机会,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幸福指数。

联盟会员的权利有:

1.免费参加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会员名单(含学校名、名师姓名)常年刊登于每期《教师博览》原创版。

2.所有会员由联盟授予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铜牌,并获赠自入会之日起全年的《教师博览》原创版一套。

3.有优先在《教师博览》《江西教育》杂志、《教师博览》《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江西教育网等平台发表各种文章的权利。

4.《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号(目前有24万粉丝)专门开辟“名师工作室”专栏,定期推出会员相关文章和研究成果;《教师博览》原创版、科研版及《江西教育》杂志,优先发表会员作品。

5.会员可优先获得联系出版、宣传推广个人或集体著作的权利。

6.对联盟理事会有选举与被选举权; 有权优先优惠参与联盟组织的所有活动。

联盟会员的义务有:

1.坚持按时参加联盟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与研讨交流、撰写文章、论文评选、年度名师评选等。

2.名师工作室旗下名师,每年需作为主讲人参加1-2次《教师博览》《江西教育》主办的学术讲座、基层教研或送教下乡活动。

3.自觉维护联盟的形象和声誉,积极完成秘书处布置的各项任务。

拥有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专家们,欲加入联盟,需向联盟秘书处提交入会申请,获批后方具备会员资格,享受会员待遇。

欢迎向秘书处索取联盟章程与报名申请表。

秘书处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王 慧:0791-86765719,QQ 729628267,邮箱 729628267@qq.com。

胡波波:0791-86765972,QQ 1340863327,邮箱1340863327@qq.com。

《教师博览》杂志社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方案 篇4

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陈静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陈静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蜀光绿盛实验学校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借助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组织本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渠道,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科学途径和方法;以理论研讨为重要方式,提高教师教学理论水平。通过名师工作室三年一周期的带领和培养锻炼,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本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理论科研、创新意识等专业素质方面显著提高,使教师不断向名师化发展。

二、教师培养

1.对招聘的工作室成员的要求和期望

(1)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乐于奉献,关爱学生,热爱学校。

(2)树立素质教育的的根本思想,既教好书,又育好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3)重视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主动参与过程活动,实实在在地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

(4)主动学习,积极成长,不断向名师化发展。2.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1)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通过课例研究提高教师教学专业技能,形成符合个体特色的教学艺术,成为有教学内涵的教师。

(2)以教育科研为主要方式,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研教改能力,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提升理论修养。成为既有教学实践研究,又有理论层次的教育者。(3)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实践基地,通过开发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提高教师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育教学特点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导者。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培养爱岗敬业、乐园奉献、积极向上、相互学习的工作室基本准氛围。

(2)工作室把教师培养、学习、锻炼、交流作为提高成员自身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核心工作。(3)鼓励成员发掘自身潜力,科学性、创新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形成成果。

三、教育教学研究 1.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本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科研课题为载体,着力研究现代教育形势下,有效运用具有科技含量的教学辅助手段转变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事该项研究意义及目前所具备的优势

本工作室开展的课题研究工作,是建立在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较为完善的现代教育硬件条件和教育科研能力基础之上的。因此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提高课堂有效性方式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的内容主要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方式、途径和学生发展目标。4.研究的主要方法(1)行为研究法。在一定范围内系统地、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师生探讨教学短时、高效行为的研究,在教学中研究构建适合“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的教学模式。

(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内容的收集和研究,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方法,争取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提高和突破。(3)自然实施法: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及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掌握已有软件的基础上,研制部分教学软件。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适合教学实际的、有效的教学理论和实施策略。

5.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

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例教案、教学课件等。

四、需要的保障、支持条件

1.在学校名师工作室的领导下,成立学科名师工作室,分工合作,开展工作。2.借助学校名师工作室平台,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提高培训实效。

六、工作室规章制度 1.会议制度

(1)每月定期召开一至二次工作室会议,交流前期工作,讨论布置下阶段工作。(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开展阶段性工作总结和成果提炼。2.学习制度

(1)工作室成员需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2)工作室成员以自学和集中学习为主要方式,适时参加外出培训。3.工作制度

(1)工作室学科领衔人必须认真拟定好学科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组织名师工作室成员切实开展好名师工作室工作,努力实现培养目标。

(2)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结合学校和教研组、备课组制定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定期参加活动,完成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相关任务,履行相关职责,鼓励成员创造性开展工作。

(3)建立学科名师工作室博客,所有成员必须以博客为工作、信息交流平台,积极主动地展示、反馈、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情况、成长情况,增强工作的透明程度。

(4)科学、规范地收集整理名师工作室资料,分阶段建立工作档案,便于总结提炼工作。4.考核制度

以学校名师工作实施方案、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成员职责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开展考核工作。

二〇一二年二月

施慧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工作室组建方案

2013-03-28 13:26:34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学员培养设想 以数学学科为纽带,工作室为载体,联合一批有共同教育思想和积极要求进步的中青年教师,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创建我区优秀数学教师的培养平台,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有特色的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推动我区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培养目标:

1.关注细节,结合抓常规、重落实、促有效等专题研究,提高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及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方法,讲究教学策略,开展人人参与“单元整体化教学和作业设计的研究”,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3.具有较强的数学教育改革和实践的能力,在学科课程改革中能发挥示范作用。

二.培养内容:

(一)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以“有效教学”为指导思想,开展单元教学实践研究,寻找教学“突破点”,形成“教学特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着力研究如何在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加强“三过程、两反思”的教学反思。

(二)围绕课题,提升研究能力

1.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展课题研究。

2.加强理论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3.按《单元整体化教学和作业设计研究》的项目研究计划,按照具体时间安排,推进项目研究的进程,完成相关的项目研究成果。

三.培养方法 以“实践——研究——反思和学习”的教师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四.具体措施:

1、通过专家讲座、研读和小组讨论《课程标准》、《数学教育心理和教学设计》、《教师师德修养》等书籍,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实际需要,每年选择一本教育专著进行精读,读后有读后感。

2、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科学方法和手段。

3、任务驱动,成果管理:明确培养要求和任务,完成一定量的学习和研究任务,从学习计划的制定到总结、评价,建立档案,留下每一部成长足迹。

4、开阔视野,聚焦课堂:走到外区,聆听优秀教学课,了解他校数学教学特点、优势;针对焦点问题组织研讨、交流和展示,提高实践反思能力。

5、坚持每两周一个半天实实在在的学习与交流,加强日常的联络和沟通。

6、加强同各区第一批名师培养对象和所在学校的交流与合作,资源共享。

7、帮助每位参与学习的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五.具体安排:

三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实施,分别达到相应的指标:

第一阶段:了解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评估,指导制定学习计划。

聆听专家报告,学习相关理论,研读上海市二期课改数学课程标准和全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分解数学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单元。

第二阶段:学员的课堂教学现状逐一开展“三阶段两反思”的课例研究。

邀请专家带领学员分析、评课。

按计划开展课题研究,逐步积累研究材料,初步形成相关年级的单元作业设计。

第三阶段:继续开展“三阶段两反思”的课例研究

完成研究课题的中期研究报告或形成初步研究成果,邀请专家给予指导。

修改完善数学单元作业设计。

第四阶段:举办面向全区的展示和交流活动。

对学员的成长进行考核,整理学员成长个案资料,积累经验。

基地学校培养设想

一.基地学校培养目标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完善学科常规建设,使基地学校数学学科质量在原有基础上能有所提升。

2.通过基地学校教研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听课、评课,规范教研组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3.通过定期指导,提高基地学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1-2名教师为区级各干教师。

二.基地学校培养内容

1.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数学学科常规建设,如备课、上课、评价等。2.教研组建设。围绕课题研究主题,规范教研组活动。

3.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材结构的逻辑把握,课堂教学设计、单元作业设计、教学反思。

三.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

1、调整完善第一阶段工作安排。

1、与基地学校磨合,了解基地学校学科现状。

2、进行听课调研,了解师资队伍情况。

第二阶段:

1、结合基地学校学科教学情况,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工作,特别是备课规范。

2、继续进行听课调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基地指导计划。

3、结合基地学校的研究课题,指导科研研究。

4、根据基地学校教师听课情况,重点对1-2名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指导。

5、指导基地学校教研组活动,进行三课两反思活动,规范教研组活动。

6、撰写案例,总结经验。

第三阶段:

1、基地学校展示交流

★ 兼职教研工作设想

前一轮的工作室的经历成为开展这一轮工作室工作的有效积淀,将我在基地学校指导过程中累积的经验迁移到兼职教研员的教研工作中,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区级层面的教研工作。

一.工作目标

1.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学科领导力。

2.配合教研员,借助骨干团队力量,提高我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全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3.以“单元整体化教学和作业设计研究”为重点,通过研究与实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点工作

1.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精、业务强的教师队伍。2.加强新教师的队伍建设,强化本学科的质量保障工作,帮助新老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3.协助教研员积极开展课程研发工作,提升课程的执行能力。

4.以“有效教学”为指导思想,关注学科育人价值,细化本学科的质量保障工作。

★研发师训课程设想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在建宁县委、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工委、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我县成立了“小学音乐名师应道萍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以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宗旨,树立为学生及教师服务的工作方针,完善自我,创新创优,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我县小学音乐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全面推动我县小学音乐教学教研和改革工作。

为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形成有影响力的团队,特制定如下工作规划:

二、工作室定位和目标

定位: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目标:工作室将围绕我县小学名师工作室的总体目标,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县、市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小学音乐骨干教师群体。

具体专业发展目标:

(一)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目标

1.具有较高的个人师德修养,能够积极投身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在小学音乐教学方面有较高水平。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逐步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

3.主持的课题能够顺利结题并获得好评;至少有1篇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市新一轮的学术荣誉评比中能够再上一层楼。(二)依托课题研究提升专业素养

立足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研究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艺术,努力形成高效的音乐课堂,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推荐教育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100万字的读书量。

3.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

4.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集中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

5.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就各自对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等活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6.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要有1节公开课或观摩课,或1次专题讲座。

7.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每年写一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三年内至少一篇在CN级刊物发表。

8.外出观摩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

四、工作方式

1.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2.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3.现实活动与网络研习相结合。

五、具体工作规划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5年3月)组建命名、学习提高阶段。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6年3月)研究、培训、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2016年3月——2017年9月)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6

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一中 李金辉

2014年3月28日

一、指导思想

以黔教办师〔2015〕62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遴选第二批贵州省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工作室的通知》要求为指导,以理论学习、课题研究、集体备课、课堂观摩、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网络研修、主题沙龙、专家引领、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指导带动为主的研修形式,通过学员自主学习和跟岗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把成员和学员逐步培养成中学数学教学领域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努力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充满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辐射、引领全州乃至全省的中学数学教学,为贵州省教师发展做出贡献。

二、工作室定位和目标

(一)定位:以“理念更新、思想引导、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教学科研为先导,以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沟通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二)目标:大幅度提升兴义一中各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兴义一中的教学质量;辐射影响黔西南州乃至贵州省的一些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育教学;为贵州省培养一批名师;带动数学学科教学水平提升;引领成员(学员)团队发展;产生一批可以推广的成果。

A、工作室目标:

1、本工作室团队用三年时间,为贵州省培训100名以上跟岗研修学员;开创名师工作室网站。对网站严把政治关和学术关,网站主要内容包括成员介绍、学员简介、工作室新闻、工作计划、名师培养方案、研究成果、名师讲堂、理论探讨、疑难解答、教案交流、试卷交流、27、三年内每人至少指导二名青年教师,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取得较好的成效。

8、三年内每人至少在县级及以上教研活动承担一次公开课或一次专题讲座,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9、经过三年努力,使本工作室成员在贵州省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努力打造贵州省内一流的名师工作室团队。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制订规划。制定工作室总体规划: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制定工作室的工作计划和成员周期培养培训计划,建立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学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三年发展规划,包括确定自己的成长目标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等,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工作室的学员还要制订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目标、内容、时间、地点和措施等的落实。

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首先,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和学员推荐教育必读书目(特别是2017年后的高考研究材料)和选读书目。其次,每位成员和学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再次,通过自学,积极参与系统学习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等读书活动。最后,要求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实现成员和学员的共同成长。

3、课堂教学研讨。工作室成员深入到工作室学员的课堂教学中,定期听工作室学员的随堂课,并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与指导;工作室学员间相互听课,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员的教学水平;工作室所有成员定期参加学校听课评课活动,引领本校研修团队(或教研组)的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打造专题网站。通过网络传播和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地。随时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研讨。定期举办网络“教研沙龙”活动,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5、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网上进行读书体会、教学感悟等交流活动。

6、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每学期集中二次)就各自对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沙龙等活动,总结经验、探讨问题和安排下一阶段工作方向。

7、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研讨课、交流课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要有1节县级及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或在州、县内开设1次专题讲座。

8、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做到有组织实施,有阶段小结,有结题报告,有成果推广。主持人定期跟踪课题实施进度,检查阶段性成果,汇编成员和学员的课题研究成果。

9、参加培训。主持人带领成员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相关比赛,承担各级中学数学学科的培训,适当辐射到其他学科,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10、外出观摩学习。创设条件,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教学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更新观念。

11、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校际联合教研活动,引导成员和学员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建,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并在相互切磋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12、档案管理。加强工作室管理,建立规范的工作室及学员档案,记录工作及培养过程。

13、成果辐射。工作室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教育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专集、论文、专著、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现场指导、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引领全省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全省的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工作方式

62、学习研讨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一次,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和学员每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地学习。

(3)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4)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主持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3、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和学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学员)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考核办法。

(2)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等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4)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工作室定期建立“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主持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一次。将研讨成果发布在工作室网站上。

(5)工作室网站、及电子档案袋资料须及时更新,开通评论、留言等服务,公布个人电子邮箱,以取得更好的交流效果。

(6)工作室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4、考核制度

(1)工作室主持人考核:由省教育厅“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

(2)工作室自身建设发展情况总结:主持人根据制定的考核制度和省教育厅的考核评估要求,对工作室自身建设发展情况,在培训和指导教师方面发挥作用的情况,工作室在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进行总结。

(3)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主持人和领导小组负责,主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技能水平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5、经费制度

工作室所有经费由省、州教育厅和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提供并监督管理。工作室根据下拨款额,制定预算,做到精打细算,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6、档案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由秘书整理、主持人兼管。

(2)建立工作室工作档案。工作室的工作计划、成员周期培养培训计划、工作室规章制度、学员培养情况及时收集、归档、存档。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7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 我们湖南最早进入课程改革的国家级实验区, 2001年我在那里第一次听课改课“闹元宵” (北师大教材) 。那个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包元宵吃元宵的语文教师、那些将元宵端到我面前让我尝的孩子们现在何方?十余年改革, 引发了开福教育人对固有的课程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彻底反思。改革十余年, 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精神状态, 也深刻地改变着每一位教师的生存状态与发展方式。

今天来到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走过十年课改路, 上过不少课改研究课的“华天”优秀教师获得者吴春花老师说:“我们通过读书与教书, 拥有共同的语言, 找到共同的话题, 逐渐形成新的言语与精神密码, 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是我们专业成长中一个共同的家。”吴春花是成长于开福区这一片沃土的教师、副校长, 是开福区名师工作室的骨干。她在课程改革中历练十余年, 上过不少课改研究课, 是新世纪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参与者。她说的学习共同体是开福区名师工作室:拥有十三张灿烂的笑脸, 十三双专注的眸子, 他们怀着对教育的顶礼膜拜, 携手前行, 为了学生, 也为了自己。

勤学多思的“教师”

开福区像吴春花这样的老师很多。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新课改中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但是学生总是新来的, 教学总是面临不断更新中的挑战。“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依北宋欧阳修之言, “读书自学研训”成为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共同认识。

阅读系统而不盲目, 犹如一个人需要营养搭配的膳食, 专业领域的语文教育, 拥有自己最合理的知识结构。工作室从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人类基本知识等三类知识结构给老师们推荐共读书籍。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引领老师们用自己的智慧, 揭示蕴藏在文字深处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奥秘;王荣生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领着老师们“曲径通幽”, 探寻语文教学背后的规律与价值;季羡林的《忆往述怀》让老师们的专业阅读置于更广阔的背景, 更理性地审视一些更本源的问题。《梅琳对话》《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我爱吟诵》《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论语别裁》……一本书有多个思维角度, 思维有了丰富有了高度, 就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教学总目标。因此吴春花老师说:“一个人的精神史, 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工作室共同的阅读, 形成了我们这个团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精神密码。”

读后的交流自然而然顺理形成:沙龙研讨、读书报告会、网络交流等活动成了工作室13位老师的便餐。工作室在新浪网上开的博客中, “读书感悟”专栏很受欢迎。2010年暑假, 工作室成员陆续上传读书感悟, 刘梅婷老师和吴春花老师坚持一天至少一篇读后感, 一来二去, 你来我往, 连续多日记录自己的读书体会, 自觉地潜心于教育专著的阅读, 刘梅婷说:“虽然阅读理解艰辛, 但自感精神敞亮, 心灵充实。”

阅历和阅读同样重要, 名师工作室注重搭建“请进来, 走出去”的平台, 扩大教师的教育视野。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铁芳教授、《湖南教育》杂志社黄耀红博士、对鲁迅教学颇有建树的刘发建老师、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李湘蓉研究员、长沙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黄祖训老师均被请到工作室。专家从不同层面与一线老师平等对话, 共同探讨语文教育的困惑与模式。工作室先后组织赴北京、扬州、杭州、深圳等地参加“儿童母语教育论坛”“优秀语文教师论坛”“千课万人”等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与专家研讨与智者对话, 老师们谈笑间智升开慧眼云:“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和悦纳自我, 更要将独特的感悟、深刻的体会应用于自己的语文教学, 并在同行中宣传推广, 使更多的师生受益。”

在学习中思考, 在思考中求新, “如春苗不见其长, 日有所增”。名师工作室的教师们享受学习与思考, 享受积累与创造, 正如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狄德罗言:“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 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 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励志专业不断成长的“教师”

“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一年, 我们是开福区的老师, 走过了课改初期的激动和浮躁, 逐渐变得沉静和稳健。”这是开福区名师工作室13位教师的共识。语文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必须从源头上做起, 这个源头就是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 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在吴春花老师的带领下, 根据自己的研究能力, 工作室申报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研究文本, 研究课堂, 以不同文体的课文为案例, 在研究中逐步明晰文本解读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这是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的扎实的研究工作。每次研讨, 工作室每位成员二十分钟内独立解读一个文本。这是硬功夫, 是教师对语言感受更敏锐, 文本解读功力增强的磨砺。当大多数教师必须依靠教参走进课堂时, 工作室的老师们已经习惯从课文众多的文本价值中, 斟酌最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 已经习惯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任务, 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放松地来欣赏每一篇教材, 获得独自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尝试, 可以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与文本、作者编者平等对话的切入口。

这一课题研究的结果是, 工作室形成以“文本解读四维度”的实践策略, “文本解读三部曲”的实践方法。

“文本解读四维度”即文体特征、结构特点、语言特色、美学主题等四个维度。对一个文本的解读, 就是要从作者的思路上去把握, 要分析整个作品的整体结构, 感受文本的语言特色, 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是什么, 它的人文价值在哪里, 读出作品的意义来。“文本解读三部曲”即一个文本三次解读:第一次解读, 完全凭借个人知识独立完成, 不参看任何资料;第二次解读, 查阅资料, 整合思考, 吸纳后形成新的解读;第三次解读, 从语文及儿童的角度, 对解读内容取舍, 形成有效的教学提问或教学活动。工作室研究团队通过这样的文本解读的反复实践, 达到教师本体知识、文学鉴赏、教学设计等语文专业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先生认为, “智慧是表现在过程中的, 而表现在过程中的必须通过过程来教育”。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没有做很多课题, 但仅仅这样一个通过文本解读的课题研究, 不仅仅关注的是语文文本的内容与涵义, 或是文本的形式, 它是一种关注方法与视角的过程研究, 是一种让每一个老师去追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的表现智慧的过程, 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升研究。

演绎不一样精彩的“教师”

课堂是学生从事学习的主要场所, 也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所在。“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 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彼此成就、相互激活、共同生长的场所。”名师工作室的老师这样形容他们的课堂。的确如此, 每次走进老师们的课堂, 总能看到他们眉飞色舞的表情, 听到优美动听的话语, 欣赏到他们收放自如的课堂。一直以来, 工作室吴春花老师醉心于课堂驾驭, 更是想方设法让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潜心于课堂, 在课堂的淬炼中不断成长。

“师徒同台秀”是工作室开展课堂研究的一种形式。工作室成员与年轻学员结为师徒, 他们选取语文教材中的典型性的课文, 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师徒二人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 再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同台展示, 研究新老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思路。例如, 他们曾选择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一面五星红旗》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刘琨老师说:“这是一篇引发争议的文章, 有人曾质疑这篇文章叙事的真实性, 认为这篇课文通过虚构事实来表现爱国主义, 属于典型的道德先行, 说教空洞。面对这样有争议的文本, 教师该如何把握?这便是工作室此次研讨要义所在。”语文名师工作室就是这样善于抓住争论点, 抓住真问题进行研究探询。

“师徒同台秀”活动真实地呈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以及同一文本不同解读的收获及所遇到的问题等, 引导教师分享曾经的思考和取舍、经历的挫折和失败, 还有许多成长的惊喜, 等等。近年来, 工作室以《渔歌子》《乞巧》为例进行了古诗词的研究;以《草船借箭》为例开展了古典小说的深入研究;以《自然之道》《我不是最弱小的》为例, 开展了记叙文研究;以《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开展了童话的研究……以不同文体为主题的文本解读及课例研究, 避免了对问题的研究的表面化和肤浅化, 把研究做到实处, 做到深处, 真正激励了优秀教师把强大的生命力释放出来, 很好地发挥了对区市教育教学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湖南日报》《教师》报刊等对工作室的教学研究均有相关报道。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生命历程, 在这里, 我们见证教师与学生生命拔节成长的过程。“师徒同台秀”, 让每一次研究都唱响师生成长的声音。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真正享受着课堂成为生命生长的田园、生命创造的学园的无限乐趣。

让孩子拥有美好的“教师”

英国斯蒂文森有首诗《点灯的人》, 诗中有个人叫李利, 每天太阳落下后, 就扛着梯子走来, 把街灯点亮。那朦朦胧胧的、柔和的街光使每一个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小孩, 感受到生活的完美。

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就像李利一样把一本本有趣也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孩子们的面前, 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 让他们在一盏盏明灯中感受优秀、优雅和完美。陈宏老师每天送给孩子一个绘本故事, 刘琨老师带领孩子们共同演绎童话剧本, 谢早早老师和孩子们共读一本书, 刘梅婷老师坚持日有所诵……他们把读书活动作为班级的一项日常活动。每天读书, 每刻读书, 用好书丰富孩子的心灵, 陶冶孩子的情操, 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浸润着书香的精神高贵的人。一本书是一个窗口, 一本书是一个世界。建构儿童阅读的课程, 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开福区语文名师们知道, 教材之外太多的儿童读物有着远比它更有魔力的辽阔与新奇。“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这是工作室的老师们引以自豪的称号。

2010年开始, 工作室成员们把在农村推广开展儿童阅读作为己任, 因为他们希望把美好的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 他们希望看到更多的“点灯人”。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工作室多次开展“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推广活动。工作室成员把读书指导课、读书讲座、儿童书籍送到了农村学校, 足迹远至沅陵、邵东、湘乡。2010年下半年, 工作室刘琨老师了解到距长沙200多公里的邵东县厂坪镇龙泉小学, 是邵东县较偏僻的学校之一, 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同一片蓝天下的他们无法同城里的孩子一样尽享沐浴知识, 吮吸知识甘露, 祖辈隔代抚养以生活照顾为主, 学生的课外阅读也基本处于真空状态。工作室联合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小学部200804班, 组织开展了“爱上阅读, 书香伴孩子成长”送书、送教下乡活动。那一天, 邵东县火厂平镇联校、龙泉小学的师生手捧书籍, 眼闪激动的泪光;工作室谢早早老师应邀执教的阅读指导课《爱心树》, 刘梅婷老师《让孩子爱上阅读》的讲座, 给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农村老师们送去了一缕亮光。大厦巍然, 梁椽共举。捐一份书香, 留一份真情。捐赠也许有限, 但涓涓细流, 可汇聚成海。对于充满求知欲的农村孩子来说, 一本好书可能意味着一个梦想的起源、一个灿烂明天的开始。

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 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工作室陈宏老师说:“孩子们读的那些故事, 故事里的语句、词汇, 故事里人物说的话, 故事里含有的道理和感情……多多少少会留在他的记忆里, 就像一棵树, 阳光会洒下, 雨水也会落到, 有这些滋润, 不知不觉间, 叶子翠绿了, 新的叶子不断从枝上窜出来了, 花儿也盛开了……这都是不经意的, 渐渐的。你不用去想, 它们会来。”

十余年的课程改革, 肯定构成了开福教育的独特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吴春花老师、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13位老师、许许多多开福教师的教育行为中。三年, 开福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这支团队在行进中。吴春花老师主编的《诵读》丛书 (一、二、三年级) 由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 刘梅婷老师的录像课《成吉思汗和鹰》获创新教育省级一等奖, 谢早早老师在长沙市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中荣获特等奖, 杨纯老师在长沙市星城杯竞赛中荣获第二名, 陈宏老师在长沙市阅读教学竞赛中荣获第二名, 刘琨老师被评为长沙市优秀语文教师。

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8

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科学新生代名师创意教学观摩活动”,在这为期的2天培训间我认真聆听了张元喜老师的示范课《比较水的多少》和讲座《科学课 和生成的一点思考》、应飞老前辈的讲座《科学课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徐杰老师的示范课《食物的消化》和讲座《强化科学阅读提升科学素质》、范颖老师的示范课《果实的结构》和讲座《在科学课上如何构建科学概念》,四位名师的精彩讲授,让我受益非浅,深受启发,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通过这次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我感到收获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本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共勉。

培训

一、张元喜老师的优秀课例让我看到了优秀教师是如何设计一堂课,如何处理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体会到了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体现,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我的教学帮助很大。浅谈几点体会:

一、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为课程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应该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得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智力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每个孩子生活的环境都不同,因此他们的经验、感受、及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和情感都会有所差异,强迫这些学生同样的内容,而且还要达到相同的理解水平,这是不现实的。这种开放性还表现为,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与前瞻的意识。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这种意识的作用,使儿童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会更高。

培训

二、应飞老师关于《科学课中学生的思维训练》专题讲座,重点的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科学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

1、教学观念的改变。以前我们总认为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学生要绝对的服从,特别是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是容纳知识的容器。通过培训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而科学课程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的。因此,我们要改变教师的角色,成为学生的朋友。

2、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手段,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二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自然会成功的。通过培训学习,我知道目前提出的科学探究法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为主,相对而言是适合科学课程的。自主的探究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去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并从中体验到成功喜乐。

三、科学课一定指导好、做好实验,不能偷懒。科学实验是研究自然现象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课的这些探索性实验,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结果,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学的兴趣盎然,学的主动,而且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培训

三、徐杰老师精彩的示范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了食物消化的过程以及各阶段的作用。在徐杰老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了以下两点:

一、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培养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

二、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及探究的精神,而通过阅读科学发现过程的史实资料,借助于对科学发现过程的了解,是学生体会科学本质以及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三、科学阅读,有助于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学生在科学阅读过程中,是一种先存知识经验参与下的过程,是一种概念重构的过程。透过科学读物中图画与文字,学生以自己的前科学概念,对文本提供的信息再建构,从而不断形成正确的、完整的科学概念,这就是一个概念重构的过程。而这种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广泛的、统整的科学阅读之上的。因此,在科学教育中融入有效的、系统的科学阅读,不仅对学生当前科学概念的掌握、科学本质观的发展极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科学学习的不断深入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科学阅读的方法。比较性阅读。比较是阅读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阅读方法之一。比较性阅读,可以说是一切阅读理解和一切阅读思维的基础;只有经过细致地比较科学读物内容、形式、观点、方法、态度等,才可以能使学生在更深入的基础上把握。否则,即使是浅层次的阅读实践,也将寸步难行,更不要去说深层次的阅读实践了。最好的方法是: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

五、结合科学课教学,指导学生收集证据,拓展科技视野。1.结合科学概念课的教学,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科普读物,收集验证科学猜想和假设的证据;了解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科学史、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发现、科技发明;查阅相关生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生物进化进程,学写科技小论文。2.在科学课活动单中设计相关科学知识链接和科技制作说明,指导学生学会查阅相关资料,学会通过阅读掌握科技制作的方法,拓展学习成果。3.在每学期科学调研考试中插入与本学期学习内容相关的科普短文,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改变传统的阅读观,把辅导孩子的科普阅读与质疑思考,科普阅读与科技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培训

四、范颖老师优质的示范课和讲座也让我深受颇深。

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9

政史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平乡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为指导,以理论学习、教学研讨、课堂观摩、主题研讨、专家引领为主要的研修形式,通过成员自主研习和集中研修,切实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努力培养成员逐步成为政史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并努力建设充满灵性教育智慧的名师工作室团队,为我县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工作室定位和目标

定位: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目标:工作室将围绕平乡县名师工作室的总体目标,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平乡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改和培养我县政史学科优秀教师的工作。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通过两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县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政史骨干教师群体。

1、带一支团队。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抓一个项目。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

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3、做一次展示。引领政史学科建设,每年承担一次县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我县初中政史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一个QQ群。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QQ群成为工作室政史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

5、出一批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对外输出、发表。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本人的两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强化教育理论学习。工作室主持人将向成员推荐教育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每位成员依据自己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读书计划,每年完成不少于10万字的读书量。

3.建立QQ群。通过在线互动,有效地使工作室成为动态的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的生成站。

4.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定期集中开展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同时在QQ群上进行读书、教学感悟等各种研修的交流活动。

5.开展各种专题研修。定期集中(每月一次)就各自对当前政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例研讨、评课等活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6.自主教学实践。组织开展工作室成员研讨课、交流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每位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至少要有1节县级以上公开课或观摩课,或在县区内开设1次专题讲座。

7.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可以围绕主持人的课题,承担一个子课题研究,也可以在主持人的指导下自主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确保每年有一篇质量较高的研究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

8.外出观摩学习。有计划地安排工作室成员外出培训、观摩、考察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担任工作室导师,进行指导。

四、工作方式

1.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2.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3.现实活动与网络研习相结合。

五、具体工作规划

第一阶段(2015年5月——2015年8月)组建命名、学习提高阶段 第二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研究、培训、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2016年1月——2016年8月)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

六、工作室工作小组设置

工作室有20名成员,共21人。初步设置:秘书组、信息管理组等。

1.主持人负责制订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课程、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

2.秘书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安排、布置、协调和活动的记录归档等工作。3.信息管理组主要负责对有关研究信息、研究资料搜集整理以及及时与qq群管理员联系上传、发布。

七、工作室规章制度

(一)总体要求

1.服从平乡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管理和指导。

2.严格遵照《平乡县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各项规定与要求。

(二)具体要求 1.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2次工作室会议,学期初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的活动安排等。期末召开一次工作室成员的总结会议,展示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等。

(2)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阶段性工作例会,督促检查学习、研修、课题的实施情况等。

2.学研制度

(1)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另就某一研究方向的主题集中学习,同时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2)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根据目前及今后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在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有选择性的学习。

(3)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4)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时间定为每月第一周周五下午。

3.考核制度

主持人根据《平乡县名师工作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主要从思想道德、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4.经费制度

工作室根据下拨款额,制定预算,做到精打细算,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5.档案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的教案、讲座、发表的论文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10

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关健在拥有一批高素质教师。基于我校教师现状,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已成为我校促进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学校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着力锤炼,打造品牌,强化过程管理,构筑青年教师施展才能的平台,缩短成才周期,以尽快培养一批造诣高深,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提供前期保障。

二、现状分析。

我校教师队伍中,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为此,急需加速挖掘积极因素,寻找支点,选拔人才,形成梯形,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课改研究,加大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速度,精心打造名师品牌,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教学工作中坚队伍,以带动教师队伍整体迅速成长。

1、在已有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领下,我校已形成个个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人人会自制课件,并开展多媒体课件评比。2、2014年要有5名教师形成自己课堂教学风格,其中2名教师在校课堂技能竞赛中获奖,1名教师在镇级课堂技能竞赛中获奖。培养出1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镇级骨干教师。2015年要有5名镇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骨干教师。

四、培养内容

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1、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体教学人员要练习“三字”“一画”“一话”等教学基本功,发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精神,自选1-3项训练内容,持之以恒,天天练习,日久见功底。

2、现代化的课程观培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化的课程理念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动态系统,每一位教师应加强现代化的课程观培训,对新课程有一个正确的人师,把新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3、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冲击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但仍有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墨守陈规或搞花架子,或只重形式不重内涵。通过诊断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科学的课程评价观培训。评价与课程发展的问题是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过程中首要研究的问题。按照新的课程观念,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它伴随着不断的调整而构成课程发展的动态系统。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要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来学习,真正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是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只有掌握这门技术,才能以此为平台探索在新技术条件下课程改革的规律,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6、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更新学科知识,需要教师调整智能结构,需要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政策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细细地解读,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并成功的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指定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与学生的不同需要结合起来。

7、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教师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研究的方法学习课标与教材。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 ①发现问题的能力。教育科研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成为关键的一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②信息处理的能力。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获取、识别、分类,也包括对信息的分析、评估以及利用信息作出决策、解决问题等。③开拓创新的能力。课程改革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活动,它所要研究的课题,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④文字表达能力。教师要把对课程改革潜心研究的新认识、新思想等斥诸文字,以科研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把教育科研落实于课程改革。

五、培养思路与方法

1、以教研活动为平台,整体引导。

2、通过暑期教师会及平时教研教改活动,专题培训,突出“三个结合”,即: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相结合(以个人自修为主);“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信息);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重在教育实践能力的探索培养)。以现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及县级课改指导教师为师,包干帮扶。

六、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名师培养系列领导小组和培养评审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名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 组 长:周丽 副组长:冯小强

组 员:周俊波、柴秀敏、朱接赐、朱学军、李艳欢、毕学会、黄党英

学校名师培养评审小组 组 长:吴秀莲 副组长:周金玲

组 员:王红豫、张悦、雷霞、柴秀杰、冷冰星、霍俊思、黄慧、王磊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名师培养计划评定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学、教研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实施,并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帮助申报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推动此工程的顺利实施。培养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教师培养

2、为了保证培养骨干教师工作有序开展,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领导机构的职责为:负责“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管理工作。学校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领会实施方案的内涵,要把握每个阶段的培训工作任务,确保培训效果。

3、对于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业务素质提高较快的骨干教师,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在评优树模上予以倾斜,优先参加外出学习和培训,优先推荐参加高层次的骨干教师培训、评选。

4、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将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保障。

5、在每个阶段完成培训任务后,教导处要及时总结反思,弘扬成绩,查找问题,限时整改。

七、评选和管理办法:

1、校级名师的条件:

(1)师德高尚,奋发向上,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服从学校安排。教育教学家长、学生满意率达90%以上。(2)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成绩显著,在镇上同学科评比中位于20%前的位次,且在镇同类学科评比中位于前40%位次,能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3)已获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以上。

(4)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在镇级课堂技能竞赛中获奖或校教学评价组评价达标。

(5)40岁以下的教师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40岁以上教师须有中师以上学历。

(6)、参评当年或前两年须有1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每年初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年末评价培养情况,并评选一批镇级骨干教师。

2、名师职责:

(1)加强自身学习,除学校正常的政治业务学习外,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以每学年计算)。①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做好学习笔记或撰写学习体会。②参与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一般每学期1~2次)。

(2)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热忱培养青年教师,除学校正常的教科研活动外完成以下教研任务。①作校级以上讲座1~2次,时间不少于40分钟。②进行校级或以上公开课1~2节,并作备课意图说明或教后感说明。③校级以上骨干

上一篇:用友单到回冲操作说明下一篇:母亲感恩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