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 读后感

2024-06-26

《爱和自由》 读后感(精选11篇)

《爱和自由》 读后感 篇1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过,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记得曾经有位姐姐带着自己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师?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接着,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

怎么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

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快乐、有效率的多?

《爱和自由》 读后感 篇2

“为了明天”———海南省法治文化进校园儋州站专场演出由省司法厅、省普法领导小组主办。演出由七个小品组成, 当中穿插学生互动和专家点评。省司法厅以来自海口市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中心的真实案例为原型编成小品, 用文艺会演的方式进行法制教育, 是对法制教育方式的一种探索与创新。演出给在场的师生、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陪陪孩子, 听听孩子的心声。小品《家访》里的两位父母真忙啊, 母亲忙于生意忙于签合同, 父亲忙于官场忙于应酬。孩子的老师到家里家访, 作为家长都没有时间陪老师坐一会, 更没有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孩子读初中了父亲竟然都不知道, 以为孩子还读小学。多糊涂的父亲呀!现在许多中学生与父母很少有共同语言, 究其原因, 就是父母忙于工作, 忙于应酬, 忙于享乐, 没有时间陪陪孩子, 没有耐心与孩子沟通, 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成长的道路上, 爱和关心很重要, 方法也很重要。小品《我想有个家》中, 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对家庭温暖的一种渴望, 对骨肉亲情的一种眷恋, 对被爱与关怀的一种呼唤。这种呼唤发自肺腑、催人泪下。小品《阿丽的生日》、《力度教育》、《迷失》中的青少年人物原型,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阿丽过一个生日, 爷爷出手给了1万元去消费。家长的溺爱导致阿丽的攀比心理、享乐思想很严重。《力度教育》反映了父母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缺乏正确耐心的引导, 动辄就打骂的社会现象。《迷失》中, 主人翁在青春期遇到了情感困惑, 得不到正确的关爱和引导而迷失了方向走上了犯罪道路。青少年的思想、心理都还不成熟稳定,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需要家长、老师、全社会的关心和引导。小品中的主角原型如果得到正确的关爱, 得到正确的引导, 他们何至于会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呢?同为人父, 回想起自己女儿在她的成长道路上也有过她的迷茫与困惑。但是很庆幸, 女儿能尽快调整并找到了她自己的努力方向。现在初二年级的女儿, 成绩优秀, 且在学校广播站主持了一个栏目, 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理想做出规划付诸努力。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很重要。小品《甩不掉的幽灵》中, 阿亮因为吸毒、借高利贷而走向犯罪;《阿海的哥们》里阿海因酗酒、为哥们义气打架而走进了高墙。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一个个鲜明的案例中, 主人翁原型都是从平时的不遵守纪律、不遵守社会公德开始, 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 走进高墙大院的。阿海被警察抓走后他父母哭天喊地、泪如雨下, 把法治文艺会演推向了高潮。这高潮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再一次震撼我们的心灵。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念念》:爱和自由的代价 篇3

这用幻觉和意象带动对主角内心从不安到平静的描述,或许是张艾嘉导演过最文艺、最情绪化的电影。但这不全然是意识流的,仍有具体的叙事。故事很简单:育男(柯宇纶饰)和育美(梁洛施)一对兄妹生在台湾绿岛,母亲(李心洁饰)非常鼓励和珍惜他们的创作天分,时常给他们说美人鱼的故事,却在某天带着育美离家出走到台北。她出走的原因成了兄妹俩的心结。而后母亲在难产中死去,让育美对拥有下一代存有顾虑。

育美的男友阿翔(张孝全饰)是失意的拳击手,每一拳只是想获得从小缺席、下落不明的父亲的肯定,他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在和育美的关系中漂浮不敢落定。正如张艾嘉所说,“我们常常说小孩犯错大人要原谅,这部电影反而在说,大人犯了错,小孩原不原谅。”

张艾嘉常年讨论的女性话题在这里进了一步。当年她拍《少女小渔》说女性出走,李心洁在《念念》中所做的,似乎就是“娜拉走后”的事情: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反复出现的美人鱼代表着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是母亲也是育美的化身,美人鱼天然带有凄美色彩。张艾嘉依然鼓励女性的独立和出走,但如今也回望思考起,这其中可能带来的伤害和不确定。

剧本由日本人荫山征彦和张艾嘉同写,原是说在台湾的自己和日本亲人之间的关系,张艾嘉将背景改为在绿岛和台湾本岛。节奏悠然,但充满细节,甚至还细心添加了不同粗细的噪点区分不同的时空。故事开头,所有的主人公都处在犹如海底的黑暗状态,出走、遗弃、沉默、拉扯。育美和阿翔激烈争吵,互不告知生活中的意外,其实是无法面对彼此的角色和责任;阿翔和教练争吵打碎玻璃,其实是认识到无法信任自己与他人;育男后来做了绿岛导游却不住到家里,亦不寻亲,是对自我和过去的不肯定。张艾嘉用狂暴的海浪表达。到了后来,主角们开始对两代人关系回望,才终于平静下来往前走。

现实残酷,主角们也总怯于表达,无法在现实中与上一代对话,便造幻觉给他们。片中有两段幻想戏份拍得尤为动人。那是育男和阿翔各自解开心结的关键片段,两场戏没有任何撕扯和呼喊,却是全片情绪最高点。育男在台风天借着酒精梦回童年的家,阿翔和“陌生男人”钓鱼,和上一代人再“相见”,说些琐琐碎碎的事情,母亲、父亲为什么要离开?为了他们,还是为了自己,答案真的重要么?

或许所有人都曾经处在与父母的紧张和不解中,怀疑过他们和自己,并拒绝交流。张艾嘉要你相信,父母总是爱孩子的,那些造成伤害的决定或许有苦衷;而孩子们也是有能力去爱下一代的,所有人都值得拥有父母赐予的天分和勇气,以及爱的能力,即使可能并非这样。这两场戏中,主角也心知肚明是梦一场,得到的和解却是真实的,因为你至少值得为自己去相信,我们只是一直在和自己过不去。这就是张艾嘉拉我们回来看到的那些光。

作为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电影,张艾嘉对观众说:“不说了,要说的都在电影里。”同台的主演们就真的一句话都没说。蓝色调小清新海报、梁洛施和张孝全、柯宇纶、李心洁这样的搭配,加上前期宣传一首《爱的代价》让人猜想这是一部“青春残酷电影”。张艾嘉早年拍出《心动》这样青春可人的片子,如今坚决不拍青春片,因为她现在更想说两代人的关系,而“爱的代价”指的更偏向于和亲人间因爱而留下的伤痕。

张艾嘉的心是更沉静了。比起她的上一部执导电影《一个好爸爸》,最新作品《念念》里不轻易幽默也不俏皮。一开始也有梁洛施和张孝全的卿卿我我,但适可而止,用幻境穿梭时空。有些遗憾的是,片中大段用育美和心理医生的对话来表明心意,显得过分直接。对上一代的经历描述有限,一是篇幅所限,二是上一代人做决定的理由有时难以言说,所谓苦衷。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4

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儿童至深的爱。在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她始终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她能看到儿童的渴求,知道儿童的想法,了解儿童的心情,感知儿童的苦难。

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里,我们面对的都是孩子,一个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体。自己有限的教育经验是否能够满足于这么多需要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呢?这也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话题――怎样因人施教。即书中提到的“爱的能力”之一。

我觉得要树立孩子的一种比较良好的自我评价感觉,因为,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都不是很客观,大部分评价都来自成人。所以,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好孩子比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更容易教育。

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己原有的优势,改善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读了这本书,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才发现,原来作为老师,我是那么不合格,我忽略了孩子的内心,缺乏对孩子的沟通和交流。从此刻起,在工作中,我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急于批判学生。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式。聆听是我们对孩子最好的爱!

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能力,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能力。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5

这本书始终贯穿着爱与自由的平衡关系,强调给孩子“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告诉我们要学会爱孩子、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

在孙女儿还只有2个多月时,孙女儿的父母为了学习和工作,把陪伴孙女儿的担子交给我和她的爷爷。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在陪伴的同时,孙女的求知欲也在成长。我先是带她参加各种学习班,且在报班前征求她的意见,发现她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于是我就给她先后报了火花思维、乐高、画画、播音主持、舞蹈、轮滑等。

在孩子的生活方面,我更多的是“干预”。如当宝贝做事动作很慢时,我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她自己去体验完成;当她想自己动手吃饭时我怕她把饭粒掉在地上难得打扫卫生我就帮她喂;当她玩沙子时我怕她会把沙子弄伤眼睛而不让她去沙坑玩;当她室外玩耍时怕她发生意外就不让她四处奔跑……总之我都会尽力包办。现在孙女儿四岁5个月了,虽然很懂礼貌,爱学习,会收拾自己的玩具,会帮我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一些精细的事,如剪指甲、系鞋带都不会做。作为孩子的奶奶,这不得不让我对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产生反思。或许就是因为没有给她足够的“自由”,对孙女儿过度的“呵护”,“剥夺”了孙女儿的“自由”。那么我接下来应该如何爱和呵护孩子呢?《爱和自由》这本书中的许多实例,让我有所思,有所感悟:

最最重要的,我得放弃完全“控制”孩子的想法,要给她“自由”,即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允许孩子犯点小错,比如孩子打碎一个碗、泼一杯牛奶、弄脏了自己的衣服等等。让她在犯错中增长见识,让她在犯错中学会控制情绪和冷静面对,让她在犯错中学会诚实和承担责任!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6

看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感觉,我们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就是打他、骂他,都说是为他们好,其实不是这样的,你把自己的遗憾和梦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孩子们背着父母沉重的寄托,在生活和学习中是很累的,父母要为孩子想一想,要和他们沟通和理解,才知道他们的想法和理想,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书中说到的发展和潜力,他们要掌握技能和智力,孩子们的感觉来于内部,因为大人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这样的孩子有发展前景吗?在他们的生命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从而才会成熟和优秀,所以家长要配合老师的工作,保证心态正常,孩子就不会那么恐慌,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这样才能给孩子的潜力得到发展。

用爱和责任描绘绚丽人生 篇7

细致入微走进学生心灵

要想当好辅导员, 首先要当好老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个人榜样, 乃是使青年心灵开花结果的阳光。”所以, 辅导员平时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 以情、理引导学生们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其次要当好家长。每当学生感到无助与孤独的时候, 辅导员就要及时充当家长的角色, 送去温暖与关心。同时, 应适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培养其独立自主、战胜困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再次要做好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而情感交流是建立融洽、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的最有效方法。朋友式的聊天、谈心很容易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这样才能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最后要当好学生。辅导员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外, 还应该积极学习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知识, 还应该向领导、同事学习, 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 还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 学习他们崇尚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 学习他们对前沿文化信息的获取能力, 学习他们善于利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能力等, 以缩短与学生的认知代沟, 更好地促进与学生的交流。

潜移默化促进学生成才

学生骨干是学生群体的核心和各种活动的带头人, 是反馈学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的主要渠道。在工作中, 应认真加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宿舍长三支队伍建设。

首先,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杰出代表, 在学生党员发展上, 要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 高标准、严要求,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工作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用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学生, 用党员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用支部的组织力量凝聚学生, 使学生党员成为全面推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中坚力量。

其次, 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上, 通过宣传发动、自愿报名、演讲答辩、民主测评、谈话公示等环节, 选拔合适的人选。通过报告会、座谈会、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 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 发挥其表率和带头作用。

最后, 宿舍长是辅导员获取学生思想动态最直接的人, 辅导员应不断加强与宿舍长的交流和沟通, 定期召开宿舍长座谈会, 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此, 宿舍长工作应该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 宿舍长通过组织“卧谈会”, 能促进学生的交流, 构建和谐宿舍, 也能让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在工作开展上, 坚持“三点”工作思路, 即紧扣时事热点、紧绕学校重点、紧抓学生焦点;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成长的要求, 精心策划、大胆实践、不断探索, 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形势政策、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校情院情等系列专题指导讲座, 切实为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提供有效的指导,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我的学生中, 有两名学生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学校首届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申报中, 学校共设立35个项目, 我的学生就获得9项资助;“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学生们自愿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同胞捐款捐物。

李光耀给孩子需要的爱和自由 篇8

在与公众分享其父亲所扮演的角色时,次子李显扬这么说:“作为他的儿子,我很庆幸能亲眼看到他的良好示范,这让我了解到如何做一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和好祖父。”

舒适的家庭生活是: 生活必需品和爱

在生活上,李光耀夫妇崇尚朴素、不求奢华,他们认为一个舒适的家庭生活包含:基本的必需品(如衣服、食物和水)和一个沐浴着爱的家。

李光耀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吃苦的滋味,父母更加有必要让孩子懂得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在生活上时刻教育他们懂得节约身边资源。”女儿李玮玲说,如果她或哥哥在使用水龙头之后没有关紧或者离开房间时没有随手把灯及冷气关好,就会被父母责骂。李光耀更是以身作则,外套和皮鞋穿了很多年,破了就缝缝补补再穿。继任总理吴作栋有一次看到他使用的牙具,很惊讶那支牙膏几乎没有了却还在,他后来从工作人员那里知道,李光耀总是把牙膏用尽才丢弃。

李光耀夫妇并没有因为家境富裕而任由孩子挥霍,更加不会用金钱来一味地溺爱和宠爱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如果父母把一切都为孩子准备好,孩子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有不劳而获的意识。

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回忆小时候与父母的亲子时光时说:“我们家度假不会到遥远豪华的地方,最美好的家庭回忆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去东陵福看火车到站的情况,还有就是去马来西亚的金马伦度假,半路会在吉隆坡火车站的酒店里歇脚,然后去月台看火车。”次子李显扬也透露,5岁时,他和妹妹玮玲跟着爸妈到英国剑桥大学探望在那里念书的哥哥显龙,那是他们一家人第一次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度假。相信这个“第一次”会让很多人觉得很意外,因为他们确实有条件和能力拥有比很多人更加优越的旅游条件,但是当年李光耀并没有这么做。

李光耀是个很实际的父亲,他不会像其他父母一样花大笔金钱给孩子买最新款的玩具,也觉得没必要花昂贵金钱给孩子一场奢侈的旅行,但会腾出时间全心全意地陪家人。他认为,相比赚更多的钱、取得更高的成就,家庭关系融洽更能让家人感受到幸福。对他而言,一家人一起在公园玩耍、吹泡泡、骑脚踏车、下棋,或者在周末时,带孩子们去动物园、飞禽公园、科学馆以及其他一般家庭喜欢去的地方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只要在这段相处的时光里,父母的心思全部投注在孩子身上,大家都可以用心灵去感受到幸福感。

让孩子拥有一个平常人的童年

作为一个名人,李光耀在生前把私生活和公众生活分得很清楚,他尽量不让妻子和孩子们在媒体注视下生活,也不希望孩子们滋生特权意识。

1959年,李光耀出任总理时孩子们年纪都还小,他不想让孩子们在有管家和清洁工人服务的舒适环境中成长,以免对这个世界和他们在社会上的位置产生不实际的想法。因此,他们仍然坚持住在自己家里,没有搬到官邸去住。

为了尽量确保三个孩子能够有平常人的童年,李光耀坚持孩子们必须在一个和其他人一样的环境中长大,他总是尽量让儿子搭乘公共巴士去上学,没有特殊情况不让工人迁就他们。他要确保孩子所接触的环境是他们将来在现实世界得面对的,认为这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因此,李家孩子们不像有些贵家子弟一样娇气,也不自以为是。

李光耀看到家中的佣人,总是会主动跟他们说早安,为人很亲切。李家的前女佣向媒体透露:李光耀的家风严格,让小孩遵守各种礼节,孩子也都很听话,对她也很有礼貌。李家的孩子们自小就被灌输“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值得尊重”的概念。李玮玲说,父母常常向他们三兄妹耳提面命,告诉他们别以为自己是总理的孩子就可以趾高气扬,也绝对不能瞧不起人。所以,孩子们对所有人,无论是朋友、工人还是部长都一视同仁,父亲的保安人员都是他们的朋友,彼此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关系很密切。

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路

望子成龙是很多父母的心愿,有些家长希望子承父业,也有许多家长总是将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曾经身为知名律师的李光耀夫妇却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特别期望,他们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其个性,让他们发挥所长,朝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发展。

长子李显龙提到,他小时候本来对音乐没兴趣,直到14岁时,母亲买了一支竖笛给妹妹或弟弟,他们不要,李显龙就把竖笛和书本都拿了过来让音乐教师给他授课,没想到成了他的一个兴趣,后来他还加入了乐队,吹单簧管和低音大喇叭。当时他的父母只是鼓励他发展音乐的爱好,从没有逼他去参加音乐考试。

李光耀生前曾经说过,即使没有一个孩子从政,他也不会失望。“我为什么要失望?他们做的是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工作。如果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逼他们从政后果将是很可怕的。如果他们有意从政,我希望他们真的具有从政的能力和品格,否则只会败坏李家的名声!”对于长子李显龙从政的选择,李光耀回忆说:“显龙一向对政府和国家大事深感兴趣,当他还是11岁的小学生时,就陪着我到选区访问过。”

不要依赖父母,要走自己的路,凭自己的实力在这个世界崭露头角,这是李光耀家的家教传统。李光耀夫妇老早就表明立场:孩子们必须靠自己争取成功,子女读完书,21岁就要自立。次子李显龙在教导自己的孩子时甚至建议,当被问及是否与李光耀有亲戚关系时不妨回答说自己的姓氏拼法是Li(李光耀的却是Lee)。他之所以这样提议并不是要误导或困惑他人,只是希望孩子们凭个人努力而不是特殊关系取得赏识和肯定。

在与公众分享其父亲所扮演的角色时,李显扬这么说:“作为他的儿子,我很庆幸能亲眼看到他的良好示范,这让我了解到如何做一个好人、好丈夫、好父亲和好祖父。”这句话完全凸显了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政坛以外是如何兼顾家庭生活的。

无论是在政坛还是家庭,李光耀都是成功榜样。

爱和自由读后感(通用) 篇9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和自由读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和自由读后感1

“当给儿童自由时”是《爱和自由》这本书自序的第一句话,看完全书后,回头再看这句话有很多感想。

本书以爱和自由为全书的立足点,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并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作者相信这样孩子就可以全面发展,这就是蒙氏思想的本意。作者用各种事例充分讲解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作者在全书的快结束部分,也简要地提到了约束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总体来讲,作者比较审慎地遵照蒙氏的方法在实践着儿童教育,并总结出一些经验。但作者没有对蒙氏思想提出创造和提升,也没有结合时代和国情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实践,还是停留在对蒙氏思想基本技巧的尊崇和仿效上。

“当给儿童自由时”,这句话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书的立意。作者所谓的“爱和自由”是成人施舍给孩子的,主角还是成人,孩子是被施舍的对象。作者要求成人尽可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给他们科学的爱,给他们尽可能充分的自由。但无论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词,这种施予和授予的关系没有变,孩子是被动的,是从属地位的。这意味着,成人有权力决定给什么样的爱,给什么样的自由。给什么,怎样给,取决于成人认为怎样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施舍的“爱和自由”是功利主义的,并且会因社会的压力而不断修正、变化,最终就是妥协和放弃。

爱和自由读后感2

读到《爱和自由》第三章,创造力来自哪里,心理学界有一个共识:个性等于创造力,有个性的人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思维状态是独特的。

又结合到上周参加的心理学绘画疗法咨询师培训,搜集了一些孩子画的树,没有一幅是一样的,看到有些孩子的画中规中矩、有些色彩鲜艳、有些富有想象力......每个孩子对树的感知、印象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思维和个性也是独特的。

反思目前我们“通俗”的育人目标,“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不能说,听话就不好,反过来说,不听话就一定不好吗?

人有四种天生气质,忧郁型、乐天型、激进型、冷静型,也许这个孩子天生气质就是冷静型,而我们成人却要求他成为乐天型,孩子就会想尽办法和你内耗,没有达到我们要求的乐天型气质,就被冠上了“不听话”,或“有问题”的孩子,想想冰山的下面,我们应该找找每一个我们所谓的“问题孩子”形成的原因。

孩子在强势的父母或老师的压力下,努力地向着成人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过多的情绪堆积在心里,形成心理问题。

本来是很有个性和想象力的一个孩子,在被一次一次地“打压”和“纠正想法”之后,就顺着常规的、大众的思路走下去了,因为那样,大家才会说他是“好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他改变自己原有的个性特质,他本身的天赋在这个过程中被淹没了......做为老师,做为家长,我们任重道远......

爱和自由读后感3

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阅了《爱和自由》,才对其教育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特别少,比较主要的三条: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他人;第三,不伤害环境。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不一样。就拿敏感期来说,蒙氏教育讲究要在儿童敏感期来临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孩子6岁才出现数学逻辑的敏感期,但这并不说明他要比5岁就出现数学敏感期孩子笨,只不过他的数学敏感期来的晚而已。一个孩子要画画到凌晨,也不要打扰他,因为他正是处于绘画的敏感期。他要通过持续、反复的操作来达到认知和发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丧失了这么一次发展的机会。有可能他终生不再绘画,终生都不能感受到绘画的美。

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智,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压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爱和自由读后感4

《爱和自由》读下来,没有第一次那么费力,边读边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读下来,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一方面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园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上,是因为零到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最初认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在卡迪亚从事三年幼儿教育事业后,发现它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更是一种成长方式。怎样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亚工作,感觉自己是永远且完全被接纳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认且不接纳的)但仍被卡迪亚接纳。

自己也愿意不断地完善自我,追随幼儿园成长的步伐,从内心真正地顺从。而且工作中时常会反思,当发现自己状态不够好,处理问题不够那么有爱时就会反问自己“爱在哪儿?”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产生时反问自己“理解在哪儿?”

爱和自由读后感5

孙瑞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也是“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爱与自由》就是她幼儿教育的演讲录。

在翻开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段话“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为心里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能让千万个父母心灵受到震撼,我不禁想,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魔力吗?等慢慢开始了解、阅读这本书,我才发现心灵的确受到了撼动。

这本书大多都是围绕着“爱”而进行的,里面的实例有很多都是贴近我们中国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们经常出现,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爱和自由》 读后感 篇10

谁是“上帝”-《爱和自由》读后感

2011-1-24 小懿出生于2008年12月23日,现在2岁24天了     我们一生能够给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孙瑞雪   最近一直没有更新博客,打算看完《爱和自由》后写一点感想。《爱和自由》这本书我读得很慢,经常读到后面,还会重新翻回去看前一章节,但是,好像这样让我对书的内容能够领会的更深些。 《爱和自由》一书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不过因为是中国人写的,所以更好懂。下面是我摘录的一部分内容,以及自己的体会。 6岁以前主要进行感觉训练。因为儿童所有智力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儿童的感觉来自内部。6岁之前儿童是通过自己感觉学习的,孩子是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心智发展的目的正是使感觉更清晰、更丰富。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  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孩子小的时候看到的和大的时候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指引她看我们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时可能就看不到小时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边经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我一拿起书,没几分钟孩子就跑开了!”或者“我觉得这本书孩子会喜欢,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说,我不要看。”这个时候我通常会问一句,“孩子不要看书的时候,在做什么呢?”家长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欢玩!”于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呗。为什么一定要他这个时候和你看书呢?”当儿童有感觉的时候,将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对上,不要打扰,破坏他的感觉和观察。此时,词语捕捉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清晰的属他的对象。 其实关于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提到的这一条,我自己觉得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我比较顺从孩子的意愿。小懿小的时候,我们带她出去玩,我通常很注意孩子的视角,关注小家伙在看什么,只要是孩子视角触及的地方,我都会轻轻的告诉她“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小懿在摸树叶的时候告诉她这是树叶。当小懿在看花的时候告诉他这是什么花。其他话暂时不要急于说出来,让他去感觉,但当孩子提问时,一定要准确明了地告诉孩子,不知道的就告诉孩子我查清楚了再告诉他。孩子看上去什么都不懂,但是我相信有天她能把这样的感觉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小懿说话比较晚,但是一开口说话后就能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觉得应该和她从小跟她说有关系。 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 我喜欢这句话,也坚定的按照这句话在做。孩子快乐,就能产生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为独立迈出坚实的步子。小懿能坦然接受打针不哭,小懿能在妈妈上班的时候镇定的说“妈妈再见”,小懿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没开灯的黑暗的房间,小懿能在下楼梯的时候要求妈妈不要扶,然后一步一个自信的微笑传递给妈妈,小懿能独自一个人等在房间等妈妈下楼,小懿凡事都说:“我自己来!”的时候,我总是回答:“好的,你自己来。”……因为孩子和妈妈在一起很快乐,她爱着妈妈,妈妈也爱着自己,即便妈妈不是每时每刻都在自己身边。就这么简单。 因为人们并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不懂教育,管教育的更不懂教育也不想懂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通病。 看到这句话,我回忆起小学时一位女老师把一个粉擦努力的向班上一位学习不好的同学砸过去的情形;回忆起童年我的故事外婆用鬼故事把我吓的不敢回家;回忆起爸爸对我说,你这样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回忆起玩得满头大汗的自己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太多太多的故事让我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能这样对待我的孩子。好多成人在自己有了孩子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自己童年的故事,忘记自己童年的愿望,忘记自己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而又继续把这种痛苦施加的自己的孩子身上!虽然我的父母也爱我,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不能说他们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所以对下面的话我要谨记在心,学会怎样去爱。  什么是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 天下只有不是的父母,却没有不是的孩子。 在数字敏感期没有到来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教孩子数楼梯,但不需要告诉孩子“1是棒子,2是小鸭子”。 在绘画敏感期没有到来的时候,可以把画笔交给孩子,但不要教他如何画,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 孩子喜欢玩水,喜欢玩沙,喜欢玩土,那么少对他说:脏,不要玩,不要摸,不要碰,这么多的不要,只能使他动不得,玩不痛快,失去的是重要的探索精神。 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倾听他陪伴他,笑的时候陪他笑,哭的时候安慰他,共同体验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从他的角度考虑他的感觉。 当孩子小的时候引导他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好的思考习惯。这个好,不以成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以孩子的需求为需求。 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那么请当他是平等的人,而不是成人的附属。 看完《爱和自由》我好想送孩子去孙老师创办的教育机构,让孩子享受不一样的童年。更自己希望像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一样,能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在生活世界面前,永远做一个学生,学习如何幸福的生活。

中学生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11

爱和自由读后感1

说实话,读这本书之前没有听过孙瑞雪的名字,为什么会买它,也已经忘了。估计是之前历次计划要宝宝的时候,从哪里看到了相关的介绍,一时心血来潮就买了。在我翻开它之前,它已经从这个书架到那个书架,挪了好几次位置,连书脊都有点褪色了。

读它是在这两天守着宝宝睡午觉的时候。听着悠扬的《绿袖子》,时不时抬头看看宝宝熟睡的可爱的脸,觉得特别幸福和平静。看到它说在中国,很多声称爱宝宝的爸爸妈妈,都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宝宝的自由,就觉得特别悲哀。宝宝是没有错的,他按照自己的天性发展,大人们却迫不及待地希望他“懂事”和“聪明”,很少有几个父母能够给予宝宝充分的爱和宽容,容许他们慢慢地、自由地长大。想起之前带宝宝睡觉的时候,有时候宝宝不知道哪里不舒服,会哭两声,叫几下,自己就觉得特别烦躁,把他转来转去,恨不得他立刻安静,就觉得自己真是特别的没耐性,就像书里写的多数父母,有时候爱宝宝,有时候不爱他,全看他是不是按照自己想的样子来。这真太可怕了,当父母的怎么能这么自私,只想着自己能少辛苦点呢?

书里说,宝宝是有精神胚胎的,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宝宝在6岁之前,就会通过自己的各种经验,发展出独立的,追求完美的道德体系和创造力出来。这是我之前不曾想到的,但是思考之后,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的,人是如此神奇的动物,那么小的宝宝从出生开始,小小的身体就按照神秘而精确的生物钟在生长,他当然也会有天生的精神胚胎,指导他想着完美的目标形成目标和意志力。只是比起尊重宝宝的生理需求来,认识并尊重他的精神需求要困难得多。在这稍纵即逝的6年里,妈妈会有那么多机会不在宝宝身边,如何能够保证宝宝在传统教育的环境里能够不受干扰的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智力呢?于是,我又有点沮丧。

上网搜了一下,卖蒙氏教具的不少,但幼儿园似乎只有两家。一个是孙老师在闵行开的,另外一个是青浦的一个私立蒙特梭利幼儿园,看看他们的网站,感觉更像贵族学校而不是真正的蒙氏幼儿园,哎,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宝宝自由的成长呢?

爱和自由读后感2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听过什么蒙氏教育,初看到这个词时更是一头雾水,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虽然现在也是一知半解,但勾起了我继续学习的欲望。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而又有几个母亲真正懂得爱孩子的?

作者这样说:“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是不爱。”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而爱是什么?书中是这样写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己更感兴趣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自己去判断事物的真伪对错。思索自己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吐出多少个“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该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么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通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通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承认,在教育这方面,我了解的还远远不够,但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不能让它走向一种极端,这本书里触动我心灵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自己教学工作的强力支撑,加油!

爱和自由读后感3

每年夏天,总有很多小孩子溺水的新闻,令人心痛。前段时间看到北京一位妈妈带着双胞胎女儿去青岛海边,一低头刷手机的功夫,孩子就不见了。再见到孩子就已经是天人永隔,何其悲怆。

每当这个时候,舆论的发酵点之一,就是父母这一项重要工作竟然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父母这一项工作,从天而降。你甚至不用做任何事,就获得了爸爸妈妈这个角色。

我的闺蜜孕中期,有一天说她自己前晚看怀孕生娃的帖子,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没有学会喂奶,吓得睡不着觉。后来看到别人帖子里说,小娃娃一生下来自己就会吸奶,才终于不紧张了。

我这个比她老资格的妈妈,第一反应是,耻笑她,“哈哈笑死我了,是啊,娃自己会吃奶的。”后来仔细想想,虽然我自诩要学习做一个好妈妈,但是看来“不用学习,养娃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念在我心里也还是非常顽固的。读后感·这几天看了《爱和自由》这本书,深以为然,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首先简单概括一下这本书:

爱是独立的前提,自由是成为自己的前提,有了爱和自由,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作者的核心理念来自蒙特梭利教育观,0-6岁是孩子“吸收性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知识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否以其自我发展的方式探索世界,慢慢从感觉走向概念。父母,能做的是以稳定的精神状态,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体验平台,给予爱,给予自由,帮助他,满足他成长的需要。并且,不错误邀功。这样,孩子才能创造一个完整的自己。

爱和自由读后感4

四年前就看过孙老师的这本《爱和自由》,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很好,可是书看完了就完了,没有很深入的去执行,概念式的东西在头脑中停留不了多久就消失了。曾经工作的早教机构虽然也主张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但就像孙老师在书里所说的传统的观念是那么根深蒂固,那条路越走越偏。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总觉得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困扰着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强烈的无力感,自己和孩子都很痛苦。一直想不明白:作为妈妈自己好像已经尽全力了,但是为什么教育的路还是那么痛苦呢!直到我听到了孙老师的讲座,走入爱如是,参加读书会,再从新拿起《爱和自由》

《爱和自由》的第一章中孙老师首先就提出了精神胚胎,其中有一段话特别的触动我:人们从不会为一个孩子长不大而担忧,但却从不认为精神的种子曾在儿童内心存在过,从不认为儿童内在也有一个自然、有序的成长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发展的环境。在儿童的精神上,我们一直在充当一个角色——“造物主”。在传统教育中我们从不怀疑孩子是教出来的,在孩子面前成人都以权威自居,我说的都是对的,都是为你好,你那么小你什么都做不了,你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成人固守着自己的信念,没办法站在平等的角度去观察孩子,更没办法观察到孩子的内在需求,也就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成长所需要的环境!然后成人就开始抱怨这孩子真不乖,带孩子真是折磨人啊。这也许就是我前面说到的所谓的“问题”。如果不能了解儿童时期不需要成人的那种“灌输”,而是需要条件的准备,儿童会自己吸收这一规律,那么这些问题就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走进爱如是后,我仔细观察身边的孩子,他们大部分都很自在,沉浸在自己喜欢的工作中,老师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以平等的身份跟孩子交流,孩子表现出的那种工作时的平静,游戏时的喜悦,发生冲突时情绪的流淌一次次的震撼着我。我从心底觉得在这种环境里的孩子是幸福的“人类的发展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爱。这个世界上最高贵的,最大的真理就是爱。无爱和非正常成长史这个世界最大的罪恶。”作为妈妈我们总是说自己多爱孩子,可是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变化莫测的,一切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时我们是爱孩子的,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会满足;孩子“捣乱”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自己身体很累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都是不爱孩子的。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经常会跟孩子说你怎么这样,你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妈妈?那种感觉非常的无力也非常的无奈。现在每当我想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缺爱。在我有情绪,我不舒服的时候我需要别人的安慰和爱,在得不到的时候我希望从孩子哪里得到。我深深了解这种缺爱,不能独立,依赖带来的痛苦。我想结束这种痛苦,更加不愿这种痛苦在孩子身上延续。随着自己和宝贝在爱如是一天天的学习,我很明显的感觉到我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我们开始定规则,开始分享情绪,开始平等的对我们的冲突发表意见,孩子知道妈妈不会再那么情绪化,对妈妈的爱有一种笃定感。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

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爱和自由读后感5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寻找这个答案,可每个人是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葬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是一样的,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过多的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候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估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吧?因为这个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上加难。

这本书表达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许多的观念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遗憾和未能实现的梦想都寄托给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我们凡是应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容的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书中说到其实教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之前儿童不用急着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种感觉就行了。对此观点我表示赞同。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纸张上去做好规划,因为你给他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不要妄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小小年纪就要求他们会背很多的诗词歌赋、数学计算等,这样的孩子虽说知识广博,但他的心智发展并不好,缺乏洞察力、不会去思考,只会一味的死记硬背,毫无自己的创新性,整个创造思维被你们给抹杀掉了,试问这样的孩子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吗?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的”。我认为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与挑战,从而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尤其是刚入园的新孩子,他们需要学会自我调整心态,让自己慢慢的去适应幼儿园里的一切,逐渐心智发展的就会很顺畅。所以家长也要配合好我们老师的工作,要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孩子才会不那么恐惶,俗话说的母子连心,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吧。

孩子在幼儿园时,其成长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来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充满爱和自由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的潜能得以发挥。在六岁之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会一味这些自由而变得毫无组织与纪律,相反,在自由中他们就变得自律与顺从。而不是我们一味的压制和束缚孩子,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胆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维,一味的听从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是快乐幸福的!

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才会成为一个专注、宽容、坚强和完整的人!

上一篇:天成镇铁塬小学“双高双普”经验交流材料下一篇:党员培训会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