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什么

2024-05-09

盐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什么(精选14篇)

盐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什么 篇1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对疗病也有某种辅助作用,农业上有卤水选种,渔业上用于腌制,工业上更是重要的原料,这都是我们所知道的。但在中国古代,盐与礼仪文化还有密切的关系,这却不是人所共知的了。

中国最早发现的盐出在解州盐池(在今山西运城西南)。解州的池盐,早年当是池中卤水自然结晶而成。后期条件改变,需要引水种盐。《天工开物·作咸·池盐》说:“土人种盐者池旁耕地为畦垄,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浊水,参入即淤淀盐脉。”然而有时还有自然结晶的情况,宋代就出现过。《宋史·五行志一下》说:“(大中祥符)三年八月,解州盐池紫泉场水次二十里许不种自生,其味特嘉,命屯田员外郎何敏中往祭池庙。八月,东池水自成盐,仅半池。洁白成块,晶莹异常。”这种自然结晶的盐,含量高,颗粒大。所以它除了叫解盐、池盐之外,还叫盬(盐池名,通作苦)盐、颗盐,大盐。时至今日,解州盐池面积仍有130平方公里。这种天然形成的盐,古代叫做“卤”。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卷五“免盘”释“卤”云“指河东安邑之盐”。安邑,就在解州旁。说安邑之盐,等于说解州之盐。

天然形成的盐,还有一种出于岩穴之间的,叫岩盐。这种盐,古代中原不产,出自戎地凉州,又叫做戎盐。其中的上品,盐有甜味,又叫饴盐。这是很名贵的,在周代,是供天子专用的。

天然形成的盐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人们学会了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来煮开蒸发以提取盐。这种盐,最常见的是海盐。在中国西南,则有井盐。这类盐,因为不成块状,所以也叫做散盐、末盐。

这些不同的盐,在中国古代的等级社会中,是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也就是说,怎样用盐,与礼仪文化有关。

《周礼·天官·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用同供,下同)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段记载,明确揭示用什么样的盐是随着等级不同而不同的。苦盐,就是解盐;散盐,主要的就是海盐。这是当时中国两种主要的盐,用于祭祀,以报神灵之恩,必须用形盐的形态才行的。对于宾客供应什么盐,也还要看对方的身份和场合,只有烹大牢礼待大宾客(来朝觐天子的诸侯)的飨礼才用形盐,平日以饮酒为主或以吃饭为主的燕食就只用散盐了,小宾客(诸侯的卿大夫受命聘问天子的)当然只用散盐(据孙诒让《周礼正义》说)。至于天子、王后、世子食用的美味,使用的就必须是带着甜味的岩盐了,是岩盐中的上品。不同的等级,用不同的盐;不同的场合,用盐也有不同。

那么,什么是形盐呢?郑司农说:“筑盐以为虎形,谓之形盐。故《春秋传》曰:盐虎形。”郑玄说:“形盐,盐之似虎者。”盐作虎形,象徵威武。两郑说法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虎形是人工筑成的,后者则仅仅强调虎形而不言其形成。实际上,形盐的形成虎形,有天然和人工两种情况。

天然形成的,是出自盐池卤水的自然凝结。我们看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盐块,有很像兽状的。唐代阎伯兴《盐池赋》:“其出形盐也,状雄虎之蹲于长野,攫拏兮布濩。”正是描写解州盐池自然凝结的像虎形的形盐威武之状。宋代叶时《礼经会元》卷二上说:“有积其卤而结者,其形似虎,而非人筑成,谓之形盐。”煮盐而自然凝结成兽形的,也时有所见,清代桂馥《札朴》卷十“盐狮”条说:“云龙煮盐,其形作狮子者,品最上。州牧王君(凤文)见惠数十枚,余谓即《左传》之形盐也。”《左传》例见后,那里说的形盐是似虎形,但狮虎形近,这数十枚盐说成像虎也无不可。这样看来,上古的形盐,或许也有煮盐而自然凝结的。但不管如何,盐池自然凝结而成的虎形盐,自然是祭祀的珍品。

用于祭祀的苦盐,出自解州盐池,自然可以挑选凝结成虎形的.。用于祭祀的散盐,在煮盐过程中自然凝结成虎形的,恐怕不多,这就需要用人工来筑成了。如何筑成,文献中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就不好揣度了。明李之藻《頖宫礼乐疏》卷三“形盐”条下说:“净白盐印作虎形。”则是用印模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用大块的盐巴刻镂而成的。见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之五》“食盐”条集解。这里使用的盐,估计还是用解盐的盐块居多。能否用凉州的戎盐来镂刻?戎盐状如石,完全可以镂刻。清代的惠士奇《礼说》卷二谈凉州戎盐说:“又土人镂为虎形,大小如意,明《盐人》形盐亦用戎盐也。”但是,考虑到《笾人》的形盐是用于祭祀的,其来源只是《盐人》中提到的苦盐和散盐,并没有戎盐,所以这种戎盐镂刻的虎形盐,恐怕上古的祭祀不能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之五》“食盐”条集解又说形盐可以是印盐。印盐也出自解州盐池。《水经注》卷六描述解州盐池说:“水出石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这应该是印盐得名之由。《说文系传》“卤”字下说:“又河东解县盐池有印盐,方如印齿文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造花盐印盐法”中还记载了印盐的人工仿制法,即五、六月中旱之时,投盐入水,融成饱和溶液,过滤去杂质,泻置于干净的容器中。等到天气炎热无风尘时,曝晒成盐,漂浮在上面的就是花盐,如不捞出来,时间长了,就成了印盐沉入底部,印盐“大如豆,正四方,千百相似”。但是,上古所说的形盐,强调的是虎形,象征的是威武,这个礼仪文化恐怕不是印盐所能表示的。

历代祭祀,都用形盐,到清代还是如此,《清会典》卷三十六说:“笾实以形盐、藁鱼、枣、栗、榛、菱、芡、鹿脯、白饼、黑饼、糗饵、粉餈。”(《清史稿·礼志一》说同)在笾实中,形盐列第一,看来其重要性更高了。

我们的弟兄民族,也有用盐祭祀的,只是没有像我们的先人那样讲究罢了。如纳西族在除夕日,就有用“盐米筐”祭天地的习俗。

文学作品中,对形盐也有描述。宋代范浚《张生夜载酒相过》诗云:“玉碗鹅儿酒,花磁虎子盐。张公鸡黍旧,欢笑了无嫌。”这里用

“虎子盐”来形容盐之好,不见得是当时的士人可以随便使用形盐。据宋代罗浚《宝庆四明志》卷十记载,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贾黯%中,御试题目中还有《形盐象武》诗,刘敞当时是应试者,所作诗见《公是集》卷二十六,诗开头就说:“备物崇宾飨,斯盐肖虎形。”描写的还是大宴时招待贵宾的形盐。据诗中所说,形盐有“熬波烦巧匠”而得的,有“炳文随镂刻”而成的,有属于“天产参多品”的,说的是形盐的三个来源。《宋史》本传说他本来是“廷试第一”,但因为避嫌屈居第二,“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以亲嫌自别(此据文渊阁库本,中华点校本作列,似误),乃以为第二。”这就将贾黯列为第一了。

盐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什么 篇2

关于礼仪的起源, 人们有着诸多的探讨, 大体看来有神生说、人性说、天地人统一说、理说、人与环境矛盾说这几种。每一种学说都可以追溯到遥远的过去, 而实际礼仪的产生就是伴随着人的活动开始的, 伴随着原始宗教的产生而出现, 礼仪制度正是为了处理人与神、 人与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运而生的。因此, 礼仪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原始民众的礼仪, 这种礼仪完全是一种生活习惯, 就像是习俗一样, 只不过有一些精华部分被长久地保留并形成固定仪式;第二阶段为人类文明时期的礼仪, 它是在国家形成、等级制度建立后形成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制度, 它的目的在于治人之道, 施行礼教。

礼仪有五礼之说, 即“吉、凶、宾、军、嘉”五种, 而凶礼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包含丧礼、荒礼、吊礼、会礼、恤礼。荒礼是指国家发生灾荒的时候, 国家采取的礼仪措施;吊礼是指发生自然灾害时哀悼与慰问;会礼是指会合财产的意思;恤礼是指对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而丧礼是对死者表达敬意的一种礼仪方式, 即便是在今天, 丧礼的礼仪也是必不可少的。

影响丧葬文化礼仪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来自原始社会起长期在社会上流行的鬼神崇拜等原始宗教信仰;二是数千年前盛行的源于血缘关系的宗族、家族观念和祖先崇拜;三是以儒家为首的各家思想学派的影响; 四是东汉以后道教、佛教等宗教的影响。”2正是由于这种多层次的互相矛盾的宗教信仰, 还有丧葬观念, 产生了我国发达繁杂的丧葬礼仪和厚葬传统, 并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特点之一。

首先是葬前礼仪, 这是指对死者的遗体进行初步处理和向别人发布死亡消息的仪式。“属纩, 打扫室内营造严肃气氛, 把遗体换新衣移到正堂;招魂, 爬上屋顶手持死者衣物, 向北方空中大喊, 三遍后将死者的衣物卷起来扔到屋下, 然后接住取出衣服覆盖在尸体上。”3报丧与奔丧, 一般来说报丧有口头, 也有讣文。口头的话, 需要死者的儿子亲自前往, 讣文则是对有特殊关系或十分重要的亲属才使用的。奔丧是听到死讯后便迅速赶往死者的所在地;洗尸与饭舍。洗尸, 就是清洗尸体, 和沐浴一样, 洗尸的水要买水, 结束后安放尸床上。饭舍在洗尸后进行, 把珠、玉、米、贝之类放入死者口中。

其次是治丧礼仪, 指的出殡前的整个过程。铭旌与佛事, 铭旌出殡时放在灵柩前, 祭奠时放在灵座右, 入藏放在盖棺之上。佛事活动一般为吊唁期间诵经三日昼夜不绝, 出殡时众僧引导, 口诵经文;入殓, 分大殓和小殓。小殓, 用衣服包裹尸体, 大概为19套。大殓在小殓的次日, 就是将尸体放在棺内, 入殓时孝子要抱着尸体大哭;出殡与哭丧, 出殡, 就是把灵柩停放一段时间再安葬, 一般放在正堂的西阶。古代功臣出殡还要用军队仪仗。哭丧, 是死者的家人表达悲痛、惜别之情的方式。 哭丧的类型有很多, 无声的泣、有声的哭、大哭的号等。

最后是葬后礼仪, 死者家属进入居丧生活。有接三与做七, 守孝与五服, 扫墓与祭祖。死者在死后每一步都有着礼仪规范, 不仅如此, 就连丧葬的形态都有很多种, 比如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树葬等等。 通过细致的丧礼, 可以看出古代礼仪由开始的简陋到日渐完善的过程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 尤其是时代背景的影响, 以及新思想的介入。

摘要:礼仪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 礼仪可以说凝聚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里, 礼仪处处彰显着其独有的特色。礼仪既让人们有礼有节、温文尔雅, 又让人们固执残忍、观念落后。在整个礼仪文化中, 丧葬几乎贯穿了整个华夏文明史, 由于人们多层次的信仰结构和繁复的历史背景而形成特有的丧葬观点, 以及繁复的丧葬礼仪。通过丧葬礼仪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古代文化礼仪的多姿多彩, 以及一种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厚重感。

关键词:凶礼,丧葬,古代礼仪

注释

11云中天.礼仪[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

22 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中华文化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

盐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什么 篇3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幼儿;礼仪教育

【分类号】G61

我国自古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讲究礼仪也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懂不懂礼仪可以显示出他的教养和综合素质,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社会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幼儿教育的完善和幼儿自身未来的发展。幼儿园适龄儿童正处于3—6岁的礼仪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幼教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做好幼儿礼仪教育的基础。

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美德

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其影响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无远弗届,至今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对周边国家礼仪文化的影响蔓延至今,如日本和韩国等,世界各地兴起的孔子学院也深深印证了这一点。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瀚如烟海,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礼仪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笔者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二、传统经典文学中蕴含的礼仪教育资源

(一)传统礼仪教育经典儿歌《弟子规》《弟子规》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弟子规》所讲的道理,从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讲述了古代很多的典故。 该书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谨于言、慎于行;做人要诚信,要善于群居和独处,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弟子规》中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既为偷。” 孩子们在背诵儿歌的同时明白了待人接物的礼仪。

(二)传统礼仪教育经典儿歌《三字经》《三字经》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儿歌,是中国启蒙教育传统的结晶,它句式短小,形式整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深受孩子们的喜欢。最重要的是《三字经》内容丰富,它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可以说是一本微缩的百科全书。幼师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们讲解一些《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激发孩子学习《三字经》的兴趣。并提高了孩子们的礼仪修养。

(三)传统文化中诗歌蕴含的礼仪资源

幼师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耳濡目染,根据中华传统经典诗文开展情景表演,组织古诗文吟诵比赛。在学习背诵经典文章的同时,进行传统礼仪教育,让孩子们学会尊敬师长、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等基本的礼仪规范。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孩子们在思想上形成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礼仪观念。

比如《悯农》这首古诗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幼教教孩子们朗读这首诗时要着重解释它的含义,让孩子们体会到农民劳动时的辛苦,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有意识地减少或者避免浪费食物,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良好的饮食礼仪,杜绝一些浪费和抛洒的现象。

(四)传统成语故事中蕴含的礼仪资源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学中的精粹,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幼教可以通過在孩子们学习成语的过程中教会他们其中的礼仪道德知识,很多好的传统礼仪经典故事可以读给孩子们听,比如《卧冰求鲤》、《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孔融让梨》、《大禹治水》、《牛郎织女》、《黄香暖席》、《司马光砸缸》等,使传统文化渐渐影响着孩子们,陶冶着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吮吸传统文化故事的精髓,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三、传统节日中蕴含的礼仪教育资源

传统节日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如春节代表团聚、迎新,清明代表纪念,端午代表端正、竞争,七夕代表灵巧,中秋代表团圆,重阳代表敬老,腊八代表感恩。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整合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使小朋友体验到春节不仅是穿新衣、品美食和放鞭炮,春节还意味着庆团聚,告别过去和迎接明天,因此春节要扫尘——除“陈”布新,

我们以“互动式”的教育理念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充分的和环境、家长、同伴、老师进行互动。所以,为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社会性地发展。所以,每当这些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过节,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使孩子们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学会基本的礼仪。

四、通过传统食品享受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

孩子的受教育时间更多是在家里,幼儿园和家庭一定要共同配合起来才能让孩子受到良好的礼仪教育。和孩子一起做传统食品就是亲子互动的良好契机,传统食品和传统节日是分不开的。比如过春节就可以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煮汤圆,让孩子体会到融融的亲情,并理解对长辈和平辈的基本礼仪和待客之道。过中秋节可以和孩子一起品尝月饼并通过这个契机告诉孩子团圆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端午节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吃粽子,并顺便让孩子了解到粽子与伟大诗人屈原之间的关系,以此做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 和孩子一起品尝传统美食的过程中让其学会在待人接物上要长幼有序,谦恭有礼……良好的氛围影响着孩子。孩子在与老师、同伴、家长的互动中感知和了解民族礼仪文化,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激起他们的民族自尊自豪感,让我们的孩子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

五、综合各方面资源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孩子的心中

如有课余空闲,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它是古人教育幼儿生活规范的经典,也是我们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经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以它为规范教育幼儿。结合常规方面加强幼儿礼仪教育,各班设立礼仪教育专栏,评选礼仪小标兵,并将礼仪教育渗透在活动中,将游戏、学习、入园、离园、户外活动、进餐、盥洗等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传唱和记忆。

结语:

作为一名幼师,对自身的礼仪素质也要多加培养,高标准、严要求,平时多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给孩子们良好的教育和榜样。更重要的是,教育者要有颗善于发现的心,有颗爱孩子的心、有颗强烈的责任心,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给孩子一个良好习惯引领的同时,也须长期坚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文明礼貌的优雅环境,从而实现对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品质,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为什么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篇4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

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

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

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歌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

行当与角色创造

“行当”这个概念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是某一种类型人物的共同生活特征(包括年龄、身份、气质、神态、行动、举止等各方面),以及表现这些特征的一套表演程式。所以演员掌握了某一行当的程式,就等于在某种程度上掌握了这一行中所能包括的这类人物的基本特征。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是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一种体裁。它是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剧种的重要标志。

唱腔

戏曲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在演唱上注重字与声、声与情之间的关系。清晰准确地表达字音与词义,是唱功的第一要求,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演唱一般包括发声、吐字、用气、装饰唱法等。其目的在于表达戏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唱出曲情,以情动人,才是演唱艺术最高的审美标准。

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与琴师徐兰沅合作创腔,就是典型的事例。京剧中旦行的梅(兰芳)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老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越剧中小生行的范(瑞娟)派、徐(玉兰)派、尹(桂芳)派、,旦行的袁(雪芬)派、傅(全香)派、戚(雅仙)派、吕(瑞英)派,都是在唱腔艺术上享有声誉的流派。

革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戏曲音乐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继承与发扬民族戏曲音乐的传统,去粗取精,丰富提高,使它放出新的光彩;一是如何表现新生活,塑造新人物。为适应新的内容,对传统戏中某些很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和处理手法,在新剧目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

遵守交通的礼仪是什么 篇5

在道路上,无论是驾驶员还是行人,都要遵守交通法规。除了遵守交通法规,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交通礼仪,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快乐地踏上和谐安全之路。

交通礼仪伴我行

1.行人应该走人行道,不能在机动车或自行车的车道上行走。

2.过马路时,应走地下通道、过街天桥或斑马线。

3.行人要等到绿灯亮起时再过马路。

4.行人应自觉配合交通警察或交通协管员的指挥。

5.避免在只准机动车通行的高架桥上步行。

6.避免在铁路轨道上行走。

7.避免在车流中穿行。

8.切勿因任何原因践踏草坪;更不能冒险翻越隔离带。

9.在人群中走路要注意节奏,尽量走直线,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

10.不要在行走中突然停下来,更不能在道路上嬉笑玩闹。

11.多人同行时,应避免并排行走。

12.尽量靠右行走。

文明乘坐交通工具

一、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

1.在适当的区域候车,切勿站在行车道上。

2.遵守“排队上车、先下后上”的文明礼仪规范。

3.主动买票,自觉投币。

4.上车后尽量向中间走,不要停留在车门口,以免影响其他人上车。

5.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孕者。

6.不在车内吸烟,也尽量避免在车内进食。

7.不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车辆卫生,同时也维护城市环境。

8.不要在车上大声喧哗或高谈阔论。

9.不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座椅或通道上。

10.雨天时,要收好雨具,以免弄湿其他乘客。

二、乘坐地铁的礼仪

地铁也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地铁乘客,应该自觉维护公共设施,遵守应有的秩序。

1.遵照惯例,文明乘梯

乘电梯时,应靠右侧站立,让出左边的通道,给赶时间的乘客行走。这也是乘自动扶梯的一种国际惯例,所以无论在哪里乘自动扶梯时,都必须遵守“靠右站立”的文明礼仪规范。

2.保持安静,举止文雅

在月台上,要遵守“按线候车”的规则,切勿越过黄色安全线。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站内大声喧哗,不要在站台上奔跑。候车时,坐在车站提供的椅子上等候。如果没有椅子或座位已满,即使很想休息,也不要坐卧或蹲在站台上。有些人习惯于靠着墙休息,此时千万不要把脚踏在墙上,避免破坏或污染地铁的设施及环境。

3.先下后上,注意礼让

排队上车时,如果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带小孩的.妇女,应该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面。人多的时候,除了注意遵守安全法则外,也别忘了遵守文明礼仪规范。拥挤的情况下,不要推撞他人。

三、乘坐出租车的礼仪

1.在出租车指定侯车处,应按顺序排队。如果遇到老、幼、孕、残及病人,最好能谦让,让他们排到自己的前边。

2.在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等候出租车时,应该到指定区域排队,由于出租车也需按顺序前行,所以应走向等在前面的车辆,不要干扰出租车本身的等候顺序。在没有出租车等候站的地方,应该自觉遵守先来先上的原则。

3.在一些禁止停车或上下车的地方,不应执意叫停,不应为难司机。作为文明的乘客,应该配合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4.如果向对面马路的出租车招手且该车已准备掉头,那么,此时即使有其他车开到你面前,你也不应该为了方便就上车,而不理会之前招呼并正为你掉头的那辆车。

石竹的花语是什么-鲜花礼仪 篇6

石竹花花语:

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 各种花色不同石竹花的花语 石竹花花语——真情、天真

斑纹石竹:爱的拒绝

香石竹(又名康乃馨)花语:母亲的爱,纯洁的爱。

红色石竹:热情我相信你的爱情

深红色石竹:啊,我可怜的心

粉红色石竹:女性的爱,热烈爱著你

黃色石竹:侮辱,侮蔑

白色石竹:清純的慕情,我的爱情有活力,吾爱永存

丁香石竹:大胆、积极

五彩石竹:女性美

石竹的象征意义

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石竹花花语是母亲节的象征。有些国家还规定“母亲节”这一天,母亲还健在的人要佩带红石竹花,母亲已去世的人要佩带白石竹花。

有关石竹花的价值

药用价值

根和全草入药,清热利尿,破血通经,散瘀消肿。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药。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破血通经。尿路感染、热淋、尿血、妇女经闭、疮毒、湿疹《本草备要》说:“降心火,利小肠,逐膀胱邪热,为治淋要药。”

化学成分:全草含皂甙、挥发油,油中主要为丁香酚(eugenol)、苯乙醇、苯甲酸苄酯、水杨酸苄酯、水杨酸甲酯。

观赏价值

石竹已广泛育出许多品种,是很好的观赏花卉。

石竹株型低矮,茎秆似竹,叶丛青翠,自然花期5~9月,从暮春季节可开至仲秋,温室盆栽可以花开四季。花顶生枝端,单生或成对,也有呈圆锥状聚伞花序;花径不大,仅2至3厘米,但花朵繁茂,此起彼伏,观赏期较长。花色有白、粉、红、粉红、大红、紫、淡紫、黄、蓝等,五彩缤纷,变化万端。

园林中可用于花坛、花境、花台或盆栽,也可用于岩石园和草坪边缘点缀。大面积成片栽植时可作景观地被材料,另外石竹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本领,凡有毒气的`地方可以多种。切花观赏亦佳。

石竹花的故事

不知是哪朝哪代,在东北的一座大山中住着一户普通人家,姓石。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石竹。家里没有财产没有土地,全靠石老汉进山挖药为生。不幸的是石竹呀呀学语的时候,石老汉在一次进山挖药时摔死了。从此,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更艰难。石竹妈一人挑起了抚养儿子的重担,她每天进山挖山货去换点粮食,掺和着野菜一起熬粥吃。就这样一晃十多年过去了,石竹妈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石竹拉扯长大成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

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石竹这孩子样样都好,里里外外帮衬着妈妈。只是打小吃苦受穷,身子骨十分瘦弱,不但不能像别的小伙子一样独当一面地养活这个家,让年迈的妈妈歇息歇息,而且从小就得了个见不得人的病——尿炕。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了,却不敢提娶媳妇的事。唉,又穷又有病,谁肯来作这家的媳妇呢,儿子懂事不说,做娘的却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石竹妈从此进山就不挖山货了,她学着石老汉挖起了草药。可年纪大了,哪爬得了那丛山峻岭,钻得了那深山老林?

再说了,草药千千万万,哪一味能治好儿子的病呢?可石竹妈不畏山高路险,每天都去挖药,每次发现了新草药,她就自己先用口尝尝:辛的、苦的、麻的、涩的,做妈的先尝尽人间甘苦。有好几次,她被草药毒着了,肿了脸,红了眼,但她赶快吃些清热解毒的草药,终于又化险为夷。就这样寻寻找找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可能治好儿子病的草药还是没找到。

然后转眼到了第三年的五六月间,这天,石竹拦住又要出门的妈妈,哭着说:“妈,别去了,我不治病,不娶媳妇了。您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我不但没能报答您,反而拖累您,做儿子的实在对不起母亲啊。”石竹妈也含着热泪,摸着石竹的头说,儿啊,做娘的知道你孝顺,但是,天下做母亲的哪能眼看儿子被病痛折磨而不去拯救呢?再说,如果找到了能治好你病的药,那就不但能治好你的病,也能治好天下有这病的其他人,不但了却我这个做妈的心事,也帮了其他做妈的人。”说完,她就毅然出门了。

这一次她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可是奔波一天,还是没有新的发现。眼看天色已晚,山风阵阵,寒气袭人。石竹妈不免叹口气,坐在一块山石上歇歇脚。心想今天走远了,今晚是赶不回去了。心里惦记着生病的儿子,更想到自己年岁越来越老了,到时候别说爬山,连路也走不动了,怎么能再去找药呢?她越想越急越伤心,禁不住老泪纵横,两串热滚滚的泪珠一直落到山石缝里。但没想到奇迹在这时发生了,只见热泪倘过的山缝缝里,忽然长出一株花儿来。

这花株只有一尺来高,细条条的叶,枝顶生花。花朵不大,几朵小花聚合在一起像一把伞,粉红色的小花在山风吹拂下微微摆动,仿佛在向她问好。石竹妈赶紧揉揉眼睛,心想莫不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在这山野里过去怎么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花?可睁眼一看,那花还在那里点头微笑。石竹妈正惊讶之余,又听见一个甜甜的姑娘的声音在说话:“老妈妈,把这花全棵拔去,回家煎水给儿子喝,它可以治好你儿子的病。”石竹妈只听见声音不见人,山野之中只有那花儿在微笑。石竹妈顿时明白了,这是花仙在帮助她,为她儿子治病呢。石竹妈一高兴,人也来了精神,抬眼一看,啊,山野中星星点点长满了这美丽的花儿呢。她赶紧拔了许多,抱着就往山下跑。

回到家,石竹正在着急,不知到哪儿去找妈妈。石竹妈高兴地一五一十把山上的奇遇告诉了石竹,并按照花仙的 指点把采来的花连根煎水给石竹喝。药一煎好,只觉草屋里清香阵阵,石竹连服了三日,不但尿床的毛病治好了,人也变得精神多了,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样。石竹本来就是孝顺孩子,病一好,他就再也不要妈妈上山挖药去奔波劳累了。不久,他就娶了一房媳妇,一家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此后,石竹妈采药遇见花仙,并用这花草治好了儿子石竹毛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开了,凡得了类似那种毛病的穷人,都来找石竹妈要这花草去治病,没有不灵的。人们感激花仙,更明白花仙也是被石竹妈的一片爱心所打动,才主动帮忙的。每次人们要找寻这花草时,都叫不出它的名儿,只知道是石竹妈找的花能治病,便顺口叫它“石竹妈的花”,叫来叫去,就干脆叫“石竹花”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 篇7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影响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现代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说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论语》中还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养成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形态———凡是不合于“礼”的行为应该自觉摒弃。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比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现代礼仪中的“礼”是“礼节”,强调的是尊重对方,体现出内在的人格修养;“仪”是“仪式”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内心的尊重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做到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好感。但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礼仪水平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修养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形成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者相互促进,在形成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礼”的概念虽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现代生活中,这些礼的准则同样适用,比如,现代礼仪强调个人美好的内心世界,通过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富于风采的仪表显示出来,讲究礼仪,不仅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形象和内在素养,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社交场所,朋友聚会、商务交往,我们如何做受欢迎的人?

……

所有这些问题都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而直接的联系,因为儒家思想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情感,而礼仪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现代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差异

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所产生的一定形式。

1.相对于传统文化,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已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述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和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它已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文化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礼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继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体现现代礼仪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三、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现代礼仪中,礼仪是礼节与仪表的结合,它是一系列建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善良、高效和逻辑的基础上的传统习俗。“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仪”是指仪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为使各种人能愉快融洽地一起相处,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这就是礼仪。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被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被称为礼貌。

这一切已说明,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同样强调个人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礼记·大学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向我们展示了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类似的表述还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念头都能真诚,而不自欺,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合乎信,也能够真诚地待人接物,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情况。“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孔子说:“礼者,敬人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现代礼仪教育中的规范在这些方面和传统文化恰恰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修身”二字。

现代礼仪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灵魂,现代礼仪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保证。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纷呈。“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经史子集”的文化大观,孕育了独特魅力的民族气质,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所以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与现代礼仪的关系,明确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的差异,并阐述了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礼仪,差异,平衡点

参考文献

[1]于丹.《论语》心得[M].中华书局,2006.11.

[2]刑桂平.礼仪就这么简单[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11.

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模式? 篇8

我们一直讲中国模式,中国模式到底是怎样的模式?从大势来说中国模式是—个稳定的模式。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就是超稳定的结构,这种超稳定模式是特别符合中国现状的。人们都知道任何时候中国出现战乱,出现战争,都会使中国走向毁灭。尽管战争过后的几百年又给中国带来了繁荣,但战争的本身却是这个民族的灾难,因此稳定就变成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原则。当然这个稳定不能是压制型稳定,压制型稳定就是有什么东西摁着你,不让你释放出来,这是错的。我常常讲的稳定是释放型稳定,让人把心中的怨气释放出来,让人把自己的能量释放出来,去干真正创造价值的事情。通过释放,通过社会体制的调整,比如说贫富悬殊的调整,地区差异的调整,权力差异的调整,让人民能够释放出自己的正面能力,而不是把正面能力攒成负面的能力,我觉得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稳定性。

大家知道这样的稳定性主要是来自于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很多时候中国渡过危机要感谢政府的力量,比如说宏观调控能力极强。如果政府没有宏观调整能力的话,改革开放持续不到今天,也不可能这么健康。尽管健康里面蕴含着危机,但相比之下,我们选择今天这种稳定中让人民逐步发展的模式,我认为从整体上来说是正确的,这是大势。

其次,要永远记住在中国国民共进是中国的一个模式。就是国有经济也好。民营企业也好,两者都已经变的必不可少,这两者共进在中国才是健康的。因为中国的传统人情关系、还有法律依据,还有不透明规则的复杂性,如果直接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到民间来的话,在民间依然能产生霸道性的不顾人民死活的商人。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有一点可惜,可惜在什么地方呢?大家都在讨论国进民退现象,国进民退现象是可以看得见的,因为国有企业太庞大,太垄断,他的财富太多。他财富的流向本身应该是民间力量做的,但如果国有企业参与的话,就没有规则了。所以我觉得中国大的方针是一定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必须有所收敛,在他该进入的领域进入,不该进入的领域不插手,甚至有些领域应该让给民营企业去经营,使它们更加具备竞争实力。

安管员的礼仪仪容是什么 篇9

2、在客户面前应禁止各种不文明的举动,如吸烟、吃东西、掏鼻孔、剔牙齿、掏耳朵、打饱嗝、打喷嚏、打哈欠、抓头、搔痒、修指甲、伸懒腰等,即使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尽力采取措施掩饰或回避,并主动道歉示意。

3、上班时间应保证室内安静,不大声喧哗、打闹、吹口哨、唱小调、看报纸,干私活,化妆;不得敲桌椅或玩弄其他物品。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动作轻,保持工作时的良好气氛。

4、应保持工作台面清洁,除标识牌和工作用品外,不能有任何杂物,烟灰缸放在服务台下,当有客户抽烟时才礼貌拿出使用。

5、使用呼机或手机时,应低声细语,不应大喊大叫或故作神秘。开会时应设置在震动状态或关机。办公时间禁止打私人电话。

★ 安员个人总结

★ 安管员转正申请书

★ 安质员个人总结

★ 协管员年度个人总结

★ 图书库管员个人总结范文

★ 安监员的个人总结

★ 计划员个人绩效分析与总结

★ 路政协管员个人总结

★ 海关协管员个人总结

什么是公关礼仪 篇10

1、 行为准则与规范 标准做法 行为准则:少避老,轻避重(拿东西时),男走外女走内

2、 程序方式(握手时,不能太重或太久,但是一定有力度,表示诚恳)

3、 约定俗成的习惯、普遍认可

4、 表达互相尊重、认可、敬重、友善 ,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化妆既是尊重自己又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爱是教育的基础)

5、 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同交往、交际、应酬接待密切相关。

什么是公关礼仪

指公关人员在公共活动中应尊重他人、讲究理解的各种程序,是步入社会、适应社会、提高办事能力、提高自己形象的“通行证”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三礼”(三本关于礼仪的书)

《周礼》六篇(也称《周官》《周官经》)是讲西周礼仪、官制、制度、儒家思想的综合产物

《仪礼》17篇 春秋战国时期礼制汇编

《礼记》49篇 稀罕戴圣所编 也叫《小戴记》《小戴礼记》 讨论秦汉和秦汉以前的礼仪文选。。。现代礼仪基本源于“三礼”,留传至今。

公关礼仪的本质与基本原则

本质:追求和创造真善美,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社会组织之间的和谐互惠、内求团结、外求发展、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

四项基本原则:

1、 尊重原则(第一原则、最根本原则):这种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人格,包括资格、价值、荣誉、形象、气质、尊严。尊重敬意是礼仪的情感基础,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尊重人身自由各项权利、隐私权,学会欣赏人、赞美人。

2、 诚信原则:尚诚贵信,情意真纯,表里如一。

诚:诚实、真诚、诚恳,待人接物真实可靠,说话客观公正

信:讲究信用,彼此互相信任,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信守诺言,讲究信誉,实事求是

3、 宽容原则:要宽带相容,尤其在处理人际纠纷的问题上,保持豁达大度的品格和态度,要善解人意,做到容忍和体谅他人,对他人不求全责备,不过分要求,善于化解各种矛盾、偏见、第一,赢得更多的朋友。

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重建”? 篇11

一个文化物品之所以具有传统的含量,恰恰是因为它生长在相对原生态的氛围里,一个“文化”物件之所以具有历史意义,恰恰是在一个具有清晰历史脉络的环境孕育中,其源流和特质才能得到认定,如果单独被强行拔出其生存的环境,顶多是一件博物馆意义上的单件文物。当所有“文物”被拼凑汇集起来,最终完成了一个“文化重建”的工程时,“文化破坏”的程度实际上就被加深了一层,传统的部分不但得不到保护,反而又像重新遭受一次洗劫,这不叫“文化重建”,而叫“文化拆卸”。

不难发现,斩断文化的内在脉络和演化流变,然后加以拼贴重组,大多与一些商人的介入有关,他们成为对“文化重建”下定义的一个幕后力量。商人介入文化生产在中国历史上早有先例,明末清初的徽商即是现代“儒商”们的祖宗,他们经常宴集群儒,附庸风雅,但和当代“儒商”的最大区别是,他们基本要附和士人阶层的审美准则,不会破了规矩自立一套。但在当代“儒商”们看来,徽商的作为可是太小打小闹了,有了大把的银子可不能仅是雕几首唐诗时文,或藏几个宋刻版书那么简单,他们要把“文化”做成一个市场,一切“文化”都要纳入其中加以精密计算,做成可以到处买卖的产品,甚至那些属于抽象层面的“文化”事务的价格也要按照市场的需要定价。从网上拍卖少林寺秘笈,标价九千九百九十九元倒卖佛庙家底,到通过发掘曹操墓鼓动地方旅游GDP增长。“文化产业化”变成了“文化重建”的最好招牌,也最终堕落成变相破坏文化的杀手锏。

在有意无意不断破坏“文化”的境况下大谈“重建”是不是显得有些滑稽?可这正是目前文化建设的现状。“文化重建”反而变成了“文化破坏”的原因何在?我以为,正因为我们缺乏一个有说服力的历史观,或以此作为把握各种人文叙事的基调和依据,其中包括历史叙述,当然还有影像叙述。我们国家原来奉行的历史观,基本上是革命史观,在这套史观里面,各种“文化”内涵的定义必须服从于政治性的逻辑,而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改革开放后革命史观得到了修正,学术界基本上把现代化的整个进程看做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年国内拍了个纪录片叫《河殇》,用影像叙事的手法表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的一种“历史观”,它所叙述的逻辑其实很肤浅,中国文明的内涵被简单形象地比喻为黄土,而“黄色”是个很糟糕的颜色。西方文明因源起于海洋,则被涂抹成了“蓝色”,“蓝色”美妙得没有任何瑕疵。影片设计得很煽情,一个男中音不断提示说,黄土这东西就像腐坏基因一样,搞得中国人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我们扑向蓝色文明就得救了。黄色文明奔向蓝色文明乃是历史的必然,这个论断里面包含着内在的强制规范性,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质疑。仔细考量可以发现,现代化历史观与革命史观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就是对历史必然性的认同与张扬,当我们看到所有的影像或者历史叙事在表达这个必然性主题的时候,我们很难把握在这个“必然性”的不断表现过程中,具体的“人文”位置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既然都昭显的是一种普遍必然性,那么所有的人都应该为必然性服务,为此做出任何牺牲也属正常和自然,人文的所有东西也就由此变成了各项发展指标的附属物,即使貌似必要,也仅是以成本计算为名的盛世点缀。

那么,在《河殇》时代过去以后,我们的历史观有什么改善吗?只能说有些“疑似”的进展,但仍苍白得那么没“文化”。比如近年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崛起》也采取的是一种变相的政论片样式,讲的是一些欧洲大国的历史演变进程,其内在的表述还是一个极端推崇现代化的思路,而且更加简化成了一个暴力逻辑,甚至所谓大国崛起可以概括成一个“黑吃黑”的定律。后来又出版了一本书叫《中国不高兴》,书名就简单粗暴,内在意思是,你原来侵略了我们,我们崛起之后也要吃掉你们,或者通过某种博弈关系,我们在利益和成本上将占据最大的份额。很糟糕的是,这套话语是打着反西方的民族主义旗号出现的,却不折不扣地贯彻了早期西方原始资本积累期的冲动、蛮横与无行。在这套逻辑面前,所谓“文化”或“人文”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甚至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还谈什么“重建”?

现在舆论界谈“文化重建”,具体地说就是谈“国学”复兴,谈“传统文化”,再具体就是搞读经、唱京剧、穿汉衣。这些活动都是从属于大的历史叙事框架之下进行定位的。但我以为如果不改变这种大国崛起论式的粗放型历史观,任何所谓重建都是急功近利的举措,因为在成本计算的框架里,任何慢性的靠气质温润养成的文化行为都会遭到嘲笑。

“文化重建”也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问题。现在都在大谈“人文”“文化”“传统”“经典”,但是我们对人文和文化精神的理解及其转化路径却难以真正影响国家决策和社会发展。正因为当代“文化”没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因此在面对西方压迫的时候,总是采取一些极端的对抗形式,好像不如此就无法彰显表达自己的特质。很明显的例子是,每当“文化”的重要性突然受到重视或张扬,往往均发生在国难深重或追赶西方的关键时刻。“传统文化”的复兴往往是通过逆反西方必然性的发展逻辑而提出的命题。可仔细审视这些传统复兴的内容又觉得尴尬无比,比如我们开口闭口总谈“国学”,可到底什么是“国学”?其内涵到底如何界定?其实并没有太明确的说法。现在舆论界学术界实际上大体是按“汉学”的标准来界定“国学”。“汉学”是西方人到中国之后,好奇地发现许多与西方学问大有差异的内容,然后把它转换成非常精巧非常专门化的一门学问,比如当年西方人在中国敦煌及中亚地区游历后就根据当地的史料发掘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治学风格。

“汉学”延续了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历史,这套认知方法被中国学界所接受后,变成了一种“杂交”式的学问。由此出现了一个悖论,即中国人所标榜的最传统的学问其实仅仅可能是学习西方学问的一个后果。“国学”被提出有特殊的背景,表面的理由是很民族主义式的,有人认为是在近代中国挨打时被揍出来的学问,借助李零的生动表述是一种“国将不国之学”。“国学”恰恰是在中国国家需要复兴的时候出现的,国学其实就是“复国之学”。“国学”打出的旗号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恢复的却是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法文译名为 L,Institut de Sinologie 即“汉学研究所”,一九二五年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一九二六年的《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上面都印得很明白。也就是说,无意间“国学”可能以畸形变相的形式堕入了西方所构建的知识学谱系,也有可能不自觉地变成西方学术在中国的表述样本。国学固然可以成为一个大国崛起的利器,也可能恰恰表述的是当年殖民地式的文化逻辑。

“文化重建”当然与如何选择文化有关。从唐代开始,中國文化就呈现出非常包容多元的样态,特别是对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甚至唐代皇室的血统都与“夷狄”纠葛不清。我们总有一个误解,认为少数民族单向受到了汉族的影响,故有陈垣先生的《西域华化考》之作,同时也构成了一套近代以来的“汉化史观”。其实,以汉族为中心构建历史观基本上是明代中叶以后的事情,所谓“华夷之辨”作为历史观的基础是很晚才出现的,属于“发明的传统”。中国史界却把这种“发明”当做核心的历史理念加以捍卫和推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汉人为中心的中国文化认识系统,而没有考虑到在中华民族的整体历史演变框架下文化呈现出的多元共存的品格。

什么是展览礼仪企划 篇12

(一)要了解展览会的类型、企业品牌、产品特点、展台风格、展位的周遍环境及竞争对手的情况;

(二)通过所掌握的资料进行整个礼仪活动的创意策划。例如要达到影视效果、解说效果、配音效果等等;

(三)根据展示风格,选择礼仪小姐是活波开朗型、小巧玲珑型还是现代表演型模特;

(四)根据选择的模特进行服装的设计制作,展览服装要求新奇悦目,可按创意分为稳重型和明快型。总之能充分表现一个企业的特色。

(五)根据创意将模特进行分工,例如:解说员、演员、展示员、接待员进行人员培训。

(六)展览期间礼仪企划公司的管理及礼仪小姐的发挥也对展览的成功有着很大影响。1996年国际汽车展在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世界名车云集,盛况空前,取得极大成功。在成功的背后,展览会中的礼仪企划功不可灭。奔驰、宝马、本田、三菱等名车不仅在展台设计、技术专业人员上花了大力气,更在礼仪策划、人员的选择培训,服装的选择等方面下了功夫。当我们走进展览会,本田小姐嗓音清澈的解说,让人赞叹不已;福特小姐的现场表演让人流连忘返,精美的展台、高雅的小姐,更显示出汽车的名牌。这些展览礼仪小姐与汽车的品牌、车型、风格、特点巧妙融合,相得益彰,体现出展览礼仪企划的精细和独具匠心。伴随汽车展的轰动效应,展览礼仪企划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览模特与展览礼仪企划

提到模特,大家立即想到时装表演,时装模特在服装业中的重要作用大家已认识到了。而对展览模特的了解却较为浅淡。去年2月份的comdex电脑展中,一些朋友说,展览模特不就是请几位漂亮的小姐,站在那里发资料吗?这里仅说对了一点,漂亮小姐发资料是为了推广企业形象,但这2还远远不够,单单是漂亮的小姐还不能胜任展览礼仪模特,展览礼仪模特还要具备良好的公关素质。如:应变能力,动听的声音,流利的解说能力,服装模特的表现能力,丰富的礼仪常识等。有的企业认为本公司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应付,就可不需要礼仪企划。其实回答很简单,那就是宣传和销售是不可分割的。现在这已成为事实。一位企业家曾经这样说:我的产品百分之八十是宣传卖掉的,余下的百分之二十存在库房。

去年,在国际展览中心的一次国际制冷展上,美国“trae”公司取得了极大成功,在“trae”独特的展示设计所吸引。在亮丽的背景幕布上,悬挂着一张巨幅风景画,象征着“trae”公司为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而奋斗的目标。在展台上,两位美丽动人的小姐带着微笑和来宾合影,一位专业摄影师用一次成像的相机把这一幕变成永恒。短短几天,大约4000人得到了自己与“trae”小姐的合影的照片。“trae”公司成功的展览礼仪企划,一时被传为佳话。

文化是什么 篇13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

胡兰成描写他所熟悉的乡下人。俭朴的农家妇女也许坐在门槛上织毛线、捡豆子,穿着家居的粗布裤,但是一见邻居来访,即使是极为熟悉的街坊邻居,她也必先进屋里去,将裙子换上,再出来和客人说话。穿裙或穿裤代表什么符号因时代而变,但是认为“礼”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种对自己和对他人的尊重,却代代相传。农妇身上显现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底蕴。什么叫底蕴呢,不过就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因为祖辈父辈层层传递,因为家家户户耳濡目染,一个不识字的人也自然而然陶冶其中,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于焉形成,就是文化。

小时候我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结出的枣子时,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农村的人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但是他可以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希腊的山从大海拔起,气候干燥,土地贫瘠,简陋的农舍错落在荆棘山路中,老农牵着大耳驴子自橄榄树下走过。他的简单的家,粉墙漆得雪白,墙角一株蔷薇老根盘旋,开出一簇簇绯红的花朵,映在白墙上。老农不见得知道亚里斯多德如何谈论诗学和美学,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粉墙边种下一株红蔷薇,显然认为“美”是重要的,一种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环境的做法。他很可能不曾踏入过任何美术馆,但他起居进退之间,无处不是“美”。在台湾南部乡下,我曾经在一个庙前的荷花池畔坐下。为了不把裙子弄脏,便将报纸垫在下面。一个戴着斗笠的老人家马上递过来自己肩上的毛巾,说:“小姐,那个纸有字,不要坐啦,我的毛巾给你坐。”字,代表知识的价值,斗笠老伯坚持自己对知识的敬重。

对于心中某种“价值”和“秩序”的坚持,在乱世中尤其黑白分明起来。今天我们看见的巴黎雍容美丽一如以往,是因为,占领巴黎的德国指挥官在接到希特勒“撤退前彻底毁掉巴黎”的命令时,决定抗命不从,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住一个古城。梁漱溟在日本战机的炮弹在身边轰然炸开时,静坐院落中,继续读书,思索东西文化和教育的问题。两者后果或许不同,抵抗的姿态一致,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盐与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什么 篇14

当我们走进了近现代,我们所尊崇的传统文化却在逐步缺失,甚至消亡。我国曾被外人称之为衣冠之国,遥看今日却早已不能与往昔同日而语,甚至于出现了空档期。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服装产业发展出现了起色与活力,但由于摒弃了本族文化的传统风格,以及外国文化的强烈冲击,我国的传统服装风格越来越惨淡。经过对各种史料文献记载的查勘,从传统礼仪和服饰的角度来研究华服的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都是集中于对概念的关注,不过就文化本身来说,并无太大建树。在《服饰智道》里写道:“礼,为中国古代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所倡导,更为历史统治者所遵守奉行······故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庶民贱人,都均需明礼,知礼,识礼,更须在日常、年节的衣食住行、婚丧游乐、交接往来活动中尊仪行事,否则,便有越轨僭反之嫌。”因此,礼仪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我国经历了几千年传统的封建统治,在服装方面最高统治者都是制冠制,仪礼、舆服。这就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服饰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我们的华服反映了各个朝代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对未来有着巨大的先导性。服饰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历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这些服饰与汉服密不可分,它们的发展和汉服的发展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然而可惜的是,我国服饰的研究多偏重于服饰和历史、生理、心理、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而关于服饰文化的研究不多,少有专注于文化这个大概念中研究服饰,或者从传统文化礼仪方面来探究服饰的特点。实际上,传统礼仪是我国文化一个巨大的枝节,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瑰丽文化这棵大树上,传统礼仪如同树干一般起着强大支撑的作用。

在欧洲西方国家,最早出版关于服饰的书刊是在德国,书名标示为《描绘欧洲各国女士服饰的画册》。随着这本书流传于世,人们也逐渐发现了不少问题,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仅仅从服饰本身这个角度来研究会略显单薄。于是研究者们试图把眼光放在服装发展史上,并且偏重于服饰的工艺和文化的研究上,如日本文化服装学院与日本文化女子大学所编的《文化服装讲座》,就是植根于文化,抽丝剥茧地研究服饰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人文科学开始兴起,大家渐渐发现,服饰并不是只有以上所述几个方面,更深层次的内涵在于服饰与传统这个层面上。于是,在后来出现的麦克·巴特贝里和阿丽安·巴特贝里的《时装—历史的镜子》、日本的千村典《流行服饰的历史—为学习现代的服饰设计》以及飞利浦《文化·历史》都是从历史上寻找服饰文化的源头,沿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发现历史演变的轨迹。

中华民族一直享有“衣冠上国”之盛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绕不开的篇章。公元前1100年,周公“制礼为乐”,制度明确地对贵族和平民的服饰作出规定。孔子在《論语·乡党》中说:“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意思是当你见到穿孝服的人,即使你们之间关系很紧密或是朋友,也一定要面目带有庄严哀悼的神色;①当你见到穿官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对方平常平易近人,也一定要以礼待人。而在街上遇上穿丧服的人,就更应该探下身去伏在车前的横木上,表示尊重的意思。在参加盛大的宴会时,态度一定变得谦卑有礼。礼仪文化孕育了服饰,同时服饰也投射出了礼仪,服饰是人类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聚合体,体现着文化的特征。礼仪在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华服更是影响深远。是故,中国传统礼仪与华服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掘和研究。其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非常具有特色文化,凝聚了千年先贤们的智慧,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核心。不仅如此,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在90多个国家开设了300多个课堂和300多个孔子学院,以此宣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但是,令人叹息的是,在我国国内传统礼仪越来越被轻视。因此,现在强调的不仅是中国传统礼仪与华服,同时也试图提高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关注度。其二,华服又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即位时期,以华夏礼仪中心演化而成,历史悠久。民族服饰于个人是文化和民族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体现。《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本文更多侧重文化价值和保护,关注中国传统礼仪,关注华服,使人们在传统文化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华服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历史价值、文学艺术价值,等等。其三,中国传统礼仪大致分为“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从这五大类中寻找与华服有相关的连接点,以此开展并扩展研究。

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吉礼中包括:祭天神②、祭地祗?、祭人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嘉礼的主要内容有飨燕饮食之礼、婚冠之礼等。提炼代表性传统礼仪,并研究其相关的服饰与服饰制度。通过《后汉书·舆服志》与汉赋中对服饰的描述分为:服饰形象、化妆和配饰、面料与工艺,以及等级制度。《礼记·深衣》中载:“古有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夫,长毋盖土。”“曳长裾,飞广袖,奋长缨”正是最好地说明了君王礼服的样式。汉赋中也多描述于帝王、后妃、宫廷武士的服饰形象。汉代的礼仪制度对不同地位的人物服饰也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地位的人物服饰的种类、样式、质地、颜色以及穿着的规范也不尽相同。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将五礼分成了吉礼、凶礼、军礼、兵礼、嘉礼。

吉礼指祭祀之礼。古人祭祀为求吉祥,故称吉礼。《周礼》分之为三等。第一等是昊天上帝,他是百神之首。古代只有天子才有祭天的权利,每年当冬天来临之时,天子在国都用“禋祀”祭昊天上帝。第二等是日月星辰。“星辰”是指金水火土五大行星、十二辰和二十八宿,是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祭日月星辰用“实柴”之祀。第三等是凡是职有所司、有功于民的列星。祭这一类星用“槱燎”之祀。

接下来就是凶礼,为哀殇、悲忧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兇礼哀邦国之忧。”它的中心思想是:以丧礼悲死亡,以荒礼悲百姓,以吊礼悲天灾,以桧礼悲战败,以恤礼悲寇乱。其中,丧礼一般是穿着不同的服丧以及用穿着时间长短来表达不同程度的悲伤;荒礼当国家部分地区发生天灾时,国王与群臣都采取减膳、禁乐等方式来表示同情;吊礼当对同盟国或挚友出现意外灾害时,而进行宽慰的一种礼节。这三种礼节各级贵族都可举行。

宾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据《周礼》载,宾礼就是天子、诸侯接待宾客的礼仪,其名目有六种:“春见日朝,夏见日宗,秋见日觐,冬见日遇。” 即朝、宗、觐、遇、会、同、问、视八项。宾礼包括朝礼、相见礼、蕃王来朝礼。

嘉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嘉礼是饮食、婚宴、宾射、贺庆之礼的总称。嘉是善、好的寓意。是为人心向善而制定的礼仪,所以称之为嘉礼。嘉礼也分为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燕飨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巡守礼等。

通过这些不同的传统礼仪规范,汲取过去历史文化中的养分,来为现代的服饰创作寻找灵感。当今世界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在发展的路途上有时候会比较容易遗忘我们的过去。在应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思想意识不断变化的情态下,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精神境界来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而我们的传统礼仪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我们行动的方向,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传统的文化礼仪如同一双苍老的手,指引着民族的去向。它是对人性的一个具象表述,对促进历史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今,我们应传承中华礼仪优良传统,以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加快我国文明进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我们的华服是历史老人双手上密布的纹路,这些纹路记录着我们文化的来源,传承着民族的精神。我们从传统礼仪和华服的角度来了解我们是一个如何的民族,又将会面对什么样的未来,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要完成的一个命题。

作者单位:

上一篇:统计实习二及答案下一篇:国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