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

2024-07-07

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精选8篇)

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 篇1

摘 要 针对医疗市场的新宠——网络医疗网站,通过对其现状以及市场前景的,得出其具有良好的投资收益、广阔的发展前景的结论。同时,网络服务对于如何建立品牌医疗网站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医疗网站 远程医疗 网络服务

人类跨入21世纪后,IT技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都具有了划性质的变革,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来为自己服务。作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象征的载体,越来越显现出它在上的重要地位和职能,并且也同其他行业一样受到了这股网络浪潮的冲击。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单一的病人亲自去医院看病的模式已经被逐渐改变,代之的是以网上健康咨询、远程诊断等形式获取医疗信息。医疗网站就是基于网络技术、技术和知识工程的,面向社会的为其客户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的服务平台。医疗网站的以及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医疗网站陆续开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过后,形形色色的医疗网站如同雨后春笋数不胜数。据粗略统计,在短短几年内,网上新出现了可以提供网络医疗服务的网站数千家,而事实上国内医疗网站除少数有能力进行远程会诊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简单咨询服务,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介绍产品信息及进行药品推销。

总体来说,现阶段的网络医疗市场虽然在改变人们传统医疗观念上有着非常积极的,同时也为以后开拓网络医疗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现阶段网络医疗市场整体比较混乱,优质网站为数不多,可信任度不高。医疗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2.1 技术分析

(1)国内外技术发展环境简介。美国是开展远程医疗较早的国家,最早研制的远程医疗系统用于对宇航员进行无创伤性监测和战场伤病员急救。此后,医疗机构开始远程医疗,并逐步开展了远程会诊、远程咨询、医学图像的远距离传输、远程控制手术等项目。其他国家如西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对远程医疗的发展也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巨额资金进行远程医疗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国外远程医疗主要应用于:开展远程会诊和,利用各种通信线路(如ATM,ISDN,PSTN等)借助电视会议或其他通信系统进行医学服务;进行医学资料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共享医学数据;目前一些西欧国家已研制并试用包含基本医疗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联网医院都可以得到有关患者的最新治疗信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近年来发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过email进行病历会诊,这是最早的远程医疗实践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应用远程系统诊断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东姑娘和重金属铊中毒的北京女大学生,由此远程医疗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的远程医疗从探索走向实际应用,国家卫生部、医学基金会和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先后启动了金卫网络工程、中国医学基金会互联网络和军卫Ⅱ号工程(远程医疗网),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医院都成立了远程会诊中心,与全国上百家医院相继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医疗工作,目前已可为各地疑难急重症患者实施可视实时专家会诊、传输共享诊疗数据、进行病理形态学诊断等。

(2)技术模型简介。模型及流程说明见商业模型(见附图):

用户群:消费者可根据拥有的终端设备通过相应通信网络将自己的基础医疗数据以人工、自动方式按需要进行采集并传送给服务提供方。

虚拟服务提供方:在网络支持下以主动轮询方式检测具备终端条件的消费者,消费者以服务提供方的信息自行处理或按照提示到就近实体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服务方向用户群提供通用的病历。

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固定电话,计算机及配套的医疗数据检测产品如已商品化的电子温度计、血压计、计步器、心电仪等,以及待开发的各种传感器,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迹象监视器、药物释放等应用器具。

服务方式:用户群可以基于移动终端sms、wap等方式由用户自己测试医学数据后人工或运用个人计算机输入到移动终端发送至服务提供方。

互联网络的应用业务平台sms:其为网络医疗示意模型的核心部分,sms的基本功能是依托互联网以实际或虚拟的方式完成用户群与虚拟服务提供方之间所有信息的传输、交换、数据资料的存储、管理、安全、保密等以及网络管理业务。简而言之,其技术核心在于依托不断演进的互联网络以及配套的终端产品,利用已商品化和不断开发面向个人的医用电子测量器具,满足用户群对疾病预防、健康保健需求。以医院为后台支持,用实际的和虚拟的方式组成“网上医疗”,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深层次医疗、保健服务。

2.2 市场需求分析

2.2.1 传统求医看病方式的弊端

从目前中国的医疗体制来看,存在着以下的:一是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严重不足,且分布极不均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二是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不少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即增加了就医困难,又加大负担;另一方面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根据第三次全国卫生调查数据统计,我国居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从1998~2003年分别上涨了57.5%和76.1%,远远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使得看病成了很多人的难言之痛。

2.2.2 医疗网站的优势

在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成为一个的时候,对于具有受众面广、信息获取便捷的来说,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医疗网站可合理的配置医疗资源。以北京为例,北京拥有国内60%的一流医疗设备和70%左右顶尖的名医,按照北京1 300万常住人口,这些高度稀缺的医疗资源基本上配置在和服务于国内1%的人口。即使按国内3亿城市人口计算,国内仍然有95%的人很难享受到这些资源。而网络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受众面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若能将网络这个无形的沟通桥梁搭建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话,可以预见的是,网络可跨越由于时间和地域造成的阻碍,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得到享有稀缺的医疗资源的权力,从而能实现医疗资源实现合理配置的目的。

(2)医疗网站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可有效地降低看病的成本。相信在大看过病的人,都对看病这个过程的艰辛深有体会。往往一次病看下来,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外,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若利用网络医疗网站,可以想象一下,在网络上可以提前将病患的资料以及基本情况通过网络及时传输于医生,经过分析后,病患可再与医生提前进行门诊时间的预约。通过这样简单的过程,医生即可对病患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病患也省去了往返于医院之间所需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同时病患也可对门诊时所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前进行了解。通过网络往往几分钟便可解决的问题,却大大降低了看病的成本,实现了加强病患和医生之间沟通的目的。

(3)医疗网站可对医院以及医生起到宣传作用。以实现网站、医院、医生共赢的目的。在看病的过程中,医疗网站可设置“论坛”等性质的服务反馈板块,通过此板块病患即可将自己的看病心得以及对于医生服务的评价发表于网络上,通过查询其病患的留言以及对医生的满意程度即可对其看病的医生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此,医生为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必将加强其服务的态度以及医术水平,以提高自身的名誉度。然而在医生提高自己的名誉度的时候,医院以及网站也到达了宣传自身的目的。

2.3 医疗网站的投资分析

就医疗网站的收益情况来看,多数医疗网站主要是以广告以及医药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其中经营医药的网站利润十分可观,据赛迪顾问预测,我国医药商务的交易额近3年内年增长速度约为300%,如果以医药市场份额为1 500亿计算,假设有25%的采购会在网上进行,平均交易费率在1.2%左右,就会形成5亿元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先期进入市场的公司将获得很高的收益。最近的财务报表显示,海虹在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毛利润高达70%。2000年在800亿人民币的IT软件产品中仅有1.5亿的产品是为医疗服务机构开发的,不到0.2%。即便加上数字化医疗设备产品市场,也仅为6亿元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行业基本稳定甚至已经饱和的市场,年增长率为两位数的中国医疗服务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3 结论及建议

网络医疗是市场的新宠,其技术环境已经成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医疗网站主要是针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推广,同时提供医疗信息服务的网站存在同质化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共同弱点在于缺乏整合度较高的品牌化网站。

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 篇2

关键词:医疗服务,市场结构,竞争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门颁发了《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医疗服务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为配合其实施, 卫生部等四部门随后颁发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 以求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 促进医疗机构之间公平、有序的竞争。

一、对已有文献的简单回顾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 我国对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研究, 还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文献较少, 范围较小。我国学者对中国医疗市场竞争形势的分析, 既有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 也有从实证的角度考察, 但以前者居多。

在现有的理论研究中, 学者们认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 正在逐步形成群雄竞逐、富有竞争的市场格局。从医疗主体的所有制性质看, 打破了公有制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 形成公有制、民营、中外合资“三国鼎立”的局面;从经营方式来看, 虽然非营利性医院在数量和业务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但是随医疗机构产权改革的深入进行, 可以预见相当大一部分非营利性医院改制为盈利性医院, 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二、对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结构的实证考察

分析方法——市场集中程度计算方法。市场结构是指特定的市场中, 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势。因此, 市场结构表现为市场的竞争程度。产业组织学上, 运用市场集中程度测量市场结构和竞争强度。市场集中度就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程度高, 说明市场中生产数量少活着几个生产者拥有较大的市场支配力, 竞争程度就弱;反之, 市场集中程度低, 说明市场中生产者数量多或者各个生产着占有市场份额较为平均, 竞争程度高。

三、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CRn指数、H指数以及N指数测量了医疗服务市场的结构, 反映了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强度。CR8指数反映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有一定的垄断性, H指数则反映出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而从N指数来看, 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着比较激烈的竞争。看似矛盾的结论其实与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现状是吻合的。由于资料的限制, 对H指数的计算是粗略的。我们并没有区分不同专业市场, 如果将此因素考虑, 所得到的结果将会有明显的改善。我们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各个市场主体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但是现实中, 即使是同一专业市场, 由于不同医院之间的服务、所处地理位置、医院声誉等方面的差别, 各医院所提供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也具有主观上的差异, 即产品的差异化。从这个角度上讲, CRn指数更接近经济现实。更确切的讲, H指数只是反映了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具有竞争的基本条件, 但是, 具有条件并不能产生有效的市场竞争。由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信息不对称、诱导需求等) , 作为消费者一方的患者由于不具备医疗专业知识和信息, 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因此, 虽然医疗服务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 供需双方力量的不均衡现象依然严重。没有供需双方的平等的相互作用, 我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服务市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完善的市场竞争需要很多条件, 市场集中程度只是构成医疗服务竞争关系的条件之一, 医院的数量和市场份额只能决定供求方的状况。当前, 一是借鉴欧美国家经验, 改革现行的医疗服务收费制度, 国内学者的研究已经表明, DRG付费制度在我国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供方医疗行为与医疗信息披露的管制, 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披露制度, 包括医院之间信息的披露和医院内部医生、护士等的信息披露, 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 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性。

参考文献

[1]、黄奕祥, 叶煜荣, 胡正路.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形势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3 (07) .

[2]、张二华.非对称医院双寡头竞争与医疗市场分割[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

[3]、孟庆跃.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市场结构、竞争强度及其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4]、毛正中, 蒋家林.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态势与变化[J].《中国卫生经济》, 2003 (08) .

[5]、范雪瑾, 柯雪琴, 王红妹, 陈峥, 陈晖.杭州地区医疗市场结构与医院效率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 2004 (07) .

[6]、Emmett B.Keeler a, Glenn Melnick b, Jack Zwanziger.The changing effects of competitiono nnon-profita ndf or-profith ospi-tal pricing behavior,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181999.

[7]、K.G.Elzinga T.F.Hogarty (1973) .The Problem of Geographic Market Definition in Antimerger Suits..Autitrust Bulletin23:1-18.

[8]、Eulalia DM, Jaune P.Market structure andh ospitale fficiency:e valuatingp otential effects of deregulation in a national sercice.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8, 13:449.

[9]、周宇, 郑树忠, 孙国桢.德国的DRG付费制度[J].《中国卫生资源》, 2004 (05) .

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医疗服务 弹性理论 价值规律 市场失灵 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价值和价格的统一体,然而在现实中,价格却严重背离价值,造成价格扭曲现象。本文从医疗服务成本的构成人手,逐步分析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医疗服务成本的主要构成

医疗服务成本主要是指医疗服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治疗费。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占较大比重,然而从收费上来讲,其比重相对较小,通常只占到总费用的三分之一;药品及其他材料费。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耗费的及应摊销的各种卫生材料、药品、其他材料等。尤其是药品在总费用中占到了五成以上,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检查费。近年来,各医院纷纷引进高新设备和仪器,这些新设备,新仪器的价格在医疗服务价格中的比重是比较高的。它受设备总值、使用年限及检查人数等因素影响。

二、医疗服务价格上涨的原因

(一)弹性理论分析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映的敏感程度,需求方面的弹性主要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而需求的收入弹性则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吃穿的比重会逐渐降低,而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比重会越来越高,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会高于收入增长速度。这是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医疗保健是一种奢侈品,其收入弹性是大于1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健康,愿意为健康多投入,从这一角度讲医疗费用价格高、上涨快是正常现象。

另外,从需求的价格弹性分析,医药和医疗本身又是缺乏弹性的商品。也就是说患者对于医药和医疗的需求量不会因为其价格的上升而明显减少,也不会因其价格下降时明显增加。某商品的替代品越多,越相互接近,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也就越大,只要这种商品价格上涨一点儿,消费者就转而购买替代品,所以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就大。而医药与医疗这种商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患者也别无选择,这就给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可能。

(二)价值规律理论分析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产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而价值的大小是通过价值量来衡量的,一种产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项产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如果生产一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相应增多了,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就会下降。这一分析给我们一个启示:只要实物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超过服务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以实物产品为等价形式的服务产品的相对价值量就一定会增大,尽管它本身的价值量不变甚至下降。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实物生产领域与服务生产领域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前者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高于后者,因而在单位劳动时间内,实物产品产量增长的幅度就大于服务产品产量的增长幅度,这样,在两大领域按照价值交换产品时,单位服务产品的等价物一一实物产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的西方国家,就是服务价格日趋上涨,超过了消费物价上涨速度。例如,1946-1970年,美国医疗服务价格上涨176.6%,平均每年上涨4.3%,而其他商品和劳务上涨95.2%,平均每年2.8%。日本1955-1976年,个人服务价格上涨了561.5%,平均每年9.4%,而实物商品价格上涨了225%,平均每年5.8%。这就是价值规律在第三产业作用的结果。医疗服务(尤其是手术治疗服务)其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对较慢,故其价格较高、上涨较快也是必然。

(三)市场失灵

医疗服务市场与一般产品市场有很大不同,它是垄断竞争型市场,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普遍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所谓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市场上交易双方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有信息优势。医疗领域存在严重的病情、医药、治疗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多数情况下部是病人处于信息劣势。医疗服务是专业性较强的产品,他们不了解哪家医院服务好,哪位医生水平高,哪些药该买,哪些检查该做,加之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允许医院“以药养医”并按项目收费,这就相当于提供收入与治疗方案的相关机制,出于利润最大化考虑,难免出现医生诱导需求的现象发生。

这种诱导需求主要体现在;(1)医疗检查方面:明明可以用简单方便的检查技术,却使用了费用昂贵的高精尖技术;(2)治疗方面:不少医务人员在治疗中宁用高档药品,不愿用普通药品,宁用高级昂贵的技术材料,不愿用普通安全的技术材料;(3)医疗保健方面:一些高精尖的医疗检查技术被普遍应用到了普通体检或健康检查上,一些药品或营养品经医务人员之手推销给了健康人或病人,似乎保健就是吃补药或补品。总之,过度医疗造成“小病大治”,既浪费了医疗资源,又增加了患者的负担。缺乏相关信息,治疗又不能讨价还价,消费者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需求弹性小,价格高、上涨快存在可能性。

(四)其他原因

1.药品价格的上升

药品费占总医疗费的一半以上,所以药品价格上涨势必造成整体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药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药品本身成本上升。随着科技进步,新药品中不断增加,新药成本也比较高,主要原因是支付科研成果、原材料价格的上扬和包装的改进。而过去一些廉价的、药效好的,常用的药品,如青霉素等却货源不足,或因厂家现利润低而不愿生产。另外,进口药品的增加,由于关税和一些正常费用导致价格也较高。二是药品在流通过程中加价比较严重。目前,我国药品的流通路线仍然是生产厂家+批发商(医药公司)+医院(药店)三级,按目前的平均每级加价15%左右,从厂家到消费者手中要加价40%左右。这又是药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2.其他耗材价格的上涨

由于医疗器械、纱布、药棉、胶布等商品价格的上涨,医疗费用也必然增加。另外,医院为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提高治疗效果,一次性卫生材料已经广泛使用,如输液皮条、手术口罩、帽子,原来进行消毒处理后复用,现在改为一次性使用后报废,医院要收取材料费,也是医疗费用上涨的原因。

3.服务项目增加,服务收费种类增多

医院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人员医疗需求,出现一些高标准的单人病床和家庭病床,开展特需服务,这无疑会导致医疗费用的上涨。有的医院病人入院时,要购买整套的生活用品,同样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三、结论

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 篇4

分离性、不可储存性、品质的差异性和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等基本特征ku。由于服务的特

征,服务营销也具有不同于产品营销的特征,给服务营销在定价、渠道和促销等策略方面带

来许多特殊的问题。

(1)价格策略。影响服务产品定价的因素主要有成本、需求和竞争3个方面,服务的价

格还必须同时结合服务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根据近几年铁路营销实践,建议目前铁路运输的价格策略采用综合定价法,即以成本定价法为主,综合考虑需求和竞争因素。以成本定价

为主有利于提高全员的营销意识、成本意识,有利于铁路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绩效考核,有

利于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态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企业市场

供需平衡,求得运输能力与市场需求的最佳匹配;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改善产品形象;

有利于借鉴竞争者的成本、价格和利润率,制定适宜的价格策略。

(2)渠道策略。铁路采用的销售策略是直销加个别服务环节的少量分销。直销对铁路运

输业是一种有效的渠道策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加以改进。①直销渠道不畅通。体现

在售票、承运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坐商”弊病依然存在,旅客买票难、货主托运难的问

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1999年,郑州铁路局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货运市场调查,结果表明,对货运满意和基本满意的顾客占59.3%,不满意率达40.7%。其中,对货运人员服务态度、办理车皮计划、运输时效、价外收费等不满意率均在 50%左右。②没有发挥直销优势。直

销的优势在于能够产生有特色服务产品的差异化。但从顾客的反馈看,对于目前需要及这些

需要的变化说明,铁路在个性化服务,以及顾客信息反映方面还做得很不够。③分销渠道不

完善。虽然铁路在客票代理、货运代理、合同运输等分销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

真正的分销网络并未形成,分销作用并不理想。在客运售票环节上,应形成以自售为主,代

理为辅的客票销售网络。在货运销售渠道方面,应在增设货运服务网点,开办“无轨车站”,畅通销售渠道;简化货运办理手续,实行“一个窗口、一票到底、一次收费”制度;加强信

息化建设,在货运计划审批和货票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货运代理

等分销渠道,开发货主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个性化服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3)促销策略。铁路在运用促销策略时,首先要明确促销的目标,是要创立企业知名度,树立铁路信誉;还是为改变顾客对铁路的态度,吸引客流和货源。其次要正确运用服务促销

策略,避免盲目促销。①慎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告,要充分利用铁路部门的站、车

广告优势。同时,做好公共关系营销,加强正面报道和宣传。②在人员推销方面,要发挥企

业相关服务人员的促销作用。③合理设计促销组合,使各种促销手段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④对企业员工也要进行广告宣传。广告不只是鼓励消费者购买服务,更应把员工当作第二受

众,激励他们提高服务质量。

(4)服务作业管理。铁路服务作业管理涉及运输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要根据

铁路运输作业的特点,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企业生产资源进行系统管理,对传统的生产服务

流程进行变革和优化。①运力安排要尽量与需求保持动态平衡。铁路运能过多可能会造成作

业不经济,运能过少则造成效率不足导致顾客反感。②重视服务过程中顾客的参与。虽然服

务人员是服务系统构成的要素之一,他们应尽其所能协助顾客,但却无法完全补偿整体性服

务系统的不完善和低效率。服务系统的设计必须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不但要调整服务人员与

服务系统的相互作用,更要改善消费者与服务人员的互动方式。③服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

全员性、全过程。服务质量的控制关系到服务作业中的每个人和每个环节,要求对服务、生

产、后勤等各系统和各工种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5)有形展示策略。目前,服务营销的重心逐渐转向从营销角度来提高服务的有形程度。铁路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运用营销措施来提高服务的有形程度。不但要提高现有顾客的满意度,还要设法吸引潜在的顾客;不但要重视核心展示,也要在边缘展示方面做文章;还要了解顾客对本企业服务的需求,以便形成较为一致性的期望,降低顾客对服务品质的不确定感和风险感。①提高服务的有形程度。将各种服务内容尽可能以较明确数据呈现,为顾客提供有关服务形象化的线索。②将本企业的服务内容和竞争对手做序位上的比较,以区分不同的竞争对手。③用语言文字、图形、音像、实景或操作示范等方式展示服务内容,做好企业形象设计策略。④用有形的实物将企业形象具体化。为顾客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物,生动具体地宣传企业形象。⑤充分利用顾客的口头宣传。可以向顾客介绍专家鉴定意见,宣传满意的顾客对本企业服务的评价,提高信息的可信度。⑥加强企业品牌的冲击力。尽量在单位时间内增加向顾客传递的信息量,帮助顾客形成转换品牌的信心。强化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营销水平

2.1 加强技术创新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资源,加快技术创新,使我国铁路主要技术装备逐步实现现代化,从物质上保证运输服务质量;要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实现运输组织的科学化,为营销提供强大的运输组织保障。

(1)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逐步实现铁路机车车辆、线桥隧涵、通信信号等行车设备的现代化。

(2)运用科学的服务手段取代落后的手工服务方式。完善和优化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建设客运综合服务系统;建设货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信息服务系统、运力配置系统,实现铁路货运营销管理信息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系统,开展顾客关系营销,为旅客、货主提供增值服务。

(3)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ku。积极发展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加快以行车调度为核心的DMIS(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铁路运输生产调度指挥信息化;加快铁道部和铁路局两级编图中心的全面建设,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行车安全保障系统,进一步提高运输安全保障能力等。

2.2 加强产品创新

铁路运输产品创新要以提高核心服务竞争力为重点,围绕核心服务(Core Service)、便利服务(Facilitating Service)和辅助服务(Supporting Service)这3种基本服务组合,充分挖掘市场需求,捕捉和运用服务机遇,采取市场渗透、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等策略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产品。

3客运产品创新要在稳步提高安全、正点、便捷、舒适等核心服务的基础上,重视客运便利服务的衔接,减少旅客购票、候车和出站的时间,尽可能地为旅客乘车提供方便ku。要在开发多层次、多功能的辅助服务方面做文章,如在一定档次的列车上配备娱乐、餐饮、办公、商务、洗浴等设施,开办列车超市、休闲酒吧和茶座、流动VCD等特色服务,为旅客提供高附加值的客运产品。将一些客运大站建设成开放式、多功能的综合服务型现代化车站,形成“吃、住、行、游、购”一条龙服务体系。

货运产品创新要以方便、快捷、经济为重点,通过增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加快发展货物快运业务,以及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提高货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要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挖掘货主对运输前后的服务需求,延伸服务链条。积极开展门到门运输,开办仓储、租赁等物流新业务,拓展新的服务市场。

2.3 加强服务方式创新

(1)采取个性化服务。要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提倡微笑服务和温情服务,真正

想旅客、货主之所想,急旅客、货主之所急,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ku。对货运目标市场要尽可能细化,甚至采取一对一的营销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

(2)增加特色服务。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实行差异化服务,确立服务特色,树立服务优势。

医疗垃圾的分析与处理 篇5

班级:

学号:

姓名: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医疗废物的产生量一般是按住院部产生量和门诊产生量之和计算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对医疗废物产生的经验估算,住院部每天为0.5~1.0 kg/ 床;门诊部每天产生量约为1 kg/ 20~30 人[1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是医院当前和今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目前医院环保设施滞后于医疗事业的发展,部分医院医疗废物处置还未达到无害处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设施不全、设备老化、废水管网渗漏、废水排放短斤少两等问题。鉴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感染性、病理性、化学性、损伤性、毒害性等),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及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医疗垃圾主要包括:手术及包扎的残余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生物培养、动物实验残余物,化验残余物,废弃药品,石膏,玻璃器皿等固体废物,还有诸如手术截除的人体器官、残肢,伤口敷料,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各种生活用品等。在当今社会,伴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垃圾的增长也十分惊人。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医院每张床位平均每天产生1000克废弃物,一个中等城市每天的医疗废弃物约为40至70吨,一个省每年的医疗废弃物也有9600吨之多。

医疗垃圾的危害性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它的传染性。对于这些医疗垃圾的“后事”,我国卫生部门有严格的处理规定。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大量的医疗垃圾并没有被消毒或深加工,而是直接流失到了社会上。如一次性医疗器械二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简单水洗后便改制成其他塑料制品等,这些改头换面的医疗垃圾将病菌散布在我们的饮用水、生活用品甚至空气中。

医疗垃圾的危害并不仅仅在于它的二次使用。实际上,即使它被处理了也可能因为处理方法不当而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目前我国规定对医疗垃圾必须用焚烧法处理,但相当一部分医疗机构的做法并不符合规定。很多小医院采用小焚烧炉,存在着焚烧过程中燃料不足等诸多问题,致使医疗垃圾不能充分燃烧,极易产生剧毒二恶英,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一、分析医疗废物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危害

1、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疗废物处理方法的限制,目前医疗废物只能按回收(塑料和玻璃)和焚烧两种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既无回收再利用价值又不能焚烧的液体废弃物如消毒剂、显影液等液体药剂全部倒入污水中,造成水体污染严重。药物性、遗传毒性、化学性等固体废弃物部分混合在生活垃圾中填埋,造成土壤污染。

目前,南京市已经建立了两个医疗垃圾处理中心。各单位采取统一收集、集中贮存,医疗垃圾处理中心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进行密闭运输,随后实行焚烧处理。但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二垩英、二氧化硫、粉尘等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医院、诊所的医疗废物是否 全部进行集中处理等有待进一步调查。

虽然采用了焚烧办法处理医疗废物,但被焚烧的仅占11.23%;88.50%的医疗废物被回收再利用。如占医疗废物4.46%的一次性塑料被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塑料加工厂回收。大量的输液玻璃瓶被没有回收证明的部门收购。虽然这些废弃物没有被病原体污染,但其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医疗废物回收后如何处理及再生产,是否会对人们健康造成新的威胁,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参与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回收再利用的意见不一致,监督管理不到位,更增加了人们的担忧。

2、医疗废物的危害

(1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医疗废物的堆存或填埋不仅侵占土地面积也污染土壤环境。据估计,固体废物每堆积1 万吨约占地666 万平方米。大量废物的排放和堆积,也破坏了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废物堆放或无适当防渗漏措施的垃圾填埋,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很容易侵蚀渗入土壤中,可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破坏植物生长环境。

(2)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 若采取废物堆存或填埋时防渗措施不当,可导致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和地表水进入周围地表水体或渗入土壤;废物随风落入水体使水面污染;废物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造成水体污染。垃圾焚烧,尤其是含氯废物的焚烧,若处理不当,可能产生大量的二噁英类物质,二噁英类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一级致癌物。因其化学性能稳定,其半衰期一般为5~10 年,积蓄在环境中对大气、土壤、河流、湖泊造成严重污染[3 ]。据报道[4 ] ,美国约有2/ 3 固体废物焚烧炉由于缺乏空气净化装置而污染大气,美国大气污染中有42 %来自固体废物的处理。因医疗废物中塑料制品的比例高于生活垃圾,在焚烧时也会产生高浓度的二噁英类化学物质,故在处置医疗废物时应对二噁英类化学物质的生成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一些原本应该统一销毁的医疗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废物通过不法渠道直接混入生活垃圾,也影响了生活环境。

二、医疗垃圾的处理方法

1、卫生填埋法

(1)原理

卫生填埋法是医疗废物的最终处置方法,其原理是将垃圾埋入地下,通过微生物长期的分解作用,使之分解为无害的物质。医疗废物的填埋系统如果没有防渗措施,各种有毒物质、病原体、放射性物质等会随雨水渗入土壤,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类健康。因此,卫生填埋场需经过科学的选址,并用粘土、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铺设防渗层,还必须设置填埋气的收集和输出管道,所以采用填埋处理法必须非常慎重,一定按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的预处理。

(2)影响参数

采用填埋处理法应根据医疗垃圾特性,选择地质条件符合要求的场地,结合土壤和气候,采用相适应的土木技术,确定场地建设规模。

(3)优缺点

填埋处理方法的优点是工艺较简单,投资少,可处理大量的医疗废物。主要缺点是填埋前需消毒,废物减容少,填埋场建设投资大,需占用大量土地,产生甲烷、氨气、硫化氢气体、氮气、一氧化碳等大量有害气体,同时也产生氧气和氢气和挥发性有机物,需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长期监测。

2、高温焚烧法

(1)技术特点

医疗废物主要由有机碳氢化合物组成,含有较多的可燃成分,具有很高的热值,采用焚烧处理方式具有完全的可行性。焚烧处理是一个深度氧化的化学过程,在高温火焰的作用下,焚烧设备内的医疗废物经过烘干、引燃、焚烧三个阶段将其转化成残渣和气体,医疗废物中的传染源和有害物质在焚烧过程中可以被有效破坏。焚烧技术适用于各种传染性医疗废物,焚烧时要求焚烧炉内有较高而稳定的炉温,良好的氧气混合工况,足够的气体停留时间等条件,同时需要对最终排放的烟气和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置。

(2)影响参数

选择焚烧设备必须具有适合的湍流和混合度,保持废物中是当代含水率,燃烧室装填情况、温度和停留时间、维护和检修都是重要的焚烧参数。

(3)优缺点

焚烧处理技术主要优点是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少,废物毁形明显;适合于所有类型医疗废物及大规模应用;运行稳定,消毒灭菌及污染物去除效果好;潜在热能可回收利用;技术比较成熟。缺点主要表现在成本高,空气污染严重,易产生二恶英、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多氯联苯等剧毒物及氯化氢、氟化氢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需要配置完善的尾气净化系统;底渣和飞灰具有危害性。

3、压力蒸汽灭菌法

(1)技术原理和特点

压力蒸汽灭菌处理方法的原理是经过分拣和破碎后的医疗废物在100kPa,121℃的工艺条件下运行20min以上,压力蒸汽穿透物体内部,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被杀死;处理后的医疗废物送往卫生填埋场或进行焚烧处理。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受污染的工作服、注射器、敷料、微生物培养基等的消毒,但是不适宜处理病理性垃圾,如人体组织和动物尸体等,对药物和化学垃圾的处理效率也不高。

(2)影响参数 压力蒸汽灭菌处理主要技术参数是温度、蒸汽质量和作用时间,废物进料尺寸会影响蒸汽穿透性,处理周期时间影响灭菌的彻底性,容器内空气去除不彻底可影响灭菌器内温度。

(3)优缺点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相比之下具有投资低、操作费用低,易于检测,残留物危险性较低,消毒效果好,适宜的处理范围较广等优点。主要缺点是体积和外观基本没有改变;可能有空气污染物排放,易产生臭气,不能处理甲醛、苯酚及汞等物质。

4、化学消毒法

(1)技术特点

化学消毒法的实质就是将破碎后的医疗废物与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戊二醛、臭氧等)混合作用,并保证其与消毒药剂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有机物在消毒过程中被分解、微生物被杀灭。消毒药剂与医疗废物最大接触是保障处理效果的前提。通过使用旋转式破碎设备提高破碎程度,保证消毒剂能够将其穿透。化学消毒法适合处理液体医疗废物和病理方面的垃圾,最近也在逐步用于那些无法通过加热或润湿进行消毒灭菌的医疗废物的处理。

(2)影响参数

决定化学消毒法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温度,根据废物性质选择具有相应pH值的消毒剂,废物和药剂接触混合时间、流体的再循环等也是重要因素。

(3)优缺点

化学消毒法的优点是工艺设备和操作简单方便;除臭效果好;消毒过程迅速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对于干式处理,废物的减容率高、不会产生废液或废水及废气。缺点是干式废物对破碎系统要求较高,对操作过程的pH值监测(自动化水平)要求很高。湿式废物处理过程会有废液和废气生成,大多数消毒液对人体有害。不适用于处理化学疗法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挥发和半挥发有机化合物。

5、电磁波灭菌法

(1)技术原理

电磁波灭菌法包括微波和无线电波两种方法。微波灭菌法使用2450MHz的高频电磁波,而无线电波灭菌法则使用10MHz的低频电磁波,其穿透力比微波更强。电磁波灭菌法的原理是其具有可被水、脂肪、蛋白质吸收的特点,利用微生物细胞选择性吸收能量的特性,将其置于电磁波高频振荡的能量场中,使微生物的液体分子按外加电场的频率振动,这种振动使细胞膜内的能量迅速增加,产生高温,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以此杀死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经电磁波处理后的医疗废物可以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电磁波灭菌法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菲律宾都有应用实例。

(2)影响参数

无论是微波还是无线电波,决定杀菌效果的因素是输出功率和实际场强,还要根据废物特性,废物含水率对微波处理影响明显,暴露持续时间和废物混合范围也有一定影响。

(3)优缺点

电磁波灭菌处理法优点体现在体积显著减少,垃圾毁形效果好;系统完全封闭,环境污染很小;完全自动化,易于操作。缺点是建设和运行成本不低;处理后减重效果不好,会有臭味,不适合血液和危险化学物质的处理。

6、干热粉碎灭菌法

(1)技术原理

干热灭菌是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目前主要采用远红外线干热消毒设备,处理医疗废弃物最好采用密封式干热炉,利用高温加热处理某些特殊医疗废弃物。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2)影响参数

干热处理法主要杀菌因子为高温,维持足够的作用时间即可达到灭菌要求;废物特性应符合干热处理要求。

(3)优缺点

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 篇6

作为中国节能服务先行者之一的北京乐普四方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答案是“坚持节能服务要达到精细化控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实践体验,乐普四方对节能服务精细化控制做出了自己的解读,关键要做到两点:技术保障+缜密的设计和无缝接的服务。

技术保障+缜密的设计

在高能耗大型企业,提到节能节电,大部分企业都会想到斥资引进节能设备。殊不知,各行业、各企业用能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还需要很强的技术保障和缜密的设计。

乐普四方是节能行业中起步较早的企业,耗时四年多的时间,通过近百万次的实验和论证,至今已形成一整套完整可行的节能实施方案。其核心的技术保障是:运用海量数据对变频调速系统的参数进行精确调节,保证提供给电机的电压、电流、频率、波形的精确和稳定,保证电机在最高效率下运行,同时把各种损耗、谐波和发热量降到最低。据实际测量,使用该技术可以将节电率在变频器的基础上提高了

10%—25%。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技术的运用,使乐普四方的节能服务突破了节电领域的瓶颈,真正让节电从合理用电变为科学节电。

孙瑞刚原是乐普四方一名现场工程师,负责节能项目开始之前的测量与设计。他的亲身感受是,每一个用能企业的作业环境、风机水泵的品牌年限、生产能力和特点都不相同,因此,现场工程师的经验判断和科学合理的量化分析对节电系统的设计、使用非常重要。“要求工程师必须具有专业的能力,真正去研究客户的生产特点和特性,甚至是生产工艺。”孙瑞刚说,缜密的判断和分析决定了绝大部分节电项目的成败。在乐普四方,每一个工程的前期,都需要工程师和客户方技术人员反复沟通,详细了解并实地考察客户的生产工艺和用能特点,测量用能情况,提出适合客户特点的整套设计思路和建议。再由乐普四方专家组审核通过,才能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

精细化节能管理服务

例如对大型公建制冷机组系统节能项目实施,在工程的前期,由我们专业的暖通工程师和客户方反复沟通,详细了解并实地考察客户的设备情况和用能特点,分析和确认制冷机组的能耗监测点,通过部署测量表计和建立能耗监测平台,完整系统地收集实时能耗数据,提出适合客户特点的整套设计思路和建议。再由乐普四方专家组审核通过,才能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

医疗服务的市场分析 篇7

农村卫生问题在进入新世纪后逐渐引起政府的重视,并通过政策及加大财政投入等一系列措施来明确农村卫生服务组织的功能,提升服务能力。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乡镇卫生院要改进服务模式,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和学校,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明确乡镇卫生院“一般不得向医院模式发展”。随后还实施了一系列有助于乡镇卫生院功能落实的举措,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5]。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各种改革探索,这些探索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落实的影响值得关注。本课题组2008年通过对原样本地区进行再次调查,旨在判断: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无序状态是否依然存在,如果依然存在,这种状态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以及近年来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情况等。以期为农村卫生改革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信息。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总课题组2008年调查的华东3省(市)、12县(市、区)的49个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严格按照2000年最大差异抽样法所选取调研地区的分布,对原样本地区进行了再次调查。

本文分析的调查内容涉及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总额、人均业务收入和人力素质等指标。人力素质综合指标选用了学历、职称和年龄3个指标综合而成[6]。同时还分析了10 660户农村居民入户调查资料,内容涉及居民两周就诊情况、过去1年住院情况、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水平放心、收费可接受、服务热情、与病人关系密切和看病方便等5个方面的评价,以及调查地区各级各类卫生服务组织者和提供者3 494人的意向调查资料,内容包括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机构状况的评价。

调查资料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 15.0进行分析,方法为2008年与2000年调查数据的一般性描述分析、相关性检验、t检验和历史纵向比较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之间医疗服务提供所占比重相关关系的变迁分析

通过分析居民诊疗和住院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医疗机构间的相互影响状况。由表1可见,从两周就诊情况来看,县、乡之间在就诊人次上似不存在相关关系,但在费用上存在负相关关系;从住院情况来看,县、乡之间在住院人次和总费用上同样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相关系数来看,本次调查县、乡医疗机构之间在两周就诊费用比例、住院人次比例和住院总费用比例的负相关系数均较2000年研究结果有所提高。提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相互影响的趋势有所增强,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优势增加,而且住院服务的优势更加突出。同时,2008年意向调查数据显示,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之间在医疗服务方面的无序竞争状态依然存在,认同比例从2000年的60.5%上升到了81.0%,而认为“三级卫生组织之间原有的双向转诊关系变为相互争夺病人和服务的关系”的比例从65.9%上升到了87.4%。

2.2 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在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提供所占比重的变迁分析

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发现:两周就诊服务所占比重方面,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均有所提高,县级医院两周就诊比例提高了13.7%,乡镇卫生院两周就诊比例则提高了4.9%,县、乡两级诊疗服务所占总体比重由31.9%上升到了50.5%。同时,结果显示,在就诊比例上县级医院比重已经高于乡镇卫生院,而2000年的调查结果是乡镇卫生院比重高于县级医院。在过去1年住院服务所占比重方面,乡镇卫生院比重有较明显下降,较前次调查下降了18.4%,而县级医院比重略有所上升,但县、乡两级住院服务所占总体比重由81.0%下降到了69.8%(表2)。

2.3 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在医疗服务提供中各自优势的变迁分析

2.3.1 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实力的变迁。

由表3可见,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在人力、物力和业务发展等指标方面相较2000年均有较大的改善,但县、乡两级机构还是存在明显差距。从整体来看,乡镇卫生院在各方面还是处于劣势地位,这也是乡镇卫生院机构功能和级别定位所决定的。两次调查结果比较发现,在人力素质及固定资产总额方面,乡镇卫生院相对于县级医院提升缓慢,从而提示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的差距有所扩大。

2.3.2 农村卫生服务供方评价的变迁。

意向调查显示,农村卫生服务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普遍认可:鉴于三级卫生组织是按行政区划设立的,并限定了三级卫生组织不同的功能定位,这决定了县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等级、规模、服务范围、服务能力和技术上的差异。与2000年相比,本次调查对于“在县乡两级卫生组织中乡镇卫生院明显地处于不利地位”的认同率从64.5%上升到87.4%。同时,对“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越高,在服务态度热情、把握居民需求上做得越好,其生存活力也越好”的认同率从84.3%上升到89.3%。2.3.3农村卫生服务需方评价的变迁。两次调查结果均显示,乡镇卫生院在收费接受度、服务热情、与病人关系密切和看病方便等方面均比县医院有优势,但在医疗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劣势。

需方对乡镇卫生院在收费可接受、服务热情、与病人关系密切和看病方便等方面的认同度有所提高,但在医疗水平放心方面认同度有所下降。对县级医院在医疗水平放心、服务热情、与病人关系密切和看病方便等方面的认同度有所提高,而对收费可接受方面认同度下降。

3 讨论与建议

3.1 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无序状态依然存在

尽管政府对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功能进行了“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明确分工定位,但县乡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状态依然存在。可以看到,尽管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但乡镇卫生院在诊疗服务比重上由过去高于县级医院演变为低于县级医院,这与常见病、多发病理论上应该在乡镇卫生院解决的目标仍然存在明显差距,乡镇卫生院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依然不足。

对这种状态的解释有研究指出[7],农民在选择卫生机构满足自己的医疗需求时,往往是选“两头”,大病到县级及以上医院,小病则找乡村医生。习惯于朝着医院模式发展的乡镇卫生院,在治疗大病上能力比不过县级医院,而在治疗小病的服务比重上又比不过村卫生室,导致医疗服务份额逐渐被削弱、挤占。因而,乡镇卫生院若要消除在这种无序竞争状态中的尴尬状况,需要通过落实功能定位和提升相应实力来逐步解决。

3.2 乡镇卫生院自身实力的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泛深入地开展,相当部分的农村病源开始回流到农村医疗机构[8],这无疑对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是个机遇。但是,分析结果却显示出,回流病源的诊疗服务利用更多的是聚集在县级医院,住院服务利用朝着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流向。

有实证研究[9]指出,乡镇卫生院现有的自身卫生资源与县级医疗卫生资源的差距,使乡镇卫生院很难提供对农村居民具有吸引力的医疗卫生服务。因而,乡镇卫生院习惯于朝着医院的模式发展,以县级医院作为发展目标[2]。但是,县乡两级机构的功能定位决定了乡镇卫生院在医疗服务实力方面必然会弱于县级医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而县级医院则是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可见,乡镇卫生院盲目追赶县级医院的发展模式不仅不符合功能定位要求,也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医疗服务需求。而乡镇卫生院如果不能稳步发展,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也将影响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8]。因而,有针对性地解决乡镇卫生院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对乡镇卫生院明确的医疗服务功能定位就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需要弥补的是适合其功能定位——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提供能够让农民放心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乡镇卫生院在地理便捷性、服务人性化及收费接受度等方面存在的自然优势在加强基本医疗能力建设的同时也应当被重视并得到相应强化,实现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基本医疗服务的政策目标,这对于缓解当前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3.3 探索县、乡两级机构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同属农村三级医疗网络,理论上应该是团队分工合作的关系。因而,下一步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在落实县、乡医疗机构各自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纵向技术合作[10]、协调双向转诊制度以及平衡各方利益等,来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其相关措施的出台,以及政府投入的大幅度增加,都使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探索这种合作共赢运行机制的环境日益成熟。合作机制不仅有助于促进落实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更有助于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是化解当前县、乡医疗机构的无序竞争状态,维持乡镇卫生院乃至整个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当然也为新医改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摘要:通过比较2000年和2008年调查数据,研究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变迁情况,以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落实情况。研究显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相互影响的趋势有所增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有所发展,但承担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依然不足。提示乡镇卫生院需要进一步基于基本医疗服务的功能定位,提升提供质优价廉基本医疗服务的能力。并建议探索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功能定位,变迁

参考文献

[1]汪金鹏.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现状及宏观改革措施[J].中国卫生资源,2006,9(2):59-61.

[2]徐杰.乡镇卫生院不宜按照医院模式运作[J].中国社区医师,2010(3):21.

[3]郝模,王小宁,尹爱田,等.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焦点问题、作用机制和发展战略研究结果简介[J].中国卫生资源,2000,3(6):256-260.

[4]郑益川,张黎明,马安宁,等.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的竞争及其对乡镇卫生院防保功能的影响[J].中国卫生资源,2001,4(1):24-25.

[5]徐杰.新时期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从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改革路径的设计说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3):164-167.

[6]姜晓朋,王薇,宋宝良,等.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指标及其检验[J].中国卫生资源,2001,4(2):73-75.

[7]郑远俊,任根成.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10):626-627.

[8]蔡惠州.新农合背景下的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1):23-25.

[9]曹玫林,万龙.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定位问题研究——BJ市CC区案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1):26-31.

移动医疗市场的激变 篇8

比如此次风头正劲的宣武医院,其是中国接诊帕金森患者最多的医院,2014年全年接诊该病的数量达到35 000多人次。于苹果而言,原来HealthKit采集到的数据不仅仅只是后台的数据,而能被更专业的研究者挖掘利用。于消费者和研究参与者而言,他们可以更频繁地监测健康状况,某些情况下,不再需要走繁琐医疗程序就是看下某个参数是否正常。于医疗研究而言,研究样本将会空前扩大,所得信息有望更为精确。宣武医院陈彪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所接触的数据是非常多的,但只有有目的性获取的数据才是有意义的,对mPower所在ResearchKit平台而言,其预期效果是非常好的,它真正启动了移动医疗。”当然,在这款手表或苹果手机的购买群体中,帕金森患者可能仅占很少的比例,但据相关人士介绍,今后医院可能会采取租借方式,将这些可穿戴设备租借给患者使用,以供长期观察。

国内市场纷乱,细分领域发力明显

除了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还包括医疗物联网、健康管理以及远程诊断等方面。所以与苹果软硬结合的方式有所不同,国内移动医疗呈现多种细分枝节。比如做医患入口的《春雨医生》,做医药入口的《掌药》以及做医院入口的《就医宝》等。自然,还少不了几乎任何行业都要涉足的BAT、360以及小米等互联网企业,他们延续在金融、电商、打车、教育、银行和O2O等处的“犬牙交错”,如今战火已经全面蔓延至移动医疗。比如正在打造移动就医平台,号称“未来医院”的支付宝,和打造“全流程就诊平台”的《微信》,前者能让未来患者在线上就能直接挂号、候诊、缴费、查看检验报告及医患互动等,后者则可以使患者只需要扫描微信二维码,或搜索相关“医院名称”添加关注,填写简单的个人信息捆绑就诊卡,即可用手机完成就诊流程。

另外,相比阿里与腾讯的积极深入,百度采用防守策略,除了投资好大夫,并为其导流外,还依托自己的技术优势,布局两个维度。第一,是打造数据平台概念,吸引更多第三方软硬件公司将数据传上来,构建一个开放导流的“连接型”生态,同时可以进行反哺。例如借其政府关系,建立了北京移动健康硬件云计划。第二,将资源投给内部的“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进行技术储备。

京东则借助电商和众筹基因,打造智能硬件,包括移动医疗硬件的首发平台,再将数据导给春雨或其他第三方平台,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此外,京东还在布局医药电商,政策开闸后将以自营的方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小米则继续祭起其“互联网直销”和“性价比”的大杀器,沿着硬件方向布局,投资了不少移动医疗硬件企业,包括第一批进入的健康智能设备厂商iHealth,并利用其强大渠道和议价能力,或收购或摧毁或模仿,期望以硬件产业链为入口,顺向进入移动医疗领域。

在互联网企业大肆入侵的同时,传统医药企业自然不会放过盼望多年的东风,最快的布局就是医药电商。于1985年创办的老牌企业九州通,除了已死的“U医U药”和目前运营的“好药师”外,另一O2O专业买药导购平台《去买药》APP,也在2014年9月正式上线运营。未来似乎还准备建立类似互联网医院的平台,理论上基本可以完整医疗服务和药物配送的闭环。健一网是华润集团旗下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除了医药网售外,还开发了《健一医生》,打通从问诊到售药的产业链。

iHealth自2010年起在硬件端、应用程序和云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移动医疗硬件产品多线出击,正从传统的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向移动医疗健康产品转型,不过其海外布局比国内更加深入。而2014年9月与小米携手推出的智能云血压计,不仅让小米有了可靠的合作商,iHealth估计也要在国内市场下苦功了。

2014年8月,作为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少数能和国外产品形成有力竞争的乐普医疗专门成立公司,从事心血管和糖尿病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研发、提供销售和服务,并为其心脏植入器械的患者提供后端管理,和医患全生命周期接触构建平台。它还收购了两个药品辅助营销渠道,以及一家二级医院,希望可以为他们心内科器械的普及形成协同。

可以说,传统企业正将移动医疗当作一种可借鉴的手段和措施,不断完善自己的服务链条,在新形势下保持优势。

上一篇:军人学习19大心得体会下一篇:同学毕业临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