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双拥工作简介

2024-05-06

社区双拥工作简介(通用10篇)

社区双拥工作简介 篇1

一、单位概况

军区社区社区成立于2000年,位于徽州大道512号,辖区范围:东至马鞍山路,西至徽州大道,南至九华山路,北至屯溪路。辖区面积2.05平方公里,人口28500多人。辖区内有合肥工业大学、省军区、省化工设计院、省地质测绘院等8个单位。社居委现有办公面积620平方米,工作人员20名。辖区内有金融、房地产、通讯、物业及经营服务店铺等百余家。配套设置有高等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学校2所、幼儿园2所。整个社区处在包河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得天独厚、环境优美的一个人居之地。

二、主要业务指标

多年来社区先后荣获“五个好”社区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荣获人口与计划生育“红旗社区”、“先进社区团支部”、两次荣获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社区”、“合肥市充分就业社区”、园林绿化“先进社区”、“市级文明社区”、“区级文明社区”、“市拆违先进集体”、“抗雪防冻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创建工作主要成绩

根据市、区创建办关于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社区本着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创建优美环境、维护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丰富社区文化为主要内容、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主要的做法是:

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社区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廉洁高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设有社区党务、治安调解、妇女儿童、残疾老龄联合会、环保卫生、文体科教、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流动人口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

2、环境整洁优美,绿化美化达标。加大创建力度,搞好社区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社区与辖区单位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制。配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经常组织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清理辖区的卫生死角,2018年至2020年,共计清理垃圾80吨,落实“四害”防治措施。目前,各项环境质量指数达标。

3、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秩序稳定。社区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辖区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建立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共同维护社区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无重大火灾事件和群体上访事件。每年开展不低于3次综治宣传活动,累计向居民发放宣传单一千多份,受教育人数达二千多人,得到了街道领导的好评。

4、邻里关系和睦,社区风尚良好。社区成立了文明市民学校,开展“文明礼仪、诚信、‘创城’知识”教育。在社区开展“道德建设大家谈”、“扶贫帮困”和“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关系融洽。

5、服务网络健全,群众文化丰富。社区服务网络逐步健全完善,成立有志愿者服务队和帮困小组,注册志愿者共2750人。做好老年人、五保户、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活动,如“文艺汇演、‘创城’知识竞赛”等。

6、共建共育,形成创建合力。社区与辖区文明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实行共驻共建、互惠互利原则。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和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形成军民鱼水一家亲的共建氛围。

社区双拥工作简介 篇2

高科国际社区位于西安市西南方向, 长安区沣河中部节点上, 北靠西咸新区, 南眺秦岭高冠瀑布, 东临西安高新区和三星城, 西接户县, 地理位置优越。以沣河为界分东岸和西岸。东岸片区是集休闲体育、酒店商务、动漫创意产业、研发设计产业和外籍人士生活工作为一体的国际生态商务社区, 2020 年东岸片区总建设用地面积为4. 83 平方公里, 规划人口8 万人。东岸片区属于西安市西南角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 该污水厂为西安市十四个污水处理厂之一, 近期处理规模为10 万吨/日, 终期处理规模为25 万吨/日。目前该污水厂仅是规划阶段, 尚未有建设计划, 而国际社区东岸区域已有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 近期园区内必将产生一定量污水, 若直接排放将对沣河水体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也不利于园区总体规划目标实现。因此东岸片区迫切需要实施污水处理站, 解决高科国际社区先期建设项目所产生的污水处理排放问题。

2 设计基础资料

2. 1 处理水量

据东岸片区服务范围人口、重点项目建筑面积及用地规划, 分别采用综合生活用水量方法和分类用水量加和法, 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进行测算并结合《高科国际社区给水专项规划》东岸片区计算结果, 确定污水处理站近期2017 年设计规模1500t/d, 远期2019 年设计规模3000t / d。

2. 2 设计进水水质

高科国际社区在建项目有基督教堂、国际学校、三星专家公寓、国际社区生态城等,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厨房、浴室、洗衣房、盥洗室和卫生间产生的污水, 为典型城市生活污水, 参考西安相似片区污水实测数据并预留部分余地后确定。本次污水处理站方案设计的进水水质指标暂按以下标准设计: BOD5≤120mg/L, CODcr≤250mg/L, SS≤150mg/L, T- N≤30mg / L, T - P≤3. 5mg / L, NH4N≤25mg / L。

2. 3 设计出水水质

本工程处理后的污水尾水排入沣河。据陕西省《黄河流域 ( 陕西段)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DB61 /224 - 2011) , 要求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排水应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918 - 2002) [1]中一级A标准。故确定出水水质标准为: BOD5 ≤10mg/L, CODcr≤50mg / L, SS≤10mg / L, T - N≤15mg / L, T - P≤0. 5mg / L, NH4N≤5 ( 8 ) mg / L ( 注: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 12℃ 时控制指标, 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 时控制指标) 。

3 工艺方案比选

考虑到近期园区污水量规模较小, 本工程仅作为污水处理厂建成前进行临时处理的措施。在选择处理技术时须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可靠、节省投资低碳技术, 满足建设简单、管理简单、运行简单可靠、建筑美观要求并据国家相关要求及规定, 采用“预处理+ 生物处理+ 过滤+ 消毒”处理工艺。而此工艺核心即生物处理工艺多种多样, 如SBR、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膜- - 生物反应器 ( MBR) 等。

通过对市场上现有新型一体化装置工艺进行分析, 并结合本工程规模、用地及当地管理水平等特点, 出水水质 ( 特别是脱氮除磷) 要求高, 对目前在市场上得到认可的AONO和3D - RBC生物转盘法两种处理工艺一体化设备进行论证。

ANAO ( 厌氧- 缺氧/ 厌氧- 好氧) 工艺是在现有反消化除磷工艺基础上提出的, 主体是间隔成六个单位矩形反应池, 可据进出水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组合方式, 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 能通过较长厌氧水力停留时间和较大缺氧池比例在系统中富集反硝化除磷菌, 起到高效低耗除磷脱氮目的[2]。

3D - RBC立体结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采用高效生物转盘技术, 该技术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 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 - 生物膜。污水经调节池初级处理后与生物膜接触, 生物膜上微生物摄取污水中有机污染物作营养, 使污水得到净化。配套纤维滤布过滤器设备出水可直接达到一级A排放。ANAO工艺和3D - RBC工艺流程见图1、图2。

4 方案技术比较

ANAO工艺: 优点: ( 1) 除磷脱氮效能高, 可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 非常适用于低碳氮比废水; ( 2) 工艺运行稳定,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 3) 污泥减量效果显著。与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相比, 可降低污泥产量40% ; ( 4) 单位占地面积小; ( 5) 建设周期较短, 施工简单; ( 6) 运行和维护简单。缺点: ( 1) 基建费用略高; ( 2) 采用鼓风曝气, 能耗高, 运行成本略高; ( 3) 工程投资费用: 1492 万元; ( 4) 单位污水处理成本0. 484元/m3

3D - RBC工艺: 优点: ( 1 ) 节能, 系统的水头损失小, 能耗省, 降低了运行费用; ( 2) 生物量多, 净化率高, 适应性强, 出水水质较好; ( 3) 生物膜上生物的食物链长, 污泥产量少; ( 4) 维护管理简单, 功能稳定可靠, 无噪音。缺点: ( 1) 占地面积大; ( 2) 处理效率略低; ( 3) 散发臭气, 宜滋生灰蝇; ( 4) 工程投资费用: 1177. 92 万元; ( 5) 单位污水处理成本0. 413 元/ m3

5 总结

ANAO工艺与3D - RBC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工艺出水水质均达到设计出水要求并均有成功运行实例, 但受规划区内规划定位限制, 3D- RB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工艺构筑物较多, 占地面积大、散发臭气及易滋生蚊虫, 而ANAO工艺整体结构紧凑, 占地小, 厂区环境好。3D -RBC立体结构生物转盘工艺依靠盘体转动实现充氧, 运行费用低, ANAO工艺采用鼓风曝气, 运行费用高, 但ANAO工艺可据进水水质情况调整充氧量, 减少运行成本。综上所述, 充分考虑到ANAO工艺技术优点与高科国际社区国际生态商务社区规划定位, 推荐采用ANAO工艺作为本工程处理工艺。

参考文献

[1]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S].

社区双拥工作简介 篇3

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推动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由中央企业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是经全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同意、民政部登记注册、于2002年成立的全国性社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瑞祥兼任会长,现有团体会员党委170个,常务理事24人、理事159人。研究会下设秘书处、研究部、培训部。秘书处设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承担日常工作。

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中央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推进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促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研究会成立以来,按照民政部核准的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緊紧围绕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研究为中心,开展调查研究、传递信息、总结经验、理论研讨、表彰先进、评选成果、考察培训等活动,在推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区党建工作简介 篇4

水沟沿社区位于平川中区经济开发区,现有常住人口**户,**人,其中老年人**人,占总人口的*%。驻地有企事业单位**家。社区党支部有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人,退休党员**人,失业党员**人。**岁以上老党员**名,占支部党员的**%。社区办公用地面积达**平方米,社区有工作人员**人。

今年以来,社区党支部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员为骨干,完善工作机制,把不断满足辖区广大居民的需求,以老年人关爱帮扶工作为切入点,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推行“1+2”工作模式,为民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2”党建工作模式,即“一个社区党支部加一个社区联谊队和一个党员亲情服务队”,推广义务服务理念,提倡“在职党员、居民党员,发挥余热,构建和谐—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奉献精神,大力开展老年人关爱帮扶活动,开展社区多元化老龄服

务。一是为老年人发挥余热提供平台。充分发挥老龄党员特长,每周末组织有特长的老年人为辖区少年儿童提供绘画、书法、舞蹈等方面的业余辅导。二是为老年人健康关怀。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联系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他们免费进行体检,邀请医务人员为老年人讲授健康讲座和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三是为老年人精神关怀。成立社区联谊队,为七十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深入孤寡老人家中,陪老人聊天、为他们做家务,在每年“七一”、“重阳节”、“国庆节” 等重大节日期间,社区党支部通过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组织手工艺、书画、秦腔等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步实现老年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四是对老年人进行困难帮扶。社区组织有能力、有爱心的党员群众成立社区党员亲情服务队,开展党员“一帮一”、“多帮一”助老活动,帮助生活困难老人解决实际问题,为特困老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逐步形成了关爱老人、服务老人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

社区团工委工作简介 篇5

突泉镇光明社区位于盛大家园小区7号楼东侧,办公室和活动室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社区管辖范围北起幸福街,南至丁家屯,西起新华路,东至大通道,总户数3140户,人口8840人。其中青年1420人,团员118人。社区共有工作人员9名,其中有3名大学生民生志愿者,党员3名,团员6人,大专以上学历6人。

近年来,光明社区团工委工作在团县委的精心指导下及镇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社区青年团员,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和服务这个中心,创新性地开展团建工作,有效地增强了社区团组织的凝聚力,带领青年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使共青团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取得了实效。

一、加强团的组织建设 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青年关系未来,光明社区团工委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团建工作建设,把党的要求贯彻到团的建设中,使团的建设纳入社区党建总体规划;不断创新团工委工作方式,采取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有效增强了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全年新增团员15名。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建设 提高共青团员素质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为党团结、教育、引导青年的政治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青少年进行先进性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社区团工委积极组织青年团员参加政治教育培训及团课学习活动。学习内容包括十七大会议精神、科学发展观、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等。截止目前,社区团工委共组织4次学习教育活动,参加学习人数达70人次。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群众充分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荣誉观的重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办了社区青年团员创业培训班,培养出了一批青年创业带头人。

三、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团员在社区服务和建设当中的积极作用

山东社区综治创建工作简介 篇6

山东社区近几年来在社区综治创建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紧密结合社区的实际,坚持以“打造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为抓手,深入开展 “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山东社区位于六合区灵岩山风景区之东、横梁街道西南部,社会面积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6亩,下辖44个村民小组,1373户、常住人口5210人,流动人口42人,辖区目前有远望生态园、灵岩山庄、振兴奶牛养殖场及山南砖瓦厂4家驻社区企业。

自开展综治创建工作以来,社区综治办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街道综治委以及社区领导下,积极开展平安社区一系列的创建工作:一是完善各项工作的组织网络和责任机制,明确社区各村民组长及驻社区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责任制,并配齐综治办工作人员,确保人员、物力及工作经费到位;二是加强社区治安防范和群防群治工作,建立干部督查、专职保安巡逻、治安志愿者、党员义务防范的巡防体系,不断加强夜间治安和日常防范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技防社区工程。二〇一〇年,社区一次性投入七万多元,为小区居民安装了十户联防、电子狗等技防系统;目前社区正在开展三网融合结合电话报警示范社区工作,力争使社区达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防范标准。三是全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定期在社区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坚决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通过近年来综治工作的认真开展,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被市、区授予“南京市民主法治社区”、“平安和法治建设”、“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横梁街道山东社区

社区检察工作研究 篇7

一、我国社区检察的概况和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出现了社区人口流动加速,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由于网络联系的紧密和公众法律意识的加强,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围绕构建创新社会管理,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二十个字作了精准概况。笔者认为,社区检察将法律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将法律服务功能下沉到社区,通过社区检察积极配合社区党的组织和政府部门,可努力减少社会问题发生,平衡各方利益,疏导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一)社区检察的概念和特征

一些国家的司法实践研究表明,社区检察工作受到地域政治制度、法治文化、人文背景、社区架构等诸多因素影响,在不同国家的司法制度中社区检察模式不尽相同。我国司法理论界关于社区检察研究的资料较为匮乏,我国对社区检察的实践也刚刚起步,本文将以上海社区检察工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界定“社区检察”的概念和特征。

上海检察机关制定的派驻社区检察室发展规划等文件和工作实务手册中将社区检察定义为“是本市基层人民检察院在街道、乡、镇等社区的派出机构,是基层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和非监禁刑罚执行(社区矫正)活动监督,受理社区群众来信来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窗口和重要通道。”其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1. 是基层检察院在社区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对“两所”(公安派出所和街镇司法所)刑事执法活动和社区矫正活动开展法律监督;2. 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在基层的窗口单位,是检察机关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综合管理的重要工作探索;3. 强调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公共服务属性的有机统一,在参与法律服务、社区治理等工作中建立“官民合作、官民合治”的检察机关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体系。基于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社区检察是城市社区新的司法组织形式,“以城市社区为组织架构基础,立足监督职能,参与法律服务,延伸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触角、实行检力下沉的载体。”

(二)我国社区检察历史沿革

社区检察最早源于20世纪80年代,部分基层人民检察院在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试点设立检察工作站。高检院于1993年4月下发《人民检察院乡(镇)检察室工作条例》明确,“实践证明在乡(镇)设置检察室是非常必要的”。但乡镇社区检察工作开展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制定的检察室工作范围和工作权限过宽、超越检察工作职能,甚至插手企业间经济纠纷、帮助企业讨债等,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形象。

1998年全国检察机关开始教育整顿时,高检院发文规定暂不新设乡镇检察室。200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央编委《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机构改革意见》要求:“为有利于法律监督,兼顾工作效率,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乡镇检察室布局,作用不大的,予以撤销;确需设置的,由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以后各地基层检察院就已设立的乡镇检察室予以了调整,大部分被撤销,少部分保留的乡镇检察室也仅留一至二名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法制宣传、信访接待等工作。

直至2008年“乡镇检察室”再次纳入历史演变的进程。中政委在深化司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检察机关要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的监督。2010年10月高检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的指导意见》,要求高度重视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通过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下沉检力,以符合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为此,各地基层检察院投入了重新开展新形势下社区检察的实践探索工作,但其职能定位与之前的乡镇检察室相去甚远。

2010年,上海检察机关在全市试点开展社区检察工作后,对检察职能进行了重新配置,引入社区检察的概念而产生了派驻社区检察室。上海的司法系统在探索派驻社区检察工作之前已经有了社区司法的概念和做法,虽然在科学性、系统性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也的确进行着如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法庭等社区司法的推进过程。社区司法是囊括犯罪预防、警务、派出法庭、矫正和社区检察等工作,而社区检察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些组织形式不同,但核心指导思想,即为了维护社区的稳定,不仅要党委政府履职,而且司法职能部门要工作到位,通过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和潜在问题。

二、新形势下社区检察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检察工作是贯彻落实中政委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是加强基础政权的需要,其探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巩固基层基础政权的需要

从政治上看,社区检察室是巩固基层基础政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社区检察立足检察职能,在基层社区对“高危”人群实行监督管控,对影响本地区的突出刑事犯罪监督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对妨害群众利益的司法不公实行法律监督,运用检察职能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通过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推动基层矛盾化解,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nlc202309051827

(二)是加强基层执法监督的需要

从法律上看,社区检察室在基层对执法一线开展监督,填补了法律监督的空白,改变了法律监督的弱项。社区检察主要是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和非监禁刑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由于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和判决生效后的刑罚执行工作分别处于刑事诉讼的执法源头和末端,因此,社区检察的两项监督职能也可称为“两头”监督。过去,对公安派出所办理的刑事案件,我们缺少面对面的监督,源头监督是空白;而对于判决生效后的刑罚执行尤其是监外执行,有监督,但监督不力是薄弱环节。现在,由社区检察部门对刑事诉讼活动实行“两头”监督,加大了监督分量,可改变对源头监督的缺失,对末端监督的薄弱局面。社区检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是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社区的需要

从社会管理看,社区检察室是检察工作重心下沉、融入社会、服务社区的重要举措。检察机关从此走进社区,置身人民群众之间,让群众了解检察工作,亲眼看到、直接面对执法监督,感受到司法公正,体会到权益得到保障。从而在群众中树立起法治的权威,增强公民懂法、守法的意识和责任。最终让法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老百姓可以依靠的对象。随着社区检察工作的全面铺开,会改变社会对检察工作一无所知的状态,让更多群众普遍地了解检察工作。

三、上海社区检察部门的机构设置及运行模式

2010年6月,上海市院制发《关于本市检察机关在社区(街镇)设立检察室的意见》,要求全市基层检察院积极探索设立社区检察室;同年7月,宝山、长宁、杨浦、奉贤、崇明等院设立了第一批5家社区检察室。2011年4月,市院成立社区检察指导处,制定《上海检察机关派驻检察室工作规划(2011年-2012年)》,以及工作职责、工作细则、检察室管理办法、业务工作考核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启动了社区检察室规范化建设。社区检察室按照“派驻一点,辖管一片”的原则设置,办公地点要选择在人口较多、信访总量大、治安问题较突出、对周边地区辐射作用较大的街镇,工作范围覆盖周边若干个街镇。全市社区检察室建立了统一的形象标识系统和规范化检察室标准,有统一的门头和色系,并要求新建检察室必须符合底层沿街、相对独立、面积达标(中心城区100平米、城郊200平米、郊县250平米),具有独立的接待、办公、会议区域,办公设备、技防、便民设施齐全,至少配5名干部的要求,对先前试点阶段设立的检察室以规范化标准予以改建。

建立上下三级工作机构,且均具有独立编制。市院成立社区检察指导处,负责全市派驻社区检察室的工作和业务指导。各基层检察院设立社区检察检察科(处),负责对本院各派驻检察室进行管理和工作指导,下设2-6个派驻社区检察室,具体负责履行社区检察职能。各基层院都要按照先报批后设立的原则,严格按照标准设置派驻社区检察室。在设立前应形成报告将设立理由、检察室名称、工作条件、人员配备等报请市院党组审批,经市院党组讨论同意正式批复后基层院才能挂牌设立。截至目前,全市已在17个基层院设立了41家社区检察室,工作范围覆盖218个街镇,对应监督301个公安户籍派出所。计划到2015年,在全市将设立53个规范化检察室。

四、上海社区检察部门主要职能

(一)派驻社区察室的主要职责

2010年10月高检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的指导意见》,上海检察机关根据自身特点,围绕法律监督的属性,确定了以下职能。

1. 负责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的监督。派驻社区检察室通过入所巡检、收集数据和情况、专项检察、接受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方式,对公安派出所刑事诉讼活动和刑罚执行活动中的一类问题和执法理念、执法规范中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进行监督。

2. 负责对街镇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矫正活动的监督。派驻社区检察室通过信息交换、法律文书复核、查阅台账、约见谈话等方式监督监外服刑人员各项监管和矫正措施的落实情况,促进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社区矫正工作职能部门协调配合、依法履行职责。

3. 负责受理社区群众的举报、控告和申诉,接受违法犯罪人员的自首。派驻社区检察室以专门的接待窗口为载体,通过接受社区群众的举报、报案、控告、申诉、咨询,建立与社区、街道、企业等单位经常性的工作联系,拓宽知情举报渠道,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 结合检察业务工作,参加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开展法制宣传。派驻社区检察室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活动,加强职务犯罪预防,深入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同时,立足检察职能,深入宣传检察工作职责、办案流程、办案纪律及检察工作的成绩、查办的典型案例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扩大检察机关社会影响力。

5. 其他在社区(街镇)开展的相关检察工作。

(二)派驻社区检察室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职责区分

派驻社区检察室职能是一个新部门,虽然职能界定比较明确,但由于它的职能都是从其他部门转移或派生出来的,所以必须要与原有部门有明确的切割,并建立一些相应的合作和衔接机制。

1. 派驻社区检察室工作与侦查监督工作以个案办理为界。派驻社区检察室对公安派出所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主要是针对公安派出所日常刑事侦查活动的监督,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证据来源的合法性。着重对公安派出所在讯问程序、随身物品处置方式、该立不立案件等方面开展监督工作。这种监督,从方式和内容看都有别于侦监部门的个案监督。侦监部门是静态的以案件为载体的审查式个案监督,是对审查批捕等诉讼环节的监督。派驻(社区)检察室是动态的全过程的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实行检察的工作监督,即针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一类事关普遍性、典型性和执法思想、执法工作机制方面问题的监督。

nlc202309051827

2. 派驻社区检察室工作与监所检察工作以墙内墙外为界。派驻社区检察室深入社区后,使监外刑罚监督工作关口前移,信息来源更丰富,工作更深入细致,更有利于监督法院、公安、监狱、司法行政等单位的执法是否规范、衔接是否到位、日常监管和矫正是否落实。随着行刑社会化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和社区矫正法的即将出台,监外刑罚执行监督的内容将进一步丰富,派驻社区检察室履行社区矫正监督职能能更好利用社区资源,来加强诉讼末端监督。

3. 派驻社区检察室工作与控告申诉工作以受理窗口为界。派驻社区检察室是检察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的有效载体,是控告申诉部门设在基层联系群众的窗口,因此派驻社区检察室应具有与其他控告申诉接待窗口相同的职能。从业务流转来看,派驻社区检察室相对于其他单位和院内其他部门来讲,并不是一个独立对外的窗口,所受理的各类来信来访都应统一归口本院控告申诉部门分流处理。但派驻社区检察室可以发挥地处社区的优势,及时发现和收集涉法涉诉的不稳定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协助职能部门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五、关于上海社区检察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欧美社区司法蔚然成风,除了社区警务与社区矫正外,社区检察也渐成气候。其中最具典型的国家为美国,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逐步涵盖社区法院、社区检察、社区警务、社区缓刑、邻里守望相助、除莠草与播良种、社区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我国的社区检察刚刚起步,拥有很大的空间,但基于法律体系的不同,检察机关属性的不同,社会管理模式的不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笔者将以三年来上海试点经验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的实践,对社区检察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略作思考,以期共同商榷。

(一)上海社区检察应具有现代司法理念

转变传统观念,培育现代司法理念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现代司法理念与传统司法理念比较,区别在于:一是重视提高公众参与司法的程度。现代司法理念认为,司法的权威性不是司法官员应当具有高高在上的威严的威慑力量,像封建衙门那样使公众感到恐惧,而应当使公众感到亲切和心理的认同。即增加公众参与的机会和途径,让社会公众与司法密切接触。二是体现司法在社区的服务功能。即便是民主法治化程度较高的美国,法官也并非是只穿着法袍中立而消极地坐在审判席上坐视当事人辩论,而是经常“回归人群、服务社区”的,如美国有社区化程序,澳大利亚有调解日,日本有一边喝咖啡茶,一边证据交换等。三是积极推行司法本土化和谐。现代司法理念更注重与本土化和谐理念结合,强调职能司法向司法为民的转变。司法为民,其核心是不断扩大公众的知情参与权,提高司法亲和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司法部门不断修订、完善和落实便民、利民、亲民措施,实践探索社区司法。法律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天生与社会、民生结合,现代司法理念要求司法过程应该是寻求公平、公正的过程,要把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法律和民意、法律和风俗习惯进行有机结合与转换。社区检察工作的方式和路径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契合,使得其大有作为、应有作为。

(二)上海社区检察工作应赋予一定的公诉权

我国检察机关被宪法赋予了法律监督权,因此检察权既包含独立的诉讼权和监督权,也包含两者的有机结合,即通过诉讼来履行监督权。上海社区检察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对基层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其是一种工作监督、类案监督、事后监督,并不依附个案的诉讼活动。而从国外社区司法和社区检察发展来看,主要是以适用于社区的非传统刑事诉讼或惩戒来取代坐牢,如美国社区检察的核心是构建检察官、执法部门、公私单位与社区间的伙伴关系,并采取形式各样的预防、干预以及执法方式来解决问题(采用非形式控诉的手段等)。

笔者认为,现阶段由于基层的执法办案数量较大,群众对基层执法的公信力还有待提高,检察机关加强对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及行政司法部门刑罚执行活动监督很有必要,也很有成效。但是,随着社区检察工作的深入,群众对社区司法的依赖和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看重于检察机关对滋生犯罪的社会、环境和其他社区状况的调控以及社区的安全感。显然社区检察部门纯粹的监督权没法满足这种需求,赋予社区检察官对社区犯罪的处置权,让检察官参与社区内问题界定并确定解决方案,以增强居民与检察官之间的信任感将成为一种强烈的需求。笔者了解到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已经在探索对发生在社区的轻微刑事案件从原有的侦监和公诉部门分离出来,由乡镇检察室来办理,并采用捕诉一体的办案方式。其探索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检察室的平台,能更好地了解各方诉求,更快的修复社会关系。目前,世界各国的刑事司法制度中都力争将很有限的司法资源留给更严重的罪行,因此,赋予社区检察官对轻微刑事案件的公诉权,能更完整地履行好检察职能,更符合现代司法的发展规律。

(三)社区检察官亟需探索主任检察官制度

上海检察机关主任检察官的试点改革正逐渐深入。主任检察官试点改革的意义在于去行政化,其核心在于赋予检察官独立办案权。对上海社区检察部门,在区县院的运行模式为在派出院设置社区检察科对派驻社区检察室进行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而大多社区检察室都设置在远离本部的街镇,现行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方式而言,派驻社区检察室的主任及检察官都没有独立的法律监督处置权,任何一个执法行为都要层报科长及分管检察长的同意和认可,这种上报请示与院内其他业务部门相比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成本。其次,对被监督单位而言,也会因为社区检察官的决策迟疑而降低对其信任感和尊重感,影响社区检察官执法的权威性。因此,在社区检察部门试点探索主任检察官制度,准确界定和赋予社区主任检察官权责,合理配置主任检察官团队的力量,更能体现社区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更有利于增强社区检察工作的生命力。

(朱文波、顾晓军,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艳湖社区创卫工作情况简介 篇8

张湾区车城路街道艳湖社区,位于车城南路8号,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共4300余户,常住人口8475人,流动人口8000余人。辖区内有东风公司专业厂2个,市、区属企事业单位6家,个体私营大户5家,个体工商户124家。辖区主干道2条(车城路、车城南路),次干道2条(云南路、南岳路),背街小巷7条(艳湖巷、曾家巷、皓凡巷、葡萄巷、合威巷、艳湖五组路、新农村2号巷),道路保洁面积52411平方米,专职保洁员66名。自“创卫”工作开始以来,艳湖社区紧紧围绕市“创卫”指挥部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扎实有效的开展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加强宣传,做好动员。一是积极动员辖区单位参与“创卫”。充分利用辖区单位资源,做好各项协调工作,明确责任区分工,定岗到人,实现社区与单位无缝对接。二是充分动员辖区居民投身“创卫”。高标准制作了12块健康教育宣传专栏,设置了4块大型“创卫”宣传牌,4个墙面宣传语,充分利用商业门店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创卫”宣传标语。

认真摸排,重点攻破。针对社区面积大、居民多等情况,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地方进行集中整治。社区全员上阵,重点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违法建筑清理整治、公共场所食品卫生整治、乱吐乱扔乱倒整治、停车秩序整治、市场专项整治、家禽家畜整治、环境污染整治、‘六小’门店”等十余项整治。截至目前,共清理垃圾死角40余处,清理垃圾近200车;取缔马路市场摊位142个,设计人数199人;取缔占道、出点经营摊位128个,商家103个,涉及人数204人;清理流动夜市摊点73个,涉及人数73人;集中铲除居民区违规种植蔬菜10余亩;清理路边洗车店2个;清理废品收购站21个;拆除乱搭乱建房屋70户,清除野广告3000余处,安装灭鼠器600个,改造旱厕12个,新建改建公厕3个。发放《致广大市民公开信》、创卫宣传材料4500余份;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80余份;社区聘请专人对辖区下水道、垃圾桶以及市场周围等最容易孳生苍蝇、蚊虫等病媒的场所,进行重点喷洒消杀,同时在一些重点部位投放灭鼠、灭蟑药物,防止孳生繁殖蚊、蝇、鼠、蟑。

社区老年人协会工作简介1 篇9

保宁路社区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老年事业的发展与服务,积极为老年事业发展创造良好平台。在上级机关及相关部门的关怀下,社区于2008年9月27日正式组织成立了“青山路保宁路社区老年人协会”。协会主要由社区6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年人和居民老年人组成,到目前为止,协会共吸纳了27名成员,其中有党员14人。为有效促进管理与服务,我们建立健全了老年人协会的组织机构,制定了章程和各项制度,设置了老年活动中心,配置了各种器材,为老年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年以来,在推动老年人事业的发展中,我们一直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老人”的宗旨,以“六个老有”为内容,在老年人学习、文教、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多种有益于社区、有益于老年朋友身心健康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社区老年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社区党建方面,把老年人协会的党员也纳入“学践”范畴,认真开展学践活动,对离退休的老年党员开展特殊服务。协会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52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158人志愿者服务队”,参与“义务宣传岗”、“文体活动岗”、“创建岗”等宣传岗位,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

在文化娱乐方面,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利用社区图书室,为老年人提供看书学习的场所;利用1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和420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开展老年文娱活动。组建了老年秧歌队、太极拳(剑)队、门球队、木兰扇队、自乐班等老年文体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这些队伍的组建,为更多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老年人医疗服务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免费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随时进行跟踪服务,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医疗保险,为其提供就医和保健知识的咨询与服务。

在日常生活方面,协会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建立“一帮

一、多帮一”机制,与26户困难户结为帮扶对子,与468位6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签订了老年人赡养协议,把社区特困老人纳入低保范畴。遇重大节日为他们送去米、面、油、衣物等慰问品,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老年人协会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中,我们要进一步体现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让协会真正成为老年人学习和活动的温馨之家,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社区各项活动,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依、老有

社区双拥工作简介 篇10

周浦镇东南社区以“三个一”为抓手创新社区党建工作

●熊玉清 潘海英

浦东新区周浦镇东南社区在社区党建中开展了以“三个一”为抓手的活动,即打造一个亮点——“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开展一个互动——区域党建联建;抓好一项特色——“新周浦人”党建,在建设和谐社区上取得较好成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社区党建中要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要加强对流动人员中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创新城乡基层党员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注重创新载体,让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作贡献;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

浦东周浦东南社区;创新;社区党建

周浦镇地处浦东新区中部,全镇下辖12个社区,13个村。全镇13万常住人口中约有6万是来沪务工人员,他们被称为“新周浦人”。东南社区是周浦镇的一个老社区,具有老年人多、贫困人员多、失业人员多、弱势群体多、“新周浦人”多等五多特点。截至2009年4月,社区总人口8079人,其中,老年人:60岁至70岁467人,70岁以上709人;失业人数:149人;弱势家庭数:102户;刑释人员:27人;新周浦人数:1538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9%,来沪党员26人,团员23人。如何通过加强社区管理,发挥社区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社区,成为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难题。东南社区党总支根据本社区特点,开展了以“三个一”为抓手的活动,着力在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上取得成效。

一、东南社区的“三个一”做法

(一)打造一个亮点——“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为进一步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构建党员为群众服务的平台,更好地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东南社区通过调研决定,开设“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党员志愿者工作室。该工作室每周四向居民开放,主要由热心社区工作、善于开导、乐于奉献和有一定特长的党员担任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一线。通过党支部广泛发动和骨干党员的带领,社区党员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争做社区“老娘舅”,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困难。目前,工作室有20名党员志愿者,他们中有退休的法官、干部、医生等。由于社区的“五多”特点,社区内邻里矛盾、家庭矛盾都很多,家庭困难的也不少。自工作室开放后,每到周四,来这里的居民络绎不绝,有时还会排起长队。通过工作室党员的热心接待,跟踪反馈,解决难事,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聚百家心,连百家情,送百家暖”的作用,化解了很多邻里矛盾,解决了纠纷,为社区居民办了不少实事,得到大家的普遍好评。

(二)开展一个互动——区域党建联建。面对辖区内各单位基层党组织活动各自为阵的现状,东南社区积极筹划并实施了“以社区为平台,党总支为核心,区域内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党建联建。社区区域内的13家单位党组织和东南社区党总支联合组成“党建联建联席工作委员会”,探索建立联席会议和联动工作等制度,共同策划和组织实施联建活动,实现了党建资源共享。建立党建联建激励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区域党建联建活动项目的评比,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努力达到共创共建,实现互助互赢。

各共建单位加强支持与配合,因地制宜地开展党建联建,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丰富活动载体。充分挖掘社区内教师、医生、社区干部、工程师等人才资源,发挥社区合唱、读书、舞蹈、书画、乒乓等群众性文体团队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二是加强联系沟通。社区党总支不断加强区域党组织阵地资源的整合,尽力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如充分利用周浦镇第三小学、周浦镇东南幼儿园、浦东巴士639车队等的资源,晨间向区域内的居民开放健身场所,免费提供社区活动车辆等,设置公交“流动的家”、学校“电脑之家”、菜场“新周浦人之家”、物业“温馨之家”等。三是创新活动项目。认真开展“‘1+13’党建共创和谐”主题活动,各单位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以走进社区、服务居民为工作出发点,利用区域特色平台,灵活设计每月活动菜单,解决一些如菜场周边环境门责制达标宣传、小区停车、医务站解决医保接口等与居民切身相关的问题,做到每月有活动,每两月有专题调研,共同参与,形成社区党建工作合力,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密切了党群关系。

(三)抓好一项特色——“新周浦人”党建。东南社区党总支紧紧抓住来沪务工党员这一重点,通过来沪党员示范作用的发挥,带领来沪务工人员积极融入到东南社区的发展中,使“新周浦人”在周浦有家的感觉。为此,东南社区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要求,始终以抓党建工作为重点,从凝聚人心抓服务入手,以亮出党员身份、寻找闪光点为切入点,搭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积极探索实践“新周浦人”党建工作特色。在为来沪务工党员及务工人员的服务上,将来沪人员与本地居民同等对待,热情服务,协助来沪人员解决就业、子女就读等难题。同时,社区还联系法律、劳动保障等部门为“新周浦人”提供咨询服务,依法保护“新周浦人”的合法权益,对“新周浦人”普及法律知识。组织“新周浦人”党员开展各种党组织活动,如参观“走进世博会”展览,参加每月5日的“窗口服务日”、每月15日的“环境清洁日”以及每月25日“公共秩序日”的志愿者活动,引导以实际行动当好东道主,迎接世博盛会;组织“新周浦人”党员参观周浦的建设成就,让“新周浦人”亲身感受他们工作、学习、生活的第二故乡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以新的精神投身到浦东二次创业和周浦的建设中。同时,在党员中开展“亮身份,做本地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新周浦人”带了好头。

二、东南社区“三个一”做法的成效

(一)进一步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构建起党员服务的平台,畅通了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社区党组织依托党员志愿者,以为居民办实事、解难事为目的,把居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作为工作的追求,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相约星期四,聊聊烦心事”工作室,起到了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化解不同利益群体矛盾的作用,社区党员志愿者也成为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二)区域内党建联建整合了资源,扩大了党组织的力量,进一步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通过区域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党建联建,改变了过去东南社区内各基层党组织活动各自为阵、缺乏交流、活动形式单一、资源共享困难的现状;区域内党建联建的工作格局形成后,各类党建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党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充分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三)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起到了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上海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外来流动人口所占比例很大,其中包含着大量农村党员,尤其是中青年党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及时接转上党的组织关系,有的甚至与自己所在的基层党组织长期失去联系,成为“隐形党员”或者“档案党员”。有些党员由于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淡化了党员意识,既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也削弱了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各种活动,给他们提供融入社区、融入当地的机会,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对推进基层党建创新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保证。

三、东南社区“三个一”党建工作的启示

(一)要创新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不断推进,在现有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应该尝试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乡基层党建模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现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模式必然造成各个基层党组织之间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不能共享、活动单调贫乏,无法吸引党员积极主动参加党组织活动。如果按照东南社区采取区域内党建联建的做法,使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延伸到城乡社会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就可以活跃基层,形成凝聚力,为党的领导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要加强对流动人员中流动党员的管理。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到2009年6月底,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5097万人,其中举家外出的劳动力达到2973万人。在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包含着大量农村党员,尤其是中青年党员。例如在安徽、四川两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中,就分别有14万和26万名党员。怎样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做到“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及时参加党组织生活,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东南社区在社区中成立流动党员支部,让“新周浦人”在周浦有到家的感觉,通过属地化抓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的带头作用,进而带动了整个“新周浦人”群体,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开展,真正做到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要创新城乡基层党员管理和服务方式,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来说,城乡基层党员中年龄较大的多、层次偏低的多、生活困难的多,管理难度较大。如果要吸引他们主动参加党建活动,首先要在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在精神上依赖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结合本地实际,把自己的定位找准,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努力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员干部服务网络。在活动内容方式上,以党员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找准开展活动、让党员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从而扩大党员参与面,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注重创新载体,让党员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作贡献。新形势下,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关键是要使广大党员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保持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因此需要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基层党组织怎样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当的方式,搭建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值得探讨。

东南社区采取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党建活动与“小型、分散、业余”为主要形式的党支部活动相结合。由于外来流动党员数量少、开展有影响的活动比较难,基层党支部通过深化日常管理和建立来沪支部网站,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使组织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来沪党员为骨干、来沪人员自我管理的模式,为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提供了有效途径,切实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渗透力。

二是党建活动与为居民服务相结合。2009年4月,社区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星期四工作室”,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党员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既为居民排了忧、解了难,化解了社会矛盾,又体现了党员自身价值。

三是党的活动与群团组织的活动相结合。社区党建工作带动了工、青、妇相关工作,进而覆盖到整个社区,增强了党的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扩大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

(五)社区党组织要发挥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随着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服务、凝聚居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日渐重要,建设和谐社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可见,社区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应该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社区党建应以“凝聚力工程”为抓手,把基层党建工作同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同步推进。

社区党组织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群众一起来解决他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通过创造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形成党对全社会的凝聚力;通过关注民生、提供服务来凝聚群众;通过促进和谐,加强社区参与来凝聚社会,把党建工作融入到加强社会管理、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等工作中。总之,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最重要的是务求实效,通过贴近百姓生活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从而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1]浦东新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内部刊物),2009(276).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D267

A

1009-928X(2010)04-0045-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党校

上一篇:数学培训总结下一篇:泉州之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