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2024-05-09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共10篇)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1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现状;对策

随着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旅游商贸的结合,特色鲜明的民俗体育展现巨大魅力,其发展道路越发宽广。但是,民俗体育的功利化倾向和传承渐衰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民俗体育尚未受到体育社会科学界和民俗学界的重视。因此,提高民众民俗体育认识,鼓励并引导良性变异,将能够使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存活并彰显活力。

1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在基础理论、民俗个案、民俗应用和发展对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就,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时空观慢慢为现代时空观所代替,不可逆转的改变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传统的民俗体育游戏却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民俗体育竞技性偏弱,难以纳入正规的比赛,造成其难以推广,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2

1、民俗体育的现状分析

民俗体育是一种在民间传承的,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点的体育活动, 参与人数多, 具有预定俗称的规定和方式。

民俗体育属于传统体育, 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我国幅员辽阔, 民族众多, 文化多样, 这也造就了我国的民俗体育也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以民俗体育的目的性和功能不同分类, 可简单把民俗体育分为三类, 分别为娱乐累、锻炼类、表演类。

目前, 我国国家政策也对民俗体育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 教育部亦有此类文件。这是民俗体育发展的政策保障, 也是高校发展民俗体育事业的依据。自从国家相关文件颁布后, 我国各高校, 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活动, 举办相关竞技比赛和相关授课, 但是民俗体育发展情况仍不容乐观。民俗体育的教学比例仍较小, 参加民俗体育学习的学生数量较少, 即使是处于民俗体育发展较好的地区的高校, 教学中对民俗体育的应用仍不多。

换言之, 这意味着民俗体育在高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高校教学中积极开发利用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的发展将取得长足进步。

2、高校开发利用民俗体育的意义

2.1、全方面的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民俗文化多种多样, 对年龄、体育基础的要求低, 可以让学生充分根据自身的兴趣情况, 灵活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民俗体育。并且民俗体育具有练习简单、娱乐性强的特点, 允许在多种场合练习、竞技, 并不仅仅局限于操场等特定的场所, 使得大学生可以全方面的进行锻炼身体, 减少了现代大学生对运动器械的依赖程度。

2.2、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民俗体育形式多样, 多以娱乐性和竞技性为主, 其中需要合作完成的项目有很多, 例如秧歌、赛龙舟、打垒球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的增加大学生的合作意识, 锻炼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表达能力, 从而增加自信, 提升综合素质。同时, 民俗体育的表演特性, 可以让大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一项表演技能, 增加大学生的竞争力。在民俗体育的竞技表演中, 也可以让大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从而开朗性格, 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3、促进民俗文化的发展

我国民族多样, 文化丰富, 但是在如今,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 民俗文化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 如何把民俗成功的传承和发展下去。目前, 已经一些人数较少的民族逐渐消失, 其文化也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这不仅是民族的损失, 更是文化的悲痛。而把民俗文化融入到大学体育教育中, 则可以有效拯救濒危的民俗体育文化。把大学生的鲜活的生命力注入到民俗体育中去, 用民俗体育的自身魅力征服大学生, 在把民俗体育得以发展的同时, 可以更多的把大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民俗文化, 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的人越多, 越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

2.4、提升体育锻炼的意识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 一直受到高考的压力,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 学生通常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 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但是进入大学校门后, 仍有大部分大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 究其原因, 主要有二:一是体育内容不吸引人, 二是体育锻炼的意识欠缺。而民俗体育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民俗体育内容多样, 活泼生动, 没有强烈的输赢观念, 能够更好的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其次, 由于民俗体育的趣味性, 能够更好的吸引大学生的兴趣, 长期参与民俗体育的活动, 可以树立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 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不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

同时, 高校教育中开展民俗体育运动, 可以以大学生为媒介, 把民俗体育传播到各个地方, 让其具有更广阔的群众基础。民俗体育经济活动对场地的要求低, 可以更加灵活的开展, 从而影响更多的人, 而不仅仅局限于高校范围内, 使得全民健身、全民锻炼的意识广泛传播, 提升民族整体身体素质。

3、高校体育开发与利用民族体育的方法

3.1、积极宣传民俗体育运动

通常而言, 体育运动的宣传工作, 对高校的影响更大。积极宣传民俗体育, 可以为民俗文化搭建一个平台, 使之为体育运动的开展做铺垫。具体方法有很多, 可以以高校内民俗社团为依托, 举办相关的公益比赛, 或者与高校内的体育组织, 将体育运动和民俗文化结合起来, 开展小型的趣味竞技比赛, 既学习到了相关的民俗知识, 又有效的锻炼了身体。再如可以邀请高校的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的教师, 开展文化讲座, 普及民俗知识, 现场举办小活动, 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此营造积极活泼、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氛围。

并且积极鼓励相关组织和社团在社会上开展宣传工作, 网络无疑为宣传工作提供了最好的工具。

3、2、进行民俗体育的相关研究

任何学科都是以专门化的研究为基础, 来制定相关计划的。因此, 民俗体育要想取得长足发展, 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总结。研究主要为以下方面:一是研究民俗体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从理论上进行精确划分;二是普查我国的民俗体育事项, 进行分类整合, 记录相关的规则规定, 统一规范;三是使民俗体育运动标准化, 积极推广相关运动;四是根据民俗体育的情况和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适合高校开展的民俗活动计划, 论证其合理性;五是积极挖掘民间艺人, 双方合作编写相关的教材, 以适应日后的高校的体育事业的开展。

3.3、培养民俗体育教师

目前, 高校体育教师虽然普遍的接受过系统的体育训练, 但是训练方面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学习和体育运动的训练, 即使有部分教师主攻某个方向, 如武术、舞蹈等, 但是, 大部分教师对民俗体育的理解仍不够, 不足以胜任高校民俗体育的教授工作。虽然, 民俗体育的随意性、非专业性很强, 但是仍需要专业教师来完善理论和活动的指导工作。因此, 体育部门需要开展以民俗体育为主要方面的教师培养工作, 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教师队伍。并且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 设立民俗体育专业, 切实的把民俗体育带到高校教学中来。最后, 可以挖掘民间艺人, 对高校里开展的民俗体育竞技活动进行指导, 而且可以进行民俗体育的巡回表演, 扩大民俗体育的影响力。

3.4、在高校体育中增设民俗体育项目

在高校中增设民俗体育的课程, 是开发利用民俗体育的最有力、最直接的方式。可以通过设立学分的方式, 可以强制学生参加民俗体育运动, 或者把民俗体育设立为业余选修课, 鼓励对民俗体育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参选, 可以有效的把既爱好体育、又喜爱民俗文化的学生聚集在一起, 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此外,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以民俗体育为主题的夏令营、体育节、民俗节等活动, 将体育运动和文化课学习, 积极结合在一起, 让两者相得益彰。

3.5、民俗体育和本土特点相结合

民俗体育的形成和发展, 是以其发源地的民族文化为根本的, 加之其发源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征, 得以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和体育。正因为如此, 在高校开展相关体育运动时, 要充分考虑民俗体育的原本特色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要考虑高校的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 对民俗体育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 可以加入本土特色, 以增强高校学生乃至当地群众的接受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航, 李储涛, 赵壮壮等.民俗体育文化价值演进规律研究[J].体育科学, 2012, 32.

[2]自明, 董艳国, 张宇峰等.论普通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2.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3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赋予学校合理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为学生有效的选择课程提供保障。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充分挖掘徽州民俗体育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已势在必行。

关键词:徽州文化 民俗体育 校本课程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它不等同与安徽文化。它既是地域文化又是中华正统文化传承的典型,它集中地、典型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徽州民俗体育活动又是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让其价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得到体现。

一、徽州民俗体育校本开发的意义

(一)徽州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发对徽州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徽州民俗体育孕育在徽州文化的土壤中,它蕴藏着徽州文化的基因和精神特质。在长期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形成独特的文化特征,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而课程作为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有效手段载体能够很好的将文化传承并在传承中得到发展、保护。

(二)徽州民俗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有助于地方办学特色的形成,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由于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因而教学大纲、教材大多是依竞技运动项目而设置的。《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得了学校、地方更多的空间为民俗体育的开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利用形象的民俗体育活动表现出徽州的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学校借助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学校形式,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三)徽州民俗体育校本资源的开发有助于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

1.体育教师的提高。体育课程的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而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利和责任,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能调动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了体育教师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2.学生的全面发展。徽州民俗体育的内在价值包含着徽文化属性,其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都会在其中表现出来,使得在教学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思想的发展。在进行身体建身的同时进行人文思想教育,是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获得。

二、徽文化中民俗体育活动的主体教育思想

徽州的教育思想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具有传统的儒家思想特性,各地民俗活动融于当地文化具有多元化因素,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徽州民俗体育的教育功能建立在娱乐、祭祀等功能的基础之上,它的教育并不是乏味的“说教”和外在的表现力上而是通过多种多样表演形式来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像摊舞表演中有匡扶正义、驱除邪恶的深刻涵义。

三、徽州民俗体育在学校体育中发展对策

(一)“走出去,请进来”

将体育教师送出去,进行“校本教师培训”并与临近高校合作,加深体育教师对课程变革的认识理解,并且在高校中华有许多研究民俗体育的专家,通过培训让体育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对一些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将专家和民间艺人聘请到学校中来,我们的教师可以和他们进行双向的交流提高自身的民俗体育技艺和民俗体育知识。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长效机制

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不仅要靠学校和教师,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主任、社区体育指导员、民间艺人和家长的帮助和支持。学校的领导的重视、班主任的宣传和协助、民间艺人的参与、家长的支持、社区体育辅导员的辅助,都是影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校内要与校领导及时地进行沟通,取得校长对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认可和支持,与班主任协调做好民俗体育的宣传工作,在校外要聘请的民间艺人展示和传授技艺,利用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社区体育设施资源。这些校内和校外的人力资源与教师和学生整合成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合力,共同承担开发民俗体育课程资源的责任。

(三)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

学生资源的开发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学生自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即学生的生活可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学生已有的经验可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二是发挥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参加一些感兴趣的体育研究,这些活动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少选择竞技化、成人化很强的项目,多选择与他们生活经验相符的,趣味性较强的项目。

参考文献:

[1] 李春旺.社区文化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9):158.

[2] 吕力.浅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

[3]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篇4

[摘 要]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由于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异常,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已走向消亡。本文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一、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

1.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民俗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征,尤其是原始民俗旅游村,稍加投入改造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当地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载体,所以许多居民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而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增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内涵,可以充实和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增加旅游经济收益。

2.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都在发展变异,只是进程快慢而已。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使原本习以为常的民俗成为可以转换成财富的 “珍宝”,就可以促使人们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之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旅游宣传,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是抵制民族同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可以用发展旅游的收入帮助其长久保持、恢复一些已失传的民俗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3.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增强旅游产品的生命力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层次的提高,外出旅游的目的已不再单纯是为了观光、猎奇,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文化品位、增长知识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我国目前的旅游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而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挖掘民俗文化,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可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新需求,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生活内涵。

二、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民俗文化的变异。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本地或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所取代的现象。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存下来。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地,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接待地人们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在逐渐汉化的同时,人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也逐渐退化和遗失。

2.伪民俗和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经济学研究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陈红玲,裴锐南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为了某种目的,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根本不属于当地的民俗,从而使民俗虚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于功利主义的动机和短期行为意向,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性的旅游开发,造成民俗文化商业化。旅游地的文化成了商品,为了迎合旅游者,一切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 使本来丰富多彩而健

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显得肤浅而苍白,失去了旅游地文化的风格和品位,致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另外,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意愿,随意解说、展示他们的习俗,伤害了民族自尊和宗教感情。

3.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互动的,双方都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变化,但事实上,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影响更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并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表现为:旅游接待地居民传统的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意识、社会关系、审美倾向等的改变,甚至滋生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事情。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对策

1.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规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礼俗习尚、民间歌舞等人文旅游资源,是确保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在规划中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状况、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分区进行配置,按步骤进行开发。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同时,在开发中要体现保护的原则。规划还应根据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地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一经批准通过就应严格遵守,不要随意变动。

2.正确认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目前,旅游地居民以至一些开发商、管理者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支离破碎,对其价值不了解,这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破坏、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正确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中使这些独特的资源得到恰当的体现和弘扬, 才能调动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避免民俗的庸俗化。所以,我们要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另外,我们要把握好发展中的扬弃,在保留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适当吸收外族文化的精华。在消费方式上,要引导人们往符合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方面发展。在供给意识和行为上, 要引导旅游地居民立足于旅游地所具有的传统特色,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的产品来反映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3.正确对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民俗的封闭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独特的民俗风情被同化。发展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习俗的破坏,而传统习俗的破坏又使该地区失去一种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宝贵资源,失去一个文化的种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发展与民族民俗保护之间,尽量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采取相对封闭措施是一种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方法。如,通过建立“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村落的相对封闭性,延缓传统民俗的变异。

4.健全法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法规,设置与健全旅游市场检查队伍和保护管理机构,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干预,对有损旅游地形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裁,加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等,能够有效保证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依法治旅是管理和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基本方略,在立法上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另外,政府可以有目的、定期的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如民俗节庆、民俗表演等,组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参加。通过亲身的参与,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民俗的文化气氛,增强他们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5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内容

1.内涵

通常来说,文化的定义都有狭义和广义两种,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是如此。它属于群体性文化的一种,需要高校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参与的主要活动形式的体育活动。狭义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体育精神、学生的心理素质等这些精神层面上的内容。而广义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则是指在高校校园里,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和组织的其他相关体育活动,包括篮球赛等,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在这些体育活动当中所涉及的体育场馆等物质层面上的东西以及体育精神等精神层面上的东西都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部分。笔者在本文的讨论当中将从广义上来分析校园体育文化。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总的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首先,物质文化,这指的是包括在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所需要用到的所有相关的包括体育器材、服装等在内的有形的、有物质特性的物质产品。其次,体育教育和制度文化,也就是用于规范高校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和活动的规章制度,如裁判规则等,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可以对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很好的约束并强制执行。此外,高校里各种形式的体育协会、俱乐部和运动队对于师生所开展的和体育相关的各种技能、体质锻炼在内的体育教育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教育和制度文化的一部分。第三,规范文化,它指的是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高校工作人员在内在进行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体育行为规范,包括体育情趣等内容,重点是体育习惯。最后,体育精神文化,也就是高校师生在开展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体育思维方式、体育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体系。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

1.内隐性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属于文化的一种,因此它具有文化的特征,包括内隐性。简单来说就是,体育文化以较为隐蔽的一种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作用,使其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意识并付诸行动。这种体育文化的形成对促进师生的集体荣誉感有重要意义。

2.时代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时代特征非常明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高校体育文化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此外,高校是进行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大系统的一部分,所以其教育会受到当代社会的影响,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文化有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3.多样性

高校学生在文化学习上与小学、中学相比有很大差别,他们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上除了体育课之外,更多的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来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一般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自行选择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认识到高校体育课程少,因此要提高自身体育素质就一定要参与到课余的体育活动当中来。同时,高校在课余时间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更加丰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再加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内容等各方面都有所差异。上述因素都使得高校体育文化有多样性特征。

4.全面性

高校注重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对于刺激教师和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活动,并让其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到体育活动带给人的愉悦感有重要作用,并帮助学生提高其综合素养、审美素养。由此可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项有全面教育作用的文化活动。

5.层次性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根据各种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分成多种层次,也就是其具有层次性。就内容上来分析,则有专业性和一般性两种;就活动类型来分析,则存在健身型与竞技型两种;就形态分析则衡量标准更是多样化,如耐力、速度等。高校师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完全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身体素质、业余时间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体育活动。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教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业余文化的一类,学生更多的是通过课余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体育知识及其作用也是通过这种形式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然而,体育并不只是单纯的竞技性体育活动,它还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学校所组织的体育活动,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一,大学的体育课虽然课时少,但却有很强的系统性,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可以在身体素质锻炼、体育审美观的形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体育教育;二,高校大多拥有较为健全的体育场所和器材,且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精神和制度文化,这些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积极影响;当体育文化能够对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并促使其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时候,则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都会因此而受到积极的正面影响。

2.健身功能

虽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场所是校园,然而如前文所述,校园体育文化终究是体育文化的一种,因此它和体育文化一样具有健身功能。学校教师在教学活动和业余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真正帮助每一位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大学生也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时间自行选择体育内容和活动形式,并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提高其对自身的健身要求,促进其体育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3.美育功能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也需要追求美,如优美的动作、健美的身材等。校園体育文化的形成还可以刺激更多的学生为追求运动美而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此外,它还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审美标准,让我们的审美观变得更积极向上。

4.导向作用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对大学生产生积极作用,当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这些在大学时代所养成的良好的体育文化意识和习惯也会一直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并影响着身边的同事、朋友,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体育氛围以及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开展。

5.创造和超越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最能体现其文化意义的功能就是创造和超越。众所周知,竞技类型的体育活动都存在着这样的规则与目标,就是打破纪录,也就是超越原来的记录并创造出新纪录。而健身型的体育活动也是师生个体对于自身的超越和创造。当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创造和超越的体育精神之后,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积极超越自我,努力创造更高的价值。综上所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它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集体荣誉感,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的形成,帮助学校提高其整体形象和知名度。因此,高校应转变观念,使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眼光认识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特征以及功能,积极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篇6

内容提要:美术馆后街小学由于体育场地有限,通过不断挖掘和尝试,我校选择

了传统体育抖空竹、跳绳、篮球,作为我校的体育校本课程。这样既丰富了学校体

育教育内容,构建了初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达到了“发

展民族体育宏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的目的。主题词: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体育教

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

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体质健康水平。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

会竞争力的加大,升学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是影响学生健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

此,学生、家长、学校都应该重视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体质,学生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 的健康成长。学校在体育校本实施方面力争寻找一些适合学校场地、对锻炼学生身体有

效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1.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内容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 1.2研究对象

1.2.1 对象 我校全体学生

1.2.2 时间 2009年9月——2010年9月 1.3研究方法与步骤 1.3.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行动研究法:通过与学生谈心、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研究加工整理,将抖空

竹、跳绳、篮球引进到我校体育校本课程中去。1.3.2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讨论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接受专家指导,确定研究对 象。

研究阶段: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总结阶段:对研究课题进行认真研讨和总结,并写出研究报告。2.研究过程 2.1开发课程资源

2.1.1 通过调查、了解和查阅资料等活动挖掘课程资源。根据我校实际,深入

调查,对开发项目的文化背景、名称来历、发展演变及技术要领、比赛规则方法等

有所了解,并进行归纳总结整理。

2.1.2 在调查考证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也能够参与到调查活 动中。在调查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调查那些内容,收集什么资料。目的培养学生的

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1.3根据调查考证的反馈资料,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条件、教学环境以及教

学对象的水平进行加工整理。使每项活动都能够适合学校开展,都能够促进学生的

身心健康发展。2.2丰富课堂内容

我校场地有限,所以选择一些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的项目,既有利于学生身 心健康发展,又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增强。但是,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随

着现代文明的进程,这些体育传统项目早已消逝了。如果把它们挖掘出来,加以利

用,既可增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又有利于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

可促成我校的体育教学特色的形成。因此,我们把这一些带有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纳

入到了校本课程之中。这些内容,学生易学、乐学、会学,而且兴趣高,方便组织,器材简单,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能自己组织练习、自己裁判比赛。这样既充分调

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促进了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 位。

2.3形成教学特色

2.3.1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学生有着自己锻炼身体不同空间,有着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有着自己选择体育锻炼

项目的视角,有着自己对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教育的任务是尊重儿童的这些兴趣、爱好

和理解,并在次基础上,创设良好的发展性平台,促进他们的发展。2.3.2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体验

虽然结果有可能部分学生的满足成就欲望为被实现,但是,过程会满足学生的亲身体验。

2.3.3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储备

学校教育的分学科学习与当今社会的知识高度统和形成了严重的分离。选择性课程 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能促使儿童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不仅能在综合运用知识储备 的基础上发展他们问题解决的努力,而且还有可能帮助他们发展知识。2.3.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和探索社会的能力

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是一个人能否真正融入社会的重要标志。

而打断地主动地去探索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则是一个人真正融入生活的

具体的行为表现。意识发展能力的前提,它是以主动为呈现标志的;能力是意识强化的结 果,它是以探究和问题解决为呈现标志的。3. 实验效果与分析

3.1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充分 自主地、快乐地进行运动,使他们得以在运动中体验乐趣,激发他们喜欢体育的情

趣和动机,促进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把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教材化,并把它教深教

透,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陶冶情操,感受成功。进而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

趣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技能基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3.2有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与发挥。对课标和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能 够深刻理解教材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在组织教法上,学法指导上就会产生独到的见

解和具体的操作方式方法,也就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长此以往,必然

能够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研究证明: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赋予了体育教学更多的生活 意义,使体育教学充满生活的气息,这样的教学更易被孩子们所接受,也更易走进

孩子们的生活。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他们以探究想象的空间,利 于推动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融民族常识与民族团结教育于满族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活动中,增大了体育教学的信息含量,拓展了体育工作的德育渠道。4.2 建议 由于各校所处地域不同,不同地区的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不同,色 彩纷呈,开发并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资源,既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也是义务。我们在

孩提时爱玩的抖空竹、跳绳、滚铁环、抽陀螺、跳房子等传统项目,现今同样吸引

着孩子们的目光。将这些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发扬光大,既有必

要又有价值。5.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等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 《京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50例》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5年 3.陈素红 谈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教学》 2004年第五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7

1 武夷文化区民俗体育文化内涵

武夷文化区位于福建省北部, 称其为海西绿色腹地, 其界闽、浙、赣三省, 东北与浙江省为邻, 西北与江西省相接, 东南与福州市、宁德市交界, 西南与三明市毗连。由于地理位置独特, 上古时期是闽越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 它西邻荆楚, 北接吴越, 很早就已“ (南楚) 与闽中、越杂俗”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秦、汉之后, 中原人口南迁, 尤其“自五代离乱, 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逃难于此, 故备五方之俗” (宋·《建安志》) 。《南平志》记载:“道教文化早在秦、汉之初就已在此地区传播”[2]。由于闽越族文化的融入、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传播、宗教文化的渗透, 及本地区的特定地理环境和风土习俗, 积淀了丰厚的民俗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文化影响下,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下来, 并长期存活于地方的民俗节日、传统习俗、宗教礼仪等活动中, 如:“游蛇灯”、“拔烛桥”、“傩舞”、“鸟步求雨舞”、“抢溪洲”、“战胜鼓”、“伞技”、“挑幡”、“跑龙赛”、“抢酒”等等。除了本地域的特色民俗体育文化外, 一些外来民俗体育活动也在延续, 如:划龙舟、舞龙、舞狮、放风筝、等等, 保持与其他地方相同的文化。

2 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分析

德育功能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由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构成。这三者相互作用, 共同发挥着德育功效[6]。民俗学专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功能具有规范、维系、调节、教化等功能[7]。民俗体育活动作为民众日常生活文化, 随着社会发展也同样发挥着特有的德育功能。

2.1 社会规约的“补丁”功能

任何民俗体育活动都具备教化规范, 民众在参与中共同遵循规则和行为, 自然形成无形、无意识、潜移默化的规约性力量, 这些规约性有着完整体系结构, 它包含技术规范、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宗教礼仪等习俗系统和团体的组织纪律, 并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得到良好的传递与认同, 为民众行为规范发挥良好的效应。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生活的复杂化, 政府机关的制度、规约并不能完全解决存在于民众每个生活空间的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传统文化带来的时代问题, 必须依靠民俗事象的长幼尊卑、忠、孝、礼、义等一系列的规则解决, 民俗文化发挥了社会制度规范的“补丁”作用。

2.2 爱乡爱国教育

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不断丰富, 对社会系统的稳固所起的重要作用, 它对群体成员的团结所发挥的效用。由于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 不同的族群地域, 由大不相同的语言、符号、形式、信仰来支撑, 这些赖以存在的文化标志和独特文化的象征符号作为族群内部的自识性标志, 特别当离开生养自己的地域时, 这种文化的标志和认同感就彰显出来, 这些文化认同不仅表现行为活动, 更扎根于人的心理结构。这些民俗体育文化发挥的族群维系功能巨大而稳固, 有利于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2.3 构建社会和谐

民俗体育活动不仅是单一展示, 更需要先前大量准备过程, 在这过程中参与成员从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教化, 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自然形成心理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俗体育活动多在节庆、岁时的乡村里进行, 并得到民众的共同的认可, 无论男女老少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在活动中各有各的定位又有集体合作, 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时, 显现了浓浓的风俗习惯和淳厚的乡土风情, 全村男女老少在参与时目标一致, 抛开了往常的争分和计较, 有利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往, 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传统的习俗活动变成加强情感沟通的平台, 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增加社会活力,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4 调节身心健康

民俗体育作为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宣泄, 同时还有益于参加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民俗体育产生初期为先民们在劳动之余进行自娱的一种手段, 在活动中自由抒发情感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 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享受生活的乐趣, 通过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来消除生理上的疲乏。随着社会发展, 这些活动在流传演变过程中不断丰富, 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娱乐形式, 参与者充分调动和发挥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在活动中获得心理的愉悦, 起到锻炼意志, 开启心智, 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 实现自我娱乐的心理满足。对于观赏者来说也是一种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方式, 促进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提高。

2.5 人格教育功能

恩格斯说过:“个体生活历史是适应由他的社会环境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民俗体育文化是由人的日常生活产生, 凝聚人的智慧, 在整个活动有着完整体系和模式, 并世代将文化成果和文化行为不断复制, 相沿成习, 形成传统文化, 人们在传承中不断得到教化, 随着社会和民众的需求加入创新, 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体系和模式, 通过不断的适应—创新—发展的周期传承, 形成具有时代性的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文化具备重视道德修养、人际和谐、爱国爱乡、尊老爱幼、帮扶弱小等传统美德, 这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对于当代德育教育是十分宝贵的鲜活的教育资源。

3 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 民俗体育文化本身就来源于生活, 经过民众长期实践中形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完整结构体系, 这些结构体系承载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蕴涵着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和精神, 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 特别是民俗体育文化德育教育功能, 解决社会规范中不同层面的盲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1 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基地建设

民俗体育是地方特色文化遗产, 是民族的精神财富, 政府应长期投人资金、人力, 整合民俗体育文化德育资源, 建立民俗体育文化资料库和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 在德育基地中纳入民俗体育文化内容。在民俗体育文化展示中, 通过“看、听、谈、做”的进行德育教育。即:参观资料库、文化博物馆以及观看民俗体育活动展示, 了解地方特色文化, 直观感性认识地方文化。深入学习和研究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结构体系, 对家乡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讨论和参与体验以及社会实践让人们接受本土文化的熏陶教化, 培养爱乡的之情, 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2 探索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是文化的传播地, 课堂是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最好的文化传承者, 学校要积极开展民俗体育课程教学, 与学科活动紧密结合, 将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纳入学校课堂, 贯穿学科教学中, 把民俗文化教育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 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甚至将民俗文化作为校本特色课程, 如:“伞技”、“挑幡”、“鸟步舞”作为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还可以将部分民俗体育文化经过提炼成为学校艺术课程, 如将“拔烛桥”等进行舞蹈艺术化。以及编写《地方文化》德育校本教材, 把地方文化资源融入校本德育之中, 润泽学生的心灵, 开启学生的智慧, 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树立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使命感, 责任感。

3.3 构建民俗文化氛围

挖掘社会文化和民俗体育文化的结合点, 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品, 充分发挥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育人功能, 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因素进行环境布置, 如:将民俗体育文化纳入公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环境建设, 营造民俗文化氛围, 让民俗体育文化教育借助各种环境进行引导, 弘扬民俗体育文化精神。积极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活动, 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的活动。如:文化知识竞赛、民俗体育文化比赛等, 营造出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

3.4 提升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体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 提升其内涵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一、正确引导良性创新, 积极提升文化品位。与时俱进的良性变异是当代人们的需求, 追求美的精神享受是人们的共同心理趋向。因此对其技艺、道具, 形态等应满足视觉效果上发展, 同时还可以进行艺术提炼与加工, 形成舞台艺术。二、推动民俗体育生活化。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精神满足的需求越来越渴望, 都在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体育娱乐方式, 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本身是民众自娱自乐民俗活动, 其艺术性和娱乐性它反应了人的聪明才智, 和谐艺术展示和表演易于人们接受和参与。三、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竞技化, 培养民众社会适应能力。民俗体育话的竞技性大多都以斗奇制胜, 参加者通过参加竞技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 锻炼意志品质, 还可以促进人智力、心理发展, 培养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 田野调查, 访谈等研究方法, 对武夷文化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分析表明:具有社会规约“补丁”功能, 调节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健康, 以及爱国爱乡教育、人格教育的功能。从而提出加强民俗体育文化基地建设、民俗体育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构建民俗文化氛围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德育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武夷文化区,民俗文化,德育功能,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兼与涂传飞、陈红新等商榷[J].体育学刊.2008, 15 (9) .101-104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平市志[EB].福建省情资料库, 2006, http://www.fjsq.gov.cn/

[3]雷军蓉.舞龙运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1.15,

[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9

[5]刘建军.认同感[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 1

[6]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8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问题;对策

一、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民俗旅游是民俗资源与旅游形式的结合;是以本民族、本地区的标志性、特异性的民俗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立足点;表现了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换关系。旅游地居民通过出售自身民族文化的形式并提供展演场地,从而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

民俗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或地方特色。旅游者主要是以感受民俗风情而进行的旅游活动,旅游目的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民俗文化和风俗习惯。民俗旅游产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在人文旅游资源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和商业化的同时,民俗旅游产品的朴素更能体现其本质和内涵。民俗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文化、民族特色等组成的,所以说当地民俗态度的好坏、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

换句话说,民俗旅游就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载体开展的旅游活动,它也是旅游者体验异地文化的审美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它更能满足旅游者追新猎奇的心理,是最具活力的旅游方式之一。

二、我国民俗旅游的现状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势头良好。在北京,胡同文化早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人士的关注热点;江苏无锡华西村开展的江南水乡特色民俗旅游,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国内外游客;“给我一天,还你千年”,在杭州有着我国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宋城”,她采用宋代营造法式,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精彩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气势恢宏的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真实再现了宋代都市的繁华景象。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是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

但民俗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观念滞后,对民俗旅游资源挖掘不够、职能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势必会影响民俗旅游发展。

三、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一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地旅游开发,是以牺牲民族文化特征换取部分人的经济利益。

(二)舍本逐末,民俗旅游资源丧失原始性

开发商过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传统的民俗文化变得庸俗化。许多经典的民俗文化被改造后变成经营者赚钱的资本。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俗、弘扬民族文化,但开发商却人为地再造民俗节目,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丧失其原貌。

(三)外来文化加速了旅游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

旅游开发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行为,大量旅游者带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外界信息的进入,破坏了旅游地社会、生产和生活现存的和谐与平衡。外来文化与本土民族传统文化产生碰撞,甚至出现局部的对立,从而干扰和阻碍了本民族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

(四)盲目仿照,缺乏新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我国少数民族向来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鲜明的地区特色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但很多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地的吸引力,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就从形式上照抄照搬一些民俗活动,天天过节日、处处有节庆。百花争艳的民俗旅游产品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大相径庭的旅游活动。

四、解决对策

(一)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开发原则

在旅游开发中,要理清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不可轻保护而重开发,提高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社会效益,这样就可能导致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旅游资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发展经济固然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文化的消亡却是我们无法弥补的。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民族性和真实性

民俗是民间群体生活的体现,它的最大吸引力就是淳朴和神秘。要注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努力维护其原生态,避免其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民俗的特征与生命就在于它的本色。不能忽视它的原始、古朴而对它进行刻意地修饰。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和论证,就地取材,要尽量保持其原有的面貌,体现其原始特色,切忌不可跟风模仿。民俗的神秘性决定了民俗旅游的开发利用必须寻根探源,分析不同时期的因素和变化特点,然后才能因势利导,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预防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

要正确看待本民族与旅游者间的文化差异,科学地引导当地居民客观看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盲目迎合与模仿。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总是处于长期封闭的环境中,它要不断地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获得新的发展。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不完全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但在开发的同时,应增强当地居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传统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独特价值,了解本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要保护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事物,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民族文化资源是千百年来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淀,尽管有些内容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但有相当多的成分在当今和今后都会发挥积极作用。保存人类文明结晶的完整性,也就是在保护民族文化。保存历史,留住人类创造的足迹,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责任。

(四)立法保护,从宏观政策上保护民俗旅游资源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关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等少部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法规,但是,像饮食用具、手工艺品、民族器乐等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等还没有被列入法律保护的范畴。民族文化内容广泛、类别繁多,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功能和宏观调控功能,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民俗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最大限度地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完整,使它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五)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多元化、综合化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但要注重风土人情方向,还要正视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优化组合。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也会产生良好的旅游效应,增强民俗旅游的生命力。刘三姐品牌开发就是一个民俗旅游资源优化整合的典型示范。事实证明有创新的旅游产品,才能以其特有的古朴与神秘持续地吸引旅游者。

五、结语

我们要在对民俗旅游进行充分调研后,方可对民俗旅游进行有效合理地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要坚决摒弃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导向,更要立于长远的打算,精心挖掘其文化性,并保持民俗旅游的与众不同,使其散发出独特魅力,使民俗旅游为我国的旅游业增添光彩,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民俗。

参考文献:

[1]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2006.9.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9

民俗是形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群体、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相沿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具体表现在社会组织、日常起居、岁时节令、人生礼仪、劳动娱乐和民间信仰等方面,或是以生活行为来表现,或是以语言、文学、艺术来表现,更多地是相互渗透、结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孔子曾说过“移风易俗”(《礼记•乐记》),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传统的风俗也随着发生变化。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武陵山腹地的7县1市组成的湘西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苗族,土家族的聚居地,除了拥有奇山秀水,更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饱经沧桑的民族文化古迹等等。开发和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能进一步扩大湘西的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知名度,有利于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 湘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由于湘西处于崇山峻岭,历史以来就偏安一隅,较少收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存,因此湘西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富有乡土性和远生态性。主要表现在居住、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多各方面。居住文化

苗族,土家族的的居住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除了典型的山寨吊脚楼和古式建筑的木结构房屋外,最具有历史特色文化品味的莫过于凤凰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时代感染力吸引众多游客到此游玩,与其特色的居住文化交相辉映的,还有一些古老而极富特色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服饰文化

苗族人民制作了绚丽多姿的苗家服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银制饰品,作为苗族人民特有的装饰品,完全靠手工制作,种类繁多,精致生动,除了少数男人佩戴,多为妇女佩戴,这样工艺高超的银饰至今是当地人喜爱的装饰品,一套讲究的银饰,可以重达几十斤。土家族的织锦系列作品,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产品也是闻名遐迩,至今仍保留其工艺。3 饮食文化

崇尚天然的绿色食品,如天然野山菌,自制腊肉,古丈茶,猕猴桃等都是当地特色食品,还有不少民俗小吃,如灌肠粑,社饭,系列酸菜,有“无酸不成席”的说法。家里来了

贵客,苗家人会用最高的礼节来欢迎你,连进三杯“过门酒”,这种酒多是玉米酿制,香醇浓烈,后劲很足。民间艺术

苗家土家族人民爱好音乐和舞蹈,妇女大多能歌善舞,歌唱内容丰富,节奏明快,格调清新,悠扬绵长,分为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用本地方言演唱配合不同的曲调,多四句为一节,随性而歌,反映了当地人民爽朗热情的性格。

舞蹈多于打击乐相配合,如吉首德夯流行打长鼓,苗家流行猴儿鼓,舞蹈配合乐器,流传至今的有花鼓舞,接龙舞、跳鼓堂舞,摆手舞以及芦笙舞等等。

在当地,歌唱舞蹈不仅仅是休闲方式,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是年轻人传情表达爱慕之意的方式。每年一次的传统跳月盛会,是苗族人民传承下来的优秀的自主婚姻文化的体现,一般定在仲春季节举行,盛会上青年男女,酣歌畅舞,各选所欢,以成婚姻。

二 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不足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历来被认为是“老、少、边、山、穷”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科教文卫水平偏低,交通欠发达,少数民族占人口的70%以上,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心理,如保守、依赖,迷信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生活,第三产业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并不发达。湘西旅游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2.1旅游资源处地分散,缺乏“大分散,小集中”的区点系统开发与管理,缺乏区域之间的整合。湘西8县市的旅游资源分散在数百公里的大范围中,相互之间的连接并不紧密,没有形成一个循环,完整的引导管理系统。增添了游客的经济开支和生活麻烦,是游客缺乏明确性,往往在一个景点匆匆游览呆上一天就离开。

2.2交通条件制约,没有形成各景点区的立体交通网络系统,游客在游览时多被导游牵着鼻子走,缺乏自主性,也不方便。

2.3景点开发建设落后,没有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品味的民族文化形成反比。旅游景点单一,没有开发民族文化特色景点,缺乏深度广度,没有形成专项型品牌性旅游景点,旅游空间相对狭小,游客容易走马观花的过一遍,让人没有故地重游的激情。

2.4后勤服务力度不够,在景点区,至今没有一个旅游涉外定点旅馆和三星级以上宾馆,接待容量受到限制,也缺少大规模的饭店或地方特色饭店以及其他消费场所,现代后勤服务水平比较落后。很多高水平消费群可能因为住宿等生活条件的限制而放弃或减少在湘西旅游的选择。工作人员水平偏低,缺乏良好的管理素质和导游水平..游客绝大多数靠自己眼睛看,听得少,想得少,记得也少。

2.5民族文化特色的产品开发不够,多从云南,贵州批发而来,且多以低价位的旅游观光产品为主,质量低,价格廉价,地域民族风味欠缺,这就导致整体消费额提不上去。像土家族的制锦等工艺只有少数人掌握,并没有开发出来。民族特色表演水平较低,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力不够。

三 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湘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意义

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与本土自然景观浑然天成,具有古朴,神秘、自然的特色,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能进一步挖掘湘西旅游的潜力,增强吸引力和生命力,实现湘西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能够弥补自然景观的不足,提高湘西旅游业的整体品味,增强其生命力。在高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旅游作为休闲娱乐方式,人们渴望寄情山水,愉悦心灵,欣赏美丽的山水往往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体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感受博大精深的人文历史,从而真正体会到乐趣,陶冶性情,这才是高品味的旅游。加上自然景观多与其他景区风格雷同,只有深入挖掘独特的民族文化,才能给游客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增强旅游生命力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旅游经济的繁荣,是促进湘西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民俗文化涉及到的饮食,服饰,居住以及民间艺术都存在这经济开发的潜力,充分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可扩大收益来源,分流一批劳动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和政府税收。充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发湘西,并形成一种新型产业,形成真正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旅游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湘西,同时品味的提升也能提高一些旅游产品的价格,实现增收。

1.3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要使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开发中实现,使它产生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自然而然能唤起当地老百姓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视。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途径

2.1全面挖掘传统民俗文化,更新和提升湘西旅游的文化品味,.在对民族文化进行大规模普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保护,在整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起文,化内涵,在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进行开发,形成特色旅游项目。

2.1.1根据游客的需要,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民族歌舞表演,从宗教,社会,经济,体育经济、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开发,积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风俗,庆典古韵,民间技艺,人文建筑,文化活动,历史文化遗址,开设民族歌舞场,特色饮食城,民族服饰表演及展厅。

2.1.2定期开展系列节日活动,开发节日文化,形成品牌性节日文化,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发展多元化综合旅游经济。

2.1.3组建一批高素质的表演队伍,导游解说队伍,商务洽谈队伍以及保安队伍等等,在软件上凸显湘西人民淳朴,热情,好客的个性,同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2.2完善交通,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统筹机构,合理布局,开发重点景区,开辟旅游经典线路,建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系统,整合民族文化资源,避免各旅游景区文化雷同,形成各景区风格独具特色,整体民族文化氛围浓郁的旅游带。

2.3开发生产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商品,湘西的民族商品丰富多彩,极富有民族特色,乡土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的旅游景点上的商品多是大量批发低廉的小商品,既没有质量,也缺乏民族特色。充分挖掘传统手工艺,如蜡染,制银,织锦,刺绣等,还有根雕,石雕,民间剪纸等等,培养专门的人对民族商品进行研究开发,提高质量,尤其是要突出民族特色,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可以设立民族特色商品展览厅,配以文字介绍其渊源,同时可以开设传统手工作坊,提高商品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游客可以参与其中,亲身体会制作过程,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2.4丰富宣传促销手段,传播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关于湘西的民俗文化特色,民族特色产品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或召开新闻发布会,扩大其影响力。也可利用影视文化作品,包括风光纪录片,民俗风情纪录片或通过沈从文作家协会,黄永玉画展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湘西,向往湘西。

2.5完善后勤服务工作,发扬本土特色的饮食文化、居住文化和休闲文化,比如建设一批本土风味的饮食饭店,宾馆等等,既可以弘扬本土文化,又可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市场前景

3.1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单一的自然景观的不足,丰富了旅游资源,提高了湘西旅游的整体品味,向文化型,综合型转化,形成旅游特色品牌。增强了吸引力和生命

力,为湘西旅游业持续繁荣带来了机遇,有利于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2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为当地老百姓创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使得旅游业真正成为偏远湘西的龙头经济支柱,为脱贫致富创造了机会。

3.3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很多文化精髓得以保留下来,不至于被遗忘,逐渐消失。同时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结语:

湘西自治州的旅游业要走出现在的低迷状态,攻克发展瓶颈,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势必要突破以往的单纯的自然风光旅游,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将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使湘西旅游业上一个台阶,从而带动整个湘西农业,工业,民族文化教育,传统手工业,民族服务业,生态环保业的全面发展。

开发和利用好民俗文化资源十分重要,而现阶段的民俗文化资源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少的一些民俗风情仅仅停留在观赏阶段,游客的参与性不强,甚至还存在一些拉客宰客,导游盲目引导等现象,比如参加婚礼,背一下新娘多少钱等等。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论文 篇10

5结语

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程及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新课程改革领域中的新篇章,其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尚需要深入细致的研讨。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还需在加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筛选,研发并编制体育保健课程教材;强化校外课程资源开发,避免资源的闲置和荒废;课程建设要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内生性;构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体现课程资源设置的最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EB/OL].(-08-06)[-11-18].http//www.edu.cn/20021227/3074984.shtml.

[2]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5(12):72-74.

[3]周二三,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7(15):47-49.

[4]包晓法,叶献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05,25(6):100-102.

[5]杜治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6):92-94.

[6]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张伟东,龚勋.黑龙江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100-101.

[8]施小菊.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12(4):20-24.

[9]谢静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30(1):88-90.

上一篇:第8课《畜类》教案下一篇:乡镇镇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