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天问的故事

2024-05-28

我与天问的故事(共8篇)

我与天问的故事 篇1

我与天问的故事

做梦也想不到,我与天问学校会有如此紧密的合作„„

东胜是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引进我的,所以我比较自由,除了东胜,还有许多工作地点,北京、深圳、湛江„„。2008年假期间,我接到了北京同事王昌胜老师的电话(现天问学校小学部校长),告诉天问学校高正华校长一行考查全国校本教研开展情况,要来东胜看一看。就这样,我和高校长相识在鄂尔多斯,一番了解,最后高校长一拍桌子,“我们再哪也不去了,你就帮帮我们吧”

这一天是2008、8、5。

研究——从已有成果开始

到现在我们已走过了四年,但行程似乎才刚刚开始„„

第一次活动是2008、9、28晚上,我们与天问学校的负责人一起策划了第一次参与式活动:游戏、主题、讨论、分享„„我们期望通过民主平等的研究文化建设,让大家开始关注自己的智慧。

天问学校教研方式在发生着变化,教师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智慧,但问题也是明显的:智慧背后是理念,从故事、策略中,明显地感觉到需要提升。

杨珍球老师有一个自习课的纪录管理小策略:《闲话接力本》:班级有个小本,叫《闲话接力本》,谁乱讲话了,这个本就到了谁的手中,首先写下说话原因,并保证不再乱讲话,然后再开始寻找下一位乱讲话的同学,将本传给他……以此类推。

单从课堂管理的角度,这策略肯定管用,但如果从人成长的角度,可能就有问题了:拿本的同学期望同伴“犯错误”,其他同学背后好像双警惕的眼睛盯着自己,担心被发现。

如果改一下视角,将“寻找讲闲话的同学”改为“寻找表现好的行为”,将写“乱讲话理由”改为“记录他人的优点”,这样一变感觉也不一样了——拿本的人,从找不足变成找优点,视角开始转向阳光的面,寻找的优点过程也是学习优点的过程,同时其他同学则由过去的担心出错被人抓,到现在的表现优点让人发现……

《闲话接力本》到《优点接力本》,仅仅角度变了一下,背后的理念却大不相同:从指责到欣赏,从关注当下到关注未来,新课程的理念不就是这样传递到教师的行为中?

这样的故事,除了本身蕴含的先进的理念外,重要的是他源于教师自己,虽然有些修改高于实践,但这个距离正好可以引领他们实践。

几年来,我点评与修改了大量的案例,将这些新的理念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教师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教师的行为„„现在天问学校教师的《每周一得》已成为常态工作,而且教师们开始互相点评,彼此的智慧叠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启发链条。

如果通过故事修改渗透理念迈出第一步的话,创造平台分享故事则是迈出第二步:

分享——从快乐的文化开始 2009、11、16,我们招开了天问学校的第一次故事分享会。

开学不久,我们就提出分享会的计划,让大家先寻找出自己最有价值的故事,接着开始帮助梳理,包括价值点的发现、提升;文章写作方式的指导,如减少废话,增加波折;PPT的制作、讲故事的基本技能„„

我和王昌胜两个人通过网络指导与实地指导,对每位教师的稿件都进行了梳理——少得四五次,多的七八次,前前后后近一个月,终于看到了像样的成果,(当然现在看来依然很幼稚,但在当时已是一个飞跃了)

11月初开始,我们开始研讨会议如何开的事了:

首先,我们计划邀请一些外地的朋友,一则开拓视野,增加朋友,再则也给天问学校教师创造更大的平台。接着研讨会议形式:

1、做成参与式会议、研究式会议;

2、会议团队发言,3、增加快乐元素。

形式定了方向,再开始确定分工:会议的主持人、快乐员、梳理员、档案员、资料整理员„„半个月的准备,会议开始了,天南海北的朋友相聚宜昌:内蒙鄂尔多斯、青岛、深圳、湛江„„的朋友齐聚宜昌,包括“教师学习与发展共同体”(LDC)项目组的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长运、加拿大UBC教育学院的盖伦教授、澳大利亚漠那斯大学的伊恩博士、„„以及全国的朋友。

活动分两天:

11、15日,第一天,大家一起总结过去的工作,有本次活动中如何贡献自己的智慧。

第二天上午,一个隆重的故事分享会开始了,这个还邀请了其他地方的朋友,100多人。这是一次不一样的会议,座位摆成了小组式,各地研伴按小组而坐,桌子上还放着“请你鼓励他人”“您的微笑是我的信心”等温馨提示。会场没有主席台,领导和来宾都坐在会议室的最后面,会议的主持人并不是领导,而是两位普通教师。

一段简单的介绍研究之路小电影之后,活动开始了 都上来讲自己的教育故事:都是以团队出现:

第一组是班级文化的:《我们的约定》《成长档案袋》《一起攀高峰》《我家的“田园”》《当专家的感觉真好!》《“2+2”法则》

第二组是关于教育教学的:《借表扬》《“带读”出新招》《小小“点读机”》《作业拖交怎么办?》《策略库》

第三组是中学的《例会之变》《定点观察表》《图形梳理》

第四组是外地研伴的《我的公约我做主》(青岛福州路小学)、《快乐研究》(湛江进修学校)《淘气的小明》(内蒙东胜一小)

每个策略及故事,都很客观,讲成绩,也说问题,实实在在。会议中间还有挑战与应战,气氛很热烈!

会场旁边有一块大黑板,有一个记录员,将大家的策略记录下来,会议结束时,黑板上出现了二十多个教学策略。

最后电教员还将今天活动的照片现场做了小电影,现场回放,很吸引大家。

会议还有三个非常温馨的活动:

1、天南海北小吃会:没有会务费,各地来的朋友要带当地的特色小吃,会议休息期间大家品尝各地的小吃。

2、抽奖:为了鼓励大家贡献智慧,每人一张策略卡,写好后投到抽奖箱,最后抽出幸运奖,还有小奖品。

3、一元鲜花:与会成员每人一元钱,买一束鲜花,在会议结束时,送给学校。同时在一幅写有“我们一起做研究”的书法作品上写上自己的祝愿

整个活动校领导都到了幕后,只有结束的时候才请领导来宾讲了几句,整个活动都是教师的前台:主持人、发言、梳理……确实感觉到领导的工作方式变了,学校的研究也变了!

这次活动标志成一种新的文化的开始:  推向前台:教师主持教,教师分享、教师总结……将教师推向前台不难,难的是有人让出前台——管理者角色的变化。 团队打造:坐成了小组、集体的发言……团队的发展促进个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促进团队的建设——走向扁平的组织文化。 轻松快乐:游戏“解手链”、温馨提示卡、照片现场回放……将严肃的活动做简单,将学术的活动做轻松——用简单、快乐的活动吸引人。 文化变革:黑板记录、梳理策略、挑战与应战——变革不在大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改革往往只是一点点!

改变自我比改变群众要复杂的多!不过“一旦突破了这个坎,一切都好起来了”

现在这种文开始影响着天问学校的所有活动,比如例会全部由教师组织、外来参加学习的活动也交给了教师„„教师成了真正的主人。

团队——从真正的合作开始

2009年,王昌胜离开北京,成为天问学校小学部校长。学校制定了许多发展计划,其中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专家型老师是重要之一:

作为顾问,开始研究怎么配合学校,实现目标,教师“专家”——研究教师作品,帮助形成“风格”:杨华梅—合作学习专家、胡维森—六顶思考帽专家、李龙——微课程专家、杨静——点评专家„„

项目“专家”——学校成立了“家校合作”“合作学习”“组织教学”等小课题,我开始项目组长的培养、活动课程的设计„„

“本土专家”是学校发展最核心的动力,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培养,游学便是其一。我外出培训的任务比较多,于是就让教师们跟我外出,与我合作完成培训任务,下面是几年中,杨静五次游学的过程

第一次是到山东,我先在泰安参加省数学工作年会,并做了大会发言,接着到济南纬二路小学,参与他们学校教研活动的研究。这一次我经历了生平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出省,第一次当着这么多的人面介绍。这一次感觉到自己潜力……第一次认识外省研伴,到现在我们还时常保持着联系。

第二次是北京(5人)参与全国读写档案袋会议,我开始负责会议的主持,并尝试着梳理策略,学习面对众多的陌生朋友,我开始学习主持的应变、活动的策划。

第三次是内蒙古(7人)参与一个地区的新教师培训,开始学习3天以上的培训活动的设计,帮助梳理教师们的问题,并寻找问题背后的问题,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成果变成微课程。

第四次是四川(5人),负责“随队作家”等多种角色,做整个活动,负责整理大家的文章、负责出简报、并设计培训结束之后的后续跟进服务课程……

第五次武汉(3人),基本开始独立工作,会场布置、培养当地助教、快速整理大家的成果,而且开始培训当地的教研员……,而且我和这位老师竟然在十分种的时间里,共同完成了一个追问了4层的关于倾听的网络图。

我和同事时不时跟着李老师“走南闯北”,自己思考的味道越来越浓,更理性、更高角度地反思,自己的作法背后的理念支撑是什么?自己的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现在,跟我游学的成员占1/3左右,如果加上王昌胜校长、深圳刘静波校长、北京冯春老师、北师大康长运等专家学者,人数更多了。

成果——微课程的开发与系统的建构

到了2010年,天问学校的成果越来越丰富,“微课程”也随世而生,一个新的问题开始了:“微课程”如何嵌入学校的研究系统?

一开始,大家急于开发,但是问题马上来了,“经验”与“微课程”还是两个概念,微课程基于经验,但是高于经验:需要敏锐的视角、高度的提炼„„除此之后,还有文字的压缩、悬念的设计、音乐的选择、画面的处理„„

学校开始调整思路,使用优先,先给大家播放一些微课程,让大家有一些直观的感受。接着我们尝试开发,比如我给他们一些素材,他们尝试开发:《角色大拼盘》《角色培养五招》《互助交流五招》《深度交流五招》《合作欣赏五招》《合作设计五招》

基于他们的实践与微课程,再开发。下面是班级文化一组微课程:《学习是什么》、《爱是什么》、《合作是什么》、《心情管理园》、《10项专利》、《学生眼中的标准》、《学生眼中的好校长》、《数学工具盒》、《喜欢的奖励》、《失物招领处》、《班级文化这个推广》、《班级文化图》。

从故事到经验,再到微课程,每发展一步,便是一个新的台阶,现在,天问学校、深圳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等许多地区,正建设一个共同体,联合系统开发微课程,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师成长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学生学习、从经典图书到经典电影。

我与天问的故事 篇2

笔者与吕忠伟老师的故事得从《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 (以下简称“圈子”) 说起, 正是因为《中国学校体育》提供的平台, 才让我们从相遇、相识到相知。

一、教育生活的“指南针”

“脚踏实地地执著追求, 这样的人生才会无悔无怨, 加油!”这是“西渐风”网友于2009年7月在笔者的第一篇博文“基层锻炼了我”里留下的评论。简短的语言令人感动, 使笔者从迷茫的低谷中振作起来, 期盼着能够早日与这位网友相识。随即迫不及待地在“学体”QQ群中追寻“西渐风”这个网名, 几经周折, 我们终于有了“第一次握手”的机会。通过交流得知, “西渐风”是吉林省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吕忠伟老师。慢慢地, 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诉说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以及自己的情感变化, 他针对问题给予了具体引领, 同时劝解笔者:“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 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感情要拿得起放得下, 往往失去越多, 得到的会更多”他的一番话语给了笔者莫大的鼓励。在这之后, 吕老师在体育教学上的积极探

教育策略

索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始终感染着我, 最终促使我走上了教研之路。

二、教育科研的“领航人”

刚加入“圈子”不久,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 不敢参与“圈子”中的活动, 吕老师知道后, 就把自己刚加入“学体部落”的事宜叙说一番, 他还说:“多读, 多看, 多学, 多去‘圈子’中品读同行们的博文, 多参与学体的草根研讨, 你就能提高。”在吕老师的不断激励与关注下, 笔者用更多的业余时间提升自我, 注意在实践中锤炼自己, 通过参与“学体”草根话题的研讨展示自我的做法, 还成功主持了“学体”草根论坛第15期的话题讨论。一位作家说过:“对事业的真诚就意味着对人生的真诚, 爱上了就要爱得深, 干上了就要努力去干好, 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为自己的理想和为自己的事业去献身。”吕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这也在不断地熏染着、激励着我。

三、撰写文章的“牵绳人”

在撰写文章的道路上, 吕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最多。最初, 我的投稿被一一退了回来, 当时想过放弃, 他知道消息后就及时鼓励我。从此以后, 他成为了我所撰写文章的第一个读者, 并会在每次阅读后留下反馈意见, 有一次他这样启迪到:“坐飞机可以到北京, 坐火车可以到北京, 坐汽车也可以到北京。教学上要全方位去思考, 写文章更要多角度去思考, 挖掘素材, 提炼材料, 文章出炉后修改非常关键, 发表文章的学体一线作者群, 没有哪一个不是修改出来的。”我的文章, 从开始的干瘪逐渐有了血肉, 鲜活了许多, 并在2009年第11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教学实践文章——“‘九哨’完成蹲距式起跑教学”, 圆了期待已久的梦。

我与汽车的故事 篇3

在学校,我是个顽皮的孩子,成绩很差。中学毕业后没能考上任何学校,我瞒着家人,随着当时挺流行的“打工潮”到了广州。广州真是一个让人开眼界的地方,这儿车多:有进口的,有国产的,有高档的,有低档的;这儿车美:有白的,有黑的,有红的,有绿的;这儿车好:有流线的,有敞篷的,有加长的。在没有工作的日子,我最喜欢一个人在街上漫步,边走边看,那些街上跑的、路边停的小汽车总让我神往不已。

一年后,父母帮我找了一份工作,我便回到了家乡。在我所工作的单位,有几辆运送原料的货车,我看着司机师傅轻松自如地驾驶这种庞然大物,心里挺羡慕的。我本身又是一个喜欢汽车的人,每天一下班我就围着货车转,缠着司机师傅教我开车。事情并不是一帆风顺,我遭到了所有人的拒绝。但我不灰心,因为驾驶汽车成了我的梦想。从那时起,每当我看见司机师傅热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会为他们送来毛巾和茶水;每当看见谁的车脏了之后,我会不声不响地拿来涮把和水桶,把汽车涮洗一新;每当有车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会在旁边充当小工,递送工具和配件,学习汽车构造知识……终于有一天,有一位姓廖的师傅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被我坚定要学驾驶的诚心打动,答应教我开车。你知道当时我是多么的开心吗?得意忘形的我直喊师傅万岁、万岁!廖师傅是位很了不起的司机,三十多岁。听说他从16岁开始在农村当拖拉机手,后来通过自学考取驾驶执照的。廖师傅开车细心、谨慎,20年来从没出过任何交通事故。在廖师傅认真地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汽车驾驶和简单的汽车维修知识。几个月后,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领到了我梦寐以求的驾驶执照。再后来,在廖师傅的帮助下,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成了单位里的一个临时司机,可以像廖师傅一样单独轻松自如地驾驶大型货车了。

我对生活没有太高的奢求,不管是否平淡,只要我能每天与车相伴,我就基本满足了。可是天不顺人意。1998年,我所在的单位倒闭了,我也就失去了工作。我曾一度烦恼、彷徨,整天无所事事。几个月后,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准备买车的人,想想自己的驾照闲着也是浪费,我又那么喜欢车,便与他合伙买了一辆长途货车跑运输。跑运输的工作很不稳定,有时没有货源,一闲就是好几天,有时跑长途,在路上一开车就是好几天,又苦又累。既然干这一行,就不能太挑剔,我努力使自己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可是新车买来3个月后,我发现我与搭档在性格、经验、主意和生活品味等方面有太多的差别,我俩根本合不来,不时有争吵发生。我担心有一天我们会控制不住大打出手,与其那样,不如好聚好散,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把车顶给他了。这次合作的结果,是我3个月净亏了9000元。9000元钱在现代人的眼里也许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农村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我这个并不富裕的家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父母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我知道他们心里充满了对我的失望。当时我发誓这一辈子再也不买车了。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的驾车生涯只好告一段落,我也一直沉思痛苦了很久,为自己的任性和不争气而恼悔。直到过完春节,我再也不想在家里闲呆了,经过多方联系,投奔到宁波的一位朋友那儿,我在那里帮他开了几个月的翻斗车。由于工资太低了,经过这几个月后,我觉得心里也平静了许多,便离开宁波,只身一人再一次来到广州。我本想到广州找一份开车的工作,谁知这几年广州发展的特迅速,在这里打工的民工也很多,我的文化层次又不高,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太难了,我只好作罢。我现在在一家电子厂里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以解决暂时的基本生活。

这个厂的效益还很好,但不是我所满意的工作,我做事的地方正好在107国道边上,没有工作的时候,我就一个人坐在厂门口,看公路上来来往往的各类汽车,有半挂货车、豪华大客、高级轿车、大马力摩托,唉,真是目不暇接!看着这些高速穿梭的汽车,我幻想若是我在车里驾驶,该有多好啊!我最喜欢的是大货车,尤其是现在的那种重型10轮大卡,看着它呼啸而过,真有一种大野牛奔过的那种充满野性的动感,太过瘾了。我还喜欢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它的魅力也令我神往不已。

成长的故事作文:我与钢笔的故事 篇4

自从我不再使用铅笔开始,妈妈就一直建议我使用钢笔,说是这样写出来的字好看,但事实上我一直没有看出来钢笔的这一好处,小时候的我不懂得珍惜,总是没过多久就会把笔弄坏,不是一不小心摔坏就是零件丢了,钢笔对于我而言显得有些脆弱,但是妈妈始终没有放弃这一建议。感谢妈妈的坚持,我终于爱上了钢笔!

记得最初,妈妈给我买了一支红色的钢笔,因为新鲜我很喜欢它,喜欢这个总是需要不停地喝墨水的家伙,但是无可奈何,它还是夭折在那时不懂事的我手里——在我离开座位的时候,没有给它盖好帽子,以至于起身拿书时,不小心把夹在书里的它摔在了地上后来,我知道了用完笔就应该盖好帽子,可怜的小红,对不起了!

后来,妈妈给我买了一支蓝色的钢笔。通体海蓝色,显得幽深而又温和,我记得那支笔笔尖很顺,灌墨水也很轻松,是我少有的好钢笔,可是到了我手里命不长矣!用笔前应拔下笔帽,这是谁都会的事情,用笔时把笔帽套在后面,这就只能是一个需要慢慢养成的习惯了,可惜这个习惯是在后来我才养成的,而且还是小蓝的离开让我意识到了这个习惯的重要性!用完笔后我就忘了我把笔帽放在了哪里,找了半天也没有任何发现,后来,小蓝就因为失去了笔帽的保护而

钢笔对我的陪伴从未停止过,妈妈无可奈何又给我买了一支钢笔,从此以后我的钢笔的颜色通通换成了黑色,简约大方。

记得小学有一段时间,我突然对中性笔可擦笔上瘾了,每天上课手中拿的不再是那个可以吸墨水的家伙了,而是可以直接换笔芯的可擦笔;在初中时期,又有一段时间我的最爱成为了黑色碳素笔,看着别人写下的`黑色字迹,只觉得十分清秀,感觉黑色的字体本身就有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气质就这样,钢笔无缘无故地被我忽略了有好长一段时间,每次,妈妈都会说,其实还是钢笔好,但是我都没有在意。

事实证明妈妈的话是对的。无论是哪次,无论是我都对哪些笔突然产生了兴趣,这些喜欢都没有长久,我曾经以为我与钢笔会成为我的回忆,但是后来,当我再次下意识地拿着钢笔上课的时候我才明白,其实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钢笔,喜欢上了钢笔笔尖轻轻滑过纸张是留下的钢笔独有的字迹,喜欢上了手握钢笔时的那种特有的感觉。

我与动物的故事 篇5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爷爷”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的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我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象摔的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理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的一下钻入的柜下,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平稳的步伐四平八稳的走了出去,大爷似的。

这就是奶奶家的花猫,懒惰,调皮但关键时刻还不失“英”。

【篇二:我与动物的故事】

说起小动物,我养过很多:小狗、金鱼、小鸡等好几种动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数小狗“黑皮”了!

在20XX年四月的一天晚上,我在外面玩。突然发现垃圾桶上面有一个纸箱。便把它搬下来看看,只见里面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抱到灯底下一看,才看清原来是一只小狗,一身黑乎乎的毛,怪不得刚才看不清。这小家伙比一个易拉罐大不了多少,估计出生一个星期都不到吧。看着这只可怜的小狗,我萌生了把它带回家养的念头。抱着纸箱回家一问,老爸老妈居然同意了!我们赶紧找来报纸垫在地上,把它从箱子里抱出来喂了点奶喝。不一会,小家伙就睡了。我连夜给它起了名字,叫“黑皮”

在我们一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黑皮熬过了刚出生的几个星期。转眼间就已经两个月大了。放暑假了,我腾出了很多时间陪“黑皮”下楼玩。

有一次,我带它出去玩。碰上了一只叫“豆豆”的狗,两只狗一见面,先互相嗅了嗅。然后二话不说,就打了起来。你打它一爪子,它打你一爪子。互不相让。最后居然在地上开始边滚边打。这时候,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出现了。“豆豆”突然凶狠的叫了一声,这一下可把“黑皮”吓坏了,一下子跑出去三五米远。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转眼间,一个暑假过去了。开学了,我妈妈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也为了“黑皮”好。把它送到了乡下。为此我还痛哭了几场。最后我明白了妈妈的用意。慢慢适应了“黑皮”不在的日子。

我不知道黑皮现在怎么样了,但“黑皮“带给我的一切,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都被我深深的记载了心里。

【篇三:我与动物的故事】

我养过许多动物,有小鸭子、金鱼、仓鼠等等,他们共与我度过了很多个美好的时光,其中,小白兔是我在生命的记忆中最深刻的。

这只小白兔,是妈妈在我生日是买给我的。小白兔来我家时,在一个棕色的纸箱里正鲜香甜地睡着觉,可爱极了。瞧!那长长的粉粉的耳朵,红宝石般的眼睛,两只大白齿突出了嘴巴外面,洁白的羽毛,摸上去滑极了,真想立刻抱起它。可是,我生怕她的美梦会被我吵醒。

在童话故事中,小白兔是很骄傲的,可是,我就是不相信。于是,我抱着小白兔到操场上和它一起跑步。我们俩站在起跑线上,在我的一声令下,就像离弦的箭一样跑出了起点,开始我还能跑得过小白兔,但是,慢慢地,小白兔越跑越有劲,出乎了我的意料。眼看小白兔就要跑完了,我的心立刻有一点不服气,我居然输给了一只动物。突然,小白兔停下了脚步,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顿时开心极了,以为它真的像故事中的那样懒惰起来了。但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我离小白兔的距离一米左右的时候,小白兔立刻向终点冲去,不到五秒就跑完了。啊!我的眼睛睁得老大,想,小白兔,你竟然耍我。我生气极了,恨不得把它撕开两半。可这又怪得了谁呢?就怪我太笨了,识破不了小白兔的诡计。

这就是我的小白兔,因为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它是我最好的“小伙伴”。

【篇四:我与动物的故事】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送给我一颗鸟蛋,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一颗什么鸟蛋,只是在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将它孵化出来直到养大!

我把它放到暖和的地方,用棉花做了一个简易的鸟窝。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一些日子,小生命终于诞生了。您不知道,破壳而出的那一瞬间,我有多么惊讶、多么高兴!我挑了一些极小的食物,喂给它吃,这小家伙还真能吃,一连吃了很多。我按照朋友教给的方法加以精心喂养和调教,几个月下来,小鹦鹉不但学会了“你好”、“晚安”、“欢迎”、“拜拜”,等等普通的日常用语,还从那些闲杂人员中学会了“顶嘴”和一些诸如:“去你”,“打死”等之类的话。久而久之,这个小鹦鹉还学起了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锤子敲打的声音,健康歌里的“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就这样,我和小鹦鹉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当我放学回家,它就会落到我的肩膀上,用嘴给我“梳头”表示欢迎我回来。早上的时候,总是它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它经常喊着:“懒猪,起床了。”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我发现钥匙放在了屋里,我非常着急,就在我沮丧的时候,小鹦鹉飞到了我肩上,用它那锋利的嘴角啄着我的脸,顽皮的说道:“有办法、有办法!”说完就不知去向了。我知道依赖鹦鹉是不行的,只有自己想办法才行,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玻璃打碎,就在我举起石头时,忽然小鹦鹉飞到我肩头扇动着它的翅膀,我仔细一看,它嘴里衔着一串钥匙,我喜出望外,这一次是鹦鹉帮我渡过了难关。

【篇五:我与动物的故事】

我奶奶家养了一只生龙活虎的小黄狗,在奶奶家我和它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小黄狗的背上的毛黄澄澄的,好像是穿上了一件黄色的大衣;腹部的毛是雪白雪白的,又像穿上了一件雪白的衬衫;它有一条不长不短毛茸茸的尾巴,摸上去非常舒服;脚上三个小爪子非常锐利;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只灰色的鼻子,像一块巧克力;一双毛茸茸的耳朵,像一个雷达,时刻听着周围的声音;一张小小的嘴,觉得热的时候,就从口中吐出了一条红彤彤的舌头。

有一次暑假,我到了奶奶家去玩,我刚一下车,就看到小黄狗对我摇了摇它那毛茸茸的尾巴,时不时叫几声“汪汪汪”,好像是看到我来了,在热烈的欢迎我呢!一下车,我就带着小黄狗一起去散步。在路上小黄狗一直在欢快地摇它那毛茸茸的尾巴。它一会儿跟我比跑步,一会儿又自己一个人在那儿捉蜻蜓,蜻蜓忽高忽低,它总是捉不到,看它气得汪汪大叫的样子逗得我直哈哈大笑。它忽然在路边草丛发现了一块可口的骨头,立刻冲了过去,舔了舔那可口的骨头,我心里想:“在路上遇到的骨头,会不会有毒呢?万一这是坏人捉狗的机关呢?”于是我立刻把它叫上来,它好像听懂了我的话,立刻蹲在我脚边,用力地蹭我,好像在说:“主人,对不起,我再也不会这样了。”

它可可爱了,一天我在地上拍球,小黄狗见了,一个箭步冲了上来夺了球,它用爪子踢着玩,真像一个足球运动员。

小黄狗不但很可爱,而且还是奶奶家的“安全卫士”,只要奶奶他们不在家,小黄狗就守在家门口看家。有一次,一只蛇趁奶奶他们不在家,偷偷地溜到鸡窝里偷吃鸡蛋,被“安全卫士”小黄狗看见了,于是立刻向蛇扑去,用它那锐利的爪子把它抓得落花流水,蛇立刻逃跑了。

我十分喜欢奶奶家的小黄狗,不仅因为它长得漂亮,十分可爱,更因为它聪明机智,是奶奶家的安全守护者,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笑。

【篇六:我与动物的故事】

我养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与它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但是,它们总会离我而去,留下一段悲伤的回忆……

那么今天,我就讲述一段悲伤的回忆……

这是一件最近发生的事。三月多的时候,对面的“jiu”生了四只可爱的小狗仔,深受我的喜爱,基本上它们每天要接受我的拥抱。由于我很爱狗,平时有特别关心“jiu”,“jiu”的主人便说要送我一只小狗仔。其中一只很像前几天刚死的“肥仔”,我于是对它爱不释手。可好景不长,当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把这件事告诉妈妈时,妈妈却绷着脸,硬不答应,还骗别人说我不要狗仔。渐渐地,三只小母狗都送人了,只留下了一只小公狗——“喜喜”。“喜喜”的毛是白色、黑色和棕色的,一双耳朵直竖着,可爱极了!它是杂交狗,土狗和哈巴狗的杂交(周围的人是这么说的)。

有一次,我抓着“喜喜”的前脚,一步一步从马路对面走到我的店里,让它与我熟悉。渐渐地,它经常跑到我店里,我会奖赏它几块肉(背着妈妈偷偷给的)。但是,有一天,它像“肥仔”一样被车撞了,躺在地上,很虚弱。大家都说它要像“肥仔”一样吐血而死。我不信,我不想,我想它一定能好好地活下去,我不希望再有悲惨的结局……我为它祈福,我乞求上天,保住这一条小小的生命。我折了一只纸飞机,飞到了屋顶上,上面有我给“喜喜”的祝福……

“喜喜”渐渐康复,由于它撞车导致眼睛瞎了,跑出去玩后并没有回来。我去问狗主人,他说“喜喜”往厂那边跑不见了。我骑车到处寻找“喜喜”,寻找这条可怜的小生命。我到处寻找,到处打听,重复转悠打听好几遍后,终于在一个工作厂所的一辆小轿车底下找到了“喜喜”。我把它抱了出来,对它说:“你这个笨蛋呀!躲哪也别躲车子底下嘛!车子一开动,你还不知道死哪儿去了……”我把它放在车后的篮子里,载着它回到了店里……

“喜喜”的眼睛看得清楚了些,它不会再走丢了。有一天,它做的事让我哭笑不得。它从外面叼了一袋垃圾来到我的店里,里面有许多骨头,随后它又叼了张纸回来,坐在垃圾袋旁边,看着我摇尾巴。老爸说:“它要报恩,你天天给它吃骨头,如今它叼袋骨头来还给你。那张纸是它们最爱用牙齿撕着玩的,它以为我们也喜欢玩……”老爸说完后,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喜喜”用茫然的眼神看着我们,歪着脑袋,仍然摇着尾巴……

快过年了,大家都要吃狗肉,“喜喜”便被偷了。当这个噩耗传到我耳里时,我哭了很久,回忆着我与“喜喜”的往事,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时光……可是,一切都没有了……破碎了……

后来,我一连几次梦到“喜喜”,梦到“喜喜”和它的妈妈“jiu”,还有我一起在公园里尽情地玩耍……

但它只是个美好的梦,一个给我悲伤的心的安慰

【篇七:我与动物的故事】

小时候我3岁时我在贵州,爸爸带我去公园。玩了一会,爸爸让我去和真的小白老虎照相,一开始我有点害怕,爸爸鼓励我,我和爸爸一起和小老虎照相,后来我就抱着小老虎,小老虎它不咬我,用那可爱的表情看着我,我感觉它的毛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我特别喜欢这只小老虎,恨不得把它带回家。可爸爸说小老虎是公园里的小演员,要是都要了的话谁来和我们拍照呢?听了爸爸的话,我看看可爱的小老虎,小老虎也睁大眼睛望望我,好像不想让我走。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小老虎。

放假的时候我们去天鹅湖,我去喂鸽子,我倒上鸽子喜欢吃的食品,又再手上倒了一点。鸽子就飞过来开始吃我手掌心里的食物,它们啄的我手都疼了,它们用它那常常的嘴巴啄啄那一粒,啄啄这一粒。看起来它们吃的津津有味。

我又去为鸵鸟,鸵鸟一下子就把我手中的菜叶子给吃了一大半。它们你吃一口,我吃一口。甚至有一只鸵鸟把我手中的一大片菜叶子给吃光了。

我去喂小马,小马也再抢自己的午餐。一口接一口,还有一匹小马,大马把嘴里的食品给小马真好!上次那匹大马差点把一棵白菜吃掉。

这些动物都很好玩,我觉得它们很有趣!

【篇八:我与动物的故事】

说起我和小动物的故事,那真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让我最记忆犹新的便是我的那只乌龟了。虽说它不像猫那样甜美,不像狗那样忠诚,我却依然要好好说它一番。它带给我的那种感觉是小猫小狗所不能比的。

我的乌龟有一个如小碗似的龟壳,龟壳上有远看错综复杂,而近看又条理清晰的花纹。头上和尾巴上也有看似唐三彩那样的花纹,像小猪似的鼻孔,使它显得尤为可爱。还有它的嘴巴,本身就给予了人们很傲气的感觉,添上那只深邃而不可捉摸的眼神,再加上头顶上的两块胜似红樱的橘黄色的斑纹,一看便给人一种霸气凛然的姿态,使人不敢靠近。连我刚开始的时候也不敢摸它。

后来,我发现它性情还算温和。我便每天喂食物的时候用手拿着喂给它。每天我给他的便是一些生肉什么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后,去厨房一看,竟然有一条大鱼,我兴奋地便给我的乌龟切了一长条。兴高采烈的给我的乌龟拿了过去,我用手拿着喂给它。不知它是太兴奋了还是怎么了,它上去一口便把肉混着我的指头给咬了下去,还不张嘴。我疼得直叫唤,可这乌龟还是死咬着我的手指头,就是不肯放嘴。我也是那种倔脾气的人,我便用胳膊甩。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甩了好长时间,终于才把它这只“死乌龟”给甩开。看着我那鲜血直流的手指头,气得我把它抓起来便摔地上。毕竟是乌龟,摔也没用。我便另想到了一种惩罚措施:我把它反着放在地上然后一只手摸着它的头,它便会来一个全身大缩壳,但是屁股那里便稍微往外了一点。我再把另一只手摸着它的尾巴,我让它进退两难,看它还敢不敢咬我。惩罚完了之后,它似乎也见识到了我的厉害,飞快地往水池里面爬,速度果然比以前快了很多。这一惩罚,使我很高兴。大概过了一个多月,我手指头好多了,但在这期间我没有看过它一次。我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便又去看它去了。这一次我又给它拿了肉,喂它去了。这一次它咬肉的时候特别小心,咬完肉便跑到一边。好像生怕我再惩罚它似的。

我与老师的故事 篇6

在我上到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就被换成温老师,他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让同学们感到很害怕,因为他很严肃。同学都很怕上他的课,因此把他的课称为“危机课”。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温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被难住了,没有人会回答。其实那道题我会,就是不敢回答,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举起了手,温老师发现了我在举手,就叫我起来回答,当我回答完,温老师就气愤的对全班

同学说:“为什么我们班只有一个人会做这道题!”从温老师的语气中,我感觉到了他对我们全班同学的失望。从此,我在心里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再课堂上要多思考,多举手。

创新之旅:我与环境的故事 篇7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跟老师、同事和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已经超过家人了。我记得我女儿上大学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妈妈, 我觉得你对你的学生好像比对我好。”感谢我的老师、同学和学生, 他们是我在教学和科研创新之旅的重要源泉。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空间, 作为对社会的回馈, 我在教学和科研中也同样尽可能地给同学们提供创新的平台。今天, 我想以创新为主线, 跟大家分享我与环境的故事。

一、环境:从偶像的故事说起

相信有同学一定知道或者读过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我的偶像是此书的作者蕾切尔·卡森——作为一名女性海洋生物学家, 她是环境科学的领航者。她在书中讲到DDT (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 一种杀虫剂) 的使用经过食物链可以危害到人类, 也就是说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危害到自身, 并试图由此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62年, 《寂静的春天》刚刚发表就引起了波澜, 掀起多方论战, 很多化工工厂、公司认为她所说的是诬陷, 只能引起公众的恐慌, 还将她告上了法庭。很难想象, 一位科学家出了一本小小的书, 竟能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实际上, 一直到她去世后很多年, 整个社会的舆论并不偏向她, 而是偏向生产厂家。所以, 我极其佩服卡森。作为一个女性科学家, 她能够尊重事实,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坚持真理, 引起波及全球的环境海啸:1970年, 尼克松政府率先在全球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 这是国家层面最早的专门研究或管理环境问题的机构。1972年, 美国环境保护署停止了DDT的生产许可, DDT在美国成为一段历史, 其他国家开始效仿美国, 停止使用DDT。1980年, 美国政府将“总统自由勋章”追授给已逝的蕾切尔·卡森。1970年, 美国的两位大学生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了一个保护地球的活动, 确定了1970年4月22日 (星期三) 为第一个“地球日”。197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开始集结政府和社会的力量, 发表了包含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 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88年, 中国成立环保局。我很庆幸在1987年参加工作时选择了环境科学, 因为这既是一个我非常热爱的专业, 又是一个可以为美丽地球带来更多绿色的职业。

从最初世人不解的专业到20年之后的热点话题,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起国内外政府、专家及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北京的雾霾问题为例, 引起雾霾这些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是什么?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代价吗?实际上, 从生产角度来说, 工业、农业和居民的生活都会导致环境问题。比如说, 我们要烧煤取暖, 出行要使用机动车等, 在这个过程中, 很多污染物就排放到大气当中。追究起来, 可能我们在座的每个人, 由于享受便利的生活, 都会导致一些污染物的产生。环境问题发生时, 所有人都逃不过它带来的恶果。比如, 当北京的蓝天白云减少时, 我们就会发现所有人,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 无论多有钱, 只要每天出去, 就要呼吸这样的空气。那么, 我们是否只是受害者?我的一个闺蜜给我打电话说:“哎呀, 今天又爆表了, 我上班怎么办呢?”我说:“那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今天上班不要开车了, 近的话你就走着去, 不行的话你就坐公交或者地铁。”对环境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

除了雾霾这种可见的环境问题, 有一些环境污染, 比如微波污染、放射性污染, 是我们看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美国的一位科学家把城市里的微波以及跟手机相关的微波以彩色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整座城市被笼罩在微波之中。我在地铁里看到人手一部手机, 玩游戏、刷微博、看新闻, 总之是手机片刻不离手。从环境健康的角度, 我劝大家远离手机, 远离微波源。此外, 有一些污染是我们感受不到的, 比如水污染。你可能会觉着水很清, 但实际上里面可能有很多不能降解的污染物, 虽然量可能不多, 但对每个人, 甚至是后代来说, 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同学说:“那我喝矿泉水吧。”其实, 喝矿泉水也未必健康, 矿泉水瓶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之一, 矿泉水瓶中含有很多的微量物质, 可能就会溶在水里。再一个, 如果土壤安全的话, 我们吃到的食品也会是安全的, 否则的话, 所有的这些污染可能最后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因此, 环境问题会作用到每个人的身上, 无人能幸免。

说了这么多, 其实就一个核心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如果只靠环保局, 只靠研究环境的教师、同学, 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环境涉及每一个人,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所以我们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中提出一个理念: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公众参与。那公众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 公众包括政府、各个相关利益群体及大学生等。可能有同学会说:“我只是一个学生, 怎么才能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呢?”我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比如垃圾的处理问题, 简单的干湿垃圾分类就能充分回收利用资源以及节省人力。据说北京有30万人在从事垃圾回收工作, 在回收的过程中, 如果干湿垃圾混在一起, 就没办法回收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做到干湿垃圾的分类, 这举手之劳可能为后续的工作节约很多的人力和资源。现实中, 我经常听到大家在抱怨环境问题, 抱怨政府不能及时地解决环境问题。在中国, 一旦出现环境问题, 我们首当其冲地就是去找环保局和政府, 环保局的监察和管理责任固然重要, 但实际上环境问题的改善需要政府与公众的努力, 需要多方的支持, 改善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对公众来说, 如果能够事先形成共识,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哪些行为对环境来说是友好行为, 哪些是不友好行为, 这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行动了, 就会有所收获,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力量微小而不去做, 如果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迈出一小步, 那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非常好了。环境保护事业不仅仅与政府、国家有关, 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职责, 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千万不要想说“我做这个有用吗?我做这个大家都不做, 那有什么用呢?”其实, 每个人只要迈出一小步, 我们的环境就能受到非常好的保护。环境保护的理想模式是政府和学校、环保的NGO, 包括媒体、企业、社区等组织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那么我们国家的环境保护事业才能有一个更大更好地跨越式发展, 我们才能共享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和安全的土壤。因此, 大家要积极勇敢地去做, 在大学里, 我希望能够开展更广泛的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这样每个人的环境保护理念就可以创造性地应用到我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中。

二、教学创新:精品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年磨一剑”

1984年, 当时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奠基人刘培桐先生面向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开设了环境学概论课。2002年, 这门课首次在环境学院面向本科生开设, 由我担任主讲教师。在给学生上这门课的过程中, 很多的教材、老先生的教学案例以及我们整个的科研平台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 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就是说, 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也是我自己进行全新学习的一个过程。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 “十年磨一剑”, 这个课程发展成为国家的精品课程。在国家精品课程中英文网站的建设过程中, 我借鉴和学习了很多不同学科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无论是在立体化教材编写, 还是在国际化进程中, 我通过教学反思, 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都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思考、交流、实验、总结凝练, 不断地坚持思考和创新使我体会到学无止境和教学相长所带来的惊喜。

BELL (BusinessEnvironment LearningLeadership) 课程是我们和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开设的一门国际课程。在国际上, 这门课最初是在商学院开设的。而我们开设的这门课程, 是一门面向不同层次群体、多学科交叉的课程, 即我们的课程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面向不同专业的同学。我特别希望文科的学生能够踊跃地加入进来, 如果文科学生能跟理工科学生合作, 共同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公共政策或者法律法规等问题, 会更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目前来说, 我认为大学里的教学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和挑战, 即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适应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比如说, 我们的很多课堂都是有留学生的, 由于文化和理念的差异, 有时中外学生思考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学生以国际化的视角、在对多元文化理解的基础上考虑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 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呢?对这个问题, 我们对FITP模式进行了探索。

F, 即follow, 是要培养学生跟踪前沿的能力。在国际化的大潮流下, 教学和科研的各个领域已经没有国内和国际的分界, 因此, 我们必须知道前沿在什么地方, 要努力地跟踪前沿。

I, 即international, 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在北京师范大学, 很多课程都会请国际专家进行学术方面的交流。学生可以参加summer school或者国外短期交流的项目, 了解国际上相关课程的学习内容, 开阔视野。

T, 即think, 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方面, 中国学生稍微欠缺, 这是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教育中, 家庭、学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此, 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急需科学的培养。

P, 即practice, 是要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思考、任何想法必须落实到实践中才有意义。我在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时, 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比如, 在一天当中, 学生上午会听教师讲授理论课程, 到下午时, 他们就会外出实践, 理论与实践完全是无缝对接的。有同学问我:“刘老师, 我们学了很多理论, 但到解决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用。”这时, 我会告诉学生, 学到的东西要马上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 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想象, 而是要亲自去做、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 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出发, 不停地想办法, 不停地去尝试。

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些, 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就实现了。说到创新, 现在大家都想创新, 而创新的根本是要具备这些能力才有可能进行创新。在康奈尔大学访问的三个月, 我进到他们的课堂, 观摩他们的教学方法, 感悟他们的教育理念, 收获很多。后来, 我发现在我们学校也有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具有国际水准。很多同学上课时会有这样一个习惯——当教师上课时, 有些同学可能在补别的课的作业或者在做别的事情, 因此教师精心设计的很多东西被一掠而过, 这是非常可惜的。在康奈尔大学,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多, 所以我特别希望:在我的课堂上, 学生能够积极提问, 我们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 而不是我问了半天, 大家才矜持地举手, 或需要我点名字回答。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小组讨论, 这个小组讨论不会流于形式, 小组成员可以从多个主题中选择感兴趣的话题, 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探讨, 最终完成报告并进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北京师范大学以后可能也会有这个发展趋势, 学分精减,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精练, 但课下学生需要花费2倍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或进行小组讨论, 这才是大学的学习方法, 之后经过讨论和认真思考, 写出对某一事物的理解, 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有收获, 才会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行动。

三、科研创新:快乐地做科研

我们不仅要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 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 这是我们更需要面临的挑战。博士后阶段, 我开始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团队, 作为一个家庭的妻子和14岁女儿的妈妈, 开始了我更加艰辛的科研之路。

从最初的资料收集、文献分析、现场采样、论文撰写到成果总结, 从学术骨干、课题组副组长到课题组组长, 我经历了不亚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艰辛, 同时也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的快乐和自豪, 使我认识了很多智者, 给我带来开心与快乐, 让我成长。因此, 我认为要以快乐的心态来做科研。我经常会遇到学生哭着脸来办公室找我, 他们准是遇到什么困难或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这时, 我就会说:“你们先出去整理一下心情, 笑着进来。”为什么科研要哭着喊着做呢?为什么不能快乐地做呢?我们要学会把每天遇到问题作为一个常态, 遇到问题是正常的, 不遇到问题反而不正常。在做科研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把科学的思维, 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融在里面, 快乐地做科研。因此, 当我看到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垂头丧气时, 我就会说:“咱们遇河就搭桥, 今天遇到这个问题, 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 直接面对, 别拐弯。”很多学生都是鸵鸟式思维, 遇见困难就会马上掉头跑回来, 但我认为做科研和爬山一样, 比如我带同学去爬香山, 很多同学爬着爬着就爬不动了, 就像到了心理极限或体力极限, 这时我会说, 你再冲一下, 冲上去就没事了。

此外, 我们还要考虑态度和方法问题。例如, 在科研选题时, 很多同学都会出现题目过大的问题, 动辄就是“北京市大气污染成因”、“中国大气环境变化分析”之类的, 没有恰当的选题很难进行研究。如果我们做科研时选题选对了, 也就是方法选对了, 后续的科研工作就会顺理成章地进行, 我们也就成功了一半。而且, 我们在做科研时要学会不断地交流, 取长补短, 向别人学习, 跟高手过招儿。有学生说:“我设计这个实验, 别人就采10个样本, 我采20个就行了。”我说:“你得看看你这个参考文献的出处是什么, 科学上是怎样的标准, 不能说超过一个最低水平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科研平台的问题。如果我们有选择, 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 这如同婚姻, 如果不是最爱, 就不要对付, 因为这样自己会越来越痛苦, 所以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研究方向及导师的选择, 都需要用心地去发现最爱, 因为兴趣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会使自己不断地坚持下去, 而不是无功而返。如果我们有选择, 一定要勇敢地选择最好的平台, 因为科研平台与科研团队会使我们在不同的层面去体会科学的魅力, 睿智的思维、严谨的态度和合作的精神都会让我们体会到不一样的智慧交锋, 千万不要让退而求其次的软弱占了上风, 那我们将会错失体验不一样星空的美妙机会。

因此, 我难忘在野外采样的“艰苦卓绝”、实验室中的“无数次重复”、开题答辩时的“精心准备”、中期总结时的“激烈争辩”、课题验收前夜的“通宵达旦”和科研成果发表后的喜悦。

我喜欢做科研和挑战自我, 更喜欢在科研这个平台上认识许多智者, 他们给我很多的帮助和启发, 使我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过程中收获丰富多彩的人生, 使我能够直面困难、耐受压力、乐观前行。我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同门、朋友和学生, 他们的鼓励、批评、帮助和质疑全部都是我创新的动力。

四、美满家庭:做一个智慧的女性

说到家庭, 我理想中的家庭是学习型的, 也就是说, 家庭成员要共同学习进步, 任何人都不能掉队。如果一个家庭中有的成员特别棒, 有的成员比较落后, 那么, 这时的家庭成员就可能兵分几路, 彼此之间的交流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帮扶、共同前进。

在一个家庭中, 女性的角色至关重要。我读了很多关于家庭和婚姻的书籍, 关于女性, 健康、独立、创新、智慧、幸福等关键词经常被提到。《哈佛幸福课》中提到了幸福七要素, 即成熟的心理、完整的教育、稳定的婚姻、不吸烟、适度饮酒、适量运动、健康的体重, 我想一同分享给大家。这些要素真正做起来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任何一个要素都需要我们具备很好的定力、耐力、品位、悟性和学习能力。

从我自身而言, 我认为在家庭与事业方面要做到优化、高效与和谐。比如, 我们每天会面对来自家庭、事业等多方面的事情, 这时就需要我们智慧地处理和优化时间, 列出一个list, 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前面。我曾采访过很多男性, 包括很多成功的男性, 也包括我老公, 我会问他们最欣赏女孩子的是哪一点, 他们会说, 最欣赏女性的温柔和智慧。作为一名女性, 在家庭和事业面前, 有很多的困难需要面对, 但最终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 这就需要女性不断地提升自我。对一名成功的女性来说, 外柔内刚很重要。所谓内刚, 就是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 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考。如果我们能做到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优雅从容地面对生活, 那我们就是非常棒的, 就会享受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幸福。

我有一些悄悄话想对大家说:女孩子一定要学会享受和欣赏世间美好的东西, 但是也要学会抵御住诱惑, 尤其是物质方面的, 要认清自己, 了解男性。从生态学角度来说, 男性与女性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存在“心有灵犀一点通”, 家庭也有不同的生态位, 如果阴阳颠倒, 会导致很多问题, 会使夫妻不断地出现状况, 会影响子女的童年, 甚至一生。自古以来, 中外文学大师描绘了众多精彩的人生, 婚姻和家庭通常是他们喜欢的主题, “幸福的家庭都有着相似的幸福, 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套用一句时尚的话, 家庭和爱情需要包容和经营。作为一名女性, 她扮演着许多的角色:女儿、妻子、母亲、媳妇, 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如果让我选择, 即便没有经济压力, 我还是会选择工作,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给女性提出了很多要求, 如善良、贤惠、懂事、节俭……, 但我认为现代女性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思想, 经济独立、平等且相互尊重。因此, 我们应该让读书、音乐、旅行、电影和运动作为自己终生的朋友, 创造全家一起参与其中的机会, 使家庭成员体验作为“团队”中一员的重要性和被人需要的幸福感。我们教师需要在把微笑留给自己学生的同时, 也把微笑带给我们的家庭和爱人, 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明确“work to life”, 而不要本末倒置地“life to work”, 成为机器人。

我们要自信, 接受并爱上自己, 不必在意别人的目光, 做自己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时候。夫妻相处之道, 也是生活的艺术, 同样需要智慧与创新, 需要不断地学习、沟通与交流。我们每天都在变化, 世界每天也在变化, 女孩子一定要学会坚强, 学会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学会感恩, 有时也需要学会妥协和放弃。每个女孩都是独一无二的美玉, 需要我们自己欣赏并散发出诱人的花香。

我与广播的故事 篇8

走着走着,听着听着,突然从广播里听到温总理的声音,温家宝总理走进《中国之声》直播间与灾区人民互动,与网民互动,解答听众敏感的物价、房价等问题,我的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听着温总理的声音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触手可及,好似我就在总理的身旁,我立即拿出手机拨通了同事的电话——“快听,温总理做客《中国之声》了”,与同事共同分享这一幸福的时刻。

温总理说他是第一次走进《中国之声》,但是他已经听了50年的广播,总理和人民一样也是一位爱晨练,爱听广播的人。

回顾我几十年的工作学习历程,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广播,我也与广播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朝夕相伴、声声不息70年了,而50多岁的我也听了近40年的广播。小时候,我是听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革命歌声多么响亮”开始起床的,现在是每天搂着、听着收音机进入梦乡的。

六十年代,我的家乡阿拉善左旗有了有线广播。需要安装的用户每月交几毛钱的使用费,用一根8#铁丝接在室外,入户后接一个瓷簧喇叭,再用8#铁丝顺着门框用钉子固定,再在地下挖个坑,将铁丝入坑掩埋,浇点水就是地线,形成一个回路,这时候喇叭就响了起来,虽然不能和当今的音响效果媲美,但是在当时能听上喇叭就是一种享受。

1969年,我在上高中期间被团支部选拔为校园小记者,经常为校广播站供稿,每当自己写的稿件从大喇叭中播放的时候,心中异常的高兴。

时间来到了1974年,我高中毕业下乡了,这时候我也不忘带个收音机,大家要知道七十年代能听上收音机的确是一种享受。

下乡后的第一份活就是打锅锥井,十几个人分班倒,我就将收音机挂在机井旁,和大家一起分享广播里的快乐。下乡的第二年我就被提拔为生产大队的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这个官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副嘎查达、副队长。我可以用大队的大喇叭发号施令了,通知开会、评工分、排工,你去犁田,你去打场都需要在大喇叭上吆喝。

每逢下乡,骑在骆驼上,我都要把收音机拿在手上,总想从收音机里听到农牧业工作的最新動向,既免去了旅途的寂寞,又增长了广博的知识。牧民们也都有收听广播的习惯,我也经常与牧民交流收听广播的心得,互通分享收音机里的那些大小事儿。

1978年,我以知青的身份返城走进了广播站,从此我就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广播人。干起了扒杆子拉线、安广播,修喇叭的工作,后来又当了记者、编辑。

1979年阿左旗积极筹办电视台,广播站承担了转播电视节目的任务,而转播台选在了海拔2600米的贺兰山气象站,一切物品都要靠山下的社员赶着毛驴来运送。农牧民们居住分散,找个干活的人不大方便,可是每家每户都有有线广播,他们会用有线广播进行通话,一家人坐在炕头上,对着喇叭说话,对方听到后就会给你回应,就这样,我们需要什么物资就通过有线广播进行解决。

去年,大儿子考上了公务员,去车站送行时我将手上的收音机送给了儿子,那个收音机是妈妈给我买的,我现在的收音机是干女儿给我买的,妈妈现在的收音机是外孙子给买的。你听不明白了吧,一家人就是这样互相用收音机传递着爱,讲述着广播的故事。

上一篇:大学生与早餐调查问卷下一篇:冬季安全教育讲话稿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