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服装查货标准

2024-09-12

针织服装查货标准(通用8篇)

针织服装查货标准 篇1

一、总体要求

1、面料、辅料品质优良,符合客户要求,大货得到客户确认或得到权威认证机构的检验报告;

2、款式配色准确无误;

3、尺寸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4、做工精良;

5、产品干净、整洁、卖相好;

6、包装美观、配比正确、纸箱大小适合、适于长途运输。

二、面料

1、若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我司要求货品至少达到的色牢度为:

(1)水洗色牢度:

A、单洗牢度(Colour change)3-3.5级

B、粘色牢度(Colour stain)3-3.5级

(2)磨擦色牢度:

A、干擦(Dry)3-3.5级

B、湿擦(Wet)2.5-3级

(3)光照色牢度:4级

2、对色准确,大货布的颜色和确认色的色差至少应在3.5级之内,并需经客户确认。

3、面布与里布同色的、色差不低于3.5级。

4、面料要求成份配比准确,纱支密度均匀,梭织面料要达到客人要求的密度,针织面料要求克重误差范围在±5%以内。

5、尺寸变化,若无具体规定,要求所有面料应控制在:5次普洗后,每一方向最大误差在3%以内;

3次干洗后,每一方向最大误差在2%以内。

6、阻燃性,对于纯人造纤维面料可以免测,动植物纤维面料必须进行测试;用16微米火焰接触2*6英寸的面料1秒,计算燃烧时间,超过7秒不延燃可以接受,少于7秒则不合格。

7、出口定单的材料均要求不含偶氮染料,应对工厂根据定单要求进行逐笔或阶段性测试。

三、辅料

1、金属扣及鸡眼不得用铁质,所有金属配件不含镍,塑料类配件不含镉。

2、织唛、提花织带类,要求图案清晰、切边整齐、不抽纱。

3、印刷品要求清晰、不透底、不脱胶。

4、喷漆制品喷漆牢固、无破损。

5、松紧带、弹力绳弹性良好。

四、款式

严格根据客户的样衣或款式图查看所有细节(此工作由业务员在产前样检验时完成),各业务员应要求技术部或工厂在大货生产之前把所有色组的产前样交给我司批办后方可生产。

五、外观要求

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钮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止口丝路顺直、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特别要求除外)。

3、开叉顺直、无搅豁。

4、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隙对称。

8、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绊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

11、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提花织带、提花背带,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填充物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热封条平整、不起皱、粘合牢固。

16、面料是涂白胶的,针孔处不能有白胶渗出,车缝线要湿线油(最好的方法是用一小块棉湿好线油、夹在机台上的过线孔处、让线从棉里面滑过)。

17、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8CM,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8、要求要对条纹、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

六、尺寸:若无特殊规定,衣服平放于桌面自然状态下度量,允许的误差范围如下:

(备注:如果在生产前发现有较大的误差,要想一切办法改善,使误差范围降到最小。)

1、梭织面料类、单位CM

2、针织面料类、单位CM

七、各类布料缝制的针迹密度

针织服装查货标准 篇2

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消费观念的改变,再加上我国服装领域的纺织产品标准和生产企业要求繁多,服装产品的标准必须与时俱进,跟上社会的步伐,更应合理和协调一致。但当前我国的织物产品标准和服装产品标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着整体产品水平的提高和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有必要对这些标准差异进行测试和分析,以促进服装产业的发展。

1 印染织物产品标准

我国的印染织物产业发展状况较好,印染织物产品标准比较齐全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且正向着生产、复合型标准转变。所谓印染织物,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服装和家纺,所以织物产品的标准应根据服装和家纺产品的需求,结合织物成分和加工特点来确定标准的考核项目和指标。

由我国的印染织物产品标准可知,其主要考核的项目都有色牢度、色差、纬斜、纱支密度、断裂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等几项,详见表1。

注:(1)脱缝程度采用GB/T 13772.1《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1部分:定滑移量法》的规定;(2) FZ/T 14018-2010《锦纶、棉交织印染布》缩水率采用5A程序洗涤、干燥A,撕破强力采用GB/T 3917.1的规定。

作为印染织物主要考核指标之一的色牢度,主要包括耐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热压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等等。其中,耐摩、耐光、耐汗渍和耐水色牢度这几项与服装产品色牢度考核项目一致。但也有一些是服装标准不涉及的考核项目,如耐热、耐刷洗色牢度等是服装产品标准完全不涉及的。

2 服装产品标准

与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不同,印染织物标准众多,而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大致分为机织服装、针织服装、含毛服装、丝绸服装、麻服装5类,它们各自考核的项目也有所不同。

机织服装产品标准考核的主要项目有:色牢度、起毛起球、纤维成分、经纬纱向、色差等项目。

针织服装的成品考核项目有:干燥重量、缩水率、染色牢度、表面疵点、规格公差、本身差异。其他项目按则照客户要求检验。

含毛服装产品的主要考核项目有吸湿性、色牢度、弹性、导热性、保暖性、耐酸耐碱性、耐光性、防虫性等。

丝绸服装的考核项目包括色牢度、舒适度、美观度、缩水性、耐晒度、耐酸耐碱性以及耐热性。

麻服装的主要考核项目有回潮率、含杂率、含油率、断裂强度以及脱胶率等。

3 印染织物和服装产品标准的差异

3.1 考核项目的差异

把我国的印染织物产品标准和服装产品标准相比较可以看出,一是印染织物产品标准的考核项目要比服装产品标准的考核项目少;二是两者的考核项目有一些不衔接、不匹配。

3.2 测试方法的差异

印染织物和服装产品标准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在水洗温度、纤维含量、耐皂洗色牢度等方面就存在明显不同。

4 结论

(1)虽然我国的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在多方面的考核项目和测试方法相同,但印染织物产品标准与服装产品标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2)由于印染织物产品标准考核项目少于服装产品,所以印染织物产品标准在考核时应加入一些服装产品的考核项目和方法。此外,应逐步尽可能使两者考核项目相一致、相协调。

(3)由于服装与织物产品标准中色牢度考核项目和方法中有一部分不同,所以应优化织物标准中对色牢度的考核项目和方法,与服装产品标准相协调。

(4)与国外市场相比,我国服装产品标准在禁限用化学物质等方面与之有些差距,国家应在这方面积极作出努力。

摘要:分别介绍了我国的印染织物产品标准和服装产品标准的一些内容,然后比较两类产品标准的不同,主要从考核项目和试验方法两方面着手。通过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统一标准测试方法,使印染织物产品标准进一步与服装产品标准保持一致。

关键词:印染织物,服装,产品标准,差异

参考文献

针织服装查货标准 篇3

【关键词】服装教学;成衣成品;查货程序;度尺方法

一、服装教学关于成衣成品的查货程序

查货程序首先从上装开始,随后是下装和配件及赠品的检查过程。

(一)上装的检查步骤及方法

(1)上下级领的检查方法。重点查验线步及缝合处是否有缩皱、反光、领尖露牙、领咀不尖、爆领尖、领打褶、间线不均等现象。在查验时,先将领面放平,查验其线步,并用手将领由左至右扫拔查验,接着反转领底并用同样手法查验。之后将领对折,确定一点为定点,并用手指由下向上扫拨、特别要注意骨口向内。此步骤主要查验领的形状是否对称,是否存在高底领、领线不平均,上短下级咀、高低下级咀等状况。

(2)前幅的檢查方法。在查验前幅时先将衫身面向上,由左到右查验。此步骤主要查验袋的形状是否对称,袋口是否有断线或爆口的情况,左右袋、担干、线位等是否平衡一致,纽扣及纽门分布是否平均,袋布须测试是否被穿破等,同时也要查验是否有布疵和走纱等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3)衫脚/下摆的检查方法。主要查验衫脚是否平直,前筒位置及车缝是否合格。

(4)袖的检查方法。先对齐上袖顶点,并将袖折好对齐介英,这里主要查验是否有长短袖、高低袖袋等情况,袖口形状是否对称,然后用手拿着袖顶点,并拉顺夹圈位置来查验是否有长短夹圈、缩皱、十字骨不对、上袖打褶等现象,再以十字骨为定点,右边观察袖底,左边观察侧骨,查验是否存在打实褶,爆子口等问题。

(5)后幅的检查方法。查验后幅的方法与前幅基本一致,但须注意,后担干两边缝线有否断线、线路是否整洁,并且也要查验是否有布疵和走纱之类的问题发生。对于有里布的服装,也要查里布,先将衣服张开,检查里布的长度是否有吊或坠里现象,里布线步的松紧是否适中。

(二)下装的检查步骤及方法

(1)裤头的检查方法。裤子平摊,纽扣和拉链扣好,主要查验裤头咀是否高低不平,纽门和纽是否对称。然后打开钮扣或拉链,查验是否有扭裤头的情况,是否欠耳仔及耳仔是否歪斜等。

(2)检查小浪位的底和面,检查浪底十字骨,主要查验小浪是否爆子口、十字骨是否对称,随后打开裤头,查看裤头和浪底的一系列有缝线的部位,查验前幅袋布上唛头、钮牌是否散口,后浪、机头会不会起珠、断线、破烂,底浪是否会断线、破烂,线头是否干净,缝骨锁边线会不会散口,同时看后袋裤头会不会有起珠断线等问题。

(3)裤子前幅的检查方法:从靠近自身的那边裤脚开始查验,从裤脚一直查到前袋下面。这里主要查验是否有破洞、洗水痕、走纱、污渍、色差、油渍、扭髀等问题,还要看髀骨涧线有无断线,破口之类的疵点,及有无撞钉等。按相同方法查看另一边,从底浪开始查看前裆到钮牌、拉链,检查有无破烂、断线等问题发生。

(4)裤子后幅的检查方法:先从裤脚开始向上查,主要查验是否有洗水痕、污渍、色差、走纱等问题,然后查看裤头的线步及裤耳的位置是否存在车缝、色差、污渍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提起两条裤脚查看是否有断线、散口、缝骨边散口及蓝脚,即洗水不均等现象。

(三)配件和赠品的查验方法

配件和赠品的查验原则主要是查看其外观,即外包装及其实用性能是否完好,如配件外观、外包装在运输途中有无损坏,配件能否正常使用等。

二、服装教学关于成衣成品的度尺方法

这是服装质量检验的基本要求,主要为成衣度量的基本依据。

(一)度尺的基本要求

第一,服装要铺平,呈自然状态,不能用手带紧。第二,遇到弯线或圆形度边位时,把尺子竖起沿线或边进行度量。第三,对于特别的款式或要求,要按办单或批语指示进行度尺。

(二)度尺的具体部位

(1)上装的度尺方法。首先将衣服正面反转,在夹下一寸的水平直度为胸围尺寸,之后从后中领线下按办单要求的某一尺寸的水平直度为腰围,衫脚水平直度为脚围。然后往上肩膊点至肩膊点由左至右的直度即为肩阔,1/2夹直位水平直度为后背宽,前背宽需反转到前幅,方法同后背宽一致。再由后中领线垂直度到衫脚边,量后中长,袖长则由后中线平衡到肩膊点,沿袖边直度到袖口边。接下来从夹圈下一寸直度,为袖臂阔,直度袖口边为袖口阔,再由肩膊点至夹底直度为夹直。由肩颈点至肩颈点的水平直度为领阔,需注意此领阔是从后幅度。

(2)下装的度尺方法。首先将裤子铺平自然度边线,量裤下坐围,方法是从浪上3寸位V度,即浪底角位上3寸V度。再往下以裤内缝骨为对折线铺平裤片浪下1寸水平直度为髀围,顺下来以裤内缝骨为对折线铺平裤片,浪底角位沿缝骨下按办单要求尺寸水平度为膝围,直度裤下脚为裤脚阔。然后度后浪,由后中腰头顶度至浪底角位,再从浪角缝骨至下脚边为裤内长,橡根腰头在橡根呈自然状态下度边度为腰围。

参考文献:

[1]姜蕾,傅月清.服装生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万志琴,宋惠景等.服装品质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国内针织服装产品标准研究现状 篇4

不少产品标准是以原料或工艺划分的产品标准,如针织棉服装、毛针织品、桑蚕丝针织服装等。

近年来,针织服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注重了按服装款式、用途等设立考核项目及指标。

按服装用材料分有FZ/T 73018―《毛针织品》、FZ/T 43015―《桑蚕丝针织服装》、FZ/T 73028―《针织人造革服装》等标准;按服装款式分有GB/T 22849―2009《针织T恤衫》、GB/T 22853―2009《针织运动服》、FZ/T 73032―2009《针织牛仔服装》等标准;按穿用对象分有GB/T 22854―2009《针织学生服》、

FZ/T 73025―《婴幼儿针织服饰》;按服装最终用途分有FZ/T 73026―2006《针织裙套》、FZ/T 73013―《针织泳装》、FZ/T 73024―2006《化纤针织内衣》等标准;按服装功能分有GB/T 22583―2009《防辐射针织品》、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FZ/T 73036―2010《吸湿发热针织内衣》等标准。

2 针织服装产品标准质量要求

我国针织服装产品标准质量考核主要分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考核的内容包括表面疵点、规格尺寸偏差、本身尺寸差异、缝制等要求;内在质量考核的内容包括纤维含量、弹子顶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及扭曲、起毛起球、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要求。

产品标准在考核产品质量的时候,设定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优等品”是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制定的,其质量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等品”为我国先进水平;“合格品”为最低要求,基本满足服装产品的服用性能。

从以上国内产品标准分类来看,产品标准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要求,又能对产品质量分等级,有竞争性地提高产品质量。

以FZ/T 73020―《针织休闲服装》[5]为例,标准中设定的三个产品质量等级,卫生安全、纤维成分、弹子顶破强力等要求保持一致(卫生安全要求基本与GB 18401 [6]保持一致,纤维成分按照FZ/T 01053的规定执行,弹子顶破强力会随产品的不同要求也会有差异);外观质量、色牢度、洗后尺寸变化率及扭曲率、起球性能因产品等级不同要求也存在差异(外观质量、洗后尺寸变化率及扭曲率、起球性有明显的差异,色牢度等级要求约半级到一级之差),详见表1。

3 针织服装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

3.1 针织服装名称

给产品选择合适的名称,这对于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质量管控,及相关质检部门抽查时的依据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我们行业产品名称可参考的标准是GB/T 15557―《服装术语》[7]。

服装名称的分类有以下特点,按对象分:男装、女装、儿童装及婴幼儿装;按纺织材料分:棉服装、毛服装、丝绸服装、羽绒服装、皮革服装等;按款式分:运动服、休闲服、衬衫、西服、风衣、夹克衫、连衣裙、睡衣套等。

以上的分类是很清晰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棉衬衫,是把它归到棉服装呢?还是衬衫中?选择不同的标准,测试项目和要求就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一类的问题在针织服装中也较为突出,如《针织休闲服装》、《针织T恤衫》、《针织工艺衫》这三个标准[5,8-9],标准中并未给产品名称下定义,从《服装术语》、《针织术语》标准中也找不到出处,究竟是什么材料、什么款式、什么工艺才能把它们三者区分出来?一件休闲的针织服装,选择不同的产品标准,测试结果和判定要求都不同,以下是三个产品标准的要求,详见表2。

从表2中的三个标准的内在质量要求来看,选择不同的产品标准,所需要测试的项目存在差异,即使是相同的测试项目,其限值要求也会不同,从生产企业的检测成本和风险来考虑,他们就会选择测试项目较少、要求较为宽松的标准来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这就导致市场上出现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却执行不同的产品标准。

从目前的资料研究发现,由“纤维名称”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标准归口单位分类过细,如棉服装、单夹服装、儿童服装、衬衫、连衣裙等标准由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针织运动服、针织T恤衫、针织休闲服装、针织工艺衫等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织品分会归口;毛针织品服装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毛纺织分会归口,各分会独立制定标准,产品名称各有千秋。

(2)《服装术语》标准不完善,部分产品名称定义不确切。

(3)产品标准中未给产品名称做详细的定义和说明,很多时候是以行业经验去判断,不同机构给出的建议也就存在差异。

针对由“纤维名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针对现有的名称,整合同类型、相似的名称(整合各个标准化技术分会的资源)做统一简化;新的服装名称,需做详细的说明,但又不能与现有的名称存在重叠现象,并加以区分,保证一类产品一个名称。

3.2 执行标准

同一个服装产品,既存在国家标准,又存在行业标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实际上很多产品标准都存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平行实施的现象,即使出台了国家标准,可是行业标准并未废止,这就导致在标准选择上的不统一。

如针织T恤衫,现行的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分别为GB/T 22849―2009和FZ/T 73008―2002[10],由于行业标准未废止,部分企业仍在采用,出现了之前所描述的市场上销售的相同产品,执行标准却不能保持一致,而且两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和要求都存在差异。

GB/T 22849―2009与FZ/T 73008―2002相比,测试项目上增加了异味、可分解芳香胺(偶氮染料)、耐光色牢度、耐水色牢度、拼接互染程度的考核;部分项目测试要求变严格,如耐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主要反映在“优等品”的质量考核上;部分项目测试要求变宽松,如水洗尺寸变化率,耐光、汗复合色牢度,主要反映在“一等品、合格品”的质量考核上。

企业选择不同的执行标准,测试项目和限值要求就存在差异,导致服装产品质量不统一。

服装检测标准 篇5

一、外包装:

1.拆包时首先要注意内外的条码.款号.颜色.尺码是否一致,主唛与吊牌是否一致,吊牌上的品名,成分.颜色.尺码是否正确,外包装袋上如灰尘蛮多划受损严重的需要跟换包装袋.二.整体面料外观.印绣花.烫钻

1.成品是否有色差.粗纱.倒顺光.布次.破损.印花是否均匀,漏底,漏印,烫钻是否牢固。三.要注意细节

1.上衣.棉衣

衣服的领型是否平服,门襟是否有长短.平复,夹圈,领圈是否圆顺,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棉衣在检查的时候一定要用双手内外揉搓一下,看是否有跑毛的现象,填充物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拉链不起浪,平服,钉扣是否牢固,整件衣服

3.裤子.裤子腰头是否平服,松紧带是否均匀,裤袢长短一致.缝制是否牢固,裤子长短,脚口大小,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门襟是否平服,起拱,钉扣是否牢,整条裤子的线条明朗,整洁,无线头。

4.短裙子.连衣裙.裙子腰头是否平服,松紧带是否均匀,裙袢长短一致.缝制是否牢固,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隙对,侧缝长短.底边圆顺、平服、隐形拉链是否外露,拉链头是否上到位,整条裙子的线条明朗,整洁,无线头。

5.皮衣 整件衣服色泽一致,无色差、色花,皮面光滑,粒面细致,要看整衣是否过薄,有无松面、起壳、皮青脱落等。皮衣的整体效果要薄厚、粗细、颜色搭配得当,主次要部位差别越小越好,拉链是否平服,钉扣是否牢固。

四、外观要求

1、门襟顺直、平服、长短一致。前抽平服、宽窄一致、里襟不能长于门襟。有拉链唇的应平服、均匀不起皱、不豁开。拉链不起浪。钮扣顺直均匀、间距相等。

2、止口丝路顺直、不反吐、左右宽窄一致(特别要求除外)。

3、开叉顺直、无搅豁。

4、口袋方正、平服,袋口不能豁口。

5、袋盖、贴袋方正平服,前后、高低、大小一致。里袋高低、大小一致、方正,平服。

6、领缺嘴大小一致,驳头平服、两端整齐,领窝圆顺、领面平服、松紧适宜、外口顺直不起翘,底领不外露。

7、肩部平服、肩缝顺直、两肩宽窄一致。拼缝隙对称。

8、袖子长短、袖口大小、宽窄一致,袖绊高低、长短宽窄一致。

9、背部平服、缝位顺直、后腰带水平对称,松紧适宜。

10、底边圆顺、平服、橡根、罗纹宽窄一致,罗纹要对条纹车。

11、各部位里料大小、长短应与面料相适宜,不吊里、不吐里。

12、车在衣服外面两侧的提花织带、提花背带,两边的花纹要对称。

13、填充物平服、压线均匀、线路整齐、前后片接缝对齐。

14、面料有绒(毛)的,要分方向,绒(毛)的倒向应整件同向。

15、若从袖里封口的款式、封口长度不能超过8CM,封口一致,牢固,整齐。

16、要求要对条纹、对格的面料,条纹要对准确。17.隐形拉链不能外露,拉链头要缝制到位。五.鞋子验货流程:

1攀鞋时后跟的高度组合位的位置要一致; 2.内外腰的高低.大底的厚度.颜色.一定配对; 3.试穿鞋头翘度是否打脚;

4.外观缝位是否溢胶.胶水是否到位; 5.贴底腰正.不可有前踢后倒;

6.成品的包装是否按照要求,成分.数量清洁度腰好;7.配件:贴花.烫钻的牢固度,拉链要顺服,装饰拉链要注意不能随意拉(建议:拉链头要固定死)

六.包包验货流程

一.车线:

1.线路是否起珠、浮线、跳线; 2.接驳线是否跟回原线路、原针孔;

二.打钉:

1.打钉是否开花完好确保其牢固不松脱;

2.钉面钉底是否平整.刮花.掉漆,不能有刮手的现象;

三.车拉链:

1.拉链两边链贴要对齐,中呃一定要相对,其大小、长度要对称; 2.链贴入筒要由头至尾折入3/8”; 3.上链贴后,拉链露口要保持均匀; 4.拉链要平直,不能层曲、起浪;

5.拉链开合要顺畅、稳固,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不允许拉头错向、链牙错位;

四.包边:

1.包边纸口是否有边大边小,打折,爆口现象,转角要圆顺; 2.包边要贴紧包边筒,不能包空;

五.拉骨:

1.离边要均匀,不能忽大忽小;

2.驳口处要贴实,不能开隙,驳口胶要放正;

3.包骨料要贴紧骨心,不能出现断骨现象,遇到变形、扭曲的胶骨要截去; 4.拉骨要平直,不允许有波浪,转弯部位要对称、圆顺;

六.车饰片、装袋:

1.纸口要均匀;

2.要放正、放准位置,遮盖针孔;

3.装袋要对准中呃、对称点,围条不能硬拉对呃,要自然对呃对点,袋型要四正;

七.五金扣类:

1.颜色是否变坏及生锈、变形、明显刮花,披锋、刮手的现象; 2.钉装是否牢固、水平、端正;

八.塑胶扣类:

1.颜色是否有色差,质量要好;

2.位置是否准确、端正,外观要整齐,不能起角、刮手。

七.缝制不良用语及原因

1、针距超差——缝制时没有按工艺要求严格调整针距。

2、跳针——由于机械故障,间断性出现。

3、脱线——起、落针时没打回针;或严重浮线造成。

4、漏针——因疏忽大意漏缝;贴缝时下坎。

5、毛泄——拷边机出故障或漏拷;折光毛边时不严密,挖袋技术不过关,袋角毛泄。6.隐形拉链外露 ——缝制拉链时压脚未靠紧拉链。

7、浮面线——梭皮罗丝太松,或压线板太紧。

8、浮底线——压线板太松,或梭皮罗丝紧。

9、止口反吐——缝制技术差,没有按照工艺要求吐止口。

10、反翘——面子过紧;或缝制时面子放在上面造成。

11、起皱——没有按照缝件的厚薄调换针线;或缝合件有长短。

12、起绺纽——由于技术不过关缝纽了;缝合件不吻合。

13、双轨——缉单明线,断线后,接缝线时不在原线迹上;缝制贴件下坎后,补线时造成两条线迹。

14、双线不平行——由于技术不过关;或操作马虎造成双线宽窄不匀。

15、不顺直——缝位吃得多少不匀造成止口不顺直;技术差缉明线弯曲。

16、不平服——面里缝件没有理顺摸平;缝件不吻合;上下片松紧不一。

17、不方正——袋角、袋底、摆角、方领没有按90度缝制。

18、不圆顺——圆领、圆袋角、圆袖头、西服圆摆,由于缝制技术不过关出现细小楞角。

19、不对称——由于技术差或操作马虎,必须对称的部位有长短、高低、肥瘦、宽窄等误差。20、吃势不匀——绱袖时在袖山部位由于吃势不均匀,造成袖山圆胖,或有细褶。

21、绱位歪斜——绱袖、绱领、定位点少于三个或定位不准。

22、对条、对格不准——裁剪时没有留清楚剪口位;或排料时没有严格对准条格;缝制时马虎,没有对准条格。

23、上坎、下坎——缝纫技术低或操作马虎,没有做到缉线始终在缝口一边。

24、外露——裁剪时没有清除布边;返工时没有掩盖拆孔。

25、领角起豆——缝制技术低;领角缝位清剪不合要求;折翻工艺不合要求;没有经过领角定型机压形。

26、零配件位置不准——缝制时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缝钉零配件。

27、唛牌错位——主唛、洗水唛没有按样衣或工艺单要求缝钉。

三、污迹

28、笔迹——违反规定使用钢笔、圆珠笔编裁片号、工号、检验号。

29、油渍——缝制时机器漏油;在车间吃油食物。30、粉迹——裁剪时没有清除划粉痕迹;缝制时用划粉定位造成。

31、印迹——裁剪时没有剪除布头印迹。

32、脏迹——生产环境不洁净,缝件堆放在地上;缝件转移时沾染;操作工上岗前没有洗手。

33、水印——色布缝件沾水裉色斑迹。

34、锈迹——金属钮扣,拉链,搭扣质量差生锈后沾在缝件上。

四、整烫

35、烫焦变色——烫斗温度太高,使织物烫焦变色(特别是化纤织物)

36、死迹——烫面没有摸平,烫出不可回复的折迹。

37、漏烫——工作马虎,大面积没有过烫。

五、线头

38、死线头——后整理修剪不净。

39、活线头——修剪后的线头粘在成衣上,没有清除。

六、其它

40、倒顺毛——裁剪排料差错;缝制小件与大件毛向不一致。

41、做反布面——缝纫工不会识别正反面,使布面做反。

42、裁片同向——对称的裁片,由于裁剪排料差错,裁成一种方向。

43、疵点超差——面料疵点多,排料时没有剔除,造成重要部位有疵点,次要部位的疵点超过允许数量。

44、扣位不准——扣位板出现高低或扣档不匀等差错。

45、扣眼歪斜——锁眼工操作马虎,没有摆正衣片,造成扣眼横不平,坚不直。

46、色差——面料质量差,裁剪时搭包,编号出差错,缝制时对错编号,有质量色差没有换片。

47、破损——剪修线头,返工拆线和洗水时不慎造成。

48、脱胶——粘合衬质量不好;粘合时温度不够或压力不够,时间不够。

59、起泡——粘合衬质量不好;烫板不平或没有垫烫毯。

50、渗胶——粘合衬质量不好;粘胶有黄色,烫斗温度过高,使面料泛黄。

51、钉扣不牢——钉扣机出现故障造成。

52、四合扣松紧不宜——四合扣质量造成。

53、衣、袋规格不符——包装工操作马虎,将成衣装错包装塑料袋。

体育教师服装费标准 篇6

为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关于妥善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的要求,切实关心体育 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改善和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针对1997年制定的体育教师工作服装费标准偏低(每人每年120元)的实际,根据《关于调整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服装费标准的通知》(宁教体[2011]9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从2011年9月1日起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服装费标准调至每人每年850元。此项费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请各校认真执行。

针织服装查货标准 篇7

火灾是我国的主要灾种之一,火灾中的人员保护问题至关重要。我国总体上仍处于火灾易发、多发期,重大火灾事故频发[1]。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消防部队在灭火救援中消防队员的伤亡比例逐年增加[2],防护措施失效是消防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在火灾现场,消防员处于热辐射、火焰辐射和高温烟气弥漫的复合危险环境中。具有隔热、防水、透气等作用的热防护服,是保护消防员生命安全的重要装备。防护服的性能测试标准规范了性能测试方法,是与性能要求配套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发达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科学的热防护服标准,并体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在防护服产品及测试方法标准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较大差距[3],应借鉴发展国家的经验,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整体质量,建立符合我国需要、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热防护服相关标准。

本文对国外热防护服性能技术标准开展研究,分析ISO、EN、ASTM、BS等先进标准的性能测试共性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提炼可资我国借鉴的经验,提出我国热防护服标准研制的建议。

1 国外热防护服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的共性内容分析

1.1 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我国对部分热防护服的结构做出要求,如消防用防护服要由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组成[4]。国外标准一般不对防护服的组成进行统一规定,而侧重于服装整体性能及相应测试方法的要求。以具有代表性的EN标准“消防员防护服-消防员防护服的性能要求”为例,热防护服主要性能包括阻燃性、耐热性、隔热性、透气性以及可视性等[5]。在性能测试标准方面欧洲EN标准和美国ASTM标准采用的方法具有共性:应用火焰蔓延的垂直测试法测试服装材料的燃烧速率以评价阻燃性,指标包括续燃时间、阴燃时间、损毁长度等;测试服装材料在指定热环境和加热时间后的功能变化及尺寸变化以评价耐热性;测试服装材料分别在火焰烘烤和热辐射条件下的传热性能以评价隔热性,指标包括热传递系数和热辐射热传递因子指数。

1.2 实验设备

对于热防护服装性能测试,其实验设备一般包括以下三大部分[6,7]:

1.2.1 恒温恒湿准备箱

对于整套服装或块状服装材料的性能测试试验,在试验前需进行恒温恒湿准备,以减少环境变化以及先期试验对服装性能或材料的影响。一般的恒温恒湿准备要求为:在21±2℃,65±5%湿度下准备至少24小时;从恒温恒湿环境中取出后30分钟内开始实验[5,7,8,9,10,11,12,13,14]。

1.2.2 高温试验舱及热辐射源

对于服装材料性能的测试,由于试验样品为块状服装材料,所以用内部空间较小的燃料性能试验箱或热辐射性能试验箱作为高温环境,箱内设有排气孔和通风孔。使用试样夹将试样垂直夹在燃烧或热试验箱中进行材料耐热、隔热性能测试[12]。对于使用人体模型实验,需要用步入式高温试验舱,内部尺寸一般要求为(≥2.1m×2.1m×2.4m),以保证内部温度、湿度和风速的均匀性,保证服装表面火焰或热辐射的一致性,且有足够的空间布置燃烧或热辐射装置,并给假人换装[8]。

部分标准采用应用石英灯管作为热辐射源,在84kW/m2的热功率下辐照4-8s以制造热环境[14]。但国外多部标准指出,该热环境制造方法与真实火场情景有较明显的差距,能够较准确地模拟真实火场情景的实验环境制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2.3 温湿度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

应用温湿度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测定环境参量。国外标准对传感器位置和精度都有明确规定[13]。高温舱内温度均匀性的检验,应在样品所在位置空气均匀性应在假人所在位置0.1m、0.6m、1.1m、1.4m、1.7m的高度上布置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8]。实验开始后,对环境参量的测量要求为:空气及温度传感器位置,单一传感器时距离假人(0.5±0.1)m,离地面高度至少1m;多个传感器时,高度间隔一致;温度传感器准确度±0.15℃,时间常数小于1分钟;湿度传感器准确度±5%,重复性误差±3%;湿度传感器舱内设置一个即可;风速传感器,误差小于±0.05m/s,测试至少3分钟,假人前方(0.5±0.1)m,等高间距。若空气流速瞬时变化小于±0.1m/s,则测试期间无须监测空气流动速度。

若应用人体模型进行服装性能测试,模型全身分布至少100个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于人体模型各躯段进行测量(人体模型至少有15个独立躯段),有效热辐射强度范围为0-4.0cal/cm2·s,反应时间<0.1s [6,10,13]。

1.3 实验步骤

热防护服装整套或服装材料性能试验的一般步骤为[6,10]:

(1)样品准备或人体模型着装;

(2)记录样品特征及环境条件;

(3)确认安全操作条件;

(4)点燃测试火焰或开启热辐射源;

(5)开始影像记录系统;

(6)将样品暴露于燃烧或热辐射环境中,开始服装性能试验;

(7)温度/湿度等数据获取与采集;

(8)记录服装或材料样品的变化;

(9)计算测试导致的烧伤(烧伤级别及面积);

(10)为下一次测试做准备,测试剩余样品。

1.4 烧伤评估

着防护服后的人体烧伤情况是对热防护服性能评价的重要依据。烧伤评估一般包括事故热计算、烧伤情况计算和烧伤情况评估三部分[6,9,10]。

对于使用人体模型的热防护服性能测试及评估标准,需要进行人体烧伤情况分析。依据埋于人体皮肤各层的热流量计或温度传感器进行计算。一般认为皮肤温度在44℃以上时会发生烧伤。通过皮肤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各层的温度传感器所获取的温度,参考皮肤各层的热物理常数,对时间进行积分得到各层在温度以上所积累的热量,再根据热量计算皮肤各层可能受到的烧伤等级及相应的面积[6,10]。

另有标准将定量的烧伤计算与将材料热性能的定性评价相结合,对防护服材料性能进行综合评价[9]。在定性评价部分,将测试材料截成矩形块状样品,置于5个石英灯管组成的热辐射源下进行辐照,一段时间后观察材料样品的变化。在该标准中列出了开裂、烧焦、熔滴、脆裂、点燃、熔化、收缩、粘化等典型的形貌变化。根据不同的形貌变化对材料抵抗热辐射性能进行定性评价。也有标准要求对胸、腰、臂、脚等部位服装的几何尺寸在热环境测试前后的变化进行记录[14]。

1.5 人体模型

由于防护服装性能不仅与材料性能相关,而且与服装尺寸、设计、部件的功能和影响等整套服装的属性密切相关[5]。因此近年来美国、欧洲的部分热防护服性能测试标准采用“人体模型(manikin)”为核心设备[6,8,10,15,16]。特别地,有标准除对人体模型的体热效应进行测量要求外,还考虑了运动模型、运动速率等人类工效因素对服装防护性能的影响[13]。相对于传统的针对服装材料性能的实验,应用人体模型可以对整套服装性能进行实验研究。以具有人体几何尺寸特征的人体模型为基础,进一步开发出的具有出汗、呼吸、行走等人体生理行为模拟功能的假人,可以更全面、真实地对服装性能进行测试。

此外,应用人体模型进行服装性能研究,还能够分析与服装相关的人类工效学问题,如:防护服装没有尖锐或坚硬的可能导致穿着者受伤的边或表面;穿着或脱下防护服装没有困难;关闭、调节和抑制系统操作没有困难;防护服装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能够覆盖全身;防护服装与其它个人防护装备相匹配等[5,6,10,14]。

1.6 测试报告

在性能测试报告中,对需要说明的问题和试验结果的基本要求为:(1)说明是否有服装的某部分需要优先或特殊处置;(2)说明是否有必要的洞或剪裁,以及其它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3)说明设置燃烧的燃烧器的数量和布置,或热辐射器的升温模式;(4)说明热流量密度水平、暴露时间、数据采集时间;(5)可能导致的人体烧伤结果:二级烧伤百分比,三级烧伤百分比,各级烧伤面积(加和及标准差)[5]。

在人体烧伤结果评估方面,可依据两种方法进行计算:(1)躯段面积加权;(2)总热流量。应用哪个,取决于服装种类和气候舱类别,并需在报告中解释说明。两者结果相差可能达到20%[13]。

2 国外热防护服技术标准发展趋势

(1)在服装基本性能基础上融入人类工效学要求

在传统的服装热防护性、坚固性等因素外,国外技术标准越来越多地考虑人类工效学因素,如服装穿着的舒适性、透气性、运动时服装的便捷性以及运动过程中能否覆盖全身等。这就要求测试设备不能仅是静止的,应具备更真实的人体生理行为仿真功能,如出汗、呼吸、运动等,以使测试条件更贴近防护服装应用时的实际情况,并能测试服装整体性能而非块状材料的性能。相应地,具有这些功能的暖体假人成为先进技术标准的核心设备,并呈应用日益广泛的趋势。

(2)对热物理测试数据与人体烧伤结果关系的深入研究

美国热防护服装技术标准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人体皮肤烧伤机理、隔热防火阻燃装备热传递机理、烧伤等与测试数据的对应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对人体模型测试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使通过热防护服性能测试结果评估火场中的人体烧伤结果更为科学、有效[17]。

3 我国热防护服标准研制启示

(1)提高测试方法的科技水平

我国防护服装性能测试标准,大部分为通用性技术要求,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测试标准较少。采用的方法大多为应用较直接的热、火、切割等物理手段对小尺寸的服装材料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发达国家制定了热传导和热辐射性能综合测试、基于人体模型(包括暖体假人和燃烧假人)测试等方法,对热环境的模拟也较为真实[19]。国外近年来多采用具有人体生理行为仿真功能的暖体假人进行服装整体性能的测试,以提高防护服装应对应急任务的整体适用性。

(2)应用暖体假人作为核心设备,更真实地模拟人体生理功能,考察防护服装整体性能

暖体假人由于可以模拟人体的体热、出汗、呼吸、行走等生理行为和功能,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并可在真人无法试验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测试,还可以指导防护服的优化设计,并对服装整体性能进行评价,故成为防护服装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国外一些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应用暖体假人作为核心设备,不仅考察服装的透湿、透气、传热等基本性能,并且要考察防护服装在人体运动时的工效学因素,如穿着舒适性、能否在运动中仍覆盖全身等。我国虽有两项标准使用了暖体假人作为核心设备测试服装性能,但仍为借鉴国外标准,并且未考虑到工效学要求。

(3)加强防护服装的人类工效学因素性能测试和技术要求

我国热防护服装性能测试大多只考虑热防护性,对舒适性、透气性、防水性等涉及较少,不能满足消防任务的实际需求。如我国多地相继发生了消防员穿着灭火防护服作业时中暑的事件,由于消防灭火防护服防水性能差而引起的冻伤人员数量居高不下[20]。仅对热防护性进行要求有可能导致防护服越来越厚重,影响救援行动的便携性要求。因此,需要充分发挥人体模型系统对人体生理行为的综合模拟功能,考察服装的耐热性、隔热性、舒适性、透气性、防水性、便携性等,使防护服装切实符合消防救援行动的需求。

4 结论

本文对国外热防护服装性能测试技术标准进行分析研究。从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步骤、烧伤评价、人体模型、测试报告五个方面总结欧美国家在热防护服装性能测试标准方面的共性要求,以资借鉴。

进一步地,分析国外热防护服技术标准发展趋势和启示。比较分析得出,我国应着力提高热防护服装性能测试标准的科学性,以使热防护性能测试更加准确;应完善对防护服装的人类工效学因素的要求,以使热防护服更好地满足高温工况和消防救援行动的要求。

摘要:热防护服是热环境下人体安全防护的主要装备,其标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对热环境下的人体安全防护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国外对热防护服相关的技术标准予以充分重视,以性能测试技术方法为主体,建立了较为科学、完善的标准,并体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外热防护服技术标准的调研,总结性能测试标准的共性内容,包括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步骤、烧伤评估、人体模型和测试报告等。整套防护服装的性能测试技术及标准是研究的重点,出汗暖体假人将在防护服装性能测试领域被更为广泛的应用。最后,提出我国研制热防护服性能测试技术标准的建议。

针织服装查货标准 篇8

关键词:SA8000标准,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

对于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外贸依存度高达40%的中国纺织服装业来说,除了遭遇“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等显性贸易保护主义外,基于软性劳动标准的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的简称)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也成为众多纺织服装企业拿到海外订单的一

刁宇凡,谭凌波:SA8000标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冲击

大障碍,这将在后危机时代持续影响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后续发展。

1 SA8000标准冲击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性分析

作为全球首个企业道德规范的自愿性国际标准,SA8000主要涉及童工、强迫性劳动、健康与安全、结社自由与集体谈判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薪酬及管理系统9个方面的劳工权益,其宗旨是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自1997年推出至今的15年里,SA8000标准的内容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订单中社会责任条款的重要构成。而由于我国纺织服装业自身的特点和出口市场集中性等原因,导致其受到SA8000的强劲冲击。

1.1 SA8000标准以限制纺织服装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在后危机时代,显性的贸易保护主义虽然逐渐减少,但有着隐蔽性和客观合理性的软性劳工壁垒大行其道。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将SA8000标准与贸易挂钩,借此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服装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据SAI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全球通过SA8000认证的企业中,纺织服装业最多,达26%之多。同样,在中国获证的473个企业中,纺织业(37个企业)和服装业(100个企业)所占比重高达28.96%。

1.2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仍以推行SA8000的欧美市场为主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

纺织服装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出口市场近50%集中在欧盟和美国,较大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成为欧美推行SA8000标准的主要国家。

1.3 SA8000冲击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低劳工标准

比照SA8000标准的九大要素,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实际劳工权益状况尚存差距,而工作时间和薪酬又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故成为采购商第二方审核(常称“验厂”)的重点。

我国纺织服装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如果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将使大部分纺织企业陷入SA8000认证危机。依据我国《劳动法》(1995)的规定,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但这对纺织服装业来说难以执行。首先,纺织服装企业的一线员工多采用计件制,外来务工人员疲于长时间加班以获得较高报酬;其次,当纺织企业的订单任务比较紧时,更是让员工超负荷地加班。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的创汇大户和吸纳就业人员的重地。但相对巨大的国民经济贡献度,反差极大的是纺织服装业低下的劳动力工资,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比制造业平均水平低10%~15%左右。通过各国或地区的纺织服装业人工费用比较,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内陆地区每小时0.55美元的纺织服装业平均工资,尚不及印度的0.69美元,仅为美国的3.25%,英国的2.35%,日本的2.42%。

2 SA8000标准冲击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调查分析——以浙江为例

2.1 样本总体情况

浙江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位列全国第一,拥有绍兴的轻纺业、嵊州的领带业、宁波和温州的服装业、海宁的经编业等特色产业集群,以中小型的民营纺织服装企业为主,选其作为研究样本具有典型性。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5份,回收率达88%。员工的学历以高中、高职、初中及以下为主,共占约67%;员工的职称多为初级,比例高达78%。可见浙江纺织服装业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2.2 SA8000标准实施将增加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福利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劳动力工资以高达10%左右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增长,其增长势头

刁宇凡,谭凌波:SA8000标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冲击

已经超过了印度、孟加拉等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成本差距正在缩小。但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造成我国纺织产业正在逐步失去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

2.2.1 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当企业支付给员工加班工资时,5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将提高企业年平均劳动力成本,但41%的企业表示不知道影响的大小;28.7%的企业将提高1%~3%的劳动力成本。

2.2.2 采用最低工资标准对纺织企业成本的影响

员工薪酬是纺织服装业劳动力成本中的主要构成。按照SA8000规定,企业必须对所有员工支付至少达到最低工资标准。按SA8000标准的要求,企业应该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13年1月1日开始,浙江省的最低月工资4档分别提高到1,470元、1,310元、1,200元、1,080元,增加幅度约23%,纺织服装业的利润降低。

由于纺织企业一线工人多采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于支付加班工资问题,最低工资的实施,多数企业认为对劳动力成本影响较大,29%的认为可能会提高人工成本1%以上。

2.2.3 缴纳社会保险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按浙江省的规定,从2007年7月1日起,单位缴费比例实行统一的综合费率。如2007缴费年度综合费率为24.0%~25.5%。其中基本养老保险14%,医疗保险7%(含个人账户、重大疾病救助金),工伤保险0.5%~2.0%,失业保险2%,生育保险0.5%。71%的证贵很多。

SA8000认证费用主要包括申请认证费、审查员的审查费、交通和翻译费用、监督审核费及年费(含标志使用费)。据调查,以300人的工厂为例,其认证费用大约9,000美元,按1:6.2的汇率计算,约折合55,800元人民币。上述成本使众多处于初创、发展阶段以及经济转型的中小纺织出口企业不堪重负,对企业的正常运转产生巨大冲击。

截至2012年6月30日,浙江只有8家服装企业和2家纺织企业通过SA8000认证,足见成本高昂但回报不显现的情况让众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2.4 实施SA8000标准的用工环境投资加大

除了认证费用外,SA8000的实施将会导致评估现有状况、制定系统原则和程序、控制和记录所需的时间成本,在评估期间,可能遭遇停单的窘况;还包括采取补救措施形成的成本。绍兴县是纺织出口大县,但因劳工标准未达到其标准而与高端采购商“擦肩而过”时有发生。2007年年初,该县一家纺织企业因其用工环境未达标,来自美国的一笔大订单与其无缘。有了前车之鉴,该企业于是在改善职工劳动、生活、环境方面投入500多万元,车间、生活区安装空调、职工宿舍配置电话等。

2.5 SA8000标准实施的机会成本分析

2.5.1 规范工作时间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调查中,40%的企业认为如果减少员工工作时间将严重影响工作业绩,而只有18.6%的企业认为减少工作时间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其他则认为影响不大或无影响。出现这种影响认知的原因在于,

企业认为,社会保险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劳动力成本,(1)目前浙江纺织服装业由于价格优势依靠量来获

但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影响。14%的企业认为社会保险的缴纳将提高企业人力成本的1%~3%,8%的认为是3%~5%,认为将提高1%以下和5%以上的较少。2.3 SA8000认证费用高昂

SA8000认证一般需要1年,证书有效期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每次3天。由于SA8000标准的内容细化、审核过程长,导致SA8000的认证费用比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

84中国标准化2013年第6期/总第441期

取市场,企业必然要靠员工的长时间劳作完成订单;(2)目前纺织服装业一线员工一般采用计件工资来激励员工,把员工当成纯粹的“经济人”。

2.5.2 SA8000使浙江纺织企业遭受市场准入限制

从2003年2月以来,很多跨国企业来浙江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验厂”。在“验厂”时,跨国企业对我国供应商的分类如下:(1)“绿灯”,说明完全符合SA8000验收标准;(2)“黄灯”,说明个别细小环

刁宇凡,谭凌波:SA8000标准对我国纺织服装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冲击

节不符合标准;(3)红灯,这表明存在较多问题,企业将不能接单,即使已接单也不能出货;(4)“冻结”,如果认定需要“冻结”的话,就必须申请第三方认证;(5)最严重的FAILED,该企业将永远丧失供货权利。如今,有些纺织出口企业由于没有取得SA8000标准认证或者无法满足要求,产品出口受阻或者被取消供应商资格。

3 结语

为了解决纺织服装业面临的社会责任危机,自2006年开始,我国纺织服装业逐步推行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SC9000T作为我国第一个行业自律性社会责任“中国标准”,与SA8000相似但更符合我国国情。从“10+100+1000项目”率先试点到目前10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纺织服装业的社会责任水平。

后危机时代,随着各国软实力的比拼加剧以及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2011)的正式推出,我国纺织服装业除了继续加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以外,更应该结合SA8000标准,以全方位推进CSC9000T为契机,高度重视纺织服装业员工的权益保障,顺应全球员工社会责任的潮流,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塑造新的竞争力资源。最终我国众多纺织企业成为关心社会、关爱社会、支持社会,对社会负责的企业,从而率先冲破欧美等国所设置的SA8000贸易壁垒,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刁宇凡.社会责任标准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李玮.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09,(07):103-106.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沙林,王鲜华.社会领域管理体系标准的突破——SA8000[J].中国标准化,1999,(05):38-39.

上一篇:周年庆典贺词下一篇: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筛分站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 推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