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2024-07-02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共9篇)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篇1

1958年的5月1日,中央电视台实验播出,当时叫北京电视台。至今已有46年又5个月17天。对于这46年5个月17天,新闻史学家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归纳性的理解。可以说,有多少电视史学派,就有多少种理解的角度和方法。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中,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就是史学家们习惯于将这46年5个月17天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郭慎之在其专著《电视传播史》一书中这样划分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早期(1958~1966),“文化大革命”带来挫折(1967~1976),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7~1992),走进大市场(1993年至今)。

这是史学家们习惯使用的从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结果,可以说这是一种纯理论上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局外人”对电视的看法。假如,我们把中国电视的一开始就作为竞争格局下的媒体形式,或者说,从中国电视的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把之作为一个必须要面对竞争的媒体形式。那么,这46年5个月17天,就有了另外一种分析的角度和方法,这就是我今天所要说的主题:中国电视的频道化进程。

我更愿意从竞争的角度将中国电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台”时代:缺乏竞争的阶段:(1958年——90年代初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电视业几乎是没有竞争的,这个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958年至1983年:

这一阶段在现在的中国电视史上几乎很少会浓墨重彩的进行叙述,原因也很简单,那个时期电视还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大众媒介,还只是达官贵人家的奢侈品。

1983年——90年代初期

一九八三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可说对之后十多年的电视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为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地(市)和县(市)「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和覆盖」的方针,一改以往「两级办电视」的发展

格局,使中国电视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此,各省、市和自治区除了分别拥有一个电台、一个无线电视台和一个有线电视台外,还有一个教育台或经济台(其中上海在九十年代初更成为唯一一个拥有两个电台和两个无线台的直辖市),还有属下各地区(市)和县(市)级政府也自办电视台。本来最初的「四级办电视」目的是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地方电视台的方法来提高电视人口的覆盖率,事实上也达到这效果,比如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就从一九八二年的57.3 %上升到一九九七年的87.6 %。至二零零零年底为上,电视的覆盖别为92.5%。然而,积极性调动得过火了,则出现另一种情景:电视台过多。截至一九九四年底,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建立县级以上的无线电视台达九百八十二个,有线台更多至一千二百一十二个,教育台九百四十一个,总数达三千一百二十五个,较美、俄、日、法、德、英、印度、加拿大、澳洲、巴西和巴基斯坦等十一个电视产业大国的总和(二千六百零六个)还多了五百一十九个。而到了一九九七年底,仅有线电视台数目就逾二千个。

回顾这一时段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能够留在我们记忆中,或者说,能够在中国电视发展历史上留下痕迹的事件几乎与竞争并没有什么关系:

1958年

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电视节目。6月1日,首次播放本台记者拍摄的新闻影片。

6月15日,播出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6月19日,第一次成功地现场直播了一场篮球比赛。

10月1日、12月20日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今黑龙江电视台前身)也相继问世。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电视台。

1973年

5月1日,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

1979年

1月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中国电视历史上第一条商品广告。

8月,中央电视台设立《为您服务》专栏,介绍电视节目,回答观众来信。

1980年

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它是《焦点访谈》的先驱。

1981年

中央电视台开播由赵忠祥主持的《动物世界》,并很快成为央视的王牌节目。

1983年

春节,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春节联欢晚会”。自此,年三十看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中国新的民俗。

8月7日开始,中央电视台推出25集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它首次在大型节目中树立了固定的节目主持人,采用章回小说体的结构方式,固定栏目,连续播出。之后,总导演戴维宇及其创作班子趁热打铁,再次推出《话说运河》。

1987年

2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由面向北京改为面向全国播出,并实现向经济信息频道的转变。

1990年

4月18日,全国第一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有线台的成立,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

中央电视台与正大集团合办《正大综艺》。该节目采用特邀嘉宾——明星或名人——猜谜、现场观众参与的形式,一举成为收视热点,同时也造就了许多电视名人,杨澜就是第一个幸运者。该年又称电视剧年,一部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引得万人空巷。

在这一阶段,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有“台”的概念,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而几乎没有什么节目与栏目的概念,即使有,也是电视剧,比如《射雕英雄传》、比如《渴望》、比如《新星》。

答案补充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篇2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广播,发展,意义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的难题, 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农村”的基础和前提。广播事业作为我国发展最早的、也是最传统的一项媒体事业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影响着农村文化的发展方向, 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加强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广播具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是时代发展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 进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 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 则基础牢;农村稳, 则社会安;农民富, 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 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 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 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二、新时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广播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 其中农村人口9.4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70%,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领土总面积的60%, 可见农村在中国版图上的份量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我们党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实践充分证明, 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和谐。

(一) 中国农村广播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 其中农村人口9.4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70%, 我国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领土总面积的60%, 可见农村在中国版图上的份量之重。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一度提出“广播发展年”的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 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农村调频广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实现城市与农村、广播与电视“两手抓, 两手硬”。大力发展农村广播, 使农村广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真正使农村广播的发展水平满足农村的需求, 使之符合广播电视协调发展的要求。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 农民获得了空前的生产自主权和生活自由度, 农村基层组织影响和服务农民的手段、渠道却越来越少。特别是行政村撤并后, 村子大了, 地域广了, 人口多了, 事务杂了, 要求高了, 村民大会却开不了, 上门工作又不方便, 这时农村广播室成了基层组织管理事务, 农民群众了解村务的重要渠道, 对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从广播在农村的发展来看, 广播不但有传递信息, 提供教育和听觉娱乐的一般性功能, 它还能在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来临时, 提供及时的预警和减灾防灾救助功能。这是广播媒介的独特优势。

5.12特大地震灾害, 广播成为唯一的传播渠道, 灾区的民众时时听到来自中央的声音, 来自各级政府的声音, 广播保障了抗震救灾中秩序的稳定, 信息的凝聚, 合力的形成, 可以说大地震中的广播信号就是永不间断的生命线。与此相似的还有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灾, 同样也使广播发挥了它的重要作用, 广播成了因为雪凝灾害受到威胁生存的人们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 中国农村广播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 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 因此, 农村广播的存在很必要。目前, 农村广播在传播实效性方面比电视传播更快、更便捷, 无论哪里发生新闻事件, 只需打电话到电台, 马上就能口播出来, 也可以采用新闻记者现场播报的方式, 这些优势是目前有些电视台无可比拟的。农村广播不但承担社会宣传的作用, 同时, 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社会的主流媒体, 肩负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关键性的问题, 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建设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而农村广播在这方面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通过农村广播这一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基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广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 强大的内需和广大的市场恰恰来自于广袤的农村和9亿中国农民, 农村经济发展了, 城镇化进程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将推动投资和消费的发展, 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和农民将成为保证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要创新农村建设, 就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统筹规划, 配套建设, 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 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全面开展村镇基础设施配套, 让久违了的农村广播真真切切地响起来, 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 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上一个新台阶。这不仅是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的迫切需要, 也是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中国农村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 人均消费水平持续增高, 农村市场势必会成为未来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农民消费也会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 广大农民急需科学技术、致富信息、文化娱乐、法律知识等。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 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现在急需有一个专门“为农民说话, 让农民说话, 说农民话”的广播服务系统, 这对进一步落实党的“三农”政策, 调动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带动农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篇3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国内尚没有很明确、很规范的定义,能被大众普遍认同的概念是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观点,他认为“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 从这个定义来看,“自愿参与”、“真实记录”体现出真人秀“真实”的特点,“规定情境”、“给定目的”、“特定规则”则体现了真人秀“虚构”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真人秀必须把“真实”和“虚构”充分有机结合。

电视真人秀的本土化发展,关键就在于将真实的人物和人物故事进行合理的编剧,加入适当游戏规则,从而适应广大中国观众的收视习惯,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下面,从两种创新方式对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发展进行论述。

引进式创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是“抢占先机”。在选择模板上要做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纵观中国电视市场,成功的真人秀节目多采用引进国外模板进行本土化改造的模式,如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源自荷兰模板《The Voice》,2013年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梦之声》脱胎于美国模板《美国偶像》,湖南卫视创造收视奇迹的《爸爸去哪儿》引进的是韩国模板。

《中国好声音》在音乐类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在于理念的创新、模式的创新和规则的创新。该节目颠覆了以往观众的收视习惯,用明星导师“盲选”的好奇心与观众的好奇心进行“通感”,充分表现明星真实感受的同时,通过编剧对每个选手的精确定位,将一批具有人物个性和人物特色的“歌手”推上了“歌星”之路。

《爸爸去哪儿》是抢占先机的最好案例,可谓是打破了电视市场“音乐类”选秀节目独大的局面。这是一档直接“打通观众情感”的体验类节目,真实的人物情感加以虚拟游戏的衬托,孩子与父亲都在节目中成长,用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带领观众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温馨、一起成长。该节目一经推出便获得收视第一。

电视制作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在引进中模仿、在移植中改造、在跟进中超越,抢占先机,率先引进成功、独特的节目模板,是电视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专家把目前在国内出现的真人秀分为九类:生存挑战型、人际考验型、表演选秀型、职业应试型、身份置换型、益智闯关型、游戏比赛型、男女速配型、生活技艺型。这些不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荧屏上此起彼伏,在观众对同质节目审美疲劳的时候,引进内容新颖、矛盾尖锐、戏剧冲突强的节目,才能吸引观众的关注和热议。

原创式创新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其本土化发展最有效的手段。

1.节目内容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底蕴是电视节目的生命和灵魂。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为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不朽的生命力。真人秀节目要打开中国市场、在国内有所发展必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适合中国国情和意识形态的真人秀节目,才能在众多电视节目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内容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亲情、友情和团队合作,所以亲子类节目、团队合作类节目更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自2014年1月初原创音乐真人秀《中国好歌曲》以接近2%的高收视率引爆内地自主研发节目模式的热潮后,“原创真人秀”就相继开播,成为国内综艺荧屏来势汹汹的新生力量:戏曲真人秀《国色天香》、亲子真人秀《人生第一次》,励志真人秀《出彩中国人》……一大拨原创节目潮水般涌来。这些节目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如《国色天香》用“歌改戏”的方式对流行歌曲进行了戏曲化改编,明星以竞演方式将流行歌曲用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和二人转的唱腔再度演绎。《出彩中国人》和一般达人类节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主题并不偏重才艺形式上的五花八门、奇功绝技,而是更关注表演者的内心,力图呈现选手身上最出彩,让人感到振奋、敬佩、赞赏的精神气质。《出彩中国人》更看重选手本身的特点、性格魅力和生活中能够给人感染力的经历,比如首期节目中亮相的舞藏王朝就是典型的“出彩”。他们不仅创造性地将藏族舞蹈融入街舞,长期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又让观众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一股正能量。

2.节目要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人物个性展示方面,西方真人秀节目迎合了普通人求知欲、猎奇心、八卦心以及偷窥他人隐私的心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德,与西方真人秀相反,它不能过分窥探他人隐私心理,必须适当保护他人的心理,呵护他人的心灵,不过分展现人的负面情绪和负面心理,要突出人物的正面形象,为公众树立榜样。

在人物故事讲述方面,要尊重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社会正能量,突出人物真、善、美。在《出彩中国人》中 ,“小龙女”组合在节目录制中潸然泪下,导师了解到是因为组合里少了一人。原来,2月8日下午节目录制前,艺术团得知了“小龙女”组合成员点点走失了,艺术团的老师和点点的小姐妹借由录制机会,向外界发出求助。2月18日,节目组在网上发出寻人信息,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助和响应。终于,2月22日,在失踪15天后,点点平安回家了。节目组对这一事件在节目中进行了跟踪关注,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电视媒体的责任和担当,一档选秀类的节目,不仅发掘了中国人的出彩,更从人性的角度关怀了中国人情感。

3.注重节目的品牌效应,实现节目品牌化。

电视真人秀节目市场化很强,制作方一定要对真人秀的品牌非常重视。在《中国好声音》的品牌链条上,节目播出平台浙江卫视赢了收视率又赢了品牌价值,这个品牌的衍生收入——冠名收入、广告、手机短信是该节目主要收益来源。再如湖南卫视的整体营销观念,一档节目推出,在全台实现品牌联动,比如《爸爸去哪》收视飙高之时,《快乐大本营》马上邀请参与节目的五位嘉宾和小朋友,该节目收官的时候,五位嘉宾又为下一季推出的《我是歌手》做宣传,号称观看《我是歌手》是《爸爸去哪儿》的特别任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再如央视《出彩中国人》,节目中评委对选手宣布“出彩”时,有一个双手竖起大拇指的标志性动作,这个动作与冠名商“长安汽车”的标志非常类似。这个细节上的创新,就是一种品牌的植入。

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品牌效应在国内观众群中,带动力很强。提升节目品牌效应无疑是电视节目真人秀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一大法宝。提升品牌价值的方法很多,比如一档节目的主持人形象塑立,让主持人成为这档节目的标志,如《中国好声音》的华少;还可以将电视真人秀节目与其他节目制作融合,形成联动共赢,湖北卫视打造的音乐励志真人秀《我的中国心》,邀请鸟叔来参加该节目的启动仪式,在接近一万人的场地,举行了一场盛况空前的预热活动。该仪式在首期《我的中国心》播出前半小时预热了卫视荧屏,达到了屏幕内外双赢的宣传效果。类似这样的策划和制作应该成为常态,以节目为源头,以活动为辐射,为节目宣传造势,提升卫视品牌竞争力。

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作为一线电视人,应更加致力于加速其本土化的进程,打造出适应大众消费、走进百姓生活的优质电视节目。

(作者单位:湖北卫视)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史(范文模版) 篇4

一、中国广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1、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所办广播?

第一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1922年,美国记者 奥斯邦在上海建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3个月),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

第二座外商所办广播电台——美国新孚洋行所办; ?

第三座外商所办电台——美国开洛电话材料公司所办的广播电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租界内);日本人在中国所办广播:

1925年7月,日本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第一座广播 电台?a?a大连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另外,日本在东北、华北等地都有专门的广播 监管委员会;(中央放送局、华北广播协会等); 小知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令 :

2、北洋政府官办广播

3、国民党政府官办广播

开办时间: 国民党所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 1928年8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建立的“中国国民党 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简称“中央广播 电台”。

规模及影响力:1932年,国民党建成新的广播中心,是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广播电台。管理机构: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

4、旧中国的民营广播

最早开办: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

—1927年3月创办的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主要播 送唱片并转播南方戏曲。

三种类型——教育性、商业性、宗教性广播电 台。

管理政策:?°发表前的检查制?±,?°发表后的 追惩制?±;

最后结局:1941年以后,汪伪政府和国民党政府 禁止开办,一律停播;

(二)新中国的广播事业(中国共产党的广播事业)

1、新中国成立前的广播事业: 红色中华通讯社

(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成立于1940年12

月30日,后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诞生纪 念日。

播出内容:国际国内及抗战消息、中国中 央重要文件及重要通知、《新中华报》社论、《解放》周刊重要论文,音乐、名人演讲、科学常识、日语、故事等。

2、新中国成立后的广播事业

1、初创期?a?a?°文革?±前的广播事业(1949-1966):广播网的建立与广播新闻的发展表现:广播电台数量增多,1965年底,电台84座;

中国广播新闻无论在报道量、报道内容 和形式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新闻播出次数增 加,新闻品种日趋丰富。

2、停滞期?a?a?°文革?±中的广播事业(1966-1976):不仅没有前进,而且明显退步;?°文革?±内伤:军事管制,?°统一口径?±政策,地方台全部转播中央台的节目;

节目播出内容和形式都被“文革”化;(台标、毛泽东主席像和语录);

“文革”中广播电视新闻最严重的问题是违背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颠倒黑白、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泛滥。

3、恢复期——”文革”后的广播事业(1976-)1978年5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国外广 播部被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广播 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独立 的对外广播网的形成。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方针:“四级办广 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 珠江模式: 上海东方台模式:

二、中国电视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我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中国开办电视的国际、国内背景;中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1958年。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实验广播,这 是我国一座电视台,这标志着我国电视事业的正式 诞生。(画面,内容)

上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分别成为我国第二 座、第三座电视台。?

1958年6月1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自己拍摄的第一条电视新闻片(指图像报道)——报道《红旗》杂志创刊。

?

?

?

?

?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我国第一1958年6月19日,第一次现场直播体育比赛实1960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试验成功;

(二)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办《全国电视台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况:?°八一?±男女篮球队的比赛;1973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试播彩色电视; 新闻联播》节目,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广播网的初步形成。

?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定名为“中央电视台”,成为我国的国家电视台。(CCTV?a?a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三、香港、澳门、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自查自学)?

?

?

(一)香港的广播电视 香港广播事业始于1928年6月30日香港电台的香港电视事业始于1958年丽的呼声有限公司首正式播音。次播出。

特点:

(二)澳门的广播电视事业

?

1、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DM)

澳门广播电台(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1933)和澳门电视台;

?

?

?

2、澳门卫星电视台 语言:中文、葡文、粤语、英语;

1、最有影响的两个广播机构

(三)台湾的广播电视事业

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国广播公司(最大民营);

2、“三大台”:“台视(1962)”、“中视”、“华视”

中国电视发展史 篇5

•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1978年5月改名为中央电

视台)试播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播出,从摄像机到发射机,除关键器件外,均为国产。

• 1958年7月,研制出我国第一辆3信道电视转播车。

• 天津无线电厂很快试制出“北京牌”黑白电视机。

• 1959年,无锡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座电视转播台

• 1961年,全国共建有地方电视台19座。

•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调频广播技术得到了发展。1971年共建成电视发

射台和转播电视台80座。

• 1968年,央视在乐坛公园建成了电视发射塔,高度为196米,发射功率为10千瓦,覆盖半径达40千米;1971年,邮电部的微波中继干线初步建成,央视节目向全国发送。

• 1960年,广播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广播器材厂等合作研制出全套国产彩电演播设备和

发射机,5月1日,北京建成第一个彩电试验台,用NTSC制进行了试播。

• 1969年,彩色电视研究再度展开,决定暂用PAL制(1982年正式确定为PAL-D)。

1973年10月1日,央视正式在北京地区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 1977年7月25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全部彩色播出。

• 1992年,CCTV4上星播出,是我国第一个国际卫星频道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篇6

文学院2011级7班23号pyy

内容摘要:电视剧是目前国人平日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味调剂品,发展至今,其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21世纪以来,无论是国产电视剧还是国外电视剧都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本文就近十几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现状做简单的梳理。并与美剧,韩剧,泰剧等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国外剧作一定的对比。从浅显的美学原理究其原因。

关键词:类型化

历史传统

美剧

韩剧

泰剧

正文:对于近十几年的中国人的夜晚活动来说,我认为,除了广场舞以外那电视剧就是主要的精神食粮了。过去的三十年虽不尽然,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的一种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其种类愈发多样化,制作水平更加精良是毋庸置疑。在这里,我想谈谈21世纪来我所亲身体验的电视剧的发展状况。

一、中国电视剧发展现状

电视剧种类增多及其类型化发展:

首先我想谈谈在主流种类上电视剧的发展。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剧种类明显增多,由原来占主流的爱情剧到后来的家庭伦理剧,自《潜伏》以来各类各样的谍战剧,生活剧等等中国内陆剧逐渐在电视剧市场中刮起一股不容小觑的风。这一个时间段,电视剧类型化是一个主要特征。类型化即我们所说的跟风。为什么说类型化呢?举个例子,像如果市场上出了一部大火的家庭伦理剧,则紧跟着会出现很多相似题材的家庭伦理剧。自此家庭伦理剧进入观众眼球并取得它一定的独特地位。其他电视剧类型不外乎如是。用挨边的美学理论来说就是,性格美学和行动美学共同成就了好看的人物。与此同时,“类型研究的理论因为注重观众作为集合的反映,可以研究社会大众对多种艺术元素的感受力,对其结构形式的喜好和适应,并做出更有科学意义的规定”长期积累的观赏经验让观众在内心有了相对统一的对于类型化人物的界定。电视剧类型的形成不仅是创作者对于电视剧本体把握的体现,同时也离不开电视剧观众对于电视剧作品的直接反馈和间接再创造。创作和欣赏两个过程的共同作用,使得类型化成为电视剧人物塑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一部穿越剧《神话》在中国观众心里留下一定印象以来,穿越剧似乎也在中国电视剧市场中崭露头角,随后而来的《宫》大火了一把,再紧跟着一部穿越剧《步步惊心》也深得人心。看起来这几年穿越剧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可是现如今又被广电限制这种题材。发展势头被扼杀,所以笔者预测目前到此后的十年间,穿越剧的题材会少之又少甚至不复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中国传统“求实”的心理和尊重历史的官方说法。自古以来,在对中国人思想上统治者总是宣扬正统思想。而穿越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胡编乱造的真实”,因此不会让其发展。

独具特色文化长盛不衰的古装武侠剧:

提到尊重历史这个话题,不得不再谈论表面看似与之“悖论”却又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普遍为中国人所喜爱的武侠剧与古装剧。古装武侠剧可谓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历史沉淀的代表。在世界电视剧地位上都拥有独特且无法超越的地位。中国的古装武侠剧如果被别国所翻拍,国人总会觉得不伦不类,怎么都不像样。就如同旗袍一样,只有中国女人才能穿出美感和女子韵味。到现在电视剧新种类如此多样的大环境下古装武侠剧仍然是当今我们喜欢观看的电视剧类型。从我们的文化原因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上可探究一番。比如就历史因素而言,在服装道具上受众便可一饱眼福,《天龙八部》中天下五国的各色服饰令人惊艳;涉及战争场面,小说中的情景得以逼真的还原,以及桃花岛、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风 景名胜拍得如诗如画,何尝不是一场视觉盛宴。若就武侠本身而言,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又能深深吸引住观众的眼球,江湖高手的功夫场面拍得美仑美奂。观众坐在家中,就能领略各地美景、各色美女、各种深不可测的武侠神功、令人感动的感情纠葛和精美的古代服饰等等。此外,从文化心理上。武侠电视剧大大满足了我们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例如在武侠电视剧中,以暗器伤人是为侠客鄙夷的,这是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的;还有有仇必报或知恩图报的伦理道德,也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传统心理。所以武侠剧作为中国电视剧一种典型文化代表,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模仿的。国之独特。

不过近两年来出现了不少古装剧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来的势态。对于人们大多拥护原小说而反感其被拍成电视剧的民众心理来说,由小说改拍而来的古装剧能否继续良好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

二、美、韩、泰等国外剧与中国电视剧的不同审美特征

美剧与中剧:

美剧我接触的不多,不过整体风格和大框架不外乎也是那么一个稳定范围内的流动和走向。虽有变化,感觉也跳不出那个我们对它整体印象的“大围墙”。美国作为一个没有多久历史的国家,取得现在的世界地位是靠的是经济和科技。所以其电视剧里鲜有历史片。多数都是科幻和动作戏。这一点与中剧比最是明显。美剧给人的整体印象就像这个国家一样。有一股风风火火的劲头在里面。电视剧是一种快节奏,让人觉得美剧电视剧里的人总在动作,大动作小动作,反正像是用不疲劳的农民一样,基本让人回想不到一刻安静,温婉的镜头。正如他们这个国家,不是个平平静静,安安分分的主儿。当然,这种快节奏的整体印象不排除与他们的语言特征有关。而中国电视剧给人的整体印象是一种平和,轻缓。像古人说的“中庸之道”。不过也正是由于美剧和中剧一个像舞刀弄枪的侠客,一个像中规中矩的平民的特点。美剧的形式花样层出不穷,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相比之下,中剧就没有多大的突破了,一是题材上涉及的类型主要是大众现在喜爱的,少有创新题材的出现。二是对未来想象画面的电视剧类型几乎没有,笔者所了解的只有《魔幻手机》一部而已。探寻到深处的话,无疑也归因于两国国民思想深处的认知心理。笔者在此概括成自由思想下的美剧创新精神和统治思想下的中剧中庸之道。

韩剧与中剧:

韩剧算是笔者接触得最多的国外剧,所以也从那么多种类的韩剧里总结了特点一二。相较于美剧比中剧的快节奏而言,韩剧的整体印象就是典型的慢节奏了。韩剧的审美也体现在这慢节奏中,像演员间的久久凝视不语,却欲语泪先流;一句短话要停顿哽咽的说完等等,而这些又恰是为中国民众审美心理和文化传统所能接收的意蕴。韩剧情感的突显擅长以演员的眼神来传情达意;中国电视剧则是声音,动作,神态兼具。若照先前譬喻中剧像个中规中矩的平民百姓,那么在笔者看来,韩剧就是温温柔柔的闺阁女子了,更柔更轻。

韩剧在题材上也比中剧多姿多彩。也不乏创新。像前不久的一波韩剧,现代的戏却偏偏能拍出带有科幻色彩的新意,如《主君的太阳》中能看见鬼的女主;《听见你的声音中》可以透过眼睛读到人内心想法的男主;刚刚火遍亚洲余热不减的外星人都教授。这样的剧情放在中国怕是通不过审核的。为什么韩剧被很多亚洲人喜爱。通过以上提到那几部电视剧可见一斑。用美学的观点来说。美之所以成为美,是因为“真实的虚幻”和“不存在”。很多韩剧给我们展现的东西往往是现实世界中难以实现和没有存在的东西,所以就具备了美的前提。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虚幻世界”,使我们从中获得对现实的体认、生存的智慧、勇气,还有欲望的暂时满足。正所谓“人入戏,身陷其中,乐其所乐,哀其所哀,‘剧’如镜,烛照生命和人生”。所以韩剧给人感觉很美。

韩剧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传播韩国的文化和带动消费。看过韩剧的都知道,韩剧中主角都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而这些也是普通大众所追求的,在后现代社会这些也是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身份象征,存在价值所在。它既可以成为社会上层统治者和经营集团的品味、风格、身份的表现形式,并成为他们进一步宰制社会大众的手段,又可以成为广泛传播与人民大众的消费性产品。中国电视剧的性质则要纯粹一些。在通过电视剧带动消费这一点上远远不及韩剧。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也不及韩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韩国对其文化的重视。

从套路上来说,韩剧较中国电视剧而言就稍显单调了,众多韩剧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套路,韩剧总是有明显的男一男二,女一女二。故事不外乎主要围绕这四人展开。而且是典型的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男主总是高高在上,女主卑微却深得男主的心等等。韩国奉承着中国儒家思想的传统,所以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也根深蒂固。中国电视剧在创新上虽不及韩剧。但在套路上要比韩剧略胜一筹。除了传统的灰姑娘王子式的爱情,还有平等相爱甚至女富男穷的情况,这也说明了一定程度上中国男女地位越来越平等的现状。泰剧与中剧:

第一次接触泰剧也是几年前安徽台的《天使之争》,就总体印象而言,泰剧和中国电视剧的整体感觉差别不大。它不像韩剧那样缠绵悱恻的慢节奏,也不像美剧那样风风火火的奔腾之势。由于笔者所看泰剧不多,现就笔者看的泰剧与中剧最明显的特点比之一比。泰剧比较贴近当地风土人情,不同等级的人之间尊卑有别,日常生活的饮食文化都比较接地气。礼仪这一块做得尽善尽美。“很多韩剧是在谈完恋爱后,女主角患上绝症;而泰剧则常常苦尽甘来,最后大团圆,这是因为泰国是个信仰佛教的国家,所以剧中人善恶分明,而结局则讲求因果报应。在这一点上与中剧是无甚出入的。

小结:

总结看来,每个国家的电视剧审美特征都与本国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认知有关。像朱光潜在《谈美》里说道:‘“谈美,得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属于经济范畴,无论是使用还是交换,总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此,研究美绝不能离开人’。随着19世纪中期审美心理学的崛起,美学的核心问题由美的本质问题转变为审美经验的问题,能够引起我们审美经验的东西,随着人类审美视野的扩大,具有崇高、悲、滑稽、荒诞等特征的事物都加入了进来。所以美的本质研究实际上指的是对所有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的本质研究。美是指代审美价值获得了共识。国产剧之所以不被人们看好的原因,应该也有一个“实”字在里面。因为太实,太中庸,就我们审美经验看来就成不了美。而美剧韩剧收到追捧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电视剧里有我们所没有的新元素,有着离奇,科幻和不可复制等我们“无”的元素。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篇7

一、中国真人秀电影的现状

真人秀风靡世界, 自然很快就进入了中国电视荧屏的视野, 成为炙手可热的电视节目类型。不可忽视的是, 中国的真人秀节目的原创性并不高, 如今我们所说的“本土化”很大程度上只是舶来品对本土文化的正常调试和适应, 节目的基本架构和运作目前还依托着原作。在这样的情境之下, 中国本土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者急于开辟出一条风险较小, 前景大好的发展路径, 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受众要求, 于是电影产业成了一条新途径。2013年, 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开播十五周年, 湖南卫视投资拍摄了电影《快乐到家》, 虽然电影内容与节目毫无关系, 但其节目多年积累的受众人群依然为其创造了巨大的票房成绩。2013年底, 由热门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改编的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登上了各大院线, 但是票房并没有宣传时所说的那样出彩, 有评论家对此评价道:“电影版‘好声音’只用一个简单潦草的故事串成一部超长版MV, 更像一部矫情又不太真实的选秀电影纪录片。”2014年初, 又一部以热门电视真人秀节目为题材的电影《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上线, 与之前同类电影不同的是,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以7亿的高票房收官, 在《爸爸去哪儿》电视版创造领跑收视之后, 又成功地创造了本土娱乐节目被搬上大银幕的票房奇迹。

二、真人秀电影《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特点分析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是成功电视节目的衍生品, 这种衍生品脱胎于电视节目又独立存在, 首先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某种电影类型, 可是这部电影究竟能否算得上是一部电影?如果说它不算, 它的票房和口碑双赢, 创造了电影票房上的一个奇迹;如果说它算电影, 它的确没有满足电影叙事和结构上的要求。其次, 明星亲子类真人秀的出现将明星的家庭生活第一次展示在观众的面前, 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改变了娱乐圈的风气, 也借助公众人物的生活视角反观了社会生活。第三, 如果说电视节目重在传播当下的人文精神, 而电影的制作和传播就不得不考虑到商业上的运作, 电影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 新的电影类型的出现和推广如何去规避风险, 又如何在风险中求机遇, 这都是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在转型电影这条路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从《爸爸去哪儿》到《爸爸去哪儿大电影》, 它的成功几乎创造了本土娱乐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高潮的出现源于“明星父亲+明星宝贝”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带来的新奇, 当然, 也源于受众对于高高在上的明星却拥有最平凡朴实的父爱的心灵冲击。父亲, 这样一个中国人思维意识里深沉的个体形象, 父子这样一个十分特殊的情感组合, 再加上强大的明星效应和积极向上的人文力量, 构成了最具吸引力的收视元素,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亲情的珍视, 除了受众对明星私人生活的好奇心和本性欲望的满足外, 明星亲子类的真人秀对受众情感需求提供了新的出口。

三、真人秀电影的成功要素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上映之后收获高票房和零差评, 也使人们面对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作品这一现象产生一丝担忧, 对于影视产业发达的西方国家而言, 电视与电影间的相互‘嫁接’可谓司空见惯, 然而此类行为在中国虽屡有尝试, 却尚属新鲜事物。

在中国的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的历程中, 在《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成功之前, 2013年底, 爆红一年的音乐类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制作方召集两季当红学员推出以此为蓝本创作的电影《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却在声势浩大的前期宣传之后迅速归于死寂。对此, 影评人刘畅评论道:“一部电影如果既不专业又没诚意, 还想让观众走进影院为它买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该片从演员、编剧到导演全是新人, 如今就连专业制作电影的大公司, 都不敢拿这种‘三新组合’制作出来的影片上院线, 它的票房惨败自然在情理之中。”从笔者的角度来看, 这部电影最主要就是丢失了电视节目最打动观众的“真实”, 一部失掉真实的电影, 必然会失掉票房。与《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不同的是, 2014年年初上映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成了此类电视真人秀节目改编成电影作品的尝试中最成功的案例。这部记录式影片的成功有三大因素:连锁品牌效应引爆大银幕;电影内容和画面延续纪实风格, 传递真实和感动;成熟的宣传策略。一档电视节目的成功要素之一就是受众对它持续升温的关注度, 而同名电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原有电视节目的, 电视节目的收视人群便是电影的票房力量。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真人秀节目之所以赢得受众的根本原因, 其实在于这个“真”字, 如果“人”失去了“真”而只有“秀”, 那么观众为何不去选择情节性更强, 矛盾冲突更大的电视剧呢?

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要冲出目前近乎相似的节目模式的桎梏, 从而选择了走进电影产业, 这样的尝试究竟会带给中国的电影市场一泓清泉还是搅浑这一池春水, 仍需再三斟酌。

摘要:在电视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的今天, 受众已经对制作模式相仿, 播出内容相似的真人秀节目产生了倦怠, 此类节目的辉煌已经逐渐成为过去。于是, 针对这样的市场环境, 以真人秀为题材或是直接以同名真人秀节目改编的电影作品登上了大银幕, 以一种真人秀新的创作形态出现在受众的面前。本文将对真人秀电影的现状展开分析, 研究其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真人秀,电影,《爸爸去哪儿大电影》

参考文献

[1]任陇婵.电影版“好声音”:观众为何不转身?[J].视听界, 2014 (3) .

[2]许亚群.电视节目改编成电影的背后[N].中国文化报, 2014-02-19.

论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 篇8

摘要:电视媒体作为我国当今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体系,它除了有资讯的提供、文化教育和娱乐休闲的功能外,还担负着政府的喉舌、舆论监督的重要责任。但在这样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电视行业的业态和形态正在进行着颠覆性的革命,新媒体正在挑战传统的广播电视市场,让传统媒体的受众开始呈现流失趋势,为应对这种传播受众格局的变化,电视媒体应以积极的姿态重新定位并变革出一条未来市场经营之路。

关键词:电视传媒;市场经营

1电视产业关注的焦点依然是市场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媒体的格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化程度的加深,速度的提升,已超过人类历史上几个世纪的发展。作为新一代的电视观众,面对多渠道的媒介传播途径,看电视的模式变得更加自由随意,观众正在突破你播我看的传统电视模式,通过电视、手机或者互联网,怎么方便,怎么喜欢就怎么看,主动性大大增强,在上海推出的IPTV和手机电视业务中,我们发现IPTV的用户中间,70%是自己控制时间。手机电视也一样,绝大部分用户是用手机下载点播来看,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观看的内容和时间,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

2舆论导向与产业化经营

导向功能与产业功能在本质上并不是相互矛盾的,更不是在强调电视发展的产业经营时要弱化舆论导向。

“湖南电视现象”在我国电视产业进程中十分引人注目。其对传媒产业及传媒研究领域带来的冲击,从一个侧面呈现出电视产业发展道路或者说模式探索的一些特点。如在开拓全国市场过程中,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对品牌栏目的打造策略,都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大产业”目标的运营,即依托资本市场,广告、节目、有线网络三业并举,致力于打造电广传媒的“旗舰”地位,无疑是电视产业探索中的有益尝试,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电视传媒业面临着内外竞争压力下,湖南电视产业发展中对系统资源做出的新整合,无论是提出“资源重新配置,资产重新组合,结构重新调整”,还是确立“集中优势、创造品牌、强力扩张”的改革目标,实际上都触及了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旅游卫视的出现,也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它在公司化和市场化的运作中,民营制作公司的参与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其实,民营电视的发展也正是我国电视产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民营电视机构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节目制作业务,而是依托节目制作优势和优质节目资源,拓展到产业中下游和其他相关产业,跨媒体资源整合和跨产业运营成为重要特征,表现出要在产业链中博取某种主导地位的企图。

3电视市场多元化播出开拓新的消费市场

以广告为核心的免费模式正走向与付费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传统电视靠提升收视率,吸引广告商投广告,观众收看电视是免费的,但广告是有偿的,而今天的电视逐步走向付费模式,电视转移到手机,手机就是付费的,IPTV也是收费的,这种按次收费,按月收费或者按照节目包付费的方式正改变传统电视市场经营模式,同时视频广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视频广告只有电视台可以播,现在走进餐馆、酒吧、卡拉OK厅、电影院都会看到广告的存在。由此,产业中的各个环节将配合观众以及广告商的需要,从生产到播出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控制,紧密分工,以适应变化,假如现在有某个热播节目,这个节目又有配套的游戏,那么游戏的制作商必然和节目制作商有合作,而节目场景地如果又有实体场所,广告商也可以将产品在场景地中体现,最终节目商、游戏商、场景提供地,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共生共利的关系,获取市场最大利润。

广播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篇9

文章索引:

一、宏观视角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播

( 一)政治层面------传播全球化与广播意识形态话语重构

( 二)经济层面----境外资本的进入与广播集团化、产业化

(三)文化层面---广播的文化防御与文化扩张策略

二、微观视角  技术、节目---中国广播应对全球化的两个主战场

(一)技术方面---广播技术要抢占“制高点”

(二)节目方面---整体的低成本战略与节目形态的多样探索

早在三十年前,坚信技术具有决定力量的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大胆预言“地球将变成一个村庄”,电子信息瞬息万里,全球生活同步化,时空差别不复存在,海角天涯刹那可达。三十年后的今天,果如麦氏所言:各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由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而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这一在20世纪最后5年里各个阶层广为流行的话语,从出现之初便成为解读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共同倚靠的一个重要语境。

在全球化的诸种体现形式中,几乎没有什么像国际品牌、大众文化工业品以及成千上万人观看现场直播重大事件那样如此直观、覆盖面广且渗透力强。很少有人怀疑,我们最直接感受和经历的全球化形式是文化全球化。尽管3000年前社会之间的文化互动已经非常复杂,但是,形象与符号的剧烈运动以及思维模式与交流模式的广泛传播是20世纪晚期和新千年才有的特征。由于当代电信、广播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前发达,使得文化交流的全球覆盖范围、交流量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将当代中国广播的发展、演化、应变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下进行研究、解读,至少原于三方面的理由:

一、文化“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文化趋势。  正如西方学者所言:当建立文化生产、传播和接收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文化交流过程的制度存在时,我们就可以谈论全球化了。具体来说,这一全球性基础设施包含“技术”、“语言”两个层面;毫无疑问,随着数字技术、光纤电缆、互联网等技术领域一次次急速变革,有效地改变并确实使传播的基础设施全球化了;通过双语和多语主义普及,共同的语言和语言能力已经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和思想更易传播,英语作为全球语言体系的核心,已经变成了最重要的混合语,成为全球化交流的主要语言;全球化的文化市场正在形成,一系列真正的全球化媒体-----娱乐信息公司已经形成,一个由约20---30个规模非常大的跨国公司组成的集团占据了全球的娱乐、新闻、电视等市场,并且几乎在每个大陆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文化和经济地位。

二、中国的传播事业必将越来越多地带有“全球化”的印记。    随着中国加入WTO,现存的封闭的传播体系必将发生变化,传媒政策、制度上的“有条件、适度、早晚”的开放将逐渐引导中国传播事业进入全球化轨道。2001年伴随着WTO的日益邻近,中国的传媒政策已明显显露出某种意义上的松动迹象:10月24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宣布,其旗下的CETV部门将成为首个被允许在中国地区进行有线电视运营的电视频道,普通话资讯和娱乐频道CETV将于2002年1月起开始向中国南方地区的有线电视用户提供节目服务。与此同时,中国国家电视台的第九套节目也将落户美国主流有线电视系统。由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以及中国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中国传媒与世界的互动成为必然。中国的传播事业必将越来越多地带有“全球化”的印记。

三、将中国广播发展、演化、应变置于“全球化”语境中剖析,比较容易做到宏观把握。  “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一种解读当今传播现象、研究媒体改革的视角。将中国广播的发展、演化、应变置于这一主流语境中剖析,比较容易做到宏观把握。对于当今的中国广播改革来讲,无论学者与新闻实践者都承认,小打小闹、一招一式的微观改变显然不能根本上扭转中国广播的不利现状,以往停留于“就广播谈广播、就节目谈节目”的改革思路也已然不能应付当今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因此,在谈到广播改革策略时,换一种思路、换一个层面,在宏观背景下分析利弊、寻找对策也许会找到些新方法、新途径。

当今世界,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摆脱全球化进程的影响。这些进程体现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的社会领域。全球化最好被理解为一个多面的分化的社会现象。不能把它看作一个单一的状态,相反它指的是在社会活动的所有关键领域中不断全球化的相互联系模式。 要理解全球化的动力和后果需要了解在每个领域中不同的全球联系模式的情况。因此,本文分别从宏观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播的生存与发展和微观层面:“技术”与“节目”----中国广播应对全球化的主战场入手进行分析。力图提供一种宏观的全景式描述与微观的可操作方案。

宏观视角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广播

政治层面------传播全球化与广播意识形态话语重构

谈到“全球化”给中国广播带来的挑战,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节目直接进入-----国外广播节目、音像制品的大量进入;其二、技术进入-----数字卫星广播、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带来广播传输设施的全球化;其三、跨国公司进入-----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兼并、购并等方式直接进入中国广播市场。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语境。中国广播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肩负着党的宣传任务,它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但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传统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与新闻控制都将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

一、信息技术的普及挑战传统新闻控制。  信息时代的三大前沿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作用于广播,广播因此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为传播”,具体表现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广播使得境外广播能够轻松越过政府控制壁垒,传统的对短波电台实施干扰的广播控制手段,作用越来越有限;  随着2000年3月世广卫星“亚洲之星”的发射成功,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急步而来。亚洲之星的一个波束就可以覆盖1400万

平方公里,对中国而言,可以做到整个国土100%的覆盖。在世广系统服务区中的任何人,只需一个小巧的接收机,就可以直接从地球同步卫星上接收信号,可以收听到世界顶尖广播电台的节目。这意味着国外电台可以通过卫星数字音频广播平台进入中国广播领域,即使现阶段可以采取接收端加密保护措施来进行广播控制,但从长远看,这一控制并非无懈可击、无坚不摧。

二、中国加入WTO后, 境外节目与跨国公司的准入导致的多元话语空间客观上增加了新闻控制的难度。 加入WTO后,作为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总协定允许少数成员在2005年以前,可以存在与最惠国待遇不符的暂时性措施。换句话说,在“入世”的头几年,我国还不会开放新闻业,国外传媒打入我国并享受国内传媒相同的待遇,还不可能成为事实。但是,关于2005年以后新闻业开放的承诺表,终归要制定出来。事实上,某些境外刊物,如时尚、休闲的刊物已开始在我国发行,渐渐还有其他非新闻类报刊也会在中国发行;原版杂志、期刊、非新闻类报纸也将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出版中文版,直接供中国读者消费;图文电视、视频点播等增值服务在“入世”两年内外商投资也可达到50%。境外节目的直接进入以及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传媒这些都会给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方面带来重大影响,境外文化产品输入、多元化话语空间的形成必将对中国原有的传播模式提出新要求。

在传播全球化以前,各国的传播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下,较少或根本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更多地取决于本国政府力量、经济力量的愿望和取向。近些年,随着传播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多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范围扩大、数量增加、频率增多,多元的观念、价值体系接触、碰撞的机率逐步增大,只要不是完全封闭的国家必然会受到来自他国文化的或多或少的冲击。对于我国来讲,随着加入WTO,媒体进一步开放带来的传播全球化必然会对原有的意识形态话语建构方式提出重构要求。先前部分的传播模式、宣传定式要做相应调整与改变以适应传播全球化的整体趋势,这种重构实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意识形态话语重构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传播中的“堵”与“疏”的关系。“堵”通常意义上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必须创造出一种与资本主义相对隔离的信息环境,以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比如“干扰西方主要国家电台的广播、禁止居民收看境外电视、禁止国外报纸进口(除了极少量的供某些国家相关和研究相关使用以外)”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有一定理由,而且在特定时期也产生过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我国加入WTO后媒体进一步开放,先前这些“堵”的措施越来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由高筑墙的“堵”到多渠道的“疏”。有学者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所拥有社会信息量还很小,前者犹如高原,后者犹如盆地,落差很大,前者对后者保持的潜在冲击力自然也很大,巨大的信息落差,对国家安全构成隐患。我们过去意识形态话语建构中一贯的“低信息量新闻”、“单向度舆论”这些高筑墙“堵”的方法显然已经阻挡不住境外信息洪水般的冲击。如果现在不想办法减少这种落差,等到人民一旦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就会产生受骗感,就会对本国的政治产生不信任。这种受骗感和不信任,会变成国家和社会不稳定的根源,在特定条件下,会演变成为对政治的巨大冲击力。

由高筑墙的“堵”到多渠道的“疏”就是逐步加大输入公民的社会信息量,包括所谓敏感信息与负面信息。关于有效“疏导”,当年,毛泽东就很认可这种做法,毛主席在50年代决定向经过挑选的人提供一份四页的报纸----即《参考消息》,上面刊登的全是译成中文的西方通讯社的消息,后来他在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时,用了“免疫”这个词。他说,如果我们让人为了防病打防疫针,为什么我们不能对危险的思想采取同样办法呢?  对此,心理学家麦奎尔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也提出了相同的看法:假如一个传播对象最终会听到敌对的观点,那么先让它听到一些相反的论点让他在精神上有所准备,他们就很可能抵御后者的劝说。

对于中国广播来讲,由于当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们收听境外广播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广播传播中意识形态话语重构要求较之印刷媒体来讲更为紧迫。广播在意识形态话语重构中要注意“扩大信息容量”、“容纳多维度舆论”。 目前可以设想的是,先以电台网站作为“试验田”,将一些所谓的“敏感信息”、“负面信息”放在网上传播,逐步增加人们对于负面信息的承受力,增强人们对这些信息的免疫力。 再逐理步扩展到地方区域性电台。

此外,在广播意识形态话语重构方面,我们还需注意克服对外广播中的“不全面、只褒不贬”的报道模式,因为这种报道模式不符和西方国家受众的习惯,不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有时候还会引起反感。正如有文章指出:“许多境外受众认为我们的传媒只是宣传工具,他们宁可先从其它媒体搜寻信息,即使是关于中国的信息。这值得我们重视,对境外受众,我们更需先赢得他们的选择,然后才谈得上宣传效果。”

经济层面---境外资本的.进入与广播集团化、产业化

2001年对中国传媒业来讲是举足轻重的一年。这一年境外资本通过多种渠道、各种方式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的传播事业中来。在全球化进程中首当其冲的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美国AOL-时代华纳、维亚康姆、德国贝塔斯曼等跨国传媒集团都将中国作为自己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德国贝塔斯曼在“缝隙中积极腾挪”,先是以书友会的形式进入中国上海,很快又与中国图书公司合作出版《车迷》杂志和中国建设部合作出版建筑方面的书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终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出版社和影像制作; 10月1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凤凰卫视中文台进入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线网络,作为凤凰卫视的主要股东新闻集团同时表示他们正在就另一条全新电视频道在广东省落地事宜与国家广电总局面进行协商,并预期于短期内达成协议。新闻集团以StarTV作为传输平台,已有7套节目在中国规定的范围落地; 全美第二大媒体公司维亚康姆也打算效仿新闻集团的做法,买入香港的一家广播公司,以期在巨大的中国市场站稳脚跟;AOL-时代华纳年初收购香港华娱电视,最近华娱电视的节目被准许在广东地区有限电视网落地;新加坡报业控股进入的速度也不甘人后,日前与中国翡翠互动合资在香港成立制作公司---翡翠传讯,新公司将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播放2---3小时的精选节目。

境外资本介入中国传媒市场必然会掀起新一轮购并热潮,在这一浪潮中,弱小公司、单兵做战显然已经不能抵御国外强大的资本势力。 跨国公司雄厚的资金、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先进的技术与多样的节目形态必将会对传统的广播进行新一轮的冲击。面对冲击

,国内的1000多家电台只能信奉“团结就是力量”,抛弃旧有的条条框框,手拉手才能办大事。团结首先是本行业内部的团结----走广播电视集团化道路;其次是跨媒体跨行业的团结-----走竞合传播、媒体协作道路。

2001年12月6日中国广播电视集团正式挂牌,这意味着中国的广播电视迈出了标志性的一步。虽然挂牌之初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仪在松散联系的层面上,但这至少表明了一种积极的政策指向。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给中国广播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可见的是,中国广播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改变过去分散割裂、各自为政的局面,集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办广播、办出特色、办出新生。

一、兴办“区域性大台”与“地方专业台”:  在政策为广播搭建的这个集团化的大平台上,广播较之电视尝试的步伐可以更大一些。例如,可以按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选择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广播大台,区域中的其他省市则改办各类专业台。以西北五省为例,可以在西安建立区域性广播大台,播放中央及各省、区的重要新闻,覆盖整个西北五省;其他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则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设立地方专业台----如民族电台、经济电台、文艺电台、旅游电台等;各省、区内部的市台还可办服务性更强、社区性的电台-----如路途电台(适应行车路中的每一个人);谈话电台(各种方式的谈话、讨论,主要是热线电话)、社区电台(播放不同类型的节目,服务于本社区)、成人电台(播放适应成人听的音乐及婚恋、家庭等内容)、女性电台(专门为妇女提供就业指导及生活指南方面内容)、大学电台(专门服务于各地的大学生活的电台,以音乐节目为主)等类型电台。

广播办“区域性大台与地方专业台”的设想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在我国现行的西北区、东北区、华北区、华南区、西南区区域内生活的人们一般具有各自区域较一致的区域特点,通过区域性大台来反映这些一致性,通过地方专业台来反映各区域内的个体差异性。这样做能够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办广播;  其次,专业化道路是中国电子媒介改革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广播改革,必然要走服务于“细分市场、定位受众”的专业化道路。借鉴广播诞生地美国的广播发展之路,我们可以看到,自50年代电视兴起以来,广播已无法以综合取胜,只能以专业化求生存,目前美国的广播节目都是类型化节目,即一家电台主要播出一种类型的节目,当前美国电台已多达23个基本类型。区域性大台与地方专业台的分工正适应了这种潮流。

二、广播跨媒体、跨行业协作战略:   跨媒体协作是指广播可以与电影、电视、杂志、互联网、文娱活动及其它所有现实媒体相结合,实现广播节目的高效传播和广播产品的再产品化。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除了兴办自己的广播之外,还拥有网络----汉语新闻网、环球华人网、电视网和英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法语、俄语、朝鲜语、日语等11个站点的信息集群网站; 电视---通过亚洲二号卫星向中国各地传送国际新闻电视节目,有《今日世界》、《世界纵览》、《经济报道》,《环球新闻杂志》等栏目。 报纸、出版--- 办有《世界新闻报》、《信使报》和《信息与回声》报。 还办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正是通过广播---网络---电视---报纸----出版各媒体的有效联动成为新一轮广播复兴的生力军。

日本的索尼集团最近推出了一种跨媒体协作战略对中国广播也不无启迪:索尼公司将一部新片的故事情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因特网上播放,一部分在影院上映。观众如果只看网络版和电影版中的任一部分,都不会清楚故事的结局。此举使得索尼公司有效地将旗下的网络公司与电影公司联系起来,互为背景、相互贡献,因特网播放与影院上映同时收费更使索尼取得了1+1>2的经济效益。 广播也可以利用复合传播的优势实现传播效果与经济收益的最大化。

跨行业协作是指广播与传媒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如江苏省广播电台与省交通厅、公安厅合作共同打造“江苏交通广播网”(于2001年7月21日正式开播)就是广播跨行业协作的成功范例。“江苏交通广播网”将当地现有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交管部门的信息资源重新整合,在空中形成绵延45000公里的巨大收听网络,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主要交通干线最快、最新的权威信息。交通和公安交管部可以利用这一网络,进行交通疏导、安全援助、法规宣传和紧急调度等。

文化层面---广播的文化防御和文化扩张策略

全球化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企图利用自己在全球化的有利位置向别国推销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企图同化他国人民,将他国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轨道中来。正如美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传播学者乔姆斯基所言:美国利用WTO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国家、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就是如何保护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如何强化民族认同。

WTO为中国参与到世界大家庭的共同繁荣提供了某种契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全球化引发的民族认同重建等问题。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中国广播义不容辞地要担当起“文化防御”与“文化扩张”的使命。

一、文化防御策略      文化防御是指以积极方式来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这种抵御不是不假思索竖起高墙,拦截在外,而是一种批判地吸收、合理地引进的过程。正如前文所述,全球化给中国广播提出了意识形态话语重构的要求,要求广播节目在内容选择上要改变过去“单向度舆论”的做法,适当地选择一些负面信息、敏感信息,不断提高听众的“免疫力”。这种主动出击就是一种积极防御策略。

积极防御策略还指来自节目形态方面的大胆尝试。研究表明:受众对于境外节目所谓的“喜好”,大部分来源于“好奇心”----对节目形式上的好奇(如:凤凰卫视婚恋节目----“非常男女”最初受到欢迎就是因为国内没有见过可以这样做的婚恋节目)、对节目内容“闻所未闻”的好奇(如:一些境外电台电视台可以经常听到一些所谓的敏感信息与负面信息)。我们过去节目形态单一、内容整齐划一,激不起人们的好奇心,因此一旦有一些新花样的节目、一些看似敏感信息的出现便很容易引起关注,引发人们一窝蜂地收听收看。

解除人们对境外广播的“好奇心”,要在内容选择上做到“正反两面说”,容纳多元观点具有更大包容性;在节目形态上进行大胆尝试,先期引入国外的一些节目形态,让国人熟悉起来,等到将来见到类似的节目时不致因“新鲜、好奇”而陷入盲目迷恋。

二、文化扩张策略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一个是“应战”,一个是“出击”。一方面我们要积极防御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主动出击,将自己的先进文化介绍出去。文化扩张是文化的本质特点,文化生来就是以传播广远为理想的,正是扩张使得本民族的文化得以存活与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大融合。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与悠久历史,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理应更加强大、焕发勃勃生机。

广播电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在当今世界能够有效地实现文化扩张。在实行文化扩张战略时,要注意“节目形态与国际接轨、节目内容本土化、民族化”。只有节目形态与国际接轨才可能被国外受众选择;只有节目内容本土化、民族化才能持久在吸引国外受众的注意力。

(一)节目形态与国际接轨:    学者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在节奏、长短、间隔、广告插入频度等方面有不同特点。比如欧洲人第一次看美国电视往往对节目被不断打断、节目的主要部分如此简短、广告如此泛滥感到震惊;而美国人第一次看德国电视时,往往会对节目速度太慢,播音员一念就是15分钟、节目中途不会被现场报道、商业广告、预告片打断而迷惑不解。为了有效地实现文化扩张,我们的节目形态就要尽量与进入国接轨,在节奏、速度、节目单元的长短等方面都要与之相适应,以符合国外受众的收听收视习惯。

(二)节目内容本土化、民族化:  与境外媒体进入中国利用国人的“好奇心”同理,中国的广播电视要进入他国,也需好好利用国外受众的“好奇心”。节目内容本土化、民族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他国受众的“好奇心”。东方的神秘一直是西方的追逐,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为广播电视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无论“西夏古乐”还是“滇池风光”、无论“摩梭女儿国”还是“游牧鄂伦春”、无论“沪上摩天大楼”还是“京城九曲胡同”都会引发国外受众无限遐想空间。本土化、民族化的内容建构方式,一方面能持久、有效在吸引国外受众的注意,与此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输。

微观视角    技术、节目--中国广播应对全球化的两个主战场

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广播的全球化背景,然而具体到中国广播与国外媒体直接交锋的阵地则是“技术”和“节目”两方面。通过对这两个主要战场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广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技术方面----广播技术要抢占“制高点”

传播全球化以“技术”为先导,无论是文化输出还是输入都要依靠技术来实现。为了在与境外媒体竞争中更具优势,中国广播要发展,在技术方面不能亦不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而是要高起点进入,先行抢占“制高点”。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是信息时代三大最为重要的技术。专家预言“数字化传媒”将成为传媒的主流。广播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个技术发展阶段后,正进入数字音频广播新阶段;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体传播工具层出不穷,如数码录音笔、MP3播放机、3G手机、光盘刻录机等,这些设备使得广播在采、编、播方面已经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从前稀缺的频道资源成为富裕资源,从而提供了针对各类特定受众的数量众多频道的可能性。  而与此同时,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又使得广播传播得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弗远届的“广为传播”。

中国广播在发展进程中,要注意时刻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广播改革中来。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有珠江广播电台,这个位于珠江三角洲不大的电台,在广播改革中始终能走到前列,除了得益于很强的改革意识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广播新技术的利用。早在1988年国内大多数电台仍然局限于调幅广播时,珠江台就率先推出“调频立体声广播”;在1996年又在亚洲首先实现了数字音频广播(DAB)。珠江台正是在广播技术方面的“先声夺人”使得它始终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挺立潮头。

目前广播技术方面可以尝试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卫星数字音频广播;一个是调频副载波数据广播。

(一)卫星数字音频广播:  卫星数字音频广播是数字音频广播的一种(另一种是地面数字音频广播),它是卫星技术与数字音频技术的一种完美结合,具有数字音频广播的所有优点:一、音质纯净,如同激光唱盘一样;二、抗干扰能力强,在移动接收中也没有杂音和干扰;三、每个电台所使用的频带非常窄,从而能够大增加可利用的频率数量;四、能够提供传送数据等多种业务,广播功能大大扩展。如不仅可以听收音机,还可以“看”收音机,要想知道正收听的歌曲出自哪一张光盘,只需按一下相关键,就能在显

示屏上看到这张光盘的背景资料。它同时还具备存储资料的功能,可同时提供如交通状况、公交乘车指南、广播节目时间表、新闻短讯、股市行情甚至市场分析等信息。未来还可与因特网相连,实现互动功能。

目前美国世广卫星集团正在实施一项卫星数字音频广播计划,计划发射3颗地球同步卫星,向全球直接播放数字音频广播。位于世广卫星系统服务区中的任何人,无须巨大的碟状天线,只需一个小巧的接收机(目前日立、松下、三洋、JVC三大公司已经生产出这样的卫星收音机),就可以直接从地球同步卫星上接收信号,可以收听到世界顶尖广播电台的节目而不必放弃本地的优秀电台。这种卫星广播超大的覆盖率可以帮助区域性电台或节目供应商拓展自身业务。借助卫星技术,中国广播可以传播得更远更广,这对于加强文化凝聚力与民族认同来讲是不无裨益的。

(二)调频副载波数据广播:  调频副载波技术是指利用调频广播的闲置资源进行电台广播、数据传输、信息交换等。调频副载波的市场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在广播电台,高端频带属闲置资源,对它的开发利用不需增加任何投入,在不增加工作量的同时又使被闲置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谓一举两得;其次,全国10KW的调频台约有1000多个,其中高山台占十分之一。使用副载波技术可以把已有的空中覆盖面利用起来,再把各个基站联网,将形成一个与主信道相同的、覆盖全国的数据广播网;第三、该系统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传输个人信息,而且可以传输其他广播方式的任何信息,如新闻信息、股票行情、电子邮件、图片等,而这些信息只是信息源的不同,没有其他传输发布的技术障碍。

广播在技术方面抢占“制高点”,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外现有的已搭建好的平台,如前文所述的世广卫星广播系统,将自己的节目数字化、国际化、民族化处理之后,利用他人的平台输送出去,这样做较为经济、见效也较迅速;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进行自主开发,建设中国人自己的信息传输平台、传播技术,确立自己的传播技术标准。这样做可以免于受制于人,同时也提高了整个广播的技术准入门槛。

节目方面:  整体的低成本战略与节目形态的多样探索

中国现有的1000多家电台,大多为综合电台,广播节目是方方齐全、面面俱到。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电台改革中同时都遇到了“节目众多听众量小、广告稀少资金短缺”的相同问题。以国家电台中央台为例,现办有8 套节目,只有第一套节目覆盖达到70%以上,其余7套节目覆盖狭窄、受众稀少。就是第一套的黄金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最新的受众调研也表明:有效受众不过4000万。8套节目、1000多人办广播换来的是年均1亿多的微量广告收入。显然投入远远大于产出。要改变目前的尴尬现状,广播必须走节目整体的低成本道路,集中有限资金投入有效益的广播节目生产中去。

一、节目整体的低成本战略:     广播走“节目整体低成本战略”原于以下原因:

(一)借鉴国外广播发展经验,低成本战略被广泛地实施而且被证明有效、可行。 以广播最为发达的美国为例,全美有11000家电台,当电视出现并挑战广播优势地位时,广播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确定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从50年代至今,美国广播已摸索出几十种专业化途径,一家电台就以一种专业化节目类型取胜,如本地电台的音乐类型就可分为老式摇滚音乐台、中途音乐台、专辑摇滚台、美国黑人音乐台、西班牙音乐台等,除此之外,还有谈话节目台、全天候新闻台、宗教台等。这些电台大多由10几个人组成,以音乐或谈话节目为主,节目的制作成本很低,且所有的电台都有自己服务的目标受众,以此赢得稳定的广告收入。全美的11000多家电台,1/3是低成本的音乐类型台。这些低成本的电台不但有效地抗衡了电视的冲击,而且广告收入连年增长,年平均增长达到10%。

(二)境外媒体的进入对广播的广告、资金都会构成新一轮围攻,低成本战略可以节约成本,集中有限资金办精品。 境外媒体进入必将会部分抢夺广播原有的受众市场、广告来源,使广播原本紧张的资金状况进一步恶化。对于广播来讲,要想生存,唯有先“节流”---改变原来遍地开花精办广播的模式,在完成好党的宣传任务的前提下,该收缩战线就收缩,该削减成本就削减。然后再“开源”----将有限资金投入到能产生效益的广播节目中来,以此争夺稳定的受众群与广告量。

(三)节目低成本战略符合受众当前对广播“移动收听”与“伴音”的新需求。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以及旧有的印刷、电视的冲击,人们对广播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收音机越来越成为移动中人们(有学者将之称为“动众”)的收听工具,也越来越被当作“背景”、“伴音”的工具。对于广播,人们更关注的是它能否做到“移动中的清晰收听”和“三心二意状态中的轻松娱乐”。这也是为什么数字音乐广播电台一出道便大受欢迎的缘故。

“高质量的收听效果”和“音乐娱乐节目”这两个要素分别从形式与内容方面给现时广播重新定位。大批此类节目的诞生不仅有限降低了广播节目的制作成本,同是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听众的需求,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目前,在节目整体低成本战略方面已有先行者。广东有线广播电视台2001年8月推出了包括“流行音乐频道、钢琴音乐频道、少儿音乐频道、古典音乐频道、背景音乐频道”等5套数字音频广播节目。每套节目播出6小时,24小时循环播出,同时这5套节目也按模拟方式同步广播,听众也可通过调频方式收听。

二、节目形态的多样探索:   节目整体的低成本战略说到底是为了腾出资金进行多样化的广播节目形态探索,开发后广播产品。从而达到“以精品节目与境外媒体抗衡,以后广播产品实现多方营利”的最终目的。

前文已述,为了更好地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我们的节目在内容、形式上都要做相应调整,说到形式调整,主要是指将国外的节目形态先期介绍到国内,让人们先熟悉起来,避免因“好奇”产生的盲目迷恋。节目形态的探索一方面就是为了上述原因。再者,就是通过多元节目形态的尝试,精办一些节目,开发后广播市场。比如说,一些经典的节目可以通过音像出版、网上有偿下载收听等方式获得收益。这里举两例进行说明,前者是“交互式多情景广播剧”、后者是“纪实广播”。

(一)“交互式多情景广播剧”:    它是基于数字广播基础上的一种新兴广播形态,由英国BBC广播电台最早制作。这部名为“财富轮盘”(The Wheel

Of Fortune)的交互式广播剧已于2001年9月19号和20号同时在BBC属下的3个广播电台播出。其中第三、第四广播电台播出了“财富轮盘”的两种版本,而在BBC网站上播出了第三种版本。听从可于广播剧剧情发展过程的若干关键点在3种版本之间进行切换,实现情节交互,由此有效在创作出自己的故事情节。BBC已经计算过,从头到尾有多达900多亿种方式能收听这一广播剧。这个节目一经播出便大受英国听众欢迎。

无疑,像交互式多情景广播剧这样的新型广播节目形态对于中国听众来讲是陌生的、新奇的,类似这样的新型节目形态,对于国内广播来讲,可以先行移植进来,进行中国化改造,在破除人们对境外节目好奇心的同时,也不断丰富了自身的节目形态。

(二)“纪实广播”:    纪实广播是采用典型音响,通过提炼、再创造的手法对时代、对历史、对民生进行忠实纪录与重塑的一种广播形态。由于声音不可捉摸的突然性和间隔性,纪实广播会使人有一种接近而又模糊的好奇,它的联想性弱于文字,强于画面,给声音制造思想空间创造了一定余地;它的直接还原性又弱于画面,强于文字,从而能制造一种模拟真实的情境。纪实广播不仅仅是一种听觉体裁,而是一种建立在相对真实基础上的感觉体裁,以上特征赋予纪实广播在表达民生、纪录时代方面广阔空间。

分获1999年1998年亚广联大奖的“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和“刘健和他的瑶歌”是纪实广播的代表,它们都具有如下特点:一、珍稀音响(如“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中采自长江源头的滴答水声、冰柱融断的声音、人走在冰雪上的咯吱声、冰川滴水声与河水声交融在一起的声音等珍稀音响;又如“刘健和他的瑶歌”中的盘琴声、瑶歌等都是不易获得且渐渐消失的声响资料);二、哲学命题(如“走向正在消逝的冰川----寄自长江源的家书”中所关注的人类与自然的和协相处;“刘健和他的瑶歌”中所关注的个体的执着精神以及民族文化保护等)。纪实广播将这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可以称作广播中的精品,对于这类广播不但具有初次使用价值,更具有再次使用、再次开发的市场需求。将它们制作成CD、MP3等后广播产品,或者放在网上播出,不但可以更大范围实现广播的传播价值,还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

本文分别从“宏观方面----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对中国广播的影响”和“微观方面----广播在技术、节目两个交锋的主战场,将遭遇何种挑战及如何应对挑战”这两个方面论述了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广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广播所面临的情形必然会发生变化,文中所论述的一些策略可能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但不管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既然中国广播已经不可避免地加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今后一切的广播改革、发展战略都必须考虑到“全球化”的因素,只有置于这一语境下而生的各种策略、各类措施才能克服短视、顺应时势!

★ 均衡发展标语

★ 学校均衡发展公开信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材料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 社会学视域下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的论文

★ 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简报

★ 街道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 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对策

上一篇:理念左 步伐右 浅谈备课心得下一篇:一年级语文教材使用个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