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2024-06-25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0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1

例1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安排的,设计了学生熟悉的检查身体的情境(如上页图)。首先统计学生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和现在的体重情况,并把数据填入单式统计表中,然后提出:“如何在一个统计表里表示呢?”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设计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可在观察的基础上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用“正”字记录法,本册教材中没有再出现提示,在学生收集两年的体重数据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在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根据统计表回答的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统计表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如,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化建议等,从而明确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做一做”安排的是对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人数的统计,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在复式统计表中给出了一个班级参加四种课外小组活动的人数,其余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本班或其他班级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讨论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2.例2的教学。

例2是在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某路口过往车辆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使学生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如上页图)。从数据来看,当在一条比较宽阔的马路上统计20分钟后,所得到的数据比较大,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每个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呢?太麻烦了,怎么办呢?”这是例2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材中虽然给出了过往车辆的数据,但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现场收集,也可以用播放录像的形式让学生记录、采集数据。在记录数据时,教师要明确要求用“正”字记录法,对得到的数据,教师可有意识地加以整理,便于用一个表示5辆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在学生完成统计图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回答统计图后的简单问题,并让学生继续发现问题。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这样的一个问题: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教师可让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使学生明确根据统计图表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测,以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例2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提供的素材把统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如有条件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而加深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调查班级同学喜欢吃的蔬菜情况,把学生的饮食情况与填写复式统计表结合起来,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

第2题,安排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视力情况的统计。此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通过二年级学生与五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的对比,让学生了解视力情况是如何变化的。题中特别安排了问题:“你想对视力在5.0以下的同学说什么?”使学生把统计的结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视力有问题的学生找到视力下降的原因,从而增强保护视力的自觉性。

第3题,设计了一个教室图书角的场景,如果班级中确实设立了图书角,则可以进行随机调查、收集信息。完成统计图后让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和在100以内)。

通过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教学过程:

师: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那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想去看吗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随 着“希望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到鸟岛去旅游。愿意吗?

不过,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解决旅游途中遇到的问题。师:来,我先做一下准备运动!开始了哦

1、口算题开火车回答

2、说出下面数的组成个别回答 师:那我们就出发去鸟岛

既然小朋友们都说好看,希望小学的小朋友们也忍不住了,仔细观察这幅图画,在码头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船头写着的限乘68人什么意思?

师:如果现在四个班级的小朋友同时乘坐这一艘船前往鸟岛,能坐下吗?(生估计一下,结果是:不能,这时让学生陈述理由)

师:因为一艘船坐不下所有同学,所以老师便和船长商量,决定用2艘船来运送同学们,要求同学们按班级顺序上船。看,船来了。二(1)班和二(2)班的小朋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先上了船。如果要求现在船上有多少人,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生答:加法)

师:那么该怎么列式呢? 生:23+31=54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答)

师:谁和他的想法相同?还有不同的算法吗?(生答,让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口算方法: ①3+1=4,20+30=50,50+4=54; ②23+30=53,53+1=54; ③20+31=51,51+3=54。)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算出了现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还能不能再上乘客了? 生:能。

师:按班级顺序,该哪个班上船了? 师:二(3)班还能上多少人? 生:14人。师:谁会列式? 生:68-54=14(人)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①60-50=10,8-4=4,10+4=14。

②列竖式计算,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③64-54=10,10+4=14。

师:二(3)班上了14人以后,还剩下多少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减法)师:谁会列式? 生:32-14=18(人)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算的吗?

师:当二(3)班的14名学生正要上船时,二(3)班的班主任老师说话了,“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分开坐船,我多不放心呀!”

师:同学们,现在二(3)班的老师不愿让他班上的小朋友分开坐船,如果让你来安排,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让二(1)班和二(2)班的先走,二(3)班和二(4)班后走。师:二(3)班和二(4)班的小朋友能合乘一艘船吗? 生:不能合乘。

师:为什么?(生说明理由)师:谁会列式? 生:32+39=71 师: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口算吗?(生一一回答)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让1班和2班共乘一艘船,3班和4班共乘一艘船这种乘船方式不行,那么该怎样乘船,才能使4个班的同学能同时去鸟岛呢?同学们讨论讨论好吗? 师:同学们,有主意了吗?

(生汇报:1班和4班共乘一艘船,2班和3班共乘一艘船)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吗?(生:同意)你们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1班和4班一共62人,2班和3班一共63人,这样安排就不会超过限乘人数。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真了不起,看,二年级同学们上船要出发了。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屏幕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到鸟岛上去参观吧!鸟岛的叔叔阿姨为了让小鸟的生存环境更好,他们为小鸟们做了很多漂亮的小房子(出示课件),你们能帮小鸟找到它们的家吗?请先在脑子里帮小鸟找找家,等一下再汇报。1.帮小鸟找家。

2.从这个图上我们发现还有一只鸟(没有家、好可怜)?

3.师:那请你在这三座房子里选一个你喜爱的小房子,替这只小鸟写一道对应的算式,使它也有一个温馨的家,好吗?

师:你们真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朋友们都给小鸟找到了家,它们也没有闲着,来到了树林里给小树治病来了。老师要看看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可以为小树找到病害,除掉害虫。

师:害虫除掉了,小树健康成长了,长出了大大的苹果。不过得先回答对问题,水果才能掉下来哦!

师:摘完了苹果,老师从篮子里拿出了两个,你们猜,这位小朋友在想什么呢? 师:那你们知道哪个更大吗?老师可以给你们一个条件。

师:老师还在沙滩上看到了许多鸟蛋,老师打算把它们放进篮子里,你们能帮一下老师吗?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3

设计意图: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招呼人家,体验这份喜悦。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其中的“挂、露、翻、举”使整个画面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极富生命的动感。针对于二年级孩子的已有发展水平,我采用表演诵读法,把静态的语言文字,化成动态的行为表现,从而内化为一种情感的积淀,扩展了“最近发展区”。在体验、感悟图画的美和语言的美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同时考虑到二年级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强,所以利用学习伙伴“乐乐”来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调动学习和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预设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通过语言感悟,表演诵读,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从而喜欢秋天。

教学重点:如何通过朗诵、感悟唤起学生的语言感悟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对“稻海”和“火把”及文章最后一句“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理解,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学习感悟第一、二句。书写“波、浪、灯、作”。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四句,体会“勤劳”;各展所长,表现秋天;书写“字、苹、丽、劳。”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引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可以从哪儿找到秋天?

2、是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图”。

3、课件展示画面(秋天的图画)

4、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语:梨子、苹果、稻子、高粱、大雁。正音:“高粱”的“粱”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

2、出现学习伙伴“乐乐”,帮助自学,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

动画展示学习伙伴“乐乐”:大家好,我是乐乐,学习语文真快乐的乐。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欢迎吗?

“乐乐”提出学习要求: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读给同桌听,让同桌给你记上成绩。读得好的打上三颗五角星;有进步的打上两颗五角星;还要努力的打上一颗五角星。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再多读几次。

3、检查反馈

乐乐:我得了两颗五角星。你呢?

(1)、分别请各种水平的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诵读体验,感悟语言

1、读着读着,你觉得秋天的图画怎么样?指导学习第1句。

2、山野美在哪儿呢?快看看图,再读读课文,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跟周围的小伙伴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点拨: 1学习“梨树”一句时,可以引导学生招呼大家去果园看看。

2“苹果”一句引导学生摸摸自己的脸颊笑眯眯地读。

3后面两句可以在质疑中学习语言。

4、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四、积累内化、指导背诵(背诵第1、2句)

五、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秋天的图画,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画上去,你想画什么?

六、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乐乐:小朋友,没有骗你吧?学习语文是不是很快乐?我有进步了,可以得三颗星了。你呢?我要写生字了,写得好还可以得一颗星呢!加油啊!

1、出示生字“波、浪、灯、作”。你发现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

七、各展所长、准备节目

课上到这儿,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来布置会场,你们要去吗?好,那就请你回家赶快准备节目吧!节日单: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诵秋天……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113页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及科学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这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1、练习十九的第1题,是某第2004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气温变化与月份的关系。教师可以出示本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组织学生分析,从而对本地的天气温度变化有所了解。

2、练习十九的第2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折线统计图,在回答问题时,重点让学生感受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据变化趋势,感受农民生活的变化,强化统计的现实意义。

3、练习十九的第3题,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在回答“哪年到哪年增长的幅度最大”时,学

生可以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来解决。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折线的起伏变化,直接判断出结果。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珍、珠”等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做事认真、有耐心、爱观察、追求科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星空的美和张衡从小善于观察、思考的好品质。课前准备:

收集张衡的有关资料、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画面,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会看到蓝蓝的夜空中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神奇。在一千八百多年前,有个聪明的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了,他对这美丽而神奇的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好吗?

2.出示课题,读准。

谁来准确地读读课题?(指名读)。“星星”和“孩子”的第二个字都是轻声,“数”是多音字,在这里读第三声,还有“数”读第三声的词语朋友吗?(数不清)它还有一个名字是shù,你能组组词吗?(无数、数学、数字)让我们一起正确地读读课题。(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读文识字

1.读文

(1)课文范读。那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去进一步了解他吧!翻书133页。

(2)学习第五段。

①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板书:张衡)

②一起叫叫他的名字。关于张衡,你还了解他的什么?你是怎么了解到的?(板书:天文学家)你知道天文学是研究什么的吗?

③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对张衡了解得真不少,课文哪一自然段也向我们介绍了张衡?出示课文第五段,齐读。多了不起的张衡呀!女同学来夸夸他。男同学想试试吗?

④小结。张衡之所以能成为天文学家,与他小时侯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是分不开的。这篇课文就是写他小时候数星星的故事。想了解一下他是怎么数星星的吗?那你得先认识一些生字朋友。请同学们边快速读课文,边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识字

(1)学生自由读文找生字。

(2)读准字音。

①出示带拼音生字(自由读、齐读)

②当小老师提醒读。

师: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在读音方面要注意什么?请带读(楚是翘舌音、组是平舌音、傻是翘舌音、撒是平舌音)(再齐读)

(3)巧记字形。

①你们真会当小老师,现在生字朋友都脱了帽子给你们敬礼了!你们还叫出他们的名字吗?(齐读)

②交流记字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字?

(4)巩固识字

开火车读。

三、读文感悟

1.学生自由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问:张衡眼中的天空是怎样的?

(2)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齐读)师:你感觉怎样?(美)从哪里看出的?

a、珍珠 珍珠是怎么样的?美吗?这里把什么比作了珍珠?

b、满天的星星星星非常多,所以非常美。

c、碧玉盘这里把什么比作了碧玉盘?(夜晚的天空-夜空)

师:是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多美啊!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这种美吗?(指名读)

(3)说话训练:在你眼里,满天的星星还像什么?(出示:满天的星星像)

(4)、在如此美丽的夜空下,你最想干什么?(真想去数一数星星、真想把星星摘下来„„)张衡看到这么美的夜空他在做什么?请你读读第一小节,画出小张衡数星星的句子。

出示句子: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5)指名读。师: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a、张衡数得很认真

b、张衡数的时间很长

c、张衡数得很有耐心(一直)

d、张衡数得很慢(一颗,两颗)

(6)现在我们也来像张衡那样数数星星吧,仰起头,开始——

(7)你数了多少颗?你有什么感受?你们数了几十颗就觉得眼花缭乱,手酸了,脖子酸了,头也仰疼了,可小张衡却连续数了几百颗,他会更加怎样?(累)你能通过读来表现这种感受吗?(指名读——齐读)是啊,张衡肯定数得脖子酸,手也酸,眼睛就更花了,你想对张衡说些什么?

3.小结:张衡真有耐心呀!他不但经常这样数星星,而且还仔细观察,知道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那么远。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仔细、耐心、刻苦地数着珍珠般的星星。爷爷奶奶见了,又是怎么说的?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生字。

1.我们也学张衡认真、耐心数星星那样,学写两个字,好吗?你认为哪两个字最难写?

2.怎么写才能把这么难写的字写漂亮呢?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在书上先描一个,再写一个。

5.同桌互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指名认读:

晚上、院子、靠着、数星星、颗。

2.根据以上的词语把第一段意思说一说。

张衡数星星多认真呀!一直数到几百颗。奶奶和爷爷是怎么说的?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试读全文。

1.全班每人轮读一句,要求读正确。

2.正音

三、分段学习。

第二节:

1.奶奶怎么说。小朋友自己读读看。

2.现在请女同学当奶奶,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亲切。

女同学朗读第二节。

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儿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

指点:“又”,说明他经常数的,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

第三节:

1.张衡是怎么说?默读张衡说话,看看张衡说了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哪一句是主要的?(“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指点:这说明他数星星不怕苦,决心大。

张衡说“星星数得清”也是有根据的,他的根据就是下面两句话。(指名两个小朋友读)

突出:是......不是......、总是

(指导逻辑重音,齐读)

2.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

请你们说一句话,说说张衡怎么数星星的。

板书:

张衡〔〕看星星。

观察

如果加上“一边......一边......”,又可以怎么说?

第四节:

1.爷爷走过来怎么说?你能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吗?

自由读爷爷说的话。

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不要求回答。)

创设情境。结合描述: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

2.我们看这七颗星边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叫北极星。

3.(出示地球仪转动。)地球自动转着,我们在地球上,不觉得地球动,而觉得北斗星在绕着北极星转,就像我们坐在汽车里,不觉得汽车跑,而觉得树在跑一样,而这颗星到那颗星之间的位置是不变的。

4.现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指名两年男同学扮演爷爷和张衡,正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在谈些什么。(通过担当角色,带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体会。)

指名读爷爷的话,一个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5.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句话是张衡心里想的,该怎么读呢?(指名朗读

第一句).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讲。

7.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指点: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指导朗读:“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齐读本小节。

8.张衡听了爷爷的话,觉也睡不着,几次起来看星星。下面老师给你们听一断关于星星知识的录音。看看你们听了以后怎么想又怎么做。

放录音:

夏天的夜里,银河像一条淡白色的巨大纱带,从北飘向南方。古代人们把银河认作天上的河流。银河真的是天河吗?那白茫茫的一片真是汹涌波涛吗?科学家伽里略用望远镜揭开了银河的秘密。原来银河是有无数像太阳那样的恒星组成的。因为星星太多,离我们又太远,星光连着星光,分辨不清,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银河系里的星星连同太阳在内,大约有1500亿棵恒星。银河里的星星看上去它们靠得那么近,其实它们之间的距离远极了。就拿牛郎星和织女星来说,它们之间距离有16万光年,也就是有152万亿公里,而整个宇宙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又有许多个。小朋友,想一想宇宙该多大,多神秘啊!

(听后,让学生思考片刻,并不要求回答,让学生课后再去观察、体会、思考。)

三、朗读全文,引导学生进一步自学。

1.课文有那些词语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很认真?做上记号。

2.总结: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张衡数星星一直数了几百颗,说明数得认真;从奶奶的话说明他经常数星星他自己说的话,说明他数星星,认真仔细。爷爷告诉他天文知识以后,他认真看,认真想,告诉我们张衡从小就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张衡看

(喜爱、认真、不怕累)研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6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9页的“数学广角”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向学生渗透有关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当然在“摆数”、“握手”等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也促进知识的互补和互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分析:

简单的排列组合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都早有不同层次的接触,如用1、2两个数字卡片来排两位数,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掌握了。而对1、2、3三个数字排列成几个两位数,不少学生通过平时的奥数辅导都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再如组合题中用钱买物品等,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地回答出结果。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在设计本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应该偏重于让学生说一说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理由,体会到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好处。并在设计“摆数”、“握手”这些活动时难度再稍微提升些,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事可做。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也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三只小动物的头像、两顶小雨伞图片、上锁的大门图片、纸条、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3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它们是谁呀?(边说边贴出动物头像:小刺猬、小鸭、小鸡)小刺猬、小鸭和小鸡三个好朋友今天准备到企鹅博士家去做客呢,可是刚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雨来,它们三个只有小鸭和小鸡带了伞,小刺猬没带伞,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有:①小鸡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鸭自己打一把伞。②小鸭和小刺猬拼一把伞,小鸡自己打一把伞。③小鸭和小鸡拼一把伞,小刺猬自己打一把伞。)

▲当学生在回答以上方法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应的动物头像帖在伞的下面。

师:大家想的办法都不错。的确,三只小动物都和你们一样试了上面这三种方法,可最后它们却选择了第③种方法,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呀,当它们开始用前面两种方法时,可没走几步,小刺猬身上的刺就把小鸭和小鸡给刺疼了,所以只能选择第③种方法。

(教学设计意图:不拘泥于教材,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又渗透了简单组合及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方法的数学思想,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用开密码锁的方法进行数的排列活动

师:三只小动物到了企鹅博士家,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边说边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呢,让我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教师读纸条上写的内容: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1、2、3摆出所有的两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4个。──企鹅博士留。)

师:三只小动物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不能给他们帮帮忙?

(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先每人拿出数字卡片,自己摆一摆,边摆边记,完成后,再小组内交流汇总,组长把整个小组摆出的数全写出来,当然重复的数字不用再写,然后全组同学一起把这些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找到密码。

▲学生先自己摆、记,然后小组汇总、排列、交流,教师进行巡视并作适当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以帮小动物开密码锁的方法来进行数的排列教学,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摆数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操作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这里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参与学习过程。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适当增加了难度,让这个密码出现在所有的两位数从小到大排列的第4个,这也是做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设计意图。)

师:你们找到密码了吗?是多少?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呢?

▲请几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找密码的过程。(略)

师:那么刚才你们摆两位数时,你摆出了几个呢?请用手势表示一下。

▲学生举手后,问没摆全的学生是怎么摆的,问全摆出的学生又是怎么摆的,学生出现的情况可能有:有把1、2组成12,然后再交换位置变成21;1、3组成13,交换位置后是31;2、3组成23,交换位置后是32。或者是随便摆一个看一个的。或者是这样摆12、13、23、21、31、32等。对这些摆法可让学生去比较一下,得出第一种方法有序地去摆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让刚才不是用第一种方法去摆的学生按这种方法再重新摆一摆,感觉一下是不是比刚才方便多了。

师:同学们都摆得很好,都动了脑筋,要想摆得快又不漏掉,我们应该选择一定的顺序去摆。

(教学设计意图:既然是数学活动课就该让学生充分地摆,充分地说,以“摆”来帮助思,以“说”来表达思,在“摆”中发现问题,在“说”中交流问题,解决问题。)

(三)模拟小动物之间的握手来解决组合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帮忙,企鹅博士家的密码锁被打开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它们激动地互相握起手来,小刺猬边握手边在想:“我们三个互相握一次手,一共握了几次手呢?”(教师边说边在小刺猬的头上打个问号。)

▲学生猜好后,教师指出可以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三人模拟小动物握手,一人数握手的次数,找出答案。最后通过模拟得出:3人一共握了3次手。

师:排数时用了3个数字,握手时是3个学生,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学生交流后得出:两个数字可以交换组成2个两位数,而两个人握手不能交换只能算一次。)

(教学设计意图:模拟小动物握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己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后通过比较,找出区别,在区别中强化知识,此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知识得到巩固。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今天,我们不仅帮3只小动物解决了不少的问题,还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师:那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份兴奋的心情,来做几道题吧!

1.(出示实物投影)第101页第1题,问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练习设计意图:通过“搭配衣服”这个练习,不但使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巩固了所学知识。)

2.(出示实物投影)一张5元,4张2元的纸币及3个1元的硬币,还有一辆标价为8元的跑车。

(1)买1辆玩具跑车够吗?买2辆够吗?

(2)如果买1辆,可以怎样付钱?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把书中的“做一做”中的买“5角钱的拼音本”改为买“8元的玩具跑车”,在巩固简单组合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估算的练习,提高了这道练习题的层次,训练学生多元化、多角度综合地考虑和解决问题。)

3.打靶游戏。

规则:每一列必须从下往上打,但打哪一列可任意选择。

(1)像图1这样的靶,打的顺序一共有多少种?

举例:①→③→④→②

(2)像图2这样的靶,打的顺序一共有多少种?

(练习设计意图:这个练习如时间不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个设计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运用,让优生能“吃得饱”。同时,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所回味,起到课后延伸与发展的作用。)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为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7

(1)主题图的教学。

教材在第91页呈现了二年级同学准备坐船“去鸟岛”的热闹场景。图中给出了二年级四个班各班的人数和船的限乘人数,为引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供现实背景。

教学时,可用挂图、投影或课件形式出示该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给出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教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

(2)例1的教学。

例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其情境图是主题图的继续:二(1)班、二(2)班两个班正在上船,老师在问:“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小精灵也在问:“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教材从解决老师和小精灵的问题入手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3+31)和进位加(32+39),并通过对话形式给出了两个学生的不同口算思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老师和小精灵的问题,由此列出算式23+31和32+39。然后让学生试算23+31,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示:怎样才能改成已学过的口算呢?23可以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那么该怎样加呢?引导学生探索出口算方法。可能学生会想出不止一种算法,对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对于32+39可直接让学生进行试算。之后,让学生解答自己对主题图提出的问题,并交流计算结果以及思路。

(3)例2的教学。

例2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其情境是例1的发展:二(1)班、二(2)班全坐下后,船上还剩一些位置,教师问:“还能上几人?”之后小精灵问:“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由此引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并呈现了学生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包括在脑中想竖式计算),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由于两位数加、减算理基本相同,通过例1,学生已了解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思路,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对于不同的方法,教师要给予鼓励。

“做一做”中的题目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巩固练习,教学例1之后可以选择其中的加法题进行练习,其余的题可以配合例2练习。

(4)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开始学生可能比较慢,所以最初的练习要注意正确,不要强求速度,还可以适当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以后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如准备一些式题卡片)经常带着练习。

(5)关于练习十九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生动的保龄球击球瓶形式,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时,教师可以先说明题意,再让学生计算。

第3题,是实际应用的问题。教材给出了4件商品的价钱,让学生计算买两件商品要用的钱数。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按教材给的示范,计算阿姨买一个台灯和一个闹钟一共用的钱数,然后再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计算。

第5题,通过抽拉学具练习两位数加、减法口算。练习用的学具,可以让学生按照教材的式样自制。练习时,可以两个同学一组,每人1题轮流进行练习。

第6题,采用活泼的小动物接力赛的形式,练习两位数加、减法。这种练习可以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师让两组学生进行接力比赛。

第7题,通过一个收集易拉罐的情境,练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同时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第8题,结合学生打篮球的情境,让学生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题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除了计算教材上提出的问题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科书第96页上面呈现的是一幅学生爱护环境,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境图:学生有的在捡矿泉水瓶,有的正将收集的情况记录在表里。教材通过解决从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引出例3、例4。

(1)例3的教学。

例3教学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教材以上面的情境图为实际背景,从“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引出解决“第一周、第二周共收集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180+340。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以两位数加为基础的几百几十加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以一个学生的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引起对笔算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思考。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例3上面的情境图,描述一下图中展现的活动内容,看一下小朋友们都说了什么,“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要计算什么,由此列出算式180+340。然后分小组讨论怎么算,教师也可适时点拨: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答?由于前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已接触过转化的方法,这里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能有的会想到把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两位数来口算,也可能有的会想到列竖式计算。不管哪种方法都应让学生说说算理,同时提醒学生各种算法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笔算可通过启发性的问题:“百位上为什么是5,而不是4?”引起学生对进位时应注意的问题的重视。之后,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照、比较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算法。

(2)例4的教学。

例4教学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教材仍然以例3上面的情境图为计算的实际背景,从解决“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个”的问题,引出340-180。计算方法探索的过程教材采取了与例3相同的方式,仍然呈现了口算和笔算的两种方法,同时以启发性的问题提醒学生笔算减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做一做”中的两道题,是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混合练习。第1题,教材直接列出竖式让学生笔算。第2题,只给出了横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教学完例3,可以选择两题中的加法题进行练习,剩下的题可以配合例4。

3.估算。

例5教学估算,仍然以收集矿泉水瓶为现实背景。教材给出一个表,表中呈现了学生四周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通过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引出估算(见下图),让学生探索解答方法,同时解决“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500个可以送一次)。教材给出了两对学生的不同解答策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估算,再进行交流,教师尽量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1)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计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如,估算第三、四周一共收集的个数,如果把192看成200,219看成200,估算结果是400个;如果把192看成190,219看成220,估算结果是410个。两种结果都是合理的,只是一种稍微粗略些,一种稍微精确些。(2)在解决问题时,估算、精确计算可以根据问题适当采用。如,解决“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时,可以用估算;在解决“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时,可以精确计算。

最后,教材还提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提示教师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合理运用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做一做”是加、减估算式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估算时,可以把估算结果写在书上。交流时,要说一说估算过程。

4.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4题,是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第5~8题是加、减法估算,第9~12题是混合练习。

第1题,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笔算,要注意学生在对位、进位方面的问题。

第2题,以种树为题材,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里只有一个问题,练习时,还可以让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如今年比去年多植多少棵),或者改变题中的数据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既增加了练习的密度,同时又使学生受到绿化环境的教育。

第3题,用开小火车的形式,练习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计算,也可以用游戏的形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第4题,借助小明在一年间眼镜度数的改变,练习几百几十的减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爱护眼睛。此题应让学生通过计算,体会其中的用意。

第5题,以富有兴趣的小猫分鱼的形式,练习加减法估算。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估算出鱼身上算式的得数,再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第6题,通过计算从北京到大连的火车票比飞机票便宜多少钱,让学生体会估算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7题,给出两种商品的价钱,判断妈妈的钱买这两种商品够不够,让学生通过解决这种实际问题,学习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估算策略。此题有多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如将两种商品的价钱245、187,看作250,190或200,200甚至是250,180,其中看作200,200的估算结果是400,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时需要通过交流、讨论,判断结果的合理性,调整估算策略。

第8题,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让学生估算一本书大约还有多少页没看。教材通过学生的自言自语给出全书的页数,通过翻开的书上显示的页码给出已看的页数。此题的第二个条件比较隐蔽,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

第10题,计算两个年级共需要多少个一次性的注射器,其内容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可能对一次性注射器不太熟悉,练习时,教师可作适当说明。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宣布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并板书课题。

二、复习

1.口算。

25+5=18+8=40+16=36+10=

80+10=4+30=70+27=64-3=

79+3=20+32=15-8=7+58=

指名回答: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什么?

2.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39+4422+4865+2135+3

学生练习做完后进行集体订正。

3.指导练习

做课本练习二第5至第10题。

第5题,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在3分钟以内做完这5道题,而且要正确。让学生同时开始计算,教师计时,做完的同学立即举手,教师统计在3分钟内完成的人数,并核对计算结果。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肯定,对做得慢或错题较多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

第6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三题的计算过程,对照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注重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并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第7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入课本相应的空格中,指名学生回答题末提出的两个问题。

第8题,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再请个别同学说本题的题意,同样也以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9题,让学生默读题目,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订正时,教师着重强调,这是一道应用题,计算结果要写清单位名称和答案。

第10题,此题中既有封闭式题,又有开放式题,其中(1)、(3)题答案是唯一的。第(2)题答案不唯一,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找各种合理的答案。小玲有50元钱,可以买以下几样玩具:

小飞机和小汽车:23+12=35(元)

小飞机和小火箭:23+17=40(元)

小汽车和小轮船:12+30=42(元)

小汽车和小火箭:12+17=29(元)

小火箭和小轮船:17+30=47(元)

学生做完这题时教师提问:

小玲能不能用这50元钱,买其中的三样玩具?

为什么小玲不能买小飞机和小轮船这两样玩具?

补充题,比一比。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9

1.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元旦快到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

2.情境图

谈话: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在看木偶戏)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同学们,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

(2)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

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3)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4)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2.解决问题

提问: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1)独立思考

谈话: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算的?

(2)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充分地交流,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了解情况。

(3)汇报:并说想法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2)22-6=16(人)

35-6=29(人) 16+13=29(人)

(3)22+13-6=29(人) (4)22-6+13=29(人)

让学生明确(1)、(3)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2)、(4)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是同一种方法。

4.比较(1)、(3)和(2)、(4)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5.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

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

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

问题的方法。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得高兴吗?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

(出示面包房图)

提问: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剩多少个?)

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

(原来面包房里有54个面包,先卖了22个,又卖了8个,现在还剩多少个?)

提问:谁会列式解答。

提问:你会把22+8=30和54-30=24写成一个算式吗?

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有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选择方法,把想的过程说出来。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游园活动快要结束了,你们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练习一的第2题)[他们在收集拉罐筒。]他们真是环保小卫士。

提问:你会把这幅图的图意说完整吗?

让学生自己解答,再说想法。

2.谈话:我们走出了游园活动点,看,我们被一张统计表给吸引住了,这个表没有填完,你会填吗?

做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想法。

3.谈话: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

同桌交流,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归纳。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具准备:多媒体,挂图

学具准备: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词语,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是哪四个词语?

生:东、南、西、北。

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来辨认方向呢?

生1:可以看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

生2:可以看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生3:可以利用指南针,指针指向的方向就是南方。

----------

3、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怎样在图纸上标识方向吗?

生:可以在旁边画一个箭头,如果指向上而且写上“北”字,就表示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现在我面朝北方,我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南方)我的左边是什么方向?(西方)右边是什么方向?(东方)

谁能来象我这样说一说你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生描述)

5、那么你知道位于你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有谁吗?请你们同桌两人相

互说一说。(生活动)

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描述)

活动二:

1、你们已经会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了,那么你们在生活

中除了这四个方向词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呢?

生: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辨认这几个方向。(板书:辨认方向)

2、(出示书P20挂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有图书馆、体育馆、动物园、医院、学校、邮局、少年宫、商店、电影院这几个建筑物。

生2:我看到了一个指向北方的图标,表示这幅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

3、你能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来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

向吗?

学生口答后在书上填写认一认(1),并同桌互换,批改。

4、图中还有4个建筑物,它们对于学校所在的位置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生1: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

生2:在两个方向的中间的位置上。

生3:分别在学校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的位置上。

生4: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角,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角,少年宫在学校的西南角,电影院在学校的东南角。

---------

5、你们认为哪种描述的比较准确?

生1:第三种和第四种。

生2:第三种说法有点模糊,还是第四种说法比较准确。

--------

6、现在谁再来描述一下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先指名生说,再同桌互说,同时师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活动三: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8个方向词,下面我们就

一起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请拿出这张正方形纸,象我这样折一折,并在折痕上标出8个箭头(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操作方法,生仿效)。

根据我们作图的习惯,上方一般确定为什么方向?(生:北方)请你标出北方。

剩下还有7个方向,你们能自己完成吗?

(学生尝试制作方向板,师巡视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相应的指导。)

2、谁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汇报展示)

你认为他制作的方向板怎么样?(学生评价,完善)

3、你们已经会自己制作方向板了,那么你们会根据我们教室的实际方向,把你的方向板按

照正确的方向摆放在你的课桌上吗?(生尝试摆)

同桌互相看一看,你们摆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小声地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摆。(生互评摆放的方位对不对)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生汇报)

4、老师这里有8张分别写有8个方向的卡片,谁能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教室制作

一个大的方向板?

听清老师的要求:以我们中间的这位同学为参照物,想一想教室的四面墙分别在他的什么方向,四个墙角的位置分别在他的什么方向,再把你所拿的那张方向卡片贴在相应的地方。

(组织学生活动,并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墙壁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5、同学们已经在我们的教室里制作了一个大的方向板,谁能来说一说在教室里的这8个方

向上分别有些什么物体。

(生依次描述)

6、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上分别有哪位

同学吗?(能)

下面就请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生同桌互动后,再指名说一说。)

7、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聪明的利用了自己制作的方向板,那么你们知道

在使用方向板来辨认方向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方向板摆放的位置应和生活中的方向相同。

活动四:

1、(出示书P21的挂图)这是哪个国家的行政区域图?(生:中国)地图的形状象什么?

(生:象一只雄鸡)

你在这幅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1:首都北京。

生2:我们新疆。

生3:还有指向北方的图标。

---------

2、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和我们所在的新

上一篇:如何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下一篇: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