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文化

2024-09-02

当代世界文化(通用8篇)

当代世界文化 篇1

一、理想的破灭,诞生了当代世界及其文化与思潮: 先从我们自己说起„ „ 再从我们国家说起„ „

最后说到世界:启蒙主义的乐观——雪莱、贝多芬

结论:当代精神之诞生与古典精神之诞生的根本不同是——当代精神是在理想破灭这个大前提下诞生的;古典精神是在确立理想这个大前提下诞生的。

当代伟大的思想家们: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柏格森、弗洛伊德、马尔库塞、维特根斯坦、德里达、福柯、毛泽东„ „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洞察——我们的处境和困境。

当代世界文化与思潮要回答的问题是:理想破灭人生向何处去?

二、上帝死了:尼采——一个全新的哲学家(上)

有一个疯子大清早手持提灯,跑到菜市场,不断地大喊:“我找到上帝了!我找到上帝了!”由于四周的人均不信上帝,遂引起一阵骚动;怎么搞的!他失魂了吗?其中一个说道。他是不是走错了路了?另一个说。还是他迷失了自己?他害怕我们吗?他在梦游吗?人们议论纷纷,哄然大笑„„ 尼采:《快乐的哲学》 1844年10月5日:尼采诞生 童年:软弱背后的坚定 壮年:死亡面前的意志

幸或不幸:失恋与孤独中诞生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889年1月3日:尼采疯了

1900年:尼采死了,在新世纪的曙光中 但是,上帝先于他而死

为什么“上帝死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什么“上帝死了”是对西方传统的根本颠覆?

先说一个词:形而上学传统

再来谈“上帝死了”究竟意义何在:它彻底颠覆了2000多年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它同时也就是说理性死了、本质死了、人类的目标和信仰死了,再也没有什么超越与具体现象、生活、个体之上的本质、信仰、共相了。

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

当我们把地球移离太阳照耀的距离之外时又该怎么办?他现在移往何方?我们又将移往何方?要远离整个太阳系吗?我不是在朝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赶吗?当我们通过无际的空无时不会迷失吗?难道没有宽阔的空间可以让我们呼吸与休息吗?那儿不会更冷吗?是否黑夜不会永远降临且日益黯淡?我们不必在清晨点亮提灯吗?„„ 尼采:《快乐的哲学》 ——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企图在现实面前建造任何“防火墙”

——破除一切精神奴役:“神是一种假想,但我希望你们的假想别超过你们创造意志的范围。” ——准备迎接失落、空虚、虚无

三、从“世纪末”思潮到波西米亚、摇滚:

“上帝死了”是19世纪末“世纪末思潮”的重要标志。“世纪末思潮”包括了颓废主义、虚无主义、唯美主义——悬置了“明天”的放纵:轻松、发泄、叛逆、恐惧、空虚、创造„ „ “唯美主义”发展中的著名诉讼案件:1877年惠斯勒案件,灰和绿的和谐;1895年王尔德事件 ——如今是这样的年代,读得太多而没时间欣赏,写得太多而没时间思想。——男人啊越变越老,绝不会越变越好。——什么东西我都能抵抗,除了诱惑。

——女人对许多事情生来就很精明。除了显而易见的东西,什么也瞒不了她们。——昨晚她胭脂搽得太多而衣服又穿得太少,这在女人向来是绝望的表示。

——坏女人给我麻烦。好女人使我厌烦。——(英)王尔德,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

1、王尔德:一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矛盾人物,既世故又纯洁;既虚伪又真实。玩世不恭的才情造就被法院判罪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这里面记录的不过是一个很年轻的女孩子私下的感想和印象,所以呢,是准备出版的。——生活模仿艺术,胜过艺术模仿生活。

——我们竭力压抑的每一种欲望都在我们的心中作怪毒化我们。而肉体一旦犯下罪恶,也就摆脱了作恶的念头,因为行动是一种净罪的方式。事后留下的只是甜蜜的回忆和悔恨的快感。摆脱诱惑的惟一方式是向它屈服。

——男人结婚是因为疲倦,女人结婚是出于好奇。结果双方都大失所望。

——一生中只恋爱一次的人才真正是浅薄的。他们称作忠诚、坚贞的品质,我认为是习惯的昏睡病或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中的忠实就同理性生活中的一贯性一样,无非是承认失败。无比优美的心灵孕育出无比优美的童话:《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

2、唯美主义与印象派艺术 美在无功利——有用的都是丑的

美在细节——挑战注重整体统一性的本质主义

唯美之美,不是普遍公认的美,而只是自己心中此时此刻在此部作品上要达到的使自己愉悦的效果,它带有极大的随意性。所以艺术家眼中的唯美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并不美。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罗瓦;塞尚:帘子、罐子、坛子;凡高:《加歇医生的肖像》;(奥地利)克利姆特:《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的肖像》

世纪末、唯美主义思潮孕育出的印象派绘画摆脱了对神话、历史、宗教题材的依赖,而走入自然、走入日常生活,将清新生动的观感放在了首位。它分为前后两期,开启了后来的立体派、现代派艺术。毕加索:《朵拉肖像》,波洛克:《1948年第5号作品》 印象派音乐的代表:德彪西与拉威尔 ——创立标题音乐,扩大音乐题材 ——音乐与日常生活、现代生活相结合

3、颓废主义、虚无主义到波西米亚、嬉皮士法国诗人魏尔伦1886年创办《颓废者》杂志反对将文艺与现实相联系,提出“为艺术而艺术”。

颓废在西方并非贬义词——波西米亚:Bohemian,一般译为波西米亚,原意指豪放的吉卜赛人和颓废派的文化人,波西米亚是一个地名,后来成为一种象征,它既是指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那个放荡不羁、以歌舞以生的民族,也指那群视世俗准则如粪土的艺术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纪末思潮所包含的颓废唯美与虚无精神又多次形成影响广泛的文化运动。

“一战”之后——迷惘的一代:得名于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封面题词: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汉佛莱·鲍嘉扮演的孤 独、低沉、相信自己、愤世嫉俗的银幕形象,代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迷惘的一代。嬉皮士(英语Hippie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 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嬉皮士”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公社与流浪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

反对——国家权力的专制;垄断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隘;正义战争的残酷

四、超人,幻灭后的拯救:尼采——一个全新的哲学家(下)

上帝死了,人必须自己双脚站在坚实的大地上,成为超人——这就是尼采思想的第二个核心点。我给你们讲授超人,人是一种应该被超越的东西。你们都干了些什么以便超越呢?

迄今,一切生物都创造了某些超越自身的东西。难道你们愿做这涨潮中的落潮,宁愿退化为动物而不为超人吗?

对人而言,猿猴是什么?一种可笑的动物,或一种痛苦的羞耻,对于超人而言,人也是可笑之物,或痛苦的羞耻。

灵魂曾经轻蔑地注视肉体:当时这轻蔑是高尚无比的——它希望肉体孱弱、丑陋、衰迈,企图以此逃脱肉体和尘世。

啊,这灵魂本身才是孱弱、丑陋和衰迈呢,这灵魂的极乐便是残酷啊!

但是,弟兄们,请告诉我:你们的肉体是怎样在说你们的灵魂呢?你们的灵魂难道不是贫乏、龌龊、一种可怜巴巴的惬意感?

真的,人是一条肮脏的河流。为了接纳这条脏河,人们必须是海,且本身并不变脏。

在这一时刻,你们说:“我的理智算得了什么!理智对知识的渴望如同狮子渴求食物一样吗?它是贫乏、龌龊、一种可怜巴巴的惬意感!”

闪电,用火舌舔食你们的闪电在何方?给你们注射疫苗的疯狂在何方? 看呀,我给你们讲授超人:超人就是这闪电,就是这疯狂!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之所以可爱,是因为他是一种过渡,一种毁灭!

间或存在一点点毒素,这制造了安逸的梦;但毒素过多又造成了安逸的死。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自动进疯人院。人们内心必须混乱,方能诞生一颗舞蹈着的明星。

当你们把我全盘否定之后,我才会重来你们处,我将用另一双眼睛寻找我失去的人们,我将用另一种爱来爱你们。

尼采的超人说,便似乎是晴天一个雷,大家都觉得诧异得很,以为是创举;其实从前也是有人感到的,不过有了尼采的雷声和电光,前人的喇叭声和烛光便给盖住了。——茅盾 超人——强力意志——生命意志,为了实现强力意志,尼采特别推崇酒神精神。

存在类似思想的一批哲学家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生命哲学”的思想派别。

这些哲学家中包括比尼采更早一些并直接影响了尼采的叔本华,以及柏格森、狄尔泰等人。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及其《创造进化论》: ——生命不是一种实体,生命是一种活力。

——直觉高于理性,情意高于认知,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又超过一般感性,是一种生命的集中放射,而不是随便的感知。

——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

——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以尼采为代表,标志了西方哲学开始了由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由认识论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的重大转向,标志了人类精神生活在理想幻灭后,抛弃了老问题,提出了新问题,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文革”以后,尼采再一次吸引了刚刚经历了乌托邦破灭的中国人,对80年代以后的文学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讲 精神分析学说与人类自我认识的新拓展

郭沫若的小说《残春》,“我”(爱牟)与白羊君,还有看护妇S姑娘之间的微妙情愫

——通过一个梦„ „ ——显现出了人性深处的分裂„ „ ——告诉了我们人存在潜意识„ „

一、弗洛伊德:从梦开始,揭去无意识的面纱 弗洛伊德之前的两种解梦方法:相似法与密码法

1、弗洛伊德提出的解梦原则:梦是愿望的达成——实际上,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的精神状态的延续。在人的心灵里,存在两个心理步骤,一个是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第二个则扮演检查者的角色,对梦进行“改装”。

2、梦的来源与材料:

梦总是以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为内容,选择材料的原则和清醒时不同,专门找一些被忽视的小事,同时受儿时的最初印象影响,往往将那段日子的细节,那些醒时不可能记住的东西搬出来。

“没有单纯坦率的梦”存在,“一个看来单纯而坦率的梦,只要你肯花时间精力去分析它,结果一定是一点也不单纯的。用句较露骨的话来说,梦均表现出兽性的一面。”

3、童年经验在梦中的出现与“改装”:梦的显意与最近的经验有关,而其隐意却与很早的经验有关。两个典型的常见的梦:(1)赤身裸体的梦(2)关于亲友之死的梦:关于俄狄浦斯情结

4、梦的精神内容的形成过程:

(1)凝缩:将多种隐义集中简化以一种象征出现。

(2)、移置作用或译作转换,指将被压抑的观念或情调换成一种不重要的观念,而在梦中却居主要地位。

(3)戏剧化,将抽象的隐义变换成具体的形象。

(4)润饰或叫加工改造。即将无条理的东西,精心制作改造为有条理的梦境,以便蒙混过关。结论:梦的隐含意义源于人们的“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与人们沉思默想中的“思想意识”有很大不同。他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区分对于重新看待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潜意识与意识的划分强化了人们看待世界、看待自我的非理性态度及倾向,打破了最牢固的“自我”本质的统一性。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关系并非“本质”和“表象”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平行、分裂的关系。

尽管其研究方法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色彩,但是它得出的结论却是反形而上学的、反本质主义信仰主义的。

5、弗洛伊德随后还出版了《精神分析引论》等著作,最终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偏执的弗洛特先生宣传了”精神分析”之后,许多正人君子的外套都被剥去了,撕碎了——鲁迅 精神分析的两大原则:

(1)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意识仅仅是分离的、部分的动作。

(2)性的冲动——广义和狭义的,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主要起因,并对人类的文化艺术成就作出了最大贡献。精神分析的涵义:

(1)精神分析的第一重涵义是1890年由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创立和发展的一种治疗神经症方式。(2)精神分析的第二重涵义是一种解释神经症的产生以及精神的发育过程的心理学理论。(3)精神分析第三重涵义:广义地讲,所有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及其追随者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都可以称之为精神分析。主要内容:(1)梦心理学;(2)过失心理学;(3)变态心理学;(4)人格心理学:“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分别按照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理想)原则;(5)儿童心理学

6、文明及其缺憾:医生、精神病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这就是弗洛伊德。但他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哲学家,一位社会批判家。

我们的痛苦要由我们的所谓的文明负责,如果我们背弃了它,复返于原始的情境,我们将远较幸福了。——《文明与缺憾》 关于利比多的转移:

但是,它们与满足粗野的原始的本能冲动相比,就显得很微弱了。它不能震撼我们的肉体。这种方法的弱点是不能广泛应用,它只适用于某些人。它的先决条件是具有特殊的性格和能力;从实际角度讲,它是阳春白雪。即使那些确实具有这些条件的少数人,这种方法也不能使他们完全免于痛苦。它不是能抵挡命运之箭的不可刺透的盾牌„ 关于文明与爱欲的关系:

所以说人类的群居生活有两重根基:一是参加劳动的强制性,这是出于外部必然性;二是爱的力量,这一力量使男人不愿意自己的性对象——女人被夺去,也使女人不愿意被夺去自己的亲骨肉——孩子。

但是在爱的发展过程中,爱对文明的关系失去了它的明确性。一方面爱反对文明的利益;另一方面,文明以众多的限制威胁着爱。

此外,妇女很快就站在文明的对立面——正是这些妇女最初通过对爱的要求奠定了文明的基础。妇女所代表的是家庭利益和性生活的利益。创造文明的工作日益成为男人的事,使他们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不得不实行本能的升华,而这在妇女是几乎不可能的。

由于一个男人没有无限的心理能量可供使用,所以他必须恰当地分配自己的利比多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为了达到文化的目的,他在很大程度上要与女人和性生活保持距离。

他与男性的频繁交往,以及他对他与他们的关系的依赖,更加使他不胜任做丈夫和父亲的义务。因此妇女发现,正是由于文明的要求,她们才被置于次要的地位,所以她们就产生了对文明的敌对情绪。

最初的图腾阶段就有反对性对象选择中乱伦行为的禁律,也许这是一切时代中人类的性生活所经历的最激烈的打击。禁忌、法律和风俗习惯强加了更多的约束。

文明是服从效益需要(ecoAnomicnecesity)的法则的,因为文明用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大量心理能量必须从性欲中节省下来。在这一方面,文明对于性欲的做法就像一个民族或是一个阶层的人所做所为一样,使另一方遭受到剥削。由于害怕被压迫的因素起来反抗,压迫一方就制定了更为严格的预防措施。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一个文化集体完全有理由从一开始就禁止各种形式的儿童性生活。因为如果在儿童时代没有为约束性欲打好基础的话,在成年人中就没有希望来约束性欲了。对于性发展已成熟的个人来说,对象的选择只局限于异性,并且大多数超出生殖器以外的满足被认为是性反常行为而加以禁止。这种禁律所表明的要求是一切人只能有同一种性生活,而毫不考虑在人类的性素质方面所存在的先天或后天的差异;这一要求使相当一部分人失去了性的享受,所以它成为严重的不公正的根源。

但是,对异性的生殖器的爱恋虽然已经不再被宣布为非法,它本身却由于合法婚姻和一夫一妻制的主张而受到了进一步的约束。如今的文明表明它只承认一男一女在一个唯一的、不能撤销的契约基础上的性关系;它赞成性行为成为快感本身的来源,只准备容忍性行为,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能代替性行为来作为人类繁殖的手段。

二、荣格:集体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的超越 性格决定命运。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适用于一切的生活处方并不存在。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没经过激情炼狱的人从来就没克服过激情。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

外向直觉型个性适合于当今许多革新领导人物。

1、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会面和分裂:

重建心理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重建精神世界的统一性。

从童年时代开始,荣格就是,并且以后一直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他不可能沾沾自喜于成为某人的门徒、长子或‘王储’,他要追循他自己的思想线索。

2、荣格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人格——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其结构包括:意识的自我、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阿妮姆斯等组成,此外还有个核心,自性。他认为构成精神世界的大多数内容都是潜意识的,有些内容是个体经验的产物,是个人的,有些内容是全人类所普遍具有的,而成为“集体无意识”。

3、集体潜意识是荣格最伟大的发现。

“集体无(潜)意识”,即人类世代遗传下来的“民族心理积淀”,潜藏在人类心灵的深处,以各种原型、象征的形式在人类生活中表现出来,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

本能是受潜意识决定的生理内趋力,而原型是心理内趋力。

几种基本原型:(1)自性(2)人格面具(3)阿妮玛(4)阿妮姆斯(5)暗影

4、关于心理类型的理论:心理倾向(外向与内向)与心理功能(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的组合形成八种不同的心理类型。

外倾思维型。客观、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内倾思维型。极端聪明却又不顾实际,不体谅别人。

外倾情感型。理智屈从于情感,强烈地依恋他人但情感并不执著。内倾情感型。文静多思,敏感忧郁,恬淡宁静。

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善于社交、浅尝辄止,具有恋态和强迫行为。内倾感觉型。爱好艺术,沉浸在自我主观感觉中,沉静、随和,不够深沉。外倾直觉型。异想天开,喜怒无常,情感转移快。

内倾直觉型。能产生一些新奇观念,自视甚高,自以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5、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不同之处:

首先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里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荣格认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第二点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

其三,以上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荣格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性。在荣格最重要的著作《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中,荣格认为他和弗洛伊德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是通过病理分析出来的,过分强调缺陷,不是健全人的心理学。

三、精神分析学说的文化影响

1、精神分析学说何以产生影响?

——将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复杂程度认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

——弗洛伊德对人的潜意识中的种种隐秘欲望的揭示极大颠覆了传统道德观念和信仰。——荣格关于集体无意识、人格等的研究将向内的心理学研究重新转向外部世界,进一步拓展了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

“自从精神分析完全转向民间神话、传说和文学以后,艺术和精神分析之间便产生了紧密而富有成果的接触。” ——黑塞 2.产生影响

首先是意识流小说,是直接受精神分析的影响而形成的重要文学流派。

一刻什么缺德钟点哟我琢磨中国那边人们现在正起床梳辫子准备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吧我们这里修女们快敲晨祷钟了她们睡觉倒没有人进去打扰除非偶尔有一两个教士去做夜课要小鸡叫时候隔壁的闹钟当啷啷啷的简直要把它自己的脑袋都震破了我们试一试看是不是还能睡一会儿一二三四五他们发明的这些像星星的东西算是什么花哟隆巴德街的壁纸好看多了他给我的围裙也是那种花样只是我不过我只用了两„ „ 其二是以性的冲突为主题的小说。其三是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其四是促进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思的文化思潮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衡量人与文明的关系,重新评价现代文明对于人类的意义,正视各种社会压抑的存在从而有可能努力消除之,使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人的身心自由和谐发展的可贵和重要。

第三讲 革命与造反:新马克思主义、毛主义与新左派

引子:马克思—被异化的劳动使人成为动物年轻的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与经济学手稿》写道: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变成越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今天那些陶醉于中国所谓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人真应该看看这句话!

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像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这是对社会两极分化的最精辟揭露。

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因此,结果是,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这是对雇佣劳动的最无情的批判。

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这就是对劳动异化的最精辟的阐述,所谓异化,就是使人由对象的主人变成奴隶,由自由的创造者变成机械的苟活者的这样一种情形。人同自我的本质相异化同时还导致了人同人相异化,形成了压迫与仇恨。

一、莫斯科日记:苏联——一个理想的幻灭

苏联的建立是人类社会20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富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希望和纯洁的理想。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主义、理性的理想破灭后,人类似乎最终发现了真理。红色的三十年代„ „

苏联存在的事实本身就是向剥削者的旧世界的挑战,对被剥削的各国人民来说,苏联是他们的典 ——罗曼•罗兰(访苏之前)范和希望„„我自己毫不犹豫地站在苏联一边,它是代表新的劳动世界的唯一堡垒。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任何打算都不可能没有错误(犯错是人所固有的)。可是,斯大林的政策所包含的积极的东西远远超出所有消极的东西。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罗曼·罗兰(访苏后矛盾中)身为国家和民族卫士的伟大的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人,正在不顾一切地把自身变成一种特殊阶级,并且比什么都严重的是,变成特权阶级„„这绝对是失控的专制制度,人类正义最神圣的法则,最基本的自由已无任何保障。我的内心在发出痛苦的呼号,我要反抗。我在抑制自己要说、要写的欲望......——罗曼•罗兰(访苏之后)无产阶级专政并非无产者的共同专政,也不是苏维埃的专政,而是独夫的专政。斯大林什么时候都是对的,不可能不对。——纪德:《访苏归来》

二、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影响

1923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一个研究社会问题的研究所——法兰克福研究所。其宗旨是“独立于政党——政治的考虑之外”研究社会问题。它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在苏联的实践。但是和正统的共产党人不同,他并不受共产党的组织纪律的约束,而是站在独立的立场上评价和研讨共产党的思想、政策和实践。

1、法兰克福学派和正统共产党人的区别:

首先是对待阶级专政的态度问题上:民主集中制与专政造成了新的独裁。

“列宁所开的药方(取消民主)本身比用它去治疗的病症更需要治疗。” ——阿多尔诺 其二,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最富有活力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思想不是关于无产阶级阶级专政、暴力革命的理论,而是关于异化的思想;并进而提出了“总体化”原则: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人的全面解放,是深层的“文化解放”。

2、法兰克福学派的关注重点是西欧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在“总体性”思想的指导下,发挥了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并结合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精神分析的思想,——探索更深层次的人类心灵的异化问题,提出了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盛行着一种舒适、平稳、合理、民主的不自由现象,这是技术进步的标志。” 真实的需求与虚假的需求

︾ 社会控制 ︾ 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就是由现代社会的新型社会控制所造就的失去了批判能力、造反能力、超越能力的人,他们的生活永远只有肯定的向度,只有对现行社会的认同的向度,而缺乏否定的向度)如何理解现代社会的不自由?

现代社会的自由就是向左还是向右的自由,买这个牌子还是买那个牌子的自由,其实都 是一回事,是虚假的自由。马尔库塞认为传统的自由概念已经不能使我们在现有的社会 存在中获得一个人应有的生活,当代社会需要新的自由概念。新的自由便是对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存在方式的否定:

摆脱经济力量和关系的控制、摆脱日常的生存斗争、摆脱谋生状态、摆脱被大众文化和舆论宣传所同化的思想、摆脱人们个人无法控制的政治。

《爱欲与文明》:人的真正本质是“生”本能,“生本能”就是爱欲。解放爱欲的核心: ——解放劳动,使劳动成为自由,使人整个身体的爱欲器官享受到真正的自由消遣,体现出人追求快乐的本质。

——进行“本能革命”、“意识革命”,改变人的心理结构,摆脱社会控制。

3、本能革命与意识革命:

这是改变人的心理结构,摆脱社会控制,而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政治经济革命。这种革命包括意识、语言、价值、本能、欲望和需要的各个方面,打破虚假的需求,打破被强加的追求,打破自卑与负罪等等,这种革命首先要人们自我改造,成为具有新意识的新人。

新的革命主体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社会金字塔的极端:“不幸者”与“幸运儿”。“不幸者”——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受排挤的“少数民族”,特别是黑人,以及“嬉皮” 和“垮掉的一代”。

“幸运儿”——技师、工程师、专家等中上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有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

青年知识分子的反抗运动是社会变革中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能把“不幸者”和“幸运儿”的革命特性和优秀品质集于一身:既具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因而“能看破科学技术的面纱”;另一方面能像少数民族和“嬉皮”那样,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人性遭受摧残的处境,无私无畏地与这一制度作斗争。

4、总结: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的三大批判:其一,对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批判。其二,对“科技主义”的批判。其三,对“极权主义”的批判。

三、毛主义——造反有理,来自第三世界的希望

毛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区别——毛主义的核心是“继续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打破等级制度的尝试:鞍钢宪法:

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的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大钢厂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在这个报告,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 „ ——毛泽东(1960年)关于文化大革命——过去我们搞了农村的斗争,工厂的斗争,文化界的斗争,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但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没有找到一种形式,一种方式,公开地、全面地、由上而下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我们的黑暗面。——毛泽东(1967)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何谓资产阶级?非看其名,而看其实。

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反感,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毛泽东(1975)毛主义的灵魂:反潮流反权威的造反精神。而且这种造反精神不是像水浒里的英雄一样去反某个具体的贪官,而是反对整个的现存的制度——不仅是政权,更包括支撑政权的整个的社会存在——生活方式的、政治的、军事的、思想的、文化的等等,而其实现方式不是精英自上而下的引导和控制,而是群众自下而上的自我发动和教育。3M—革命的象征 革命的圣徒——格瓦拉

让我们面对现实,让我们忠于理想 ——1968年巴黎学生印在胸前的格瓦拉的一句名言 我想,革命是不朽的——1967年10月8日,格瓦拉被政府军击伤并被捕。审讯者问:“你现在在想什么?”切如是说。

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有我!——切为了追求心中理想,放弃拥有的一切,和卡斯特罗诀别后出走。请听听人民的声音吧!——切一生反对官僚主义,热爱人民。

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面前转过脸去。——切是一个真正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

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有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使人产生最强烈的愤怒。——切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再见了,我的唯一不要在饿狼面前颤抖也不要在思念的草原上冷的发抖我把你放在心里我们将在一起,直到旅途的尽头——这是切给妻子的诀别诗...四、从“五月风暴”到朋克艺术

1、五月风暴

五月风暴不是一场夺取政权的革命,而是一场文化批判的革命——其根源是青年一代对社会控制的不满。

从寝室造反运动开始—— 1968年情人节的斗争—— 狂人派与学生苏维埃——

拒绝任何政党的“领导”,拒绝整个社会权力结构——

西方世界以“五月风暴”为象征的左翼文化思想运动在流行文化上带来的结果之一就是“朋克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是“自己动手”和“独立”观念。“朋克”在字典里的愿意上小流氓、不良少年、废物、胡言乱语。它最早体现在音乐上,是对摇滚乐的革命。

2、PUNK 1975年Virgin 唱片公司所签下的label – “SEX PISTOLS”(性枪手)是PUNK的起点。他们完全的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 无论对途、社会都是一种控诉。这就是PUNK的诞生。

PUNK的出现, 不只在于音乐世界, 还影响了时装、平面图像、视像及室内装潢。比方说朋克服装的特点是鲜艳、破烂、简洁、金属、街头。

3、达达主义与波普艺术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美国波普艺术的出现略晚于英国,在艺术追求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精神,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玛丽莲·梦露的头像,是沃霍尔作品中一个最令人关注母题。在1967年所作的《玛丽莲·梦露》一画中,画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莱坞性感影星的头像,作为画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复排立。那色彩简单、整齐单调的一个个梦露头像,反映出现代商业化社会中人们无可奈何的空虚与迷惘。

第四讲 回归传统:二十世纪的保守主义思潮及文化表现

引子:激进后的回归

我认为,看待人类的处境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以一系列问题开始:生活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在什么地方吸引我们?我们如何越已知的事物?生活所能达到的极限何在?以这些特征和其它问题为特征的态度我们可称为前瞻的、实验性的、想象的、无畏的态度;它通常是缺乏形式的,因为它并不停留于某地,它总是寻求着表达新幻想的新形式。

还有一种基本态度以另一系列问题开始:过去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与已逝的前辈们共有些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最好地概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什么是永恒的自然真实的面貌?在这里,我们有一种更理智、更综合、更稳定的思考方式,它倾向于系统化,倾向于接受那些已被证实是有价值的东西,倾向于利用那些代代相传的形式。——塞克里坦

一、保守不是退步——什么是“保守主义”

柏克:《法国大革命反思录》:保守“自由的秩序”,“我所指的自由,是与秩序联系起来的自由,自由不仅与秩序和美德并存,而且没有后两者就没有自由。”

在政治上,保守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和“自由主义”是同义语,它坚持自启蒙以来的反国家主义、反极权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自由传统。

文化上,保守主义就是关心社会整体的道德生活与道德面貌,不愿承认人的非理性、意识潜意识层面,反对将人看作是现代社会压力下的精神心理分裂者,主张构筑人的“统一性”。“每个人都有荣耀之神的形象,没有谁生来应该是主人,而另外一些人应该是奴仆„„美国不会装模作样地默认被关押的异议者自我选择了枷锁,也不会默认妇女成为可耻的代名词,看着她们变成奴仆,同样不会默认任何人类的一员仰人鼻息地生活”、“美国和你们的关系取决于你们对本国人民的态度” ——布什:2005年连任就职演讲 在宗教上,保守主义就是宗教保守主义,体现为对比较激烈地维护自己信仰的纯洁性,维护符合宗教正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时努力影响政府将特定的宗教价值转化为实际政策。总之,一般来说,西方文化中的保守主义虽然反对剧烈的社会变迁,却并不排斥自由民主,也不是一味地维持现状,它并非一个严密的文化思潮流派,而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包含了许多实际上彼此间存在重大差异和矛盾的思想流派,不过它还是有一些基本信条和原则: 其一,相信存在着客观的超越性的道德秩序。

其二,认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反对任何的颠覆、断裂。其三,强调传统的重要性,强调经验和模仿。

其四,审慎的原则,强调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反对一时的宣泄而强调长远后果,其五,多样性的原则。认为多样性是自由基础,强调社会对国家的自主性、强调权力在社会中的分散,反对权力集中。

其六,不完善的原则。人性与社会秩序总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只能期待一个可以容忍的有秩序而自由的社会,这样的社会难免会存在某些弊端,保守主义在激烈变革的当代社会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实际地主宰我们的信念或行为,主要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激进的批判性过强、建设性不够,不足以真正颠覆传统,因此难以让人看到具体的实效。其二是人的本性中本来就同时存在着释放与破坏的冲动、稳定与保存的愿望这样两种相反的心理趋向。

其三是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人类既往生活积淀的体现,渗透到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许多地方无形地存在。而激进作为新的创造,所涉的人类生活领域相对有限。其四是在许多国家,激进最后导致的动荡、不稳定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那么激进的意义何在?

二、哈耶克与新自由主义

一位偶像级的大师一位超越经济领域的经济学家——代表作《通向奴役之路》

1、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自由对自由的不同理解: 欧洲大陆与英国的自由主义:

欧洲的自由主义更注重个人通过参与民主政治实现其自由,而不是通过不受政府约束实现其自由。英国的自由主义比较注重消极的自由,欧洲大陆则比较注重积极的自由。

2、新自由主义与传统自由主义的两点区别:(1)针对的问题不同(2)自由相对于平等的优先

3、新自由主义: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继续强调以自由放任为原则,强调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自发作用,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并且将自由与平等对立起来,将自由置于平等之上,以自由为最高原则。代表人物即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

4、哈耶克的学说

(1)哈耶克自由理论的出发点是进行市场竞争的个人。对他来说,侵犯个人在市场制度中的买卖权利必然会逐步侵蚀自由。因此无论保护个人免遭市场力量的损害,还是对竞争施加违反市场规律的限制,其结局都是灾难性的。(如何看待我国农村土地问题?如何解决土地问题上的腐败问题?)

(2)社会平等的无意义:“社会正义原则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市场对货物和劳务的分配无所谓公平不公平,因为其结果并非有意造成的,而是取决于大量机遇„„”

(3)政府干预的有害性:“政府的道义行为究竟应该怎样去评判与选择呢?显然利用一种平衡的力量使这种行为不至于造成另一种不道德的结果,无疑是有效的方式。”

(4)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是迄今为止所能选择的最好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的基础在于完全的个人自由的存在。

(5)理性人的假设(人是理性的,不是指他会按照大多数人所设定的最大利益方式行动——而是指他会向自我设定的最大利益方向努力)与对集体主义的批判。(6)对新自由主义的评价问题:非道德主义的社会哲学。

三、新自由主义的文化表现

(1)个人奋斗与“创业”文化的流行(2)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

当代世界文化 篇2

一、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产生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 是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 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但会影响人的肤色和性格, 还会影响各民族的文化特性。纵观古今中外的东西方学者都曾对此做过相关阐述[1]。第二, 多元文化的产生是由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造成的。一个民族, 其文化特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那些得到社会认同的文化因素就会得到不断的传承, 并最终积淀为表征这个民族之精神的东西。第三则是因为事物本身属性的多样性。人类文化当然也包括在内, 不仅各民族、各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 而且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也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可以说, 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或差异性的存在, 整个人类文化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但这种文化多样性, 即多元文化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从它产生的原因来看, 多元文化必然会对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造成影响和冲击。对社会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当然也不例外。当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临着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 人们接触到的事物、文化以及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处的团体、社会甚至是国家, 而是突破了民族、种族和国家的限制。而多元文化的渗透难免会使人们产生诸多困惑[2], 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会带来深刻影响。因此, 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至关重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

(一) 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出现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 多元文化的出现是一个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并存也是一个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多元文化的挑战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怎么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多元文化, 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有客观的认识。既然多元文化像全球化、信息化一样, 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因此首先绝不能排斥它。因为担心它可能会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和影响就把它排斥在外是并不可取的。况且多元文化并不仅仅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消极的影响, 也能带来积极的一面。它能使不同的文化之间往来更密切, 加深了解, 从而进行更好的融合与交流。多元文化也能使人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所以, 面对冲击, 一定要保持清醒和冷静, 要用理智的态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 面对多元文化, 人们不但不能排斥而且是要主动地去接受、去包容。多元文化是一个必然趋势, 即使人们排斥和反对, 它依然会融入大家的生活。人们的自守行为只会使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过程更加漫长、更加艰难、更加痛苦。与其这样, 还不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有了积极的态度, 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积极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前提, 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促进两者间的融合则是问题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 我们首先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 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而不同即和睦地相处, 但不随便附和。一般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中也可以借用和保持这种君子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接受多元文化的出现, 也要能包容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 更要能抵挡得住多元文化可能带来的冲击。既要能和睦的相处, 同时处理好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任何新事物对人们来说都有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 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面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 人们总是会过分地担忧, 产生焦虑, 甚至产生厌恶和排斥。这对于相互融合的过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其实, 对于新事物的到来, 我们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趋利避害, 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发展即可。

其次, 就是要宣传和推广多元文化的政策。人们之所以会焦虑, 除了担心多元文化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外, 还源于对多元文化缺乏了解以及政策上缺乏有力支持。所以, 要想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 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它并给它以政策上的支持。多元文化政策主张各种移民团体应该保留自身的文化, 并且同其他文化和平地交流。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手段和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重要的是, 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绝不能照搬照抄资本主义国家, 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具体国情来制定相关政策。应把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 因为它是多元文化政策实行的基础, 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条件。

再次, 应积极大力提倡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多元文化能够为人类提供多元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 一个社会只有接受和允许多元的文化存在, 这个社会才会拥有永不枯竭的创造力的源泉。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提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不同性别人们的教育素质, 帮助人们获得其自身文化以外的跨文化能力。多元化教育是给予各民族文化以相对价值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保持各文化多样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 作为不同文化的人能够摆脱一体化的冲击, 可深入地理解本族群固有文化的价值, 从而更主动地弘扬地方和族群文化。对其他文化拥有者而言, 从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及生活科学等方面, 能更完整并深层次地理解“他者”的文化, 从而放弃自我中心主义。[3]由此可见, 多元文化教育在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接受多元文化的融合两个方面无疑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最后, 就社会主义国家自身来说, 应该积极发展多元文化, 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张力和国际认同度, 以此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社会主义文化若想被人们所接受和应用, 就应确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方向, 给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 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张力。历史上, 一个强国的繁荣, 无一不是提倡文化的多元化, 提高文化张力。当前, 国际上用落后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力和宣传力也有待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举办诸如奥运会等国际化的盛会来宣传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 提高自身的国际认同度。以此达到既发展了多元文化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的目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复杂的、漫长的, 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 在融合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融合是一个同化的过程, 也是一个极易产生激烈碰撞的过程。在融合中, 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或手段去接纳它, 前提是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 即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共同理想, 时刻铭记民族精神和把握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既顺应了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同时使社会主义文化在坚持自己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向着多元文化的方向丰富发展。

同时, 在结合中, 人们还应充分、正确地发挥传媒文化的巨大力量。传媒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台, 到电视、电影, 再到新兴的互联网络, 等等, 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但具有多元性还具有传播手段现代化、形态多样化、速度快捷化和范围全球化的显著特点, 对于人们价值观的影响巨大, 甚至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因此, 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来引导人们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 树立崇高的理想, 以积极且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此外, 社会主义国家在针对多元文化的相关政策方面也要适度和适中。既不能抓得太紧, 使多元文化成为一种形式上的附属品;也不能放任自流, 任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 应把握好“度”。

四、结语

虽然多元文化的出现一定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影响和冲击, 但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 就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顺利融合。而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除了多元文化的影响, 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将遭受更多、更猛烈的冲击。人们唯有坚持自己的共同理想, 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拥有抵御外来冲击的资本, 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走向稳步发展的康庄大道。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整个世界的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交流更加频繁。世界多元文化的必然趋势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和冲击。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顺利融合、在融合中应当注意什么问题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文化

参考文献

[1][2]黄自欢.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08.[1][2]黄自欢.多元文化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2008.

当代世界文化 篇3

我们当然希望有一个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环境,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军事环境,等等。近年来,传媒业高速发展,文化环境中的舆论环境的影响更加凸显。跟踪各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评价就会发现,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不解的、曲解的、甚至攻击的,比例不少。国际舆论环境中的中国与中国的实际相差甚远。如果要改善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地位,就需要加强国人的国际话语能力——我们的表达要能够说服或感动大多数外国人,至少要能促进他们对中国的理解。由此,我们提出了“跨文化交流”的课题。这本来是属于学者圈内的学术题目,今天,我认为它应该走到大众中来。

任何国际交流都归结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国际交流是跨语言的,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跨语言的背后是跨文化。有时语言的翻译虽正确,却会因文化的差异而引发歧义。

中国进入公共外交时代

1976年以前,中国每年出国的人数约1万人次,而2008年上升到1 200万人次,境外来客是2 400万人次(和港、澳、台的往来另有统计),这样广泛的交流远远超出了专业外交人员和外贸人员的小范围。如今中国人已经是世界公民,踪迹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人的国际意识增强,关心每天发生的国际大事。在中国的报纸上,国际新闻、国际评论大多要占到两个版面。央视和地方台的国际新闻专题也在日益增加。

所以说,我们已进入“公共外交时代”。“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个外来词,也可译成“公众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以文化交往或日常往来为主的交往,在交往中表达本国文化、国情和政策。它与政府外交构成国家的整体外交。

公共外交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如外交部,而更多的是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团体、大学、研究机构、媒体及个人。只要交往双边中至少有一边是民间的,就属于“公共外交”。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几十种语言对外广播,接收广播的是外国公众,也是公共外交的一例。在这种公共外交中,个体不代表国家主权,但在双边交流中个体间可以有深度的沟通。这种公共外交对增进国家、民众间的相互理解的贡献很大。例如,被誉为“中国十大智库”之一的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就曾对我国外交发展提出过及时的建议,并得到采纳。

在公共外交过程中,在任何场合和外国人交往时,只要有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就会使交流取得更大的成效。

文化多样性永远存在

当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2 500个民族,共有6 000多种语言,《圣经》是世界上翻译文本最多的书,有2 197种。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文化的多样性仍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并将是人类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不变方式。

什么是文化或文明?据统计有200多种定义。比较典型的是英国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的说法:“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条件中的文化是一个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德国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的说法则把文化和文明做了区别:“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视为文明。”比如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电视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基于技术发明而形成的文明很容易传播,几年内就传遍世界。但文化不同,包含语言文字、绘画、戏剧等的文化没有个体发明人,其创造者是民族集体。属于民族的秉性和固有性的文化不易丧失,也不像文明那样容易传播。因为文明和文化的此种区分,对外交流时我们说“跨文化”,而不说“跨文明”。

简单来说,文化可以分为看不见的文化和看得见、听得见的文化。看不见的文化是指价值观、信仰和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思维方式,等等。通过言行、通过“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载体”(这里不是指纸张、胶片或无线电波等意义上的载体)才看得见、听得见的文化是指语言文字、文学、知识、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等。

价值观、信仰和与语言有关的思维方式,通过言行、通过文化的载体才能表达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看得见、听得见的艺术形式,你不会知道一个陌生的民族是什么信仰,有什么价值观。比如看京剧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价值观,“包公戏”说明中国古人痛恨腐败,《穆桂英挂帅》表现中国人很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表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你不爱我就不让你活了;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是“化蝶”,这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区别。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民歌、民谣。中国代代相传的对联,往往也是民族价值观的表现。

文化传播全球化≠文化全球化

文化有没有全球化的问题?德国人这样定义全球化:“某一个规则或某一种习惯,它不是在一个地方有效而是在全世界有效,那它就是全球化了的”。虽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也可以认为有关经济的某些管理方法、质量标准和贸易规则(有人称此为“经济文化”)确有趋向全球化的现实,但不能由此推论就有文化全球化的前景。

由于电影、卫星电视、互联网和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个人电脑、DC/MP3之类的廉价,文化传播成本减低了,那么也只能说这属于“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仍不能说文化全球化。

有人说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有小提琴协奏曲的表现形式,这是不是文化全球化的一例?我觉得这只是用一个国际认可的方式来表达中国文化,载体是小提琴协奏曲,内核仍是中国人的精神。

要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世界上存在多种多样的文化,我着重强调的是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不管你是否喜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现实,但如何认识和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却是能够选择的。

互相尊重,文化可以互补,并创新本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传到日本,传到韩国,帮助他们创造了本国的文字;同样,日韩文化对中国也有反馈。1910年有中国人统计,由日本人从欧洲语言用中国汉字创造的新词汇反馈到中国的有980个,如一些科技名词和政治名词,“物理”、“化学”、“宪法”、“民法”、“共产主义”、“共产党”等,还有“稳定性”、“可靠性”、“先进性”这类名词,以及“绿化”、“城市化”、“自动化”,等等。

中国的“平天下”会让邻国担心吗?

如果毫不在意,文化差异就会形成交流的障碍,就会形成一种阻力。韩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一位汉学家说,你们现在还在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会让邻国很担心。他的这种担心就是因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实际上,“平天下”是指春秋战国时,中国有战国七雄和八百诸侯,现今沿用这句名言,只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既然会引起误会,在国际交流中也就没必要一定要引用这句话。

因文化差异互相歧视就会导致冲突,近年这种情况多次发生。比如,2007年欧洲某报纸刊登了一幅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穆斯林世界提出严正抗议。因此,我认为不能只尊重自己的文化,而不尊重别人的文化。

政治家利用文化差异可能会引发战争。最明显的例子是1096~1291年的十字军东征,那时那里政教不分离,百年的动乱征战和屠杀造成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没彻底消除。

如果1793年乾隆不赶走英国特使

文化差异看上去是小事,最后可能变成大事。最有名的例子是1793年,英国派特使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来京为乾隆83岁祝寿,带了包括科学家、画家、天文学家等80人,还有几百箱礼品。乾隆允许他们参加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的祝寿仪式,但要求英国人与全体祝寿者一样要双膝下跪。但后来英国人只单腿下跪,比其他人高出一头,乾隆对此非常生气。于是对英国跟中国商务谈判、谋求建立使馆的要求一口回绝,并限期离国。英国人海上漂泊9个月才来到中国,甚为艰苦,但最后没谈成合作,反而造成两国的严重隔阂。这个特使在日记里写道,这个国家没有办法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看来将来只有战争了。那么,三艘军舰就可能征服中国!果然到47年后的1840年就有了鸦片战争。于是有人问,如果乾隆不赶走英国特使会怎么样?在19世纪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声光化电”足以用武力侵略中国的时候,由于晚清王朝的腐败落后,战败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英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性使然。但是双方不容忍对方文化,造成了严重隔阂却是个事实。

吉祥龙为何变成怪物Dragon

不同的语言可以通过掌握这种语言或别人的帮助来达到沟通,但是从来不存在完美的翻译。两种语言在两种文化背景中产生,不可能一一对应。只有物质名称可以一对一,但凡带有点感情因素、信仰因素,就不一定能完全对应上,甚至有的时候不能翻译。我们一定要留心这种差异。

比如,汉英或英汉字典中“龙”和“Dragon”相互对应。在英文字典里,“Dragon”是一种传说中的怪物,有狮爪、蛇尾、翅膀及带鳞的皮肤或者是大蛇、蟒蛇、古代的巨大蜥蜴,等等,没有一项是正面和美好的,和中国人概念中吉祥的“龙”完全不一致,网上的“Dragon”的图画也都特别可怕。美国曾有两本畅销书都是把中国说成“Dragon”。一本是《中国威胁论》,封面就是一条红色的凶龙;一本书名是Red Dragon Is Rising(《红色的龙在崛起》),这种翻译中不注意文化的差异,往往就造成极大的误会。中国的龙应该另外创造一个英文词汇,但是把国内外出版的字典改过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希望中国画家画中国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表现其中国文化涵义,画得和气才对。

虽然文化不同,但是彼此不应“另眼相待”

交谈必然带有人的思想、情感、认知、行为等因素,中外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差异不可忽视。据统计,世界65亿人口中81%的人自称信仰宗教。在美国,无神论者不能当总统。美国总统在就职演说时一定会说上帝的启示。美元上印着“我们相信上帝”。

我与美国的一位神学家、布道家路易·帕罗博士有过三次对话,共同出版了一本书叫《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在国外有英文、西班牙文和韩文译本。他讲的是基督教基本教义,我讲的是中国人的宗教观,我想表达我们虽是无神论者,但完全能和宗教信徒和谐相处。他则想把教义讲给读者听。我们的结论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有宗教信仰的人和无宗教信仰的人彼此不应当另眼相待,而应当彼此尊重、和谐相处。英文的《南华早报》为此刊登了一篇长文,题目是“上帝,你怎么能让一个无神论者和一个基督教者拥抱?”这说明宗教隔阂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中国特色的词汇

必须有准确的翻译

文化的交流是一切交流的基础。任何一种国际交往,不管是政治谈判、经济谈判、军事谈判还是学术交流都是靠人和人之间的接触,靠语言文字来表达。如果没有跨文化交流的本领,在这几项交流中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面向世界进行表达时必须准确。我们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会产生中国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世界政治学上或者在哲学上看,一定是有创新性的,一定会是对人类进步的贡献,比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但是现在让外国人较准确地理解我们的表达并不容易。美国的几位研究中国的教授对我们说“自主创新”翻译成“独立创新”,不懂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中国人自己创新,不与外国人合作?经我解释后,他们说在中国实行的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译成“鼓励创新”外国人容易明白。英国人也曾建议他们和中国成立一个小组,专门把中国的新的特殊政治词汇编辑成一本准确解释的、不断补充的词典。

对外交流的中国文化的核心当推“和”字

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必然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现在美国一张口就是“民主、自由”,欧洲人一碰到问题就说人权,法国人自认为是道德高地,可以批判一切。英国从18世纪打出的贸易自由,演变到今天有“布莱尔主义”,即可以以人道主义为理由,以武力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我们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和”的文化。汉语中“和”有着丰富的含义,如“和谐”、“和为贵”、“和善”、“祥和”。我们提“和谐社会”的理念,还没有一个外国媒体就此攻击我们。“和谐世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成多样性公约》提倡的“各种文化互相共存,互相包容”的理念是一致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续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就是指通过国际沟通,我们要达到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促进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人有人缘,国有国缘”,个人有好人缘可以带来温暖、带来帮助;而国家有“国缘”,则是得道者多助,也容易为世界多作贡献。我们要建设好与国际地位相当的国际舆论环境和“国缘”,就得以跨文化的本领,加强理解,减少误解,广交朋友。若凡是我国有机会与国际交往的人士都有公共外交意识的自觉,则国家幸甚矣。

[演讲者小传]

赵启正,1940年生于北京,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曾在中国核工业部第二设计院、航天部上海广播器材厂工作二十年,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厂长等。历任上海市工业委员会党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及党工委书记。1998年调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2005年2月,增补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6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著作有《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向世界说明中国(续编)——赵启正的沟通艺术》、《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江边对话——一位无神论者和一位基督徒的友好对话》(与路易·帕罗博士合著)、《浦东逻辑——浦东开发和经济全球化》、《浦东奇迹》、《在同一世界——面对外国人101题》等。

(文章节选自《文汇报》,2009年7月5日)

世界当代史2 篇4

名词解释:

1.冷战

冷战(1947年——1991年12月)冷战一词是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2.时代主题

是指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中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乎全局的核心问题。是国际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段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课题。时代主题不是固定不变的,它要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世界基本矛盾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政治格局

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是:旧的格局已经解体,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将长期存在,并向多极化不断发展。

4.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 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5.世界经济区域化

经济区域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通过契约或协定,促使资本、技术、劳动、信息、劳务和商品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国家间在经济上进行不同程度的联合或合作,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跨国性的统一过程。

6.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7.联合国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在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存在着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际联盟,通常可以认为是联合国的前身。联合国对所有接受《联合国宪章》的义务以及履行这些义务的“热爱和平的国家”开放。

8.9.11事件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9.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实施者对非武装人员有组织地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通过将一定的对象置于恐怖之中,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国际社会中某些组织或个人采取绑架、暗杀、爆炸、空中劫持、扣押人质等恐怖手段,企求实现其政治目标或某项具体要求的主张和行动。恐怖主义事件主要是由极左翼和极右翼的恐怖主义团体,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组织和派别所组织策划的。

10.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国家战略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基础设施;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政府提出,并与印度和缅甸政府共同倡导的在建立各国间正常关系及进行交流合作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2.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

第四次科学革命:依据曾邦哲的观点第4次科学革命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包括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将导致的是21世纪的转化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与系统二维度的科学体系。

13.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14.杜鲁门主义

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

15.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1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17.华沙条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组织或华约,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18.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理论上的也有党的纲领和国家内外政策方面的。总括起来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阶级价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公开性”、“民主化”、“多元论”三个倡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新思维的三个主要内容是:在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主张把对话作为国际关系实践的基本手段;军队的目的不是发动战争而是防止冲突和战争,把军事力量置于防御的基础之上。新思维非常重视对外关系与国内政策之间的联系,认为外交实践的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

19.经济互助委员会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是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一个相当于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社会主义阵营经济共同体,是继承“莫洛托夫计划”后的经济合作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会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正式宣布解散。

20.欧洲情报局

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国际协商机构。成立情报局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争取持久和平、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加强各国共产党之间的团结,交流经验,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其决议对各党无约束力。总部初设在贝尔格莱德,后迁往布拉格。情报局从成立到1956年4月解散,共存在8年零7个月。情报局在反击美国“冷战”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等方面曾起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在苏联直接控制下,背离成立宗旨,按照苏联意图部署各国党的行动计划,作出一些粗暴干涉兄弟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决定。情报局实际成为苏推行大党大国主义、压制各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工具,对国际共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21.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

简答与论述

1.学习当代世界史的目的和意义

意义:①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当今世界形势,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保护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建立祖国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②有助于我们增强世界历史,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环境和周边环境,以便更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③有助于我们通过世界各种现象了解和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做到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目标:

2.当代世界史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

对象:研究二战后各国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 特点:错综复杂,现实性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战争的结果使得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极权国家被打倒;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被削弱;美国大发战争横财,跃居世界头号强国地位,苏联成为唯一可以在军事上抗衡美国的国家,战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中国等一批欧亚国家相继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范围由一个国家扩展为一个阵营;印度等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国在大战中被削弱的机会实现了独立--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战争结果所带来的。在军事领域,战争发展了现代军事技术,并产生了大规模使用装甲部队进行作战的主要方式,同时,战略轰炸也成为一种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军事手段,战争后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战争并体现了其巨大的杀伤力。二战的结果充分证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负与交战双方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二战也对军事武器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雷达,喷气战斗机,火箭及导弹,电子计算机,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战争中投入使用并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这些军事领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战后人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4.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雅尔塔体系的内容明确地概括为四个方面:(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区的归属和边界;(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评价:

正面评价: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古的独立。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5.联合国的职能和作用

职能::防止战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的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联合国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以实现上述目标。目前联合国重点关注的问题包括: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卫生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打击毒品犯罪,减轻自然灾害,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困难,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等。

作用:首先,减少了局部战争和避免了世界大战。第二,根除了殖民主义制度。第三,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促进了国际立法。

6.联合国面临的危机和改革的方向

危机:

1、安理会改革问题:①安理会的构成问题——如何增加与分配席位。②否决权问题——否决权的合理问题、限制否决权的使用、新任常任理事国是否享有否决权的问题。

2、经社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的改革问题

3、行政改革问题:①全面调整联合国的现有组织结构,减少管理层面。②突出秘书长作为联合国最高行政长官的地位,扩大秘书长及秘书处的权限和作用。③削减联合国经费预算和行政开支,消除联合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严重财政危机,确保财政支付能力。④简化议程,缩短会期,提高工作效率⑤确定优先顺序,合理分配资源。

4、秘书长选举问题:①选举的原则和程序②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程序的改革问题

方向:联合国改革应有利于维护成员国的主权。联合国的改革应有助于国际冲突的和平解决。联合国的改革应有益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均衡、健康、持续的发展。联合国的改革应体现出民主、公正、客观合理、平衡有效的基础原则。改革也不能脱离实际,不讲平衡。联合国改革应服从于促进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个大目标。在改革问题上认真听取广大成员国的意见。

7.为什么说杜鲁门主义是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8.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内容: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美国拨款“援助”西欧各国,作为复兴战后经济之用,但受援国必须购置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使用美援要受美国监督,受援国要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设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放弃“国有化”计划,等等。

作用: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马歇尔计划的的实施使西欧从战后初期的财政拮据及由物资紧缺而引发的限量配给的局面中摆脱出来,减少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稳定了政治局势。马歇尔计划被认为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马歇尔计划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9.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南斯拉夫铁托同志考虑到南斯拉夫实际认为苏联经验和模式不适合南斯拉夫,于是想走自己的路,结果被当成帝国主义分子、民族主义者被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遭到严厉的制裁。但是南斯拉夫人民坚持了下来。到1979年南斯拉夫成为中等发达国家,但是南斯拉夫的改革存在着分权分散的严重问题导致其后来的解体。

波兰有哥穆尔卡改革。六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想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而且捷克斯洛伐克对于苏联是戒备的,捷想改革同时绕过苏联,加强同西方的经济联系。同时真正自主搞社会主义建设。捷克斯洛伐克人惹恼了霸权气盛的勃列日涅夫,1968年8月的某天内捷克斯洛伐克被苏联和其同盟国控制,领导人被叫到莫斯科撤职软禁。

1968年匈牙利在不引人注意中搞改革。抛弃苏联体制中讲话的一套,但是苏联体制的外壳没动,也不可能动。匈牙利的改革想保留苏联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对劳动人民的福利,另一方面注意高效益又好又快的发展。到1985年匈牙利成为苏东国家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可是匈牙利过于注意在生活水平超过西方,人民对经济追求替代了理想,人们庸俗化了。而匈牙利经历了能源危机的打击。1990年之前的六年里匈牙利处于滞涨痛苦中,卡达尔老了下台了。激进的自由派演变了匈牙利。直到今天人民还是怀念卡达尔时代。

10.赫鲁晓夫政治改革的措施和教训

措施: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暴行,结束了斯大林时代。而这份秘密报告被西方间谍所截获并将四万多字原文公开,震撼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赫鲁晓夫停止了苏联国内的大规模政治镇压,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了近千万人的冤假错案,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而苏联的知识分子也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恐怖中获得解放,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苏联逐渐变为“正常社会”。教训:

积极的一面: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客观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迷信,也冲破教条主义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平反冤假错案,为迫害者恢复名誉,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消极的一面(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其改革措施未能深入到这一体制模式的根基。(2)赫鲁晓夫对个人崇拜的揭露和批判不彻底。这种做法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此外,在东西方冷战的格局下,过度否定斯大林在客观也加剧了西方反苏反共的恶浪。

11.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

(1)理顺农业管理体制。勃列日涅夫把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统归区党委会领导,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权力重新划归农业部,把被赫鲁晓夫免职的农业部长官复原职。(2)大量增加农业投资。(3)用经济方法管理农业。国营农场实行完全的经济核算制;集体农庄实行有保障的劳动报酬制,提高了集体农庄农民的地位和待遇;对个人副业采取稳定的鼓励政策。(4)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变过去每年制定一次农产品收购计划的做法,实行“固定收购,超售奖励”的制度,农产品收购计划一定5年不变。(5)推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方针。重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在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土壤改良等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增强发展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6)进行农工综合体的试验。

1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理论思考

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提出坚持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又要重视法律。

必须坚持重点突破和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相结合。改革必须目标明确,坚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13.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1.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市场调节机制;经济欠发达。而与美国常年进行军备竞赛,军费开支又异常的庞大。2.苏联轻工业与重工业严重失调,过分重视重工业,而轻视轻工业。3.苏联长年累月的自我封闭,不改革不开放,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戈尔巴乔夫进行激进的,乃至疯狂的“政治改革”。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措施是不是适合苏联。一下子毁掉了苏联的根基。4.苏联对外长期奉行霸权主义,招致了国际社会的恐惧、反感乃至愤怒、厌恶。疏远了苏联与国际社会的距离。5.除了苏联内部的原因外,在外部,美国人也常年煽动、资助一些个人或非政府组织(NGO),给苏联政府诋毁、抹黑。这些个人或组织在1991年的8.19政变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教训:(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14.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

1、苏联解体导致国际格局的改变,从两极格局变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而且促进了多极化的加速发展。

2、加速了经济全球化:从两大经济体系: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变成了单一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导致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4、由于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先各种掩盖着的矛盾,包括民族矛盾凸显出来,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也随着兴起。

15.如何评价斯大林 每个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辩证的观点去看,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在继承列宁事业的同时,领导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使苏联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引导苏联取得了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胜利,而且成了为巩固世界和平而斗争的首领。斯大林作为一个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家,在他建立功勋的同时,也确实犯过一些错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过度集权的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体制、尤其是政治体制,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带有浓重的军事封建专制主义色彩。

16.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

2、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3、1947年进行教育改革,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

4、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5、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资本的投资效率高于欧美发达国家。

17.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战略和前景

战略:

(一)日本受到德国在科索沃事件中所起作用的鼓舞,要以修改宪法为重点,突破战败国的法律制约。首先,日本国会成立“宪法调查会”,-将修宪问题正式提上日程。其次,强化日美同盟体制,企图修改《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法案》扩大自卫队功能。第三,1999年8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国旗、国歌法案”,将战后一直存在争议的“日之丸”、“君之代”法制化。

(二)日本继续稳步推进军事实力并出现独立研发军备的迹象。

(三)日本的外交重点是抓住一点(八国集团)、稳住一片(东亚)、参与热点、扩大影响,以此为早日实现政治大国目标创造条件:1.日本从联合国至上主义转变为看重八国集团。2.日本对东亚国家继续实施援助外交,强调全方位经营。

前景:(一)在宪法问题上,估计日本至少要经过5年以上时间的酝酿、讨论、逐步进入修宪的法律程序、最终修改第9条,彻底解除对战败国的制约,真正实现所谓的“普通国家”目标。(二)今后一个时期,日本的军事实力会进一步增强。(三)日本核武装的可能性不大。(四)今后日本在联合国的活动会更加积极,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梦想。(五)日本今后虽仍把日美军事同盟作为其军事安全框架的“基石”,把日美关系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基轴”,但是为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目标,日本外交策略会更强调积极灵活,呈现全方位特征。

18.70年代中期中越关系恶化的原因

在越南抗美救国期间,中越两国就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给中越关系带来的影响是复杂和长期的,其中一些消极的因素导致两国即使在密切合作时期,摩擦也一直存在。当时对中越关系造成消极影响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日益严重恶化的中苏关系。此外,中越之间在抗美战争的一些战略和策略问题上也存在分歧,这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和在什么条件下与美国举行和谈。

中越矛盾涉及到双边、地区和全球等三个领域的问题:

1、中越双边关系领域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两国的领土争端。第二个问题越南迫害和驱赶旅越华侨问题。

2、在地区领域,中越的主要矛盾是越南追求在印度支那地区的霸权和中国反对越南追求地区霸权的政策,支持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独立、中立和不结盟的地位。

3、中越在全球战略层次的矛盾,同中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政策直接相关。

19.当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原因:1.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2.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3.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4.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5.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6.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特点:1.恐怖主义国际化或全球化。2.目的政治性和思想狂热性。3.主体组织性。4.恐怖手段的高科技化。5.恐怖方式的暴力性、残酷性。6.目标象征性。7.以美国为目标的恐怖主义袭击愈演愈烈。8.恐怖主义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邪教组织势力相互勾结,共谋“发展”,恐怖主义组织间有进一步联合、合作的倾向。9.现代大众传播系统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起到了刺激作用。10.极右翼制造的恐怖主义事件频繁。

20.如何扼制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的根源还是在于地区经济的严重不平衡,贫穷是恐怖主义增长的主要原因,现在发达国家通过自身的经济手段牢牢把握着工业体系的剪刀差,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举步维艰,贫穷日益显现。所以应该在全球无差别的基础上组织南北对话,削弱日益两极分化的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并且认同不同的经济文化与宗教等意识形态与政治立场同样是全球安全的重要保证。

21.中国对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原则和主张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22.二战后技术革命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第一,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二,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前两次工业革命主要是以一两种技术的突破为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不然,在核能、电子计算机和宇航技术的带动下,一批批新技术迅速出现并且汇入技术革命的洪流,进而形成宏大的技术群。第三,科学技术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这种渗透有两种趋势:一是学科越分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二是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作用: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23.二战后技术革命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

24.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①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主要目标;②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③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④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不干涉内政,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党务关系的原则;⑤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政策。

25.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篇5

单选(20):第一、二、三章

(第二章重点看全球化问题、第三章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发展演变)名词解释(5)

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主要是主权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国际关系比较集中而概括的表现形式。

2、简答(4)/论述(2)

1、世界两极格局特点

材料(2):第一、二章

世界当代史名词解释 篇6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确立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会议上通过三个协定,《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确认了“两个挂钩”原则,即美元与黄金挂钩以及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从而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奠定了美国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

富尔敦演说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市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反苏反共演说。丘吉尔在演说中称苏联的扩张已构成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东欧已被苏联用“铁幕笼罩起来”。他鼓吹英美结成军事同盟,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此演说被认为是美国及西方阵营发动对苏冷战的前奏曲。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说欧洲处于战后经济复兴时期,为了确保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美国必须向欧洲提供援助。马歇尔全面援助欧洲复兴的设想,被称为马歇尔计划。通过援助使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美国因此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美国的霸权地位在欧洲确立起来,解了西欧的燃眉之急,是杜鲁门主义的延续和扩大

莫洛托夫计划:

苏联为对抗马歇尔计划而于1947年7—8月间与东欧各国签订的一系列双边经济贸易协定的总称。此举的目的是形成苏联与东欧各国间的经济网络,使各国对外贸易被限制在苏联、东欧地区内部,以此减少东欧国家与西方国家市场的联系,淡化马歇尔计划对东欧的影响。西方国家将苏联的上述举动冠以当时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之名,故有此称。在双边协定基础上,苏联与东欧国家于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最终形成经济领域的东西方冷战态势。

第四点计划: 也叫“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美国杜鲁门主义对外政策的组成部分,是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连任总统发表就职演说中提出的“第四点主要行动原则”,故名。计划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帮助它们解决发展经济中的困难。其目的在于:以此抵制苏联对落后国家的影响,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同时以此控制受援国经济,排挤老殖民主义势力,将广大亚非拉国家纳入美国霸权范围。

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1月,为了对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禁运,苏东六国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成立了经济合作机构――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是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经互会的成立,把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抗衡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封锁的重要阵地,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诞生。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1947年9月22—27日,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联、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和意大 利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的代表。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宣言明确指出: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要求各国共产党制定一个共同的行动纲领和策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扩张。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是苏联从政治上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协调各国间的内外政策,以对抗美国和西方阵营的冷战攻势的重要措施。

柏林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美、英、法 4国因对西柏林法律地位的争执而引起的三次国际危机。第一次发生于1948年,是冷战开始后其中一个最早发生的危机,其导火线为1948年6月24日苏联阻塞铁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至1949年5月11日苏联宣布解除封锁,停止行动之后,危机缓和。第二次发生于1958年,苏联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英美法六个月内撤出西柏林驻军,后来以苏联让步完结。第三次发生于1961年,苏联重新提出西柏林撤军要求,事件以苏联在东柏林筑起柏林墙作结,美苏关系以苏联冻结柏林问题而得以缓和。

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咨文,攻击苏联是极权国家,要求国会批准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紧急援助,以抵制极权政体强加于它们的种种侵犯行动。杜鲁门提出的这项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点。过去美国把苏联称为盟国,只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攻击苏联。现在,杜鲁门公开宣布苏联是美国的主要敌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尼克松主义:70年代,美国陷入了内政外交诸多困境时期。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总统提出了一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原则是尼克松主义三大支柱。其实质就是: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收缩,减轻内外压力;通过缓和对苏关系,扭转战略上的被动;通过改善对华关系加强对苏的制约;通过维护均势,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企图在美国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仍然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星球大战计划

也称为总统战略防御计划。1983年3月,里根发表为战略防御体系倡议的讲话。1985年,美政府正式宣布该计划,表明美国决心同另一个超级大国展开新一轮的军备竞赛,由于主要以太空为基地,所以称为“星球大战计划”。根据此计划,美国将从1985-2015年分四个阶段建立由陆基定点防御系统和太空反弹道导弹组成的多层次多手段的战略防御体系,以保护美国及其盟友不受苏联核导弹的危机。该计划从1985年开始,预计2005年完成。该计划于1993年因技术和资金原因正式放弃。

苏共二十大

1956 年 2 月 14-24 日,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主持大会并作苏共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这次会议确立了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开始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尝试。苏共20大,特别是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宣告了斯大林主义的终结。不仅改善了苏联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而且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苏共二十大对苏联和国际共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阿拉木图宣言》

1991年12月21日,由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举行的首脑会议上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确认由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3国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宗旨和原则,宣布 “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实际上意味着苏联的解体。

《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即《新日美安全条约》

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军事同盟条约。1960年1月19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新日美安全条约》,6月23日生效。条约共10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年6月23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新日美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日本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但未彻底摆脱于美国的依附关系。新条约使日本政府基本上恢复了对国家的统治权,日本获得真正的独立。

新东方政策

1969年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总理后,放弃哈尔斯坦主义,转而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等国关系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的基础是缓和、均势和联盟;新东方政策有三重目标:改善与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到1973年底,新东方政策全面形成并实行;新东方政策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是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重新发挥重要作用的开端和标志。

撒切尔主义

1979年保守党人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担任英国首相,她的社会经济政策被称为“撒切尔主义”。其核心是奉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限制工会权力等。撒切尔夫人的改革取得有效的成果,但同时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也存在问题。长期推行紧缩政策,使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

布拉格之春

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是20世纪6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捷克斯洛伐克党制定了行动纲领,系统而深刻地阐明了改革方针,提出建立一种十分民主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在经济方面,主张实行权力下放,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市场机制,鼓励竞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自治。在政治方面,改革党的职能和领导方式,消除权力过分集中和党直接管理行政的现象;保障国家行政机构、代议机构和书法机构的独立性;改革选举制度,确保公民的选举权等。这一改革触犯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改革。

蒙巴顿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英国殖民者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1分)于1947年6月公布“蒙巴顿方案”,(1分)根据居民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并让一些王公土邦自行决定加入前者或后者。(2分)穆斯林联盟和国大党都表示接受。该方案使印度和巴基斯坦取得了自治领的地位,后来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但也为印巴日后的长期冲突埋下了伏笔。77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形成于1963年。1964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发表了《七十七国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因此而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1998年该集团的成员国已增加到133个,但仍沿用了七十七国集团这个名称。其主要活动方式是在每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举行部长级会议,协调立场,研究对策,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而做准备。七十七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和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推动南北对话和国际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霍梅尼

是伊朗伊斯兰什叶派领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袖。反对世俗政权,反对君主制。主张应排除东西方发展模式以及君主政体,建立一套伊斯兰秩序,把伊朗建立成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由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 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军事集团组织,简称北约。1949年4月4日与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该组织最高司令历来由美国将领担任。北约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合作,协调立场,加强集体防务,每年举行各种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军队,是西方重要军事力量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东欧七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该组织的成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标志。规定了在缔约国受到了欧洲任何国家或集团的威胁时,每一缔约国都应该用任何方式给予援助。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缔约国在布拉格举行会议,华沙条约正式解体

冷战

二战后美国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一直到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作为冷战的结束。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也即是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华沙组织之间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对抗。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西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的“热战”。德国可以说是最主要的争端的焦点,特别是柏林。“冷战”政策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统治集团,遏制、破坏社会主义,镇压人民革命的一种重要手段 万隆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洲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亚非会议。由缅甸、锡兰、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5国发起,邀请阿富汗、中国等亚非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期间,某些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一些国家制造纷争和矛盾,并对中国发出诋毁性言论,企图分裂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不结盟运动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篇7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

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 1980年上升到39.6%, 增加了10.4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0.347个百分点。在此期间, 发达国家1950年城市水平已达53.8%, 1980年上升到70.2%, 上升了16.4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0.547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17.0%, 1980年为29.2%, 上升了12.2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0.407个百分点。从50年代至8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增长最快。这里面有一个疑点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6.4个百分点, 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2.2个百分点都超过世界城市化上升的10.4个百分点?其实在1975年左右, 发展中国家城市总人口已超过发达国家, 开始进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城市增长率。195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为734百万,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仅为287百万;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698百万,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已攀升到673百万, 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持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如此迅速, 为什么城市化率水平上升低于发达国家, 且城市化年平均增长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 虽然城市人口上升快于发达国家, 而城市化率上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从1980—2002年, 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由70.2%上升到74.4%, 仅上升了4.2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0.21个百分点, 城市人口仅攀升了152百万;而发展中国家则由198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39.3%, 上升了10.1个百分点, 年平均增长0.505个百分点, 城市人口则由966百万上升到1 904百万, 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之比为2:1, 2020年时将为3.5:1。这表明,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迅速,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参见下表)

资料来源:许学强、周一星等编著《城市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第75页。

二、受信息化、知识经济影响, 发达国家城市化呈现后现代特点

20世纪70年代, 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信息时代的出现和知识经济的诞生为标志,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开始逐步取代工业时代的“物质经济”, 知识资本逐步取代物质资本并在生产力要素中起决定作用。城市化发展开始进入以人为中心, 并进入数字化、个性化、国际化、分散化与集聚化 (分化与集中) 并存时代。城市功能由生产城市向生产、生活、生态和谐的“三生”城市转变。城市与乡村、人与环境将进入共生、共享、共荣的“三共”和谐可持续发展状态。

(一) 信息技术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无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早期的城市化基本上都是在工业化带动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过程, 工业化期间, 人类每一次重大技术的突破, 都会形成新的工业部门, 推动着城市不断发展。以工业为动力推动着城市的发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即过分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和依赖, 不可避免地产生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最近几十年,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社会的兴起,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工业动力, 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城市也随之由产品制造中心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商业商务中心转变。

(二) 分散化与集聚化并存

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的发展, 以及信息网络对交通运输网络的补充, 大大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 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 使城市化呈现扩散化趋势。扩散化趋势引导了城市产业和人口的疏散, 使其部门职能外迁, 使城市外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制造中心的区域, 促进了城市郊区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 城市化发展又呈现集聚化趋势。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信息最大化及传输完善化的地点也是区位条件最好人口规模最大化的地点, 如巨城市或城市集聚区 (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洛杉机、上海等) 这些基础设施条件好, 区位条件好的城市自然成为信息节点城市。信息像磁石一样吸引经济向这些节点城市汇聚, 而通讯技术则使得节点城市对信息网络覆盖具有了较强控制力, 加之信息技术发展与投资之间的互动效益, 使得各类高水平管理机构以及各类跨国公司云集此地。为了便于同管理机构联系, 由城市分散化分离出来的产业一般分布在交通和通讯较为发达的城市外围, 或沿交通走廊延伸, 因此, 城市空间的扩展表现为中心城市高度集聚, 并向外呈非连续性用地扩展, 而城市集中的地区, 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加强, 整个城市群呈融合趋势, 这也是近些年来大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 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 从生产型转到生态型、个性化、特色化的城市

工业革命后的城市, 以工矿企业发展为核心和动力, 在成为工业发展主体的同时形成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随着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绿化城市, 促进城市和自然更加和谐, 已成为各国大中小城市的共同行动目标, 在各个领域也形成了相应的概念如生态型城市, 最佳人居环境等。并有专家预言, 21世纪城市将是“生态循环型绿色城市经济”的城市, 相应地城市也开始由生产型城市—消费型城市—生态型城市的过渡。

城市以工业化为核心和动力, 也必然导致趋同化。趋同化包括城市规模扩张趋同化、城市功能趋同化, 城市产品、服务、形态、形象无差别化等。趋同化的另一个表现是, 对体现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城市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的不予重视, 或者人为地将其破坏, 致使城市无特色、千城一面的景观“克隆”现象。城市的可识别性缺失。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意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建筑风格多元化, 以及体现个性爱好的色彩变换与搭配, 城市发展进入了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发展阶段。城市的个性化和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质不仅满足人的个性化需要, 而且成为现代城市竞争和发展的新需要。

三、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城市群 (圈) 和大都市带的出现

当代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不仅表现在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 而且出现了超级城市 (400万人以上) 、巨城市 (800万人以上) 、大都市区等组织形式。大都市区是由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 它们融为一体, 人口密度一般都很高。在大都市区化的同时, 城市群 (圈) 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全球城市化的趋势。

1920年, 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的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仅为5%;2000年, 400万人口以上城市已占世界总人口的19.9%。巨城市也由1920年的1个增加到1970年的17个, 并且出现了7个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990年, 美国大都市区的数量由1940年的140个上升为268个, 人口接近2亿,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0%。大都市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地域空间与规模, 而且也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政治、社会结构等发生了新的变化。

世界城市化的新趋势不仅表现在大都市区化, 而且还表现在城市集群化。当在一个空间地域内, 城市集群到一个较高的密度时, 就成为城市群 (圈) 。城市群 (圈) 是若干个城市的集合体, 它一般由一个中心或若干个次中心组成, 中心城市或次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在一个城市群内部各个城市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联系, 并逐步向一体化发展。城市集群无论是在美欧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 以英、法、德为首的西欧城市群, 分布在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沿岸的美国城市群, 日本东海道及太平洋沿岸的日本城市群, 分布在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中国城市群。在城市群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种城市现象———大都市带。国际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认为, 一个大都市带, 至少应居住2 500万的城市人口, 过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方式。他在1989年发展表的《大都市带》一书中认为当代世界上有6个大都市带:

(1) 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

(2) 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

(3) 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

(4) 美国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

(5) 英格兰大都市带

(6) 中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

并且还有几个都市带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003重印) .

[2]王放.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对中国的启示[J].西北人口, 2004, (3) .

[3]王朔.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 2003.

[4]官卫华, 姚士谋.世界未来城市展望与思考[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0, (3) .

[5]谢卫红.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4) .

当代世界文化 篇8

英国历史学家、历史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eld)爵士曾指出,对现代国际冲突的认识和研究往往要经历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国家间的冲突和斗争往往被置于善恶二元对立的模式下,历史学家采取一种站在“正义”一方的“英雄史武”的撰述模式,去描写“好人”对“恶人”斗争并取得胜利的过程。这种清晰明快的历史撰述不免对历史的复杂性、深层机理和悲剧性情境缺乏体认和发见。到了第二个阶段,随着情绪性因素逐渐退去,历史学家会看到作为国际冲突根源的结构性因素和“可怕的人类困境”,看到并不与某一方的邪恶必然联系、但却使冲突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历史情境。巴氏的教导是:历史学家应尽可能超越简单化的二元对立的、直线式的和目的论的观念,并避免事后仍站在国际冲突中某一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或者至少对冲突各方,要比历史时局中当事各方对敌方的认知怀有多一点的理解甚至同情。这当然要求历史学家“站得更高”,具有更高远、更多元的价值关怀并具有自觉和强健的价值反思能力;“看得更远”,超越自己所属的民族国家的立场,对其他国家的历史境遇和思想逻辑有?深切的了解和关怀,摆脱不假思索地把本国的目标和事业与“正义”和“正当性”联系起来的本能倾向。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历史学家的智力工作无往而不在自身所承袭的意识形态与身份认同的框架(或者说枷锁)之中;特别是对涉及国际政治的各个学科和领域的研究工作来说,采取民族国家本位的立场和视野,仍然是最自然、最方便也最“得体”的。

在后冷战时代“新国际冷战史”取代冷战时代的旧冷战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看到巴氏所说的第二种取向彻底取代第一种取向的情况。如果把巴氏所划分的先后相继的两个“阶段”看成是两种同时并存的“取向”,可能更符合冷战学术史的实际情况。尽管更长的时间距离总是能够给人以更多的客观和清醒,尽管后冷战时代的冷战史研究的确产生了很多符合第二种取向的著述,但是,冷战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冷战的结局带给美国人欣快自满的“冷战必胜论”和对美国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高扬的信心,冷战史研究的中心和最大产地仍然在美国,这些事实使得巴氏所说的第一种取向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美国是“站在历史一边”的力量,美国的意图和目标是正当的和道德的,美国的手段和策略是明智的和有效的,所以美国胜利了,而美国的胜利就是人类的胜利。包括冷战史大家加迪斯以及笔者在本栏目介绍过的弗雷德伯格在内的许多冷战史学者的新著,都或明显或含蓄地透出这么个意思。而在专业学术界以外,这种观念的相对影响力自然更大,它是后冷战时代美国公共政治气氛中的一个关键要素。

冷战与第三世界

然而,不管美国中心的“冷战必胜论”有多少道理,会不会达成某些“片面的真理”,可以肯定的是,它会淡化甚至遮蔽冷战中曾经发生的许多错误、灾难和悲剧。这些苦难和悲剧有许多是发生在第三世界,而且是由超级大国的错误所导致或助长的。标准的冷战史叙事一向以美苏之间的冲突互动为中心,第三世界在冷战史中处于某种边缘的甚至缺位的状况,而“冷战必胜论”会强化这种现象。比如有致力于论证美国冷战政策成功的著作,对一向被认为是美国对外政策大错误、大失败的越南战争作出新的解说,认为美国为冷战的最终胜利在越南付出了必要的代价,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势头,为资本主义模式在东南亚和东亚的成功赢得了时间,最终有助于促成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垒球化时代的到来。按加尔布雷斯当年对发动越南战争的“冷战斗士”的评语,这些人的“优势”也是他们有说明“灾难为什么不是灾难”的本事。

迄今为止,对美国中心的“冷战必胜论”构成挑战,也对第三世界在冷战史中的总体缺位状况做出弥补最为成功和有影响力的著作,或许当推国际冷战史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挪威裔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文安立(Odd Ame Westad)的《全球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我们的时代的形成》(2005年剑桥大学出版社)。文安立曾在2000年一篇讨论冷战史研究状况的著名文章中提出,意识形态、技术和第三世界是改造冷战史研究的三个最有潜力的“可能的”“范式”。在这本书中,他把对意识形态和对第三世界的研究整合起来,亲自实践了他的预言和主张。关于冷战对第三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影响,关于第三世界对冷战的总体格局和进程的影响,关于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冷战对20世纪后半叶和当代“全球化”时代的影响,关于当今仍困扰着人类的许多冲突和灾难的由来和性质,这本书所提出的题旨和论说,是各相关领域里的学者乃至于国际政治舞台上经纶事务的人们所不应回避的。

这也是一部符合巴特菲尔德所说的第二种取向的著作:它饱含着对各方历史行为主体(首先是第三世界人民及其领导者)的境遇和动机的同情理解,包容着对多种复杂的历史因素(特别是驱动两个超级大国第三世界政策的意识形态因素,以及影响第三世界冷战的当地因素)的深入分析,也浸润着对历史悖论以及人性和社会性悲剧的敏锐洞察。当然,作为历史学著作,文安立书的这些优点又是以对多国档案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精当利用为基础的。这部书必定会作为冷战史的经典而流传久远。

作为后冷战时代的“当代史”的冷战史

文安立认为,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干涉,是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继续,是几个世纪以来西方全球扩张的巨大历史运动的最后阶段。只不过与以往欧洲殖民扩张所不同的是,莫斯科和华盛顿的目标和核心话语不是剥削和征服,而是控制和进步。植根于美国和苏联自身政治生活的意识形态驱动着它们去干涉第三世界。华盛顿和莫斯科都执着于在第三世界推行它们各自版本的现代性工程,坚信由此必然推动世界历史,也使自身安全获得最终保障。文安立指出,认为冷战不属于第三世界的看法是错误的,冷战不仅涉及两个超级大国及其在欧洲的盟友;冷战之所以成其为“垒球冷战”,正是因为超级大国的干涉主义把第三世界拖进冷战,甚至使之成为冷战的决定性战场。而冷战又塑造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国际和国内框架。如果没有冷战,非洲、亚洲乃至于拉美,都将完全不同于其今日之状况。第三世界的精英中形成的政治方案,往往是他们对美国和苏联所提供的发展模式的有意识的反应。在许多情况下,第三世界领导人是在与某一超级大国的密切关系之下选择某种特定意识形态立场的,而这经常意味着他们采取并奉行对其人民构成灾难的发展模式。

本书集中关注的时段,是超级大国在第三世界的冲突达到顶峰、而第三世界对冷战大格局的影响也变得空前重要的70年代和80年代初。该书首先处

理了美苏对第三世界的认知和政策的意识形态根源问题,指出:美国建国之初就已然存在的关于自由、进步和公民权的话语,苏联源自经典马克思主义并在自身历史经验中重塑的一整套国际政治理论,为它们各自对第三世界的干涉奠定了意识形态的框架,提供了基本动力。作者还考察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主义的发展演变,并对反殖民主义运动与早期冷战冲突之间的互动做出解释,说明一些第三世界领导人是如何在两种相互竞争的意识形态之间做出选择,而还有一些领导人又是如何选择了同时反对两种意识形态的立场的。

在作为主体部分的个案研究中,作者考察了发生在古巴、越南及印度支那其他国家、安哥拉和南非、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伊朗和阿富汗,以及尼加拉瓜等国家或地区的美苏干涉和对抗。作者不仅把这许多复杂而紧张的故事篇章讲述得极为清晰而精彩;更难得的是,他对第三世界当地因素的深入了解,使得这些故事超越了大国对外政策史的撰述模式,而与这些国家的本国史有机地融通起来。阅读这些人们知之不详的、往往是血淋淋的历史,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的是:第一,灾难就是灾难,这些灾难中同时有华盛顿、莫斯科和当地的政治领袖都必须承担的历史的和道义的责任;第二,这些冷战时代的故事与后冷战时代的关系是那么实在而密切,以至于的确如作者所言,它们“塑造”了我们的时代。

最后两章对冷战终结时期的讨论及结论部分更紧密地扣合了“历史塑造当代”的主题。其中一章论述了里根政府在第三世界发起的新攻势,另一章则以显著的同情讲述了戈尔巴乔夫改变苏联对第三世界的政策的努力、困境和他最终的失败。在结论中,作者概括性地分析了冷战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并有力地显示了美国的干涉主义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根本连续性,以及这种干涉主义对第三世界和美国自身的伤害。对于当今困扰美国和世界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作者的分析和评断尤其发人深思。

的确,历史是现实存在的一个维度、一种方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在一开篇就宣布,这不是一部那种仅仅基于历史学家对既往所发生的事的好奇心而做的书,而是一部历史学家写的关于当今世界的书。

上一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外阅读(七)[含答案]下一篇:安全质量标准化班组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