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2024-05-19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精选3篇)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篇1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我国内隐记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有的研究证明了人类存在一种全新的记忆形式――内隐记忆,揭示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及内隐记忆的.特点,发展了内隐记忆的研究方法.内隐记忆研究现已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有些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

作 者:徐大真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教研部,河南,信阳,464000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121(4)分类号:B842关键词:中国 内隐记忆 研究 综述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篇2

关键词:内隐刻板印象,种类,测量,相关研究

刻板印象是社会心理学领域长期注意力的焦点之一。从认知论角度来说刻板印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涉及知觉者的关于某个人类群体的知识、观念与预期的认知结构,是连结某个社会群体与一系列品质及行为特征的抽象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整个群体乃至于群体成员的信息加工预期的作用,其运作方式往往是内隐性的(自动化的)。有关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致可总结如下。

1. 内隐刻板印象的种类

1.1 内隐种族刻板印象

研究者对种族刻板印象采用间接测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这是一种自动化的操作过程,而且“可恶的种族偏见”是广泛存在的,其程度要比用直接或外显测量的结果更为严重。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Gaertner和Mclaughlin的实验要求被试判断所呈现的一对字符串是否为单词,并用“是”作回答。研究者选取被试用“是”作回答的反应时来测量所呈现的一对词的关系。结果发现白人被试对“白种人—肯定词”的反应要比“黑种人—肯定词”的反应时短,而在否定性词的配对中则无这种差异。Dovidio先呈现一个启动词(白人或黑人),再呈现一个目标词(描述肯定或否定品质的词),要求判断目标词对于启动词是否“永远正确”或“总是错误”。结果发现启动词是白人时被试对肯定词的反应速度比启动词是黑人时快。对此实验者认为那些明确否认自己有种族偏见的人,其思想中存在着“对黑人在信念和体验上的平等价值体系与个体并未意识到的否定观念的矛盾”,这种矛盾正是内隐刻板印象的体现。

1.2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

虽然社会各方都主张男女平等,但男性在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优越性和主宰地位的观念仍然扎根在我们的深层意识领域,存在着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并且“定型观念、偏见可以微妙到这种程度,以至于我们无法觉察到自己有偏见”。

Jocoby和kelly进行了名望判断的内隐记忆研究。他们让被试读一个列有著名人物和非著名人物的名单,24小时后,给相同的被试呈现第一天见过的和未见过的非著名人物名单,判断哪些是著名人物,被试倾向于把见过的非著名人物判断为著名人物,实验者称之为非著名人物“一夜成名”现象。Banaj和Greenwald利用Jocoby的实验程序进行了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结果表明:男性的成功率高于女性,男性姓名的虚假警报率高于女性,这说明男性的成功更大这一内隐性别刻板印象是广泛存在的。

Banaji等对男女性的攻击性和依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实验预期:实验所激活的特质(攻击性或依赖性)对与之具有刻板印象适宜性的范畴(男性或女性)产生影响。在攻击性判断的实验中,接触攻击性行为描述启动的被试比接触中性启动的被试更容易将男性判断为攻击性的,对女性目标判断则不存在这一效应。在依赖性判断实验中,接触依赖性行为描述启动的被试比接触中性启动的被试更容易将女性判断为依赖性,而在相同行为启动中则不会将男性判断为依赖性。

葛明贵采用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对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为实验材料研究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发现被试对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的外显记忆没有表现出差异,但对男性和女性的人格特征词的内隐记忆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对“女性加工的精细化”和对“男性加工的相对宽松化”上。

1.3 内隐职业刻板印象

于泳红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相应的确外显报告考察了大学生在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中的态度。结果表明,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出现了分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内隐职业偏见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大学生对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评价更为积极,而对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评价更为消极。大学生更倾向于将专业技术与男性联系起来,把服务业与女性联系起来。

2. 内隐刻板印象的测量

2.1 判断潜伏期测量

这种间接测量方法基于Donders、Sternberg和Ponser的贡献。其代表性的程序来自于Bargh等人的工作。判断潜伏期的测量趋向于表现实质性的个体差异,主要应用于比较组间平均测量值的假设检验方面。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估刻板印象的自动化运作中的个体差异的研究在Lepore和Brown等人的研究中以窥全豹。

2.2 投射测验

这种测量方法是基于McClelland等要求被试在对模糊照片或图画的反应中生发故事或对抽象的刺激生发描述的研究方法。利用对内隐动机的投射测量与对外显动机测量之间的比得出结论,认为投射和直接测量的对象是不同的。Spangler在使用元发现方法对成就动机的研究中得出相同的结论,认为对成就动机的投射测量要比与之平行的问卷调查具有更高的预期效度。

2.3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是用来测量概念间自动化联系强度的一般用途的程序,是Greeenwald于1998年提出的。其原理在生理上以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在一系列按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联系的节点上,因而可以通过测量两个基本点概念在此类神经上的距离来测量两者间的关系。在认知上,内隐联想测验以态度的自动化加工为基础,包括态度的自动化启动和启动的扩散。这种方法包括5个步骤:(1)被试通过按键反应把呈现的项目分为两类来练习对靶子概念的判别;(2)对与两类靶子概念相联系的属性词进行分类判断;(3)通过按键按照指导语,对靶子和属性词同时进行分类;(4)与(1)相同,只是按键正好相反;(5)与(3)呈现的内容相同,要求反应的按键相反。内隐联想测验中的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二者的联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对被试来说二者有着很强且合理的联系,被试的反应就快)与不相容(反之相应的反应就慢,反应时就加长)。内隐联想测验主要通过反应时之间的差别,来实现对内隐态度的测量。由于许多社会认知现象与评价联想有关,因此内隐联想测验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应用。

3. 内隐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3.1 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刻板印象的形成是社会信息归类过程中的一种自动和不可避免的结果。刻板印象是基于范畴成员(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知觉自动激活的。通过频繁与持续的激活,某种特质便与群体节点(范畴)联系起来了。当遇到一个范畴成员时,群体节点会激活,而且会传布到其他相连的节点———刻板印象特征。自动的刻板印象激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信息归类过程中的范畴启动效应。对此发现范畴启动对刻板印象的激活有很大的影响。

Bargh在1994年对刻板印象的自动化概念进行了修正,强调多种成分在内隐刻板印象形成中的作用。在这一修正的自动化的概念的支持下,近年来针对自动刻板印象的适宜性研究将近50项,形成了一股热潮。从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3.1.1 注意力的集中方面。

在Macrace等人的研究中,启动物是无生命的物体和女人的图片,靶子是与女人有关的刻板和反刻板印象特征。一部分被试被要求确定图画上是否是一无生命物,而另一部分则被要求判断是否存在一白点。研究者发现,女人图片只在前者判断中使对于刻板印象的特征便于反应;而当被试注意力集中在寻找白点时,则不会出现自动刻板印象。Mitchell等(2001)利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名字进行归类研究。在其中一项测验中,让被试依据性别归类,另一测验要求被试依据种族。结果在前种测验中黑人女性得到了正面的评价,白人男性得到了负面的评价,而在后一种测验中结论正好相反。

3.1.2 自我和社会认同方面。

Spencer et.al研究不同情况下被试是否产生亚洲人或美国黑人的自动刻板印象。发现当被试得到正面自我评价反馈时,被试没有表现出自动刻板印象,相反,那些得到负面反馈的被试则表现出强烈的自动刻板印象以期使自我表现感觉良好。

3.1.3 刺激线索结构方面。

Macrae等人的研究证实,情景中的微小变化能对自动刻板印象带来很大影响。一种测验条件是化妆的中国妇女,另一种是正拿着筷子的她,与控制组相比,前种条件下被试能较快地对中国妇女的刻板印象特征作出反应,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特征作出反应较慢。而后一种情况下的被试的反应则正好相反。这预示着刺激物是以性质不同的方式被自动地觉察到了。

3.2 内隐刻板印象与信息加工和行为

目前,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更多关注这一认知结构是如何影响各种信息加工、知觉和行为的,业已证明刻板印象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信息加工:(1)影响信息的注意和编码。刻板印象的激活指导着注意,以至于知觉者趋向于加工和编码与刻板印象相符而非无关的信息。(2)刻板印象可以影响信息理解的方式,特别是信息模棱两可时。(3)通过影响信息加工过程,刻板印象也会影响其他群体成员交往时的行为。内隐刻板印象这些影响不是单独作用的,往往在一实验任务的完成中就能有全面体现。Kunda和Sherman Williams探究了刻板印象是否会改变人们建构模糊行为的特征与细节。研究者给被试呈现“打了他讨厌的人”,要求明确报告在读到句子时所作出的精细推理,结果发现被试基于不同的刻板印象报告了不同的行为:当告知一建筑工人打人了,被试会描述他用拳头猛击同事;换成家庭妇女,被试的描述就较善良,如拍打淘气的孩子。

内隐刻板印象激活的方式不同时对各种心理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Steele提出自我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项评定个体相应能力大小的活动中,被试的负面刻板印象激活时(在数学测验中告知女性不擅长数学学习),其实际的行为表现就较差,理论认为较差的行为反应源于消极的刻板印象带来的心理威胁。Laura J.K研究了性别刻板印象对谈判表现的影响。他们发现当谈判标定为对能力的测定和良好的谈判与男性的优秀品质相关时,女性在实际的谈判中表现较差,男性表现则较出色。Beate Sei将这方面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们发现诱导刻板印象的不同方面(积极或消极的)被激活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到任务解决的策略。与任务有关的消极刻板印象会更多地唤起防御性的解决策略;女性更擅长于言语表达的预期的刻板印象使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相应的实际实验条件下反应更快但准确性较差;积极的群体刻板印象能引发更多创造性的活动表现,而消极的群体刻板印象可带来更好的分析性活动表现。

4. 结语

刻板印象作为人们对具体的社会群体具有的心理特质的表现与预期,其研究主题已经逐渐超越了以美国文化为价值取向的“种族与性别刻板印象”领域,日渐关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的社会文化刻板印象集合。刻板印象作为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了知觉、推理和决策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刻板印象的过分概括化作用也会导致种种社会认知偏差,其缺陷能否被克服、能否进行意识性的控制,Lepore等人所作的分析性研究也未得出总结性的结论。

目前,社会心理学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刻板印象效应的研究与解释尚处于起步阶段,表现出两个方面不足:(1)实验在模拟现实生活情景方面不足:(2)具体研究方法方面不足。今后研究者应选择具有价值冲突特征、结构更加复杂、具有较高社会意义的社会文化刻板印象作为研究对象,促进刻板印象的机能和本质问题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韩辉.内隐社会认知的无意识和自动化研究探析, 社会心理科学, 2001, 3:24-26.

[2]于泳红.大学生内隐职业偏见和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心理科学, 2003, 26 (4) :672-675.

[3]Beate Seibt&Jens Forster.Stereotype threat and perfor-mance:How self-stereotype influence processing by inducing reg-ulatory foci.2004, 81 (1) :38-56.

[4]Laurie A R&Kimberly F.Reactions to counterstereotypic behavior:The role of blacklash in cultural stereotype maintenance.Joural of 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 2004, 87 (2) :157-174.

中国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篇3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中的情绪依存性

情绪和记忆的关系一直是记忆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文章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和情绪记忆的关系,回顾了情绪依存性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说,加深了对场合依存性记忆的理解,对情绪依存性记忆的本质是内隐的.还是外显的作了进一步探讨,并运用情绪理论揭示了认知和主观情绪经验关系的本质.

作 者:王大伟 刘永芳  作者单位:王大伟(山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山东,济南,250014)

刘永芳(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62)

刊 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ATIO) 年,卷(期): 18(6) 分类号:B842.3 关键词:情绪依存性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加工说  

上一篇:优秀学生春游作文500字下一篇:中秋节给客户的真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