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2024-05-12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共12篇)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1

一 能准确理解以下概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教育技术’94定义

3教育技术’05定义

4教学策略

5课件

6教学设计

7教学模式

8超文本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0多媒体教学

二 能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

2相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在使用时要具体注意什么?

3“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4话筒该怎样选择与使用?

5微格教学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它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6试分析两种教学结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各自的优缺点。

7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什么指导意义?

8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可以进行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9教学目标表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0利用ABCD法将下面的教学目标修改规范,并划线正确标注ABCD各个部分:

(1)学生能辨别出各种颜色。(2)学生提高计算速度。(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11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涵义是什么?

1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都有哪些?

13声音教学媒体的应用有哪些方面?

14作为师范生,对信息素养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认识和探讨?

15“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16新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的类型

17课堂导入的主要作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

三 能对以下问题有一定的论述

1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请你谈谈作为一位教师需要具备哪些教育教育技术能力,并结合自己的专业说说自己如何提高教育教育技术能力。(提示:从4个方面: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2

一、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以及培养能力, 发展个性,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基本目的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首先在于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及其深远意义, 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 端正教育思想, 用科学的人才观、评价观和教育方法, 面向全体学生, 真正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创造, 促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

二、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

道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在现实社会中, 一个人不讲道德, 不讲伦理, 在社会上将无立足之地, 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 不懂得做人的道理, 也就失去了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步入21世纪的现代教师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养成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和诲人不倦的爱生态度, 以身作则的为人师表的道德追求和团结协作的伦理规范。

三、教师要有新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 必将对人才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岗位已打破“大锅饭”局面, 实行“竞聘上岗”的制度。这无疑对教育者本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现代教合表达。

本阶段选择手绘为表现手段, 原因有:⑴手绘可以通过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纸张、材料、工具、技法, 更便于心理、肌理的表现。⑵通过多种材料、多种表现形式的尝试, 大大拓展学生创作的思路, 拓印、复印、拼贴、打破、撕裂、喷洒、涂抹等等都能成为他们的表达手段。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意象, 并不一定拘泥于事物表面的合理性。只要所用的技法材料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 可以尽情去用, 这样学生可以进入一种个性化的自我创作状态。⑶手绘可体现不同人的个性化思维与情感, 个性化的同时促成了整个班级教学的多样化, 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了教学效果。

三、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多样

理论讲授以多媒体教室图文结合的课件讲授为主, 结合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料对一些概念进行生动的阐述。实训以课后作业, 课堂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辅导为主。教学过程中根据课题将选择手绘与计算机软件, 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课时, 对计算机的应用也为后续的设计可能奠定了软件造型基础。计算机电子作业形式网络传输方便快捷, 便于课后老师与学生答疑辅导, 体现了现代科技为教学带来的高效、方便[3]。

综上所述, 21世纪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师应具备全球化的战略眼光, 自觉调整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 着眼于对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同时, 教师自身也应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人才的素质的差别不仅在于专业和技能, 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的同时, 自己也要活到老, 学到老, 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

四、教师与学生间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 是需要从这样几个层面来认识的: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说, 应当是平等的、朋友式的,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从过程来说, 应当是民主的、互动的, 而不是“专制”的;从工作目标来说, 应当是着眼于未来的、对学生终身有用的, 而不只是看到眼前的。这种师生关系上的多层面的共存体, 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过程, 完善教师职业素质的过程。尽量创造一个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使学生毫无压力地去接受, 学生的独创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都将得到充分发展。

五、教师要有对教材内容再创造、再升华的能力

从长期教学实践来看, 人们总是将教材和教学内容等同起来, 认为教学大纲要求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这种认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为教材仅仅是形成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教师如能通过对教材的引伸和拓展, 与实际联系起来, 做到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在课外科技活动中, 应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这样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做到这点, 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性。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角色是辅导者。各项科技活动内容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 既不要放任自流, 也不要包办代替,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

摘要: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现代教育, 而教师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水平。只有合格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 才能担负起实施教育、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本文主要陈述了现代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 实践能力的学生。

关键词:现代教育,教师素质,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刘茜.当代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课程·教材·教法》2004.5.

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 教师素质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社会信息化和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已出现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大众化、教育一体化四大趋势。除以上公认的特点外,中国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还具有以下特点:(一)素质教育得以大力推广;(二)人们受教育的目的性有重大改变,不再是以升学主要目的,而更多地是为了掌握本领,满足社会需要;(三)教育者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等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四)竞争机制被引入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中;(五)教材更具人性化,课程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六)世界教育一体化的大趋势基本形成。为倡导和造就民主的教育,即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生动活泼的教育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笔者认为,现代教育的实践者——教师的素质,应满足下列新要求:

一、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

“德高为范”。教师的高尚师德对学生具有吸引和感化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要思想进步——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价值追求,事业心强——具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治学严谨——具有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热爱学生——对全体学生全面负责,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人师表——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严于律己,堪称学生表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豁达的心胸,能容纳与自己不同的看法、见解、思想与情感、价值观念等,倡导创造、允许失败、鼓励成功;能客观地理解学生,真诚、积极地与学生相处,能由表及里,通过现象了解本质,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并能正确把握和控制自己。

二、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的理念

教育的现代化中,教育理念的現代化是教育物质现代化和教育制度现代化的先导。作为从事教育的教师,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教育的影响更直接、更重要。

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和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把是否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或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作为检验教育理念是否现代的标准。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师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使在教学中,也不仅仅是以“客体”的身份出现,他们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客体”,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好教学中的互动氛围,让学生张扬个性发挥特长。

要树立终身受教育的观念。未来社会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学高为师”。教师要适应未来社会,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坚持岗位自学,生存一天、学习一天,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自觉地给自己“充电”、“加油”,培育造血功能,营造好自身的造血系统,实现有“源头活水”,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必须掌握灵活、精当和富有实效的教育方式

教学是一门艺术。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艺会使学生对学习活动越来越感兴趣,而愉快学习。现代教育中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式必须丰富灵活,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教育对象,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选择最佳的教育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诸如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书教活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教师运用精当的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可以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深能自探,终生能受益”的效果。教学方式切忌华而不实,杜绝纯形式、无效果的“方式”。

四、必须掌握先进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践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录音机、电视机、投影机、计算机等充满现代气息的先进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多媒体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尤为突出。这些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拓展教学时空、活跃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加快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提供了条件。作为从事现代教育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手段,充分利用这些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基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学创新”意味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助推着“教师团队”的形成,助推教师从“单纯道德说教” 向“确立人格楷模” 转变,从“灌输现成知识”向“共同建构知识” 转变,从“提供标准答案” 向“共同寻求新知识” 转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引导学生善于创新,并和学生一道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4

说明与要求:

1.完成后必须为word格式文档,并在文档的开头注明姓名(学号)。

2.每题都做,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雷同作业按照零分处理。

题目:

一、名词解释

1.回购协议

2.存款保险制度

3.流动性陷阱

4.货币供给内生性

5.菲利普斯曲线

二、问答题

1.金融国际化给一国金融监管带来哪些挑战?

2.为什么要将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结合起来考察经济生活对货币的需求?

3.简述利率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

岁月如梭,光阴似剑,回顾2008,这一年有太多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央行的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逐渐宽松等等,请结合现实经济发展现象和所学的知识,对以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2008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当局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渐降低利率,请问我国货币政策当局降低利率的原因是什么?降低利率对经济各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现代物流概论课程论文》要求 篇5

一、论文的要求

1.在论文写作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分析物流的具体问题,通过调查分析问题现状,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撰写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论文,以巩固、深化和掌握所学过的课程知识。

2.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理论研究、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均可,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有观点、有材料、有论据、有论证和明确的结论,做到论点明确、观点正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层次清楚。

3.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求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诸如调查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的查阅与使用,语言表述准确,文字通顺,句子流畅,不应带入口语中不规范的语词。

4.在论文的写作中,要树立正确的方法论,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扎实严谨的学风。论文应运用理论解释问题但不强调建立自己的模式或解决方案。以解释为主,运用所学过的某一方面理论,分析、阐述某个现象。

5.论文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需要引用时,应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引文出处。

6.论文资料包括:封面、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正文字数要求在3000字左右,论文一律按照统一规定的格式和规格打印。

三、论文的题目

正确、恰当的选题是做好论文的前提,选题应针对物流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提出自己的见解。选题应坚持以下原则:

1.应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使所学知识得到比较全面的应用。

2.题目范围适宜,难易适度,工作量适当,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立题细小,集中阐述某个现象或观点。

四、论文成绩评定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6

【提示】本课程论文不注重考察理论水平,主要考察同学们作品欣赏方面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形式可以灵活,不必太过拘泥,重点是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请结合本学期的学习,选择一篇选题范围内的作品,写作一篇学术论文或赏析性文章。

标准学术论文的要求较为严谨,写作难度稍大,选择这种形式的同学要针对选题深入了解学习,并且多读几篇名家论文,学习其风格和方式,但牢记学习并不是抄袭,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观点。

选择赏析论文形式的同学,不要大段抄录原文,一定避免写成读后感,尽量拓展视野,结合作者生平、其他作品,以及时代背景或其他相关作家作品进行点评分析。

总的来说,学术论文更重视逻辑思辨能力,在提出论点并论证的过程中,要有理有据,进行严密的分析、考证。而赏析文章更突显写作者的文学敏感,要捕捉丰富微妙的文学感受,说出一篇作品妙在何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选择更有优势的一种。

另外,无论写作论文或赏析文章,都请在文章开头标注清楚你写的是论文还是赏析。

一.总体要求

1.选题范围:本课程视频教学课件里主要讲解的几位作家:鲁迅,周作人,茅盾,穆旦,戴望舒,沈从文,张爱玲及钱钟书。最好不要超出选题范围,但如果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对现代文学(新文化运动到建国前后)这段时期内的作家作品有独特认识,也可超出此范围写作。

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视频教学课件及仔细阅读作品,在此基础上,就某位作家的具体作品进行论述,可以是具体的作品分析,也可以是作家的比较研究。

2.一定要自己写作,不要抄袭、剽窃任何网上或其它现成资料,一旦发现即按作弊论,处以0分。

3.引用的数据、观点等,要注明资料出处,如某个杂志的某篇文章,作者及年月日等,或某部著作、作者、出版社、出版年及页码;网络上的文章权威性不够,最好不要直接引用,如果非要引用(比如知名学者发表在网络上的文章)也要注明网址出处。

4.论述要有理有据,不能光下结论没有证明。提出的观点要和对作品的分析结合起来,做到自圆其说。

谋学网

5.论文篇幅最低不能少于2500字,最多不要超过5000字。

6.论文现在一律采用网上提交的形式,请同学们在期末考试前两周,按照本要求完成论文后提交至学院课程论文系统。电子版论文要有封面(注意:要用继续教育学院提供的标准封面),写明学号和姓名,所在学习中心地址,封面除分数一栏外,其余都要求填写。二.写作方法

1.确定题目。“选对了题目,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选题确实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价值,也关系到研究的成败。所谓“选对了题目”包括两层含义:一 是指课题有写作的必要性,二是指课题有写作的可行性。因此同学们在开始写论文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题目不能过大或过小,要做好论题的限定工作,把 所要论述的问题集中到一点上,有利于深入分析,广征博引,把问题谈深谈透,把文章写得更有深度。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本课程所学习的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也 就是1917-1949这个时间段创作的作品,期末论文也应当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作品,切忌不要选到古代、当代或外国去,否则不能通过。2.选题确定后,建议先写一个论文提纲,内容包括:题目,论述的主题,论据及文章结构,建议将提纲发到课程论坛上与其它同学讨论,助教老师会对发到论坛上的论文提纲进行详细指点。

3.文章开头。一般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也可以从一个问题谈起,然后再到其它问题。

4.文章的论证。不能光有观点,没有论证,一定要有论证的过程。要做到层次清楚,思路明晰。

5.结尾呼应。论述的总结性段落,要以简要的几句话作结。

6.材料引用。引用时要明白引用该材料的必要性,并且要注意材料的可靠性,一定要注明出处。三.论文格式

1.期末论文如果选择了赏析文章的形式,则需要做到条理清晰、分析得当、首尾呼应,用优美通畅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需要写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之类。但是如果引用他人文字,还是要加注。)

2.如果选择了学术论文的形式,建议依照下面的格式说明进行写作:

(一)论文的总体构成格式应当符合规范。一篇完整、规范的论文通常要由以下项目构成。

谋学网

封面:封面的内容除分数一栏不填写之外,其余项目都要求填写。

题目:应准确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让人一目了然。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中文摘要:内容摘要要求在100字左右,应简要说明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尤其是要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语言力求精炼、准确。在本页的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正文:是课程论文的主体。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选题情况,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但必须观点鲜明,言之成理,论据可靠,论证严密。参考文献:一般列于文末(通篇正文之后)。

文献是期刊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篇名、期刊名、年月、卷号、期数、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一般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版次、页码。

(二)论文的具体格式示例如下(论文封面请见附件): 题目:(字体加粗、居中)

姓名:###?? 学号:###(姓名、学号均居中)【内容摘要】(空两格)【关键词】(空两格)正文(空两格)? 【参考文献】

3.无论是赏析文章,还是学术论文,都要按照如下要求进行编排:(1)字体:宋体。

(2)字号:包括题目、标题和正文字号。正文字号一般要求小四号或者五号,题目和标题要求宋体加粗。题目字号以三号为宜。(3)行距:1.5倍行距。(4)字体颜色:黑色。

(5)封面除分数一栏外,其余都要求填写。

谋学网

四.选题参考

下面几个选题都是本学期的课程重点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是否选择这些题目写作论文和期末成绩的分数无关,请大家选题时一定要选自己感兴趣且熟悉的题目来写(鼓励大家发掘感兴趣的新鲜题目进行写作)。

细读《死火》:绝望如何反抗 《铸剑》中的“侠客精神” 论周氏兄弟心中不同的“鬼” 论茅盾《子夜》中的吴老太爷形象 浅论穆旦诗歌的欧化风格 论戴望舒诗歌中的现代意象 论张爱玲小说里的“残忍” 浅析《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 论钱钟书的“幽默”

浅析《围城》中对方鸿渐的讽刺

以上这些,选题入口都较小。但是,小不等于差,这是比较讨巧的路子,事实上,只有小题目才能在短篇幅内出彩。而且,由此引发的思考空间却可能很宽广:比如,从《故事新编》中的墨子、庄子、孔子、老子、大禹等形象就可以讨论鲁迅如何看待传统文化这样的大问题。

事实上,本课程这几讲所选择的具体作品都是经典之作,大有细读和讨论的空间。同学们可以尝试在视频教学课件中老师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独特的东西。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另外选择作品和论文题目。

在这里,只是简单地说说可以生发的一些选题,具体的选题、提纲和思路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欢迎大家将自己的选题拿出来给老师和同学分享,这样老师会给你一些意见和指导。五.评分标准

本课程论文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分: 0分:抄袭剽窃。

谋学网

60分以下:观点不明确、论述不清晰、结构没有呼应、材料没有出处或不可靠,论述语言不通顺。

60-70分:观点较明确、有一定的分析过程、结构基本成立、材料较可靠,论述语言通顺。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7

一、转变观念, 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大保证。近几年我们学校特别注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的投入, 先后投入资金已经超过500万, 具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从而保证了几年来我们老师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及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 促使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现代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成熟, 充分调动了老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迎接全新挑战, 勇于创新实践。所以, 作为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就要循序渐进, 逐步转变自身观念, 迎接挑战, 做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者。

二、加强学习, 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我们老师现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 我们学校就组织每个学期都要搞一次培训, 包括一些五十多岁的老教师也是积极参与。我们学校上百台计算机都是通过10兆光纤连接到因特网, 学校近期又给每位教师买了笔记本电脑, 所以具有机器多、网速快、容量大的很多优势, 老师们几乎是已经离不开网络, 各个办公室、多媒体班级、公共教室、多媒体大厅、电子备课室等共有近三百个网络端口, 上网查询、下载已经是老师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了, 全校200名教师已经超过一大半能够自己熟练应用软件制作课件了, 很多老师都是利用网络、带着笔记本电脑或者优盘走进教室直接上课的。投影仪、大屏幕早已经遍布整个学校各个教室, 老师无论在办公室还是教室都能轻松上网, 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现代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使教育教学实现飞跃式发展, 更有助于教师现代教育素质的提高, 只要我们不断钻研实践就能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适应课改过程中对整合的需求

多媒体技术能够处理数字、图形、文本、图像、声音、视频以及动画。因此, 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 势必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采用了诸多媒体, 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物理教学中, 如果把碰撞试验或者平抛、斜抛等运动形式做成动画演示给学生, 在化学、生物教学中把微分子的运动做成动画, 那么直观的视觉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从而使学生轻松进入情境, 乐于思考, 印象自然也就深刻了。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8

摘 要: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军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完成“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武警部队院校必须抓好心理健康教育,适合武警部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工作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军校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69-02

一、构建面向现代化武警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军事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实现军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并当成“打得赢”、“不变质”的基本保证。随着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对武警官兵心理素质要求的不断提升,面对社会转轨变型给武警官兵带来的心理刺激因素的增多和增大,在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意义特殊。

(一)武警官兵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需要

武警官兵作为一个特殊的战斗团体,他们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应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也对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警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更是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武警官兵心理健康是武警官兵军政心理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武警官兵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是武警官兵战斗力诸因素中最敏感、最活跃的驱动因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着武警官兵个人的成长进步、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军队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武警部队建设的现实需要

我们武警部队肩负着特殊使命,要有健康体魄完成任务为前提,面对错综复杂在社会形式,我们迫切地需要在武警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个人战斗力和部队内部的安定团结,从而导致部队整体战斗力受到影响,因此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得到部队的重视,是部队面临的严峻课题。

(三)是官兵生活幸福的前提

幸福感被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列为心理健康在四个标志之一。一般来说,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幸福感的源泉,其中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健康是去体检卡的保证和动力。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健康状态才能维持身心功能的平衡协调和稳定,消除各种精神压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奉献于社会。因此,军人能否在军营生活工作得快乐,能否在今后人生道路上获得幸福,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因此,我们说构建现代化武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是承担历史挑战带来的任务。

二、武警官兵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官兵常见的心理问题

1.工作压力导致的焦虑

心理压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官兵的正常工作生活,并且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隐蔽性、复杂性、危害性等特点,正在逐渐危及到官兵的身体健康。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其工作任务繁重,日常工作内容很多,如战备工作、训练工作、政治工作等等,除了日常工作以外,还有抗震救灾和处突维稳等多样化的任务。这一系列的任务对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必然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他们长期处在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造成了精神不振,失眠,食欲不振、焦虑等心理问题。

2.人际交往适应不良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心理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军人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主要有害羞心理、猜疑心理和孤独心理。

3.自我意识问题

如何正确的看待自己,是青年官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官兵自我意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相互矛盾的倾向:过度的自我接受与过度的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与过度的自卑感;自我中心与盲目从众;过分的独立意识与过分的逆反心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自卑心理、虚荣心理和嫉妒心理。

4.性问题

军队是以青年为主的群体。处在青年期的军人生理上已发育成熟,已有了性意识和性要求,已经能够体验到强烈的性冲动。但是,由于军队有严格的纪律,而且性别角色单一,加之大多数青年官兵未从正规渠道接受过规范的性教育,因此,在许多青年官兵中存在着种种性困惑,影响着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身心健康。青年军人主要的性问题包括性意识困扰、性行为困扰、异性恐惧等。

(二)官兵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学因素

心理健康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自然物质基础——生理素质。生理素质除了一定的先天遗传特制外,更多的是在后天的现实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身体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2.社会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会环境往往对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官兵的思想;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都给官兵的心灵带来强烈冲击;各种观念的碰撞、各种文化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都使他们感到困惑、混乱、矛盾、茫然、紧张、不知所措。

3. 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会给其带来压力,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三、使武警院校成为建构心理教育体系的主体

武警院校是培养和造就现代警官的基地和摇篮,是武警部队人才来源的主渠道,其办学治校水平的高低,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武警部队能否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在执勤、处突和反恐斗争中“上一线、打头阵”的历史使命。能否培养出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武警学员,关系到整个武警部队的未来发展。因此,提升院校办学治校水平,提高人才培训质量,是贯彻落实武警部队院校和第十五次全军院校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强院校建设的迫切需要和首要任务。

(一)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

根据武警官兵的实际需要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军人适应训练、军人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军人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学习训练与心理健康等内容;选修课可以设置心理卫生教育,婚恋家庭心理学、军人性心理与心理健康、军人危机干预等。并相应根据官兵的心理需要开展专题讲座,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应当丰富而积极。可以采取心理沙龙、心理训练、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讲座等。构建多个心理健康教育传播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咨询工作体系的建立

在部队院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聘请受过训练、具有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对官兵提供心理帮助和援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咨询服务,除了面对面的咨询外,还可以依据自身条件开发或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在线咨询、心理健康测验题库等系统,在网络上开始“知心姐姐”等聊天场所,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同时要树立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重视心理评估工作。加强官兵的心理检查,对官兵进行健康状况普查,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战士,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事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必须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能将这些知识,自觉运用于日常生活的交流和管理过程中,在于官兵的交流和管理过程中提高业务水平,帮助官兵在受教育的同事增强自信,丰富心理健康知识,达到提高官兵心理健康的目的。切实发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培养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院校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和投入。

(四)构建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

武警院校应该构建官兵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问题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以新兵第一适应期、第二适应期、老兵复员、干部选调等心理危机高发期为重点,加强官兵心理防范教育。在各班、排和中队确定心理安全员,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和调节官兵的心理问题。并对异常情况报告和应急处理措施等进行培训。

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因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我武警部队来说尚属新概念,也是当前建设面向现代化武警要求的时代思维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吴慧.我军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国防科技大学,2007.

[2]原路,金国栋.浅谈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教育[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1,(15).

[3]方学晖,陈娟,苏虹.某军校男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生,2007,(28).

[4]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5]张小远,解亚宁.军人心理健康概论[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

现代钢琴教学法的技术要求(下) 篇9

三、思维意识控制: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要通过大脑的思维意识来计划和实施的,高度集中的思维意识,可以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意志力,为其行为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而不集中的思维意识,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紧张情绪,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人的意志力。人不仅分为内向和外向的性格,还存在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别。而这两种人也是存在极大差别的。偏于理性的人,逻辑思维较强,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强,但感受能力较弱。偏于感性的人,情感较丰富,做事易情绪化,逻辑思维和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差。偏于理性的人由于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强,所以初学钢琴时认谱较快,动作也容易做标准,较容易入门,但学到一定时期涉及到音乐感受时就比较费力。而偏于感性的人由于肢体的控制能力较差,所以初学钢琴时认谱较慢,动作也极不容易做标准,学习的进度也比较慢。但学到一定时期涉及到音乐感受时就比较容易。思维意识的差别造成了人对感性和理性不同的偏向。而感性和理性对弹琴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动作时注意力的集中和弹奏的精气神上。思维意识的问题对弹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就会使弹奏出的声音失去靓丽的色彩......下面就对注意力和精气神的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1. 通过对弹琴动作的训练达到使注意力集中的效果。实际上每个人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只是因为不太严重,没有形成严重的问题,使我们没有太关注。而事实上,严重的注意力不集中,会形成严重的病理状态,是造成许多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比如常见的《感觉统合失调症》、《多动症》等等,最初就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比较差,在严重就是情绪控制能力差,长期的情绪控制能力差又会形成心理疾病,再严重就是失去注意力、情感、肢体的控制能力,形成较严重的精神病态。对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是弹琴中最重要的内容。如何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呢?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主要会在其行为中体现出来,人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司令官一样,对人体所有器官的命令和所有器官之间的联系都是由大脑来完成的。我们所说的注意力集中就是指大脑对所有器官具有控制和管理的能力,而如果大脑对所有器官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减弱就是我们所指的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眼睛看到一个东西,并希望手和鼻子去配合,就先把信息传给大脑,由大脑分配给相应的器官,这样由大脑控制的动作,不仅具有记忆能力,各器官的行为也是协调和同步的。如果大脑的控制能力减弱或者器官之间就没有经过大脑去协调动作,那么这个行为本身记忆效果就比较模糊,甚至是没有记忆。而且各器官的动作也不够协调,使不同步的在进行。在弹琴的动作中,需要参与的器官主要是手臂、眼睛、嘴(数拍子),如果这三个器官是同步的运动就可以使注意力集中,所以弹琴时要求,眼睛盯住手腕使其保持不动、嘴数拍子的同时手才

能动。前面在谈到演奏动作时一再提到要保持手腕的稳定,手腕的稳定究竟有何作用呢?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要注意力集中,要认真,要细心。可怎样才能认真和细心呢?实际上我们通过手腕稳定的训练,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手腕的稳定来杜绝弹琴中用力砸琴的问题,二是通过手腕的稳定来寻求注意力集中的情绪状态。实际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和细心都是一种情绪状态,概括地说就是即小心又兴奋的状态。如果能够在弹琴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手腕的稳定,就必须极其小心的、甚至是提心吊胆的去控制手腕的稳定,这就达到了寻求注意力集中一点的目的。当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使这种状态稳定后,弹琴时就不必保持手腕的稳定,只要能找到小心的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就可以。

2. 通过对精气神的训练来减弱心理问题对弹琴的影响。人体的神经和肌肉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情绪的变化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力量的变化是通过肌肉系统来完成的。两个系统不仅是各自独立的,而且是相互影响的。肌肉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兴奋,而肌肉的松弛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神经系统的放松。反过来,神经系统的兴奋也会造成肌肉一定程度的紧张,而神经系统的松懈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肌肉的放松。在弹琴时紧张的肌肉会使弹出的音色尖利刺耳,而松弛的肌肉会使弹出的音色柔和。就像是用硬物敲击和用软物敲击时声音的差别一样。而且肌肉的紧张会造成弹奏速度和灵活度的下降,所以我们强调肌肉放松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柔和、优美、灵活和快速的声音。如果弹琴不用力,仅仅是依靠手臂的重量来取得的声音音量又会很小,至少失去了音乐的震撼力。从这个角度讲弹琴时必须恰到好处的去用力。怎样才能恰到好处呢?既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又相互的作用和影响,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解决。我们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兴奋来造成对肌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这种兴奋也是弹琴所必需的。人越是注意力集中,就越能凝神贯注,精气神也就越强,神经系统也就越兴奋。而这时弹奏的力度就会随着神经系统的兴奋而逐渐加大,如果神经系统逐渐放松。弹奏的力度就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放松而逐渐减小。

四、总论: 以上是我对钢琴训练内容的基本分析,另外,我在前面曾经提到过感情标记演奏法和真实音乐情感表现的问题,比如说渐强吧,就是某种情绪逐渐激烈的表示记号,如果我们只是在手上增加力度,音量是加大了,但情绪的变化却没有,造成了没有情感的弹琴,然后又让学生费力的去找音乐感,先不说这样找有多难,就即使是找到了,音乐感和演奏之间也是脱节的。目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存在这个问题。许多出国参加比赛的学生,经常得到外国专家:“技术一流,情感不真实,缺少个性”的评论。所有的感情记号,都表达了作曲家一定的情感内容,我们不能仅从演奏方法上来划分,要明确其情感内容,并让学生直接的去通过情绪的变化来产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10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得到普及,人们运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计算机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信息技术成了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为学生的身心发展着想,尊重其认知规律,在教学时要创设逼真的学习情境,轻松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材,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活用身边资源,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更高效。

当今社会,计算机的用途广泛。学生不单只能用它来玩游戏,聊天、听歌、还利用它来做自己想做的内容。而制作自己想做的内容必须掌握计算机最基本的技能。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有兴趣地学习这些信息技术,而且学得快乐、理解深刻,掌握牢固呢?如何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更有效,更高效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作了一些总结:

一、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凭借画面、声响、实物、展播或表演或描绘等手段。去展现“场景或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其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信息技术的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显得比较抽象,晦涩。如果一味地使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与挫败感,对此应当撤据所教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游戏入门,自觉学习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 信息技术 定位

新课程改革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师也在不断思考、努力寻求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新角色定位,以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

1 专业知识的引导者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了学生,教师要重视认识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往,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用了几十年,学生总是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开放性,更强调理论和操作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要首先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互动、以生为本,教师要由传统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要由管理者转变成组织者,成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引导者。

2 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信息技术这门课具有和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问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答案”,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求,选择性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对于课程作业要努力欣赏他们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份作品、每一次进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特别对设计性的作业,要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建议、少一些命令束缚。教师要努力创设自由宽松的施教氛围,积累师生间的情感互信,为改善学习质量奠定沟通基础,实现教学相长。

3 合作教育的参与者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参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各个学科综合培养的结果。在倡导合作精神的今天,教师应该是合作精神的先行者,各学科的教师要努力整合本学科,借鉴其他学科,努力把各学科教师之间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的重大差异转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是实现和支持这种合作式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多学科的高度整合,提升教学质量。“网页制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案例,在网页制作课程中涉及数学、英语、历史、音乐等多个学科,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请教相关学科教师,把相关知识整合到教学过程中去,把网页制作课变成多学科综合课,既提升了教学效果,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家庭教育的配合者

家庭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具有持久、广泛的特点,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教师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获得家长的认同、支持与配合可使教师工作事半功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有一部分家长还存在误解,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上网工具,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教学生上网的教育,孩子平时在家就可以“无师自通 ”地学会,他们更担忧孩子整天上网而影响学业,因此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消极对待。对此,教师要积极向家长介绍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化解误会,让家长充分认识这门课的重要性,让对方感受到教师是“一切为了孩子 ”,双方加强沟通,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最终成为和谐融洽、互相信赖的教育同盟者。

5 教育事业的追求者

教师要自觉地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为教育事业负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实现着文化和精神建构,这是一个充满着研究与创造的过程,而这种工作正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教师要想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快乐成长,就必须自愿、自觉成为一个自身发展的积极追求者,持之以恒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更高要求。

教师和学生一样也要成为孜孜不倦的学习者,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教育教学技法,多倾听、询问他人,多与同行交流、研讨。实际上教师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新知识的获取,而是要把学过的知识积淀为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一种综合素质。此外,要多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形成个人的教育思想,早日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6 结论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要求 篇12

1 很多模型人脖子不能旋转

我们有很多护理操作如口腔护理、鼻饲等, 都需要给病人摆体位, 要求头偏向一侧, 而脖子不能旋转的模型人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2 有些模型人肘部不能弯曲

我们很多操作需要给病人翻身, 如有病人床更换床单、床上擦浴、灌肠等。当我们给病人翻身时, 要求两手交叉放于胸前, 防止在翻身的时候病人的胳膊压在身下导致缺血, 而胳膊如果不能弯曲的话就不能做到这一点。

3 有些模型人的鼻孔不能深插入

比如, 我们在讲鼻导管吸氧法时, 要求鼻导管插入鼻腔较长的距离, 大约是鼻尖到耳垂的2/3, 而很多模型人的鼻腔较浅, 不能全部插入。同样, 插鼻饲管的时候更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鼻饲管从鼻腔插入成人大约要45~55cm, 很多时候只能插入一小段, 模拟效果较差。

4 很多模型人进行导尿术时模拟效果不理想

导尿术理想的模拟效果是能真正的导出尿来, 而很多模型人在购买的时候也说具备这种功能, 而在真正实际操作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导致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所以最后只能进行简单的插管, 无法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见尿后再插管的过程, 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想象, 这样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5 大多数模型人不能真正将液体灌入体内

灌肠法要求将灌肠液灌入到结肠内, 大多数模型人都不能真正地将液体灌入模型人体内, 所以插管之后只能通过教师讲解灌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而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 几乎失去了模型人模拟的意义。

6 皮内注射时注射臂的问题

皮内注射常用专门的注射臂, 虽然皮内注射用注射臂是比较先进的练习皮内注射的工具, 但也存在较多问题。皮内注射要求注射角度是5°, 注射的深度非常表浅, 要求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 只要针尖斜面全部进入即可。而采用注射臂进行注射必须大于5°, 而且进针较深才能将液体注入, 否则液体不能注入。即使将液体注入皮丘也不明显, 并且反复使用的注射臂不能出现皮丘, 而且注入的液体会顺着针眼流出。

7 模型人臀大肌的问题

肌肉注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而臀大肌注射部位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定位不准确有可能扎到坐骨神经, 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学习臀大肌的定位是重中之重。而定位需要找到体表的几个主要部位, 如髂前上棘、髂嵴缘、髂嵴最高点、臀裂顶点等, 而这些在模型人上体现的不明显或者就根本没有, 这样就很难利用模型人很好的让学生了解臀大肌的定位。并且很多模型人臀大肌注射的位置只是安了一个很小的注射块, 而且注射块的位置有的是在离坐骨神经较近的地方, 并不是我们临床常选用的注射部位, 并且有的注射块直径还不到5cm, 连消毒的面积都还不够。

8 模型人上臂三角肌的问题

皮下注射的位置要求在上臂三角肌的下缘进行注射, 而很多模型人注射部位只体现了三角肌, 而且很多三角肌的形状都做成方形, 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误解, 并且注射的时候只能在三角肌本身进行注射, 无法在三角肌的下缘进行注射。因为大多数模型人只是安了一个肌肉注射的注射块, 肌肉下缘部位就是很硬的材料, 无法进行注射, 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歧义, 认为皮下注射是在三角肌这块肌肉本身的下部进行注射, 这样就理解错了, 以致影响到以后的临床工作。

9 模型人静脉输液时出现的问题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一项操作,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而现在质量较好的模型人很多都有注射臂, 注射臂里面有模拟的血管, 可以灌入红色的液体模拟血液, 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 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 模型人皮肤的材质过硬, 皮肤也很厚, 我们静脉输液要求注射的角度是15°~30°, 而用注射臂的话得需要达到45°以上才能进入血管。另外, 我们要求见回血之后放平针头再进入少许, 而很多时候见不到回血, 可能是由于血管内压力不足, 不能显示回血, 这样就使学生无法判定针头是否已经进入血管内;即使见到回血, 由于模型人皮肤较厚, 这时针头已经基本几乎全部进入, 无法放平再进针少许了。并且真正的病人在穿刺的时候只是很小的力气就可以了, 而模型人由于皮肤的材质较硬, 所以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穿透, 所以使学生误解真正的病人也要用如此大的力气和如此大的角度进行穿刺。

以上是本人通过多年的《基础护理学》的实验教学总结出来的一些模型人的不足之处, 希望能对模型人的制作者有些许的指导作用, 能制作出更符合教学需要、模拟效果更佳的模型人。

参考文献

上一篇:找对象身高是不是问题?答案是一定的!下一篇:八字青春励志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