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结算课程总结

2024-07-12

国际结算课程总结(精选9篇)

国际结算课程总结 篇1

工商管理系 那 娜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习和工作,我认真完成学校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思想认识上也有极大的提高。下面我一一进行汇报:

一、政治思想方面

坚决拥护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听取学习报告、看录像、听辅导、记笔记、写心得论文,深刻领会“八荣八耻”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重视师德修养,履行职业教育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实际行动去实践“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遵纪守法,服从领导安排,团结同志,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方面

我在自己的工作中看到了希望,据报纸上分析:技工学生逐渐成为社会的“香饽饽”,近多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更为严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地方的技工学生供不应求。此现象缘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级技工的需求更高。技工紧缺,现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让我们职校教师看到了希望。

本学期听了六节教师的课,听完课后结合自己的研究备好课,在去给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完成学校安排我的教学任务。今年我担任11物流一班、11会审一班、11会审二班的教学工作。在课堂上,我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包括语言交流、眼神交流等,每次上课都要对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提问,从不间断。这样做,我认为有很大的益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的扎实程度,同时给学生一点压力,让学生意识到不是学完了就没事了,老师是要检查的,学期中学校会安排很多考试检查自己的。有了压力,学生才会有动力,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还想考学但还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我认为课堂上教师严格要求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掌握的程度,针对职校学生普遍存在一个好玩、自制能力差的特点,我告诉他们会做题只是学会的一个浅层次,我要求学生不光要会做题,而且要把理论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能把书本上的知识消化后变成自己的话转述出来,这就达到了一个深层次,再加上练习题的巩固,相信会掌握的十分牢固。课堂上,我不会放过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尤其在一年级教学时,我绝不会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教学,可每到二年级都会有个别的学生实在学不进去了,但我绝不会听之任之,不管他,我要求他在我的课堂上不准有睡觉、看小说等违纪行为,但可以看专业书,研究其专业。有时他们实在控制不住会偷看课外书,让我发现时,我并不和他们发生冲突,只是在班上宣布了一下,实在想看课外书的,就别藏着偷着的,大胆的看,只是有一条,学期末,请你给我写出一本同样厚薄的小说来,若是写的感人,我还会尽我所能帮你发表。我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使我和学生疏远,相反回拉近我们的距离。像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课堂上,我尽量低调处理这些事情,使学生感觉到我是真心为他们好,真心想要教他们一些知识。同时我也会在批改作业的同时和学生进行文字交流,尤其在每次考试完后,对那些成绩差一些的同学,我们都会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或言语,或文字,虽然一部分同学仍然我行我素,但大多数同学能够在我的鼓励下振奋学习。我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三、其他方面

工作以来,我能够做到不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等。从不因任何事情给学生落课,能够团结同事,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四、不足

虽然在这几年的工作当中,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某些方面仍做的有些欠缺,语言节奏过快,重难点知识突出时,语气不是十分明显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继续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认真研究和学习他们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以优异的成绩来汇报学校对我的信任!

国际结算课程总结 篇2

在《国际结算》课程中实施双语教学是由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在各高校的教学大纲中, 《国际结算》一直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主要研究进出口贸易及非贸易的结算工具、结算方式、融资方式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等内容, 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实际教学中, 《国际结算》课程涉及大量直接以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形式出现的业务文件, 如票据、单据、信用证等,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 而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英语课程无法提供专业英语方面的指导。传统的中文授课方式虽能使学生了解国际结算的基本内容, 但无法让学生习惯用英语来思维和操作,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因此在《国际结算》课程中有必要实施双语教学, 这不仅能使教学内容与国际业务规范相结合, 而且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专业英语, 提高对相关英文业务文件的读解和制作的能力。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 一是要获取学科知识, 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培养和提高外语思维和运用能力, 最终实现母语和英语或其他外语在所需环境下的自由转换。任何忽视其中一种目标的教学方式都是不恰当的, 而在《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将专业教学当成语言教学的教学误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首先要明确《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目标, 即《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应以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为准则, 强调结算流程的掌握, 注重结算实务操作, 着力培养学生判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利用双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条件, 便利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大量专业英语。其间, 语言只作为传播专业知识的载体, 而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这一目标可能一时无法完全实现, 但它应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此外, 《国际结算》双语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的选择、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采用等都应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2、选择适当的教材和教辅材料

《国际结算》双语课程缺乏原版引进教材, 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数是国内学者编写的, 部分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较之中文教材明显降低, 较多强调专业外语的学习, 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 在选择一本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的同时, 还可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中文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便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当然, 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鼓励学生专注于英文资料, 尽量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

3、合理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国际结算》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其内容相当丰富。但由于教学资源等一系列原因, 国际结算的课时并不充裕。各高校国际结算课程的课时安排普遍在30课时, 再加上双语教学存在语言问题, 课时更为紧张。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系统地完成《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工作,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 教师就应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做到内容精练并突出重点和难点。在国际结算的知识体系中, 结算工具、结算方式、融资方式的主要内容;各结算业务的主要流程;不同结算工具、结算方式、融资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其他内容, 如票据、单证的基本要式以及与结算相关的国际惯例、规则等可让学生自学了解, 教师只需进一步强调并讲解其关键和较难理解的部分即可。教学的难点可从学生学习绩效的角度另以考虑。

4、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目前各高校对双语教学的分层主要有简单的英文渗透、中英文交叉渗透以及以英文为主的三种教学方式。在《国际结算》双语教学中采用何种方式、如何具体运用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而定。从《国际结算》双语教学的实践来看, 笔者认为第二和第三种方式更符合教学目标, 其中第三种方式更好。同时在具体运用时还可采用科学、丰富的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如在课前可安排一些思考题、案例让学生预习相关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或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讲授, 此外, 还可运用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来辅助教学。

三、《国际结算》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对教师而言, 双语教学的难度和强度要普遍高于普通授课, 因此, 为了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 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英语素质、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在备课前, 应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兴趣等进行调查, 以便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同时还应积极借鉴其他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 提高教学效果。

对学生而言, 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虽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 但由于国际结算本身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英语, 遣词造句都有一定规定, 固对学生而言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需做好预、复习准备。在充分接触专业英语的同时, 还应积极查询并阅读相关的中文资料, 以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费钟琳: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实践[J].教学研究, 2008 (1) .

[2]钟小立:《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5) .

国际结算课程总结 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方法创新;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49-01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专业课程。如何保证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之成效,这是任课教师必须思考并积极探索的问题。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从理论到操作的方方面面作掌握,为今后的专业工作做准备。让学生从管理、运作等多个角度来认识外贸企业的具体行业性质,了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如何使交易信息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以及业务流程操作,获得专业特长的就业优势。

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采用企业实际案例教学。我选择的案件是以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案例为主,培养学生解决案例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下面我来谈谈我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我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打破了教育的传统模式,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我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主要选择的外贸企业出现的真实案件为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外贸企业真实的经营过程,让学生具备作为一个国际贸易业务员应用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中,都是围绕着把学生由单纯的理论学习者转变外贸业务员的角色,使学生的进出口业务能力得以提高。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采用的是外贸企业出现的贸易纠纷的真实性案例,这样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生才能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相互提问、学生相互设计案例背景、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个教学项目,学生通过老师设计的教学项目来设计实施其内容,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相互探讨,老师给予指导,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的目标。由于老师设计的教学项目是根据小组中学生的水平能力来设计的,因而参与的学生采用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也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处在不确定的变化之中,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因为以前的上课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样比较死板,也比较容易让人感觉疲惫。而诊所试教学,让学生有新鲜感,学到的东西也更多更牢。

在大学里,尤其是我们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有关企业贸易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是学生可能由于习惯了老师们传统上课方式的缘故,课堂上只有老师一个人在不停的讲课,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所以对语言的表达有所欠缺。(这是我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是学生给我的印象)。我觉得最起码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才有了实行让学生走向讲台的想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分析,自己扮演企业管理者不同的角色来对企业出现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最初学生在讲述案例时,有很多学生显现出来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欠缺,记得有个同学跟我说过:“申老师,我不是不喜欢说话,而是不会说话。我常常在嘴巴上说,某人不就是比我会说话而已吗!可是,我心里很清楚,在这点上,我输给了别人。”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说话也是一种能力。当学生认识到这个道理时,在讲案例之前,好多同学都说不想上讲台,可是却比喜欢上讲台的人更先上去,出现了学生争着上台表演。

这次教学过程中每个同学的案例都要求不一致,这样就能从各个方面分析不同的案例,从而把书本中的各项知识都包含在内。我个人觉得应该更注重细节上的问题,所以我要求学生对有关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要从案例分析中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说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所参照的标准到底是按哪个国家的,按哪个国家哪个版本的,都要看清其中到底有没有所要参照的商品标准。

其实,在这次诊断教学过程中更多的不是学到这些知识,还有关于这些知识的运用,让学生知道在不同案例中扣出其中最为关键的点,也就是要找出我们所说的问题的症结所在,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企业经营出现的问题。同学们在讲台上讲案例,我作为老师就在下面针对性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主动的“吸收”营养了。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其中,这样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学习,不是让别人灌输的,只有自己主动去学西,才能学的认真透彻,学到的东西才能够灵活运用。

教师是课堂上的主持人,要想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实现师生之间实现互动的效果,就要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激發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学生们对参与项目案例式教学。老师不给定项目案例的标准答案,这种让学生参与项目开放式、师生相互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充满了信心。

在该课程考核方式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综合式评价的方法,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使各小组的学生先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综合评价,学生对于他们参与项目案例分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分析案例的正确与否固然是评价他们学习的效果指标,其实质是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分析企业案例和解决进出口业务纠纷的过程中真正地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是否获得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或者说即使在项目案例教学中学生没有能够正确的分析案例,学生仍然会得到很好的评价结果,而这种评价方法才能够真实性的体现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避免了在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模式中是根据学习考试成绩来确定他们的学习业绩唯一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激情更大的给予激发出来。

我通过学生们的上台表演,已经看到案例式教学方式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上的取得的成效;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求新精神被大大激发;我们师生已经感受到这种快乐教学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

总之,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通过实施项目案例式教学法,实现了师生互动,创造了一个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参与者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增强了实战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谈判”总结与课程感想 篇4

一、引言:

本学期,学习了《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一方面,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诸如团队的选择,谈判的控制,谈判的准备,谈判的风格,谈判的程序和方法,偏见的作用等一系列国际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了解了谈判的首席谈判的特征、原则、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在谈判中制胜的策略和技巧。

另一方面,上课时讲述的生活中关于谈判的例子,使我们明白了生活中的谈判技巧以及为人处世方面的常识和技巧。因为谈判不仅存在于商务贸易中,其实还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地方。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这样的谈判:在买卖东西的时候,处理各种工作事务的时候,亦或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地点可能是在会议室,可能是在大商场,可能是在饭店,也可能是在菜市场„„因此,我认为,生活中充满了谈判的较量。

本文拟从国际商务谈判和生活中的谈判两个方面对课程中学习的内容做个总结,并提出关于谈判的一些感想(尤其是谈判问题在生活中的体现)以及对课程的建议。

二、国际商务谈判: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也越来越多。因此,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技巧,对于预防商务谈判的利益冲突和顺利达成商业协议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谈判是每一笔交易的核心。在大多数情况下,目的一致(为了盈利)但方式各异的交易双方均需经过复杂的谈判过程,在冲突和妥协之中寻求双方均能接受或者满意的结果。

我认为,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容不仅包括商务与技术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法律与政策等各方面问题,是一项政策性、策略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谈判前先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例如搜集筛选情报信息,选择谈判团队以及制定谈判计划与方法等等。本人认为,谈判的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可以概括如下:

谈判前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评估贸易或投资的可能性,首先应该搜集如下信息:政治、经济、教育、基础设施、科技、金融、会计核算、通信、销售、投资和贸易的限制、税收结构、法律环境、人事政策、腐败、对外商的态度、历史文化情况等等。知已知彼是谈判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探求清楚信息之后,能在谈判开端创造对己方最有利的局势。

然后,在具体确定谈判队伍的规模时,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谈判班子的工作效率,有效的管理幅度,谈判所需专业知识的范围。我认为,谈判团队规模应控制在4人左右,此时工作效率比较高。此外,商务谈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心理素质、合理的学识结构和较高的能力素养。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是否具备高超的技巧和策略是谈判成功的决胜因素。其中谈判翻译人员的选择尤为重要,他必须精通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并熟悉商务贸易的相关知识。

接着,在充分了解了谈判对手的优劣势以及当地的情况和分析了己方公司的情况之后,根据企业和行业类型的不同拟订不同的谈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确定谈判目标,明确谈判的地点和时间,确定谈判的议事日程和进度以及制定谈判的对策。

最后便正式进入了谈判阶段。在谈判的过程中,我认为,尤其要注意文化因素,具体包括谈判风格、语言、风俗习惯、时间观念、人际关系等文化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各自的谈判方式和谈判风格迥然不同,甚至会相去甚远。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以各种独特的形式,在谈判桌上表现出来。了解和掌握不同国家商务谈判人员的表现规律和行为特点,对我们形成和提高涉外谈判能力,有着直接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举例来说,美国商人的谈判风格是:外露、坦率、干脆直爽、真挚、热情、自信果断、滔滔不绝以及追求物质上的实际利益。因此,与美国人做生意,就要避免中国人传统的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是”和“否”必须保持清楚,这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此外,美国人通常喜欢公事公办,个人交往和商业交往是明确分开的。

三、生活中的谈判:

在课上,老师曾经举过自己买装潢家具的例子,令我印象深刻。那一天,老师为了了解情况,在商场中逛来逛去,从每个摊位上旁敲侧击地了解一些情况,再将在前一家打听到的信息到下一家进行验证。这类似于商务谈判的准备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掌握了不少信息。所以在随后的一个比较合意的摊位,老师应用谈判的语言技巧,以最优的价格买到了质量最好的家具。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谈判之中,时大时小。在谈判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希望了解所有情况,但是对方又不可能向我说明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只能应用谈判中的语言技巧,巧妙地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课上,老师还举过几个在商场买衣服、鞋子时应用谈判技巧的例子。因此,生活中的谈判,有利于我们节约生活成本。

此外,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商务谈判的礼仪其中有一条是“穿有领子的衣服是对人的尊重”,我认为这一条同样应该应用于生活中来。另外,谈判时尽量穿得正式,最好穿正装,这是对对方的尊重;在生活中就是面试时应该穿正装。由此可见,商务谈判对生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四、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我认为,谈判最重要的是达到双赢,谈判可以改进或至少不会伤害谈判各方的关系。在谈判中,我们应着眼于建立持久、友好关系,克服障碍,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并且替对方着想,让对方容易做出决策。此外,谈判的方式必须有效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公平合理和切实可行的协议。

学习了商务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把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生活中来;同时,在生活中可以不断积累谈判技巧和经验,为以后正式的商务谈判打下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篇5

工业企业经营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试点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实施教学改革的五年中,我们围绕培养合格管理人才的目标,在教学理念、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经验。

一、全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试点专业开始时,虽然已经意识到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性环节上下功夫,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对每门学科如何配合上却认识不够。在改革之初,我们主要是从教材内容上进行了调整,将先前的市场营销学一门课程划分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学两门课程,试图从理论上给学生打下更扎实的专业基础。但现实让我们感到仅仅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调整教学内容还不够,还应通过每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全面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涉及企业经营思想、经营环境分析、经营战略、经营决策、经营计划、筹资与投资、经营评价等内容,应该说,这些内容都应有相应的能力培养要求,由于条件的限制(如课时、实习基地等因素),我们只是在几个方面进行教改尝试。

(一)讲授经营决策的理论和方法时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的能力培养相结合。经营决策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我们在讲授决策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安排有相关的上机实验课程。根据企业中经常面临的量本利分析及决策的实际需要,我们编制了模拟实验题,让学生在学习有关决策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上机实验编制决策程序,用计算机辅助制定各种情况下的决策方案。这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量本利决策的应用原理,同时也增强了学会应用计算机辅助工业管理的实践能力。

(二)理论教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其他教学手段,如录像、上机操作、课堂讨论等。其中,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有较明显的教学效果。课堂讨论要精心组织,首先在讨论前,应先将要讨论的专题告诉学生,要学生作好发言准备,而在小组讨论时,力求每个人都能发言。实践证明,小组讨论非常活跃,大多数同学能争相发言,有时会出现激烈争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各讨论小组推出发言代表,在大组(全班)发言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形式虽然所占课时比例不大,但效果是明显的。它既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层了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在讨论中,他们不但锻炼了发言能力,也增强了对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案例教学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相结合。

企业经营状况的准确评价是改进企业经营的前提。学会对企业经营评价,掌握评价方法,有利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采用案例进行教学,则是将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有效手段。我们借助企业(公司)的实际财务报表作为对企 业经营评价的模拟案例。通过案例讲授,不仅使学生学会如何从企业财务报表中吸取各种评价的信息资料,并通过评价去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针对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开卷考试,引导学生课内学习同课外学习相结合

根据本课程特点,我们一直坚持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考核。我们认为,开卷考试的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更重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掌握这些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学习反映企业改革现实的课外读物,而这种课内课外学习的结合不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学习将很有益处。学生对于开卷考试是很欢迎的,他们往往会花更多的精力去准备。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6

《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国际结算>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它具有理论枯燥、知识点细碎、实务操作性强等特点.要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教师必须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对<国际结算>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国际结算专业技能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双语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需求.

作 者:刘韩云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5)分类号:关键词:《国际结算》课程 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教学改革

《国际结算》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篇7

一、传统国际结算课程教学过程中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手段落后

高校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简单化、陈旧化, 缺乏符合国际结算课程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般还是采用讲授法, 以教师为主, 上课教师讲概念、讲例题, 较注重学生做作业。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较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但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造成课堂上学生以记笔记为主, 懒于提问和思考, 更谈不上创新。一旦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也不能较好地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国际结算》课程的理论教学多为传统的板书或多媒体教学, 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于从未涉足于具体业务操作的学生而言, 理论教学尤显空泛, 特别是主要单据和结算方式的介绍过程中, 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而该课程本身内容繁杂细琐, 又需要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进行实际的业务操作能力。对于习惯了大多数理论课重在考察“死记硬背”的“硬功”的学生而言, 该课程就显得相对难以把握, 因此该课程的考核中, 拿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 有些学生甚至不明白这些大题考查的是哪种结算方式, 更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2.教师重理论, 轻实践, 本身缺乏实践经验

“纸上谈兵”的教师根本没办法教授出优秀的能直接上战场的将领。试想一位从来没从事过信用证交易的人士, 怎么可能认识的到信用证交易存在的各种风险, 怎么可能有任何的经验教训。因此, 目前高校国际结算课程的授课教师只能凭借各种资料, 作为“它山之石”来边学边教。这种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从书本到书本式的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 网络科技如此发达, 授课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 学生基本都能从网上搜索到, 没有切身的实践体会的授课过程就是一副铅笔画, 无法向学生描绘国际结算绚丽多彩的画面。

3.学生能动性差

学生的自主意识单薄, 顺从依附的心态明显, 缺乏质疑、批判、创新的精神和挑战书本、挑战教师的勇气。教材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小错误, 我每次授课都故意先不提及错误之处, 希望有学生课后能询问, 但数年来, 鲜有能提问之人。因此, 每学期都需要以此为鉴, 强调“尽信书不如无书”, 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此外,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较滞后。国际结算涉及面很广, 包括金融、法律、保险、英语、国际贸易、会计等多个领域, 但由于学生基础较差, 先修课程未能扎实掌握, 往往授课过程中需要先解释先修课程内容, 浪费本已稀缺的课时, 影响了国际结算课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国际结算》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 《国际结算》的传统教学方法存在上述三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案例教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1.案例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 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一般的讲授过程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过于简单, 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 能够把所学知识和理论内化为发现问题的认知思维、分析问题的推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判断思维。

2.案例教学法能丰富授课教师的实践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 需要授课教师课前深入研究案例以应对学生针对案例的各种问题。因此, 教师不仅仅需要掌握教材所述及的知识点, 还需要查阅各种资料理解案例。

3.案例是对教材知识的有效补充, 可以扩展知识面, 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且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持续注意力。案例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课程中来,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国际结算案例教学的设计

1.要做足课前准备

(1) 确定本节课的内容、目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分解设计, 准备案例教学的条件。

在使用教材时, 需要区分哪些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哪些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安排的过渡性联系或者是更好地领会所学内容的背景资料, 然后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及个能存在的疑点。根据这些教学内容, 教师应适当地选择进行案例教学的时机。

(2) 案例的选择

选择一个合适的高质量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应该满足一下原则:①时效性。要求选择的案例能够成为“校门”和“行们”之间的桥梁, 本人具有相关国际结算工作经验, 因此常常结合自身及同业人员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 既使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 更具现实意义, 又能够弥补教材的滞后性。②代表性。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典型的, 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并能够体现出该种国际结算业务的基本特点和重要知识点。③实践性。国际结算课程本身就体现了较强的实践性, 因此要求案例结合具体的贸易交易过程, 让学生能填写和制作相关的票据和单据,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实践业务操作能力。④参与性。要能把学生吸引到案例中来, 充当其中的一个具体角色,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实践经验解决其中包含的问题。⑤启示性。启示性的要求是为了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 扩展学生思考的角度, 培育学生持续的注意力, 关注现实案例的复杂性, 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其核心在于如何设计案例中的问题, 设计的“疑”和“巧”才能达到启示性。疑, 指案例中的问题要能够激发疑问,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起点。巧, 指问题设计的巧妙, 要结合知识点, 抓住学生思维, 针对既定的问题来考虑解决的方法。这样的案例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增强教学效果, 做到深化理论、联系实际和加强互动的效果。

2.案例的引入

(1) 案例简介

教师选择在课堂的合适时机引入案例, 对案例的种类、性质、内容和分析评价的要求等进行必要的简明介绍, 从而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正确分析和评价国际结算案例。

(2) 案例的初步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讨论, 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 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了解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 进行适当的补充。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知识特点进行分组, 是学生融入到案例设定的情景中去, 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形成活跃、竞争性的课堂氛围, 为进一步深入讨论做好准备, 并告诉学生讨论的范围、规则, 防止出现讨论跑题或者抓不住重心的现象。

3.案例的讨论

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后,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 也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充当指导者或引导者的角色。讨论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分组讨论和分散讨论。

如果案例涉及内容较广, 操作综合度较高, 则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先可以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与讨论。各组成员站在不同经济主体的角度, 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 分析其在国际结算过程中的业务操作、发生问题的原因、处理问题的依据和步骤、测度其他小组的反映, 最后形成小组的集体观点。然后各个小组模拟业务过程, 处理出现的相关问题, 并可以竞争性讨论。此时, 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充分思考, 积极讨论, 不能过于干预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活动。在关键问题上教师可以加以强调, 对学生疏漏的问题加以提醒, 对过于激烈的争论场面加以控制, 以保证讨论的顺利开展。

无论采用哪种讨论方式, 教师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反馈。教师应该通过反馈, 及时地肯定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 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引导案例讨论顺利展开和深入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分析能力及经验积累的差异, 学生对案例的把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同时正常的, 为了统一课堂的进度, 保证预期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防止学生掉队或发言内容过于分散而偏离案例讨论分析的主题等现象的发生, 教师还应注意随时检查学生的认同度, 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

由于学生的能动性较差, 讨论过程可能会出现冷场的局面。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例如, 第一次授课就讲明本课程的考核规则, 将课堂讨论记入总评成绩, 并公布计分规则。也可准备一些小礼品作为奖励。虽然本科生不在意礼品的价值, 但好胜心使然, 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优秀生即便不激励, 一般也能参与讨论, 所以讨论能否大面积展开的决定因素在于中间分子。要最大可能的激励中等成绩的学生参与进来, 形成了良好的课堂讨论氛围后, 优秀生的积极性更高, 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发挥其优势参与其中,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的总结

教师应就案例讨论的情况做简要的总结和评价。首先, 教师应该对案例本身做出正确的解答, 学生的分析难免不完整、不透彻, 而且讨论阶段争论为主, 争论完了, 学生需要权威的解释, 因此教师在给出正确答案的同时, 还要指出讨论中错误的地方及其错误的原因, 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给予补充和更正, 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积极表现, 适当地进行表扬和鼓励,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采用上述激励机制的, 则应该在总结阶段公布结果, 给予承诺的激励奖励。除此以外, 教师还应对讨论中提出的新思路加以进一步分析, 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最后, 应提出要求, 教师可留下一些有关案例作为作业,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分析, 以此来检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对特定问题的认识水平。

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在的国际结算实务要求, 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 其弊端已经日益凸显。案例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为当前的国际结算教学带来更具实践性、互动性、深入性的教学效果。

摘要:国际结算具有理论和实务并存, 应用性强, 知识领域广泛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国际结算课程的发展, 存在着教学手段落后、教师重理论, 轻实践, 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和学生能动性差等三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引入案例教学。本文分析了《国际结算》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并提出了国际结算案例教学的设计, 包括课前准备、案例引入、案例的讨论和案例总结四个步骤。

关键词:国际结算,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刘韩云.就如何上好一节《国际结算》课的探讨[J].管理观察, 2009, (9) :163-164.

[2]崔时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国际结算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112-113.

[3]李向东.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8) :5-6.

[4]刘卫红.关于《国际结算》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4) :391-39.

国际结算课程总结 篇8

【关键词】国际结算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中途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2

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传统专业方向课程,其内容具有理论实务并重的特点。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结算过程的认知和国际贸易结算实务操作能力。但是,由于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涉及贸易和金融操作实务的若干方面,在教学中如果用传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难系统和全面地把握课程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校学生又难以通过实际业务操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探索改进,总结了一套相对成功有效的方法,使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学生也觉得通过课程的学习,拓展了知识面,为就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此总结,以便推广交流。

1 国际结算课程的内容再认识

从内涵上讲,国际结算是指国际商业交易主体之间以银行为媒介进行的债权债务清算活动。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国际结算课程内容会有不同的理解。对国际商业交易的主体来讲,主要涉及到与商业贸易活动有关的款项收付问题;对银行来说,主要是一种中间业务的操作流程问题。鉴于国际结算课程主要开设对象的原因,课程主要内容只能限定在与国际有形贸易有关的国际结算领域。但是,考虑到绝大多数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能够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然而却完全可能从事与商业贸易和金融服务有关的财经业务职业,为此,我们将国际结算课程内容划分为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国际结算工具及其相关制度;二是国际结算的传统方式,包括汇款、托收和信用证结算方式;三是国际结算的新发展,如国际保付代理、福费廷业务等等。每一个部分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体内容。

其中,第二个部分的内容是课程的核心部分;第一部分内容是课程的知识储备;第三部分内容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认识未来国际结算发展的基本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来看,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占全部教学时间的50%以上;第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占全部教学时间的30%左右;第三部分内容的教学大约占全部教学时间的15%--20%。

2 国际结算各部分内容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第一部分的内容除了涉及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介绍之外,应着重讲解国际结算的工具及其相关制度,特别是票据制度。在本部分内容中,票据制度的基本知识具有非常强的的技术性与逻辑性。学生在初学时一般感觉到晦涩难懂,不太理解一个简单的票据问题为什么那么重要,但如果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信用制度发展的基本历程,票据在现代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来进行讲解,特别是票据制度的创设和发展在促进商业流通和疏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结合学生早期学过的财务会计课程内容来进行认识,就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票据制度的知识,不仅对完整理解本课程具有意义,更从前后向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上把握了结算工具及其相关制度对从事财经工作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内容国际结算的传统方式。其中,信用证结算方式是本部分最重要的内容;托收结算方式是本部分的次重点;汇款方式则是本部分知识的基础。本部分内容的程序性非常强,完整理解本部分内容,对学生深入理解商务活动和结算活动之间的基本程序性关系,特别是认识银行在现代结算业务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认识现代金融内部体系的运行以及银行在现代资金结算活动中的结算关系、结算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结算活动中最关键的是银行对单据的处理,所以本部分内容还涉及到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单据制作与处理,其基本知识丰富而且实践性强,不仅可以将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结合起来理解国际贸易商业活动的基本特点,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国际贸易商业活动的程序性,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系统性思维;将国际贸易商业活动的程序性和银行在国际贸易结算活动中的作用结合起来,认识目前国内工商企业和银行之间为便利商业活动开展,进行的种种创新活动,还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目前银企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国内银行业务创新的驱动力和价值,从而为学生认识职业发展的领域定位,打下基础。从这几个角度上说,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视野,拓展未来职业发展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内容是国际贸易结算的新发展。主要讲解国际保理业务和福费廷业务活动的基本原理。本部分内容在全部三个部分内容中,最为抽象,但所涉及的业务活动发展迅猛,成为现代国内商业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国际业务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日益加深,这些领域的竞争会逐渐成为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焦点;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国内银企关系的创新,银行国内经营的变革在这些相关领域也会有相当的突破,这必将促使银行对具有国际思维的人才进行争夺。学生通过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背景的全面认识,将能够增加对未来金融产业细分、金融深化的理解,增加学习兴趣,并延伸自己的职业构想,为从事财经具体实务工作打下系统的专业基础。

3 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总结与改进的思考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把握经济贸易领域从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在教学环节进行改革的重要追求。笔者通过五年多来对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得出如下心得体会。

3.1 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总结

3.1.1 应当尽量结合学生未来就业的领域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在几年前笔者刚开始接手国际结算教学任务的时候,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严格按照课程内容安排正常开展教学计划的执行。相当多的学生中反映,教学内容虽然可能实用,但不易系统掌握和理解。后来,笔者结合未来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中间业务,特别是结算业务不断增加对人才的大规模需求的实际,并结合社会需求进行教学引导,并反复强调,专业的结算知识是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经贸专才的基本知识素养。于是,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大为提高,并逐渐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从而使教学效果大为改进。

3.1.2 应当在教学中将相关课程内容综合结合起来

几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深深认识到,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必须将金融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票据法等主要专业课程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这样不仅易于引导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更易使大家充分认识到,这门看似非常专业的课程实际上是相关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教学,也加深了学生对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理解。

3.1.3 运用实验教学手段,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为了改进教学效果,考虑到国际结算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强,对培养应用经贸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情况,经本课程教学组和学院主管领导沟通协商,建议学院引进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拟软件和银行结算实务模拟软件;在课后,让学生适时通过模拟实践国际贸易结算和银行结算实务等具体内容,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4 注重实际操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实务解决能力

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组在完成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后,通过设置适当的课堂练习题目,如给出基本资料要求学生填写汇票,填写信用证开证申请,制作结算单据等等;再结合上机模拟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们普遍认识到,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大量的财经实务操作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增强了未来职业发展的自信心。许多毕业生在毕业前被商业银行和贸易公司聘用,他们普遍反映,国际结算这门课程使他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起了关键的作用。

3.2 国际结算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

3.2.1将专业英语教学有合理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国际结算的专业知识主要来自国际商业习惯的逐渐演进和发展,课程内容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英语与专业表达方式,当前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前,英语基础参差不齐,这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在教学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课程教学组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应当通过双语教学,加强学生运用英语工具处理国际结算实际问题的能力。

3.2.2应将国际规则演进与具体应用结合到实际教学中去

如前所述,国际结算专业知识本质上是国际商业习惯在贸易结算领域的系统性发展,而随着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结算在很多领域的制度也会不断地适应国际商业交易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如托收规则的演进,UCP600取代UCP500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门课程强调学生要不断适应国际规则的变化,形成一定国际思维,在教学中分进行引导和灌输,会起到良好效果。

3.2.3注重用综合性案例讲解串联专业知识

实践性课程,案例教学是重要的环节。过去在教学中采用的案例主要涉及每部分的具体知识,教学方法也主要是再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通过讲解案例,使学生加强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课程教学组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认为,通过组织设置综合性案例,用案例结合讲解具体专业知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每堂课程的的专业知识的把握。

3.2.4应加强和学生沟通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国际结算这门课程专业知识十分丰富,课程与相关领域的前后向课程联系有比较广的知识联系,而教学时间相对有限,教学组发现,一种教学安排很难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教学中不断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完善教学方法,并加强课后辅导,使更多的学生完整把握本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体系,从而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思维成为帮助学生抓住职业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 王冉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之创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 易露霞,陈原,叶德万,李忱.面向WTO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

[3] 梁琦.国际结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黄福涛.本科教育质量保证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8,3.

国际营销课程设计 篇9

[摘要]:沃尔玛进入中国十几年来,虽然其相对保守的经营风格使其并没有取得与美国本土相似的增长速度,但是凭借其强大的财力支持,现代化的技术支撑,多年的中国市场营销经验的积累,沃尔玛在中国零售业市场迅速走强,抢夺内资零售业市场份额已有一定的趋势。在当今世界众多大型零售企业中心,沃尔玛公司的销售额一直稳居第一。沃尔玛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其营销战略。论文对沃尔玛公司的营销战略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沃尔玛公司经营管理的成功之处

[关键字]:沃尔玛 营销战略 战略 1.沃尔玛概况 1.1沃尔玛简介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员工总数210多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2亿人次。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至今,沃尔玛己拥有2133家沃尔玛商店,469家山姆会员商店和248家沃尔玛购物广场,分布在美国、中国、墨西哥、加拿大、英国、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14个国家。它在短短几十年中有如此迅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零售业的一个奇迹。1.2沃尔玛三大信仰

(1).尊重个人(2).服务顾客(3).追求卓越 1.3沃尔玛经营法则 1)控制成本(2)利润分享计划(3)激励你的同事(4)可以向任何人学习(5)感激同事对公司的贡献(6)允许失败(7)聆听公司内每一个人的意见(8)超越顾客的期望,他们就会一再光临(9)控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10)逆流而上,走不同的路,放弃传统观念 2.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的环境分析 2.1自然地理环境 优势:

1)地理环境,位于亚洲的中心,是亚洲经济文化等的交流中心。四季气候适宜,动植物种类丰富,占地面积大,其中涉及多重地理环境。2)根据不同的区位,门店所售货物也有不同。如果门店比较靠近商务区的话,一般就会提供更多的商务用品,而对生活用品就会相对少一些。而如果更靠近住宅区的话,就会提供更多的生活用品。通过对不同区位的人群的把握,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商品,而不是单纯的实行统一的铺货 劣势:

1)中国有购买力的人口分布与美国十分不同,其选址的指导思想不适应。2)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运输和仓储造成影响,从而也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2.2人口环境

中国的人口基数大,总体人口继续增长,消费群大,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贫富差距巨大,而且在各城镇分布不均匀,以城市为主,人口分布密集。1)人口数量与增长速度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据资料显示,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为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2)人口结构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而现阶段,青少年比重约占总人口的一半。这反映到市场上,在今后20年内,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用品及结婚用品的需求将明显增长。2005年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这反映到市场上,将使老年人的需求呈现高峰。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4.4人,2005年为3.13人,23年间家庭平均人口减少了1.27人,下降幅度高达28.86%,城市家庭结构小型化更加明显。3)人口的地理分布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从我国来看,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约占总人口的94%,而西北地区人口仅占6%左右,而且人口密度逐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另外,城市的人口比较集中,尤其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很大,在我国就有上海、北京、重庆等几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而农村人口则相对分散。2.3经济环境

优势:1)、经济发展状况: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合6.04万亿美元。2)、购买力:个人收入的提高,使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模式逐渐改变,潜在顾客的增多,消费者的购买力逐渐加强。3)、经济结构:我国逐步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使农村经济得以繁荣发展,从而改善农村生活状况,农村的购买力增强 劣势:

1)、中国并不发达的基础设施也妨碍了高科技的使用效能。2)、中国人的购物构成,生鲜类的产品比重更大,品种要求更多。经营方式上,比较讲究控制,使得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无法做到快速反映。坚持自己的经营流程,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利益,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3)、由于Wal-Mart 卖的产品多样化,相对于其他产品较集中的竞争者来说比较没有弹性 4)、中国零售业发展迅速,竞争加大,.随着中国的市场的开放性扩大,外资大量涌入,抢夺市场,外资技术引进,国际化加速。2.4社会文化环境

在在国际化的浪潮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且不可以被忽视的因素。因此企业的发展一定要适应当地国家的文化,文化的不同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的不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习惯和购买习惯。举个例子,如中国的文化和欧美的文化是要很大的区别的,在欧美国家可以执行的战略也许在中国就很难实施,所以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因地制宜。1)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思想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逐渐从古板单一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而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们购买商品的选择原则和方式也有了很大的不同。随着教育水品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鉴别力强,容易接受广告宣传和接受新产品,购买的理性程度也更高。2)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价值观也各有不同,从而消费观念也各异。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和购买行为深深地受到其价值观念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价值观念,企业营销人员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2.5政治与法律环境

1)从党的十四大以后,已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包括规范之市场主体的法律、调整主体关系的法律、完善宏观调控的法律、保证社会发展的法律四部分。2)政府的管制和管制解除 从1999年宪法第二次修正后,加入了支持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条款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特殊的地方及行业规定 在经济开发区内对各种产业的有特殊优惠,同时各地方政府也为吸引外资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4)进出口限制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各种高科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限制大大减小。5)世界性公约和条款 自从2001年加入WTO后,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为国际投资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6)政治环境 从1978年后,我国政治局面稳定,相关各项政策齐全,政府也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7)沃尔玛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与中国政府在环境、社会以及能源方面的目标十分契合,也和沃尔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步。3.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的SWOT分析

3.1沃尔玛的内部优势

3.1.1管理高度规范化,经营理念科学化。

沃尔玛所有管理均通过信息技术来完成,无论总部管理人员还是商场营业员都是按照计算机的指令工作,绝不会随意行事。沃尔玛在价格上对国内企业的杀伤力远不及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化的管理; 3.1.2信息技术高度发达。

沃尔玛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不遗余力,专门负责软件设计的工程师就有2000多名,中国与美国总部之间的联系都是通过卫星来传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3.1.3营运促销具有特色。沃尔玛的卖场布置非常活性化,在商品促销方面也非常有特色。沃尔玛并非完全靠牺牲供应商和自己的利益来做促销,而是非常讲究技巧,这种技巧在消费心理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另外在商品演示、限时促销、和商场的娱乐性促销活动等方面都非常有特色; 3.1.4培训体系健全化。

沃尔玛的每个员工从入职前到入职后的培训都非常完善,培训时间相当长,对于中国员工入职前的培训量最短不少于3个月,培训后员工对于本岗位的知识掌握得很全面;

3.1.5物流体系强大(主要指国外)。

目前沃尔玛还没有大规模在国内建立配送中心,仅在盐田港有一配送中心,对广东省所有的店铺进行配送。而广东省外开店,通常要求采购本地化,部分当地不能采购的商品则要求深圳的供货商在当地设立办事处给予配送; 3.1.6美国品牌商品价格优势明显。

这一点不表现在价格签上,而体现在其所取得的采购回扣上。比如美国宝洁公司对中国国内各商家的供货价格是一致的,但作为宝洁公司的最大客户,沃尔玛每年均可在美国宝洁公司总部取得可观的采购佣金。这点说明如果一味在一些大品牌商品上和沃尔玛进行价格战的话,损失会比较大; 3.1.7品牌优势显著。

沃尔玛头上戴着世界第一的光环,这一品牌优势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比如说,许多零售行业的年轻人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够进入沃尔玛工作,沃尔玛的品牌优势所带来的杀伤力和感召力是任何都不能替代的。3.1.8管理优势

管理人性化,企业文化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将员工视为伙伴,优秀的人才。

3.2沃尔玛的内部劣势 3.2.1规模大,控制力不强

虽然沃尔玛拥有领先的IT技术,但是由于它的店铺布满全球,这种跨度会导致某些方面的控制力不够强。规模巨大,带来管理上的挑战,面临的问题也更多。3.2.2工资福利待遇不公平

目前在国内很普遍了。(在国外他们的政府工会的原因,所以国外员工待遇会比较好)。还有大家都知道的,压迫供货商。很多供货商都很怕和沃尔玛谈价。还有这么大个集团,内含分歧肯定严重。3.2.3缺少企业与员工情感的互动管理

沃尔玛公司迄今为止,所有本土分店内,高级主管仍然是派驻,只有中层以下是本土员工,这与沃尔玛公司的未来本土化全员发展,相互矛盾。造成未来发展中的高级本土管理人员紧缺,本土员工在个人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的界限:本土管理层员工容易流失,不利于公司未来以中国为全球采购中心的发展战略方向,培训方式以职业技能为主,忽视了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及职业规范的教育培训。3.2.4生产规模与购买力不协调

由于大陆国内生产额与相应配套基础设施不等,因此造成严重经济及社会问题。如果政府没有及时采取相对行之有效的措施,生产规模与社会购买力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状态下,将可能加大目前国内的通货紧缩。其公司规模巨大,带来管理上的挑战,面临的问题也更多,内部没有创新 3.2.5高科技技术在中国市场作用不明显

沃尔玛最牛的东西是用卫星扶持的后台信息处理系统,这套系统将制造商、物流商等完全纳入自己的信息控制之下。尽管将物流业务外包,但仍可实现比如cross-docking(途中配货)、供应商管理库存以及自动补货系统等。一件商品从出厂到摆上货架的平均时段控制在5至7天,而竞争对手往往要用30天。这是沃尔玛领先于所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点甚至无法模仿,但是在中国,这颗卫星毫无用处,政策上的限制使之不可能共享全球采购系统、全球物流系统。中国之沃尔玛欲成为美国之沃尔玛,必须要等待中国零售业、进出口贸易权、物流业的同步全面开放。换言之,零售业的开放程度决定了沃尔玛的经营区域;进出口贸易权的开放程度决定其货品流通范围:是全国小圈子还是全球大圈子,是单向流动还是进出自如。2至4年后上述问题当然就不成为问题。问题是全球50大零售跨国公司已经齐齐涌入中国,展开圈地运动,留给沃尔玛的时间并不多。

3.3沃尔玛的外部威胁

3.3.1竞争对手

在零售业的领头羊地位使其成为所有竞争对手的赶超目标,如市场庞大、实力雄厚的家乐福。3.3.2政治问题

全球化战略使其可能在其业务国家遇到政治上的问题。3.3.3恶意竞争

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多种消费品的成本趋向下降。造成制造成本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外包向了世界上的低成本区。这导致了价格竞争,并在一些领域内造成了通货紧缩。恶性价格竞争是一个威胁。3.4沃尔玛的外部机会

1、拓展市场(如中国,印度)

2、与其他国际零售商合作

3、专注于欧洲或者大中华区等特定市场

4、现有大型超市战略的坚持

5、规模经营,低价战略所向披靡

6、可和其它的零售业者形成策略联盟

4.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的STP战略 4.1沃尔玛进入中国的市场细分

4.1.1按地理环境细分

按地理环境细分,就是按消费者所在的地理位置、地理环境等变数来细分市场。因为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消费者,对于同一类产品往往会有不同的需要与偏好。可以按照行政区划来进行细分,按城镇大小,可划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乡镇。处在不同规模城镇的消费者,在消费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沃尔玛遍布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已经覆盖很广了。4.1.2按人口环境细分

按人口统计环境细分,就是按年龄、性别、职业、收入、家庭人口、家庭生命周期、民族、宗教、国籍等变数,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由于人口变数比其他变数更容易测量,且适用范围比较广,因而人口变数一直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依据。收入,收入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欲望和支出模式。根据平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可将消费者划分为高收入、次高收入、中等收

八、次低收入、低收入五个群体。例如,针对中层及中下层消费者的沃尔玛平价购物广场,只针对会员提供各项优惠及服务的山姆会员商店,以及深受上层消费者欢迎的沃尔玛综合性百货商店等。沃尔玛的市场细分即是标准超市、购物中心和山姆会员店,其目标市场分别为核心商圈的居民家庭、次级商圈和外为商圈的流入购买力以及个体会员批量采购。

4.2沃尔玛在中国的市场选择

1、沃尔玛市场选择的目标群体是家庭

2、市场选择的战略

选准产品与市场的突破口,对市场的选择坚持“利润最大,风险最小”这兩个基本原则。对企业来说,初始阶段的行动是一个大量吸取经验的试验过程.而且,成功带来的现金流又为进一步全球化提供了动力。

4.3沃尔玛在中国的市场定位

4.3.1找位——确定目标顾客

沃尔玛经营的每一种零售业态都有自己的目标顾客群。目前沃尔玛在中国经营着购物广场、仓储商店和社区商店三种零售业态并以前两种为主。这三种零售业态的目标顾客虽有一定的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消费特征:注重节俭。4.3.2选位——确定市场定位点

沃尔玛公司的定位点决策即是沃尔玛开业的第一家店铺的牌匾两旁就分别写有“每天低价”和“满意服务”的标语。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倡导“每日低价”和“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的经营理念。沃尔玛店铺的属性定位是天天低价,利益定位是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价值定位是做家庭好管家。这一定位点的选择是与目标顾客的购买心理和竞争对手的状况相吻合的。

5.沃尔玛在中国的4ps营销组合策略分析 5.1 产品策略分析

5.1.1 产品组合

即销售者授予购买者的一系列商品,它由所有的产品项目和产品线组成。“一次购足”是沃尔玛的特有经营理念之一,因此只有在合理高效的产品组合上,才可以使广大顾客有更加多的挑选空间与机会,使得顾客“一次购足”成为可能。不管走进沃尔玛的那家门店,我们都可以看见规模不小的集购物,饮食,娱乐,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快餐店,商业圈,理发店,游戏厅等,在甚至国外还有赌博场所。沃尔玛超市内还备有临时托儿所。沃尔玛还特别注重开发有品牌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组合系列更加完善丰富,沃尔玛的自由品牌是一种全部有沃尔玛自己原料选取,产品开发设计,加工以及到经销一条龙服务和监督的产品,主要有杂货,服装,日用百货以及食品等很多种自由品牌产品,他们的理念就是“尽可能的想方设法地让顾客轻松快捷地找到便宜货”。5.1.2 产品采购

首先是完善的采购网络,沃尔玛集团建立了全球性的采购网络,优化资源配置。目的是为了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在市场信息,市场趋势和互相交换新技术的基础上,给中国的企业按照国际市场需求和标准开发产品提供帮助,推进中国质优价廉的产品进入到沃尔玛的全球销售体系中区。5.1.3本地化策略

研究沃尔玛在产品中的策略,就必须提到它的本地化策略。每进入一个新地方,创建一个新门店,沃尔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调查哪种产品的流通量大,其他同行商店里都有出售哪种本地产品,最后与各类供应商进行商判,决定在将来沃尔玛店里陈列哪些产品。5.1.4产品陈列策略

为了让消费者更快捷方便地购买到自己的商品,沃尔玛在商场设置了很多销售专区,一般情况下沃尔玛的布局是:食品等放在下一层,服装,电器等放到上一层。顾客能够很快很方便的在货架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沃尔玛“新鲜品质,自助服务,一次购足”的经营理念,通过其独有的产品成列制度得到了实施和贯彻。5.1.5品牌策略 在美国,沃尔玛是平价商店,它将自己产品品牌定位于“我超所值”和“天天平价”,从而使得平民对沃尔玛商品非常中意。然而,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仍然延续其美国的品牌定位,而忽视了中国市场的实情,从而使得沃尔玛在中国发展有些迟缓。

5.2 价格策略分析:

5.2.1 定价策略:

1. 在开发和维护新消费者群体的价格策略。在开发新消费者群体的阶段,超市应该采用很多的方法方式去引导顾客走进卖场。同时可以特定出这一阶段的价格方案,给潜在顾客传递超市的价格形象,使得消费者在几个购物周期后对超市文化与价格形象产生一定的认可,从而提高和维护消费者的忠诚度。如果消费者觉得和其他商场没有明显的价格差异,或者顾客在对超市初期接触阶段形成一个高的价格认知,那么这样的认知很难在以后的消费活动中改变。

2.对价格敏感顾客的价格策略。对于有一部分的顾客,他们对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喜欢通过比较不同超市的商品价格来决定购买,这类顾客常常对商品价格有很强的记忆度。因此,低价策略对这些顾客很有用。

3.销售赠品的价格策略。对于高价位高利润的产品,卖场常常采用销售赠品的定价策略,即消费者购买了这类商品,便可以无偿地获得某些礼品,优惠券或者特卖定价,限时定价,可用于季节定价的商品,这样便可以大大提高这类商品的销售量。5.2.2调价策略:

由于竞争的需要,沃尔玛需要参照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适当调价。原因通常有两点:一是价格竞争;二是促销。为了用低价冲击消费者的视觉,商场常常需要选择性地对某些商品特价处理进行促销,为了防止给顾客产生降价抛售的嫌疑,经过特价处理的商品往往会在几天后将价格调回到正常价位,以表示真诚的消费者实惠。之后选择另一商品进行促销处理,循环让利,给顾客造成低价实惠的心理印象。商场通过特价促销商品,使顾客产生冲动性购买,刺激他们购买欲望,从而提高店内商品营业额,带动高利润商品的销售量,使门店获得很多的整体利润。

5.3 促销策略分析 沃尔玛传承着节约每一分钱的理念,所以对促销的资金投入很少。这一点在节约成本上是无可厚非的,但在中国这样做不但没有起到增加利润的目的,还会流失潜在的顾客。在中国,大多数人都把逛超市当作一种消遣,没有直接的购买目的,所以正确而吸引人的广告标志是促进销售的一大法宝。

当你走进家乐福的时候总是满眼的诱惑,促销降价广告满场挂,特价商品宣传单随手可得,这些氛围直接刺激了顾客的购买欲望。在家乐福的入口和过道,总会摆满合乎季节的促销产品,往往在这些花车周围就会站满选购货物的顾客,继而顾客就会顺着花车的指引自然地走到预期的购物路线。而在沃尔玛,没有促销广告,只是偶尔贴上一个写“特价”的商品,走近时是一片茫然,很难确定满意的购物路线,所以逛沃尔玛的顾客在走完整个超市往往选不到中意的产品,更别说意外购物了。

沃尔玛对促销的节约甚至体现在一些庆典活动上,在大连沃尔玛购物广场开张庆典中,店里的小广告对顾客都是限量发放,一些宣传资料也只能在收银台以购物金额换取,这让看惯了促销花样的消费者来说显得过于精打细算,留下不好的印象。

5.4渠道策略分析

沃尔玛最牛的东西是用卫星扶持的后台信息处理系统,这套系统将制造商、物流商等完全纳入自己的信息控制之下。高度自动化物流系统在高效的信息系统的协同作用下产生的效应使沃尔玛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商品库存和在途时间,有效压缩了营运成本。但是这种一个配送中心密集建店的做法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中国目前的网络技术远不及美国,大多数供应商都没有完全实现业务活动的数据化。另外,由于政策的原因,沃尔玛的卫星系统在中国也不能使用,使它的物流系统不能像国外那样严密配合。中国的高速公路交通也不够发达,靠一个配送中心实行全国供货的方式反倒增加了沃尔玛的物流成本。

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上,沃尔玛虽然一直主张不收进场费,但由于其对手都在通过收取进场费而获得不菲的收入,它希望通过免收进场费而降低产品价格的做法并没能实现。在采购过程中,沃尔玛对供应商提供大批量的订单,但产品的压价非常低,原本以得到进入沃尔玛场内的资格而感到高兴,但很多供应商抱怨沃尔玛的收购价格使他们无法获得利润,笔者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一句很说明问题的话:“制造商最大的失败是什么?答案:没有得到沃尔玛的订单。制造商第二大失败是什么?答案:得到了沃尔玛的订单!”沃尔玛采取一种称为“平衡术”的采购方法,即当供应商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沃尔玛就会着手培养你的竞争对手,并从对手以更低的价格拿到货,然后,你要么降价,要么就被淘汰,不再成为他的供应商。正因为这些原因,中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动摇与沃尔玛合作的计划,金王蜡烛集团在试图拒绝6000万美元订单中的一大部分;前不久,浙江永康市的电动车生产企业,集体断然拒绝了沃尔玛的低价攻略;格兰仕更是直接拒绝成为沃尔玛的全球最大供应商。

8.参考文献

[1]柯美胜.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7(26)

[2]吴志华,杨慧,任杰.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及其借鉴[J].商场周刊(新物流).2007(6)

上一篇:生命的奇迹优秀作文1200字下一篇: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