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2024-05-30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精选11篇)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1

高坪小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乡村学校, 坐落于四川省华蓥市观音溪镇一个山梁子上。学校有九个教学班, 学生300多人, 教职工32人, 其中美术老师只有一个。现在大多数的乡村小学都是九年一贯制, 存在整个学校只有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这种现状, 所以高坪小学的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高坪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 一) 教学设备状况

借助假期的时间, 我对高坪小学的画室和教室进行了实地考察, 并对该学校的教学设备进行了统计。大致数据如下: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知, 高坪小学的教学设备基本达到新课改的要求, 但这些设备多适用于高年级的学生,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用性似乎没有那么强, 很多教学器材用不上, 而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器材又不足, 比如铅笔、剪刀、速写纸等材料, 另外学校没有专门的学生作品展览室和贮藏教具场地, 学生作品和教具都是放在画室里面的, 难免有些拥挤。

( 二) 师资力量的状况

通过对学校唯一的美术老师采访, 了解到新课改之后学校有了专业的美术老师, 美术教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师资依然是比较缺乏, 学校只有一个美术老师, 而且还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 难免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 学生的差异大, 需要美术老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因材施教, 老师担任的课程过多容易分撒老师的精力, 不能保证每一堂美术课的质量。

( 三) 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情况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 美术课逐渐被师生所重视, 美术课的地位相比以前有所改善, 为调查高坪小学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情况, 我对该学校的小学部 ( 1—6年级进行了问卷普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小学生有236人, 收回有效调问卷223份, 以下是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

通过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 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都很喜欢美术课, 学生们也能够清楚的意识到美术课的作用, 他们学习美术的主要渠道是来自老师讲授和美术教材, 所以课堂上老师们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至关重要。大部分学生觉得美术课节次太少, 不能满足学生对美术的需求, 认为每周四节为宜。从调查表中还能看出, 新课程改革后, 美术课被占用的情况较少, 美术课堂上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学生也较少, 但美术课被占用和美术课堂学生作其他学科作业的现象还是存在, 所以有必要提升美术课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高坪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是高坪小学地理位置偏远, 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使得很多美术老师不愿到乡村基层工作, 从而导致了师资力量的缺乏。加上交通不是很便利, 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相对较少, 不利于教学经验的交流。学校应该引进专业的美术老师, 当地教育部门也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例如提高住宿条件、增加薪酬待遇和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等等, “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努力做到招的来、留得住”[1]。

同时学生接受美术知识的机会较少, 不像大城市中的孩子, 有机会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去参观优秀的美术作品, 更没有机会去专门的美术培训班接受系统的美术知识, 这是乡村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美术知识, 老师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美术的学习, 让优秀的学生作品在校园中展览,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2]既能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老师也可以组织相应的美术竞赛,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积极性。

总之, 高坪小学美术教育状况只是一个局部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它也能代表一定区域的乡村美术教育情况, 其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性。通过对高坪小学提出相关的对策, 希望也能对其它学校相关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金昌浩叶晓敏.《岑溪市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艺术教育

浅论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缺失 篇2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课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人真正重视美术教育,学生也认为美术课是不重要的,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临退休的老教师来上美术课,使得美术课变成了自习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美术课不纳入对学生或教师的考评当中。这就使得我国乡村中小学的美术课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那么,美术课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具体来说,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通过美术课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提升,这里包括对平面形体的认知,还有立体的认知和表现,从而也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在简单的素描几何体的训练中,学生由原来的对平面(如圆形)的认识提升到了现在对立体(如圆球)的认识和表现,这就是一个由观察力提升到想象力的过程。有了观察力和想象力之后,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得到了发展。而这些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是在文化课教学过程中很难得到体现和提高的。

然而,美术教育在乡村中学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缺失现象严重,使得美术课的这些重要作用也无法得到体现。如在不少乡村中学中,不管是领导还是教师和家长,他们都认为美术课是副课,上不上都无所谓,使得很多学校一个学期下来都上不了几节美术课。当上级来学校进行检查时,很多学校的做法就是临时让教师自制一些教具,或者是从其他学校借一些美术教具来应付上级检查。这就使得不管从环境上,还是从认识上,给学生灌输的都是美术课不重要,学不学美术都没有事情。此外,乡村中学教师资源匮乏,很多学校的教师人员不足,一个教师要教很多年级的课程,或者要教多门课程。所以,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课也就无法开设起来,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也就缺失了。

从根本上讲,造成美术教育缺失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导致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科目没有美术课,所以美术课学不学都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而且也没有考核标准和内容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所以,乡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就被文化知识的学习所替代了,导致了现在乡村中小学美术课不被重视,美术教育缺失的情况。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领导首先应重视美术教育,改变教育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按照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来安排美术课。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重视美术课,才能推动美术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应加大对美术配套设施的投入,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上好美术课,还能使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得到培養和发展。再次,要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学习,让他们参加业务上的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从而使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学校还要制定考核美术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使美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美的社会,是一个重视人综合素质的社会,因此,美术教育不能缺失,尤其是在乡村中学我们要重视美术教育。

(责编 张翼翔)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3

一、活动对象

3——6年级中对美术有一定兴趣,并有比较好基础的学生。

二、活动目的:

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三、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五下午活动时间,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不得缺席。

3、活动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活动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活动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四、分类教学目标

一)、绘画

1、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艺术欣赏能力、审美能力和实际表现水平.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形象思维能力等.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二)、手工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性质。

2.学会用揉、搓、压扁、粘合等方法,能简单的按自己的意愿塑造物体。

3.认识纸工的材料工具名称,学会一些简单的剪、刻、贴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五、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一节课

六、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提高活动的时效性。

2、做好组织工作、管理工作。

活动时先清点人数,在小组中选出有工作能力、管理能力人员担任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力量,并做好其他成员表率。

3、订立必要制度,抓好学生思想工作

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习制度,准时参加美术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地点:二楼、三楼美术室

八、活动内容:

九十月份:

了解儿童画的基础上,激发儿童对学习绘画产生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训练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主要内容包括:《美丽小鸟一起飞》、《大树的故事》、《秋天来了》、《盆花》、《贪吃小猪》。

十一月份:

色彩知识的简单训练。认识冷色、暖色,并学会区分运用,培养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内容为:《翩翩飞舞的蝴蝶》、《美丽的家乡》、《家乡的变化》、《可爱的鱼儿》

十二月、元月份:

手工制作训练,橡皮泥制作、剪贴画、版画制作,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内容为《我喜欢的小动物》、《蔬菜水果》、《可爱的小鸟》、《荷塘》、《有树的风景》、《美丽的小鱼》。希望学生在本期的绘画及创作活动中找到乐趣,敢于运用线条、色彩、形状、材料来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能够向人们传递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的美好感情,使他们带着一颗纯真质朴的童心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南泉小学乡村少年宫美术小组

怎样当好小学班主任发表 篇4

重庆市合川区

香炉小学

刘礼玲

关键词:班主任 威望 关心习惯 尊重 协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而班主任是班级中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对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是班级管理的集权者,是学生犯错后感到害怕的“敌人”„„这些显然不在适应新课程改革。那么,新课改背景下,怎样当好小学班主任,才能与其相符呢?

一、以身为范,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科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在仪表、言语、行动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品行修养、为人处事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1.班主任要做好示范工作

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有这样一段话:“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小学生对班主任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例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来时一切都不知道,凡事都不主动,如果老师做到身先士卒一次,远比在班上讲十遍有效。因此,在班级工作

中,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从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

2.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小学生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作为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平时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做到。例如:我们要求学生不能上课穿拖鞋,那么作为班主任也一定不能在上课期间,穿拖鞋进入教室。班主任只要带好了头,班级才会有序可循,学生才会遵守制度。

二、班级中树立威望

班主任一方面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具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才会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有能力而敬重和信任你;一方面班主任又要亲近学生,让他们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这样,你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亲近学生,树立威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即一位为学生亲近和喜爱的教师,“信其道”才容易被学生信赖和接受。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2.真才实学,树立威望

俗话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班”。作为班主任更加要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告诉我们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如今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武装自己,让学生感到你确实有知识才,因而敬重和信任你,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3.具备多种能力,树立威望

班主任要具备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这里包括研究学生的能力,制定班级发展规划能力,建章立制的能力,识人用人的能力,组织活动能力等等。此外自我提升和发展的需要反思和科研能力。只要有了这些能力,班主任才能管理好班级,学生才能感受到你的本事有多大,从而敬佩你,在他们中树立威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成功的教育是从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习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实质是说: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习惯,他将一辈子受益;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他将一辈子受累。所以说,作为一名教育者、管理者,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当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研究,不断提高。

1.建立优秀班级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一个班级具有了良好的班风,那些个别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就会受到潜移默化影响,自然就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2.细节入手

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是分不清的。什么是对的、善的,什么是错的、恶的,在他们的头脑中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需要班主任一步步的引导。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比我们老套的说教要更有成效。虽然有的孩子身上已经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但是班主任要相信自己逐步引导,还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四、关爱学生。

孟繁华老师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的魅力在于睿智,教师的伟大在于宽容,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而在于关爱。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1.关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

我们常说要坚持正面教育,始终贯穿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对后进的学生更应如此。后进生感到最困难,最没有信心的是学习,而学习的好坏是关系到学生自尊心和培养成为人才的重要问题。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的进步。

2.爱学生就要一视同仁

作为一名教师既要爱优生,也要爱差生,更要爱那些急需关怀教育的学生。对聪明勤奋的要热情,对迟钝、调皮的耐心培育,以深沉的关爱来医治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用爱的甘露来涤荡精神污染,把后进生一个个变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3.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人都有自尊心,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作为人的尊严,尤其是那些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的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冷落学生,不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而要做到这一些,除了教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修养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

五、宽容平等的对待学生。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提法“理解万岁”,成人需要理解,小学生更需要理解、需要宽容。

1.理解宽容学生

现代的少年儿童,他们想象力丰富,敢于实践,常常有一些离奇的想法与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班主任老师要能理解,对此进行具体分析和正面引导。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教师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另外,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是非观念弄不清楚,容易做傻事,犯错误。而对他(她)们的这些行为,班主任不能只是简单地批评,甚至训斥体罚,而要分析他(她)们犯错误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一旦认识和改正错误,就要宽容,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励,这样做,容易加深学生与班主任的感情交融,取得事半功培的教育效果。

2.平等对待学生。

“师道尊严”的理念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我们现在积极倡导尊重、平等、以人为本等理念,要求班主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蹲下来看学生”、“带上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点”。班主任要与学生平等交往,要以理服人,不能压制学生。班级是学生自己的班级,要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这样学生对学习、对未来就会更有信心,这样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多方协作,共同管理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1.与家长协作,管理学生

想当好一位班主任,必须要有家长协作。小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只靠教师的教育是不够的,更应该得到家长的协助。因此,有目的地联系家长,使家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师教育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管理学生。

2.与科任协作,管理学生

马卡连柯认为:“没有对孩子们的统一要求,就不可能有任何教育”。因此,班主任应经常与科任老师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交流,对

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达成共识;除此之外,班主任应及时沟通教师间的信息,开展思想交流,以增进了解,密切情感,增强凝聚力。

总之,面对飞速发展进步的社会,面对教学改革的新形势,面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班主任工作任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苦差事”,但是我们不要叹惋和埋怨,而是要将其当作一门事业来追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自然就会感受到“苦中有乐,累中有闲”的愉悦心情。

参考文献:

中国知行网《如何当好小学班主任》 双河二小 白 梅 现代教育报《如何当好小学班主任》 2009年6月 教育网 《怎样当好小学班主任》 陈哓蓓

成长发表演讲稿小学生 篇5

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班队课。这次班队课的主题是——呵护心灵之窗。班队课,迈着整齐的步伐登上了心灵的舞台。上课铃一打响,我们的中队长——叶子依同学响亮而又干脆地命令各小队开始整队报告。顿时,寂静无声的教室响起了各小队长整队的声音。整理好队伍后,各小队长开始向中队长报告各队的出勤状况,中队长又再次向辅导员李老师进行报告。听到李老师的要求与祝福,叶子依一本正经地宣布班队课——开始!

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雷动中,中队长请上了两位主持人:赵伊蕾和王振宇。两位主持人手拿精心装裱过的主持稿,气宇轩昂地站在台中央。第一个环节是“猜猜看”猜谜语。第一环节出示了两个谜面,这两个谜面的谜底都是眼睛,谜面构思精巧,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猜完了谜语,主持人便开始了第二环节的互动,互动紧紧围绕着“眼睛能为我们做什么”,大家积极发言,踊跃回答,教室里好不热闹。第三环节是情景系列剧:五彩缤纷的生活。每个大组请上几位同学来表演。一大组请上了裘雨沁和吴真真两位同学,这两位演员表现的是两个好朋友津津有味地看着书,议论着书中的情节;二大组请上了杨垚杰、吴菁馨、孙徐安与鲁昊天四位同学,这四位同学表现了科学课实验时,大家争先恐后地观察显微镜下的切片;三大组派出王夏蕊、何冰等同学表演观察植物的场景;四大组派出了几只“小动物”和王宇欣等同学表演动物园观察小动物的场景。“原创”节目热闹极了,“改编”的亦是别样精彩。第四环节是何冰、翟佳晟、鲁昊天、茅盾等同学表演的小品《视而不见》,这个小品是由六上语文教材第一单元园地中的漫画改编的。这个小品利用夸张的手法,充分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现象。那些人,真的是看不清“母子上车处”这牌子吗?第五部分是由“美声四人组”演唱的《保护眼睛很重要》。这首歌是由《学习雷锋好榜样》改编的。《近视眼是怎样炼成的》这个小品让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小品由孙徐安、吴菁馨、乐陶然和陶舒云表演,剧中顽皮的“小孩”、慈祥的“妈妈”、“酷酷”的“大哥哥大姐姐”,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雨旸、丁顺康、诸伟和吴彦直表演的小品《法庭辩论:谁给我们班扣得分》让同学们感同身受,不由得发出感慨:一定要好好做眼保健操呵!

本次班队课,将一串串笑声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6

唐山市,是一座沿海现代化城市,是中国环渤海区域中心城市,河北省域中心城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门户;也是东北亚重要的航运中心、物流中心、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它的传统文化底蕴颇为深厚和丰富,唐山皮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唐山皮影属于汉族地方戏曲艺术,在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影人、道具是用牛、驴皮制成,是一种精美、考究,专业性极强的,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传统美术工艺。在当地乡村的很多文化公园和群众广场,这种皮影艺术被运用到风景墙的建造当中。以特殊的墙壁为载体,通过绘制、浮雕等方式将影人制作到墙上建造成景观小品。皮影艺术是一种在我国北方广为流传的传统的平面造型艺术,将皮影艺术元素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正因为景观小品既是平面的艺术同时更是立体艺术的的展示,同时也是二维艺术与三维设计的穿插交汇。现代乡村景观建设从传统皮影艺术中提炼、筛选出具有形式美感的图形和色彩元素,又运用几何形的组合方式进行重构,形成了既有传统质朴的艺术效果,又有现代审美要求的现代乡村景观建设成果。这种对于皮影传统图形的提炼和重组方法,在赋予传统图形现代美感的同时,又提升了现代乡村景观建设的新的感染力。同时,在一些乡村文化活动站和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皮影形象被运用到了室内装饰设计中,比如屏风、装饰画、灯具等等,这些均能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并且呈现出优雅大方的文化气息。此外,影人的具体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在无形之中向人们传递着真、善、美的精神文化。可以说,注入了皮影艺术形式的乡村景观建设演绎着“传统”与“现代”的邂逅,为我们重新认识河北传统美术文化,以及探寻现代乡村景观艺术创作的智慧之门开辟了新的途径。

陶瓷艺术,无疑是唐山市的标志性文化内容之一。唐山陶瓷装饰的主要技法是雕金、喷彩、釉中彩等,形成了唐山陶瓷的独特技术和风格,对北方陶瓷产生着较大影响。自1998年举办首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以来,更是享誉全国,闻名海内外。因此,陶瓷艺术很自然地被广泛应用于乡村景观建设当中。陶瓷用品早已被普遍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陶瓷艺术品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装饰品,在很多乡村的公共场所发挥着高端、典雅、艺术性很强的景观装饰作用。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乡镇当中,建造了中小型的陶瓷主题公园或陶瓷博物馆,向人们介绍着唐山陶瓷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和制作工艺等等。在一些开展了旅游文化产业的乡镇,建造了一些具有宗教特色、民间文化色彩和旅游价值的庙宇和景点,其中的塑像和浮雕,则发挥了陶瓷的巨大作用。除此之外,还开办了以娱乐文化为主的陶瓷小作坊,用于使游客体验亲手制作陶瓷艺术品的全部过程。另外,一些乡村景观建设的建筑材料也使用了陶瓷制品,比如,一些乡村主干道路边的灯柱上,都是采用青花瓷或者青花釉里红瓷柱装饰,这直接表现着唐山的陶瓷文化。所有这些,都在多方面积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层面。陶瓷艺术的可塑性和其硬度成为它进入乡村景观建设之中的有利条件,它不畏日晒雨淋,适合于户内户外。陶瓷艺术是土与火的艺术,它是原始的,是生态的,是具有生命力的,是适应现代人对大自然的渴望需求和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乡村景观建设中的环境陶艺在材质属性上本身就是能够联接自然、环境与人的生活的良好的中介,陶瓷特有的来自于泥土的自然属性使人类一接触便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气息,陶瓷丰富奇特的色釉变化,独特的材质机理,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能适应于不同的乡村景观环境。可以说,陶瓷艺术与乡村景观建设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古城保定,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作为近临北京、天津的主要城市,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选择地。保定市文物荟萃,名胜众多。在传统美术工艺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曲阳石雕。曲阳石雕,属于汉族民间雕刻艺术,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代表。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据悉,在首都天安门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下部展现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画卷的八幅浮雕,就是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石雕艺人的杰作。在美丽乡村的环境建设中,乡村环境的自然化、园林化、特色化、人文化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曲阳石雕在这方面彰显了它的力量。保定的许多乡村都在街道上,或者公园、绿地、广场、花丛中,恰到好处地安放了曲阳石雕。石雕的具体形象内容也与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或者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理念相吻合。这就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曲阳石雕的作用。因为雕塑与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雕塑一直作为园林中的装饰物而存在,即使到了现代社会,这一传统依然保留。雕塑使人对景观的区域性有更深刻的印象。此外,保定的很多乡镇都把当地的历史名人用曲阳石雕的艺术形式树立在公共场所。这样既可以提升文化品位,又能对人们起到教育作用。人们欣赏雕塑,第一眼就是欣赏它的形式和风格语言,优秀的雕塑作品能赋予人们以人文内涵与艺术熏陶。

作为河北省省会的石家庄市,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毛泽东主席在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指挥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又被誉为“新中国的摇篮”。石家庄市无极县的剪纸艺术,是其传统美术的代表之一。无极剪纸,属于汉族传统文化。其造型丰富、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艺术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在冀中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今,无极剪纸艺术被普遍而广泛地应用于石家庄市广大乡村地区的景观建设的装饰当中,主要体现在墙体、屏风、窗格等平面装饰中。然而,其作用效果与意义却不可小视。剪纸艺术现在被应用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已经屡见不鲜,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宣传了剪纸艺术的具有独特审美感的镂空艺术,展示了河北省悠久灿烂的的传统文化。把这种剪纸艺术形式应用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用到农村千家万户中,以让人们对民间艺术摸得到看得见,有有更深地理解,深切地体会到剪纸的审美特性,同时深入挖掘传统剪纸艺术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让剪纸艺术在乡村文化的滋养中得以发展和创新。剪纸艺术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所以剪纸艺术承载的是民族文化,承载的是河北的燕赵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视觉阐述。不仅仅是艺术,更为重要地是,它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民族的个性,人民具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勤劳的生活方式,简朴的生活价值。剪纸传达着民族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民族历史的记忆,反映地是民族从懵懂的蛮荒时代到科技信息化的今天这样的民族发展地历程,同时也反映我们河北独特的历史发展和审美价值。剪纸艺术应用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是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体现地是艺术背后的民族文化。所以能够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恰当地应用剪纸艺术,有它的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的几项传统美术之外,衡水的武强木版年画和衡水内画,张家口的蔚县剪纸,承德的丰宁满族剪纸,邢台的内丘神码,唐山的玉田泥塑,石家庄的辛集农民画,保定的白沟泥塑,也都在当地的乡村景观建设中发挥了积极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良好可喜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城市所独有的传统美术艺术,除了被应用到当地的乡村景观建设当中,不同城市之间还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从而促进了我省不同地区的传统美术艺术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另外,由于这些传统美术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性极强,而最终又都是通过具体实物所表现出来,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市场。这一点尤其以唐山的陶瓷艺术和保定的曲阳石雕最为突出。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提到的所有传统美术艺术,都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河北乡村景观建设也将持续发展,景观艺术还会越来越丰富,这其中河北传统美术对其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明显。这种影响对于提高河北乡村人民的文化品质,拓展人们的视野,将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这对于河北传统美术自身的发展也将带来一定的影响。总之,无论是河北的“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景观建设,还是河北传统美术自身,都将逐步走向辉煌,迈入一个新时代。

摘要: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河北乡村景观建设也将持续发展,景观艺术还会越来越丰富,这其中河北传统美术对其带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巨大,越来越明显。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7

【摘 要】本文以未发表美术作品为例,分析著作权权利转让导致的继受人权利行使和原发表权之间的冲突,从权利位阶的角度阐明发表权附随展览权转移观点的不合理性,并尝试阐明在保护原始著作权人和著作权交易秩序的基础上的有条件默示许可之观点。

【关键词】著作权;冲突;知识产权及相关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作者享有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而在对著作权的继受取得进行讨论的同时,《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的所有权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从狭义的文义解释的角度而言,即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导致展览权的连带转移,但是并不意味着除展览权以外的发表权、保持作品完整权等人身和财产权利的转移。

然而,从《著作权》法中的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行为。“公开”这一对展览方式的界定,实质上使社会不特定公众获得了接近该作品的机会。仅从获得的可能性上而言,其实为行使首次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即原作者的发表权。

由此,仅从文义解释出发,未发表美术作品原件转让后,原件所有权人的首次公开展览的行为不可避免的侵犯原著作权人依法未发生转移的发表权,受让人所获得的展览权本身是不完整的也是存在瑕疵的。

当前,学界针对此著作权法立法上的悖论主要的解释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种,认为发表权通常不能单独行使,需要与其他某种著作财产权一起行使,故而将未发表的美术作品或者摄影作品的原件转让,同意将未发表的作品摄制成电影,将未发表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进行转让的,均视为转让的同时将原作者的发表权连带进行转让。但是,在我们所讨论的未发表作品原件转让的悖论中,至少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发表权与展览权,到底谁是上位的著作权法上的权利概念”的问题,发表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身权利,到底是否应该伴随原件展览权的转移而发生转移,目前尚且存在很大的争议。

第二种观点认为,未发表美术作品原件的转移,应当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进行严格的文义解释,即转让的权利仅限于展览权,而不应该包括发表权本身。

原件所有人行使首次发表权应当征得原著作权人的许可或者同意。发表权作为一种人身权,应该在整个著作权法的权利体系里属于更加上位的概念,其伴随展览权发生转移是不科学的。其次,如若默认发表权伴随著作权发生转移,势必是对著作权法第十八条的扩大解释,且这种扩大解释实际上是对原著作权人的发表权进行了限制,这种不利于权利人的扩大解释在解释的情况下应当慎重,且当在文义解释的基础上进行而不可跨越顺序。

但是,第二种观点在保障受让人利益方面就显得有点单薄,倘若受让人行使首次展览权需要征得原著作权人的同意,无异于使其的展览权存在先天的瑕疵,且存在原著作权人滥用权利不予许可的情况,甚至要受让人已支付原件合理对价的情况下要求受让人就其首次展览获得发表权许可再次支付对价。这显然是让原件受让人承受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第三种,在对受让人的救济上也存在基本的矛盾,甚至会出现救济无门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能在购买原件时就发表权专门在合同中写明,通过追究原著作权人的违约责任进行救济,而实际情况多是双方基于信任并无合同存在,且就算是纯粹的原件买卖,也存在受让人在购买美术作品后一段时间临时起意要进行展览的情况,就算是一开始就准备购买作品进行展览的,也很难在未约定发表权的情况下就此争议主张原作者存在根本违约而解除合同。因单纯的动机不可实现一般不足以支撑根本违约的解约要求。买受方购买美术作品的主要目的也在于获得原件所有权,而不应以无法获得完整展览权为由解除合同,这也是维护社会基本买卖秩序的需要。

从以上的基本观点看,双方的主张均有原因却又无法完全概括,因而从笔者亦主张的第三种分类讨论的解释方式中可以获得一定合理性。从社会具体情况而谈,很多美术作品原物所有权的转移是基于好意施惠行为的赠与行为,对于此种行为应当认为原著作权人在主观上并没有允许其公开或者展览的意思,因而在将所获赠与的作品展览时,应当征求原著作权人的许可。

对于基于双方特殊关系而导致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作品所有权转让时,我们认为发表权与所有权均发生转移,受让人可以不经过原著作权人同意行使展览权,但是原著作权人可以享有从展览中获得不超过转让价格与当时市场价格之差的归入收益。但是,为限制这种收益归入权的滥用,应对作者转让作品时的主观状态进行限缩,仅限于处于双方特殊关系而导致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的情况。

对于双方以市场价格转让或非基于特殊关系的低价转让时,可以认为该對价包括两部分:原件所有权(展览权)转让的对价与获得发表权许可的对价,此时不应该作发表权伴随展览权转移的解释,而应该作一并同时转让的解释,支付的对价是两者独立的对价。这样就突破了两者到底何种权利是第一位的矛盾,在基于权利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至于非基于特殊关系的解释,我们一般主张该关系系指作者与受让人之间存在友谊、亲属关系等足以影响受让价格的关系,若因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导致的不合理低价,应当以可撤销合同解释而不再在此讨论。

然而第三种主张也存在基本的问题:首先,以作者与受让人之间就作品所有权转让达成合意的动机作为划分标准,本身即是不稳定也不科学的。其次,就特殊关系的界定上仍存在很大的模糊性,而对其外延与内涵的准确化列举亦不太可能。最后,对什么是明显不合理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行判断仍缺乏可操作性,即使参考民法中的第三人撤销权中不合理低价的标准,也会存在无形资产评估的不确定性的问题,所以就这个问题仍待于学界的深入讨论。

参考文献:

[1] 宋贻珍.论发表权[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3(06)

[2] 衣庆云.对发表权诸问题的再认识[J].知识产权. 2010(04)

作者简介:

姚硕,兰州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

陆婧楠,兰州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8

《中华少年》杂志

征稿启事

为反映广大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总结出的新观点、新经验和新方法,促进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交流平台。《中华少年》杂志特举办“新课程论坛”征稿活动,欢迎广大教师投稿。

一、杂志介绍

《中华少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管、中国和平出版社主办的中央单位期刊(国家级)。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74/C、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2377,邮发代号:82—630。出版数据收录于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龙源期刊网。

刊物查证:

新闻出版总署、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龙源期刊网。

二、刊物定位

《中华少年》的办刊方向是:为教师“研究青少年学习、引导青少年成长”服务,致力于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材优化。杂志关注教育细节,关注点滴智慧,传播教育新思想、新经验、新方法。

三、栏目设置

管理智慧、德育研究、创造教育、教师发展、教育技巧、班务随笔 学术争鸣、教法交流、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教学创新、教学札记

四、稿件要求

1、稿件力求创新,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章短小精悍,字数控制在2800字以内。

3、文章标题下分别注明邮编、单位、姓名、电话。

4、稿件一律通过电子邮箱发送,文档使用Word格式

5、达标作品将安排在《中华少年》杂志上刊登,并颁发证书。

五、本刊信息

期刊分类:中央单位期刊(国家级)

主管单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出版社 编辑出版:中华少年编辑部

协办单位:北京哲社出版策划中心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74/C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2377 邮发代号:82—630 出版周期:每月10号截稿,30号出版 顾 问:肖川 执行主编:李健

责任编辑:李波(本刊联系人)

乡村少年宫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篇9

黄江义务教育学校美术兴趣小组

本学美术兴趣小组以学校少年宫的工作计划为依据。按照学生的特长出发,重点培训书法,绘画的尖子生。平时让他们进行课后的练习工作,让他们在学习各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能丰富艺术修养。以生为本,着重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通过这学期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而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参加了小组学习。下面就这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特别是一、二、四、五年级尤为突出。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

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特别是在我校开展的师生书画展览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赢得了广大师生校友的好评。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

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

得到更好更快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

高。

2014年1月13日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10

各位同志、同学们:

今天县公安干警来到我校,举行捐资助学活动,对部分贫困优秀儿童进行爱心捐助。这次捐资助学仪式是公安干警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贫困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实际行动,对进一步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热情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助人为乐、捐资助学的良好风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多一份信心,我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希望各有关部门都来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全社会都来关爱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多办实事,努力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新人。

广大少年儿童朋友正处在一个和平繁荣的幸福年代,在你们身上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进一步振兴民族、富强国家的责任。希望你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刻苦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培养优良品德,锻炼强健体魄,使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广大受助儿童要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珍惜学习机会,将对社会的感激之情,转化成学习动力,奋发学习,争取早日贡献祖国,回报社会。各相关学校要关心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支持,更多的鼓励,使他们在社会大家庭中感受幸福,健康成长。

乡村小学美术论文发表 篇11

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心小学 徐晓娟

翻开小学音乐教材,不难发现小学音乐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欣赏教学的内容,而且是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放在单元的最前面,这是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体现。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被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就黯然失色。因此,要全面完成小学音乐的任务就不能不重视音乐欣赏这一环节。

可是,由于教学理念传统、教学设施不佳、教学手段单一等多方面的原因,音乐欣赏课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瓶颈,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总是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漫不经心,教师也很受伤,不愿积极地落实,导致真正实施欣赏课的少之又少,音乐课基本变成了唱歌课,为此,老师也甚是“忐忑”。

那么如何才能让老师对于音乐欣赏课不再“忐忑”呢?在近十年的教学活动中,我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美国教育家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聆听音乐。”聆听是音乐欣赏的必要手段,学生只有在聆听的环境中展开想象,分析,才能更加主动、有效地参与音乐,达到提高个体的欣赏能力的目的。因此,让学生学会聆听,是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教师首先要创设和谐安静的欣赏氛围。和谐安静,是音乐聆听必须创设的一种环境,音乐教师要善于创造一种和谐、安静、温暖的气氛,使学生的内心得到放松,他们才能完全进入美妙的音乐音响世界。例如,在二年级上册音乐欣赏课《口哨与小狗》的教学活动中,当孩子们听到活泼欢快的音乐时,马上本能的动起来,有的拍手,有的动脚,有的点头,其中有个好动的小朋友居然从座位上走了出来,趴在地上学小狗叫,引得大家哄堂大笑,音乐很快被笑声给淹没了。这时候,我赶紧把手指放在嘴边,一边鼓励大家用动 1

作表现音乐,一边暗示大家保持安静,注意文明聆听,不要妨碍他人聆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试想,如果当时我采取比较粗暴的方式,呵斥捣蛋的孩子,或者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没有采取任何方式的话,可想而知,课堂氛围是何等的糟糕,那么欣赏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而,教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要极力的营造出和谐安静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音乐欣赏的有效性。

二、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小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活泼好动、热情自信和模仿能力强的身心特点,但他们自制力差,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聆听时容易失去耐性。因而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

1、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虽然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反复的让学生去听,就会造成听觉疲劳,让孩子们产生厌烦的情绪,如此又怎么会产生美感呢?而多媒体电教设备可以为我们提供直观具体、色彩鲜艳,融声绘色的视听盛宴,给学生以真实的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新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渴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

最重要的是,多媒体电教设备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我们学生不熟悉的情境。例如,在欣赏《我的家在日喀则》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请学生欣赏藏族歌曲《家乡》,并在歌曲的欣赏中插入藏族风景人文图片,让学生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和风土人情画面中感受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此而着迷,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欣赏的学习热情。在随后的复听环节中,我又运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段藏族踢踏舞表演,让学生进一步边听歌曲,边看屏幕模仿舞蹈动作,再次通过体态动作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学生个个兴趣浓郁,参与意识大增,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短时间内提高了音乐欣赏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轻松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2、综合其他艺术学科,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不是单纯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该把音乐欣赏与其他的学科大胆地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

讲故事是音乐欣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创设音乐情境的方法。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个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创设教学情境,结合故事欣赏音乐,能迅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热情。例如,在欣赏陕北民歌《蓝花花》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欣赏舞台剧《蓝花花》的一个片段,然后绘声绘色的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使蓝花花这个弱女子不惧封建制度的束缚,奋起反抗的形象从音乐中走出来,从而在欣赏民歌《蓝花花》时,更好的理解音乐中的人物形象。

在欣赏中利用舞蹈创设教学情境,也不失为一良策。舞蹈和音乐一样都是擅长抒情的艺术,舞蹈在创作表演的过程中离不开音乐,而音乐又是通过舞蹈来展现它的形象、情绪和旋律等。舞蹈具有可视性,它比音乐更加直观被人感知,使人更容易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动”也是小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理解的最喜欢、最容易的方式,因而在音乐欣赏中,充分利用“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形象的体验中,感受美,欣赏美。例如:在欣赏歌曲《士兵进行曲》时,在指导学生理解进行曲风格时,我是这样提问的:“你们觉得跟着这首歌,我们可以做什么简单动作?”学生一致认同踏步走,接着,大家跟着音乐整齐的做踏步走的动作,这样,学生在踏步走的过程中感受了进行曲风格,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轻松感受到了来自音乐的愉悦感。随后,在复听音乐时,我又鼓励学生在踏步的同时创编手上的动作,学生顿时情绪高涨,纷纷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自觉地走进音乐,喜欢上音乐。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画画、朗诵等方式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其中,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展示平台,从而更好地去欣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

上一篇:训诂学要籍名家序选注下一篇:新入职公务员干部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