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 复制

2024-06-09

如何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 复制(共1篇)

如何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 复制 篇1

冯光飞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进步。经济水平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的发展则进一步促进经济建设的腾飞,为经济科技、文化、的跨越式的进步提供数以万计的人才。而人才又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我国人才的聚集的密度又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成正比。这主要体现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区人才密集,而中部人才相对较西部偏远区人才集中,西部地区尤以偏远区人才较为稀缺,农村人才较城市人才更为贫乏。众所周知,我国约有80%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经济的振兴与否,关系着十三亿人口大国的兴衰;关系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农村人才培养问题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就是解决制约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数以亿计的潜在人力资源的挖掘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水平;取决于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程度。令人鼓舞的是近十多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的硬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令人堪忧的是农村中小学的软件建设尤以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高还存在着许多难尽人意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力量薄弱。这主要体现在:(1)从队伍数量上看,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 的农村中小学都缺教师,在西藏很多乡的中心小学师生比还差强人意,国家规定为1:20,在牧区则从1:30到1:60不等,虽然教学场所问题解决了,可又由谁来主唱社会主义农村教育的大戏呢!至于乡村教学点师资队伍的情况?可想而知了。(2)教师素质难尽人意。由于师资人才的缺失,很多在岗教师来源于民办,无论他们敬业的程度有多高,由于基本业务水平系统培训的缺失,其教育教学水平难以令人放心。加之他们待遇较低,安心于教育的也为数不多。而愿意毕业后直接到西部边远地区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生更是稀缺,所以农村教师业务素质短期内难以获得提高。(3)专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文科多理科少,而一专能者几乎少见。由于国家大学师范教育对在校生多科目教育水平发展鼓励制度的缺失,导致如今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素质出类拔萃的越来越少,大部分从业水平稀松平常不说,有的连专业都无法适应,不注重业务锻炼又不珍惜在岗学习机会,不得不怀疑他们教师资格证是如何取得的!

二、人文环境差。尽管国家花巨资投入到农村中小学的硬软件建设中去,教师待遇提高了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却相对滞后,教职工的课余时间基本是在麻将桌或其它低级趣味活动中消磨掉的,即使有些高雅情趣的人,迫于条件及环境压力,也不得不在进退之间做出无耐的取舍。

三、管理者自身素质差强人意。优秀管理者能将有效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至,而资质中下者不但不能发挥有效资源的优势,更有甚者则是资源流失的始作俑者。管理者竞聘上岗重其形而鲜见其效,管理者爱校心切可以理解,而将学校视为私有财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粗暴管理方式有待商榷。亟待整顿的工作环境加之在“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思想的驱使下,有能者对农村中小学嗤之以鼻;业务熟练者寻找机会准备随时逃之夭夭;而新手则以农村中小学为跳板,为今后的出走处心积虑的谋划着。农村中小学的良性发展环境不容盲目乐观。

以上种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要解决这几方面的大问题,为中西部偏远地区特别是农牧区培养“靠得住、留得下,用得上”而又全心全意服务于国家教育大计的教育人才,我自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制度上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的稳定提高。

教师或者其他一专多能者既能适应农村特别是农牧区中小学的发展需要,又能很好的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配臵。当然以目前国家的财力状况,建立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认证制度应该是势在必行的.(六)完善激励机制。依据城乡差别根据需要从今年起我国已在全国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不谈城乡的经济根基强弱之别,更不谈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单就绩效工资制其中的一些细节在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就无法很好的实施。首先农村中小学跨课、跨级、跨班、超课等现象不足为奇.其次,为工资担忧的人是不敢大胆奢望什么绩效工资的,加之绩效就仅指制度中规定的那些内容吗?绩效工资制解释的权力归中央,地方还是学校管理层,成绩的标准又是什么?是以学生考试升学为主还是以素质提高为纲,学生综合素质不错却升学不成,怨谁?是不是教师绩效工资的高低完全被处在管理层的人左右着?退一步而言,即便没有这些问题的困扰,市、县、乡、村财力相同否?标准相同否?绩效结果出来了,请问某些领导拿什么兑现啊?不会又来打白条吧!不管怎么着在同一片热土上千万别在出十个八个不同的标准,更别在细则上搞城乡差别了。即便吃糠咽菜,心里上的平衡自然会发挥出蓝天下机体的潜能;倘能体现出制度的相对公平,就可以调动千千万万生活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制度不是万能的,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感觉有所依靠,而它的监督、落实,则是保卫我们教育事业勇往直前的航母。

二、营造高尚和谐校园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是人类灵魂得以净化的乐土。树人先树德,德才兼备是校园教师的至高境界。然而由于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文化娱乐设施的缺乏造成校园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惯的滋生繁衍,偶有少数不随波逐流者,也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苦撑,极易产生心理疾病及精神分裂,故而配套相应的文化娱乐及体育设施势在必行,这样不但可以使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所乐,而且可以营造校园健康向上的文化气氛。

三、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后顾之忧。

(一)责权分明,不要给农村中小学在校教师乱添负担。在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很多地方,由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很好的解决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而又苦于无计可施,因而将中小学生的辍学问题转抛给在校教师。众所周知辍学问题不仅仅是学校施教不当造成的,它既有可能与学生家长价值观有关,也可能与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形势密切相联;教育行政部门应善于运用《义务教育法》所赋予的权利,依法办事解决问题,不能让农村中小学教师既当学校的“门卫”又当学生的“保姆”,还要干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在西部偏远地区,有很多教师由于学校没有校医,学生病了自己送(怕出完全问题),学生跑回家自己找,还要被学校罚款,忍不住要问:在我们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劝学的责任到底是教师的责任还是咱们政府的份内事?属于我们的责任我们义无反顾,有谁不愿桃李满天下?可不属于我们的,既就是心有余而也有力不从的时候呀!还是责权应该分清,按校园规模配校医、配保安,不要出了什么事都找教师,并非教师无爱生知心,毕竟我们不易啊!

上一篇:大学本质是什么样的下一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