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威尼斯商人》

2024-08-31

读书笔记之《威尼斯商人》(精选10篇)

读书笔记之《威尼斯商人》 篇1

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暗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如果你想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当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宁静。

威尼斯商人读书笔记 篇2

单独编辑出来,归档到读书笔记里面。

我昨天(206月7日)开始看莎士比亚的喜剧集了,悲剧看完了。

《威尼斯商人》,其实之前都只是看了课本上节选的最后一幕,没有看前面的部分。等看了前面的部分,其实对里面的人物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特别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的时候。

安东尼奥,身份是威尼斯商人,我理解为产业家,投资了远洋船舶”我的全部财产都在海上“,用来投资船,买来货物,自己运输自己贸易。

夏洛克,身份是犹太富翁,我理解为金融家,靠贷款收取利息赚取更多的钱

巴萨尼奥,身份安东尼奥的朋友,我理解为一个游手好闲的爱情骗子,只有尊贵的身份,却穷的分文不值

......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矛盾,表面上看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收利息,扰乱了夏洛克的信贷市场,影响了夏洛克的生意。其实还有一层矛盾是两种宗教之间的矛盾,基督教和犹太教之间的矛盾。

夏洛克始终被放在异教徒的地位上,作为被歧视的一个群体,在公开场合被安东尼奥辱骂。

所以,夏洛克才想起了这样一种报复。

摘选几段夏洛克的话:

”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忍气吞声,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您骂我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是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

这一段是安东尼奥向夏洛克借钱的时候,夏洛克说的。

”我又不干错事,怕什么刑罚?你们买了很多的奴隶,把他们当做驴狗骡马一样看待,叫他们做种种卑贱的工作,因为他们是你们出钱买来的。我可不可以对你们说,让他们自由,叫他们跟你们的子女结婚吧;为什么他们要在重担之下流着血汗呢?让他们的床铺得跟你们的床同样柔软,让他们的舌头也尝尝你们所吃的东西吧。你们会回答说“这些奴隶是我们所有的”。所以,我也可以回答你们: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我的所有,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您要是拒绝了我,那么你们的法律根本就是骗人的东西......“

这一段是在法庭上夏洛克说的话。

夏洛克被后人当做是四大悭吝鬼之一,其实有点冤枉哈。学生们也只是学习最后面一小段审判时候的选段。真真建议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从作品本身出发,给孩子一个读完全书的机会,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去分析语言、情节、评判人物特色。虽然我理解的跟大众观点不一致,但是不妨碍我欣赏这部作品,不妨碍我喜欢里面的各色人物。

这些事情,只能我们自己去完成了。督促孩子假期里完成几篇长篇阅读,让他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一下文学的魅力。

名著《威尼斯商人》的读书笔记 篇3

剧中还有一个情节是鲍西亚父亲为女儿择亲定制的金、银、铅三个匣子,匣子里面分别是死人的骷髅、傻瓜的画像和鲍西亚画像。金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众人所希求的东西。”银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将要得到他应得的东西。” 铅匣外面刻着:“谁选择了我,必须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后来巴萨尼奥选择了铅匣,铅匣里有鲍西亚的画像,鲍西亚也由此得到了真正的爱情。其实,匣子反映的不仅是世人对金钱的看法,更是

对一切事物的看法,真正的爱情不能用财富来衡量,爱情比金钱重要很多。

安东尼奥是一个高尚、正直、慷慨的人,一出场他就是一个闷闷不乐的形象,或者说有一些杞人忧天“我把这个世界不过看作一个世界,每一个人必须在这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我扮演的是一个悲哀的角色”。他是一个憎恶贪诈,尤其是心地善良,更是一个重情谊的人,如他对巴萨尼奥所说“只要您的计划跟您向来的立身行事一样光明正大,那么我的钱囊可以让您任意取用,我自己也可以供您驱使;我愿意用我所有的力量,帮助您达到目的。”他同样是一个放贷款者,但他从不收取穷人的利息,即使在法庭上面对着夏洛克的豺狼面孔和毒辣的手段后仍为之求情,也说明他是一个心胸宽广不记仇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歧视他人的一个人,在自己得意之处也会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别人。

巴萨尼奥,他同样是一个重情重义,为了朋友不顾一切的人。当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签订契约时,他阻止过,他宁愿安守贫困也不让安东尼奥为了他签订这样的约,当得知安东尼奥遇难,他想尽一切办法去拯救安东尼奥。“安东尼奥,我爱我的妻子,就像我自己的生命一样;可是我的生命,我的妻子以及整个世界,在我的眼中都不比你的生命更为贵重:我愿意丧失一切,把它们献给这恶魔做牺牲,来救出你的生命”。巴萨尼奥的话,诚恳又坚定,面对凶残的夏洛克,无论怎样,他都要救出自己的朋友安东尼奥,甚至不惜以自己所有的一切去交换。

鲍西亚是一个新时代女性形象,是活泼、开朗、大方、幽默的人,她在选偶的时候为了自己心爱的人,不惜做手脚,而当他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的时候,是从容不迫,一步一步地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夏洛克是一个贪得无厌、一毛不拔、吸血鬼的形象,又是一个守财奴“让一个靠不住的奴才看守着门户,有点放心不下”,夏洛克不能说是这部喜剧中的悲剧人物,仆人饿了,跑了投奔了自己嫉恨的人,而女儿更是抱着自己的财产和情人私奔了,最后甚至是输掉了自己的剩余的一部分财产,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更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为了报复安东尼奥的辱骂之仇,可以不收利息让他一步一步地钻入圈套里,为了就是要得到他的一块肉,可是他得到肉又能怎样?他却说“拿来钓鱼也好”。其实安东尼奥也是挡住他财路的一个拦路虎,为了自己的财路必须要把这个除掉。

读书笔记之《威尼斯商人》 篇4

主人公安东尼奥是个善良的威尼斯商人,而书中的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他卑鄙、不择手段、贪婪。而为了安东尼奥的好朋友巴萨尼奥却可以为安东尼奥付出一切。

书中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那“一磅肉”的故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巴萨尼奥成婚,向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币。而夏洛克阴险狡诈,想借机害死安东尼奥。因此,他在借约上写道,若安东尼奥在三个月内不能还钱,就要从他身上之割下一磅肉来抵债。而安东尼奥却同意了,结果,他却因为出海在外出船只出事,损失了一大笔钱,这使得他必须履行借约上的内容——割下一磅肉作为抵债!

就在这时,他的妈友巴萨尼奥得知了这个消息,心里便非常着急,但他发誓,不论用什么方法,即使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能让朋友受到一点伤害。读到这里,我被安东尼奥与巴萨奥之间忠诚不二的友谊打动了,他为了朋友,可以付出一切,这世界上没有比友情和亲情更珍贵的东西了,他真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为了帮助安东尼奥,巴萨尼奥的妻子鲍西娅也想尽了办法帮忙,最终,她找出了借约上的漏洞,并且假扮成一名年轻的律师赶到法庭来救安东尼奥。

她来到法庭后,并按照借约上的漏洞,告诉卑鄙的夏洛克:“你有权在安东尼奥胸前取下一磅肉,但借约上只写了一磅肉,所以如果在取肉的时候流出一滴血,或者所割超过一磅,就等于是谋杀,按照法律处置你——抵命并没收全部财产。”读到这里,我感受到了她的智慧,也反映出了友情是很重要的。她不仅粉碎了夏洛克妄图害安东尼奥的阴谋,还狠狠地惩罚了他的贪婪与狡诈。

夏洛克落到如此地步也是因为他的贪婪,因为他的贪婪,他推动了一切。这使我们懂得,不管怎样,我们都不能太贪婪,要懂得满足,有时,你的贪婪往往会害了自己。

读完此文,我不仅被曲折跌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佩服鲍西亚的聪明机智,也被巴萨尼奥与安东尼奥之珍贵的友谊所打动。

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自己。这本书歌颂了伟大的友谊,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像巴萨尼奥学习呢?雄鹰是最宝贵的东西。对待朋友,就应该能为朋友上刀山,下火海。

夏洛克因贪婪而失去了一切,这使我们明白,金钱固然可贵,但友谊与金钱,我们应该选择友谊,因为它是用多少钱都换不来的。朋友是手足,对待朋友,我们应该一心一意,敞开心扉,真心付出,这样,才能交到更多朋友,那时你会感觉到:拥有朋友比拥有金钱更快乐!

读书技巧之如何做读书笔记 篇5

1、以为买了就等于读了;

2、读了目录和前言就以为懂了;

3、匆匆一目十行,一小时就可以翻完一本书;

4、觉得大多数书籍没有新意觉得作者很水;

5、更喜欢杂志而非书籍,已经很久没有看超过300页的书籍了;

6、很少做读书笔记了;7、更喜欢网上阅读、搜索阅读、浅阅读。读书养眼养心。

如果身有同感的话,就说明你还不太会读书,学习啦小编今日介绍一下读书技巧之如何做读书笔记。

读书技巧:“读厚,读透,读薄”三阶段。

1,先看目录,掌握书的结构布局,心中有数。

2,细读。研读每句话,做读书笔记,重点记录或做记号,将书读厚。

3,重读,把握布局,按条理记忆重点,不断消化吸收,将书读透。

4,粗读,强化布局,强化重点,形成逻辑记忆,形成知识体系,将书读薄。

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1.摘录式。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

2.提要式。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

3.心得式。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

4.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

做读书笔记的另外几点经验:1,边读书边做出记号,哪些是难点需要反复读的,哪些是精彩需要记忆的,哪些是今后要运用的;

2,将读书感悟、联想随时地、简要地记录在书籍内容旁边;

读书笔记之七 篇6

一、思想解放运动和伤痕美术

二、多元并存的美术

三、新的感觉经验和新的探索

四、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美术

小结篇

1.思想解放运动和伤痕美术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新中国初期建设社会主义参照苏联模式对旧体制实行改革,社会主义体现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性,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有了保证。

不久由于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和全盘苏化,加上浮夸风冒进的作风,改造中的消极影响渐渐显露出来。虽然曾采取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从而加重了这些不良影响,最终导致文革的十年**。在这期间社会主义的声誉被败坏,民心涣散,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到“文革”后期,造反派的理论再难蛊惑人心,改变这一状况成为社会共识。所以1976年“四人帮”垮台,文化大革命结束。

“四人帮”垮台之后,中国的发展仍没有进入正常轨道,在政治上仍凭着惯性行前滑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邓小平同志挽救了危难中的国家。掀起了一场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打碎了苏联模式和极左思潮束缚人们头脑的锁链,吹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平反冤假错案,让人们精神上得到解放,从而激发了人们对新中国历史、党的历史进行反思,恢复了对社会的信心,人民的民主精神得到张扬,批判能力空前提高。

从1976年到1980年,是在邓小平领导下中国人民拨乱反正的时期。“反思”是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的特点,在文化艺术创作上的表现就是所谓的“伤痕文艺”,这个名称得自1978年青年作家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还有《人到中年》、《枫》等,这些作品也成为艺术家们的创作题材。虽然这时代的美术创作仍沿着现实主义方向,仍属于主题性创作,但主体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着重于对文革错误的反思、批判和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在伤痕美术方面,文革重灾区四川表现最为突出,当时推出的作品主要有罗中立的《1976年的天安门》、《父亲》,高小华的《为什么》等。此外以伤痕文学作品为题材创作的连环画,如尤劲东的《人到中年》,陈宜明、刘宇廉、李斌的《枫》等使轰轰烈烈得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传播到社会基层。

伤痕文艺预示着文艺春天的到来。

2.多元并存的美术

在人民批判“四人帮”、封建主义和极左思想,反思历次政治活动的过程中,思想解放运动以一种向前看的姿态,积极思考中国发展之道,全方位地开放有了更多地参照对象。随着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深化如允许私有制存在等,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国经济高速发展列车的火车头。

进入80年代,党的工作重心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方面外部的科技文化纷纷引入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人走出过节去领略世界,开始了新一轮的留**。在国际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激发了一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

在文艺界,随着随着苏联现实主义开放体系的介绍进来,西方现代人文学科、美术著作大量译介,一时间,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现象学、结构主义、接受美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意识流等成为最时髦的话题。有此引起引发一场新的中西之争,给未来的发展开辟道路。美术方面,改革开放初期,苏联现代主义开放体系传入并发展,美术创作渐渐走出现实主义单一化的瓶颈,向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思想的逐渐解放,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价值的恢复,人的个性受到尊重,文艺创作获得空前的自由,自我表现、意识流、心理分析以及朦胧诗、形式美、裸体艺术等以往被批判和紧急的创作手法得以通行无阻。

西方思潮的传入,和新思维的激发,使得各艺术门类之间、各种流派之间、各个艺术家之间,既相互借鉴又保持区别,呈现出一种既分化又综合的态势,各种风格渐渐显露出个性,多元并存。

3.新的感觉经验和新的探索

1990年代开始,对外来形式的借鉴和新语汇的创造则是渐渐的发自内在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腾飞之后,社会的急剧变化不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感觉经验,而新的观念和经验必然会呼唤出相应的新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巨大的经济成果和丰富的物质生活,大大刺激了人的五官感觉。“与国际接轨”中国步入了一个国际化、标准化的时代。此外冷战结束后趋于多元化的国际格局和经济全球化极富挑战性。当今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困扰着人们。

人们新的感觉经验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时空感觉,衡量时空感觉的三个主要尺度是:空间、时间、速度。

空间可以划分为距离、形式、方向三个量。现代电讯、现代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距离感,使世界变小了,“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此外航天、高层建筑,以及极地考察、海底钻探等,给人以新的形式感和方向感。国际方面,冷战后的格局和新的地缘政治也会带来新的外交空间意识。

时间可以划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量。新时期人们对时间的观念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间就是金钱。

速度是一种运动感,是时空感觉而结合,对速度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进取精神。80-年代起中国人对速度有了全新的感受。对社会速度的感觉,对办事效率的敏感,“效益”这个词最能说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巨大变化,新的感觉经验、新的感受方式、新的行为方式、新的价值观念,构成了当代艺术思潮的基础。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中国美术从单一的现实主义发展为多元并存的局面。在否定或批判以前的模式的同时,如何确立有各自特色的创作方法就放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因此这个阶段体现为一个实验性艺术的时期。

油画的教学和创作在批判了从前的苏联模式或写实主义模式之后对历史画、故事画、人物画的传统创作观念进行了反思,强调绘画的本体性,并开始了抽象绘画的实验,在各种实验中,还包含着纯艺术与设计艺术的融合。

4.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美术

政治的因素深深影响着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的艺术风格。1949年之前,台湾地区的本土画家,较多受日本艺术的影响,画风接近日本大和绘。另外也有一些按照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流行方式作画的画家。自1949年后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一批正统画家也来到台湾,其中张大千、溥儒、黄君壁等都是我们熟知的。概言之,台湾地区第一代学院艺术家的创作特点,主要是保持传统和引用西方传统技法。

1950年 代在欧美流行的非具象、非客观艺术渐渐受到印度、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观众的欢迎,渐渐吸引了大批年轻艺术家。自60年代起中国台湾开始接受抽象艺术或非具象艺术。美国盛行的抽象表现主义的引进,为中国画技巧与新艺术形式的融合奠定了基础,创造出一种国际的艺术语言。受地理位置影响香港澳门的美术呈现多元性,又因历史上战乱影响呈现移民文化的特点,可以贴切的说是一种过境文化。这种边缘化的地位只是到了80年代初,就随着港澳回归而日渐明朗了起来。

海外华人艺术家介于两种文化之间兼有二者优势,但又都以“他者”的眼光冷眼旁观两种文

读书笔记之2 篇7

郎咸平,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被公认为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顶级学者。

内容简介

物价高涨为何工资不涨?人民币升值了为何钱却不值钱了?房价为何比“猪坚强”?股市为何“跌跌不休”?大学为何毕业即失业?政府和公司该如何应对当前危机?---听“郎咸平说”:这些热点话题背后的真相。

·我最讨厌文过饰非的学者,你以为把事情压着,问题就能解决吗?·中国楼市产生泡沫,是中国投资经商环境持续恶化造成的。·我认为,真正能挣钱的好项目,应该由我们全体老百姓来做。·你敢内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未可知。·如果没有规则,金融大鳄进来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们被迫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别的国家,赚取一些必定贬值的美元。

·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储蓄是美德。因为我们社会保障条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储蓄。·你如果想在香港请法官吃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饭。·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能找到工作,而我们中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到工作?

·你知道许三多薪水多少吗?900块。那他凭什么热爱他的工作呢?·美国人纪律性之强是你不可想象的。

郎咸平有一段时间非常火。由于他的观点比较新颖独特,往往和主流媒体背道而驰,所以给了大众很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以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他是一个比较自信和高调的经济学家。所以大众对他的看法往往有点两极分化:要么崇拜的不得了,把他的话当圣经;要么对他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个哗众取宠的“异端”。

我最近读了几本郎咸平的书。总体来说,我很喜欢这个与众不同的经济学家(郎咸平和茅于轼是目前我最喜欢的两个经济学家,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我对其他经济学家不甚了解)。这并不是说我无条件的赞同他的观点。有句话叫做“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的内容往往都是作者本身对某些事物的观点与看法,而人无完人,一个人的观点并不总是对的。我们看书的目的并不是无条件的接受书中的观点。书只是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别人是从什么角度去看待的,又是如何去看待的。读书给了我们一个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从而有助于我们的独立思考。书中的内容是对还是错,还是要由我们自己去判断。

我根据《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一书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内容。这本书谈论了很多国内最近的热门话题,包括股市、房地产、人民币升职、大学生就业等,基本上都是老百姓有深切体会的东西。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郎咸平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

这些问题,而且是从经济学中比较独特的角度,让人耳目一新。我个人很喜欢这种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所带来的观点冲击,尤其是有些观点我是第一次才听到。里面很多内容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无法去判断其是否正确,因为我对这些领域如股票、美国金融业等并不了解,更没有去过香港,不知道香港到底如何。所以只是罗列在此,理一下思路,供自己思考。但是我个人感觉,他的很多说法,应该都是对的。

关于宏观调控与房地产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所有消费品价格的平均数,包括食品、日用品、住房等。所以,CPI无法反映日常生活的真实物价情况,如食品等必需品被严重低估。-货币政策有三种方式:调整利率、调整准备金率、发行公债。

-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不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是国内投资经商环境恶化,企业家们把本该投资再生产的钱投资到楼市,导致房价暴涨,造成泡沫。

-以GDP为纲造成社会资源大量被转移到建设相关的部门,形成了独特的“二元经济体系”。一面是与建设有关的部门过热,另一方面是民营经济过冷。银行再收紧银根,导致二元经济进一步加剧,严重“冷热不均”。企业家大量把原本该用于生产的钱投向房地产,造成房价居高不下。

-房地产泡沫控制不当可能造成金融危机。一旦泡沫破裂,导致坏账加剧,导致金融危机。

-楼市何时到达拐点?郎咸平没有说明。但是根据他的理论,只有解决了根本性问题,也就是二元经济体系与投资经商环境恶化的问题,楼市才会到达拐点。

关于中国股市

-美国政府监管股市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中小股民,藏富于民。政府通过严刑峻法迫使企业与经营者不敢犯罪。

-对于一个好的开发项目,要让老百姓来做,让老百姓参与,大众持股,而不是由政府或者某些企业垄断,闷声发大财。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受益。

-“最牛散户”、“带头大哥”等现象,其实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的股市缺乏监管,内幕消息泛滥。这在美国和香港是不可想象的。

-证券监管部门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不是去插手股市操作、打击泡沫,而是对股市进行有效的监管,严打内幕交易,保护中小股民,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可惜我们的证券监管部门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却乐此不疲。

-美国依靠严厉的法律来打击内幕交易,做法不是“谁主张谁举证”,而是正好相反。一旦交易者被监管部门怀疑有内幕交易,交易者必须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无法证明,就认为有罪。所以中国的“最牛散户”、“带头大哥”在美国是无法想像的,这种人一开始就会被监管部门盯上并受到严惩。

关于国际金融大鳄

-中国的银行改革太过于盲目,比如建行盲目上市,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美国人坐收渔利。

-从每日金融战到亚洲金融危机,其幕后黑手就是国际金融大鳄。他们通过操纵金融市场来操纵世界。日本曾经深受其害,香港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巴菲特与索罗斯等金融炒家的不同在于,巴菲特不靠短期狙击而靠长期持有。他通过各种严谨的数学模型来确定方向。他是一个特例。

-《货币战争》有失偏颇,太过于美化金本位。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依赖金本位是做不到的。

-中国金融国际化的风险在于,和美国公司不同,中国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一旦引入国际金融大鳄,没有强有力的法律约束无异于引狼入室。

-次级债的根源在于信托责任的丧失。大量财务中介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让信用不良的用户也能获得银行贷款。当房产泡沫破裂时,这些次级信用的用户无法偿还贷款,导致银行破产,从而引发次级债**。由于银行之间把次级债进行组合打包成各种债券进行流动,从而导致次级债**波及到大量银行。

-老百姓认为经济要萧条了,那就一定引发萧条。因为当你认为萧条时,你的行为一定导致萧条。

-虽然次级债是美国房地产的问题,与中国无关,但是次级债导致美欧经济下滑,从而减少进口,于是连累到中国经济跟着萧条。

关于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的升值更取决于广大人民的预期。大家都认为人民币要升值,人民币就一定会升值。要让人民币贬值,唯一的方法是打破人们的预期,如突然升值,再升值,再贬值,再升值……让人捉摸不透。

-美国的GDP中70%是消费产生的,中国的比例是35%。中国的GDP有50%是靠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公路、高架、桥梁、形象工程……),美国是25%。

-人民币升值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内原因,中国的GDP组成有问题,社会保障缺失,外汇储备过高。二是国际原因,国际热钱不断涌入,国际炒家压迫人民币升值。-郎咸平建议,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投资“货币定存”(如果银行提供这种理财方式的话),原则就是选组合时,一种为相对稳定的货币,一种为大幅波动的货币。

关于教育与就业

-美国一流的人才大多进了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只有二三流的人才会去念理工科。中国正好相反。

-中国根本不是所谓的“制造业大国”。产业链的6+1里面,中国只能做其中的1,也就是简单的加工制造。其余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的核心都掌控在外国列强手里。

-世界上的大学生就业都应该是专业不对口的,因为大学是通才教育,不是专才教育。培养行业的专才,那是专科的工作,而不是大学本科。

-国内的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问题在于前面说到的产业结构。中国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也就是6+1中的1。而这个1,是不需要多少大学生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是产业链中的6。中国只能做1,做不了6,所以各行各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大学生。这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

-香港大学生就业率很高,因为香港经济完全以服务业为主,所以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而内地则相反。只有服务业才需要更多的大学生。

-内地的教育体制改革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从领导到经济学家的观念都是错的。中国目前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因为我们目前处于产业链末端,也就是6+1中的1。可

是高校还盲目的扩招,这必然导致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在于调整产业链结构。但是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其他热点问题

-《士兵突击》的成功在于它反映了当前人们的心理困境。许三多成功的一个因素是:把该做的工作做好。这其实是一个管理学上的“信托责任”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普通的信托责任缺失。信托责任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精神。

-《士兵突击》与“超女”等节目的火爆道出了大众的另一个想法,即社会给年轻人的成功机会太少。而这些节目正好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普通人也有机会获得成功。-香港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法制的健全以及市民的守法。香港市民非常具有法制意识,新加坡也一样,这解决了很多问题,包括内地一直无法解决的交通、反腐等问题。

读书笔记之《文化苦旅》 篇8

——读《文化苦旅》

从风光秀丽、万紫千红的江南,到戈壁连绵、风沙肆虐的西北;从吴侬软语、水乡曼妙的江浙,到林海雪原、丰饶无边的东北,读《文化苦旅》,仿佛是余秋雨先生带着我们进行着一场漫长的旅行,一场精神的洗涤,一次灵魂的升华。

文化是什么,在余秋雨看来,“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余秋雨先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文化苦旅》这本书也是他在古老沧桑的中华文明里的苦苦求索。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感受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极其细腻的笔触,记录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期间有太多亲身体验的苦涩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放了一道滋味。读《文化苦旅》,随作者的笔触游历大半个中国,领略着华夏大地的美景,探访不同时代的文明,也是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进行着探索和深思。

既然是探索和深思,那么第一站是便道士塔。青砖黄泥,再普通不过,夕阳西下,朔风凛冽,那些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王圆箓道士——敦煌莫高窟的发现者,他的大半命运都和莫高窟联系在一起。从不经意间发现莫高窟,到破坏毁灭莫高窟、出卖文物,他被牢牢钉在了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读到此处,同作者一样,自己也不禁悲愤和心酸共生。正如余先生所说:有时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运走,毕竟外国那些识货者们会永久地将它们珍藏,不会在石洞中、行途间被人们摧残!是的,历史定然不能重演,历史的悲剧更不能重演,对于一个腐朽的清王朝我们实在是无能为力,但是我想,现在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牢记我们所失去的,珍视我们所拥有的,书写我们所能书写的光辉和荣耀。

抛开这些沉重的东西,当然也会有欣慰。像天一阁,它只是一个藏书楼,却已成为一种极其艰难、又极其悲怆的文化奇迹。要保存下一座藏书楼是极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个家族几代人的的努力。它的价值,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藏书,它昭示着一个家族和时代的灵魂;像岳麓书院,一群失意文人远离朝廷,落魄于湘汉莽野,却又抱守着育人济世的鸿鹄之志,于是,另辟蹊径,传道授业,以微薄的一己之力培养了一代代英才贤达并影响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又如都江堰,它先于秦长城而建,它的规模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濡养着天府之国,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怀着感动,继续在这块大地上行走。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诗句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这里没有帝京的喧嚣,没有贬谪的落寞,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里只有水流潺潺,街石空灵,只有雕梁画栋,烟雨淼淼;只有花红柳绿,燕雀声声。我不曾到过此处,只是在书中寻索感悟,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人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和闲适的感觉,难怪历史上许多文人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

阳关坍驰了,它在几千年里变成废墟,变成荒原,但是,在漫天狂雪之中它又回来了,沙海如潮,寒风似浪。阳关雪,它见证了千年以前马蹄的奔腾,壮士的诀别,慈母的白发,江南的遥望,弥散的烟尘,它早已淡去旧日的容颜,但是它仍然静静伫立着,坦坦荡荡,魂魄依旧,历尽千年而灵魂不朽。

苏州、西湖、秦淮河,几千年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竞相在这里演绎着各样的故事,也因为它积蓄了太多的朝代,汇聚了太多的方位,所以当我们透过《文化苦旅》,近距离接触它们时,它们便成了一部部活泼动人的影像戏剧,让人万般流连,叹为观止。

余秋雨先生常常伫立于前人伫立过的地方,揣摩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与古人通感,就像是面对面的坐谈,嫣然一笑便心领神会;缄口不言,却胜似万句雄辩。他在都江堰边,在李冰的雕像前穿越苍凉的时

空,站在大秦王朝的磅礴大地之上,感知李冰普济天下、关怀苍生的伟岸人格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魄力。

我也曾行走在古城西安的皇城脚跟,触摸着那些古老沧桑、雨打风蚀的的残砖断壁,感受着千年前的王朝演绎;也曾置身于巍峨秦岭之上,遥望广袤的关中大地以及巴蜀沃野,三国曾在此博弈、秦汉曾在此争霸;站在秦兵马俑的阵列前,聆听来自千年前的战马嘶鸣、鼓槌雷动,仿佛置身于其中„„所有的这些,就像余秋雨先生所说: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之间,人,历史,自然浑然地交融在了一起。

读书笔记之人生定位 篇9

前些天,奔着爱好到图书馆借阅了一本《品牌赢销中国》一书。其中一章“品牌营销的支点——品牌的实效定位”使我感悟甚深,由书中谈到的对品牌定位联想到了“人生定位”。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营销人说,给产品一个清晰的定位,市场就应经成功了一半;现在我对自己说,给人生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的未来就已经成功一半。

就像书中说到,产品定位不只是针对产品自己本身,而是针对产品的市场位置和消费者心理位置的统一。“人生定位”同样如此,在清晰了自己本身状况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去了解、洞悉外来世界的格局、社会形势以及市场需要,做到二者间的统一。只有看清了潮流的发展方向,才能使自己外来的职业规划布上正轨,即做到真正的“人生定位”。一个产品的定位有对产品的属性定位、目标消费者定位、市场用途定位、价格定位、竞争对手定位等一系列过程。除除此之外,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重新定位”,因为这是得到的定位思考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判断,还需要重新定位,只有经过反复思考、不断检验,才能实现真正的定位。

奇瑞QQ被定位为小型的三厢轿车;他的时尚内外观设计和超大空间车厢体现出一种个性、活力与激情,明显与当代发展趋势相吻合,所以它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现在联想到我自己,该如何真正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呢?该如何向市场推销自己呢?我的生活空间就如同商品的市场,我们的上司老板就如同商品的消费者,能否把我们推销给市场,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能否让消费者满意。现在去分析定位我自己;一名胸怀远大理想的大学生,再说的夸张点,一个从小被贫穷熏陶而立志成为富商的追梦青年,用于梦想和激情,这是对自己本身属性上的定位,而“科学与人才”将会是外来社会的主流体,对我的目标消费者将是拥有先进技术的世界五百强,而价格定位及竞争对手将与我所处阶段时期而定,最后根据对我的分析判断,我可以把握自己定位为一个生活与残酷社会下的实现梦想者。有了以上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后,就明确了现在我该做什么,不该做

什么,必须做什么,没必要再做什么。我,一名当代大学生,该如何汲取更多知识去满足社会那逐渐胀大了肚子的需要,去超越竞争者,发掘并占据有利位置,建立我自己的一席天地。所以,我需要学习,学习,在学习;学习校园内的知识,学习校园外的知识,在学习校园内外更新的知识——创新。同样和产品定位一样的是定位不能过高太窄,品牌好高骛远会吓跑一些不具备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也那一打动那些高端人群,品牌的狭窄定位会将限制它们在诸多方面的发展。“人生定位”也不例外,在各个阶段都需要将重新定位以适其社会变化。

读书笔记之《孟子译注》 篇10

书名: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译注者:杨伯峻

责任编辑:聂丽娟

出版发行: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版次):2008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初识“孟子”是在中学的课本中,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各代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到烂熟于心。确并未揣测他更深的意义。

再次走进“孟子”,又有了一种不同的感受。感到孟子有一种雄辩的气势,他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感受到他性善论、仁政、王道等重要思想。

其中民本也是其中之精华所在。“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摘自《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p1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下p258》)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所向是一统天下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摘自《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上p129》)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重要,所以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摘自《孟子译注.公孙丑章句下p64》)民本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有联系、共同点的。“保民”“富民”“教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但是也有所不同,“以人为本”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比起民本的范围就扩大了,社会进步的体现,眼界也就放得更大了。“以人为本”就像是孟子思想的发展进步的成果,历史文化的借鉴与继承。

细细品味《孟子译注》,同时读到杨伯峻老师的注释,更加通俗地明白儒家思想,中华千年的文化精髓,倘佯在浓浓的“之乎者也”中,更觉一种享受。

《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3》: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4》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是不是正命。”

纷繁复杂,美丽奢华的大千世界,每个人的遭遇和经历相差甚远,怎样的生活,是苦是累,是快乐是难过,在孟子看来,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但是他说,如果我们遵循命运发展的规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屈服,不懈努力,奋斗不止,无论结果怎么样,都符合“正命”。在主观努力中,顺其自然。相反的,如果有人明知危险,却偏要留恋于此,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最终压于围墙,落得“非正命”。在我看来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尽管人无法与命运抗衡,但是人们在命运面前也不是消极的,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心态,在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的最终结果,能够知道危墙即将倒塌的情况下,就会努力躲避开行将倒塌的危墙避免无谓的伤亡。同样的道理,不违法乱纪,不做坑蒙拐骗偷的坏事,坚持仁爱善良本性,认真的去对待生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命。”

人身难免诸多的缺憾,人生难免诸多的坎坷。如果我们一味消极的听命于,等待于命运的安排,生命便会在命运的锁链下枯萎窒息,失去应有的光彩。让我们主动的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这就是先哲遗训的丰富内涵了。

在孟子的言语中,似乎张口便是哲理,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可以总结的真谛。

《孟子译注·尽心上p24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43》译文: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

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而“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译:“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这里,杨伯峻老师的翻译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怎样理解原文。想要自己能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不能够盲目的寻找。有了目标、方法,我们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朝着已定的方向,前进、前进!

并且,在此书中,我还可以扩展知识面,了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谓受益匪浅。

上一篇:童年曾绽放在旧时光作文下一篇:天门山之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