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

2024-05-22

激素(共10篇)

激素 篇1

作者简要介绍了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及其受体基因的位置、结构、表达、调控机理,并初步探讨了这两个基因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作 者:刘忠慧 储明星 陈国宏 LIU Zhong-hui CHU Ming-xing CHEN Guo-hong 作者单位:刘忠慧,陈国宏,LIU Zhong-hui,CHEN Guo-hong(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225009)

储明星,CHU Ming-xing(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

激素 篇2

在丘脑下部, Gn RH以脉冲方式进入垂体门脉系统, 到垂体前叶, 它特异性的结合于产生垂体促性腺激素的细胞上的高亲和力受体, 促进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黄体生成素 (LH) 和卵泡刺激素 (FSH) , 调节外周类固醇激素的产生[2]。Gn RH可参与性激素的合成, 并调节性腺和胎盘的生殖功能。据报道睾丸、卵巢、肝、肾上腺皮质、肺、心脏等组织都存在Gn RH低亲和力的受体, Gn RH与这些受体结合可直接对这些组织发挥作用。另外, Gn RH类似物也存在于松果体、脊髓液、肠、胃、胰脏、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胎盘及交感神经节等器官中[3]。

机体发情前期雌激素水平升高, 促进下丘脑Gn RH的释放且能增加垂体对Gn RH的激发效应, 雄激素则通过作用于雄激素受体反馈性抑制下丘脑Gn RH的释放, 减弱对垂体促性腺细胞的刺激, 从而导致LH脉冲振幅降低[4]。某些家畜具有特定的繁殖季节, 出生较晚性成熟时可能错过繁殖季节。用孕酮处理接近性成熟的母猪, 并配合使用Gn RH, 可提早使它们发情配种。用Gn RH处理产后4周的泌乳期母猪, 可诱导其发情、配种, 缩短再次发情的时间, 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产后60 d内, 母牛由于泌乳常处于乏情期, 不能发情。如果采用孕酮对乏情期的奶牛进行处理, 并结合注射Gn RH, 可诱发奶牛的发情并提高其排卵率。在胚胎移植工作中, 常采用Gn RH处理供体动物, 促使其卵泡大量发育、成熟和排卵, 来获得足够的卵子或胚胎。牛、羊连续应用Gn RH 4天后, 其排卵数平均可达10枚左右。Gn RH对卵巢机能不全、卵泡发育停滞或交替发育及多卵泡均有较好疗效, 能诱发卵巢及卵泡发育, 并能促进较大的卵泡发育而使较小的卵泡闭锁。Gn RH可治疗精子密度不足或精子活力差导致的母畜不孕, 其可改善公畜精液品质, 提高精子密度, 加大受孕的成功率。

因此, Gn RH在生产中的应用对畜禽行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改善公畜的精液品质和诱导母畜提早发情。

摘要:本文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进行综述, 旨在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种类,功能

参考文献

[1]Chandran UR, Defranco DB.Regulation of gonadotrop inreleas-ing hormone gene transcription[J].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 1999, 105 (1) :29-36

[2]Jimenez-linan M, Rubin B.Examination of guinea pig luteiniz-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gene reveals a unique decapeptideand existence of two transcripts in the brain[J].Endocrinology, 2001, 8 (3) :4123-4137

[3]Kang SW, Thayananuphat A, Rozenboim I, et al.Expression ofhypothalamic GnRH-ⅠmRNA in the female turkey at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tes and following photostimulation[J].Gen Comp En-docrinol, 2006, 6 (3) :86-94

植物雌激素≠雌激素 篇3

名称导致误解

异黄酮来自植物,因其对人体的帮助作用类似于人体的雌激素,因此在西方,人们戏称它为“植物雌激素”,即使在国际会议上也是直接用“植物雌激素”来称呼异黄酮。由于这一名称在国外早已被广泛使用,没有人对其称呼有所疑义,因此,译文就直接引用了国外的习惯名称——植物雌激素,没有用更为精准而繁复的——“一种来自植物、虽不是激素,但具有人类雌激素样作用的化学物质——異黄酮”,也没有在雌激素三个字上加上引号。但就是这样一个俗称,在我国民众中却造成了一些误解,把植物雌激素理解成雌激素。事实上,植物雌激素之所以能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是由于它的分子结构类似于雌激素,所以能到达人类雌激素的受体上发挥作用。

质检结果释疑

先前,为了治疗某些妇科疾病,临床上较多地使用一些药物激素(如雌一醇、雌二醇、孕酮等),长期使用这类激素确实会造成一些副作用,一时间“激素”两字犹如毒药,被传为不能常用之物,而植物雌激素却是被要求常用的,因此人们对“激素”两字始终心有余悸。

《激素调节》教学反思 篇4

西峡县丹水二中

王俊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现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因此,我在整个初一阶段的教学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构建课堂教学,采用“三疑三探教学法”法,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的优化组合,通过传授与启发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完成知识的系统学习;通过自学与讨论归纳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同时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促进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本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感觉到比较陌生,比较抽象,也有点生疏。所以在处理的时候,我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多准备一些形象、生动、而又具体的图片,并多联系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堂一开始,就从专家建议谨慎购买保健品、儿时的照片与现在的你有无差别、更年期综合症是怎么回事入手创造情景,引入新课,他们都竞相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对教材的巧妙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本节内容比较多,但只安排了一个课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列表比较的形式,请学生列表总结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几种激素的作用及缺乏时的病症、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异同点,用对比的办法,便于学生查找理解掌握这些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很好,较好地实现了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扮演“医生”的角色对几种激素调节失常引起的疾病进行诊断、分析、治疗。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鉴别巨人症、侏儒症、大脖子病、糖尿病并分析其发病原因,相关激素的产生部位,指出其治疗办法。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学生自己在课前通过查找资料来获得解答的。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这种新颖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轻松、牢固地掌握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到了一些医学的知识,包括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方法、感受了做“医生”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医学与生物联系紧密,生物是一门非常有意义的基础学科。我们发现这种联系实际生活场景的教学方式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很乐意听到老师讲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我想在以后的讲学中应注意多给学生讲一些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同时也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在本节课也注重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该堂课的学习,我们对疾病的产生根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到病人的痛苦和无助,体会到他们的不幸,可以激发学生们的爱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探索治疗疾病的办法,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同时,这堂课也使得学生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保护身体,锻炼身体的意识。

激素治疗同意书 篇5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 内科 床号病案号临床诊断:治疗名称

本病例严重情况或特殊问题根据您的病情,您需要进行上述治疗。该治疗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因个体差异及某些不可预料的因素,治疗中可能会发生意外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现告知如下:

1、肝功能、肾功能损害;

2、胃肠道反应;

3、继发出血、血糖升高、白内障、青光眼;

4、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5、继发感染;

6、电解质紊乱;

7、向心性肥胖;

8、其它不可预料情况。

我已详细阅读了以上内容,对医师的告知表示完全理解,经慎重考虑,我决定做此治疗。

我明白在操作中,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其他附加操作或变更诊疗方案,我授权医师在遇有紧急情况时,为保障我的生命安全实施必要的救治措施,并保证承担全部所需费用。

我明白在治疗开始之前,我可以随时签署《拒绝医疗同意书》,以取消本同意书的决定。患者/法定监护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激素调节 教学设计 篇6

一、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力图体现《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分析几种激素的作用为教学活动的突破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1.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着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学习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提纲,分为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拓展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同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努力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方法上,着重突出“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让学生分析、思考、归纳,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生物学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此外顾及个别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在情感上,重视教材所蕴含的渗透科学史、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同时,教师努力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并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规范者、评价者,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体验与感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上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真正做到愉快地“享受”学习!形成和谐、平等、民主以及积极互动的现代师生关系。

二、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下第六章第四节,安排在《神经调节》的后面。通过自学、分析图形和资料、设计对照实验进而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而让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此外,激素已被应用在医药等领域造福人类,但也被滥用,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抵制和批判滥用激素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大多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于性激素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也初步具有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但对什么是内分泌腺,以及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故学生对激素如何参与调节人体生理活动以及如何设计对照实验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种类;说出激素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举例说明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3)举例说明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4)尝试设计对照实验

2.过程与方法

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设计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2)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情况,引导学生关爱和帮助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我国首先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实例,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2.教学难点:

(1)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2)设计对照实验

三、教学策略

1、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例如让学生说出人体的主要激素及作用,辨析幻灯片上因激素异常引起的病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引导学生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背景,分析挖掘这些问题中包含的科学知识;或者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评价和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健康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大家这两年身体有什么新感觉?大家是否观察体验到了身体发现了异样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原因主要是什么?

(二)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内分泌腺分泌激素

1.什么是激素?

2.人体内分泌系统中主要内分泌腺有哪些?

3.男女的内分泌腺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4.人体的腺体分哪两类?

【合作探究】

1.分析胰脏解剖图,比较内、外分泌腺区别

腺体类别

有无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实例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2.通过分析,胰脏不仅包括内分泌部,也包括外分泌部。故胰脏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若将狗的胰脏切除,会出现什么症状?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学习目标二:人体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

探究一: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合作探究】学习“胰岛素的发现史”完成1.一百多年前,Mering为了研究胰脏的消化作用切除狗的胰脏实验及结果:“尿量大增且招引蚂蚁(即糖尿病)”。假如你是科学家,你认为患糖尿病与什么有关?

2.胰脏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你认为糖尿病与胰脏那一部分有关?请你作出假设,并设计验证实验方案。

3. 综合以上科学家的实验,你认为胰岛素有什么作用?

4.胰岛素分泌异常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自主学习】阅读P99第1-2段完成1.糖尿病病因是什么?有什么临床表现?采取什么措施治疗?

【合作探究】

1.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制剂为什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为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提供了可能。每日注射量一般不能体重公斤数的一半。

探究二: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

【自主学习】分析98“资料1”完成1.侏儒症、巨人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

1.生长激素有什么功能?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的?

2.侏儒症会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对于侏儒症患儿,你认为采用什么措施治疗?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生活小常识:在睡眠时人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应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保证8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探究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合作探究】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甲组

乙组

2000ml池塘水,分别加入同期孵化的蝌蚪各15只

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每隔2天换1000ml的池塘水,水温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换水后加5g的甲状腺激素

换水后不加5g的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如下: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d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d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d 尾脱落时的平均体长/cm 甲组 5 26 0.7 乙组 9 37 1.3

1.在甲中加入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乙中不加的目的是什么?

2.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3.你认为甲状腺激素有哪些作用?

4.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自主学习】阅读一组医院里发生的故事。

故事1:某患者34岁,自感怕热汗多,心慌、烦躁、多食、消瘦、双手颤抖、颈部出现疱块、人渐消瘦、月经不调,还伴有眼球外突等症状。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甲亢病。

故事2:某患者11岁了身高却只有93厘米,长相、智商像个3岁小孩。孩子每天只能看电视打发时间。经医生诊断患呆小症

故事3:某患者自幼生活在缺碘地区,10岁时脖子开始肿大,40多年来不断膨胀,如今肿大的直径足有40厘米,医生经检查后确认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

【合作探究】1.我诊断

(1)病人甲:24岁,身高0.83米,智力低下;则甲患__________病,病因是________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_______。

(2)病人乙:新陈代谢过于旺盛,患者食量大,却身体消瘦。则乙患__________病,病因是甲状腺激素分泌____________。

(3)病人丙:55岁,脖子大,呼吸困难,劳动时,心跳加快,气短。则丙患__________病,病因是食物中_______摄入不足,甲状腺激素分泌________。

2.呆小症和侏儒症的区别

呆小症

侏儒症

身高

智力

病因

幼年时

激素分泌

幼年时

激素分泌

【课堂展示】我们小组认为第1题的答案应该是_____,„„。

学习目标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

【学生描述】生活中可能遇到这种情况:过马路时,突然有一辆汽车从自己旁边擦肩而过。

1、请你描述自己当时的做法和心理感受

2、总结人体是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

(三)归纳总结

1.比较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激素类别

主要作用

分泌异常时的疾病

生长激素

幼年时分泌过少

幼年时分泌过多

甲状腺激素

成年时分泌过多

幼年时分泌过少

成年时合成过少(缺碘)

胰岛素

分泌过少

2.在本节学习,我存在的疑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想知道的知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练习

1.某人将尿排在路旁后,引来许多蚂蚁,这说明此人可能患()

A.侏儒症

B.糖尿病

C.肥胖症

D.低血糖病

2.某人已20岁,身高70厘米,智力正常,此人可能哪种激素分泌不足?()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胰岛素

D.性激素

3.下面是科学家为揭开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A 切除胰腺

出现糖尿

B 结扎胰管,胰腺大部分萎缩,胰岛细胞活着

不出现糖尿

C 切除胰腺,注射胰岛提取液

不出现糖尿

A.由A、C可知:胰岛提取液可防止糖尿的出现

B.由A、B可知: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C.由B、C可知:胰岛提取液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D.该研究证明: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4.分别给甲、乙两人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然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他们的血糖浓度,并将测量的数据整理成如下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分析曲线图,判断甲、乙两人中糖代谢不正常的是,患有

病。

(2)曲线AB的上升的生理过程叫做

;其进行的部位是消化道的。而曲线BC的下降与

分泌

有关。

(3)患者可通过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4)体验检血时,要求空腹,否则血糖会升高,这是因为

的生理过程。

六、课后阅读

《激素与健康》

1、激素在疾病治疗的应用

激素被制成注射粉针、胶囊、片剂等用来治疗常见的疾病。如用皮炎平、氟(肤)轻松治疗皮肤病,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

2、过量使用激素的危害

引发症肥胖、诱发及加重全身感染、诱发糖尿病、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引发高血压、刺激儿童早熟

3、环境激素的危害

环境激素是指那些干扰人体正常激素功能的外因性化学物质,目前国外已公布的环境激素有70多种。科学研究证实,环境激素对人的生殖功能造成严重危害。如造成精子数减少、精子运动能力低下、精子畸形率上升、不妊症、子宫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的增加。

4、男人体内是不是只有雄激素,女人体内是不是只有雌激素呢?

男人和女人体内既有雄激素,又有雌激素,且两种激素同样重要!男人的雌激素和女人的雄性激素都是由肾上腺产生。对每一个人来讲,体内两种性激素的分泌量必须平衡,即男人体内雄激素占主导地位,雌性激素不能喧宾夺主。同样,女性体内雌性激素占了主导地位。

七、课后实践

糖尿病的发病率

目的:搜集有关糖尿病的资料,提出预防糖尿病的措施

指导:

1、学生4人一组,调查每位同学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6位长辈是否患有糖尿病

2、全班由2位同学总负责,对各组资料进行汇总

3、根据调查结果,计算糖尿病的发病率

4、搜集有关资料,提出预防糖尿病的措施。并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八、教学评价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照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1)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

(2)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是否有效?

(4)教学设计能否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

(5)是否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其他能力也应给予恰当的评价。这些评价内容包括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尤其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真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终身学习能力。通过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九、教学反思

1.教学设计反思

根据学科特点,生物教学中经常用到阅读、讨论等自主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但很多课堂的阅读、讨论往往因为教师操作简单而流于形式。本节课中教师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为学生阅读、讨论时提供具体、切合实际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和教材、学生及学生自身的对话具体化了,可操作性强,真正帮助了学生的知识建构。

2.教学过程反思

比较有效地运用了课堂对话,课堂对话包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课程资源、学生自身等多个方面的对话。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阅读、讨论、交流等自主学习方式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各类对话,引导学生感知和吸收相关信息,促进学生“同化”信息,从而改变和发展学生原有知识结构。

教师在指导学生日常学习时,一些良好学习方式的交流和习惯的培养。比如:本节课中记忆方法的交流、预习习惯的培养等,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获得知识的层面,更有学习能力、习惯的锻炼和养成,真实意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附: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惯用的、形式简洁而寓意深刻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有些成语与有趣的生物学知识密切相关,你能模仿资料“触目惊心”的形式,用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吗?

触目惊心: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的视觉感官──眼睛把外界的危险信号传入大脑后,下丘脑便通过植物性神经向肾上腺髓质发出指令,于是肾上腺髓质便分泌肾上腺素进入血液。这种激素经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在肾上腺素和植物性神经的协同作用下,人的血压、血糖浓度升高,并且呼吸、心跳大大加快。这就是触目惊心的生物学原理。

汗流浃背:人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出汗,这在现代医学上称为精神性发汗,出汗的部位以腋下、手心、脚心为最多。其实,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会出汗;处在高温环境中更易出汗,医学上称后者为温热性发汗,以前胸和后背为多。

面红耳赤:大脑收到某些刺激后,迅速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调控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使血管扩张,尤其是脸和耳皮下的微血管扩张得更厉害,所以脸孔和耳朵就发热并红起来。

2013-07-30 人教网

下载:

激素 篇7

观察对象为2005-06~2008-06因免疫性肾病服用雷公藤多甙 (TWP) 来妇科就诊的闭经患者30例。TWP (江苏美通制药公司生产, 10mg/片) 服用剂量1mg/kg·d-1, 其中原发病分别为IgA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 均为非尿毒症期。初始服用TWP的年龄为16~42岁不等, 服用时间为1~2.5年, 就诊时闭经 (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 时间≥3月。闭经前均已建立正常月经周期。11例患者可以停药, 另19例患者因内科疾病治疗无法停药。

2方法

采用激素疗法 (HT) 。倍美力片 (爱尔兰惠氏药厂) 0.625mg/d×28天, 第19天加用达芙通片 (荷兰Slvay-Pharma) 20mg/d×10天, 治疗3个疗程。HT前后采用电化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E2、LH、FSH、P、PRL、T;B超检查子宫附件、甲状腺和乳腺。HT期间及前后同时在内科进行内科疾病相应指标监测。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HT前后闭经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见表1。

与HT前比较*P<0.05, **P<0.01

3.2 治疗后月经状况

治疗1个疗程后29例 (96%) 患者有月经来潮, 1例 (4%) 治疗2个疗程后月经来潮。

3.3 HT前后B超检查子宫附件、甲状腺、乳腺的改变

HT前后B超检查子宫附件、甲状腺、乳腺形态与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4讨论

TWP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根中提取精制而成的一种极性较大的脂溶性混合物, 既保留了雷公藤生药的免疫抑制作用, 又去除了许多毒性成分, 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 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的作用。TWP与强的松有相似的抗免疫作用, 却无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在病情好转后TWP撤药容易, 强的松需缓慢减量撤药。其副作用是对性腺的影响, 已成为生育期女性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 如何减少或改变 TWP对生殖的影响是临床值得探讨的问题。

TWP引起女性闭经的发生率约30%~70%, 为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1], 反映卵巢功能减退、停止或衰竭。据郑永润等动物实验证实:用雷公藤80天后小鼠卵巢颗粒细胞部分核膜消失, 个别线粒体受损。TWP的抗生殖作用和细胞毒作用对生长活跃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卵泡细胞尤为敏感, 导致卵泡生长发育停止, 卵泡分泌雌激素下降, 反馈性引起下丘脑分泌FSH, LH增加[2]。本文30例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中11例患者停药3月内未自然恢复月经。闭经对生育期女性在心理上有很大的影响。在使用HT治疗可使月经恢复, 低雌激素症状改善, 血清E2上升, FSH、LH下降, 表明HT干预治疗可以改变TWP对女性激素的影响。

对于内科疾病无法停用TWP且闭经的妇女同时加用HT治疗, 同时在内科监测, 结果提示HT治疗前后内科疾病相应指标无改变, 没有影响原发病的治疗也没有加重原发病的病情。

TWP所致的高促性腺激素性闭经用HT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在TWP治疗期间尽早使用HT可以既不影响内科病治疗又可以改变低雌激素状态的副作用。如何在TWP治疗中保护卵巢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顾江红, 朱彩凤.雷公藤对生殖激素的影响.中医杂志, 2001, 42 (1) :78.

说不尽的激素 篇8

20—30岁时性激素能最充分地影响年轻女性的性欲、生育力和情绪。这段时期,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大脑及脑垂体激素共同作用,使其“生物钟”以月为周期正常运转。在每个周期的头两个星期,女性的卵巢会产生日益增多的雌激素,而雌激素则使子宫内膜饱含血液。研究表明,当雌激素产量达到顶峰时,女性的情绪也处于最佳状态,会更乐观,更健康。大约两星期时,卵巢会排出一个卵子,雌激素量随之而下降,孕激素量则随之上升,后者使子宫内膜保持富足的血液和养分,但同时它也可能使女性情绪有所低落,变得易躁,易怒,心情较灰暗。这期间她若未怀孕,激素水平便下跌,随后她会来月经。此后整个周期又从头开始。

女性的性冲动主要来自卵巢和肾上腺产生的睾丸激素和雄激素(数量比男性睾丸产生的少)。睾丸激素水平在排卵期达到顶峰,这期间女性的性欲也最强。雌激素并不激发女性的性冲动,但它能使阴道湿润,富于弹性,并促使血循环系统向阴道提供充足的血流量,这一切为性交做了完满准备。

服用含少量人造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孕药,可阻止排卵,同时也能减少痛经、贫血、良性乳瘤和骨盆炎的发病率。连续4年以上服避孕药,还能大大减少卵巢癌、子宫癌的患病率。

一些新的避孕法也基于人造激素。如诺普兰特(Norplant)避孕法,是将人造孕激素丸植入女性上臂,其药力使子宫颈黏液变稠,阻止精子进入子宫。药效一般可持续5年。又如德普一普罗微拉(Depo—Provera)避孕法,是将人造孕激素注射入胳膊或臀部,药效可持续3个月。

在月经前7—10天,90%的女性会有浮肿、乳房发胀、头痛、焦躁、贪食等症状,这是经前综合症。一些证据表明,靠体育运动,限制盐、糖和咖啡因食量、戒酒,少吃多餐及多吃水果蔬菜等办法,可最大限度减轻经前综合症引起的不适。

雌激素能促进女性吸收食物中的钙质,使骨骼长得更结实。但应该避免吸烟,因为烟会降低雌激素水平。

30—40岁时女性在30几岁时,激素水平开始缓慢下降,约15年后进入绝经期。这段时期,她更需要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营养,以保持身体健康。

除了睾丸激素和雌激素,另一种和性行为有关的激素是后叶催产素。女性生育和喂奶时,引起肌肉收缩的就是这种激素。一些专家认为,无论男女,在性冲动时后叶催产素水平便会上升,在性高潮时达到顶峰。由于这种激素同生育和性欲都有关,所以女性在喂奶时也会感到性冲动,而在性交过程中有时也会分泌奶汁。

一些人停服避孕药是因为担心它会增加患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但从现代避孕药的配方来看,这种担心是无根据的。一个女性只要不抽烟,无血栓病、肝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家庭性中风和心脏病史,服用避孕药是很安全的。女性在完成生育职责后,采用诺普兰特法或德普一普罗微拉法避孕,也是极好的选择。

女性如尝试受孕一年后不见效,可服用人造脑垂体激素,以促进卵子生长和排卵。但这类激素也可能导致一次排几个卵,怀上多胞胎。

女性在三十几岁时,经前综合症常因每月激素水平的起伏波动而加重。如果症状加剧,应检查一下有无潜在病因。一般来说,易加重的症状是头痛。许多有周期性偏头痛病的女性在月经期容易发病,这时可服麦角胺等药治疗。有些女性的经期头痛还可靠避孕药或适量的雌激素控制。

女性在三十几岁时,骨质的密度达到顶峰。这时她更应多留意自己的骨骼,加强运动,合理进食,保持摄入充足钙质,以防止年老时患骨质疏松症。

40—50岁时这时开始了绝经前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持续约1—7年,然后约在44—50岁时开始停经。在这段时期,女性的卵巢日益枯竭,雌激素分泌量起伏不定,有时还出现阵发性低烧。有的月份她可能完全不排卵,同时孕激素和雌激素产量显著减少,最终完全停经。

对多数女性来说,雌激素分泌量的波动并不影响性欲,因为卵巢仍能产生足够的睾丸激素。但雌激素减少会使阴道壁干燥和缺乏弹性,使性交变得困难,有时还感到疼痛。要避免这点可食用雌激素补充品,也可外用雌激素膏或某些润滑冻胶。

40余岁的女性约1/5有生育困难。除做过子宫切除术的人,生育困难一般是因卵子老化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但这一年龄级仍有4/5的人每月有正常激素周期,有正常的生育力,如果不想怀孕仍需谨慎避孕。这些女性在50岁以前可持续服避孕药,因为它除避孕外还有别的好处。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使月经失调,某个月可能不来月经,下个月却又经血过多,避孕药则有助于保持月经正常。

有些从来无月经障碍的女性,在绝经期却会有明显的经前综合症,这时更需注意饮食和体育锻炼。

随着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女性会逐渐出现骨质缺失。为保持骨骼强健,每天至少应摄入1000毫克钙和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很难解释为什么有的女性在临近绝经期时,会有阵发性发热、皮肤搔痒、夜间出汗失眠、情绪低沉等现象,一种观点认为这同雌激素分泌量不稳定有关。其中阵发性发热是最普遍的,约80%的女性有此症。靠戒酒、限制咖啡因食量和食用雌激素补充品可逐渐消除此症。

50岁以上绝经的平均年龄是50岁。这时卵巢不再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排卵和月经也都停止。在很多方面可以说,这是女性一生中年富力强的时期。她不必再为避孕操心,也无需再为经前综合症苦恼,这无疑是种莫大安慰。

停经几年之后,许多女性的卵巢仍能产生睾丸激素。也有些女性(包括做过卵巢切除术者)不再产生睾丸激素,这些女性可以靠雌激素或雄激素(包括睾丸激素)补充物(药品或食品)保持、增强或恢复性欲。对于习惯于频繁性生活的女性,没有必要因停经而减少性生活。但停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至最低点,性交可能比以前困难,所以雌激素补充品、雌激素膏和润滑冻胶便常成为其必需品。

停经后的女性除了阴道干燥,尿道感染也很常见。而且,雌激素缺乏既使她易患骨质疏松,还削弱了她对心脏病的抵抗力。许多医生因此建议用激素疗法,向体内补充原先卵巢所产雌激素量的1/5左右,以增强健康,提高免疫力。但是否采用激素疗法仍需慎重,因为其中尚存在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若同时补充雌激素和孕激素来防治子宫内膜癌,会否削弱雌激素抵抗心脏病的功能?又如,单独使用雌激素或雌激素和孕激素并用会在多大程度上增加患乳癌的风险?这些问题要解决还需好几年时间。此外,补充雄激素和孕激素还可能重新出现经前综合症和经血,这也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停经之后的5—7年内,骨质缺失会加速,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这对健康和生命都是种威胁。有家庭骨质疏松病史而又身材单薄的女性尤易成为受害者。为避免骨质缺失,每日服钙量应增至1500毫克,并加强体育锻炼。同时可服雌激素药物,或做雌激素植入术,这可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

在以往,妇女停经后生命便临近尾声,但现在,绝经妇女还有1/3的生命历程。随着现代医学成果的涌现,人们将能很容易决定是否采用或采用何种激素补充品。同时,新医学成果将使妇女更重视自己一生的激素状况,为之解决各种疑问,促使其改进营养增强运动,从而终身享有强健体格和旺盛精力。

《神奇的激素》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继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之后的教学内容。生物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并对环境作出适宜的反应,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些都与生物体具有调节功能有密切的关系。本节内容讲述的是激素调节-----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另外,本课题安排了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等内容,向光生长虽然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对此熟视无睹,但并不深究其中的原因。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则可由现象进一步上升到对本质的探究。

因此,本课题既能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又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本课题内容具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了解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

2. 理解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 1. 通过模仿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家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形成并提高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概述生长素发现史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形成提出问题、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激发起科学探索和研究的精神,认同科学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作用

4、教学难点: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实质

二、说教法

1、本节以探究的形式介绍了达尔文和温特等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历史和实验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家在研究中的认识发展过程和科学的实验方法。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习者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又带着更多新的问题走出教室、走向生活,使学习者有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以下转变:

① 教师角色的转变: 讲授者→ 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②学生地位的转变: 被动接受者 →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③教学过程的转变: 设疑、分析、讲授 →发现、探究,构建知识,培养能力

④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讲授式→ 引导学生探究式

通过这些转变让学生主动参与生物知识的构建过程及生物问题的解决过程,充分体现过程性、主体性、发展性。.

三、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展示 向光生长的凤仙花植株图片、向日葵动画

提出问题: 植物向光生长是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你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板书: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中首先是发现问题。观察有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是创造过程的先导,是思维的起点。

(二)探究学习,导学达标

设问:1、植物向光生长是否与单侧光的照射有关?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媒体演示 胚芽鞘及胚芽鞘黑暗、光照、单侧光下的生长的动画

观察媒体演示的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果。

设问: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哪里?

学生讨论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媒体演示 尖端横插有云母片的胚芽鞘在黑暗、光照、单侧光下的生长的动画。观察媒体演示的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果。

设问:3、尖端与胚芽鞘的生长有关吗?该用什么研究方法,如何设计此实验?

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师:早在1880年达尔文就对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作了研究

媒体演示 达尔文胚芽向光性实验动画

观察媒体演示的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胚芽与向光性的关系,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即生长和弯曲。)

教师总结:根据实验事实,达尔文推想,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板书: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1880年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设问:4、同学们还有想继续探究的问题吗?探究什么问题?

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活动气氛,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去探索更多的知识。

设问:5、胚芽尖端是否真的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究竟是什么?

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媒体演示的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现象、概括实验结果。

为您服务!

为您服务!

媒体演示 温特实验动画

学生观察媒体演示的实验现象、叙述实验现象、分析温特实验的用意,概括实验结果。

教师总结: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它能控制胚芽的生长。

板书: 2、1928年温特实验

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探究。本教学过程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提出层递性的探究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设计、观察、概括、描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激发探求新知识,主动要求学习、扩展知识视野和拓展知识深度的学习热情。模拟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过程,是发现教学法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发现法中的“再发现”过程,已不再是单纯模拟走科学家实践过程的“老路”,而是把学生推上创新之路。并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精神、思维、方法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媒体展示:郭葛发现了植物生长素的科学短文。

板书: 3、1934年郭葛成就

设问:6、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哪里,有哪些作用,缺点是什么,它是如何分布的?

媒体展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缺点及分布的短文

板书: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媒体显示:)

1、生理作用:(1)、调节植物生长

(2)、促进果实发育

(3)、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4)、防止落花落果

(5)、影响细胞分化——植物组织培养

设问:7、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媒体演示 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的动画

学生概括植物的向光性实质

媒体展示(教师总结) 植物的向光性实质

板书:2、植物的向光性实质 (媒体显示:)

板书:三、植物激素的概念

媒体展示 像生长素那样,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植物激素。

设问:8、如何能让未成熟的柿子尽快成熟?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引出其他植物激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整堂课以学生设计实验为主线,教师穿插引导。

(三)巩固反馈,持续学习

1、小结。

课后小结,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2、完成练习,互相评价。

《激素调节》生物教学叙事 篇10

我教过几年的生物,对于“激素的调节”这一节也上过多次,但在实施新课标之前,我们的教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教师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被动地吸收、记忆,满足于对知识的记忆,少了对知识的探索、拓延,也甚少去主动联系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培养现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我们根据提出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中的要求,决定在初一级开展“中学生物互动教学的探索与评价研究”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七册(下)生物课本第四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课题是《激素调节》。在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神经系统和青春期等相关的内容。在技能方面,经过一个半多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设计和实施探究实验等技能,再加上较长时间的分组讨论实践,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一节内容我用了两节课。第一节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具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本组的实验设计,大家评出最佳实验设计和最有创意实验设计。最后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有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和根据本组的实验设计做好实验,仔细观察、记录、分析、讨论结果。(这一节课应提前几周进行。)

第二节课是进行《激素调节》的正式教学。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这样方便学生进行小组内的交流,也少了拘束,学生可以放得开来表述。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虽然是一个很小的改动,我预感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总是让学生一排一排端端正正地面向黑板坐着,老师成了权威,一言九鼎;学生被老师灌输知识,被动地接受,体现不了主动、互动。现在,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同学之间有一种“我们是团结的集体,要共同奋斗”的心态,他们还可以互相监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且,也为我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提供了方便。

在新课伊始,我就让同小组的同学互相观察成员的身体特征,回忆《青春期》的知识,引出激素调节的课题。学生的反应不错,顺利引入课题。我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有关腺体的资料,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找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特别是能说出内分泌腺的特点,填写在黑板上我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内。

由于有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学生很快就可以讨论得出结论。在讲到内分泌腺的实例时,我让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根据我的挂图和他获得的知识,在自己身体的大致位置指出各内分泌腺的位置。我只是想增加一点学生的认同感。因为,自己的同学做的演示,学生们一般都会比看老师的演示更感兴趣,有认同感。但令我很惊喜的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他揣摸自己身体的相应位置。我又让另一个学生站在自己的座位旁再演示一遍,没想到,他竟然不用看图片、文字,可以熟练地说出内分泌腺的名称,并

指出相应的位置。看来,只要提起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

接下来要学习的是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主要讲三种重要的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要求学生知道它们的分泌部位、主要生理作用、分泌过多或过少时的病症。为了引起学生对了解这些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兴趣,我首先挂出了一组内分泌疾病的患者的外貌图。这些异于常人的患者的外貌特征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它们想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分别分析、讨论这些病症的起因,从而得出各种激素的作用。

在这一个环节,学生讨论得更加热烈,很热切地拿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基本上能够把我预先在黑板上画出的有关激素的表格填好。特别是在讲到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时,由于每一个小组在前一段时间都做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有促进蝌蚪发育的作用的对照实验,因此,小组讨论时,学生特别热烈。在组与组之间的班内交流时,每一个组的发言都很精彩;同时,也拓展了许多有关激素的课外知识,这是最令我惊喜的。

一节课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当学生兴奋起来时,拓展的知识特别多,时间总是显得不够用。我赶紧让同学做了这一堂课的“我学到了什么”的自我小结。接下来的任务是让这节课学到的内分泌腺和激素的知识做一些相应的检查、巩固练习。

由于是自己主动、积极地获取到的知识,学生的当堂掌握很不错。我正暗暗庆幸一节课顺利完成,准备下课时,突然有学生举手发问:“老师,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为什么有些很穷的人也患这种病呢?”“糖尿病的特征不是‘三多一少’吗,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这种病,看上去还是很胖呢?”“为什么有些人怀孕会得糖尿病?”„„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手一只一只地举了起来。看来,这些孩子对于《激素调节》这一章充满了极大的兴趣,课本上的知识也根本就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不可能一一为他们解答,而且,将来他们还会有更多想知道的东西,难道我都能一一帮他们解答吗?我们的新课标提倡的不正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吗?于是,我微笑地告诉孩子们:“知识的获得可以是多方面的,希望大家能相互合作,一起通过互联网、杂志、书籍等工具查找自己想获得的信息,然后大家交流、共享。”

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来不及过多地交代,就下课了。不过,我相信,这一节课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流下很深的印象,不在于知识的记忆有多少,而在于他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和实践,多多少少掌握了一些自主探究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找到了满足和乐趣。

这一节课表现出了教师重视学生努力进行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过程,相信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德国教育家克拉夫基关于教学计划与教学关系的论述:“衡量一个教学计划是否具有教学论质量的标准,不是看实际进行的教学是否能尽可能与计划一致,而是看这个计划是否能够使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教学论上可以论

证的、灵活的行动,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借以为发展他们的自学能力作出贡献——即使是有限的贡献。”

以《激素调节》一课为例,我们研究和实践的主题是: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也就是说,以“还”为基础,向上跨一台阶,达到“多向互动”。这里的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多边式和不同性质的互动。这种互动的要求不仅是关注“积极”,更要把握住有效(相对于形式的“动”、不产生实际效果和交互推进教学作用的“动”)和高质量(不仅是学科基础性知识、能力要达标,还要争取实现比各班、个人不同的学生初始状态高的成绩,更要提高教学从多方面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的质量)。

因此,要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上课时,教师要学会倾听,把注意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包括评价、追问、启发、判断、组织等),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信息的“重组者”。学生动起来了,绝对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水平上,只有也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更高水平的“动”,通过教师这一层面的“动”,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要知道绝不是学生的主动活动就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动发挥,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学生将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上一篇:2024年个人工作总结(安全监督)下一篇:无线路由的信道是什么 无线路由的信道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