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2024-07-26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精选8篇)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篇1

导读:特色小镇,在小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能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诞生各种创新因子,孵化出新产业业态,将是新常态下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创新制度供给的全新空间。

特色小镇标本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关键词:特色不是小镇的形容词,而是小镇的关键词,是小镇的核心元素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发展使命:特色小镇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是转型升级的试验田。示范小镇可以从市级开始,升级到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特色小镇要有领跑者,为建成一批高质量特色小镇树好典型、做好榜样,带动其他小镇比学赶超。

特色小镇成功创建指南

一、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特色小镇是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就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制度供给、要素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特色小镇,在小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能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诞生各种创新因子,孵化出新产业业态,将是新常态下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创新制度供给的全新空间。

二、投资主体

特色小镇需要一个核心投资主体,可以是村镇股份制企业、可以是当地龙头企业、可以是外来投资企业。

特色小镇建设得如何,不在于政府给帽子、给政策,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如果只是靠政策、靠资源,缺乏市场基础,肯定干不久,不可持续。

因此,特色小镇建设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而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

三、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做到不重复、不雷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而不是“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3年投入30亿元到50亿元,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坚持特色为王,突出特色亮点、强化高端引领,这个“特”体现在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多个方面。

1、要彰显产业特色。

产业特色是小镇特色亮点的重中之重。小镇建设不能“百镇一面”。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小镇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产业过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产业特色过程中,要着眼长远,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的比重、高端制造业的高端水平上。

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小镇,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作为重点;健康小镇,要把生物医药、大型建设医疗设备领域等作为重点;环保小镇,要把能源环保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引领转型升级上作出示范

2、要彰显生态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良好底线,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做好整体规划、形象设计,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应当“一镇一风格”,充分体现“小镇味道”。

特别要重视生产和生态融合发展,做到特色小镇生态特色与产业特色、当地自然风貌相协调,打造的生态特色与小镇周边有显著区别。切不能发展了小镇经济,破坏了小镇环境。

可实行“嵌入式开发”,借鉴乌镇等模式,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优良生态的风情小镇。

3、要彰显人文特色。

文化特色是软实力,也是产业发展最终的生命力。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汇聚人文资源,形**文标识。特别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特色文化。

4、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

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也就是要从产业转型升级中延伸出旅游和文化功能,完善好功能,而不能是简单相加、牵强附会、生搬硬拼。

特色小镇形态打造要“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特色小镇的建设形态很重要。尤其是现代社会,美好的事物、美丽的环境都能转化为很强的生产力。

首先,骨架小。特色小镇的物理空间要集中连片,有清晰的界定规划范围和建设用地范围。规划面积要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原则上不能超出规划面积的50%。

其次,颜值高。所有特色小镇要建成3A级景区,其中旅游产业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再次,气质特。特色小镇要根据地形地貌,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确定好小镇风格,展现出小镇的独特味道,原则上不新建高楼大厦。

5、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市场化机制是特色小镇的活力因子。“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彻底改变“争个帽子睡大觉”的旧风气;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体制机制非常活。

“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省里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坚持创新为魂,建设创意小镇、打造人才小镇。要强化产业创新发展。

6、和谐社区

特色小镇是一个新型城乡经济和消费发展的纽带,在这里要大力发展社区组织力量,形成一个可以聚人气、通人文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社区,让城市人找得到“乡愁”,吃得到健康农产品,享受旅居度假生活。

7、客户市场 特色小镇不能面面俱到,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一定要结合自身竞争优势,抓住核心客户群体,充分挖掘核心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消费利益,客户才能忠诚相随,客户市场才能坚固不破。

8、利益分配

特色小镇是一个政府、村民、企业、消费者等多方利益交集的共生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要用市场化、股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只有共同做大蛋糕,才能分享经济成果,才能造福一方百姓。

9、公益力量

公益力量是无穷的。特色小镇要引导和自发成立大批社会公益组织机构,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在特色小镇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爱社、爱民的优良传统,要崇尚公德心、孝心、博爱、宗教等精神信仰,要为特色小镇注入精神力量,为民众凝聚价值依归。

特色小镇通用创建流程:

第一步:自愿申报

1、创建方案(区域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

2、概念性规划

第二步:分批审核

1、初审(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提出初审意见)

2、会议审查(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审查)

3、审定公布(省政府审定后分批公布创建名单)

第三步:考核

1、制定《省特色小镇考核细则》

2、兑现扶持政策《考核合格后》

3、考核公布(考核结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并在省级主流媒体公布)

4、退出机制(连续两年未能完成目标考核任务的特色小镇)

第四步:考核验收

1、制定《省特色小镇创建导则》

2、组织验收(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

3、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通过验收)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从目前浙江省第一批、第二批79个省级特色小镇的申报创建经验看,全省各地编制的规划名称有实施方案、实施规划、创建方案、创建规划、概念规划等多种,并无统一范式。我们认为,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的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篇2

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成效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型城镇化以来, 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特点, 加快新型城镇化实践探索。近年来, 借助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 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 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 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 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 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浙江省2015年制订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全省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 3年内总计投入5000亿元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与我国其他地方相比, 浙江特色小镇更加系统化和规模化, 发展成效相对突出。

浙江省委省政府将建设一批特色小镇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有效投资重大决策, 出台专门的规划指导意见, 目前首批37个特色小镇正在创建, 相关评估成效明显。一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杭州梦想小镇已入驻创业项目240多个, 集聚创业人才2100多人, 引来各类投资基金70家, 管理资本逾300亿元。二是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云栖小镇成立了全国首个云计算产业生态联盟, 建设了超级孵化器, 已经吸引130多家涉云企业入驻。三是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位于西湖景区这一世界遗产核心地带, 拥有国内一流的山水人文环境, 具有“三个融合”——历史与人文、环境与文化、金融与文创融合的特征, 仅今年一季度,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税收近9000万元, 新增企业50多家。目前, 该小镇累计入驻金融投资类机构达160家, 主动管理资产规模已超1000亿元, 资本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浙江特色小镇, 虽是伴随新型城镇化产生的新生事物, 但也有其现实“肥沃土壤”。一方面, 接地气、有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从农村工业化起步, 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工业化模式的发展道路, 历史的或偶然的因素, 诱发了某些产业在某地萌芽, 并依托根植于地方社会文化的产业组织, 不断创新和集聚生产要素, 逐步壮大形成为“一镇一品”特色。这在浙江比比皆是, 诸暨市就有大唐的袜业、枫桥的衬衫、店口的小五金、山下湖的珍珠等, 为打造特色小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契时机、有方向。“一镇一品”, 作为乡镇经济自发形成的经济形态, 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 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 已难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 也难以形成持续的有效的投资, 到了发展乏力、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特色小镇, 是在原有基础上, 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与原来“一镇一品”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需求形成良好的互动, 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现有的“肥沃土壤”再加上新常态的“阳光雨露”, 可以预期浙江特色小镇必将孕育发展大未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浙江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作为一种新举措, 特色小镇打造的价值, 需要人们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认识。浙江大手笔规划, 高起点实施, 对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示范意义, 相信不久的将来, 浙江特色小镇会更加耀眼。

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路径

从现有的资料和政策看, 浙江对特色小镇创建程序上采取自愿申报、分批审核、年度考核、验收命名等四个环节, 3年后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创建标准要求的特色小镇组织验收, 通过验收的认定为省级特色小镇。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明确产业定位。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该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 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 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每个历史经典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根据每个特色小镇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指导。

二是实施规划引领。特色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 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 (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 , 金融、科技创新、旅游、历史经典产业类特色小镇投资额可适当放宽, 该省淳安等26个加快发展县 (市、区) 可放宽到5年。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 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支持各地以特色小镇理念改造提升产业集聚区和各类开发区 (园区) 的特色产业。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特色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 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又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 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每个特色小镇明确投资建设主体, 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

四是强化土地保障。特色小镇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 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 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 该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 给予配套奖励, 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 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 加倍倒扣该省奖励的用地指标。

五是加大财政扶持。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 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 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还一半给当地财政。

浙江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

浙江省特色小镇, 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的空间载体。它不是行政区划单元的“镇”, 而是产业发展载体;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 而是同业企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企业社区;更不是政府大包大揽的行政平台, 而是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空间边界明确的创新创业空间。

一是产业定位明确。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面向未来, 着力打造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产业, 以及浙江省名扬海内外的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石雕等历史经典产业。每个小镇将立足一个主导产业, 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二是多种功能融合。特色小镇具有产业、文化、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叠加。在做强特色产业的基础上, 创新传承历史文化或培育形成独特文化, 提升或打造出旅游功能, 完善或营造必需的社区功能。每个小镇是四大功能“聚合”的化学反应、“融合”的有机统一, 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小镇。

三是体制机制灵活。特色小镇是综合改革实验区, 凡是国家、省级或是市级的改革举措率先在特色小镇推开。主要特点是推进方式新, 采用分批建立创建对象, 中间动态优胜劣汰, 建成后验收命名的“创建制”。规划建设理念新, 融入了四大功能叠加、培育上市公司等新理念。建设机制新,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扶持方式新, 实施有奖有罚的土地供给方式、期权式的财政奖励方式, 助力特色小镇务实建设。

四是人文气息浓厚。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气息或现代文化气息。特色小镇是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创新创业地, 将形成独特的人文气息。特色小镇是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新生地, 将散发浓浓的历史底蕴。特色小镇是传统特色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新高地, 将形成活跃的创新文化。是新产业新业态的孵化诞生地, 将形成独特的产业文化。

五是生态环境优美。特色小镇是远离城市中心, 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美丽小镇。特色小镇一般规划在城郊结合部, 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 建设用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左右, 将按3A景区目标建设, 其中旅游特色小镇按5A景区标准建设。每个小镇的建筑、旅游设施和植物群落、自然环境将与产业融合协调、相得益彰, 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美丽浙江新样板。

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借鉴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探索, 可资启发借鉴。目前, 广州在进行城中村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 可根据自身实际和优势, 借鉴浙江创建特色小镇的做法, 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实现城乡文明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思维, 系统设计。城市更新改造, 耗时、耗力、耗钱, 其建设的成败, 直接影响区域的发展步伐和区域群众的生活状态, 关系重大, 必须着眼城镇化、一体化要求, 统筹思维, 系统设计。可以借鉴浙江省从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分布、产业发展方向到具体的数量、规模, 从建筑风格、功能设计、配套设施到文化挖掘, “特色”打造, 从筑巢引凤到招商引资, 从规划建设到管理服务, 从村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 系统思考和设计, 充分体现生态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宗旨。

二是合理布局, 试点先行。浙江特色小镇创建, 依据不同地理环境、人文环境, 合理布点, 明确重点。例如, 湖州吴兴丝绸小镇依托我国丝绸之乡优势, 打造成具有特色产业、旅游功能的5A级景区。磐安江南药镇依托“中国药业之乡”优势, 打造成“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常山赏石小镇依托“中国观赏石之乡”优势, 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石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广州不同的村镇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为避免同一的资源浪费和村落风格和功能的趋同性, 可借鉴浙江创建特色小镇做法, 依据各地区域特点, 合理布局不同功能, 促进生活、生产和产业融合, 形成互补之势, 相互牵引, 推动旅游业、服务业和相关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三是控制规模, 集约打造。城市更新改造, 不但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还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耗费极大。可借鉴浙江特色小镇根据实际需要控制规模, 避免严重浪费资源。理念上, 应避免大拆大建, 需要依托全面规划, 在尊重旧城区的街道肌理、空间格局、文脉延续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在面积上, 规划面积和建设面积给予一定控制, 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真正把广州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在数量上, 按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要求, 采用“宽进严定”的方式推进, 重点规划建设。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篇3

关键词:特色小镇;精准治理;创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6)05-0055-06

兴起于浙江,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标而推出的特色小镇理念,在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文助推下,已迅速向全国渗透。“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吴国文,2016),在这一顶层设计之下,如果按照含县级市在内的中国664个城市计算,平均每个城市将孕育1.5个特色小镇,这一覆盖全国的非行政建制特色小镇建设潮,堪称中国“十三五”期间的“新城市运动”或“特色小镇运动”,并且在持续近四十年的城市化浪潮之后,处于新型城市化建设周期内的“特色小镇运动”还恰逢四大契合。

与费孝通先生等一批学者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小城镇发展思路不同,当时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未兴起,城市集聚功能和大都市病还远未显现,仍隶属于行政区划和户籍制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并非首选。而在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过半,中国从此告别千年农业社会、开启城市社会之时,大城市的过重超载、城市建设的千篇一律、城市治理的粗放及不可持续等问题已非常突显,此时將城市发展中体量小、有特色的区域切割出来进行单体度身定做、精准打造,应该说是颇具创想、极富前瞻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此为一大契合。第二大契合在于特色小镇思路与中国新一轮城市经济的供给侧改革迎面相遇。特色小镇打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的重要功能平台,并为新型城市化提供“高质量、内涵式建设”的根本动力,与供给侧改革“针对无效产能去产能、去库存,针对有效供给不足补短板、降成本和去杠杆”的思路如出一辙。单纯依靠基层政府根据当地发展需求进行城市发展,远不如通过集约式、供给式的特色小镇思路来得更清晰、更有方向感。第三大契合在于随着高铁、公路、桥梁和机场等大型基础设施的逐步建成到位,许多偏远乡镇被卷入都市生活,与大城市之间不仅可当日来回,因房价的低洼还同时吸引了青年群体的小城镇转向及农民工群体的返乡创业。第四大契合在于特色小镇理念与正在成长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不谋而合。2016年7月9日《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封面文章的数据显示,中国正有近2.25亿人踏人中产阶层,这一阶层规模在不断放大的同时,他们对中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定位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特色小镇不仅至少是一个个“3A景区”,它所聚焦的“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金融”等产业,其主流消费人群恰好也是中产阶层,两者未来在理念和实践上的互动、共享将是可预见的新常态。

不过即使手握四大契合点,并非意味着这场“特色小镇运动”一路有掌声、始终有高潮,从不同特色小镇的理念建构、多规并行的设计开发,到整体建设和生活共享,其间每一环节都有必要嵌入精准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在社会整体告别粗放运行之际,“特色小镇运动”从需求到供给都有机会做出精准治理的示范。

一、特色小镇的多方探索及其多维解读

早在1898年,英国建筑规划大师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英国大城市所面临的问题,就提出“以绿化带环绕多个名称和设计各异的小城镇,其面积6,000英亩、人口32,000人”的田园城市概念,霍华德笔下的小城镇有足够的空间为市民提供阳光、空气和优雅的生活,也能提供足够多的工作机会,虽然小城镇彼此分开,但同时又通过快速便捷的交通相互连接起来。事实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念倡导的是一种社会改革思想,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坦陈“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霍华德,2000:25)。看似一个世纪前乌托邦式的城市理念,不仅引领了西方城市的发展方向,也正在滋养新世纪后的中国。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大多经历这样的路径:在大规模工业化后开始兴起城市化,人口在向大城市集聚的过程中,随着阶层分化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郊区化和小城镇化不可阻挡,由此而带来的大城市空心化又促使城市更新,如此循环往复。在此过程中小城镇既作为大都市和乡村的纽带,也承载了除原住民外相当多的中产和富裕阶层的居住和生活,并且也形成了许多世界著名的特色小镇,例如:美国的硅谷科技小镇、格林尼治基金小镇、卡梅尔童话小镇、杰克逊牛仔小镇;法国的吉维尼莫奈花园小镇、亚维农艺术小镇、格拉斯香水小镇、依云文旅小镇、科尔马木屋小镇;德国的威尔斯海姆环保小镇、蒙绍科技小镇、梅尔斯堡葡萄酒小镇;英国的海伊书香小镇、库姆堡中世纪小镇;以及西班牙的龙达斗牛小镇、瑞士的因特拉肯抹布小镇、荷兰的羊角村水乡小镇和新西兰的皇后探险小镇;等等(详见表1)。

如何解读特色小镇?它的聚合发展有没有通常的脉络?细细分析,大致有产业经济、文创旅游和精准治理三大视角:

1.产业经济视角

因大量联系密切的上下游产业集聚而带动的人口与经济的集群效应,是许多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期特色小镇形成的最初动因。产业集群背后强劲的理论支撑足够用以解读因产业而起的特色小镇: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分工协作理论,到马歇尔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再到后来的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等,持续推演了产业经济的区位集聚、人口集聚和技术集聚(卫龙宝,2016),而这些要素的大量累积沉淀或直接推动大中城市某一区位的发展,例如各类经济开发区,或间接演化为以某一产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许多企业建立在远离市区的小镇上的原因之一,如:雀巢公司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一座安静小城韦威,奥迪总部在巴伐利亚名不见经传的城市英戈尔斯塔特,以及微软等著名IT企业落户硅谷,等等。甚至出现了因产业而集聚的小镇组合或小镇群,像法国索菲亚·安得波利斯科学城,在传统的港口工业、旅游业和现代的信息产业、医药化工和服务业合力打造之下,正成为欧洲第一科学城。

浙江目前进入前两批创建名单的79个特色小镇多半都是产业经济导向,最典型的就是云栖小镇,它以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和智能硬件为产业龙头,建设仅仅一年,发展非常迅速,2015年实现了涉云产值近30个亿。产业经济导向下建构的特色小镇,在为产业配套的同时,会带动这一小镇的交通、消费、休闲、教育和旅游等,有时还会因各类产业移民的进入而改变这一区域的人口结构,甚至形成新的移民小镇(Moss,1968;Fuguitt,Brown & Beale,1989:383)。关键在于以产业兴起而不止步于产业,才能为特色小镇带来全方位的、可持续的发展。

2.文创旅游视角

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从来都没有忽略对城市美的创造,公民随时都暴露在城市的各大环境中,并与其融为一体(Williams,1954)。城市毕竟因人居而美,特色小镇在规模化、丰富性上不如大都市,它的独到之处除产业特色、自然山水外,更多需要后期的文化创意和社区营造来实现。例如,日本的熊本城作为传统农业大县,21世纪初农业发展进入瓶颈,熊本政府借助新干线开通机遇,创造熊本熊这个独有的动漫IP,成功带动农业、旅游业转型发展。熊本熊通过微博、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线上线下互动,获得200多万次视频点击,官方Twitter拥有超43.8万名追随者,成为二次元时代的网络红人,利用各类事件营销、带动地区发展,两年内为熊本县带来12亿美元经济效益(代晓利,2016)。文创对特色小镇的二次、三次开发不仅直接带来旅游及延伸产品的营收,更多为小镇带来了人文气息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015年浙江省发布的《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特别提出要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產、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之路,并且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如果这一意见能真正落地实施,那特色小镇将直击被大城市病困扰的都市人,将成为他们回归的栖息地,并重拾理想中的人居生活。就像英国的书香小镇海伊,2,000多人的小镇有40多家书店,事先预约就能去居民家中看书,人与书、人与人、人与家的互动融合不仅是特色小镇一景,也是特色小镇运行发展的肌理所在。

3.精准治理视角

特色小镇从开发建设到品牌传递是长期运营的过程,其问的小镇治理模式往往是关键。“治理”一词自于1995年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的《天涯成比邻》报告中提出后,二十多年来成为全球政府、企业和各类组织运行的首选模式之一,治理因注重“参与”、“平等”、“回应”、“责任”、“合法”、“有效”等关键词(俞可平,1999:911),并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互动关系的反思中产生,常用于应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可能的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

无论东西方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其实都离不开政府的推力,政府因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运营能力,使得它在小镇这一复杂运行体中始终能扮演重要角色(Pinson,2010)。但是如果政府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小镇的其他主体便有可能被边缘化(Congleton,2011),这就违背了治理原则,因为在治理框架中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社会各种正式、非正式组织及个人都将共同参与治理,共同承担治理责任。事实上,西方政府在上百年的小镇建设历程中发现,政府仅承担小镇的组织协调、服务传递、参与表达、财务预算、计划推进、理念和技术支持等职责(Woollett,1975),这一政府有限责任、公民与组织多方参与的小镇建设及运行理念与治理的内核完全契合。

有关治理的理论体系进入中国后,顶层设计非常重视。2015年11月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继十八大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着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之后再次将社会治理提档升级,这也预示着中国将全面进入精准治理时代。相比一般治理而言,精准治理更讲究治理的目标导向、公民的有效参与、过程的合法透明及结果的评估监督。特色小镇体量相对较小,通过在特色小镇中运用精准治理模式,不仅有利于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还有可能形成社会治理的创新模板。

二、特色小镇运动可能潜藏的问题

用“运动”来形容全国各地正在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潮并不过分,为竞相争取纳入国家首批千个特色小镇行列,从省市到区县几乎都将特色小镇的创建工作视为重中之重。虽然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运动不一定就是过热,像20世纪60年代中期林登·约翰逊政府推行的“伟大社会计划”(Great Society Program)掀起了一场全美“新公民参与运动”(New Public Involvement)(托马斯,2010:9),这场运动将公民参与写进法案,倡导积极公民政策,即:公民与组织都需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这场运动引领了公共管理的创新,为迎接全球治理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但如果不能用多方参与、协同共享、全程回应和及时监督评估的精准治理模式,而仍采用政府全盘主导下的、粗放式的和运动式的行政管理模式,特色小镇运动很可能无法回避以下问题:

1.有规划无文创

在城市化浪潮席卷中国近四十年的今天,特色小镇将在有序规划中拉开建设帷幕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目前正在上马的一些特色小镇项目看,大都已考虑了“概念策划、空间规划、项目计划和资金筹划”等“四划叠加”的综合性方案,并向国际上流行的“多规融合”靠拢,但这些小镇运行的前奏并不意味着就进入了精准治理轨道,如何汇聚凝炼当地人文,如何融乡情、融文创、融叙事于特色小镇规划中,这不仅影响其未来的营运和向周边辐射,更影响其小镇品牌的创建。近二十年来日本、台湾地区将文创融入城市建设、社区营造中,看似做了小镇的软包装,实则精准贴合未来小镇居民和游客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经历工业化、现代化甚至后现代演进的城市文明,与汽车文明、互联网文明等不断叠加,促使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生活在配套齐全的都市中,而是希望在有内涵、有共鸣和有想象的空间中,形成人居融合、人居合一的景象。

2.有产业无消费

特色小镇能纳入创建名单都基于一定的地方产业,为了营造特色,有时直接吸纳的就是当地传统产业,如皮革、毛纺、茶业、竹业、陶瓷等,这些产业如不进行现代意义,有时甚至是后现代意义上的改造,并嫁接互联网平台,即便一时进入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也很难重新焕发生机,吸引持续的消费,特别是中产阶层的持续消费。有些创建小镇冠以软件小镇、科技小镇、创业小镇、环保小镇之名,已很富现代意涵,但如果不吸引人居、引导消费,很可能落入产业园、开发区的套路,小镇居民大量的日常和文化消费还需回到城市中心。其实西方包括中国东部发达地区郊区一些奥莱(Outlet)城的理念,可对特色小镇的纯产业化导向格局进行补位。

3.有特色无灵魂

如果说这一波特色小镇建设浪潮是城市从千篇一律向各具特色转向的话,其解读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的特色上,更深层的、差异化的小镇内涵、小镇风情和小镇灵魂才是居民、游客和投资客们真正的追求。如何寻找特色小镇之魂?恐怕大部分进入创建序列的特色小镇还未做足这一功课。显然小镇之魂不可能来自于小镇GDP,多半应来自于小镇能吸引到的人及他们所拥有的小镇生活。其实“特色小镇”的“特色”,不仅仅体现在产业集聚的特色,也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招牌,从根本上讲,特色应该是由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包括其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形态)自然融合而成的独具性格的小镇生活形态(王小章,2016)。从这一视角而言特色小镇之魂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缔造,需要小镇创建者、小镇投资者和小镇生活者从开始就将特色小镇建设纳入精准治理的范畴,在建设和营运过程中不断思索、回望和追寻,才能发现并共同呵护小镇之魂。

三、创建特色小镇的精准治理路径

特色小镇理念的四大契合为创建中国新型城市的美好未来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如何规避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三大潜在问题也将直接考量基层政府和民众的精准治理能力。无论特色小镇处于创建期、营运期还是常态的维护期,均可直接纳入治理期,可从精准治理的“八化”入手:

1.小镇治理主体多元化、智库化 治理不同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多元参与、协同共享是其核心要义之一。在特色小镇治理主体的选择上既要立足于小镇“土著”——当地政府和民众,更要吸纳与其特色相关联、与其人文相融合的多方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可以是市场化的第三方,也可以形成常设的专家智囊团,或与成熟智库形成治理联盟。一旦治理主体多元化、智库化,即能确保倾听多方声音、协同多元利益。但精准治理并不仅限于多元治理主体的构建,主体问如何常态互动、如何无缝对接、如何高效决策等还需要运行机制的强有力支撑。

2.小镇运行机制平台化、网络化 特色小镇从创建之初到日常营运需要一整套规范制度(BI),精准治理嵌入到运行机制中体现的不再是条块分割,而是平台化、网络化的运行模式。由于特色小镇体量较小,所有参与小镇运行的各主体可直接在镇管委会搭建的工作平台(包括线上和线下)中共享信息、回应需求、解决问题及互相补位等,运行一个周期后,平台上每个治理主体在某种程度上都熟知多部门、精通多学科,特别要突显线上平台在特色小镇精准治理中的作用,才能随时高效应对来自多主体的声音。

3.小镇创新体系常态化、本土化特色小镇之新之特必须是常新常特,小镇自上而下都应形成常态化、本土化的创新体系,也即小镇上人人每日有改善,部门时时有创新。所谓本土化的小镇创新体系,并不排斥外来的、引进的创新产业和创新模式,而是特指培育小镇自己的创新人才,找到自己的创新源泉,形成小镇自身的创新内循环。

国家级特色小镇的申报与创建 篇4

自2016年以来,三部委就推进特色小镇发展部署了一系列举措,内容涵盖打造、培育、建设、政策、资金等方面内容;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这次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也反映出小城镇在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破题之一。特色小镇位于城和乡之间,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建设特色小镇将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成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带动力量。特色化发展是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方向。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担负责任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多年来发展动力普遍不足,即便是全国重点镇也面临此问题。近年浙江等地特色小镇的发展充满活力,其经验说明特色发展将是未来我国大多数小城镇的主要发展方向。

正确健康地引导特色小镇建设热潮。目前,各地踊跃打造特色小镇,文旅地产充满热情,文章层出不穷……为了更健康引导,促进小城镇发展,积极培育中国特色小镇,我们应聚焦如何科学培育和创建特色小镇?而精心申报、科学创建、探索特色小镇规划是其中的关键。

一、精心申报特色小镇

1、遴选的基本条件一是产业有优势。特色小镇应是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新平台。培育特色小镇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定位科学精准,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同时能够吸纳就业,带来长足发展。

二是风貌有特色。特色小镇应是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发展的新载体。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的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引建筑、街区、空间、环境等多维度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特色旅游发展。三是发展有成效。特色小镇应是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头兵。特色小镇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成为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能成为条件相似的小城镇发展的范例。

四是动力有保障。特色小镇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的新热土。培育特色小镇要选择动力有保障的小城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让小城镇在提升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申报的主要内容及评选要点特色小镇的申报和遴选将严格按照“产业形态、宜居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这五个方面及相关要点遴选和考评。

一是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主导产业定位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独特性,注重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优势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高,利润率和装备水平有优势,注重研发投入。产业环境优良,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且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明显。

产业要有基础、有依托,产业选择不可“空穴来风”;产业类型能完善小镇功能,拉动小镇发展。兼顾镇里原有产业,提升品质。

二是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城镇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宜,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镇区沿街建筑的体量、色彩、材质、符号、细部协调统一。特色小镇周边美丽乡村建设要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注重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景观多用自然,不要套用城市。风貌要突出地域、民族、时代的特征,注重地域材质、符号的应用,避免欧式,尊重地域文化,找到文化自信。三是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类型。保护好文保单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挂牌等物质文化遗存。政府支持传承人及非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文化传播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宣传途径多样。

特色小镇要有文化、有内涵。要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提升完善小镇精神,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

四是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镇区对外交通路面等级在二级以上,且情况良好。道路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公用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给水管网全覆盖,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且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建成区小学建设规模、标准、配置数量达到要求,可满足实际需求。镇区内中心医院、卫生院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镇区建有一座综合超市,商业设施可满足多元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是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相得益彰;共建共享,与原有镇结合,不要两层皮,考虑季节性需求变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要适用、要小,切忌大规模;共建共享,满足生活、发展需求;集约利用,符合小城镇的特点;污水、垃圾处理做到科学合理,保护特色小镇赖以发展的环境。

五是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建设管理方面实现多规协调,设有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实现“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实现规划管理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高,建有综合的办事大厅,基础行政管理适度下放。在机构人员、购买服务、财政收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破性创新。

二、科学创建特色小镇

1、区别对待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重点我国东、中、西地区条件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建制镇在地理空间上布点密集度、城镇在国内生产总值、镇区人口规模、城乡规划管理、宜居环境建设水平等方面,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这种差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地明确不同的培育重点和方向。各省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确定特色小镇发展重点。

东部地区重点要控制规模,提升存量,防止大拆大建。如浙江经验是核心区建设控制在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控制在3平方公里。

中部地区则重在找准产业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发展动力。

西部地区要注重发展特色乡镇,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2、精心策划、找准定位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精心策划,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

基于现状基础,充分挖掘潜力。基于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如古北水镇是在本身有司马台古长城等优势旅游资源基础上,打造成为京郊最具北方特色的度假小镇。特色要鲜明。聚焦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如拈花小镇定位特有禅文化,打造禅意度假小镇。

3、在现状产业基础上提升和发展产业有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不要凭空创造和引进新的产业。

提升和发展。借势特色小镇的人气与资源集聚优势,拉动、促进小镇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4、严控建设规模规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的道路,小城镇规模较小,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快速式,一窝蜂的建设。规模建设根据浙江经验,规划三平方公里,建设一平方公里。建设应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精心打造。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镇。

分期建设。鼓励分期建设,反对一次成型,建一个成一个,要有高标准和长远性,可放慢建设速度但要保证质量。分期建设还可以保证特色小镇在风貌和形态上的多样性。

5、打造地域特色的宜居环境有地域特色才能特。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风貌类型,材质、符号、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和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

因地制宜,反对国际式和徽派的泛滥。风貌提倡地域式,反对国际式。反对整体格局、建筑风貌完全复制国外小镇。尊重本地建筑文化,发扬特色,找到文化自信。

6、传承重塑小镇文化有文化才有灵魂。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需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求快往往效果不好,将文化做足,影响大且深远,可以形成很好的品牌。文化传承。对历史文化丰厚的小镇,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做好传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品质提升。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系统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强竞争软实力。

重塑精神。对于文化资源匮乏或是新建的小镇,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7、聚集人气和活力,防止鬼镇的出现特色小镇要注重人气和活力,要聚集一定的人口,给小镇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避免建设“鬼镇”。

打造活力街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娱乐街区等受大众欢迎的有活力的街区。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区特色小镇选择考虑弥补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发展全季节旅游,增加冬季项目。

注重夜色经济打造。增加夜晚的商业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观,增加小镇活力。

8、打造宜游宜产的旅游环境挖掘旅游题材。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可将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作为旅游题材。

对接区域市场需求。尤其大城市周边,旅游产品策划考虑外溢的功能需求。

9、提升和共享服务水平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基础生产、生活需求以外,还应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

服务周边村民。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10、构建信息通达的智慧体系智慧发展。互联网是最先进的代表,小城镇是传统的居住形态,二者完美结合,通过信息的便捷,释放空间对人的约束。节约人流物流,实现智慧化,更易于小城镇打造;用智慧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对接更广阔的市场,服务更多人群;用智慧系统提升镇区的服务水平,提升幸福指数,从而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

绿色发展和生态低碳。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布局形态、建筑技术都应采用绿色化和生态低碳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基于绿色低碳和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的“智慧城镇”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城镇形态。

三、探索特色小镇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简单的小城镇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也不能单一的照搬城市规划,而是以特色为导向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应注重特色小镇的建设性和可实施性。

1、特色小镇规划体系和主要内容一个定位策划+五个要求+两个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的规划体系。

一个定位策划:要找准发展定位,明确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和重点;

五个要求: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小镇发展;

两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建设系统提升; 一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2、特色小镇规划重点特色小镇规划是以特色为导向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元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特色导向。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特色小镇一般生态环境优美,其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

多元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项目规划,引导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的功能组织与布局。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规划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高度融合。

3、特色小镇规划方法多规合一。从内容上看,除了常规的空间规划内容,还包括产业规划、社区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同时需突出生态、文化等功能。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坚持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推进产业、空间、设施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项目与产业落地。重点突出。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应在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上,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项目落地。建设项目落地是衡量特色小镇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划成败与否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结合小镇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并进行合理定位布局是保障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手段。

近远结合。近远结合是评价特色小镇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标准。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近期建设项目对于完成规划期末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

“镇小能量大,创新故事多;镇小梦想大,引领新常态。”创新特色小镇的生动画卷已经在全国各地展开……

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分析 篇5

规划是引领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特色小镇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是涵盖产业、生态、空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特色小镇规划是一项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不能照搬现有某个单一领域的规划方式和方法,而应在“多规合一”的基本理念下,针对特色小镇特点开展的创新性实践。

特色小镇规划应是一种“创建概念性规划”,内容上应采用“务虚+务实”相结合方式,既要有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性研究,又要有概念性空间设计和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并在主要的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进行充分对接。

特色小镇创建概念性规划(以下简称“小镇规划”)的编制框架上,可围绕“主题选择”“小镇选址”“功能定位”“空间组织”“实施计划”等五个主要内容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小镇创建期的各项规划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选择特色主题

“特色主题”是特色小镇冠以“特色”之名,并实现小镇产业定位“特而强”目标的根基,也是小镇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浙江省为例,围绕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万亿级的主导产业,以及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即“7+1”产业体系)。从规划角度看,“特色主题”包含了两方面的概念,一是大方向上主攻“7+1”产业体系中哪个门类;二是在大方向下,某个特色小镇所具有的“独特性”细分领域。

一般而言,确定某个特色小镇的特色主题,可以从小镇所在地、更大尺度范围的区域角度入手,立足“特色产业、资源禀赋、文化底蕴”这三个要素,梳理、提炼、总结小镇具有的特征,再将其与“7+1”产业体系进行综合考量确定;这一阶段中,主要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规划进行对接。

其中,特色优势产业因素应是最核心的要素,浙江现有列入创建名单的79个特色小镇,其主题选择多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切入点:或是以过去具有影响力的历史经典产业,如“文房四宝”中的“湖笔”之于南浔善琏湖笔小镇;或是以当前优势主导产业,如“皮革服饰设计”之于海宁皮革时尚小镇;亦或是以未来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之于余杭梦想小镇等。特色主题的独特性,还体现在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是通过差异定位和细分领域,来实现错位发展,比如同为信息经济类的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前者以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为主题,后者主攻“互联网创业+风险投资”。

确定小镇选址

小镇规划在特色主题的确定阶段,实质上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小镇所属区域具有建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二是小镇今后总体发展的方向性。而“小镇选址”则是回答“小镇建在哪里的可行性”问题。这一阶段,主要通过进行“区位比选、周边影响、多规衔接”等三类分析,综合研究确定规划小镇的合理位置与具体范围。其中:

(1)“区位比选”分析,侧重于考量因小镇开发建设可能形成的正向效应,即该选址对本区域特色优势的发挥程度。

(2)“周边影响”分析,侧重于考虑小镇建设对周边区域整体发展的负面效应,即该选址对周边地区发展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程度。

(3)“多规衔接”分析,侧重于考量该选址在3至5年内实施开发建设的可行性,主要通过将3平方公里左右的小镇规划红线范围,与已有涉及此区块的法定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等之间进行合规性比对。

研判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基于小镇特色主题的深化与细化,是小镇长远的目标愿景,目的是实现特色小镇功能叠加“聚而合”要求。这一阶段,可考虑结合《指导意见》中对特色小镇概念的定义,以规划小镇为对象,从“文化”“旅游”“产业”“社区”四个不同维度,采用“先分项、后整合”方式,确定小镇具体细化的目标定位,并提出相关功能建设的发展策略。其中:

(1)进行多角度的分项研究和分析,提出不同角度下,小镇可能具有的相关功能内涵,及其可实现的作用地位。

(2)将多维度的分项结果进行整合,保留可共存、可融合,并能产生叠加效应的部分,完成小镇的规划功能定位研判。

(3)立足确定的功能定位,分别对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建设,提出相应发展导向、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等内容。

组织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是塑造特色小镇特色主题和功能定位的空间组织手段,目的是实现小镇建筑形态“精而美”要求。在空间布局整个过程中,可考虑遵循“风貌控制、功能组合、场地拟合、形体设计”四个步骤来实施。其中:

(1)立足特色主题,针对小镇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未来主导发展方向,筛选、提炼并确定相适宜的建筑风格、环境风貌,作为空间布局的设计导则。

(2)立足各项功能定位,进行功能空间形式的细分,并按照复合集约利用的导向,将其中可整合、叠加、聚集的功能空间类型进行归并设置,采用复合型建设方式,以期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3)立足场地环境特点,围绕场地自然环境与开发现状,布置各类功能空间,构建内外交通联系便捷,功能区块呼应紧密的功能布局总平方案。

(4)在三个步骤基础上,按照小镇风貌控制要求,落实总体性的概念设计方案和重要节点的意向效果,塑造完整、连续、有辨识性的小镇形态风貌。

制定实施计划

特色小镇注重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强调有效投资和可实施性,因此“实施计划”是小镇规划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实施计划应包括建设项目策划、确定建设主体、安排建设时序、制定运营方案等四个部分。其中:

(1)建设项目的策划,依托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导向,结合空间布局要求,确定创建期内各具体项目的内容、规模、选址和建设意向。

(2)建设主体的确定,按照目前招商引资引智的实际情况予以明确,并应区分政府性和市场性的投资主体。

(3)建设时序的安排,主要考虑建设主体的投资意愿和土地供给的可能性等因素,安排每个项目的年度投资和供地计划。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篇6

特色小镇区别于建制镇和产业园区,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传承。为加快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特色为本。特色小镇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制定各具特色发展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二)产业为根。特色小镇应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海洋高新、旅游、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兼顾工艺美术(木雕、石雕、陶瓷等)、纺织鞋服、茶叶、食品等传统特色产业,选择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力争培育为支撑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大产业。每个细分产业原则上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

(三)精致宜居。特色小镇要坚持精而美,按照节约集约发展、“多规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区块的环境优势和存量资源,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等空间布局,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原则上不超过规划面积的50%。特色小镇要建设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

(四)双创载体。特色小镇要把人才引进作为首要任务,把为企业家构筑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作为重要工作,在平台构筑、文化培育、社区建设等方面鼓励小镇内企业、社会组织、从业者等充分参与,培育小镇自治,不设专门机构,不新增人员编制;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最大限度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建设创新创业样板,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五)项目带动。发挥项目带动支撑作用,夯实特色小镇发展基础。新建类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和商业综合体除外),改造提升类18亿元以上,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可分别放宽至20亿元以上和10亿元以上,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互联网经济、旅游和传统特色产业类特色小镇的总投资额可适当放宽至上述标准的80%。

(六)企业主体。特色小镇建设要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投资建设。每个特色小镇要明确投资建设主体,可以是国有投资公司、民营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地方政府重点做好规划引导、基础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改善等工作。

二、创建程序

务实、分批推进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融合的特色小镇。

(一)自愿申报。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及省属企事业单位和高等院校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挂靠省发改委,以下简称省城镇化办)报送创建特色小镇书面申报材料,应包含创建方案,明确特色小镇的四至范围、产业定位、投资主体、投资规模、建设计划,并附概念性规划。

(二)确定创建名单。根据申报创建特色小镇的具体产业定位,坚持统分结合、分批审核,先分别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牵头进行初审,再由省城镇化办组织联审并报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后由省政府分批公布创建名单。对各地申报创建特色小镇不平均分配名额,凡符合特色小镇内涵和质量要求的,纳入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对产业选择处于全省同类产业领先地位的优先考虑。

(三)年度考核。对纳入省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建立年度考核制度,由省城镇化办牵头制定考核办法。对连续两年未完成年度目标考核任务的特色小镇,实行退出机制,下一年度起不再享受特色小镇相关扶持政策。

(四)验收命名。纳入省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完成规划建设目标、达到特色小镇标准要求的,由省城镇化办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估验收,验收合格的报省政府审定命名为福建省特色小镇。

三、政策措施

(一)要素保障。各地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统筹安排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优化特色小镇建设用地布局。特色小镇建设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地、存量建设用地等。省国土厅对每个特色小镇各安排100亩用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予以倾斜支持。

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研、健康养老、工业旅游、众创空间、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需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若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依法划拨供地。在符合相关规划和不改变现有工业用地用途的前提下,对工矿厂房、仓储用房进行改建及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的,可不再补缴土地价款差额。

在纳入省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内,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优先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

(二)资金支持。对纳入省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后累计5年,其规划空间范围内新增的县级财政收入,县级财政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特色小镇建设;有关市、县(区)在省财政下达的政府债务限额内,倾斜安排一定数额债券资金用于支持特色小镇建设;支持特色小镇组建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和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特色小镇发行城投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服务业、双创孵化、城市停车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配电网建设改造、绿色债券等专项债券。20xx-20xx年,新发行企业债券用于特色小镇公用设施项目建设的,按债券当年发行规模给予发债企业1%的贴息,贴息资金由省级财政和项目所在地财政各承担50%,省级财政分担部分由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各承担50%。特色小镇完成规划设计后,省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50万元规划设计补助,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各承担25万元。

特色小镇范围内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优先享受省级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产业、创业创新等相关专项资金补助或扶持政策。优先支持特色小镇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争取长期低息的融资贷款。鼓励特色小镇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运设施建设,省级财政给予“以奖代补”资金倾斜支持。

(三)人才扶持。推广中关村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税收试点政策,在特色小镇内实行促进高层次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吸引人才加盟、吸收股权投资、发展离岸业务等方面的税收激励办法。对特色小镇内企业以股份或出资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执行我省自贸试验区人才激励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政策。各级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要加大对特色小镇内高层次人才运营项目的担保支持力度,省再担保公司对小镇内高层次人才运营项目可适当提高再担保代偿比例。

(四)改革创新。列入省级创建名单的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国家相关改革试点;优先实施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相关改革试点政策;允许先行先试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改革。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协调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工作联动和协调,合力推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的有力开展。依托现有的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参照建立相应联席会议制度。

(二)实行重点扶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要根据省特色小镇创建遴选标准和任务,制定培育计划,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宣传推介,实行领导挂钩、重点培育、重点发展。省直部门出台的各类扶持政策要对特色小镇给予倾斜支持。

(三)推进责任落实。县(市、区)要建立实施推进工作机制,搞好规划建设,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和计划要求规范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篇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假日时间的增长, 人们已经走出以参观性、热点旅游景区和团队旅游为主的观光型旅游阶段, 而向更高层次的休闲度假方向发展。2009年12月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国发[2009]41号) 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化服务业, 并从五个方面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旅游目的地正在形成。

桂林市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地级城市, 而平乐县位于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内, 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将其创建为大桂林旅游区中著名的绿色旅游区。通过平乐漓江小镇项目可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人文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旅游产品, 并加速实现平乐旅游融入大桂林旅游区的目标 (见图1) 。

2 项目概况

平乐漓江小镇地处桂林市平乐县城北部漓江段两岸地区, 呈南北向带状分布, 其始端位于浦口村, 尾端位于平乐南佛。区位条件优越, 距平乐县城仅3公里, 距阳朔县城约20公里, 有高速公路和国道 (二级路) 经过。同时, 其位于漓江游线的延伸段, 有利于吸引游客。

平乐漓江小镇用地位于喀斯特地貌与河谷型地貌叠加区域, 景观类型极其丰富, 北部区域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中部及南部的丘陵山地区植被丰富, 是天然的绿色生态景观。开敞河谷区域提供了沿江广阔可视面, 漓江上的江心岛为打造滨水景观提供了广阔平台。本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约为12.76平方公里 (见图2) 。

3 开发条件分析

针对平乐漓江小镇的开发, 结合现状的相关解读, 客观评估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

3.1 优势

3.1.1 拥有良好的生态和旅游度假资源

平乐县拥有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 可综合开发历史文化、温泉文化和瑶族民俗文化等系列产品, 重点发展桂江水上休闲游乐、榕津古榕、冷水石景苑和仙家温泉度假观光旅游, 为游客提供多形式、多层次、综合型的旅游产品, 满足游客的不同消费需求。

3.1.2 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

项目区位条件优越, 距平乐县城仅3公里, 距阳朔县城约20公里, 有高速公路和国道 (二级路) 经过。同时, 其位于漓江游线的延伸段, 有利于吸引游客。

3.1.3 依托大城市、客源市场广阔

平乐县在广西“四群四带”城镇体系中, 位于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城镇群内, 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平乐与桂东北城镇带、桂东南城镇群以及桂中城镇群有着密切的联系, 桂林市本身的客源市场也为项目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3.2 劣势

3.2.1 用地条件较为复杂

由于地形地貌、水源、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限制, 项目可集中开发建设用地较分散, 且用地沿漓江带状分布, 旅游服务及接待设施的服务半径及规模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3.2.2 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 进出项目用地的道路等级较低, 交通不便, 降低了规划区的可进入性, 这将制约自助游及自驾游客源市场的发展。旅游区内部电力、通讯、给排水及环境保护设施尚未完善。

3.2.3 山体植被景观有待进一步恢复

由于项目用地部分为当地村民用地, 经过多年的砍伐、开荒、耕种等, 局部山体只有灌丛、玉米等植物覆盖, 甚至部分裸露, 缺乏高大乔木的覆盖, 局部山体植被视觉景观效果较差, 有待于通过封山育林、改变用地性质、植物种植改造等措施进一步恢复与完善。

3.3 机遇

3.3.1 政府高度重视

当地县政府着力打造“平乐漓江小镇”品牌, 在政策上得到了上级政府的有力扶持, 市、县、乡镇和各部门也积极配合, 有力地保障了项目规划的顺利实施和进一步发展。

3.3.2 休闲度假旅游消费需求强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休闲的时间也日益增加, 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 旅游支付能力, 特别是以休闲和度假为代表的高端旅游支付能力就越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都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部分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开始将周末度假的住居点选择在风景秀丽的旅游区, 旅游房产因而快速发展。

3.4 威胁

3.4.1 周边景区的竞争

广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 和项目所在地拥有相似旅游资源的主要有龙胜、荔浦、昭平、兴安、恭城、阳朔等县城。这些以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卖点的旅游区域在区位、自然条件、旅游资源、开发项目的吸引力等方面都对项目的开发构成了强大的竞争。

3.4.2 开发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用地地形复杂, 自然生态敏感, 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 可能带来环境质量的退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 旅游开发带来的建设性破坏, 以及自然景观方面遭到的破坏。因此, 在全面开发之前, 有必要进行详细的环境调查, 以制订出全面的环境管理方案, 具体项目还需要预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力求在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4 规划定位与功能结构

4.1 规划定位

规划定位:一个以观光休闲为基础、度假疗养为核心、民族文化旅游为特色, 集旅游接待服务、山地养生度假、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全年度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4.2 功能结构

通过对项目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结合项目的规划目标、定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规划形成“一轴四区”的特色旅游空间结构。

一轴:即漓江生态蓝轴;

四区:豪华商务度假区、生态山水度假区、运动休闲度假区、养老养生休闲基地 (见图3) 。

5 功能区划与项目布局

5.1 功能区划

根据对平乐漓江小镇的定位和主要功能的分析, 在充分利用景观条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划分五类功能区划。

(1) 旅宿功能区:利用较为平坦的河谷地形和可利用的坡地, 建设各类度假屋, 形成以住宿功能为主的区域。

(2) 游乐功能区:利用现状景观条件分别形成的滨水游乐区和山林游乐区。

(3) 接待及服务功能区:为各度假区服务的酒店设施、养生设施布局区域。

(4) 生态功能区:对原有山林进行有效保护, 维护规划区内生态平衡的区域。

(5) 运动公园、体育公园:为度假者提供休闲运动的区域。

5.2 特色旅游项目布局

5.2.1 豪华商务度假区

豪华商务度假区位于项目的北部。该区域的主要功能:面向高端商务人士, 以生态疗养、运动休闲为主题的商务度假村, 依山利用喀斯特地形打造情景度假屋、豪华度假休闲酒店和商务休闲会所, 提供住宿、餐饮、休闲、游乐、培训、会议等全方位服务, 并与喀斯特博物馆及体验设施结合起来, 让度假者在度假中感受独特的喀斯特魅力。

5.2.2 生态山水度假区

生态山水度假区位于项目的中北部。该区域的主要功能:以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度假区, 充分利用区内优越的生态环境, 独立式度假屋或依山或伴水, 建筑因地制宜, 利用江中小岛和内部的山地森林, 配套建设垂钓、跑马、户外拓展、野营和山地型运动休闲公园等休闲设施, 并建设山林度假酒店、山林会所和休闲茶庄等服务设施, 为度假者提供周到、温馨的服务。

5.2.3 运动休闲度假区

运动休闲度假区位于项目的中南部。该区域主要功能:漓江小镇中休闲、游乐和运动集中的区域, 围绕滨水空间, 设置水上游艺场、垂钓台、轻舟漂流和湿地运动休闲公园等丰富的活动选择, 满足不同人群需要, 为小镇聚集人气。同时配套有滨水、山野庄园等不同形式的度假屋, 并建设滨水休闲酒店和休闲度假会所, 提供完善的服务。

5.2.4 养老养生休闲基地

养老养生休闲基地位于项目的南部。该区域的主要功能:面向老年人和成功人士, 以养生为主题的疗养基地, 基地内以养生园为核心, 内设养生馆、静心园、药膳堂、康体保健中心等设施, 提供修身养性的多功能平台;并建有养生度假屋、疗养公寓等设施, 具备优越的住宿环境。而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 能给人以心灵的洗涤, 通过结合环境设森林氧吧、滨水栈道、千层云梯、极目台、钓鱼台等休闲康体设施, 将修心和养生有机结合起来, 为身心提供一个放松的场所 (见图4) 。

6 特色景观体系构建

规划区景观体系由“景观轴线—景观核心―景观风貌区—自然景观界面”构成, 并以这些具体的景观组织要素引导小镇空间的发展和提高小镇景观品质。以漓江作为景观组织的轴线, 将规划区内的八个主题景观区域有机串联起来, 并通过布局留出通廊, 使周边山体景观能够渗透进区域内部, 突出依山傍水的整体景观效果, 形成“一轴五心八区”的景观体系 (见图5) 。

6.1 景观轴线

滨河绿化景观带:从打造独具民族风情的江边小镇形象出发, 致力于形成美丽的沿岸风景线, 隔离喧嚣与宁静的景观带。以漓江水系为基础, 由北往南形成一条具有丰富内涵和节奏感的滨河绿化景观带。规划重点是增加垂直于岸线的步行通道, 增加沿线的文化、休闲、旅游活动设施和场所。

6.2 景观核心

景观核心是城市设计构思的重要体现, 核心的定位和设计对整个区域的景观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规划主要景观核心由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核心组成。

人文景观核心主要是指小镇各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其集中了小镇管理配套、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等主要大型公建设施, 是小镇的景观节点。

自然景观核心主要是指规划的各类绿地。

6.3 景观风貌区

根据区位环境条件和规划的用地布局, 规划区将形成不同特征的景观风貌区域, 分别为休闲运动景观区、漓江风景名胜保护区、喀斯特地貌景观区、山野休闲度假景观区、山林生态景观区、水上游乐景观区、山野庄园度假景观区以及养生休闲景观区。

6.4 自然景观界面

以小镇西部以及东部的自然山体绿化为基础, 形成视线连续、富于变化的空间景观界面。

7 小镇特色塑造

城镇特色是城镇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表现, 是城镇人文与自然资源特质的积淀, 是个性的表现。鲜明突出地方特色既能提高城镇的知名度、影响力、辐射力、吸引力, 又能增强城镇的发展活力、效率和效益 (见图6) 。

7.1 利用自然山水塑造城镇特色

空间格局是表达城镇特色形象的载体。因此, 应充分利用小镇周围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山水格局, 打造具有特色的空间布局。小镇的发展形态、用地布局、道路系统等方面应注重借山用水, 与山体、水体充分结合, 景观空间组织依山亲水, 利用临水岸线营造亲水公共空间, 使之成为塑造展示小镇形象的窗口, 将山体背景和绿色引入规划区内部, 有效地将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融合统一。

7.2 利用传统文化塑造城镇特色

桂林以及平乐县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塑造特色的良好基础。传统的民族的本土的文化积淀是小镇精神风貌的体现, 是真正属于当地内在的本质特色。

文化与传统特色的形成来源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挖掘历史文脉, 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其二是依托传统文化背景, 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小镇的文化特色就是继承与创新这二者协调平衡的结果。

提炼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地域特色, 并在小镇建设中, 通过特色形象地标、建筑景观、环境景观等不同形式的物质载体加以体现, 营造具有特色的小镇形象。

7.3 利用建筑风格塑造城镇特色

小镇特色最直观形象的体现是建筑。建筑是构成城镇物质环境的载体, 是由不同体量材质、色彩组成的功能实体。小镇建筑特色主要是由群体形象聚合而成的整体环境观感, 而不是单一建筑的自我表现。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去创造适合本地需要的、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的、乡土的、民族的、大众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探讨建筑形式的美观, 总体上做到风格的统一和色彩的协调。在一个新的层次上, 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秀思想和手法, 采用现代材料与工艺, 发展和创新出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民居建筑, 延续传统民居建筑风格。

8 结语

平乐漓江小镇的规划设计从内容和方法上均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城镇规划或旅游规划, 而是兼有二者的不同特点。如何使旅游与城镇建设相结合, 做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最佳配置, 需要我们在规划中进行不断地完善及探索。

参考文献

[1]冷方兴, 邢箴.立足生态文化, 实现综合价值——青州云门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设计[J].理想空间, 2011 (2) :80-85.

[2]范文艺.旅游小城镇中心区空间意象与空间整合——以阳朔镇为例[J].旅游学刊, 2010 (12) :53-57.

[3]舒波, 赵元欣.根植地域文化, 打造旅游地产——以芙蓉水城的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 2010 (3) :92-94.

西海岸特色小镇“棋局” 篇8

近期,新区组织媒体对特色小镇进行了集中采访,《商周刊》也以自己的独特视角,给予了关注。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城市和农村的连接者。镇与乡同级,但属于比乡经济发达的行政单位。

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在镇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的背后,全国各地也涌现出了不少有特色的小城镇。其中负有盛名的就有周庄、同里、角直、西塘、乌镇、南浔等,它们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被称作“江南六大古镇”。

在江北,位于胶州湾西岸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也在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小镇。2014年,西海岸新区在张家楼镇和海青镇进行了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在试点成功之后,2015年,新区又在西部的10个镇街全面推行特色小镇建设。

在西海岸新区这块约2096平方公里的大“棋盘”上,12个特色小镇就如同12颗棋子布局其中,相互串联,而这正是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布下的特色小镇“棋局”。

越来越美的张家楼

2013年,首届“青岛国际蓝莓节暨中国国际蓝莓大会”在西海岸新区举办。以张家楼、藏南和六汪、宝山为中心的蓝莓产业核心区,打造出了当时我国县域面积最大、产业化水平最高的蓝莓生产基地。蓝莓产业也由此成为了张家楼镇的新名片。

张家楼镇的“名片”不少。过去,人们称这里是“油画名镇”。2003年落户张家楼镇的绿泽画院,已是我国江北最大的油画生产企业,也成为该镇走向世界的窗口。从这里生产出来的作品,畅销西欧、北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曾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目前,15.77平方公里的达尼文化产业园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文化龙头企业,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为了突出“油画名镇”特色,该镇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市场,引进深圳大芬著名文化企业上艺文化集团,规划建设了张家楼特色小镇艺术博览城。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艺博城全部建成后,可吸引知名文化企业、职业画家等1000余户入驻。采取“线上线下”、“实体店+互联网”的运营模式,预计运营后年交易额可达20亿元,成为国家级艺术品交易平台。

如今的“油画名镇”,也是“蓝莓之乡”。位于新区中心地带,三面环山,依山傍海的张家楼镇拥有的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弱酸性土壤,正是蓝莓生长的沃土。

在这个面积137平方公里,只有4.7万人口的小镇上,容纳了8家蓝莓龙头企业和10家蓝莓专业合作社。蓝莓的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深加工品种13大类70余个品种,带动近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年增收过亿元。如今,中国蓝莓产业协会也选择了落户张家楼镇。

张家楼的名片还有很多。近年来,它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十佳特色文化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张家楼的成绩,是新区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的体现。按照“城镇引领、产业支撑、市场带动、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以“油画名镇、蓝莓之乡”为主题特色,立足镇域实际,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也才有了今天越来越美的张家楼。

规划是灵魂

特色小镇,关键在于特色,这是立命之本,也是竞争力所在。

它可以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比如江南六大古镇;可以是以旅游和经济论坛闻名的小镇,比如瑞士小镇达沃斯;也可以是以产业发展为引领的现代小镇,比如新区的张家楼镇和海青镇等。

蓝莓、茶叶和食用菌并称为西海岸新区现代特色农业的“三宝”。张家楼镇是“蓝莓之乡”,海青镇是“北茶古镇”,大村镇则被称为“菇香小镇”。

海青镇的主导产业是茶业。目前该镇的茶园面积达3万亩,占整个山东总量的1/10。大村镇的特色产业则是食用菌,该镇是青岛食用菌之乡、省及国家“一村一品”示范镇。

据悉,目前大村镇有60多个村5000余户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种植品种6爪,年菌棒保有量达2亿棒,年产各类菌菇3万多吨,年销售收入近5亿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镇的亮眼“名片”,而且也形成了集菌菇种植、产品加工、科技研发、品种推广、商贸流通等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在有的业内人士看来,特色小镇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问题。小镇的规划和建设,关键在于产业的科学谋划和定位。通过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发展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发展驱动转变,才是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根本。

规划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决定着特色小镇的未来。为此,西海岸新区结合新区的定位,统筹“人、城、产、景”要素,并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科学编制了特色小镇规划。

目前,新区12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全部通过专家评审。通过12个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和镇街驻地区域城市设计,小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思路等得以明确。

除了上述的张家楼镇、海青镇和大村镇,琅琊镇依据琅琊文化确定了秦汉风格的小镇定位,打造“山情海韵,千年古郡”;着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的藏南镇,确立建设“山水藏南,旅游强镇”;泊里镇的特色定位是“董家口港,泊里新城”;大场镇是“工贸强镇,多彩大场”;六汪镇是“山水六汪,花果林海”;宝山镇是“花果之乡,生态宝山”;王台镇是“纺机名镇,国际新城”;铁山是“乐活铁山,交通枢纽”;胶河是“秀美胶河,商贸小镇”。

青岛西海岸新区区委副书记佟海燕曾去海南琼海市考察过那里的12个特色小镇,她在对比了新区的12个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后表示,我们的12个小镇并不亚于它们,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将来也要通过旅游线路将它们串联起来。

为此,新区打破镇域区划界线,开展全域规划,合理布局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融合互补,相互牵引,把12个特色小镇串成乡村旅游项链,建立乡村旅游系统,整体发展旅游业,把游客引入千家万户,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筑牢特色小镇产业支撑。

成效显现

从2014年新区在张家楼镇和海青镇开始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开始,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

佟海燕说,一年多来,按照新区主导、镇街主力、企业主体的“三主模式”和规划为先、设施为要、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根、特色为本的“六为路径”,采取“五抓五促”,快速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城镇的生态环境、镇域承载力、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和提高。

为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新区还重点推进了“一改,一街,一园,一迁”四个一工程。在资金投入方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重点实施投资13.6亿元的109个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其中2015年计划完成投资7.4亿元。

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成效开始显现,不仅居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镇街也陆续走出了一条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的路子。

最显著的变化是镇容镇貌。在采访的每一个小镇中,记者都可以从规划建设图和实际体验中,切身感受到现在和过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前的小镇,更像是一个大农村,道路不畅,尘土飞扬。现在,小镇开始有了小城市的面貌,街道变得通达了,街面整齐、干净,布局合理,甚至有的小镇俨然已被打造成了一个旅游景区。

随着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被吸引过来,特别是那些有着特色产业的小镇。比如,安溪铁观音集团参与了海青茶业综合体项目的后期运营管理,中信证券资本参与泊里镇特色小镇全域打造,卓达集团参与琅琊镇特色小镇建设,北京伟光汇通文化旅游参与铁山街道特色小镇建设等等,已撬动社会资本多达100多亿元。

企业盘活了闲置资源,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改善。通过实施特色小镇+休闲农业、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当地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工资收入大幅提高。而特色小镇+电商的实施,则加快了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产品销售收入。

正如佟海燕所说,西海岸新区通过特色小镇建设,产业兴了、环境美了、旅游火了,农民笑了。

上一篇:暑假趣事400:暑假有趣的游玩作文下一篇:小饭桌转租临时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