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2024-05-09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精选11篇)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篇1

一、提高把方向的能力。领导干部是领头雁,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个方向问题。方向就是旗帜,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是党员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方向不对,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在这个问题上,领导干部千万不能含糊。不能只顾埋头拉车,不顾抬头看路。把方向,就是要带领大家坚决服从党的决议,听从党的召唤,把所领导的单位、部门建设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结合部队当前实际,就是要认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围绕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物资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引导大家强化战斗精神,提高素质能力,为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提高理大事的能力。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不同,领导干部主要是抓大事,抓主要矛盾。局领导多次强调,部门领导要“抓大事、把方向、解难题”。我任领导干部已经不短时间了,但是单独负责一个部门工作的经验还不是很丰富。经过学习教育,我对此有了较深的体会。领导干部具体工作做多了,一是可能影响一般干部的积极性;二是容易陷于具体工作,抽不出时间进行理性思考,而且领导干部精力也有限,难以做到事必躬亲。领导干部抓大事,一要注意培养队伍,二要帮助解决急难险重任务。

三是提高协调的能力。协调是领导干部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单位之间、部门之间和不和谐,很关键的一条就是看领导善不善于协调。当前我局实施了分段管理的采购机制,部门之间业务衔接多,工作交叉频,必须加强协调,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局业务建设。搞协调,就要讲究工作方法,不利于团结的方法不采用;就要按职责办事,不缺位、不越位;就要破除本位思想,树立大局观念和意识。

四是提高示范的能力。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从一定的意义上讲,先进性和示范、表率作用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俗话说,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主要靠的也是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江主席讲过,一个单位的领导干部精神状态越好,组织领导水平越高,部队的凝集力战斗力就越强。领导干部提高示范能力,一要以振奋的精神状态鼓舞人,要以旺盛的精力和满腔的热诚投入到工作中去。二要以很强的工作能力来激励人。虽然领导干部大多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仍然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带头学习新知识,增强新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以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影响人。文件材料的审阅、报表数字的核查、工作细节的把握,都要严谨细致,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改进领导作风要着力四个突出 篇2

在思想作风上要突出一个“进”字,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首先,要加强学习,做刻苦学习的表率。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从实际出发,多学一些历史、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多关注一些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发展的新动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从而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和自己的实践,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代国际国内局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不断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和开放性思维,不断进行观念更新、体制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其次,要坚持学以致用。领导干部要把理论学习与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与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做到既刻苦学习,又开动脑筋。对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理性的思考,在深入思考中谋划全局,在深思熟虑中进行决策,在开动脑筋中推动工作。评价一名干部学习如何?不能光看表达上的“嘴功”,更要看理论联系实践的“做功”。不能以只读了多少本书、记了多少笔记、写了多少体会为衡量干部学习好差的标准,关键要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真信、真用、真做。只有切实把学习理论成果转化为理论信念,转化为思想作风上的进取精神,转化为解决本单位工作、思想等实际问题的具体行动,这样的学习,才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三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套。所以,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作风上有所进取,必须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五种精神”。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经常地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解决好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的问题。二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克服惰性心理,解决好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三是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消除畏难情绪,解决好只强调困难多多、精神不振的问题。四是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解决好光图形式、虚而不实的问题。五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解决好“身入而心不入”、“浮误”而不“服务”的问题。通过牢固树立这五种精神,使我们的事业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在工作作风上要突出一个“实”字,情系群众,办好实事

天下之势,常系于民。民心顺了,则一顺百顺,一兴百兴。一句话,就是要事事处处关心群众的生活,关注人民的喜怒哀乐。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反映民情敏锐而不迟钝,了解民意准确而不偏误,解决问题迅速而不拖拉。

情系群众,归根结底是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正把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缺好的思路、好的典型、好的措施,许多工作办不好,症结在于抓落实不够。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当前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工作不落实、不扎实、不切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抓落实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言行一致,崇尚实干。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实干兴党、兴帮、兴业,空谈误国、误事、误人。贪图虚名只能招来灾祸,搞形式主义,只会自欺欺人。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顺于民意,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的富裕作为“第一目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谋实惠。

在领导作风上要突出一个“正”字,率先示范、科学决策

改进领导作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不能习惯于过去的作法,要加强调查研究、端正工作态度,从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上解决问题。

改进领导作风,最主要的是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是改进领导作风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更要改进领导作风,广泛深入听取各方面意见,做到:一要由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决策向民主决策转变,以防止和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二要由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不能单凭领导者个人的经验、阅历知识、才能、胆量来进行决策。三要由简单决策向复杂决策转变,不能简单盲目拍板、简单决策,而应多注意调查研究、复杂思考、系统分析,力求多赢,尤其是善于从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中,突出独创性;从现实与未来的结合中,突出超前性;从需要与可能的结合中突出创新性。四要由静态、封闭决策向动态开放决策转变。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审视决策对象,把握对象的现状,预测对象的趋势,并善于根据实际变化不断修正完善,以使决策最终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五要由定性决策向定性、定量决策转变。在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时,不仅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定性分析,深刻了解各种机制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必须找出其中的某些数量关系,并根据这些数量关系找出最优发展或最优决策方案。六要由微观决策向宏观战略决策转变,使决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提高整体竞争力。

在生活作风上要突出一个“严”字,严以律己,清正廉洁

—要慎用权。权力是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可以有益于单位、部门的发展,更好地为企事业作贡献,为职工群众谋利益。用之不当,必将影响工作,祸害群众,糟蹋人生,断送前程。我们每一位干部,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人生观,从思想深处解决当官为什么、有权干什么、用权图什么的问题,使权力的使用上下有限、左右有度,防止权力的瞎用和滥用。此外,在慎用权方面,还要教育自己的亲属、子女、包括身边人不利用自己的职务、地位拉大旗作虎皮,搞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要慎所欲。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里的“无欲则刚”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不属于自己的不要;二是即使属于自己的,也要取舍有度。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面对“诱惑”顶得住,听到“非议”站得稳,身临“攀比”立得正。不贪吃喝玩乐,不图名利地位,始终保持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

三要慎交友。市场经济及人性化管理,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但对领导干部来说,在繁杂不等的人员中一定谨慎交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领导干部不能情有独钟于富单位、好单位,更不能以不讲原则取悦老板傍大款,或与老板、大款称兄道弟。要多接交“穷朋友”,不忘“穷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

四要慎所好。上有所好,下必甚蔫。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领导干部的个人爱好,投其所好,求得欢心,最终实现自己的私欲甚至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头脑清醒,择其所好,隐其所好,正其所好。对投其所好者,要拒之有理,拒之有力。对别有用心者,更要严肃批评,适时换人。

五要吐真其微。事之成败,皆由小生。市场经济、灯红酒绿、世态纷繁、诱惑很多,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经受考验,有的站得稳了,有的倒下了。事实告诉我们,小毛病、小贪心、小意思等虽不起眼,但日积月累,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滑向泥潭,走向深渊。“千丈之坝,溃之蚁穴。百尺之室,焚之隙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每个领导干部都要认真把好“苗头关”,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于细微之处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思想上高筑拒腐防变的大坝。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篇3

发布时间:2012-2-6 11:35:05文章来源: 中国反腐倡廉网阅读406 次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传播器”和“放大器”,这既为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难得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网络成为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对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舆论格局的影响日益深入,已经成为重要的大众传媒、社情民意的晴雨表和群众表达诉求的新平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不断高涨,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予以回应。在“人人持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广大群众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公共事务,表达诉求。可以说,网络已经成为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积极通过网络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特别是对涉及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件及其舆论及时作出回应,切实为广大群众答疑、释惑、解忧,从而有效疏导公众情绪、化解矛盾纠纷。另一方面,网络舆情鱼龙混杂,急需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加以引导。网络上的信息十分丰富,但也存

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实消息、不健康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等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利用网络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这就需要广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主动进行网络舆情分析和监管,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准确把握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党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领导干部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不断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不断提高。但也应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思想上对网络舆论引导不重视。一些领导干部不愿上网,对“网人、网事、网论”抱有鸵鸟心态,认为眼不见为净,与广大群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高涨热情形成强烈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上的一些小问题最终演变成网络上的大事件,然后又从网上虚拟社会蔓延到现实社会,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二是在网络舆论引导措施上不得力。一些领导干部虽然对网络舆情比较重视,但在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上仍然墨守成规,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传播的特点,不会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处于被动地位。

多措并举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新形势下,广大领导干部应充分认识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事关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从而不断增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的自觉性。一是做好网上接访,着力提高网上科学执政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关注网络舆情,正确对待和及时处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网上联络平台,通过与网友座谈、邀请网

友“灌水”、“拍砖”等方式,与网友开展互动交流,做好网上群众工作。二是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网络媒体作为新兴媒体,其发展方兴未艾,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广大领导干部应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发展,认真学习网络媒体知识,熟练运用网络媒体,确保网络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三是创新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面对网络媒体强势发展的新形势,领导干部应善于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各种力量,明确工作责任,不断壮大网络主流舆论,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比如,可以建立网络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网络动态,把握网络舆情,并把科学分析网络舆情与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网络发布机制,善于抓住关键时机,及时公开信息,牢牢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本文转引自《人民日报》,作者胡线勤,为中国报协网总编辑)

谣言止于真相 让群众掌握真理

发布时间:2012-2-6 11:08:00文章来源:中国反腐倡廉网阅读588 次

开放多元的传播环境下,要让真相跑赢谣言,让群众充分掌握真理,要求公共机构和每一个公民,都要做负责任的传播者,形成有责、有序的传播新秩序,使社会变得更加健康、成熟起来。

春节期间,两则子虚乌有的消息在网上一度传得沸沸扬扬:一则来源于境外媒体,称北京地区存在发生核泄漏的危险;另一则虽没有这么耸人听闻,但也关系到百姓日常生活,国内有媒体报道称北

京将实行“菜刀实名制”,顾客买菜刀需要出示身份证并登记备案。很快,这两则消息得到辟谣或澄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万钢明确表示:报道纯属无中生有,严重失实,核反应堆处于冷停堆工况,并没有运行,就更别谈核泄漏,以及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了;北京警方表示,除购买管制刀具需要出示身份证以外,北京并未出台任何关于“菜刀实名制”的新规。

近年来,从“抢盐”风潮到香蕉致癌等**,因不实消息传播造成的荒诞事件时有出现,无不对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干扰,给相关利益群体带来损失。事实证明,谣言面前没有赢家,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也会对普通公众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不仅如此,一些谣言还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

社会生活需要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必须直面谣言的干扰。人们相信“谣言止于智者”“真相最有力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网络时代,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谣言也可能遮蔽真相,谣言有时候比真相更吸引眼球。

谣言的杀伤力与传播力警示,在网络环境下,悄然间,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权威信息来源的政府部门、公共机构和媒体,如何学会适应传播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如何让真相不被谣言遮蔽、真理不被谬说损伤,如何让真相跑赢谣言、让公众掌握真理,考验着传播链条上每一个环节。

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政府等权威部门要有作为。新的传播环境下,要求政务活动更加公开透明,有了质疑及

时回应,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主动说、尽快说、如实说。发现谣言苗头,及时、理直气壮地公布真相,澄清事实,让真实、真相挤压谣言的空间,让谣言“见光死”。要遵循新的舆论环境下的现代传播规律,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采取不同的发布、沟通办法,注重传播实效,与群众诚恳交流,表达更加人性化,赢得更多受众认可。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带头遵纪守法,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不断提高公信力。

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媒体要负起社会责任。相对于自媒体,公共媒体如果采信和发布不实信息,其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危害面更大。因此,在当今信息来源更加多元,但也可说是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公共媒体更要睁大眼睛,对信息的真实性小心求证,不能为了争时效、抢眼球而放松把关,助推谣言传播。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有赖于公民提高甄别谣言的能力,培养成熟理性的心态,承担公民责任。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公众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传播者,也承担一定的传播责任。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这就要求作为一名公民,要做到“智”,就要有意识地锻炼提高辨别谣言的本领,要提升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避免成为谣言的接棒者、传播者。一个成熟理性、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对那些看起来有点耸人听闻,而消息来源又不甚权威的信息,不妨多留个心眼,让信息多“沉淀”一会,过过脑子,有条件还可以自己求证一下,不要轻率地把似是而非的信息传播出去。

公民不仅可以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地缘优势、专业优势,主动参与阻击谣言,消除谣言。“谣言粉碎机”“真相挖掘机”等民间组织对谣言的反制就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这也是民间力量自发承担传播责任的体现。

要减少谣言的产生、传播,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还要让真理战胜谬误。要有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依然可能对真相视而不见,依然可能对谣言坚信不疑。所以,公共机构和媒体,还承担着传播真理、凝聚共识的社会责任,要通过各种方式、途径理直气壮地宣扬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相、真理要大声讲,要用理性态度、科学观点消解偏激的情绪、固执的偏见,让错误的价值观、不实的谣言没有生存的空间。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篇4

政法干警申论辅导:要提高的四个能力 http:// 2011-08-25 来源:国家公务员网 【字体:大 中 小】 考生要想在申论考试中一举成名天下知,必须努力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材料处理能力 材料处 的基本工作之一,因此也是考生复习申论应当重点准备的项 目。材料处理主要是指考生要迅速阅读给定资料,准确理解材料内容,把握材料主旨,明确 材料所谈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整体上对材料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同时,考生要概括给定资 料各部分的内容,提炼要点,整合要点,对材料有具体、深入的了解。材料处理是考生作答 申论的基础。为提高材料处理能力,考生应制定一个这方面的训练计划,重点训练快速阅读 能力和提炼要点能力,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用信息。(二)思想表达能力 思想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生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二是 考生要把自己的思考恰当地表达出来。考生的思想能力主要表现为判断能力。许多申论材料 都是辩证性的,包含不同的观点。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考生要在各种观点中迅 速判断哪种是正确的。例如2009年国考申论中对提高粮价的争议,就需要考生作出自己的判 断。观点正确与否,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是否真正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具备较强的 判断能力的考生,才能在申论作答中展现出独立的思想性,形成自己的见解。是否有个人的 合理的见解,是申论考官最重视的,也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同时,考生也要锻炼表达技巧,把自己的思考用最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表述要连贯,思路要清晰,结构要合理,语言要规 范,才能获得考官的肯定。(三)社会问题储备 申论考查的都是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考生要主动去了解我国 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了解解决办法。社会知识储备流程为:一是广泛搜集重要社会问题 或社会现象;二是明确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准确概括问题的本质;三是围绕问题进行 深入地分析,了解原因和对策; 四是形成规范的备考材料体系,应包括问题本质、深入分析、有关政策、相关的名言警句、评论范文五大部分,建构一个完整、严密的知识体系。考生最 好建立一个近年主要的社会问题储备库。(四)理论政策储备 理论政策水平体现了公务员的政治素养,因此考生要加强理论政策 的储备。在申论的作答中,理论政策储备影响到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主旨、判断正确观点以及 文章的深度,是考生必须要引起重视的项目。当前中国最重大的理论就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考生不仅要对这两大理

领导干部要带头提高学习能力 篇5

胡主席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全党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作用,决定了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必须发挥好示范和导向作用,带头提高学习能力,努力学得更多一些、钻得更深一些、用得更好一些,争做学习型领导,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善学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怎么学习”的问题,从理念方法上增强学习功效

一是要勇于超越传统,学习理念求“新”。其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是一辈子都面临的课题,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领导的本质是学习,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要把学习作为生存发展之道来追求,作为履职尽责的第一需要来践行,作为生活常态来坚持,信奉“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没有毕业、只有毕生”,始终保持学而不厌、学而不止的旺盛学习热情。其二,树立“团队学习”的理念。我们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之所以称为“型”,其内涵就不是个体的而是集体的,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是一种整体氛围、整体形象、整体模式、整体素质;是把个人学习提升到团队学习的境界,把个体智慧在更高基础上形成团队智慧,从而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习优势、智能优势,促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提高。其三,树立“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理念。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形成思路,在工作中深化认识,在不断实践中再学习、再认识、再深化,才能不断提高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要以工作任务为主体,围绕有效履行职责深化学习;要以重难点问题为牵引,在解决制约部队建设的重难点问题中提高能力素质;要以实践锻炼为基础,在参加大型活动、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锻炼;要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在攻坚破难、把握特点规律中锻造创新品质。

二是要坚持多法并举,学习方法求“活”。其一,坚持“博”与“专”的统一。既要博览更要专攻,在增加知识面的同时,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当前最紧迫的就是要按照胡主席的要求,提高“三种素质”,增强“四个本领”。其二,坚持“学”与“问”的统一。一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实现。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借鉴、博采众长,在吸纳别人的有益智慧中启迪思维,在与同事的思想交流中完善自我;要坚持群众路线,自觉以谦逊的态度和不耻下问的宽阔胸襟,善于问计于基层、问计于官兵,最大限度地挖掘群众中蕴藏的巨大能量,获得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思路。其三,坚持“读”与“思”的统一。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知识变成力量的途径。要坚持带着问题读书,联系实际思考,力求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系统的、独立的东西变为相互联系的、粗浅的东西变为精深的、感性的东西变为理性的,真正在思考中领悟真谛、把握规律、辨明是非,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坚持“看”与“记”的统一。毛泽东同志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看书百遍不如笔记一遍。要养成“勤动笔”的良好习惯,多读多记、多思多写,对一些必备知识,不仅要记在纸上,更要记在脑子里;不仅会拿来就用,更要融会贯通,反复学习揣摩,形成真知灼见。

三是要排除各种干扰,学习心境求“专”。其一,要减少应酬挤时间学。要善于把零碎时间利用起来,特别要按照胡主席“领导干部要少应酬多学习”的要求,以“入世”之心干事,以“出世”之心交际,少些应酬热心,多些学习静气,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学习,特别是要善于把

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其二,要身心投入钻进去学。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只有潜心才能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学有所成,绝没有其它捷径可走,要防止和克服浅尝辄止和盲目满足情绪,坚持“钻进书本”,反复读、仔细品、系统学,切实领悟实质、把握精髓,融会贯通。其三,要持之以恒不间断学。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挤要钻,更要长期坚持,日积月累,要以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坚持数年必有好处”的韧劲,锲而不舍,执著苦学;要见缝插针,化整为零,抓住一切可学之机,学习一切有用知识,积少成多,厚积薄发。其四,要淡泊名利静下心学。名利思想过重,就没有心思学习,要自觉排除干扰,把学习作为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性情的一剂良药,努力学习、勤奋学习,使自己拥有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雍容大度,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获得绵绵不绝的智力和精神支撑。

践学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根本,领导干部要积极探索“如何转化”的问题,在学以致用上推动发展实践

一是坚持学以固本,在坚定理想信念上见成效。其一,强化旗帜意识。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历史地位,带头学习研究七个“为什么”重大理论问题,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划清是非界限,坚持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做到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其二,强化宗旨意识。深扎“血脉在民、植根于民”的思想根基,做到无论社会环境怎样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无论利益格局怎样变动,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不能变;无论执行什么样的任务,都要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其三,强化军魂意识。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自觉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的影响,对社会思潮、思想动态、突发事件等,要见微知著、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确保经受住重大政治风浪的考验。其四,强化号令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在行动上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规定,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和部队高度集中统一。

二是坚持学以增智,在提升思维层次上见成效。其一,破除“贪多图快”的粗放思维,确立起“好字优先、量质一体”的效益观念,做到主观与客观、速度与质量、形式与效果、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其二,破除“单纯应战”的传统思维,确立“平战结合、双应一体”的打赢观念,在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的基础上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在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锻炼提高打赢战争的能力。其三,破除“重堵轻疏”的片面思维,确立起“以人为本、管育一体”的治军观念,做到管人更要育人,严下更要严上,有禁更要有疏,使从严治军的一切举措都有利于官兵的成长进步。其四,破除“墨守陈规”的惰性思维,确立起“勇于开拓、扬弃一体”的创新观念,以创新的精神谋发展,用创新的办法解难题,不断推动部队建设发展进步。其五,破除“闭门建设”的狭隘思维,确立起“互为支撑,军地一体”的融合观念,努力创造军地协调、优势互补的新局面,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坚持学以促建,在谋求事业发展上见成效。其一,要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善于在学习上级方针政策、指示要求中想大局、谋大策、抓大事,在分析上情与下情中把握部队形势,从顺境中预见可能出现的挫折,从稳定中找到不稳定因素,培养战略思维和研断能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其二,要把握工作的规律性。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规律,力争把各种实践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做到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按规律办事,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其三,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当前要着力围绕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提高领导信息化建设的本领;要围绕当前兵员成分的新变化,不断强化基层干部组训施教、知兵带兵、安全管理等基本功;

要围绕实现“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研究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结合渗透和具体化问题,使之真正内化为官兵的坚定信念、外化为官兵的自觉行动。其四,确保工作的科学性。从增强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入手,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强化集体领导功能,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决策的科学性确保工作的科学性。

组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识才能力 篇6

组工干部要努力提高识才能力

凝聚人才,吸纳人才,尊重爱惜人才是我党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识才能力则是落实组织工作的关键。组工干部的识才能力取决其自身的全面素质,素质高则识才能力强,否则相反。所以提高识才能力的过程就是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一、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

民的思想,破除小山头、小圈子思想,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组工干部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要破除识才选人拉小山头、建小圈子思想。组工干部不能把部门优势和岗位优势当成自身优势,要客观公正评价干部,特别是对你有看法、有意见的同志,要一视同仁,要与人为善,不记恩怨。组工干部要广交朋友,广交朋友是为了广泛了解干部,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要了解,要广交朋友,不然,对干部情况不了解,也就谈不上选人用人的公道正派。但交朋友要把握好度,过于密切,无话不谈,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选拔人才要坚持五湖四海,要有颗平常心,要公道正派地为党和人民选好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组工干部要有宽阔的胸襟,宽阔的胸襟蕴涵着一个干部的大气和豁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组工干部识才必须要有宽阔的胸襟。只有这样,才能慧眼识人,当好“伯乐”;才能视野开阔,兼听则明,不偏听偏信。才能乐于和善于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以形成较为全面的评断,提出比较正确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王伦、宋江都是梁山寨的头领,王伦心胸狭窄,容不得强于自己的人。林冲、杨志等好汉来投奔时设置层层障碍,后来被杀了;宋江文不如吴用,武不及李逵,只因胸襟似海,情义如山,得到众英雄的拥戴,换来“忠义堂”的兴旺。山大王尚能做到这样,新世纪的共产党人,更要超越他们,以非凡的气魄、更广阔的胸怀,去发现人才、推荐人才,使我们所在的部门和单位呈现出人尽其才、人才辈出、事业兴旺发达的崭新局面。

二、真正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光荣,嫉妒排挤人才可耻的理念,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党中央明确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曾庆红同志说,要以广阔的视野去发现人才、爱惜人才,否则就会埋没人才,甚至糟蹋人才。在我们组工干部心里更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光荣,嫉妒排挤人才可耻的理念。当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而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当年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诸葛亮的茅庐请其出山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子虚县重视人才工作:2002年在全县摸底调查掌握乡土人才的情况,并聘请十多名有专长的土专家到县委党校任兼职讲师。2003年起每年从县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各行各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人才。

发展党员是组工干部为党吸纳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的具体工作之一。现在农村党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党员带奔能力不强的问题。一些党支部多年没有发展党员,并不是单位没有优秀人才,而是个别党支部负责人想稳坐支部书记的位置排挤人才。还有的党支部为了应付上级党委,发展党员不讲质量,成了武大郎开店,用矮不用高。这些同志之所以排挤人才,就是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坚持认真多读书,读好书,克服浪费时间的不良习气,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组工干部刻舟求剑似的凭原有的知识,凭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和地位从事选人识才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特别是基层组工干部存在学风不浓的问题。子虚县乌有镇张家塘村在2004年6月发展党员时,未经党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发展了三人为中共预备党员,镇党委又未将三人的入党材料报送县委组织部审查通过的情况下批准其为中共预备党员,违背了《党章》和省委组织部的有关规定。这与单位负责人及组织委员缺乏学习有很大关系。组工干部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要赢得党员干部的信赖,必须学得更实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悟得更透一些。一方面要精通业务知识,掌握看家本领,成为组织工作的专才。在识人方面,要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条例》中规定的六条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在党政领导选拔任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为我们从事干部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组工干部要把《条例》作为练好业务基本功的重要教材,结合工作实际刻苦钻研,努力作到对条例的内容了如指掌,对条例的要求了然于心。另一方面要熟悉经济、法律、科技管理知识,成为广采博闻的杂家。组工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既懂得政治又懂得业务的人才,才能在认识上,感情上与人才拉近距离。

四、坚持群众路线,聆听群众呼声,不断发现人才,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古人云:“春江水暖鸭先知”,推荐人才要突出群众性。如果组织部门的领导只坐在办公室里听取汇报,不深入基层,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就会出现“到党校学习三个月,不如和领导坐上十分钟”的怪现象。人们常说“人才出众”,除了有人才高出于众的意思外,还有人才出自于众,人才由众人推出的意思。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在选人的问题上,要注重社会公论,不能感情用事。”坚持干部推荐工作的群众性,是防止感情用事、公道正派选人的重要保证,也是衡量选人用人是否公道正派的一个重要尺度。广大干部生活在群众之中,工作在群众之中,其道德品行群众

最清楚,能力作风群众最了解,对他们的选拔任用,群众最有发言权。开辟合适的渠道,让群众充分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是选拔任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一要大力拓宽推荐渠道,要把单位推荐、组织推荐和领导署名推荐、个别谈话推荐、个人“毛遂自荐”结合起来,防止推荐对象的“圈子化”。推荐的渠道多了,选人的视野广了,就能淘沙沥金,优中选优,把最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最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干部推荐上去。二要严格规范推荐程序。要树立“程序是公正的首要保障”的意识,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和要件进行推荐。民主推荐应事先拟定推荐工作方案,就推荐的程序、内容、条件、对象等做出具体规定,在整个推荐过程中严格执行,切实防止推荐程序的简单化和空泛化,确保推荐工作在群众中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三要科学运用推荐结果。要对不同职务层次人员的推荐票分别统计,综合推荐的环境、背景等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防止片面地“以票取人“。要充分结合平时考核情况和群众反映,客观全面地看待每一位干部的德才和政绩,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用干部的参考条件,而不是决定条件。

党员干部要提高抓落实的能力 篇7

“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年轻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抓落实的能力。是否具备抓落实的能力,是检验党员干部的一块试金石。反对空谈、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能否把工作落实到位,不仅反映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能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也直接体现了党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过往取得的成绩,都是干出来的。始终坚持从严从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把狠抓落实贯穿工作始终,广大党员干部才能有所成长、有所作为。

一、抓落实必须坚持原则。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领导干部在抓落实上就应该真刀真枪,对出台的政策、部署的任务,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盯住不放、一抓到底;就应该出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做则必成、做就做好。各级领导干部应靠前指挥、靠前指导,当好“施工队长”,努力形成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才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变形不走样。现实中,少数年轻干部存在只顾本地区、本部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而不顾整体利益、人民利益的情况,不愿抓落实;有的则因为可能遇到困难、阻力而不敢抓落实。无私者无畏。广大年轻干部只有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在抓落实中坚守原则,不为私利所动,不为困难所惧,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抓落实,就是要增强意识、提高能力、务实作风、抓出成效,把每项工作都往实里走、往深里做。当前,最要紧的就是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实际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对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调子抓好贯彻落实,不打折扣、不搞变通。“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落实之要,不在于形式上多么轰轰烈烈,而在于说到做到,抓有重点,一抓到底,抓出实效。“无谋不行,无行不达”,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当坐而论道的空谈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美好愿景才能成为亮丽风景。

二、二、抓落实需要迎难而上。

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把工作落到实处,很多时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没有狠抓落实的担当,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就很难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推进下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在实践中坚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信念,锤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品格,才能涵养“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信心和勇气。抓落实,就要有狠抓不放的决心,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做;应该担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努力推进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地开花。要大力抓落实。抓落实体现的是政治站位的高低,体现的是“四个意识”强不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付诸行动。要提高站位抓落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好党中央部署工作的落实,不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不等、不拖、不推,确保令行禁止、执行到位。要领导带头抓落实,作为“领头羊”,领导干部要敢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用狠劲和韧劲抓落实,用激励和约束来推动重实干氛围的形成。工作能不能抓扎实、真落实,反映的是执行力落实力强不强,取决于思想的总开关拧得紧不紧。工作落实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蜕化,初心使命淡化,责任担当弱化。譬如,缺乏应有的事业心责任感,有心当官,无心做事,心思和精力没有放在工作上;习惯于举拳头、喊口号、拍胸脯,知与行、说与做严重脱节;乐于干立竿见影的事情,不愿做滴水穿石、燕子垒窝的工作;只求差不多、过得去,粗枝大叶,应付了事,敷衍塞责;热衷于争名号、抢彩头,倾心“轰动效应”“门面工程”;认为“不出事就是有政绩”,图安逸、守摊子,不思进取,甘于平庸。凡此种种,都是影响和制约工作落实的深层症结,必须从思想源头上加以纠治和解决。

三、抓落实贵在持之以恒。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抓落实,就要有常抓不懈的恒心和毅力。广大党员干部需要认识到,抓落实是个过程,也是常态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稳扎稳打,一锤一锤接着敲,才能把钉子钉实钉牢。只有根据时间表、路线图,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不留空白、不造烂尾,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要严格奖惩抓落实,加强工作督查和考核,对绩效突出的单位给予转移支付、项目安排、指标倾斜等方面的支持,对任务完成不好的地方要通报曝光,对落实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要严肃问责。抓落实要一抓到底,领导干部要坚持既挂帅又出征,既定盘子,又理路子、开方子,紧盯基层反映的老大难、久拖不决的“硬骨头”、易反弹复发的老毛病,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抓落实要追责问效,坚持事前问责常提醒、事中问责多督促、事后问责勤诫勉,防止和克服“雨过地皮湿”等问题,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把末端问效贯穿工作指导全过程。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对领导干部而言,工作中既要有谋定后动的思考力、决策力,还要有谋定快动的执行力、行动力,通过改革攻坚克难,创造性推进工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推动工作落实具有相同的道理。只有坚守一个“恒”字,日日为继、久久为功,不达目的不罢休,才能收到成效。倘若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掘井很多,却见不到水,那就会落空。事实证明,没有结果的落实不叫真落实,是典型的空转空耗。

四、要提高站位抓落实。

抓落实是做好工作的硬要求,也是

讲政治的硬标准。一个党员干部是否对党忠诚、对人民和事

业负责,看其抓落实的心态、状态和姿态,便一目了然。政治

判断力高、领悟力好、执行力强,抓落实就会用心用情用力,再重的担子也敢担,再难的事情也敢做,再险的山头也敢攻。党员干部一定要把抓落实当作头等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看待。上级定下的决策,坚决执行;上级部署的任务,坚决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坚决干好。这样,政治上清醒坚定,落实就会添动力增定力,工作才能抓得紧、抓得细、抓得实。如果缺乏政治头脑和政治眼光,在执行上就会虚应故事、应付差事、马虎从事,满足于在会议上喊落实、在文件里写落实、在电话中叫落实。如此表态多调门高、动静大行动少,落实便会徒有形式、走走过场,何来价值创造可言,何谈“忠诚”二字。能办的事马上办,难办的事想方设法办,需要协调的事合力去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工作往深里抓、往实里抓、往细里抓。培养敢于担当的品格,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敢于较真碰硬、迎难而上,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对策,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努力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要牢固确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坚决破除做样子、摆架势、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真”字当先,“实”字打底,察实情、谋实策、办实事,找准矛盾问题,理清工作思路,定实对策措施;增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勇于“滚石上山”“推车过坎”,奋力攻坚克难,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发扬钉钉子精神,注重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驰而不息、锲而不舍,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见成效不撒手,不达目的不收兵;强化领头雁作用,既挂帅又出征,脚踏实地,躬行实干,稳扎稳打向前走,切实在引领抓好工作落实中开创新局面。

五、要明确标准抓落实。

用什么标准做工作,决定工作的力

度、推进的速度、实现的程度。在抓落实上,只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收到高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抓落实的硬核标准。要把党中央部署的任务完成好、工作落实好,必须要有世界眼光、大局观念、勇争气魄,方能与之相匹配、相吻合。坚持用“行业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来指导抓落实、衡量抓落实、检验抓落实、促进抓落实,才能做到“真正落实”而不是“虚假落实”,“全部落实”而不是“选择落实”,“有效落

实”而不是“无效落实”。如果在抓落实上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思想上松松垮垮、标准上随随便便,工作上凑凑合合、落实上虚虚实实,其结果就只会落空,白白浪费时间和资源,贻误改革发展大业。

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究竟怎么样,都能从抓落实的标准、力度和质效中反映出来。事实证明,党员干部作风实、能担当、本领强,才能谋事求真求实,担事尽职尽责,干事善作善成,在本职岗位上当好奋斗者和实干家,创造经得起历史、群众和实践检验的工作业绩,交出创业有为、担当无愧的优秀答卷。对党员干部来说,衡量能力素质最见真章的标尺是工作实践;工作业绩如何,最根本的是看抓落实的实际成效如何。

六、要强化责任抓落实。

对党员干部来说,抓落实是责任所

系、职责所在,必须牢固树立“抓好落实是本职、抓不好落实

不称职、不抓落实是失职”的理念,自觉承担起自己应担的责任,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履行职责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一路鲜花,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障碍、遇到各种矛盾风险,退却是懦夫、回避是软蛋、推脱是滑头。唯有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冲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责担难担险,敢于克难化险开局,才能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把痛点变成“突破点”,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领导机关要坚持脱鞋下田察实情、服务基层出实招,开展“蹲连住班”式调研、“有的放矢”式指导、“授人以渔”式服务,以“零距离接触”掌握“零水分情况”,以“手把手帮带”让基层“实打实进步”,用务实扎实的表率形象引领群众。党员干部要把抓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当习惯来养成、当功夫来磨砺、当文化来涵养,自觉做好每天必做的工作,坚持好每天必坚持的制度,查到每天必查的点位,与区中干在一起、累在一块,用自身模范行动感召群众。

七、要端正作风抓落实。

作风问题,关乎形象,关乎落实。坚持用好的作风抓落实,才会方向正、路子对、举措实、效果好。要有只争朝夕的“快”作风。做任何工作,都有时间节点要求,只能提前,不能滞后,否则会影响全局、打乱全盘。要牢固树立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胜利的观念,只争朝夕抓落实,争分夺秒向前干,绝不能慢慢吞吞哼唱“明日歌”、晃晃悠悠等等再看,拖拖拉拉放放再说。要有分解共担的“细”作风。要把“十四五”规划的宏伟蓝图转变成一个一个能够实现的方案计划,细化成一条一条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分解成一项一项可完成的工作项目,做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抓落实合力,一个一个抓到位,一项一项落实好。抓落实重点在基层,难点在一线。唯有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往基层跑、朝一线奔,多些“亲历亲为”,少些“遥控指挥”;多些

“身至心至”,少些“只用耳听”;多些“埋头苦干”,少些“坐而论道”;才能以实干换实绩。要有连续作战的“硬”作风。抓落实具有艰巨性、连续性、长期性,不能一阵风后便放松,必须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连续作战,久久为功,方能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落实见到新气象、迈上新台阶。任何歇歇脚的想法、喘喘气的念头、松松劲的心理,都必须坚决根治。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精准严谨的工作常态,解决问题的工作习惯,在干事创业过程中,锤炼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好的作风推动落实,在落实中改进作风,以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任务在各个单位和部门有没有落地生根、有没有开花结果来检验作风的成效。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风险挑战面前,唯有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效。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尤须聚焦、聚神、聚力抓好落实工作,在落实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模式方法、优化制度体系、促进个人成长,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构建和谐机关干部要提高四种能力 篇8

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其中的机关干部作为主体,对推动和谐机关,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目前部分机关干部的现实表现却不容乐观,工作散漫、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明显落后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党性观念、宗旨意识退化所致,为此,笔

者认为打造和谐机关、构建和谐社会,须从提高机关干部四种能力着手。

一、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缺失,意味着发展动力和活力的丧失。无论从什么层面讲,创新能力都是极为宝贵的。而创新并不能凭空产生,乃是平时不断学习,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作为机关干部要强化创新意识就必须提高学习能力。要提高知识筛选能力,善于在众多的信息中抓取和选择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剔除无用的、过时的、虚假的甚至有害的信息。要提高知识提取能力,学会快速查找、检索、汇集所需的知识和信息。要提高知识消化能力,及时有效地将知识转化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和智慧。要提高知识再造能力,学会对已有知识进行改造、加工、提升、孵化、嫁接、组合和创新,从而垒造更高、更新的知识宝塔。

二、明确宗旨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服务能力是每个机关干部的必备素质,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牢固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把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崇高使命,坚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的根本依据。二是要真正了解群众所求,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情绪,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三是要真诚为群众办事,多做一些无人问津,但为人民群众所关切的事;多做对人民群众影响甚大的事;多做一些费时费力,但对人民群众长期有利的事。

三、加强锻炼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在艰苦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关键途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对机关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这正是大部分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所缺乏的,特别是刚出校门的年轻干部,他们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具有其他年龄层次干部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由于他们长期辗转“校门”、“机关门”,普遍缺乏基层工作的经历,对区情民情不太熟悉,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晓不多,特别是在处理基层复杂尖锐矛盾时往往显得点子不多,办法很少。必须要加强干部的基层实践锻炼,必须把他们放到城市建设一线、经济工作一线、矛盾纠纷一线磨炼摔打,通过艰苦复杂的环境、急难险重的任务去锻炼和培养,提高机关干部的执政能力。

四、把握全局意识,提高整合协调能力

随着党的领导方式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机关运行方式也要随之转变。机关许多工作的开展,不能单一地依靠行政命令,而要通过组织协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公共资源、行政资源来推动。这是新形势对机关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一个特殊要求。整合协调能力是一种统筹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提高整合能力,关键要学会沟通协调:有效的沟通协调不仅能调节人际关系,减少内耗,促进内部的团结、和谐,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而且能加强组织间的联络、协作,建立广泛、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使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可能;学会借力造势:要善于借智、借力、借势、借台,尽可能地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来推进工作,同时,还要善于宣传造势、扩大影响,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上级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更多地吸纳各种力量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共振、左右积极响应、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学会谋求共赢:要树立合作意识,善于从各自利益和需求的交汇点、结合点上寻找合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善于向合作者推销合作理念、合作愿景、合作方案,尽可能多地把各种的资源整合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在整合中,要学会适当舍弃、学会先予后取。正可谓: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要善于让利于人,想方设法让人得利,确保合作者各得其所,以谋求双赢、多赢、共赢。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篇9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管党员、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职责。组织工作的特殊性,对组工干部能力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必须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着重强化五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

一是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组工干部,要有执政意识,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执政形象。要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制度的积极拥护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实践者。要有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能力,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信谣不传谣,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永远忠于党的事业,经得起各种考验。在考核选任干部、发展党员等工作中,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认真贯彻党的政策精神,保证党的事业永远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上。

二是强化人本意识,提高知人善任能力。组织部门主要是做人的工作,也是最难做的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遵循人的发展和事业发展规律,切实为基层为党员干部服好务,不要高高在上,不能有特权思想。最大的效益来源于组织部,组织部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中,要认真贯彻党的干部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做到求贤若渴,善于发现人才,正确识别人才,科学评价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提高选贤任能的能力,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凝聚到党的周围。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开拓进取能力。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增强党员和干部队伍活力的催化剂。组工干部要善于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开创新局面。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只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有利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思路和措施,都要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事业新发展。

四是强化实干意识,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抓落实,求实效,力戒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成事之基、谋事之道。要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和组织工作中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实效性,为领导的重大决策当好参谋,使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更加切合实际、符合民意。

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四个能力 篇10

强化“四个意识”

一要强化廉洁从政、廉洁从业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给自己念念党纪国法,始终做到克己奉公、清廉自守;

二要强化自觉接受监督意识,把接受监督当作一种精神境界和自我需求,自觉将自己的行为置于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监督之下;

三要强化关口前移意识,企业领导干部要明确哪些应当做、哪些不能做,并针对廉洁从业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从教育、制度、监管、改革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力求遏制不正之风于初起之时,防范腐败现象于未发之先。

四要强化公正意识,努力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坚决纠正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纠正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职工群众利益的行为。

做到“四个敬畏”

就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敬畏权力,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给企业创造利润,为自己创造幸福,用不好则会害人害己,绝不能以权谋私、恃权乱为;

要敬畏法纪,严格以法纪规范自己的从政、从业行为,千万不要触犯党纪国法这条“高压线”;

要敬畏群众,真正树立公仆思想,真心实意为企业干事情、为职工群众谋福利,我们手中的权力是组织赋予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对不起组织的事情,不能因自己的过错给组织抹黑,要做组织放心、职工群众信任的好干部;

要敬畏历史,忠实履行职责,始终把干好工作作为自己干事创业的最高追求,使自己的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努力创造无愧于自己、对得起组织的工作业绩。

干部选拔任用要走出“四个误区” 篇11

误区之一:“善于弄钱”就能当干部。个别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加分析地把会弄钱作为入党、提拔的唯一标准。谁会为单位弄钱,谁在村里最富,就提拔他进领导班子或让他来当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笔者认为,当干部固然要具备经济头脑和经营才干,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经济头脑”。我们提倡守法经营,合法赚钱,兴办经济实体,减轻财政负担,这种会弄钱的人当干部越多越好。可是,有些人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漏税,钻政策空子,行贿拉关系弄钱;也有的靠向下属单位和群众索拿卡要、权钱交易弄钱。这样“善于弄钱”的人不仅不能当干部,还应根据情节轻重受到政纪法纪处理。

误区之二:“会出点子”就是好干部。当干部要会想办法、出点子。但是点子要出好点子,不能出歪点子,要对领导负责,对群众有利。有些人表面看起来点子挺多,但出的都是“鬼点子”、“歪主意”,什么请客送礼、行贿领导、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坑害群众等。这样“点子多”的人当上干部,就会损人利己,贻误事业,损害公仆形象。

误区之三:“能说会道”就是强干部。我们一贯提倡干部既要有“唱”功,又要有“做”工,既能说会道,有脚踏实地勤恳工作,反对只说不做。然而,某些领导干部偏爱“能说会道”的人,忽视了务实苦干的同志。他们看干部只听其言,不观其行;只听汇报,不辩真假;只看总结,不看实绩。有的干部作风漂浮,华而不实,吹牛拍马,骗取组织信任和重用。有的干部搞虚假政绩、短期行为,劳民伤财,只因能说会道,吹牛夸海,却不断荣升,群众反响强烈。

上一篇:第三课大树和小草下一篇:骑行淀山湖的游记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