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数学方法

2024-07-25

备战高考数学方法(精选8篇)

备战高考数学方法 篇1

如果你不在学习状态,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徒劳。首先要分析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备考冲刺的学习状态,是否能够主动并且持之以恒的学习。

此外,好的学习状态表现为专注程度。虽然你投入学习的时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投入学习的专注时间。很多同学沉迷于网络与交友,为了高考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少做一些与高考无关的事情。

2、补知识

准高三学生要利用这个假期整理一下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分析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是否完整,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和完整性是否足够。准高三学生要及时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

3、补能力

高考不仅考知识,还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个假期思考自己的运算技能、写作技能、实验技能等。尤其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存在哪方面的不足,就加强哪方面的训练。

4、补方法

备战高考数学方法 篇2

一、培养兴趣, 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打开学科大门的钥匙, 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内驱力,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主动性和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一方面, 我们信奉亲其师, 信其道, 听其教的道理, 所以真诚热爱每一位学生, 和他们聊天、交朋友, 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真情关注和无限期待。另一方面, 也是关键之处, 那就是在业务上下功夫, 显本领。所以, 我们从精神面貌到知识储备, 从板书设计到语言风采, 从教学方法到课堂点睛之笔都做到精心设计, 打造“精品”课堂, 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精细务实, 狠抓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想在高考中获胜, 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 所以我们特别注重第一轮复习。因为只有根基打好了, 达到了量的积累, 才能实现质的飞跃。第一轮复习也称知识篇。指导思想:全面复习, 抓住主干, 立足基础, 提高能力。具体措施:

(一) 回归课本, 综合交汇

带领学生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 但绝不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 而是站在更高角度全新认识所学知识。我们以课本为主, 重新全面地梳理知识与方法, 对课本知识进一步深化, 形成前后联系, 纵横比较的知识体系。

(二) 精备精讲, 讲究效率

备课是教学环节的第一关, 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从不吝惜在备课上下功夫。潜心钻研教材, 对比考纲和近年高考题, 抓住重点, 确定难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安排整节课的容量。备课中首先要过基础关, 还要体现能力要求。过好能力关对于数学老师来讲是本领的体现, 在实践中对于例题的选择我们有这么几点要求:一是模拟高考试题, 二是深入浅出, 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能力;三是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基础知识。高三复习讲整体, 讲系统, 因此我们设计的每一堂课都不是孤立的, 都要考虑到前后衔接, 力求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功夫用在备课上, 本领用在课堂上, 把握课堂必然要重在精讲。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详讲, 其他知识略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避免学生出现厌倦情绪和畏惧心理,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他们的大脑动起来。要切实遵循大纲符合教材, 不随意拓宽和加深, 不陷入偏、怪、难的歧途, 严格把握好知识的深广度。复习中不求难、求全、求快、求多, 引导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 自己总结, 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 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 精练精评, 注重效果

针对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与学生困惑易错的地方多练。根据高考的能力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 不搞撒大网捕小鱼, 不搞题海战术, 浪费学生的经历和时间。重点知识精练, 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使学生对常考的热情和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并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试卷和模拟套题的练习时, 我们从不从头到尾逐个讲评, 学生都会的题目只需蜻蜒点水, 一笔带过。讲评并非老师唱独角戏, 形式以多样化为好, 可以老师评, 也可以学生评, 还可以师生共评。

(四) 滚动复习, 温故知新

由于第一轮复习的时间较长,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遗忘的规律, 在记忆周期的临界点处重新加深记忆, 提高实效。所以我们全面把握教学过程的疏漏之处和薄弱环节, 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重温和再复习。并且每周一张配套练习以新带旧, 以旧促新, 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三、重点抓方法渗透, 综合抓能力培养

我们在复习中, 坚决摒弃多讲题和就题论题的重复式教学, 重点探究解题规律和技巧, 不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 而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 使学生扩大思维空间, 迅速找到解题思路。试卷讲评不能就题论题, 第一要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第二将典型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教师应该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迅速适应新课改, 迅速转变师生的角色, 把课堂交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让全体学生能在探索中理解知识, 掌握方法, 感悟教学思想。

四、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调节

高三学生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心理压力很大。这时我们要对学生心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 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告诉他们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并且结合教学实际传授给学生一些应试策略和临场发挥的基本技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以上是我在数学备考中的一些做法, 经过我“授之以渔”的施教, 以及我们学校“严管苦学”的管理, 我们坚持强刺激、多重复、低起点, 小台阶严要求的方针, 多流汗水, 少留遗憾, 尽我们最大努力, 为学校创造辉煌。

新课改的实施为每位教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相信, 只要我们教师按照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思路, 更新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定能走出备考中的误区, 在师生交流中提高成绩, 在精细管理中实现目标, 在不懈探索中彰显价值。

摘要:高考备考应培养兴趣, 狠抓基础, 重视方法, 调节心理。本文将就学生如果备战高考加以阐释。

数学高考备战策略 篇3

你是否觉得数学成绩总是忽上忽下,极不稳定呢?

你是否在考数学前总有或多或少隐隐的焦虑呢?

如今,数学在高考中的分量日益增加,“数学难”这一现象却依旧广泛出现。显然,数学已成为很多同学的拦路虎,下面将为大家带来一份数学高考备战策略,希望能让同学们有所受益。

问:高考复习期间做的数学习题越多越好?

答:学数学的关键并不在于做题的多少。我见过有很用功的学生把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都做过去,铺天盖地的试卷,耗费了他们不少的精力与时间。但是最终效果并不好。所谓的“熟能生巧”是建立在接触新知识上的,每当尝试学做新的题型,固然是要举一反三地练习几遍加以巩固。但在高考冲刺阶段,题海浩瀚,时间有限,要懂得做适量练习,拿捏得准什么叫做“少而精”。涉猎不同题型,找到软肋,重点击破。

问:怎样正确地做错题汇总并使其得到有效利用?

答:错题汇总是学习数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学生都有做错题集的习惯,即把平时做错的题目罗列在一本本子上。然而,往往有人辛辛苦苦地做着错题集,却无法从中获益。问题主要在于:第一,也许没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如果一股脑儿地把每张卷子上的错题摞到一块儿,那么也许里面有可以给予你警示的题型,也许还有你会做却粗心错掉的题目。这样的错题集就不是精华。正确的错题集应当是你经过篩选把值得记下的题目写下来,在旁边用彩色笔标注好易错点作为你对未来翻看这本错题集的自己的提醒。第二,做了错题集却不能静下心好好看。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许你会说没有时间看错题集。然而我想说,错题集是给自己加分的重要筹码,宁可少做一张卷子,也要腾出时间去让自己回顾错题,吸收经验,否则,做错题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问:应当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数学考试?

答:一些同学对数学考试一直怀有畏惧感,可能是几次考试挫败引起的。要知道,考试心态对考试的成败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有这样一句老话:“人难我难,我不畏难。”遇上难题,首先要做到稳定情绪,给自己增加信心。难题对于每个人都是挑战,一旦心态没有摆正,自己首先就被自己打败。还有一部分同学过于放松,这就会导致在很多问题上掉以轻心,考虑不周全,损失一部分本来很容易得到的分。千万做到思维缜密地对待看似简单的题目,平常心对待一时无法下手的难题,保持良好心态,自信而不自负。

问:怎样合理安排答题顺序?

答:教一个四字秘诀——先易后难。高考的题目复杂多样,但大多是立足基础的。很多时候,高考是一场速度的比拼。在平时考试中,你们应当感受到了答题速度的重要性。题目会做,却来不及的情况并不少见。提高答题速度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简单的入手,最后逐个击破难题。把容易的题目横扫过去,碰上有难度的先暂且搁置,这样不仅能提高做题目的信心,也能提高解决难题的可能性。一味地攻难题会让你心浮气躁,不妨先放一放,说不定回过头再看题时就有了灵感。

备战高考数学方法 篇4

2012年高考复习正在进行中,如何更好的进行高考复习,2012届高三学生也许还存有一些疑惑,下文是小编为2012届高三考生整理的各省市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汇总:

状元经验谈:2011年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汇总

状元经验谈:详细盘点各地高考状元们的学习秘籍

状元经验谈:全国高考状元学习方法大盘点

状元经验谈:高考状元各科独门笔记汇总

高考状元单门学科学习方法:

状元经验谈:高考语文144分的学习经验

状元经验谈:生物课堂“三记三不记”

状元经验谈:高考状元传授英语学习“独门秘笈”

状元经验谈:高考状元谈学习物理的方法

状元经验谈:高三化学复习离不开记忆

高考状元复习经验:

状元经验谈:高考状元自述走向高考成功的10大理由

状元经验谈:高考状元一轮复习经验30条

备战高考数学方法 篇5

高考会战还有不到百天就将到来,如何在冲刺阶段完成复习任务,把握重点难点?北京城市广播《教育面对面》节目3月7日邀请到金钥匙学校校长,特级数学教师王建民,与听众交流2014高考数学考试说明的一些总体变化,和复习时需要注意的策略方法。

王老师分析了今年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不变的部分指的是试题结构、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跟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变化。变化主要在参考样题的调整,特别是文科考试说明当中,把一些难一点的样题换成了容易的试题。他表示,总的说来整体的试卷风格仍然坚持会重视基础、突出重点、适度中和。命题的基本原则仍然会坚持倡导理性思维,注重数学思想的指导作用。

王老师表示,考试说明预示着今年的高考理科难度比往年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考试更容易了,相反要更加注重细节,在同样难度较低的水平下细节就将决定成败。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复习中掌握方法,尤其是数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强化训练,熟练掌握基本题型的特点及变化,熟练掌握解题要点,特别是在计算准确、推理严谨、表述规范、卷面整洁、字迹清晰上多下功夫。

在具体的解题思路上,王老师强调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生套固定模式的思维方式,在你遇到新的情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时候,矛盾就会爆发,考生很可能手足无措。

高考数学高分捷径:抓住试题的黄金规律

一份有效的考试卷其难度应该是遵循3:5:2的规律的,如果知道这个规律,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呢?

高考题的难度分布为30%的简单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它是复习中练题的主要部分,决不能厌烦它。要知道,高考不仅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做题的速度,许多同学就是在高考时因时间不够,丢掉了平时能做出来的中等难度题才考砸的,这些教训值得大家三思。

鉴于此,建议大家多花时间在中等以下难度的题上。做难题并非做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程度适量地做:这一是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做难题感到很头疼,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做难题过多太费时间;三是因为大多数难题是由中等难度题组成,基础题做熟练了,再来做难题会相对容易些。越是表面复杂的题越有机可乘这句话非常有道理,高考的难题绝大部分就属于这种表面复杂的类型,它往往给出较多的条件,仔细分析条件的特点通常都能击破它。做难题的关键在于平时总结,自己总结一些小经验、小结论并记牢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有余力的同学不妨试试。

时间分配:把80%的时间和精力用于80%的内容

在复习迎考的阶段,不少同学的复习重点常会放在那20%甚至是10%的那部分内容上,我曾经听说有一所学校的高三月考内容是把历年来错误率最高的题目集中起来让学生做,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考出来的成绩个位数的也有,学生的信心大受打击。其实这类错误率最高的题目大多属于10%的题目,假如我们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部分的内容上,明摆着是长考试威风,灭自己的志气。而且与复习的策略也不利。

找准位置:80%的内容适合80%的学生的

高考还牵涉到填志愿的问题,自己有没有机会冲一冲,跳起来摘一摘那高高挂起来的苹果;自己有没有必要去攻一攻那20%和10%的难题呢?那么弄清楚自己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也很重要。你先要考虑的是你所在的学校属于什么性质的,市重点、区重点还是普通高中,你的学校在全市或全区的排名位置在哪里,然后再考虑你在学校的位置,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你大致可以推断出你在全体考生的位置是否在70%左右,还是优秀的20%,还是出类拔萃的10%,然后,你就可以安排你的复习策略,主攻哪一部分的内容。

其实,在复习时,如果你能很好地管好那80%的内容,然后再挑战一下20%的那部分。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说,在高考最后复习阶段,一定要舍得抛弃难题。之前模拟考试的有些卷子整体难度大,有利于提高水平;但对于高难度的题,一般则采取搁置的态度。以基础和中等难度的题为主,保证做题的准确、速度,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再做些难题以应考试之万一。

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高考目标

高考是一种区分型的考试,所以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同学都考得多么好,因此要结合自己一贯的情况为自己订出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曰总分要达到多少;二曰具体到各科又要达到多少分。一定要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切忌好高务远,然后结合高考3:5:2的难度分布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对于基础好的同学,不用过多地纠缠于简单题,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上;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应在充分练习了简单题和中等难度题的基础上来试攻难题;对基础不好的同学,也许连中等题都感到一定困难,那就应该从解决简单题入手,逐步过渡到中等题,大胆地放弃难题。所谓放弃,就是平常基本不做难题,考试时也不过多纠缠于难题,能做多少算多少,一旦做不出就马上撤退。之所以建议基础不好的同学这么做,是基于以下几点:

首先,高考中的难题只占约30分,基础题有120分之多,好好地把握这120分,争取提高做题的成功率,若各科都考到110分以上,高考成功就有了相当的把握。

其次,高考不但考解题能力,而且考解题速度,题量相当大,以至大多数同学来不及做完考卷,这时如果你过多地纠缠于难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该做出的题没了时间,就太不合算了。很多同学总是这也丢不了,那也放不下,结果必然是双重地浪费时间复习时间和考试时间,所以请同学们认真考虑,相信你能作出明智的选择。

第三,适当留出检查时间,提高正确率。不管何种程度的同学都容易忽视这个相当重要的问题:高考的时间非常紧张,极少有人能留出足够的时间作全面检查,因此,在提高做题速度的同时必须在平时就注意提高做题的正确率,尽可能在考试时做第一遍难度小的题时就做圆满,不寄希望于再检验,然后,尽可能地留出十分钟左右时间检查有希望的得分题,因为这最后十分钟也许你做不出的难题已经希望不大了,所以有必要引起特别注意。

高考决不是仅凭一些规律便可取胜的,还需要大家用艰苦的劳动去圆自己理想的梦。每个人在学习条件、层次、兴趣、目的及生活习惯诸方面都各有差异,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借鉴我们提供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付出努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迈进!

高考备战:高考数学考试需要注意三大细节

高考数学是一科很容易拉开分数的科目,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要重视数学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许多过来人在总结高考数学失利的原因时,都将问题归结为做题速度太慢、答题思路不清晰、考场答题时间不够等诸如此类问题,所以针对这些常见问题,知名数学老师刘业瀚,建议考生要充分利用每次大小考试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冲刺高考。以下是刘业瀚老师针对这些问题分享的三点建议。

技巧:做题中要总结答题方法

大家都知道平时多做练习题可以提高做题速度,但有好多考生却没有好好的进行练习规划,导致学习效率不高。在此,刘业瀚提醒建议各位考生,平时练习尽量选择简单题和中等题来训练。并且顺序是从选择题开始,然后是简单、中等的解答题,而后是填空题,最后有时间了才去练习所谓的最后一题。在选择题训练上,减少死记硬算,多加入思考的比重。处理选择题上,思维和技巧摆在第一位。然后是中等题和简单题,我们要总结答题思路和解答步骤,你会发现即使是不同的题型,在解题思路上有太多的相似点。把这些相似点总结出来,你会发现可以应用到各个题型。

每一道题或每一套题都掐好时间,前面刚开始做题的时候可以放慢一些,多训练解题思维。当你总结完解题思维后,就需要尽量缩短做题时间。

准确率:考试中尽量不回头做检查

在考试当中,有一部学生喜欢检查,但准确率不高,也有一部分学生做完后不检查,而准确率很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试题准确率不高呢?其实,最关键在细心。在检查到错误后许多学生会很庆幸因此挽回了分数,但是仔细想想为何会有错误答案,这多半是由于马虎、计算失误或者知识点掌握不牢,才会在考试时依赖检查。

名师刘业瀚建议考生在做数学试题时,首先要注意三点: 注意审清考试题目;计算步骤要计算细心;基础知识不可大意。其实这三点归根结底是要求考生要细心,避免不必要的丢分。从高考数学试题分布上来讲,考试时间有限,而且试题难易程度不等,考生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答题策略。

草稿:一定要注重草稿的清晰度

掌握好方法 轻松备战考研数学 篇6

抓住重点是根本

每年的考题都不同,每年也都会有新考点。但是重点总会有固定的,通过分析真题就可以看出来。一般地说,可以从历年考卷分析各题型所占分值比例以及考试题型重复的几率,分析出考试的重点。

首先针对重点要多做练习,熟练掌握。做到将此类考点、题型的掌握程度变成对基础题的程度,一看题目就能立刻对应想到考点和解题方法。这样在考场上既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还能节省时间,充分提高答题的质量。

但是抓住重点,不仅仅是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扩展到整个内容也很重要。此就是常说提纲挈领的方法,抓住重点,顺着脉络形成系统性的复习,运用关联性记忆法,提高效率。

做题中要思考,做题后更要思考

多做题就能提高成绩,很多同学这样认为,其实不然,做题的同时更要思考,举一反三。做题,是要把整个知识通过题目加深理解并有机的.串联起来。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但从来不等于做题。抽象性是数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做题,发散开来对抽象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理解,这是非常必要的。做题的思路,必然应该是从理解到做题归纳再回到理解。因此, 的考生们要目标明确、时常深入思考才能提高数学思维和数学解题能力。

历年真题要重视

据统计,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较之前几年都有较大的重复率,解题的思路和所用到的知识点也很相像,所以要求考生重视历年真题。做真题可分两步:第一步,一套一套地做,这样一是可以检验复习水平,发现不足的地方。另外为合理安排考场上答题时间积累经验;第二步,按照章节进行做,在第一步基础上,有些题目有可能会做错,接下来,在各个章节中在专题中做,把最近十年该类型的题目好好研究一下,弄清楚常考的是哪些情况,有可能怎么变化,还有可能怎么考。另外,要求考生通过对考研的试题类型、特点、思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有意识的分析解题思路对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把握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那些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启发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要特别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尽管试题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

以上通过对考研数学一科从性质方面来,其实并没那么难,并且是有一定的策略的,相信大家本着志坚的学习态度,得法的复习策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和选择复习方法,每个考研同学都能成功考上理想的学府!

高考语文如何备战 篇7

一、2009年高考的粗略回眸

尽管备受关注的2009年浙江省首次新课程高考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是作为我省高考命题改革过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应该低估的, 它至少有以下若干方面曾经吸引过人们的眼球。

(一) 重语境

或许“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注重语境并非我省的创意, 而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共性体现, 不过我省似乎在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进行努力尝试。2009年第5题和第7题的句序排列与话语补写, 都必须符合规定的“语境”。像第5题的考点定位在“连贯”, 貌似只要把“带序号”的5个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就可以了,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注重整体“语境”, 那么“填入横线处”的就未必“连贯”。也就是说, 其实此题涉及两种“连贯”, 即5个句子之间的小“连贯”和5个句子跟整体“语境”之间的大“连贯”, 命题提供的“语境”则是“连贯”的重要依据。而第7题的考查重点好像是“鲜明、得体”, 但题干中的“根据语境”无疑凸显出“语境”之于正确解答的重要性。一旦游离“语境”, “鲜明”“得体”便无依无靠。还有“现代文阅读”第13题三个“似乎”的考查其实也暗含了“语境”因素。

(二) 重理解

我省自自主命题以来, 一直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 而2009年则尤其如此。从“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的有关考题到作文的审题立意, “理解”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如“论述类文本”阅读第8题的“原因解释”、第9题的“‘文化自觉’的理解”都是直接考查理解能力。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3题的三个“似乎”的作用、第14题的“写一句话”等的基本定位也皆系理解。还有“古诗鉴赏”第22题的“两种”“一家”的所指对象, 仍是不折不扣的理解。就连“《论语》评价”第24题第一个采分点的成语概括, 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解 (识记) 能力“变式”。当然, 较往年更能体现出“重理解”的还是作文的审题。2009年我省采用了近似于目前流行的新材料作文模式, 既没有规定的标题, 也没有明确的话题, 要求考生“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进行立意。而歌词的“主旨”是什么, 则完全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

(三) 重鉴评

“鉴赏评价”属于较高层级的语文能力, 其要素是艺术审美。我省2009年高考不但延续“文言文阅读”考查“赏析” (第20题) 和古诗鉴赏 (第23题) 等命题传统, 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强化了“鉴评”能力的考查。如第12题的“简析其作用”、第16题的“赏析……形象”都是“鉴评”, 特别是第16题的人物形象“赏析”, 可谓最为经典的“鉴赏评价”考查。此外, 《论语》阅读专项考查的基本定位也是“评价”。虽然从“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 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 并加以评析”这个题干看, 含有“概括”和“评析”两个考点, 但考查的重心显然落实在“评析”上。如何恰当地分析和评价孔子关于老师需要以自身的治学态度、正确方法和行为举止等给学生树立榜样, 像“天道”之于“四时”“百物”, 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等深刻的教育思想, 才是试题设计的主要意图。

(四) 重含意

2009年我省高考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出“重含意”的特点:一是第6题“揭示画面的内涵”;二是作文的含意理解。如果说第6题这幅图片所蕴涵的“展开青春的翅膀”“追逐人生的梦想”等“含意”还能比较直观地感受的话, 那么“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词内在的丰富含意也许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尽管初步理解歌词中“绿叶”和“根”两个意象的浅层含意, 以及“绿叶”与“根”之间的显性关系均不是太困难, 但倘要发掘“绿叶”和“根”深层的多种含意, 或深刻揭示“绿叶”与“根”之间的隐性关系, 难度也就不小了。以“绿叶”与“根”的关系为例, 除了“绿叶”对“根”的依恋、牵挂、回报等已经明确表达出来的“情意”外, 至少还隐含着“根”对“绿叶”的养育、滋润、祝福等诸多“情意”。简言之, “绿叶”与“根”之间应该是一种双向依存的关系, 并不是单向一维的, 只是一显一隐, 不易觉察而已。

二、2010年命题的基本走向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回眸过去就是为了预见未来。不过, 任何预测属于“高风险”范畴, 尤其是形成文字的东西, 风险自然更大。而且“预测”也往往是一些权威部门 (机构) 的专利, 一切纯个人的声音最多也只是“猜想”罢了。鉴于此, 笔者就2010年我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揣度, 自然跟通常意义的“预测”和“猜想”是不沾边的。

(一) 应用

这里的“应用”主要包含这么两层意思:一是指“语言文字应用”考查会更多地突出语言的“应用性”和生活化, 即立足于语言交际的“实用性”, 借助“虚拟”情境 (语境) 的创设, “再现”现实生活中特定的语言应用场景 (个案) , 以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如2010年《考试说明》“语文参考试卷” (以下简称“参考试卷”) 第6题。二是指继续强化语言“表达”的考查, 即设置不同要求的“简答题 (包括论述题) ”来检测考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从2008年到2009年, 我省明显增加了简答题的比重, 今年是否还要适当提高简答题的分量, 作为“自主命题的主要依据”的“参考试卷”又减少了两个选择题, 便是明确的取向。高考试卷命题组成员由高校学者领衔担纲, 身处高校自有高校的学科理念和高瞻远瞩, 大多偏爱于“简答题”形式的语言应用, 而不屑于“选择题”。至于阅卷操作的误差率等因素也许无意劳神费心了。

(二) 细化

所谓“细化”考点, 是指将能力考查体现在某些细微之处。从整体走向局部, 是近年高考阅读设题的普遍现象, 我省自然也不例外。从2009年第13题看, 这种“细化”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 也相当充分。“似乎”这个词语, 无论出现在何种文本中, 都应该是毫不显眼甚至是可有可无的, 而命题专家的目光却偏偏定格于此, 并将它打磨成颇具特色的高考试题, 可见“于细微处见功夫”并非遥远的审美期待, 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考试了。笔者以为, 我们不能将“细化”考点误读为某个命题专家的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细化”是“细读”理念的直接体现, 阅读的深度在于“细”, “细化”考点必然成为检测阅读理解优劣高低的重要方式。由此可知, 断言2010年高考会进一步让位于“细化”或许过于盲目, 但要告别“细化”或许更不可能。如“参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板块的第10题至第12题均透露出“细化”的命题理念。

(三) 综合

这些年的高考试题表明, 考查难度在不断提升, 而且这种难度主要并不是“探究”能力进入了考查范畴, 而是由于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从客观上说, 一方面是除识记外, 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5种语文能力表现为彼此依存互相融合的紧密关系, 难以截然分割。另一方面则是综合能力考查要比单一能力考查能更真实而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因而能力的“综合”考查是一种命题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以往的有关试题不难知道, 不少试题的显性能力定位未必就是顺利完成解答的关键, 如“文言文阅读”中辨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的正误, 显性能力定位是考查“赏析”, 而实际上解答的关键却是“理解”。也就是说, 一道并不显眼的选择题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 (综合) 、鉴赏 (评价) 等多种能力。“参考试卷”第13题“……指出‘我重又回到原野上’的原因”更是能力的“综合”考查。

(四) 探究

有点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同仁都清楚, “探究”不是什么新概念, 10年前面世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而《考试大纲》确定考查探究能力, 也已经有4年了。我省2009年高考专门设计了高分值的探究题 (第15题, 5分) , 标志着高考阅读考查又步入了新阶段。改革的脚步既然迈出了, 不但不可能匆匆止步, 而且会越走越稳健。毋庸置疑, 考查探究能力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高考的新热点和新亮点。“参考试卷”第16题“联系全文, 探究文末‘即使能够抗议, 我也不会抗议’的含义”的设置便是佐证。希望引起诸位注意的是, 任何一份高考试卷的“探究”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 “探究”的基点是文本, 没有必要见风是雨, 草木皆兵, 不做探究“发烧友”, 谨防探究“后遗症”。当然, 我省高考命题毕竟还是刚接触“探究”, 即使是负责命题的专家也还有待深入了解, 中学一线备战高考的广大师生则更需要密切关注, 认真研究, 积极应对。

(五) 主旨

这里的“主旨 (中心) ”指的是写作材料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 我省2009年的新材料作文要求从“主旨”立意, 而主旨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 也就是扣住“中心角度”进行立意。我省自自主命题以来, 尽管也跟其他自主命题的省市一样, 走过了从“话题作文”到“标题作文”再到“新材料作文”的历程, 但作文题几乎每年都是浙江卷的“特色产品”。因此, 今年我省也不会快速向全国卷靠拢, 完全根据“角度”的4个层级作为审题立意的衡量标准, 而是会在去年这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在适当修订和微调的同时, 仍然把材料“主旨”的理解和把握作为立意的重要依据, 例如“参考试卷”明确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 提炼观点”。这就意味着高考写作重新提高了审题的区分度, 再次告别了“好奇心”“提篮春光看妈妈”“我能”“季节”“感受乡村”那样的无区分度和低区分度模式。

三、2010年备考的合理定位

高考从来没有神话。高考复习的成效如何, 大多跟定位是否合理紧密相关。所谓合理, 就是既不虚张声势、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也不浮光掠影、零敲碎打、浅尝辄止, 而是扎扎实实、恰如其分、不偏不离。成功的经验表明, 及时捕捉、过滤和利用高考信息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 跌爬滚打。笔者以为, 就语文学科复习备考而言, 完全有理由赋予通常意义的“实效”以新的诠释, 即“先实后效”“以实求效”, “少实”便“低效”, “不实”则“无效”, 故合理定位重在“四实”。

(一) 务实

高考复习是一项千头万绪, 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 剪不断, 理还乱, 而且时间紧、任务重, 因而务必防止操之过急的浮躁心态。无论怎样, 复习目标一定要务实。就复习过程而言, “务实”性主要体现在“懂”“会”“巧”三级目标上。大致而言, “懂”是复习的初级目标, “会”是中级目标, “巧”是高级目标。倘能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 以达成“会”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定位, 让考生能够运用“理解”“分析”“鉴赏”等能力和有关技法解答各种考题, 而不是一味“咬定”多数学生难以企及的“巧”, 那么“务实”也就不折不扣了。再看复习课堂, 复习目标的“务实”性着重体现在教学设计紧扣《考纲》要求, 教学内容呈现考点知识, 课堂展开重点突出, 有序有度、操作性强、参与面广, 能让同学们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幅度的实质性长进。语文学科成效的“增长点”在课堂之内, 充分利用课堂“保增长”就是目标“务实”的最佳诠释。

(二) 充实

或许有人认为, 复习阶段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资料络绎不绝随手可得, 学生夜以继日尚且分身乏术, “充实”自然不是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识。“充实”不是迷信书山题海, 也不是致力于满堂讲、满堂练的折腾忙乎, 其要义是“充分”和“切实”。所谓“充分”, 就是课堂复习内容既“充足”又“得当”。以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的45分钟课堂为例, 通常以着重选取《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态度”等5个考点的某一点, 完成两首诗歌的具体鉴赏 (包括审题、思路、表达、呈现、评析、小结等若干环节) 为宜, 而且还应当有学生操练的环节。所谓“切实”, 就是既体现《考纲》要点又切合学生的接受实际。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各种操练, 都不能经常性地“过度”和“过量”。复习备考是“仿真”实战演练, 不搞噱头, 摈弃花哨, 每个环节都必须与高考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给学生真切体验, 既有成就感又存危机感。

(三) 夯实

众所周知, 高考不是评估中学教学的水平测试, 而是指向个体 (考生) 的选拔考试。被测试者 (考生) 学科基础 (知识、能力) 扎实与否常常决定着考试的优劣成败。高考复习是中学阶段的终端教学, 想方设法帮助考生“夯实”基础可谓重中之重。按理说, 基础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踏实努力, 需要坚持不懈, 但考前复习的奋力一跃、临门一脚也实在至关重要。“夯实”的精髓在于“夯筑”。笔者以为, “夯筑”就是通常意义的“温故而知新”。“夯”是“温故”, 不但要重新回顾和识记一些已经遗忘 (生疏) 或接近遗忘 (生疏) 的知识 (能力) , 而且还要梳理和整合, 使之成为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如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诗文名句名篇”等考点知识。“筑”是“知新”, 即通过“重温”以构筑新的认知结构, 锻炼新的能力强度。如“压缩”“仿写”“变换”等。经过一番“夯”与“筑”的辩证运动, “夯实”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 落实

就备考而言, “落实”着重体现在“考点”和“目标”两大方面。在整个复习阶段, 从“语言文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到“写作”的两个等级, 诸多考点必须逐一落到实处, 任何一个考点我们都输不起。不能将“落实”考点与“复习”考点混为一谈, “复习”只是一种形式和过程, 而“落实”才是内质和结果。“落实”不是步履匆匆地“走过场”, “落实”的脚步宁慢勿急, 务求步步到位。考生真正具备了解答考点知识的实际能力, 才是考点“落实”的硬道理。而“目标”的落实除了“识记”, 更多的则理当在“会不会”的层面重拳出击。反复而有序的多种“操练”是根本途径。缺乏足够的实战操练, 即使“懂”了也未必“会”。重视操练不等于倡导“题海战术”, 针对性、仿真性、诊断性、熟练性和科学性是实现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只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了“会”这一层级“目标”, 即使高考命题变数再多, 我们也可以十拿九稳。

四、2010年取胜的重点突破

高考重在考查学科能力, 而语文学科6个层级的能力, 由于能力性质和运用频率的不同, 在高考试卷中占据的比重差距很大, 如起始层级的“识记”和最高层级的“探究”, 就远没有其他能力的垂青度高。而“理解”“赏析”“表达”等则频频亮相, 忙忙碌碌地穿梭于“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和“作文”的各大板块。牢牢锁定并有效突破这些能力, 切实加大冲破新材料作文“选准角度”这一“瓶颈”的备考力度, 以实现决定性的战略超越, “赢在高考”便底气十足。

(一) 深化理解

“理解”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 却是语文学科能力的核心。这里的“深化”主要是指“深度理解”和“阅读细化”。高考不是“脑筋急转弯”, 只要“转弯”迅速也许就能轻易胜出, 而是学识的对决和实力的“PK”, 没有厚实的功力肯定不可能出现“奇迹”。随着高考命题不断发展, “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经进入“深度理解”的阶段, 即透过语言信息 (内容) 去把握深层含意。如2009年浙江卷第9题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参考试卷”第11题“理解画线句的含义”、第26题写作材料“全面理解材料”等都属于“深度理解”。类似的考查在全国卷和其他省市的试卷中也不少见。而“阅读细化”其实也是“深度理解”, 根据阅读规律, 越“细化”就越显“深度”, 理解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如“参考试卷”第12题。笔者以为, 深化理解首先是转变理念, 充分认识“深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是具体操练, 在复习实践中明确要求, 努力用理解的深度来达成深度的理解, 反复尝试, 不断巩固。

(二) 优化赏析

其实“赏析”是两个层级的能力整合, 即“分析 (综合) ”和“鉴赏 (评价) ”。如“参考试卷”第15题。分析 (综合) 是语文能力的重点, 而鉴赏 (评价) 则是语文能力的要点。假如前者是通用能力, 那么后者便是专业能力。高考实践证明, 两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开语文考分档次的重要因素。而《论语》评价题和阅读探究题的出现, 则更加凸显其重要性。由此可知, “优化赏析”早已不是因人而异的“自选动作”, 而是复习备考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优化”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水平提升, 不可能一蹴而就便完成于朝夕之间, 必须立足于循序渐进, 孜孜以求, 目标确定、措施到位和坚持不懈缺一不可。“优化”也不是零起点, 而是高位接盘, 激流勇进。“赏析”堪称专业性最突出的语文能力, 故“优化赏析”并不那么简单, 除了必要的指导 (示范、评析等) 和适当的操练, 还得掌握和运用一些模式、技法与术语等。能够灵活而恰当地将静态的学科术语运用于不同形式的考题解答, 便是“优化赏析”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 强化表达

毋庸置疑, 6个层级的语文能力, 难度最大的当推“表达 (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板块的文字表述题, “现代文阅读”板块的简答题, “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的文言语句翻译、诗词鉴赏、《论语》评价以及“作文”板块, 都是“表达”大显身手的舞台。然而, 多数考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普遍不理想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软肋”之一。怎样按照问题的具体要求作思路清晰、语言通畅的有效“表达”, 一直是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可见, “强化表达”既是语文教学的使命, 也是复习备考的重任。“强化”的关键在于强度足够和措施得当。“强度”可以由操练量来体现, “措施”则需要借助多种“有形呈现”来落实。笔者以为, 复习课堂是“强化表达”的主阵地, 使“表达”成为课堂“常态”, 通过“有形呈现”、正误比照、优劣评析、纠偏补漏、语言润色、定量评估等方式落实“强化”举措, 方能切实提升“表达”能力。

(四) 选准角度

高考语文如何备战 篇8

一、2009年高考的粗略回眸

尽管备受关注的2009年浙江省首次新课程高考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我省高考命题改革过程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不应该低估的,它至少有以下若干方面曾经吸引过人们的眼球。

(一)重语境

或许“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注重语境并非我省的创意,而是近年高考命题的共性体现,不过我省似乎在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进行努力尝试。2009年第5题和第7题的句序排列与话语补写,都必须符合规定的“语境”。像第5题的考点定位在“连贯”,貌似只要把“带序号”的5个句子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就可以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注重整体“语境”,那么“填入横线处”的就未必“连贯”。也就是说,其实此题涉及两种“连贯”,即5个句子之间的小“连贯”和5个句子跟整体“语境”之间的大“连贯”,命题提供的“语境”则是“连贯”的重要依据。而第7题的考查重点好像是“鲜明、得体”,但题干中的“根据语境”无疑凸显出“语境”之于正确解答的重要性。一旦游离“语境”,“鲜明”“得体”便无依无靠。还有“现代文阅读”第13题三个“似乎”的考查其实也暗含了“语境”因素。

(二)重理解

我省自自主命题以来,一直注重理解能力的考查,而2009年则尤其如此。从“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的有关考题到作文的审题立意,“理解”都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如“论述类文本”阅读第8题的“原因解释”、第9题的“‘文化自觉’的理解”都是直接考查理解能力。而“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3题的三个“似乎”:的作用、第14题的“写一句话”等的基本定位也皆系理解。还有“古诗鉴赏”第22题的“两种”“一家”的所指对象,仍是不折不扣的理解。就连“《论语》评价”第24题第一个采分点的成语概括,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解(识记)能力“变式”。当然,较往年更能体现出“重理解”的还是作文的审题。2009年我省采用了近似于目前流行的新材料作文模式,既没有规定的标题,也没有明确的话题,要求考生“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进行立意。而歌词的“主旨”是什么,则完全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

(三)重鉴评

“鉴赏评价”属于较高层级的语文能力,其要素是艺术审美。我省2009年高考不但延续“文言文阅读”考查“赏析”(第20题)和古诗鉴赏(第23题)等命题传统,还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也强化了“鉴评”能力的考查。如第12题的“简析其作用”、第16题的“赏析……形象”都是“鉴评”,特别是第16题的人物形象“赏析”,可谓最为经典的“鉴赏评价”考查。此外,《论语》阅读专项考查的基本定位也是“评价”。虽然从“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这个题干看,含有“概括”和“评析”两个考点,但考查的重心显然落实在“评析”上。如何恰当地分析和评价孔子关于老师需要以自身的治学态度、正确方法和行为举止等给学生树立榜样,像“天道”之于“四时”“百物”,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等深刻的教育思想,才是试题设计的主要意图。

(四)重含意

2009年我省高考主要从两方面体现出“重含意”的特点:一是第6题“揭示画面的内涵”;二是作文的含意理解。如果说第6题这幅图片所蕴涵的“展开青春的翅膀”“追逐人生的梦想”等“含意”还能比较直观地感受的话,那么“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词内在的丰富含意也许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握了。尽管初步理解歌词中“绿叶”和“根”两个意象的浅层含意,以及“绿叶”与“根”之间的显性关系均不是太困难,但倘要发掘“绿叶”和“根”深层的多种含意,或深刻揭示“绿叶”与“根”之间的隐性关系,难度也就不小了。以“绿叶”与“根”的关系为例,除了“绿叶”对“根”的依恋、牵挂、回报等已经明确表达出来的“情意”外,至少还隐含着“根”对“绿叶”的养育、滋润、祝福等诸多“情意”。简言之,“绿叶”与“根”之间应该是一种双向依存的关系,并不是单向一维的,只是一显一隐,不易觉察而已。

二、2010年命题的基本走向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回眸过去就是为了预见未来。不过,任何预测属于“高风险”范畴,尤其是形成文字的东西,风险自然更大。而且“预测”也往往是一些权威部门(机构)的专利,一切纯个人的声音最多也只是“猜想”罢了。鉴于此,笔者就2010年我省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谈几点自己的想法和揣度,自然跟通常意义的“预测”和“猜想”是不沾边的。

(一)应用

这里的“应用”主要包含这么两层意思:一是指“语言文字应用”考查会更多地突出语言的“应用性”和生活化,即立足于语言交际的“实用性”,借助“虚拟”情境(语境)的创设,“再现”现实生活中特定的语言应用场景(个案),以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如2010年《考试说明》“语文参考试卷”(以下简称“参考试卷”)第6题。二是指继续强化语言“表达”的考查,即设置不同要求的“简答题(包括论述题)”来检测考生的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从2008年到2009年,我省明显增加了简答题的比重,今年是否还要适当提高简答题的分量,作为“自主命题的主要依据”的“参考试卷”又减少了两个选择题,便是明确的取向。高考试卷命题组成员由高校学者领衔担纲,身处高校自有高校的学科理念和高瞻远瞩,大多偏爱于“简答题”形式的语言应用,而不屑于“选择题”。至于阅卷操作的误差率等因素也许无意劳神费心了。

(二)细化

所谓“细化”考点,是指将能力考查体现在某些细微之处。从整体走向局部,是近年高考阅读设题的普遍现象,我省自然也不例外。从2009年第13题看,这种“细化”已经体现得非常明显,也相当充分。“似乎”这个词语,无论出现在何种文本中,都应该是毫不显眼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而命题专家的目光却偏偏定格于此,并将它打磨成颇具特色的高考试题,可见“于细微处见功夫”并非遥远的审美期待,而是实实在在的语文考试了。笔者以为,我们不能将“细化”考点误读为某个命题专家的心血来潮或灵机一动。“细化”是“细读”理念的直接体现,阅读的深度在于“细”,“细化”考点必然成为检测阅读理解优劣高低的重要方式。由此可知,断言2010年

高考会进一步让位于“细化”或许过于盲目,但要告别“细化”或许更不可能。如“参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板块的第10题至第12题均透露出“细化”的命题理念。

(三)综合

这些年的高考试题表明,考查难度在不断提升,而且这种难度主要并不是“探究”能力进入了考查范畴,而是由于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从客观上说,一方面是除识记外,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5种语文能力表现为彼此依存互相融合的紧密关系,难以截然分割。另一方面则是综合能力考查要比单一能力考查能更真实而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语文水平。因而能力的“综合”考查是一种命题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以往的有关试题不难知道,不少试题的显性能力定位未必就是顺利完成解答的关键,如“文言文阅读”中辨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的正误,显性能力定位是考查“赏析”,而实际上解答的关键却是“理解”。也就是说,一道并不显眼的选择题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参考试卷”第13题“……指出‘我重又回到原野上’的原因”更是能力的“综合”考查。

(四)探究

有点高中语文教学经验的同仁都清楚,“探究”不是什么新概念,10年前面世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需要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而《考试大纲》确定考查探究能力,也已经有4年了。我省2009年高考专门设计了高分值的探究题(第15题,5分),标志着高考阅读考查又步入了新阶段。改革的脚步既然迈出了,不但不可能匆匆止步,而且会越走越稳健。毋庸置疑,考查探究能力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省高考的新热点和新亮点。“参考试卷”第16题“联系全文,探究文末‘即使能够抗议,我也不会抗议’的含义”的设置便是佐证。希望引起诸位注意的是,任何一份高考试卷的“探究”范围和程度都是非常有限的,“探究”的基点是文本,没有必要见风是雨,草木皆兵,不做探究“发烧友”,谨防探究“后遗症”。当然,我省高考命题毕竟还是刚接触“探究”,即使是负责命题的专家也还有待深入了解,中学一线备战高考的广大师生则更需要密切关注,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五)主旨

这里的“主旨(中心)”指的是写作材料的主要内涵。如前所述,我省2009年的新材料作文要求从“主旨”立意,而主旨就是材料的中心内涵,也就是扣住“中心角度”进行立意。我省自自主命题以来,尽管也跟其他自主命题的省市一样,走过了从“话题作文”到“标题作文”再到“新材料作文”的历程,但作文题几乎每年都是浙江卷的“特色产品”。因此,今年我省也不会快速向全国卷靠拢,完全根据“角度”的4个层级作为审题立意的衡量标准,而是会在去年这种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张扬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在适当修订和微调的同时,仍然把材料“主旨”的理解和把握作为立意的重要依据,例如“参考试卷”明确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这就意味着高考写作重新提高了审题的区分度,再次告别了“好奇心”“提篮春光看妈妈”“我能”“季节”“感受乡村”那样的无区分度和低区分度模式。

三、2010年备考的合理定位

高考从来没有神话。高考复习的成效如何,大多跟定位是否合理紧密相关。所谓合理,就是既不虚张声势、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也不浮光掠影、零敲碎打、浅尝辄止,而是扎扎实实、恰如其分、不偏不离。成功的经验表明,及时捕捉、过滤和利用高考信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跌爬滚打。笔者以为,就语文学科复习备考而言,完全有理由赋予通常意义的“实效”以新的诠释,即“先实后效”“以实求效”,“少实”便“低效”,“不实”则“无效”,故合理定位重在“四实”。

(一)务实

高考复习是一项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剪不断,理还乱,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因而务必防止操之过急的浮躁心态。无论怎样,复习目标一定要务实。就复习过程而言,“务实”性主要体现在“懂”“会”“巧”三级目标上。大致而言,“懂”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会”是中级目标,“巧”是高级目标。倘能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以达成“会”作为重点目标进行定位,让考生能够运用“理解”“分析”“鉴赏”等能力和有关技法解答各种考题,而不是一味“咬定”多数学生难以企及的“巧”,那么“务实”也就不折不扣了。再看复习课堂,复习目标的“务实”性着重体现在教学设计紧扣《考纲》要求,教学内容呈现考点知识,课堂展开重点突出,有序有度、操作性强、参与面广,能让同学们在原有基础上均有不同幅度的实质性长进。语文学科成效的“增长点”在课堂之内,充分利用课堂“保增长”就是目标“务实”的最佳诠释。

(二)充实

或许有人认为,复习阶段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资料络绎不绝随手可得,学生夜以继日尚且分身乏术,“充实”自然不是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识。“充实”不是迷信书山题海,也不是致力于满堂讲、满堂练的折腾忙乎,其要义是“充分”和“切实”。所谓“充分”,就是课堂复习内容既“充足”又“得当”。以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的45分钟课堂为例,通常以着重选取《考纲》规定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态度”等5个考点的某一点,完成两首诗歌的具体鉴赏(包括审题、思路、表达、呈现、评析、小结等若干环节)为宜,而且还应当有学生操练的环节。所谓“切实”,就是既体现《考纲》要点又切合学生的接受实际。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各种操练,都不能经常性地“过度”和“过量”。复习备考是“仿真”实战演练,不搞噱头,摈弃花哨,每个环节都必须与高考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给学生真切体验,既有成就感又存危机感。

(三)夯实

众所周知,高考不是评估中学教学的水平测试,而是指向个体(考生)的选拔考试。被测试者(考生)学科基础(知识、能力)扎实与否常常决定着考试的优劣成败。高考复习是中学阶段的终端教学,想方设法帮助考生“夯实”基础可谓重中之重。按理说,基础需要日积月累,需要踏实努力,需要坚持不懈,但考前复习的奋力一跃、临门一脚也实在至关重要。“夯实”的精髓在于“夯筑”。笔者以为,“夯筑”就是通常意义的“温故而知新”。“夯”是“温故”,不但要重新回顾和识记一些已经遗忘(生疏)或接近遗忘(生疏)的知识(能力),而且还要梳理和整合,使之成为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如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古诗文名句名篇”等考点知识。“筑”是“知新”,即通过“重温”以构筑新的认知结构,锻炼新的能力强度。如“压缩”“仿写”“变换”等。经过一番“夯”与“筑”的辩证运动,“夯实”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落实

就备考而言,“落实”着重体现在“考点”和“目标”两大方面。在整个复习阶段,从“语言文字”的字音、字形辨析到“写作”的两个等级,诸多考点必须逐一落到实处,任何一个考点我们都输不起。不能

将“落实”考点与“复习”考点混为一谈,“复习”只是一种形式和过程,而“落实”才是内质和结果。“落实”不是步履匆匆地“走过场”,“落实”的脚步宁慢勿急,务求步步到位。考生真正具备了解答考点知识的实际能力,才是考点“落实”的硬道理。而“目标”的落实除了“识记”,更多的则理当在“会不会”的层面重拳出击。反复而有序的多种“操练”是根本途径。缺乏足够的实战操练,即使“懂”了也未必“会”。重视操练不等于倡导“题海战术”,针对性、仿真性、诊断性、熟练性和科学性是实现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只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了“会”这一层级“目标”,即使高考命题变数再多,我们也可以十拿九稳。

四、2010年取胜的重点突破

高考重在考查学科能力,而语文学科6个层级的能力,由于能力性质和运用频率的不同,在高考试卷中占据的比重差距很大,如起始层级的“识记”和最高层级的“探究”,就远没有其他能力的垂青度高。而“理解”“赏析”“表达”等则频频亮相,忙忙碌碌地穿梭于“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和“作文”的各大板块。牢牢锁定并有效突破这些能力,切实加大冲破新材料作文“选准角度”这一“瓶颈”的备考力度,以实现决定性的战略超越,“赢在高考”便底气十足。

(一)深化理解

“理解”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却是语文学科能力的核心。这里的“深化”主要是指“深度理解”和“阅读细化”。高考不是“脑筋急转弯”,只要“转弯”迅速也许就能轻易胜出,而是学识的对决和实力的“PK",没有厚实的功力肯定不可能出现“奇迹”。随着高考命题不断发展,“理解”能力的考查已经进入“深度理解”的阶段,即透过语言信息(内容)去把握深层含意。如2009年浙江卷第9题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参考试卷”第11题“理解画线句的含义”、第26题写作材料“全面理解材料”等都属于“深度理解”。类似的考查在全国卷和其他省市的试卷中也不少见。而“阅读细化”其实也是“深度理解”,根据阅读规律,越“细化”就越显“深度”,理解的难度自然就越大。如“参考试卷”第12题。笔者以为,深化理解首先是转变理念,充分认识“深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是具体操练,在复习实践中明确要求,努力用理解的深度来达成深度的理解,反复尝试,不断巩固。

(二)优化赏析

其实“赏析”是两个层级的能力整合,即“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如“参考试卷”第15题。分析(综合)是语文能力的重点,而鉴赏(评价)则是语文能力的要点。假如前者是通用能力,那么后者便是专业能力。高考实践证明,两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拉开语文考分档次的重要因素。而《论语》评价题和阅读探究题的出现,则更加凸显其重要性。由此可知,“优化赏析”早已不是因人而异的“自选动作”,而是复习备考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优化”是实实在在的能力水平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便完成于朝夕之间,必须立足于循序渐进,孜孜以求,目标确定、措施到位和坚持不懈缺一不可。“优化”也不是零起点,而是高位接盘,激流勇进。“赏析”堪称专业性最突出的语文能力,故“优化赏析”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必要的指导(示范、评析等)和适当的操练,还得掌握和运用一些模式、技法与术语等。能够灵活而恰当地将静态的学科术语运用于不同形式的考题解答,便是“优化赏析”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强化表达

毋庸置疑,6个层级的语文能力,难度最大的当推“表达(应用)”。“语言文字应用”板块的文字表述题,“现代文阅读”板块的简答题,“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的文言语句翻译、诗词鉴赏、《论语》评价以及“作文”板块,都是“表达”大显身手的舞台。然而,多数考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普遍不理想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软肋”之一。怎样按照问题的具体要求作思路清晰、语言通畅的有效“表达”,一直是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可见,“强化表达”既是语文教学的使命,也是复习备考的重任。“强化”的关键在于强度足够和措施得当。“强度”可以由操练量来体现,“措施”则需要借助多种“有形呈现”来落实。笔者以为,复习课堂是“强化表达”的主阵地,使“表达”成为课堂“常态”,通过“有形呈现”、正误比照、优劣评析、纠偏补漏、语言润色、定量评估等方式落实“强化”举措,方能切实提升“表达”能力。

(四)选准角度

上一篇:汝城职中纠正发展教育事业中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专项整治下一篇:名著《傲慢与偏见 》英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