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2024-06-08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共6篇)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1

(五)一、单项选择题

1.同中国诸神比较,希腊诸神最大的特色是(C)。

A.力大无比 B.长生不死 C.人与神同形同性 D.庄重威武

2.《奥德修纪》突出的主题是(B)。

A.和平B.冒险精神 C.宗教 D.来世思想

3.《列那狐传奇》中的列那狐是(A)。

A.市民的典型 B.奴隶主的典型 C.封建贵族的典型 D.神职人员的典型

4.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指的是(C)。

A.《伊利昂纪》 B.《创世记》 C.《埃涅阿斯纪》 D.《罗兰之歌》

5.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的出处是(C)。

A.《君主论》 B.《人论》 C.《哈姆莱特》 D.《伪君子》

6.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流派的发源地是(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7.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形象是(B)。

A.格列佛 B.鲁滨逊 C.汤姆.琼斯 D.浮士德

8.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中,亚当、夏娃被逐的故事取材于(B)。

A.《旧约.士师记》 B.《旧约.创世记》 C.《新约.路加福音》 D.《旧约.出埃及记》

9.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B)。

A.华兹华斯 B.雪莱 C.拜伦 D.约翰.济慈

10.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B)。

A.普希金 B.茹科夫斯基 C.雷列耶夫 D.莱蒙托夫

11.梅里美后期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小说是(C)。

A.《高龙巴》 B.《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C.《卡门》 D.《情感教育》

12.最能表达简.爱反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的话是(B)。

A.我不是贤良淑女,我是我自己 B.我不是天使,我是我自己

C.我不是玩偶,我是我自己 D.我不是附属品,我是我自己

13.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是(A)。

A.《白奴》 B.《汤姆叔叔的小屋》 C.《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D.《汤姆.索亚历险记》

14.狄更斯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D)。

A.《老古玩店》 B.《董贝父子》 C.《大卫.科波菲尔》 D.《艰难时世》

15.被誉为苏联革命英雄史诗的长诗是(C)。

A.《放开喉咙歌唱》 B.《穿裤子的云》 C.《好》 D.《列宁》

16.纪德唯一的长篇小说是(B)。

A.《田园交响曲》 B.《伪币制造者》 C.《岸》 D.《滨河街公寓》

17.《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的作者是(C)。

A.巴赞 B.毛姆 C.高尔斯华绥 D.克罗宁

18.托马斯.曼取材于《圣经.旧约》的四部曲是(D)。

A.《布登勃洛克一家》 B.《浮士德博士》 C.《魔山》 D.《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

l9.以下作品中典型的“荒岛小说”是(B)。

A.《穷人》 B.《蝇王》 C.《人性的枷锁》 D.《莫若博士岛》

20.古代印度戏剧《小泥车》的作者是(C)。

A.马呜 B.跋娑 C.首陀罗迦 D.迦梨陀娑

21.古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共有(D)。

A.5卷 B.15卷 C.18卷 D.39卷

22.日本最古老的和歌总集是(B)。

A.《古事记》 B.《万叶集》 C.《日本书纪》 D.《风土记》

23.日本当代作家大江健三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B)。

A.《饲育》 B.《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C.《性的人》 D.《个人的体验》

24.埃及现代作家塔哈.侯赛因的代表作是(B)。

A.《先知》 B.《日子》 C.《故乡》 D.《苦力》

二、多项选择题

25.希腊神话散见于很多作品,保存希腊神话较多的作品有(ABC)。

A.荷马史诗 B.《神谱》 C.古希腊戏剧 D.《堂.吉诃德》 E.《五卷书》

26.中世纪文学的特征有(ABCDE)。

A.寓意色彩 B.象征色彩 C.梦幻色彩 D.神秘色彩 E.民间文学色彩

27.代表18世纪西方文学主要成就的启蒙文学主要包括(ABC)。

A.法国启蒙运动文学 B.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C.德国民族文学 D.浪漫主义文学 E.现代主义文学

28.莫里哀创作的喜剧有(ABCDE)。

A.《可笑的女才子》 B.《太太学堂》 C.《吝啬鬼》 D.《史嘉本的诡计》 E.《伪君子》

29.夏多布里昂和缪塞塑造的“世纪病”形象有(BE)。

A.阿达拉 B.勒内 C.黛尔菲娜 D.柯丽娜 E.阿克达夫

30.下列属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有(BC)。

A.雷马克 B.海明威 C.菲茨杰拉德 D.德莱塞 E.杰克.伦敦

31.下列作品中,由美国作家斯坦贝克创作的作品有(BC)。

A.《大地上的房子》 B.《愤怒的葡萄》 C.《珍珠》 D.《战斗的天使》 E.《老人与海》

32.《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主要来源于(ACE)。

A.印度 B.土耳其 C.埃及 D.以色列 E.伊拉克

三、名词解释题

33.自然派

(1)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

34.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2)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 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来增加冥想效应。)

(3)代表人物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

35.《吉尔伽美什》

(1)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搞成就。

(2)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

(3)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民建立功勋的英雄行为时,也描绘了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

四、简答题

36.简述《伪君子》的主题思想。

(1)通过对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揭露与鞭挞,矛头直教会。

(2)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3)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37.简析《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从生活的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2)使用了“追溯法”。

2(3)把“讨论”带进了戏剧。(4)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38.简述《母亲》的思想内容。

(1)《母亲》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作品。

(2)展现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

(3)反映了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过程。

五、论述题

39.试析堂.吉诃德这一艺术形象。

(1)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2)脱离实际,荒诞不精的梦想家。(3)又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主义者。(4)这个形象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0.试述《旧约》文学的鲜明特征。

(1)文学与宗教、历史紧密结合。(2)民族心声的倾诉。(3)民间文学的奇芭。(4)简洁、生动的文体和风格。

六、分析题

41.请结合作品分析于连这一艺术形象。

(1)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2)他聪明能干有向上爬的野心。他的性格发展是在德.瑞那市长家、贝松神学院和木尔侯爵俯三个典型环境中完成的。

(3)反映了贫民既反抗贵族大资产阶级,又与之相妥协的两重性,他只能成为与整个社会作战的悲剧人物。

文学常识(国外部分)

1、古希腊讽喻故事集《伊索寓言》,相传为奴隶伊索所作。

2、中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所写的《神曲》,原名《喜剧》,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薄迦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

4、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作家是塞万提斯,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

5、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大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有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6、拉伯雷是法国十六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

7、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有讽刺喜剧《伪君子》。

8、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笛福,其代表作为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9、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运动中的讽刺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

10、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后者的创作延续了六十年之久。

11、席勒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其代表作有戏剧《强盗》、《阴谋与爱情》。

12、拜伦是英国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唐•璜》。

13、雪莱是与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是其最优秀的作品。

1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德国诗人海涅的代表作。

15、雨果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最著名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16、司汤达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

17、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包括96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18、福楼拜是法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

19、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匹克威克外传》,他的第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是《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是其后期创作的代表作。

20、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其代表作是讽刺小说《名利场》。

21、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爱米丽•勃朗特,都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前者写了自传体小说《简爱》,后者写了小说《呼啸山庄》。

22、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末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他的名篇。

23、罗曼•罗兰是法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著名的作家,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

24、左拉是法国著名作家,《卢贡——马加尔家族》(包括《娜娜》、《萌芽》、《金钱》等20篇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25、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家,《玩偶之家》是其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26、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7、斯托夫人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老黑奴汤姆的命运,控诉了南部反动的蓄奴制。

28、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惠特曼,其诗集《草叶集》,对我国新诗产生过影响.29、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30、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历史小说《上蔚的女儿》、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31、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五幕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

32、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2

笔者发现, 邓笛的外国文学编译之所以会受大众欢迎, 是因为这些编译文章契合了接受主体在特定的文化交汇点上独特要求。一方面, 它们满足了新时期接受主体的精神需求, 另一方面, 接受主体的精神需求又反转过来促成了编译主体的外国文学编译活动的继续和深化。

那么, 在改革开放的风云际会之时, 为什么这些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的编译文章反而契合了读者的审美需求, 并形成了一股颇有势头的文学现象, 以至于我们对此用“外国文学编译”这样的专门术语来概括它呢?为什么那些更为准确把握原文的翻译作品并没有为读者所认同, 甚至很难在报刊上发表呢?邓笛的编译文中有哪些独特的精神特质满足了这样一种审美需求呢?

一、西方文学的东方化

邓笛的外国文学编译的特点是, 在保持西方文学的基本韵味的同时, 也契合当代历史条件下的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需求。在翻译过程中, 拘泥于西方文本, 用直译的方式直接登陆中国文化语境, 肯定无法找到其契合点;如果拘泥于中国接受主体的审美需求, 完全改变西方文学的本来面貌, 则肯定无法实现接受主体新的审美心理的培育, 只有既遵循了西方文学的文本世界, 又把其纳入到中国文化语境, 才能找寻到其契合点, 恰恰是在这一点上, 外国文学编译符合了这一现实的客观需求。最大限度地保持编译者既有的中国文化立场, 用中国文化立场来理解和整合西方文学, 就实现了西方文学的东方化过程。依据原文文本使编译者只能在原文的基点上展开自己的东方化过程, 他无法更改其文学叙事所规范的既定事实, 这就保证了外国文学编译保留了西方文学的基本特质, 使外国文学编译确保自我独立的文学品格, 又不至于成为背离西方文学的信马由缰式的杜撰, 这也是外国文学编译给接受主体以新的审美冲击力的重要前提条件, 是接受主体对西方文学爱不释手的重要缘由[1]。外国文学编译尽管是用中国话语建构起来的独立文本世界, 但这一独立文本世界是不同于中国原创文学的一个“新天地”;另外, 外国文学编译显然并不是直接照搬西方文本, 而是经过自我文化心理结构的整合, 也就是说, 外国文学编译已经在编译者的翻译过程中, 融入了自己的理解, 纳入了自我所认同的中国文化。尽管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这些编译文章可能误漏百出, 但它们的中介作用是无法否认的, 因为它们为那些不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接受主体打开了一片审美的“新天地”。编译者之所以没有直接进行翻译, 而是以编译的方式对原文进行再加工, 就是因为经过编译之后的译文更易被接受主体所接纳。外国文学编译后的文本带着乡土气息, 符合本土的欣赏习惯, 去除了洋化的别扭因素, 根据中国人的审美需求毫不犹豫地在形式与内容不能兼得的情况下进行取舍。它们是嫁接杂交后的新物种, 掺杂了新鲜血液, 有着基因变异后的强大生命力, 不时会散发出东方艺术的魅力。这些译文所具有的结合了当代文化的“非西非中”和“亦西亦中”的文化品格, 使它们在当代这个特定历史坐标上获得了独立的中介价值。

外国文学编译打开的这个“新天地”既是一个不同于中国原创文学的“新天地”, 又是一个没有与中国文化绝缘的“新天地”。在这个“新天地”里, 邓笛及其他编译者们还整合进了许多属于自我民族文化传统的东西, 这整合后的文本世界, 在西化程度较深的接受主体那里, 则会感到它和西方文学的本体世界相去甚远, 甚至能够觉察出这些编译文章中存在的无意误译和有意增删等问题。这自然而然就会遭到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接受主体的否定。但是, 有趣的是, 邓笛本人就是英语专业人士, 有着丰厚的英文功底, 按理说, 这种背景会使其既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发生裂变, 其翻译也就应该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西化倾向, 但是邓笛的编译文在接受主体那里并没有产生既有文化心理结构的落差, 显然, 邓笛明白:当接受主体完全离开自己已有的理解所达到的限度时, 其接受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 邓笛在翻译方式上面临着抉择:一方面, 坚持编译会使认同西方文化的接受主体对编译者这种非驴非马式的翻译无法容忍, 认为他甚至不是在进行翻译, 而是自我言说。另一方面, 坚持传统观念的翻译会使得那些对西方文化一无所知、类似“白板”的接受主体对其循规蹈矩的翻译感到无法接受, 使其无法在接受主体既有文化心理结构中寻找到位置, 从而出现隔膜。显然, 邓笛把他的译文读者定位于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接受主体, 而不是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接受主体。

二、民间文学的时尚化

阅读邓笛编译的文章, 我们会发现, 他在编译中使用了大量的时尚语言, 比如“买单 (埋单) ”、“拍拖”、“写真”, 又如带有新的意思的“恐龙、青蛙、大虾、菜鸟、粉丝、发烧友”等, 使其翻译和时代的审美趣味保持最大限度的协调, 这是其翻译为社会所接纳的又一重要前提。事实上, 也正是这些与原文看似存在差距的表达, 才使外国文学编译获得了当下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比如, 邓笛编译的文章“野猫的裁决” (1) , 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只鹧鸪, 在一处山林的草丛里安了一个窝。有一天, 它离开窝, 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觅食。它不在的时候, 一只兔子发现了这个窝, 就住了进去。可是, 过了几天, 鹧鸪回来了, 与兔子就谁该拥有这个窝的问题发生了争执。在它们争执不下的时候, 一只体型硕大的野猫走了过来。野猫伪装公正, 骗取鹧鸪和兔子的信任, 最后吃掉了它们。

笔者找来原文与邓笛的译文对照研究了一下, 发现原文是19世纪美国一位作者写的一则民间故事, 文字浅显, 如果用符合纯正理论的规范去翻译, 则并不太难, 但结果恐怕只能是一个难以引人注意的普通的民间故事。然而, 邓笛的这篇译文被《读者》在内的众多报刊转载, 这是因为邓笛在翻译时使用了时尚词语, 比如把nest译成“无主之窝”, 把habitation译成“实际居住”, 让人不禁想到了媒体在报道中日钓鱼岛之争及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表现时所用到的一些词语。这样的处理赋予了这则老故事新的生命力。

邓笛的编译有意识地贴近时代, 接近时尚, 这种意识有助于催生新的形式, 形成新的理念, 推动思维的进化。邓笛还让自己的编译语言与网络接轨, 努力进入网民的语境, 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地会拓宽思路, 贴近现实, 增强创造性。另外, 邓笛丢掉自己英语专业人士的身份, 使自己贴近他的读者群, 而不是贴近原作者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他的编译文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外在形式上都能够契合他的读者群的文化心理结构的需要。实际上, 由于社会文化、语言、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翻译原本就绝非只是一种对应的符码转换, 而是要在保持深层结构的语义基本对等及功能相似的前提下, 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2]。其中在重组的过程中, 甚至一些基本信念被替换、被颠覆, 文学发生了“范式的变化”。西方语言区别于汉语的言文不一, 它是言文一致的拉丁语系, 这就使文学语言和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是和谐一致的。但是, 在汉语言中, 汉语由于是一种象形文字, 其文字本身具有表达意义的作用, 这就使书面语言得以离开口语而存活。而编译则使西方文学的话语被整合为地道的当代汉语书面语, 并以此实现了对中国传统阅读心理习惯的迎合, 从而完成了登陆中国读者文化心理的艰难过程。这就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了西方文学, 并且觉得西方文学和我们的文学与文法有着同一的价值取向, 继而使人们消除了对于西方文学的排斥性文化心理, 具有了一种可以“平等”对话的基础。当然这里的“平等”是不可能真正的平等对话, 但对话本身却表明了对话主体容许对话对象的存在。

三、主流文学的感悟化

邓笛在编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本位, 使他最大限度地契合接受主体的文化心理的实际状况, 成为他们走出自我的一个重要中介。

邓笛编译与传统外国文学翻译最大的差别是, 文学翻译要求译者要进入西方文化的现实语境中忘掉自我, 而邓笛的编译却要求自己能够从其独特的文化立场出发, 由个体文化情怀引发社会文化情怀, 进而促成外国文学编译的独特魅力。

当今的中国, 经济飞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不合理现象, 如贫富悬殊、贪污腐败、部分职工下岗、社会治安等问题。中国知识分子素来有忧国忧民, 视国家兴亡天下苍生为己任的高贵品德, 而邓笛这样的外国文学编译者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 编译而不是传统的翻译就成了他们应对当下社会问题的一种策略性抉择, 同时也契合了探寻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当下国人的潜在心理需要。

笔者在将邓笛发表的文学编译文章与原文对照阅读时发现, 许多译文都较之原文平添出一些感悟, 比如:“就好比, 人中奇才, 因为不循常规, 所以被视为异类;因为与众不同, 所以被说三道四;因为有了非议, 所以被排斥在外” (2)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并且持之以恒去做某件事情, 即使这件事情看上去难以完成, 也一定能有所收获” (3) 、“……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心无定力, 人如浮萍, 随波逐流, 终将无成” (4) 。这些锦上添花的语言让“文学编译”后的文本有了心灵鸡汤的味道, 帮助接受主体直面人生, 解惑与思考。诗的比兴、借物抒情、主旨的突出与延伸、咏叹的多视角、一滴水折射世界是邓笛编译时常用的手法。

由此可以看出, 邓笛在解读西方文学时, 从为国人排忧解难的实际出发, 希冀对中国的现实有所推进。但是, 这些无疑是违背原文的增译, 可是恰恰就是这些增译, 既迎合了主流文化的规范需求, 又契合了接受主体的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 并成为他的编译文得以受到大众欢迎的又一重要缘由。

传统的文学翻译当然仍然是当今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主流, 邓笛式的非主流的文学编译恰恰为它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 互为参照。特别是文学编译对于文学翻译主体意义的强调和文学翻译独立品格的坚持, 始终会作为一种潜能伴随文学翻译发展的进程, 或隐或显地发挥着影响。

四、贵族文学的平民化

邓笛的外国文学编译作品在国内广受欢迎的现象昭示着当下中国社会和全球文化审美的复杂性。当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的时代, 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世界历史正进入一个没有英雄, 起码是没有君主的“散文”而非“史诗”的年代[3]。这种现象只有放在当代审美文化的语境中考察, 我们才能廓清假象, 真正认识其原因。

所谓当代审美文化, 按照姚文放的解释是指“在现代商品社会应运而生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的、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对象的文化形态”[4]。这种文化系统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技术主义、实证主义、折中主义等, 这些思潮的一个共同倾向就是从本体论走向功能论, 表现在文化上就是从本位主义走向消费主义, 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崇实、尚用、拜物的心态。

首先, 商品经济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把文化变成了商品, 而商品化了的当代审美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文化的多元性、娱乐性、感官性。恰恰是在这点上, 当代审美文化完全颠覆了传统审美文化的超越性品格。人类审美发展到今天可分为前审美时代、审美时代和后审美时代。在前审美时代, 人类审美处于未分化状态, 审美与日常劳动、宗教、祭祀、巫术及人类的生存活动融为一体, 这一时期的审美更多地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质。到了审美时代, 直接以康德“审美无利害”理论作为唯一标准, 把审美活动从其他日常活动中分离出去, 美学研究单纯以经典的、高雅的艺术作品作参照系, 并以超功利的眼光看待艺术。这一时期的审美特点还表现为分化和分层;艺术从劳动中分化出来;文化分为各类层次、各种等级, 譬如西方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分为“有教养”和“无教养”、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评, 等等。而到了后审美时代, 对于审美时代的分层文化、等级文化和审美现象进行了拒绝和批判。更多提倡的是大众文化、泛文化, 自康德以来以“审美超功利”和“审美距离说”作为支点构筑起来的经典美学在当代审美文化面前也因此出现了“合法性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就是贴近现实的世俗生活, 呈现出多元化、娱乐化和感官化的趋向, 表现出崇实、尚用、拜物的特征。邓笛的编译文之所以广受欢迎, 原因就在于原作在编译者的改造下更多地具备了这些特点。

其次, 当代哲学思潮体现出重实在的现实价值而轻终极价值的理论品格。它带来的深刻变革就是普遍的游戏心态的生成, 当代审美文化完全蜕变为享乐、休闲、游戏的手段和工具, 并不承担任何精神升华的义务。与急功近利和游戏心态相对应, 一部分坚持追求终极意义的人们在当代生活中产生了丧失精神家园的漂泊感, 而这种漂泊的无家和无根的感受则在当代审美文化中演化为人们对感官、娱乐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诚如利奥塔德形容的那样, 折中主义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特征;人们听强节拍的通俗音乐, 看西部影片, 午餐吃麦克唐纳的食物, 晚餐吃当地菜肴, 在东京洒上巴黎香水, 在香港穿“过时”服装———这种眼花缭乱的流行时尚结束了任何统一的标准。个体的即时盛兴成为唯一可信的内容。这个时候, 邓笛式的编译因其松弛、灵活、自由、零散、轻松, 而符合了当代审美文化所喜爱的品质。邓笛的编译既可以体现当代审美文化放任洒脱的游戏精神, 又可以体现当代审美文化胸无大志的零敲碎打。无论人们是在肯定的意义上还是在否定的意义上都不能不承认这一点[5]。

第三, 当代社会心理是养育当代审美文化的母体、土壤。而审美心理在某种意义上说, 已脱胎于社会心理。商品经济时代事实上已经根本地改变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如今我们已经处在文化转型的特定时期。由于新的时代“轴心”正在形成之中, 旧的价值体系则已被消解, 于是现在的人类正处于一种中间的空无状态。这种中间状态孕育出了这个时代的特殊社会心理:普遍的虚无感、失落感, 浮躁的心态, 以及由虚无感衍生的焦虑症、自恋癖等。“虚无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只不过这种社会心理有时候显得极为隐蔽不易察觉罢了。总的来说, 虚无的最为本质的表现就在于恒定的价值立场的缺席, 它所带来的最为明显的后果就是对于时尚的追逐和盲从、从众心态以及对娱乐性和感官性生活的无原则认同”[6]。从邓笛编译文的本体特征来看, 它们的简短性非常契合当下急功近利的“兑现”心态。在这个焦虑喧嚣的时代, 自恋和急于表白的心态使译者渴望把个人的情感欲望搬到笔下, 无疑编译比起翻译更能表达他们的处世方式和生活情调, 求得自我存在的肯定。潘知常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犬儒精神”在作怪。“所谓犬儒主义, 是指以高姿态来掩饰自己的虚无的自恋狂。在价值虚无的社会, 以抗拒虚无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一无所有, 发展到自己也认为自己真是在抗拒虚无, 以至达到一种自恋狂的境地”[7]。

如果说传统翻译的反商品性、反技术性使得翻译文学贵族化、经典化, 那么商品性、技术性的介入固然一方面使包括文学编译在内的当代审美庸俗化, 另一方面使审美通俗化、平民化。邓笛式的编译作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注释, 即商品形式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形式和方法进入文化领域, 使得兼有文化和经济两种特性的文化形态更容易进入普通大众, 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文化作用。[8]

五、结语

笔者认为, 对待邓笛式的外国文学编译现象, 我们要心态放松, 更多地持包容甚至是宽容的态度。其实, 这种高台教化的叛逆, 不只限于翻译界。超女现象、于丹和易中天的成就等, 都是走出象牙塔, 亲近民众, 改俯视为平视的结果。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学编译”当成是一种个性, 就像李宇春的亲民、非主流文学的挑战、湖南卫视之于中央台、“百家讲坛”的通俗等, 这些都已经为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邓笛.翻译界外的翻译[J].上海翻译, 2008 (4) :78-80.

[2]谢天振.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J].渤海大学学报, 2008 (2) :34.

[3]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6:39.

[4]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9:3-4.

[5]邓笛.编译文学:也应该得到承认的文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6) :91-94.

[6]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的社会心理背景[J].社会科学辑刊, 1997 (4) :124.

[7]潘知常.反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5:147.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3

一、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现状

现在,中国多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就使用量来说,有四种影响力较大的版本,它们分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高级中学课本·语文》。从整体上看,我国现在最权威,使用范围最广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但就创新性而言,江苏教育出版社丰富了外国文学选文的体裁,如,它首次将电影剧本选入了高中的语文课本;在数量上,苏教版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文也是最多的,达到了28篇,占到了课文总数的25.66%。但从选文的范围上来说,人教版和苏教版就不如山东版和华东师大版所涵盖的范围广。不过尽管后两个版本在语文教材中选文范围相对广泛,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外国文学选文的出处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俄国、法国等国作者作品,而亚洲、非洲的作品数量却屈指可数。由此可见,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在外国文学选文范围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教材的选文风格上来看,多数的作品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这种文章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难度相对来说也较大。所以,在选文的体裁、风格上,需要新的突破。

除此之外,目前这几种应用范围较广、影响力较大的语文教材,对外国文学选文的编排多数是以文体、体裁进行的,没有根据各流派之间的关系和整体的联系进行顺序上的编排,这样导致了语文教材缺乏系统性,使学生对选文的历史背景、流派及代表作家都缺乏整体的认知。

二、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的可行性建议

(一)扩展选文的空间范围

我国现在推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选文在时间及空间上、地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的现状就不难看出。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应该在语文课本上注重外国文学作品选材的丰富性。例如,笔者注意到,几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没有将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纳入到教材中。西方文学的源头就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其中包含的戏剧、神话、史诗也是西方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外国文学中不朽的经典,这样具有文学史源头意义的作品难道不应该纳入高中语文教材吗?此外也不妨将近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选入到课本中,拓宽学生的眼界。可适当减少科普文章的数量,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外国文学选文上要将其多样性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全面地体现出外国文学的发展和成就,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文化个体所带来的对世界的认知的差异。

(二)优化选文的编排体系

教师在讲解难度相对较大的文章时,为了避免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一般会结合教学经验,将过于枯燥的文章与其要表达的实际意义有机结合,让过于复杂的文章变得浅显易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中,《墙上的斑点》、《百年孤独》等文章作为外国文学选文进入了高中的教科书中,这几篇文章是现代主义作品中较为晦涩的,学生不容易把握其精髓。个人针对这一问题的建议是,选文中可适当地选取易于学生理解的、篇幅不是太长的文章,这样不至于让学生失去阅读兴趣。等到学生在今后累积到一定的学识及经验后,在理解能力提升到了一定的境界后,在阅读这些文章时,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文章中所包含的深刻意义和其背后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例如,为了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高中时期,语文教材中可以考虑卡夫卡的《变形记》,这部作品毕竟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可以初级导入为主,逐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上升到文学理论层面。高中语文教材课本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加强文学脉络的学习,让学生在外国文学方面能得到系统化的学习,这样做对于学生文学史和文学理论的把握意义十分重大。

(三)选文要与时俱进,注意题材的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播媒介也越发地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影视文本《辛德勒名单》就被选入了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这一篇文章的入选,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它将文本和影视结合到了一起,将文本中的画面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揭示了战争中也存在人性的美好。教科书中涉及的影视文本突破了传统教科书中的有限体裁,是教材选文与时俱进的成功一例。

三、结语

本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的现状入手,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合理的教材选编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师要更新教育理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将教学与考试联系到一起,使得教育的方式趋于模式化。就高考中的语文试题来说,外国文学的比重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情况导致学生误认为外国文学的学习不重要。因此,老师应该转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强化外国文学对于语文知识构架上的重要性,打破中西方文化、作品的界限,让学生更好地与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对话和交流。教师可以用比较式和体会式的阅读方法引领学生阅读,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深入式地挖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感染,领悟作品的内涵。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4

12.中世纪中期除教会文学之外,主要文学作品有三类,即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市民文学 13.“湖畔派”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尔瑞治和骚赛。

14.“批判现实主义”一词是由高尔基(填作家名)提出的。

15.19世纪后期西欧无产阶级文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巴黎公社文学 16.象征主义(前期)的主要代表是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

17.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是《毛猿》。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8.莎士比亚的创作是如何分期的?各时期有那些主要作品? 答:①1590年-1600年为第一时期。这是莎士比亚从思想到艺术逐渐成熟并且取得初步成就的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主要创作历史剧和喜剧,创作基调是明朗乐观的。主要作品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篇);

喜剧《威尼斯商人》i《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和悲剧《罗米欧与朱丽叶》等。(5分)②1601年-1607年为第二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主要创作悲剧。作品表现了一种悲愤、阴郁的情调,对人文主义理想的歌颂转为对现实的严峻批判。这一时期的作品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精华,其成就达到了世界剧坛的顶峰。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5分)③1608年以后是第三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一系列传奇剧。他恢复了人文主义理想的信念,重新探索实现这一理想的途径,幻想以调和的乌托邦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主要作品有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等。(5分)说明:第1题中每一时期答出两部作品即可。

19.简述现实主义的特征。

答:①力求真实地描绘现实,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现实,主张冷静地观察现实,客观地描写现实,注重细节的真实性。(4分)②作品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作家力图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和弊病,因而被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4分)③注重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典型化原则是现实主义的真谛。(4分)④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其创作的思想基础。(3分)20.什么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答:“冰山原则”指海明威在1932年发表的《午后之死》中总结自己的创作原则时提出的著名论断:“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10分)意为作家要有深厚宽广的生活和感情基础以构成冰山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但在表达时不要把话说尽,而要含蓄凝练,如果做到了这一点,读者“自会感觉到他们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己经写出来似的”。(5分)三、论述题(共25分)21.试论述《悲惨世界》的思想内容。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5

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C.《孟子》是记录春秋时候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D.《谈骨气》这篇议论文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先秦诸子百家 【解析】

试题分析:《孟子》是记录战国时候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作者轻车简从到前线慰问作战将士,一个“单”字写出自己外放的孤寂。B.颔联即景设喻,以“征蓬”和“归雁”自比,写出自己孤独抑郁之情,贴切自然。

C.颈联运用对偶,平中见奇,以新鲜的直觉,写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景色。D.尾联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他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

【答案】D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试题分析: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作者到萧关,却没见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作者说,都护在前线打战。这指出了当时战争的激烈。而D选项说“尾联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他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明显是错误的。所以答案选D。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5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乙】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刘禹锡 元 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这两首诗都提到的“乐天”是谁?乙诗所描绘的情景可用甲诗中的哪个词语来概括? 【小题2】元稹、刘禹锡与“乐天”友情极深,他们都曾受到权贵打击,被迫离京。结合甲乙两诗,分析元稹与刘禹锡在面对挫折时有什么不同的人生态度。(3分)

【答案】

【小题1】白居易 凄凉

【小题2】刘禹锡认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规律,表明自己对前途的信心。元稹则用简练生动的语言,通过“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等一系列的凄凉景象的描写和气氛的烘托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对著名诗人的“字”必须记住,白居易,字乐天,李白,字太白等。根据乙诗的意境,可以用甲诗中的凄凉二字概括。考点: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可以得知刘表明自己对前途的信心。而元稹则用了一系列的悲惨情景,感到前途凄凉。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名著阅读(4分)

名著中一些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坚强意志,是我们需要拥有的一笔精神财富。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从下列推荐人物中选择两位,仿照示例,续写两句话。①贝多芬 ②保尔·柯察金 ③鲁滨逊 ④阿廖沙

示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人物,他被推入八卦炉中遭三味真火淬炼,遭压五行山下五百年,又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保唐僧西天取经,足见其意志坚强。

【答案】略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例句内容,有两个信息点,人物出自的作品,人物在作品中的主要经历。选择自己熟悉的两个从人物拟写。考点:文学知识

点评:本题有难度,虽然皆是学生熟悉的作品人物,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经历写不清楚。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对作品的内容和相关信息要注意记忆,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一方面积累写作的材料。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小题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 ”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 之情。(2分)

【小题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折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小题1】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 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人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语意相近即可;未明确回答“不好”酌情扣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此外,“炼字”也是诗词赏析的重点,学会鉴赏诗歌用语的妙处。

6.根据下面各语段或内容提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小题1】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填性格)的人。“我”指的是(人名)(1分)【小题2】请根据材料对应的名著写一则推荐语(可选择内容、人物、主题等方面来写,不少于50字)(2分)

【答案】

【小题1】叛逆 贝多芬 【小题1】这部作品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在提高人们对于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外国文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7.名著阅读(4分)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

【小题1】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史文恭、花荣是:《 》里的人物(2分)

【小题2】关于诸葛亮(刘备)成语或典故:、(2分)

【答案】

【小题1】《三国演义》《水浒传》 【小题1】三顾茅庐、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小说 【解析】略

8.根据有关课文知识填空。(8分)

【小题1】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门”喻指。于漪的《往事依依》也用她的亲身经历再次深情地追述了 对她的深刻的影响。

【小题2】《金色花》是印度文学家 所著,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小题3】《伟人细胞》一文通过初一学生贾里为实现“伟人计划”而经历的三次可歌可泣的行为,想想他失败的原因是,说明了 道理。

【小题4】《本命年的回想》中,作者刘绍棠按 顺序回忆了家乡年节的种种风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寄托了。

【答案】

【小题1】文学之门、文学 【小题1】泰戈尔、对母亲至爱

【小题1】每次行动的目标定位不正确、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 【小题1】时间、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和憧憬。【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略

9.对下面的古诗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A.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

B.末句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

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

C.诗中写出了新柳颜色浅黄、柳枝柔软的特点。

D.本诗写得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诗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辨析能力,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逐项分析,B项不是比喻,而是运用了拟人。

10.对下面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来源:]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阙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 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词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诗歌人,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与诗的内容一一比如,判断正误。C错,作者用典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为国报效。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下列作家作品等文学作品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变色龙》契诃夫俄国作家

B.《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C.《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法国作家 D.《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

【答案】C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作家作品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C项中杰克•伦敦是美国小说家。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2.诗歌欣赏 北 陂 杏 花(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①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小题1】诗歌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小题2】本诗三、四两句运用托物言志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小题1】“绕”字写出池水曲折蜿蜒;表现了陂水与杏花相依相亲的状态;使画面富有动感、充满生机。(三点中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2】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挫折/失意)却仍不失高远之志,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品格)(或意思相近即可。)【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所谓“炼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往往用“以动写静”和“比喻拟人”等方法,来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表达作者情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①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托物言志这种艺术手法的作用,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本诗三、四句借助雪这一物象,首先要结合诗句理解雪的特点,然后根据其特点表达了作者怎么的志向和愿望。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名著阅读填

【小题1】请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信息,填写对应的内容。关键词:祥子善良 情节提示:

【小题2】“你难道认为,我会留下来甘愿做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的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被子里泼掉?就因为我穷、低微、不美。我就没有心,没有灵魂?”选段出自英国作家 的小说。

【答案】

【小题1】老马因没钱买食物充饥而饿昏,祥子买包子给老马祖孙吃。(或在寒冷的冬夜给老马祖孙买羊肉馅包子。)【小题2】夏洛蒂 勃朗特;《简 爱》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4.下面关于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文人四友: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都是第一。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

C.《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是著名钢琴大师、傅敏是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D.谢婉莹,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被称为“世纪老人”。著有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主张爱的哲学。

【答案】B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阅读积累判断正误。B错,《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15.阅读诗歌《龟虽寿》,完成后面题目。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小题1】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咏志诗。作者以神龟、腾蛇、老骥为喻,表明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是全诗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统一全国。作者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历史的需要,决心为此奋斗终生。“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励志之语。

D.“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四句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了诗人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小题2】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 【小题1】B

【小题2】示例1: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的壮志豪情。

示例2:这句诗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及鉴赏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根据各个选项进行判断,B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才是全诗的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

试题分析:理解古诗思想情感,要根据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抓住中诗句中有情感色彩的字词如本诗中“已”字理解。这首词这句诗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

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篇6

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与战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用一张大网捉住,众神哄堂大笑。在古希腊人看来,这些都

A.理性不能克制情欲的表现

B.缺乏道德意识的表现

C.婚姻状态尚不稳定的表现

D.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表现 [ ]

2.在《埃涅阿斯纪》中,维吉尔把罗马人的祖先、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写成是神的后裔,其最主要目的是

A.为了忠实于史实

B.为了忠实于神话传说

C.为了渲染史诗的浪漫气氛

D.为屋大维的统治寻找依据,歌颂罗马统治者 [ ]

3.《罗兰之歌》通过对罗兰奋勇拼杀、战死疆场的描写所要表达的主题是

A.悲观主义 B.爱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 ]

4.列那狐同比自己强大的狮子、狼和熊进行周旋和斗争,目的是

A.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等

B.代表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同强权进行斗争

C.展现其叛逆性格

D.纯粹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小动物 [ ]

5.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

A.拉丁语 B.希腊语

C.意大利语 D.希伯来语 [ ]

6.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个人主义

B.宣扬“幸福在人间”

C.倡导英雄主义

D.宣扬封建迷信 [ ]

7.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A.一出阴沉的喜剧

B.一出乐观的喜剧

C.一出乐观的悲剧

D.一出阴沉的悲剧 [ ]

8.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中的同名女主人公由于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统一,结果是

A.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

B.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

C.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

D.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 [ ]

9,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是

A.西班牙流浪汉典型

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

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

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 [ ]

10.恩格斯称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A.“辩证法的杰作”

B.“无与伦比的作品”

C.“心灵的辩证法”的杰作

D.“唯物辩证法”的作品 [ ]

11.雨果的《九三年》中革命军司令郭文私自放走了叛军首领朗德纳克,其原因是

A.朗德纳克是他的叔祖父

B.朗德纳克因救小孩而被捕,共和国不应该处他死刑

C.政委西穆尔登是他的老师,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D.同情叛军,对共和国不满 [ ]

12.霍桑的《红字》看似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实际上表现的是

A.美国的南北战争 B.印地安人同白人的斗争

C.宗教对人性的摧残 D.金钱对人性的毁灭 [ ]

13.斯丹达尔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土比亚》被认为是

A.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C.古典主义的文艺法典 D.启蒙主义理论著作 [ ]

14.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

A.上流社会妇女

B.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

C.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

D.无可救药的下贱女人 [ ]

15.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人》中塑造的马卡尔·杰武什金是

A.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B.正面的优秀人物

C.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 D.革命民主主义者 [ ]

16.高尔基的被称作是那一时代“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的小说是

A.《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B.《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

C.《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

D.《奥古洛夫镇》 [ ]

17.《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那些走向新生活的人们是

A.乌克兰人 B.哈萨克人

C.哥萨克人 D.乌兹别克人 [ ]

18.30年代初,罗曼·罗兰发表的用以进行自我批评和忏悔反省的著名论文是

A.《超乎混战之上》 B.《欣悦的灵魂》

C.《向过去告别》 D.《理智的胜利》 [ ]

19.《恶心》(又译《厌恶》或《作呕》)是萨特的成名作,其体裁是

A.境遇剧 B.日记体、自叙体小说

C.荒诞剧 D.哲学随笔 [ ]

20.《戈丹》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名作,主人公何利一生最大的愿望是

A.拥有一头奶牛 B.想要一个儿子

C.还清高利贷 D.赎回被变相出卖的女儿 [ ]

21.《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是马哈福兹的代表作。它主要描写的是A.一个封建贵族家庭几代人的觉醒反抗

B.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三代人对理想的追求

C.一个工人阶级家庭三代人与资本家的斗争

D.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几代人受剥削压迫的血泪史 [ ]

22.中古波斯著名诗人萨迪在自己重要的作品《蔷薇园》中,主要表现的是

A.神秘主义思想 B.封建主义思想

C.悲观主义思想 D.人道主义思想 [ ]

23.夏目漱石代表作《我是猫》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广泛的揭露和批判。其采用的最主要方法是A.以古代文学的题材表达作者现代的思想

B.以沉重的笔调表现悲观主义思想

C.以猫为叙述者,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

D.以作家独特的方言进行一语双关式的叙述 [ ]

24.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说《雪国》描写了社会下层人物驹子的悲惨境遇。小说选取的主要角度是

A.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B.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命运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C.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D.从政治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两方面进行描绘 [ ]

二、多项选择题

25.在伊阿古看来,他之所以要陷害奥赛罗、苔丝德蒙娜和凯西奥,原因有

A.他认为奥赛罗不公正,本应提拔他伊阿古当副官,但却提拔了凯西奥当副官

B.他认为凯西奥在奥赛罗和苔丝德蒙娜的恋爱过程中帮过忙讨好过他们

C.他认为他自己应该得到苔丝德蒙娜

D.他认为凯西奥与苔丝德蒙娜确实有暧昧关系

E.他认为这些人既憨且直,最容易上当受骗 [ ]

26.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和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此外还有

A.巴洛克文学 B.市民世俗文学

C.耶拿派诗歌 D.海德堡浪漫派

E.感伤主义文学 [ ]

27.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姻》描写的主要内容有

A.阿勒玛维华伯爵和伯爵夫人的婚姻

B.伯爵仆人费加罗和伯爵夫人使女苏珊娜的婚姻

C.伯爵施展手段追求苏珊娜,企图恢复对农奴新娘的“初夜权”

D.费加罗对伯爵百依百顺,委屈求全

E.费加罗凭智慧和机巧挫败了伯爵的罪恶企图 [ ]

28.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有

A.《自由颂》 B.《乡村》

C.《致大海》 D.《致西伯利亚》

E.《皇村的回忆》 [ ]

29.《老人与海》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有

A.鲸鱼 B.大海

C.马林鱼 D.鲨鱼

E.狮子 [ ]

30.卡夫卡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这种“卡夫卡式”小说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

A.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 B.一定的自传色彩

C.结构完整 D.怪诞

E.象征 [ ]

31.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其描写的主要内容有

A.对拉美民族历史文化的再现

B.布恩蒂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

C.哥伦比亚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

D.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

E.拉美人民应该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 ]

32.《沙恭达罗》描写豆扇陀向沙恭达罗表达爱情的情节主要有

A.借故要留在净修林

B.与沙恭达罗以干闼婆方式结合C.恢复记忆后开始思念和寻找沙恭达罗

D.在回京前以戒指为信物相赠

E.在仙界相认时悔恨交加 [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33.狂飙突进运动

34.荒诞派戏剧

35.俳句

四、简答题

36.简要说明《伪君子》中答尔丢夫这一宗教伪善者的欺骗性与危害性.37.哈代笔下的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但却遭到毁灭,试析苔丝悲剧的根源。

38.简析黑色幽默代表作家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深刻内涵。

五、论述题

39.堂·吉诃德是个可笑、可爱、可敬又可悲的艺术典型,试论这一形象的矛盾性。

40.《戈拉》是泰戈尔歌颂印度青年的爱国精神、批判宗教偏见的著名作品,试论作者在塑造成主人公戈拉时所运术手法。

六、分析题

41.欧洲文学史上有一系列吝啬鬼形象,试比较老葛朗台和泼留希金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异同.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0540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D 3. B 4. D 5. C

6. B 7. C 8. C 9. C 10. A

11. B 12. C 13. B 14. B 15.A

16.A 17.C 18.C 19.B 20.A

21.B 22.D 23.C 24.C

二、多项选择题

25.A B E 26.A B 27.B C E 28.A B C D

29. B C D E 30. A B D E 31. A B C D E 32. A B C D E

三、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33.(1)18世纪70至80年代,在德国发生的一场文学运动。

(2)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3)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34.(1)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后流行于欧美其他国家的一个反传统戏剧流派。

(2)它没有完整连贯的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它表现的世界是荒诞的,人人与人的关系是无法沟通的。

(3)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库、贝克特、品特和阿尔比等。

35.(1)是日本民族创造的一种形式最短小的诗歌形体。

(2)由“五、七、五”句式共17个音组成,含蓄、凝炼,追求一种淡雅、静寂和隽秀的意境。

(3)代表作家是被尊为“俳圣”的松尾芭蕉。

四、简答题

36.(1)答尔丢夫是17世纪宗教伪善者的化身,表里不一,将自己装扮成虔诚的教士。实际上却是贪食贪睡贪财

(2)恶行败露时,立刻露出狰狞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图置他人于死地。

(3)他的行为向世人昭示了这种伪善者与法律、宗教、官府、宫廷联系密切,是伪善社会的产物,具有极大的欺骗

37.(1)个人的悲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丝始终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运安排的(2)时代的悲剧:资本主义大工业侵入宗法制乡村,宗法制农民纷纷破产,道德秩序与生活秩序一样产生了混乱纯洁与所处环境的冲突形成了悲剧的因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毁灭了苔丝。

38.(1)“军规”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征着冥冥中统治世界的神秘力量,变化无常,莫测高深;

(2)作为一条军规,它是强制性的;它运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逻辑,在似是而非中包藏着祸心;

(3)它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圈套,是一种永远无法摆脱的困境,是现代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感

五、论述题

[参考答案]

39.堂·吉诃德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而又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特征的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复杂形象。(1)他是个满脑子骑士幻想的不切买际的幻想家的典型。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离是其主要特征。受流行的毒害,他迷上了骑士道,试图恢复过时的骑士道。因而,虽然动机良好,但行为却极其荒唐,效果也极坏。吃出够了洋相。

(2)同时,他还是一个具有人文主义特征的可敬的人物。他有渊博的学识,崇高的理想,有为真理和正义而献身起仗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且道德高尚,诚实守信。他心目中的骑士道实际上也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的载体和

(3)当时的西班牙社会没有提供实现其理想的土壤,因而造就了这个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形象。(4)这个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他,既讽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家,也表达和寄托了人文主义理想,同时.还表达班牙社会的苦涩理解。

40.(1)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戈拉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别人争论,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和内心思想。(2)人物形象的鲜明对比。戈拉与毕诺耶,戈拉与哈伦的对比更深刻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3)优美的抒情格调。在描摹戈拉的言行时,伴随着作者的强烈抒情。

六、分析题

[参考答案]

41.相同点:

(1)葛朗台的一切信仰都以金钱利害关系为基础,他搞政治投机,正是为了经济掠夺。波留希金具有强烈的积聚一天到晚为财物的积累和贮存而奔波。

(2)贪婪使葛朗台被金钱所奴役,最终在对黄金的渴欲中送命。贪婪使波留希金变成了财富的奴隶,成为受物质支的人。

(3)吝啬使葛朗台丧失人性,他对妻子、女儿、侄子毫无感情可言。吝啬使波留希金失去了性别,他过着乞丐一儿女断绝亲情。

不同点:

葛朗台是法国19世纪初期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的最大特征是巧取豪夺。

他的发迹是靠侵占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与剥夺人民财富发家致富的,充满了血腥与罪恶。

上一篇:光纤通信模拟试题下一篇:旅游与助理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