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2024-07-08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精选13篇)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篇1

刘国明

我是高安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刘恒桢的父亲――刘国明,是一名长期从事监狱教育改造及心理咨询工作的狱警。我的妻子是一位下岗在家的家庭主妇。这次闻听女儿被评为“星级”好少年,我很荣幸,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努力带给我的快乐和荣誉。借此机会,我来谈谈我的教育心得,一点拙见,请别见笑。

我们对女儿的培养,遵循的主要理念是:让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对孩子的培养上,父母应该如何决定培养孩子的方向、规划孩子的未来?父母应该如何跟孩子互动、开发孩子的潜能?我的内心告诉我:希望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上,不只是怎样使孩子在学习成绩上得高分,而是要使孩子能快乐、成功,在生活、学习中健康成长,在德、智、体、美、群几方面均衡发展,并且适应未来的时代。如果我们还用老一套僵化的培养方式,非但无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且可能拖子女的后腿,使孩子只知死读书,甚至在起步时就已经落伍。由此,近几年来对女儿刘恒桢的培养,在思想理念和教育方法上,我们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1、注重对孩子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这两个说法,我和妻子是很认同的。所以,从小对女儿的培养,特别注意通过身体力行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要求孩子讲文明、懂礼义、助人为乐,首先家长自己就应做到言行一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我和她妈妈都是热心肠的人,谁有什么困难总是竭力帮忙;与人交往,总是热情友好,从没有跟人红过脸,有过过节。我们夫妻关系和睦,教育理念一致,家庭氛围良好。孩子生活在这样温馨稳定的家庭环境中,心情舒畅,有利于学习。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能体会到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情感。另外,我们不断进取,自觉学习与工作有关的最新知识,关注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争取在工作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父母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成绩,是对孩子最好的精神激励和最佳的行为示范。孩子受父母的熏陶,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所以,我的孩子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具有坚毅自立、有内在自信心而寻求生活独立的个性心理品质。我的女儿课外学了古筝、英语、奥数,课余时间很紧。为了不误学习,我们要求女儿

做每项事都必须计划好时间,形成强烈的“有效率才能赢得时间”的概念。有一次,我们要女儿挑战一天做完15张数学试卷。没想到她居然挑战成功,晚饭时我就煎了两个荷包蛋作为奖赏。现在,她读六年级,学习任务比较重,尽管有的的孩子连学习任务都完不成,但我的孩子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且没感到很累。她每天还能自己调配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做到劳逸结合。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多么重要呀!

2、注重孩子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品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向的光源,它能保证人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的情况是:在身体(身高、体重达标率)和智力发展(发展速度、知识面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却存在着较多的缺点,如任性、自私、孤僻、粗暴、自大等。此外,从调查资料中还发现,这些缺点的产生决非完全因为“独生”,而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和父母的教养态度所造成的。因此,在幼儿时期如何科学地对独生子女进行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和妻子都一致认为,孩子要有学习生活的快乐和身心的健康,首先最基本的也是根本的,就是必须加强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孩子有健康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在对女儿思想品德的教养方面,我们特别注重孩子孝心素养的教化。“百善孝为先”,我们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的时候,千万别忘了从我们身上学习怎样敬老、怎样尽孝。所以,每到季节变换时,我们为年迈的父母添置衣物时,总是要带上女儿,让女儿一道挑选款式、颜色,让女儿参与孝心活动;每当节日,都会和女儿一同拨通父母的电话,告诉她怎么向爷爷奶奶说祝福的话语。女儿耳濡目染,现在也懂得孝敬我们了:桌上做了好吃的菜,首先夹给我和她妈妈吃;父亲节、母亲节还会送上贺卡或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最让我感到的是,她还帮我俩洗脚呢。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又来孝敬自己的父母,父母不仅成了孩子孝敬的对象,更成了孩子学习的好榜样。愿每个家长平常都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起到好的示范作用,并帮助孩子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共同营造出和谐的家庭环境。

我告诉孩子爱父母亲人,感恩父母亲人,这还远远不够,还要爱自己的老师、同学以及一切值得爱的陌生人,甚至于团体、集体、社会等。所以,我的孩子从小就有爱心、有同情心。走在路上,看到了小孩摔倒,会毫不犹豫地主动上前搀扶;看见了穷人乞讨,会毫不吝啬地捐上身上仅有的零花钱。来到学校,看到同学有不会做的题,主动上前讲解;听说要为某某个人或集体捐款,她一马当先,总是捐得最多最早(我家并没有多少钱,这些钱都是她的压岁钱和平时积攒的零花钱)。身处社会,她每个双休日,都会主动打扫楼道;每年,她

都会选定一个日子,让我们陪着上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上特教学校为特殊的伙伴讲故事。我真的很庆幸,从小,我孩子纯洁的心灵就种下了“爱心”“感恩”的种子,相信这颗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定会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3、注重孩子良好心智的完善。

家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站。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在对女儿的培养中,我深深认识到:孩子健康身心的长期培育和智慧潜能的有效开发,是保证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充分利用自己学习掌握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以及工作的相关体验,结合对女儿培养实际,着力培养孩子的心智素质,不断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思维能力水准。我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考试的分数和名次,从来没有因为孩子考差了点,就批评。这样,我的孩子总是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参与考试,由于没压力,结果反而非常好。作为家长,我深知道未来社会最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所以我们总是鼓励孩子能够有创见,平时总是极力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且,我很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允许孩子与家长辩论,家长错了就放下架子认错。完全听话的孩子心理一定是不正常的。我们家中的事常常和女儿商量讨论。我们平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听故事、学画画、弹古筝、练跳舞,甚至玩游戏,孩子都乐此不疲,这些都有益地促进了孩子身心健康和智能开发。

4、注重知行合一,提高孩子的技能。

对孩子培养的教育方法上,除上面体会到的以外,我还注意让孩子在学习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紧密地与生活结合起来,知行合一,联系实际。让孩子生活在快乐、成功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成功的目的是为什么?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为实现理想。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是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是在每一天都有收获,是在每一刻都在寻找快乐。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孩子的天分在哪里?孩子能否具有终生学习的态度?只有在快乐、成功中去寻找!学习中求“知”,更要注重践“行”。所以,我非常注重对女儿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更多的企望是想让孩子在践“行”中获得成功,在成功中得到快乐,在成功、快乐中健康成长。譬如,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我就让她在学画画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又如,发现女儿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天分素养,我就鼓励她参加演讲、写作比赛。多年来,女儿参加省、市比赛获得许多奖项。成功的快乐,使她得到了健康的成长。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显然,是强调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了。近一年多来,我根椐女儿兴

趣发展实际,也引导她做了一些课外物理实验,有针对性地培养她的动手能力。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篇2

一、了解孩子的个性

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 对于孩子而言, 没有所谓的好坏, 只有天生的个性。家长要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爱。我们不能一边说爱孩子, 一边又不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有自己的行为方式, 往往认为这些经验是好的, 希望孩子也像自己一样。

我们应按照孩子的个性特点, 给予孩子足够的压力和奖励。比如, 个性比较依赖的孩子, 希望和妈妈和伙伴在一起, 他们喜欢集体学习, 或者有人陪伴。家长要求他们好好学习的同时, 陪着他们一起学习,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并在他们取得成绩的时候, 奖励他们集体活动的权力。这样的孩子既能学习好, 也能更好地发展人际交往的优势。如果家长只是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其实孩子自己一个人根本学习不进去, 碰到困难他们倾向与向人求教, 但是如果找不到, 就会放在那里。结果是孩子学习应付家长, 虽然看着每天坐着, 就是没有效果。如果家长放任自流, 这些孩子的学习肯定不好, 但是他们的交往能力会非常强, 因为他们会把时间放在和大家一起玩上。

二、还给孩子自由

人的存在既是一个自然存在, 更重要的是一个自由存在。人是通过劳动、异化劳动和对异化劳动的扬弃而走向自由的。在这个过程中, 人的能力的提升, “自由个性”的凸显, 人类超越“必需”与“外在目的”的强制是同一个过程, 都是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迈进。让孩子健康快乐就要把自由还给孩子。

1. 安排时间的自由

如果您要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 主宰时间, 那么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2. 零花钱的自由

在零花钱的问题上, 应该说我们国家一直处在一个落后的状况。很多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或大把大把地给孩子零花钱, 这是两个极端。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美国等许多国家在零花钱问题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尽早给孩子零花钱, 并教给他们一些现金管理知识。二是孩子零花钱的多少, 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需求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三是要逐渐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那就是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使用和管理手中这点有限的钱。

3. 读书的自由

读书是学生首要的使命;读书不必有功利。具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固然很好, 具有“成名成家”或者“升官发财”的现实理想也未必不对, 但是, 如果总是肩负着如此沉重的使命、如此功利的理想去读书, 恐怕未必会快乐。读书就是读书, 本来就不必有什么功利目的, 因为读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终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只有自由地没有功利地读书, 读书才能持之以恒, 进而成为一种习惯, 成为人生的高雅享乐。探索未知, 不断完善自我, 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心智健全、素质全面的人, 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这就是读书的最大快乐。

4. 兴趣的自由

兴趣发展是培养孩子自我意识的一环。让他们知道自己长处在哪里, 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需要自我发掘的部分, 让他们自己努力就好了啊。只在偶尔需要父母协助的地方才加以援手不挺好的吗?

自由能让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孩子焕发出巨大的想象空间, 产生发散性思维, 把他巨大的潜能发挥出来。 (例如, 树上10只鸟, 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孩子的一连串的发问) 从这个看似笑话的故事当中可以看到, 一个孩子的心灵在没有限制、没有禁锢的情况下, 是多么自由奔放啊, 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充满了想象的空间。但是现实生活当中, 我们已经很难见到孩子的这种天真了。好多孩子被我们家长和教师教育管束得光说大人话, 光办大人事, 像一个成熟的小大人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啊。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应该让孩子在这个阶段享受什么?而作为父母, 不要活生生地把孩子享受这段生活的权利给剥夺了。这对他的一生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善待孩子缺点

心灵的成长需要宽容。应该说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我们这个社会对人的宽容度是越来越高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 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宽容度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

有好多父母对自己、对同事、对朋友能够宽容, 但对十几岁的孩子却非常苛刻难以宽容。孩子刚生下来, 可能有几年被我们父母欣赏的时候, 捧为掌上明珠, 逢人就夸逢人就讲, 认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好景不长, 接下来我们更多的父母便是翻来覆去地给孩子找问题、指缺点、提希望, 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看别人的孩子, 看优点、看长处;看自己的孩子看缺点、看问题。总想把所有孩子的优点都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这样才能满意。所以说一天到晚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不顺眼、都不满意, 就是在挑毛病、指问题。

其实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万事不可能十全十美, 不要说孩子, 就是我们大人, 甚至国家的法律法规都不可能做到百无疏漏。你怎么就要求你的孩子做得那么完美呀, 不允许犯一点错误, 不允许有一点毛病, 不允许有一点过失呢。出了问题, 又批评、又指责甚至打骂, 孩子连一点改正的机会都没有。作为我们家长, 对于孩子是否过于苛刻过于严格了呢?不过, 我们这里讲宽容,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是指我们家长对孩子这个特殊的群体的理解和尊重, 对孩子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的理解和尊重。

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 篇3

我坐在台下,变成了一个学生,我想看看他听见同学大喊不公平时,怎样去处理。果然,那节下课,他闷闷不乐地坐在座位上,对每个同学都不理不睬。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同学们都骂他偏心,只点几位同学发言。我反问他,那你觉得老师在台上被同学们大喊不公平时,感觉会怎样呢?

下一堂课,我告诉孩子们,什么叫“体验”。我让孩子们明白:当你想要去说别人的时候,请先体验一下别人同样的经历之后,再去评判。所以,有了这种让学生当老师的体验之后,孩子们就较少在班上“骂”我对他们不公平了!

西方有一个理论,被称为“对位式阅读”,就是把自己当做是书中的主人公,设想他在当下,怎么应对进退。这个理论延伸出来的思维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读人”,体验他人的感受。国外有许多的冒险课程、猎人课程,台湾也有童军课程,其实就是培养从体验中领悟生活的方式。

现在在校园里,常看到许多体验的课程:有孩子抱着一颗球,体会妈妈怀孕时的辛苦;让学生戴上眼罩走路,体会盲人的不便……有了这些生活体验之后,我们才能有更宽容的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让孩子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 篇4

-----参与亲子阅读活动有感

五九班曹家铭家长

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情,能让孩子拥有丰富的人生。晚饭后,一家人在一起,共同读读报纸、看看文章,真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我们的体会是:孩子一旦爱上阅读便欲罢不能,他们会不停地阅读,越读越多,越读越好,从而快乐地走上阅读道路。与孩子共同阅读已经坚持两年多了,我们亲眼看到了孩子的变化。

首先通过亲子阅读,增強了语言能力、发展了想象力、提高了写作能力。两年前,孩子写周记是非常困难的,都是每周日下午才能勉强完成,质量不高,通过亲子阅读,孩子的写作能力有实质性的突破,作文不仅立意准确,而且词句优美,经常是老师在课堂上读的范文。去年,孩子参加作文比赛,荣获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省级一等奖。

其次通过亲子阅读,帮助孩子树立理想、熏陶优秀品质。纵观现在的儿童书籍,可谓种类繁多。有科普类,有童话类,有漫画类、童谣类等等。好的读物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净化孩子的心灵,在一起阅读的过程中,只要非常的投入,就能获得愉快。最近,我们共同阅读了《感动中国学生的100个品德故事》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在感动故事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了道理。最可贵的是,孩子记住了故事,在写《文明礼仪在我身边》时,就

引用了这本书中的观点和素材。

再次通过亲子阅读,增加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密切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身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读书能给人带来快乐,而经常与孩子一起读书,则能增加父子间、母子间的亲情,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使浓浓的亲情在亲密接触中加深,使我们家长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我们共同读《淘气包马小跳》时,马小跳的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都是我们谈论的话题,有时还会因为对人物的评价不同,而大开舌战,总想说服对方赞成自己的观点。渐渐的,孩子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时常跟我们说说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阅读使孩子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增广见闻,对学习大有裨益,扩大知识面。喜爱阅读的孩子的语言能力特強,在听、说、读、写方面较不爱阅读的孩子高一些,孩子从书中领悟复杂的意念,欣赏语言的美妙。阅读使孩子知识面扩大。书中的世界无限广阔,充满想象、好奇和机遇,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创意,会终生受益。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篇5

阅读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会阅读的的人才能享受童年的快乐。只有朗读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诵读,反复地读,让孩子在诵读中记忆。每天的十五分钟的《日有所诵》,让孩子的成长历程更加多彩。当孩子在教室里读着童诗,童谣,愉快地拍着手,打着节奏,一脸的兴奋,那快乐不言而喻。每天重复地读,重复地听,不觉中回味着情节,回味着潜藏在文字内部的美好的声音。就是日有所诵----日不间断地诵读,让孩子获得了内在的沉静的幸福,所以孩子在日记中写到:日有所诵,让我很快乐。家长会时,我班几个可爱的小女孩,在没有我的任何指导下,自编自诵了一个单元的《日有所诵》。那可爱的动作,兴奋的表情,热情的诵读,迎来了家长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也让我更欣喜地相信《日有所诵》的神奇魅力。孩子们一定会在《日有所诵》“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简单的图画,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

和薛老师一样,小时候我也喜欢看连环画,因为图文结合的书让头脑中的图景更丰富。图画书语言精粹,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对话,没有不厌其烦的描述和解释,就给读者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透过简单的情节,看见丰富多层的意蕴。越简单越珍贵,越简单越快乐。一本又一本的图画书,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师生相互激发,携手走过这一条简单的幸福之旅。我也想做这样的人,于是,我一直努力着,带领学生在教室里共读图画书。每每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时,是孩子们最专注,最安静,也是最忘我的时刻。我知道孩子们除了被精美的画面所吸引,更重要的是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又一段温情的文字,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温暖。你看那沉醉,惊讶,清澈,痴迷的眼神中一定会有很多,很丰富,很精彩的美好愿景,这就是最自然,最真实的阅读状态。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篇6

据了解,忽视儿童心理健康是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他们错误的以为,小学生不懂事就不会有心理问题,事实上心理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有20%的儿童有抑郁症状,其中4%的儿童被诊断为临床重症抑郁。重症抑郁最大的潜在危险是自杀行为,这便是现在青少年自杀事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这些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剖析当今小学生生活的社会现状,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学生会产生心理问题。他们大都是独身子女,父母的溺爱,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过分宠爱,使他们养成了娇生惯养、自私任性的性格,且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同时他们又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对任何新事物感到新奇,电视游戏的惊险刺激,他们都想去尝试模仿,但他们又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脑海里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只是随着自己的意愿行事,遇到顺心的事就开怀大笑、遭受一丁点的挫折就萎靡不振,甚至还与家长闹矛盾。而家长在此时若缺乏正确的引导,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那他们在心理上往往容易产生盲目的自满、自卑、厌烦等反常现象;在行为举止上出现暴躁、偏激、易怒等情绪的变化;在知识学习上往往出现时好时坏的现象;与同学的交往上也存在着难以相处的局面。其实,学生碰到问题而产生的忧愁苦闷,都是心理问题的表现。因此,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正确的引导工作,增强他们心理健康的意识,促使他们正确对待自我、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针对这些现状下面我谈几点我粗浅的看法:

一、给学生一个自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灵的交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青春期的教育本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爱又是相互的,老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爱需要沟通,老师的赞美和鼓励则是沟通的桥梁。给予学生肯定和赏识,不仅让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信、可倾诉。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近你,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当老师微笑地走上讲台,用明亮有力的眼神注视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注视着我,老师重视我,尤其是一些学困生,老师更应让他们感觉自己并没有被冷落,从而挖掘学生的心理潜力,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因而给胆怯的学生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自信的微笑;一个“你能行”的暗示,让他们战胜自卑的心理,与同学们平等相处,以竞争、乐观的精神面貌共同参与学习。

二、自我教育时常抓

开学一星期后,我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班级的学习气氛,实行“这星期我当家”的制度。每周一个值日班长,让每一个同学都尝试“当官”的荣耀和责任,值日班长采用轮流或竞争上岗的形式。首先,有竞争者自我介绍,接下来就怎样管理班级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给大家呈现,一周后班会课上利用五分钟时间给大家做一个总结,再由同学表扬其优点,指出其不足,勉励其他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再接再厉,更加出色。一月后评比一个最佳班长,且可以再延续当一周的班长,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都争先当上值日班长为快。同样,学习委员等其它职务(包括组长)也是如此。我还大胆放手,主题班会也由小组承办,课余时间与他们确定好主题,把握尺度,内容、形式都由他们自己定,他们主持。同样每月评出一个最佳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小奖励。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工作中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辛苦,同时也让学生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增添班级的青春活力。除此之外,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开展读书乐活动,充分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还培养了学生积极大胆、善于表达的综合能力。为了获得更广博的知识,我们积极主办心理健康手抄报、心理健康黑板报等,逐步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行动自律的习惯。让学生自己来想,做自主思考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学,做自主探索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做,做实践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管,做管理的主人;让学生自己来创,做创造的主人。

三、多方结合的心理渗透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思品》课,只要时时刻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解,如“遵纪守法”、“学会守信”等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我想只要老师处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赞美和赏识,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可造之才。

四、办好家长学校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他们的不良行为经常会反反复复出现。因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要靠学校老师的主观努力,更要靠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几方面结合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教育,通过分析、比较哪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进而辨真伪、明方向。

五、融入大自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发展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设让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上家庭成员的影响,个别学生显得过于娇嫩、自私,甚至冷漠。因而仅靠学校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精心组织有趣的课外活动,在实践中来验证、体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调适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同学的友谊,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每年清明节“祭扫烈士墓”,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时时缅怀他们,更加勤奋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同时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录像,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影片中主人公的言行,写好观后影评,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质,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且学校每年都开展“体育节”、“科技节”,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小学是一个人心理形成的朦胧阶段,小学教育在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以赏识教育为理念,让学生信心飞扬。如果每个教师把“开心教学,愉快学习”的赏识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从给学生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张甜甜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次热情的鼓励开始,认真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平等地尊重学生的感受,悉心关爱、真心赏识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形成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产生在校学习的幸福感、认同感。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篇7

活动从4、5年级各中队中推选2名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交通安全意识强的学生成立“我是小交警”志愿队。明确小交警职责为认真学习交通法律知识, 并向老师和同学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 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发现非机动车和行人有交通违法行为时, 及时予以劝阻;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 影响和带动家庭成员不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聘请交警队指导员为我校交通安全辅导员;观看交警指挥动作、工作执勤的视频等。第二阶段体验训练。请交警队教官、交通安全辅导员为“小交警”进行交警会操培训;请交警大队校外辅导员到我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第三阶段上岗服务。由少先队大队部准备“小交警”值勤所需的服装及道具;在教官带领下“上岗实习”, 在学校的交通道路进行指挥。

“小手拉大手, 安全一起走”。学生在活动中表现优秀, 心得很多;老师们也总结出经验。

教师在少年儿童心灵的沃土上, 如何去耕耘、播种、照料?是让学生成为弱不禁风的花朵, 还是让学生经历风雨的洗礼和考验, 成为祖国的栋梁?正是基于对有效教育方式的探索, 我校开展了“我是小交警”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1.进一步理解交警工作的重要性。小交警队员们通过学习和实践对交通法规知识有了进一步了解, 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看到了交警叔叔爱岗敬业的精神, 感受到了劳动的光荣和崇高。在上岗执勤中, 他们和交警叔叔一样, 俨然像一个坚守岗位的交警, 看到他们规范的手势动作, 来往的行人无不投来赞许的目光, 他们站在岗亭上有条不紊地指挥交通, 觉得忠于职守为社会服务是那么崇高、那么神圣。一位参加值勤的小交警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交警天天在街道上站岗执勤, 日晒雨淋的, 很辛苦。每当我站在十字路口的岗亭上, 看到许许多多的人流和川流不息的车辆在交警统一指挥下那么有序地行进, 我就感到交警叔叔的责任重大, 事业光荣。今后我们要以你们为榜样, 刻苦学习, 全面发展, 做祖国的接班人。”

2.良好的道德, 在小交警活动中形成。从体验中获得的情感是最朴素、最真挚也是最难忘的。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点滴小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 激发美好的情感, 是体验教育的功能所在。

小交警队员们不仅在活动中学到了许多交通法规, 还能以身示范将交通安全知识运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写到“经过这次体验, 我体会到了‘文明出行, 从我做起’, 不仅是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 发现身边的人有闯红灯等不文明的行为时, 也应该进行劝导。只有大家都做到了, 才能真正地做到文明出行。”小交警在上岗执勤中, 看到老人过马路就主动帮助, 看到有人闯红灯, 总是主动上前制止, 对那些执意不改的, 总是先敬队礼再耐心说服他们按照交通法规去做, 看着这一张张虽然稚气, 但神情严肃的脸, 好多违章者都为之感动并真心诚意服从他们, 孩子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律、自护、自强的能力。

3.健康的心理, 在小交警中锻造。只有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地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难、体验吃苦, 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 锤炼他们的意志, 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

为了培养出一批不怕吃苦、奋发进取的生活强者, 我校从学习交警叔叔甘于奉献, 敬业、乐业的高尚情操, 从而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推动激励学生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 面对现实, 自强不息。我校有一名小交警, 在上岗值勤时, 时间稍稍长一点, 就觉得太辛苦了, 不愿坚持站岗了。老师知道后, 教育他应向交警叔叔学习, 要正确对待困难, 克服困难, 还给他讲一些交警叔叔的动人故事。他听后, 很受鼓舞。再上岗时, 他总是精神饱满地完成每次的执勤任务。对学生来说, 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可谓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 小到一次考试失败, 大到双亲去世无人照顾等。因此, 充分利用交通阵地, 教育学生增强经受挫折, 战胜困难的能力, 使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

4.实践的能力, 在小交警活动中强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练就一双勤巧的手”、“实践出真知”, 这是少先队教育一贯倡导的思想作风。

在工作中, 我校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及教育规律, 结合交警活动中, 让孩子们玩中练、做中练、用中练, 逐步培养自理能力。开展“争当模范小交警”活动, 采用先行后评的形式, 在班内比着做, 家里自觉做, 一周一小评, 一月一大评, 发现典型, 及时表扬。

总之, 在小交警活动中, 处处体现着少先队自我教育的工作原则, 渗透着素质教育的“主动发展”的思想。在这些活动中, 同学们摆脱了成人过分的保护, 可以独立自主地去想问题, 干事情, 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 练习接触社会的本领, 得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不能获得的经历和人生体验。

今天我当小民警

五 (7) 班叶家艳

我从小就渴望着当一名民警, 渴望站在那繁华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今天, 机会终于来了, 老师组织我们到各个十字路口当小交警, 协助交警叔叔指挥交通。

早晨, 我来到了某个十字路口, 那里交通拥堵。我马上跟民警叔叔做起指挥交通的手势, 十字路口的交通很快顺畅起来。司机们都发现了我这个小民警, 于是他们把车驶过我面前时, 都啊哟对我竖起大拇指, 我回赠他们的是一个甜甜的笑容。

突然, 我发现斑马线上还有一位老奶奶在颤颤巍巍地过马路, 我赶紧过去扶她过了马路。老奶奶过了马路后, 感激地对我说:“小朋友, 多谢你扶我过马路。你是哪个学校的, 叫什么名字?”听到了这些话, 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我礼貌地微笑着对老奶奶说:“老奶奶, 您的好意我心领了看, 帮助您是我应该做的事, 我不应该留名。再见, 老奶奶”。说完, 我挥了挥手, 又去指挥交通了。

中午, 我结束了当小民警的快乐时光, 但是, 当小民警的经历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当小民警让我感到能为人民服务是光荣、快乐和自豪的, 同时, 也让我知道每一位民警叔叔的辛苦, 他们的付出得我们敬佩!

我要为我的梦想———当民警而努力, 我要为大家做好事, 为人民服务!

当小民警的体会

五 (4) 班王越凡

今天我很高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我是小民警”活动, 当了一回小交警, 太兴奋了!说一说我的体会。

我在五指山市的某一条十字路口, 与几名民警叔叔, 一起执勤。

在这执勤的时间里, 我学会了一些手势动作, 比如说, 想要车辆停止行驶, 那就抬起一只手臂, 抬到与身体形成九十度角后, 五指并拢, 手臂只可以抬高, 不可以抬低, 因为你一把手臂抬低, 那车辆就看不见了, 但是, 手臂不可以形成一百八十度……

在这次与民警叔叔执勤的时间里, 我也体会到了民警叔叔的辛苦, 也体会到了民警叔叔在执勤时间的无聊, 还体会到了, 民警叔叔在执勤时候, 被太阳晒到的热。

最后, 我想对民警叔叔说:“民警叔叔, 谢谢您们, 为了我们, 不怕辛苦, 您们为了我们, 在烈日炎炎时, 还在工作着。您们为了我们, 在寒冷的冬天, 也还在工作着, 谢谢您们!”

我是“小民警”

五 (2) 班苏桐

今天, 我早早地起了床, 吃过早餐后, 我就马不停蹄地前往学校, 为的就是能当上一回小民警。

来到学校大队部, 老师给我们分了组, 我被分到了负责维护交通的组。我们换好制服后, 队伍就出发了。我们来到了十字路口, 这里是一条主干道, 有较多汽车来往, 还有不少人为了挣那一秒两秒和汽车抢道。我们站好位置后红灯便亮了。这时, 我看见有一名穿着皮夹克的中年男子冲入车群, 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去了, 我真想上去劝他, 但是又有些害怕, 突然一阵刺耳的刹车声传来, 那名中年男子惊慌地跑了过去, 我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不过还是挺内疚的。不一会儿, 又有一位抱着孩子的阿姨没走人行道, 想直接跑过去, 为了不犯上次的错误, 我壮着胆子走到了她面前说:“阿姨, 您好!为了您的安全请走人行道, 谢谢!”当时我估计她可能会不理我或骂我, 但她没有这样做, 反而还很温柔地对我说:“小朋友, 谢谢你的提醒, 下次我会改正的。”那时候我就激动极了, 觉得帮助他人真快乐。之后我又扶老奶奶过马路, 还帮助了那些问路的人·····这半天下来, 我一共帮助了八个人, 感觉过得真有意义。

在这半天里, 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民警叔叔的辛苦, 也知道了要搞好交通秩序, 需要你、我、他大家一起来参与、努力。

一次小民警的体会

五 (7) 班徐志华

今天, 我们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语文作业———当一次小民警。

来到十字路口, 我看到前方的民警叔叔, 我心想:哇!挥挥手就能指挥这么多来往的车辆, 真是太威风了。我来到民警叔叔旁说:叔叔, 我能和您一起指挥车辆吗?站在那, 我看见了车水马龙的车辆, 头一下急了, 这该这么办呀?我向民警叔叔看去, 原来把手一起伸向右或左, 汽车就可以顺着手势方向向右开走或是向左开走, 如果伸出一个手掌, 就是请停车。看着看着, 我似乎学会了“可以走了”和“请停车”的手势, 我开始指挥, 本来还做得好好的, 可是, 就在刚刚发生了以下一件事:

由于一辆小汽车开得太快, 我本想让那辆车停下, 我打出“请停车”的手势, 可是, 急忙之下我摆出来打功夫的样子, 酿成了大错, 民警叔叔看见了, 马上帮我纠正错误, 这才避免了危险。我的心里有点不安, 差点好心做了坏事。

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篇8

关键词:游戏; 幼儿; 快乐;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04-001

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是儿童世界的支柱,儿童通过游戏相互联系。通过有益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也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和良好途径。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他们获得知识,发展动作和能力。因此,游戏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影响儿童心理发展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但有时也会受胆怯、倦怠、自卑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可见,从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个性培养是极其重要的,而游戏对幼儿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游戏能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爱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游戏,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大脑细胞的发育需要。所以,孩子才专注地从事着在成人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游戏。孩子喜欢游戏,尤其喜欢复杂的游戏。因为游戏越是复杂,对孩子的刺激越大,孩子就越兴奋。通过游戏能够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拓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等社会性行为,增强体质。所以说孩子天生就是勤奋的,他们生来就有一种求得胜任的内在欲望,生来就有去做、去学如何做的冲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

二、游戏对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人的思维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活动性游戏是孩子们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孩子在游戏中始终进行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它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活动性游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此它对培养和发展形象思维具有特有的作用。当儿童们学习游戏时,都是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形象而模仿做的。另外,孩子根据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设计的游戏都是在形象思维的活动下进行的,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老鹰捉小鸡”等。一些活动性游戏的进行是具体形象的,孩子就是根据孩子间的活动情况而积极考虑自己应该怎样做才是有利的,该往哪边跑,该向前还是向后,通过观察别人的动作,迅速判断其活动的目的,然后采取自己的行动。因此游戏中不仅需要动脑子,还要有勇气。游戏使孩子的头脑清醒,思维敏捷,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如为了让孩子的区域活动充满阳光与乐趣,老师们在区域中设计了各种棋谱,孩子们可以自由的下棋,整个游戏过程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孩子们的良性竞争、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添设了迷宫、沙包、跳绳、滚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动时间,一簇一簇的孩子在尽情地玩着各式各样的益智游戏,使幼儿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

三、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培养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传授正确道德行为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的幼儿容易接受美好的、正确的、规范的影响,这对他们养成习惯至关重要。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一个人玩游戏,到了幼儿园与同伴一起玩;首先要懂得谦让、合作、分享;那么游戏就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为中心,向社会合作型发展。可否在游戏中完成这一目标呢?经过观察,答案是肯定的,如一次在银行游戏中,许多幼儿都排着很长的队伍在等待,我以顾客介入,对一名“工作人员”说:“人这么多,让我插个队,先办理吧,我们是朋友嘛。”他犹豫了一会,想了想答应了。事后,我就让孩子参与讨论,这样做对不对,许多孩子都各抒己见,有的说:“不可以的,必须排队,要讲秩序。”经过这次的讨论,孩子们在游戏中很讲文明,我再次来到银行要求优先时,“工作人员”说什么也不肯,对我说:“请您排队。”还有一次,组织小朋友开展“辩论赛”,选了一些他们身边的事情来参与讨论,孩子们都积极备战,有的还搜集了资料,在游戏中讨论发生在周围的事,让孩子通过讨论知道一些道理,对于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好处。同时在游戏中我看到了孩子慢慢形成的责任感和纪律性。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建立和遵守规则,是培养责任心的有效手段。在游戏前,教师要与幼儿讨论并制订出游戏规则,使幼儿意识到行为的责任与后果。如选好角色不能随意更换,不能大声喧哗等。幼儿在游戏中喜欢承担一定的角色,“妈妈”“医生”“服务员”等等,而每一种角色都有其相对应的角色行为和责任。一次,“娃娃家”的宝宝生病了,“妈妈”和“爸爸”都保护着“宝宝”,照顾他,带他去看病,还给他喂药,游戏点评时,我给予了肯定,他们非常高兴。

四、游戏促进幼儿情绪的发展

通过游戏使儿童能够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试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的真正本性。因此游戏好像是儿童情绪的晴雨表,教师可以从游戏中观察了解到儿童的喜怒哀乐。如“妈妈”抱着“宝宝”,温暖地爱抚、说悄悄话,也充分表现了孩子愉悦美好的心理感受。游戏是儿童克服紧张情绪的一种重要手段。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孩子选择了一件代表他恐惧和不喜欢的玩具,在游戏中操作它,能使儿童消除害怕或者厌恶的情绪,获得自信,解决问题。如儿童乐意玩医院游戏,在游戏中儿童扮演医生或护士,津津有味地玩着打针的游戏。有的孩子在娃娃家中哼着歌哄娃娃睡觉等。游戏可以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在现代有许多心理学家或教育学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给孩子时间玩吧!“游戏”并不是浪费时间,“游戏”是让孩子均衡发展的最佳方法。给孩子一些时间与空间,让他去思考,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让孩子有机会“游戏”,这绝对也是一种学习。

参考文献:

[1]华爱华.游戏是灾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2008(12):11

让孩子在健康快乐中成长 篇9

11月20日 星期天 晴

每年的家长会,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往往这对我并没有什么问题,可这次却有些发愁了——我“荣幸”地被选作在家长会那天需要采访的小记者,面对那么多的家长,要是出了错,那还不得糗大了?但对于学生而言,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想违反也没可能啊!唉,我只得硬着头皮去采访,一切都听天由命吧!

相比于采访,第一项任务还是挺容易的——为家长们指引方向。我面带微笑地站在操场上,心里却直发毛。我拼命地调整呼吸,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忽然,一个瞪着眼睛、显得有些“面目狰狞”的爷爷,气鼓鼓地走了过来,我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小孩儿,到哪去开家长会啊?”那老爷爷严肃而又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一下子打了个哆嗦:“1~10班在六楼演播厅,11、12班在三楼科学室,13、14班在„„”“哦,谢谢。”还没等我说完,老爷爷便匆匆离去了。我摸摸狂跳不已的心脏,松了一口气。

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我忧虑地看着潮湿的地面,着急地盯着表。雨悠悠扬扬地飘了下来,空气中有些寒意。这鬼天气,怎么下起雨来了?家长们匆忙走进楼道,操场上人越来越少了。这总算快结束了!下面的任务就更艰巨了,要开始采访了。

寻找到采访目标——王御瑄同学后,我清了清嗓子,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后,振振有词地抛出了一大堆问题:“你想要考的中学是什么?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平时是如何准备的呢?”显然,她没有被我的这些问题所难倒:“我还是比较喜欢外国语学校吧。我的信心也不算多,只有一半啦。所谓的准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平时多听、多练、多思考,这样,考试就不成问题了。俗话说‘功夫在平时’嘛。”王御瑄同学略略思考了一会儿,便流利地说了出来。看来采访也没那么难嘛!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下一个采访目标是14班的潘凡同学。好不容易把她从教室里叫了出来,才问了一个问题,她由于要去家长会上发言,便匆匆离开了。真是个“大忙人”!我无奈地朝她的背影叹了口气。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问题都没问完呢,这可怎么办才好呢?唉,算了,等“家长讲坛”结束后,再继续采访吧。盼星星盼月亮,潘凡同学总算是出现了。我一个箭步跃到她面前,认真地问道:“对于这次家长会你准备了多久?准备的是什么主题?”

她显然被我吓了一跳。“对于这次家长会,我们大家都是在很努力地准备的,时间并不重要。这次家长会的主题是‘付出就会有收获’,同样,我们也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总算是“逮”到她了,我飞速地记录下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让孩子快乐成长 篇10

如果你具备以下的品质,单亲母亲也可以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第一:自强,独立;

第二:积极,乐观;

第三:温柔,温暖;

第四:责任,担当;

第五:豁达,善良。

让孩子在作业中快乐成长 篇11

开展作业效能研究是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回应社会对当前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和“作业质量低下”的质疑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我们自2009年3月始,着手准备开展区校联动提升小学作业效能的实践探索,从了解作业问题现状、认识作业效能人手,针对作业量和质的问题,形成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作业两级备案”、“作业效能常态调研”、“作业实时咨询”等解决方案,以实现作业“量的把控”和“质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区域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形成“行政支撑,专业指导,多方监督”的效能监测管理机制,探索通过有效管理促使效能提升的新路径,促进学生在作业中快乐成长。

二、了解作业问题的现状,认识作业效能的内涵

1.了解作业问题的现状

2007年,长宁区曾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了学业质量的分析调研。作业多、效率低、压力大,是学生的普遍感受。2009年3月,为了解学生课业负担情况,长宁区教育局又在区域部分学校针对“完成作业的时间”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完成作业时间超过上海市教委相关文件规定。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来看,对作业与课程的关系不甚明了、作业的布置与实施不规范、对改变作业现状有心无力等问题也广泛存在。

2.认识作业效能的内涵

在研究之初,我们广泛学习、研究了国内外关于作业的相关文献,界定了体现作业效能提升的5个方面:就整个教学过程而言,作业效能体现在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完善,促进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就学生的个人发展而言,作业效能体现在学生高效度地建构知识,养成主动、热情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形成实践与探究的能力;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作业效能体现在实现教师自我诊断与及时反馈作业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形成有效教学新模式;就学校的教学秩序而言,作业效能体现在从作业环节实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就区域的教学研究而言,作业效能则体现在优化作业结构,逐步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作业系统,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最终实现优质教育。

三、设计学用结合的“长作业”。改变作业形态

针对学生作业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业形态单一的问题,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依托学科发展中心专业引领,强调知识运用于生活和社会,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和“活动教学思想”,立足课程标准,设计体验、实践性的“长作业”。努力探索一种与生活联系、以兴趣为核心、以问题为起点的,有别于传统作业的新型作业。它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空间广、途径方法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成性强以及多学习领域交叉与综合的特点。

长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源于对课堂、教材的延伸,源于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源于对实践活动的拓展。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制定了长作业的设计依据一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了长作业的设计原则——问题性、活动性、开放性,明确了长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流程,并确定了长作业设计的具体框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编制单元作业指导建议。规范作业设计

区域小学作业监测中心联合语数外学科发展中心、区教研室,组织了部分市区专家和特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并命名了6个基地学校,对小学各学科单元的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都进行了梳理,制定了分层作业目标及评价建议,提前两周以上在长宁教育学院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网站发布,学校组织学科教研组、备课组下载学习,并落实校本实施。

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网上发布制有三项基本流程。一是形成指导建议。编写团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特点,梳理学科核心知识和技能,明确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编制学科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内容大致包括“作业目标”、“能力与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作业形式举例”、“作业设计依据”以及“评价建议”等),教学前在网上发布。二是区域集体解读。教研员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集体解读学科单元作业指导建议。三是学校下载研读。学校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学习和研讨学科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并结合本校的师情、生情进行内化,编制适应本校、本班学生特点的作业。

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网上发布的实施从作业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生起点的基本方向,彻底改变了以往作业设计与实施随意性过大的现象,学生作业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差异性在逐步提升。

研究至今,中心已组织发布语文、数学、英语学科154条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其中,语文66条,数学40条,英语48条),网上点击超16000次,构建了覆盖小学全年段的单元作业指导建议资源体系,在规范课堂教学、引领教师科学合理设计学生作业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五、实施作业网上两级备案,

监控作业的“质”与“量”

1.作业网上第一级备案实现作业“量的把控”

监测中心在全区24所小学建立了一套小学作业备案系统,要求每个教师在每天离开学校以前将当天布置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发布在网上,作业“量的控制”主要就来自教师的个人上传。

第一级备案基本以班级为单位,各任课教师将学科作业汇总给负责教师(一般为班主任),由负责教师于每天放学前将学生每天的回家作业总体情况上传至学校校园网进行网上备案,向全社会公布。第一级备案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量的把控”:任课教师自主控制当天作业量,班主任负责协调各学科作业总量,家长协同督管学生完成回家作业时间,社区督导员随机了解作业量现状。实施“第一级备案”有利于实现对作业“量的把控”的齐抓共管。

2.作业网上第二级备案落实作业“质的提升”

第二级备案是指各校以备课组或者教研组为单位,在组织学习、讨论区域学科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师生现状,由组内教师(一般采用组内轮流的方式)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作业,交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后,设计者再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同时上传至学校局域网(部分学校直接向教导处)进行网上备案。

第二级备案根据学科特点,基本以单元或专题为单位,其主要目的是实现“质的提升”:学科教师依托单元作业指导建议规范作业设计,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通过检查、调整优化作业设计,业务部门随时了解作业设计总体质量,专家督导员队伍不定期提供专业指导。

可见,实施作业网上两级备案以来,作业会经过一个规范流程才能,布置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得到提升。目前,全区所有学校均已建立网上作业备案系统,客观上控制了作业总量,杜绝了机械性、惩罚性作业,作业的质量有所提高。

六、形成常态调研和实时咨询机制。

保障作业效能监测研究持续稳步推进

长宁区在探索校、区联动提升小学作业效能之初就建立了常态调研制,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根据研究推进情况,制定评估标准,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方案,实施调研后,撰写分析报告。常态调研每学期一次(一般临近学期结束),围绕调研主题由小学作业效能监测中心设计问卷,其分析报告一般在学期开始时的小学教学工作会议上向全区公布。四年来,中心围绕“小学生完成回家作业时间”、“单元作业指导建议使用情况”、“网上作业一、二级备案制实施情况”、“作业设计与布置的现状”等内容开展了多次专题调研。

与此同时,社区督导员和家委会也被发动起来,随时监控全区网上备案的作业量有没有超出,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对作业品质进行飞行检查,每月一次将调查的结果汇总报给区督导室和监测中心。监测中心还向社会公开了咨询电话,接受咨询和监督。多重监督下,那些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额的作业在逐步减少。在杜绝惩罚性作业,减少重复、超额、无效作业的同时,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测机制正在形成。

七、成果创新

1.首创了生活化的“长作业”形态

与以巩固、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为目的的常规作业不同,长作业围绕某个主题展开,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生活与学习能力,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空间广、途径方法多、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成性强以及多学习领域的交叉与综合的特点。

2.形成了在指导建议引领下科学设计作业的路径

以单元为单位发布建议,改变了作业设计的松散随意;分层目标的制定,强调了不同学校、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科学的评价建议将作业与上课、后续辅导联系起来,完成了教学五环节的有机衔接。

3.赋予了家长、社会以学生作业的知情权

开展作业网上第一级备案,将学生作业向全社会公布,真正赋予家长、社会以学生作业的知情权,有助于实现学生作业的全社会齐抓共管,能够极大程度地形成学校、家长、社会的教育合力。

4.构建了区域作业效能监测数据平台

该平台在规范课堂教学、引领教师科学设计作业上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我们实施了阶段性的专题调研,10861份调研问卷,近百万组分析数据,为开展基于实证的作业研究奠定了基础。

八、实践成效

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每学期一次的区域调研结果的数据显示,实施作业效能监测工作以来,学生的学习成本明显降低,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和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升,学习兴趣在提高,学习态度在改进,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同时,自信心在不断增强。学生“顺天性而学”,作业的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线教师的专业提升是我们实施作业效能监测的核心指向,当前,教师对于作业效能监测工作的认识,从“反感”到“习惯”到“认为有帮助”。作业的研究促使教师重新定位课程、教材、学生、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师正逐渐成为研究者,逐渐体现出作为课程实施者强烈的课程意识、学科意识和育人意识。

3.优化了学校的过程管理

几年来,全区所有小学健全管理机制、明确实施规范、加强过程监控,涌现出了诸如“学校作业激励性评价方法”、“单元作业校本实施建议”、“课程教学双向细目表”、“主题长作业课程化”、“学校作业堂堂清、每天精炼一刻钟”等既带动整体推进又彰显学校特色的校本实施经验,呈现了长宁教育注重以生为本、关注内涵发展的教改思路和进程。

4.推进了研训的转型发展

在对单元作业指导建议进行区域解读的过程中,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212作单”为指导,以“研究讨论”为主要方法,开展了诸如“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的编制”、“单元作业指导建议的校本化实施”、“长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等专题培训,强化了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科学认识,提升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也促进了自身教研方式的转型发展。

5.加强了家校的协商互动

在作业效能监测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家校的协商互动逐渐得到加强。愚园路第一小学针对以往“家校间各执其词,教育观缺乏有效沟通”的现状,首创了“单元学科学习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制,实现了“家校教育同步化”。天山路第一小学的家长用这样一句话见证了长宁作业改革的阶段性成效:“终于可以理解女儿对于长作业的喜爱——作业的内容无关枯燥的语法计算,作业的形式不是传统的对错之分,作业的过程其乐无穷,而最终一个满意的作品所带给她的成就感更是无可替代的。”

6.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作业效能监测工作实施伊始,就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13年以来,长宁区“区校联动提升小学作业效能”的有效探索得到了市、区专家领导的好评,接待了多省市教育代表团的专题访问。此项工作从实施之初就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文汇报》、《中国青年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东方网都先后进行专题报道。2013年,《上海教育》(2013年第7期)以《作业变了——以‘作业效能监测实现‘减负提质》为题全面报道了长宁的作业改革实践。2013年4月,教育部“我的中国梦”区县教育改革巡访团围绕“减负增效”这一主题,对长宁区学生作业效能监测的做法、机制和成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小学作业效能监测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长宁教育做法有新意、有亮点、有特色,回应了社会关切和学生诉求。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牵动着每一堂课的质量神经。作业是一扇窗,打开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是一把尺,检验的是学生的学习成效。我们不能让作业只是负担,只见知识不见人。今天,我们进行的这场改革关乎民生。我们带着问题而来,不断地解决问题,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科学研究的空间。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加强与兄弟区县的交流合作,凭借科学的专业引领,深入课改实践,努力促进教育转型,真正优化学校的教学管理,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生的幸福成长。

参与研究的其他人员有:邵春安(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陈唏(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朱正刚(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王林琳(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季晓军(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

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篇12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可见,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我们教师不仅应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还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我们知道幼儿的发展是其个体因素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而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则是在活动中实现。从本质上看,幼儿教育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大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起源于幼儿发展的需要,通过活动服务于幼儿发展的过程,其成效最终反映在促进幼儿发展的结果上。

1.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1)根据教师自我的需要,环境创设作为教师新学期的任务,总是不停地设汁、布置,冥思苦想出各种主题和内容来布置环境,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惊喜。但由于存在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可参与操作,创设的机会很少,过多地考虑环境的美化和新颖,幼儿处于被动地接受影响的地位。这样的环境创设往往就成为一种摆设。

(2)为应付各类检查,幼儿园要求教师们进行环境创设。教师们在环境创设上追求精雕细刻,把墙面布置成展示自己美术技能的舞台,这样创设出的环境多半是为了迎合各种检查的需要而创设的,缺乏教育作用。

2.创建适合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环境,因地制宜创设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环境,满足不同年龄孩子的需要

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

(1)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色彩:以色彩艳丽的纯色为主,色泽宜单纯,接近自然这些单纯、源于自然的色彩,易使阅历浅短的幼儿产生共鸣、易于理解,便于他们欣赏、借鉴、表现。

(2)幼儿园环境的造型特点:幼儿园环境中的绘画造型圆浑、墩实,稚拙、简洁的美术最能吸引幼儿,因为尚未完全走出视觉模糊阶段的幼儿,对圆浑的造型能淋漓尽致地感知,产生更多的关注和怜爱。简洁的美术造型,还能让注意力不持久的幼儿较快地感知,因此,在环境造型上应注重一些幽默、活脱的细节。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题:考虑不同楼层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楼层确立主题。楼层的过道、楼梯等公共区域的墙面上的巨幅画和墙饰主题应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整个墙面整体美观,这样的环境更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4)环境主题的设汁: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创设,可在走廊、楼梯、厕所、盥洗室和公共活动区角,张贴各类标记。

3.创设适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需要的班级主体环境

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发展的欲望、探究的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在班级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根据教育内容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1)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容: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室内环境创设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设置不同层次的墙面,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

(2)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在预先的构思中,抓住孩子的兴趣和热点话题,对即将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一些环境的预设,使幼儿在环境的刺激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中自然地生成新的主题,并不断地深入和展开。

(3)选择易于幼儿参与的内容: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很敏感,有较强的表达自己的欲望让幼儿充当环境布置的主人翁,让幼儿动手动脑、亲身参与环境布置,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过程。

4.创设教育环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幼儿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以往教师总是担心幼儿不行,做得不够美观,或是未能达到教师设计的效果,教师急于求成,直接抹煞了幼儿的创设作品,从而大大地扼杀了孩子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久而久之,最终导致幼儿对环境创设的漠不关心。为此,教师应保持开放性的心态,对幼儿对环境的好奇、接触给予支持、鼓励,使幼儿与环境产生亲近感同时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布局布置的技能技巧,从而实现了让幼儿自主创设环境的目的。

(2)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创设材料,《纲要》强调:“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环境中,及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性强的材料,让他们参与布置环境,可以使幼儿获取新的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同时也满足了幼儿发展的需要。切忌一劳永逸地投放材料,而忽略了孩子的需要。

(3)注意倡导家园的互动合作。作为幼儿的家长,他们应是幼儿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和创造者。因此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为幼儿环境创设搜集材料,为布置环境提供物质保障;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意的环境创设中,使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家长通过参与环境布置,可更好地协助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

5.结语

总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环境创设不再是一种背景、一种支持,而是一种活动课程。我们在环境创设中应充分利用环境来展示幼儿的学刊过程、探索过程,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环境创发中,让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出环境的价值。

摘要:环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教师应该对儿童环境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而且还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让孩子快乐成长 篇13

孩子的健康我想不需要更多的强调了,孩子以后的一切发展都建立在孩子健康的基础上,而孩子的健康我个人认为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上的健康强壮,我们可以通过对孩子身体机能的了解来判断和加以改善,心理上的健康也亦然,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对孩子心理上变化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育目标,让孩子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并在良好的心态下面对学习和生活。

我的女儿妞妞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自尊心强,有些胆小,有些内向。说实话,她的成绩并不理想。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妞妞的学习状态属于慢热型,理解能力并不是很强,学习过程中需要她认真,重复练习和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行,这点上妞妞做的有欠缺。每次孩子没考好的时候也很难过,有时候她认为自己明明认真学了,为什么还是考不好,几次下来孩子有了情绪。这时候其实我也很着急,但是我知道自己不能在孩子面前过多的表现不满的情绪,我需要的是鼓励孩子,让她完成她的心理建设,重新制定学习计划和树立学习信心,让孩子知道努力了就一定有回报。妞妞也有几次考的不错,我并没有特意的表扬她,知识告诉她这才是她该有成绩,并不需要特别的表扬。这就是她做到了认真,专心,不畏难的结果,那么以前她没有考好的那几次是不是也说明了她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努力呢?!

我见过因为父母的要求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而带给孩子很大的压力,让孩子变得怕学习,变得自卑,不和老师家长同学交流。这样的情况就说明了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如果这时候家长还是一味的强调成绩而不去发现孩子心理上显性的问题,那么就会让孩子生活在压抑,痛苦之中,这样的状态孩子是根本不能够正常学习的,更遑论快乐的学习了。长久下去孩子将不在信任家长,老师,学校,认为自己的一切痛苦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本能会让他们逃避学习,逃避家庭和学校。其实基础知识的学习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学习的很快也很好,有的学习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慢,接受能力也比较弱,但是只要孩子们愿意学,家长再针对孩子的特点给予有力的帮助,假以时日你会看到孩子带给你也是带给他们自己的惊喜!

我认为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严肃的,还有可能对他们来说是繁重的,但是学习一定是快乐的,学到知识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直到长成参天大树。拥有知识的人是非常快乐的。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才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步。考试成绩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却能代表孩子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状态不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来调整,一起来改进。孩子,妈妈还是那句话,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不管你学什么,你感兴趣的是什么,只要你认真就一定能收获学习带给你的快乐。孩子,学习的快乐将影响你的一生,妈妈可以不看重你的一两次成绩,让我们一起成长,为了你的未来,我们一起努力!

上一篇:物联网专业见习心得下一篇:妇产科医生实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