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公开课的深刻反思

2024-05-31

一堂公开课的深刻反思(共11篇)

一堂公开课的深刻反思 篇1

前些日子市区教研员前来听课,按学校计划我讲了《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复习》这节课,同事给录了像,当时由于初四复习紧张,没来得及回看录像写反思,现在正好有时间,反复看了几遍录像,感悟出乎我的意料,四个字概括:惨不忍睹。

一是教态拘谨,缺乏自然流畅的表达。

二是教师主导性过强,缺乏学生的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

三是点拨环节过急,学生缺乏思考时间。

四是课堂语言概念化,学生缺乏思考后的抽象总结与表达,失去了提升课效的时机。回顾这节课,当时听说同事的公开课课堂时间非常紧,我就有点慌,迅速调整了原先的设想:学生想不出,我就要赶紧提示。结果适得其反,学生感受到了我的紧张,反而更加思维停滞,造成了前面一二三现象的出现。整个课,我的双眼不时紧盯教室后面的表,进行到最后环节,时间还剩余8分钟,按设计应该让学生写出重点题目的过程,并进行小结,但仓促间让学生进行了一个强化练习,虽然例题中有类似的题目,但由于上面几点的失误,导致学生不能很快解出,课末又是一个败笔。只能是由自己概念式的总结,失去了课堂的灵动。

课后领导与同事的恰如其分的评析,让我感受到:要上好一节课,并不容易,失去以学生为主的核心,让课堂成为格式化的课堂,就是失去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不喜欢。

一堂公开课的深刻反思 篇2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移栽幼苗和移栽大树的两张生活情景图片。

提问:这土块中包着茄子幼苗的什么器官?绳子缠绕着大树的什么部位?为什么要带土移栽?

过渡:显然, 根对于植物体很重要, 那根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活动:观察课本P100, 回答问题。

根的作用: (1) 固着植物体; (2)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 储存营养; (4) 繁殖。

过渡:植物的根是如何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二、开展实验

1.P99实验内容, 制定实验步骤:

1) 切取大小粗细相等的两根等长萝卜条, 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2) 分别同时把这两根萝卜条放入盛有等量清水和浓盐水的烧杯中。

2.开展实验。

三、观察根尖结构

利用多媒体展示根尖结构。

四、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与思考

1.提问:观察一下泡在清水和浓盐水里的萝卜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2.追问: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发现, 植物根细胞吸水有什么规律吗?

3.小组讨论:交流结论。

细胞吸水原理:

细胞吸水:细胞溶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细胞失水:细胞溶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演示:动画“植物吸水分原理”。

5.联系生活:夏天, 用糖拌西红柿, 盐拌黄瓜时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呢?

五、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过程

在一般情况下, 植物依靠大量的根毛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其原理也是如此。那么, 水分是如何从土壤中进入根部的呢?

阅读与思考:书P101归纳出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过程。

演示:动画“水分从土壤进入根部过程”。

六、教学反思

首先, 生物教师也需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课堂上, 我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 当提出问题后, 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 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 遇到公开课, 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 我就不那么沉稳了, 显得有些急躁, 不愿意等待, 或催促, 或换人回答, 甚至自问自答。例如在《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这节公开课上, 如: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通过细胞吸水实验你能发现, 植物根细胞吸水有什么规律吗?学生的回答都不尽如人意, 我就有点急, 于是自问自答, 缺少对学生的引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做到不急不躁,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这样学生也许会有更好的表现。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所期待的。

其次, 课堂要成功, 我认为备课必须非常充分, 要带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既要备教材, 备教法, 备学生, 又要备突发事件。在备教材时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 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 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 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在备教法时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 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教学环节要过渡自然。在备学生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 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 走近他们的生活, 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备突发事件时, 要考虑得特别周详, 尽量避免事件发生, 或事先做好思想准备:假如事故真的发生了, 如何处理?一旦有了多方面的准备, 就保证了你的公开课能如你所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样才能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生物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 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陆游这样教孩子:“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所以生物教师是半个“科学家”, 必须不断地读书, 不断地思考。这样才会有精彩的课堂。

最后, 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已基本普及, 教师上课基本上都能自制课件配合教学, 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我们可以适当地让他们“尝尝鲜”, 时不时让学生接受多媒体教学, 效果是相当的不错。但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些问题:是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课件呢?是不是每一个实验都要用课件来实现呢?例如这节公开课实验《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我首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做完实验后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 课堂效果就很好。我一直认为: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中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生物教师不能舍本逐末, 放弃随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长期以来, 课堂教学备受人们的重视。公开课自然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平台。公开课作为众多优秀课堂的缩影, 其中的“精彩”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自自然然的, 而不应该是虚拟的、做作的、莫名其妙的。我认为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 公开课必将展现自身独特的魅力。

摘要:公开课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本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公开课应该是实事求是的研修课, 让人感到朴实、自然、踏实, 而不是表演性的“公开课”。本文是作者对自己所上的一节公开课的展示和反思。

一堂公开课的反思 篇3

[关键词]一堂课 思想品德课 反思

教师们都习惯了每天的上课,却不习惯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当前,实行新课程,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只有在反思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如我在上一堂公开课——《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节中,就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我选取了《千手观音》中的领舞人邵丽华作为材料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阅读邵丽华的生平经历后来谈一谈:“同学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哪些优良品质?”本想用《千手观音》这一幅很精彩的画面着重介绍邵丽华,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学生从邵丽华的生平经历中怎么也谈不出她的优良品质在何处,更谈不上坚强意志的四个表现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这显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课后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呢?我的教学失误在哪儿呢?……”

一、选材不适当

千手观音虽然同学们都在年欢晚会上看过,但对邵丽华根本不了解,甚至他们并不知道千手观音是由聋哑人来完成的,当然就谈不上感受到什么?因此要想新课程拉近学生的距离,我们必须从学生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境中,并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例,然后通过“再创造”活动引入课堂,既有利于学生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有利于学生的感受。

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够

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阅读邵丽华材料后,你能感受到什么?同桌相互讨论,或者同学们可以走动走动,听一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什么?时间过了好长一会儿,然而学生既不展开讨论,也不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是因为学生对邵丽华不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太笼统,学生就感受不到问题的存在,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不善于提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起?因此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基础的问题提出,然后逐步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的时候,老师要及时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勇于探索、创造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参与到问题中来。

三、尊重学生的回答,未做好学生的引导教学

在本节课中学生了解了坚强意志品质的四个表现后,我让学生阅读书中的四个材料,让他们分析这四个材料的主人公主要有哪些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

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

生1:中学生不怕吃苦、不怕累,对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所以他读完了初中……

生2:下岗工人冷静、办事果断,说明他面对困难,冷静地分析了形势,果断地采取了措施,从而迎来了新天地……

生3:“我”被一句话“不学习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得到了启示;发奋学习,给自己立下一个严格的规矩,保证自己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最终成立一名博士生。说明有志气、有理想……

生4……

同学们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了四个材料,但他们的回答都比较单一,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不很全面。于是,我课后在想,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表现,我没有及时的进行评价。虽然他们的分析、理解不是很理想、不很透彻,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达到了所要理解的地步了。至于如何来进一步引导到课文中的价值取向呢?作为教师就得进一步作引导、分析,从材料中去挖掘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得到更高一层次的理解,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又达到了课文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我们授课者的真正目的。

四、信息过量,控制了学生思维

迷信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依赖心理过强,误认为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就能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唯恐内容单薄,将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全部纳入课件。比如:在这次公开课中,最开始我选取了张海迪的故事引入了课题,继续又有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杰出人物的画面,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这些人物成功的背后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靠的是什么?紧接着又选取了邵丽华、爱迪生、毕玉玺等人物的经历来讲解。其结果内容都没有上完……。课后思考,如果将集中在一个材料上,比如张海迪,也许这堂课还上得比较成功。这就充分说明信息技术无限制地增加了知识传授的密度,教学的方式就由过去的“入灌”变成了“机灌”的过程。这似乎比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还要过分,这与当前的教学改革不是背道而驰吗?

对一堂公开课的分析和反思 篇4

我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惊奇,这就是人生!公开课是对教育教学进行探讨研究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对一堂公开课的分析和反思。在大力提倡“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形势下,如何设计好一堂课,如何更有效的上好每堂课,是每个老师面临的挑战。下面是笔者对一堂公开课对下列几方面的剖析。

一、优化教学结构,科学处理教材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优化训练结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方面。教师要有很强的训练意识。备课时不仅要考虑讲的内容,还要考虑练习的内容和方式,围绕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练习,另外,还要精心选择训练方式,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Book 2 Unit 3 Computer)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一)悉心安排环节,灵活设计流程

教学环节层次清楚,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流程,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流程,随时灵活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把握好各环节的侧重点,课堂结构严谨,逻辑性强,以通过wanttocry这首歌曲引出if条件句为例:If you want to be happy, listen to music.→ If you want to listen to music, use a computer.进入本课的中心任务—computer。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便于教师调控课堂,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使他们自主学习,适应新情境、接受新内容,实现课堂教学的系统化。

(二)精心设计练习

课堂练习精心设计。首先,课堂练习设计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如if句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使用mobile phone and the CD recorder 分别应用讲学,听录音,阅读等方法设计的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其次,课堂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如听、讲、说,设计等内容具有层次性拓展性与针对性,密度、广度适当,能够很好地突破难点。

词汇教学形象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变死板为灵活,本文有以下词汇: advantage, button, mind, connect …to, deal with, go back press,教学反思《对一堂公开课的分析和反思》。教师利用自己的手机一边示范一边展示turn on 打开;press(按)“on” button;play back 回放,press playback button等词组,让学生对词组有个具体的认识。

语法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首先导入的句型是If you want to be happy every day,.教师问:What would you do?

轻松自然的导入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会了在条件句中主句用动词原形开头的祈使句。紧接着用不同的提问部分充分练习if 条件句,如: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weather of tomorrow, use the mobile phone.If you want to listen to music, use the computer.What would I do if I want to relax myself?

总结“if从句 + 祈使句 = 祈使句 + if从句”,学生在扎实的练习中,掌握了以上句型。

三、科学合理利用教学评价手段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会使其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随之便是外语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相反,负面评价过多,学生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学生实际,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便是错了,教师也不应加以指责,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轻松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教师根据高一新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开口,乐于参与教学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各层次学生均学有所得,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一堂公开课的背后》 篇5

——《玩出了名堂》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 吕慧丽

由于学校的说讲评一体化活动常常安排在10月份,所以《玩出了名堂》这一篇位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第三篇的课文,我就用它进行了两次公开课教学。

第一次教学,我记得很清楚,在我费尽心机备课、讲课后发现,学生竟然连“小人国”“居民”“玩具”“名堂”指的是什么都说不上来。不用任何人评,我自己就知道自己这一课的教学失败得一塌糊涂。虽然后来,我又在公开课后进行了弥补,但都是给学生将该知道的硬灌了进去。并没有真正解决了他们心中的疑惑。

第二次又选这篇课文进行公开教学,我就是想搞清楚上一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成功地解决学生与课文的“隔阂”?

第一次的惨败仍历历在目,为什么当时会效果差到那样一种程度?怎样能将学生的认知提升到可以理解课文的程度?最起码,可以解决“小人国”“居民”“玩具”“名堂”指的是什么?

“让学生玩放大镜”,一个念头闯入我的脑海。让学生星期六星期天在家玩,并写一篇玩放大镜的日记。但后来,我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过去有很多次,我就是让学生在家完成预习任务,结果效果很不好。大多数,不好好预习。

再说,学生家有没有放大镜?没有的,让学生买放大镜,学生愿意,学生家长愿意吗? 来学校玩放大镜?学生有几个能拿来放大镜的?拿来被玩坏怎么办?如果拿得少,不够用怎么办?

就在我想着想着想要放弃时,突然想到:学校自然实验室是不是有放大镜? 问了负责自然实验室的王老师,王老师说有,并在我说要借上用用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在他问我要借多少时,我一时语塞,因为,我压根就没有想到实验室会有,而且还不少。稍一沉思,我凭印象记得班里是20个小组,就借了40个放大镜,每小组两个。后来,借到办公室,静下心来,才意识到应该是21个小组,少借了2个。于是,赶忙趁热打铁,又去找到王老师,借全了放大镜。

接着,我开始想,怎么能让4人一组的小组有序地玩两个放大镜?最后,决定,40分钟,每人玩10分钟,一个人玩时,另外三个人读课文。

接下来,我开始试着像列文虎克一样玩放大镜,但是,没有看到文中写到的令人兴奋的场面 “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怎么办?怎样能让学生体会到放大镜甚至显微镜的感觉呢?我用放大镜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效果都不够明显。我又用文中列文虎克的方法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用两块玻璃夹住一滴水,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可效果仍然不够显著。可能是现成的放大镜倍数的问题吧?忽然,我想起了人民币。人民币上不是有非常微小的字母吗?这些字母用肉眼不就看不到吗?如果看这些非常微小的字母,效果是不是会好一些?于是,我拿出一张一元较新的一元人民币,果然效果很好。特别是将两个放大镜组成一个“显微镜”时。

于是,我又准备了21张一元崭新人民币。

当孩子们看着我端了个透明的圆柱形水槽,水槽里装满了什么时,他们好兴奋啊,纷纷小声议论着,什么什么?我拿出一个放大镜,问:“这是什么?”

“放大镜。”

“荷兰的列文虎克,曾因玩放大镜玩出了名堂。老师也给大家放大镜玩,看看大家能不能也像列文虎克一样玩出名堂。由于,每组只有两个放大镜,一张一元人民币,所以,大家

要注意合作方法。每个人玩10分钟左右,一个人玩时,其他人不要抢,抢的话谁都玩不好,那么干吗呢?读课文,像列文虎克学习,看看列文虎克是怎么玩放大镜的。能有秩序地玩吗?”

“能——”

然后,我逐个给21个小组发下去学具。整个一节课,他们都兴趣盎然地读着,玩着。下课铃响了,有的学生着急地到我跟前来说,他还没开始玩。于是,我给他们说,允许组长保存着放大镜和一元钱。等下节语文课时上交。其他组员借时记着和小组长说一声。

经过这样的准备活动后,我在上《玩出了名堂》一课的公开课时,学生们无论从列文虎克的科学精神的理解上,还是几个难点词的理解上,都迎刃而解。

一堂省级优质课的反思 篇6

要反思的教学课很多,选定这一篇是因为它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从备课到讲课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

2005年有幸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我选了《月迹》这篇课文,它具备了我喜欢的文本气质:优美、平淡、寓涵深刻。因为是本区唯一的名额,学校很重视,我也不愿辜负众人期望,所以备课时心理包袱重,加上对大奖赛的规则不熟悉,我在准备过程中过多参阅同题教案,过多听取各种指导意见,弄得最后面对这篇课文时都有点不知所措了。我失去了自己对课文的解读,没有展现自己的风格;听命于指导组和专家的意见(我心里还是很感谢他们的),迎合大赛的课堂效果。这样的结果当然不甚理想(只获二等奖)。哪怕我的课件再精美,语言再流畅,现场回答再镇定、机智,我心里明白,这堂课有三种角色失去了灵魂:教师、学生、文本。我难以把握我解读之外的教学,自己和教学过程身心分离;文本变成枯槁文字,失去生命血色;学生也站在文字之外,在流畅的回答背后其实是不知所云。回校后,心里对这次讲课很厌倦,好久都不愿回顾。

2008年,我又得在新的一届学生面前讲这篇课文。这一次,心里没有得奖杂念,又加上想突破原来教案的强烈心愿,我沉下心仔细品读文本、研究学生、把握课堂,效果终于比上次好了很多。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之前在史绍典老师(省教研室主任)的指点下,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锁定为“净化心灵,美品美读”。应该说,史教授对《月迹》的理解是独到的,他注意到如今的学生失去了可亲的月亮,相伴的是明灯;也失去了伙伴,相伴的是作业,就更谈不上“寻月、捧月、掬月、喝月”了。因此,这篇文章的存在意义在于“帮学生找回当窗明月,净化受累拘束的心灵”。他的发言打动了我,文本的解读目的应该通向读者的心灵,而不是囿于对文本字词句篇的梳理和主旨大意的概括。语文课堂的至高点在于读者与作者的灵魂共鸣,在于人文价值的开掘与审美的体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课文学习的流程自然是:寻月迹,理思路――品月趣,察童心――赏月美,析文句――悟月意,达主旨。教学的流程预设是清晰明了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问题很大,学生在“理思路”环节完成非常好,一到了“品月趣”就出现两种表情:肉麻兮兮和掩嘴失笑;“析文句”环节倒是能答出个子丑寅卯,但总感觉是生吞活剥、强人所难;在“悟月意”片段课堂就僵硬尴尬,难以驾驭,我和学生虽全情投入,但心灵已各自回家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解读是单向的,只强调了“读者――文本”这一对关系,忽略了“作者――文本”以及“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三维对话,是作者、文本、读者三者沟通、相互建构的结果。这篇《月迹》是贾平凹写的,叙述的是一群山里小孩在中秋夜寻月的故事:最初觉得气闷的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月亮,最后在沙滩上甜甜的睡着了。作者想要表达山里的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月亮也是山里孩子的一次自觉审美,一次心灵苏醒,他们在气闷的生活中第一次有了对美的察觉,第一次亲近了“一轮圆月”。如果读不到这一点,课堂纯粹在复制山里孩子的单纯寻月乐趣与情节,怎不叫人觉得幼稚可笑呢!在设计“喝月”情景时,有的学生都笑出了声,一堂蕴含深刻的课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以“笑场”结束,真的很遗憾。通过反思,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品读文本,沟通心灵,品美寻趣,悟文悟理”,教学内容饱满,课堂有了张力,学生在课堂上也感到有作为、有收获,思维和情感上得到了满足,效果自然不错。

其次是对学生的理解。记得在襄樊上完课后,有人在容纳八百多人的礼堂里向我提问:你面对一群已具备理性的初二学生,设计如此充满童趣和感性的“捧月”、“喝月”环节,合适吗?此君意在诘问课堂的单薄与幼稚。我当时以强者姿态回答他:“冰心老人在耄耋之年还充满感性的回忆童年趣事,你觉得她不理性吗?童趣是永存的,她随时都以形象鲜明、情感新鲜的模样出现在我们面前,从不打算理会我们的年龄。”回答获得满堂掌声。但是这位老师的发问一直被我牢记,催我反省。的确,“品月趣”的几个情景设计与师生互动,更适宜小学生课堂,而且十分钟就足够了,我偏偏要用半个小时去完成,课堂节奏拖沓不说,线条平直且内容浅显,这个毛病显而易见。初二的学生已有些阅读经验,乐于思维活动,喜欢发掘课文理趣,在第二次的备课中我用了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一、孩子们寻月,月亮模样在变,他们的心理也在变化,你能找出并思考心理变化的原因吗?

二、印在孩子们天上的是一轮满月、美月,圆满纯净亮堂,在我们学过的诗词中,月亮都这么美,这么圆满而毫无缺憾吗?学生们静静地沉思起来,课堂是无声的然而又是饱满充满力量的,再没有比能引起学生安静思索、仔细体悟更好的课堂设计了。我们的竞赛课、公开课这几年追求讨论、追求合作,课堂上爱好热闹的效果,学生们畅所欲言、争论不断是老师们欣慰的画面。可是,有的课表面繁花似锦,本质上是空洞无效。只有满足了学生实际需要的课堂才是好的设计,而且,我还要强调“充分满足”。

再次是关于“预设与生成”的理解。竞赛课人人重视,大家出力,一份教案往往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教案一旦形成就不再更改,执教的老师必须忠实执行,不折不扣完成确立的目标、程序、方法及组织形式,像施工者完成建筑师的设计蓝图一样。当然,更为苛刻的是每个环节、步骤所需要的时间与设计的时间要完全一致,否则,就视为失败。甚至,我被要求背诵整个教案,管他是什么样的学生什么样的班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在不同的班级把这份教案背了八遍,最后,坚强的我崩溃了,强烈要求改教案,否则就不去。可是坚强的我被更为坚强的组织打败了,我必须照计划进行。“预设”到这样强硬,将执教者教学行为及机智退化为记忆力和表演才华的考验,我一方面感谢指导老师的良苦用心,一方面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本应是动态生成、智慧碰撞的课堂完全成了演员与看客的场所,可怜那些聪明的襄樊四中的学生,他们全神贯注地用心揣摩我的用意,琢磨我要的答案,尽力恰到好处的回答问题。我真觉得对不起他们。由于我要执行的是集体的意志,要呈现的是集体的智慧成果,其直接后果就是:一开课问“你们听过妈妈讲月亮的故事吗?”设计的是“听过”,武汉的学生都听过,哪知襄樊的学生们愣住了。我心里疾呼“这个可以有”,可学生们真心真意的回答:这个真没有!结局使我愣住了。此后,还有诸多细节都在预设的范围之外,我仓促应战,脑海一片空白!

放松才有好境界,讲课尤其如此。不轻视预先设计和准备的作用,但不能由此捆绑教师和学生,弄得目中无人、眼中唯案,失去了灵性和智慧。要实现真实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学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课堂上会呈现的“可能”现象,将意外事件或信息视为教学资源,采取欢迎的态度。在预先设计时还要准备有弹性的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涌现更多的火花来。所以说,预设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纲要的,应该是充满空间感的,这样,才有生成的可能。第二次执教《月迹》,我极为放松地站在讲台上,用心听取不同的声音,又将不同的解读结果抛向学生,让他们大胆质疑,坦言回应,课堂气氛不错。

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篇7

一.教育叙事:听评一堂公开课的别样视角

在实际教育研究中, 很多的研究错位于为理论本身而存在。为避免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被理论语言所修饰、遮盖, 本文选取了高度符合教育教学联系生活实践要求的教育叙事研究视角来看待一堂语文公开课。教育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叙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 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 这对关注差异个体是非常有用的。面对有差异的教师与学生个体, 我在课堂观察中采用了积极学科情感作为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选取实例从“课堂注意力”这个维度进行观察, 以时间为单位, 记录教师的教学流程, 重点记录学生A和学生B的学习表现, 并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同表现进行赋值, 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处在高学科情感水平。

为了弥补研究者与叙事的割裂, 我以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资深教师 (以下简称赵老师) 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作为研究对象, 与赵老师一起立足于语文公开课生成的现实场景, 努力做到真实记录、深入了解, 从而探索本节语文公开课向现实教学实践回归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

二.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故事

2013年12月11日9:00, 武汉某中学多功能演奏厅, 赵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盛宴。参与听课的有赵老师的学生、各校优秀教师和华师学科教育 (语文) 专业学生。公开课的授课内容是《“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系列学案》中“研讨交流”的上篇。一共涉及四篇卡夫卡的文章: 《骑桶者》《变形记》《饥饿艺术家》与《乡村医生》。系列学案分别为:学案一、阅读“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资料;学案二、信息整合与文本研读;学案三、确定选题, 搜集资料;学案四、研讨交流。这节课, 赵老师尝试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结合起来, 力图做到由课本向课外的延伸, 教会学生探索的本事。

1.课堂主角的个体表现

公开课上, 赵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 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制将同学分为六个小组, 课堂展示了前三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赵老师提出的第一个研讨话题是卡夫卡小说中的象征。由第一组第一个学生做提纲式发言, 其他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篇卡夫卡文章中的象征进一步发言。

在九点十分到九点十七分, 我观察了第一排左起第一位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A) 。

在短短七分钟里, 学生A一共做了六十个小动作, 课堂中多处于完成任务状态, 课堂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所学内容, 长时间的处于较低学科情感水平。

在九点十八分到九点二十五分, 我观察了第三排左起第一位学生 (以下简称学生B) 的行为。

学生B在这七分钟里也是长时间的小动作不断, 观察时抵制状态稍向冲突状态转化, 课堂积极性不高, 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课堂, 学科情感水平低。在九点五十二分, 学生B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 其动作是:站起来, 左右摇头, 双手胡乱的翻课本, 双手向下扯衣服, 坐下。可见学生B在课堂中长时间处于低学科情感水平, 且没有明显好转。

2.课后交谈、反思与点评。2013年12月11日10:20, 在多功能演奏厅走廊, 笔者与两位可爱的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学生C和D告诉笔者, 这节公开课展现的是赵老师的教学常态, 有个性的赵老师对于喜欢的文章会花费大量的课时来指导学生做专题研究, 对于不重要的就干脆不讲, 而她们所在的理科重点班也会在语文科目上拿到全年级第一。学生表示对赵老师导学案形式下的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从陌生到享受是存在一个过程的, 赵老师有意识的训练, 小组合作中个人任务明确制都让她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经过短暂休息后, 大家对刚刚的语文课进行了研讨。首先是赵老师做了课后反思。他将这节课定位于展示课, 目的是向大家展示如何将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相结合。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但赵老师也坦言其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然后是一位特级教师做了主要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赵老师这节课的不可多得, 对赵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课堂极强的把握调控能力表示了赞赏。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探究学习在公开课里得到了整体高效的体现, 其作为一个展示性质的课是成功的。但他也认为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展示层面, 一堂高水平的课, 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 老师获得经验, 我们获得方法的三赢。

三.公开课的实践转向:教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可能路径

公开课可以帮助老师获得能力上的锻炼、高质量的教学示范、宝贵的研究素材等等, 这是它虽然饱受争议却一直没有消亡泯灭的重要原因。经过对这堂“讲形式”、“可回归”、“有效果”的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抢镜的形式。这是一堂讲形式的公开课, 但也不能把它简单归为表演作秀课。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都能自信、从容、准确、负责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内容也非常精彩。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即兴追问, 展示了其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学机智。但导学案在这节课上是限制了赵老师的, 面对学生还需深加工地回答, 赵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引导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堂课的知识传授功能。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普通课堂, 传授知识都是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法摘下知识朦胧面纱的课堂, 是再华丽的形式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让学生局限于自主学习的有限所得, 而无法激励帮助学生敢于擅于质疑解惑, 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2.个性的回归。在教育实践中, 教育、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了。大家也已经理解、认同并接受了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重要意义, 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回归的有效策略。通过与公开课学生的直接对话可知公开课所展现的就是赵老师平时的教学常态。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涉及课堂、课本、学科的内外等多个维度, 而且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梳理模式, 力图教给学生探索的本事。但考虑到学习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 笔者认为这堂课的回归与推广是有条件的, 是个性而非共性的, 是长期而非即时的。只有面对与本堂公开课情况相似的学生, 这堂公开课才具有回归生活现实、实现教学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打折的效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信息检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可反应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主角, 而不只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道具;应该看教师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 在学习中启发思维, 在学习中获得心智的发展, 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学生A与B在课堂上长时间地小动作不断, 学科情感水平低下, 学习积极性差, 学生B更是在被提问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赵老师开展此类专题研究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何为合作学习, 不是单纯的分组, 小组讨论, 各自完成, 课堂分享。如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 那么探究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 《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3]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M], 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版。

对一堂公开课的质疑 篇8

关键词公开课;连动教学;质疑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87-01

在研究生组织的一次沙龙活动中,有同学对一堂公开课进行了介绍。这堂公开课是对鄂教版新课程三年级上册的一篇选文《青蛙和小蛇》进行教学,其形式为连动教学,即将本课教学设计为包括生物课、体育课、语文课和英语课在内的四节课,进行连动教学。具体操作为:第一节课由生物老师向学生教授自然生存法则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对本课理解难点有所突破,解决背景知识的积累问题;第二节课由体育老师讲解、示范并带领学生练习小蛇和青蛙的动作,解决对困难语句的理解问题;第三节课由语文老师教学课文,解决对课文的教学问题;第四节课由英语老师教学英语口语对话,解决本课由英语译为汉语中不同之处的问题。这堂公开课让在场听课的老师及专家耳目一新,既充分发挥了各科教师的优势,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细细思考,这种连动教学形式只是表面的新颖和热闹,本质上却是违背语文课程理念的,不值得提倡。原因有三:

1用一整节课传授自然生存法则的知识不妥当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要发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变化。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离开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经验来谈“建构”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补充背景知识,以便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在本文,如果不理解自然生存法则,那么要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是很困难的。所以,学生是否具备自然生存法则这个的背景知识是关键的。如果不具备,就要想办法为学生补充。那么,该如何补充呢?

针对本课的自然生存法则,学生也许不知道该名词,但是应该看到过或听说过类似的现象。例如,在童话寓言等故事中,就有狼吃小羊等故事;在《动物世界》中就有蛇吃青蛙的镜头;在生活中也有猫抓老鼠的现象。他们应该感性的认识到某些动物要吃某些动物,只不过还不明白这就是自然生存法则罢了。再则,自然生存法则只是文章的背景知识,并不是教学目的,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传授自然生存法则的相关知识。本文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大自然现象,经过生物老师的正式讲解,却变得如此严肃、呆板,与本文寓言故事的文体不符合。

那么,应该怎样给学生补充这部分背景知识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生活化。具体可以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动物捕食的资料,学生可以自己去观察小动物或者昆虫捕食,或在童话书中查找,也可以看电视,还可以向大人或高年级同学打听。在课中,教师可以让学一起交流查找的资料,并将此作为导入;或者播放《动物世界》中相关的镜头,并且告诉学生这就是自然生存法则。这个环节最多也只需要十五分钟。课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一自然现象再进行深入研究,比如可以研究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危害(生物链破坏)等。这样处理,既节约了时间,又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以及观察的能力,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对大自然的情感。

2对于小蛇和青蛙的动作理解,也不需要用一节体育课来教授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所以,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让它们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将描述小蛇和青蛙动作的文字转换为图像信息,并且再转化为自己的动作。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好机会。体育教师的直接讲解、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直接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过程,剥夺了学生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好机会,仅仅培养了学生动作协调能力。而动作协调能力是体育课的主要任务,并非语文课的主要任务。

曾经在北师大二附中听过一节公开课。这是一節高三试卷阅读题讲评课。有一篇关于科普文章的阅读题,除了少数几个人,全班其他学生都错了。其实答案就在文字中。老师抽了一名学生,让学生判断答案在哪一段。学生判断正确了,但是说出的答案却错了。老师让该名学生仔细阅读该段,回答还是错误。但是当老师让该名学生连续认真的阅读三遍之后,这名学生一口说出了正确答案。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学生之所以不理解文章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文章阅读太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仔细解读文本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因此,体育课的介入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它剥夺了学生阅读文本的机会,剥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是不妥当的。

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理解该部分内容呢?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可以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让每组学生在个人仔细研读文字的基础上共同探讨小蛇和青蛙的动作。在交流部分,教师可以让每组的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3英语课的补充也不妥当

语文课程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加入英语口语的分析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没有帮助。

总的来看,这种联动教学的形式,使语文科课时的四分之三被生物、体育和英语课瓜分,实为“上语文的课办别科的事。”因此不值得提倡。

新课改推行了近十年,也争论了近十年。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有的根本没有变化,有的仅仅是新瓶装旧水,花拳绣腿。其实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新理念。只要我们真正吸收其全新的理念,并且真正用这些理念进行教学,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熊开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罗芳,女,四川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堂高一作文研讨课的教学反思 篇9

这堂课的课前教学设计如下: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的两篇作品《政治老师的那点事》 、《父亲的游戏》,学生阅读并评价;然后,让学生阐述评价两篇作品优劣的理由,并引出本次训练重点“写出人物的个性”;接着,教师重点介绍写出人物的个性的三种主要方法,①写好肖像,以形传神,②刻画眼睛,反映内心,③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并分别结合名家名作中的形象(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加以点拨;最后,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当场写作,分小组评阅,推荐优秀作品朗诵,请学生作出评价,教师总结归纳。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课前设想基本到位,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以下是我总结的本堂课的成败之处。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写作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较多的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关键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写作兴趣无法调动起来。要让学生写得好,写得生动形象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作文课堂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写作文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乐写”才有可能“善写”,也才有可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让作文课堂生动有趣,我选取了本班学生的习作作为范文和病文,让学生们自己去评价。

看到了写自己的政治老师的文章,而且又写得比较形象生动,学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很准确的指出了写得生动形象的原因,让我很自然的过渡到了“写出人物的个性”的方法讲解,更可喜的是,这次兴趣激发让整堂课都保持了活跃的气氛,无论是写作还是评议,学生都保持了高度的热情,较为顺利的保证了教、学的目标达成。

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明确化

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地方,学生没有东西写,不愿写,在逼迫之下写出的东西没有血肉,没有情感。笔者认为,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在“简单”上下功夫。

所谓简单,首先是说教学内容要力求集中简约(这与精心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并不矛盾),课堂教学设计要精心但却不能精细。有时在一定的课堂情境下,可以搁置、放弃或者调整部分预设,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自由,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就放弃了事先设计的语言、心理、环境刻画人物三个点,因为学生已经从两篇示例性文章中获得了丰富的启示,对肖像、眼睛、动作细节刻画人物个性的认识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如果再强行补充另外印象并不深刻的几点,反而是画蛇添足,冲淡了本堂课已经达到的效果。

其次,简单化是说在作文教学形式上要摒弃繁杂的形式和花样,采用“剪枝”的方法删繁就简。方法、形式都只是语文教学的手段,而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接受熏陶、培养情操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形式要和内容有机结合。本堂课的几个环节设置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如“猜一猜”“比一比”“评一评”“写一写”,既突出了材料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又紧紧扣住了本堂作文课的训练重点,即“写出人物的个性”。 总而言之,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的方式;要面向全体学生,并激励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辨析。

三、及时调控,灵活变通

前面已经讲到,在内容的处理上,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删除了三点内容,但在本组评课会上,同组教师指出,还有几个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一是《父亲的.游戏》,学生已经明确指出了文章的不足,就应该让学生进行修改、补充;二是短篇写作练习后的点评时间不够,只选了学生好的作品进行了讲评,如果还能选择稍差的作品让学生进行讲评、修改,效果应该更好;三是整堂课教师讲得还是多了点,应更多的让学生评、改、写。从整堂课来看,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可以是前后的变通,也可以是主次的变通,还可以是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之间的变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附学生作品:

《政治老师的那点事》

他并没有穿着西装,也没有梳着油光可鉴的头发。

而是穿着凉鞋,戴着眼镜,一条七分裤,一件有几处褶皱的淡色短袖。值得注意的是那短袖还隐隐约约的暴露了他能撑船的肚子,可见年纪轻轻的他还是啤酒的粉丝。

他的眼睛虽然很小,也常常眯着,但很不一般,有点酷似马拉多纳那双狡黠的慧眼,因为他总是能像马拉多纳挑选优秀的足球运动员那样,挑出上课发呆的同学。

其实他最有特色的,是那张嘴巴,常常能把一件小事,弄得滑天下之大稽,让我们哈哈大笑之余,领悟到其中的知识,深深地烙在脑子里。

他还是一位表演家,讲课时,他的姿势变幻莫测。经常将左手搭在右胳臂肘窝里,右手竖起来,竖起食指,在空中指指点点,反复交叉。第二个招牌动作是将双手拉开,撑在桌子上,脑袋缩下去,一看就知道,他正准备用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来刁难我们了。

《父亲的游戏》

父亲是一个矿工,现在在省城的一家煤矿工作,我们全家就靠他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所发的工资维持生计。

父亲三十来岁,也快将近四十了,虽已中年,但也算标致…

一堂公开课的深刻反思 篇10

一、本课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清晰。由于学生发现的这些图形联想的例子都是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所以学生参与积极。但是又因为是班主任授课,学生可能会有点拘束而造成课堂气氛不是太活跃。

二、在教学设计上,欣赏图形联想的作品,了解它的应用设计过程——总结图形联想的概念与方法——寻找生活中的图形联想例子,通过讨论、比较、分析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来看,学生能从容地总结图形联想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些应用的案例。

三、由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图形联想的方法,学生都能轻松地为自己设计一个吉祥物,作业表现比较出色,能基本表现自己的特点,虽然在设计形式上有些稚嫩,但都非常真实、有趣。有些同学还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听。

四、几点改进的地方:1.学生进行作业自评时,可以将作业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鼓励别的同学进行评价;2.在学生进行设计指导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程度,对设计进行指导,由于是第二堂课,创作的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可以多改变下评价方式,让本堂课变得更生动点。

一堂公开课的深刻反思 篇11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寻找生活的切入点

新课程强调“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材设置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搭建一个知行合一的桥梁,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因此,上好公开课,备课非常重要,要做到“三备”。

1.备课标。课程标准是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由最新的教学理念构建而成,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中更科学。教师在上课前只有熟悉课文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备教材。(1)立足教材,抓住重点。教材重点是教材内容中的关键性知识,学生理解掌握了关键性知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讲授《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一课时,先讲教材中的老奶奶发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老奶奶为什么发愁,最后由学生总结出知识的重点情绪与个人态度的关系。(2)教材中的事例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教材中的事例都具有代表性,在教学中运用教学事例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但是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背景环境,除了讲授教材中的事例外还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家的共鸣。如讲授《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一课时,谈到经济制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可以引入当下比较热的淘宝、网购等说明经济制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3)拓展教材要求新。以课堂学习内容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如教学《礼仪展风采》一文后,发动学生走向社会。在与人交往中展现自己的礼仪风采,使之把课堂教学效果延伸到家庭,扩展到社会。

3.备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都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绪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我校少年班的学生,思想活跃,他们对事情的看法是多角度的,和一般的学生的看法又有不同,甚至有时候会有出人意料的答案。但是,有的时候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会比较偏激,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总的来说,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应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过于偏激的看法给予引导。

二、课堂与时政相结合,搭建课堂和生活的桥梁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尤为重要,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之后,与当下的时政相结合不但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而且便于知识点的理解巩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现阶段的学生在这个时代中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大量收集信息,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运用身边发生的时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提高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手段。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课堂教学中,我大量引用当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时政热点,开展时事演讲比赛或课前讲新闻等形式灵活地教学,以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三、善用教学媒体,提高课堂实效

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地感知更多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让我们选择坚强》一课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坚强,怎样做才可以坚强,我播放了军人在接受军训的画面,通过直观的画面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坚强,有效地解决了学习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我认为多媒体要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所以课件的制作不用太华丽,以实效为主,事例要经典、得当,贴近学生生活。

四、运用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要上好一堂公开课,课堂上的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既要符合时代的特点,又必须具有知识性和思想性。把社会的热点问题和焦点结合到课堂练习中,让他们在练习中边巩固知识点边体会相关时事,接受相关信息。

上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近义、反义词汇总呦兮兮下一篇:并列式作文写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