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2024-07-21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精选12篇)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篇1

摘要体育课是最自由的课程,也是同学和老师交流最多、互动最多的课程。创新潜能与生俱来,人皆有之。但是创新潜能要得到激发和挖掘,就必须从小抓起。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下,我不断创新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如何通过创新提高课堂效果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命题,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为此,本人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努力学习钻研远程培训课程《如何备好课》、《如何备场地器材》和《如何制定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好课》等,使本人对体育教学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累积了不断去创新教学改进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了更多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体育课创新提高效果

一、创新体育教育理念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从2001年实施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在教学实践中,更重要的是要准确地理解和实践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为此,本人结合当地实际,尝试提出并践行几个新理念。一是让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即要在课前全面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的锻炼需求,以及学生不同季节中的活动特点,切实做到每一节体育课都是该班学生量身定做。二是体育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尽量让自己做一位组织者、引领者或者教练角色,激发学生的主人翁精神,体现学生主体特性,彰显学生的活力和精彩。三是探索生活体育途径和形式,根据农村实际将体育训练活动化整为零,科学地、妥善地将课堂体育训练任务融入学生家庭事务,尤其是家务劳动之中,如仰卧起坐训练与学生回家种田插秧结合起来,教以方法,辅以要领,让学生领会生活即体育道理。

二、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动,喜欢新事物、新训练项目。因此,本人大胆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努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以期收到更好训练效果。一是要求每周推出“三个不同训练科目”,如某周开展跳远、跳绳、篮球等,下周就要安排完全不同的科目进行训练,使训练内容丰富多彩,满足学生不同运动需求。二是要求每周推出“三个不同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在完成规定训练科目之后,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促进身体放松、愉悦心情、调节氛围等,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三是积极探索体育生活化路径,主动将学生日常生活内容结合到体育课中来,如结合农村实际就近开展小型登山活动、结合防震训练组织快速疏散演练等。通过创新体育教学内容,确保学生以浓厚兴趣和高涨热情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收到良好体育教育成效。

三、创新体育教学过程

根据农村学生以及运动场的特点,本人积极创新体育教学过程以适应当地情况。一是针对农村普遍运动较正常、运动量较大特点,课堂教学上尽量少安排跑步之类训练科目,着重安排农村学生较少接触和参与的科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活动。二是针对农村学生身高比城市学生要矮小的现状,教学过程中要适当依据标准又要灵活把握现场训练情况,以免出现超量或过分透支体力情况,力求让多数学生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小部分在未完成任务情形之下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整体上达成体育课目标。针对农村学生星期五下午放学要走较远山路情况,力求在周五当日安排的体育活动既要丰富多彩,又不能有较大运动量,如多组织开展活动性游戏。四是针对农村学生多生活在山区,比较缺乏野外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情况,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主动渗透如何在骑自行车、野外徒步等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技能,不断提升学生运用所学体育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或困难的能力水平,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现实价值。

四、创新体育教学场地设施

农村学校体育场地普遍比较缺乏,我校也不例外,只有一个篮球场可以进行体育教学。有限的体育运动场地成为制约体育课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考量或解决的一大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运用集中办法予以破解。一是充分保养好现有运动场室,科学安排体育训练活动,提高运动场使用效率。如每天安排学生清扫保洁,并亲自检查督查,确保场地整洁、安全、卫生、方便、美观,可以顺利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二是利用校园现有设施进行体育活动,如利用校园校道组织循环接力活动、集体长跑活动等,利用校园空地组织大型游戏活动等。三是科学利用学校周边安全场所进行野外体育活动,包括利用大块草地组织足球活动、排球训练等,让学生既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又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快乐心情。四是想方设法提供新颖充足的器材。本人根据缺乏体育器材的现状,主动利用学校有限的经费到体育器材店进行“因需购置”,尽量用最少的资金购置更多的器材;积极利用课外时间自制体育器材,如自制乒乓球桌、木马、实心球等;同时积极借用兄弟学校的体育器材,有效解决本校体育器材的短缺困难。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篇2

关键词:服装教学,课堂模式,人体结构

0 引言

服装是流动的风景, 是社会的主题标注。服装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 而传统的服装教学模式, 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服装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服装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成果, 培养服装行业的优秀人才。革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建多姿多彩的课堂, 努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才是服装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而高效课堂、多样化课堂, 还在探索中, 其任重而道远, 需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创建出更适合服装教学的课堂新模式。

1 服装教学的内涵

服装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服装发展史, 它让学生了解服装的起源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服饰特点, 从而了解服装的发展过程;服装的主要使用材料以及材料在服装中的使用范围和作用, 各种材料的性能及检测指标;服装画技法, 人体结构和比例, 服装画的表现手法, 服装颜色的搭配等等,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与个性化发展;服装市场与营销, 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服装的市场运作与服装销售的预测等;服装生产管理, 介绍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料的分类和组织生产的过程与成本的计算与控制;服装企业督导管理, 介绍管理思想、基本要求、督导管理的机制与方式;成衣制作工艺, 成衣的生产流程与工艺流程, 介绍服装缝制过程中的零部件的制作工艺和方法, 各个环节的操作技巧;服装纸样原理, 研究的是人体体表特征与服装点、线、面的关系, 个性人体结构的差异与发展结构的关系, 服装的型号规格的标识, 服装与人体结构的适应性结构处理形式, 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结构设计技巧等。服装教学从设计制作到销售与管理, 是一整套的综合性教学, 旨在通过该教学让学生了解服装从设计生产到用户的全过程, 达到学生对服装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服装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操作与技巧的目的。

2 运用多种课堂模式进行服装教学创新

2.1 先学后教法

先教后学法是近年来推出的新教学方法, 在中小学教学中广泛推广, 运用到服装教学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先教后学法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把课堂交给学生, 教师只通过点拨和指导, 由学生自己学习。然后再提出问题由教师进行回答, 也就是孔子所谓的“解惑”。在进行《画技法》教学的多节课堂教学中, 都是采用这样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 “人体比例”这堂课的教学中, 教师就把自己当模特, 让学生画人体而不给学生以任何的指导, 当学生画好后, 让学生用尺量出自己画的人体的各个部位的比例, 提出的问题是模特的体型是否标准, 够不够美学标准。这样有意思的话题与课堂模式, 让学生兴趣高涨, 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学生个个都认真查找依据, 仔细阅读教材, 从中找出答案。这样一来, 学生对人体的比例与黄金比例, 都掌握得非常扎实。进而讲解人体比例结构与动态与服装的关系, 设计服装要考虑的人体结构要领, 而后又让学生把各个比例部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给下一堂课的服装色彩搭配埋下了一个伏笔, 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着较高的热度。这堂教学课,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2.2 多媒体教学法

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中, 运用最多的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透视性和具体演示性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多媒体教学, 也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机械的讲解和枯燥的演示。关键是要制作出生动活泼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够一下子牢牢吸引学生眼球引起学生思考, 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多媒体课件来。在进行服装材料教学时, 尝试设计了多媒体教学, 如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动画片, 动画片上把孙悟空、岳飞、李白、七仙女、牛郎、老渔翁、农民巧妙地结合在一个故事里, 通过他们的嘴夸自己的服装多么的舒适;动画片中故事情节离奇, 语言幽默搞笑。而在看过动画片后, 教师可提出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动画片里的人物所穿的服装都适合用什么材料的?这样的问题十分有趣, 同学们需对教材进行仔细研究, 才能回答这有趣的问题, 从而对服装的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使用范围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效果也令人满意。

2.3 比赛教学法

引进竞争机制, 比赛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也是十分喜人的。比赛教学法, 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师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适合教学内容的比赛, 使学生从比赛中学到教学内容要求的知识点。比如在服装销售与市场运作的教学时, 把学生分成小组, 将往届学生实习中制作的服装, 每个小组发十件,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拿出去销售。在规定的时间内, 比赛看哪个小组销售的服装最多, 根据销售出去的服装给予各个级别的销售奖。这样的比赛是学生非常感兴趣, 而设立的销售奖, 仿佛一下子就让学生有了进入社会的感觉, 都感兴趣。在颁发销售奖时, 让获奖学生讲述自己的销售过程、销售技巧及销售心得, 大家共享销售成果, 这样的比赛生动而且容易鼓舞学生的积极性。

2.4 自我展示教学法

当今的时代, 是张扬个性的时代, 是自我充分展示的时代。对于每一个人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自我展示教学法正是适应了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的要求, 服装教学的自我展示教学法, 就是给学生充分自我展示的机会,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 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的主要手段。在服装教学中, 自我展示法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设计, 自己选择面料, 自己制作然后自己作为模特进行舞台表演, 然后再把自己制作的服装销售出去。这样不仅让学生全面地实践了服装生产的全过程, 同时也可以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设计与制作, 以及销售的技巧等。这样的自我展示教学法, 既让学生动手动脑, 提高了自我实践的能力,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提升了个性化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3 服装创新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先教后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在学生学之前, 教师要给学生以点拨式的指导, 让学生在一条路上看风景, 而不是信马由缰地走;其次是多媒体教学, 不应千篇一律地按照教学大纲, 进行枯燥的演示与讲解;第三是比赛教学法, 其内容也可以设计得丰富多彩, 甚至是离奇一些。可以做铺垫和外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离题太远, 比赛更注重的是比赛的结果, 而不应忽略了教学内容, 使比赛教学法舍本逐末, 无法达到对教学内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第四是自我展示教学法, 这个教学法也同样要在一个范围内进行, 不能全方位地去展示学生的个性, 而是要设计紧紧围绕教学内容的个性展示, 使自我展示教学法不偏离轨道。

4 结语

服装教学有着其丰富的内涵, 也有着千差万别的教学方法, 只要教师能够潜下心来, 仔细研究, 就能够研究出一整套的具有教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法, 并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教学,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我国培养出服装业优秀的人才, 让我国的服装业腾飞在世界的T台。

参考文献

[1]肖雪梅.浅谈服装教学中的创新和学生个性培养[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0, (11) .

[2]马丽.华章服装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J].艺术教育, 2013, (2) .

[3]沈晶照.我国服装设计现状对高校服装教学的影响[J].艺术教育, 2006, (11) .

[4]陈先进, 丁峰.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02, (3) .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备教法 备学生 安全教育

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则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备教材、备教法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以愉悦身心为前题,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才能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已,为人师表;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口令清晰宏亮;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以完整美观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概念。

二、备学生、备场地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说来,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吸引;初中学生比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高中学生的注意力已基本稳定和持久,注意范围也有所扩大,他们能比较集中和持久地注意他们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小学生应采用新异刺激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等。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是备学生。要因人而异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怯懦,胆子小、反应慢,往往在练习中力不从心。对待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练习中,哪怕是少许或一点点进步都应在同学们中给予积极的鼓励的表扬。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怀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情绪表现的比较激烈,波动性大,对他们在教学中应少表扬,多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做好每一个练习,培养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增强意志,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的主动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并非易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法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准备活动中,每节课有一组的体育值日小组长带做准备活动,这一组的每个同学带做一节徒手操,并要求后做的学生不能重复前面学生整容帮过的内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给大家带了一节自己掌握的准备活动,也给了其他同学以启发,从而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把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灵活组织合理安排,使他们有一个自由学习和创造的环境。比如说,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掌握动作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给了一些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只要你认真练习,同样也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绝不是依靠改变一些教学方法便能做到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四、加强安全教育,以保证教学效果

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器械体育课的教学时,除安全教育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的安全。因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故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教育应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篇4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则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备教材,备教法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钻研教材、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材的意义、任务、特点、内容及要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根据教学任务、对象,抓住教学关键,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以愉悦身心为前题,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才能更好地达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已,为人师表;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口令清晰宏亮;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以完整美观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概念。

二、备学生、备场地

了解学生、启发诱导、提高兴趣,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教师应善于了解学生,研究分析学生的不同年龄、个性、思维特点、心理状态等因素。一般说来,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的刺激所吸引,因此,面对小学生教师应采用新奇刺激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励他们思考。启发诱导他们去分析理解动作的要领,有目的的去完成每个练习。另外,教学中还应注意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差异,这就是备学生。要因人而异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怯懦,胆子小、反应慢,往往在练习中力不从心。对待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多表扬、多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练习中,哪怕是少许或一点点进步都应在同学们中给予积极的鼓励的表扬。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爱自我表现,怀有高人一等的心理,情绪表现的比较激烈,波动性大,对他们在教学中应少表扬,多引导他们发挥其特长,做好每一个练习,培养他们善于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的练习中,增强意志,精益求精,从而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的练习。

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的教学新观念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 量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口动百遍,不如手动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他们的主动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并非易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法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准备活动中,每节课有一组的体育值日小组长带做准备活动,这一组的每个同学带做一节徒手操,并要求后做的学生不能重复前面学生做过的内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给大家带了一节自己掌握的准备活动,也给了其他同学以启发,从而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把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灵活组织合理安排,使他们有一个自由学习和创造的环境。比如说,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掌握动作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给了一些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只要你认真练习,同样也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四、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分析、判断想出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教育学生要正视困难,明确做任何事,不会一帆风顺,而是要经过长期艰苦磨难。教师也应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要鼓励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克服困难,品尝胜利的喜悦。具体教学中,教师良好的示范,鼓励的语气,及时的纠正,正确的帮助和保护都能给予学生信心和勇气,这样,学生能够消除畏难心理、消除顾虑,有信心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与学的中心都是学生。教师在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教材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诱导其自主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调节情绪,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而针对身体素质较差,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学生,则应恰当的帮助其设置较低的标准,鼓励其树立自信,培养坚强意志,克服困难,循序渐进的。体育具有身心教育合一的特殊性,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要让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了从不会到会,从难到易,从失败到成功,从畏难到喜欢等等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思考问题,练习中想出方法,创造性地学习,有所学,有所悟,乐于学,学中乐,养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动作,参与游戏,群体竞赛等等莫不有困难出现,教师一要善于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在克服困难中培养自信;其次,要千方百计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并尝试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更好的去完成教学任务,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先采用在多媒体教室的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动画等,使学生在理论上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和完整的动作技术动作概念。通过幻灯,使他们了解场地、持球、握球和投掷的角度;使同学们有一个直观的初步的印象,再通过投掷角度与投掷远度的关系动画的演示,使同学们知道投掷角度直接影响着投掷的远近;通过最后用力的动画演示,使他们了解最后用力的重要性;通过完整技术动作的动画演示,使用他们了解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为下一步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根本保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加强安全教育,以保证教学效果

加强安全教育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器械体育课的教学时,除安全教育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的安全。因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故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教育应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篇5

内容摘要: 加强新时期学校德育必须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必须研究基本策略。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导控;研究教材和学生,用教材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中的实际问题;遵循“思品”教学基本规律,合理建构课堂教学格局;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不失为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基本策略

正文: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整个常规工作(备课、上课、改作、考查和课外活动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全面带动整个常规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切实提高“思品”课堂教学的实效。本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与教训,在此谈谈提高“思品”课堂教学实效的几个基本策略。

一、目标统领,要求适度。

“思品”课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要素。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增强目标意识,严格目标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简言之,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我”,正确处理“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

《新课程标准》将这个总体教学目标分解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等十个方面,并且又分解为若干个教学要点。教师应当认真领会 《新课程标准》,真正把握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如《新课程标准》对于“ 学法用法”的教学目标界定为:(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

益;(3)、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不仅要把握整体的目标层次,而且要把握课节的目标层次。就是一堂课,也要切实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的分寸。所谓目标明确,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要知道什么是知识,讲清什么 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做到什么要求,师生都要心中有数;所谓要求适当,就是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切实可行,力求做到学习一点,理解一点,践行一点。

确定了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在什么时机、用什么方式展示目标”,以及“怎样实施目标”等问题,真正让教学目标引导和控制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钻研“两头”,有的放矢。

所谓“两头”,一头是指教材,另一头是指学生。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所谓“的”,是指学生的思想行为的实际;所谓“矢”,是指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解决学生思想、心理、行为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思想品德教育才能落到实处。这是“思品”课教学的根本。

教材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文本。教材其实是一套课程资源,它主要包括了主教材——课本,副教材——教师用书,活教材——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对于主教材,教师要钻研精、深、透,明确应知应会,处理好原理与案例的关系;恰当利用课本中的“图片”、“链接”、“练习”等;适当利用教师用书中的材料,加强对基本观点的教学;要针对性地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新的、近的、典型的、感人的事例感化学生。

钻研教材是一方面,研究学生又是一方面,两者必须兼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研究学生,就是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思想实际、心理动态、接受能力、思维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等。当下,特别要重视研究农民工子弟、“留守学生”、优生和后进生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课堂教学才能“全员参与”;只有钻研“两头”,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遵循规律,建构“格局”。

思品课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晓理、激情、导行”,这是思品课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建构课堂教学的格局,是上好“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要素构成的。从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

般过程来看,认知是基础,能力和行为是关键,情意(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调节由知转化为行(能)的内部动力。初中学生 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乃是建构课堂教学格局的理论依据。“思品”教学实质上是教学生学会到会学到会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学有法”——课堂教学一般采取“五段式”或“三段六步式”。比如“五段式”,即 1、导入新课; 2、主题教育; 3、深化教育; 4、导行反馈; 5、课堂小结。“三段六步式”,即 1、预备:激兴、揭题; 2、明理:激情、明理; 3、导行:辨析、导行。然而,“教无定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注意晓理、激情、导行的结构化,逐步形成自己课堂教学的特色格局;至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结构环节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种“故事讲一遍、课文读一遍、作业做一遍”的“三遍式”的僵化格局是不足取的。还有,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文课也是不对的。

四、改进教法,注重实效。

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得法。我们要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我们还要 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教学方法要形象化、多样化、趣味化。切忌概念化、抽象化、成人化。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诸如谈话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析比较法、社会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等等。但是,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钥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考虑到与之相关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教师自身素质和时空因素等。通过改进教法,努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实践等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学习和道德内化。

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只要我们切实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就必定能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篇6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体育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体育课是许多小学生非常喜爱的科目之一,如果体育课堂教学还是像以前一样只是教师单一的授课,学生简单的学;那么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能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爱上体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成长。

一、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所以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场地限制,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没有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所以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目标、学情分析、场地器材等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开展的教学内容。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学生喜爱的故事情节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课堂中。例如:在低年级上“前滚翻”这节课时,先设置情境,教师模仿小刺猬妈妈带来学生小刺猬,进行“天、地、小皮球跳跳跳”游戏,“天”双手上举,“地”双手触地蹲下低头,“小皮球跳跳跳”双手撑地上双脚跳起像小气球一样弹跳,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应动作进行热身活动,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融入小游戏中;最后教师再讲解示范动作,并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更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上什么样的内容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接受、学会本领,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

(一)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在低年级学生学习掷垒球时,我利用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结合到课堂中,首先采用灰太狼抓小羊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做铺垫,接着设疑:“灰太狼在河的对岸我们要怎样利用我们的垒球来对付灰太狼。”从而引出用投掷的方法,最后采用“喜洋洋赶跑灰太狼勇救其他小羊”,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融入课堂,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易于学生学会投掷的本领,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一物多用法

实现器材的一物多用法能提高器材的使用率。例如:在《快速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怎样将报纸放在胸前手不碰它,报纸不会掉下来?引出快速跑,在学习摆臂的过程中,通过报纸来练习学生的摆臂,学生两两配合,一个学生将报纸放在另一个学生胸中线,前摆不超过胸中线和将报纸放在下巴处,前摆不超过下巴,两两互换角色等形式,有效地练习学生的摆臂问题。在游戏环节中将学生的报纸折成尾巴,男生抓女生,女生抓男生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可将报纸捏成小球向前滚动再去追球,将报纸一物多用有效地利用起来,有效地将课堂的氛围充分调动起来。

(三)因材施教、差异教学法

在体育课堂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领悟的能力不一样,存在差异,在课堂中我们要有选择性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身心都能得到锻炼,达到教学目的[2]。例如,在上水平三学生《加速跑》,采用不一样的线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加速跑的路线并鼓励学生在突破自己的同时勇于尝试其他路线,和采用女生在起跑处前10米跑,男生在起跑处开始跑,鼓励男女生尽自己的努力,尽量赶上对方或不让对方赶上。灵活有效地使用因材施教、差异教学法既能有效地尊重学生的差异,又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比赛尝试法

通过比赛尝试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在上四年级的啦啦操时,先让学生尝试各种动物是如何跳舞的,最后我把啦啦操动作很好地结合到动物跳舞操中,啦啦操能够表现出学生活泼开朗的一面,但是刚开始学生有些羞涩,不敢大胆表现,因此我采用分组比赛法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立马认真学习,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比赛中学到本领,由动物模仿操到啦啦操学习,使简单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四、多元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动作进行评价,可以自己评价自己,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当学生对某一动作进行评价之后,教师应加强对生评价的指导,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勇于出来评价和评价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认真观察动作,如果学生能评价到要点说明学生基本掌握记住该节课的重要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评价方式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中要充分展现体育课堂的魅力,让体育课充满活力。在平时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中要把涉及的德育渗透到体育中,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篇7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必须注重高一化学教学, 做好初中和高中的知识衔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学习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 观察就会敏锐, 理解就会迅速, 记忆就会牢固, 想象就会丰富, 同时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兴趣是学好化学的动力和前提。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可知,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

从教科书及教学实际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 其知识层次则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 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知识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 还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循序渐进, 注意初、高中知识的相互衔接。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 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 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 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二、明确教学目标, 做好课堂教学, 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

浅谈如何进行语文课堂创新 篇8

那么,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在教学中创新?最重要的便是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充分发挥课文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新意、有创意,能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从而激活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自由舞蹈的舞台。

一、运用想象和联想,扩展学生思维

学习语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在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如果能真正插上翅膀飞动起来,就能创造出美妙的意境。

在教授《触龙说赵太后》这篇课文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由触龙和赵太后还能联想到哪些人物?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积累自由发挥起来:由触龙想到了邹忌、周恩来,想到了魏征、比干,进而认识到良好的语言表达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由赵太后想到了“裹尸布上没有口袋”的美国超级富豪查克·费尼,想到了比尔·盖茨和李嘉诚,谈到了在子女教育问题上要为其做长远打算。在这样的教学对话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在教授《陋室铭》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刘禹锡的一天。学生在想象中认识到,刘禹锡悠闲的生活并不令人羡慕,新时代的人们应该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开创充实美好的生活。

凭借想象和联想,学生思维的空间扩展了。在这样的大空间里,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来去、无拘无束,教学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借用其他艺术手段,丰富学生思维

文学是用形象说话的艺术形式,同样用形象说话的还有绘画、影视等,它们之间有着共通之处。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其他艺术手段,进一步丰富学生思维。

许多优美的古诗词都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讲授张志和的《渔歌子》时,我请学生们根据诗歌内容画一幅画,学生们欣欣然忙活起来。画完后,教师问“这幅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在回答中逐渐认识到那位凝神垂钓、怡然自得的老翁是画面的核心内容,因为他最能反映诗歌的思想情感。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在想象中给这幅画涂上颜色,于是一幅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在他们脑海里呼之欲出,诗中宁静淡远的意境也就自然而然地印在他们心上。在教授《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幅自然环境正被破坏的摄影图片,再配以低沉舒缓的乐曲和深情的旁白解说,带给学生强烈的心灵震撼。这种课堂效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达到的。

多种艺术手段并用,能够极大地丰富语文课堂。语文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只要用心去挖掘,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材料。音乐、美术、摄影作品、舞蹈、书法等,如果恰如其分地运用,语文课堂必能多姿多彩,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巧用表演,点亮学生思维

这里的表演不同于课本剧的精心排演,而是课堂上的即兴发挥。它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外化为口说、形演、容变,点亮学生静止的思维。在教授《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将故事演出来。学生们很活跃,为了避免演成闹剧,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要力求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于是,课堂上出现了高挂一脸秋霜的蔡桓公,谨慎而沉稳的扁鹊。在表演“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这一情节时,一位学生设计的动作是慢慢退下,很多学生当即指出:“错了错了,‘还走’是转身就跑的意思,不能慢慢退下。”在这种课堂表演中,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对课文进行了再创造。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都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表演可以使纸上的文字“飞”动起来,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运用这一形式时,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要让学生贴着语言文字走,不能天马行空,要做到有放有收,切忌为活跃课堂气氛而表演。

四、采用电视节目中生动活泼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上也可以开展辩论,如讲授《鱼我所欲也》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就“生”与“义”孰重的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充当一方的辩论员,在其中推波助澜,让智慧的火花互相碰撞,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延伸。在教授《最出色的球员》时,学生们对乔丹很感兴趣,我便设计了一个记者招待会,请一位学生上台,以“乔丹”的口吻回答台下“小记者”提出的问题。学生们在这种平等的对话中交流着他们的思考与困惑,深切感受到一位篮球巨人感人的精神品质。在对话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奇思妙语不断涌现。语文课上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可以进行课堂小演讲,对于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为避免单调乏味,可以进行男女生挑战赛,在紧张激烈的氛围中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培养了竞争意识与团队意识。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9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 以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自我专业成长为目的, 对自身教学实践和自我教学特征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主动探究活动。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积累有效经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结合学科特点,体育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找准教学反思内容

教学反思首要解决的问题就反思什么?即反思的内容。体育教师做教学反思重点要抓住五个点——亮点、难点、疑点、盲点、热点。

亮点:即教学中教师感到欣慰的,预料或者没有预料的,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的地方。教师要通过反思,查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亮点,原因是什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增强学生今后在类似方面情意表现,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难点: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师感到棘手或者不好解决的困难,它可以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可以是对技术动作的把握等。

疑点:指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困惑,不解和疑问。如,同样的教学手段为什么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上有不同的效果?同一个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班级条件下目标达成度会有什么变化?等等……

盲点: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但是被忽略了的问题。教师在课后要查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盲点,然后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进行修复,在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尽量的避免再次出现。

热点:指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当今关注度高的时事问题,课改的热点问题等。教师在反思过程中要注意看自己的教学过程有没有可以体现的,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分歧等等。

二、抓住教学反思的时机

根据教学反思发生的各个时段,教学反思的时机大概分为三种: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和回顾性反思。

课中反思——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上的“五点”出现,教师就应该进行反思了。因为一个问题的出现有时候是一瞬而逝的,教师要抓住每个出现的瞬间及时进行。当然,不是说马上停下教学内容,让老师反思完成后再教学,而是在教室的头脑里迅速做出判断,对教学的下一环节做出勘误,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步骤,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即时反思——一个教学内容完成,教师也要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做出适当的教学反思。这就是即时方式。“热炒热卖”是最好的反思方式,把课中反思后的问题再罗列出来,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回顾性反思也称为“三秋之后”再反思。当我们进行了前两个步骤之后,应该说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些问题在当时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成为“悬案”,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三秋之后”再反思,即将问题先放一放,然后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回顾,再次提出来进行商议,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三、运用好教学反思的载体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反思如果只是想,不落实到写,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的拉动力就会减弱,通常我们教师在进行反思时,往往除了头脑中的思考,还要运用自己的笔头,将教学反思记录下来。教学反思的载体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们最常见可分为教案修改、教育随笔、教育教学案例等。

教案修改:教案修改一般是教学反思最直接的结果。一个体育教师往往要从事多个班级的体育教学工作,同样一个单元教材也要分几次课完成。课时教案只是老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而实际情况并不一定和教师的预设一致,当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情况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得失品味,从而对教案进行修改。比如,这次课堂中某种教学手段运用不够恰当,某个技能技巧的重难点没有把握好,那么在相应的教案中就要进行合适的增添删改。那么,教师在下一个班级或者本教材下一次教学时,就会相应的有所改进,教学效果当然也会相应的提高。

教育教学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教学过程点滴的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比如,在课堂上发生突发事件,教师运用教学机智灵活的解决;游戏教学中学生个体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情况等。

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案例是指把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并加以分析评价的文章体裁,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述形式。也是一线教师最常见的一种教研成果表达方式。它多半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伴随作者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通过我们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带动教师读和思考,使之为拉动教师读、做、思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记录教学反思是作为教师的最好的教育研究,是教师行为研究的最好依托。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深入地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的自我诊断、剖析和调节,及时写一写,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炼总结出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指导实践。这样,就可以在积累中发现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把教学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四、体育老师进行教学反思还应该值得注意的事项。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反思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小”。尽量关注自己和学生身边的“小问题”,关注细节;二是要“及时”,每个教学过程之后要立即进行,牢牢抓住教学过程中“五个点”,认真进行,而且要学会“旁征博引”,把日常可以运用的、可以联系的东西都运用起来;三是要“实”,反思要贴近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不空想、有实效,反思的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要把反思后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去,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专业特长不断的修炼提升。参考资料: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篇10

张西堡总校陈义小学:张娴霞

21世纪的小学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机制尚未健全,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创新型教学方面,与城市小学还有很大的差距。据悉,近年来虽然农村学生见的世面比以前更开阔了,但在学习上却知难而退。小学六年,为数不少的学生竟不会写作文,甚至同一素材从学写作写到小学毕业,写作水平仍是原地踏步。所以农村小学作文要走出水平差的低谷,势必要进行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创新作文,从小打下坚实的写作根基。针对小学作文差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变传统型教学为创新型教学呢?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这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针对农村小学语文进行创新写作教学。

一、练习口头作文,培养说话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指导学生“看”,鼓励学生“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发扬民主,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大胆的说出来,说他们生活见闻、学习感受。教师要注意倾听,用赞许的语言表扬孩子,用欣赏的目光注视孩子,使他们得到尊重。我认为从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再到作文,是小学生写作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开发是极为重要的。

农村小学的写作训练,应从“看图说话、写话”开始,由看单幅画过渡到多幅,让孩子说出图中有什么人、什么物、在什么时候,图中所表达的什么事等,在把自己看到的、所“说”的写下来。这样的训练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经历由“看”到“说”再到“写”的过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写作的基本要领,感觉到“写”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再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就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人类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先于书面语言,儿童只有说得清楚才能写得通顺,因此,作文要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

其次,农村小学的写作训练,还应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家庭情况,比如有几个人、几只鸡、几头牛等,还应鼓励孩子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并把它们写下来。教师要给学生以及时指导和启发,指导他们合理地运用词语进行表达,帮助他们纠正语法和思想上的错误,使学生一步步、扎扎实实进行写作训练。

从“看”到“说”再到“写”的训练,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只要学生不离开中心意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认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识进行任意想象,切忌用固定统一的框框去限制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的想象。要积极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所有的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

二、要切实重视学生的积累。学生要细心观察,积累独特的、有代表性的素材;教师积极引导,为创新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石。

要使文章有可读性、深刻性和实效性,就要积累资料和信息,做到“物”为我用。一是要重视词语的积累。二是要重视名言警句、古

诗词的积累。三是要重视指导学生阅读。四是要重视生活积累。要切实重视学生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时积累的素材较少、词语就不够丰富,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甚至“无话可说”。

写作教学中生活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社会实践中开辟作文园地,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知道他们从多个角度观察,认识社会,了解生活,从实践中扩大视野,提高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二是从劳动体验中开辟作文园地,农村孩子在学习和劳动中成长的,劳动给予了他们课外知识,造成了他们勇敢、朴素、勤快、独立等性格,同时使他们品尝了许多酸甜苦辣,知道学生留心自己的劳动过程,体验劳动中的真实感受。燃起作文兴趣之火;三是从日常生活中开辟作文园地,农村学生经常参与传统节日庆典婚嫁迎娶等活动,目睹新人新事、喜事丧事、丑事恶事,更容易看到人间百态,如果能充分利用不过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分析,歌颂新人新事,揭露丑恶现象,学生的兴趣会浓,作文也会百花齐放。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学生观察的兴趣再浓,不会观察,作文水平也是难以提高的。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确定不同得分观察点,寻找一条观察线,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

三、老师要写好“下水作文”。要教运动员学会游泳,教练必须先下水示范。教师就是教练,有理论还得亲自实践。教师写“下水作文”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写作的重要途径。

所谓教师“下水”,就是从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到谋篇布局,教师都要亲自尝试,该详该略要做到心中有数,指导起学生来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在写同步“下水作文”时,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性格,熟悉他们的言谈举止。“下水作文”是写给学生看的,孩子的感受往往和成年人不同,表达的形式和成年人也不尽相同,太高深的见解,学生难懂,太简单平凡的内容,学生无趣,所以,教师在写“下水作文”时要用儿童的眼光,用儿童的语言描绘生活,尽量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只有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老师写的“下水作文”和他们的一样,他们才感到亲切容易接受。

老师写“下水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使他们被老师身先士卒的精神所感动,把写作文当作一件愉快的事情来做,而不是当成任务来完成,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教师勤于动笔,就能找到写作和教学的规律,这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会有促进作用。

四、显化习作成果。有的学生写作文时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用手遮起来,为什么?据调查,学生不愿“公开”自己的习作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够自信,认为自己写得不好,二是写出了自己不愿公开的“内心话”。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用得较好也有表扬,对于第二种情况更有加以鼓励与保护。其实,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竞争欲,他们更会珍惜自己第一次发表的机会,为此,可通过“内部发表”和“公开发表”

两个途径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内部发表主要通过口头发表、学习园地、个人专集等形成搭建发表平台,让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发表的机会,让学生对每次习作都有成功的体验。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提高体育课堂效果 篇11

一、强化学生视听训练,培养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向导和动力。如果教学过程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便会缺乏生机和活力。为了改变学生对识谱兴趣不高或不感兴趣的现象,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尽量采用减低难度的方法以解决难点。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是音乐教学根本的特点。唱歌教学要“听”,欣赏教学要“听”,器乐教学要“听”,识谱教学也离不开“听”。前三者的“听”可使学生感知歌曲、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渴望表达的需求,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识谱教学的“听”,则重在听音乐特有的语言,如旋律、节奏、和声等。因此,识谱要与歌唱、欣赏、器乐教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多样性和对比性,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让学生在感受与表现音乐的同时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谱能力。在识谱教学中要采用分散过渡、减低难度的方法,每次练习突出一个重点,将难点分散克服。例如:在平时的节奏训练中,如果我们反复地机械地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会缺乏兴趣,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而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或划拍或击拍或指挥,先让学生逐步模仿,然后,再用于音乐实践,在歌曲教唱的过程中将难点分散,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逐个予以解决,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练习放在学生能感受和理解的音乐意境和艺术形象中,这样比离开音乐形象的单项技能训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把握音乐的内涵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不具有視觉上的直观性,但是,通过形象反映客观现实,是一切艺术的共性。音乐自然也有着“确定”的内容、“具体”的形象,自然是可以感知的。只不过对这种“看不见,摸不着”主要诉之于之感情形象的感受,要凭借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他们生活阅历浅,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都还刚刚开始。因此,必须在逐渐扩大知识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起音调与生活的联系,丰富和发展他们的音乐理解力和想象力。

就课堂教学来说,要重视歌词的教学。我们知道,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课本里的歌曲教材,不仅具有易为学生感受的音乐形象,而且歌词也十分鲜明生动。这些词曲结合紧密、妥贴,从歌词所提供的人、情、景、物等方面来联想、理解曲调,可促使音乐思维的形象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例如:《牧马之歌》就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牧马少年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新生活的真挚情感,歌词既写景、又抒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在教唱前,通过对歌词的范唱、讲述、朗读、启发式的问答再加上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去聆听、去欣赏,这样就很有可能起到触景生情,使学生犹如身处广阔的大草原的怀抱之中。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恰当选择与安排,可帮助学生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歌词的理解,使之对这首歌曲的整体理解起到一种画龙点睛的作用。

联想在“音乐欣赏”中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器乐作品的欣赏,必须要借助于“联想”这一心理过程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乐曲的理解,认识什么是联想,这主要是因为器乐作品没有歌词可作借鉴和参考,人们对音响的联想是探索音乐奥秘的基本途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器乐作品的教学中对学生要给予恰当的引导,使学生能较准确地感受音乐形象。

三、提高学生欣赏水平,拨动美的旋律

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情感教育显示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如何用经典乐曲拨动学生感知美、追求美的心弦呢?在播放《拉德茨基进行曲》时,很多学生击掌合奏,不禁令人想起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盛况。音乐教育往往不完全是依靠语言灌输,而是通过音乐本身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我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通过欣赏感受作品磅礴的气势,引导学生懂得作者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以紧张的船夫号子,表现中国人民英勇顽强的性格,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颂伟大坚强的中华民族,以凄楚悲愤的曲调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雄壮昂扬的歌声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坚定的必胜信念。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同时要学生们更加懂得,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要树立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要有建国之才、效国之行。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篇12

一、立足课堂教学, 精心组织备课

英语课与其他课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此, 要上好英语课, 课前的准备工作尤其重要。

1. 要精心准备课堂上讲解的内容。

英语课的每一单元都安排有课文、词汇、注释、练习等几个部分。课堂上怎样合理安排这几个部分, 才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该堂课所学的基本语言知识, 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课前备课还要考虑到如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课文、单词和练习的关系;要使每堂课的教学保持联系性和统一性;要弄清楚哪些内容是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等等, 诸如上述种种情况, 都要精心准备, 细心策划。另外, 集体备课也很重要, 大家集中在一起备课, 可以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相互学习。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才艺和授课技能,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课前,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想实际。

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热情也不尽相同, 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针对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立足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愿望和热情, 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教学全过程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 还要针对学生的基础, 确定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教学过程中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兼顾较差和较优学生,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诸如,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每天花费在英语上的时间, 学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等。

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教学方法生动、趣味性强, 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为“兴趣和爱好是学习英语的动力”。有趣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产生学习动力。教学要有趣就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 或某种一成不变的形式, 而必须灵活多样, 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的教学要求,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讲课时最好带些幽默感, 注意变换语气、语调、音色、音量, 教态也应力求自然大方, 使学生愿意听, 乐于学。另外, 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甚至一个眼神, 尽量让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 容易接受, 上课时也就不拘束紧张了。有时, 还可利用教学过程中的间隙, 用英语给学生讲点幽默故事、简短而风趣的笑话、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以活跃课堂内的气氛, 消除疲劳, 提高上课效率。

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技巧, 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1. 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的运用能力。

因此, 教师应尽量用英语授课, 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及语言的抑扬顿挫等, 要让学生感受到纯正的发音。课文讲解时, 应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表达授课的中心内容, 这样, 除了英语听力课之外, 学生还有更多的机会听英语。当然, 授课过程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学习积极性高、自觉性强, 成绩在中上等的学生希望教师多讲英语, 以便更多地接触英语;而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差, 自我要求不高的学生则更多地希望教师用汉语授课。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要动一番脑筋, 做好大量的幕后工作, 最大限度地把握好英语授课时的难易度。而确实遇到学生听不懂的地方, 则以反复用简单的英语解释为宜, 不可用汉语。

2. 课堂上教师是“向导”, 是“导演”;学生是“上帝”, 是“主体”。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不能不顾学生是否听懂, 能否接受, 只顾自己教学。课堂上, 教师不仅仅要授课, 还要观察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 如果学生听课带有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积极主动, 思维异常活跃, 说明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已认可;反之, 如果学生上课时表现出不耐烦, 开小差, 甚至有趴在桌子上睡觉等情况, 此时, 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 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 想方设法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而不是停下来对这些学生大吼一通, 横加责备。另外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其他细枝末节, 也要留心观察。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 有经验的教师都不会忽略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都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 发挥其各自的特长, 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创造性。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信任, 他们就会感到温暖。尤其是那些后进生, 他们不喜欢哪位老师, 往往就会对他们所教的学科也厌倦。教师掌握了这一点, 就应该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 只要教师正确地认识了影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因素, 认真备课, 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就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从而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摘要: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是英语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毋庸置疑, 如何充分地利用课堂45分钟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我认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 我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谈点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英语课堂,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夫娟.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教育的基础.[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

上一篇:平台启动仪式发言稿下一篇:水母的启示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