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2024-06-01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共12篇)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1

过去的音乐教学条件比较差,音乐课就像语文数学课一样,一只粉笔,一张嘴,一本书,40分钟的课程就可以开始。显然这样的情况下,同学们也就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说教。无论我们所要讲授的音乐多么美好,音乐中描绘的画面多么美丽,也只能是老师带领同学们凭空想象,通过老师的语言描绘而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无法真正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希望看到的。教学的效果就可想而知,这样的音乐教学课堂往往成为一种遗憾。

而今天,多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产生,让同学们的这种遗憾得到了满足。因为多媒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准确性、刺激性和艺术性的特点。这种现代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无形到有形,由无声到有声,由平面到立体。它能极大地拓宽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能以多种形式沟通学生大脑中的视觉区、语言区、听觉区并建立它的“联系通道”。在这样的条件下,势必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思维转化,智力发展,有利于寻求最优化的教学过程,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怎样运用电脑多媒体搞好音乐课堂教学,是我们音乐工作者当前正在探讨的新课题。下面就“多媒体在唱歌教学中的作用”这一课题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图片资料有利于组织教学,使学生极易自然地进入音乐世界,激发学生兴趣。

组织教学是教师搞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组织教学除了进行师生问好等一般的礼仪外,音乐课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在学生进入教室时,运用录音机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有启发性或与课本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同时,利用录音机、摄像机或电脑播放一些图片资料或动画,让同学们边欣赏画面、边欣赏音乐,展开积极的想象,自然而然的进入到音乐的世界中。音乐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课前就自己本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制作的。它对于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起到辅助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就注重学生无法联想,或者说通过联想也无法获得知识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软件,能使新歌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形象和直观化。

(一)、导入新歌

一首歌能吸引学生,导入新歌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陈旧的导入因手法单不够具体和形象化等原因,已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致可能学生从这一刻开始便对这首歌失去或无法生产浓厚的兴趣。但如果运用电多媒体技术进行新歌导入,其导入手法将变得更新颖、生动、活泼、形象和更具感染力。比如我在导入《牧场上的家》这首歌时,先将歌曲的背景插图、相关图片编入电脑软件。还可以把设计好的不同节奏的旋律编入电脑,让学生能够通过聆听、感受不同节奏的音乐,再结合相关图片的欣赏,让学生轻松地进入我们该堂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思想上得到直观的、感性的、全身心的音乐感受,从而产生学唱的浓厚兴趣和急切的心情。

(二)、范唱

好的范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常规的范唱,教师往往因要顾及钢琴的弹奏或其他乐器的演奏,而令范唱表现的不够淋漓尽致和尽善尽美。而如果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教师则可以利用电脑音乐系统,课前制好歌曲MIDI音乐,编入软件。在范唱需要伴奏音乐时,便可调出软件中的伴奏音乐,进行声情并茂、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范唱,给学生以美的音乐享受。

(三)、歌曲旋律教学

歌曲旋律的教学包括了视唱、节奏、乐理知识等内容。大家都知道,视唱、节奏、乐理知识等在教学中是较枯燥无味的,如果再不想办法将枯燥的教学激活,教学效果将难尽人意,教学效率也难以提高。利用电脑多媒体进行视唱、节奏、乐理知识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状况,使呆板、抽象的教学变的生动、活泼、形象。在进行视唱教学时,教师可启用事先编入软件中的MIDI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即可领着学生视唱,又可指挥、辅导和纠正学生。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改变伴奏音乐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音色,以增加新鲜因素,提起学生学唱的兴趣;在进行节奏教学时,可以启用电脑音乐系统中的打击乐器,挑出学生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演示和伴奏,以激发学生自己参与练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进行乐理教学时,运用电脑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教学,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感性教学。

(四)、歌词教学

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进行歌词教学,能使歌词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形象、直观和多样化。例如,为了咬字吐字的清晰性和字音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将用标准普通话朗读的歌词录入软件(在学习民歌教学时,我们亦可以将方言录入软件)。在进行歌词朗读教学时,我们只要调出事先录入的歌词朗读软件,咬字,吐字将十分的标准,韵味十足。又如,在进行歌词思想教育时,我们可以把事先制好的歌曲和MTV从软件中调出,使学生边听MTV中的伴奏音乐,边欣赏MTV中的动画、边进行有感情的演唱,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听、视、唱的积极性。

(五)、歌曲处理

歌曲处理是为了歌曲内容、主题思想和感情得到进一步表达与升华而进行的技术与感情的处理。怎样在电脑多媒体的辅助下进行歌曲处理呢?a、伴奏音乐方面:运用电脑音乐系统中的速度控制键,可以随意改变歌曲速度的快慢,并可以渐快、渐慢的处理;运用音源机功能,可以随时调换伴奏音乐的音色;运用升降调控制键,可以随意升高或降低伴奏音乐的力度,并可作渐强渐弱的处理。B、感情方面:运用投影机或录像机的功能,可以播放一些与歌曲内容有关的图片或录象资料,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情感和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C、指挥方面:启用事先编入软件的伴奏音乐,教师便可以直接地指挥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演唱,使歌曲的表达更清楚、更准确、更感人和更完美。

(六)、拓展与创新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使学生在画面欣赏表演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动手创作出与歌曲意境相似的图画或手工艺制品等,同时能更加体现音乐与各科课程相整和的新理念。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教学节奏加快,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般在音乐课堂唱歌教学上,老师要书写大量的发声练习,重难点节奏,变化音,装饰音以及比较难以唱好的旋律等等。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它可以直观的标示出重难点节奏的同时还可以用录音的方式打出正确的节奏。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与听觉上,很快就获得知识体验。

如果是音乐欣赏课,那就更加便捷了。它可以将所要欣赏的曲目的曲式结构分段落、分乐句让学生反复听,老师也可以通过短小的乐句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作品的每一个部分的真正含义。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2

人的音乐才能包括音乐听觉和音乐感觉。良好的音乐感觉总是建立在起码的音乐听觉之上的。因此, 提高音乐素质应从音乐听觉的培养开始。人们普遍认为: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任何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所以, 培养音乐听觉能力就是培养对这四个要素的听的知觉能力。多媒体的运用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传统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在专业院校的音乐课里, 传统的黑板和钢琴一直是和声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由于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基础薄弱,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 因而几近于“纸上谈兵”;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 学生因看不见其乐谱形式, 故而又等于“空弹”。

为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引进了计算机MIDI和多媒体系统, 主要采用美国Passport Designs公司开发的Encore制谱软件 (Version 4.2.1) 、英国Software Partners公司的Tonica和声教学软件 (Version 5.0) 和美国Jo Brodtkord公司与挪威Musicator A/S公司联合开发的Musicator Win 3.0 (MW3) 音序软件 (中音公司全权代理国内发行) , 综合利用它们各自的特殊功能, 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化的多媒体和声教学, 主要做法如下。

1.利用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

Encore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 利用这一特点, 可在和声教学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 并可迅速重新演示。例如, 对某种具体的和弦连接, 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 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 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位置、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和声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 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 并可根据自己的听觉与视觉感知, 对教师所弹的和弦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审美判断。实践证明, 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 学生看得见、听得着,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判断的自信心。

2.利用MW3的乐谱编辑功能进行习作示范与作业讲评

MW3的乐谱编辑功能是非常出色的。在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以及在课堂上进行习作示范时, 利用该功能常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例如, 对和弦连接中最常出现的平行、反向及隐伏五八度等不良声部进行, 可以利用乐谱编辑中的拷贝 (Copy) 功能, 将包含上述错误的和弦连接片段拷贝到下方相邻音轨的同一节拍位置, 并在新音轨上利用编辑功能将多余声部删除, 只留下两个构成平行进行的声部, 学生视、听后就会对问题一目了然, 无须再作过多的说明。

在做习作示范时, 教师可将同一条习题拷贝到同一节拍位置上的不同音轨中, 通过启发讲解, 让学生对同一习题做出多种不同的和声配置。然后, 利用MW3的单轨放音功能, 把通过课堂讨论所得到的各种和声配置方案分别放音让学生倾听, 视听结合,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及和声思维能力, 并培养其高雅的和声审美趣味。

3.利用Tonica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声风格并帮助进行和声改题

Tonica是一款专门用来学习四部和声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与其他软件相比, 虽然Tonica的界面设计不太友好, 但对于和声教学来说, Tonica专有的练习功能仍可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例如, 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上做过的为旋律 (或为低音) 配和声的例题或学生课后做过的书面习题, 利用Tonica的自动配和声功能, 选择不同的和声风格另做几次不同的和声配置, 让学生体会不同和声风格之间的技术差异。另外, 可以将学生的和声习作以MIDI文件的格式导入Tonica, 利用它进行和声作业的技术性改题。在目前许多院校的和声学教学采取大班上课的特殊情况下, 采用Tonica帮助进行和声改题无疑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和声教学方法。

4.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进行键盘和声弹奏指导

键盘和声弹奏是高师和声教学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做到眼看和弦标记、心想连接规则、手弹四部和声, 但由于种种原因, 学生在弹奏时往往顾此失彼, 弹错了音而自己却不知道。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 在学生弹奏之前按下录音键, 弹奏与录音就会同步完成, 并即时生成乐谱, 这样, 转眼即逝的键盘和声弹奏转换成了具体存在的五线谱形式。以学生现场弹奏即时生成的乐谱为依据对其进行指导, 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问题。

●视听练耳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视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两大中心教学内容之一, 其重要性对于专业音乐学生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 在高师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中, 由于学生的专业起点较低、视唱练耳课时偏少且学习年限又短, 故长期以来练耳教学多在较低层次上徘徊不前。特别是近年来因招生人数盲目扩大导致数十人的大班上课, 更使得这一问题愈加突出, 已经成为严重影响高师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 有很多音乐教育专业人士, 针对音乐教育中多媒体的运用发表了许多论文, 大部分都谈到了把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教学中, 还介绍了各种已经开发使用的成熟软件, 如澳大利亚RISING公司以其优秀的Arlauai进入视唱练耳软件领域, 据悉中音公司已完成该软件的汉化工作, 这无疑对其推广和应用有很大帮助。另外还有练耳大师等交互式多媒体听觉训练教学软件。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机多媒体系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 也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硬件支持, 是目前获取各方面信息和知识的最方便、最快捷的途径, 从音乐教育这个领域来看, 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音乐动态、音乐作品, 还可以欣赏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 同样, 利用网络我们也可以了解最新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和理念, 并把这些新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比如, 在对音乐之魂——节奏的训练中, 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因为节奏训练除了要做到绝对准确以外还需要了解乐曲的不同风格, 如果还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就很难达到了解乐曲风格的教学目的, 也会使整堂课显得单调乏味, 计算机音乐系统中的“鼓机”功能不仅使音色逼真, 表现力极强, 而且包括了几乎所有有代表性的打击乐器效果,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进行选择和编辑, 即时播放, 以这种方式代替传统的挥拍训练, 既可以调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3

多媒体的形象、生动和高效得到了广大数学老师的认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是,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情境教育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可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小学生学习时,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学生学习有了兴趣,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加法的意义》时,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原来有5只鸡,又来了9只鸡。学生在观察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表示的意义,引出“合并”。多媒体展示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形象生动,学生能很好的理解。

二、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新知识时,总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曾作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证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可见,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课本中的复杂事物或抽象问题进行分解、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化难为易,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促进学生白主学习,帮助学生在其自身与知识内容之间建立可体验的事实材料。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加法的初步认识”,学生虽然在未读小学前已经会进行‘些简单的加法计算,重点难点是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位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了3个鱼缸,其中两个鱼缸里有鱼,鱼儿正在欢快的游来游去,另外一个是空的,接着两个鱼缸里的鱼同时倒入那个空的鱼缸,是学生清楚地看到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这时在通过屏幕出现加法算式,并且每个加数都逐个由蓝色边成红色,同时还配有悦耳动听的声音,做到了数形结合,声情并茂。在认识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三、结合生活实际

常常听到许多同学说,不喜欢数学,所以学不好。为什么许多的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远程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

如:有一位位教师在教学《量的计量》时,把主动权完全的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前自己搜集生活中的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数据信息,用例子来说明。如:‘把尺子20厘米等。学生带回教室的数据有:一头大象有多重,闰年有多少天,地球和月亮间的距离是多少……通过搜集材料,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认识了各种的长度,面积,重量,时间的单位。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不仅很快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增强了生活知识,在生活中感受了数学的魅力。

四、显示事物变化过程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寻求解答问题的最佳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素养。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以往一般是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圆割补成近似于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不是近似计算公式,这一点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即使教师通过以前数学教具把圆8等分、16等分、32等分进行割补,学生也难以想象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近似的长方形上下两边就越接近于直线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把教师演示的过程用动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弄清了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为什么能化圆为方的道理,切实掌握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知识。在课件的演示过程中,注意步步引导,环环推进,逐步抽象概括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们要正确对待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多媒体技术运用只要符合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只有将多媒体技术“适度”地运用于数学课堂,才能真正促进数学的“教”与“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思维能力 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索,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从而解决学生好动爱玩、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既活跃又充实,既轻松又愉快,既提高了课堂四十分钟效率,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成绩年年位居榜首。

电教多媒体教学让我尝到了甜头,感到了课堂教学的轻松。例如:在圆面积教学中,我提出能不能运用转化的思路将圆转化为已学过的平面几何图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学生一时很难想出。此时我及时进行点拨,并利用课件出示思考题:(1)圆可以转化成什么样的图形?(2)比较转化后的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接着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8等份、16等份、32等份的圆分别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学生兴趣很浓,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圆可以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我继续引导学生观察圆转化成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逐步推导出圆面积公式s=πr2。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带着一定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较持久地认识某一对象的知觉过程。观察在空间与图形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学生从看图到识图都离不开观察。教学中如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屏幕上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这部分内容,为了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利用电脑演示一组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的现象,让学生区分哪些是平移或旋转。在教学平移时,可以在电脑中把平移的过程用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对移动几格造成错觉,会错误地把移动7格理解成两个房子中间的空格是7格。而这样利用计算机“动”的优势,辅之以“顿”的功能,给了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展示,降低了学生在观察上的难度。电脑画面能动静结合,刺激学生的感官,使观察重点突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专注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时所表现的理解能力,主要是调用各种感官,通过创设情境,依靠思维去认识新知识。因此,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的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为了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在屏幕上先出示一条光亮的线段,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端点有两个;再使一个光亮的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具体生动地表现射线及它与线段的关系,看到射线的端点只有一个;最后使光亮的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又使学生看到直线的形象,认识到直线无端点。这种动感的演示,形象地展示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关系及异同,突破现实的局限,既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又渗透了无限的思想。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想象力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在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中只有积极启发学生思维,才能使学生想象出新的形象,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形象,易为学生所接纳。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通过电脑演示,运行圆被切割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过程的画面,再逐步演示圆被切割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通过形象的手段画龙点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很快地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多媒体技术能形象地模拟思维世界,再现思维过程。几何知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性强。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学生“散装”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如教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一节时,在实物投影仪上引入一些实物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有关圆柱、圆锥的现实原型,使其建立直观表象,感性认识。在具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入其相关概念,这种通过原型进入有关概念的教学比直接运用模型教学更有益于学生形成和理解准确的有关立体图形的概念。继而再通过多媒体演示展开、旋转、分解等动作,使学生能够形象清晰地将各概念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对于“侧面的长、弧长等于底面圆周长”这一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学生看清楚了,自然也能想明白,能够充分理解这一转化过程。通过电脑直观、生动的演变,学生进一步理解以上几种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化的辩证关系,利于形成认知结构,发展空间观念。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5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内容呈现直观、形象、高效、多样化的特点,它将更加优化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也为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辅助平台。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技术;地理教学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知识量猛增,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人类传统的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冲击,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适应了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点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了许多以往地理教学中从未有过的新特点。而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个突出亮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求 “以老师为主”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地理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多媒体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的一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与网络建立联系,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由维持性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轨。随着地理学科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地理学科信息化平台的创设,使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变过去那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未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信息素质的养成。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是目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实用的手段之一。学生只有对本学科知识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探求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奥秘。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教学效果,真可谓“寓教于乐”。

如在教学《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时,下载了《中国行政区拼图》游戏课件:每个省区轮廓用一种颜色表示,省区位置打乱。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看哪组同学用最短的时间拼出完整的中国地图。学生们热情高涨,你一块我一块很快拼出了我国的雄鸡模样。然后我又把每一个省区轮廓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一一辨认,学生们借助熟悉的动物、植物形象记忆每个省区轮廓,变难为易,这样就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愉快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很快受到了良好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高效化、多样化,有效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点,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现代教法融入多种媒体技术之中,突出直观教学与启发式教学,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形象性和高效性,赋予课堂教学以现代气息。以其手段的先进性、内容的形象性、功能的多样性、呈现信息的直观性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视听的最佳组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讲“地球公转的意义――四季的形成”内容时,对于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及四季的形成过程,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地球公转的四个典型位置(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和光照情况。同时演示随地球公转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并配以适当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并能讲解地球处在四个典型位置时的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教学过程也更完善。

在“《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节课中,计算机将载有新疆地形规律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很快掌握了新疆地形特点。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陶冶学生情操,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实现地理教育的德育功能。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地理课堂就是进行这种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学生从未亲身体会,以至不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和其价值所在,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图象和音响来展示地理的风云变幻,重现难忘的地理时刻,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彩斑斓,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调动学生的多重感观去感受地理,了解地理,发现地理,领悟地理,将爱国主义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

例如在讲到《水资源》的有关内容时,播放精心制作的《一口水》等动画片断。画面中出现的土地干裂、树木枯萎景象及一口水的多次利用(漱口、洗脸、喂狗)、人们渴望下雨的心情充分体现了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严峻形势,之后我又进一步展示我国缺水的城市,说明我们生活的华北地区也是缺水地区。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水资源危机空前严重的现状,激发起学生们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强烈责任感,学生们纷纷献计献策提出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好计策。课后也积极行动起来真正做到节水节电,保护环境。学生在正确理解掌握课文知识的同时,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6

【摘要】: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讨论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同行共研。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 数学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我们合理的应用,如果滥用,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提升教学质量,使教学效率呈现最大化。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去接受新知识。

例如:我在讲“分数大小的比较”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教师边讲边播放课件。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路上,有一天,天特别热。汗水顺着八戒的脸直往下流,孙悟空自告奋勇说:“我给大家找些解渴的东西。”不一会儿,悟空就气喘吁吁的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八戒见了直流口水。悟空提议,这个西瓜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八戒听了摇头说:“我个子大,又胖,出汗也多,我要吃五分之一,不,不,我要吃六分之一。”唐僧、悟空、沙僧听了都笑了起来,而八戒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的播放,问:同学们,为什么听了八戒的话后,大家都笑了呢?你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有意注意,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运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展现知识形成过程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主动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圆平均分成8、16、32、64份……即利用计算机课件的鲜艳的色彩,平移的画面,再配以动听的声音,直观形象地把圆通过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同时,学生也观察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π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当于圆的半径,用r表示。所以用周长的一半乘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所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又有利于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顺利地实现了知识的转化、迁移,强化了新知。将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牢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运用多媒体演示强化,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往往很多数学问题的“难”并不在于知识本身的难,而是在于知识推导过程的难。合理运用网络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就可以具体形象地演示知识的推导过程,化“难”为“易”,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容。例如《圆柱的体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

1、根据自探提示,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拼一拼,并思考下列问题:①课本中是怎样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的?②转化后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有什么关系?③由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你发现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电脑演示操作:①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的高,长方体的底面积又相当于圆柱的底面积。②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归纳圆柱的体积公式。③验证公式。在以上进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清晰有序的展示学生的操作思维过程,为学生抽象概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创造了条件,也使学生体验到了实验、观察、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发展。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静和动结合的情境中,既激发了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四、运用多媒体课后巩固,增加练习训练密度

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自主性练习,练习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些大容量带有娱乐性的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使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练习效率,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7

信息时代的到来, 为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带来了希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日臻完善及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 如何纠正传统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向45分钟要成绩, 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个人所长, 改变教学方式和整合课程资源。 那么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

传统的历史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 教师一言堂现象十分严重, 学生则一味地被动接受、死记硬背。 在这种情况下, 往往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仍然觉得枯燥乏味。上课划重点、考前背笔记是学生学习历史最主要的方式。 考试一结束, 很多学生很快就将所学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有的甚至连课本都直接丢掉。 那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下, 如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呢?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白月桥先生曾针对全国中学生历史学习现状进行调查, 调查以“你们的历史教师经常在课堂上使用历史地图, 或者播放录像、录音”为题, 调查结果显示仅仅有33.1%的历史教师满足要求[1]。 不少学生反映, 很多历史老师还是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打天下。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学生缺乏历史体验, 自然也就无法理解历史的多重内涵, 这就人为地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困难。在多媒体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 教师不妨转变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能够呈现大量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和动画等,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感染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 展示大量图片、文本、视频, 充分运用这些资源, 重新构建历史原貌, 让学生真正理解历史, 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历史人物希特勒为例, 教师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 可以摘录图书《我的奋斗》, 也可以播放《希特勒·恶魔的崛起》剧情片。 通过多种类型的资源整合, 学生更立体地感受到希特勒的人物性格, 而不是单纯地停留在一个人名上。

二、多媒体技术在课本

课程资源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明确规定:“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 ”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涵盖面非常广泛, 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及历史遗址、遗迹等物质资源, 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 师生运用最多的课程资源当属教科书。尽管我们使用的教科书不断被修订, 但最新研究成果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 历史教科书存在知识更新慢, 信息相对封闭等缺点。 历史学科时间跨度大, 空间范围广, 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大量搜集素材, 参考海量资料, 整合课本知识, 以弥补教材的不足。 在信息时代, 互联网为历史教学带来了福音, 解决了历史教师搜集资料的难题。 根据调查显示, 互联网上的历史课程资源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是综合资源, 包括教案、学案、课程设计、多媒体课件、试卷、视频、音频、图片等综合性资源, 如历史教学园地、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江南汇等。

二是专题资源, 包括课件、图片、音频、题库等专题网站, 如历史题库、历史课件等。

三是网上博物馆, 提供丰富的文物、档案和馆藏书籍等历史实物。 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在线、中国历史档案馆等[2]。

教师可以对这些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开发利用新型课程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求。

三、多媒体技术在课外

在传统历史教学中, 学生大多集中在学校学习, 课堂比较封闭, 时间、地点相对固定, 历史学习时空受到较大限制。 在互联网环境下, 历史课堂得到极大拓展和延伸, 几乎没有课堂与非课堂之分。 甚至可以说, 只要有一台可供上网的计算机, 哪里都可以成为历史课堂。 通过互联网, 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等, 进行自主学习。 这就使得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由教室延伸到课外, 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 而教科书的内容却是有限的, 不能全面涵盖课本内容。 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问题往往在课本上找不到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需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以海峡两岸的交往为例, 在课堂之外,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互联网搜集时事政策, 整理相关资料, 获得更多历史知识, 突破教学重难点。

此外, 教师可以运用校园BBS或网上论坛, 为学生提供发言、交流的平台。 师生均可以在BBS版块上张贴话题, 开展讨论, 征求大家的不同看法[3]。 话题可以包括热点新闻, 如怎样看待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也可以是教学重难点知识, 如怎样理解冷战思维。 论坛的优势在于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只要有网络的地方, 就可以发言。 同样, 在论坛中, 学生可以将他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提出来, 这样既可以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 又便于老师直接解答, 有助于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有突出的价值, 它可以极大地丰富历史课程资源, 拓展历史空间, 提供多重感官刺激, 逼真再现历史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当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若只是单纯地将网络上的信息资源简单地复制、粘贴或下载给学生, 肯定不能推进“素质教育”。

摘要:所谓高效率学习是指学习过程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 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 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 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 产生学习效能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艳.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与体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 (6) .

[2]李卫东.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整合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8

多媒体技术的诞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它让教师教学的可能变得更多,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让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既然多媒体对教育有着独特的影响,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资源将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对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进行简要探究,并根据探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多媒体资源 小学语文 资源利用 方法策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媒体设备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凭借它独有的声、图、动画等优势,多媒体设备的引入使教师教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课堂上的教学情况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做出了以下总结,以此来帮助广大教师提高多媒体资源的利用率,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轻松。

一、多媒体资源有利于构建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追求的,好的教学情境意味着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会使学生学习更加轻松,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构建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主观探究欲望的最好方式,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设备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受到学习情境的渲染,从而感受到语文课堂的主观积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

比如说在学习《草原》的时候,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含有大量草原美丽景色的图片、内蒙古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照片、以及草原人们热情好客的旅游照片,笔者将这些照片制成课件,然后让学生观看这些照片,用照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直观地了解大草原美丽的景色,认识大草原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笔者还将内蒙古人民生活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在音、视频双重节奏下进行学习,实践证明,视频以及音乐的共同作用使学生很好地感受了大草原的美好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厚。多媒体设备的引入帮助笔者生动地教完了一堂课,以往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真实的草原,但是在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笔者还是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草原的美好,通过视频他们看到了草原的一碧千里,看到草原的翠色欲流的景象,真实地感受到了羊、马在草原上悠闲吃草的繁荣景象。看完视频、图片之后,笔者又带着学生仔细阅读了课文,让学生结合刚才看到的画面在自己脑海中想象,这样就形成了动静结合的有利教学,学生内心的情感也被激发出来,整个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再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复习

多媒体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再现教学内容,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记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时,教师就会在黑板上进行讲解,但是这个讲解内容只能用作一堂课,因为之后这些内容就会被擦去,这样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因为教师也很难再现当时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但是多媒体的产生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完美的再现之前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讲解的时候随时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可以更轻松的学习语文。比如说《詹天佑》这篇文章的学习就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资源的再现特性。因为文章比较难,所以讲解的内容比较多,笔者用黑板是很难给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上课,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过程,看看文章中的人物是如何解决火车爬坡难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分析领悟。因为多媒体设备的引入,所以笔者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切换,帮助学生去理解设计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实践证明,经过多媒体设备实践之后,学生理解了詹天佑的设计,他们明白了拉载两辆火车头的列车是如何进行拉推转换的。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笔者又播放了实际的火车视频给学生观看,让他们明白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有着重要运用,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除了自己运用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交流,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上网完成的语文作业,等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此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比如说在学习《跟踪台风的卫星》的时候,笔者在教学前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运用网络查阅有关台风的知识,等学生查找完之后,笔者会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等学生展示出来之后,笔者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此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实践证明,笔者的教学手段取得了很好地教学效果,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往学生完成的语文作业都是书写读背型,而笔者让他们自己查阅之后,学生的积极性比以往高了许多,每一个人都对这一作业形式充满了期待。

【结 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运用,尤其是小学时期,教师更应该注重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运用有的放矢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语文。笔者觉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源构建教学情境,用多媒体再现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本瑞.利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9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感受。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而对学习内容兴趣不浓。因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的兴趣。如教学《触摸春天》一文时,我首先播放同学们熟悉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那生动、鲜活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学生不时发出“啊”、“啊”的赞美声,我适时点拨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常人很难做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电教媒体,突破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很多,我在实践中体会到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是理解教材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五彩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五彩池池水颜色成因这一难点,我借助电脑展现阳光在池水中折射的动画,并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和谐可亲的解说,这样色光交融,视听结合,帮助学生在语言信息和图形信息之间搭建起相互转化的桥梁,使这一原本深奥的物理学中光的折射原理变得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同时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丽。

三、运用电教媒体,发展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但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如《触摸春天》一文中学生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一句很难理解,于是我在教完全文后出示自制的网页,让学生观看我搜集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配上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通过视觉的观看、听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从而明白:他们虽然是残疾人,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创造了奇迹, 他们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权利,他们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我们作为健康人,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四、使用电教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逻辑思维也比较差。

要让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情,适时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由于电教手段具有生动直观、形声兼备的特点,可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超越时空的、有声有色的形象化知识,适应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也弥补了他们视野较窄、直观表象储备少的缺陷。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依物说话、言之有物,逐渐有话可说、学会说话。如在教学《雨》这课时,我训练学生说说下雨的场景,由于年龄特征的限制,在学生的头脑中雨只是个模糊的印象,他们没有留意过它的声音,更没有能力去通过声音去分辨雨的不同。这时我利用电教手段,将大雨“哗哗”、中雨“淅淅沥沥”、小雨“沙沙”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这样就立刻唤起了学生的`联想,头脑中的表象一下子清晰了,一个活生生的画面顿时显现在学生眼前,此时再要求学生说雨的特点,他们就能说得真实、具体了。

五、使用电教媒体,加强信息传递,强化有意识记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项目之一,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段,可以加强信息的传送,强化儿童的有意识记,加强字、词教学的直观性,提高识字效率。如学习“芽”的草字头和“树”的木字旁时,利用电教媒体展示了从小草(大树)到古文字再到偏旁的渐变过程,由具体到抽象,生动再现了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及规律,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了形与义的内在联系,既形象又生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篇10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使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整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将学生看不到和不认识的事物,用视听结合的方式直观、具体的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去听、去想、去看,从而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想象,尽情表现.还可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利用多媒体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使他们体验到发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 者:刘寿玉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刊 名:管理观察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年,卷(期):“”(7)分类号:G63关键词:兴趣 质量 多媒体技术

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篇11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演示功能,以其灵活、生动、形象的图形和动画表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发挥对生活强大的模拟功能,增强幼儿对生活、学习过程中无法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化了解,从而使幼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化难为易,更加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掌握教学中的各种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兴趣,有效巩固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主动去和孩子们聊天的同时,应用教学课件,播放科技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幼儿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利于对幼儿学习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幼儿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针对相关课程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创设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幼儿教学,使之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完成,而且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求知精神。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幼儿园教师可以随时选取不同动、植物的视频进行演示,这样既可使孩子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与幼儿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应该以提高素质教育为前提,以优化教学环境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为目得,逐步将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与学前教学的综合素质培养有效结合起来,实施成功的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发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视野,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利用动态化演示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强化识记功能,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多媒体课件不仅色彩鲜艳、生动、形象,还有悦耳的音乐。幼儿可以边看、边听、边想象、边娱乐,很容易受到感染。幼儿的认知世界是从周围的事物开始的,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并不满足于周围的事物。而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把孩子们带到相应的环境,使他们身临其境,去感受平时感受不到的、认识不到的事物,而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

幼儿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营造适宜孩子们生活、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以幼儿教学实践中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教育实践探索各种有利于学前教育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利用训练孩子说话的机会营造和谐的气氛,构建温馨环境。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并且把握每一个细节。幼儿的兴趣化语言教学活动就是一项打基础的工作,幼儿教师一定要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在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并且培养每一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丰富幼儿教学内容,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便利,它在幼儿的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运用好电脑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幼儿智力健康发展,同时还能优化幼儿园课堂教学。将多媒体合理应用到教学中,使幼儿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运用电脑多媒体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篇12

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有哪些优势

(一)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学生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创性、需求性来满足学生探索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我们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参与数学课程的设计。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案例: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利用下载的“海上日出”实景,在展示中融入巴金作品的朗读,在学生感同身受中,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和海平线的关系,然后鼓励学生用简易的笔法勾画出变化过程,从学生的作品中抽取出课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为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合适的情境。

(二)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多媒体能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进行调节,在上课前播放一首CD的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的欣赏中心情放松。在讲立体图形时,我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同学观看时,结合教师课题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复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在制作各张幻灯片画面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幻灯片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对多媒体在教学应用中避免产生黑板搬家的感觉,尽量使得求解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

(三)多媒体应用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针对把一个用橡皮泥做的正方体,用一刀切去一部分,那么剩下部分切口图形为哪些形状制作了多个正方体。然后用FLASH制作动画,一一把剪切的形象演示出来,剪切的角度由小而大变化,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了解,开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如在处理教科书中数据的表示时,首先用EXCEL制作了统计表,接着利用EXCEL的强大功能在把它转化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图型等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在实践生活中体验数据的存在,数据的快速处理,对开阔学生视野,体现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较大的帮助。

(四)更适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数学课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一题多解等形式进行,但实际上学生的主要精力消耗在大量的复杂的运算上。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实际上很难进行验证和证明。但是在计算机上,学生借助一些工具软件,如Maple, Matlab等,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极为复杂的运算。这就使学生验证自己的设想变得更为容易。这必将促使学生进行深发层次的思考,以挖掘问题。这种现象又会反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运用多媒体可以建立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如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虽然具有这么多的优势,但必须要合理运用,才能实现教学最优化。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那么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呢?

(一)课前要对教学中问题的引人、分析与解决进行充分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教育是全面提高其基本素养和思维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学习过程。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数学这门科学。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所承载的知识、信息创设逼近实际的教学情境来制作数学课件,由超级连接的方式,把已学过的定理、定义、公式及与本教学单元的内容相关而教学特征不同的教学资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充分考虑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把各个知识点一步步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地达到预期效果。比如在八年级讲解多边形镶嵌问题时,正多边形单独镶嵌问题,多种正多边形镶嵌问题以及任意多边形单独镶嵌问题,用多媒体来展示就可以把整堂课的效果发挥地更好。

(二)注重师生的共同活动,避免单纯的演示式教学

使用多媒体课件,目的是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如数学新课程中“统计与概率”这一领域,很多地方人工完成起来很繁琐,又如“频率分布直方图”。教师只需讲透方法、步骤和道理,非智力过程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这样就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但某些教师早就下载了某个课件,上课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从头到尾依次过了一遍,幕布俨然成了一块“电子黑板”,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方法完全违背了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这是一种为了课件而课件的教学思维,这样的教学思维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动画模拟、分层显示、演示实验、练习设计,并利用黑板可写、可擦的优点,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不但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更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核心培养目标。授课中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从中发现学生真正的迷惑和不解,有效地引导、激发学生通过联想去获得知识。

曾经听过两堂不同的初一“有理数混合运算”课。一堂是一位年轻教师讲授的,课件做的很精美,声音、图片、背景等等都有。学生也很新奇,一会一张图片,一会一张漂亮的背景,期间伴着音效声,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怎么突出,最终课堂练习反馈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很吃力,特别是中等和中等偏下的学生。听完这堂课,又去听了一位老教师执教的一个平行班级的课。老教师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事先准备了两块小黑板。课堂上,幽默诙谐的语言,循循善诱的指导,一针见血的指正,学生听得很入神,学得也很轻松。到课堂练习反馈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都很轻松地完成了练习。究其原因,这本是一堂重在学生练习的新授课,是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在练习中寻找规律,总结失误经验的一堂课。多媒体在这堂课上无法发挥其优势,相反,过多过于精美的图片、声音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率。

(三)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避免节奏过快和无谓劳动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固然可以节省教师作图、板书时间,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密度,但有时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在当前“五严”的背景下,教学时间更加紧凑,在课堂上,有的教师把教案直接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表“黑板板书”,讲课只需点击鼠标,配上讲解。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解题过程中,屏幕上巳经显示出标准答案——解题思路、步骤、结果,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学习是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的,应处理好计算机速度“快”与学生学习“慢”(有一个过程)的关系。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它的优点是形象、直观、生动,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它的缺点是展示的物品是抽象的、间接的,不可触摸,而且是按固定的模式和流程运行,是一成不变的。而实物投影,除了形象、直观、生动外,展示的物品是具体的、直接的,可以触摸,可以变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我认为选择教学媒体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效果来确定,不能因为电脑比实物投影更具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就一定要用电脑课件。

上一篇:关于成长回忆高中作文下一篇:2024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