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岁月的散文

2024-08-02

人生岁月的散文(精选10篇)

人生岁月的散文 篇1

人生是一个车站,进来了出去了;昨天,是一道风景,看见了,模糊了;时间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迷惘是一种态度,放纵了,收敛了;生命是一种坦然,哭过了,也笑了。

寂静的夜,喜欢,将心绪无拘无束写进那些长长短短、错落有致的句子里,无论是浅喜抑或深爱。夜深了,思念醒着。

如水的月光洒满了我的长发。你的笑容总是落在我的梦里,百年风月,万丈红尘,所谓的生生世世,不过是时光中的一个转瞬。每一个轮回里的荼蘼花事,都以隔着忘川遥向彼岸而告终。

岁月是一篇连载,收藏的只是部分精彩;生活是一本日记,记录着前尘与今生心爱的悲喜,最后,为心灵编制了一部微小说。

飘摇的烟雨,在文字中濡染了一抹淡淡的诗意。倘若,这世间没有那么多的风风雨雨,陌上红尘也没有那么多的相聚别离,生命是否就能如一株寂静的伫立于流年渡口的梅树,半承雨露,半入尘埃,冬日随雪而舞,春归落红无惧,安然静默,寂然欢喜。

倘若,指尖的承诺不会随风散去,相遇的故事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那么,我将始终是一位微笑向暖的女子,撑着一把多情的油纸伞,款款的走在江南青石黛瓦的雨巷里,但我的眼中没有哀伤,眉间也不会有半点忧郁。我只用轻盈的脚步,去丈量年华的宽度和距离。

有些人,爱过就结束;有句话,说过就后悔;纵始离别,我亦会把疼痛轻轻的隐去,不会在往来的人群中找寻你的踪迹。因为散落的故事,无论如何拼凑,也无法复原最初的灵犀。或许,我会将一地的光阴轻轻的拾起,在一盏茶的清香里,用一纸素笺,写下过往的.痕迹。让那些年华中错落的美丽,沾满了茉莉的芬芳,在风中缓缓飘逸。

远去的经年里,依稀看见旧时的模样,是那样的清晰如初。喜欢那些古老的事物,悠远的巷子,和写满故事的城墙。喜欢那些陈旧的片段,尽管都已泛黄,尽管,布满沧桑......

往事如天远,漫过心田的是彩虹般美丽的梦。旧梦如天高,一程依恋,百年孤旅,让倦了的心晒晒太阳。属于自己的风景,从来不曾错过,不是自己的风景,永远只是路过.....

人生岁月的散文 篇2

一、诗情画意的环境美

《荷花淀》被誉为散文诗般的小说, 这主要体现在作品清新明快、情景交融的抒情笔调上, 特别是在环境描写方面更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孙犁同志的作品, 虽然绝大部分是小说, 却具有近似于诗歌和音乐那样的艺术魅力, 像诗歌和音乐那样的打动人心, 其中有些篇章, 简直可以当作抒情诗来诵读, 当作抒情歌曲来欣赏。例如《荷花淀》这一篇, 就能够把我们引进一种诗的境界、音乐的境界。” (2) 请看小说开头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 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 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作家笔下, 那渐升的圆月, 凉爽而干净的院子, 潮润而柔滑、修长而薄细的苇眉子, 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白洋淀月夜图。这样精巧的艺术描写, 不仅在小说的开始就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 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自然环境———白洋淀, 而且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同时使人物思想的发展有了基础。多么美丽的水乡家园, 怎能允许战争的恶魔肆意施加淫威?怎能容忍丧心病狂的侵略者的铁蹄任意践踏?因为水生嫂正是出于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 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才激起其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她不仅支持丈夫参军, 而且自己也毅然投身于保家卫国的斗争洪流中。

“他于自在的挥洒中抒发出一种纯真的感情, 他就用这种抒情的笔调, 歌唱了他故乡的英雄儿女。所以, 他的小说有一种浓郁的诗意, 读起来令人心旷神怡。” (3) 孙犁善于运用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 凸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使得情景相生, 交相辉映: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 风吹过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读着这段文字, 我们仿佛是在欣赏一支优美动听的田园乐曲, 好像是在观赏一幅浓淡相宜的意境清幽的荷花映月风景画, 宛若是在品尝一坛尘封千年的美酒。水生嫂在月下编席, 不!那是她在编织着美好的理想, 在编织着幸福的生活, 在编织着绿色的未来。请看, 水生嫂在月下编席, 如同坐在雪地上、云彩上, 一片银白的世界, 一层透明的薄雾, 阵阵荷叶荷花的清香, 在清新典雅的有声有形有色的描绘中使小说充溢着诗情画意。

当作家写到妇女们在回家途中遇到鬼子追击慌忙中将小船划进荷花淀时, 作品中又把读者带进一种清新疏朗的境界: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 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在这一融进了作家主观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中, 孙犁用铜墙铁壁喻指阳光下一望无边的荷叶, 以白洋淀的哨兵比喻高高挺出的荷花箭, 不仅生动逼真地勾画出荷花和荷叶的形象, 而且蕴含着作家的战斗激情:一方面, 用象征手法传达作家对英勇战斗的白洋淀人民的赞美, 另一方面暗含着景色宜人的荷花淀也是伏击歼敌的好战场。

二、纯朴善良的人性美

孙犁在谈到关于《荷花淀》的创作时说:“善良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 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 在一定的环境, 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 那就是抗日战争。” (4) 孙犁采取淡化战争的艺术技巧, 通过对话、细节描写等来再现典型形象的人性美。例如, 小说中水生夫妇的对话:

女人抬头笑着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 你不要去拿。”

……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 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 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回到大部队上去了。”

水生嫂探问村里的几个年青人时, 水生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采取回避的方法, 有意把话岔开, 他担心自己报名参军的行动让在思想上没有准备的妻子一时接受不了。这时, 细心的水生嫂觉察出了丈夫的神情言语不同于往常, 因而急于追问丈夫晚归的原由。询问中, 水生嫂问得委婉、亲切, 体现了水生嫂性格的温柔和对丈夫的体贴。当知道丈夫已经报名参军的消息后, “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这一简洁而纯朴的话语中,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情感, 既有肯定又有埋怨, 是谅解与嗔怪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内心矛盾。“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听了丈夫对形势的分析后, 水生嫂没有了嗔怪, 转而考虑的是家里的具体困难。这展示了一位农村妇女内心丰富而复杂的感情, 真实地表现了一个抗日战士的妻子对丈夫既恋恋不舍, 又支持他去打击侵略者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而水生前后的几句话中, 既道出了他和村里几个年青人报名参军的原由, 又点明了自己的身份, 表现出水生对家庭, 对亲人的爱与关怀及顾全大局的胸襟。

“你有什么话, 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 我走了, 你要不断进步, 识字, 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

水生嫂答话中的两个“嗯”, 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准确而生动地凸现出这个年青农村妇女的有血有肉、生机盎然的个性特征。作家通过言简意丰的对话展示水生嫂的心理矛盾, 不仅从中映照出她的心灵美, 折射出纯朴的人性美, 而且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愈加丰满, 令读者产生共鸣。当水生的父亲送水生参军时, 毅然把民族大义放在家庭利益和生命的前面:

“水生, 你干的是光荣事情, 我不拦你, 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 什么也不要惦记。”

这一典型的场面描写, 这是战争年代的父子告别, 也许是生死诀别, 但没有了离别的凄苦, 没有家庭的报怨, 更没有“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的惨烈场面, 留给读者的只有如同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般质朴柔美的人性。评论家杨义说:小说“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 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 (5) 这里, 洋溢着冀中军民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和“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高尚爱国情操。

三、崇高的人格美

孙犁的小说不光具有浓郁的人性美, 清新的诗意美, 还擅长捕捉人物心灵的秘密, 一个家庭、一对夫妇、一个村庄的小故事, 都写得娓娓动人, 在日常絮语中, 让人物自己把读者带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去领悟他们的人格的崇高之美。例如, 小说中写天亮临分手前, 夫妻间极富个性的对话:

“你有什么话, 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 我走了, 你要不断进步, 识字, 生产。”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这显然不是寻常的夫妻话别, 而是在即将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前的诀别!在这言简意丰的话语中, 国家之希望, 民族之恨与夫妻之情融合在一起, 表现出人物的“舍身赴国难, 不惮做前驱”的壮烈精神和崇高人格。妻子依恋丈夫, 却能深明大义, 毅然支持自己的丈夫奔赴抗日前线;丈夫怜爱妻子, 却能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别妻离子以身报国。特别值得玩味的是“‘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这其中暗含了根据地抗日军民的斗争意志和精神风貌, 隐示着传统的对妇女的贞节要求———宁可失命, 不可失贞。水生嫂潜意识中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因此, 她才“流着眼泪答应了他”。孙犁真实地剖析了冀中人民那纯朴自然之“情”, 并将它与报国之“理”完美地统一起来, 彰显着作品人物的人性美, 使人格的光环熠熠生辉。它驱散了硝烟弥漫的悲壮, 冲淡了血雨腥风的惨象, 隐去了刀光剑影的场面, 远去了钟鼓争鸣的凄凉。

作品中, 孙犁饶有趣味地对几个女青年商量去探望丈夫的一番对话进行了逼真而细腻的描写: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 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 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 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 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这番精彩的对话, 反映出了她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第一个女人坦率而直爽;第二个女人含蓄而不直露;水生的女人沉着而冷静;最后一个说话的女人遮遮掩掩, 特别害羞。虽然她们的性格各异,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没有一个是“拖尾巴”的, 即她们有着高尚的情操、刚毅的品格, 以及革命的激情、乐观的精神, 对敌人恨之入骨, 对亲人似水柔情, 在斗争考验面前, 个个坚强如钢, 刚烈与柔情的人格魅力有机地统一在她们身上。

总之, 《荷花淀》集中体现了孙犁的文艺创作美学思想, 它不刻意追求“沙场秋点兵”、“大江东去”般的豪迈, 而执着于“杨柳依依”、“小桥流水”似的温婉。《荷花淀》不愧为现代小说天空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不愧为讴歌中国人民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绝唱。

注释

1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 《文艺报》1980年6-7期。

2黄秋耘《介绍〈荷花淀〉》,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年版第165页。

3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第288页。

4孙犁《文学和生活之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第356页。

李大钊人生的最后岁月 篇3

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反动军阀更加仇视李大钊,欲拔去这颗“眼中钉”而后快。

1927年4月,奉系军阀终于向李大钊伸出了罪恶的手,在帝国主义默许下,张作霖派出大批军警、特务包围袭击了苏联大使馆及附近的几个办事机构,并进行大逮捕。

这天正是清明节,天气很暖和,赵纫兰带着小女儿在外面散步,李大钊在里间屋子伏案写作,大女儿星华在外间看报。突然外面传来一声枪声和纷乱的喊声。李大钊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别人赠给他护身的小手枪,带着星华走出院子,找了一间僻静的小屋坐了下来。他一句话也没说,神情非常冷静。不多久,宪兵、警察、便衣蜂拥而入,抢走了李大钊手中的枪,逮捕了他。他的夫人赵纫兰和两个女儿及共产党员谭祖尧、范鸿劼、杨景山也同时被捕。

敌人对李大钊进行了多次审讯,进行了严刑拷打,用尽了种种酷刑,甚至把竹签扎进他的指甲缝,最后索性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但李大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没有一句有损党的荣誉和革命利益的“供词”,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连当时敌人的报纸也不得不说,李大钊受审时“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承为马克思学说之崇信者,故加入共产党,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之,关防甚严”。

严刑拷打不成,敌人又进行了利诱。张作霖的总参议杨宇霆亲自前来劝降,妄图用高官厚禄来收买李大钊。李大钊严词答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民族的气节,绝不能为了锦衣玉食,就去向卖国军阀讨残羹剩饭,做无耻的帮凶和奴才!”面对李大钊的凛然正气,敌人只得灰溜溜的收场。

李大钊的被捕,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震动,也引起了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的抗议。莫斯科举行了游行示威,列宁格勒、海参崴等城市也召开了群众大会。在国内,为了营救李大钊,北方铁路工人提出要劫狱并组织了劫狱队。教育界、学者、名流和李大钊的同乡,均起而营救。京津“各报社评,皆暗为守常呼吁”。4月9日,北京9所国立大学的校长讨论营救办法。12日,北京国立、私立25所大学的校长又进一步讨论营救办法。

当李大钊得悉各方正在施救的消息后,坚决表示反对。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且已经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事业,而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李大钊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如何保存革命实力。他在狱中自述里豪迈地说:“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历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为了开脱同案人员,他还写道:“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反动的奉系军阀政府见种种手段都不能使李大钊屈服,便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反对,对李大钊及其他19位革命志士下了毒手。

红色种子撒遍大地

1927年4月28日上午11时至12时10分,对李大钊等20名革命志士的秘密审判在警察厅正式开庭。随后,他们由4辆军车押送至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执行死刑。

当时,围观的人很多,街道都被堵塞了。行刑用的新式绞刑机据说是反动政府从美国运来的。

李大钊自始至终神色未变,从容地首先走上绞刑台。他要求讲话,敌人不允许,他就大声叫喊,准备用生命的最后一刻来继续唤起民众。他说:“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色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但是,执刑的人蛮横地向李大钊脸上挥拳,并把他推进一个发亮的金属制的长方形架子中,架子的上边正中有一个小圆圈卡在颈中,旁边有一把柄,刽子手握住把柄,逐渐绞下去,直到舌头吐出,眼睛凸出,眼角流出血。刽子手松开把柄,将李大钊拖出,围绕刑台走了一圈,然后用冷水往李大钊脸上喷;等他苏醒过来,又开始第二次绞刑,共继续了3次,施刑长达40分钟之久。刽子手们就用这种惨无人道、灭绝人寰的手段杀害了李大钊。

紧接着,范鸿劼、谭祖尧等19位革命志士也先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刽子手们将尸体装入棺中,停放在宣武门外下斜的长椿寺中,待家属、亲戚来认领。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在朋友们的募捐支持下,买了一口棺材,将烈士重新装殓,把灵柩移放至妙光阁街的佛寺里。

李大钊牺牲的噩耗传来,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以及各界进步人士无不为之深切哀悼。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向导》周报发表的《悼李大钊同志》的文章指出,他“是创立中国共产党之一人”,“是最勇敢的战士”,并将为中国人民所“牢记不忘”。

出殡仪式轰动北平

李大钊出殡的前两天,党组织负责同志找北平法学院学生李时雨谈话,指示他组织好李大钊同志的出殡活动,特别是护卫好灵柩安全地送到万安公墓。

经李大钊的乡亲即一位姓乔的女同志的引见,李时雨见到了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乔同志向李夫人介绍时,说他是李氏家族中的晚辈,现特来送葬,帮助做些工作。他们商定好,送葬时,李时雨头戴白色孝帽,专扶李大钊10多岁的小儿子,紧跟灵柩,不离寸步。这既是防备军警驱逐的措施,免得他像一般群众那样被驱散;同时也考虑到,万一他被捕,也可以说是李大钊的远房亲属,比较容易解脱。

1933年4月23日清晨,李大钊的葬礼在他牺牲6年后才得以举行。这天,长椿寺前殿里设了灵堂,中间挂一横幅,前后左右悬挂了许多挽联,两旁摆放了大量花圈。奏哀乐、读祭文之后,群众唱起了《国际歌》,气氛十分悲壮肃穆。

礼毕起灵,覆盖着绣有蓝色花朵棺罩的烈士灵柩,在群众的簇拥下,缓缓地被抬出长椿寺。李时雨扶着李大钊的小儿子,同李夫人及其亲属们紧随灵柩一起走,后面跟随着数百名送葬的群众。大家胸戴白花,臂缠黑纱,一些同志抬着李大钊的画像,扛着花圈、挽联和挽词,边走边向路边行人撒传单并高呼口号。

灵柩抬过宣武门后,送葬群众已增至千余人,到西单时,只见不少群众在路旁摆出了祭桌。

这时,宣读祭文声、燃放鞭炮声以及呼喊口号声连成一片,震撼着半个北平城。行至西单北大街时,李时雨回头往南一瞥,只见人山人海,望不到边。

队伍行至甘石桥,有人把早已准备好的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覆盖在李大钊的灵柩上。这时,反动军警从四面八方冲击送葬的群众,他们像疯狗一样,踢翻了祭桌,殴打朗诵祭文的人,用枪托子打散送葬的群众。他们打伤了数百人,逮捕了几十人。李时雨始终扶着李大钊的小儿子及亲属们,坚持把灵柩护送到万安公墓。

李大钊的墓碑是在红瓦市路东一个石匠作坊定刻的。起运时用黄纸把石碑上的字糊上,天未亮時就雇了辆小驴车送出城门放到万安公墓。墓志铭是:先生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六日,死于民国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春秋三十九岁。下面刻着子女的名字。

人生岁月的散文 篇4

上周末,在送儿子回学校的途中,见一白色小车在一条弯道上屁股一甩,直接将一个纸箱从没有关门的后备箱里甩在了路边。而车里的人似乎还没发现,仍是将车快速冲上直道扬长而去。

转瞬即逝间,我忍不住叫了一句:“哎!那车掉了一件货都不知道。”

开车的先生把头往我这边一伸,盯着窗外,像看热闹般地叫道:“在哪儿?”

“别看了,早过了。”见他分神,我不悦地向他说道。

在听过我的描述后,先生指指斜上方的后视镜笃定地说:“那司机一定是没有看这个的习惯,别说这里了,有些人连车两边的都很少看。”

见来了话题,先生颇有些得意地又向我说道:“好多人开车都只顾看着前面,很少注意环顾四周,这其实是大脑的思维习惯导致的。”

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妹夫讲过的一个笑话。

他们刚买车那会儿,开车时,他总是时不时地扭头往右边看一眼。有一次,可能是我妹实在忍不住了,向他喝道:“你开车老看我干嘛?!”

妹夫却向我妹回喝道:“谁看你了,我在看外面的后视镜!”

当时,我是会意的哈哈大笑。因为我家先生也有这样的习惯,曾经我也以为他在看我,但当我回瞅过去时,就知道原因了。

人的大脑很奇怪,越是不去刺激它,它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也就越缓慢,不仅办事效率低,人也显得木讷呆滞不灵泛。就像有些人,一心只能一用,顾了这边,就顾不及那头,情况稍一复杂,就显得手忙脚乱;而又有一些人,却能一心多用,能对繁杂的各种信息分出个头绪,处理得头头是道。

罗胖在《时间的朋友》这场演讲中,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天,他去一位朋友家,见朋友的孩子正在写作业。

那孩子写作业的方式可同我们的曾经是完全不一样的——桌上的电脑放着一部电影、手机在和同学聊天。电脑、手机、iPad全部开着,在桌上各尽其能。那孩子就在这些设备中灵活的接收并处理各种资讯。

罗胖看不过去了,怎么能这样写作业呢?刚想去说道说道,孩子的父亲却叫住他,让他不用管。说这孩子是个学霸,学习好着呢。

从孩子父亲的这句话里,明显听出了骄傲。可不是吗,如此这般学习,不仅没耽误,还能是个学霸,能不感到牛掰吗?

如今这个时代,大量信息裹挟而来,使我们的大脑对刺激的忍受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

如今孩子大脑的接收信息的带度,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难以做到的事,他们做起来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如同我们相比于我们的父母,看着我们在微信的各种群里进进出出,回复的速度之快;在手机各种app里来回切换,操作之流利时,我们的父母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样。

新一代大脑处理器已经超强提速了。

其实孩子这种一心几用的现象,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并不是个例,只是我们大多数家长在看见时,总会用自己的老旧思维做判断,担心孩子分心,养成坏习惯,而多加以制止了。

如今的孩子受大环境的影响,大多都有这个能力。别家的孩子不太清楚。我家的只要是一回家,就会抓紧时间玩游戏,听音乐,聊QQ,还趁着游戏的空档看电子书。看起来就像要把一周落下的全部补上一样。我还曾笑过他:“你就这么忙,一点儿时间都不耽误?”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孩子们都向上面提到的那个孩子去学习,也不是说只要那样做就能成为学霸。毕竟学习习惯这种事是需要从小养成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也要靠一天天地刺激来加强。别人轻而易举能做的事,可能我们就不行。只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我只是想表达:在如此高速的信息爆炸时代,如果还用我们的老观念,压住孩子专心致志地一件一件慢慢来,那可能就会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任何能被人类利用的工具并没有好坏之分,之所以有了好与坏的现象,只是操作它的人不同而已。

其实,若观察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就不难发现,真正的学霸那是门门都强,各科都不会差。并且,他们对于学习之外的事物也是兴趣广泛。至于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那完全能够轻松地接收、及时的分类处理并加以消化。试想一下,能同时对三个电子设备发出的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那对于一堂的信息,又如何不能快速、高效地处理呢?

而偏科严重的,多数是兴趣使然。只对感兴趣的花些精力,不感兴趣的,就草草应付。

不要小看了这些学霸,他们和以往的书呆子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书呆子对信息的处理比较单一。比起其他兴趣广泛的人来说,他们对于除了学习之外的信息并不敏感,也不愿意主动触及,因此处理起学习之外比较繁杂的事物来,并没有兴趣广泛的人灵活。

但如今的时代不一样了。各种信息数量之多,渠道之方便,需要辨识和分化的能力也在不断被增强——处理得越快,接收的才能更多。越是学习能力强的,顾及得也就更宽泛。他们大脑处理器的速度那可是秒杀其他的普通人。

愈强则更强!

在这个需要速度和数量取胜的时代,我们应该用高强度、强刺激、多通道的信息接收不断刺激自己的大脑,拓展其带宽。慢慢就能发现,经常受到信息刺激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速度会有明显的提高。

时代在进步,速度在增快,岁月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静好,它已如奔腾向前的黄河般一泄千里。

让我们做最好的自己,同时保持开放。

作者:又耳

人生岁月的散文 篇5

无数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时光可以周而复始,爱恨却不可能从头来过。彼此,珍重。纵使回忆深深,也挽留不住昨天美丽的逝去,纵使恨意绵绵,也改变不了今天幽怨的现实。徐志摩说“最是你那一低头的温柔,好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无限的忧愁,莎扬拉娜!”再见,再见时便与往事干杯!干杯吗?亲爱的朋友。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跟往事说再见是痛苦的,跟旧人道珍重是辛酸的,所以我们总不能忘记过去,忘却旧事。我只能悄悄的告诉自己要珍重。珍重自己与友谊,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要认识自身才能,以才能展示力量,给生命和生活注入自信。我们唱着现实版的《萍聚》:不管以前是怎样度过,只要我们曾经相聚过;不管以后将如何结束,只要我们曾经感动过。只要我们曾经珍惜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往事的无奈;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往事的执着。

人生短暂,请你珍惜,请你珍重。我不在乎人生中经历过多少酸甜苦辣,我却很在乎我的朋友和友谊,很在乎人生中随处可见的真情和诚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是往事的凄凉;大江东去,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往事的悲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任何一个季节,都是我们无法跨越、更无法超越的,所以我们要珍重自己。偶尔,我们能触到时光的肌肤,微凉且匆忙,那我们更应知,它的肌骨里包含着绝情与肃穆。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可曾饶过谁,同样,世人如此惜时光,时光可曾饶过谁。不论我们如何珍惜或挥霍时光,时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分秒必争的“憨”态,没有人可以疏通他的情面,亦没有人可以挽留他的脚步。人就这么一辈子,没有来世。所以让我们从微笑开始!人活一辈子,开心最重要。人就这么一辈子,好好地去珍惜它,善待它,把握它吧!珍惜你身边的每个人。我懂得怎样去珍惜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我愿用我真诚的心扉和亲切的情感,牵挂你们,名驻心中。

人生舞台,始终有我。但许多人却忘记了珍重自己。不是吗?遇顺境时常常会忘乎所以,有多少高官倒台;遭逆境时又容易滋长自暴自弃的情绪,又有多少弱者自废。学会珍重自己,也不容易。人世上有许许多多事情和东西都是值得珍惜的。家庭的温馨,朋友的友谊,师长的教诲,恩人的拯救等等。人们把它归结为亲情和恩情、爱情和友情,情情可惜。人生的青春和情感、毅力和奋斗精神也值得可惜。但不要忘了自我,最值得珍重可惜的还有自己。原来时间是可以改变一切,包括世间所有一切的爱恨情仇,聚散离合,还有我们的欢笑,我们的泪水,我们的歌声。因为爱,所以无恨,因为恨,所以不爱;当爱已不再,恨也不再。当往事不在,就让我们的回忆残存一丝温馨;当歌声不在,就让我们的心灵萦绕一曲清音。

人生的黄金岁月励志语录 篇6

及至成长,青春年华,谈情说爱,读唱自由,向东向西,兴之所至,这就是青年的黄金岁月。

到了壮年,拥有理想,也有事业的基础,随兴所至,称心如意,这就是中壮年的黄金岁月。

慢慢的,年老力衰,退休以后,含饴弄孙,莳花植草,悠游于林泉之下,颐养天年,这就是老年的黄金岁月。

但是,世间中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哪能一生都在过黄金岁月?有的人童年失去父母的慈爱,甚至受种种虐待,衣食艰难,终日在痛苦中挣扎,哪有什么黄金岁月?

及至长大成人,失业失恋,无人依靠,无人了解,更是感到世途坎坷,哪里还会想到什么黄金岁月?

到了壮年,家累责任,妻子儿女,柴米油盐,生活重担,求名无名,求财无财,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度日如年,哪有什么黄金岁月?

等到老年,牙齿动摇,视野茫茫,走路维艰,老病缠身,才真正感受到苦空无常,只是又能向谁去诉说、怨叹呢?哪里还有什么黄金岁月呢?

岁月沧桑,淡定人生 篇7

关键词:人生;情感

中图分类号:I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17-01

不知是岁月沧桑了人,还是人沧桑了岁月!

2015年虽在仓促中度过,但是收获还是比较多的。身边发生的事情太多,自己也越发变得成熟,不得已开始思考。

大学四年的舍友元旦结婚了,自己竟然跟失忆了一样,竟然完全忘记了。我给自己找的借口是:自己元旦的事情太多,家里要装修,未婚夫小旭的妈妈元旦那几天生日,妹妹也准备结婚呀,还得在这几天准备好自己结婚该准备的东西,自己觉得麻烦的不行,的脑袋都胀大了。小旭是一个特别心细的人,一般这些事情他都会提醒我,可是这次他竟然也忘了,他觉得我忘了我这件事是因为我自己没有把它放到心上,也许也有这个原因。我知道这件事的原因是我自己,心里难免有些内疚,想了想怎么弥补一下,赶忙给自己的另一个舍友小丽打了一个电话,突然知道了她父亲去世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知所措,这是个噩耗,对小丽是,我也感同身受。

小丽是大学四年中跟我关系最亲近的舍友,我们之间无话不说。人人都会羡慕聪明的人,因为聪明的人不管学习,还是做事,都会让人刮目相看。小丽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努力,我们都很羡慕她,她比我们都小,比我们聪明,但是竟然比我们都努力。刚开始我们都会逗一逗她,开玩笑说不需要那么努力,要不然大学上的会多无聊。她都一笑而过。我一直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只要有事我总是慌七忙八的。也许是这个的缘由,我们两个走的很近。渐渐熟悉了之后,我了解到,小丽没有妈妈,家里也很困难。知道这个之后,我通常会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关心她,没有同情,只是我觉得我需要爱护她。舍友们知道这个之后,都很关心她,我们都觉得女孩没有妈妈,长大的路上会有很多遗憾。我经常会跟她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等等的话,她好像生就坚强,一直都很乐观,我们都很喜欢她。

然而生活总是这么不公平,为什么会对这么优秀的女孩这么残忍,夺走了她的至亲之人。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只是怨她不告诉我们。这件事她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人,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不知道她是怎么一个人过来的,她的父亲去世三天之后就埋的,姐姐弟弟没有赶回来的,她一个人不知道怎么撑下来的。她只告诉我:“父亲的丧事花光了我所有的钱,我没有办法去参加xx的婚礼了。”想到她的经历,我很难受,曾读《摆渡人》的时候,深有感触,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小丽的摆渡人?

小丽的事让我想了很多,恨自己当时不在她的身边,至少可以陪着她度过最艱难的时期。我感受到那种无声的悲痛和寂寞,也感受到她的那种坚强。世间真的存在命运吗?命运是公平的吗?有人说命运从来都是不公的。那么我们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人类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弱,生命是顽强还是脆弱?

岁月沧桑了人,人也会沧桑了岁月。从我们呱呱坠地到可以独立的在这个世界生存,从纯真到成熟,岁月把人们变得满头白发,人们把岁月变得丰富多彩,或许满目疮痍。

杨绛曾将说过:“我活到了一百多岁,才领悟到,不管曾经多么渴望生命的波澜,到头来却发现,生命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一百多岁的杨绛经历了身边亲人一个个的离世,经历过无数劫难,最后总结出这样一句话,原本觉得这句话不符合自己的年龄,我认为我们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时期,生命就应该像夏花一样灿烂,我们的爱情要波澜壮阔,我们的生活要多姿多彩……谁知道,身边一件一件的事验证了这句话的真谛----淡定从容。

社会复杂多变,我们生活在其中,变得越来越烦躁,为人处世,心浮气躁,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感觉世界都背叛你了。今年一年来我跟小伟吵架,冷战,跟父母生气,跟兄弟姐妹怄气,因为工作,因为学习,因为钱等等,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来做托词。有了这些问题,自己解决的办法有时会是逃避,有时却是针锋相对,从来不会从容淡定的解决这些问题。想想小丽,想想杨绛老先生的话,是我们太浮躁了。会觉得“细水长流”的爱情别有一番滋味,平凡的生活更加美好。突然想起《红楼梦》第七回中说道:“宝钗患了一种病,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犯时出现喘嗽等症状。一个和尚给宝钗说了个‘海上仙方儿’,这种药就叫“冷香丸”。自打宝钗服用后,倒也灵验。书中记载冷香丸是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考“冷香丸”一方,医籍未见记载。即或作者杜撰之笔,但其处方遣药之意,亦颇有耐人寻味之处。”薛宝钗喝的“冷香丸”是指其“热毒”的药, 更是治众生“热毒”的良药,我们自己也是众生,有自己不易觉察承认的“热毒”,我认为追逐名利,追逐现世财富权利是“热毒”,食欲、性欲、贪占有、贪满足、嗔怒抱怨,痴情于爱某人某物不得放手,何尝不是难治的“热毒”。说到这儿,自己也真想尝尝。用四个节令的雨水洗刷心灵,可以像牡丹之高贵,荷花之清洁,芙蓉之枝,梅花之骨。

不论是岁月沧桑了人,还是人沧桑了岁月,任时事风云变幻,人心变化莫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珍惜所有,坚强的活着。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岁月不等人 篇8

都说一辈子很长,可掐指一算,不过短短三万来天。如此短暂的生命旅途,我们唯有好好珍惜,我们之间的情谊,就是时光流逝后,剩下最美好的回忆!

朋友是一支拐杖,当我们拐的时候,会成为咱的支撑;朋友是一支擀杖,当我们饿的时候,会帮我们擀出最香的面;朋友是一顶蚊帐,当我们被欺负放血的时候,会帮我们阻挡敌人。

小时候拥有亲情的幸福,长大了渴望家庭的幸福;小时候说哭就哭说笑就笑,长大了却只能装作坚强;希望我的朋友们能把小时候的无忧无虑,融入到长大后自己的生活中,这样生活才能更加有意义。

兄弟之间没脾气,你多拿来我少拿去,兄弟之间有意气,古语都说打虎亲兄弟,兄弟之间没问题,鸡毛蒜皮不用提,珍惜友情,从你我兄弟开始!

日出日落一天天,月圆月缺一月月,花开花落一年年,拼搏颓废一回回,时光如梭,光阴如风,坚持拼搏,多多努力,快乐幸福,多多珍惜,郁闷烦恼,赶紧抛去,珍惜时光,让生活更充实,让生命更圆满。

屋顶说: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钟表说:成功得争分夺秒;镜子说:得认清自己;窗户说:要放眼世界;日历说:千里之行,始于当前!

理解别人首先必须理解自己,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自己会使你走上较好理解别人之路,学会了理解,才能把握住快乐与幸福!

小时候的梦想,长大后的现实,是为了梦想而奋斗,还是面对现实放弃?人生只有一次,为了自己的梦想,奋斗一下,以后的日子才不会后悔。梦想还存在的朋友,一起奋斗吧!

生活就是一部电视剧(央视套宣传广告),真假难辨,总是扮演着别人的角色,做回我们自己吧(芬必得)真诚交流,真心面对,真情关爱,让我们更亲近吧。

小时候总有许多梦想,这个要做那个要做,什么都要做。长大了却有许多想法,这个做不了那个做不了,什么都做不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祝福美好的梦想早日变成现实。

爱情是一杯烈酒,香醇但却辣口,喝下爱情的烈酒,就要为爱情努力奋斗,牵起爱情的小手,尽管在辛苦里走,却要拉紧彼此的手,宁死也要拒绝回头。

“尊重”,比较容易做到的是“尊重相似性”,最难做到的是“尊重差异性”,即,当别人跟我不一样的时候,我仍然会尊重他接纳他的一切,去欣赏这种差异性。如果朋友或亲人之间能够做到这一点,不再强求“相同一致”,就会更有利于每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利于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心理发展阶段。

为人不比名利,自尊自爱就好。房子不比宽窄,住得温馨就好。车子不比有无,一路平安就好。票子不比多少,够花够用就好。吃穿不比贵贱,身体健康就好。日子不比贫富,活得开心就好。朋友不比高低,相互真诚就好。相貌不比美丑,心态平衡就好。做事不比圆滑,问心无愧就好。

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如果有天我们淹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 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再长的路,一步一步也能走完,人生的光彩在哪里?

心善,是大爱无疆的蔓延;心宽,是足智多谋的恬静。心正,是透明的开诚布公;心静,是笑看风云的舒畅和洗心革面的超然;心怡,是心中总怀一种乐观向上的独特情愫;心安,是知足常乐的最大内涵;心诚,是人们最终必须追逐的一种高风亮节。

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不管是好还是坏。可以不美丽,可以不可爱,可以不温柔,但是一定要诚实和善良。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赞美并享受它们所带来的美好。

悲观主义者从每个机遇中看到困难,乐观主义者从每个困难中看到机遇。幸福那么缺货,请别肆意挥霍。时间如溪水般淙淙流淌,再美好的时光,都会浓缩为历史;再遥远的等待,只要坚持总会到来。面对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做到眼不见为净,随遇而安,随心自在,随缘生活,随喜而作。

有时候,不小心知道了一些事,才发现自己所在乎的事是那么可笑。宁愿像个孩子,不肯看太多的事,听太多的不是,单纯一辈子。若我白发苍苍,容颜迟暮,你会不会,依旧如此,牵我双手,倾世温柔。

道歉并不伤害自尊。慢些,生活才有趣。别欠债。我不酷,但我不在乎。最好的广告,是你真的好。休息远比你想象来得重要。真正的快乐是不花钱的。给予比得到更开心。恻隐之心让你活得更满足。别老坐着,去玩一玩。少自责。时间过得比你想的快。

不论你的生活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有的时候,倒是看似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能找到缺点。你要爱你的生活,尽管它贫穷。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候。

心情不好时,要经常问自己,你有什么而不是没有什么。如果你觉得不爽,你就抬眼望窗外,世界很大,风景很美,机会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缩在一小块阴影里。如果你的生活已处于低谷,那就,大胆走,因为你怎样走都是在向上。

①人生是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②时间又像一张网,我们把它撒在哪,收获就在哪。③忙碌是幸福,因为它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④奔波是快乐,它让我们在真实地感受生活。⑤疲惫是享受,它让我们无法空虚。人生最精彩的不是成功的瞬间,而是坚持的每一个过程。

记住,不是你认为可以给予就给予,所以不要那么轻易许下承诺;记住,不是你做的不够好,所以不要悲悯的以为自己一事无成;记住,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所以不要轻易的就放弃。

不要急着说你别无选择,没有什么东西是过不去的,只有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心静了,才能听见自己的心声,心清了,才能照见万物的实性。不甘放下的,往往不是值得珍惜的,汲汲追逐的,往往不是生命需要的。停下来笑看风云,坐下来静赏花开,定下来静观自在。

【人生四大哲理】看透大事者超脱,看不透者执着;看透小事者豁达,看不透者计较;财以不蓄为富,官以不显为贵,名以不彰为誉,施以不报为惠;责人要含蓄,忌太尽;劝人要委婉,忌太直;警人要疑似,忌太真;人之谤我,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人在生命终点时有的五大后悔:活在别人希望的生活中,没有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太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没有勇气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没有用心和朋友保持联系;没有选择让自己活的更快乐,因为快乐其实是一种选择。

人生要适可而止,生活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活在当下自己的角色中,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无节制地攀比和不自量的要求,只会让自己身心疲惫。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是因为自己想要活成“别人那样”,而不是活成“自己这样”。不要总是仰望别人,你有你的精彩,你有你的幸福。

有限的生命不允许我们挥霍那份属于人生的苦辣酸甜。经历了风寒阴霾的苦砺,才会破茧在阳光明媚的日子。繁华落尽是平淡,喧嚣之后,依旧安详。经历后,日子依然在平淡和安详里流泻…感情这东西最难的,不在于是不是两个人真的就爱了,难于爱的维持与持久,因为人生并不是只有一天。

善待身边每一个人,因为,是他们成就了你的人生。记恨别人,其实就是拿痛点来折磨自己,因为不敢在明处复仇,所以就在暗地里攻击,不知不觉间,把自己的人格弄的越来越扭曲,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小人。简单是福,众生之苦,苦于繁忙。忙财富,忙名利,忙着争抢,忙于计较得失荣辱。争来抢去终是空。

心胸宽一点,生活就会美一点;精神好一点,干劲就会足一点;付出多一点,收获就会大一点;联系常一点,情谊就会深一点。别忘记常联系哦!

守护幸福时分,把握幸运时分,珍惜快乐时分,呵护开心时分,坦荡郁闷时分,理解纠结时分,坚持困难时分,放松压抑时分,不抱怨,不埋怨,为快乐,把人生风轻云淡,愿世界一片蔚蓝。

朋友,当你遇到困难时,别忘了有我的存在,当你身处险境时,别忘了有我的存在,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结伴同行,共同化解困难,共同享受生活之美,友谊万岁!

累了,躺下就能进入梦乡,渴了,随时就能一饮痛快,饿了,可以没有顾忌的吃,工作稳定,家庭安定,处事淡定。祝福你无忧无虑的简单幸福生活。

小时候几毛钱就欢天喜地,长大后几百块却垂头丧气,不要盲目攀比,赚钱只为养活躯体,精神上的饥饿不能用钱弥补,知足常乐,开心积极逍遥的奋斗吧!

小时候,值得回忆;长大了,值得期许;小时候,可以任性;长大了,则需沉稳;小时候,可以儿戏;长大了,则需谨慎。我们已不是小时候,要有担当啦!

求知不知足,不断有进步;人生常知足,才会烦恼少;生活不满足,失望会塞爆;拥有不珍惜,痛苦会更久;做事忘健康,悔恨将萦绕。愿你牢记,幸福满足!

流逝的岁月散文 篇9

我左手纸鸢,纷飞了彼岸的等待

我右手何箫,惊叹了此世的芳华

――题记

岁月的记忆斑驳,亦如夏天转逝后,树上知了停留的决绝。在这个满是炎热的季节里,午后喧嚣的叫鸣,像极了我们这些正值芳华的少年。在青春的草原上策马而过,那马蹄深深踏过的印记,镌刻这我们的年轻气盛,锋芒毕露。我们奔跑着,欢笑着,迎着阳光,麦田里,守望者我们的梦想。

全然不知,那时光飞转,那千年轮回,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时光,在黑白飞转的日夜交替中,已然成为回忆。

站在记忆面前,有时候印象深刻,把每分每秒都烙印在生命的转轮中,像是镌刻进骨髓里似的,无法忘记。有时候迷糊无知,像迷失方向的孩子,站在十字路口,不知所措地努力……

或许,在心的天平上,我们都选择了遗忘,忘记了那些过往的美好,却把痛苦记得很深,很清楚。

清明雨上,折一只纸鸢,唱着挽歌,祭奠已逝的光年,撒上落枝的残花,欲留那一丝流年来过的香韵。此刻,我们是否该满腹忧伤,诉说这世间的残忍?

那份建立在逝去之上的彻悟,该多么令人哀伤和悲凉。绵绵细雨洒在泥土里,飘回远方的思绪激起了水中的涟漪,模糊了岁月的倒影。眼眸所碰触的世界开始模糊,泪水开始无言地诠释,诠释心中的悲鸣,以及那份无法言说的刻骨铭心。

有些人,大概只是过客,在你灿烂如花的生命里,打马而过,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在时间的倾覆中,慢慢走了痕迹。那道旁的青草依依,渐渐被年华打湿,淡了氤氲的气息,褪了翠绿的颜色。或许,世界只剩下灰与白,像是一幅泼墨,淡漠的颜色晕出华丽的心情,隐藏了多深的隐忍与哀伤。那

份曾经的温暖,却依然弥漫在心间,不想忘记,亦不愿想起。然而,总会在某个午后,因为某首歌,某个音符,跳跃出一段段回忆,然后深深地怀念,怀念这份不予旁人知晓的辛酸与无奈。顷刻,整片心湿透。

手牵手,一起趟过记忆的河。微微风动,独影伫立,天旋地转间,像电影一样回放着过去,一幕一幕,一句一语,记录着曾经的过往。幕落人散,灯光折射出孤独的暗影,张开双手拥抱的,只有自己。堪一杯回忆的酒,灌肠而入,扼住了喉,呛出了泪。依稀,只叹当时的韶华已不再;只怨时光易逝,黑白飞转,定格不了那一秒的容颜;只念当时可爱的懵懂与小心翼翼的怦然心动;只道一句:我们,只能追逐着年华不断地奔跑。我们,已回不去那个无忧的年代;我们,已攥不住那些挥霍了的青春;我们,已丢失那些曾经要一起到永远的人……

我放飞了纸鸢,载着对过去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憧憬,在细雨中,再次飞翔。累了,就停下片刻,而后再次起飞,在彩虹出现的天空里,呼吸着阳光给予的温暖空气,掠过人生的沧海,寻得彼岸的等待,在那个瞬间,花开纷飞,倾国倾城。

三分冷风,七分醉月,四五点星辰,浸湿了手中的何箫。抚箫而伫,风中萦绕着似水的旋律,在这样静谧的夜,一曲一调,阐释一世的`芳华,惊叹以往的辉煌,遗忘曾经的悲伤。搁浅了世俗的繁华尘扰,在静悠的世界,借助黑夜的双眼,看清光明的未来。

曾经一次次问自己:“有没有一条路能一直没有尽头,就像没有断线的风筝,能够一直飞翔;有没有一种情能够一直延续?就像涨潮的大海,望不到边际;有没有一种办法能一直快乐?无论周边的世界怎样变幻,周围的人怎样转变;有没有一种永远,可以怎么都不惧怕失去?”而时间却永远有着无法估量的力量,将过去蒙上灰尘,将年华打上封印,将梦想推离出交集。

回眸峥嵘岁月笑谈壮丽人生 篇10

最近,为了写一篇文章,我看了一些关于苏皖抗日根据地的文字,“李广涛”的名字多次出现在眼前,他的革命活动与张治中、刘少奇、张爱萍、张劲夫、李一氓、江岚、罗平多有联系。我想,若是能够当面与老人家交流,就一些历史情况向他请教,那该多好哇!

辗转找到了李老的联系方式,电话打过去,没想到老人家竟同意了。

沈钧儒介绍他去延安

2013年1月13日是星期天。上午,我如约来到了省人大宿舍区李老的家,老人家已让女婿在门口等候。

刚一进门,李老从枣红色木椅上起身相迎。我赶忙扶老人家坐下,抬头见墙上悬挂着老人家一张照片,照片中李老笑容可掬、满面红光,就说道:“这张照片拍得好,有精神!”老人的女儿李鲁玲说这是前年春节时拍的。我说:“是与李学林、于晋他们在一起吃年夜饭的那次吧?”鲁玲有些疑惑,问我怎么知道的,我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答之,谈话的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了。

我跟李老的谈话,是围绕他与几位历史名人展开的:“您最初当兵求学,似乎与同为合肥人的张治中将军有关系,是这样吗?”

李老告诉我,1929年春夏之交,他由于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勒令退学。不久他来到蚌埠,在一个叫唐光霁的军职人员的引荐下,到国民党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特务营特业教育班学习,特务营营长是张治中的弟弟。

1932年淞沪战争爆发,张治中率部奔赴战场,李广涛负责将军的警卫工作。淞沪战争结束后,李广涛遵张治中嘱咐,带一个班士兵来到张治中的家乡——安徽巢县黄麓师范,一边负责学校的警卫工作,一边随班读书学习。次年夏,李广涛正式脱去军装,在黄麓师范半工半读,同时担任该校附小的教师。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罗平。罗平也是合肥人,今年已是102岁高寿,与李老有长达80年的友谊。于是问李老:“就是在那时,您与罗平认识了?”

“是的,那时候,罗平是六年级班主任,我是五年级班主任,所以交往很多。后来我们又一同奔赴延安,所以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

我又问:“那次去延安,据说是沈钧儒先生介绍你们成行的?”

李老顿了一下道:“沈钧儒是著名的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我们黄麓师范当时组织成立了‘上海各界救国会黄麓分会’。1937年5月,我和罗平先后到上海,参加张劲夫组织的‘山海工学团’学习班,学习结束后,我们去找沈钧儒先生,沈先生给我们开了去延安的介绍信。”

李广涛于1937年9月从南京出发,乘火车至西安,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帮助下,乘车抵达延安。延安,是当时无数热血青年朝思暮想的革命圣地。从此,李广涛的革命生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毛泽东在他的笔记本上题字:前进

李广涛、罗平到延安后,在陕北公学学习。学习期间,他亲耳聆听过毛泽东、王稼祥、项英、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

有一件事李老至今记忆犹新。一天,延安中央大礼堂举办周末晚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也前来观看。李广涛登台亮开嗓子唱了一首安徽民歌,赢得了观众一片掌声。次日,党总支通知李广涛,要他把昨晚唱的民歌和自己所知道的其他民歌全写出来交上去,说毛泽东主席对民歌很感兴趣。

不久,李广涛与几位同学相约拜访毛泽东主席。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同学们说明来意,并掏出笔记本,请毛泽东题字。毛泽东满足了同学们的要求,他微笑着给大家一一题字,给李广涛的题字是“前进!毛泽东”,在李广涛的那本笔记本上,后来还有刘少奇、林彪、王稼祥、李富春、项英等领导人的题字。

我感叹道:“这可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文物啊!”

李老说,这个本子他保存了40年,“文革”后上交给了中央办公厅。

由于李广涛有一定的音乐基础,陕北公学领导建议他报考戏剧学习班(“鲁艺”前身)。他也想在舞台艺术上有所造诣,便听从了学校安排前去报考,主考官是周扬。考试那天,李广涛向周扬汇报了自己的大致经历,背诵了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一段台词,又唱了一首《松花江上》,结果得偿所愿。

但他还没有正式入戏剧班学习,又接到上级通知,要他到汉口中国青年救亡协会宣传团工作。

冼星海亲自指导他唱歌

1938年初,李广涛、江岚等20多人赶到武汉,住在汉口成忠路56号。报到之后,宣传团很快就投入到排练、演出之中。在汉口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李广涛扮演老汉,宣传团团长袁静扮演女儿,史维汉扮演青年工人,连续演出100多场,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一曲《松花江上》,使东北军将士感动得热泪迸流。他们精彩、感人的演出,为大武汉的抗战宣传平添了一抹亮色。

“李老,我感觉您有较好的音乐天赋和歌舞剧表演才能,这些‘本领’是从哪儿学来的?是家庭熏陶的结果吗?”

老人呵呵笑道:“都是张劲夫、冼星海的功劳!”

我有些疑惑。

李老继续道:“张劲夫搞了‘山海工学团’,我在那里面学习,听许多名家讲课。冼星海又在‘工学团’里组织歌咏队,天天练,天天唱,能唱不好吗!”

想想也是,有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亲自指导,音乐、表演的潜能无疑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李老的女婿说到一件事:前年除夕夜,一大家人吃年夜饭,老人家看到儿孙满堂,很是高兴,当场就亮起嗓子唱了一曲《日落西山》,听者无不动容。

这时,鲁玲撺掇着,要父亲唱两句。李老清了清嗓子,然后唱了起来:“日落西山满天霞,对面山上来了俏冤家,眉儿弯弯眼儿大,头上插了一朵小茶花。哪一个山里没有树?哪一个田里没有瓜?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她?要打鬼子可就顾不了她。”这虽然是抗战时期传唱的老歌,但李老依然唱得那样甜美、舒缓、婉转,他那陶醉其中的神色,显示了一个革命者的浪漫情怀,仿佛又回到那烽烟四起的岁月……

nlc202309012135

1938年8月,武汉抗战形势日趋严峻。

一天,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长黄文杰找到李广涛,说河南新蔡原来的党组织悉数被破坏了,要他到新蔡任县委书记,恢复党的组织。李广涛依托一所私立学校“今是中学”开展秘密活动,公开身份是校长。这年冬,他重新组建了新蔡抗战时期的第一个党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很快使“今是中学”成为当地抗日救亡的中心。不少青年学生就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到延安抗大、河南省教导大队和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从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张爱萍把照相机交给他

1939年11月,李广涛随刘少奇同志东进,同行的还有刘瑞龙、曹荻秋、金戈等人。路经皖北涡阳,见到了新四军六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彭雪枫“英俊清瘦,腰杆笔直,威严无比”的革命军人形象,给李广涛留下了深刻印象。

两天后,组织决定李广涛去永城任县委书记。不久,张爱萍率部到皖北萧县、宿县、灵璧一带活动,带李广涛同行。张爱萍见这一带战略地位很重要,就让李广涛担任萧宿灵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灵北县委书记。

我问李老:“在我印象中,张爱萍将军是一位儒将,他很喜欢照相。”

李老微笑着道:“那一次栏杆集战斗,张爱萍亲自指挥。我向他提出参加战斗,张爱萍本来不同意,可经不住我软磨硬缠,就把他随身带的照相机给我,对我说:‘既然你坚持要去,那就给我们参加战斗的将士们照照相吧。’”这一次,李广涛正好可以“发挥特长”了,因为早在黄麓师范时,他就购买了照相机,还学习过照相技术。那一次,他给张爱萍和将士们照了许多照片。

他最早写纪念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文章

1940年秋,李广涛随军东进淮海,不久来到苏皖边区,担任淮阴县委书记。李老在淮阴前后工作了近10年时间,对淮阴充满感情。

当时,苏皖边区书记是李一氓同志。李一氓是新四军秘书长,皖南事变后,辗转由皖南到达苏北。李老说:“那时我们住在一起,往来频繁。李一氓是党的高级领导,他把我当年轻干部,工作上多有关怀。”

在一旁的鲁玲对父亲说:“我到北京见到王姨(王仪,李一氓夫人),王姨说你很关心他们一家,把好房子让出来给他们住,自己住旁边的破房子。”

李老没有回应,只是露出腼腆的笑容。

蓦然,我想到淮阴刘老庄曾发生过一次激战,在那场战斗中,坚守阵地的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的82名指战员,英勇作战,顽强抗击1000多名日军,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我问李老:“您还记得刘老庄战斗么?”

“怎么不记得?那是1943年3月18日发生的,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李老刚把刘老庄战斗经过讲完,鲁玲取出一本书,说道:“《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就是老爷子最早写出来的,消息见报后,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我接过鲁玲手中的书,果然,那本有些年头的《淮阴史话》上有李广涛写的纪念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文章。

抗日战争期间,李广涛为苏皖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新四军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以李广涛为书记的淮阴县委,向新四军输送了大量兵员。1945年,县委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参军高潮,组建了一支2000多人的反攻团,输送给新四军主力部队,后来,这支部队跟随黄克诚进军东北。

淮海战役期间,李广涛组织了两万多人参加的后勤民工队,担负运输粮草、弹药的任务。

1949年2月,李广涛奉命南下接管合肥市,先后担任合肥军管会秘书长、城防司令部政委、市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副主任等职务,为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 李赞庭)

上一篇:文学散文随笔:妖娆的语言下一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克城镇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