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柯丽珍论文)

2024-07-15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柯丽珍论文)(共10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柯丽珍论文) 篇1

一、转变教育观念, 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 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2.从对待学生看, 素质教育而向全体学生, 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

3.从教学内容看, 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 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 不考不教。

4.从教学过程看, 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 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 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5.从教学方法看, 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 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 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 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 大搞题海战术, 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 作业负担过重, 心理负担过重。

因此, 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 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 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 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 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 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因此, 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 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大到学年、学期目标, 小到一节课目标。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以情感为核心, 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 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 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 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 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学”为主体, 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 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 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白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 怀着成功感, 激发了浓厚的热情, 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四、创设交际情境, 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实践证明, 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还有一条最佳捷径, 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 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 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 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 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 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 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 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 掌握交际动态, 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 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 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 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 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 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了初步语感, 并内化知识, 形成技能, 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素质, 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首先, 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并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创业精神,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其次,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深入领会教学大纲, 全面透彻地掌握教材, 熟悉语言教学规律, 研究学生心理和学习策略, 同时加深对英语国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跨文化的理解, 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拓宽知识结构和视野,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师素质, 一方面需要组织加强培训, 通过学历进修和非学历进修, 继续再教育培训等来完成, 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自身的业务进修, 研究教育法、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 学习了解认知法、听说法、功能法等教学流派的基本特征, 用现代最新语言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而得以完成。

第三,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研究教学方法, 参与教改实验, 撰写教研论文, 以教研促教学, 增强“科研先行”意识, 做好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工作, 使英语教学工作科学化,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顺利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摘要:“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2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2.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应试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3.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4.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5.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级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为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做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

五、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 能够较好地接收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 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 可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 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境,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创设新颖、奇妙、引人入胜的情境, 使学生兴趣顿生, 注意力迅速集中至教师设计的情境中, 可以通过故事、幻灯、模型、动画、光碟、电视剧片断、实物展示等来创设情境;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 课堂教学中, 要努力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 实施开放性的教学策略,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分层递进教学, 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和目标时, 必须既关注全体学生, 又注重区别对待.从实际出发, 既提出统一要求, 对全体学生负责, 又注重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 在“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学中, 要求全体学生掌握:①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任意三点的坐标 (或自变量及其函数的三对数值) , 求解析式;②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 (或对轴方程, 函数最值) 及图象经过某一点, 求其解析式;③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交点时, 求其解析式.这三种基本题型是统一要求, 在这基础上, 适当提高要求,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高数学认识能力.

三、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

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说, 从多数中等生实际出发, 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 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地推进分类分层教学,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吃好”、“吃饱”, 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

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 如课本让学生看, 概念让学生想, 思路让学生讲, 疑难让学生议, 规律让学生找, 错误让学生析.另一方面, 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 做到整体把握, 分层推进, 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 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 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 教为学服务, 学因导发展, 在学生独立活动时, 教师应抓住时机, 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 并依此因势利导, 分层施教.

四、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现在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法.这种教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学生个性很难得到充分发展.因此, 在课堂上,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例如, 在“圆的对称轴性质”教学中, 让学生动手, 通过折叠的方式找出圆的对称轴, 再通过旋转方式得出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让学生从旋转中发现与其他中心对称图形的不同之处.这样使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自操作, 从认知、理解、掌握中诱发学习兴趣和需要, 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其体验到“创造发明”的愉悦.

五、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真正的素质教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面向全体, 因为学生的个性与先天禀赋有差异, 各方面都有不同, 这就需要教师心中有数, 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中的几个关键时期, 即遇到较难较深的知识时、训练一种新的方法时、学习上取得成功或失败时, 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二是从微观上着手,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 都要给以针对性教育.三是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大限度发展学生个性, 以其特长改变他的短处, 让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 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1.设计开放题, 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开放题所具有的多样性、探索性、层次性的特征, 为学生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较好的素材和途径.因此, 设计开放性问题, 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155-02

摘 要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应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设交际情境,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全面训练,获得基本的语言交际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交际情境;教師素质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两极分化严重,语言运用能力极差,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外语教学出现了严重危机。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法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语言学习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可能创设一个适宜于英语情景交际的语言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

二、遵循语言教学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学生 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

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因此,我们必须克服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学总目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一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英语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语音、词汇、语言点的记忆积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经过“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一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记忆过程来完成。教师就须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耐心地向学生“导”之以“法”,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白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四、创设交际情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一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初步语感,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5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如何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渗透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是每一名英语教师必须把握的重要尺度。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学生80%以上的知识接受和技能训练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因此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首当其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足之一即在于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表现为“教学内容繁杂,”四会三会“等目标不明确不突出,对学生学习态度、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及习惯的培养都没有具体目标,无的放矢。

课堂教学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这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教学全过程都必须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和完成。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五个方面。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学目标,并实现目标分极使之更加层次化、具体化,这无疑给新时期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对基础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生机。

因此,我们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据,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大到学年、学期目标,小到一节课目标。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以情感为核心,把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学目标并使之具体化,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层次和个性差异。达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要求必须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思维、学会选择、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具有终身的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一改只顾“教”而不顾“学”的做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尤其是探讨关于“学”的方法,促成“教学过程”向“学教过程”的转变,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能。

首先应大力提倡并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作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库,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注重学习水平层次和个性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按照教材体系和学生认识水平,使学生养成如下几方面的学习习惯:语音为首的听说习惯、按时预习新课习惯、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习惯、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习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习惯、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习惯等。

英语学习中的“难记易忘”现象是师生双方都极为头痛的事情,语音、词汇、语言点的记忆积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经过“初次识记—遗忘—再识记—再遗忘—最后巩固记忆”的记忆过程来完成。教师就须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耐心地向学生“导”之以“法”,帮助学生找到最佳记忆诀窍如:从点到块记忆法、愉快白信记忆法、瞬间强化记忆法、集中注意专注记忆法、比较归纳记忆法、找最佳时刻加强记忆法、运用遗忘周期反复记忆法等、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充满了自信,怀着成功感,激发了浓厚的热情,消除了英语学习中的畏怯心理。

三、创设英语交际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条最佳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说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也可通过实物及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竟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羞于启齿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中差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中差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初步语感,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了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新时期的教师要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主动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精神。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深入领会教学大纲,全面透彻地掌握教材,熟悉语言教学规律。再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参与教改实验,撰写教研论文,以教研促教学,使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目前,农村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教师对语言教学规律吃不透、拿不准,“用英语教学英语”尚不能熟练驾驭,对学生学习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严重地阻碍了英语教学进程。因此,加大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6

所谓情感教学即是在充分考虑教学中的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创设给学生以情感体验, 产生学习动机和需要, 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环境, 以实现教学目标并增强教学效果。情感作为英语教学目标之一,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应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 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英语学科的特点出发, 激发学习动机, 强化学习兴趣, 锻炼学习意志, 培养合作精神。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 通过情感教育, 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教育可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 有助于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 希望老师既是“良师”, 更是“益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2. 通过情感教育, 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和高尚的情操。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有畏难情绪并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环境、情绪、家庭、社会、知识等方面的影响。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坚韧不拔的情感, 在教学上可以通过科学家的范例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励学生知难而进、立志成才,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对时代应负的责任。

3. 通过情感教育, 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是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情景, 使其产生探究的兴趣, 并由情感上的需要上升到审思过程的自觉行为, 把学生吸引到积极探索中去, 这不仅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 创造性的想象力得到充分激发, 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 探究发现的乐趣。

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1. 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题,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必要的。英语学科的课程内容取材广泛, 形式多样, 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 多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且视野开阔, 信息量大, 不仅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增进对其他国家的理解, 而且会加深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 体验其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我们可将教材内容具体化, 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 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体验教材中的显形或隐性情感,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交流者和管理者, 并起主导作用。当教师以生动的语言, 真切的情感讲话时,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 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精力, 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学习。同时, 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朗诵会、竞赛、教唱英语歌曲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促进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3. 学生的情感因素。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又是教学的对象, 是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 其情感本身多变化性、波动性。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 不能歧视后进生, 批评他们要讲究方法, 注意场合。而另一方面, 初中生的思维还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 有时会对教学中的现象和教师的解释提出异议, 进行争论,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和引导。

三、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要激发情感, 导入新课时要生动有趣, 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引起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利用大脑风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其已有的背景知识, 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利用练习中的设问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 带着问题, 以探索者的姿态投入该单元的学习, 去获取新的信息, 掌握新的知识, 并丰富自己的经验,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保教育 篇7

一、加强环保宣传

教育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 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如提倡使用布袋,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不燃放烟花爆竹, 使用节约型水具,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不焚烧秸秆, 不在野外烧荒, 垃圾分类回收, 回收废纸、废电池、废金属、废玻璃,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自己不吸烟, 奉劝别人少吸烟, 不向江河湖海中倾倒垃圾等。

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 如工厂的烟囱冒黑烟, 工厂的污水排入河流, 河流上浮满垃圾, 土地板结断裂等。告诉学生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们还可以借助网络, 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文字资料等, 学生对自己寻找到的资料往往更加相信, 印象更加深刻。教师还可以结合图片、录像等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从这些触目惊心的资料中产生这样的意识——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保护环境, 应该从自身做起, 从小事做起。在教学中应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环境的情感。

二、结合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学习初中教材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 “保护空气”一节中说到“随着工业的发展,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影响农作物生长, 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也都与空气有关。”同时, 第30页左图以发人深省的幽默漫画为主线索, 引出了温室效应、臭氧的困境、酸雨、汽车尾气等多个专题的学习, 同学们知道了污染清洁空气的原因是什么?它是由于人类的活动, 特别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工业的蓬勃兴起,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而没有重视环保问题, 使各种废气昼夜不停地排放到空气中, 因而大气中增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物质。例如发电厂、农药化肥工厂和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 以及千家万户的家庭用煤的燃烧等产生的废气烟尘大量排放到空气中, 使空气中含有了大量的硫氧化物、灰尘和各种挥发性物质, 从而造成空气的污染;改变了空气的组成, 臭氧层处于困境;温室效应逐步增加;“香烟”导致了癌症等多种疾病的产生。

在初中化学教材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4“爱护水资源”的学习中, 对中国水资源特点、全球水资源概况与分布、水污染、水的自净等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对有关“水”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例如草原的开垦、森林的砍伐, 使植被遭到破坏, 造成水土流失。越来越多的有机物排放到水中, 这些有机物易使水“营养化”, 使水中的藻类和水生植物生长茂盛, 从而过分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造成水中缺氧, 使水中鱼类等因缺氧死亡。

三、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在教学实验室药品的使用后应将药品放在指定的位置, 不能乱丢乱倒乱放, 也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时, 一部分学生对此无法理解, 我们可以把学生用过的药品取一小部分溶于水, 看到水变色后, 他们认为这已经不能用于另外的实验了, 水已经被污染了;这时要求学生总结, 经过讨论之后的结论是:“使用过的药品要回收利用或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 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主要涉及的环境问题: (1) 认识“三废” (废水、废气和废渣) 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2) 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 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四、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 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丰富多彩, 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 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 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 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 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 走向实践, 成为保护环境、创造人类美好环境的文明使者。

总之, 环境保护教育, 从小抓起, 从我做起, 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 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才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才能拥有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

摘要:初中化学教材中, 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 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化学是一门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学科, 在化学课教学中, 对学生适当地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是每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  素质教育    智力因素  学法指导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5.079

应试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这就需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把应试教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本文将结合本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来阐述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看法和做法。

一、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很多教师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完全推翻过去的应试教育,在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再出现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这样的想法过于片面,不考试并不能够说明学生的素质就能提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发展的学生,我们要改变的是过去应试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而不是要完全推翻应试教育。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师队伍思想意识的改革和更新,现在学生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进,考试的侧重点转移到了测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上,所以,高分低能的现象正在不断地被改善。从这个方面来说,对学生的测试和我们所提出的素质教育并不相悖。

那么作文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化学考试呢?我认为教师不能为了考试而考试。过去很多老教师有着多年丰富的化学教学经验,他们对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大纲了如指掌,对于考试的重难点内容把握相当到位,所以在备考环节,这些教师往往能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的化学成绩高高在上。可实际上,学生考试得了高分却不知道自己学到了点什么,只知道成绩好了教师喜欢、家长高兴,而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一旦学生进入高层学府,就要一切又从零开始。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和学生的情感沟通,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产生了自主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考试成绩自然会提高,因此,要想让学生取得好成绩,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基础和前提。

二、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 、思维力、创造力等六个方面,就一定程度来说,智力因素更倾向于是学生的一种先天性的能力。而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品质、道德情操等等后天可以培养的个性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智力因素发展迅速、非智力因素逐渐培养、形成和发展成熟的时期。

对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大部分教师持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教师认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因为非智力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成长的,学校和教师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另外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有一方发展不均衡,就容易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呢?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正确积极的学习兴趣就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由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而后由对化学的兴趣转变为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化学学科其实是一门手脑并用的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光学、声学、颜色的变化、形态的变化等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以好奇心驱动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时期,教师可通过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解以及用化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练习和巩固,最后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或者考试体会到学习化学的成功的喜悦感,以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让学生把学习化学成为自己的热爱,把对化学的热爱和学生的理想和抱负联系在一起,这种持久的兴趣就能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也就是说,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也需要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只有让两方面协调发展,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三、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一)重视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教师认为中考更注重卷面得分,因而忽略了化学实验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相反学生能够通过化学实验来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化学理论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认真观察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要确立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动手的机会真正交给学生,教师只做化学实验的指导者,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二)重视化学学科的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化学课外活动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化学素质的很好形式,课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比如化学手抄报竞赛、化学魔术表演、化学兴趣小组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带来的便利,激励学生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知识。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平时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最基本的阅读材料就是课本,阅读课本的过程也就是预习的过程,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内容,来为正式上课打好基础,既激发学习兴趣又增强自信心;第二是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要选择适当的练习题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柯丽珍论文) 篇9

一、兴趣教学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 有很多学生都对英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更有甚者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 还谈什么情感的培养!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从而达到培养情感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音乐教学法, 如关于颜色的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 关于数字的歌曲“Ten little Indian boys”, 听英文歌曲不仅对于短期内有效记忆单词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据研究表明, 经常听英文歌曲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语感。语感在英语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在写作中学生的中文式的表达比较严重, 但是如果有很好的语感, 写出的句子, 自己在读的时候就能够发现问题, 并尝试用别的表达方式, 英语歌曲创造的英文环境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英语歌曲中一遍又一遍地听那些优美的英语, 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这种能力。

二、爱心教学法优化英语教学效果

对学生倾注师爱是教师的天职, 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活动。每一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师爱, 但是对学生倾注了多少热情和多少关爱则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 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 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了成就互相祝贺, 有了困难互相帮助。初中学生的情绪波动起伏较大, 学习上的失败也可能影响到他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所以, 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每一个与学生相处、交往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 同学之间的爱, 以此来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人际情感交融, 创设良好的氛围, 优化教学效果。正因为这样, 想要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培养, 教师就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

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外部环境

教师要构建出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会信任和宽容学生。想要让英语课堂上充满信任与期待, 就必须在课堂上多一些肯定, 少一些批评, 重视对学生自信心和勇气的培养。在布置任务时, 应该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余地, 不可以因为各种原因而剥夺学生思考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是在不断地犯错、不断地纠错中成长起来的, 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不要急于进行指责。初中生正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在英语课堂中, 学生们普遍存在一种羞于开口的现象, 他们都很害怕出错。面对这种现象, 教师们应该经常对学生们说:“Trust yourself!”“Never give up!”对他们进行鼓励, 并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 选择难度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完成。

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情趣因素和艺术魅力来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教材中包含了许多的情、理、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性因素, 进行再创造, 使初中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学有所得。例如, 英语老师在教“读书”“游泳”“打篮球”“跑步”等词时, 可以边在黑板上列举reading、swimming、playing、basketball、running等词语, 然后再造句:I am reading a book.you are swimming.he is playing basketball.they are running…然后根据学生逐渐掌握的情况, 指定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进一步引申到: What are you doing? What is she or he doing?不断重复多次以后, 自然而然地, 学生就会明白老师的意思。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不必用汉语解释, 就让学生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共鸣, 轻松地掌握了现在进行时的表达法以及新出现的词。

四、结语

新课改不仅仅要求学生能够获得能力上的发展, 还要求学生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要如何有效地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需要每一个初中英语教师去进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付实.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方法浅说[J].考试周刊, 2008 (36) .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篇10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拟就中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柳斌同志说:“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逐渐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基础。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二)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算真正掌握了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应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四)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品质的优良与否是国民素质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必须研究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研究思维的有关类型和功能、结构、内在联系及其在数学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既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心理素质的教育数学

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极其有利,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忍不拔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

上一篇:2017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下一篇:中国农业银行SWIFT系统运行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