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2024-09-09

苹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精选8篇)

苹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篇1

本标准适用于东港区绿色苹果的生产。

二、园地选择

1、产地选择

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不(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

基地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0%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在6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5米以下。土壤PH值在6.0-7.5,总盐量在0.3%以下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不内涝、不高燥,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2、产地环境空气质量要求

绿色食品苹果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82要求。产地周围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

3、产地农田灌溉水质量要求

地表水环境质量符合GB3838-2002要求,生产用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PH值在5.5-8.5之间,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威胁的污染源。

4、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要求。土壤背景值正常,产地无重金属矿山,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

5、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8-14℃,绝对低温不低于-25℃。1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0℃。年降雨量300-800mm。

三、栽植技术

按NY/T441-2001的5.1-5.6执行,即先整地,按行株距挖深宽0.8-1.0米的栽植穴,沟穴低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挖出的表土与足量有机肥、磷肥、钾肥混匀,回填沟中。待填至低于地面20cm后,灌水浇透,使土沉实,然后覆上一层表土保墒。

栽植时,在栽植穴内按株距挖深宽30cm的栽植穴。将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纵横成行,边填土边提苗、踏实。填土完毕在树苗周围做直径1米的树盘,立即灌水,浇透后覆盖地膜保墒。栽植时间一般在春季进行。栽植深度,实生砧苗木的接口略高于地面;营养系矮化、半矮化中间砧苗木约有二分之一长度的中间砧埋于地下;营养系矮化、半矮化自根砧苗木的接口应高出地面l0cm以上,春栽苗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后,采取适当措施保护剪口。

四、土肥水管理技术

(一)土壤管理

1、深翻改土。分为扩穴深翻和全园深翻。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结合秋季施基肥进行。扩穴深翻为在树干外围挖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宽60-80厘米,深30-40厘米。全园深翻,栽植穴外的土壤全部深翻,深度30-40厘米。

2、覆草和埋草。覆草在春夏季施肥灌水后进行。覆盖的材料可以用麦秸、麦糠、玉米秸、稻草等。一般覆草厚度15-20厘米,薄了不利于保湿、保温和消灭杂草,覆草后上面压少量土,以防火灾和大风吹走。每亩可覆盖1500-2000公斤,均匀的覆盖在全部果园的地表上,靠近树干处留出0.5厘米距离,不要局限在树盘内覆草,因为根系大大超过树冠边缘。连覆3-4年后浅翻一次,浅翻结合秋施基肥进行,面积不超过树盘的四分之一。也可结合深翻开大沟埋草,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能力。

3、种植绿肥和行间生草。行间提倡间作绿豆、毛叶曹子、豌豆等绿肥作物,通过翻压、覆盖和沤制等方法将其转变为苹果园有机肥。有灌溉条件的苹果园提倡生草制。

4、中耕。清耕制果园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或用除草剂除草。中耕深度5-10厘米,以利调温保墒。

(二)果树施肥技术

1、绿色食品苹果树施肥原则:

(1)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机与无机相结合;

(2)改土养根与施肥相结合;

(3)配方施肥,限制施用含氯化肥,禁用硝态氮肥;(4)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2、施肥方法和数量

(1)基肥。秋季果实采收后施人,以农家肥为主,年全部的有机肥(必须发酵腐熟后再施用),全年N肥的20%,P肥的20%,K肥的20%,微肥和中量元素肥料可与有机肥一起施人(微量元素肥料一次施用可持续2-3年有效)。

施用量按每生产1公斤苹果施1.5-2.0公斤优质农家肥计算。每生产1000公斤苹果推荐施用N肥7-9公斤,N、P、K肥施用比例为1.0:0.5:1.1。

施用方法以沟施为主,施肥部位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放射状沟(在树冠下距树干80-100厘米开始向外挖至树冠外缘)或在树冠外围挖环状沟,沟深60-80厘米,施基肥后灌足水。

(2)追肥。土壤追肥每年三次,第一次在萌芽前后,以N肥为主,P肥次之,全年N肥的50%,P肥的30%;第二次追肥在花芽分化前(5月底),以P,K肥为主,N、P、K混合施用,全年N肥的30%,P肥的30%,K肥的40%。第三次追肥在果实膨大期(7月中),以K肥为主,P肥次之,全年P肥的20%,K肥的40%。

另外,可以叶面喷肥,全年4-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可以补施果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最后一次叶面肥应距果实采收期20天以前喷施。

(三)水分管理

灌溉水应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进行。通常包括展叶期、春稍迅速生长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结冻前(封冻水)等四个时期。灌水后及时松土,以利保墒。提倡采用滴灌、渗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当果园出现积水时,要及时排水。

五、花果管理技术

(一)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蜜蜂或壁蜂传粉等方法提高坐果率和果实整齐度。

(二)疏花疏果

根据花果间距疏花疏果,中型果品种花果间距15-25厘米,留单果为主,结合留双果为辅;大型果品种花果间距20-30厘米,留单果。在花序伸出期至花蕾分离期,按间距疏除过多、过密的瘦弱花序。所留花序只保留中心花和1-2朵边花,株留花量可比计划留花量多1-2倍。疏果在盛花后26天内完成,每一个果台留一个果。

(三)摘叶、转果

摘叶通常分2次进行,第一次在采前30天左右进行,摘除贴果叶、果台枝基部叶,适当摘除果实周

围5-10厘米范围内枝梢基部遮光叶;第二次间隔10天,剪除树冠外围多余的稍头枝、冠内徒长枝和密生新枝,摘除部分中、长枝下部叶片。转果一般在第一次摘叶后一周进行。待果实向阳面充分着色后,把果实背面转向阳面,每7天将果实转动四分之一周。

(四)果实套袋

1、纸袋的选择

选用抗风吹雨淋、透气性良好的苹果专用纸袋。较难着色的红色品种(如红富士)选用双层袋,黄色品种和较易着色的红色品种可选用单层袋。

2、套袋

套袋适期,早、中熟品种为落花后30天左右,中晚熟、晚熟品种为落花后35-40天。套袋前必须连喷三遍防治果实病害的有机杀菌剂,第三遍杀菌剂用药干后即行套袋。套袋时防止纸袋贴近果皮。

3、除袋

除袋的具体时期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而定。一般红色早熟和中熟品种,以及黄色和绿色品种,宜在适期采收前15天左右进行;红色中晚熟和晚熟品种宜在适期采收前30-35天进行。

(五)铺银色反光膜

铺银色反光膜前适当摘叶,使树冠的地面透光率达到30%以上。果实套袋树在完全除袋和第一次摘叶后进行。

六、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防治原则

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有机磷和其他高毒、剧毒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

(二)农业防治

一是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性,减少病虫基数;二是严格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控制病虫害;三是结合果园各项管理,剪除病虫枝梢,刮除病疤、翘皮,刨树盘,捕捉害虫,冬季清园等,以减轻或消灭病虫害。

(三)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采取物理措施集中消灭。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如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桃小食心虫、苹小卷叶蛾、金纹细蛾等,利用灯光(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多种鳞翅目、鞘翅目成虫,树干束草诱杀多种果树害虫等。

(四)生物防治

一是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如草岭、小花蝽、瓢虫是螨类、蚜虫及蚧类的天敌。赤眼蜂可控制苹果卷叶蛾、梨小食心虫等,木虱跳小蜂是梨木虱的天敌,日光蜂以绵蚜为食。二是施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应用后无污染、无残留,是一种绿色农药。如农抗120、多氧霉素、9281、浏阳霉素、白僵菌、阿维菌素、灭幼脉3号、抗蚜威、烟碱、除虫菊素、苦参碱等(土壤使用白僵菌制剂可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虫,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可有效防治斑点落叶病、霉心病;4%农抗120涂抹50倍液可治疗腐烂病,灭幼脉3号可防治金纹细蛾,10%浏阳霉素乳油800倍可防治叶蟠等等)。

(五)化学防治

1、按照生产绿色果品农药使用准则: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限制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积极使用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农药及矿物源农药中的硫制剂、铜制剂。如石硫合剂具有杀菌、杀虫、杀蟠作用,波尔多液•可防治果树上多种叶部病害。

2、严格按照农药间隔期安全使用农药。绝大多数农药品种都有间隔使用期限,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同时在采果前2030天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以保证果品中无农药残留,或有少量残留但不超标。

3、改进喷药技术。要注意适期喷药,严格控制施药面积、次数和浓度。根据当地果树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定果园病虫害化学综合防治方案,做到多种病虫害能兼治的不要专治,能挑治的不要普治,防治一次有效的不多次喷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

4、根据天敌发生特性,合理选择农药种类、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同时注意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以延缓病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六)主要病虫害

1、主要病害:包括果树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白粉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果实轮纹病和炭疽病。

2、主要虫害:包括蚜虫类、叶瞒(山碴叶蜡、苹果全爪蜡、二斑叶蜻)、卷叶虫类、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和苹果棉蚜。

3、果树枝干病害防治方法

主要有腐烂病、干腐病和枝干轮纹病。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按果树的需肥规律配方施肥,合理修剪和疏花疏果,使树体生长、结果大致平衡,是壮树防病的主要措施。

(2)药物治疗:a早春发芽前,全园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1500倍中性洗衣粉;或全园喷一遍福星5000倍+果树渗透剂200倍液。b处理病疤:刮治:将病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并应刮掉一些好皮,用5-10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涂治:用500倍福星+200倍果树渗透剂涂抹,每周涂一次共涂三次可治愈,亦可用3倍浓碱水涂3-5遍效果明显。

(3)加强枝干病虫害和早期落叶病的防治,也是预防腐烂病、干腐病和粗皮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4)搞好清园工作。冬季结合果树修剪,清除枯死树、病枝干、枯枝、残桩等,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不能丢弃果园内或果园附近,以减少病菌来源。

4、苹果果实病害综合防治

主要有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和心腐病。

果实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果实病害的发病规律进行综合防治。

(1)消除病源:剪阶对上僵果、枯枝飞落叶、落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以减轻越冬菌源。

(2)改造发病条件: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配方施肥,及时除草和雨后排水,减少发病。

(3)药剂防治:

a谢花后至套袋前,可结合防治白粉病、褐斑病、苹小卷叶蛾、绿盲蜷、蚜虫、绵蚜、叶蝉、红蜘蛛、苦痘病等进行综合防治。

第一遍药在谢花后7-10天(5月初):75%蒙特森(猛杀生)1000倍+3%多氧清500倍+阿维高粉2500倍(或90%万灵3000倍)+20%瞒死净2000倍(或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1000倍花果保(或钙硼双补1500倍)。

第二遍药在果毛脱除期(5月中旬):70%甲基托布津800倍+50%多菌灵800倍+吡虫啉3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速硼钙2000倍。

第三遍药套袋前(5月下旬):68.75%易保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90%万灵3000倍+蛾螨灵2000倍(或阿维菌素粉5000倍)+钙硼双补1500倍(或花果宝1000倍)。

幼果期禁止喷波尔多液。

b摘袋后可喷一遍药:70%甲基托布津800倍+80%新万生800倍+季季红800倍(或速硼钙2000倍)以增色防病。

(4)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是生产绿色优质果品的关键措施,不但促进了果实着色、提高了果面的光洁度、降低了果肉农药的残留,同时通过套袋隔绝了各种果实病菌与果面的接触,因此减少了果实病害的发生。

(5)对霉心病严重的果园,早春发芽前喷5小美度石硫合剂,花前花后喷布3%多氧清1000倍或扑海因1000倍或宁南霉素1000倍,可起到防病作用。

5、果树的叶部病害综合防治

主要有褐斑病、轮斑病、斑点落叶病、灰斑病、圆斑病。

叶部病害的防治措施:结合果实病害进行综合防治。

(1)清洁果园:冬初清扫枯枝落叶、剪除病稍,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冬季耕翻也可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以提高抗病能力;土壤粘重或地下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同时注意整形修剪,使树通风透光。

(3)及时夏剪(斑点落叶病):7月份及时剪除徒长稍病稍,减少侵染源。

(4)药剂防治:关键要掌握好喷药时间,在发病前半个月开始喷。一般在6月中旬(麦收前一周)、7月中旬、8月中旬喷药3次,多雨年份9月上旬再喷一次药。

1:2-3:200倍波尔多液和其他杀菌保护剂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68.75%易保1500倍、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75%蒙特森(猛杀生)800倍,25%戊哇醇30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90%乙磷铝1000倍、80%新万生800倍,多氧霉素1000倍等交替使用。

以上杀菌剂可混杀虫杀蜡剂进行综合防治虫害和蜡害。(如35%奥得腾水分散粒剂15000倍、猎食1500倍、桃小净20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卵蜡力打2500倍、蛾蟠灵2000倍等可兼防食心虫、潜叶蛾、绵蚜、红白蜘蛛等)

(七)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规程

1、休眠期(落叶至萌芽前1月~2月份):此期主要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越冬病病源和红蜘蛛、蚜虫、绵蚜、康氏粉蚊类、潜叶蛾类越冬虫瞒进行综合防治。

a彻底清园:结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梢、清除枯枝落叶、病虫果及杂草,刮除老粗翘皮、病瘤、病斑等,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防火)。

b对腐烂病斑、轮纹病瘤进行刮治和涂治。刮治:将病斑坏死组织彻底刮除,并应刮掉一些好皮,用5-10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涂治:涂抹500倍福星+200倍果树渗透剂(或5一10倍轮腐净或农抗120原液等)每周涂一次共涂三次可治愈。亦可用3倍浓碱水涂3-5遍效果明显。

2、萌芽至花芽萌动期(3月一4月上旬):主要防治腐烂病、干腐病、枝干轮纹病、白粉病、叶瞒、蚜虫、康氏粉蚊、绿盲蜷、绵蚜和卷叶虫等。

树上喷干枝:40%福星5000倍+进口毒死蟀1000倍+200倍渗透剂(或清园宝600倍十绵介净1000倍;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1500倍中性洗衣粉)。

花露红期:树上喷布1度石硫合剂(花前8天)或8000倍福星+绵停1500倍(毗虫琳3000倍)+蜡死净2000倍+花果保1000倍。为提高坐果率,预防花期冻害,花果卫士600~800倍,效果较好。

3、开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落花80%):花期为了提高坐果率严禁喷洒杀虫剂,以利于壁蜂和蜜蜂传粉。此期主要防治霉心病、苦痘病、缩果病等。

在初花和末花期可用扑海因1000倍+花果保1000倍+1%蔗糖液(或速硼钙2000倍或钙硼双补1500倍等)。

4、谢花后至幼果套袋前(5月上旬一6月中旬):主要防治果实轮纹病、炭疽病、苦痘病、斑点落叶病、早期落叶病、潜叶蛾、红白蜘蛛、卷叶虫类和金纹细蛾等。谢花后连喷三遍药。

第一遍药谢花后7-10天:可用75%蒙特森水分散粒剂(猛杀生)1000倍+3%多氧清500倍+阿维高粉2500倍(或90%万灵3000倍)+20%蜻死净2000倍(或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1000倍花果保(或钙硼双补1500倍)。

第二遍药在果毛脱除期(5月中旬):70%甲基托布津800倍+50%多菌灵800倍+毗虫琳30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速硼钙2000倍。

第三遍药套袋前(5月下旬):68.75%易保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90%万灵3000倍+蛾蜡灵2000倍(或阿维菌素粉5000倍)+钙硼双补1500倍(或花果宝1000倍)。

5月中旬地面防治桃小食心虫:在桃小食心虫出土盛期用辛硫磷或进口毒死蟀1500倍喷洒树冠下地面。

第三遍药后间隔一天可进行果实套袋,于上午无露水、下午3点后套袋,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套袋结束的果园可喷:68.75%易保1500倍+25%戊哇醇3000倍+钙肥,根据害虫、蟠类发生情况,选混杀虫、杀瞒剂。

5、麦收后(6月下旬春梢停长期):主要防治褐斑病、早期落叶病、食心虫、潜叶蛾等树上喷:1:2.5:200倍波尔多液+阿维灭幼脉2000倍。

6、秋梢迅速生长期(7月上中旬):主要防治斑点落叶病、红蜘蛛、绵蚜、潜叶蛾等树上可喷:40%福星8000倍(或升氏1200倍)+阿维高粉2000倍+阿维菌素原粉5000倍(或25%三哇锡1000倍)+1000倍果树渗透剂。

7、果实膨大期(8月上旬):主要防治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红白蜘蛛、食心虫、潜叶蛾等树上可喷:1:2:200倍波尔多液+2500倍卵蜡力打+1500倍猎食。

8、(8月下旬):主要防治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红白蜘蛛、食心虫、潜叶蛾、苦痘病等树上可喷:易保1500倍+25%戊哇醇3000倍+90%万灵3000倍+哒蜡灵1500倍(或25%三哩锡1000倍)+钙硼双补1500倍(或速硼钙2000倍)+渗透剂1000倍。

交替使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和其他内吸性杀菌剂,每15天左右喷一次,防治各种病害,斑点落叶病较重的果园,结合防治轮纹病,喷布异菌脉1500倍或福星6000倍。

9、脱袋后至采收前(10月中旬):主要防治果实轮纹病、炭疽病、红点病、黑点病、苦痘病及苹小卷叶蛾等树上可喷:爽洁托800倍(或70%甲托800倍或宁南霉素800倍)+4.5%高效氯氰菊醋1000倍+速硼钙2000倍(或季季红800倍)。

七、果树整形修剪技术

绿色果品生产要求整形修剪应达到以下指标:覆盖率(树冠投影面积与植株占地面积之比)维持在75%左右,树冠下的投影面积占巧%左右;适宜枝量(每亩果园一年生短、中、长枝和营养枝的总和)为10万一12万条,冬剪后为7万一9万条;枝条组成(不同类型的一年生枝条所占的比例)要求中、短枝比例占90%左右,其中一类短枝占短枝数量的40%以上,优质花枝率占25%-30%;花芽留量每亩1.2万一1.5万个,冬剪后花芽、叶芽的比为1:3-4为宜。

(一)适宜树形

定植后即根据栽植密度选定适宜树形。

1、小冠疏层型:树高3-3.5米,干高0.5~0.6米,5个主枝(第一层3个,第二次2个),第一层的3个主枝上各有2个侧枝。

2、自由纺锤形:树高2.3~3.0米,干高0.5~0.7米,中央干上螺旋上升着生10~15个主枝。主枝长度1.5~2.0米,分枝角度700~900,同向主枝间距不小于0.5米。

3、细长纺锤形:树高2.0~3.0米,干高0.5~0.7米,冠经1.5~2.0米,在中央领导干上不分层次,均匀分生势力相近,水平、细长侧生分枝15~20个。

4、主干圆柱形:树高2米左右,干高0.3~0.4米,冠经2米左右,无主枝。围绕中心干螺旋式上升分生大、中、小结果枝组30~35个,每个结果枝组由3个以上小结果枝组组成。

(二)修剪

1、幼树期:除竞争枝和近地枝梢外,保留定干后发出的所有枝条,第三年冬剪时疏除整形带一下的全部多余枝条。春季对枝条中后部、背后和两侧不易萌发的芽进行刻伤。冬剪时,一二年生树以中短截发育枝为主,促发长枝;缓放二年生树的个别长枝和三年生树的大部分长枝,促发中短枝。二三年生树于生长季进行拉枝。

2、初果期:以疏除无用枝、徒长枝和纤细枝为主,培养以中小结果枝组为主的健壮结果枝组,调节结果量,合理负载。除冬剪外,还应通过刻芽、拉枝、环剥等措施,加强生长期修剪。

3、盛果期:强旺树、弱树和中庸健壮树分别采取以“控”、“促”和“保”为主的修剪措施,使树体稳定、健壮。枝条分布上稀下密、外稀里密。行间冠经保持在1米以上,行内略有交叉。结果枝、营养枝和预备枝配套,并轮流转换。调整好结果部位,控制结果量,防止“大小年”结果现象。

4、更新复壮期:注意各类多年生枝条和枝组的更新复壮,尽量维持产量。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加强苹果树生长期修剪,拉开角度,及时疏除树冠内直立旺枝、密生枝和剪据口处的萌蘖枝等,以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

5、对骨干枝已交叉的园片,采取隔行该行的办法,逐年去掉被改造树基部三大主枝,干高在1米左右,并进行落头,全树留5-7个主枝。亩留枝量冬剪后为7—9万条。

6、修剪时要注意红富士,红将军采用疏甩修剪法,不要回缩过急;嘎啦采用甩缩结合的修剪法。

八、果实采收技术

苹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篇2

1 品种选择

因黑龙江省西部冬季寒冷, 极低温度低, 所以只适合小苹果种植, 其中最适合的为黄太平、大秋和齐早红, 其次为K9、123。

2 高标准建园

2.1 土壤准备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平整深翻园地土壤, 按栽植行距挖宽1 m、深0.8 m的条沟, 1hm2施入有机肥45t、秸秆15t、果树专用肥750kg后进行回填。

2.2 定植

2.2.1 苗木选择。

选择优质嫁接苗。

2.2.2 定植时间。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冬季干旱多风的气候, 于春季4月上旬解冻后至4月末栽植最佳。2.2.3栽植方式。按2~3m×3~5 m株行距挖坑定植, 栽前对所栽苗木进行修根, 即剪除部分须根和腐朽毛细根;将修好的苗木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 使其充分吸水;栽植深度以苗木在苗圃地时的根基深度为准, 不宜栽得过深;苗木栽植后立即灌水, 灌足灌透, 灌后及时松土保墒。

2.3 树盘管理

灌水后要勤翻、深松树盘, 疏松土壤, 提高地温, 增加土壤通透性。定植第2年结合秋施基肥, 深翻扩充树盘, 树盘宽度与树冠相符。

3 肥水管理

3.1 小苹果树以秋施基肥为主

在采果后至封冻前施入, 并掺入适量磷肥 (150~200kg/667m2) 。由于秋季地温高, 有利于有机肥的腐熟, 促进根系吸收, 同时大量有机肥的施入, 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施肥深度40~60cm。

秋、冬季落叶后, 根系停止生长前 (地面封冻前) , 在定植穴外挖环状或平行沟, 施入腐熟基肥45~60 t/hm2, 施后浇透水。根外追肥, 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 喷0.3%~0.5%尿素2~3次, 花期喷0.3%硼砂2次;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7~8月喷0.3%磷酸二氢钾2次。最后1次叶面追肥在果实采摘前20天以前进行。

3.2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

灌水以“花前灌足, 春梢旺长期灌好, 果实膨大期灌少, 封冻水适量”为原则, 结合施肥浇水, 雨季注意排涝。扩大果园生草面积, 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 减少地表径流, 减弱地表蒸发, 涵养肥水,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和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综合肥力, 促进天敌种群的繁衍。注意保持树盘内不生草。

4 树体管理

4.1 树形

小冠疏层形, 树高2.5~3m, 主干高50~80cm, 全树分3层, 第1层为3大主枝, 第2层为2大主枝, 第3层为1大主枝, 共5~6个;层间距80~100cm, 层内距10~30cm;主枝上2~3个大枝组均匀螺旋排列, 第1层3个主枝各配2个小型侧枝, 第2层主枝不留侧枝, 盛果期落头开心。

4.2 整形修剪

主从分明, 随树作形, 缓放成花, 结果回缩, 以果控冠。

4.2.1 冬季修剪。

在冬季落叶至次春萌芽前进行。修剪方法分短截、疏枝、缓放等。

4.2.2 夏季修剪。

是指在果树生长季节进行的修剪, 主要集中在7~8月进行。其任务是进行主枝及侧枝、辅养枝的开张角度, 保证内膛光照度达30%以上。其方法主要是摘心、拿枝、坠枝、拉枝、扭梢、环剥、环割、疏花疏果等。

4.2.3 幼树修剪。

以夏剪为主, 以冬剪为辅, 冬剪时轻剪缓放多留枝, 夏剪控制辅养枝, 促发中短枝, 增加枝量, 并采用成花措施 (如扭梢、拿枝、旺枝连续摘心或短截、辅养枝多道环刻等) , 促辅养枝早花, 提早结果, 早期丰产。

4.2.4 结果树修剪。

以冬剪为主, 夏剪为辅, 控制树体向外延伸, 以果压冠、疏除生长旺、密的结果枝, 回缩或疏除层间多而大的辅养枝, 采取缩放结合、反高压低抑强扶旺的方法, 培养各类结果枝组, 采用三套枝 (结果枝、育花枝、营养枝) 修剪法, 缩小大小年产量变化幅度。

5 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针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加强栽培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树木抗逆性。结合冬季修剪, 剔除病虫枝、枯枝败叶, 及时清运出园, 集中烧毁或深埋。果树休眠期彻底刮除粗皮、翘皮、剪锯口周围死皮、翻树盘、地面覆盖秸秆、发芽后及时摘除虫梢。8月下旬进行树干束草诱集, 翌年早春解冻前解下束草烧毁。树干、主枝涂白, 人工捕杀幼虫等措施也可抑制病虫害发生、发展。树干上挂糖醋液小碟, 配液比例为糖∶醋∶酒∶水=2∶4∶1∶10, 加入药剂。利用成虫很强的趋光性, 在其羽化盛期用黑光灯或使用高压灭虫灯诱杀成虫。保护、利用天敌, 创造有利条件, 促进天敌种群的繁衍。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制剂农药。利用杀虫、杀菌范围较大的广谱性农药, 用药适时、适量, 降低药物污染。采摘前30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地理及气候特点, 制定小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包括品种选择、建园、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

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篇3

关键词: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规程

据我们多年来对本地果园的调查显示,苹果病毒病发生率相对较轻,一般不超过5%,且99%以上为花叶病毒病。但是近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新建园花叶病、锈果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去年我县一果农在0.13hm2初结果园,就发现了20多株锈果花脸型病毒病,而我省科研部门2010年的调查结果更为严峻,调查地区花叶病发病率平均达到了30.04%,个别新建园高达70%,调查的一个苗圃花叶病发病率达到了55.8%。针对新建苹果园病毒病发病率普遍提升这一现状,推广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规范育苗行为,提高广大育苗户的育苗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1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

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是指经国家或省(市、区)主管部门核准,由不同单位组成的完成苹果无病毒苗木生产的各层次、各环节任务的组织整体:包括无病毒原种保存圃、无病毒母本园及无病毒苗木繁殖圃等三部分。

苹果无病毒原种保存圃承担无病毒原种的培育、保存的任务,负责进行主要苹果品种和砧木的脱毒、培育和从国内外引进无病毒原种,向无病毒母本园提供无病毒苹果品种、无性系砧木原种,协助母本园单位建立无病毒品种采穗圃、砧木采种园和无性系砧木压条圃。国家和省无病毒原种保存圃由农业部确认。

无病毒母本园包括无病毒苹果品种采穗圃、无病毒砧木采种园、无病毒无性系砧木压条圃。母本园承担单位由农业部和各省(市、区)主管部门核准认定。母本园的繁殖材料由原种保存单位提供,并接受病毒检测机构的定期病毒检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更换:母本园承担单位负责向育苗单位供应各种无病毒品种接穗、砧木种子和苗木。

苹果无病毒苗木繁殖圃种子、无性系砧木繁殖材料和接穗,都必须来自无病毒母本园,不允许从苗木上采接穗进行以苗繁苗。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单位负责无病毒实生砧、无性系砧木的繁殖和嫁接栽培品种,向生产单位供应苹果无病毒苗木。苹果无病毒苗木繁育单位由省主管部门核准认定,并颁发苹果无病毒苗木生产许可证,同时还应有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母本园提供接穗量确定的无病毒苗木准产数量证明。2原种培育和保存

2.1待脱毒材料

凡准备进行脱毒处理的品种和砧木均应是通过国家或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和砧木。选取经3年以上观察未发现过锈果病、绿皱果病和花叶病症状的结果树作为待脱毒材料母本树,从其上采集接穗作为待脱毒材料。

2.2脱毒处理

2.2.1热处理脱毒法于每年4月中旬,从待脱毒品种植株上剪取接穗,采用切接法嫁接在盆栽实生砧苗上,每品种10~15盆。嫁接成活后,按常规苗在室外进行管理。翌年2月上中旬将待脱毒盆栽苗移入温室,从地面以上20cm剪截留3-5个饱满芽。同时将盆栽砧木移入温室,使其萌动生长。待脱毒苗萌动长出幼叶后,移入恒温热处理箱,将温度控制在28~30℃。3~5d后待盆栽苗长出3~5片新叶时,将温度调至(38土1)℃,进行热处理并开始计时。热处理28d后,从抽发的新梢顶端,切取1.0~1.5cm的嫩梢,采用劈接或皮下嫁接法嫁接在预先准备好的盆栽实生砧木上,用塑料薄膜包扎,并套上白色透明塑料袋保温,放阴凉处,2周后取下塑料袋,约10d后再移入温室内有阳光处,待长出3~5片新叶后移到室外锻炼10~15d,即可移入苗圃,按正常苗进行管理。于6月上旬采取脱毒苗新叶进行血清学检测,淘汰带毒苗。未检测出病毒的脱毒苗于8月中旬采用指示植物鉴定法进行复检,确认无病毒后作为无病毒原种母本树保存。

2.2.2茎尖培养脱毒法(1)脱毒材料准备。从田间大树上切取2~3cm长的新梢顶尖,用70%酒精浸渍30s,用0.1%升汞灭菌5min,无菌水冲洗3~5遍,在解剖镜下剥离幼叶和叶原基,切取0.1~0.2mm的茎尖,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上,在(25±2)℃、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0h/d的条件下培养。每个月换1次培养基,3~4个月后可分化出新芽。(2)增殖培养。培养基、培养条件与初代培养相同,每隔30~40d转接1次。增殖试管苗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病毒初检,带毒样品剔除或进行热处理脱毒。(3)诱导生根。从初检不带毒样品上切取长1.5cm的嫩梢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在25℃下经15~20d即可长出新根。对生根率较低的品种可适当调整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或加入间苯三酚或增加培养代数。(4)移栽。栽前将组培生根苗置于强光下,闭瓶锻炼2d(加少量水)。以腐殖土、砂或蛭石为基质,洗净根部粘附的培养基后栽到基质中,浇透水,盖上塑料薄膜和报纸保温遮阴,10d后逐渐通风透光,每周浇1次1/4~1/8MS营养液促进生长。初春为移栽适期,温度保持在15~25℃。(5)移入苗圃。将移栽成活的组培苗移到室外炼苗1~2周。圃地开沟打垅,施入基肥,将苗带土移栽,灌足水。(6)病毒检测。8月份从移栽成活苗上剪取带12~15个饱满芽的枝条,按芽系编号,采用指示植物进行鉴定。检测后保存无病毒的芽系,将带病毒的芽系剔除或再次热处理。

2.2.3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法

切取热处理过程中长出的新梢顶端0.3~0.5mm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先进行微茎尖组织培养,分化成丛状苗。经过继代扩繁后,先在(25±3)℃的培养室内培养4~5d,再在(38±1)℃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4~6周后,切取3mm左右的茎尖进行培养。(3)对分化的每个芽丛分别编号,经培养成苗,准备病毒检测。

2.3脱毒材料的病毒检测

经脱毒处理获得的材料先通过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显阳性反应的剔除,显阴性反应的再采用木本指示植物法进行检测。

2.4无病毒原种的保存

2.4.1保存方式苹果品种和砧木,经过脱毒处理和病毒检测后,确认无病毒后即可作为无病毒原种,保存在培育原种的单位,保存的方式有田间原种保存圃保存和室内组培保存,有条件的建立基因库保存。(1)田间原种保存圃保存。无病毒原种树最好盆栽于有防虫保护网设备的网室内或专门的温室里,并远离有病毒潜伏来源的果园2km以上。(2)组培保存。由组织培养方法获得的无病毒原种可以保留在瓶内继代培养。如果需用接穗,可以扩繁几代,移至田间。

nlc202309011721

2.4.2病毒检测无病毒原种树每5年应进行1次病毒检测,发现问题即剔除。检测机构要将病毒检测结果报告主管部门。

30生产单位母本园的建立、病毒检测及档案记载

3.1苹果无病毒母本园的建立

园地应选择未曾栽植过果树的地段,且与一般果树或苗木相距50m以上,与普通仁果类、核果类果园和苗圃距离应大于100m(GB/T12943-2007)。建园前按无病毒苹果品种采穗圃、砧木采种园和无性系砧木压条圃进行区划。设计好排灌系统、道路、建筑物等,并进行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母本树的栽植技术与一般生产园相同。

无病毒苹果品种采穗圃:母本树由无病毒原种保存圃提供,明确记载品种,引进品种外文名称、品系、株系、砧木、原母株株系、引进单位、来源、时间、脱毒、病毒检测的单位、时间。按品种、株系成行栽植,行距4~5m,株距3~4m。同一株系按顺序编号,栽植在一起,定植后绘制采穗圃各品种、品系、株系分布图,并做好标记,不得混杂。要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树势健壮,每年产生一定数量充实的接穗,同时亦要求正常结果,以观察果实的园艺性状。

苹果无病毒砧木采种园:砧木种类按各苹果产区适用的砧木确定。所用种子必须从无病毒母株上采集。

苹果无病毒无性系砧木压条圃:母本树来源于无病毒原种保存圃,栽植母本树之前应进行土壤消毒,防止线虫和根癌病危害。并要每年平茬,保持从基部萌生枝条的能力。无性系砧木繁殖方法有垂直压条和水平压条等,其方法与普通砧木苗相同。无病毒无性系砧木压条圃只提供无性砧木自根苗和用作中间砧的接穗,不允许在压条圃嫁接。

3.2苹果无病毒母本园的病毒检测

凡发现母本树有显性病毒症状,应立即拨除消毒。每5年随机抽样进行潜隐性病毒检测1次,一旦发现病毒症状,应立即淘汰。母本树登记1次有效期为5年。

3.3建立苹果无病毒母本园的技术档案

每年记载各品种、株系的生长量,(干周、树高、枝展、新梢生长量)、始花、始果年龄、产量、果实大小、色泽等,逐年记载,不得间断和遗漏。记录母本园向外提供的’苹果品种接穗、无性系砧木苗、砧木种子、种类、品种(或类型)、数量和接收单位。

4苗木繁育

4.1苗圃的建立

选择的苗圃地应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酸碱度适中,距一般苹果、梨园或一般生产性苗圃50m以上,5年没有种植过苹果树、梨树或繁育过苹果苗、梨苗,交通方便的地方。

4.2苗圃规划和建设

苗圃规划应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划分为若干小区。规划出实生苗播种区、无性系砧木繁殖区、成苗培养区以及休闲区等。并按规划设计出各级道路、排灌系统,并统筹安排,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以及增施有机肥。

4.3实生砧木培育

砧木种子必须采自无病毒砧木采种园或经病毒检测确认无病毒的种子。秋季或早春播种。播前每667m2施有机肥2500~3000kg、磷肥100kg,深翻土地,平整作畦,施用杀菌剂和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方法和田间管理与一般生产性苗圃相同。

4.4无性系砧木培育

无性系砧木繁殖材料,必须来自无病毒母本园。繁殖方法:(1)直接从无病毒母本园引进无性系砧木自根苗,经过一年集中培育,秋季嫁接栽培品种;(2)从无病毒母本园采集无性系砧木种条,嫁接在无病毒的实生砧木上,准备培养中间砧木,然后再嫁接无毒品种接穗;(3)用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无病毒无性系砧木。

4.5嫁接苗的管理

4.5.1接穗的采集接穗必须从无病毒苹果品种采穗圃采集,剪下的接穗立即剪去叶片,按株分扎成捆,并登记母本树的品种(品系)名称及采集时间。

4.5.2嫁接秋季采用芽接法,春季采用枝接法,接后要按品种、品系分别记载。补接时,必须保证与原来嫁接的母株相同,否则不予补接。

(收稿日期:2011-12-14)

绿色食品花菜生产技术规程 篇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花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肥料和农药使用原则、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等措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__________________共最新版适用于本标准。

NY/T393-200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00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391-2000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746

绿色食品 甘蓝类蔬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保护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寒冷、高温、多雨季节,人为创造适宜植物生长发育的微环境所采用的设施,包括塑料大棚、塑料小棚、防雨遮阳防虫棚等。

3.2四季种

15-17℃条件下即可发育花球的品种 4.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和壤土、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并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5.生产技术 5.1栽培季节 5.1.1春花菜

初冬育苗,冬春定植,初夏收获。5.1.2秋花菜

夏育苗,夏秋定植,秋冬收获。5.2品种选择

应选择抗病虫、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1316715.4中杂交种二级以上要求,不使用转基因种子。

春花菜要特别注重选择在15-17℃条件下即可发育发球的四季种。秋花菜中,早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40天气60天的耐热、耐湿品种;中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70-90天的抗湿热能力强的品种;晚熟品种要选择从定植至采收100-120天的抗湿、抗寒、耐贮藏的品种。

5.3育苗

5.3.1播种前的准备 5.3.1.1育苗方式

根据栽培季节可在保护设施中或露地育苗,冬季采用塑料大棚育苗。夏季采用防雨遮阳防虫棚。

5.3.1.2营养土

选用近三年来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土壤作苗床,每66.7m2苗床施用腐熟人·畜粪肥250kg反复翻倒均匀待播。

5.3.2播种 5.3.2.1播种期

春花菜在11月上、中旬播种;秋花菜早熟种6月中下旬播种,苗龄25天;中熟种6月下旬到7月上旬播种,苗龄30-35天;晚熟种7月份播种,苗龄35-60天。

5.3.2.2播种量

一般每667m2栽培面积育苗用种量30-60kg。5.3.2.3播种方法

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土表面,覆土0.6cm左右。夏季播种前,可将种子浸在冷凉水中1小时左右,然后捞出晾干后即可播种。

5.3.3苗期管理 5.3.3.1及时间苗和分苗

当幼苗2叶心时,要及时间苗;苗长到3叶-4叶时分苗,行株距约7-10cm,边分苗,边浇水,边遮荫。

5.3.3.2分苗后管理

分苗活棵后,床土不干不浇水,洪水宜浇小水。冬季能苗定植前7??低温炼苗。夏秋育苗,要防止床土过干,也要在雨后及时排除苗床内积水。

5.3.4壮苗标准

植株节间短,苗龄30-60天,5-6张叶(早熟种苗龄20-25天,4-6张叶),叶柄较短,叶片肥厚,植株大小均匀,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5.4定植 5.4.1定植前准备 5.4.1.1施肥整地

结合整地,每667m2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3000kg,均匀撒施,与土壤混匀,耙细作畦。

5.4.1.2定植时间

春花菜12月中下旬定植;秋花菜早熟品种7月中下旬定植;中熟品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晚熟品种8月中下旬。

5.4.3定植密度

一般每667m2栽植早熟品种3000株,中熟品种2500株,晚熟品种2000株。

5.5定植后管理 5.5.1水分管理

花菜不耐涝,但在封行前后、花球生长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

5.5.2肥料管理

当花蕾直径达2-3cm时,每667m2追施尿素10kg。5.5.3中耕除草

定植后及植株封行前,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除草培土。5.5.4保护花球

当花球露出时,将花球附近1-2个叶片折向、覆盖花球,保护花球。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害

病害以猝倒病、霜霉病、黑班病为主;虫害以小菜蛾、菜青虫、蚜虫为主。

6.2病虫害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将有害生物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水平以下,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花菜的目的。

6.3农业防治

实行3-4年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创造适宜的生育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施用无害化的有机肥,适当少施化肥;在采收后将残枝败叶和杂草及时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6.4物理防治

用黄??诱杀蚜虫、粉虱等小飞虫;防虫网密封阻止害虫迁入;用诱虫灯诱杀??虫。6.5生物防治

保护剂用无敌,防治病虫害。使用苦参碱等生物虫药,防治病虫害。

6.6化学防治

严格执行NY/T393-2000农药使用准则 7.适时采收 7.1采收的标准

花球充分长大,表面圆正,边缘尚未散开。产品质量应符合NY/T746的要求。

7.2采收时间

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采收。8.包装、运输 8.1包装

花菜采收后,清除田间采收时所带泥土,提高商品价值,按花球的大小和坚实度进行分级包装。

8.2标签

每批产品所用的包装一致。单位质量一致,包装注明产品名称、商标、生产单位名称、地址、产地、净重量、包装日期、安全认证标志和认证号等,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8.3运输

运输时要轻装、轻卸,防机械损伤;防冻、防晒、防雨淋,通风散热,无污染。

东台市如意蔬菜专业合作社

苹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篇5

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8200万亩以上,占全国22.6%,总产占全国27.1%。小麦安全生产关系到河南及全国人民健康问题。小麦病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障碍因子,每年发生面积1.3亿亩次,大流行年达2亿亩次以上,随着秸秆还田力度加大,小麦病害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尤其是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等土传病害及锈病、赤霉病等,发生面积越来越大,化学农药是使用量越来越多,对小麦品质、人畜安全、环境等都带来直接威胁。

为了贯彻落实农业部提出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要求,最大程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单纯依赖化学防治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探索制订出适合河南省的小麦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迫在眉睫。此地方标准就是在此形势下制订完成的,具有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绿色高效等优点,能有效推动我省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标准化,指导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组织及广大农民群众,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态等环境友好型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此标准的出台,将给群众提供一套操作性强、安全有效的小麦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面粉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保障面粉质量安全,促进面粉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应用,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2018年7月,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了制定河南省地方标准《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任务(豫质监标发[2018]236号《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河南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附件中,立项编号:20181210058)。

本标准的编制,旨在制定出我省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利用天敌、修复农田自身功能,生产出优质绿色面粉。

2016年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加国家科技部下达的“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课题编号2016YFD0300710)项目中“粮食主产区主要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策略和技术规程”子课题的研发工作。其中,河南省站承担“黄淮海小麦玉米种植区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与防治策略研究”专项,制定河南省小麦、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地方标准,是项目主要内容之一。2016-2018年,通过查询文献资料,试验示范,集成组装了小麦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在安阳县、博爱县、清丰县、淮阳县、民权县、建安区、西平县、镇平县等8个县区示范应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获得了大量试验研究数据,为编制该地方标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编制过程

2016年项目正式启动后,我们即组织专家成立了课题协作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确定在8个县具体实施。从2016年麦播开始,在各示范点内安排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单项试验,2017年继续进行,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优化筛选、集成组装,形成了一套初步的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2018年初,省植保站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大量调研和资料整理工作,结合2016、2017年的示范区结果,起草了该标准草稿,2018年3月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提出了标准立项申请并经省农业厅审定上报,5月份进行了立项评估工作,7月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正式立项,2018年8--10月,省植保站组织全省小麦植保、农技、栽培等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在《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草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田间试验、专家研讨,确定“种植抗耐病品种、采取农业措施、搞好健身栽培、实行药剂拌种、中后期科学使用高效低毒药剂”为小麦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核心内容。

(一)种植抗耐病品种。是病害防治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根据目前我省生产上主推的小麦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结合病害大发生年各地田间实际调查情况,同时参考“豫北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B 41/T 871—2013)”和省植保站近几年印发的“河南省2017年小麦播种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我们向各地推荐了一批抗(耐)病性较好、且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供选择使用。

(二)农业防治措施。深耕松土、清洁田园、精量播种、加强水肥管理,搞好健身栽培等农业措施,可以确保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对病害的抗性,大大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另外,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加速,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病虫害统防统治势在必行,而实行宽窄行种植,为大型施药机械后期进地留作业行,是必须推广的栽培措施,也是各地的成功经验。

许昌市是我省小麦孢囊线虫发生最早和发生比较严重的地区,近年来他们在生产中试验筛选出播后镇压土壤的方法来减轻病害发生,非常经济有效,得到专家认可并已在生产上推广。

(三)免疫诱抗技术。氨基寡糖素、海岛素、碧护等免疫诱抗剂连续多年在我省南北麦区多地做试验示范,结果证明在小麦拌种及喷雾防治时加入免疫诱抗剂,能显著提高小麦自身的免疫力和防卫反应,增强对病原菌的抗性,是农业部主推的一项先进的实用技术。

(四)关于科学用药。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病害应急控制最关键的技术措施,特别是在病害大流行年更是如此。我们在此方面重点遵循几个原则:一是推荐的农药品种必须经过农业部正式在小麦上登记;二是在生产上优先使用生物制剂,推荐的化学农药必须高效低毒残效期短,不会造成农药残留;三是在使用方法上,优先推荐药剂拌种,中后期如使用农药防治,要求严格按照防治指标进行施药,且注意安全间隔期,避免增加施药次数,盲目提高农药使用量;四是推荐的农药品种和使用技术均在我省多年多地经过试验筛选和田间验证,效果明显。

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主要依据的技术规范(国标和行标)如下: GB/T 1351 小麦

GB/T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T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7412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443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NY/T 1923 背负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NY/T 3015 机动植保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六、标准实施的建议

本标准制定了小麦全生育期的主要病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合理用药等方法,目前我省还没有小麦病害绿色防控技术标准。

病害的绿色防控是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强调的是生态的、生物的和物理的方法,这些方法面积越大效果越明显,所以建议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的面积要在100×667m以上,且连片种植。

苹果绿色种植技术规程 篇6

编制说明

一、目的意义

黄尾鲴是一种中小型淡水鱼类。在我国的长江、珠江、闽江及闽东南各溪流均有分布。由于其具有肉厚、质实,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易捕捞,饲养简易、病害少等特点,并且该鱼以附生藻类、水底腐殖质和高等水生植物的碎屑为食,对饲料要求不高的特点,它已成为当前水产养殖品种结构调整中首选的优良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以,黄尾鲴的野生资源锐减,导致市场供不应求,促进了人工养殖的迅速发展。

黄尾鲴的主要养殖区域为我省的宜春地区,以池塘、水库混养和套养为主,其养殖产量较低,为了进一步提高池塘、水库黄尾鲴商品鱼的产量,以及便于基层渔民掌握黄尾鯝池塘主养、水库混养高产增效新技术、新模式,提高黄尾鯝产品档次和养殖附加值,增加渔农民收入,促进江西水产养殖业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二、任务来源

《绿色食品 鄱阳湖黄尾鯝养殖技术规程》由江西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由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黄尾密鲴良种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2014BBF60036)项目经费资助,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萍乡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萍乡市渔业局联合编制完成。

三、编制过程及编制依据

《绿色食品 鄱阳湖黄尾鯝养殖技术规程》是以生产出优质、高产、绿色水产品为主要目标,根据黄尾鯝养殖生产技术要素进行编制。编制的主要内容为黄尾鯝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饲养管理、病害防治、档案记录、产品质量及商品鱼收获。主要试验数据和相关参数来源于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黄尾密鲴良种选育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鄱阳湖区湖泊养殖容量及生态增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所开展的黄尾鯝养殖试验、示范,并查阅和参考了关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主要参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NY/T 842 绿色食品 鱼;SC/T 0004水产养殖

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绿色食品 鄱阳湖黄尾鯝养殖技术规程》初稿形成至形成送审稿,内容所涉及的黄尾鯝池塘主养及水库混养技术在省内的萍乡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萍乡市高楼水库(2015年~2016年)等多个地点进行试验、示范。期间参考了有关标准,在各试验示范基地广泛地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咨询了有关专家和省内外同行,经多次修改和不断完善本标准,最终形成了送审稿。

四、结束语

黄尾鯝是江西池塘养殖的优良养殖品种,也是我省人民群众优质鱼肉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市场消费量巨大。为了引导和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黄尾鯝养殖业,提高黄尾鯝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促进我省农民增收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由江西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萍乡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萍乡市渔业局联合起草的《绿色食品 鄱阳湖黄尾鯝养殖技术规程》送审稿编制终于完成。该项技术规程在黄尾鯝养殖上应用后,将会使江西池塘主养黄尾鯝实现规范化生产,做到有标可依,从而促进江西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和绿色水产品的高效开发,有力保障江西省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因水平有限,所提供的送审稿可能存在不妥甚至谬误之处,恳求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绿色食品 鄱阳湖黄尾鯝养殖技术规程》标准起草组

主要编写人员:章海鑫、张燕萍、崔璀、刘志放、傅义龙、杨磊、范鸿潮 执笔:章海鑫

绿色食品谷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篇7

1. 产地环境

绿色食品谷子的生产基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 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主干线, 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 同时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和水等各项环境监测指标的综合污染指数均不得超过1。

2. 选地选茬

谷子耐旱, 忌重茬, 坡梁旱地和水地均可种植, 前茬以豆类、瓜类、马铃薯为好, 玉米次之。

3. 整地施肥

秋深耕20 cm以上, 结合耕翻每0.067 h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4 000 kg。早春土壤刚解冻立即顶凌耙耱, 破除板结, 耕后带耙, 蓄墒保墒, 播前2~3 d, 浅犁塌墒, 打碎坷垃, 播前镇压提墒。禁止使用未经国家和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或生物肥料, 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4. 选用优种

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品种, 如晋谷21号、晋谷29号等。

5. 种子处理

(1) 晒种:播种前15 d左右, 选择晴天, 将谷种薄薄摊开2~3 cm厚, 暴晒2~3 d。

(2) 拌种:100 kg种子用体积分数为35%的瑞毒霉拌种剂200~300 g。

6. 播种

(1) 播种期:一般在5月上中旬。

(2) 播种深度:3~5 cm, 土壤墒情好的可适当浅些, 墒情差的可适当深些, 早播可深些, 晚播可浅些。

7. 播种方式

耧播或机播。

8. 播量

每0.067 hm2用0.5~1 kg。

9. 施种肥

每0.067 hm2用3 kg磷酸二铵或尿素作种肥, 在播种时随种子施在沟内, 如果土壤干旱, 可不施或少施种肥, 同时将种子与肥料适当分开。

1 0. 田间管理

(1) 砘压 (1) 播种后随砘压, 能增加地表含水量, 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 (2) 幼苗顶土时砘压, 压碎坷垃, 踏实土壤, 防止“悬苗”和“烧尖”。 (3) 播后遇雨镇压, 破除地表板结, 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 谷苗1~3叶期用砘顺垄压苗, 能控上促下, 起到蹲苗作用。

(2) 间苗、定苗出苗后发现缺苗, 应及早进行浸种催芽补种。3~4片叶间苗, 6~7片叶定苗。

(3) 留苗密度高水肥地每0.067 hm2留苗3万~3.5万株;肥沃旱地每0.067hm2留苗2.5万~3万株;坡梁旱地每0.067 hm2留苗1.5万~2万株。

(4) 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结合定苗浅锄, 围土稳苗;苗高25~30 cm时, 深锄、细锄, 深度5~7 cm, 苗高50 cm时, 中耕培土、防止倒伏。

(5) 浇水旱地谷子通过适期播种赶雨季, 满足谷子对水分的需求。水地谷子拔节期浇1水, 起壮秆、促大穗、增粒数的作用;孕穗抽穗期为需水临界期, 浇水防止“卡脖旱”。

(6) 追肥拔节期每0.067 hm2追施尿素10 kg, 有灌溉条件的谷田, 追肥要结合浇水, 拔节期轻浇, 孕穗期重浇。

1 1. 适时收获

颖壳变黄, 谷穗断青, 籽粒变硬, 即可收获, 收获后在场上堆积3~5 d再切穗脱粒, 可增加粒重。

1 2.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采用抗病品种, 以栽培防治为重点, 物理、化学防治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1) 栽培防治 (1) 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制度。 (2) 冬春彻底刨烧谷茬, 及时处理谷草, 消灭谷茬、谷草中越冬的粟灰螟、粟茎跳甲幼虫。 (3) 在间苗、定苗时, 结合中耕拔除、烧毁发病株, 控制虫害扩散。 (4) 适期晚播, 避开螟蛾羽化产卵盛期。 (5) 播后覆土不要过厚, 利用谷苗早出土, 减少发病。

(2) 药剂防治 (1) 白发病防治:100 kg种子用体积分数为35%的瑞毒霉拌种剂200~300 g。 (2) 粟灰螟防治:在幼虫3龄前, 每0.067 hm2用体积分数为90%的晶体敌百虫100 g液喷雾防治 (距收获前15d) 。

(3) 物理防治利用黏虫成虫的趋化性, 用糖醋液诱杀黏虫成虫, 或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二代成虫数量上升时, 用杨树枝把或谷草把诱蛾产卵, 每天日出前用扑虫网套住树枝将虫振落于网内杀死。每0.067 hm2插设2~3个杨树枝把或谷草把, 5 d更换1次。

绿色优质苹果生产技术 篇8

生产绿色苹果的基地应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基地的大气、土壤、灌溉用水应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监测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新建苹果园要因地制宜,实行矮化密植栽培,以南北行向为佳,一般株行距为3米×4米,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品种,定植时应选一级优质壮苗。

二、土肥水管理

1. 土壤管理 春、秋季均可进行深翻,一般以秋季深翻为主,在果实采收后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度在50厘米以上,但注意不要伤及粗根、大根。土壤深翻常用方法有扩穴深翻、隔行隔株深翻和全园深翻。

2. 施肥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果园实行配方施肥。幼龄树和结果期树氮、磷、钾比例分别为2∶2∶1和2∶1∶2。施用的农家肥必须经过高温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新型肥料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登记认证后方可使用。禁止使用的肥料有氯化钾、硝态氮肥、城市垃圾、工厂废料堆积形成的有机肥,以及受过化学污染的各种肥料。

①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多在秋季采果后结合深翻及时施入,基肥用量要达到全生育期施肥量的80%以上。幼龄树每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左右,结果期树株施60~70千克农家肥及1千克尿素等化肥。采用条状沟施、放射状沟施或环状沟施法。

②追肥。幼龄树定植当年,当新梢长至10厘米长时,结合浇水每株追施尿素或碳酸氢铵0.2~0.5千克,施后浇足水。盛果期树,在萌芽前、落花后及果实膨大期各追1次肥,前期以氮、磷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具体施肥量视树势、挂果量和土壤肥力等而定。幼树在生长季节叶面喷尿素1次、磷酸二氢钾液2~3次,浓度均为0.3%~0.5%,每次间隔15天。盛果期树每年叶面喷肥5~6次,每次间隔15~20天,生长前期叶面喷0.3%尿素液1次,果实速长期叶面喷0.3%~0.5%磷酸二氢钾液2次,喷500倍的光合微肥1次或3%~10%草木灰浸出液1次,果实采收后喷1次0.3%尿素液。

3. 水分管理 浇水的水质应达到国家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每年浇水的主要时间在萌芽前、落花后、果实膨大期、土壤封冻前。生长前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田间持水量为70%~80%,花芽分化临界期保持在60%左右。阴雨季节还应做好排涝工作,防止果园内积水。

另外,还可通过果园覆草、生草的方式,达到增肥、改良土壤及改善果园小气候的目的。

三、修剪

整形修剪的原则是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新定植苹果园采用细长纺锤形、开心形等。树高控制在2.8米左右,干高70厘米。幼树以树形培养为主,兼顾结果。盛果期树应培养理想枝组结构,大枝组10%左右,中小枝组90%左右,要求枝组丰满而不密,枝条粗壮有力,使果实着生在主枝两侧健壮的小枝组上。修剪主要应用“四季修剪”技术,结果期树每亩枝量控制在6.5万左右,长、中、短枝比例为1∶5∶8,枝果比为6~8∶1,叶果比为50~60∶1。

四、花果管理

1. 提高坐果率 对自然坐果率低的品种,应配备花粉量大、亲和力强的品种作为授粉树,在中心花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花期喷0.2%硼砂+0.3%尿素液,可提高坐果率。

2.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应尽早进行,每隔20厘米左右保留1个花序,多余花序全部疏除;每立方米树冠留15~20个果。

3. 果实套袋 套袋在6月上中旬生理落果结束,疏果定果以后进行,套袋前1~3天全面细致喷布1次杀虫、杀菌剂,然后选用双层优质果袋进行套袋。摘袋在采果前30天左右,选择晴天上午8~11时或下午5时后进行,阴雨天不宜摘袋。

4. 摘叶 在去袋后4~5天,先摘除贴近果实的遮阴叶片,包括发黄叶、小叶、薄叶,将冠下冠内果实周围5~10厘米范围内叶片全部摘除,摘叶量以控制在总叶量的15%以内为宜。摘叶时要保留叶柄,以免伤害芽体。

5. 转果摘叶5~6天后,在中午和下午用手轻轻托住果实转动160~180度,将阴面转向阳面,使其腹背见光,增加着色。自由垂悬果在转果后用透明胶条固定。

6. 铺膜 果实开始着色时,在树冠下铺白色或银色反光膜。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采用农业、生物、物理等防治方法。在采用化学防治时,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允许使用部分低毒、低残留农药,但每种药剂每年只能使用1次(这类药剂包括氯氰菊酯、螨死净等),且必须严格按规定的浓度、时期使用。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期间隔应在30天左右。

六、适时采收

不同品种采收时间不一致,应在品种的最佳采收期采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带果柄采摘,避免碰压伤。采收后根据果实的大小、色泽等分级包装。

上一篇:劳动保障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下一篇:【热门】童年记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