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诗歌

2024-08-23

记念刘和珍君诗歌(通用8篇)

记念刘和珍君诗歌 篇1

讲课教师平遥三中 李国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明确人物形象,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3、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第一课时(本节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二、资料链接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4)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文章总体思路(读·研)

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读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帅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乎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研习(研·点)

1、理清三、四、五部分的思路 问题设计:

A、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并找出文中的依据。——明确: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热爱祖国的青年学生。她善良温柔,渴求真理,向往革命,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嫉恶如仇,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斗争,勇赴国难,不怕牺牲。B、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抨击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五、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六、拓展练习(练)

请为刘和珍写一篇颁奖词100字 例文:屠呦呦 莫言

革其成就带来重大变

§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疾寄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这也能解释它在对抗严重疟疾上的强力功效。青蒿素对遭受严重寄生虫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研究成果对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这一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七、感悟提升(悟)§ 抗战胜利70周年 § 国庆节 § 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

记念刘和珍君诗歌 篇2

孙绍振教授在作报告

收入鲁迅的杂文集的散文, 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 抒情之作, 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当然, 收入《朝花夕拾》的文章, 有相当多的温暖的抒情, 表现鲁迅对童年时代周围小人物的宽容甚至热爱, 这样的温情, 除了在怀旧文章往往出现, 在杂文中, 多为社会文明的批判, 以冷峻为主, 温情是很少的, 然而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解读文章, 不胜枚举, 但是, 质量普遍较低。钱理群先生指出其原因, 就是过份把文章当作社会历史的反映 (见钱先生的《从文字到电影场景的转换》) , 我想与此相关, 还有一点, 就是对文本的抒情特点缺乏直接的分析。在此类解读文章中, 抒情就是抒情, 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其实, 真正要把鲁迅这篇文章的好处弄清楚, 非得从它抒情的特点分析不可。关键是不要以为抒情文章都是一样的, 鲁迅这篇文章的抒情, 有不同于其它抒情文章之处, 就在于, 这里的抒情, 是杂文式的抒情。

抒情, 顾名思义, 也就是把感情抒发出来。如果是在诗歌里, 当时的诗坛, 是崇尚“强烈的感情自然流泻的 (这是英国浪漫派华滋华斯的主张, 原文是:For all good poetry i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故五四诗人常把感情强化, 极化) 。但是, 在鲁迅的文章开头, 似乎并不把感情作强化宣泄, 而是某种程度的弱化, 尽可能的收敛。

鲁迅对刘和珍的死是很悲愤的, 为文就是要记念刘和珍, 思绪滔滔。但是, 不同于《朝花夕拾》, 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就是不善的行为举止, 也可成为带着诙谐的亲切回忆。本文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 战斗性就不能不渗透在抒情性之中。但是, 作为杂文, 鲁迅一方面追求的是深邃、犀利, 另一方面, 作为艺术, 又不能尽情直遂, 一览无余, 藏匿锋芒, 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 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 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

文章一开头, 他明显避免直接流泻自己的感情, 不是把自己一腔悲愤倾泻出来, 而是尽量抑制。鲁迅不屑于浪漫新诗那种感情倾泻之美, 而是散文的情感抑制之美, 因抑制而深沉之美。当有人建议“写一点东西”记念死者的时候, 他并没有说, 这正合我意, 而是感觉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死者并无在天之灵, 并不能因而得多少安慰, 写了也“于死者毫不相干”。对死者无补, 对生者该有价值了罢, 然而, 鲁迅说, 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这里正面表现的似乎并不是愤怒, 而是无奈, 于事无补, 似乎很消极的样子。这显然不是感情的全部, 仅仅是他感情的表层, 或者说内在感情相反的一种外部效果, 显示内部悲愤如此强烈, 以致一般的抒写不足以显其志。

鲁迅反反复复抒写的感情, 从性质上来说, 是悲痛、悲愤、悲凉和悲哀的郁积。从表现形式来说, 力避尽情直遂, 情思在曲折中展现。这种曲折还是多重的, 写得沉郁顿挫, 回肠荡气, 文章开头这一段只是情思的序曲, 极尽欲扬先抑之能事。

其一, 感情本来是十分深厚的, 但是, 鲁迅却不惜用类似无情的字眼来形容:一是“无话可说”, 二是“沉默”。“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太黑暗, 太凶残, 难以相信, 无从表达;又因为, 心情的郁闷, 情感的压抑, 无以言表。

其二, 鲁迅反复强调痛苦不单纯, 而是很复杂的, 首先, 对于反动军阀政府, 难以置信的凶残, 其次是, 对反动文人谣言的卑劣, 再次是, 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 用自己沉重的惭愧, 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

其三, 期待着“忘却的救主”。这是鲁迅式的反语。不正面写回忆清醒的痛苦, 而写忘却的轻松。“忘却”而成为“救主”, 说明不忘却如何之痛楚。这里的“忘却”, 后来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 又成为立意的关键, 从反面显示了回忆之痛, 不堪承受其沉重。内在的悲愤越是感到深沉, 表层的知觉越是追求解脱。

其四, 这种悲愤情感的复杂、丰富, 以极其矛盾为特点, 先是写与不写, 有话与无话, 忘却是最轻松的了, 可是又很惭愧, 然而惭愧又很沉重, 因为沉重而无以言说, 沉默。然而, 沉默者又正在为文。哀痛为文是庄重的, 而作为献祭却是“菲薄”的。在忘却的救主到来之时, 为文记念也就成为想忘却又不能忘却的理由。这样的悲愤, 就不但矛盾, 而且在逻辑上非常曲折。这样丰富曲折的感情, 如果用直接流泻的办法来表现, 只能单纯地强化, 只能把情感简单化。

如果孤立地看鲁迅这篇文章, 其情感特点, 还不够清晰的话, 不妨把与周作人同样纪念“三一八”的文章拿来比较一下。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在立场上, 和鲁迅并没有太大的分岐。在情感的抒写上, 也相当节制。同样哀悼自己学生的周作人, 比之鲁迅更加回避激情, 也是在散文中追求情感的节制和凝重。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 要理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他感到, 哀悼是“无用”的, 甚至说, 这些烈士是“白死”。“切责段棋瑞贾德耀, 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 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 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 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交涉结果一定要比沪案坏得多, 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 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 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当代读者可能感到周作人这里的“白死”太无情了。但是, 一来, 他和鲁迅一样, 是反对学生游行的, 都认为游行的风险甚至牺牲的代价太大。二来, 所谓“白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对和军阀政府的谈判的绝望。正面写死者入殓, 也只是看见死者的面容“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 “不禁觉得十分可哀”, 封棺的时候, 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 “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 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当时的周作人, 还没有堕落为汉奸。他的散文以苦涩为特点, 甜蜜的抒情, 与他的风格是绝对不相容的。一般的情感, 他都要抑制的, 何况是激情。两个散文大师, 似乎在抑制激情方面有一种默契。

但是, 周作人的节制情感, 有矛盾, 不及鲁迅的深沉, 历来论者多以周作人的文风“苦涩”, 属于五四散文的另类风格, 与鲁迅并列, 不分轩轾, 但是, 后世的读者, 更多欣赏鲁迅, 对周作人的文风相当隔膜, 也是不争的事实。我想其中原因, 可能是他的情绪不及鲁迅丰富、矛盾和曲折。

鲁迅的丰富就在于, 思绪总是处于矛盾之中, 一方面是强调忘却的轻松, 不忘却的沉重。可是, 另一方面, 又强调不忘却, 正视现实的惨烈, 不但是哀痛的, 而且是幸福的。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优于周作人, 除了在于情感曲折深沉方面, 还须一个重要方面, 那就是“直面淋漓的鲜血”。周作人的文风苦涩, 并不是偶然地回避淋漓的鲜血, 而鲁迅的正视, 展示了他抒情的另一个空间, 那就是感情渗入叙事之中。以叙事的惨烈, 隐含情感的强烈:鲁迅并不赞成游行的方式, 连许广平去游行, 他都并不是很支持的, 但, 血案发生后, 他的感情, 一再抑制。他并没有身临其境, 却以描绘的现场感, 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

自然, 请愿而已, 稍有人心者, 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肺, 已是致命的创伤, 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 中了四弹, 其一是手枪, 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 也被击, 弹从左肩入, 穿胸偏右出, 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 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于是死掉了。

表面上是简略的叙述, 带着新闻报导的客观姿态, 但是, 鲁迅选择的细节是很雄辩性的, 廖廖几个, 就表现了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从背部入”说明, 并不是向前冲击, 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中了四弹”, 而且是“手枪”, 说明后面的三弹, 是近距离对已经受伤者的虐杀。特别是, 对施援者的射击, 对尚未死亡的女性, “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 终于导致死亡。这就把新闻报导的摘录, 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 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 没有直接的判断, 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在此基础上, 鲁迅开始了难得的直接抒情: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 这是真的,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 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 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就是在直接抒情之中, 也表现出鲁迅情感的深邃。“这是真的”, “有尸骸为证”, 好像是多余的, 既然已经引用了, 还要加上这一句, 说明自己难以置信又不能不相信。这里, 不但有正面的揭露, 而且有反讽:如“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怎样的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鲁迅的深邃不但由于抒情, 而且在抒情基础上, 提炼象征的形象:“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前面的细节, 毕竟是细节, 毕竟是个别的场景, 而到这里, 就变成了普遍现实和历史的象征。所谓象征, 第一, 是形象的总体代表, 不但把前面的细节统一起来, 而且把具体场景以外, 不但是此时, 而且是异时的, 不但是中国的, 而且是外国的, 凝聚到这个统一的形象中:一方面是“脸上有着血污”, 一方面是自得地“昂起头来”。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显得有概括力度。第二, 象征不但是情感的, 而且是思想的载体, 是思想的升华。

从这里, 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鲁迅情思脉络的曲折进程:1.是情感的压抑, 无以言表。2.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 用自己沉重的惭愧, 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3.期待“忘却”成为“救主”, 提示不忘却如何之痛楚。4.在肯定“忘却”为救主之时, 却为文记念, 表明想忘却又不能忘却。全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忘却。这时正面进入文章的主题。5.不忘却就正视现实的淋漓的鲜血, 这当然是哀痛的, 但是更是“幸福”的。6.转入直接抒情, 然而却用了叙事的手法, 悲歌与颂歌交织。7.再转入抒情, 又有反讽, 把描述转化为象征。8.最后又回归到抒情, 然而抒情变成了哲理的格言。也就是在情感脉络的最后的转折, 把情感与理性结合起来: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这可以说是鲁迅的直接抒情, 这种正面的抒情, 然而其中又有某种理性, 那就是从中理解了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 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这里是感情的高涨, 还不是感情的高潮:

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

这就不完全是感情, 而且有哲理了。这里的哲理, 不是一般的哲理, 一般的哲理, 是单纯的, 而这里的哲理, 是双重的。一方面是, 沉默和爆发的矛盾和转化, 另一方面是爆发和灭亡的矛盾和转化。从全文来说, 这里的关键词发生重大的转化, 如果可以说前面的文章的主关键词是“沉默”的话, 而这里变成了“爆发”。以“爆发”为中心, 向消极一方, 是“沉默”、“灭亡”, 向积极一方, 则是“灭亡”的反面。这是思想的转化, 同时, 又是文章脉络转折。这种转折的过程, 正是全文的意脉流贯, 是曲折中显深邃, 在曲折中显示艺术手段的丰富。然而, 到这里, 转折还不是最高潮。文章的最后, 还有进一步升华: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 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 将更奋然而前行。

这显然又是抒情了, 这种抒情有一点浪漫, 有一点夸张, 甚至有一点鼓动性。这在鲁迅的文章中, 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 这种鼓动性, 并不像左翼文学中的标语口号那样粗暴, 而鲁迅的悲歌与颂歌水乳交融, 在转折之后, 还有转折, 在曲折之后, 还有曲折。

呜呼, 我说不出话, 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篇3

《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课的精读课文,也是2010级高一师生初次面对新课改所涉及的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融写人、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鲁迅先生的散文力作。先生以“记念刘和珍君”为切口,实则意在评述“三一八”事变。事变始末千头万绪,作家巧妙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以“一斑”而窥“全豹”,高屋建瓴,实属“匠心独运”。作家创造性地写作,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文章明暗线索交织,以“记念”为明线,“悲愤”之情纵贯全文。刘和珍爱读书,爱同胞,爱学校,爱祖国,却惨遭毒手。鲁迅的“爱”深沉而博大,具体体现是——关注革命前途,关爱进步青年,盛赞勇毅精神,痛心群众徒手请愿“府门喋血”,哀痛青年学子英年早逝,指导革命青年汲取血的教训;怨怒国人麻木健忘,戳穿“恶意闲人”阴险论调和无耻谎言,展露刽子手的狰狞面孔和主奴间的反动本性,矛头直刺反动当局,悲愤之情溢于言表;文末号召“真的猛士”奋然前行,格调高昂地收束全文。

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披文以入情”,也就是把握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

这是一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范文。

二、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对散文欣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具体赏析的方法却很模糊,老师需要在上本单元(或本课)前切实加以适当的复习指导:熟读教材——明确线索——把握内容——弄清结构——领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熟读教材易,明线索、理结构难;把握课文内容易,体悟思想、情感,习得方法、技能难。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据此学情,依照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多角度、多层面把握鲁迅散文《记》的深刻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将习惯慢慢地转化为能力。提高语言的感悟力、筛选及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刘和珍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敢果决的精神。

4.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步学会梳理、积累、运用语文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说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领悟文章内容及深刻内涵;

说难点

夹叙夹议的方法;刘和珍精神的理解。

五、教法、学法

散文教学应重视感悟和熏陶。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词句、内容以及情感脉络,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诱导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1.安排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2.汇报自学成果(学生可自由交流,然后举荐学生1人5分钟集中交流)。

(一)新授导入

1.“三一八”惨案是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200多名请愿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它又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耻辱。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的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2.出示一幅足球场上的一张前仆后继的照片和“三一八”惨案中前仆后继的一个场面。

(二)指导“研讨与练习”一,强化重点

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又说“实在无话可说”,文末写到“呜呼,我说不出话”,再找找,结合语境,认真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小结:作者“不说”是假,欲“说”是真。哀痛、愤怒、失望、激赏之情溢于言表。全文以“记念”为明线,通篇贯穿“悲愤”之情,夹叙夹议,形象说理,内涵深刻。

(三)微观探幽,合作学习

以课文四、五部分为例分析,文章中,哪些是“叙”,哪些是“议”,如何做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谈谈这样写的艺术效果(分组讨论回答)。

明确:听说噩耗和流言及遇难详情,是叙;阐明观点(看法),是议。广镜头概写和特写细节相结合,谎言不攻自破,正邪对比、反衬,爱憎分明。

(四)拓展延伸

1.对联: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_____

____。答: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

2.讲讲古今中外“危难之时显身手”,“不苟且偷生”的人和事。

谭嗣同,中国倘要流血,就从我开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藏羚羊,天敌追赶时飞身做桥让孩子逃命。

唐山地震中的父亲,让孩子吮咬破的手指头上的血。

贵州缆车中的父母,双手举起孩子以防孩子被震。

史铁生,双脚残废后终究活下来,而且成为著名作家。

项羽,失败而不偷生,“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苏武、李白等。

(五)作业(课后训练)

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或课外资料,拟写两段(300字)颂扬烈士精神的文字。

教师例文:

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

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

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

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

《记念刘和珍君》 篇4

明确:

“尤”,副词,更加,惨案已使鲁迅感到悲哀,但也许流言家的无耻才真正使鲁迅奋起反击。“出离愤怒”,愤怒到极点,甚至超出极限,无法忍受了。“深味”,深深地体味。“浓黑的悲凉”,“悲凉”可感而不可视,“浓黑”则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悲凉”修饰“浓黑”,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仿佛“悲凉”可感可触可视,而且是极度的悲惨和冰凉。“快意”,感到痛快;“奉献”,恭敬地呈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表示更深入地体会这浓黑的悲凉的“非人间”;二是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三是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因为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血债是一定要以同物来偿还的。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

“直面”,直接面对。面,动词,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以……为哀痛”的人;“幸福者”,“以……为幸福”的人。这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能严肃对待反动统治下的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③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

“已”,时间副词,已经;“尤”,程度副词,更加。两个副词连用,表示强烈的递进语气。“惨象”,已足见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则比刀枪更加阴险。军人凶残,文人嚣张。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御用文人的笔杆,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种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衰亡,以至“默无声息”了。可是横行无忌的杀人者别忘记: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④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这句话用了反语、借代的修辞方法。“伟绩”是指灭绝人性的劣迹;“武功”是指凶残野蛮的暴行。“几缕血痕”借代段政府充当帝国主义走狗对爱国学生的血腥屠杀,“抹杀”则指制造这次惨案的段政府的下劣凶残比“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和“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有过之而无不及。表达了作者对执政府的愤怒、憎恨和嘲讽。

⑤“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

明确:

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段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动摇,说明了请愿,特别是徒手的请愿,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作用却很小。所以作者主张积聚革命的力量,采用更为革命的方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得更大的胜利。

⑥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

《记念刘和珍君》 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时间:约两分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板书:纪念刘和珍君)

二、展示学习目标:(时间:约一分钟)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2、理清文章思路,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三、简介作者并解题(时间:约四分钟)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品有哪些?(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等,展示鲁迅的两首诗。

2.解题:

记:相当于“纪”,并不是另有其意。“纪念”一词说明本文是一篇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而“君”是对人的尊称。

作者写此文绝不是只纪念刘和珍一个人,而是为了赞颂向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那样的爱国青年,揭露敌人的卑劣行径,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因此,《纪念刘和珍君》不是一般的纪念文章,也不详写刘和珍的生平。

四、文章写作背景(时间:约两分钟)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展示几张有关抗议活动以及刘和珍的照片)

五、检查预习(准确读出下列词语)(时间:约两分钟)

徘徊 长歌当哭(dàng)

菲薄 踌躇 桀骜 黯然 噩耗

肆无忌惮 喋血 攒射 屠戮 浸渍 绯红 和蔼 殒身不恤

六、自学指导一:(运用速读法,时间:约五分钟))

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记念性的文章,记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①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②交代写作的缘起。③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合并归纳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表明写作目的(1、2);

第二部分、追忆烈士和惨案真相(3、4、5); 第三部分、总结教训和意义(6、7)。

七、自学指导

二、(运用精读法,时间:约十二分钟))

1、阅读第一(1、2)部分,思考作者的笔触都涉及到了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都抱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爱国青年(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四十余被害的青年、数百死伤者、请愿的群众)

反动势力(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八国联军、中外的杀人者)

中间状态的“庸人”(“无恶意的闲人”)作者态度:爱国青年:沉痛哀悼 热烈颂扬 激励告诫

反动势力:愤怒 控诉 痛斥

中间状态的“庸人”:失望 批评 呼唤 2.品味语句:

a、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结合语境引导分析:鲁迅一向讲究用语简练,但此处为何如此罗嗦 ?三次“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的有三:①悲痛的悼念②愤怒的揭露③沉痛的总结

八、合作释疑(时间:约八分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为什么说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合作)

“真的猛士” 真正勇敢的革命者。

“惨淡的人生” 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哀痛”:是说明真的猛士看到民族的衰亡,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看到爱国志士被杀戮,感到万分哀痛,所以说是“哀痛者”。

同时,他们又为自己能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因而感到莫大的幸福,无论是奋斗还是牺牲都是幸福的。

九、当堂检测:(时间:约八分钟)

背诵文中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十、小结:

写作缘由:祭奠英烈、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十一、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展示学习目标:

1、研习课文第二、三部分,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彰显爱国情怀;

3、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自学指导

一、(运用精读法,时间:约十三分钟)

细读课文第二、三、四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文中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标题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叙,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3、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一、所记念的刘和珍是怎样的人?

想象中的刘和珍—— 桀骜,锋利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 微笑着,很温和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 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 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 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 微笑的,和蔼的

思考:课文中多次写到刘和珍“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蔼的”,这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刘和珍的和蔼、善良、温和更加突出敌人的凶残及反动文人的卑劣,讽刺和揭露了段祺瑞政府的野蛮暴行,体现了作者的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追忆刘和珍事迹:

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善良、温和 毅然预定《莽原》全年------追求进步、渴求真理 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有斗争反抗精神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有斗争反抗精神 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有责任感

向执政府请愿、欣然前往,无端在府门前喋血------有爱国精神献身精神

★总结刘和珍其人:刘和珍:是一个追求真理、敢于反抗、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勇敢坚强、从容善良,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2、明确:顺叙应从刘和珍的生平写起,本文却采用倒叙,从追悼会切入,直奔主题。为全文奠定了悲愤的感情基调。本文标题是“纪念刘和珍君”为什么不采用顺叙,作者从哪里切入的呢?

三、自学指导

二、(时间:八分钟)

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1、把“惨象”与“流言”对举,是什么意思? 明确:“惨象”,即大屠杀,足见反动派的残忍;

“流言”,即御用文人的舆论,比刀枪更让人心悸,足见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

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一武一文,就构成了中国式的专制统治、中国式的白色恐怖。

“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为怒吼”。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2、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

明确:惨象——长期镇压,不敢说话;

流言——不断诽谤,无法说话。

在这野蛮而又严密的专制统治下,民族渐衰至亡,终于“默无声息”了。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后一句是什么复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明确:这是一个选择复句。表达了作者:

1、这不是真正的沉默,而是对反对派造成这种沉默现状的极大愤慨。

2、作者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的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

3、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号召力极强。

四、自学指导三:(时间:三分钟)

读课文第五节,思考品味下面红字的用法。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

1、“赞颂说”—赞颂刘和珍等人的沉勇友爱、临危不惧。

惊心动魄的伟大:

2、“反语说”—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与下文的反语一致。伟绩、武功反语,讽刺了中外反动者对自己的暴力行径沾沾自喜的丑恶嘴脸。

五、合作释疑一(时间:约六分钟)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几个问题:

1、“街市依旧太平”有何深意?

形象地反映了段祺瑞执政府的反动统治并未改变,引出下文对学生请愿活动的评论。

2、“无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在政治上不反动,但是极端冷漠麻木,烈士的鲜血只是他们闲聊的材料。

3、“有恶意的闲人”指的是:

走狗文人。他们造谣、诬蔑,是反动统治者的帮凶。

4、思考:(1)“煤的形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2)把什么比成了什么?(3)煤的形成有什么特点?(4)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有什么特点? 明确:(1)比喻。(2)把“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过程。(3)付出的代价大,收效很小。

(4)历史的每一小步前进,都是建立在人类大量的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

六、合作释疑二(时间:约四分钟)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思考:“依稀”,“微茫”这两个词的含义? 明确:“依稀”,模模糊糊;“微茫”,隐约、不清晰。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烈士的精神将激励人们继续战斗。

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拓展延伸

二、“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

明确:徒手请愿者虽也流了大量的血,但却只换了个“街市依旧太平”,而于历史的进步毫无裨益。它虽然是革命斗争,但不是有意义的斗争。鲁迅先生对请愿的态度:不赞成徒手请愿,不赞成用青年的生命,去换取寥寥的意义。

七、当堂检测(时间:约五分钟)

请你为刘和珍写一幅挽联,以寄哀思。

参考:赴国难真猛士显真精神,悼芳魂小女子铸大勇毅。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震耳,弹雨淋头。

八、总结:文章主题(时间:约一分钟)

本文通过追述刘和珍生前事迹,详写其遇难经过,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刘和珍等烈士被枪杀的悲痛之情,表达了对反动当局和其御用文人的愤怒之情,否定了徒手请愿,但依然鼓励青年人奋然前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6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课题:《记念刘和珍君》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语文 授课时间:三课时 授课老师:张三 教学设想

一、了解到学生理解鲁迅的文章还是有点难以适应,阅读课文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疑惑,所以让学生先预习,主动解决一些基本的知识性的问题。

二、理解这篇文章需要联系到背景知识,所以第一步要适当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在熟悉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理清写作思路、文章结构层次,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整体性认识后,采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提示”相结合的方法逐段精读、分析。

三、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细致地反复品读课文,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文章思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与认识。

四、回忆本文的作者和作品,找“三·一八”惨案的资料,以提问和录像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学习课文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目标

一、了解时代背景,找出文章的线索和本文的语言特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领会写作意图。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知识目标)

二、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寻找关键句,理解文章这些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尝试理清思路的方法,达到训练理清思路的目的。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能力目标)

三、把握情感思想内容,学习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斗争精神和铭记血债,不忘教训的优秀品质。由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情感

目标)

教学方法:全文学习采用“预习-阅读-思考-讨论-提问-发表-总结”的教学方法,采用“在理清文章思路中理解难点和重点”,其中老师起指导作用。教学重点:

1、提高朗读能力,学会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文学院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教案设计大赛

提问1:同学们,鲁迅的文章我们之前已经接触过很多了,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另外一篇非常出名的作品。在学习之前,谁能简介一下本文作者的生平和他的主要著作呢?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提问2:同学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鲁迅要纪念这位名为刘和珍的人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它的历史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它的历史背景。

提示:播放事先准备好大概五分钟的视频(内容: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

二、回到课文,解释文章题目

提问1:首先从题目看,《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 提示:这是一篇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提问2:为什么不是“纪念”?是不是鲁迅写错字了?

提示: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提问3:刘和珍是谁?

提示:她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提问4:为什么要在刘和珍后面加“君”字? 提示:“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听朗读录音和阅读

1、听朗读录音,注意下列加点字读音与加点字的意义:

(1)洗涤 不惮 不恤 尸骸 桀骜 屠戮 浸渍 攒射 惩创 荫庇

菲红 菲薄

(2)长歌当哭(当作)桀骜(不顺从)喋血(血流出来的样子)立仆(倒下)惩创(惩罚,惩治)殒身不恤(死亡)。

2、阅读文章,请同学划分段落,总结段意,了解文章大意,尽量用原文表达作者感情及文章主要内容的语言归纳七节要点,并且在阅读过程中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好句子。

提示1:第一节,“深味”“悲凉”“奉献”“哀痛”;

第二节,猛士与庸人对比,认为“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还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第三节,“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人文学院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教案设计大赛

第四节,刘和珍“喋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第五节,“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刘和珍“是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第六节,徒手请愿的“意义”,“很寥寥”,“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

第七节,我认识到“当局者”“凶残”“流言家”“下劣”“女性临难”“从容”“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提示2:第一部分(1、2),纪念刘和珍的缘由,分两层,一祭死者、二醒庸人;

第二部分(3—5),记述刘和珍的行状,共三节,三**中、四惨案中概况、五惨案中细节;

第三部分(6、7),纪念刘和珍的思考,有两节,六请愿不足取、七精神显希望。

总: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

四、布置思考课后思考的几个问题(课后练习):

(1)文章主要写刘和珍,那些文字写刘和珍?

(2)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3)在你阅读课文后,你觉得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堂小结:先让同学们熟悉课文的写作背景和文章题目,认识生字词,理解各部分的大意。并提出在阅读过思考几个简单问题,深入文章内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提问1:本文思路的起点是什么?(分解为以下几个小问题)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提示: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

提示;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二、分析局部思路

提问1:第1、2节都说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一再强调这一点?

提示:第一个“必要”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君,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祺瑞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是要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所以第一部分两次强调、突出了本文的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人文学院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教案设计大赛

板书:

一、写作缘起

必要

控诉政府暴行

逻辑(一、二)

痛斥走狗文人

顺序 必要

唤醒庸人

提问2: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提示:这一部分则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和珍的最初相识,叙写烈士生前事迹,再详细叙述遇难经过,整个部分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

板书:

二、记念主体

生前事迹

时间

(三、四、五)

遇难经过

顺序

提问3:第三部分关于惨案的意义,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何以体现?

提示::先否定了这种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也是明晰的逻辑顺序。

板书:

三、教训、意义

否定

逻辑(六、七)

肯定

顺序

三、阅读课文,通过同桌之间的讨论,解决上节课让学生思考的几个问题

老师提点:要在理清文章思路的过程中解决上节课的问题。

1、问题(1)提示:生活艰难中,定进步期刊,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 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2、问题(2)提示: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神态细节

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血泊中的刘和珍——微笑着的,和蔼的。

第二课时

3、问题(3)提示:(总结)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

课堂小结:这节课是要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解决上节课留下来的几个简单的问题,先从简单的入手,为第三节课做准备。

第三课时

重难点:理清各部分段落中句子之间的思路。然后理解大家事先画下来觉得比较好的句子。

一、理清第二节的思路

提问1: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提示:第一自然段共5个句子,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

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

人文学院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教案设计大赛

第三、四两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应该定位在: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二、齐读第四节

三、理解和把握第四节的语段的思路

这一部分共5段13句。理清思路可以粗一点,也可以细一点。

粗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围绕惨案依时间顺序展开,第一步是听到噩耗,第二步是听噩耗后怀疑的态度,第三步是见到尸骸,第四步是听到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诬蔑,第五步是悲叹思想统治令人窒息,发出冲破沉默的吼声。(这样理清思路,特别是注意写噩耗之后为什么思路展开到怀疑上去,就能对段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有更深刻的理解。)细理:要一句一句地揣摩。拿第1自然段4个句子来说,从听到噩耗到产生怀疑,怀疑又有三步,先说自己当时的怀疑,再说明怀疑的原因,推进一步,再从刘和珍的角度说,怀疑的理由又多一层。

四、理清思路后解读难句(同学们认为好的句子)(结合练习二)举几个例子。注意:先让同学们自己说出喜欢的原因,然后让同学们发表不同的见解,老师再作点评。

例子: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3、“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六、总结

1、内容和主旨。

提示: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木心态的批判。

2、写作手法

提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人文学院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教案设计大赛

3、如何理解难句

提示:思路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思考的线索。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考的线索,即从什么地方了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理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怎样理清,(1)把握主旨;(2)理清脉络;(3)弄清顺序;(4)列出纲目。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三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空白语言 篇7

在文学上, 所谓空白语言, 就是对本可以直接表述的意思却有意进行省略处理的文学手法。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 可见文章除了直接用文字表达外, 还可用“不言”传情达意, “不言”即“曲言”, 意在言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部分都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 作者独具匠心地为读者流下耐人寻味的“空白”语言, 成为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空白”语言,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理解, 填补这些“空白”。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先生更是以其如椽之笔创设了作品中独到的“空白妙境”, 启人心智, 发人深省。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分析教材中“空白”语言的特点, 以更好的体会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

一.表示人物描写的“空白”

对刘和珍的形象, 作者并没有写她的外貌特征, 而只是间笔构勒, 造成人物描写的“空白”, 给读者流下揣摩、回味的余地。如“平日表现”只写“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 在被无辜开除的逆境中“始终微笑着, 态度很温和”, 在女师大事件中“不为势所屈”, 被“强拖出校”, 在虑及母校前途时, “黯然至于泣下”;在“对敌斗争”中, “欣然前往”,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鲜血”;在“死难情形”中, “在执政府前中弹了, 从背部入, 斜穿心腑”。然而学生通过分析, 刘和珍对思想进步的追求、鲁迅作品的热爱、学校的前途和同学的未来深深地忧伤, 以及她的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爱国热忱, 深深地打动每一同学, 刘和珍“坚毅英勇、和蔼可亲、具有高度事业心和革命责任感”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 使刘和珍烈士的形象更加具体、生动、丰满。学生对烈士的崇高品质和对反动派的惨无人道的理解也更深刻。

二.表示说明对象的“空白”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这里“推测”的对象, 作者笼统地写作“中国人”, 那么究竟是指反动派, 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 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 一方面, 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 但是另一方面, 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 往往是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 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但主要是指那些“下劣凶残”到使他也难以预料难以置信的反动派及其走狗, 揭露“他们”远比自己最坏的“推测”还要坏得多的嘴脸。先前, 作者曾“推测”过, 对包括妇女在内的人民群众身上落后、冷漠、软弱的一面估计过高, 但“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也是“出于我的意外”的, 从而被事实证明自己是错了。鲁迅先生能把这一“推测”及其“失误”如实反映出来, 不仅就文章本身来讲鲜明地突出了中国妇女的崇高形象, 从而反映出作者勇于解剖自己、善于从斗争中总结经验, 自觉地提高自己认识的可贵品质。

作者为什么不把“中国人”明确写出, 目的就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通过积极主动地联想、思索, 从而理解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三.表示思想感情的“空白”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作者把中国军阀和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 称他们为“杀人者”, 他们不知道羞耻还昂起头来, 不知道个个脸上溅满人民的鲜血, 真是无耻之极。末尾的省略号明显的是感情的“空白”, 表示意犹未尽, 包含着忿怒和蔑视的感情。

在一些文章中, 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常不直接说出来, 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来, 让读者去腾飞想象, 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表示文章线索的“空白”

“要写一点东西”与“无话可说”之类的语言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过多次, “无话—有话—无话”, 这一“空白”中“无话”表明了作者的极度悲愤。通观全文, 作者悲和愤两种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 无处不在燃烧, 升腾交织, 无法抑制, 因此, 本文是以“无话—有话—无话”即作者悲愤的情感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尽管说了不少, 但毕竟“言不尽意”。还有更多的话, 或是由于太悲痛, 无法说;或是由于还要思索, 不能说;或是由于环境险恶, 不便说。正向课文第一节里所说的“现在, 却只能如此而已”。言外之意, 还是让他们自己去逐渐体会吧。只有通过这条线索体会作者复杂、深沉而曲折的思想, 才能懂得文章的深意, 与作者感情发生共鸣。

五.表示文学效果的“空白”

“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是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是什么呢, 作者并没有点明, 流下了“空白”。根据上文, “缘由”有两个方面, 一是反动统治者极端凶残地镇压和屠杀人民, 二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和舆论钳制, 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从段政府的罪行这个角度看, 思路从揭露武的一手到揭露文的一手, 段政府双手沾满鲜血, 居然昂起头来, 反诬被害者为“暴徒”, 制造杀人理由, 走狗文人跟着阴险地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反革命的两手表现得无以复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 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默无声息, 衰弱不振。在非纪实性作品里, 鲁迅先生采用空白语言, 有时就是为了追求某种文学效果。

总之, 空白不是一无所有, 而是含蓄蕴藉、意蕴丰富, 是作者复杂激烈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所以它打破了字面语言内涵的稳定性, 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扩大了语言的表现效果。在频频叙述中, 空白的突然插入, 能适当地缓冲节奏, 使文章虚实相间, 富有张力, 从而让读者感受“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魅力。鲁迅先生作品内容博大精深, 手法精妙娴熟, 只“空白”艺术便“沉浸浓郁, 使人想味无穷”。我们在教学中应合理利用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在教学内容、空间、结构、板书、语言技巧等方面也有目的的巧置“空白”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从而更好体会文中“妙境”。

摘要:在艺术创造中, 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给读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文学上空白语言, 是对本可以直接表述的意思却有意进行省略处理的文学手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匠鲁迅先生更是以其如椽之笔创设了作品中独到的“空白妙境”, 启人心智, 发人深省。下面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分析教材中“空白”语言的特点, 以更好地体会鲁迅作品中深邃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主要有:表示人物描写的“空白”、表示说明对象的“空白”、表示思想感情的“空白”、表示文章线索的“空白”、表示文学效果的“空白”。

《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篇8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佳作,学习本文,要品赏散文的一般做法、特殊技巧。品析本课的内容大致包括: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赏析叙事技巧,如与人物相关的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述的先后次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典故的综合运用,还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辞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用典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背诵第2、4节。

过程与方法:

1.引入范例,曲径通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那个时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在解读鲁迅作品时候,多从政治学、思想史、社会学的角度进入,这自然让学生难以理解。本导学案将坚持学科原则,从语文的角度来学习这篇文,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合作探究

本文文体属于记叙文,以叙述为主,亦有描写、议论、抒情、用典。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妙处,我们先来参阅梁衡《文章五诀》,再回到课文,一起赏析。(原文略)

1.《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叙述?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作用①:写明刘和珍追悼会的时间、地点,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

2.《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作用①:动作描写。表现了安琪瑞执政府士兵的残忍,揭示了段祺瑞执政府反动本质。

示范内容②: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作用②:肖像描写。以外部表情,突出刘和珍的善良和蔼,以此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卑劣。

3.《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作用①:议论一个人或一件事,最能反映一个人思维水平的高低。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4.《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抒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作用:作者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5.《记念刘和珍君》哪些句子是用典?有什么作用?

明确:

示范内容①: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作用: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用典的妙处在于找到了刘和珍与这首诗的相同点,言简意赅地说出了刘和珍游行示威遭遇死亡的意义。

6.请同学们结合这篇文章,谈谈《记念刘和珍君》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用典的妙处。

明确:本文的叙事,简明扼要,扣人心弦;本文的议论,极有说服力;本文的抒情,强烈深沉,极富感染力;本文的描写,精细准确,充满真实感。本文的用典,庄重典雅,信息量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三者交织渗透,推移起伏。从全文看,哀痛和悲愤之情既渗透在叙事之中又笼罩全篇,写到第五节时,悲愤之情达到高潮。在第二、六节侧重于议论,但和三、五节的记叙交织结合,抒情的成分又十分浓烈。但从单个小节来看,描写、叙事、抒情、议论又是相互结合运用的。如第四节开头在记叙之后紧接着议论,以后又接着记叙和议论,到结尾又抒写悲愤到极点的心情。总之,为了悼念死者,需要介绍她们的事迹并揭示惨案的真相,这就离不开记叙;为了抨击敌人,赞颂烈士,总结经验教训,这就离不开议论、抒情。而浓烈的抒情诗贯穿全片始终的一个特色。

总结:本文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本导学案从散文表达的角度出发,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课文。同时,本导学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智力现在发展区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能力训练。希望本导学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上一篇:播音主持综合稿件一分钟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跳舞的纸人》及教学反思

热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