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2024-07-28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精选11篇)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1

以“守护幸福家庭、引领健康生活”为宗旨,并对自身加强关注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了中心拥有良好的办公管理,明确中心内部管理职责,使内务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方案;本制度适用于中心所有成员并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切合中心实际,根据不同的制度内容编写相应的规范化要求,力求使中心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保证中心的办公事务有效开展。

办公室 职责范围

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明确自身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要求,对自身工作做到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一、中心的办公人员需服从上级的指示并在直属岗位主管的领导下积极有效的开展中心办公中的各项工作;

二、负责残疾人事业的统计、科技工作;

三、承担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日常工作;

四、办公室人员应对中心文书管理、图书管理、办公用品管理、会议管理、清洁卫生管理等工作,保证各项事务有序开展;

五、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行政关系,为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相应的服务; 1

六、收集各部门反馈信息和外部资讯,上传下达各种指令,及时做出整理,当好领导的参谋;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指导残疾人文化体育机构的业务工作;

七、中心各个部门人员首先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并完成上级交代的其他工作任务。

八、编制资金计划,负责管理机关财务、事业经费、残疾人福利资金、基建投资和物资供应;

九、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劳动工资管理的日常工作,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十、组织开展助残活动,统筹向社会开展残疾人事业募捐工作;

十一、联络、表彰残疾人,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残疾人事业;

十二、调查、掌握残疾人状况,管理和发放残疾人证;负责指导各类残疾人社团组织;

十三、承担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日常工作,指导下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工作;

工作规范

由于中心的特殊性,应在医护道德规范上,严格要求自己并尊重残疾人的人格和权利,文明礼貌的微笑服务,不随意透露残疾人的隐私;注意仪表、礼仪、言语、行为规范。

办公室事务文件管理

一、严格注重文件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公的速度和质量,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

二、中心上报下发正式文件的权利主要集中在行政人事主部,各部门一律不得自行向上、向下发送正式文件;

三、凡寄至中心的文件、传真等,由办公室签收并做好相应记录。

四、按时间、内容、部门、名称等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附件、批件、定稿等资料收集完全,存档备案;

五、根据文件整理编号,对对应资料进行相应的归档、整理、备注,并存入专门的档案文件柜保管;

六、办公室应对中心办公用品的采购、保管、发放和办公设备做好入库登记;

七、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办公用品管理室,不得私自挪用办公用品。

八、做好残疾人的档案管理工作;

九、做好新旧残疾人的建档和归档;

日常事务管理

来客接待是行政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接待工作规范有序,维护中心的良好形象,对接待工作做具体的要求;以主动、热情、礼貌为原则,接待人员应落落大方,以礼相待。按照接待

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礼仪规范;接待人员问清来者意图,引领其见所需见的人员,并奉上茶水,做好一系列的后续工作;礼貌对待每一个残疾人员,努力给残疾人营造拥有家的温暖的康复中心;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树立中心形象,办公室工作人员应对其自身工作环境不定期打扫和保洁。

教育就业股 职责范围

首先需要该股人员,积极有效的开展基础培训和基础教育工作,指导和帮带残疾人的就业知识;组织落实残疾人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社会保险,积极推行无障碍建设;组织好残疾人需要参与的各种考试与证书考取;负责盲文、手语的推广;开展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等以上教育和成人教育;并做到以下残疾人就业责任制度:

一、负责中心残疾人劳动力就业训练规划、落实就业培训等政策;

二、负责好残疾人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指导残疾人就业机构的业务工作;

三、负责指导残疾人的指导、管理就业训练等工作;

四、负责带领残疾人参加就业机构的应聘等;

五、负责召开应聘会的准备工作;

六、负责残疾人的求职登记,如:所谋职位、工作时间、待

遇等;

七、负责残疾人求职人员的档案管理,制定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

八、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库,让残疾人更好的了解所需和所求职业信息;

九、指导残疾人组织兴办福利企业;

十、负责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网络的建设和工作;

十一、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工作;

康复股 职业范围

康复工作应始终坚持“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残疾人康复工作这一永恒主题。

一、成立了残疾人康复工作小组,负责指导和了解每个残疾人康复情况,并建立档案归档;

二、做到品德优良、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强;负责中心残疾人事业各项日常事务帮带工作,使中心康复工作的稳步、顺利的开展;

三、辅助好教育就业股对残疾人的义务教育工作;

四、组织制定和实施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

五、建立和发展社区康复体系;

六、指导残疾人康复机构的业务工作,组织康复人才培训;

七、开展残疾预防,指导残疾人康复行业协会,开展学术交

流;

八、指导残疾人用品用具开发、供应、服务,开展各类残疾人康复训练、培训;

九、完成好领导交予的其他工作任务。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2

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已经纳入了社会发展规划, 列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考核目标。聋儿语训康复、弱智儿童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人助视助听及普及型假肢矫形器具适配等医疗康复项目也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并逐步扩大保障范围, 提高保障水平, 确保到2015年, 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2年江苏省政府就投入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 免费为5199名贫困家庭残疾儿童进入康复机构培训;完成253244例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大力推进以助视、助行、助听和精神病人免费给药的“三助一给”康复救助工程, 每年向10万多名生活不能自理残疾人发放康复护理补贴;免费发放辅助器具17万余件;为10万户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共投入3800万元,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镇江市作为一个户籍人口271万, 全国第二次抽样调查有各类残疾人18万人的地级市, 仅2013年市政府三项助残康复民生实事就投入资金9470万元。一是兴建公办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 一期工程资金9100万元;二是推进辅助器具进家庭和无障碍改造投入180万元;三是强势推进贫困残疾人助明、助听、助行、精神病人免费服药为内容的“三助一给”品牌。

从以上数据分析, 残疾人康复事业资金呈现以下特点:

(一) 事业经费随着政府和社会日益重视,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成果的面越来越大, 支出增加。

对残疾人群扶持帮助范围逐步扩大, 救助标准逐步提高, 有些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民生工作的人性化、精细化, 要求项目逐步拓展。

(二) 以财政安排为主的多元化资金投入。

一是中央、省、市三级财政拨款及项目经费。二是地税部门代征的残保金、财政专户储存。三是卫生、人社、民政部门的政策性优惠扶持。四是慈善总会等社会捐赠。这一具有相当规模的事业资金必须通过严密的管理, 让它使用得更科学、合理, 充分发挥其效益。残疾人康复中心作为具体承办实施职能单位, 发挥着重要阵地与载体作用, 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又尤为关键。

二、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是财政预算管理的延伸, 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确保预算平衡、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 项目预算资金编制与支出要体现公共财政的性质和发展要求, 要规定供给范围, 确保合法支出。

加大建设性支出比重, 集中财力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得主要问题, 保障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需求。

(二) 管理和核算国家拨入的财政资金, 这类资金是财政监督的重点, 是建立在人道廉洁旗帜下得公信力的凝聚, 使用的正确与否是社会评价财政监督和管理好坏的重要方面。

必须公开、公平, 执行政策、严格监管, 始终将其置于上级和社会的监督之中。

(三) 加强预算资金管理, 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

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统一认识, 通力合作, 作为整顿财经时序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点来抓, 确保预算资金的立项、征收、使用和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三、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部门预算涵盖有限、追加项目较多、弹性大, 部门预算以组织体系细化影响预算实施效果。预算控制是核心环节未涵盖全部财务收支、执行结果是超预算, 使权威性和约束力受损;部门预算追加项目仍很多。

(二) 固定资产管理不严。第一, 账面数与实存数不符, 出现资产流失。第二, 账面数与实存数相符, 实物也以特定形式存在, 但账面金额与实际金额之间相差很大。

(三) 资金计划性不强, 时有挪用项目经费现象。

(四) 相关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规范不健全。第一, 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未能正确处理好资金开源与节流、服务于管理的辩证关系, 表现为:缺乏面向市场的观点、缺乏风险防范观点、缺乏依法理财观点。第二, 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四、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提高单位领导的法律意识、财务管理与监督意识, 重视并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

所有财务人员都必须自觉学习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坚持四个原则: (1) 保持现有的制度框架; (2) 体现财政改革成果; (3) 坚持其公益性质; (4) 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树立起经济效益观念, 在资金的运营上讲究投入产出比, 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 实现效益最大化。

(二)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政治上要忠诚可靠, 依法办事对党和人民负责, 有服务公益、公众之心。

必须不断从素质教育中提高自身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严格持证上岗, 加强责任考核。利用绩效考评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的质量进行考核, 并以此对其进行奖惩, 推动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从而加强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严肃预算编制、申报审批程序, 按规定项目、金额办事, 增强计划性, 建立预决算执行和审计机制。

(三) 强化预算管理, 加大预算约束力度。

预算管理应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的原则, 彻底改变“只重预算执行, 忽视编制和评价工作”的预算管理方式, 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进一步细化预算收支项目, 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 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同时, 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广泛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 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 强化管理和监督。

坚持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要求。岗位轮换、授权审批、报审手续、重大项目及经费集体决策审批, 建立责任追究、定期核对账户、盘点现金、清查资产与票据等, 避免出现系统漏洞, 杜绝营私舞弊, 创新管理模式, 强化预算部门的管理改革。

(五) 寓服务于监管之中, 更加注重监管内涵。

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 不断提升监管内涵和服务的质量。一是组成专家咨询团队, 协助提供资金项目的全程专业指导, 解决项目申报到实施过程中涉及的疑难问题;二是提供延伸服务, 发挥项目平台辐射效应。三是加强项目申报环节审查, 完善审查内容, 规范审查程序, 严把项目准入关。

(六) 加强政府采购支出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

财、物责任到部门、到人, 这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流程, 需针对单位发展的特点和环境, 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方法手段, 定期对固定资产及使用效率和效果监督评价, 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确保单位会计核算及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七) 完善内部的监督机制, 使得财务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使得财务监督内容具体化, 并建立起量化的财务监督模式, 使财务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同时应善于运用法律进行财务监督, 做到认真执法, 严格执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规范会计行为, 控制财务风险, 防止经济犯罪。

(八) 注重内部控制与财务检查、绩效审计评价并重。

主动接受财政和社会的监督, 弥补内部监督的不足。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将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 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加强监督, 掌握资金流向, 核查资金支出的合法性、合理性, 对其使用效率进行考核, 管好、用好资金, 防止预算资金违规使用等现象。

五、结束语

残疾人康复事业经费使用过程中, 实行积极地财务管理和监督, 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问效, 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使用中的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项经费审计和绩效评估, 进一步完善资金监管制度, 提高其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季恺.新时期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0) .

[2]马世栋, 张志湘, 任志红.医疗公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6 (08) .

[3]陈金海.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金融经济, 2008 (20) .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3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金州新区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推动本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持续发展,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开发区创建残疾示范城实施意见指示精神,努力促进本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以满足广大残疾人康复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发和挖掘本区域社会资源,扩大康复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提供工作平台,形成运作格局,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工作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同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残疾人高层次、多样性的康复需求。

(二)坚持社会参入与卫生院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以卫生院为主导,各卫生服务站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协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实施重点残疾人群(儿童)康复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通过社区与家庭康复,提供基础性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儿童逐渐康复。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拓展康复服务新领域,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康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满足残疾人的康复新需求。

三、工作目标

通过挖掘和利用康复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探索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的管理模式、经济实用的康复技术、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建立起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广大残疾人在基层直接享受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工作得到稳定持续发展。

四、工作内容

通过综合的医疗措施,对残疾人进行治疗、辅助、训练、辅导,来补偿、提高或者恢复残疾人的功能,增强其能力,以消除或减轻残疾造成社会后果,从而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

(一)康复服务。

1、康复医疗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诊断、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护理、家庭康复病床和转诊服务等。

2、训练指导服务。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残疾人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指导使用矫形器和制作简易训练器具,评估训练效果。

3、心理支持服务。通过了解、分析、劝说、鼓励和指导等方法,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支持、配合康复训练。

4、知识普及服务。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普及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5、用品用具供应服务。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代购、租赁、出借、使用指导等服务。

(二)康复训练。

重点开展肢体残疾、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

1、肢体康复训练对象为偏瘫、截瘫、截肢、儿麻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运动功能障碍者。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训练、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三个方面。

2、脑瘫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障碍所致的以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残疾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和生活活动四个方面。

3、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象为14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交往、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建立工作指导小组。成立工作指导小组,在政府的协助下开展工作。

2、制订方案、计划。制订工作方案,拟定工作计划、制度和职责等。

3、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讨论并通过实施方案。

4、配置人员、场地。

(1)本中心配备1名专职康复指导员。

(2)本中心作为工作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

(3)本中心配备训练服务场所,统一挂牌、统一标志、统一上墙资料。

(二)实施阶段

1、建立完善康复训练与服务体系。

(1)组织管理网络。

由中心主任,中心医生为成员,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能负责组织康复对象的康复需求调查,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基层康复站,组织康复对象开展康复训练,为康复对象提供康复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主要负责社区康复的具体工作和康复计划的实施。

(2)技术指导网络。

以本中心为依托,设立康复服务组,组长由本中心主任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对社区的康复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康复员由本中心医生担任。负责指导帮助本街道残疾人进行家庭康复。

(3)训练与服务网络。

建立以残疾人家庭为基础、社区康复站为骨干、康复服务指导机构为依靠的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将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建设纳入公共卫生工作议程,综合协调、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层力量,依托医疗预防保健网、社区服务网、镇村组织网、残疾人组织机构、福利企事业单位,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建立各类社区康复站。

组织相关人员,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残疾人状况调查和康复需求调查,纳入当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建档立卡,提出康复建议,落实安排,做好康复训练、咨询转介等工作。

2、组织培训,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1)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主要包括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原则、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管理方法、基础的康复训练常识以及康复训练与服务用表的填写、使用说明等。

(2)康复指导人员的业务培训。

主要包括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的方法,康复服务的内容、方法和要求等,并使其掌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技术、训练档案和评估标准的使用,以及训练器具应用等知识。

(3)服务站康复员的业务培训。

主要包括区分残疾的程度、残疾人的心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确定、康复服务的内容,传授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评估的方法及如何规范填写表卡等。

3、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要利用会议、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等形式,对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活动的意义、内容及康复需求调查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宣传,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残疾人及其家庭积极参加的社会康复氛围。

4、调查摸底、建档立卡。

抽调人员,组织精干的康复需求和康复资源调查组,根据调查的项目,对持有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家庭的康复需求及辖区内的康复资源进行调查,并建档立卡。

5、筛选康复需求人员,确定康复训练对象。

根据调查掌握的康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需求确定训练、服务项目和措施。

6、提供训练与服务。

(1)对筛选的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功能评估,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做好康复训练档案的记录。

(2)对掌握的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支持、知识普及、用品用具供应、转介咨询的康复服务,做好康复服务的记录。

(3)对辖区内的康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供优惠周到的服务。

(4)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对由于经济等因素不能得到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但需要康复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要提供优惠或无偿的服务,使社区内各类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重点康复和基础康复服务。

六、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加强宣传教育,做好残疾预防

在经常性宣传的基础上,要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和“精神卫生日”等特定时机,开展特定专题的重点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残疾预防意识,自觉接受针对出生缺陷、地方病、麻风病、药物中毒、意外伤害等致残因素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减少残疾发生率。本中心的康复人员,在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开展康复服务时,要对服务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性宣传教育,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要建立健全出生缺陷早期干预,预防和减少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积极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预防残疾程度的加重。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4

各镇、街道、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联:

根据xx卫妇基(20xx)6号文《关于印发“xx市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点(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的通知》精神和市残康办的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我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不断满足残疾人群体得到就近就便的康复需求,早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建立完善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力争20xx年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100得到康复服务,20xx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基本原则

社区康复工作以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为出发点,以康复机构为指导,社区为依托,残疾人家庭为基础,广泛开展各种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服务。

三、服务形式

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主要有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康复医疗服务、二是训练指导服务、三是心理疏导服务、四是知识普及服务、五是用品用具服务、六是咨询转介服务。

四、服务对象

具有本区户籍的各类残障人。

五、组织管理

按照《xxxx市区域卫生规范三年行动计划(xx年-xx年)》的要求,本区应在三年内完成全部镇、街道、园区卫生院达市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标准建设。各镇、街道、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残联应结合此项工作的开展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之中。

在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各镇、街道、园区残联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不仅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职,而且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抓出实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备相应的康复医生进行康复服务和技术指导,残联应做好社区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工作,并依托社区残疾人协会做好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同时根据需求在康复器材、业务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助和配置。

六、康复站(点)建设标准

1、残疾人康复站(点)建设时,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处设置醒目铭牌,名称为“某某镇(街道)残疾人康复站”或“某某村(居委会)残疾人康复点”残疾人康复站站长由各镇、街道、园区残联干部担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人员参与康复站工作。

2、各镇、街道、园区残联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点)的康复服务内容、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服务公约,并在康复站(点)内公布。

3、开展康复医生培训,提高康复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2名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的兼职康复医生;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有1-2名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兼职康复医生。

4、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的康复用房原则上不少于30-50平方米,购置康复器材不少于10件(套)。残疾人康复点康复用房原则上不少于20-30平方米,购置康复器材不少于5件(套)。

5、各镇、街道、园区残联及康复站(点)要做好本辖区残疾人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工作,分三个年龄段0-7岁、8-14岁、15岁以上,摸清底数,填写《康复需求登记表》;对在残疾人康复站(点)中得到康复训练的重点康复对象(三瘫一截),必须建立并填写康复训练档案;对在残疾人康复站(点)得到康复服务的`残障人,必须填写《康复服务记录表》。同时,做好新发生残障人的康复需求登记工作。

6、各基层残疾人康复站每年5月31日、10月31日前将《残疾人康复服务汇总表》、《残疾人康复训练登记表》,11月15日前将重点康复对象(三瘫一截)的康复训练档案报区残联xxxx科。

七、考核评估

残疾人康复服务考核标准

1、康复需求数应达到持证残疾人数的60,但康复需求人员可以是有康复需求的残障人。

2、康复服务率应达到康复需求数的100。

3、康复站、康复点各类资料必须齐全,服务内容真实。

区残联、区卫生局将共同制定考核标准,每年年终对残疾人康复站(点)进行目标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八、经费投入标准

为保证工作的开展,市残康办按建成一个残疾人康复站投入1万元,建立一个残疾人康复点投入2千元的标准下拨经费。区残联将按照1:1标准匹配经费,此项经费原则上用于残疾人康复站(点)的康复器材配备。

九、申报方法

按“建成一个、申报一个”的原则,各镇、街道、园区根据残疾人康复站(点)建设标准的要求,建成一个中心康复站、2-3个康复点后向区残联和区卫生局申报。由市、区残康办考核后,下拨给基层残联建站(点)经费。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5

实 施 方 案

为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质量和水平,金山办事处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以《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社区和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的资源,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坚持原则

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出发,紧紧围绕覆盖面广、实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提出任务要求;实行低投入、广覆盖、高效率的发展方针,推广使用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康复训练器具,力求少花钱、多办事,使更多残疾人受益。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区参与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坚持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原则,立足于社区现有的条件和资源,解决社区康复所需;全面设计、统筹规划康复服务体系和相关保障制度建设。重视社区康复,着力完善管理、指导和服务统一协调的基层工作体系,使康复训练技术、方法易学,易懂,易会,操作简便,具有实效。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根据残疾类别、残疾程度的轻重不同和家庭情况的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拓展铺开。

三、发展目标和内容

(一)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社区康复协调员会同社区卫生机构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建立残疾儿童随报制度,早期发现各类残疾,同时掌握社区内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情况。

(二)建立康复服务档案。社区康复协讽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做好工作记录,动态掌握康复需求与服务情况,对有康复需求的肢体、智力、视力、听力语言、精神残疾人,逐一筛选登记。(三)开展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康复站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包括对视力、听力、智力障碍者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转介,对肢体障碍者,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指导聋儿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四)普及康复知识。社区康复协调员负责组织人员,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展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

(五)为康复后的残疾人提供就学、就业和自谋职业信息,使其回归社会主流。

(六)做好转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社区内复杂疑难的患者转介到上级医疗机构或专门康复机构。社区康复协调员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劳动就业、生活保障、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的转介服务。

四、人员培训与训练指导

社区康复服务站,在办事处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组织普及和转介服务等工作,社区居委会依托现有设施建立社区康复站,配备专兼职社区康复员。同时,设立家庭康复点,综合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开展社区康复训练服务工作。

(一)积极参加残疾人康复工作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康复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原b-!J、工作内容、管理方法、工作流程、残疾与康复基本 知识等。

(二)社区康复协调员针对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制定康复计划,为其进行康复需求评定、功能评估,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指导残疾人在康复机构和家庭进行康复训练。

(三)普及康复与预防知识,向残疾人及其亲友传授康复训练方法和技术。

(四)根据各类残疾人特点,开展康复训练

——对肢体残疾成年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使用矫形器和训练器具,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

——对脑瘫儿童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原则,适时选配辅助器具,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交往、.生活活动四方面的康复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

——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运动、感知、认知、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六方面的能力训练,并对训练效果进行阶段评估。

——逐步开展成年智力残疾人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生活护理等综合康复训练服务。

——开展盲人在日常生活环境和公共场所的行走导向训练服务。聋儿听力语言训练、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及视功能训练、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麻风畸残者康复训练按相应方案实施。

(五)帮助先用制定及维护训练器械、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六)提供扶助器具信息、供应、维修等服务。

(七)定期跟综督导检查,做好查访记录,及时纠正训练偏差。

五、工作职责

一是制定本辖区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出康复服务站的建设计划,确定家庭康复的重点对象。

二是协调配备社区康复协调员,组建社区康复站和康复场地。

三是做好康复需求的调查,对重点康复站协调员的配备工作,落实好康复工作经费和社区康复工作补贴经费。

四是制订培训计划,对社区康复协调员和部分残疾人家长进行相关康复技能培训。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6

1. 残疾人康复项目概况

进入21世纪以后, 国家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 以民为本, 着力建设小康社会, 越来越意识到没有社会弱势群体的小康, 就无法全面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 残疾人就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典型代表。从2003年开始, 国家筹划设立对残疾人康复事业提供帮助的专项资金, 并最终在2006年开始实施。

(1) 实施的康复项目, 各地虽冠以不同的项目名称, 如复明、助行、助听、免费为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的“三助一给”项目, 康复服务、宣传、辅助器具、家庭无障碍“四进家庭”项目等, 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为残疾医疗服务与救助项目 (如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残疾患者免费服药等) ;第二类为康复训练与服务项目 (如聋儿语训康复、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及各类残疾人功能补偿训练等) ;第三类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项目 (如人工耳蜗复聪行动——为有残余听力的低龄聋儿实施人工耳蜗安放手术, 借助科技手段并加以系统的康复训练改善恢复听力和语言功能;助残健行行动——为贫困肢体残疾人安装假肢、发放轮椅等)

(2) 康复资金的来源。以国家及地方财政性资金为主辅以财政监管下得彩票公益金和少量社会募集的慈善资金。这是针对于城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设立的专项资金, 对于贫困的残疾人优先享受这部分权利。

2. 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情况

从2006年——2010年, 我国用于残疾人康复资金就达数十亿元, 仅从彩票公益金中就划拨5.1亿元用于支持残疾人康复项目。这项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残疾人康复设备和进行康复训练, 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为残疾人配发助视器;为聋儿配发助听器、耳模, 并补贴治疗经费;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救助;为肢体残疾的儿童提供治疗等。据统计, 2006年至2010年累计为残疾人提供10万台助视器和30万件辅助器具。累计为1.2万名儿童免费配发了助听器, 并提供电池每人每年100元和每人每年2000元的康复补贴。累计为7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 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450元。对于贫困精神病患者, 每年为6000名患者提供一次免费住院治疗的救助机会, 救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36万元, 住院周期为3个月。截止到2010年, 3万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已经免费接收了住院治疗。对于肢体残疾的贫困儿童, 我国2006年至2010年已免费为1万名肢体残疾的儿童进行了矫治手术, 为3000名肢体残疾人提供辅助器具的适配。总体来讲, 我国对于残疾人康复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 并且残疾人康复资金所起的效果也日益明显为解决贫困残疾人看病难的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残疾人康复资金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残疾人康复资金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对残疾人康复项目上所投入的资金正在逐步增加, 然而, 我国残疾人康复项目处在初步实施阶段, 在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预算计划的不合理性, 不能满足对贫困残疾人全面的救助和医疗保障。预算管理未做到“横到边纵到底”, 即便纳入预算管理的也未必能按照制度办事, 预算管理的完整性仍有待加强。事权和财权划分还不够科学转移支付分配还不尽合理。而且内部审计制度也有待加强, 部分地区的项目资金没有全部用在对残疾人的补助上;虚报康复服务人数, 骗取康复资金、截留挪用康复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并且在购买康复医疗器械时以次充好, 间接牟取差额利益。随着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惠及人群的不断增长, 残疾人在办理和享受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手续时所花费的时间也逐渐增加, 政府相关部门随着工作的增加, 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有所下降。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设立专门的部门加强这项业务工作的管理, 实现从可行性论证—立项—实施—审计—绩效评价全过程的跟踪管理, 强化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给工作带来的便利。

2. 提高残疾人康复资金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1)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重要的途径。我国残疾人康复资金之所以没有完全跟上残疾人需求的原因, 正是在制定预算时没能仔细认真地调研, 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和地区分配不均。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效率, 因此, 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方面, 我国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并仔细制定适合不同地区的预算计划, 加大人大的职能, 加强对立项的管理,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 勇于行使否决权;将全部收支都要纳入人大监管视野, 使残疾人康复资金真正用到实处。

(2) 完善资金审计制度, 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我国对残疾人康复专项资金的审计还没有形成一种完善的方法和措施, 导致资金有可能被滥用的风险。我国政府对这种政府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还存在漏洞, 这导致有些地方抬高康复救助和服务的价格或瞒报谎报康复医疗补助费用, 通过这些方式谋求私利。因此, 我国在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中应加强对资金的监管, 完善资金审计制度使资金充分利用, 防止谋求私利现象的发展,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网络信息不断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建设网络财务平台, 可以明确资金使用方向, 提高资金审计效率, 也能提高办理残疾人康复项目申请的工作效率。财务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是当前发展的一个趋势, 我国政府在对残疾人康复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时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 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4) 加强项目绩效评价, 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在项目执行期间做好项目和资金的跟踪管理。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的制度保障、配套资金落实、支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及项目实施所取得的绩效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或绩效评价。定期将资金使用情况及康复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以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

残疾人康复项目是一项惠及残疾人的社会公益性项目, 我国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残疾人康复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 使残疾人能够实现功能补偿, 改善与提高生活质量, 融入社会;但在残疾人康复资金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低效率的现象, 这与残疾人康复资金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漏洞密不可分。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这种低效率的现象, 从加强财务监管的角度不断完善资金运作体系, 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景瑞娟, 张念木,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水力发电, 2005 (6)

[2]郭峰, 浅析显得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科教博览, 2004 (12)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7

一、背景

我市有视力残疾人6.3万,其中低视力者4.3万,盲人2万人。“十一五”期间,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5000例;为600名贫困低视力患者免费配用助视器,并进行视功能训练;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600名。推广建立了白内障无障碍县(市、区);完成盲人定向行走训练120名。目前存在低视力康复开展不普及,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未普遍开展的问题。

为进一步做好视力残疾康复工作,根据省卫生厅、教育厅、民政厅、财政厅、残联共同制定的•关于印发†福建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残联康复„2012‟91号)和•福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榕政综„2011‟202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1、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5000例,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市”目标。

2、为2000名低视力者免费配用助视器,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900名。建立市级“低视力助视器验配中心”,各县(市)区残联设立“低视力康复部”,建立低视力助视器供应服务网络,增强康复机构低视力康复服务能力。

3、对2600名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配发康复用品用具。

市、县(市、区)残联设立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中心。

三、主要措施

(一)白内障复明

1、继续实施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光明行动”项目,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各级卫生部门、残联要在政府领导下,制定扶持和优惠政策,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为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使广大贫困白内障患者早日复明。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眼科建设,为具备手术指征的白内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提高诊疗水平。接受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人数占有手术指征并有需求的白内障患者的85%以上,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量达1300,人工晶状体植入率达90%以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的患者达9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率达90%。

(二)低视力康复

1、各级政府研究制定优惠和扶持政策,动员社会资源参与低视力康复工作。残联、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要将低视力康复工作纳入职责范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机制。

2、各级医院眼科及具备资质的残疾人康复机构普遍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各级残联残疾人康复机构设立“低视力康复部”,加强各级残联低视力康复服务能力建设。

3、残联负责组织开展低视力康复需求调查、患者筛查和转介工作,为确诊的低视力患者验配助视器,依托社区开展低视力防治宣传活动,为低视力患者提供康复指导。

4、特殊教育学校(盲校、盲聋合校)配合低视力康复机构开展在校低视力学生康复工作及对低视力儿童家长进行培训。

5、引导、鼓励眼镜店开设助视器销售专柜,为低视力者提供验光、配镜和助视器使用训练服务。

6、各级各类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要扩大助视器供应品种和数量,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覆盖城乡的低视力助视器供应服务网络。

(三)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1、教育部门将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纳入盲(盲聋)校课程,培养盲生的定向行走技能。盲(盲聋)校在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开展的社区定向行走工作中,配合做好业务咨询、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任务。

2、民政部门将定向行走训练工作纳入社区服务计划,制定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定向行走训练的贫困盲人提供救助。

3、卫生部门为参加定向行走训练的盲人做好诊断、视力检测、功能评定、服务转介、宣传等。制定优惠政策,对贫困盲人实施减免医疗费用。

4、残联认真组织落实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掌握工作进

度,推广先进经验,管理好专项工作经费,进行检查验收。将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纳入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工作范畴,明确工作职责。

5、依托各地残联系统康复机构,充分利用盲校资源建立技术指导中心,承担市、县(市、区)及街道、乡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的系统培训,负责指导社区、家庭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工作。

6、建设市、县(市、区)为指导,街道、乡镇为平台,社区为场所,家庭为基地的社区训练服务网络。市、县(市、区)残联负责为承担任务的街道、乡镇培养一名以上训练指导师;并负责其业务培训、工作指导;制定工作职责和奖惩制度,对其进行绩效考核。训练指导师,深入社区和家庭,进行社区集中训练和家庭面对面的个性训练。盲人及亲友积极配合,参与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

(四)技术人员培训

逐级开展技术培训,培养眼科、低视力康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技术人员。推广培训大纲、培训教材,规范开展培训工作。

(五)宣传普及知识

开展“爱眼日”等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视力康复知识。发送宣传画册、知识读本、普及读物、教育光盘等,宣传视力残疾防治与康复知识。

四、经费保障

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盲人用具、贫困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给予补贴,并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提供补助。市、县(市、区)财政根据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任务数和实际情况投入相应经费。

五、检查统计

(一)检查

2013年进行视力残疾康复工作中期检查,2015年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二)统计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8

2020年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办法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x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以努力实现全市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为目标,提高残疾儿童健康水平,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使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基本原则

x.坚持共同推进。更好发挥政府“保基本”作用,不断推进基本康复服务均等化。更好发挥社会力量作用,不断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提高康复服务质量。强化家庭抚养、教育、保护残疾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形成家庭尽责、社会参与、政府保障的共同推进格局。

x.注重制度衔接。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既有救助政策和残疾儿童实际,精准施策、引导预期、科学统筹,有效衔接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专项补助等保障救助制度。

x.坚持公开公正。建立科学规范、便民高效的运行机制,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结果公正。

(三)工作目标

到xxxx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格局,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到xxxx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具体内容

(一)救助对象条件

x.具有x市户籍(或持有x市居住证),有康复需求,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并评估认定,有相应康复适应指征,通过康复服务可以达到功能重建或改善的x-xx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

x.优先救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残疾孤儿、纳入特

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具体认定,由各民政局负责认定。

(二)救助内容和标准

救助内容包括以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项目及补助标准详见《x市x-xx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救助补助标准》

多重残疾儿童按其所包含的残疾类别,可申请最高救助标准的康复训练项目,不允许两项或以上叠加申请康复训练项目。

依据本地区财力状况、确定每年保障对象数量、残疾类别等,分类确定康复救助基本服务项目的经费保障标准,增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项目,并建立救助项目和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三)工作流程

x.申请。残疾儿童监护人向残联提出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x.审核。残联按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相关标准和规定,负责对残疾儿童相关情况进行审核、认定,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残疾儿童和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的救助申请,残联与民政局、扶贫办进行相关信息比对后作出决定。其他经济困难家庭的残疾儿童救助申请的审核程序,由民政局确定是否为贫困边缘户再到残联申请。

x.救助。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由监护人自主选择省、哈市残联定点的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必须是由哈市残联会同卫健、教育、民政等部门按照公开择优的原则选择确定的定点机构,并要严格按照各类别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服务规范开展康复服务。

x.效果评估。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每要对在训残疾儿童进行阶段性康复效果评估。由市残联牵头与卫健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建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每年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服务效果评估。

x.资金结算。在省、哈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接受康复服务发生的费用,经残联组织审核后,由残联与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直接结算,结算周期由残联商同级财政部门确定。经残联审核并同意在非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即其他省、市、县残联的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所发生的费用,由残联商财政局明确结算办法。在资金结算过程中要简化手续,方便残疾儿童和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站式结算”,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四)经费保障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纳入政府预算。残疾儿童救助资金由财政立项解决。要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捐赠。对低保救助家庭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仍有特殊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可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方式给予生活补助,生活补助费用每月xxx元,(一年不超过xx个月)由民政局负责解决。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行市政府负责制。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违纪违法的严肃追究责任。残联、教育、民政、财政、医保、卫健、发改、市场监管、扶贫等部门要分工协作,共同组织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残联部门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发动、儿童残疾筛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监管、救助对象审核工作;组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检查、指导、评估、培训等工作。

教育局要支持具备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融合教育幼儿园,开展x-xx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为残疾儿童就近就地提供康复服务。

民政局负责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的残疾儿童以及残疾孤儿、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仍有特殊困难且符合条件的,可通过临时救助、慈善救助方式予以救助。

财政局负责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

医保局负责对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衔接,将符合规定的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并逐步扩大支付范围,提高报销支付比例。

卫健局负责医疗康复机构的资质审定和管理监督,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康复技术培训。落实哈市残联、原市卫计委《关于印发哈尔滨市x-x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哈残联联发〔xxxx〕x号),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

发改局、市场监管局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发改部门关于医疗康复服务项目价格方面的政策,依法依规做好营利性康复服务机构登记注册工作。加强对康复服务机构价格行为的监督,督促康复服务机构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对康复服务机构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

扶贫办要配合残联、民政等部门做好残疾儿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格认定工作。

(二)加强能力建设

x.科学规划康复服务机构。市卫健局将根据本行政区域残疾儿童数量、分布状况、康复需求等情况,制定康复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举办公益性康复服务机构,将康复服务机构设置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用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x.提高机构和从业人员服务能力。卫健局要加大对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设施、设备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康复人才教育培训培养,不断提高康复服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切实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经办能力,确保事有人做、责有人负。

x.提高社会力量康复服务能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康复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多种形式举办康复服务机构。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康复服务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康复服务机构在准入、执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非营利组织财税扶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执行相同政策。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等作用,并做好发现告知、协助申请、志愿服务等工作。

(三)加强综合监管

x.完善协作监管机制。教育、民政、卫健、市场监管、残联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完善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管理相关政策,共同做好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监督管理。

x.建立定期检查综合评估机制。残联、教育、民政、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要指导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改善服务质量、加强风险防控,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责任事故,确保残疾儿童人身安全。

x.建立联合惩戒机制。残联、民政、卫健等部门要建立覆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救助对象家庭的诚信评价和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做好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和归集,加强与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交换共享;积极培育和发展康复服务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x.建立监督检查机制。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发生挤占、挪用、套取等违法违规现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和资金筹集使用情况要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宣传动员

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方案 篇9

1 嘉道理项目

为了满足贫困农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尽快改善农村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 提升基层残疾人工作水平, 中国残联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 与嘉道理慈善基金会合作, 开展了残疾人社区康复项目。该项目于2000年在河北省赞皇县开始试点, 先后进行了三期。通过三期项目的实施, 已经覆盖全国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西藏所有省、自治区, 基于IC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理念和社区康复矩阵图, 开展“以人为本”和实现权利为导向的残疾人社区康复合作项目, 摸索出一种“摆脱贫困、实现权益、体现社会平等”的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模式。

2 复康会项目

2003年-2011年中国残联与香港复康会合作成功完成了全国县级康复人员培训、全国区县康复技术培训及中国农村社区康复技术培训三期项目。通过项目实施, 共培训管理人员和各类技术人员共2305人, 参与培训学员来自不同领域, 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开展逐级培训、社会宣传、家庭指导、小组活动等, 一方面实践培训所学, 一方面直接服务残疾人, 使全国近3000多万残疾人和家庭直接或间接受益。据调查, 目前70%以上学员均以积极的态度从事社区康复组织管理、提供服务和开展培训等工作。

3 脑瘫儿童项目

2007年-2011年, 中残联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支持长江新里程计划公益项目 (第二期) , 配合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规划, 实施“假肢服务”“高科技助残就业”“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三个子项目。其中脑瘫儿童康复及残疾预防子项目在30个试点地区, 为脑瘫儿童康复机构培训100名康复技术人员;以引导式教育方式, 帮助2000名贫困脑瘫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建立脑瘫儿童从筛查、康复到回归社会的“绿色通道”。

4 项目成效

4.1 国际项目促进新理念的认知和实践

在30余年发展历史中, 国际社区康复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调整理念以适应残疾人的需求[1]。作为国际合作项目, 一直以来都紧紧跟随国际新理念变化, 并通过项目实施将新理念传播给项目实施人员, 转化为技术和方法投资到残疾人服务中。如嘉道理项目, 将ICF理念和残疾人权益观引入到项目中来, 强调残疾人平等参与不仅仅是残疾人个体因素, 还应考虑环境调整和适应。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 提供残疾人全面综合服务, 以残疾人赋权为宗旨, 促进残疾人的自理与自立。复康会项目通过培训将以人为本, 以社区为基础的现代残疾人观灌输给残疾人事务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并通过社会宣传、入户指导、辅具适配和环境改造、小组活动等, 实践社区康复理念, 将正确观念和有效方法落实到残疾人服务中。脑瘫儿童康复项目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康复理念通过引导式教育, 转变儿童家长及专业人员的观念, 将训练贯彻到残疾儿童日常活动中。

4.2 国际项目促进社会化工作机制

现代残疾康复是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服务, 这种康复不仅要强调健康和康复治疗, 更强调教育、生计发展、社会融合和赋权[2]。因此, 在嘉道理项目实施之初, 特别强调社会化工作机制的建立。项目县发挥政府主导优势, 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所有活动均通过政府文件进行部署和管理。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 各乡镇政府与行政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各乡镇、各行政村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 具体负责本乡镇项目工作的开展, 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 项目实施还带动当地出台一系列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如脑瘫儿童康复救助、残疾人免费定期体检及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等。残疾人事务不再仅仅是残联一家之事, 也成了其他部门需要考虑和关注的工作。

4.3 国际项目促进卫生与康复服务政策制定者和服务者的能力建设

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500万。残疾人中60%有康复需求, 但得到康复服务的比例仅为8.45%。近几年来, 中国残联充分认识到康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康复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 康复人才培养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3]。复康会项目通过三期培训, 不仅为各地残联培养了大批了解社区康复理念, 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康复工作队伍, 并且摸索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培训方式。脑瘫儿童项目通过培训人员、配发设备、技术指导等方式, 推动了6家试点康复机构规范化地开展了脑瘫儿童引导式教育。嘉道理项目通过任务分解、活动设计、专项培训及项目实施全面促进项目实施地区三级网络人员的能力建设。

4.4 国际项目促进残疾人服务工作模式转变

近数十年来, 残疾人工作模式已从“医学模式”转变为“社会模式”。“社会模式”强调的不只是从医学上矫治个别残疾人身体缺陷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采取“发展”方针和“包容”政策与措施, 消除残疾人融入社会的障碍[4]。嘉道理社区康复项目一开始目标就定位于实现残疾人的权益为宗旨, 重视残疾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用环境的改变和调整来适应残疾人的需求。这个理念始终贯彻在各项活动中, 而项目的活动又与残联本身的工作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实施, 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方式, 提高了对残疾人工作的认识, 从以前单纯的经济救助, 变为全面改善残疾人生活环境;从以前被动医疗服务, 转变为要使残疾人融入社会, 实现残疾人身心的全面康复;从一个局限于残疾人群体的工作, 转变整个社会经发展大局中的有机构成。

4.5 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扶残助残社会氛围转变

残疾人因其残障而缺乏自信和参与的主动性。强化社会关爱和支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举措。嘉道理项目在推进项目实施过程中, 将营造关爱残疾人社会氛围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其主要做法:大力宣传新的残疾观和全纳教育、社会融合等相关理念;出台有关残疾人政策;政府各部门工作均建立残障视角;针对残疾人需求特点加强代际关系、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建设;将满足残疾人需要程度作为评估政府部门和项目实施效果的指标。脑瘫儿童项目通过举办启动仪式,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提高了全社会对残疾儿童工作的关注。在项目实施地区,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政策、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残疾儿童及家庭提高了康复意识, 增加了康复知识;同时, 带动了更多组织、企业参与到残疾儿童工作中。

4.6 国际项目促进残疾人个性化服务方式的学习和应用

我国残疾人服务需求缺口巨大。一方面, 在社区的残疾人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服务;另一方面, 残疾人的服务往往流于形式, 服务质量不高, 或者只限于“送钱送物”等救济性服务。现代残疾观注重残疾人的权益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促进残疾人的自理与自立。如何实现现代残疾观, 必须从残疾人需求出发, 全面评估残疾人的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 全人发展观下地开展有效的残疾人服务。国际合作项目秉承这样理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无论是嘉道理项目, 还是香港复康会培训合作项目以及长江新里程计划之脑瘫儿童康复与残疾预防项目, 都关注残疾人的全人发展和个性化服务。其结果是残疾人、家人及他人不再仅仅关注残疾问题, 也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残疾人的优势和能力, 残疾人的潜能得到发挥, 残疾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改变, 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状态。

5 小结

近年来,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些相关文件, 对形成我国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大趋势带来巨大影响。但在参考这些国际性纲领文件时, 也不能照抄照搬, 而要根据我国国情 (康复需求、康复资源、社会文化背景等) 有所取舍, 有所发展, 即所谓“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按全球化原则思考, 按本土条件行动) [5]。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 正式将国际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摸索一套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工作方式。虽然国际项目只能在区域性进行实践, 和现行体制及旧有观念还需进行不断地磨合, 一些做法也需要不断地检验和调整。但是, 正是希望通过这些“以点带面”的实验性活动, 促进残疾人的工作向更加务实、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刘林, 郭悠悠.残疾人社区康复认知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7) :609-612.

[2]邱卓英, 李多.现代残疾康复理念、政策与社区康复体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7) :601-605.

[3]杨卫, 人才教育资源共享——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尤红谈合作培养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项目[J].中国残疾人, 2012 (9) :64-65.

[4]卓大宏.中国当代康复发展的大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1) :1-3.

观残疾人康复中心有感 篇10

凉风习习,它伴着丝丝细雨,静静地降临在某个角落,恰构成一幅别致的“风雨图”。而我们全班冒着风雨来到了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想给那儿的孩子送去一丝温暖。

天气虽显得有些暗淡,但当孩子们在灯光中幼弱地跳起舞来时,心中便充满了惬意,孩子们虽然都有着身体上的障碍,但当他们为迎接我们的到来,在台上做着看似简单而对他们来说却是那样困难的动作,心中的疑惑便全部解开了。

自闭症患儿在我眼中本是一些孤独寂寞,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活在自己小小心灵世界的孩子。而当老师为他们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用温暖滋润他们的内心世界后,展现给我们的是孩子们那悦耳的歌声。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了爱是如此的美妙。

第一次见到“唐宝宝”(唐氏综合症患儿)时,给我一种恐惧感,就仿佛在我们中间裂开了一个无法逾越的沟谷,裂谷旁站着的两类人,有着同种血脉,又因一类人长相看起来呆滞,大脑显得苯拙了些罢了,当再一次在这儿看见他们时,那水灵灵的眼珠,不禁让我的心为之一动,在发地目光中,不仅透露出了一种惊讶与好奇,仿佛也透露出丝丝喜悦之情。我不知他们为何而乐,为谁而乐,我只知道他们悄无息地感化了我的心,甚至跨越了那长长的裂谷。当那樱桃般的小嘴送来一个细吻时,我没有拒绝,我知道,这是我内心的选择。在我们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小就听不见风声、雨声、人

语声,甚至那美好的音乐,他们又能借助助听器来获取声,当与他们见面时,我的脸不禁泛酸。我不知道当没有助听器时,他们的世界是多么的无趣,甚至夹着一种恐惧。在那人生道路上有多少艰难与险阻,他们都一一战胜了。他们内心那超乎常人的勇气,我无法想象,也许在他们那纯真的心发为下,任何困难都将随之消散。

在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他们仿佛是折翼的天使,慢慢地坠入那万丈深渊。而这时,老师和家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献出了温暖的爱,他们努力地人睡复着孩子们肉体上乃至心灵上的创伤,使那天使得以展翅高飞,让我们也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修复他人的一处创伤,我们想,一定会有更多的天使飞至那梦想的天堂。

C1206班 唐李鑫

美丽的残缺

完美,只是现想主义的代名词,漫漫长路,总有或长或短的忧伤,人海茫茫,总有或多或少的空缺。这是一种残缺,是一种美,有一种美叫残缺。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的不会交流,是因为患有先天性自闭症;有的傻乎乎的,痴钝、愚笨,是因为他们智力有障碍;有的生长的畸形,肢体语言让人不明白;有的聋了,有的哑了。对于正常的我们来说,他们就是一种残缺,一种美丽的残缺。

省康复中心,有许多这样残缺的孩子,对于他们,我会可怜、同情更多的却是关爱。第一次见到“唐宝宝”,他们正坐成一圈,在家长的陪伴下,随老师和儿歌的节奏,看似愉乐地载歌载舞,他们一直在欢笑,我发现有一个小男孩一直注视着我,还时不时蹦一蹦,估计没有他奶奶的守护,他应该跑到我面前了。我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大白兔”走到他而前,问他多大了,拿到糖的他仍不安分地跳着舞,他面前的奶奶告诉我他五岁了,我刚想说些什么,看到他那灿烂如盛开的花朵盘的笑容又不说话了,向他道别以后就离开了,有谁知道,这阳光般的笑容会不会照亮他们心中的春天呢?闲逛一会儿后,我和小组其他同学被叫上3楼,这里或许是会议中心,最前方有属于他们的“小舞台”。最惹我注意的是墙上一句不起眼的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一晚美好。”为表诚意,双方都为对方准备了精致的节目,看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的心中充斥着无穷的爱与温暖以至于我在我们舞蹈中拿出了十二分的热度。他们献给我们的表演中有一个舞蹈是聋哑儿童表演的,节奏很舒服,编舞也很简单,我几乎看一遍就会了,可训练了几

十、几佰遍的她们,会有人出现错误,我并不觉得这一种失误,而是一种美,一种能带给人力量的美。后来我们要与那些孩子与老师合影,我看见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宝宝特别可爱,他手中拿着一朵手工制作的花,依偎在妈妈怀中,却害羞地指着我在嬉笑。我将那句憋在心中却又无赖的话活脱中说出:“嘿,宝宝亲我一下吧!”而他却似乎听懂了似的,张开双手向我扑来,阿姨也侧了一下身子。阿!我的脸颊几乎要被这温柔的嘴唇给融化!这是一个来自天使儿的吻触,净化了我的心灵,慢慢地,他松开了小嘴唇,还笑嘻嘻地望着我,我不知所措,竟径直地又亲了他一下,那柔软的肌肤让我爱不释嘴,当我知道了他是自闭症儿童,却又着实震惊了,原来我一直认为内心孤独闭塞的他们永远不会撇开心扉,这一个吻却改变了我们人生观„„

我早就知道有这样一群残缺的孩子,但却从不知道他们的无助,我发现他们都喜欢笑,是那种童真,率直的笑,这是一种态度,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身体的缺陷,但这永恒美丽的笑,足以让我们震撼。

残疾人康复中心宣传横幅标语 篇11

1、用心照顾,用爱守护。

2、全心全意服务,专业专注护理。

3、护理无微不至,服务亲人关怀。

4、领导养生秘诀,关爱美丽健康。

5、微笑是一贴新灵鸡汤,给您快乐附送健康。

6、修健康体魄,养浩然正气。

7、集天地精华,妍生命之花。

8、瑞泉护理在身边,真诚服务到永远。

9、瑞泉专业护理,满意更快康复。

10、壮哉康复少年郎,他日医路踏朝阳。

11、健康呵护,绿色人生。

12、健康就像圆的半径,半径够长够稳,才能画出又大又圆的人生。

13、健康千万家,情暖全天下。

14、滋润健康,幸福源泉。

15、十载寒窗锻造你壮志凌云,康复学院助你鹏程万里。

16、心服务,新呵护,欣康复,星享受。

17、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专业护理,用心服务。

18、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生活质量。

19、天天找借口,健康不再有。强健好身体,就从今天起。

20、一日朝阳起,康复迎新时。

21、个人的病痛,全家的心痛,健康的`身心,全家的安心。

22、一次康复选择,一生健康信赖。

23、澳洋连天下,康复惠万家!

24、澳洋康复,用心服务。

25、瑞泉专业护理,领航康复世界。

26、瑞泉护理父母心,放心贴心更温心。

27、专业护理,服务温馨。

28、家人般的呵护,亲人般的守护。

29、没有最顺心的事,但有最贴心的它。

30、集妍堂,送给家人的健康。

31、给我呵护,非你莫属。

32、健康零缺点,保健最重要。

33、康复全方位,关爱零距离。

34、集自妍一堂,享健康良方。

35、自然之精华,容颜之妍丽。

36、贴身呵护,洁净每一天。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行健,身心灵一切安逸。

38、康复全方位,澳洋零距离。

39、温心有瑞泉,护理独领先。

40、真切关注患者爱心体谅患者诚心帮助患者。

41、普及科学防病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42、视患者如亲人,瑞泉精英,关爱同行。

43、用心照顾,用爱看顾。

44、养生集妍堂,生活享吉祥。

45、医护健康两不误,患者家属双无忧。

46、瑞泉护理,让病人好的更快些。

47、健康新主张,作息要正常,生活新配方,心灵有天堂。

48、健康与幸福同在责任与和谐同行。

49、瑞泉护理,给您无微不至的呵护。

50、生命的起源只是一颗种子,健康的价值却是无穷无尽的能量。

51、病来未必山倒,瑞泉在您身边。

52、护理魅力,瑞泉演绎。

53、集千年精华,铸康复希望。

54、阳光康复路,济世澳洋情!

55、清洁护理,以我为师。

56、不是亲人似亲人,疑似涌泉是瑞泉。

57、开展健康创建活动,建设和谐锦丰。

58、康复一个人,挽救一个家。

59、康复幸福路,澳洋心呵护!

60、健康呵护全方位,瑞泉护理零距离。

61、瑞泉护理,心中只有你。

62、康复护理多麻烦,瑞泉呵护最领先。

63、瑞泉专注服务,更早康复呵护。

64、校园迎新人,康复一家亲。

65、慧眼识朝阳,明眸倾康复。

66、康复之路,澳洋相助!

67、瑞有所护,泉有所理。

68、集千年精华,铸康复希望;修健康体魄,养浩然正气。

69、集妍自然,美丽人生。

上一篇:副校长安全工作责任书下一篇:量化投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