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危机

2024-05-13

生态危机(精选10篇)

生态危机 篇1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关键词: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观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生态问题是其中最重要、最根本,从而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警告生态危机的呼声与日俱增。因此,分析和探讨生态危机问题,对我国谋求危机治理的新思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意义。巨乃岐在《试论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中指出,生态危机在其本质上是人类的危机、人的危机、文明的危机[1]。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从广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从狭义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凸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3]。因此,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转变思想观念和经济发展方式,在实践中探索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构成的复合概念。“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这种规律的作用和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转型的阶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人们愈来愈清醒地认识到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的危害性,愈来愈希望看到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成为现实。伴随生态问题而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4]。

3.1 生态文明是生态危机的出路

工业文明带给了人类社会史无前例的发展,但是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导致了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海平面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这使人类陷入空前的生态危机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益受到威胁。一味向自然索取,使得自然将丧失自我修复能力,人类也将面临陷入严重生存危机之中的危险。工业文明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造成了潜在的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危机需要文明创新,而生态文明正是人类消除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然出路。3.2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现实需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不是一般地要求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要把这些要求本身视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见,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生态文明的方向和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这种发展是动态和系统的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相协调统一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和重要内容。3.3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缺失了生态文明,就不可能实现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也体现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当中。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整体。生态文明以尊重生态自然为根本宗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物质生产与生态环境承载限度相适应为基本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核心内容,以人类社会在良性的生态环境下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身、自然、社会的平等互惠与共存共荣。生态文明正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和共同发展的文明形态。总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3.4 生态文明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

为应对工业革命以来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领域,逐步发展起来。首先,我国虽已颁布了许多环境法规,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如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条文内容滞后等,加上执法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发生,影响了环境法律的权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强化环境法制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其次,立法者对于人与自然的认知水平和掌握程度,影响着立法的质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再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客观上需要完善环境立法,要求环境立法应当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其调整范围之内,需要体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论在更广的范围内进入环境法的视野,并不断渗透到法律制度和实践中去。最后,传统环境法仍处于对自然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之中,并没有同等的看待自然与人类,仅仅从人的利益出发限制对自然的掠夺。因此,必须从法制进步这个根本出发,使生态文明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可见,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环境法制建设的指针。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尚无范例可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进行艰苦的探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色发展之路呢? 4.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保护相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即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现有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路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1)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资源多重属性;(2)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环境污染;(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排放量[6]。4.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培养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价值观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白然”等理念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认清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4.3 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环境立法体系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同时,还要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阻止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中外历史启迪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缓解中国目前脆弱的生态环境国情,有助于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发展和交流,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4 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危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是单靠某个国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生态治理对于国际社会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中国作为一个环境大国,面临的国际压力非常大。中国的行为对全球生态有着特殊的影响,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国际环境事务,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发挥中国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作用。

其次,促进国际生态立法,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当前,生态问题不仅超出了国界、蔓延全球,而且还蔓延至太空。这一形势要求人类除了采取相应的科技及经济方面的措施外,还要制订国际性的法律制度以进行有效的生态治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国际生态立法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才能保障全球生态的安全。

最后,反对生态霸权主义,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保护环境的旗号干涉别国内政,不正当地介入别的国家的社会、社会发展规划,侵犯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主权,在生态问题上也搞双重标准并以此来干涉别国内部事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当坚决反对生态霸权主义,努力倡导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环境秩序。

参考文献:

生态危机 篇2

一、提高对生态危机的认识, 增强保护生态的紧迫感

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我认为, 当代社会影响生态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人口指数的增长, 过快消耗的自然资源以及严重污染的自然环境。

首先, 人口指数的增长, 势必会对生态系统造成压力。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活动, 只能在自然界中进行。为了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生存需要, 我们必须开发更多的土地、林场和草地以及渔场, 必须开发更多的满足人们发展需要的大量资源。由此可见, 人口的大量增加, 也增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 同时, 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压力。

不断增加的人口消费水平势必造成人类对地球资源越来越多的需求量, 但是, 地球的环境空间并不会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各种资源的储量和再生能力更不会因人口指数的增长而增长, 因此, 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必然会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变得越来越大。

其次, 自然资源的过快消耗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 在现阶段可更新, 如水、生物等。不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 在现阶段不可更新, 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由于现代工业国家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 从而使这些资源的危机状态加剧, 甚至那些可再生资源, 由于人类大量滥用、浪费和污染, 危机状态也日趋严重。

再次, 环境的严重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越来越多, 这些污染物就是对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

对大气构成污染的主要有煤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等。特别是这些污染进入大气圈后, 会产生“温室效应”, 使地表增温。水污染在地球上也相当普遍, 主要是农药,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 致病微生物, 油类物质, 各种废弃物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造成危害。造成水污染的方式是多样的, 其中, 主要的方式是将未加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和医院废水排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等。这些有害物质中的病原菌、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进入农田, 沉积到土壤中, 从而造成土壤污染, 危害人类。

二、充分认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源, 增强保护生态的自觉性

现代工业寻求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扩张, 但是, 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却没有随着人类开发自然资源能力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由于人类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 这也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一) 人类对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 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 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 工厂在生产化学制剂的同时, 已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量的能源消耗, 已严重影响了地球气候;人类活动破坏了大量的森林和湿地资源;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 人类不得不成为超级生产者。比如草原的退化、渔业资源的枯竭、部分物种的灭绝、森林面积锐减、土地贫瘠和农产品化学污染等等, 都与人们对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关系。

(二) 人类没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一环

在历史的长河中, 人类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当代工业生产系统主要保持着线性和非循环方式:即“原料—产品—废料”, 它以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据统计, 工业生产从自然界取得的物质被利用的仅占3%—4%, 剩余的则与有害和有毒物质被重新抛回自然界。由此可见, 当代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大量废弃物的工业经济之上的。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 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扩张, 但是, 却没有同时扩大保护自然的能力。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最终严重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三) 人类在发展生产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其核心是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它的目标是, 既要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事实告诉我们:人类是超级消费者, 地球上所有对人有用的东西, 几乎都成了人类的消费对象。人们在消费自己制造出来的产品的同时, 又把大量的垃圾堆在地面或埋在地下, 使整个地球变成了垃圾场, 对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四) 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

强人类中心主义主张, 人是最高级的存在物, 他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 他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毁坏任何自然存在物。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一种价值取向, 它在人类和非人类之间划分了一道价值鸿沟, 将人类利益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甚至以牺牲其他生物的价值来换取人类的利益。在人类主导的世界下, 强人类中心主义看似在情理之中, 却意外埋藏着人类自身毁灭的信号。所以, 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一个原因。

三、科学地保护生态平衡, 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只是一句口号, 我们必须将其付诸实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 在于超越现代技术, 由现代技术过渡到绿色技术, 也就是逐步过渡到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

首先, 树立人类只是自然的一员的观念, 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人类在追求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同时, 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 还应该考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尽量做到少损害或是不损害自然环境。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 要做到尊重自然, 而不是把自然作为实现人类各种用途的手段;不仅重视开发利用自然, 更应该重视保护自然, 努力使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相处的关系。

其次, 正确处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资源为代价。要通过有效措施,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资源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 不会损害后代人的发展和消费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 必须体现代际公平的原则, 切实改变现在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做到适度消费, 建立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低资源和低能源消耗、高消费质量的适度消费体系。

再次, 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 寓个体、地区、集团、国家利益于全人类整体利益之中。人类进化到今天,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任何局部的环境问题都会给整个地球造成影响, 因此, 我们在考虑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 还应该重视全球生态的整体性, 做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要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 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联系, 确实树立起一种体现自然中心的现代整体观。

从“经济危机”到“生态危机” 篇3

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在当代发展的困境

(一)生产力发展的困境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的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包括阿格尔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看来不是处在中心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便是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所必然导致的问题是资本循环体系的断裂,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的产生等造成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然而在阿格尔看来,这种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仅仅是马克思的一种逻辑分析,马克思在理论上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马克思主义的非决定性原则便表现出来了。这种原则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参与到整个对异化工人阶级的启发中,从而导致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解决之路的探寻。在对经济危机的解决中,生产力发展与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便逐渐地凸显出来。生产条件的有限性必然会限制生产力的长远发展,然而只有在生产力的长远发展中,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才能解决,对经济危机的解决又引来了生态危机,这便是阿格尔所要引述的生产力的困境。

(二)“内在矛盾”的逻辑必然与经验现状的矛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精确的经验和概念分析,“这些概念和假设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劳动力’概念,自由的工人在自由的市场上把自己的劳动能力出卖给资本家以换取维持生存的工资”。而资本家购买这种劳动力是为了生产作为利润来源的“剩余价值”,正是资本的获取剩余价值的逻辑,其造成了资本主义根本的、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资本的积累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而用不变资本取代可变资本,这将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从而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然而,马克思所分析的这种资本的逻辑必然性并没有如愿到来,相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正在蒸蒸日上地发展起来。资本主义体制内的工人与资本家的抗衡体制,工人政治地位的争取,以及国家干预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盛行等都导致了工人工资的提高和资本循环的继续。在现实的经验现状和资本论中逻辑的必然之间的矛盾中,也促进了阿格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的反思。

二、生态危机的构建

(一)异化消费对经济危机的影响

阿格尔分析了马克思的《资本论》,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完全不知道资本主义制度如何经过危机“否定”自身而走向崩溃,而仅仅是作为一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内在矛盾逻辑的学术著作。而在新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的延缓崩溃的阶段,阿格尔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欧洲的工人阶级并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牢记自己的革命使命,因为它缺乏足够的阶级意识和理论的政治的方向;第二,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发展足以保证向工人阶级也提供此前资本主义上层人物提供的商品。”这种异化消费造成的后果包括工人阶级异化程度的加深,因为过度生产的目的显然是要对人们在异化劳动中所花费的时间进行补偿,而过度生产对自然资源的毁坏性掠夺和对环境的灾难性破坏同样会造成生产条件的下降和生态危机的产生。阿格尔正是通过异化消费这一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来阐明其新的辩证法的。

(二)对生态危机出路的探寻

阿格尔在看到了生态危机这个在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所必然碰到的难题,从而对马克思的危机模式进行修正。然而阿格尔始终没有抛弃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甚至在解决异化消费所带来的问题的同时,重新回到对工人的异化问题的解决上来。阿格尔强调“因为人们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和闲暇时间,因而会对商品匮乏做出反应,愿意采取一种规模小、民主组织起来的生产为特点的、激进的、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以广告为媒介的商品的外表就没有商品的使用价值那么重要了”。阿格尔放弃了马克思的辩证法而提出了“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人们在面临着生态危机所导致的消费期望破灭的同时,阿格尔寄希望于人们能够“对这一新的简朴生活感兴趣”。在北美的政治环境中,阿格尔认为民粹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同样可以产生一种生态主义的政治压力,从而导致生态激进主义产生出各种新的阶级意识。阿格尔认为,随着这些新的阶级意识的产生,“消费者逐渐对消费感到厌腻,随着降临到我们头上的生态压力迫使‘持续不断的’生产进行缩减,人的新价值观和需求会起而取代消费主义”。

从政治制度视角看生态危机 篇4

从政治制度视角看生态危机

摘要: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进行不懈努力,但是我们看到那些旨在保护环境及扭转环境灾害的种种努力却收效甚微,究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无法克服的弊端.正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纵容了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征服欲望.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 者:周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期 刊: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JOURNAL OF JIANGX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年,卷(期):,12(2)分类号:X2关键词: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生态危机 和谐社会

再论生态危机与心态失衡的关系 篇5

再论生态危机与心态失衡的关系

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生态危机,是21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而且还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人们怀着焦急的心情在极力探寻消解生态危机的路径,但在以往探索中却陷入了迷途和误区.本文从别样的`视角提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心态失衡,要消解生态危机必须首先解决心态失衡问题.

作 者:穆艳杰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兰州学刊英文刊名:LAN ZHOU XUE KAN年,卷(期):“”(6)分类号:B845.65关键词:生态危机 心态失衡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生态危机 篇6

摘 要:人类社会如今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境以及发展趋势表明,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对我们的社会发展已经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各种各样的环境难题亟须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对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做出伦理反思,以谋求新的生态理念,最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态危机;伦理;文明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反思

党和政府一直都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理念,作为公民,我们在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其中尊重自然指的是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该保持一种敬重的态度,对生态系统的万事万物都要善待;顺应自然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产活动中,在向生态系统索取时不能为所欲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保护自然指的是人在与自然相处时所要担负的责任,我们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我们也要保护自然,反馈自然,保持生态平衡。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仅仅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敬畏大自然,在心里树立起一种爱护自然的意识。只有如此,生态平衡的目标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

二、科学技术运用的伦理反思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生产力向更高层次迈进,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进步,进而推动人类文明也向着更高层次演进。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不再尊重自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为所欲为,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人类的破坏。

科学技术对我们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当人类看到它所展现出的力量之后,就开始毫无忌惮地向生态系统开始索取与掠夺,甚至可以说人类的贪念有多大,科学技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就有多严重。针对当下生态系统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来说,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科技发挥其优势的时候,要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生态系统的伤害。

通过分析人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科学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伦理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得出:我们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正确看待自己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明白人类同自然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同时对于科技的使用我们也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度,互利共赢。

三、融合共生: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全面发展

1.新文明的誕生: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终目的,除去一些最基本的现实因素,也应该有相对应的其他构成条件。生态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出现,重新确立起了一种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而这一新的价值观念继而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极大地加快生态文明的到来。

生态文明这一观念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主要是积极引导人们形成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会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将保护环境牢记心中。生态系统作为我们生存的基本环境,为其负责任,也是为我们自己的未来负责。良好的生态系统,对我们自身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所提倡的正确消费理念,我们应该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实践,这样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也有着一定的理论价值。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体现出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它引导着整个社会协调有序健康地向前发展,使经济的发展同环境保护相协调,为我们营造出更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最终有利于社会与个人全方位的进步与发展。

2.有助于人类的全面发展进步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知道,人是自然、社会与精神的统一体,而我们要想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该同自然融洽相处,同社会共进退。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要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身份与作用,在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同时,自己也获得全面发展进步。

用生态伦理思想帮助人得到全面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使得整个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级的层次。在实践中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协调共进,一方面使我们现在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全面进步做出更恰当的认识与研究。通过这样,我们就能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有序,经济的发展同环境保护相一致,最终实现我们每个个体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秋.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J].沈阳大学学报,2007(6).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危机 篇7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危机,经济利益,生态利益

一、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所在

1.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与其他事物或理论一样也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发展而发展的,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下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角度来分析这三次人类中心主义。

⑴古代人类中心主义。古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宗教神学统治人类以及“地心说”理论,这时期人类将自己至于高于动物的地位,将一些人神化并给他们赋予可以统治世界的特殊能力。这一时期的宇宙观是“地心说”理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些神如《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创造的第一对夫妻,组建世界上的第一个家庭,被视为人类的鼻祖。

⑵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是人们通过一系列的科技革命、技术革命。这个过程人类尝到了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从而使自身获益的滋味,所以人类崇拜于科学技术,认为只要利用科学技术就可以实现所有。因此,人类把自己的力量看的过于强大,将人置身于自然、其他生物之上同时将人类的利益看作最高利益。

⑶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当代的时代背景也是我们现在研究讨论最主要的一个阶段。它是伴随着环境、生态危机的凸现而产生的。因此,它既是建立在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扬弃的基础之上,也是建立在当代全球环境、生态保护运动以及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

2. 生态危机

⑴什么是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是近代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自然的承载能力而造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枯竭等很多问题。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危机,迫使人类必须放下“屠刀”,进行深刻反思。

⑵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权益、利益相争。生态危机产生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只是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程度还是相当低的,所以对自然几乎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随着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人类开始大面积种植农作物这就导致破坏了很多地区的原始植被,但是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还是相对比较低。而到了近代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疯狂的开采能源、建造工厂进行生产,人类的野心越来越大,对自然的掠夺越来越大,成为了造成当代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工业化过程是科技创新迅速利益化的过程。这就驱使科技最大程度地服务于资本,科技与资本的紧密结合,让自然资源发酵出巨大的利益,产生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政治权益为保障力的各种利益间的博弈激发着生态问题的诞生与恶性循环发展。(1)

二、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1. 人类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

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不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正如人类不可能真正站在其他任何动植物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问题,我们需要践行于人类中心主义中,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去解决生态问题。

⑴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属性,人类的社会属性体现在人类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劳动、生活。这也是人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人类是永远不可能抛开自己利益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

⑵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自然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当今的生态危机就可以看作是自然问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所以对于自然环境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人类为自身利益追求的一个利益点。

2.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近代生态问题没有变成人类最大的危机,所以人类在当时根本没有看到生态危机,可能也并没有想到人类的行为会导致自然的变化和生态危机,正因为这一时期生态危机不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生态问题自然不会成为当时人类利益的追求点。而在那一时期人类的利益则是通过征服自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所以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人类利益追求点是由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发展经济而决定的,因此,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需要转变利益追求点,以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

1. 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经济利益向生态利益过度

人类中心主义不是也不可能是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虽然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涉,但它对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却至关重要。通过我们上文的分析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必须转变利益的追求点从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转变到追求经济利益和追求生态利益并重。我国出台的绿色GDP政策也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利益追求点的转变。

⑴经济利益的追求还不能停止。现代人类社会并没有进入一个像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不可能马上就终止,同时人类只有先满足的物质基础,才可能去解决更多其他的问题,因此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此阶段还是不能够停止的。

⑵生态危机的出现促使人类考虑生态利益。前文说了为什么近代人类没有考虑到生态利益,最主要的问题是那时期生态问题并非主要问题。而现代人类社会与之不同,生态危机已经危机到了人类的生存问题了。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才会考虑到生态利益的重要性。

⑶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是利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当代生态危机的出现在促进人类共同利益形成的同时也促进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反过来,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成为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克服生态危机提供了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而当今人类的共同利益就是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人类的发展经历了混沌型的原始文明——经验型的农业文明——理性型的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阶段。工业文明实质上就是科学和技术文明,在这一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又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更高阶段。生态文明相对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新阶段,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然而我们在讨论生态文明的同时不能单单地讨论它自身。有的人认为生态文明是把生态学放在哲学的基础上来阐释。在讨论生态文明的时候需要联系到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其实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联系起来也恰恰反映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主张人的决定性地位,同时还强调人类在追寻自己利益时,应该运用人类的理性,不能轻率地、盲目地、疯狂地使用、破坏、掠夺自然;人类还应该担当起照顾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人类和自然是需要和谐地相处才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也体现了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的利益追求点,符合人类持续发展的需求。

人类是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的发展必须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人类利益的追求点来不断进步。解决生态危机也是如此,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将传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成为追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并重,注重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09).

[2]程宏燕.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生态问题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11).

湄公河的生态危机 篇8

湄公河,在老挝语中,是“水之母”的意思。湄公河从青藏高原到出海口蜿蜒4800多公里,进入湄公河三角洲,最后流入南中国海。湄公河加上位于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境内的无数条支流共同组成了湄公河流域。

湄公河流域是地球上物产最丰富、生态最具多样性的河流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6000多种。鱼类大约有2000种,其中有62个种类是本地独有的。湄公河湿地为许多濒临灭绝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提供了栖息地。生活在湄公河流域的人口达6500万之多,其中80%的人如渔民和农夫依赖河流维持生计。

然而,今天的湄公河流域正面临空前的生态危机。

修建水坝

湄公河流域的气候分旱季和雨季,因此,洪水的周期性涨落是湄公河的一种自然现象,整个生物群落,包括人类和野生生物,都已适应了这种周期性洪水循环:当雨水涨满各条支流时,河道急遽增宽;当干旱季节来临时,河道变窄。

然而,近年来,人们在湄公河上游修建起十几座水电大坝,还有大约100座大坝处在规划阶段。这些大坝在带来控制洪水、储存水源和发电等好处的同时,也给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坝阻碍了水生生物的运动和迁徙,改变了流向下游的水量和泛洪起始时间,妨碍了那些依赖季节性洪期生育的鱼类、青蛙和水鸟的生育循环,大坝甚至将水生动物吸入涡轮机内……

事实上,在过去50年里,全世界平均每天修建两座大型水坝,有45000多座大坝的高度超过了13米。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逐渐认识到大坝带来的环境问题,从而减缓了大坝的修建速度。然而,在湄公河流域及其他很多地方,水坝仍在不停地修建。

农业灌溉

对湄公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另一种活动是农作物灌溉。从湄公河抽取的大部分水都用于农作物灌溉。随着新开垦土地不断被用作农作物种植,对灌溉水的需求大幅增加。

从世界范围看,人们消耗的淡水大约有70%用于农作物灌溉。为了应对日益膨胀的人口,人们不得不努力提高粮食产量,为此要修改河道,抽干内陆海,抽取几千年才聚集起来的地下水。更糟糕的是,流入灌溉系统的水大约有一半实际上未被农作物吸收而浪费掉了。还好,湄公河目前还有水可以流入大海,但世界上的一些大型河流,包括科罗拉多河、恒河、约旦河、尼罗河、格兰德河和黄河等,已经成为季节性河流。

农业还是一个主要的污染源。在湄公河流域,农业生产严重依赖杀虫剂和化肥,来自农田的各种化学物质、养分和沉积物流入湄公河,导致水质下降,破坏了野生生物栖息环境。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为过去的盲目发展付出了代价,目前正在为应对这一主要污染源疲于奔命。以美国为例,来自中西部农田里的杀虫剂、化肥和牲畜粪便,已在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入海口制造了一个死亡地带。在这片区域,由于滥用杀虫剂,沿海藻类种群在营养物的滋养下大量繁殖,从春季到晚夏。密集的海藻群疯狂地掠夺水中的氧气,这种低氧状况驱走了浮游生物,杀死了蚌蛤以及其他当地非迁移物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共有140多个死亡区域,而且每个区域的面积都在不断扩张。现在湄公河上也出现了一些死亡地带。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造成湄公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又一罪魁祸首。大部分物种在自己的生态环境中都会受到自然天敌或其他环境条件的制约,但来自远方的生物则不同,因缺乏天敌等制约,它们繁殖迅速,比本地物种更具竞争力,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生态系统。大部分人为引进的生物入侵是偶然产生的,但某些生物入侵,如钓鱼者放生的鱼,用来稳固土壤的植物等,则是人的一种故意行为。

刺轴含羞草是一种多刺灌木,原产于美洲大陆,是作为观赏植物或抗腐蚀植物而输出的,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破坏性最大的水生入侵物种之一 。这种植物一旦站稳脚跟,就会形成稠密的群落,以致压倒当地植物。自1979年人们在湄公河上第一次发现刺轴含羞草后,这种植物随着洪水迅速扩张,现在正在湄公河流域各条河流上泛滥。由于它们侵占水鸟的生活环境,许多依靠当地草类植物获取食物和栖息地的水鸟种群数量正在急遽下降。

过度捕捞

在湄公河流域的某些地区,由于人们的过度捕捞,鱼类正面临在劫难逃的厄运。

湄公河巨鲶是世界上最大的鲶鱼,体长可达3米,体重300多千克。由于躯体硕大,肉质鲜美,各城市餐馆纷纷以高价收购,渔民因此从中获取可观收入。在20世纪中期,渔民每年能捕获数百条巨鲶。但是,近几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加之栖息地遭破坏,水坝修建及航运工程等使产卵地改变,湄公河巨鲶的年捕捞量已下降到不足10条。湄公河巨鲶已濒临灭绝。

鱼类不是过度捕捞的唯一受害者。柬埔寨洞里萨湖曾盛产水蛇,但现在由于每天有10000多条水蛇被捕捞,用于人工饲养鳄鱼,其种群数量已严重下降。人们的过度捕捞破坏了湄公河流域的食物链,在捕尽了处在食物链顶层的食肉动物和大型水生动物后,渔民们又将渔网撒向更小的生物。

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做法造成的最终后果是,湄公河流域淡水生物被列入世界最濒危物种之中,包括淡水蜻蜓、豆娘、蚌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以及哺乳动物等,全都处于危机之中。

更令人不安的是,湄公河流域的生态危机不过是全球河流生态危机的一个缩影。

学历危机,二本生源危机 篇9

据媒体报道,今年在湖北招生的87所二本院校再次征集528个志愿,这是湖北省二本首次出现再次征集志愿的现象。北京、广西、安徽、吉林等地的二本高校,也征集了两次志愿。实际上,四川、河南和宁夏几年前就出现了这种现象,2012年有的省份甚至出现了众多高校零投档。生源危机在全面辐射高职高专院校的同时,逐渐向本科高校蔓延。

曾几何时,“大学生”是一个非常响亮的称呼,一个家庭出了个大学生,是一件十分荣耀的大事。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如今,除非是考上名牌大学,一般的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变成“大白菜”,大学生头上的光环正逐渐消失。一些人毕业即失业或待业,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自然会出现弃考、不填志愿或不报到的现象。

当多数适龄青年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社会便可能从重学历变为重“校历”(重视学生是从哪所学校毕业的),这是因为对一个人的远距离判断,最直观、最外显的就是“校历”。竞争重心上移,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过去,而一般的院校吸引力大不如前。这是水涨船高的结果,也是学历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逐渐蔓延的高校生源危机,本人认为:第一,应控制高等教育规模,走内涵发展道路。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从规模发展转移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轨道上来。由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逐年下降,未来几年一些层次较低的高校将招不到足够的学生,甚至面临倒闭。但目前许多准备“升本”和更名“大学”的高校,为达到规定的办学规模要求,仍在热衷于扩大校区、大兴土木,积极争取扩大招生规模。为改变这一趋势,亟须对《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进行修订,使院校设置条件更重质量和水平,降低对规模的要求。

第二,结合时代需要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近年来出现的农村中小学并校,不仅是因为学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进入城市导致农村学童减少,也因为农村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即使是鼓励生育也很难提高人口出生率,这是一个普遍规律。日本、韩国的少子化进程都导致大学适龄青年不足,即便是台湾这样多子多福传统观念得到顽强保存的地区,现在也成为世界上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高校严重缺乏生源,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篇10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生态危机;政策控制;经济调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89-02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等等。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

当然,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

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需索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缩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与修复时间,使得为人类提供资源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过多的人口数量给地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与破坏。随着人口的快速、大量增长,造成了过多的废弃物排放和过多的破坏性行为,这无疑加剧了生态危机的严重程度。

2.资源发展型现代工业引发生态危机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工农业手段日渐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更加高效的手段来取而代之。因而,现代工业应运而生。我国仍处于资源型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依赖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资源优势。在这样一种发展模式下,人类活动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点。而具有大规模、快速、高效特点的现代化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进而导致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这样一来,我们极易陷入“经济发展越快,生态危机就越严重”这一怪圈。人的需索与自然供给之间的矛盾有增无减,引发并加剧生态危机。

3.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引发生态危机

为了更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本身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成为能造福人类的法宝,反之,也可以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造成现代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不合理应用,这种不合理应用使之成为大量生产和利润至上的工具,放大了其负面效应,进而成为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的帮凶。

4.环境缺失的市场机制引发生态危机

在我国当前经济体制下,企业过分注重自身利益,忽视了环境成本的计算。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只考虑经济效益,却不肯在排污设施、技术上投资,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加重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能否处理得当直接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健康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步的大局。如今,大自然正以各种方式向我们展示它的不满与愤怒:近几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现,雪灾、洪涝、旱灾、沙尘暴、泥石流频发;生态难民面临生存危机,在一些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许多人被逼无奈远离故土;因生态危机造成的直接和潜在经济损失数额惊人,也与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观念相悖。这一切都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生态危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为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我们可以从政策控制、经济调节、科技的正面引导以及道德观念宣传等多方面综合努力,以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1.政策控制方面

一方面,针对人口压力问题,要进一步着手落实好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压力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尖锐矛盾,给地球一定的缓冲与喘息时间。另一方面,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我们现有环保法规,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一成不变的环保法规已远远解决不了现存问题。这便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吸取经验,进而制定出满足现实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以更好的指导与规范人们的环保行为。最后,可以将环境指标与政绩评价结合起来,以此督促地方政府的环保执行力度。

2.经济调节方面

既然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利益的结果,那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利用经济刺激的手法来引导人们走生态经济之路。

首先,我们应该逐步推行资源有偿使用这一手段,借此来提醒人们资源的有限性、可贵性。通过有偿使用手段,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不是粘手可得的,不是取之不尽的。这样,一方面从当前来看,通过有偿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补偿或奖励手段。对于那些给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单位或个人,一方面对其采取一定的惩罚手段以实现警示效果;另一方面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要求相关单位或个人对其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负责。当然,对于生态保护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表彰,鼓励和发扬这种环保精神。

其次,我们还应注意科技的正面引导。科技的双面性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使科技更好地发挥其正面效应。当前,一方面,我们可以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态危机的治理方面,为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高科技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以节约现有能源;通过高科技来发现新能源以减少现有能源的压力与危机;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更为广泛的生态思想道德宣传;通过高科技扩大国际间的合作与联系,共同致力于解决生态危机。

3.进行道德观念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盲目追逐眼前利益的想法以及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这三大思想根源是造成当前生态危机的重要症结所在。认识对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切实解决生态危机,必须从思想抓起,从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抓起。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生态道德意识薄弱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加剧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峻程度。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正视生态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人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以达到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质的目的,从而为生态危机的解决建立良好的思想根基。

总之,生态危机解决与否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事关人类自身的生存,事关经济的发展,事关国家健康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大局。对待生态危机,我们必须摆正思想、端正态度,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解决生态危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的坚持,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我们的团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生态危机,走向一条真正持续、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

[2]吴海金,朱磊.环境政治问题的深层思考——评丹尼尔.A.科尔曼的环境政治观[J].理论月刊,2006,(10).

[3]夏小非,朱同丹.在发展中解决生态问题与生态危机[J].鸡西大学学报,2008,(6).

[4]王治河.中国和谐主义与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5]未刃.人与环境: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6]秦兴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思考[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8).

上一篇:记一次有意义的国庆节作文下一篇:有关梦想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