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

2024-08-25

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通用11篇)

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 篇1

在一次空手道表演赛中,黑带高手以七段的实力,徒手劈开十余块叠在一起的实心木板,赢得观众热烈的喝彩与掌声。黑带高手将十余块木板叠了起来,亲切的拍着男孩的肩膀,问他:“如果你想劈开这叠木板,你的着力点会放在哪里?”男孩指着木板的中心:“这里,我想一定要打在中心。”空手道高手笑道:“你将着力点放在最上面这块木板的中心,当你的掌击中那一点时,将遭受同等力道的反击,令你的手反弹且疼痛不已。”男孩不解的问:“那究竟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哪个部分?”空手道高手指着最下面那块木板的下方:“这里,把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木板的下面,你一定要想着自己将要达到这个地方。这样,木板对于你就不是一个障碍。”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设立目标和执行任务时,不能只盯住事情表面,更要看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及根源。只要你学会注意事物的最关键的地方,成功便不会那么难。

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 篇2

(一)不断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根据德国各个联邦州的法律规定: 已经完成了德国12年义务教育却没有继续上学的未满18岁的青年,都必须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在德国,不允许任何一个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的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正式就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不断地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如1969年德国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统一法律基础; 颁布于1981年的《职业教育促进法》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系统; 2005年德国再次修订了《联邦职业教育法》, 以适应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新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紧密合作的“双元”——职业学校与企业

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也称“双轨制”,即培训者不仅要在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还要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教育。培训时间按照职业的不同一般在两年到三年半之间。接受培训者在培训期间,每周必须在职业学校学习一两天的理论课程,然后再去企业实习三四天。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企业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的实践培训,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模式,确保了手工业者和专业工人的高技能、高素质,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优质劳动力。

(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2005年德国修订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中规定, 教育者的人品与专业资格等方面必须符合2003年颁布的《教育者资质条例》法定要求。在德国,不管是职业学校教师还是企业的培训教师,都必须受过高等教育。将来在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必须在9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接着进行一次教育实习培训( 一般为24个月) ,然后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正式在职业学校任教。职业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教师组成的“双师制”师资队伍,使理论教学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行会组织与政府机关共同参与的管理体系

二战后,联邦政府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以其行政力量制定实施一系列保障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规章制度。在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行会组织一直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行会组织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业务主管机构,以其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有效地管理“双元制”职业教育,并且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同时,行会组织还负责监督和咨询的工作。

(五)严苛的考核监督体系

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培训者在其培训结业时必须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中期考试与结业考试,均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进行考核。中期考试一般在接受培训后的一年至一年半时间进行,以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程度。没有通过中期考试的培训者不允许参加结业考试。 职业教育的考试制度十分严格。不管是中期考试还是结业考试都是由工商业联合会或者手工业联合会的委员会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一般由培训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工人代表和职业学校教师组成。如果结业考试没有通过,培训者不允许从事所学行业的工作,必须在来年再次参加考试。这种严格统一的考核监督体系,保障了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六)可靠的运行经费保障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拥有可靠的经济支撑,其运行经费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和企业资助。政府拨款主要依靠各个联邦州政府,主要针对的是职业学校。除了联邦政府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直接拨款,德国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资助也很积极。企业资助费用主要用于培训教师和培训者的生活津贴、社会保险费用、培训的设备、教材费等方面。由此可见,德国企业是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

二、德国企业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关系

(一)德国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地位

2005年重新修订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企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划分了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了企业与培训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不但支配主要的教学培训时间,而且提供了系统的设备完善的教学场所。如一些大型企业培训,通过一体化的专业设施和技能实训基地,对培训者进行专业化、技能化的实践教学。企业执行统一的培训计划,由经验丰富、品行端正的专职培训教师对培训者实施专业职能导向教学。培训者不仅学习了专业技能,还可以获取职业经验和增强社会适应力。虽然有政府拨款,但是德国企业仍然是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企业负担了培训者和培训教师的生活津贴、社会保险费用以及培训设施设备的购置费用、教材费等。

企业同时也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法律主体。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企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法人”。所有通过培训企业相关测试的培训者,必须与培训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如果培训者还未满18岁,由其法定监护人或代理人签署。《职业培训合同》规定了企业和培训者双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若任何一方违约,均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职业培训合同》还须在行业协会登记注册,并由行会组织保存和监督合同的具体执行情况。

(二)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原因

1.历史与社会文化因素

在公元13 - 14世纪,德国的手工业中就已形成了学徒制。19世纪,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日益增加,传统的行会学徒制已经无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于是学校参与到职业培训中。 到了20世纪,德国教育部门开始制订一系列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把企业的实践培训与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德国能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并且其成功的职业教育举世闻名,这与德国悠久的重视技艺、重视技术人员的历史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德国企业认为,受过专业培训并熟悉本企业情况的人才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这种浓厚的重视技艺的社会氛围下,德国民众会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养出大量高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仅促进了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还为激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2.企业自身因素

培训企业与跨企业培训中心可以获得国家统一分配的中央基金。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获得占培训费用一半以上的补助。如果实践培训内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则可获得全额的补助,企业还可以获得国家在税务方面给予的优惠。虽然德国企业是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但是培训者在企业培训期间也会参与企业日常工作。培训者的生活津贴与社会保险费用并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培训者是一种廉价实惠的劳动力。 因此,德国大多数企业非常愿意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通过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对培训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践教学。经过三年左右的培训期,培训者对企业有了强烈归属感,热爱企业文化。而企业不需要大肆做广告宣传、不需要磨合适应期、没有人才流失风险,就可以获得对企业发展大有益处的后备力量,极大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由企业培养出的掌握熟练技术且对企业有强烈归属感的员工可以极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培养出的成功人才也会为企业在未来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同时,社会和主管部门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的认可, 对于企业既是荣誉也是宣传,还会极大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三)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制度

德国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了基本保障。1969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了 《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统一法律基础; 颁布于1981年的《职业教育促进法》 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律系统; 2005年德国再次修订了《联邦职业教育法》,以适应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新需求。此外,还有职业教育法律中的特别法《手工业条例》、规范青少年的就业和职业教育的《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企业基本法》、《培训教师资格条例》,各个联邦州、行会出台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等等,从各方面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断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促进了企业更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

(四)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1.企业投资

以制造业为主的大中型德国企业及服务型产业,如大众汽车公司、西门子公司、德意志银行、大型百货公司等。这些企业投资建设自己的培训中心或部门,购置培训设备,承担培训教师和培训者的生活津贴、社会保险等费用,以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后备力量。微小型企业则需要在跨企业培训中心培训自己的后备人才,除了负担培训教师和培训者的工资津贴费用,还需要支付在跨企业培训中心产生的培训费用。同一行业的所有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该行业职业培训的共同经费,也就是所谓的行业基金。行业基金由各自行业自行管理并统一分配,主要用于资助经济发展较差的地区的职业教育。

2.企业参与职业学校的实践性教学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中, 企业发挥着主导和引导作用。首先,企业制订自己的培训计划。企业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订企业以及针对培训者的企业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包括企业对培训时间的具体分配、培训详细内容和培训场所的安排。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习期为两年至三年半,其中60% - 70% 的实践性教学和培训都是在企业进行的。总的来说,培训者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企业中度过。 企业根据自身行业属性、工作岗位要求安排职业培训课程内容,使培训过程体现出本企业的生产特色。培训教师根据培训的具体内容,挑选最恰当的培训场所。这些培训场所不仅能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顾及培训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其次,企业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并提供优质的培训教师。拥有完善设备的企业培训中心或跨企业培训中心,通过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场所,结合与培训专业紧密联系的工作岗位,对培训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来自企业的培训教师,包括专职和兼职,其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德国相关法律规定,具备《培训教师资料条例》要求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过硬并通过国家考试,人品端正的人员,才可以作为培训教师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企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要求,挑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考试合格者获得证书,正式成为培训教师。此企业还会给培训教师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以便不断提高培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准。

3.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

根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培训者在其培训结业时必须参加考试。考试分为中期考试与结业考试,均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进行考核。中期考试一般在接受培训后的一年至一年半时间进行,以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程度。没有通过中期考试的培训者不允许参加结业考试。 职业教育的考试制度十分严格。不管是中期考试还是结业考试都是由工商业联合会或者手工业联合会的委员会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一般由培训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工人代表和职业学校教师组成。中期考试内容参照《联邦职业教育法》 的职业教育标准和要求进行,而结业考试则由考试委员会根据企业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出题,并对考题的范围和难度进行审核,保证考题难度标准的统一。监考人员由企业的培训教师和职业学校的教师组成,并进行交叉式监考,例如本企业培训教师只能监考其他企业的培训者。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确保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企业发展需求。

4.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科研项目开发

德国职业学校的科研重心在于与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双方共同开发企业新产品、改革企业生产工艺和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等等, 既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又能为企业不断提供科研力量。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企业不但有权决定培训相关事宜,而且参与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大纲的制定。此外,企业还参与职业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起草等。

三、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联邦职业教育法》

2005年德国政府颁布和实施了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法将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与1981年颁布的《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后加以修订,成为德国面对全球化发展、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纲领。《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统一法律基础,确定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还促进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跨职业并在职业生活中起关键作用的能力, 如独立学习、规划、实施、评价等能力。新《联邦职业教育法》以立法形式明确了职业培训合同的地位,确立和保障了职业教育中企业与培训者的关系。同时也对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者的资质做出明确规定,并且通过其他配套法规严格约束。《联邦职业教育法》通过多项条款明确规定行业协会的职责,以立法的形式肯定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赋予行会合法权利,参与职业教育的各个重要环节。同时《联邦职业教育法》允许结业考试的评价可涵盖行业协会和职业学校,也允许考试委员会成员承担部分考试。

(二)《职业教育促进法》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德国政府与1981年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进一步明确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的目标、 权利和义务、工作和任务等。该法使得职业教育受到整个德国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青少年劳动保护法》

《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于1960年通过,于1976年修订。该法对青少年培训制定了特殊的保护规定,如未成年人的工作形式、工作时间和休假等, 同时还规定企业必须履行保证青少年就读职业学校的法律义务的时限,且不得随意克扣培训者的报酬津贴等。此法从法律意义上保障了青少年接受职业培训和完成法律规定的职业教育的权利, 确保青少年在职业教育期间受到公平合理对待, 享受应有的待遇,保障其身心健康与安全。

(四)《企业基本法》

《企业基本法》于1972年颁布。该法涉及企业的职业培训,并明确规定企业管理委员会在企业职业教育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五)《培训教师资格条例》

1972年颁布实施的《培训教师资格条例》详细规定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培训教师的师资要求。根据条例,只有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过硬并通过国家考试,人品端正的人员,才可以作为培训教师从事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因此不仅确保了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优良师资力量,还保证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六)《手工业法》

《手工业法》隶属经济管理法范畴,因为该法主要针对手工行业职业教育,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法律中的特别法。该法主要规范在手工业企业开展的行会考试、培训者入学资格考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方面。

(七)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培养方案”由《框架教学计划》和《职业教育条例》组成《框架教学计划》是职业学校教学部分的依据,《职业教育条例》是企业培训部分的依据。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企业为中心,企业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主导和引导作用。而不断完善的一系列配套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德国 “双元制”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法律保障。我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但是需要进一步完善整个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用立法的形式真正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国家可以通过树立典范榜样和发挥社会媒体的宣传作用,有效地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促进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发展。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征论述,分析企业、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关系,总结出企业与职业教育法律法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因素,对我国进一步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把握成功关键细节 篇3

卡尔森这样询问乘客:“在乘坐斯堪的那维亚航空公司的飞机旅行后,您有何感想和结论?”结果他发现一个怪现象:假如乘客看到放在自己面前的碟子没有刷干净,就立即认为这家公司很可能忽略了飞机发动机的检修,这样乘客有可能决定不再乘坐这家公司的飞机。

开始,卡尔森和员工们无法理解顾客的这张逻辑。他想,“一个清洗碟子的员工根本不负责发动机的检修,二者有什么内在关联呢?”后来,卡尔森悟到,这是乘客对航空公司的第一印象所产生的潜在推动力,正是这一个特别现象产生连锁反应,影响着客户的决定。

卡尔森的发现也给了美国联邦快递很多启示。创建于1971年的美国联邦快递起初并不是最好的快递公司,联邦快递常常感到生存的危机。危机促使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他们发誓要找到左右成功的秘诀。

调查显示,客户在递送物品时对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有很多期望和要求。比如希望快递单填写更简便,快递人员取货更及时;货品计价更准确;包装更牢固……联邦公司惊奇地发现,其中有一个“关键环节”居然是其他“关键环节”的六倍。那就是——客户希望准时送达!

于是联邦公司据此重新设计了公司的运送程序、员工的培训、仓储、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选择、路线、步骤等,以便将重点放在准时送达这个“关键环节”上。

该公司曾有名员工为了准时送达客户端货品,居然临时租用了一架小型飞机。结果这名越权的员工不但没遭到解雇,反而受到公司的嘉奖。联邦管理者认为,这名员工在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完美地实现了客户关注的“关键环节”。

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 篇4

了解职业目标的特性是做职业规划的前提,要想制定正确的目标,你首先要了解目标的特性,才能让自己指定的目标的可实现性升高,才会更具有可行性。目标就犹如灯塔,目标正确方向才能无误,要是目标就有问题,那么你脚下的路根本也就是错误的。

职业规划目标的特性:

一、目标具有阶段性

正如成长分不同阶段一样,目标也具有阶段性,所以个人与其目标是同一轨迹运行的。

每个人的目标可以分成多种,包括工作的、家庭的、人际关系的、健康的、经济收入的等多个方面的目标。在每一个不同方面的不同阶段都应有不同的目标。所以说目标是有阶段性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目标同时又是兼容的,每个人虽然只有一个大目标,但同时可能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每个目标又是有先后顺序的,顺序的不同意味着阶段的不同。所以目标的可行性体现在各阶段的可操作性上。在此,建议大家应为自己的远景目标制订一个详尽可行的发展规划书。我们要知道,无论哪一种成功,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精细的计划,只是一味地空想,而制订发展规划书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整日看似忙忙碌碌,却总是不见有什么成绩,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将目标的阶段性明确化,从而不懂得去合理地分配时间。而我的一位企业界的好友,深知“80/20法则”的运用,每天用20%的时间去处理眼前那些急迫的事情,而用80%的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这样才使他拥有可增长的财富。

二、目标具有动态性

世界在变,事物在变,你也在变,所以目标的各个阶段也具有动态性,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完成一个短程目标之后,就要自然而然地移向下一个目标。没有明确首要目标的人,就和没有罗盘的船一样无靠可依。如果仔细地分析航行者的图表,你会发现在航程中,从出发点到终点站,其路径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连线。船长必须时时修正方向,以免船只因为外力影响而偏离航道。在航行过程中,惟一不会改变的就是航行的目的地。

如果我与大家一同竞技篮球,由于我们跑位不断变化,我们若想命中篮筐,便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投篮角度,以适应自己所处位置的变化。社会是动态的,未来是动态的,知识的变化也是动态的,所以,为了适应动态的发展,你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目标,使其变成动态目标。

三、目标具有专注性

问问失败者,为什么会失败,因为他有十个目标;再问问成功者,为什么会成功,因为他只有一个目标。所以为了适应目标的专注性,你还是专注些好。

合同签订中应注意把握的关键点 篇5

建设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建设,有发包人支付相应价款的合同。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一、合同的主体只能为法人,公民个人不能成为建设工程合同的当事人。

二、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合同管理的程序包括:合同评审、合同订立、合同实施计划、合同实施控制、合同综合评价、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

三、合同的订立要采用要约、承诺的方式。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但是下列情形不能撤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以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

四、订立合同的步骤:

1、发包人以发布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的形式发出要约邀请。

2、从事建设活动的单位以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的方式向发包人提出要约。

3、发包人以向依法确定的中标人发中标通知书的方式作出承诺。

4、签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五、合同的主要内容:一般合同的条款包括:发包人、承包人的名称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方式、地点、期限、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的特殊性,法律对建设工程合同中某些条款作出了明确或特殊的规定,成为建设工程合同中不可少的条款。

六、有效合同的条件:

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主体要合法。在签订合同之前,要注意并审查对方当事人是否真正具有签订该合同的法定权利和行为能力,能否受委托以及委托代理的事项,权限。

2、意思表述真实。也就是说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是自愿的,不是被强加的,不是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

3、合同的内容合同所确定的经济活动必须合法,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无效合同: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法》第53条还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1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七、合同解除后承包人与发包人还应履行:

1、承包人应妥善做好已完工程和已购材料、设备的保护和移交工作,安发包人要求将自有机械设备和人员撤出施工现场。发包人应为承包人撤出提供必要条件,支付以上所发生的费用,并按合同约定支付已完工程价款。已经订货的材料设备由订货方负责退货或解除订货合同,不能退还得货款和因退货、解除订货合同发生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因未及时退货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承担,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因合同解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

八、发包人、承包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在施工合同中对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的下列事项进行约定:

1、预付工程款的数额、支付时限及抵扣方式,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2、工程施工中发生变更时,工程价款的调整方式、索赔方式、时限要求及及金额支付方式,工程量清单错项、漏项、计算错误的认定及相应价款调整的计算办法;

3、人工、材料、设备价格、变化等风险 承担的范围及幅度,及超出约定范围和幅度的调整办法。

4、工程竣工价款的结算与支付方式、数额及时限。

5、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数额、预扣方式及时限。

6、安全措施和保险费用。

7、工期提前或者延后的奖惩办法,8、与履行合同、支付价款相关的担保事项。

9、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九、合同的备案:

1、发包人应当自施工合同订立之日起七日内按规定到市或者区县建委办理施工合同备案。

2、施工合同备案采用网上数据申报与书面施工合同备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书面施工合同备案提交的材料包括:网上数据申报表:施工合同正、副本;实行工程担保的工程,提交支付担保和履约担保保函原件以及公正文件原件;施工总承包合同备案时,需提交拟发包的专业工程清单。

十、合同履行中的解释:

1、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解释有争端、合同法规定,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2、如果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的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当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时,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给予解释。

3、当合同中对有些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双方可以订立补充协议确定。如果不能达成补充协议,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按照如下规定执行:a、若质量要求不明确,则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若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b、若合同对价款或者报酬规定规定不明,则应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的市场价格履行,若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则应按照规定履行。如果合同规定执行政府定价,在合同执行中政府价格调整,则按照交付时的价格计价,若逾期交付标的物,又遇价格上涨,则按照原价格执行,若遇价格下降,则按照新价格执行,对逾期提取标的物或逾期付款的,则做相反的处理,这体现公平原则,对违约者不利。C、对履行地点不明确的情况,若合同约定给付货币的,则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若合同规定交付不动产的,则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对其他标的情况,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d、若履行期限不明确,则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E、若履行方式不明确,则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F、若履行的费用的负担不明确,则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4、如果采用格式条款签订合同,在执行中,对格式条款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则以对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利的解释为准。

十一、确定合同价款的方式:

1、固定价格合同:在约定的风险范围内,合同价款不再调整。采用这种方式的,双方在专用条款内应约定合同价款中包含的风险范围,风险费用的计算方法,风险范围以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2、可调价合同:合同价款可根据双方的约定而调整。采用这种方式的,双方在专用条款内应约定合同价款调整的方法。

3、成本加酬金合同,合同价款包括成本加酬金两部分,采用这种方式的,双方在专用条款内应约定成本的计算依据、范围和方法以及酬金的比例或数额等内容。

十二、合同的终止: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终止合同关系,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消灭。合同终止的原因和情况不同,后果也不相同。合同法规定,在下列情形下合同终止。

1、合同已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实现自己的全部权利,订立合同的目的已经实现,合同确立的权利义务已经消灭,合同因此而终止。

怎样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篇6

(江苏省射阳县中学 蔡明)

纵览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现代文中关键语句的检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关键语句的提取,二 是关键语句的复位,三是关键语句的解说。现分类述之:

一、关键语句的提取

提取,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指认提取,二是概括提取,三是选择提取。

例1.下边文段的中心句是:

①大概是因为古来文人因袭之风大盛罢,所以较进步的文艺批评家都赞美“自成一家”的“独创”。②然 而此种赞美也只限于文艺的形式方面,小自用字练句,大至所谓“风格”。③至于思想方面的“独到”,就受 到大大的限制了。④倘若尚不离乎“中庸之道”,那批评就是“好与人立异”,这已经是褒少贬多的口气;倘 若跳出“中庸之道”的圈子,那批评就会说它是“怪癖”,而且意在“惊骇世俗”了。⑤最后一着,是把“离 经叛道”的罪状加于思想上太“独到”的人们。

答:____

例2.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 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 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又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

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合,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 的现象。

例3.人的时间知觉,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客观时间并没有因人的主观知觉而变快或变 慢,这是肯定的。但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对时间的心理反映是很有趣的。在观念上,人们对待时间确有 态度之不同,快慢之差别。

[ ]“怨人觉夜长,壮士嗟日短”,“人逢喜事日子快”,“人到愁时,度日如年”,这些都反映了人的处境所造成的时间知觉的快感和慢感。……

选哪一句填在方括号内最恰当?

A.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谚语也说明时间有快慢之分。

B.但是,人们的时间知觉是有快感和慢感之分的。

C.首先,不同的人对时间的态度是有区别的。

D.时间知觉的快感和慢感往往同人们的情绪联系在一起。(87年广东22题)

以上是检测对文中关键语句把握的提取题。一般情况下,在表达方式相同的语段中,中心句分布在文段中 的首尾或中间。多种表达方式混用的语段,中心句往往是议论、抒情性强的语句。而真正要解答这类题目,最 主要的方法是分析每一句话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或指认或概括或选择。就例1来说,属于对文中中心语 句的指认提取,细看文段,一共五句话,1、2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要表达的意思是“批评家只赞扬形式上 的独创”,目的是在于引出第3句,对思想上的独创却受到了大大限制。其中“至于”一词很重要,表明另提 一方面,有强调提醒作用。而4、5两句又分明是针对第3句而言的,指出所以受到限制的情形和原因。如此 一分析,便会发现,第3句是本段的中心句,关键句。前两句是为了引出第3句,后两句又是为了证明阐释第 3句,可谓前呼后拥,鹤立鸡群,中心地位显赫。这是解答这类题目的最基本的方法,姑且称为“主从分析法 ”。

相比而言,例2是关于文中的一个重要语句的概括提取题,但要准确作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在 形式上要通过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概括处理,并不是直接从原文中找出现成的语句加以认定;二是这种概括提取 仍然要借助于对文中关键语句的把握才能顺利完成。通读全文,该段是以“新风气和旧传统”为话题展开论述 的,旧传统不肯变,但又不得不变;新风气一方面要强调自己的崭新,一方面又要表示自己有来头。这样便有 了文中的两个比喻。“暴发户”、“野孩子”是新风气的喻体,老传统被喻为“谱牒”、“父亲”,而“造” 、“找”正是二者关系的形象描述。因此两个比喻正是对关键句“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的形象 表达,同是又为了引出下文。反之,关键句又是对两个比喻句的喻意的简明解说。从概括题的要求看,只需从 上文提取“新风气”与关键句组合拼装在一起,就能圆满地答题。

例3是选择提取。将文段中的某一关键句抽掉,然后要求考生在已经提供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恰当的一项。 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常常在语法、修辞、逻辑、语流、生活事理等多方面设置干扰。解题办法是,当然也要从 整体上把握语段大意,但最主要的是要搞清干扰在什么地方,然后结合文意逐一排除。例3,首先应该排除B 和C,从语流上看,并不转折,B不能入选;C和前面的结句表意没有多大差别,显得重复,也不能入选。A 和D两项从上下文的语流来看都是贯通的,问题是A句对下文的领起是表面的、浅层次的;而D项的领起才是 实质的、深层次的。

二、关键语句的复位

关键句的复位主要指统领句的复位、总摄句的复位、过渡句的复位和阐释句的复位四种。解答的关键在于 搞清所复位的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然后阅读具体语段,凭借语感、语流、语脉,找出断裂之处,并将复位句代 入验证。通常情况下,我们把这种解答方法叫做“定性补缺法”。

例4.①稍具动物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哺乳类和鸟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类群的动物,哺乳动物属于哺乳动 物纲,鸟类属于鸟纲,这两个纲的动物无论在形态结构上还是在生理特征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从起源上说,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源于爬行动物。③然而,哺乳动物起源于3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一支,而鸟 类则起源于2.6―2.4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另一支,这一支除了进化成今天的鸟类,还进 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鳄等动物。④因此,鸟类和蜥蜴、蛇、鳄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而与哺乳动物却没有直 接的共同祖先。

下面的句子是从这段文字中摘出来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告诉我们,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关系,远不如鸟类和爬行动物那样密切。

A.本段①句前 B.①句和②句之间

C.②句和③句之间 D.④句后面

例5.①“没有共同语言”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事实。只是这一现象过去经常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而今更 经常地发生在同代人之间,发生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②有时是因为出现了新的语汇,有时则因为同样的语汇 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媒体与信息空前发达,促使原语汇的含义更快地发生变化或更丰富,同时也加速了新语 汇的出现,“交往”与“对话”空前艰难。③我们似乎正在面对一个听起来有点荒唐和夸张的局面:在说话之 前,必得先清理和说明各自的词汇和句法,否则就难以沟通。“这人太保守”,这话几年前听起来刺耳,现在 听起来就未必。“这人是精英分子”,这话几年前听起来很动听,今天听起来就有几分嘲讽。④

下面这句话是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抽出来的,如果将它复位,应该放在文中的哪一处?

语义的变化中隐含的是价值的转移,深究起来,这种价值的转变体现着人们对政治和社会的态度的变化, 而后者显然是社会变迁的一个有机部分。

A.① B.② C.③ D.④

例6.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对所说的总要有一些感情,如果对此毫无感情,勉强敷演公事地把 它写下去,结果就只会是一篇干巴巴的应酬文字,索然无味。如果对它有深厚的感情,就会兴会淋漓,全神贯 注,思致风发,新的意思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A这是写作中的一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中的一大难关。B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C这个 意思和那个意思也许接不上头,原来自以为明确的东西也许毕竟还是紊乱的、模糊的乃至错误的。D有许多话 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先说?哪个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重点?

“意思既然来得多了,问题也就复杂化了。”这个句子是从第二段中摘出来的,找出它的原来位置,把字 母标示的A、B、C、D填在括号里。( )(87年全国题)

例4所需复位之句分明是文中关键的领起句。明乎此,再看原语段文句间的衔接关系,寻找有无断裂之处 。1句从动物学知识方面说明哺乳类和鸟类区别较大,引出话题。第2、3句构成转折关系的句群,从起源上 比较哺乳动物、鸟类与爬行动物的亲疏关系。第4句是对第3句作出的结论。这样2、3、4句构成一个不可 分的整体。1句和2、3、4句之间,似乎有不连贯之感,因而排除C项。再看抽出的句子恰是文章的总领句 ,能统率1和2、3、4,放在引出话题的1句前不妥,放在段末又缺乏总结性的词语,故排除A、D,而选 B。

例5所需复位的句子是阐释性的语句,是对所举之例的引申发挥。结合原语段,可以看出先写的是语言发 展变化的速度加快了;接下来就写这种变化带来的多种现象,很显然,在列举现象之后,缺少深层次的阐发, 亦即没有点明实质或给人的启示。而所需复位之句,正与此合。答案即为D项。其实就阐释句来说,远不止举 例的这一种,常见的有说明性阐释、证明性阐释、引申性阐释,例5属于最后一种。但不管是何种,首先要先 定性,明确是何种阐释,然后再着手解答。

例6,分析一下需要复位的语句,从写作角度看,“意思来得多”本是好事,何来“问题就复杂起来”的 呢?于是发现,这是一个过渡性语句复位题。从原文意思看,上节说的意思不断涌现,下节“这是写作中的一 种乐境,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重点落在“难关”上,接着说“新的意思和原来的意思不免发生矛盾” 等,似乎是围绕“难关”阐述的,并无断裂,然而从对抽出之句的`分析,我们便会发现,这是个复句,如果放 在A处,承上句似乎说得通,但与下句却无法衔接,因为“问题也就复杂了”跟“这是写作的一种乐境”矛盾 。放在B处,对上文来说是解释原因,“因为问题复杂化了”,所以“往往也是写作的一个难关”,对下文来 说,则起统领作用,下面各句所说的正是“复杂化”、“难关”的种种情况,正好补充了这一断裂之处。其余 各句衔接紧密,放上去反而显得累赘。

至于总摄性语句的复位,通常情况下比较明显,这里就不再举例。但要提醒两点:一是注意区别总摄功能 的大小,即是整个段的总摄句还是某段中某一小层的总摄句。二是将总摄性语句与阐释性语句区别开来。一般 情况下,总摄句前常常有一定的提示语,如“因此”、“所以”、“一言蔽之”等。

三、关键语句的解说

主要指两大方面,一是文中重点、主旨语句的解说,另一是文中疑难句的解说。

例7.丹麦天文学者第谷,用了30年的功夫,精密地观察行星的位置。他观察才能非常出色,不幸却短 于理论研究。从长期观察的资料中,他得到的是错误的结论。后来,第谷请了德国人开普勒做助手。开普勒与 第谷相反,观察技术远不如第谷,但理论研究却很有才能。通过对第谷资料的分析,他大胆创新,提出了“火 星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一个焦点”的假设,结果与观察资料符合。就这样,第谷的精确观察与开普 勒的深刻研究相结合,引导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范例。如果没有开普勒, 第谷的辛勤积累也许会成为一堆废纸;反过来,没有第谷,也根本不会有开普勒的卓越成就。

“如果没有……卓越成就。”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 )

A.第谷30年的工作比开普勒的贡献更为显著。

B.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突出全文观点。

C.识见是极其重要的,但必须以知识和能力作为基础。

D.强调理论的重要性,突出全文观点。(92年“三南”题)

例8.书籍是会提高人的: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小 的梯子,我向这上面爬着,从兽类到人类,走到更好的理想的境地,到那种生活的憧憬的路上来了。”

“从兽类到人类”的意思是__(91年上海题)

例9.有的同志说,学文言文对学生作文有帮助……当然,我不否认学习文言文在一定程度上对白话文的 写作有帮助。帮助表现在两个方面: 篇章和语言。这也可以说是对现代作家的一种批评。为什么这些能从现代 作品中学到的还要到老祖宗那儿去讨救兵呢?

画线句的意思是__

A.现代记者、作家受到批评,是因为他们滥用文言词语,影响很坏。

B.学习白话文而必须求救于文言文,这说明某些现代作品的不足。

C.在 篇章和语言方面,现代作品没有经过时间筛选,不如古代作品。

D.白话语言没有滋味,虽然没有说明,实质上是对他们的一种批评。

例7是作者的观点句,是关于关键句的解说。首先看关键句本身,从正反两面说,作者显然没有偏向某一 方,而是主张两者有机结合。然后看原文这个整体,原文先是对有关事实进行再现,之后,用了一个判断句“ 这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范例”。最后是表明作者观点的关键句。从点到面看,作者分明告诉人们,在科学 研究领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所成就。由此,A、C、D三项都不全面,只有C项是合 乎作者原意的。

例8是考查对句中疑难语句的解说。做这类题目不能盯在局部字句上做文章,而应联系全段。这个语段共 两句话,要推敲“从兽类到人类”的含义,就必须注意这两句话之间的内在关系。这里第一句话是揭示书籍对 人类进步的作用,第二句举高尔基的话对这种作用作了形象的说明,可以说这两句话之间是解证关系。由此, 可以推知“从兽类到人类”是对“从野蛮到文明”的形象说明,后者即其含义。为什么不说是“从庸俗到崇高 ”呢?因为“庸俗”与“崇高”是人类道德品评,不在兽类之中,故与题目要求不吻合。

例9是1990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9题。同样是考查文中疑难语句的解说。画线句虽然不是文章的关键 句,但要正确理解其含义,还必须抓住该语段的关键句。通读全文,我们知道这节的关键句是最后一句,它以 反问的形式表明观点:能从现代作品中学到的,就不要到文言文中去学。再看句中的“这些”所指代的内容, 即在现代文中学到的内容,就是上文所说的“ 篇章和语言”。这样分析之后再看四个选项:A、D项仅仅谈到 “语言”没有涉及 篇章,不全面,况且又与文意不合。C项虽涉及“语言和 篇章”,但所陈述内容与作者观点 相左,这样推敲下来,B项即为答案。

例8和例9的解答告诉我们,解答文中疑难语句的解说题,不同于中心语句的解说题,要“借石攻玉”, 即借助全段内容、借助中心句、借助前后文的各种关系,才能准确作答。关于对文中重点语句和疑难语句的解 说,下一个考点还要重点展开,这里就不再列举。

为了便于把握本考点的主要题型和解题方法,现将以上内容表解如下:考点 类 型 技法

指认提取 主从分析法

提取型 概括提取 组合拼装法

选择提取 排除干扰法

统领句能够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总摄句

复位型 过渡句 定性补缺法

阐释句

解说型 重点语句 点面结合法

疑难语句 借石攻玉法

巩固性训练题

1.①要追究一个人自己或一切生物生存的意义或目的,从客观上看,我总觉得是愚蠢可笑的。②可是每 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③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 作是生活目的本身――我把这种伦理基础叫做猪栏的理想。④照亮我的生活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以 使愉快地正视自己的理想,是善、美和真。⑤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 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⑥我总觉得人们 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的――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都是可鄙的。

这段文字共有六句话,找出可作中心句的一句是_____

2.看看下面短文,概括出文段的主旨。

案头放着盆水仙,开过苍白的花终于根烂叶黄,像贫苦人家一个营养不良的少女,孤寂地摇落了。我想, 她本来是并不叫做水仙的,她以她的苍白换得这个美丽的名称。为什么离开泥土呢?而水仙仍无言地摇落了。

答_____

3.为画线处选择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 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4.“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 学、物理、化学和

[1][2]下一页

生物呢?”从下面的四句中选出能与它衔接的句子。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5.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内。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

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B.翻译作品日见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 发展。

C.翻译作品日见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

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

6.①祖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底蕴深厚。②虽不失为民族瑰宝,但也不乏沉重包袱。③ 植根于这样的土壤中的古训、俗语、谚语,也良莠并存,瑕瑜互见。④涉及到语言方面的庸言就有很多,诸如 “祸从口出”、“是非皆因多开口”、“话到唇边留半句”等等。⑤这些长期以来的话语,如果继续拿来指导 今天的生活,定会贻害无穷。⑥所谓“言多必失”就是如此。

下面这句话是从上段文字中抽出的,如果把它放回去,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既有思想深邃的警句,也有似是而非的赘语。

7.①有哲学色彩的人生同没有哲学色彩的人生是颇不相同的。②前者处处冲决积习和偏见所织成的罗网 ,后者则往往囿于积习和偏见所构成的窠臼。③对死亡的态度恐怕是最能说明问题的。④没有哲学色彩的人, 只本能地看到死亡的一个方面,即对死亡本能地怀有恐惧和惊慌心理。⑤有哲学色彩的人,则抱“生寄也,死 归也”顺从自然的宁静态度。⑥人生寄存的两头都是无穷大,人生就是夹在两头无穷大之间的一瞬间。⑦我们 的努力方向应是化这短暂的瞬间为永久的价值。

下面这句话是从上段中抽出的,请将它复位到原处。

“塞翁”对“失马”的态度,就是富有哲学色彩的人生态度。

8.①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②胸部第二、第三节的背面,生着薄翅一对,是飞行的器官。 ③蜻蜓的翅,基部有筋肉,通入体内,翅因它的收缩而活动。④前后翅交互动作,前翅上时后翅下,后翅上时 前翅下。⑤其它的昆虫,翅基没有这种动翅的筋肉,翅的附着点,有纵行筋、横行筋和斜行筋,由于胸部的背 甲和侧甲的运动,两翅作上下向或斜向的活动。⑥甲虫类前翅仅作保护之用,与运动没有关系。

下面这句话,如果要放回上文中去,应放在何处?

所以蝴蝶和蜻蜓不同,前后翅是同时活动的。

附参考答案

1.第4句。(第1句话入题,谈要追究一个人生存的目的是难以作出科学回答的。第2句谈每个人又都 有理想,这两句构成转折关系,强调重点在第2句。第3句承第2句,谈自己不把安逸生活当作自己的理想。 第4句明确说明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前三句主要是为了引出第4句。第5、6句从反面说明树立正确理想的重 要性,是对第4句的进一步论证。)

2.水仙不应该离开土地。(解这道题目,首先看每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然后再组织语言。这段文字 共4句话,第1句写水仙开了花却因营养不良“而孤寂地摇落”了,第2句通过猜想水仙得名由来,而为其摇 落感到怜惜,同时暗写“假如不生活在水中的话,则可以避免这个结局”的推测。第3句用反问的形式指出它 不该离开泥土,这是议论句。第4句回到开头写水仙毕竟离开了泥土,只能凋零。统观4句,1、2、4为叙 述,3为议论,表明作者观点。变反问为判断,答案就出来了。)

3.B。(首先认定干扰,在于修辞效果。复位之句必须与“死寂、凄凉”的氛围一致。这样先排除A、D。而C,又前后矛盾。)

4.B。(干扰因素是逻辑方面的,复位句必须既对第一问作否定回答,又对第二问作肯定回答。C、D 分明不对,只答一问。A项又指代不明,与原文衔接不紧。)

5.C。(首先从语流是否畅通上排除掉A、D两项。而B中又使用了“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存在词 语搭配不当的毛病。)

6.应复位在④前。(这是对“良莠并存,瑕瑜互见”句的具体说明,属于说明性阐释句的复位题。)

7.应复位在⑥前。(这是证明性阐释句的复位题。)

8.应复位在⑥前。(一看便知,这是一句总摄句复位题,但要注意,它不是全段的总结句,而是对昆虫 翅膀作用作分析的一个结论句。而最后一句话,是说的甲虫类翅膀。)*

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 篇7

一、明确工作目的

召开会议和举行活动, 是我国现行体制下部署开展工作、推进决策落实的重要形式。从邀请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的目的来说, 主要可分为“体现重视、动员总结、研究问题、解决困难”四类。根据每次会议和活动的侧重点, 围绕不同的主题, 不仅要体现在会议内容的组织准备上, 也要体现在邀请领导出席工作的过程中。

一般来说, 以体现重视为目的的会议和活动更多的是领导为了表明态度和营造工作氛围, 经常在常规性、惯例性、礼节性的工作中出现, 较少涉及具体的工作问题。后面三类则往往针对专项工作, 需要出席的领导对涉及的有关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因此在邀请领导的同时要根据领导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尤其是要事先提供基础性材料或供领导决策的初步意见。

二、掌握工作原则

邀请领导出席会议和活动的工作流程有其共性, 其工作原则可以总结为“认真设计、合理安排、细致周全、顺畅进行”。

“认真设计”是要根据会议和活动的整体方案, 科学设计需要领导参加的环节和完成的任务。

“合理安排”是要根据领导担任的职务和年龄、性别等个人特点, 适当安排涉及领导的各项具体流程。

“细致周全”是要仔细考虑各项细节, 整合多方面资源, 充分做好工作准备。

“顺畅进行”是要尽量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 确保会议和活动顺利有序进行, 也是要实现的工作目标。

三、划分工作环节

根据会议和活动的实际特点, 一般可以将工作划分为三个环节, 称之为“三步走”, 即会议 (活动) 前、会议 (活动) 中、会议 (活动) 后, 主要对应的工作任务分别是“前期准备、调整控制和总结反馈”。

四、把握工作关键点

(一) 会议 (活动) 前。

此时工作的关键在于“准备充分”, 即邀请准备工作是否做到合理、细致和周全, 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进行邀请。 (1) 在以单位或部门名义向领导发出邀请时, 一定要明确邀请对象的姓名和职务, 以及邀请该位领导是否需要本单位或部门领导的同意批准。 (2) 全面准备邀请材料。邀请一般以书面形式呈现, 可以采用邀请函或书面请示的方式, 所附的材料主要包括会议或活动的议程、讲话稿 (根据需要) 、车证及路线图等。 (3) 明确获知被邀请人反馈的意见, 据此做好后续准备工作。邀请时容易产生疏漏的地方有三处, 要特别予以注意, 即“三个没有”。一是邀请函或请示上没有写明所邀请领导要承担的工作, 是邀请领导主持?讲话?颁奖?还是仅仅出席会议和活动。二是没有写明邀请领导出席的具体时间、是否进入贵宾室、是否主席台就坐、以及着装要求等细节事项。三是没有写明会议和活动邀请方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此外, 为便于领导掌握情况, 还可以注明参加此次会议或活动的其他领导。

2.主席台布置。主席台的布置是会场布置的重要关键。要严格按照确定的领导名单次序安排座次。一般主席台最普遍摆放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

同时, 要注意主席台领导桌签姓名是否准确, 以及话筒、茶水及材料的位置摆放是否合理有序。一般来讲, 要为有发言和主持任务的领导准备备用讲话稿或主持词。

3.迎接领导。要通过与所邀请领导的秘书或办公室工作人员联系, 提前获知领导、秘书或司机的联系方式。根据实际情况, 在所邀请的领导快要到达现场时, 通知邀请方领导, 做好迎接准备, 表达感谢和欢迎。

(二) 会议 (活动) 中。

此时工作的关键在于“调整及时”, 要根据情况变化随时调整, 做到快而不乱。

大型会议和活动涉及的出席领导人数多, 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变化, 包括主席台就座领导、发言领导发生变化, 会议议程中领导承担的任务有所调整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 务必要提前考虑好预案, 做好充分准备, 一旦遇到情况变化不能慌乱, 要根据调 (下转第28页) (上接第40页) 整的内容落实好涉及的后续工作。如主席台就座领导、发言领导发生变化, 相对应的座次、名签、话筒等都要进行调整, 包括主持词、讲话稿可能涉及的内容也要进行修改。

(三) 会议 (活动) 后。

此时工作的关键在于“及时总结”, 要梳理归纳会议和活动召开举行的情况, 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馈。

一般情况下, 总结的内容包括会议和活动的信息或者新闻稿, 要确定是否组织新闻媒体宣传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宣传;会议的讲话稿是否需要刊印下发以及是否需要领导重新审定;会议和活动有关的档案要及时存档备案。对于一些在会议和活动上领导所布置或明确要求反馈结果的工作, 还要及时联系业务部门, 做好后续工作跟踪、办理和完成情况的督查反馈。

把握廉政风险防控的关键环节 篇8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必须针对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存在的权力职责不清、风险点查找不实、防范措施执行不力等问题,把握关键环节,立足部门实际,在摸清权力底数、找准风险点、严格制定防范措施等方面狠下功夫。

清权要彻底,解决边界不清、职责不明的问题。有职必有权、用权须防险。廉政风险点隐藏在用权过程、重点业务办理过程的关键环节之中。如果权力底数、业务事项摸不清、理不明,防控风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一要全面清权。做到权力事项梳理要全面、业务事项梳理无遗漏,每个部门、单位既要根据领导班子的工作分工梳理出每个班子成员的主要职权事项,又要将内部机构关键岗位的权力底数和业务事项摸清摸透。要分清职责、划定边界,既防止相互推诿扯皮,又避免张冠李戴、相互替代,真正因岗确权、因事明责。二要坚决削权。按照保廉促效的要求,摈弃特权思想、消除牟利观念。在权力梳理过程中,认真查找岗位职责设置中是否存在权项重叠、环节冗杂等漏洞和弊端,进一步削减权力事项,简化办事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做到职权法定、用权有轨,坚决把无依据的权力削减下来,认真把有依据的权力规范起来。三要大胆亮权。将廉政风险防控与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一同推进、相互促进。根据梳理出的职权事项,科学编制职权目录,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部进行公开,确保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查险要见底,解决避实就虚、空泛无着的问题。查找风险点是整个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把风险点排查彻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规避风险。全面排查要突出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工程领域、司法领域、民生领域和行政执法部门等问题易发、高发的重点风险领域,确保风险点不排查不放过,排查不准不放过,排查不全不放过。分类查找要突出重点岗位。围绕涉及人财物、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等重点权力,查找在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廉政风险和制度缺失。划分风险等级要突出重点权力。对查找出的风险点,根据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重点领域重点布控,重点权力重点防范,重点对象重点要求,既不可无病呻吟,更不能避重就轻。

职业规划把握成功的关键点 篇9

杨海军

根据道德自律与市场他律之间的辩证关系,公务员德的考核要做到“四个严防”,避免走入误区。

严防公务员德的考核去“利益化”。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派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压制人性中最基本的欲求,并用一些表面的道德标准造就了一大批伪君子,使道德规范丧失了应有的效用。道德规范不应也不能是使人无私,而应该是使人自律。因此,建立公务员系统德的评价体系,必须避免道德说教,充分尊重公务员个体的基本利益诉求,通过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培养公务员的公义精神、服务意识。

严防公务员德的考核“虚拟化”。思想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载体,进行定性评价较易,而进行定量评价则不易。对德的进行有效评价,必须找准评价指向的对象,不能就思想道德评价思想道德,必须以思想道德的依托为对象。列宁指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思想的评价都要落实到思想指导下的行动上。因此,对公务员进行德的评价,要重点关注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其他影响公务员形象的社会公德行为,把无形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日常行为、工作行为上来,明确具体的考核内容,最大程度规避虚拟化和主观化,提高客观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严防公务员德的考核“笼统化”。从一些地区试点探索的情况来看,由于未对不同职务层级的公务员德的考核标准进行适当区分,同时德的考核标准本身也存在定性论断多、定量评价少的不足,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公务员用同一把尺度不清的标尺去衡量,让考核者感到德的考核捉摸不定、难以操作,让被考核者感到德的考核可信度不高、缺乏说服力,走上“轰轰隆隆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歧途,达不到“引导自律、强化自重、树立形象”效果。严防公务员德的考核“形式化”。德的考核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认认真真听取群众意见,让公务员身边的人评价公务员的长短优劣、水平高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发言权,真正把群众有效参与、广泛参与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德的考核工作要把考核、日常考核结合起来,既要有对公务员阶段性的评价,又要有对公务员节点性或者事件性的评价,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不能重视年终、忽视日常。

完善公务员德的考核体系,要从考核标准、考核方法、考核渠道、考核运用等四个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引导公务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德的考核的积极作用。

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篇10

(一) 问题的提出

家长是带领幼儿认识这个世界的引导者, 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这一时期, 家长与幼儿的对话都会被幼儿模仿。 家长与幼儿的对话越多, 幼儿语言的发展就越快。 对话内容也从简单的单字到一句完整的话, 语言能力逐步提高。 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在幼儿身上花时间, 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幼儿, 错过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针对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及表现, 对其发展特性进行研究提出教育对策和方法。

(二) 研究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幼儿语言发展的研究必须深入幼儿园进行观察。 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进入幼儿园小班, 对观察到的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做定向研究, 再与个别教师进行访谈, 了解他们的一些态度和做法。 选取2名小班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 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语言发展及家长的态度和看法。 最后对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研究方法为观察法和访谈法, 其中以观察法为主, 访谈法为辅。

在确定了观察对象后, 笔者进行了为期5天的观察。 在观察中对幼儿与同伴交流行为发生的时间、 发生的背景及具体经过进行记录, 包括幼儿和教师的表情、言行举止。 观察期间笔者作为旁观者不介入幼儿交流活动当中, 力求记录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表现。

二、小班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孩子正处于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 这一时期对孩子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 孩子还是比容易接受并掌握的。 家长与老师都应该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用规范的语言与幼儿进行交谈, 并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一) 表述能力有限

案例1: 星期二早上老师与小屈打招呼, 老师亲切地说:“小屈早上好! ”小屈又重复了一遍老师的话。 和奶奶说再见的时候自己也会不自觉地说出来“奶奶放学来接你”。 这就像一种习惯, 已经养成了。

(二) 大舌头现象

案例2:有些孩子虽然会说很多话, 组织能力也很强, 但是说出来的话不清楚, 也就是所谓的大舌头。 在这次观察过程中, 大大就是说话有些大舌头, 老师与他对话时总是会让他大声点说话, 以便于听清他说话的内容。

三、案例分析

案例1中, 该幼儿正在上小班, 因为家长在他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没有花大量时间在孩子方面, 而他的奶奶也只是教他一些简单的词语。 所以, 他在班里就显得比较“独特”。

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 发言能力的发展影响了智力发展。 所以他的“独特”体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就是语言方面。 别人与他交流时, 他很多时候都会重复别人说的话或者只用简单的词语回答, 有时回答别人时, 分不清主谓语, 处于语言的模仿阶段。 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还在初期语言阶段的孩子, 有很多方面还不是很懂, 像小孩子一样, 要一样一样地教他认识。

小屈上幼儿园快一年了, 比刚进幼儿园有进步, 但是发展还是很缓慢。 老师在与幼儿家长的交流中, 告诉了他们孩子在幼儿园的现状, 也提出了一些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教育建议, 即使工作再忙, 也一定要空出一些时间教育幼儿。 也许是这次谈话起到了作用, 笔者发现他现在说话比以前好了很多, 也知道了什么情况该用我, 什么情况下该用你。 比起之前那段时间, 该幼儿在语言发展方面的进步还是很大的。 所以说,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注重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在快乐中成长。

孩子大舌头有可能是因为还没有形成发音动作, 没有掌握发音方法。 案例2中的大大, 像他这样的情况在学习语言时就应该注意, 在孩子发声不清楚时, 就应该对孩子及时纠正。 老师和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要注重训练他清晰的发音。 谈话时放慢语速, 让孩子能够看清楚我们的嘴型, 模仿我们的发音。 所以, 我们在与这样的孩子交谈时, 更应该注意这些小细节。

四、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差异的分析

小班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差异的形成有很多因素。 首先是注意力方面。 在每天的教学活动中, 一些幼儿的注意力永远都是集中在说自己喜欢的事情上。 老师在教授本领时, 他们就会趴在椅子上或者自娱自乐, 视线绝不会在老师身上停留很久。 有时候坐着无聊了就碰碰其他小朋友, 带着周围的一圈小朋友不认真学本领。 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总能集中较长一段时间, 但很容易就会被其他小朋友影响而转移注意力。 注意力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 而智力发展的基础是语言的发展。 所以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幼儿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也有一定影响。

其次是某些幼儿的父母由于工作比较忙, 在上幼儿园之前的那段时间都是由爷爷奶奶带着的。 由于在那段期间, 爷爷奶奶们并没有注重对他们进行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想着只要吃好穿好就行, 导致他们错过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而与他们相处时间最长的则是他们的家长, 毕竟老师教授的内容和时间有限。

五、问题的解决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应尽可能带领幼儿认识这个世界, 而不是让幼儿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 家长应对幼儿的一些错误行为进行纠正, 而不是让它们成为一种习惯。

家长的教育固然重要, 但是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幼儿教师不能忽视这个差异, 要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 促进个别幼儿的发展。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尊重幼儿, 让幼儿有自信心, 培养幼儿爱说并且敢说的意识。

在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 幼儿是需要家长悉心照顾的, 而不能一味依赖老师对幼儿的教育, 毕竟与老师相处的时间没有与家长来得多。 家长不能忽视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是人类社交的一种工具。 不管时代怎么改变, 语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幼儿期又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珠.台湾省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向[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0 (1) .

把握好人生成功的三个法宝 篇11

成功没有秘诀与捷径,再苦再累也不要放弃信心

人生路上,处处都充满不确定,既有高兴的笑容,也会有艰辛的泪水,很多时候都没有你想象那样容易,也非你想象那样难。想通过找捷径、寻秘诀获得成功,那是不大可能的事。虽然,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经常都在报导成功人士很容易获得成功,可背后辛酸故事却经常忽略。犹太法典上每一章都写有一个法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一直渴望并等待“天上掉馅饼”,那就要承受一生穷困潦倒的结局。不劳而获,确实也可能会发生,但发生在自己的身上的机率相当小,如同希望“路上没灰尘”一样渺茫。

其实,成功并不容易,每个成功者身后都有一大串辛酸故事,都是由汗水与泪水组成的旋律。苦和累是生活的常态,这也最能锻炼人,是人生的试脚石。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能在苦累中作乐,在苦累中生活,那后半生一定会相当不错,“穷苦孩子早当家”。我们无法选择出身,无法改变上辈子的贫苦,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实现价值。

大多数的人在苦与累中自暴自弃,相当自卑。这种事以前我遇得多,深有体会。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我能理解生活艰辛对一个人的影响,更能理解生活的不易。但通过我所走的路,我发现只要肯努力依然可以走在自信的大道上,只要不自卑,树立走出困境变宽道的思想,不见得就比别人差多少。当我还在继续努力的时候,以前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现在已经不可同日可语。所以,我要感谢那些曾经看不起我,带给我折磨的人,是他们在给我制造困难的同时,造就我今天的成就。

转变观念冲破困难临界点,在困难中前行不后退

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见不着后天的太阳。所谓的困难临界点就是马云所说的“明天晚上”,能扛过去,就是成功,过不了这个坎,就是失败。我也经历过好多次的困难临界点,虽然过程有时很艰难,但坚持下去,奇迹就出现,成功就在转角边,只是没有看见而已,当你知道有这回事,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就发生了,一切都变好,生命也从此改变,这是一件很令人振奋的事!

面对困难,前人已经总结出来许多正确应对方法。一路上,当成功的.希望变得很渺茫时,一定要顶住,成功与失败就在此一举,重点还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生活中,其实许多人的情况都差不多,但为何同一起跑线上的人,结果经常都会相差一万八千里呢?差别就在:谁能坚持到底,谁就能笑到最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至少二个以上的解决方案,如果你感觉到无路可走的话,一定要记得静下心来,好好再想想,保证是哪里出错。

为什么在这个困难临界点上顶住了,经常就代表着成功呢?人性使然,因为一旦到达困难临界点,到达需要坚持才能胜出的时候,许多人就会打退堂鼓,或因害怕难堪,或因所未见到不敢做,更有些人开始耍小聪明找捷径,所以,在这样重要关头,许多人已经出局,于是,人数骤然变少,谁能咬紧牙关冲过就已经进入了“人生决赛”阶段,可遗憾的是,没几人能坚持到底,

资料

我老婆几次技能竞赛时都能脱颖而出,重要也在此。每每向上一级比赛时,她总没多少信心,认为希望不大。而经常都是我以各种方式来鼓励她,告诉她:“因为希望不大,许多人都存在这种思想,于是许多人就会如她一样放弃,所以,要是换个观念,更加努力些,首先在思想上胜出,那机会就更大”。结果经常都被我猜中,其实,我也没什么通天之术,重要的就在于我用身心去体会生活中的事与人,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当大部分的想法一致时,我更会从另一个方面去思考,最终胜出的经常都是那些“不像普通人所想的人”。

你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克服隋性,不给自己借口,把成功定格在自己所走的路上。如坊间经常说“成功是需要天时、地利和人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拼搏”。因为坊间的说法是如此,那你的思想就不该是这样,为何没有天时或地利就不能成功?为何成功不是“九分靠拼搏”呢?这就是观念的转变,也是我一直努力学习与研究的重点。

虽说,成功有时会来得迟些,甚至会伪装成“不努力就能得到”的样子,努力也不一定代表成功,但更不能让我们的所有努力白费。当我们的努力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所有的努力就会如溪流一般,最终形成浩瀚的大海,“微小的细流”汇集成“壮观的大海”,这就是力量。

人生没有回头路,自己才是唯一的守护神

有些事情你要忘记,但有些事情却要谨住在心。人生路上,能有一两个知己、生活智者那要感恩戴德,因为更多人包括我都只能单打独斗,只能靠自己不断探索 与研究。摸着石头过河,前面的河底到底是深是浅,都只能靠淌着过河,也只有自己才清楚。贫苦不是原因,眼泪也带不来转机,心,唯有心才是我们行动的最大关 键。宽容自己的错误,督导自己的努力,相信自己,一切都会变好的。

成功的真谛不在于鲜花和掌声,也非别人的认可或肯定,而是来自于内心升华。对于成功的认识越深刻,内心就会越强大,别人的话语或眼光变得无足轻重,而 成功法则就会在身上得到验证。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读传记,因为,周围没有智者,没有知己的时候,更需要成功人士来支撑着前进。我总能从他们的成功中看到自 己的影子,吸取足够经验,少走弯路,加快前进步伐。从巴菲特、芒格到唐骏、李开复,传记学习已经不亚于100人,最近又迷上了乔布斯。读传记,就要找那些 最成功的大师学习,只要学到他们就那么一层,人生就够成功。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些成功人士除了努力、专注、执著等品质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心态好,又 谦逊。

成功的路上,你只要知道:不管别人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你的成功都是要靠自己才能完成的。至于成功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临,什么时候来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就在于成功来临时,你已经做好一切准备。

上一篇:武都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策略论文选题题目下一篇:向日葵女孩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