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命阅读答案

2024-05-09

谈生命阅读答案(共11篇)

谈生命阅读答案 篇1

2、“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意思对即可,要联系作者思路,用意,语言表达应清楚明白。)

3、(1)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息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

(2)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痛,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

谈生命阅读答案 篇2

一、指定篇目与自由阅读相结合

所谓指定篇目, 第一指与课内教材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这类材料往往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叩响学生心灵的大门, 激起学生对生命的反思。如教《走一步, 再走一步》时, 我收集了关于作者的莫顿·亨特一步步战胜困难, 驾驶飞机完成了对德国侦察任务的故事, 让学生课外来阅读;第二指教材中指定的名著。中国文学:《繁星·春水》、《朝花夕拾》、《骆驼祥子》、《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傅雷家书》等, 外国文学:《泰戈尔诗选》、《格列拂游记》、《名人传》、《童年》、《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爱的教育》、《海底两万里》、《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简·爱》、《培根随便》等。每一部名著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 有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可供开发。像《爱的教育》, 全篇充满了对同学、老师、父母、祖国甚至是陌生人的爱, 教育学生懂得诚实、正直、感恩、谦虚、友爱、孝敬等等的做人道理。再像《昆虫记》, 读起来饶有趣味,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迷上大自然的花鸟虫鱼, 感受自然生命的魅力, 一方面还可以体察到作者法布尔对昆虫的呵护与痴迷, 他不像其他昆虫学家一样, 把昆虫钉在木盒里, 泡在烧酒里, 而是深入昆虫世界观察研究, 作者身上这种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也会成为打动学生的生命教育教材。

自由阅读篇目由教师精心挑选后推荐给学生, 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随意阅读。

我给学生推荐的有关生命教育的自由阅读篇目有:

名人的生命力量专题:《居里夫人传》、《林肯传》、《永远的乔丹》、《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把栏杆拍遍》。

人生百态专题:《茶馆》、《边城》、《平凡的世界》、《巴黎圣母院》。

热爱生命、接纳自我专题:《绿山墙的安妮》、《黄书包》、《泥泥的心灵城堡》、《你很特别》。

迎接青春期专题:《草房子》、《青铜葵花》、《弯弯的小石头》、《这样做女孩最优秀》。

热爱大自然专题:《我们的树》、《塔莎的花园》、《自然, 是最好的老师》、《万物有灵且美》。

二、课外阅读与课上展示相结合

课外阅读是课上阅读的延伸,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论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 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教科书上, 三分之二是用来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既然课外阅读如此之重要, 只有首先保证了课外阅读的时间与质量, 生命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为了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与数量,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开展了“日阅读, 周反馈”活动。每周发给家长一张“日阅读”签字表, 学生每天坚持课外阅读, 家长督促检查, 并将孩子每天的课外阅读篇目记录在表格上, 每周一再把表格收起来反馈给教师。很多学生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读完了我们推荐的《绿山墙的安妮》、《泥泥的心灵城堡》这两本书。

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还开展了很多课上的成果展示活动。如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活动、给“读书达人”举行颁奖、“我与书的故事”演讲比赛、“《爱的教育》名著阅读比赛”等等。课外阅读与课上展示相结合, 保证了课外阅读的质量, 提高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

三、有效指导与激励评价相结合

课外阅读虽然不像课内阅读那样, 直接受到教师的启发与引导, 但课外阅读如想提高质量就少不了教师的有效指导。

第一, 指导学生读书。我常告诉学生, 读书有“三需”:读书需心静, 边读边思考, 随手做旁批, 记录转瞬即逝的灵感;读书需想象, 把书中的人物、场景、故事一一呈现在眼前, 读了一本书就像看了一场电影;读书需投入,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是这场“电影”里的某个角色, 也可以与这个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有了这“三需”, 学生就可以真实地进入文本, 与文本对话, 感受文本的生命气息, 同时又能从文本走出来, 反思自我, 关照生命。

第二, 指导学生如何写读书笔记。一份完整的读书笔记应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好词好句;二是鉴赏品析;三是人生感受。特别是第三部分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学生在写人生感受时往往泛泛而谈, 没有真情实感, 教师指导学生沉入文本, 换位思考, 联系自我生活, 不为完成读书笔记而凑字数, 只为抒发自己真感受。

课外阅读是学生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进行的阅读, 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性评价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动力。教师不仅平时要注意表扬那些爱看书、爱思考的同学, 还要开展活动加以奖励。这学期,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在我校“《爱的教育》名著阅读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和第三名, 由此也引发了我们两个班的“读书热”, 培养了一批“小书虫”。学生爱上了课外阅读, 也在阅读中领略了无限生命风光。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唤醒生命, 感染生命, 传递生命, 而利用教科书, 深挖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资源, 联系学生实际, 体验品悟, 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佳径。笔者试从指定篇目与自由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与课上展示相结合和有效指导与激励评价相结合等三个方面探索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谈生命阅读答案 篇3

一、明确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区别

文学作品一般采用文学语言形式,而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则应该运用科学语言形式。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究竟有何区别与联系,先看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示例:

所谓科学语言,就是把意思准确直白地表达出来的语言,科学语言具有精确性;所谓文学语言,就是富有联想意义的形象含蓄的语言,文学语言具有模糊性。所谓现代文(文学类)阅读题的答案,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二、学会深入文本细读语段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强调整体感悟的同时,要求考生深入文本进行语段细读,在贯通上下文意的基础上获取答案信息。有的考生却缺乏语段细读的阅读品质,答题时仅凭感觉,就很难做到全面而准确的回答。细读步骤如下:

1.分析句群。先以句末标点为标准,来标注句子的序号,再概括每句话的大意,然后理清句间关系,切分层次。

2.体味联想意义。如果遇到形象化的语言,或分析其修辞技巧,或挖掘隐含信息,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

3.把握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对于准确而全面的答题至关重要。所谓关键词就是能体现语段中心的词语;所谓关键句主要是提起句、过渡句、归结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问文段的主旨是什么?

(1)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2)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云,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3)短暂的夕阳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抛给人间的光芒是最依恋也最夺目的。(4)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5)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6)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竞被夕阳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曳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7)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境象一一它能使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8)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掷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9)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10)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11)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12)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13)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14)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15)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16)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竞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乖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选自冯骥才《夕照透入书房》(2006年广东高孝卷)

第一步,标识句子的番号,共16句。

第二步,概括每句大意。

第三步,理清句间关系,分清层次。得知第7句是对1到5句的归结,因此,第7句是归结句、关键句。根据第s句的大意可知,由面到点,下一层重点写书架上的泥公鸡。可见7、8句之间应该分层。那么这个语段可以分两层,前面从面上描写夕阳映照书房的景象,后面从点上着重描写书架上的泥公鸡,而后者是重点。而且,得知从第10句到第16句关于泥公鸡的描述应该是主旨升华句。要把握主旨必须准确理解描写泥公鸡的句子。

第四步,理解主旨升华句,概括语段中心。10到16句是主旨句,但句意比较含蓄。其实用了修辞“泥公鸡”代指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代指日下的商品经济,夕阳映照泥公鸡象征传统文化虽然很美,但日渐衰落,泥公鸡的哀鸣则用拟人手法赋予作者对传统文化消逝的同情和不满。由此得出本文段主旨: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日渐消逝,表达了作者的同情和不满。

如果不深入文本细读,仅凭感觉,很难读出语段的中心,也很难理解最后几句话的含义。

三、掌握两种重要的答题方法

1.抽取法

抽取法即直接抽取文本中直白的词句作为答案的方法。这是针对现代文阅读答案信息的精确性而采取的方法。所谓直白的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文本中那些提示性、总结性和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或语段中心。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或语段层次。

第三步,抽取段首句、总结句或议论句。

第四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抽取出的语言。这些重点往往像金子一样散布在文段中。需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语段中心以及题干要义去抽取。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回答: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

(1)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

(2)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

(3)瓦曼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犬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速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

(4)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

(5)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

一一选自冯杰《乡村的瓦》(2006年四川高考卷)

第一步,通读全文,感悟全文的主旨和思路。本文借写乡村的瓦回忆童年生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向往和回归。

第二步,理清文章思路。(1)(2)段总说,提出对乡村的瓦的回忆;(3)到(5)段具体描写乡村的瓦的特点、感受。

第三步,抽取文章或语段概括性、总结性、议论性的能揭示主旨或要义的词语。发现(3)段中的“神韵与魅力”、(4)段中的“对称之美”“集体主义”“团结”、(5)段中的“乡村的坚守”等具有概括性、直白性且符合题干“感受”的要义。可以抽取出来直接作为答案。

第五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雨中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对乡村的坚守。

2.提炼法

提炼法即对文章、语段或句子的修辞义、潜在义、归结义、情感义等联想意义进行揭示、挖掘、归类和感悟的方法。它是针对现代文(文学类)答案模糊特点而采取的方法。文学语言的形象性、含蓄性导致答案的模糊性,对模糊性语言的语义理解可采用提炼法。

怎么提炼?首先,明白前述文学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提炼的本质就是把文学语言转换成科学语言;其次,掌握提炼的诀窍,就是弄清两类语言的关系,即“象与义”以及“具与类”的关系。所谓“象与义”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形象与被赋予的联想意义的关系。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意象,都负载有丰富的情感意义,如“柳”在古代诗歌中隐含的可能是离别时依依不舍之义。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形象的外在特点挖掘隐含的、内在的情理意义和文化意义。所谓“具与类”的关系,可以解读为具体的描述内容与所属语义类别的关系。文学语言通常是具象的,但答案需要概括,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具象的事物予以归类。此处的提炼就是从具体的描述言语概括出其所属的类别语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为什么说地坛“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国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权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第一步。回到原文,在段未找到“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一句,可见这是结论,理由应该在上文去寻找。

第二步,细读语段,发现“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一直到“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段关于小昆虫的具体的景物描写讲的就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理由,但没有直白的词可以抽取,需要对隐含的答案信息进行提炼。

第三步,可以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进行提炼。这里的“象”有”峰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这些景象都具有”微小、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生命力等特点,再结合下文的”竞相生长“可知这些具象隐含的联想意义应该是”微小的生命也具有生命力。

第四步,组织答案语言,准确回答:因为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等让“我”感觉到微小的生命也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阅读下面文字,请回答:作者从哪些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我跟自己说,从明天起,我要尝试赞美每一个早晨,每一个中午,每一个悄然到来的黄昏和夜晚。甚至,尝试赞美每一个失眠的寂寞的深夜。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感激一份简单的早餐,感激吹到我脸上的风,感激我身上的棉布裙子——也连带着感激那个种棉花的农人,感激一杯水,一个苹果——心里对它说:“你的核要在我的身体里生长,你来世的嫩芽要在我的心中萌发,你的芳香要成为我的气息,我们要终年地喜悦。”最后感激我的先生,是他,不是别人,陪伴我走了大半旅程。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回到原文,明确答案的信息分布在“同时,我还要尝试感激”一句的后面直至结束。

第二步,细读语段,找到他要感激的具象依次是“早餐”“风”。“棉布裙子”“农人”“水”“苹果”“先生”。

第三步,对具象进行归类概括,风属于自然的赐予,早餐、水、苹果属于物质条件。农人属于劳动者,先生属于亲人。这个提炼的过程就是明确“具与类”的关系。最后,分条理地组织答案:作者从①大自然的赐予;②简单的物质条件;③为我创造物质生活的劳动者;④陪伴我的亲人四个方面谈了自己应该感激的对象。

3.抽取法与提炼法的综合运用

抽取法与提炼法在现代文(文学类)阅读中不可能截然分开,常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作者描写了寂夜的虫子的叫声,虫叫的特点是什么?

也许是下过雨的缘故,虫子的叫声特别清脆,特别晶莹。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套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听得出来,它们很欢快,由衷地欢快。我想,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和赞美吧。只有感激和赞美才能激发这样的喜悦。

一一选自华姿《寂夜的虫子叫》(成都2010级“一诊”试题)

第一步。细读语段明确从“也许”到“由衷地欢快”是描写虫叫的特点,而后面两句是写作者的感受。答案应该在前面去找。

第二步,运用抽取法,抽取直白的词语,诸如“清脆”“晶莹”“欢快”。

第三步,运用提炼法,对具体描写部分“不是一只,是一群。一会儿是合唱。一会儿是二重唱,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独唱”进行提炼,从“象与义”的关系入手提炼,发现运用的拟人手法修辞其隐含的联想意义是富于变化。学生往往漏答这个答案信息。

第四步,分条理地组织语言,得出准确答案:虫叫的特点是清脆、晶莹、富于变化、欢快。

生命生命阅读及答案 篇4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1.文段是围绕哪句话写作的?

2.第二自然段突出了南极苔藓的什么特点?

3.第三自然段突出了南极企鹅的什么特点?

4.第四自然段中加黑的“这种精神”是什么精神?

5.文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6.写捷克老教授,为什么要先写“我”对他“并没有十分在意”?

7.文中横线上的“预支”一词写出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

2.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3.与同伴和人类和谐相处。

4.捷克老教授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

5.对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苔藓、能和同伴与人类和谐相处的企鹅、具有奉献精神的老教授的赞美之情。

6.欲扬先抑,反衬捷克老教授为科学献身的奉献精神。

向生命鞠躬阅读及阅读答案 篇5

向生命鞠躬

①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②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③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④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⑤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⑥“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⑦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⑧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⑨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⑩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⑾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⑿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⒀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问题一:

18.解释文中加点词的语境义。(3分)

⑴我想这绝对是这山上惟一至今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倔强:

⑵我几乎是在下意识的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第一个“鞠躬”:

第二个“鞠躬”:

19.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

20.第②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1.文中第⑺ 段,儿子曾急切叫道“跑了,跑了”,第⒀段,儿子却连忙喊“别,别,别动它”这一叫一喊,分别表现了儿子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文章题目能否改成“向那只蚂蚱鞠躬”,为什么?(2分)

23.通过阅读本文,请举例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2分)

向生命鞠躬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8.(3分)(1)生命力顽强

(2)①向前微微弯腰行礼;

②表达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对孱弱而顽强的生命的敬佩之意;对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愧疚、自责。

19.(2分)我与儿子爬山时,发现并捉住蚂蚱,用草秆穿透其身体给儿子玩。蚂蚱脱逃,我再次捉住蚂蚱仍用草秆穿透其身体,蚂蚱艰难脱逃。我向顽强的生命鞠躬。

20.(2分)交代蚂蚱生存的自然环境,突出蚂蚱生命的顽强。(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悲壮作铺垫等可酌情给点分)

21.(2分)“叫”是儿子希望爸爸重新捉住逃跑的蚂蚱;“喊”是害怕我再去捉蚂蚱,可见蚂蚱顽强的精神、求生的欲望也震撼了两岁的儿子,使他不想再伤害它,并对它产生了崇敬之情。

22.(2分)文章题目更有广度和深度。这只蚂蚱是顽强生命的代表,作者向它鞠躬其实是向顽强的精神,顽强的生命鞠躬。

23.(2分)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但一定要结合实例,围绕生命力的强大和值得敬畏或值得珍惜来谈。

问题二:

32、第(2)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33、这篇小说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文中的哪一个细节可以证明?(3分)

34、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难以想象→→→鞠躬(3分)

35、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2分)

36、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32、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这么冷清的环境蚂蚱求生的`不易,更加让人震撼。

33、震撼震惊奇迹描写蚂蚱拼命求生的坚强毅力时候的细节

34、认为它是害虫轻视→难以想象→对蚂蚱求生的毅力感到惊讶→被强烈震撼→鞠躬

35、鞠躬既是作者对蚂蚱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毅力的钦佩也是对蚂蚱的歉意,对生命的敬畏,更是对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乃至生命的代价教育了作者父子。

36、不完全赞同。首先蚂蚱是害虫这是人类从自己角度对它进行的界定,有其合理性,但是任何生物在世界上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也是大自然的一员,特别是求生的本能对作者父子也起到了震撼教育作用。

享受生命阅读答案 篇6

享受生命

梁衡

①“享受”这个词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大部分时候是被当作贬义词来用的。随着年纪增长,阅历增多,才知道这种理解未免狭窄。生命是博大丰富的,可享受的东西无穷之多;生命又是短哲的,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稍纵即逝。我们对享受的理解,既不该狭窄,更不该冷漠。

②当然,那种剥削、占有、挥霍式的享受,是最低级而不入流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上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要达此点,先得有两个条件。

③一是勇气。勇气就是古人所说的“舍我其谁”,鲁迅所做的直面人生,流行歌曲所唱的“潇洒走一回”“痛快活一场”。对生命没有信心、没有勇气的人,不热爱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生命之果的。望高峰而却步,就看不到极顶的风光;将出海而收帆,就体会不到惊涛骇浪。

④二是创造。可以说,你有多少创造,就有多少享受。马克思、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都分别创造了一个新学说,并因这个新学说开辟了一片新领域、一个新世界。因此,他们生命中就有了一种特别的滋味,就多了一份特殊的享受,我们这些常人是无论如何都难以看到的。

⑤如此说来,“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就像“我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不是随便哪个人都敢开口说出的。达尔文、爱迪生等人完成伟大发现时,都说过类似的话:现在生与死都已无所谓了。因为他们都已享受到了生命中最成功、最华彩的段落。就是那些壮志未酬、行将赴死的勇士,如文天祥、林觉民等人,也是一种对生命成功的享受。当常人将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用来做衣食之享时,他们将生命的炸弹做最后一掷,爆出无限的光热,通过凤凰涅磐,得到了永生。他们不但生时享受事业之乐、理想之乐,身后还永受历史之功和人格之尊。

⑥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自由,或曰两个文明,是人类生存奋斗的最基本目标。我们不是苦行僧,我们的许多劳动、斗争和牺牲,就是为了能在行动之后享受这幸福的结果。人生之中从最基本的吃饭穿衣,到无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这是一个多大的库藏,多么宽广的领域,你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去开发、创造和丰富,另一方面又可以尽情地去利用、索取和享受。一个真正懂得享受生命的人,不但将造物者给他的一切都能尽情享受个够,他还进一步享受着自己的创造,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

⑦但是请别忘记,造物者同时又制定了一条铁的规律,生命只有一次,并且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对生命的享受不会从容,也不会没完没了。生命是一根甘蔗,甜甜的,吃一口就少一节。让我们好好地珍惜它,细细地品味它,尽情地享受它。

(摘自《经典美文》2008年10期,有删改)

1.作者认为,全面地享受生命实际上是,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具备 和 两个条件。(3分)

2.在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享受生命’这句话又是多么沉重”?(5分)

3.第⑥自然段说:“更还有少数杰出人物又能跨越时空永享历史的光荣。”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并略作分析来论证这个观点吗?(5分)

参考答案:

1.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勇气创造

2.因为享受生命离不开勇气和创造;要得到最大的享受,就要付出最大的劳动、斗争甚至牺牲;就要取得成功,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儿童生命成长中的“喜雨” 篇7

种庄稼不能误了农时。“春种一粒黍, 秋收万颗子”。那么, 儿童的阅读更不能耽误了最佳吸收发展期。脑科学研究表明, 7至12岁是人生记忆的最佳时期, 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 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段。小学生年龄恰在6至12岁, 花季年龄, 生命的成长迫切需要“雨水”的滋润!我们广大教师要抓住这有利时节, 广布“祥云”。“喜雨”如期而至, 及时而珍贵, 娇嫩的花朵定会娇艳绽放。

“喜雨”解花语。“喜雨”能催生出儿童对阅读的热爱与渴望之情。我们知道, 儿童文化是诗性的、童话的、梦幻的。儿童时代, 没有儿童文学滋养的生活是寂寞的, 没有儿童文学润泽的童年是暗淡的, 没有儿童文学的语文学习注定是失败的。我们要努力寻找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所在, 力求推荐给他们的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粮。“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摆脱, 从劣质书籍的荆棘丛中走出来, 走向优质书籍的世界——那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 (曹文轩语) 这样, 儿童才会感到亲切, 才能更好地融入, 去吸收生命成长必需的营养。

“喜雨”润万物。只要有生命的存在, 哪怕是纤弱的小草, “喜雨”也会不加选择地用丝丝甘霖去抚慰。儿童时期是学生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广大教师担负着教他们读书与给他们未来的双重任务。阅读, 自然成为儿童在步入成年之前的一个重要“加油站”。

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情感的小精灵。我们要善于引领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与“小精灵”嬉戏, 把阅读变为“悦读”, 做到目随文走, 情随文流, 与之对话, 与之交流, 一遍一遍、含情脉脉地朗诵它, 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理、读出神。让儿童像春笋迎接春天一样, 迎着春风, 在阳光中笑, 在春雨里长, 一节一节又一节, 向上向上再向上!

阅读, 儿童生命成长中的“喜雨”!吉姆·崔利斯说得好:“你读得越多, 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 就越喜欢读, 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 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 你就越聪明。”阅读, 对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意义都很重大, 她能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深度与广度。我们要让儿童感受到, 阅读是一种创造, 一种快乐, 一种享受。

谈生命阅读答案 篇8

比如:木讷的大象,心率每分钟40次,寿命80年;陆上速度第一的猎豹,寿命却只有 20年;乌龟的心率10,寿命百年以上;而迅捷的老鼠,每分钟的心率 900次,寿命却只有 2年。运动员在平时的心率,不是比普通人慢么?这是一种误读,不管他们跑得多快、蹿得多高、肌肉多大、拳头多硬,有几个是长寿的?生命都被运动给提前透支光了。青壮年时代越显得比普通人威猛,到了中晚年越比普通人衰败得快。

对于这篇一(hu)本(shuo)正(ba)经(dao)的文章,我只想——

摆事实

1、元老级健美运动员杨新民老师,他36岁开始健身,这是他61岁的样子

2、知名度不亚于施瓦辛格的弗兰克·赞恩,这是他老年时候的样子,64岁。

3、克林特·伊斯特伍德,74岁,在拍摄《百万宝贝》的时候和全场的年轻人比做引体向上,没人比得过他,他可以连续做30个引体向上。

4、院士钟南山,70岁,他每周坚持4次锻炼。

你觉得,在同样的工作强度或者生活压力下,二三十岁的你和他们相比,哪个人猝死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列数据

2003 年,国家体育总局曾经对长期坚持长跑锻炼的60岁老人和其他未有锻炼的60岁老人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前者中50% 的人每周锻炼7次或7次以上,其他人在3~6次之间 ,每次锻炼时间1~2小时。有的人多次参加北京市老年人长跑、爬长城的活动,甚至还可以跑完马拉松的全程和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参加测试的一位81岁老人在 1000米耐力测试中,以5分1秒跑完全程。

长期的长跑锻炼,使这些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显著年轻于其生理年龄,在安静脉搏、肺活量、下肢力量神经系统的反应机能、手眼的协调配合能力、心血管机能、以及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对抗疲劳的能力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且长跑组老年人都没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而对照组有47%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指标有力地证明了长跑锻炼对于保持老年人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功能和延缓衰老具有非常有效的作用。[1]

研究者Brown、 McCartey和Sale对一批60~70岁的老人进行研究,这些老人经过12周的举重练习,肌肉的横截面积增加了30%;Fiatatone等 (1990年),对福利院的86~96岁老人进行12周举重力量练习(80%的1RM负荷),肌肉活检研究表明,Ⅱ型肌为主的部位肌肉横截面增加34% ,I型肌为主的部位肌肉横截面积增加28%。[2]

讲道理

人过30 岁,每增加10岁,肌肉总量就会减少3%~5%,如果不运动,甚至可消退8%以上。人至60~70岁时,肌肉质量可下降25%~30%。而老年人肌肉丢失最严重的是快肌纤维单位(Doherty,Va ndervoort,and Brown 1993年)。肌肉萎缩对于人体来说,是不可逆的。——当然,换句话来说,如果你在中年开始锻炼,你能够在70岁的时候把肌肉萎缩的总量减少到8%,就等于在70岁的时候享有一个40岁的身体。这就是锻炼对肌肉萎缩的抑制作用,这就是锻炼能够让人变得年轻的原因。

人到了50岁后,几种激素睾酮、生长激素、胰岛素样因、脱氢异甾酮、雌二醇、孕酮等都表现为下降,如男性游离睾酮浓度从25-75岁间大约下降40%,大大影响肌肉力量。[3]

从本质上说,人体的老化,就是肌肉纤维的萎缩、新陈代谢的降低、内分泌系统的老化、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衰退。

从外在表现来说,就是肌肉力量的衰退。

大量的实验和理论都表明体育锻炼是能够防止衰老的有效因素。而且这类锻炼越早越好。人的身体是很中庸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方形式决定了它的机能和抗压能力。如果你长期用体育锻炼的方式和身体进行对抗,你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加强壮来对抗压力。

事实上,无论是何种锻炼,它都能促进你生长激素和睾酮的分泌,促进你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如果你长期进行力量练习,那么你的身体有足够的力量去支持你在老年时像年轻人一样奔跑、爬山、游泳、做俯卧撑和引体向上;如果你长期进行长跑等耐力练习,那么你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就会延缓衰退,与一个从不运动的年轻人相比,你的体能基础和力量水准都比他还强,那么你在生理年龄上,也就比他还要年轻。从寿命上来说,你也就会活得更长,且更健康。

本质上,体育锻炼就是延缓衰老的最佳方式。

夹私货

中国人长期被称为“东亚病夫”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由于生存压力导致中国人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健康意识和锻炼氛围所致。朋友圈这种多如牛毛的伪中医“养生”文章就是最好的体现。

题主那篇文章最愚蠢的观点,就是要拿运动员的伤病和普通人进行比较,普通人的运动强度远远达不到运动员的水准。运动员为了争夺世界第一,都需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身体极限发起冲击。像刘翔这样的黄种人试图和黑人拼肌肉、拼力量,就是这个下场(说刘翔是假摔的请先主动拉黑我)。

作为一个普通人,真没什么好矫情地和运动员去对比,没那个资格。人家可能12岁之前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就超过你一辈子的运动了。非对抗性运动(跑步、游泳、力量训练等),只要保证正确的姿势,不冲击身体极限,伤病几率是非常小的。

注:

[1] 周之华等《长跑锻炼对6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06

[2] 杨锡让、傅浩坚《运动生理学进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生命桥》阅读答案 篇9

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枪。

1、为什么说“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1.在文中指的是:老羚羊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个小羚羊留下新生。

阅读绽放生命异彩 篇10

【关键词】阅读课 课外阅读 阅读习惯 自主阅读

结合生命课堂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论证巧抓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训练。

一、阅读之始 生命之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提出以下阅读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调整,原第8条)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调整)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二、巧抓阅读 生命之长

小学高年级的阅读训练目标是让学生喜欢上阅读,因此,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应该让学生多读,教师少讲,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运用多种形式进行阅读。

1、课后拓展阅读

课后拓展阅读即学生学习课文后,教师给出相对应的文章进行阅读,以达到巩固、拓展的效果。课后拓展阅读应包括课堂中通过课文的学习,教师在最后几分钟进行的课后阅读以及课下进行的课后阅读。为了不与下面的平行阅读重复,我暂且将其狭义的定义为:课堂中 ,教师在最后几分钟进行的课后阅读。

这一项训练早已列入的小学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提高。”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而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扩展学生阅读面、知识面,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对于达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的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

2、平行阅读

何谓平行阅读,我将其定义为:结合教材课文,教师给出相对应的短文,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理解。

由于课堂上已经完成了对教材的学习,因此,给出的短文可以使用相同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但是,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了保证学生“动手读”的训练,我借鉴了杜郎口的学习导图,并改“学习导图”为“课外阅读导图”。“课外阅读导图”,即:学生当天通过教师博客下载相应文章,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它与“学习导图”有以下不同点。首先,“课外阅读导图”也不是在一张A4纸中完成,而是准备一本A3纸的本子,除了以便保管外,还能让学生在完成一本本子的阅读量时,感受到阅读的成就感。其次,“课外阅读导图”是以学生的爱好进行个性化的绘制,比如,学生在绘制《美丽的白桦林》这篇文章的課外阅读导图时会画出一片美丽的白桦林,并通过白桦林的色彩,人物的眼神,再加上简单的文字介绍展现对《美丽的白桦林》的理解与感受。而不是简单枯燥的概括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摘抄好词好句和句子分析。当然,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学生也可以选择较为简易的方式。这样的无限制绘制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变得更为有趣且提高学生绘制的积极性。再者,“课外阅读导图”是结合当天学习的教材,使用当天学习到的学习方法进行绘制的,既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兴趣。

因此,学生的“动手读”在“课外阅读导图”中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

3、整本书阅读

“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 [1]从叶老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叶老重视读整本书是因为读整本书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具体而言,读整本书可以扩大阅读空间,应用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教师在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时,首先要做的是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选择。叶老提出“学校里课程的设置,通常根据三种价值:一种是实用价值,一种是训练价值,还有一种是文化价值。” [2]整本书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选择,一是能够增进学生知识的,一是能够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是能够开启智慧,启迪心灵,传承文明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这三个角度进行选择。

三、享受阅读 生命异彩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源泉,通过广泛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使学生获得知识底子、智力基础,乃至情感、审美基础。他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谈到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时就曾说到:“是大量的课外阅读使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低能儿的他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可以说课外阅读可以改变人生。

通过课外拓展阅读,平行阅读,整本书阅读的训练,学生慢慢养成“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学生有着更为宽广的胸襟,有着真善美的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10.

[2]刘国正.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

语文阅读教学,美丽的生命体验 篇11

关键词:弹性预设,动态生成,平等阅读,自我提升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课堂应该体现出对生命的深切关怀。关照生活细节, 唤醒生命意识, 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一段精彩的生命律动, 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学生的生命感悟与情思, 让它成为学生最有活力的生命体验。

一、弹性预设, 积极参与———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借助学生的主动学习完善预设。

一方面, 新知识观认为课程是动态、开放、生成的知识系统, 它不局限于教材文本, 加上语文阅读文本内容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未竟性, 知识内涵有着多义性、发展性。另一方面,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 知识是学习者个人自己构建的, 而不是靠他人传递的。它强调的是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 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建构, 重视学习过程, 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是生成于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基于此, 教师的预设应该是弹性的, 教师应该在努力研究文本、研究学生甚至研究自身的基础上, 在尽量保证预设的完备、准确的前提下, 给教学留下足够的生成空间, 通过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不断探究, 从而使得教学双方在构建知识的同时补充新的知识, 推进各自的发展。从阅读教学的经验教训看, 这种预设既不应该成为束缚学生阅读学习的僵死的条条框框, 也不应该因为教师要玩一把新教法而被一脚踢开, 使得语文课堂大搞所谓的“反预设”、“反文本”, 从而走向另一种极端。它应该是弹性的, 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在这种预设下, 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声音, 宽容学生犯的错误, 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 赏识学生的点滴发现,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基于上述所说, 阅读教学应该有多样的形式。

1. 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借助学生的主动学习完善预设。

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熟悉和思考的基础上。其他环节都是在落实好这个前提性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阅读主体边阅读边思考 (常常表现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预习) , 对文本独特的个性作初步的感知, 对体现文本个性较为明显的语段作一定的思考, 就会形成阅读主体对文本一定的独特的感受。教师应该及时捕捉这种质疑、思考、感受, 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 调整教学预设, 从而改变那种只凭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或凭教参对文本的图解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 让课堂阅读的“节外生枝”闪耀火花———革新预设, 达到动态生成。

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常常是教师围绕着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条不紊”的质疑、答疑, 缺乏对问题的引申追问, 缺少学生的认知冲突, 抑或很少能看到教师的随机应变, 看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灵动反应。

根据新课标的一些新理念, 语文教师要想尽各种预设恐怕是不可能的。文本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和每个阅读个体的阅读层次、体验的差异决定了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多样性。面对课堂上的“节外生枝”、“旁逸斜出”, 教师应当学会汲取“节外生枝”中的有价值的部分, 调整预设, 巧妙地引导学生从无意注意转移到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上来,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能在感受语文课堂情趣的同时获得思维的锤炼与能力的提升。

二、平等追求、善美思悟———让学生在有效阅读中提升

1. 对话是一种平等的沟通。

语文素质教育到今日, 师生平等对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首先, 对于人与文本而言, 人是主体, 而人所创造的文本, 即人的语言在历史传统中形成的种种文化也是主体, 人与文本应该是互为主体、互为解释、互为沟通的关系。这改变了原来阅读中的只求将书本的知识搬到大脑中的单向吸收状态, 强调阅读者与文本, 实际上是与作者人格上的平等。

在学生、教师、文本等的相互对话中, 各方并不只是单纯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见解, 也不是由一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对方, 而是通过在阅读教学中的各方的平等交流、碰撞, 来达成认知的和谐, 这种和谐可以表现为对某种观点、理解的认同, 也可以表现为在相互争论、相互影响后对自我认识的一种确认、肯定。从这一层面来说, “对话说”阅读教学是对“学生主体论”的一种发展。

2. 阅读教学是一种寻求自我实现的有序的生命运动。

叶澜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 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 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 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阅读活动实际上是通过与作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 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 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阅读”, 从根本上说, 就是这样一种生命运动。

这里, 应该摒弃“教师主体论”和“教师不作为”倾向。特别是后者, 李海林先生把它概括为“无设计”、“无活动”、“无立场”三种表现, 对它进行了否定。其实, 教师应该有作为, 比如弹性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交流时明确地亮出自己的理解、观点等, 但又不宜过火, 走向教师包办一切的旧泥塘, 这需要教师把握尺度。

在“对话教学”中, 理想的思想碰撞应该是这样的:教师或者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想法, 相互间碰撞出思想之火, 生出更深层次的思想, 然后双方或多方的思想、观点再次交流、碰撞。在反复交流中, 新的信息、观点、理念在不断地影响着各方, 不断地被接受或排斥, 形成新的信息反馈。

可以这样说, 关于“对话”, 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平等开放的心, 有了“教师”、“文本”、“作者”或“学生”的平等关系, 阅读教学才得以在语文的本质含义上进行, 学生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含义才具有可能。

总之, 新课标引领新的语文阅读教学, 无论是弹性预设, 还是平等对话, 抑或揣摩语句, 教师都在创设机会、情境, 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语文;而学生也以自己独特的语文感悟影响教师, 师生协同, 合作互动, 感受语言的美丽, 与文本作心灵的对话, 获得能力的提升与灵魂的陶冶, 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我们真正的期盼。

参考文献

[1]周益民.无法预约的精彩.人民教育.2004.1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上一篇:保健食品调查表下一篇:国务院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