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

2024-06-16

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共20篇)

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 篇1

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

——在市师德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新郑市综合高中陈红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指出了学校重要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具有合作和谐的意识、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的价值取向。学校的职责在育人,育人的核心在明德,明德的关键在师德。只有具备较高师德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师德标准的确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对教育工作知之、好之、乐之的三种态度,也可以反映出教师师德的三个层次。

1、把教育当作职业——循规蹈矩,自我约束,不做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事。大部分教师能遵纪守法,按学校规章制度办事,老老实实备课上课,基本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没有教学事故,无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这些大众化的教师是我们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师德合格的教师。

2、把教育当作事业——认真履责,开拓创新,努力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和特长。部分教师能思索教育原理,探究教育规律,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最大程度挖掘和培养学生智力潜能,因材施教,充分引导和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教学相长,使个人和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这些教师是我们队伍中的骨干,是优秀的分子,也是教育的希望。

3、把教育当作生命——大德至爱,享受教育,精心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以“爱和责任”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解放学生的心灵、价值、潜能和力量,竭其全力实现学生真善美的宣扬、智力潜能的开发、规则习惯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形成。他们从骨髓里透出了对学生的爱、从眼神里流出了对学生的爱、从嘴巴里说出对学生的爱、从行动里表露出对学生的爱,使学生在愉悦和赏识的阳光里如沐春风快乐成长,师生民主和谐,双方都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类教师虽少,却是教育的脊梁,是师德至高境界。

二、构建和谐校园,莫要“师德”悲剧

教育需要奉献,奉献需要无私无畏。当下,听到很多教德方面的报告会、宣讲团谈典型个例时,人们总是满脸泪水,因为我们经常被“师德标兵”抛亲离子、身患重病、至死不离学生的事迹而感动。但是这些“师德标兵”的精神中表露的是悲壮的美,而不是完美的人性,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我们还需要烈士型的师德标兵吗?

不会爱己,何以爱人?教师本身就是社会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珍爱学生,也要珍爱自己,留有用之身,才能育更多社会英才,实现师生的和谐和人性的完美。

三、师德建设工作的几点认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孔子把物格、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等原理阐述得非常精辟和清晰。师德

建设就从关爱教师的生活、学习、态度、作风、行为、效果方面开始。

树立教师第一位的观点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拥有一支素质过得硬的教师队伍,才会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人才。所以,学校工作的核心应该是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前提是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和生活关怀。充分享受了人文关怀的教师才会对学生施以充分的关爱,没有生活上后顾之忧的教师才会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工作。

2、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教师队伍素质和师德建设的核心是学习,目前,很多老师刚从大学毕业时还有点知识,教了几年学后,水平就和学生相差无几,除了会做几道题就什么也干不成了,为何?未读书学习或学之甚少!不读书的教师,其生命会逐渐苍白、贫乏、枯萎,他教出来的学生也缺乏灵气和厚重。其师德水平充其量达合格水平。因些,读书应融入教师生活,学习应成为教师生命的一种状态。

3、克服浮躁和功利,提高教师修养,享受教育的快乐

我的教育理想是“让学习充满快乐,让心灵洒满阳光,让班级充满亲情,让学校更加文明”,追求“人人有才,人无全才,自主发展,人人成才”的育人目标,坚持“合作、和谐、法则、发展”的教育原理,使师生“在学习中快乐学习,在生活中享受生活”。

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教育短视和功利化、教师浮躁和低效、学生价值观缺失和混乱的情况下,让我们有知觉的教师从修身开始,研究自己,发现学生,探寻生活中蕴含的教育智慧,以“永不埋怨”的人生境界,付出对学生、对教育的爱,承担起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的责任,铸造有气度、有内涵、有仁德的师魂。

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 篇2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 让学生快乐参与学习

“教师授课幽默, 课堂气氛轻松”是小学生对英语课的第一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应时刻保持心态的平和, 要拥有年轻的气息, 把一切烦恼忧愁抛之脑后, 把快乐的情绪带入课堂。一进教室, 要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迎面而来的轻松与愉悦, 要扮演好“伙伴”的角色, 要让学生觉得易于接近。每堂课一开始, 我都设计了“Singasong”这个环节, 让欢快的歌曲演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渲染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打破“开口难”的局面。

二、巧设情境, 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模仿、操练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 要能够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以及教材特点的情境, 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情境中掌握新的单词、句型。教师要适时、适宜地为学生提供和创造真实、逼真的言语交际情境, 把整个教学过程衍化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 把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搬到课堂这个大舞台上来。这样, 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在“情”、“景”中交融, 以“情”激“趣”, 更快乐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牛津小学英语》5BUnit 8Attheweekends一课为例, 我借助CAI的画面, 利用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画人物“樱桃小丸子”引入新课, 呈现了课本中的人物Mike、Helen、WangBing、YangLing、SuHai的周末生活, 富有亲和力的人物形象和语言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 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进行模仿交流。

三、开展有效的活动,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游戏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把机械的语言操练设计成游戏, 既可使语言训练具备一种真实的信息渠道, 突破难点, 又可提高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小学牛津英语》5BUnit 9Shapes一课中, 在“Practice”这一环节, 我设计了“Magiceyes”这一游戏, 利用多媒体迅速呈现本课所教学的图形, 让学生观察少了什么。在这个游戏中, 我有意将本课句型和单词复习整合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 让学生在玩中乐, 乐中学, 学中用。这样, 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强化了记忆, 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四、注重激励, 让学生在成就感中增强信心, 乐于学习

当一位学生能够连贯地表达、熟练地朗读时, 老师可以表扬他口语好、语感强;当一位胆小的同学第一次回答问题, 即使他发音不够准确, 也可以表扬他, 给他一定的鼓励;当一位同学回答错了, 要求再次回答时, 老师可以表扬他不怕失败、善于思考。这样会激励全体学生积极上进, 因为老师的表扬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保护和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尊和自信, 让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英语课堂中的表扬形式也很多, 可以是言语表扬, 如Good、Excellent、Goodjob等;也可以是体态语表扬, 如竖起大拇指、鼓掌等;还可以是实物奖励性表扬, 如奖励小红花、小礼物等。对于表扬的对象, 可以是个别表扬、小组表扬和集体表扬等。对象不同, 评价的标准自然也不一样。对于优秀生来说必须达到90分, 但是, 对于学得比较有压力的一部分学生来说, 60分就是不错的成绩, 只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就该予以表扬。

五、精心设计作业, 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在学习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篇3

走进《与心灵一起舞蹈》我们深深地感到,教育是一种舞蹈,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交往,一种情感的舞蹈,一种心灵相吸,心灵共鸣,在心灵的交往中分享着快乐与幸福。我们也不难发现,朱华忠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索,追寻着教育教学的真谛,追赶着教育的快乐。他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见解,不断的反思,铸就一篇又一篇智慧的华章。“学习,谁说了算”,“竞争才是教育的内涵”,“‘丢脸’也是一种‘亲和力’”等,他始终把学习、研究、理性的思考当作生命之源,成长之本,用不断的学习、思考来支撑自己,一步一个台阶走向成功的彼岸。

走进《与心灵一起舞蹈》,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朱华忠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爱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学生心理上的贴近,能与学生交朋友,零距离接触,完全放下了师道尊严的架子。这样师生心理上没有距离,急学生所急,痛学生所痛,乐学生所乐。“我对学生说:‘你欺负我!’”,“给学生‘发贴’”,“学生‘作弄’我”,“学生与我扳‘手劲’”,“学生叫我名字”,一篇篇文章无不体现了他的民主、宽松、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他用牺牲自己的“师道尊严”换取学生的开心与欢笑,用自己教学的快乐感染学生,他的课堂上充满活力与欢乐,充满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

朱华忠在学校里教的是副课——生物,面对乡亲们的冷嘲热讽,他没有懈怠,取而代之的是挑灯夜战,静静地思考、学习,设计描绘自己的未来,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并出版了文学作品集《垂钓乡村》一书。这给他树立了自尊自信,“副课老师当自强”道出了他的心声,那期间,汗水伴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苦行僧”式的盛夏,陪他走过了“数九寒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数百篇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活出了副课老师的精彩。

走进《与心灵一起舞蹈》,我们感受到朱华忠始终有一股钻劲,实劲儿。在别人娱乐时,他在宿舍潜心学习,在别人高谈阔论时,他一心一意地读书,做自己的工作,写自己的教育日记。他深知,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是用汗水浇灌的。作为一名教师,在知识多元化的今天,他不断学习,积极接受新知识、新理念,进行新尝试,紧跟时代步伐,把自己的课教得活,教得实,教得好!他把平时学到的课改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改、创新。并且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上网学习,每周写出两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坚持把自己的教案存入电脑中并不断地进行修改。

《与心灵一起舞蹈》全书共5章,86篇文章,或长或短,内容细腻深刻,论述精辟,反映了朱华忠精细的内心世界,看得出他的思想境界,他一直在用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教育教学现状,不断的反思、探索,为教育教学开出一剂剂极好的处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用自己的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绘就灿烂的人生。

在集体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篇4

————二(1)班班级文化理念浅析

文化是土壤,可以催开智慧之花。

文化是阳光,可以让张张笑脸永恒绽放。

校园文化就是那春风雨露,滋润着这里的每一棵新柳嫩芽!

班级文化更是那入口的玉露琼浆,时刻供给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营养。2009年10月,我校制定了“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和谐校园为基础,以班级文化为抓手”的策略思想,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积极创建“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各班积极行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创新智慧及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仅仅半个多月时间,即取得了可喜的活动成果:各具特色的班级标志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个性张扬的班级介绍活泼幽默,充满朝气;古朴雅致的师生书画作品透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一条条设计新颖,字字励志的横幅标语,向人们诉说着“博爱”、“博学”、“自强”、“自信”的班级心声。

我班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情况,提出了“在集体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班级建设文化理念。那么,下面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是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的。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能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对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班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去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建造一个“温馨的家园”,美化班级环境;创造一个“开心的乐园”,搭建成长舞台;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沟通师生情感,使孩子们在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因此,让孩子在集体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幸福地成长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二.班级介绍:

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体,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一个生机盎然的乐园,一片纯真圣洁的心灵土壤。走进二年级(1)班,迎接您的是33张活泼可爱的小脸蛋, 这一张张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上,写满了孩子们的天真、稚气,也写满了他们的乐观、开朗。在集体中,大家彼此关心,互相学习;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自我管理,互相帮助。在老师的教导下,孩子们在学习中汲取快乐,在快乐中逐渐成长!

三、主题文化板块设计思路:

1、班级名片——还未进入教室,你一定会被外墙上那块个性十足的“班级名片”深深吸引,可爱的笑脸,励志的话语,醒目的课程表,它会吸引你驻足观看,细细品读。

2.“我最棒“——学生学习展示版块内容,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美词妙句摘抄、读后感展评、取得的成绩荣誉等,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点滴、进步。

3、“日学日进”——评比栏:一走进教室,迎面就能看到一只十分漂亮的孔雀,正展开美丽的翅膀,上面有全班33名同学可爱的笑脸,每张笑脸的旁边都贴满了许多小星星,激励着同学在集体中不断学习、进步。

评比细则:多元评价(本人、老师、同学共同参与)

操作方式:每周总结墙报上每个同学的红星数量,根据红星数量评分,每周都评出“学习之星”、“劳动之星”、“进步之星”。

4、“书海拾贝”——图书角: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班级设置图书角,由学生自己提供书籍,鼓励学生自愿从家里拿来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放置在图书角,建立借阅的制度,选好管理员,由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书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感激书籍,享受阅读”营造书香教室。

5、“勤劳的小蜜蜂“——这里是班级的卫生角,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及卫生打扫,让学生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树立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明白美好的学习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创造。

进入班级,仿佛是进入了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个神奇的知识王国,每一块墙都在说话,都在歌唱,都在讲着班级的故事,每个角落似乎都还留着师生们忙碌的身影和汗水的味道,更有着集体智慧与创新的火花。

在成长中奉献作文 篇5

奉献常常是他人给予自己或自己给予他人的一份爱。在这个世界上最令人心存感觉的是拥有他人给予自己的奉献,奉献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困,生病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奉献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奉献是飘荡在夜空中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安慰...总之,不论你是什么身份,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自己对他人的奉献。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人给予我们爱,他们奉献给我们多少份爱。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中,有多少人在无私的奉献着。非典流传期间,我看到了一个新闻报导:一位问她:"你来到这里时不害怕吗?"她说:"害怕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状态,但是这是我们的事业,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在这危急的时刻我已经忘记了害怕..."这时,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个"她"就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是什么力量让我们有如此的举动?难道完全出于她们的职责吗?这是天使之爱!无私,伟大!再美妙的语言在她们赤诚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面前全都黯然失色!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4.3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刻:公元5月12日北京时间14点28分,一场8.0级大地震,突然袭击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短短几秒钟内就演变成一场巨大的人间惨剧,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的生命。但中华民族并没有被灾难****。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许多可爱的人:有抢修电网不幸拘责的英雄,有用自己的母乳喂养灾区小孩的警察阿姨,还有在救灾过程中遇难的人民子弟兵...他们用生命换取生命,用生命换取光明,他们的付出是非常沉重的,难道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应该的吗?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他们就越需要镇定,信心,勇气和爱心。******总理还定了三天的全国哀悼日,国旗为苍生而降,汽笛为黎明而鸣。让我们为受害者祈祷!让我们想灾区人民奉献出一份爱心!共同面对困难,阳光总在风雨后。

让青春在奉献中成长演讲稿 篇6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在奉献中成长。

青春是读不完的历史长卷,激情是忙碌的身影,奉献是心灵深处一曲人生新的交响,是忠于职守,是敬业,是拼搏,是热爱并献身自己从事的金融事业。当奉献成为一种时尚,当敬业成为一种需求,当知识成为一种资本,我们所有的正是青春的激情。青春是一个个起伏跌宕的音符,需要我们用心灵与智慧去诠释,用勇气与激情去充实,用汗水和行动去抒写。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它充满诗意而不乏拼搏的激情,浪漫却饱含着奋斗的艰辛。

当我们怀着青春的梦想走进中行大门的那一刻,我们的青春便于中行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我们的青春找到了奉献的载体,不再只是一个空洞却美丽的梦。如果说我们是一滴水,那么中行就是一片大海,因为一滴水要想不干涸就必须流入大海。中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

作为一名中行人,我感到无比自豪。虽然我们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是我们要把它作为事业的起点,奉献我们的热情,奉献我们的真诚,奉献我们的青春。今天,我们正把如火的青春献给平凡的中国银行岗位,中国银行正是在这青春的交替中,一步一步向前发展。在她清晰的年轮上,也将深深的烙下我们青春的印记。

作为一名中行人,我会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对待客户用心服务,真诚服务。为此,我要求自己做到:一是掌握过硬的业务本领、时刻不放松业务学习;二是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三是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四是清醒的认识自我、胜不骄、败不馁。

在快乐中成长 篇7

一、开学第一天, 用布置一新的教室迎接学生

每学期开学的前一天, 我都会用心地把教室布置一新, 第二天早上, 孩子们带着新奇, 带着快乐, 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开学了”的角色调整之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啊, 当别人还在为清扫卫生而努力的时候, 我们已经在发新课本了;当别人在发新课本的时候, 我们已经是书声琅琅了……这种跑在前面的快乐一直激励着我们, 带给我们的是工作的主动与高效。

二、办好道德早餐,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每天早上, 我都利用3~5分钟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教育, 用激励的话语唤醒学生心中的梦想, 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炬。有时是“让赞美包围你”, 轮流赞美每一个学生, 让自信的微笑荡漾在课堂;有时是“小故事、大智慧”, 用一则小故事启迪孩子的灵魂, 抚慰我们的心灵;有时是“与先贤对话”, 或是一句名言、一条警句、一则故事, 能洞开学生的心扉, 荡涤学生的灵魂。

三、陶醉在课前一支歌里

唱歌的目的不光是学生大脑能得到短时间的休息, 更主要的是让他们陶醉在美好的歌词中和悠扬的旋律里, 使人身心愉悦, 能让人更热爱生活, 更热爱学习。课前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首歌里, 让孩子们产生精神焕发的感觉, 他们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 情操得到了陶冶, 灵魂得到了净化, 听课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四、让班级成为群星闪耀的天堂

评选三好, 每学期都是那些人, 只要成绩好, 一好遮百丑, 对少部分人的奖励有时不仅没有起到激励作用, 反而成了对多数人的打击。如何调动学生争先创优的激情?如何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信和自尊?结合学校评选的明星少年活动, 在“学习星”“礼仪星”的基础上, 班级又分门别类地选出“体育明星”“班级公仆”“惜时小标兵”“守纪模范”“卫生标兵”等等, 当这些内容宣读完毕时, 与以往评优争先不同的是, 更多的同学眼里闪烁着自信, 放射着希望之光, 他们享受到了参与的欢乐。

一枝独秀不为贵, 万紫千红春满园。一马当先不如万马奔腾, 当全体学生都呈现出茁壮成长的态势时, 教育才真正发挥了它的功能。

让学生在品德课学习中快乐成长 篇8

摘 要:放飞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创新教育

课改下的新课标不仅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突出表现了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教学中,在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根据本课程的特征,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活动中学习。

一、拓展课堂空间,启发创新思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就应该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在教学《小苗快快长》时,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春天小苗“能给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等,再组织学生动手栽种小苗,学生情绪高昂,主动参与,充分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二、走进生活实际,感受发展自我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局限于书中的几幅图片,而是让学生了解生活,走进生活。在教学《秋天在哪里》时,先让学生观察周围花草树木的变化。有的树木叶黄了,有的还是绿绿的;有的花草枯萎了,菊花却是争奇斗艳。结论会各不相同,主要是观察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发挥主体作用,体验学习快乐

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在教学《风儿吹呀吹》一课时,在教室里点燃一支蜡烛,让学生观察用嘴吹和不吹的现象,感知用扇子扇的效果。学生得出结论:风是空气的流动。用课件演示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积极性。最后,指导学生做风车到室外,再一次感受风。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

四、引发学生参与,领悟生活能力

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用”好教材,而不是“教”好教材,让学生做一个参与者。在教学《我和太阳做游戏》一课时,把学生带出教室,学生坐在操场上,闭上眼伸出双臂,用笑脸去接受阳光,感受阳光的明媚。带领学生做踩影子、做手影的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影子与阳光的关系。

总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激起學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验、发现、探究,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发展。

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 篇9

为此,魏老师也总结了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一、有实效: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扎实到位。

二、有兴趣: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的兴趣;在深入学习时能保持学的兴趣;在巩固中也要有练的兴趣。

三、有活力:方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活泼。

四、有新意:有创新、有突破,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

五、有美感:语言、情态、板书、气氛都给人愉悦和美的感觉。

六、至少不能有常识性错误和任何政治方向性失误。“以不变应万变”,和谐课堂才行。

在快乐中成长 篇10

“生本革命我能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是实验小学的小学生,能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们在生本革命中的快乐成长经历,感到万分自豪。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在快乐中成长。

开幕:翠绿色的幕布缓缓地开启,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校本革命的春风吹进校园,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快乐的、幸福的。今天,我们磨炼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

第一幕:我学习,我快乐

提到学习,有的同学也许会皱起眉头,想到的是那摞得高高的作业本和没完没了的唠叨。但是现在,在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我们不再觉得学习苦,因为我们把学习看作了对幸福的追求。

课堂上,我们向书本学习,“有趣、高效、幸福”的课堂新模式,让我们在兴趣盎然中收获知识,体味过程,享受幸福。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变成了学习的小主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每一门功课都有我们惬意的思绪在飞旋,都有我们快乐的精神在呼喊。

下课了,放学后,我们拥抱生活,向社会学习。学校实施了“无作业日”制度,卷子少了,练习册少了,书包轻了,我们的小腰杆挺直了。老师为我们设计了新颖别致的“素质作业”:看看上学路的店名、广告有没有错别字,给经理提个醒,这是社会实践作业;和小伙伴一起编排课本剧,这是表演作业;还有劳动作业,阅读作业,组织作业,探究作业,爱心作业等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作业”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去思考,去动手和实践。

第二幕:我运动,我快乐

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坚强的意志,是我们迎接未来挑战的法宝。秉持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我们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把我们的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学校把“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引进课堂,老师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指导我们,和着舒缓悠远的民乐,随着鼻尖渗出的汗珠儿,我们渐渐体会到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每周五一个小时的“双爱好”体育活动,让我们倍感期待,让我们释放活力与激情。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十五种活动项目,运动场上如同一个欢乐的海洋。听,腰鼓队的同学们奏出了健康的节奏;看,轮滑队的队员们像小燕子一样潇洒轻盈。

运动让我们充满活力,运动让我们享受快乐;运动铸造我们坚韧的意志,运动打造我们最高境界的民族精神。

第三幕:我活泼,我快乐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你总是乐呵呵的,那样阳光自信?我总会微微一笑。其实,活泼开朗来自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为我们准备的艺术爱好的“大餐”可丰盛了:一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形体课,训练我们高贵的气质;

三、四年级的口琴课,五、六年级的葫芦丝课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两门自娱自乐的小乐器。每周三“双爱好”艺术活动,十三个活动项目任我们选择,我可以在书法组里挥毫泼墨,在合唱组里一展歌喉。流连于琴棋书画之中,陶醉在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里,我怎能不开心快乐?

第四幕:我懂事,我快乐

时间的沙漏,滴落成长的足迹,我不再像以前那般骄气,我也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回报所有关心我和爱我的人。

“孝敬父母”主题活动中,老师让我回忆了为自己成长默默付出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真的是累了。回到家,我主动承担起洗碗的任务,看妈妈躺下,我悄悄地端洗脚水为她洗脚。那一刻,一向坚强的妈妈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她微笑着说:“孩子,你长大了。”

汶川地震消息传来,我们班不仅捐款,还第一个向全校发出捐书的倡议,为灾区的小朋友邮寄去了几千册图书。“灾区的小朋友,别怕,阳光照不进的阴影里永远有我们送来的温暖。”这样的赠语虽显稚嫩,却是我们的心声。

我们心中有爱,我们心怀感恩。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这些不再是空空的口号,而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自觉行动。

闭幕:我们就像一粒种子已经萌芽,沐浴在校本革命的阳光下,向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创新精神),一种好能力(实践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的 “十个一”目标快步前进。我们人小志气大,我们是文明古都的小使者,我们是城市复兴的后备军。

在创新中育人在快乐中成长 篇11

一、 确立学校办学特色

在学习孙元涛校长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自己的改革方案。[1]高区一小毗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工大威海分校两所高校,区内拥有“三星电子”、“卡尔电气”等高科技企业。在明确优势、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学校聚焦未来,力求提升科技教育品质与内涵,提高师生的科技素养、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提升快乐教育理念,与科技特色双轨并行,最终实现“创新中育人,快乐中成长”的教育愿景。

在整体发展战略指引下,学校探索形成以“校园科技节”为主线的系列科技教育格局,连续举办了十二届校园科技节,成功承办威海市第三届科技节。师生多次在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活动以及省市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了监督体制,在构建科技特色小学的同时加强学习“四维”督导体制,共绘教育美好蓝图。[2]然而,学校并未停止深度探究系统实践的脚步,进一步提出“以高远的站位展望教育,以前沿的观念思考教育,以全局的眼光审视教育,以开放的思想创办教育”的核心理念,明确了高区一小科技教育的基本方针,即“三个有”:学校办学有特色,教师教学有风格,学生发展有潜力。把科技教育的纵深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促使学校的科技教育进入百花盛开的春天。

二、 创设科技教育环境

科技教育需要良好的环境氛围,更需要充分的人文积淀。为此,学校加大投入,建设个性化的科技教育环境,营造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氛围和群体文化。

首先,加强科学实验室、数字探究实验室、航空航模活动室、标本活动室、机器人俱乐部以及气象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科学便捷的成长环境。

其次,充分利用走廊、楼梯、教室、活动室等场所,建设“科技长廊”、“科技天地”、“星光大道”等宣传、教育及展示平台,使学生耳濡目染,感受科学的魅力。

再次,广泛整合学校、家长以及社区资源,成立“科技教育专家库”,凝聚教育力量,拓宽教育渠道。

为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参观了北京、江苏、青岛、济南等省内外科技名校,创建了“校园科技馆”,开辟了“科技孵化园”,增设了“成果荟萃”、“现场观摩”、“智慧体验”等集中展示及活动版块。各种交流、展示平台的创设,为选好“圃”、育好“苗”奠定了基础。

三、 培养专职教师团队

创建科技特色学校,离不开一支卓越的教师团队。高区一小科学团队于2010年入选威海市首届名课程团队,经过反复打磨历练,如今已顺利通过考核和认定。四位专职科学教师,分别在物理实验、航空航模、创造发明、信息技术领域各有建树,这支专职团队的力量毋庸置疑,但如何激发潜能、以点带面、提升全体教师的综合战斗力,成为创建科技特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学校调整行政管理结构,创建“科技教育研究中心”,由分管校长担任中心主任,选聘科技骨干教师担任副主任,形成以科技中心为主、以年级组与学科组为辅、以实验室和活动室为载体的运作机制和由科技中心主任具体负责的管理体系。为提高科技中心的工作能力,学校积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通过“外脑启智”、“学习取经”、“科研培训”三个主渠道,全力打造具有先进科学理念、开放科学视野、深厚科学底蕴、创新科学意识的“四有型”科技教师。

四、 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学校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维度出发,将培养学生综合性创新素质共识于教师、融会于学科、扎根于课堂。譬如数学学科,启发学生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语文学科,倡导文本改写、续写、扩写,训练创作思维;再如五年级级部开展的科学创新训练课程,从头脑风暴技能、特性列举技能等方面,培养创新思维等等。[3]通过实践,教师初步掌握了创造主体教育教学、创造过程教育教学、发散与集中教育教学、思维定势打破教育教学、辩论式教育教学、探索式教育教学等课堂教学模式。每个学科、每一节课、每位教师都会随时关注学生的创新素质,将科技特色课程化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目前,学校普及科技类的校本课程有低年级《运动与科技》、中年级《科学与生活》、高年级《科学自由行》,提高科技类的校本课程有《科幻画》、《飞向蓝天》、《多彩创意泥》、《我们爱发明》、《炫动四驱车》、《快乐机器人》等。学校依托校本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特长,踊跃参加各类竞赛。以项目为例,2012年开设机器人校本课,仅一年时间,先后三次组队参加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FLL机器人世锦赛山东省赛区选拔赛、第十届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山东选拔赛,取得了1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学校被评为“第十三届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奖”。

为了促进校园里“科技幼苗”的茁壮成长,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科技新舞台”。“校园科技节”更是为学校全体师生提供了科技实践与展示的广阔舞台。经过11年磨砺、积淀,我校逐步以“普及中提高,实践中创新”为突破口,提升形成“主题鲜明、赛项普及、全员参与、成果显著”四大特色。每届科技节,通常历时三个月,分两个阶段:一是“发明创造”阶段,设有科幻画、小发明、创意设计、科学论文、电脑动画、网页制作六个赛项;二是“科技运动会”阶段,设有弹射飞机、四驱车、机器人等10余个个人参赛项目,以及大象穿纸、鸡蛋撞地球、神奇纸桥4个团体项目。科技节已经成为我校学生自己的节日、独特的节日、盛大的节日,也是家校联动、校企联动的绝佳契机。

五、 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春风拂煦花千树,风劲扬帆正当时。近年来,学校科技教育硕果累累,师生科技类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励281人,培养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预备小院士”30人。辛大维、秦时月、刘科良三位同学发明的“钢珠滚动梯形槽式地震报警器”、“钢珠滚动式地震报警器”、“破(薄)冰器”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陈博文等同学的5项作品正在申报专利的流程中。两任校长被评为山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春晖奖”十大杰出科技校长,宋福东老师被评为威海市十大优秀科技教师,荣获省级以上优秀指导教师80余次。学校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数字科技馆地方工作站”、“威海市科普示范学校”、“威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荣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优秀组织奖”、“综合实践科研课题全国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优秀组织奖”、“威海市科技节优秀组织奖”、“威海市‘和谐校园’及发明创造‘和谐教育贡献奖’”等等。先后接待全国各地教育考察团860多人次。威海市委市政府、威海市教育局、威海市地震局、威海市科技局、威海市科协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及专家多次实地调研,对学校科技教育理念、氛围、思路、定位等高度褒奖。学校科技教育成果及经验,在山东省科技教育年会暨山东省科技创新现场会交流推广,《现代中小学教育》、《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等多家报刊、媒体进行了刊载、报道。

2013年10月,学校十年科技教育的结晶——《创新中育人 快乐中成长》一书正式编辑、出版、发行,这标志着学校“科技与文化并行”双轨发展的步伐越来越稳健,思路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元芳.构建“四维”督导体制,共绘教育美好蓝图——关于建设珠海区小学督学责任区的思考[J].中国教师,2013(5).

[2] 李颖.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新课程:上,2013(9).

[3] 姜浩宁.特色与品牌——聚焦学校特色建设[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3.

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 篇12

一、分层评价, 面向全体学生

一个老师应该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 我们在评价中也要进一步体现这种思想, 根据学生的差异, 通过形成性的评价, 及时了解学生达到分层目标的情况, 分层评价以成功体验为依据, 以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标准, 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 要求差异性、及时性和鼓励性。分层评价因层而异, 重在激励, 不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班学生。分层评价表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题目上, 采用不同的等级标准, 使学困生达到较低标准时, 也有评优的机会;使优等生在较高要求的标准下, 追求更高质量的作业。比如,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 对于学困生如果算错, 及时纠正得到全对, 可以给一个优, 而对于优等生则要求一次或最多两次成功才能给他们评优。这种“分层评价”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 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状况。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 这种“分层评价”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感觉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二、找准课堂评价媒介, 注重过程评价

了解评价学生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学生评价改革的前提。教学中我们体会到, 学生课堂上看、听、说、想、做等方面的表现是教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课堂的一举一动、一思一行正是评价的依据。找准课堂评价的媒介, 制定评价措施才能有的放矢。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随时、随机的, 要做到及时评价、及时反馈, 没有简便易行、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是不行的。经过课堂教学的反复尝试, 我们对学生的观察、倾听、语言表达、问题思考、动手操作等方面分别制定了详细的评价细则, 设计出形象、直观的奖励卡。

1.评价学生的“看”分两个层次。乐于观察, 观察认真仔细;善于观察, 通过观察能发现问题、找出规律等 (慧眼卡) 。2.评价学生的“听”分两个层次。愿意听取别人的发言, 具有用心倾听的好习惯;善于听取别人发言, 有选择的接受, 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倾听卡) 。3.评价学生“想”分三个层次。喜欢动脑思考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办法独特、新颖;思考问题灵活、深刻, 能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智慧卡) 。4.评价学生的“说”分四个层次。愿意与同伴交流, 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清楚、条理地表述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结论;初步学会评价自己、别人, 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金话筒卡) 。5.评价学生的“做”分三个层次。喜欢动手操作;操作灵活、准确并能抽象出数学结论;书面表达规范、迅速、正确 (巧手卡) 。

通过课堂观察, 教师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从而做出积极反馈, 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 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 关注学生突出一、两个方面, 对突出表现的行为, 在相应的观察项目记录上标注记号。

三、改革作业形式, 多渠道评价相结合

作业作为教学的常规, 是教学评价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以往的作业布置虽然存在很多弊端, 单调、重复、机械等现象, 但不否认作业对记录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作用,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大幅度改革, 把作业分为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两大部分, 课内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课外作业, 我们遵循了趣味性、审美性、多样性的原则, 将作业融于活动, 融于生活。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口头作业有演讲、说算理、说算法、说过程等形式;书面作业由基础性练习、数学日记等形式;操作作业由小设计、小制作、小调查等。记录结果以等级制 (优、良、合格) 三个等级。解题方法独特或有进步的学生, 除按等级制评定外, 另加激励性语言, 并定期进行作业展览或向家长发表扬信。通过作业设置与评价的改革, 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应用的全过程。

四、重视多元评价, 促进学生的发展

实行多元评价。首先, 是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参与评价过程, 这样就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其次, 这样的评价过程也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三、加强了师生、同学及家长和子女的联系, 整合了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家长评价每学期至少一次, 通过家长评价可以从更广的角度关注到学生个性化的东西, 也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拓展了渠道。

在学习中成长 在奉献中快乐 篇13

在成功中快乐成长

华埠镇中心小学

傅彩霞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课程的特点我尝试着在品德教学中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教学观念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记得最初接触这门学科是多年前我被安排任教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原想,这样的“小科”肯定是枯燥无味,无非是照本宣科罢了,不曾想,几节课下来,竟让我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两年后我接着任教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几年下来在喜爱上这门课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困惑,促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这一门课。

作为一线教师我对任教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感到的困惑主要集中在这样两点:一是我们如何看待《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二是我们如何实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是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与科学启蒙、社会活动等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各个方面相结合,是一门重要的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更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课程的特点我尝试着在品德教学中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转变课堂教学观念,叩开学生学习兴趣之门

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是严肃而认真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一切以教为中心,学生头脑里形成的都是空洞的理论。而今天,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课堂观念,课堂必须植根于生活体验,以此为载体,创设出学生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把课堂开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感知书本内容的同时,强调让他们走出去,亲身体验,然后再与课堂相结合,这样,就为学生搭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云梯。比如说:我在教学如上《生活中的你我他》时,在感知了有那么多人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学生自主地发表意见,有的说:“没有了清洁工,我们就要生活在垃圾堆里了。”也有的学生说:“没有了警察,我好像看到有很多车都撞在了一起。”还有的学生说:“没有了医院的工作人员,我们生了病就没有地方医治了。”学生通过这些假设,体会到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是多么重要。另外,我又选择跟我们生活最贴近的学校做为重点,通过播放保安员的话,既让同学感受到了这些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让他们对照以往的生活习惯,在感情上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每个行业的不易和存在的必要性,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

二、创设开放教学环境,启迪学生自主学习之门

儿童的天性是幼稚的、天真的,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与感知往往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那些具体的情景、鲜明的图像、亲身经历体验的东西往往在头脑中频繁出现,激活了头脑中潜在的认知能力,从而使儿童获得丰富的知识能力和生活能力。但联系现实的教学过程看,有些内容和经验是无法或难以让学生亲历、体验的,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去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这种情景与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例如我教学《有了矛盾怎么办》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可开始,请一名同学急匆匆地进入教室,慌乱中把一名同学的书本碰下了桌子,这名同学看都没看一眼,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请同学们就这件事展开了讨论:说一说,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于是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刚进来的同学做得不对,碰下了人家的书,应该给人家捡起来,并给人家说声对不起才对。”有的说:“是呀,碰下了人家的书,一声也不吭就走了,搁谁身上谁也不愿意,要不是老师在的话,甚至还能打起来呢?”刚才被碰下书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他不懂礼貌,我自己捡起来,不跟他一般见识。”说完弯腰捡起了自己的书。可看上去,也不是那么情愿。在这种情况下,我引出了今天的课题: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这节课学生学得非常投入,他们很快就名明确了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关心,产生了矛盾,要及时沟通,相互宽容,教学效果非常好。生动形象的教育情景的创设触摸到了儿童的心灵,并且能够得到儿童心灵的真诚认可,也会伴随他们的成长,影响他们的一生。

三、抓住生活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之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如教学《谢谢您我的父母》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红绿灯》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总之,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崭新的课程,我通过几年的教学,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谈,只想把教学中点滴的花絮一吐为快,其目的是寻求更多的知音参与讨论,以期望寻得更多教育火花的迸发。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解读》

2.《新教育之梦》

我在快乐中成长 篇14

2017级7班

陈妃月

指导教师

周艳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就带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有宽阔的海边,青青的草原,洁白的雪山……我们唱啊、跳啊!开心极了!同时,我也认识了不少动物和植物。

在家里,我和爸爸妈妈相亲相爱地生活着,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

后来,我上学了。校园里,老师教给我许多知识,我也结识很多友好的小朋友。我们一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玩耍。

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快乐成长 篇15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快乐。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使之乐意学。

如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小客人”或“娃娃”,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还可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顺口溜, 通过猜谜、读顺口溜来巩固所学知识, 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如教学“亮”字, 可以变成顺口溜:一点一横长, 口字在中央, 下面秃宝盖, 几字在下方等。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为低年级的学生布置既轻松又有创意的识字作业———生字卡片, 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将卡片制作分为不同层次, 一层一层的提高识字要求, 这无疑是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与挑战, 学生又怎会不热爱汉字、热爱语文呢?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 不然就会把刚刚燃起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 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 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 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在识字教学中, 老师经常采用“猜认生字”“读词赏画”“找找朋友”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 我首先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 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与其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学会学。在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

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教学“杨、松、柳、柏……”等字时, 可先引导学生分析“木”字旁的字的表意功能, 即与什么有关, 学生会发现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 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 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木”字旁的汉字了。

另外在同音字的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联系词语的意义来识记。如很多同学容易将“杨”和“扬”混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提手旁的扬跟手的动作有关, 所以是扬起的扬, 木字旁的杨和树木有关, 所以是杨树的杨。

总之, 作为教师, 我们一定要重视识字教学, 运用更多的方法、手段,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从而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在快乐中成长 篇16

在家人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了。为了让我多见世面,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海洋世界,让我和动物交朋友;还带我去喀纳斯湖、农家乐等,让我观赏美丽的新疆风光。爸爸和妈妈告诉我: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奶奶带我坐火车去西安、武汉探亲,让我亲眼目睹了亚洲最大的西安喷泉、波澜壮阔的长江、雄伟壮观的长江大桥、历史悠久的黄鹤楼等,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大、祖国的美。奶奶说:“做一个中国人要感到自豪!”

同院的爷爷奶奶经常逗我,说我是个开心果。我快上学了,他们又逗我:“你高兴不了两天了,一上学就玩不成了。”听了这些话,我有点怕了:“奶奶,我不想上学!”奶奶奇怪地问:“不上学怎么行?”最后,我无奈地说了一句:“那就上‘清华’吧!”顿时又引起周围人的哄堂大笑。

现在我上学了,感觉真好!就像从一个乐园来到了另一个新的乐园。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友爱让我又多了一份爱,多了一份乐趣。我已经上四年级了,我非常爱我的学校,我爱上学。

如果“爱”是一条小河,我就是小河里欢乐的浪花,在爱河里永远欢快向前……

在快乐中成长作文 篇17

工作人员带我们了了解水车,参观美丽的花卉园,喂养可爱的动物,介绍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家一起包饺子。

一进食堂大家都把手洗的干净。期待着“我20个起吃”。“吃三四十个不嫌饱。”我们开始乱说,把自己说成有10个胃似的。每桌上都是欢声笑语,给这次包饺子的活动起了个好头。

“来来来,看这里”老师讲起了饺子的故事。芹菜馅的代表勤勤恳恳,韭菜馅的代表天长地久,香菇馅的代表天天向上哇,原来还有这些讲究啊,真有趣!“饺子皮来了,饺子皮来了!”,我们兴奋极了,抢着饺子皮。“这样,然后那样。咦?怎么露馅了?”我自言自语道。有位同学笑嘻嘻地说:“这么认真干嘛!”看她看着他手里的饺子,我笑出声来,这哪是饺子,烧麦还差不多。其他同学看了乐得合不拢嘴。饺子包得一点也不好看,可我们全程都咧着嘴,心里也乐开了花。饺子煮好了,我们吃的津津有味。

下午我们又去做了创意沙雕,看着各种图片五花八门的工具,感觉简单极了。其实,一点也不容易。我们组刚开始就比其他组慢了,导致后面做得太急。本想做个可爱的小乌龟,可水放多了,看起来倒像海滩呢!虽然我们的沙雕作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我们体会到别样的乐趣。

在快乐中成长作文 篇18

读小学的时候逍遥自在,一度被我当做人生中最美丽的回忆。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有的也只是顽皮和任性。每天当下课钟声响起时,我们就跟挣脱缰绳的野马一样,离开学校,奔向家中,纵情的享受自由的悠闲和逍遥。肆无忌惮以及嘻嘻哈哈的打闹声从学校一路响彻到家门口,我们从不曾理会旁人异样的眼光,只要我们觉得快乐就行了。

虽然我经常听到许多就读初中的哥哥姐姐们哭诉中学生活的苦闷,但其中难道就没有快乐吗?小马过河还需要自己领略初中之河的深浅。

我的初中生活带着这份疑问开始了,正如哥哥姐姐们所说的,中学生活并不是那么的轻松。但正因为如此,我才开始有所成长。原本稚嫩的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同时也附带了几分忧愁。我开始探寻挚友,理解老师,学习同学们的长处,领略老师严厉下的良苦用心。理解这一切后我感到快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目标。我不再像小时候跟小绵羊似得依偎在父母身边,第一次有了人生的一番感悟。虽然还不算特别成熟,但这份成长却是真正属于我的。在家长眼里我可能变得叛逆不听话,但这恰恰证明了我的成长,真正明白他们的关心和承受的压力。

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快乐成长 篇19

一、选择游戏的自主性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 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根据这个指导性文件精神, 我平时就注重留心他们喜欢怎样的游戏项目、游戏方法和游戏用具, 每位幼儿各自最感兴趣的内容, 喜欢和谁一起玩游戏, 等等。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和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活动前就可以胸有成竹地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给予每个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让他们当游戏的主人, 由此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当然, 刚开始也会出现许多孩子想当同一个角色的矛盾, 不过通过讨论、协商, 现在孩子们有了猜拳、多设岗位、面试竞争上岗等解决矛盾的方式。

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

幼儿的生活经验较少, 一般来自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内容越丰富, 游戏内容就越充实, 水平就越高, 创新能力就越强。因此有意去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尤为重要, 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多方面地去观察和了解社会生活, 积累生活体验, 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在角色游戏“理发店”刚开张之际, 小理发师们经常表现得无所事事, 还擅离岗位四处闲逛, 这是幼儿生活经验不足造成的, 他们不懂得如何招待客人, 不懂得怎么吸引客源, 不懂得怎么创新地为大家服务。我想, 要让游戏精彩地开展下去, 必须请家长配合, 利用周末带孩子去参观理发店, 了解理发的步骤以及理发店里不同分工的工作人员, 同时观察一下理发师做不同发型的方法以及各种吸引顾客的优惠举措, 等等。孩子们通过参观后就像模像样地模仿起来, 而且自发地进行了分工, 门口多了个“迎宾小姐”, 有礼貌地解说着优惠政策, 发起了自制优惠卡, 顾客进去了, 理发师会说:“欢迎光临, 请问你要剪一个什么发型?”洗头工会说:“请问, 你是水洗还是泰洗?”等等。幼儿不仅能模仿各种人物, 而且有“专业”的角色语言, 生意兴隆了, 他们热火朝天地服务着, 再也没有出现因为情节单一没事干而表情呆滞的场面。

三、材料创设的逼真性

游戏情境的创设是角色游戏的核心。根据幼儿特点, 努力为幼儿创设逼真的生活化的游戏情境, 为幼儿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 再现生活, 让幼儿见到一些特定玩具就产生强烈想做游戏的愿望。有一次集中活动, 谈到孩子对东井街的什么小吃印象最深, 想不到孩子们对“烧烤”兴趣特别浓厚, 和同伴津津有味地谈着、议着。我趁热打铁, 让幼儿说说:烧烤店的服务员是怎么招待客人的?怎么点菜的?怎么烧烤的?送走客人服务员还做什么事, 等等。经过讨论, 我惊叹孩子们对烧烤的经验是如此的丰富, 于是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在角色游戏中增设《烧烤吧》, 让幼儿继续演绎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我放手让幼儿参与材料的制作, 很快孩子们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用泡沫, 青泡, 铁罐制作出了烧烤架、豆腐串、鱼丸串、韭菜串、茄子串、调料盒……这些亲手制作、颜色丰富、形象逼真又安全方便的材料, 增强了游戏的逼真性, 孩子们很自然地相互协商好玩法, 分配好角色, 深入到游戏角色中去, 体验到角色游戏带来的快乐。

四、游戏过程的参与性

教师可适当参与幼儿游戏, 教师应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 留心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 以玩伴的角色有意参与到游戏中, 与幼儿平等游戏, 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 从而有效地支持幼儿技能和能力的提高, 推进游戏的发展。如当我发现小吃店顾客稀少, 积极性有所下降时, 我对四处观望的祎楠说:“老师肚子好饿啊, 可是没有钱, 怎么办呀?”, 祎楠听了, 非常男子汉、豪爽地说:“走, 去吃饭, 我请客。”于是带着我来到“小吃店”有模有样地点起菜来。有了我的参与, 厨师也马上忙碌起来, 想尽办法认真烹调, 让我吃顿“美味大餐”, 什么花蛤炖豆腐、鲍鱼排骨、兴化炒米粉、还有心地在鱼里放了辣椒, 说这样鱼就没有腥味了, 菜上完还赠送了水果, 让我不得不佩服孩子们的懂事、热情、好客。最终, 我在小朋友的盛情款待下, “吃坏肚子”, 陈思羽、黄民泽等几个小朋友马上关心、体贴地扶着我来到了“温馨医院”, 于是医院也开始热闹了起来……

五、评价游戏的灵活性

在识字中快乐成长 篇20

一、在生活中识字

汉字如诗如画。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我常和学生一起利用生活元素,以谜语、儿歌、故事等形式来让学生体验生字,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教“秋”字时,我出示谜语:一半绿油油,一半红通通,待到丰收时,农民笑呵呵。教“雨”字时,我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学习“看”字,学生编出了谜语“一只手捂着眼。”学习“奇”字时,学生编出了谜语“大河没有水。”在课堂上编一些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区别“已、己”是我编出了“出头已,没头己”;区分“左、右”时,学生编出了“左下工,右下口”的顺口溜;学习“朋”字时,学生编成了儿歌;两个月亮并排走,一会儿就成了好朋友。在学习“休”字时,我编了一个故事;一个人走路走累了,看见一棵大树,就在树下坐着休息。我还利用教室为学生创设了识字氛围。开学初,我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漂亮的卡片上,放在桌子上,大家课间休息时,互相认识,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会记住不少字。前面的黑板上,我隔一段时间写一首诗歌,让学生自由练读。后面的黑板上,我开辟了一个专栏“我会认”。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会认的字写在或者贴在上面,互相交流。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劲头很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们不仅识字兴趣浓,识字能力加强了,而且阅读能力也比以前强,自己也能阅读一些短小的拼音读物了。

二、创设教学情境,在情景中识字

中国的汉子文化源远流长,构字也有规律可循。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生字,我会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识字环境,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和动作,来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懂得构字规律。如教“心”字时,我说就像一口锅在炒三粒豆子,有两粒蹦到了外面,只有一粒留在锅内,学生一听就直观地知道了“心”字三点该怎么摆。还有些学生“日”和“目”分不清,我是这样给学生分析的:太阳只有一个,所以中间只有一横,眼睛有两只,所以中间有两横;教“灭”字时,我说火加上了盖,火就灭了;“苗”是禾苗长在田里……同学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牢牢记住了这些字,而且自己争着去分析字形。我就这样引导学生不断观察、分析、想象和表述,既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我还让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老师给学生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孩子们真像读诗一样,陶醉其中。这样设计就把一个个孤立的词语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变成了一首可爱的小诗。学生们读的兴起,和老师一起边读还边配上了动作,枯燥的读词语竟然变得这么有趣味。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识了字,学了词,还受到了美的熏陶。如在教《水乡歌》一课时,我不仅配上了音乐,还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美丽的简笔画:清清的河水,来来往往的船只,一座接着一座的桥……一幅幅流动的水乡风光图。学生们被深深吸引,有的说:“这里有很多白帆,天上还有许多云朵,看上去美极了。”有的说:“小河流动时的样子最美。”这时我接过话来:“水乡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给水乡人们带来了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就坐上小船和作者一起去欣赏水乡的美丽风景。”我用音乐、图画和语言创设的情景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三、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厅”玩,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低年级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他们天性好动,而活动则是他们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学生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我经常开展以下一些游戏,让学生的识字兴趣越来越浓。①手拉手、交朋友: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戴上生字头饰,并把它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教师还可以准备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宇,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②变魔术:今天老师教给同学们一个魔术,看看哪位同学聪明,学得最快。于是,我就当着同学们的面演示了一下:我出示了两张卡片,一张上面写了一个“人”,另一张上面写了“一”,我把两张卡片一合,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大”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都要上来变魔术。于是,我就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日”字,用加一笔的方法变成另外一个字。课堂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学生甲变成了“田”,学生乙变成了“目”,学生丙变成了“由”,学生丁变成了“白”。③摘苹果: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制作果篮(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确读音,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苹果(生字)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摘的苹果多。④钓鱼;出示一幅画着池塘的画,池塘里有许多鱼(拼音),学生说出对应的生字,组成词,上台钓鱼,可分男女、小组竞赛。

四、运用多媒体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克服了传统教学形式单一的弊端,遵循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动听的声音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教师在教汉字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在教学“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如在教“禾”字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学生很容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如学习“森林”二字时,我出示多媒体展示郁郁葱葱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是什么”、“森林是怎样的”。让学生通过图片自然而然加深了对字义的理解,不难记住“二木成林,三木成森”了。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对初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讲解字义是件难事,往往是越解释越深奥、越解释越糊涂。多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学生只需看看画面,对字义就能意会,无需教师多讲。

上一篇:苗族婚俗下一篇:令你一件事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