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05-20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11篇)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

作者:孙熙国 《光明日报》(2015年01月08日 16版)

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落脚点,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它们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明,也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

爱国、敬业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诚信、友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理论界普遍共识,深植于各界民众心中。

然而,对于这种概括能否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和时代内涵,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一些人还存有疑虑。产生疑虑的根本原因是没能真正理解这24字所包含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没有看到这24字所包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和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内容。对于这种认识误区,有必要认真分析,加以厘清。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追求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目标,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落脚点,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追求。可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际上是对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问题的简要回答,以此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本质区别。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鲜明体现。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实现社会的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规定,这些规定把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和资本主义要建设的国家鲜明地区别开来:同样讲“富强”,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同样讲“民主”,我们讲的是社会主义的民主;同样讲“文明”,我们讲的是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紧密相连的文明;同样讲“和谐”,我们讲的是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和谐。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样的表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毋庸讳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思想和观念,并不都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发明。同样,它们也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众所周知,马克思 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最终使人类进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马克思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资产阶级讲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存在着本质区别。

首先,马克思讲的自由、平等是经济、政治、思想有机统一的自由、平等,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则首先是政治上的自由、平等。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只有政治的解放,还是不彻底的解放。”因为离开了经济的自由和平等,单纯讲政治的自由和平等,就是抽象的虚伪的自由和平等。真正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自由、平等。资产阶级离开经济解放单讲政治解放,是虚伪的不真实的解放;离开经济平等单讲政治平等,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平等。我们所要实现的是劳动者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方面的自由、平等和解放,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平等和解放。

其次,资本阶级讲的自由、平等是有产者的自由、平等,马克思要实现的自由、平等则是劳动者的自由、平等。按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的说法:“共产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实现人民群众自由、平等和解放的科学。马克思始终关注的是劳动者,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则始终盯着有产者和有产者阶级,二者存在本质不同。

最后,马克思讲的公正是建立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意义上的公正,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公正;资产阶级的公正则是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正,是保障极少数大财团、大资本家利益的 “公正”。资本主义的法治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实现资产阶级意志的法治,社会主义的法治是维护广大劳动者利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治,是保障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基础

爱国、敬业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爱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今时代的集中体现。

敬业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强烈表达,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实现改革创新的关键是敬业,于个人,能力再强,若精神懈怠,不能敬业爱岗,那么就无法完成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因此,立足当代实践和时代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就是“敬业”在当今时代的深刻内涵和深层要求。

诚信、友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是儒家伦理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诚信、友善既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承接,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活动的核心内容,就是努力让每一个公民恪守诚信底线,诚信待人,宽容友善。因此,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到2011年, 我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 国外各种社会思潮也不断涌入, 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们的思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简单纯朴, 而是变得日趋复杂。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 某些腐朽堕落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国人。于是, 一些人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足、道德失范等诸多问题。执政党内也出现了许多卖官鬻爵、贪污腐败、攀比成风等丑恶现象。

社会何去何从?中国路向何方?在这紧要关头, 中国共产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汲取了国际社会的经验教训, 由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再次作了强调, 明确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研究, 目标越来越明确, 观念越来越简明, 党在十八大报告中由过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三个层面的倡导:从国家层面看,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有助于规范公民的行为和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境界, 有助于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目标前进, 有助于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基础, 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区别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党就非常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经过酝酿, 江泽民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理论体系, 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连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在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十八大报告汲取精华, 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 第一个“倡导”从国家层面上讲,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体现了党的目标和国家意志, 在三个“倡导”中占统领地位;第二个“倡导”是从社会层面看,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这是主流价值观, 是核心价值观的支柱;第三个“倡导”是从公民个人而言, 作为我国公民, 应该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这三个“倡导”从三个不同层面反映了我们的未来趋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是一致的、统一的有机整体, 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一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它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凝练、概括和最高抽象,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形成的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中, “爱国主义”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 儒家学说中的“忠”就是最好的体现。“改革创新”, 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没有它, 中华民族就可能止步不前。

“八荣八耻”中的“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民为贵, 君为轻”。“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最好的证明, 它说明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是很重视科学技术的。“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劳动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都在赞美它。“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儒家学说的“悌”就是最好的体现。“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往“包青天”体现了他们对“法纪”的态度。“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儒家学说的“信”就是最好的诠释。“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是我们党战胜历次困难的法宝。

另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礼”、“义”、“廉耻”等一列道德规范, 在现实生活中也赋予了新的意义, 有了新的体现, 每年的“道德模范”就是学习的榜样。

这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涵的内容来说的。下面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分析: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 高度抽象, 高度概括。

这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 吸纳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富强”,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谐”, 我国古人就主张和谐, 在人与自然方面主张“天人合一”,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提倡宽和处世,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在心与身的关系上, 主张人与身心和谐, 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 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 主张和谐共处, 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 协和万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也吸取了西方资本主义中某些积极的因素, 如自由、平等。

总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集人类先进文化、人类先进理念于一身的核心价值理念, 并且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之中。

四、为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此再次作了强调, 明确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由此看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央的大政方针。

2、教育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换句话说, 教育是为执政党或者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因此,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党教育的必然选择。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讲话上这样表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3、语文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的人文性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情感进行熏陶感染, 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语文的运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12年10月

[2]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2) :1-8

[3]王中伟, 夏从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维解读[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 3, 30 (2) :39-44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认识 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0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70-2

研究并培育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要求提升执政能力的一项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1.1 整塑国民价值观的现实要求

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不确定性导致价值观塑造的复杂性。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新时期,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某些人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等现象。当“毒奶粉”、“瘦肉精”、“小悦悦”、“地沟油”等道德底线失守的案例扑面而来,反思道德缺失的大讨论几乎带动全民的参与。人们迫切呼唤主流价值观念的引领,期待新风正气的形成。总结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聚民心,引领社会思潮,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战斗的共同思想,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确立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形成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直接而强有力的挑战。美国人用“三片”征服世界,即肯德基为代表的薯片、好莱坞为代表的大片、电脑软件为代表的芯片,改变了我们少儿的影视结构,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文化结构、情感审美方式和价值认知。面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攻势,中国需要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国必须有自己稳定而又持续的核心价值观,即凝练出符合历史发展方向从而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如果不能发展出一套自己的核心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共享价值,那么就会被西方文化和穆斯林文化逐步消解和融化。凝练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1.3 理论升华的必然结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其内容全面系统、内涵丰富深刻,思想理论性很强。但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三个转换:一是要从理论体系转化成格言警句,使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二是要从理论界走向人民大众,从精英走向草根,要让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从知到行,从理论到实践,使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规范和行动自觉。为此,党中央把实现这三个转换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扎实推进,理论界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经过多方调研,最终党的十八大凝练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结果。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2.1 国家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既有当代的价值,更有传统的价值。民主和文明,同样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谐则综合了传统中的“和”的因素,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這四个目标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美好前景,是一个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价值理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超越民族、地域、职业等差异而形成的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倍加维护的国家意志。

2.2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对“共识”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自由和平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保障人民群众的充分自由和个性化发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力。公正和法治是能够维护公民权益的手段,即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更是对人民权益的保障,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与需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2.3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2001年党中央提出了“爱国守信,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加以凝练,体现了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爱国和敬业是对祖国和职业的热爱,要求人们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尊严、荣誉和利益,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诚信和友善是对个人行为准则的规定,诚实守信,友好善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集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全面的系统性。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3.1 纳入国民教育

当前,价值观领域“理想冲突”、多元并存的复杂格局,既表征着现阶段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形势,也孕育着今后价值观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就是努力培育全社会的价值认同,构建社会价值,同心同思,同向而行,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在推进价值观教育的进程中,大学校园应该是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我国大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的创建、人才的培养和思想引领,始终立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并因此在中华文化的传承、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乃至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大学毋庸置疑地应处于核心的地位,这是中国大学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3.2 加强制度建设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赖于制度的改革创新与健全完善。我们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学习、教育制度,更要创新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制度的中介和实践的途径现实化。制度的规范作用对于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内在品性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敬畏规则,信任规则,遵守规则,久而久之,就会将制度的外在约束内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和自身的道德品性。加强制度建设是规约人们的思想行动、指引人们的前进方向、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强大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3.3 营造良好氛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努力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良好氛围。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自觉践行,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公民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以此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实践。新闻媒体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满腔热情地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事物、新典型,理直气壮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社会宣传媒介要注意文化艺术品位,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各种传播载体应当成为社会舆论的稳定器,大力宣传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形成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荣、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耻的社会场境,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共同遵行。

参考文献

[1] 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 [J].河北大学学报,2012,(4).

[2] 杨兴林.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站位[J].新视野,2012,(4).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4

口腔141 羊玉婷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复杂多样的价观、不良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周边环境的育人氛围,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净化社会风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结晶,简明概括,内涵丰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高校的主 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冲击,非核心价值观不但存在且有蔓延的趋势。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场所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前沿阵地,要率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实现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筑牢思想防线,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主导地位的需要。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坚定正确的信仰和理想,才能赢得青年一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当代表达,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但理论的价值魅力并不是停留在它的自身逻辑体系的完美和表面的光鲜,而在于它给予人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说服力。要达到该效果,一是要揭示其理论价值内涵,认识其有用。二是情感认同。只有将其理论的真正价值内核入情入理地深刻分析,并从全方位所带来的效应能给多维度合理的揭示,情感认同自然就能发挥作用,并转化成行动的指南。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维度在于它将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国富则民兴、民诚则和谐。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建立在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础上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若只谈个人的私利要求,所作所为不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另辟蹊径要想成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大学生的根本“小”在于个人能否学业有成、成长成才,“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认同是接受的前提和付诸行动的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其理论也就被真正掌握,并被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是一句乏味虚幻的空话。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5

(大作业)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1年6月8日。

论述题: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答: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地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也更加明显,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对多样化价值观念的主导性、引领性作用。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特别是在当前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良莠杂陈的现象,需要予以高度警觉和有效规范、引导;世界范围内体现不同思想文化的价值观念更加猛烈地相互激荡,这就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重大课题。可以说,面对多变的时代、多样的社会、多种的思想、多质的需求、多类的矛盾,只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明确揭示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才能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从而不断夯实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撑。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6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级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 高校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

项目编号: XJK013CDY011

学科类别:德育

课题承担单位: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课题负责人:张梅姿

主要研究人员:

贺志明: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政教部主任;

何如一: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罗旭: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执行系主任、政教部教授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7

从根本上说,造成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课标写作教学课程价值观落实不够。其中,主要是对写作教学核心课程价值观的认识有较大偏差。本文对中小学写作课程既有价值观作一番梳理,以期对写作教学课标的有效落实有所参考。

一、当前我国写作教学课程价值观的认识

在中小学写作教学领域,鉴于学科演进的复杂,学科性质的飘忽,写作教材的缺失等诸多因素,语文教师“主体”的写作教学“实然”价值观显得尤为参差复杂。主要有两种现象 :一种是纸面上的讨论,一种是实际的操作。纸面讨论方面,有人归纳为三种取向 :1激励学生真实地展示经过心灵流程的思想 ;2激励学生在真诚拥抱生活基础上抒发心灵深处的真情愫 ;3激励学生追随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走势,以挥洒生命才情、凸显一己特色的个性化言语为真美 ;有人归纳为四种取向 :1在写作教学中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精神 ;2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 ;3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开拓思维,大胆想象,求异创新 ;4在写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还有更多样式的归纳。其实无论是三种还是四种或是更多种,在这个思维角度下实质往往只有一种,就是人本主义取向。而这些带有丰富理想色彩的纸面讨论往往都缺乏实际操作性。

真正复杂的是实际操作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实际操作方面的价值观公开归纳的比较少,黄厚江梳理出实际操作中五种错误的写作教学课程价值观 :1作家参照定位取向 ;2竞赛参照定位取向 ;3满分写作参照定位取向 ;4自我参照定位取向 ;5含混定位取向。“作家参照”取向的表现是用作家创作的规律、作品质量的特点来衡量中学生的写作 ;“竞赛参照”取向是作家参照取向的特殊形态,以新概念大赛为代表 ;“满分参照”取向是以高考、中考满分写作为学习标准 ;“自我参照”取向是教师的“作家情怀”的体现,读过一些文学作品的语文教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用作家作品的标准评判学生写作,同时还渗入自己个人的喜好 ;第五种“含混定位”取向是指对中学写作教学并没有一个固定清晰的定位,一会儿是文学参照,一会儿又是实用参照 ;一会儿是社会标准,一会儿又是学校标准 ;一会儿用文学创作的理念来要求中学生的写作,一会儿又用写作竞赛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文章,常常自我矛盾,难以自圆其说。黄厚江有着丰厚的教学经验,深知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状态,他的概括非常具有代表性。

黄厚江梳理出的第五种“含混取向”其实是前四种混乱之集大成。前四种又可以归结为两种 :人本主义取向和应试主义取向。在当前实践层面的教学中,“人本主义”价值观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是经过一些带有文人味的语文教师自我理解后的“自由人本主义”价值观(简称“自由写作”);“应试主义”价值观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应试主义”,而是经过一些功利主义的语文教师自我理解后的“狭隘应试主义”价值观(简称“考试写作”、“指令性写作”)。

二、写作教学课程标准核心课程价值观的审视

从国家文件的层面看,中外写作教学的课程价值观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都在“左右”摇摆中走向“综合”。但是,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课标层面的价值观的“综合”在实际操作中演变为“复杂”,呈现纸面讨论的“人本”、实际教学的“随意”与“狭隘应试”两层二元分离的格局。

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在实践中被变异、误解、甚至篡改,严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回到课程标准,分析深层原因,积极研制引导和干预教师课程价值观与课程标准课程价值观保持一致性的策略,以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

课程标准的价值观不只是简单的一两句表述,而是具有逐级清晰的表达。通常情况下,除了总述部分的宏观定位之外,还在具体的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中体现。内容标准规定学生学习内容,表现标准显示学生在内容标准方面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及其实践能力的具体例子和明确的定义。比对中外课程标准,我们能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西方课程标准都有丰富具体的内容表现标准,我国的课程标准缺乏具体的内容标准。

以美国为例,其写作课程标准具有四个特征 :1国际化,指向生存。标准的制定借鉴其他国家的优质课程标准,反映表现优异国家的标准的内容和结构,使所有的学生能在全球化经济与社会中获得成功而做好准备。标准所规定的K-12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大学和就业期望相一致。2基础性,梯度合理。标准的制定合理地界定学生能为大学与就业做好准备的知识与技能,以事实和研究为依据,参考当前各州课程标准的优缺点,同时涵盖高难度的知识以及在高级技能中对知识的运用。3可测量,开放使用。标准描述可观察、可测量,便于开发评价框架,允许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州和地区的变化以及不同的个人兴趣和文化传统,在实施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标准清晰,容易被大众理解 ;标准精准,提供充分的细节呈现期望表现的水平。4有样例,清晰具体。标准提供写作文本样例,示例文本的复杂性和质量,带批注的学生写作样例清晰地展示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它的课程价值观可以分出“总体课程取向——写作教学取向——年级写作教学取向——年级写作教学等级要求取向”四个层级,由宏观到具体体现在其中的每一个方面。

从课标反映看,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课程价值观主要有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语文学科整体课程性质指向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第二层级是写作教学的整体价值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第三层级是学段写作教学的整体价值观。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高中一个学段,中小学总共五个学段。例如初中三年写作教学的整体价值观如下 :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 ;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 ;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写作,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写作,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写作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两相比较,我们发现,我国写作教学课标欠缺的主要是第四个层级。第三个层级也没有分配到年级,而且角度多元。但联系当前中小学写作教学实际情况看,“自由主义”者其实主要是抓住第一层面的“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个总取向,“应试主义”者则完全置课标与不顾。这是实际操作者的问题,也是课标缺少第四层面“可操作性”的问题。

三、写作教学课程标准核心课程价值观的执行

要真正落实课标的价值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课标进课堂”的问题。要使得“课标进课堂”,就要对课标进行完善分解。对课标的完善分解不仅是课标制定者的事情,也是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的事情。

从理论的层面上看,我们可以借助当前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课标中交错的价值观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借鉴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结合写作这种高级智能内在的规律,从“情感态度(态度)”、“素材(言语信息)”、“营构(认知策略)”、“表达(智慧技能)”和“书写(动作技能)”五个方面将课标写作部分的价值观表述进行归类,梳理出写作教学的三层价值观体系(见表1):

这是“课程标准目标”“进课堂”的一级转化。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以“智慧技能”为经线,以其他四类学习结果为纬线,建构第四个层级。第四个层级是“小学”“初中”“高中”逐级递增的三张写作教学目标网络。下面是高中写作价值观的具体示例。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写作课堂教学参考标准具体可分为 :

1.总体目标。

按照不同文体,划分了不同的参考标准。如记叙类总体目标为 :1根据身边接触的人、经历的事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写有一定意义或情趣的写人记事性写实文章(含游记)、人物小传,写出人物的独特形象,事件的重点细节。2根据观察、阅读,尝试进行小小说、简短剧本创作,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描写抒情类总体目标为 :1观察大自然、社会,写写景状物性写实文章,写借托抒情文、借托说理文。写景状物能写出景物独特的情态,借托抒情文所抒发的感情和所描写的景物相互交融,借托说理文所阐说的道理由所借托的人事景物中感悟得来。2根据阅读、感悟,尝试诗歌创作,抒发自己的感情。议论类总体目标为 :1写读(观)后感,谈自己对一些重要作品、影视某些方面的看法。2进行演讲稿、辩论稿、短论、杂文、简单的时事评论、简单的文艺评论等常用议论文写作,做到观点鲜明,材料能证明观点,分析合乎逻辑。阐释应用类总体目标为 :1写读书笔记、通讯、访谈。2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

2.分解目标。

第一,外在表达要素,根据不同文体,也划分了不同的参考标准。

如记叙类分解目标为 :1材料与中心。能根据写作目的、读者对象和自我表达的需要,通过观察、阅读、调查、访谈等方法选择、积累写作材料,围绕中心选择最合宜的材料。2结构与思路。能根据主题、人物的表达需要,艺术地处理材料、事件的详略、顺序与节奏。3语言与情感。有目的地在平时阅读、生活中积累有特色的语言并加以运用,借助语言、人物形象刻画艺术地表达真实的感情。4人物与场景。能根据中心表达需要,恰当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注意人物的视角和腔调,恰当运用场景、风景描写烘托人物。5波澜与冲突。根据中心表达、人物形象塑造需要,合理设计小小说、短剧情节的波澜与冲突。

描写抒情类分解目标为 :1材料与中心。根据自己所见景物,结合相关资料,丰富、流畅地表达中心。2结构与思路。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设置线索、安排结构,处理好眼前人事景物与联系的相关人事景物的结构。3语言与情感。借助准确、鲜活的词句以多种方式传达丰富的感情。4描写与议论。根据主题表达、思路安排的需要,描写合宜的人物、场景、风景,描写出层次、感觉,提升认识。5抒情。用有个性的语句尝试写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议论类分解目标为 :1观点与材料。关注所读文章、书本,了解社会事件,观看影视节目,从一个合宜的角度有针对性地确立观点,选择合宜的材料证明观点。2思路与结构。按照比较严密的思路展开论述,结构层次清晰。3情感与语言。鲜明地表达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语言有分寸。4分析与推断。紧扣观点有层次地分析,运用多样化的材料、手法分析,合理推断事物发展趋势。5辩护与批驳。合理辩护,深入批驳。就他人的发难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合理辩护,透过表象看到一些事件、言论的错误本质,并进行深入批驳。

阐释应用类分解目标为 :1内容与结构。根据写作目的、阅读对象需要广泛选取真实素材,根据表达需要安排思路,组织结构。2计划与采访。有合理的写作计划与写作提纲,根据新闻线索组织采访,尊重采访、写作对象,掌握提问、观察策略。3整理与编辑。整理写作素材,根据具体文体要求、阅读效果编辑不同的文本。

第二,内在构思要素。1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写作。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关注文章的效果反馈。3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4观点明确,内容充实,围绕中心选取材料。思路清晰连贯,合理安排结构。5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6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多写多改。用纸质、PPT、电子邮件、电子书等多种方式将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加工,汇编成册。积极组织文学社团,创办文学刊物,向校内外报刊投稿。

第三,情感态度要素。1关注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养成良好文风。2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第四,素材信息要素。1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写作欲望。2指导学生根据写作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多种途径、运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多种方法多方面地搜集素材。

第五,书写质量要素。1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2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这样归类以后写作教学的课程价值观便非常明确,"三维教学目标”清晰灌注其中, 统整了李丽华、高凌飚概括的后四种的课程价值观类型,尤其突出了人类认知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技能:认知策略和智慧技能。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核心价值体系 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2],并且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冲突愈演愈烈,西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在隐蔽中加强。从国内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群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可避免的趋向多样性,我们唯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转化为社会各方面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复杂的经济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决定了社会复杂的意识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结构,其中客观的存在着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以及中间阶级的意识形态。而阶级阶层的意识形态的核心层面就是价值体系或价值观念体系,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的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3]。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多种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高度统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价值体系。

2.1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问题。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体系,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1]面对当前意识形态相互渗透的复杂形势,我们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灵魂地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才能有效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指导权、主动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依据作出的价值选择,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依据形成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价值准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胡锦涛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个人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想象,代表个人利益,反映个人需求,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个人理想的多样性;国家理想是一个国家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它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反映统治阶级的要求。统治阶级利益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理想不可能与全体人们的理想相一致。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只有将个人理想引导靠拢到共同理想,才能凝聚社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动员整个国家、民族蕴藏的一切潜能,形成统一的步调和强大的战斗力。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意识和个人理想日趋多元化,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却将全国56个民族十几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牢牢凝聚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可和赞同。正如李长春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强大的统领作用。如果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题。

2.3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是精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本质、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长期社会实践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毛泽东早在1935年就深刻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利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5]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华民族早已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和平互助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则是爱国主义。因为只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凝聚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统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6]当前时期,“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唯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的观念、做法以及体制机制,才能破除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而上学主义的制约,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创新更加成为世界发展的动力。对我们国家而言,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激发中华民族的创新竞争意识,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2.4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荣辱观,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深刻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大力发展各民族和社会成员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在道德方面的建设成效明显。但是,封建主义道德影响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我国依然存在,影响依然深刻,亟需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区别开来,亟需确立起能够被全社会普遍奉行认可的道德规范。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立足国情,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对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准确、系统表达。它为我们旗帜鲜明的指出了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我们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环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飞跃和升华。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将长期面对激烈的东西方文化竞争,将长期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意识形态、思想侵扰的压力,我们在此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和根本,适应了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当前国际局势,符合现阶段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特点,对更好的凝魂聚气、强基固本,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切实把这一价值体系的灵魂、精髓、主题、基础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真正建立起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2]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2-25(1).

[3] 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18-21.

[4]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论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日报,2006-2-23,(1).

[5]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6] 杨麻: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J].改革与战略,2005(10):95.

如何认识核心素养的价值和意义 篇9

核心素养是当下课改的一个核心概念。专家、学者们已对这一核心概念作出了界定,并且进行了阐释。我认为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简明扼要的界定与阐释是很重要的,不过,比对概念进行界定与阐释更重要的是如何深入认识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以及我们对核心素养的态度。改革的实践早就证明了一个判断:只有让认识、理念走在前面,让对价值、意义的认识走在前面,改革者才能既怀着激情又带着理性行走,走得更好更远,改革才有可能深化并达成目标。课程改革要走进核心素养,首先是我们要真正走进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域。

其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提出的必然性。听到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不少人有种新鲜感,认为课改又出了一个新词,同时还有点陌生感与神秘感,不知道这个词的意义。其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早就孕伏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可以作一简要回顾。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就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挣脱出来,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本身就蕴含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本义。进入新世纪,国家颁发了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重点,显然,改革的目标已聚焦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上了。开启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旨就鲜明地定位于每一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基。2013年,进一步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并要求“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这一改革的历程清楚地告诉我们,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以及所形成的主题是在改革实践中孕育而成的,它是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我们曾亲身经历过这些改革实践,对核心素养不应陌生,相反,更多的是亲切感、亲近感。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核心素养的提出、研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10

8月28日,省局(公司)局长、总经理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科学总结烟草发展经验,高屋建瓴勾画烟草发展愿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烟草公司系统核心价值理念,为省烟草公司系统可持续发展确立了企业文化基础。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是省烟草公司系统构建和谐烟草、实现科学发展的灵魂和根本

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离开了它,企业就如同没有灵魂的人!没有表明价值观的企业,对内没有凝聚力;对外没有吸引力。对于我们烟草行业来说,“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就是我们行业的灵魂,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行业的指路明灯,也是我们行业的生命所在!

1、“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烟草核心价值理念是构建和谐烟草的思想基础,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团结奋进、基业常青的根本体现!《烟草专卖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国家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制定本法”。因此,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是烟草企业的法定职责。通过确立“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形成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在统一核心价值体系下实现整体协调、团结统一、和谐发展。

2、“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烟草核心价值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价值观建设的具体体现。在“两个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建设基础上,结合烟草公司系统实际,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以满意为目的,牢固树立和实践“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向社会各界、向烟农、向消费者、向全体员工宣告:在发展中国的烟草事业中,省烟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这是基于国内外烟草市场变化、中国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对省烟草公司系统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思考,同时也涵盖了我们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其基本要素可概括为:目标、责任、发展、利益、报国等,有鲜明的典型的烟草行业特征。

3、“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烟草核心价值理念是省烟草公司系统全体员工对未来的美好愿景。符合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一个基本原则、三个判断标准”,即“价值准则、第一准则,共创价值、同享成功”的原则,和“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明确回答了我们共同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景象,为企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使全体员工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召力量,将对未来的追求,凝聚到现实的目标的实现上。做任何决策,采取任何措施,都要看是否符合“利国惠民、至爱大成”的愿景,都要看是否符合“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烟农利益至上”的价值观,都要看是否符合“四要”作风和精神,做到个人干一流工作,服务求一流境界,企业创一流品牌,敢于并善于创造一流业绩。

二、践行“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

随着国家局“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及“两个十多个”战略的深入推进,近年来,省局(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一基四化”现代烟草农业,“四位一体”开发新烟区,彰显“清甜香润”烟叶风格特色,加强烟叶收购质量管理,组建烟草打叶复烤有限公司,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重大战略举措,极力提高烟叶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了烟叶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实践“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烟叶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促进省烟草公司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今后,我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如何更好地体现“利国惠民、至爱大成”核心价值理念?最基本的是要立足长远发展,增强危机意识,牢固树立市场观念,准确把握国内外烟草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把握国家局扶持和发展重点工业企业和卷烟品牌、工业需求引导烟叶生产布局、开发优质特色烟叶、打牢烟叶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等导向,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促进烟叶可持续发展。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制订、完善全省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规划,优化布局,突出烟农主体地位,突出山区经济社会实际,全面推进以“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烟草农业。

落实核心价值观 探寻科学素养 篇11

一、和谐情景———提升探究欲望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敬畏。保持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就将成为老师、家长们的重大责任。”由此可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教材,吸引学生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促进学生兴趣与求知欲的萌芽,这样才能为学生自觉行动打好基础。因此,我们的科学教学要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尊重他们的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寻找,去询问,甚至去“探险”。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笔者在盛有少量清水的烧杯中放入小块的马铃薯,马铃薯沉到了杯底。接着,笔者将准备好的浓盐水往杯中倒,慢慢地,马铃薯浮了起来。学生们都发出惊奇的声音,并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做过沉浮实验,得知沉浮和排开的水量有关。加水并没有改变马铃薯排开水量,为什么会浮起来?”

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相矛盾,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认知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激发出了好奇心,还把科学探究当成自己内心的需要。

二、民主氛围———引发问题探究

民主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尊重,敢于展示自己的观点,有效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提出自己的猜测依据。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笔者出示标有1号和2号的两个烧杯,并手中拿着两个一大一小的马铃薯,问学生:“如果老师把这两个马铃薯放进这两个烧杯中,马铃薯会怎样?”学生受到第一个小实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大胆的猜测:都浮起来;都沉下去;大的沉下去,小的浮起来。笔者把大的马铃薯放进1号烧杯,小的马铃薯放进2号烧杯。实验结果是:大的浮起来,小的沉下去了。这时候,学生对笔者的操作方法产生质疑,提出要自己操作。通过操作,学生发现,不管怎么放,放入1号烧杯的马铃薯都会浮起来。于是,学生认识到,问题不在马铃薯和放的方法上,而在1号烧杯中的水有问题。学生就此对1号烧杯中的水的探究热情更高了。

在科学探究中,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猜想、预测、假设,才能充分体现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但在探究过程中能逐步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这是终身受用的。

三、平等交流———促进问题解决

科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平等的关系,在平等的交流中,帮助一些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探究。当然,作为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集思广益形成可行的实验方案,保证实验的高效进行,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学生通过前面的猜测和实验,已经将马铃薯浮起来归结于水的问题。接下来,笔者询问:“水的奥秘到底在哪儿呢?”学生回答:“水的奥秘应该是加了盐。”笔者继续询问:“如果是盐,那么盐在哪儿?为什么看不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实验方法。通过讨论交流,最后确定,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取一部分水放在勺子上用火烧,看看水干了留下的是什么东西。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在多种方法中去寻找最优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诚信分析———提高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管实验结果如何,都应该尊重实验结果,如实记录,这就是诚信的体现。因此,科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获取数据,并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现象后面存在的规律,从而使学生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学生已经通过动手实验,明白可以通过在水中加盐使水中的马铃薯浮起来。笔者进而提问:“是不是随便一杯盐水都能让马铃薯浮起来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如何制作一杯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实验材料提供一杯装有100 ml水的烧杯以及提前准备好的每组20小包的盐,每包2 g。

实验结果是,第一小组使用了15包也就是30 g的盐才使马铃薯浮起来。这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反思为什么比其他组用的盐多。原来,该小组操作时,一下子放了5包盐进去。那么,如何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呢?“一包一包放,这样可以减少误差”。在学生一包一包放盐后,笔者询问:“通过这个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知道了盐要达到一定浓度,马铃薯才会浮起来。”

数据的整理、分析是科学探究实验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关注影响数据的诸多方面,关注差异数据,分析原因,力求使获得的数据准确、客观,努力把数据转化成证据,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自由扩展———扩充课外探究

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提升、完善和发展,仅仅凭科学课上的时间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要把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扩展到学生的生活,建立生活与知识的联系,满足学生自由发展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在学生已经通过小组实验探索出在水中加盐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后,笔者继续提问:“对于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想探究?”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求是不是加其他物质也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下一节课前,很多学生都和笔者分享了他们在水中加盐、加油,加到一定量就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

“除了马铃薯,其他沉到水底的物品也可以吗?”教师在完成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做好学生课外拓展延伸,比如与课堂相关的课外的小实验、小调查、小制作等。这可以使学生对科学学习有更深刻的体验,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学认知,进而形成完善的科学概念,促进科学知识的获得。

总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科学领域的教学实践,科学教师应善于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情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调动他们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他们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探究方法,提升探究能力,加强探究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一篇:教师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下一篇:樱桃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