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2024-05-26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精选11篇)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1

杭埠镇友谊学校王华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如果是借班上课,可以和学生课前谈话,如问学生“你贵姓”“老师想和你做朋友”“你吃过饭了吗?”等一些轻松活泼的话题,这样便能在极短时间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新授课作情感铺垫。

二、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三、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四、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情趣和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爱上语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生情趣和学习兴趣。

五、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六、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学上进、互助互爱的集体气氛。创设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杭埠镇友谊学校王华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2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促使他们以极大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1.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 让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文章, 读了那些文章, 学生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 展示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 图中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千奇百怪的珊瑚、神气活现的大龙虾、成群结对的鱼、有趣十足的海龟, 还有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多种多样的鸟儿……这些丰富、有趣的图片迅速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同时, 我还配以悠扬的音乐, 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通过图片和音乐的结合, 我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 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想去看看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去看一看, 好不好?”“想!”“好!”学生们对西沙群岛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课文学习。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 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当我提问时, 他们都踊跃回答,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有了兴趣, 学生就会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很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若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学生们就会认真地去思考、去理解。比如这学期, 在上《冬不拉》这篇课文前, 我就让学生说说“冬不拉”是何物, 课文中描述了哪些与冬不拉有关的故事, 课文为什么以“冬不拉”为题, 并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小组同学立刻围坐在一起, 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们去寻根究底, 也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最后, 在小组合作中, 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二、讲究提问方法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 相同的句子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有时, 语调、语句不同, 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 老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如此。提问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新颖的角度巧妙提问, 会让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发现者, 也让学生从“苦学”变为“乐学”。记得我上《蛇与庄稼》时, 没有讲究提问的技巧, 随意问了学生一些问题, 比如说蛇与庄稼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没有真正从直接与间接关系的角度去引导学生, 使得学生很难回答出来, 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前两周学习《神鸟》一文时, 我就特别注意巧妙的提问方式,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文章讲了哪些内容, “神鸟”中的“神”表现在什么地方?全班一阵沉默, 过了两分钟, 有一个同学把小手举了起来, 说应该是神鸟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 而神鸟施展的妙计可体现出它的“神”。由此可见他们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准确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神鸟》这篇课文写神鸟几次被依尔特戈尔可汗捉住呢?”“三次。”全班异口同声地回答。我又问:“神鸟是怎样三次从依尔特戈尔可汗手里给逃脱出来的?如果你是神鸟, 你打算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来逃脱呢?”请学生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深入地理解课文, 然后举手回答。问题虽然简单, 但结合课文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 注意认真思考, 踊跃发言。其中班上中等水平的黄宏念同学站了起来, 像说故事一样, 说出了自己逃脱的妙计。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既然是讲故事, 课文又是用了哪几个生动的故事来描述呢?每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用意何在?假如你们是神鸟, 现在都被依尔特戈尔可汗捉住了, 你们打算讲一个怎样的故事从他手中逃脱呢?我就是这样, 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生怨学的思想被消除了, 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三、注意处理好课堂的冷场

冷场, 是指学生们遇到老师提出的疑难问题, 不知如何作答时的反应。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我在问题难度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除此之外, 我还在课堂上及时地表扬学生,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问题太难, 往往会令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 学生觉得没意思。为此, 在备课时, 在问题的设计上我花了大量的功夫, 试图让问题达到问得巧、问得妙的效果。比如, 在教学《曼谷的小象》这篇课文时, 我问学生:你认为这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你是从课文里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 课堂气氛也在学生的思考中活跃起来。

四、发挥激励的作用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3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教学心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三、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親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四、创设悬念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4

内容提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适合学生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与广大教师共同探讨具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模式。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课堂气氛 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二、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学生。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具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英语课不像语文课那样,有优雅动听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整堂是枯燥无味的读、平常生活没有语言环境。许多英语教师叫苦不迭:英语课不好上,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就是听不进,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爱好,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良好的威望影响全班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的威信、威望和声誉等是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呜,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一种心理气氛。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学生一看到就望而生畏,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感情上老师和学生就有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教师是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及时激发和启发他们,调动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以提高课堂凝聚力。

三、注重课堂教学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喜爱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情感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并能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和承担者。教师的教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学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做基础。因此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爱老师并对该门课程产生兴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创意导课,引人入胜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几分钟课堂气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课堂气氛。风趣的开场白,生动的故事,再配以投影片、录音机等所承载的视听材料、影视歌曲、电影录音剪辑等,都会不由自主地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的导入,既能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又能带动学生主动投入到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中去。

2、相互竞争,积极参与

利用孩子之间的好胜心理,常在组与组之间﹑排与排之间﹑男女生之间﹑同桌之间﹑师生之间展开课堂内外的竞赛,促进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协作。最后给表演好的个人或小组加分或给予其它物质和精神奖励,也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有些知识的获得来自于合作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努力协作取得一定成绩,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就会有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有了这种愉悦的体验,他们学习英语的愿望很自然地会更加强烈,同时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会逐渐增强,合作精神也不断得到培养和发展。

3、媒体教学,渲染气氛

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在营造课堂氛围这方面。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创设直观情景, 使学生的视觉、听觉、2 思维等交叉活动, 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营造课堂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趣味教学,寓教于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除了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在教学时间内和课外时间里,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师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带竞赛性质的游戏练习,以娱乐的方式轻松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及在竞争中取胜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5

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课堂气氛却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那么什么是课堂气氛呢?我认为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发觉,同样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授课会得到不同的效果。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呢?

一、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增强知识含量,做好榜样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与其知识含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你得让学生知道你知识渊博,精通广泛,他们才会因佩服而跟从。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方法恰当、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前提,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全身心的投入。另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2、要互相了解,做好情感沟通

深入班级,走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从情感上得到他们的认可,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名教师教学权威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用亲切的眼神、和蔼可亲的态度、热情洋溢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波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

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语速快慢适当,语言抑扬顿挫,用讲课节奏的张弛和语言的幽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力求使陌生的材料熟悉化,乏味的材料趣味化,抽象的材料具体化,灵活调控课堂教学节奏与进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时而出现疑问,时而得到启迪,时而产生顿悟,时而获得成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困惑有惊讶有焦虑有激情有欢乐的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过程,成为一个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过程。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我们见到许多教师都善于利用数学游、戏启发谈话、学具操作、童话故事等方法,在课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诱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心里使学生在干粉的情景下,跃跃欲试地进入新课学习,从而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二、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的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行车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2)把成功带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即提出共同的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注重教学方法多样化,给学生以表扬的机会

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可采用:首先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驱力。最后设及多种活动空间,吸引学生参与。

3、让每个学生都有公平学习的机会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用满腔挚爱和热忱营造出祥和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置身于教师的期望之中,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说明,师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起后进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6

临沧市云县后箐乡小学 谢荣春

课堂教学的气氛,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愉快、活泼、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易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境,从而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感情自然流露。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对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表明,制约课堂气氛的因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的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热情饱满的最佳教学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热情。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课前教师应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即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1-其次,进行教学时要进入角色,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做到心静如水,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满怀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授课时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肢体语言,表现出友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学习知识的快乐。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一语道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用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我们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既要树立起作为师长的威信,又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们交流谈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师生关系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成效。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彼此在融洽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更多的时候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爱屋及乌地喜欢他教的这门课,由此带来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飞扬,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与学就无法接轨,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2-和学生多谈心,与学生交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之间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真诚的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快乐。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

例如,语文教学点多面广。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语文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在学习探究活动中,时而出现疑问,时而得到启迪,时而产生顿悟,时而获得成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困惑、有惊讶、有焦虑、有激情、有欢乐的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过程,成为一个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过程。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中,我们见到许多教师都善于利用猜字谜、启发谈话、讲童话故事等方法,在课伊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诱发学生求知的渴望心理,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

-3-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生机勃勃。为此,教师应注意:一是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使学生轻松愉快。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的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柳暗花明”;当学生解决问题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眼神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并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二是把成功带给学生。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它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求异思维,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4-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书写、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可采用:⑴展示范读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范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对那些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其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语文知识本身蕴藏着一些有趣的画面和深刻的生活道理,需要师生在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想象,从而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⑵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⑶设计多种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在讨论中思维互相碰撞,在练习中获得知识的内化,从中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7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教学气氛,营造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参与, 属于双边活动, 可传递与反馈信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肢体语言对教学信息予以传递, 作为教学手段的一种其地位最高且最为直观, 可对口头表达缺陷予以弥补;情境教学即对教学情境予以创设,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感, 更加积极参与;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应用游戏法, 学生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十分高;情感、幽默感等均可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 对于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有重要作用。本文现详细探讨如何采用上述方法营造小学体育教学优良课堂氛围。

一、采用肢体语言法

(一) 手势法。

相较于表情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手势可促使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信息, 进而调动其注意力。结合小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 他们对于手势语言相较于直接语言条件反射与回应速度会更快。比如在列队整队时教师可将手指举起表明排队方向, 此时学生可快速领悟教师意思, 并尽快整队, 长此以往师生之间便会形成这种默契。比如教师对学生提出快速集合整队要求时可将一只手举起, 且张开五指而后跟随口中“5、4、3、2、1”口令倒数将手指一个个合成学生便能快速排队。且应用手势还可鼓励学生, 当个人、小组或者集体完成某项动作后教师可将大拇指竖起给予鼓励, 这样学生可于心理上形成成功喜悦感, 且师生之间默契让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二) 眼神交流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可向学生悄无声息地传递教师心理状态, 不仅可将教师个人心理表明, 还能够转化内心状态为非语言符号, 使学生更好接收。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采用眼神传递自身内在思想, 采用目光对学生心理状态予以了解, 进而对其情感状态予以调节和掌握, 由此优化课堂气氛。比如队伍前教师规范站立, 且一言不发, 关注学生时主要使用目光, 这样学生就会领会到且快速准备上课。眼睛对视则可将关切与友好信息向学生传递, 将心理距离缩短, 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关爱, 教学氛围温暖且和谐。

二、采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为快速实现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可对教学环境予以设置, 在此特定环境中使学生被感染熏陶后对知识予以获取就是情境教学法。该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在于营造最佳氛围促使学生获取信息, 将学生知识掌握的内驱动力最大限度激发出来, 进而表现出最佳学习状态中。由此可知, 情境教学可提升学生学习的活跃性与积极性, 将其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对其精神世界予以丰富, 将其主体作用发挥出来, 赋予课堂实效性。情境具备社会性, 在特定情境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将体育社会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还可使学生自由、轻松地学习体育。创设情境涉及多个方面, 教学氛围、情境、人际关系以及竞争氛围均包含其中。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开展体育教学时创设情境可将其注意力吸引过来, 在学习中快乐且乐于学习, 同时逐渐掌握技术动作要点, 创造能力得以提升。由于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其他课程, 主要课堂为室外, 学生多处于动态, 且练习时需应用场地与器材, 有较复杂的组织度, 且一般先开展室内课程再上体育课, 从室内向室外转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受到较多干扰;且下午上课学生倦怠情绪明显, 难以集中注意力, 影响体育教学。此可采用情境创设法, 比如学习广播体操时可先让学生站成4列横队,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伸展、扩胸以及踢腿运动等。在示范每一个动作时教师可指示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与该动作相似的动作, 强化学生记忆, 且寓教于乐, 活跃课堂气氛。

三、采用情感教学法

基于心理学研究可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全面态度体验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情感的主要功能表现为感染、动力以及信号等。在体育教学中若能对优良教学氛围予以创建, 注重用情促趣, 便可提升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与兴趣。开展合理的情感教育便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 对优良师生关系予以构建, 可有效强化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与良好性格, 加快全面发展。具体而言, 教师在布置训练场地时应保证其整洁, 由此产生美感, 激发训练欲望;在示范动作时保证优美与准确, 使学生感受到节奏美、动态美、健康美以及造型美等, 使学生跃跃欲试;还需确保语调动听与语言优美, 可确保学生动作形成概念的正确性。教师在体育课堂中不仅要注重动作要领的讲解, 还要将训练的健美与健身作用告知给学生, 可对学生健康的审美价值与果敢、不惧挫折等心理素质予以培养。亦可适当使用幽默感, 控制好节奏与语气的抑扬顿挫。在讲解动作要领时一定要避免照搬书本般的乏味枯燥与平铺直叙, 更不可讽刺与挖苦, 避免恶化师生关系。

四、采用游戏教学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游戏法予以使用可有效调控课堂气氛。由于体育教学有丰富的内容, 且教材不一游戏形式也不一, 因此教师需与教材特点相结合进而对游戏法予以选取, 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创编出来, 并结合教学情境所需进行合理安排。创新为游戏主要魅力, 在常用游戏中可将新型内容注入, 由此才能更好调控课堂气氛。比如在绕标接力时可将不同大小的三角旗插在旗标上, 队伍获胜后可将最大旗举起绕场地1周, 且下次练习时可结合本次练习名次对旗标予以发放, 由此促使学生学习情绪增强, 活跃课堂气氛。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优良课堂教学气氛的构建, 因此教师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用眼神与手势拉近学生距离且培养出默契。创设情境, 应用游戏法教学, 同时适当应用情感教学法与幽默感, 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提升小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单福春.浅议情感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科学导报, 2014, (2) :37-37.

教学中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8

关键词:教态;游戏;鼓励;表扬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師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1)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2)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3)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1)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2)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 杨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 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初探》 篇9

莫智萍

摘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呢?笔者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兴趣;想象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优化的教学效果和自然的教学模式教导学生。良好的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可从三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切入点

(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制约课堂气氛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开拓、创新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能发挥其主导性的作用。具体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要养成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必须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对每堂教案内容和教学方法要胸有成竹,教学思路也要相当明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

理规律和认知特点。此外,在授课当中,教师应该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快速进入角色,用教学激情去感染学生,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运用肢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语文课的乐趣。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教学相长,其一个主要原由就是师生关系。师生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才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大多有经历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觉,“在喜欢一个老师的同时,也爱上了这门课”。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重要之基。

(二)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参与学习的一种良好动机,在学生投入学习时,心态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更会影响到课堂气氛。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反之,会成为“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首先老师要做个榜样,作为教师应

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成功和信心带给学生,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和谐与温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2、让学生在教学感知如身临其境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还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通过学习语文课的魅力,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

二、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之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那教学如同赶鸭子上架一样。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发生根本意义上的转变。

(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渊博的知识会让学生产生敬仰,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老师用丰富的新颖的学习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我们要把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小朋友们以美的享受。同时,在教学方法力求生动同时,还要特别注重自然,要适度,不能给学

生有压力,在自然、和谐中接受教育。

(二)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一大特点就是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给人一种充分的想象。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想象思维,激活他们潜在能力。例如:《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背影》父亲送走儿子后的心情怎样?他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你能想到吗?《台阶》,父亲造完台阶后不适应,他后悔了嘛?他将会怎么办?《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时,他们交谈的内容是什么?

通过热烈的讨论上述问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了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今,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运用比较广泛,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当一回小主人

在教学设计,要给学生有选择内容的空间,合作的空间和发言的空间,让学生体会到主体地位的存在。小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我们不能把他们这种优势扼杀在萌芽之中,我们要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在展望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和掌握的课题,在充满追求的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子,当一次属于自己教学理念中的小主人。

三、教师应走进学生,和学生交朋友,以和谐、平等的气氛融入课堂

(一)改变以往师生问候方式为“闲聊”式

一堂课的开端就像人们见面一样,是通过相互问候来建立交际情感的过程。传统的上课问候形式是:老师:“上课!”班长:“起立!”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班长:“坐下!”这种公式化的问候形式显得机械、呆板。长期如此,只会使师生用苍白的、毫无生气的语气应付了事。如果在上课开始时结合学生实际和即将要上课的内容与学生进行适当地即兴地“闲聊”几句,对安定学生情绪,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情况会大有好处。

(二)教师充满殷切期待的提问方式,是温和课堂气氛的催化剂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应改变以往生硬的提问方式,多用一些商谈式的,诱导性的发问。教师的提出问题要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学生有一种殷切期待感觉。例如:“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你有什么看法?”(其声调表情都要像日常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

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你的回答很漂亮”、“你的答案很有启发性”,或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例如:“你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可不可以从这个方面去理解?”教师这样的插话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减轻被问学生的紧张感。教师提问的技巧在于保证学生能够回答,乐于回答,并能在无拘束的情况下说出自己的心声。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教师的应答应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多样、并具有交际表率作用,注意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另外,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或坐或站,教师大可不必统一要求,一切以能让学生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感为好。

(三)师生互动,把课堂气氛带入一个最佳状态

1、定制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

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小朋友们的想象更丰富。比如:在玩一些新的电脑操作不如学生熟练。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

2、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和激发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错的对的我们都和大家

一些来讨论,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活跃的课堂讨论能使学生逐渐进入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调动他闪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能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乐学。同时,还能使学生学会对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了学生倾听、思考、发言的能力。讨论时观点的碰撞,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参考文献:

浅谈良好数学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篇10

课堂心理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人格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发现,不惟师,不惟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才能破除思想的束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课堂心理气氛是也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 课堂心理气氛是融洽还是冷漠,是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本文拟对数学课堂心理气氛作粗浅的剖析。

一、教师的人格是创设良好历史课堂心理气氛的前提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其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和发展优良的个性品质。教师的个性品质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示范和导向作用,这已被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同时,有关研究还表明,教师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并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情感是维持良好历史课堂心理气氛的条件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着学生的学习和需要之间的关系。曾经有位哲人说过:“教育第一,教学第二”教书育人是一项触及灵魂的工程,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赞可夫的心理实验表明,教师的良好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和蔼的态度、亲切有神的目光来表达对学生的爱、信任和鼓励。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进而热爱数学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和满足,同时也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总之,要让学生“愉快”,教师必须首先“愉快”,一个“愉快教师”的感染力能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

三、兴趣是调节历史课堂心理气氛的内在动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源泉,是推动记忆的前提。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我国教育家也提倡乐学原则,主张“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感到有兴趣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情绪饱满,求知欲很浓,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更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为创设课堂良好的心理环境铺设基石。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时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散,教师要针对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稽,寓教于乐,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营造深厚的学习气氛。此外,还可以用多媒体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学习。

四、赏识是活跃历史课堂心理气氛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研究表明,“激励因素”能令人心情舒畅,并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 作为教师还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有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鼓励;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赏识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手段。清代的颜元先生便深谙“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他留下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至理名言仍然值得我们好好去深思、咀嚼与体味。

五、激疑是营造良好历史课堂心理气氛的措施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充分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诚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允许学生犯合理性的错误,给他们一个宽松的思维空间。并且每节课教师都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大胆质疑,对教师的授课、教材提出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促使学生的素质发展。

谈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篇11

关键词:课堂气氛 感官 感悟 潜能

素质教育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因而,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气氛的创建。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则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往往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智力活动,窒息智慧火花。下面就谈谈我在语文课中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入语,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文章,读着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配以悠扬的古铮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去看一看,好不好?”

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画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发挥激励的作用,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不忘表扬我的学生。在指导学生朗读《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学生开始读得并不好,但我发现几个平时读书不好的学生读得很认真,于是我表扬他们读得很认真,并问他们能不能读得更好,还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我的语文书上,告诉他们老师要把这些朗读小能手的名字记下来,这样老师一拿语文书就会想起他们。当学生再读时,我是耳目一新,学生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写在我的书上。而学生的兴趣也大增,师生间自是其乐融融。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六、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与恰到好处的评价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浅显的、在书本上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上一篇:英语个人实习总结下一篇:教育基金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