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2024-08-19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共8篇)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篇1

孟庆艳

【摘要】我国对外经济联系中,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日双方贸易联系方式日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商务日语专业应运而生,人才市场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对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应用日语专业日趋完善的基础上,各类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增设商务日语专业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传统的较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改革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有区别于传统的日语专业,其侧重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日语语言水平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领悟能力较之本科院校学生有点薄弱。他们对学习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强调记忆的语言类知识缺乏反复的熟读熟背的毅力。因此要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又要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当今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这个新兴专业建设当中面临的严峻问题。而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中基础日语课程的合理设置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如何使高职低年级的基础日语课程与中高年级的商务日语课程相匹配,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是作为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者们目前正努力探讨的问题。本文就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当中课程的设置整合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结构的设置和定位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应定位于培养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并且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

由于学生刚从高中毕业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没有日语语言基础。因此,日语学习必须从基础开始,同时还必须学习系统的国际商贸知识。因此,在低年级的阶段应该注重两条线平行,既要给学生打好日语的基础,又要设置适当的国际贸易课程,让他们了解国际贸易、进出口的进程,同时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在高中阶段不论是对日语还是对经贸类知识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因此教师会在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当中担心在有限的课时内学生不能掌握到需要和必备的知识,容易在设置课程当中希望各种知识都增加课时,课程涉及内容越深广,越会对学生有帮助。但是这样做却适得其反,违反了高职教育的规律,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加以改革:

(一)课程设置的整合。对于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实际加以整合,适当将一些重复课程合二为一,将实训课程统一授课。

1.基础课程方面。很多学生在报读相关日语或商务日语专业时,只凭着在孩童时代对日本漫画书或日文歌曲的喜爱,或是在成年后了解到的日本产品及日本国家的发达等信息而作出的选择,但却没想到日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素有“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学到中途想死的感觉都有”的说法,因为日语虽然发音简单,但其夹杂着假名、汉字,词尾、句尾语法变化非常多,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便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对于这一点,在一些基础的日语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将原来传统的基础日语和精读课程改为综合日语课程。对于高职的学生,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地只在黑板上板书教语法,要将各种听力、会话训练融入到课堂枯燥的语法、课文教学当中,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听、说实训课程方面。本科院校在基础日语授课的传统方法通常是将听力、口语和视听说等课程分开设置进行实训,希望能让学生在听、说方面能得到强化和提高。而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一方面由于学时有限,听力、口语和视听说课程单独开设,往往每周只能开设2个学时,训练的机会少;单一的训练也会使学生感到疲劳。例如在听力课当中,由于该门课程要求学生的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搜索有用的词语,揣摩日语原文的意思,而一般学生在半个小时之后注意力会逐步分散,无法在2个学时内都达到百分之百集中听力。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多了,期末考试和考查科目也增多,各科目的课堂学习和考试考查内容没有衔接,使学生觉得无所适从。如在大一开设听力和会话课程,大二将听力、口语和视听说等实训课程统一整合为“视听说”课,采用统一的教材和课件,声、像结合,达到从视觉和听觉得到刺激,从而使听力促进会话、会话增强听力,在综合训练当中使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3.国际商贸课程和日语课程有机结合。由于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要掌握一定的日语和商贸知识,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阶段,在打好日语基础的同时,应开设中文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避免一味地强调日语而忽略商贸,因为国际贸易类课程本身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教师在学生还没有系统了解情况下就直接用日语来授课,对学生来说是相当吃力的;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商贸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经贸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报刊文摘选读、商务日语贸易函电等实用性强的课程。笔者在调查当中看到有些学校开设了很多如金融日语等花哨而又深僻的课程,这些课程实际上让学生难以学习而毕业后在社会

上又很少能马上使用,浪费了课时的编排。另外,每门课程的设置也要仔细斟酌,实用性强的课程一般应开设48学时以上,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该门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积淀,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语言不通是两国人民交往的最大障碍,但是光懂得语言还不行,还要懂得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加顺利地交往。因此对于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好日语和商贸知识,还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商务礼仪甚至生活细节等等,才能更加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短片、教材、课堂和日语教师的传授。因此,对商务日语专业在这些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课堂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避免“满堂灌”,作为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比如一般院校会设置的主课《日语精读》,它的涉及面非常广,可以说包含了听、说、读、写、译等五大课程。但是《日语精读》课并不是语法课,不要过分地强调语法,否则会导致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过分地“小心翼翼”而始终开不了口,要多鼓励学生说日语,首先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营造日语氛围。同时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设计多种场景组织学生练习,例如教材内容涉及到“见面介绍”的场景时,在讲解了相关的文字语法知识结构了以后,可以适当设计初次见面、熟人见面介绍场景。使学生熟练掌握介绍语言、交换名片、鞠躬礼等知识。组织符合此类场景的会话,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及时掌握实际应用的方法。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生日语水平。课堂教学注重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推广课件教学。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方式,每周安排学生看日本电影或日本电视剧,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收集最新资料丰富学习内容,掌握日语新动态。

3.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具体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即多与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以及外贸公司有名的企业家接触,相互沟通信息,了解每个行业的特点。一年一次或两次举办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讨会,邀请地方人事局领导、日资企业高层人物以及外贸公司的优秀总经理来校讨论与研究。保持足够的信息量,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利用假期到日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以及外贸公司参观实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日语笔译翻译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日语水平。

教师要为学生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介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中日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认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有意识地参照恰当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在课外,教师也应多渠道地摄取文化养分,最大限度地创设

好日语文化氛围,在阅读以及交流过程中多注意其中的文化细节,以便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参照教材内容,让学生多参与戏剧表演和仿真情景会话,组织学生观看日本电影、电视剧,让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日本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日本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特别是商务场合的待人接物上,理解中日文化差异的实质和内涵,以便今后在商务活动中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4.注重考证与商务日语知识的结合。目前国内有关日语等级考试有三种: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J-TEST商务日语水平考试和大学专业日语四、八级考试,其中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组织历史久、范围广,为行业内人士所推崇,并成为日企录用人员及赴日本留学的依据;而J-TEST商务日语水平考试目前只有在上海和大连设置考点,应考人员相对较少;大学专业日语四、八级考试主要针对本科院校,因此,通过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2级或1级,成为衡量一名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水平的标准,也为用人单位考核新聘员工的首选条件。

在商务日语专业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如何使学生掌握中高级的集文字词汇量、语法、听力和阅读水平能达到考级的标准,又使他们的商务日语能上一个新的台阶,笔者认为这两者并不矛盾。在基础课过程中为学生打好日语基础,促进其商务日语水平的提高,可以开设一些辅修课程,加强指导学生的应试考级能力和听说训练能力,作为商务日语课程的训练和补充。

三、阻碍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因素

(一)必须加强商务日语“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师结构多为大学日语专业的教师,但既有扎实的日语基础,又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能胜任低年级基础课程到高年级商务日语综合课程的教师非常少。在涉及到商务部分的课程时,日语专业的教师往往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查明商务资料的中文意思及实际意义,才能准确地解释给学生。因此,打造“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成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

1.加强内部师资的建设。加强日语教师的日本语言及文化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日语专业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甚至生活细节,正确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日语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断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经济、时事等的变迁。还要对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同时有较深刻的了解,还要善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课余时间给学生补充些杂志、报纸、小说等读物,这些读物大多新颖、有趣味,也贴近生活,容易被学生接受。杂志和报刊的文章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文章的难易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能够理解和领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日语词汇量也不断地扩大。

要通过各种途径培训专业教师,鼓励日语专业教师兼具经济、贸易类等学科知识。由于具有一定的日语基础,即使教师原来在语言专业学习当中没有接触很多商务日语的词汇和文章,只要掌握了经济、贸易类学科的实质,也能很快吸收商务日语知识,以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对于商务日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应当鼓励他在经济、贸易类学科接受再教育或研究生课程学习,提高他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学校也可以为日语专业的教师开设商务知识讲座,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日语教师要把国内外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充分溶入教学之中,充分体现了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互动,课堂教学中穿插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实践环节。众所周知,日本是个等级森严、论资排辈,具有纵向性结构的社会。日本人部下对上司、后辈对前辈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和服从,较横向关系日本人更重视纵向关系。因此,日本的商业活动,对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要求非常严谨,只有言行得体才能行事,否则寸步难行。在教学中,特别是要注意因文化背景不同所产生的非语言性的代沟,帮助学生在系统地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了解日本文化,比较两国的文化,从而扫除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上的障碍。

(2)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经验的老师。目前许多高校的日语教师大多是来自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学校认为他们基础知识扎实,有潜在能力。师资来源从学校到学校,而从公司招聘的很少,即使从公司招聘,该应聘生也必须是日语专业出身,就算该应聘生经验非常丰富,如果不是科班出身也会被拒之门外。笔者认为这种招聘方式妨碍了很多工作经验丰富的日语人才加入到师资队伍中。日资企业要求的是经验丰富、专业性强的人才,如果想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公司的要求更贴近,那就必须让那些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来教授,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用亲身经历来传授,会更加增强学生的实战性,让学生尽快地掌握公司所需要的专业性知识,企业也会更加乐意招聘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应届毕业生,而不是一味强调招聘有工作经验者。那些从未体验过企业生活的老师,也应该到公司去实习,接受公司培训,把自己锻炼成既有日语基础扎实,又有实际经验丰富的实用型教师。

这两种途径,丰富了师资来源,加强了师资队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二)加强商务日语教学教材的建设。国内适用于高职高专的商务日语教学用教材非常缺乏,从2004年的相关调查中显示,所出版的商务日语教材诸如《商务谈判日语》《国际商务日语会话》等总共只有20多种,那以后陆续出版了相关的商务日语教材,一些大学也尝试着开发了从基础开始向中高级发展的商务日语教材,但是开发出版速度缓慢,如《基础商务日语》教材只出版了一两册,就没有后续教材。同时都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没有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包含语法教学和商务日语实用技巧的教材;(2)品种书目比较杂乱,教材内容和学时数设计等与教学实际不相衔接,很难胜任教学任务;(3)缺少权威的能支撑高职三年整个商务日语教学过程的教材。

因此,要想指导任课教师教学、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比较完善的实用性强的商务日语教材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须依靠日语专家、留学归国者及各所大学的优秀教师翻译、编著更加适合商务日语教学的教材。

(三)加强对高职高专商务日语教学实践成果的研究和开发。在国内的日本语教学和学习的研究相对于其他非通用语种来说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正由于许多高校的日语老师大多是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偏重于对日语语法或某个课程教学的研究,从而使指导商务日语教学的论文数量相当少。因此,从事高职高专商务日语教学的教师也应在平时加强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和思考,加强自身的修养,将平时的教学实践成果整理研究和开发,共同探讨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发展之路。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篇2

目前关于商务日语的定义,学界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认定[1]。这就需要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考虑到日语语言课程与商务类课程的结合。另外,考虑到商务日语教学对象通常是处于中高级日语阶段的学生,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全景商务环境、增加实际应用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掌握基本的商务理论知识和交流技能也成为教学的关键。

Lawrence Strenuous与John Elliot两位英国教育行动研究的重要推动者曾分别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概念,认为教师是学校本位课程改革倡导者;以行动促进反省十分重要[2]。因此,我连续以两届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分析自我教学行动的途径,反思商务日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究商务日语教学方略,以期改善本课程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教学实践

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我分别以本校日语专业的06级与07级两届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商务日语课的实验教学,并连续两年进行了问卷调查。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我结合06级的反馈信息修改了07级的教学计划,现将两年的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归纳为表1(其中,带★是07级教学中新增内容和形式)。

二、调查数据归纳

本课程的调查分别是在2009年6月20日和2010年6月17日进行的,回收率均为100%,两次调查的内容基本相同,均由四大部分组成。调查表项目一是对学习需求的调查,不分次序,选项依次为:日本贸易实务知识;日本商务礼仪;外贸谈判;日常商务会话。项目二是学生对于授课形式需求的调查。项目三是关于学生对实际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满意度的调查。项目四是开放项目。为了分析方便,我将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将学习内容的需求度和满意度、授课方式需求和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分别归纳为表2和表3[3]。”商务日语的语用特征之一就是“专业词汇丰富”[4],而且贸易实务中的词汇会涉及其他很多领域(如金融领域、物流领域、法律领域),例如:“支払条件”、“送り状”、“船荷証券”、“仲裁”,等等。而商务基本礼仪更是如此,无论在公司内还是公司外的宴会、会议、谈判、旅游、接待场合,商务礼仪无不体现其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未出校门的学生,学习基本的商务礼仪可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2. 尝试以商务流程为主线,以会话为背景,穿插商务实务知识、礼仪介绍,以模拟商务实践为巩固形式的交际教学法。

商务日语教育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大部分学校教学范围涉及商务日语会话、函电(经贸应用文)、国际贸易实务。但是,这样单独分开的课程安排往往使各个部分孤立起来,使学生不能对整个领域建立起全面的认识。也有些学校或教材将商务日语分为几大块:出入境篇、接待篇、生活篇、金融篇、IT篇、贸易篇、物流篇等,虽然内容涵盖面广,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容易导致重点不突出、泛泛而谈。

我在07级的教学中尝试了将国际贸易实务课与外贸谈判、商务礼仪结合授课的方式。虽然此方法尚未成熟,但从06级与07及的满意度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该方法已经初见效果。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我认为,在今后的商务日语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完善此方法。首先,要从相应流程的会话入手,让学生体验真正的谈判一般会涉及什么内容,其中,要会话内容中一般会出现本流程中专用的贸易术语和商务词汇,势必会激发学生对这些词汇充满好奇感。其次,将学生好奇的商务词汇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分组讨论和收集资料、制作PPT,利用课堂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接受同学与老师的提问和指正。最后,要在完全理解会话内容后补充一些商务礼仪知识,并在原会话基础上创设情景,例如添加迎接、接待、倒茶等,让学生自由组合,模拟谈判情景。

另外,由于目前大部分老师都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专业商务课程培养,很难满足学生要求进一步深入理解商务知识的愿望,因此可以考虑学科之间的合作,如聘请其他院系相关专业老师承担商务理论方面课程。

3.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我从07级最后一项开放性调查中发现,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一、二年级会有下降的趋势。在确定了需求度较高的学习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方法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教师实现预期效果,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的关键。在教学设备逐渐完备的今天,多媒体课室为教师提供了很多方便,例如图文并茂的PPT制作、教学视频的播放、商务题材影视片段的播放、网络平台的建立等都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中日企业文化、经济贸易等的全方位了解。另外,在学生发言和模拟实践环节还可以使用DV进行拍摄,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更加重视其课业任务,另一方面方便教师记录学生的表现,并且通过回放对学生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价和纠正。

4. 广泛与当地日资企业建立联系。

要邀请日资企业领导或资深员工来学校开设讲座,使学生间接获得现实职场信息和经验,了解社会对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树立职业理想。还要努力与当地日资企业建立联系,创造参观见习机会,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增加实战经验,同时也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泽见孟.ビジネス日本語の教え方―日本語の教え方実践マニュアル[M].日本:アクル, 1994:56.

[2]Elliot.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ction research in the United Kingdom.In S.Hollingsworth (Ed) .Interna-tional Action Research.[J].London:Flamer, 1997:17-28.

[3]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教学研究, 2009:118.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篇3

关键词:商务日语实训教学实施

随着中日两国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对高素质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为了满足商务日语人才市场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商务日语专业,同时针对如何培养毕业就能直接上岗的高素质商务日语人才展开了努力的探索。较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有着授课总学时少、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能力不强等特点,如何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构建适合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日语人才成为了日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課题。

1 商务日语的教学特点

首先,商务日语与基础日语的教学重点不同。基础日语从发音部分开始讲授,重点通过词汇、语法的讲授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而商务日语它是对基础日语的一个延伸、拓展,主要是指在同公司内部人员或公司外部人员进行商务、谈判、贸易、签约等场合所使用的语言。由于是在商务场合所使用的特殊语言,因此受到语言使用规则(尤其是敬语的使用规则)的严格制约,商务日语重点是针对专业用语和固定说法的讲授,提高学生在商务场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商务礼仪的传授是商务日语教学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日本乃礼仪之邦。即使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都非常注重礼仪礼节,在商务场合对礼仪礼节的要求则更加严格。日本企业认为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代表,职员商务礼仪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形象。因此,日本企业职员的着装、接打电话、接待客户等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只有全面了解了日企商务礼仪,才能保证日后的工作得心应手。因此,在讲授商务日语的同时,商务礼仪的传授也是非常必要的。

最后,导入日本企业文化是商务日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每个国家的企业文化不同,在外资企业中,日资公司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同于创新活跃、雷厉风行的欧美企业文化,日本企业外柔内刚,严谨有序,重视团队合作。日资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特别注重求职者对日企文化的了解及与企业文化的相融。也只有了解日本企业文化才能更快的适应、熟悉日企工作,更好地融入到日本企业这个大集团中。由此可见,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也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商务日语教学不单单是语言教学,还包括商务礼仪的传授和日本企业文化的导入。只有将语言、商务礼仪、企业文化融入到一起进行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现场的实际交际能力。

2 高职院校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作用

高职院校以培养教学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的一线工作人员为最终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实训教学功不可没。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都正在建设并完备自己的实训室,加大实训教学的力度,努力缩小教学与岗位的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对接。商务日语的实训教学对于培养商务日语从业人员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的商务日语从业人员的有效途径,商务日语实训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实训室中通过实际商务场景再现、各种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体会每个角色的心理特征,进而掌握每个角色应该具备的日语语言知识,同时也熟悉了日企商务礼仪,了解了日本企业文化,真正提高了学生在商务活动现场的实际交际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了商务日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 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

实训教学的实施要求教师整体把握教材。例如有些教学内容不必放在实训室中教学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讲授。而有些教学内容必须通过实训教学才能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那么教师就应该将这些内容从课堂上拿出来放在实训课中进行教学。此外,有些章节可以单独在实训室里进行,而有些章节若和其他章节一起实训教学效果会更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同时还要合理地整合教材。教师必须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进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后再进行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实训教学的几个实施途径,希望对高职院校的商务日语实训教学有所借鉴。

3.1 点表演——以一个商务场景为背景

将教材中的某个商务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实训室中进行模仿。比如在讲解日企接打电话礼仪时。教师对一些习惯性表达及日企中接打电话的礼节做以讲解之后,按需要组织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教材中的会话场景。表演时其他小组成员要认真观看表演,并要求其他小组成员要对表演中的错误之处给予指正,这样做既能让表演的同学认真表演,又能让其他学生不至于置身事外,达到积极参与、思考的目的。此外每组学习者表演结束之后,教师要根据所做的课堂记录对学习者的表演做出点评。对于表演准确、优秀的地方要提出表扬。对于表演当中的不当之处(包括语言表达、商务礼仪等)要进行指导,以便学生在下一次的表演当中能够表现得更加精彩。

这种在实训室中分组分角色表演的教学手段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通过一次次的表演力争使学生在语言表达、面部表情、职业技能等方面有所提高。通过切身实践,学生能真正地将语言、礼仪结合在一起,达到语言和技能双丰收的教学效果。

3.2 线表演——以两三个商务场景为背景

线表演是对点表演的一个延伸、扩展。点表演是以某一个商务场景为背景,而线表演则是将两个或三个点表演相结合,也就是说线表演的商务情景较之点表演更具情节性、更连贯、更生动。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定一个相对完整或者可以说较之点表演更加充实的一个商务情景让学生来演绎。比如在讲授接待礼仪及商务用语时。教师就可以设定接待客户的一段场景,客户预约——接待——送客。这就将点表演中接打电话、接待客户及送客结合在了一起。有了点表演作为基础,在线表演中学生更能领会每个角色的心理特征,对商务礼仪的掌握将更加熟练,对商务用语的运用将更加准确。同样,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不惜吝啬地给予肯定与表扬,以更大地提高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同时对表演中的不当之处(包括语言表达、商务礼仪等)进行指导。

通过将点表演进行组合后的线表演使学生更能熟练掌握商务礼仪及商务用语。为学生将来进入日企实习、就业做好铺垫。

3.3 面表演——以多个商务场景为背景

面表演是对多个线表演的整合、重组。这是对日企中一系列的商务场景进行真实的、更具情节性的模拟,这是较之线表演更为完整、连贯的商务情景模拟。通过点表演及线表演学生对日企商务活动的具体内容已基本掌握,面表演就是对这些片段的整合。学生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自己设计一个完整的日企商务情景,自己组织分配角色,最后进行表演。这种面表演不仅使学生提高了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熟练了商务礼仪,还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商务日语实训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提前体验日企氛围的平台,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实感更强,为将来更好地适应日企的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为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琳.《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年第3期.

[2]王钰.《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商务日语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篇4

一、社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基础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商务日语人才大多在日资企业和在日本的中资企业就业,据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发布的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中国的外资企业(除港澳台资企业)共138298家,其中日资企业共22307家,占16.13%。按平均每家日资企业雇用138人的基数计算,日资企业在中国直接雇用了约300万人。值强调的一点是,这并不包括间接产生的雇用&&2005年2008年,中国的日资企业数连续三年增长。2008年中国的日资企业数量攀至峰值,共25796家。受经济危机影响,2009年的日资企业减少到22263家。中国外资企业(不含港澳台资企业)的总数也从2008年的251064家暴跌至2009年的139037家。2010年,日资企业数量轻微增长至22307家。同年,在中国的欧资企业共19606家,美资企业共21617家,均比日资企业要少。换言之,除港台企业之外,日企比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都要多。①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日前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雇用人数为102万3441人,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居第九位。②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需求较大,另一方面对该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内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首先是基础日语教学改革。尤其是国外大学很少设立的院校的独立学院,国外这样的研究文献较少。但即使在我国国内,独立院校日语专业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教学相应的软件硬件设备都不够完备。学生整体水平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有一定差距。而商务日语专业带有较为明确的就业指导性,需要教学与实践的紧密配合。既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又要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即培养学生将日语知识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使学生既学好日语,又能满足企业需求。如何让入学时日语基本是零起点的学生达到上述目标,成为日语教师应考虑的问题。

从基础日语教学现状来看,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授课方式,摆脱不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此,我们希望通过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这一项目的研究,推动独立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发展。从日常的日语教学中的小细节抓起,为大家今后的日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勤练习,多实践,体现商务日语专业特色。商务日语专业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及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又要求其能用日语处理日资企业的行政及外贸等工作,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工作,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因此难免会出现满堂灌的情况,而学生能完全集中精力的时间更有限,这样就出现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不足,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革。

二、独立学院商务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改革项目面临以下问题: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尤其是专业类课程不尽合理;基础日语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日语运用基础日语能力不足;学习基础日语的学生对于基础日语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低;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课程基础日语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不理想。独立学院商务日语本科专业基础日语通过教学改革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多运用、多提高,真正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与商务实际业务相结合的能力。

1.课程设置的改革

首先,在低年级阶段,可开设中文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商贸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经贸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报刊文摘选读、商务日语贸易函电等实用性强的课程。其次,可将听力、口语和视听说等实训课程统一整合为视听说课,采用统一的教材和课件,声、像结合,使多感官得到刺激,从而以听力促进会话,以会话增强听力,在综合训练当中使学生的日语实际应用水平得到提高。

2.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教师应在讲课过程中补充相关日本文化知识,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知识,更了解其文化背景,可每周安排学生看日本电影或电视剧,了解日本的方方面面。其次学生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如多浏览日本网站,关注日本新闻,了解日语新动态。

3.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

课堂内外结合的改革,一改以往比较枯燥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加强老师与同学的互动,鼓励学生自己体验日语学习的乐趣,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体现日语学习的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定期开展日语演讲比赛、日语写作比赛、或外文卡拉ok大赛定期组织日语角活动,每期有一个主题,如学做寿司、日本和服、女孩节等,希望外教和老师多参与。还可以同学校里的一些社团,如动漫社团等一起组织一些大家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

4.教学方式的改革

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利用合作学习法、发现学习法、个别教学法等,强调自上而下的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并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例如:课文讲完后,或设置相关的场景,或让学生自己设置场景,利用所学语法分组编对话,提高学生兴趣,寓教于乐

高职日语教学之管见 论文 篇5

摘要: 高职日语教学具有其独特之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 ① 端正专业学习思想 ② 灵活处理运用教材 ③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④ 贴近社会实际开展实践教学 ⑤ 以第二课堂营造日语环境。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今后的教学规划。

关键词:日语教学;创造性思维;;第二课堂;实践

随着越来越多日资企业在中国的出现,综合性大学纷纷试办日语类专业,在高职类学校中也掀起了日语学习的热潮,大批的学生加入了日语学习的行列。面对高校日语教学热的出现,各校对日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上也在不断作出调整和创新,力图改变日语教育局限在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其他知识面较欠缺,适用教材少,教学内容过于滞后的现象,将单一的语言文字培养,向着既会日语,又有一定知识面,具有较强综合性应用能力的方向转变。使所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会日语,还要了解日本国情,具有日本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有的`高校还利用网络同日本一些名牌大学开展远程教学,使同学们可以学习和掌握日本高校中的教学内容和有关的知识信息情报,便于他们更直接地了解日本。

为实现日语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过程就变得越发关键,特别是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日语专业教师,则更需要根据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和办学特点组织教学,正确引导学生们完成角色的转变,尽快让他们形成自主自觉学习的习惯,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尽快的适应岗位职业环境,毕业就能在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对此,不管是日语专业教学还是第二外语教学的形式,概莫能外。根据这几年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现高职类日语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诸方面。

1,端正专业学习思想

在中国,,对日本非常了解的人是少数,特别讨厌和不喜欢日本人的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还不太了解日本。在学日语的学生中,有的可能不是主动报考日语专业,而是命运的安排。但也有更多的人是主动选择学习日语的。因此,掌握学生们学习日语的动机就变得十分必要,调查表明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由:一是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强国,科技先进,经济文化发达,可以学到一定的知识;二是日本是亚洲现代化国家的先进者,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受日本的影响大,比如孙中山,鲁迅等,早年都是从日本学成回国的,因而形成了向日本学习的传统。再有就是从经济上考虑,学日语将来好找工作,到日资企业供职,收入高,待遇好。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日语好学而选择日语。但是,如果能够通过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真实的日本,对日本产生感情,就能较客观地看待日本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就会更有动力。

2,灵活处理运用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和合理挖掘尤为重要。在处理教材时,只要抓住了教学重点这个关键,对教材内容的增删,内容顺序的调换则并不重要了。其实,在教材当中,有些内容可能只要一笔带过,有些内容可能又需要反复练习。这样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增删。例如,在《标准日本语》专业选修课程上,教师应强调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那么,在教学内容上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对话部分,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开口说的机会,而语法解说方面相对来说就不那么是重点了。同样,在教学参考书中,提供的许多教学活动,也有不适合学生的,教师只能有选择地利用,切不可盲目照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还应

关于高职日语案例的教学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高职日语;工作任务;案例教学

一、引文

2014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职业教育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诸多高职日语教师在探求学用相长、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力求凸显高职特色的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在此,笔者身为日语教学一线教师身临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一直在探索见效快且与岗位任务对接的教学模式,接合高职日语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哈佛商学院最早使用案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分析商务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式教学促进日语专业基础知识不断内化的同时转化为操作工具。作为高职院的日语教师,面对专业萎缩的局面,不得不思索如何培养实用性强的、且适合社会需求的日语人才。岗位案例教学以实践性强的情境为载体,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日语商务文员岗位的案例的教学环节

通过岗位中的具体任务的案例,指导学生学习文员岗位的日语商务用语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具体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用面谈、邮件、电话等形式分析问题、讨论问题、报告问题、解决问题等。在这系列过程中可以结合专业基础知识给出具体运用到的日语词汇、表达方式,也可以给出不同形式的固定用语和任务完成所需的常规业务流程。

(一)企业案例采集需要呈现具体完整的任务过程

案例是完整的任务,而不是片段的。以下列举一个处理产品问题的案例。刚入职到某贸易公司小吴向客户电话确认产品交付情况。但在电话里得知产品出现问题,客户极为不满。小吴向所在部门领导汇报之后,被马上派到客户方进行现场确认、致歉,并商讨处理方案。

(二)教师给学生提供案例相关的日语词汇和表达及任务完成的流程

以上述案例为例,该案例以电话形式确认问题,并拜访面谈解决问题。在此,教师可以提示的日语词汇有“御社”,“弊社”,“不良”,“不具合”,“修復”,“損害”,“補償”,“検討”等。可提示日语表达方式有①お世話になっおりま。(承蒙平时关照。)②商品不良との事でが、どの様な不具合か確認させ頂けまか。(产品中的次品,请给我们确认下好吗?)③の様な不具合なんでけど。(贵社怎么能发这样的次品,让我们很为难!)④の度の一件、大変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でした。(这次的事,实在非常抱歉。)⑤それで、御社としは、どうお考えでか?(那么,就这次事件贵公司的想法是?)⑥弊社と致しまし、不良部分で今直せるのは全社を挙げ修復し、出来ない物についは弊社で損害を補償させ頂くと言う事に、決まりました。(公司决定,所有员工全力以赴补救,无法补救的本公司将给予赔偿。)⑦の度の事を弊社内で検討し、教訓と致しま。(就本次事宜,公司内部将再研讨,以此为戒。)⑧今後、の様な事が起らぬ様に 致したいと思いまので、れから よろしくお願い致しま。(本公司今后一定避免发生同样的事件,还望继续多多关照!)

(三)师生进入操作环节

教师给出任务完成的常规流程,并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完成电话文和面谈文,进行面对面点评。以上述案例为例,其常规业务流程是①确认事实,②致歉,③报告上级,④解决方案。点评时教师列出范文对照,使得学生直观认识问题,也学习问题处理方式,明确类似业务处理的流程。最后为了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设计出类似案例进行岗位任务的仿真训练,达到实际操作准确无误的目的。

三、总结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篇7

近年来,“工学结合”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热门词语之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我国今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大势所趋。所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把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学生可以在企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 也可以在学院学习一段时间的专业理论知识后,再到企业学习工作技能等;或者把在企业实习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实行企业与学院共同管理,共同培养人才[1]。

一、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商务日语教学实践现状

据调查,江苏现有七十多所高职院校,其中有四十多所开设了“日语+专业方向”的应用型日语专业。这些高职日语专业大都是在2000年以后开设的,由于日语专业的发展历史不长,开设之初,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教材的选择等,大多数院校都是借鉴本科日语专业的教育模式, 其培养模式大都带有本科院校的痕迹。在师资方面,许多教师都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职高专日语教学岗位, 这些教师通常缺乏高职高专教育理论,难以摆脱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2]。

我校商务日语专业开办于2006年,起初选择的教材、教学课程的设置及整个教学模式都没有脱离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保留了一些本科院校的日语教学特色。例如: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中,《日语精读》课程占据了主导地位,每周有10课时之多,未设置《国际贸易实务(日语)》课程,未设置实训类课程等。由于高职类院校实际授课时间只有四个半学期,再加上学生专业素养的限制等问题, 使得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高职类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需求, 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未能掌握实践性较强的语言知识,无法积极胜任所在岗位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等。

自2009年开始,我校逐步开始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商务日语专业自然也不例外,重新修订了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理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都做了相应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将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日语精读》课程由每周10课时调整为8课时,同时增加了每周2课时的《日语语音训练》课程。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加大日语口语训练比重,帮助学生从入门开始就掌握良好的语音和语言习惯, 并且结合精读课上所学的语言点, 通过训练及时有效地运用于实际交流中。

在教学模式方面, 我们将和商务日语专业相关的行业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即每次上课之前,将学习型工作任务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分别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完成此项任务,而在课堂上,以案例发表的形式对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点评及考核, 同时利用图片、多媒体和语音室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创造直观形象的语言环境。这样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 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我们还不断加强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进了“专家型”企业兼职教师,聘请了相关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教学,或者由行业专家直接为学生授课。自2013年开始,我校商务日语专业的部分课程,如《日本概况》、《日语商务信函写作》等已经实现由行业专家参与直接教学。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使学生掌握企业一线所需要的最新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好专业基础。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商务日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尽管我校商务日语专业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教学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这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校内实训工作仍然有待提高。校内实训工作是整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但是由于日语专业的局限性及客观实训条件的限制, 使得我校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工作一直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得到长足发展。由于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一直未能付诸实践, 使得本专业教师在讲授相关实践课程时,仍然只能依靠图片、视频等影像资料来辅助教学。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实际训练”,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完成整个训练,未能达到原本想象的教学效果。因此,我校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课程一直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未能得到良好的实施。

其次,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仍需完善。“顶岗实习”可以说是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模式”的主 要特色 ,因为这一 项工作真正 体现出了 “工学结合 ”的特点 ,是“工学结 合”在实践方面的体现。但是, 这项工作执行起来面临着不小的困难。2007年5月30日,浙江经贸职 业技术学 院党委书 记童学敏发 表在《光明 日报》上的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模式的实践 思考》一文 ,就明确指 出在我国 高职院校 的实践中,工学结合未能全面而深入推开的原因有许多,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对学校而言,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 甚至与自己竞争的人才。企业参加工学结合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从一个侧面抑制了他们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3]。

我校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且由于我校地处南京,日本企业相对较少,更是加剧了我校“顶岗实习”工作的难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实习学生数量多,对口岗位数量少,很多学生不得不去和自己本专业无关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专业的不对口,直接导致“顶岗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更严重的后果是,很多学生甚至没有岗位可以去实习,最后只得提前离校返家。

最后,“专家型”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工作仍需加强。聘请行业专家直接到校为学生授课,本是一项良好的举措。一方面,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方法、丰富的实践经验,能使学生掌握企业一线所需要的最新专业知识,为今后工作打好专业基础。另一方面,由于上课的风格不同,学生对于行业专家的授课都较有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行业专家的聘请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不小的困难,一方面,由于对于行业专家的界定比较模糊, 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可参考的标准,使得聘请来的行业专家有时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的资金有限,给予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也并不太高,使得部分行业专家不愿意来校授课,最终造成了“校企合作”课程无人接手的尴尬局面。

三、改变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商务日语教学实践工作的措施

面对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不断改变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商务日语的教学实践工作。

首先,完善校内实训工作及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我们要积极着手建设商务日语专业的实训室, 通过完善实训室的设备设施, 为学生提供一个地道的富有日本风情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在这样的实训室中,身临其境地体会日本文化,了解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习俗习惯,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另外,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寻找合适的“顶岗实习”的岗位,完善商务日语专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在抓紧“顶岗实习”工作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于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要求。

其次,明确行业专家标准,提高企业兼职教师待遇。我们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评判行业专家的标准, 在标准的指导之下, 积极寻找并联系相关的行业专家作为企业兼职教师来校直接为学生授课。另外, 还要不断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待遇,在现有的课时费标准上进一步提高,通过“校企合作”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 另一方面可以将企业当中优秀的行业专家引入校园。

四、结语

将“工学结合”和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顺应了当前的高职教育改革的大方向。通过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无论是在师资力量的培养方面,还是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及校企合作等工作, 解决工作结合背景下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教师素养,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和推行的一个重大理念,很多高职院校都将这一理念和专业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在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校内实训、学生顶岗实习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工学结合,完善实训工作,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探析 篇8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商务日语专业 教学改革

目前我省本科院校普遍开设商务日语专业,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观察,市场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然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的大量学生却从事与本专业无关或相关度极小的工作,造成这种供需脱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乏应有的商务日语从业能力,因此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又要使他们掌握相当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当今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定位

受传统日语专业教育的影响,我国各大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育普遍存在专业定位比较模糊的情况,与普通日语专业教育相比,商务日语需要更能体现其实用性与应用性特点,培养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人才。

商务日语专业应定位于培养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处理外贸往来单证、商务文书及日常翻译等行政及外贸工作。因此,既要给学生打好坚实的日语基础,又要设置适当的国际贸易课程,让他们了解国际贸易知识、进出口的流程等,作为两条平行线,缺一不可。

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虽然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还存在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中,过多开设精读、泛读甚至文学等类型的课程,而很少开设商业性、应用型的课程,或偏重语言基础,基本没有专业技能训练,导致缺乏商务应对知识;或片面强调技能训练,忽视语言学习,导致缺乏语言基础。

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一)课程设置的构建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实际加以改革,为使学生获得社会所要求的素养和能力,商务日语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采用两大模块课程体系,建立日语语言基础课程和商务类的课程模块,以此达到国际商贸和日语课程有机结合。在低年级阶段,应该打好日语基础,同时开设中文的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在中高年级阶段,逐步把日语和商贸的课程整合起来,开设经贸日语、商务日语视听说、商务日语贸易信函等实用性强的课程。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创新

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或交际能力的训练。因此对于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学好日语和商贸知识,还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商务礼仪,才能更加有利于今后的就业。为适应新时期本科院校实用型教育的需求,我们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应该有所突破、创新。

1、课堂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商务日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作为教师必须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采用互动式教学,要多鼓励学生说日语,同时要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设计多种场景,组织学生练习,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及时掌握实际应用的方法。

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学生日语水平。课堂教学注重提高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通过互联网让学生收集最新资料,丰富学习内容,掌握日语新动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应该推广课件教学,体现其快捷、直观、清晰、形象、信息量大等特点,达到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趣味性,真正做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方式。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实习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资源, 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素质培养的始终。

三、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学生更好的就业为根本目的,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原则,调整课程构建体系,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新兴教学手段,真正体现其实用性办学宗旨,日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晓义.语言素质概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77-80

[2]韩红.外语教学创新探源:语言交往文化维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00-102

[3]陈燕生.现代视频技术手段对日语教学的意义和作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4):81-86

[4]彭林权.试论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02-104

上一篇:以经历为题的作文下一篇:三力第一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