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和语录

2024-08-18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和语录(共5篇)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和语录 篇1

1、友谊是如此圣洁的一种激情,是如此甜蜜、牢固和忠诚。

2、真实比小说更不可思议,因为小说还得遵从可能性,真实可不用。

3、有了一个新想法的人只是个怪人,除非这个想法成功了。

4、男人只有在承认自己是骗子的时候才最真实。

5、迟来的真相,就像突然击中头部的马蹄铁,哎,痛啊!

6、永远说实话,这样的.话你就不用去记你曾经说过些什么。

7、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8、那些有好书却不读的人不比无法读到这些书的人拥有任何优势。

9、在所有的动物当中,人类是最残酷的,是唯一将快乐制造在痛苦上的动物。

10、没有情感的吻,就像在亲死猪肉一样。

11、气候是我们期待的东西,天气是我们得到的东西。

12、就算给人以蠢笨的印象也不要紧。

13、戒烟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了,我知道这个因为我干过无数次了。

14、猫和谎言的主要差别是猫只有九条命。

15、“经典”是本书,人人都说好,人人都不读。

16、万物都有极限——铁矿石不可能打造成黄金。

17、最有趣的消息都是从孩子嘴里说出来的,因为孩子说出他们知道的一切之后就打住了。

18、别总抱怨说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你,这个世界不欠你啥,它先来的。

19、这样的特质可使友谊维系终身——只要不想对方借钱。

20、宁愿闭口不说话,也不要急于表现自己。

21、当朋友都开始称赞你很年轻,就是你正在变老的表现。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和语录 篇2

马克·吐温先看了一下登记簿, 他发现很多旅客都是这样登记的, 比如:拜特福公爵和他的仆人……

这位著名的作家于是也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

2马克·吐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人写来的, 他想向马克·吐温请教成为大作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质, 而磷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 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你究竟吃的什么鱼, 又吃了多少呢?”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 你得吃一条鲸才行。”

3当马克·吐温还是一个不大知名的作家时, 有人把他介绍给格兰特将军。

两人握过手后, 马克·吐温想不出一句可讲的话, 而格兰特也保持平日的那种缄默态度。最后还是马克·吐温结结巴巴地说了一句:“将军, 我感到很尴尬, 你呢?”

4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 他决定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

“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啊!喜欢, 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马克·吐温说。“您来得很巧, ”理发师继续说, “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 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喽?”

“是的。”马克·吐温说。

“您弄到票了吗?”

“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 两手一摊, 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 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 “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 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5马克·吐温常常向人说起他小时候的一段伤心往事。据说, 马克·吐温出生时是双胞胎, 他和他的双胞胎兄弟两人长得一模一样, 连他们的母亲也分辨不出来。

有一天, 保姆为他们洗澡时, 其中一个不小心跌入浴缸淹死了, 没有人知道淹死的究竟是双胞胎中的哪一个。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和语录 篇3

【关键词】鲁迅 马克·吐温 幽默 讽刺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多产作家,鲁迅和马克·吐温可以被称之为中、美文学史上的两位幽默艺术大师。本文以幽默讽刺艺术为研究重点,选用两位作家的几部代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从讽刺方式、叙事角度、悲喜侧重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他们在幽默讽刺艺术方面的不同点。

二、直接讽刺与间接讽刺

鲁迅和马克·吐温幽默作品中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就是:鲁迅运用直接讽刺的手法,以严肃的口吻批判黑暗吃人的社会,简练而辛辣的语言揭露民众的愚昧,以期达到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政治目的。而马克·吐温则倾向于采用间接讽刺的手法,正如鲁迅评价他的幽默是“婉而多讽”, 马克·吐温的作品是为了揭露人性的丑恶、宗教的虚伪和政府的腐败,相对而言,少了一份政治色彩,批判力度较轻,更多的是为重建民族性作出尝试,表达一种希望,也给读者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

鲁迅作品中的讽刺直接而犀利,在《孔乙己》中,鲁迅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简单几个字就道出了孔乙己的性格特征,他迂腐麻木,是封建社会中没落书生的典型形象。站着喝酒,就知道他穷困潦倒,并不富有,地位低下,否侧就不会站着了;而他又穿着长衫(长衫是财富、地位的象征),这显示出他极强的虚荣心,假装自己富有,高人一等。还有一句就是他说的“读书人窃书,能算偷么?”对于每个读者来说,看到这样的话时会忍不住哑然失笑,但笑过之后,我们又会赞赏作者的这种直接讽刺,语言犀利而深刻,刻画人物入木三分。偷书本就是小偷行为,孔乙己这个读书人必然也知道,但他不承认,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孔乙己在封建制度的毒害下变得迂腐麻木。鲁迅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当时社会中的典型代表,他们身上具有的特征,也是民众所有的,通过典型人物,深刻而彻底的揭露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

而马克·吐温采用间接讽刺的方式来揭露、批判。“他的讽刺手法不是纯搞笑的,而是含有一种苦涩而说不出口的伤感,他针对社会现象的评述往往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李丽丽,2012)。《卡拉维拉斯县著作者名的跳蛙》讲述了吉姆·斯迈雷嗜赌如命的故事。斯迈雷“总是碰上什么就赌什么……只要能赌,他就心满意足……”,他总会找机会主动去赌,不管是马赛、猫狗打架、斗鸡,还是看见屎壳郎,他都会打赌,还会“跟着那只屎壳郎去墨西哥,看它是否去那,要多久”,甚至还会赌别人的生死,他“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赌”,虽说如此,他还是很幸运,大多数总是能赢。他抓到一只青蛙,并打算花费三个月倾入全部身心去训练它,对这只青蛙,斯迈雷很是骄傲,然而,也就是这只青蛙,让他输的一败涂地。这样看似荒诞可笑,并没有深意的故事,却委婉地道出了上淘金热中矿区人们的生活状态,讽刺了上层统治者的自负和愚蠢,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投机倒把。一些评论家说“马克·吐温是带着面具跳舞的人”,能像马克·吐温这样,运用间接讽刺艺术炉火纯青的人,文学史上恐怕不多。间接讽刺能留给读者更多的品味空间,但从故事表层,或许很难体会作者的深意,只要细细品味,便会收获良多。

三、叙事角度各有特点

在叙事角度方面,鲁迅乐于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来达到不同的创作目的。鲁迅小说中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如《阿Q正传》、《药》等,采用这种叙事更为客观、直白、真实,是对客观事实的讲述,作者以一个冷眼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讲述故事,娓娓道来,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出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以第三人称叙事,也使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使人物可怜又可笑的形象更加鲜明,作者时常加入的评论语,突出文章主旨,引发读者共鸣。鲁迅的一些作品也采用第一人称,如《狂人日记》、《孔乙己》等。《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我”以公正的态度讲述孔乙己的经历,平淡朴实,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在幽默的叙述方式上,马克·吐温在讲幽默时保持一种不露声色和一本正经的严肃口吻(李雄,2007)。大多数作家都不会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形式,马克·吐温却善于给我们惊喜,他的很多作品都采用了第一人称。“使用第一人称,不仅拉近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在作品里面描述刻画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王婷,2014)。第一人称也使语言运用更为灵活,幽默效果更为突出。较为著名的《竞选州长》、《神秘的访问》、《百万英镑》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事形式,运用第一人称最为特别的应该算是《狗的自述》了,全文以狗之口,讲述了“我”的一生。“我”离开母亲独立生活后,受到女主人及小孩仆人的宠爱,对生活充满感恩,却遭遇男主人的怀疑和背叛,最后在悲痛和不解中死去。作者赋予狗人性,也将狗忠诚、单纯的天性呈现给读者,与人类的背叛、怀疑形成强烈的反差,加强了幽默效果。“我”的单纯、对主人的绝对信任,致使狗宝宝死去,最终“我”悲愤离世,却依然不知人世的险恶。悲凉之意扑面而来,引人深思。

四、悲喜侧重各有不同

鲁迅以喜剧性的语言,描写悲剧性的故事。在他的作品中,用诙谐含蓄的笔调,喜剧性的人物及悲剧的命运讽刺社会弊端,喜剧的包装下是悲剧性的本质。《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个喜剧典型,更是个悲剧性典型。读这部作品时,有很多幽默语句,让人很想笑,心中更多的却是悲凉心酸的情感。马克·吐温的作品常以悲剧发展为喜剧。有些小说中,故事一开始时,主人公都面临着各种困难,随着情节的发展,中心人物克服了困难,脱离险境,最终获得圆满结局。以喜结局是因为作者早期是个乐观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幻想。而这种喜剧也会让读者有种悲凉之意。

五、结语

幽默讽刺艺术是鲁迅和马克·吐温的作品都以幽默讽刺作为工具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真实地再现生活,以幽默却不失严肃的口吻,批判腐败的政府和抨击愚昧的民众,令人深思。同时,两位作家的幽默讽刺艺术又有自己的独创之处。鲁迅的幽默作品是以实写实,直接讽刺,以悲结局,可以称之为“黑色”幽默或“冷”幽默;而马克·吐温则是以虚写实,间接讽刺,以喜结局,有着“灰色”幽默的特点。比较两位作家幽默艺术方面的异同,对于我们了解中美文化有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李丽丽.幽默与讽刺的完美结合——马克·吐温小说艺术风格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李雄.幽默与马克·吐温的小说[D].南昌:南昌大学,2007.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美鉴赏 篇4

关键词:马克·吐温作品;幽默美;赏析;探究

从life on the Mississippi《密西西比河上》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汤姆索亚历险记》,再到(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哈克赔礼费恩历险记》都是马克·吐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都是被世界人们所传诵、鉴赏的名篇名作,这些不朽之作以其撩人心弦、传奇般的故事情节,生动、幽默、诙谐的语言以及人物刻画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些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语言都渗透着浓厚的幽默气息,散发着传奇般的童话色彩,但是却也在深刻地揭示着普通民众的实际生活,辛辣地讽刺着社会现实,全面而深入地反映着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理想追求与思想愿望。

一、马克吐温作品中幽默手法运用

(一)“捉弄”手法

马克·吐温作品中最显著的幽默当属捉弄手法,正是那些反复被捉弄的对象为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也正是这些被捉弄对象令人狂笑不止,代表性小说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卡拉维拉县的跳蛙》,其中典型的人物伐木工人Smile就是一个经常倍受他人捉弄的形象,他乐于同素不相识的人打赌,堵注他在这个县城里训练的青蛙能跳的最高,结果陌生人在青蛙嘴里做了手脚,青蛙跳不高,结果smile却可惜地输掉了;同样,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聪明伶俐又顽皮的小汤姆经常捉弄专横的校长,例如:时常将猫爪从房上放下来抓校长的假发,让校长的秃顶尴尬地显示在学生面前。这些捉弄手法都令大众读者笑声不断。

(二)“夸张”手法

马克·吐温作品中另一个重要的幽默手法就是夸张,同传统的夸张幽默法不同,马克·吐温非常擅长使用方言,利用朴实无修饰却又生动传神的地方性语言来描述一个地域的生活色彩,他擅长巧用方言来创造一种幽默氛围,达到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例如:他的著名小说《政治经济学》当中,就有一句这样的故事情节描述,由于书呆子的房子上面配设了几十根避雷针,造成了街道上车水马龙、交通拥堵的惨状,原因就是大家都争着要来观看。

类似的作品《精选州长》其中有这样的话语,有9个穿的破烂的不同民族的儿童共同冲到演讲台上,异口同声地喊出“爸爸”。这些令人感到离奇、难以相信的画面无不会令人发笑,也正是由于这种幽默夸张才体现出美国当时政治生活的黑暗。

(三)善用“双关”

马克·吐温拥有扎实的语言功能,能够对丰富的英语词汇,例如: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等进行巧妙灵活地应用,马克·吐温巧妙地发挥着这些词汇的双关效应,收到了良好的幽默效果。

例如:作品《傻子出国记》中,作家在讽刺富尔伯特教士时有这样一句话,他最后再次回归其伯父老炮身旁,这里借用了cannon这一词汇的多义特点,因为他不仅有教士的意思,也有“老炮”的意思,这是美国俚语中比较带有讽刺意义的话语,这样的运用获得了积极的艺术效果。

(四)善用“对比”

马克·吐温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手法来褒扬正面角色的美好,同时有力地批判了反面角色的丑恶,将纯真美好的、真诚善良、受人爱戴的人物和事物同那些卑贱无耻的、虚伪丑恶、令人憎恶的角色相对比,往往产生一种让人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的效果。

例如:《哈克赔礼费恩历险记》中,哈克是一个纯真善良、诚实正直、顽皮活泼、喜欢自由、思想不被世俗所污染的少年,在众多世俗眼光下,黑奴汤姆应该是一个受鄙视、受虐待的对象,社会人认为同汤姆这样的黑奴交朋友会有损自身地位和形象,会受到唾弃,然而,哈克却不受这些世俗观念所拖累,仍然以一种少年懵懂的纯真将黑奴汤姆视作同等的朋友,同他之间建立友谊,共同载着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来回游荡,哈克的纯真美好同当时丑恶、黑暗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二者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哈克同黑奴汤姆之间的有趣、浪漫的经历,不禁让人感到趣味丛生,达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

二、马克·吐温作品的幽默特征

(一)生活气息浓烈

马克·吐温所生活的时代正值美国内战结束,国家繁荣发展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黑暗与丑恶方面也由此暴露出来,马克·吐温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并通过一系列小说揭示出来,其中的语言风趣、幽默又发人深省,同时也弥漫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例如:《竞选州长》这一作品中,将政治竞选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真实地揭露了政客们在竞选时丑恶的嘴脸,小说中写到:霍尔曼、五福特和我共同竞选州长,然而,这两位政客却总是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如:小偷小摸、酗酒无度、疯狂贿赂等等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的阴暗事情,与他们相反,我却是一位刚正不阿、真诚善良的良民,本以为州长竞选会以我的这些优秀品质而大获成功,结果却完全相反,我竟然最后因为被诬蔑承担了他们的罪名,最终被迫退出竞选阵地。

马克·吐温所描绘的画面很多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生活化的画面,虚伪的政客们的丑恶的嘴脸、令人作呕的行为举止在马克·吐温笔下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这种政治生活经常在现实生活中被人看到,通过人们都熟悉的现实生活,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将社会的黑暗巧妙而神奇地揭露出来,受到了令读者哭笑不得,却又振聋发聩的效果。

(二)幽默中透露着辛辣与讽刺

经过更多社会现实的观摩、生活经历和经验的洗礼,马克·吐温对当时的社会、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的价值观念等都又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与认知,开始倾向于疯狂地批判社会现实,然而这种批判与揭露却仍然蕴育在幽默诙谐的语言中,此时的幽默中更加渗透着尖刻、犀利的讽刺,让人读来发笑过后却又不得不深思,此时马克·吐温的语言运用艺术也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例如:童话故事《亚瑟王朝里的美国佬》中十分明显地描写了美国社会的黑暗,美国人的贪婪、丑恶、虚伪,作者用犀利尖刻的语言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故事中分成各种社会角色,例如:贵族阶层,腐化堕落、愚昧荒谬、虚伪至极,资本家无耻贪婪、利诱熏心、唯利是图等等,马克·吐温经常将笔锋对准美国现实社会,利用对比、双关等方法不仅收到了到位的讽刺目标,同时也获得了另一种与众不同的幽默艺术效果。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王子与贫民》,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两个家世出身、背景等完全不同的少年,他们分别是家世显赫、出身高贵的爱德华王子,以及出身贫寒、身份卑微的贫苦乞丐汤姆,可见的身份差异可以说是天地之分,虽然两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物质层面有着巨大差异,然而,两人的精神世界、思想灵魂却也有着天壤之别,王子虽出身高贵,有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在优良的生活条件下,却不思进取还养成了很多恶习,相反,小汤姆虽然出身卑微却拥有一颗真诚、善良又机敏的心灵,他同情贫苦群众,愿意为他们奉献爱心,之后王子和汤姆彼此转换了地位,小汤姆进宫,却仍旧保持着原有的优秀、美好的德行与品质,倍受人们推崇和爱戴,最后名至实归荣升为国王,相反,原来的王子却沦落到社会最底层,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王子也切实体会到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贫苦和艰难,开始有所反思,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慢慢地改正了错误,戒掉了身上的恶习。

这王子与贫民之间身份、地位的强烈反差,更令读者惊诧的就是双方在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等方面巨大的差异,作者通过这种对比的方法来辛辣、犀利地讽刺并揭露了美国上层社会的腐朽、愚昧与无知,其中渗透着一定的幽默元素,一些离奇的故事情节、趣味诙谐的语言令读者感到忍俊不禁,同时又会积极思考,这就是蕴育辛辣讽刺于幽默语言和情节中的艺术效果。

(三)幽默中渗透着悲情意识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到了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走向垄断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社会风气更加败坏,生活氛围更加紧张,民主遭受践踏,社会公平正义荡然无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形势下,马克·吐温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了现实的黑暗、社会制度的腐朽,对应的作品风格也又起初的幽默诙谐与搞笑转变成悲愤的批判与讽刺,一些作品甚至渗透着悲情绝望的意识,这就是马克·吐温晚年作品悲情中的幽默风格。

例如:《道德败坏的赫德堡人》中讲述了一个令人发笑、严肃又滑稽、合理又离奇、荒诞的故事。一大堆从天而降的黄金令赫德莱堡兴奋不已,作为会计的理查兹在利诱熏心下对这些黄金充满了独占欲望,然而,内心深处却在道德底线上徘徊,走向了左右为难、矛盾的境地,理查兹由于在这些黄金上花费了过多的心思和精力,导致大病一场,其他一些赫德堡人也因为黄金的问题而煞费苦心,想要据为己有却又承受着道德的谴责,内心遭受着谴责,外面还要伪装着正人君子,就这样在内心的矛盾与外表的装腔作势间,形形色色的赫得堡人过着表面看起来平静、幸福,实际却纠结、波澜起伏的痛苦生活。

小说的整个故事梗概听起来滑稽有趣,其中的情节铺设以及人物对话、心理描写等也非常生动、传神,不时会激发出人们的笑声,然而,笑过之后读者内心会金融冷静的反思状态,体会到小说中所渗透的悲情和凄凉,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本性。

三、总结

马克·吐温倾尽一生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其作品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反思和启迪,其作品的幽默艺术美依然被后人所鉴赏、研究,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些幽默的运用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艺术内涵。

参考文献:

[1]纪宁.外国文学名家名著评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

[2][美]马克·吐温.董强译.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马克吐温的幽默故事和语录 篇5

ZHONG YANG MIN ZU DAXUE SONG

中央民族大学之歌

Words and Music by Mark Levine

词曲:马克力文

I teach English in China at Zhong Yang MinZuDaxue

我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英文课

Oh what a sight, so colorful and so bright

一段段丰富多彩欢乐的时光令我回味无穷

With the minzu on display

与民族一起展示

With the min zu on display

与民族一起展示

The students come from all across the land, of every Chinese nationality

这里的学生来自中国的五湖四海,各个少数民族

They study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proud of their own cultures

大家彼此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也享受共同的学习生活

While working always, to build unity

互亲互爱,共同努力,营造团结统一的氛围

They represent the future of their country

他們代表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United China will stay strong , Diversity will make their common future better

在多元化民族的共同发展带动下团结统一的中国会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Showing although different, all can get along

不同的民族,各异的风俗,却融洽的很和谐

If you want to visit this fine institution如果你想要来参观这所容纳着56个民族的学校 You should come along and I will be your guide

我很欢迎,我很愿意作为你的向导为你讲解

And you will see the future, right before your eyes of so many different people side-by-side

你会看到拥有不同文化的人们并排相拥,他们在一起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1948年出生于洛杉矶的马克.力文今年已经68岁了,一直致力于在和平与友谊间搭建桥梁。他是社会学博士、美国乡村音乐人、慈善事业的组织者、专栏作家。目前,马克在中央民族大学任教,他曾授课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

马克带着新书《我的中国故事》(以及英文版Stories from My Chinese Journey)和自己的多首英文创作歌曲,与大家分享了他在中国的精彩故事。说得兴起,他就抱着吉他唱起了歌,柔和的乡村民谣,为夏日带来一丝凉爽。

2005年,马克.力文来到江苏淮安。他说,直接原因是从那里走出去了两位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一位是中国前总理周恩来,另一位则是《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由于对淮安的强烈情感,我创作了一首歌,叫做《淮安的未来充满希望》。这首歌后来有幸得到了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的注意。在一次活动中,周女士主动向我敬酒,称赞说不敢相信这样好的一首赞美中国的诗歌会出自一个外国人的手中!我受邀参加2013年周总理诞辰115周年的活动,在国家大剧院表演这首歌曲,这对我来说是至上的荣誉。我自年轻时就对周总理有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如今我的这一切经历与周总理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在淮安教了两年书,马克向国内多所学校递交了工作申请,其中在北京就收到了清华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邀请。马克最后选择了民大。他解释说,民大有中国 56个民族的学生,意味着更多元的文化。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传播自己理念,影响更多的人,去建构那座文化碰撞的桥梁。

在民大,马克偶然认识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傅涵,后来,他们搭档,组成了中西风格交融的音乐组合“秀外慧中”(In Side Out),他们曾在2013年国际乡村音乐节开幕式上作为表演嘉宾,还在星光大道表演,也受邀参加过不少活动。

马克曾在旧金山做过灾后重建的帮助工作。那场大地震,让他深刻地感受到想要让一切恢复正常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因此,2008年中国汶川遭受重创时,他创作了歌曲《地震,地震》(Earthquake, Earthquake)安抚大家。

马克在中国已经生活了11个年头了,他带着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中国的热爱,致力于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信息,默默地用自己的能量温暖人心。他曾获得“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授予来华工作外国专家的国家级最高奖项。

上一篇:创业的心得体会内容下一篇:浅析实践教学在室内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