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上)重点

2024-05-05

现当代文学(上)重点(精选6篇)

现当代文学(上)重点 篇1

对于苇弟,莎菲只有同情和可怜,而对凌吉士,莎菲只有肉欲的冲突和内心的鄙视。当莎菲发现自己陷入对凌吉士的身体的迷恋,竟至于差点失去自我的理性时,终于一脚踢开了他。作品写出了莎菲内心深处那无人理解的苦闷,带着深刻的女性感受和体验。小说发表后,茅盾内心深处那无人理解的苦闷,带着深刻的女性感受和体验。茅盾称赞这部作品“满带着‘五四’以来时代的烙印,笔下的人物“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床上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莎菲女士这一形象,是“五四”以来的独立女性继争得“人”的权利之后,经过痛苦的反省,首次喊出女性自身的性别意识。这时丁玲塑造莎菲这一形象的意义。

2、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中国诗歌会成立。该会的前身为“左联“领导下的诗歌组。后来诗歌组扩大为中国诗歌会。中国诗歌会对当时诗坛上的“新月派”、“现代派”、“象征派”等脱离现实、追求唯美、沉醉在风花雪月里的倾向展开斗争。代表人物有蒲风、任钧、杨骚。其纲领为: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范穗封建统治;批判那些以“不谈政治“为幌子的脱离现实的诗歌、不关心人民命运的诗歌,主张诗歌应当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在形式上主张提倡大众化,即诗歌要让读者读得懂、听得懂、容易上口;工作方法上则主张在群众中吸取力量。

3、新感觉派小说的共同倾向

他们接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影响,与传统 的写实主义相对立,他们反对单纯描写外部现实,而是强调直觉,强调主观感受,力图把主观的感觉印象投入到客体中去。他们提倡新的文学要以快速的节奏的特殊的表现为基础,从理想的感觉出发去创造新的现实。

(一)首先,从题材上看,表现力机械文明中快节奏的现代大都市生活i,展示了人物的灵

魂和病态,从而开拓了一种独特类型的都市文学

(二)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讲人道主观感觉、主主观印象渗透、融合到客体的描写中,从而创造出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所谓“新现实”

(三)在小说结构上,完全打破时空顺序

4、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中任选一位人物形象

5、曹禺对于中国话剧的意义

曹禺即使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有时20世纪中国现代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人物。她的剧作,尤其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四大名剧,一起独特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形成了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在中国乃至世界话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6、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为活跃,包括有“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在内的各种专业和业余的剧团,最多时达120之多。这些剧团组织联合演出,出来配合抗日的剧目,也上演较有艺术水准的翻译剧和历史剧。这时一些比较优秀的剧作,如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李健吾的《草莽》以及他改变得一些外国剧作,都代表了“孤岛文学”时期戏剧创作艺术的水准。

7、京派小说的特点

(一)文学首先是远离政治与商业操作的一种文人趣味。

(二)由“常”观“变”,城乡对立的乡村叙述架构

(三)审美感情;城市、从容、宽厚

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情绪内敛与理智自制

(四)小说文体:抒情与讽刺

如废名,短篇《竹林的故事》、长篇《桥》。以田园牧歌风格著称。

8、戴望舒“《雨巷》时期”诗歌

《雨巷》时期,风格感伤幽婉,讲究音乐美,受法国象征派魏尔伦、英国颓废派道生的影响,与中国唐五代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9、艾青诗歌的贡献

①艾青对中国新诗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继承“五四”以来的新诗的爱国主义传统,应和着时代和历史的需要,以土地意象为核心,建立起一个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

10、小剧场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戏剧改革运动。针对戏剧的商业化倾向,提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小型业余演出,以提高戏剧的艺术质量并增强其社会作用。中国的爱美剧运动曾受其影响。

11、《上海屋檐下》的结构特点

剧作结构别开生面,采取“同步表演”的形式,在同一舞台空间,同时展现五户家庭的生活悲喜剧,主、副线交织,同时写出命运、性格各不相同的十几个人物形象,反映出1930年代都市人生穷愁惨淡的社会生活画面。

12、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点

首先,在结构上,赵树理采用中国传统小说常用的具有历时态性质的线型结构,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连贯性。

其次,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以叙述为主,将描写融化到叙述中去。他的小说注意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对立的动态环境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而少有对景物和人物心理的静态描写。

最后,在创造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方面,赵树理的作品从叙述语言到人物对话都做到了彻底口语化。

13、举出张爱玲的创作的两个特点

中国传统小说与西方现代手法之间的巧妙融合。

① 在小说结构上,张爱玲小说既有中国传统小说的纵式结构,也有截取生活横断面的西方

小说结构形式,但更多剑手“情节小说”和“性格心理小说”

② 在人物心理刻画上,收到了弗洛伊德等现代心理学家和现代西方心理小说的影响,而且

善于通过含义深远的意象,表现人物的复杂心理。

③ 在小说时间的处理上,具有现代小说的跳跃性。

④ 语言既有中国式的华美、典雅,也有西方式的幽默、通脱。

14、七月派诗歌的共同特征

七月派诗人继承了3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强调诗歌美学的战斗精神与诗人社会职责之间的有机统一,深入突进生活,发掘既包含诗人强烈的主观感情,又具有深厚社会历史内涵的艺术世界,在抗战时期的诗坛上产生量广泛的影响,促进了现实主义新诗艺术的进步。

15、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三个地区文学的雅俗融合,各自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沦陷区因新文学的地盘一度空出,通俗文学的市场需求突然增大,而显得分外繁盛。上海地区的言情文学的这种繁盛情景,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以后。华北沦陷区以北以武侠小说为代表,达到了现代武侠的一个高峰。

国统区的新文学力量是最强大的,本时期显示了多样的雅俗联手过程。在解放区,由于文学更大范围地转入了战时状态,读者对象转向偏僻农村的文化偏低的农民,通俗化的必要性、紧迫性加强了,运用行政手段鼓励写作包含新思想的农民读物便成了当务之急。

旧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篇2

一、洪传经其人

我最早知道洪传经在2003年前后,是山西诗人马斗全告诉我的,当时他还送了我一册内部印刷的《敦六诗存》。马先生是国内知名的旧体诗人,1998年他写《“新榜样”与“旧书生”》(《书屋》杂志1998年第8期),是国内较早公开全面介绍并评价洪传经人生经历和诗词艺术成就的。

洪传经(1906—1972),字敦六,号还读轩主,晚号盾叟,安徽怀宁人。十八岁考取南京中央大学。1931年赴欧洲留学,在法国帝雄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35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湖南大学、光华大学、华西大学及兰州大学等高校,1955年辞职寓居杭州,“文革”中被迫害困顿而死。洪传经本是经济学教授,著有《工团论》《高等财政经济学》等专门著作,但他中国旧学修养深厚,又酷爱旧诗,创作数量很高,达到很高水准。他在杭州时曾与马一浮、朱师辙等时相过从,他诗集中保留了很多他们交往的史料。

1993年,杨键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中高度评价了洪传经的诗并引述了他1970年《纪事诗》中的两首:

万方酣战伐,四海竞争端。放手抛藤杖,低头著纸冠。

妻儿悲远敌,故旧默长叹。谁识精忠者,宵深也劈棺。

饥寒夸饱暖,事事胜当年。谁作硬头汉,时防软铁鞭。

塞流农断市,废学士耕田。唱罢三忠曲,低回欲问天!

杨键认为“洪敦六的遗作之所以感人,在于他不止于倾诉个人的悲惨遭遇,而且怀有悲悯苍生的忧思”(《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第211页,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

通观洪传经的诗,其实对个人处境的悲叹只是一个方面,在相当大程度上他对这个时代的感受是暗无天日,在“文革”时代敢于写出“塞流农断市,废学士耕田。唱罢三忠曲,低回欲问天”这样诗句的人,没有深刻的思想达不到如此力度,没有独立精神,发不出这样的感叹!《纪事诗》的另两首也同样深刻:

朝朝锄毒草,斤斧到山深。

书改当年事,人量此日心。

兰经依慧剑,蜜语伴刑针。

地下输赢氏,英雄但数今。

千古文明史,居然是斗争。

教人不怕死,随我莫偷生。

宝像驱神鬼,红书胜甲兵。

雄谟震今古,寰宇早知名。

对领袖个人崇拜以及“文革”荒诞的怀疑和讽刺跃然纸上,非有“文革”中的真实生活体验,不能体会此诗的沉重。在洪传经大量诗作中,不仅有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沉浮感怀,更有对家国生民的悲悯,对此他有非常清醒的自觉意识,以诗为史,在他是一种融入个人生命的追求。1972年,洪传经六十多岁时,编定《长啸集》,他在自序中说:“诗虽不工,然感物纾怀,胥发自胸臆,决非为诗而诗,摩拟古人,附会风雅,亦可见余平生出处之痕迹。后之览者,倘能悯其遭遇,察其为人,进而研究数十年社会变迁之概况,则幸甚矣。”可以看出洪传经对自己诗与时代的关系有相当期许,他在提示人们从他旧诗中看出一个时代里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正如他在《书示儿子涤因》一诗中所言:“行藏已被诗书误,一卷犹思死后传。”

二、洪传经诗集版本

公开出版和私家刻印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处境下,公开出版代表对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认同,但丰富的文学史活动告诉我们,许多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由于各种原因,在当代并没有获得公开出版的机会,但这决不意味着这些作品没有价值,只是它们的价值一时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在今后可能要大量面对私家印制的作品,它们文学史身份的确定与出版方式不是直接关系,而且越是私印的作品可能更应当得到重视。

洪传经至今还没有一本严格意义上出版的诗集,他所有问世的诗集,均以私印方式存在。洪传经诗集的流布,萧山中医周明道起了主要作用,洪传经在困境中与周明道相识,可说是患难中少有的知己。如果没有周明道的悉心保存,洪传经的许多文稿不可能流传后世,如果没有周明道坚持使恩师诗集流传后世的努力,我们今天看不到洪传经诗集的整体面貌。目前已知洪传经诗集的版本情况如下:

1.《岁寒小集》,徐映璞编,1956年油印本,内收洪传经与田宿宇、庄南村、徐映璞唱和诗多首。

2.《明湖今雨集》,徐映璞编,1961年油印本。内收朱少滨、钟毓龙、孙廑才、黄天狂、田宿宇、洪传经、庄南村、徐映璞八家诗。其中洪传经古近体诗四十首,词四首。

3.《敦六诗存》,1972年油印本。封面题署蒋杏沾。前有朱师辙序、自序一、自序二。内收卷一《黄叶集》(1921—1959年,收诗一百七十四首)。卷二《长啸集》(1960—1972年,收诗一百二十八首)。诗后附周明道撰《后记》一篇。

4.《集外集》,1983年油印本。封面题署王京盙。前有周明道题识一则。后附洪传经词及联语。

5.《敦六诗存》,1983年油印本。封面题署玄叟。观沧楼主编印。集后附庄观澄《哀敦六先生》。胡苹秋《读乡贤洪敦六教授黄叶集诗卷后题》诗一首。其他版本信息同1972年油印本。观沧楼主即周明道。

6.《敦六诗存》,1995年铅印本。列为钱塘诗社丛书之十五。为油印本《敦六诗存》《集外集》合刊本。前有苏步青题词。洪传经相关照片三帧。另附周明道《洪传经教授的一生》。杨键《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中摘录“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诗歌:洪敦六《纪事诗》”。

7.《敦六诗存》,2008年宣纸铅印,线装一函一册,私印本,为1995年铅印本《敦六诗存》重印本。

三、洪传经在兰州大学的遭遇

目前关于洪传经的史料很少,多数还停留在传说和回忆层面,我偶然得到一本1952年兰州大学校刊的合订本,里面恰好有许多思想改造运动中批判洪传经的史料,利用这个史料,我们可以把一些关于洪传经人生经历中影响他后来命运的细节呈现出来,同时也能观察时代转换之际一个知识分子的悲剧人生。

20世纪50年代初,洪传经在北京学习一段时间后,来到兰州大学任教。时代转换之际,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多数以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判断时势,洪传经以为一个大学教授到何处教书是一件简单的事,他可能还是以旧时教员的自由流动习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合则留不合则去。但以这个阅历在新时代选择职业则完全错误,因为自由流动的空间在新时代已越来越狭窄,到他最后想再做选择的时候,已经没有这个空间了。1955年,他做出了退职回杭州居住的选择,在洪传经看来,或许以后可以有再就业的机会,但这个想法在新时代就太天真了,失去公职以后,洪传经再也没有从业的可能了。

一个有西方生活经历同时也有中国旧学修养的知识分子,突然在新时代的大学里教书,可以说他的一言一行与新时代都格格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常人的习惯行为,在1952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都被同行或学生用政治眼光来评价,最后上升到政治思想高度,洪传经精神上的痛苦可以想见。

1952年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几个月时间内,当时《兰大学习》就刊出了如此众多批判洪传经的文章:

李珍照《问洪传经教授》(《兰大学习》1952年第4期第3版)。

经济系一年级学生黑家乐《洪传经先生的思想一角》。(《兰大学习》第6期第7版)。

经济系四年级学生马顺德《读〈问洪传经教授〉文后》(《兰大学习》第6期第11版)。

法二、三组集体稿《批判洪传经先生的反动思想》(《兰大学习》第7期第1、2版)。

法七、法八组集体稿《看洪传经等先生怎样搞宗派的》(《兰大学习》第10期第2版)

银三安延新、赵玉辉《洪传经先生的糖衣炮弹》(《兰大学习》第10期第2版)

经济系副教授刘天佑、助教朱杰、李珍熙、沈克俭《希望洪传经先生正视错误彻底暴露》(《兰大学习》第12期第2版)

经二陈永年、魏生辉、孙树庄、汪洪《洪先生赶快暴露你们这个危害人民教育事业的宗派堡垒》(《兰大学习》第12期第2版)

银四鲁贵珍《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洪传经先生的反动本质》(《兰大学习》第12期第2版)

经四王之玮、完颜福《洪传经先生的过关问题》(《兰大学习》第12期第3版)

化四李人镜《从洪传经先生诗中发现的一些思想问题》(《兰大学习》第12期第4版)

经济系岳维森、寇银章《谈洪传经先生“见鬼”》(《兰大学习》第12期第5版)

银二陈炳南《谈洪传经先生的反动言论》(《兰大学习》第12期第6版)

银一张建、李立功《再给洪传经先生进一言》(《兰大学习》第12期第7版)

银会系杨成德、赵继志、郭维钧、董环、杨云程《洪传经先生还想作官》(《兰大学习》第12期第12版)

经三张润、周凤歧《建议洪传经先生》(《兰大学习》第12期第12版)

经济系副教授刘天怡《洪传经先生作风点滴》(《兰大学习》第13期第4版)

《批判洪传经先生的反动思想》(《兰大学习》第19期第1版)

经济系教授吴宗汾《批判洪传经先生的宗派主义》(《兰大学习》第19期第1版)

英语系教授鲍文俊《批判洪传经教授的反苏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思想》(《兰大学习》第19期第2版)

地二马镇邦《从洪传经先生历史分析他的反动思想》(《兰大学习》第19期第3版)

地理系教授王景尊《批判洪传经的反动统治思想本质》(《兰大学习》第19期第3版)

数学系教授赵继游《由宗派和谣言来分析洪传经教授思想》(《兰大学习》第19期第4版)

史三林仲玉《从洪传经先生谈话中分析他的反动思想》(《兰大学习》第19期第5版)

中三汪秉坤《谈一首洪传经先生的反动诗》(《兰大学习》第19期第6版)

中二田明《自称“潜夫”的阴谋》(《兰大学习》第19期第6版)

《批判洪传经教授错误思想与反动言论》(《兰大学习》第19期第11版)

中一王文蔚《洪教授所谓“英美的真民主”》(《兰大学习》第19期第12版)

经四《李闺凤、蒲德裕、水天浩、李广云《对洪传经先生检讨的意见》(《兰大学习》第20期第4版)

医三组《谈谈洪传经先生的历史问题》(《兰大学习》第20期第4版)

物理系副教授方孝博《批判洪传经先生反动思想和立场》(《兰大学习》第20期第4版)

法七组集体稿《听了洪传经教授自我检讨后》(《兰大学习》第20期第5版)

医三组《对洪传经先生的检讨提几点意见》(《兰大学习》第20期第6版)

银会系四年级倪鸿钧《批判洪传经教授的教学观点》(《兰大学习》第20期第7版)

史三陈守信《关于洪传经先生的检讨》(《兰大学习》第21期第8版)

银三萧中立《由这件事分析洪传经先生的思想》(《兰大学习》第21期第16版)

银一、二集体稿《批判洪传经教授的自我检讨》(《兰大学习》第21期第16版)

经一宋希珍《听了洪传经先生的检讨之后》(《兰大学习》第24期第4版)

细检这些批判文章内容,多数是新旧时代不同生活习惯的冲突,比如洪传经刚到兰州大学经济系,请几个年轻人吃饭,同时说起要给年轻人介绍女朋友,这就成了收买人心,争夺青年。类似内容在学生的批判文章中比比皆是。洪传经毕竟是受中西两面文化影响的教授,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和知识逻辑非常稳定,一般不符合常识的东西极难在他那里得到认同。当时经济系有个学生写了一篇《洪传经先生的思想一角》,批判洪传经,他提到的都是些什么内容呢?有个学生揭发说,洪传经给他们上课时说,他刚由外国回到上海时,见街上有人拉人的现象,心中很惊奇,因为外国交通发达,有汽车、电车,就没有人拉人的事情……英、法、美这些帝国主义,他们的招牌是和平博爱,其实他们对国外是残酷的,而对国内则有些博爱。且不说洪传经当时是如何真实表达他由国外回来时的感受,就以学生批判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出洪传经是一个敢说真话的人,他把自己在国外的真实生活经历讲出来,结果被认为是美化帝国主义,赞扬资本主义。

这个学生还在文章中指出,洪传经上课时经常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房子都是高楼大厦,大部分的房子中都有气候调济的设备,无论在冬天还是夏天开着窗与闭上窗室内温度一样高。”现在看,洪传经其实只是讲了他在国外见过空调的经历。

当时许多批判洪传经的文章都说,洪传经崇洋媚外,理由是洪传经经常和人讲:“城市生活比农村要好得多,如在城市天天吃肉也没有人管,而地主在农村吃一次肉或吃油炸馍,那就要斗争他……在美国(或者法国我记不清了),地下都修有粪道,把粪流到城外的地方集中起来,经过科学制造成肥料及其他物品原料,又干净又不浪费,而中国却是东一堆西一堆,到处都是粪。……周恩来总理讲话是看人的。对我们(像洪先生这样从外国回来的人)和对学生及一般人讲话都不一样。对一般人在说美国工人怎样的苦,怎样受压迫,失业工人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而对我们讲话(是他在北京学习时的讲话),便不是这样了;因为我们是由美国回来的,知道美国工人的生活比中国一个大学教授还好,失业工人住的是高楼大厦。……西北学生文化程度太低,东南的学生程度高,教也容易,在我来时就知道的。……中国的封建社会没有外国那样残忍,如俄国、美国、法国等”(《兰大学习》第6期第7版)。今天再看洪传经这些言论,其实只是一个有西方生活经历的人,讲出了自己的一点见闻和观感,并无政治上的企图。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洪传经却要为这些言论付出沉重的代价。

有一篇《批判洪传经先生的反动思想》的文章,也是把洪传经讲课时的一些言论作为反动思想看待,其实只是洪传经在国外的一些感性认识,他在讲课和与朋友交流时讲出来的。洪传经说过“英国学校的设备真好,在教室不吃粉笔灰,我们现在还要吃粉笔灰,真不卫生!……英国宰猪的工人比我们生活好。……美国失业工人的生活水平,比新中国大学教授还要高。……朝鲜战争是朝鲜发动的。……斯大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阴谋家”。从这些言论中可以看出洪传经和多数旧时代过来的知识分子一样,喜欢议论,习惯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评判当下的现实,而且因为有西方生活阅历,所以参照系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洪传达也经常评论,他说过:“乡下农民对人民政府不满,干部给老乡们卖鸦片。人民政府给老百姓放粮,收利太高。”这些表明他对现实的一种态度,至于有人揭发洪传经说过:“有一次乡下开群众大会时,炮也放不响,旗也升不上去,军事代表正在讲话时,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像突然倒了下来,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兰大学习》第7期第1、2版)很可能是把洪传经平时讲的笑话都当思想问题对待了。

因为大女儿在杭州,1955年年洪传经辞去兰大教职,回到杭州居住。他在《南归车中怀人》诗中感叹:“恨别伤时涕满衣,得归宁忍计寒饥”、“入世岂堪怀抱尽,怜才空负辈流知”,可以想见他当时的心情。离开兰大时,洪传经得退职金三千元,到杭州一两年便用光了。他后来在诗中感慨:“当年名利不关怀,自诩清流与俗乖。到此方知吾道损,居然柴米上心来。”想不到几年后自己连生计都成了问题。当时因为洪传经是九三学社成员,算是民主人士,省统战部每月补助生活费三十元,他便靠这三十元维持生计,最后连这点钱也没有了,生活完全陷入绝境。

1960年,洪传经诗文中多次说自己有“南冠之厄”,述及当时处境,他说自己到杭州后,“尚与少数师友唱和,吟啸自若也。厥后管制益严,复有抄家之变,图书诗稿,丧失殆尽。”因为材料少,我们至今也不知洪传经是何原因经此“南冠之厄”,只能由他“谁知北郭存真性,竟有南冠到此身”诗句判断,可能是因当时兰州大学旧时言论被人翻出,基本可以判断是以言治罪了。

1971年前后,洪传经有《述怀》诗:“疏狂无意逐功名,舞舌川湘又楚秦。学汇中西空自许,言非理则不相因。那知以此遘忧患,竟为多言犯要津。甚矣书生无一用,未能权变且谋生。”可谓是对自己一生出处的总结。

“文革”中,洪传经有《书愤》诗:“有儿有女竟成孤,无米无柴怅索居。物外亲交皆断绝,胸中丘壑早荒芜。南冠重比当山石,微命轻于覆辙鱼。谁敢挺身分皂白,太阳万岁日高呼。”可以视为对一个时代的控诉。他还有“世味尽尝欠一死”“何如闭眼从兹去,付与江流任所之”等句,与陈寅恪晚年诗作是同一境界。

读洪传经的诗常常让人想起陈寅恪晚年的诗,他们的经历相似,晚年心境略同,所以诗的风格和境界也极相近,甚至有些旧诗常用习语及典故也共同出现。杜诗的沉郁悲凉和庾信的哀婉苦痛意象经常在他们的诗中浮现。逆境中的旷达与绝望中的深思,在表现1994年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史方面,都有极高深度。如《读秦史有感五叠前韵》中“九州赏罚余三器,四海权威聚一家。甚矣陈吴真胆大,居然只手夺中华”,借对陈胜吴广的赞叹,表达内心对极权黔驴技穷的嘲讽以及对改变现实的某种期待,是何等大胆的感慨。

由于旧体诗表达艺术的特殊性,它在言论严酷时代,对于自由心灵的表达有其他文学形式所不能取代的效果,从目前我们已发现的1949年后多数私印旧文人诗集中,可以判定,在这样的时代中,许多旧人用旧形式表达了新的现代思想,无论是陈寅恪、吴宓还是洪传经、聂绀弩以及更多不甚知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文写作,不应当为中国当代文学史所遗忘,今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如果不注意这些旧诗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和艺术高度,可谓史家失职。

2015年11月18日于厦门

中国当代文学史考试笔记(重点) 篇3

1.当代文学的概念:

①1949年以后的大陆文学的史著,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划分,同时有着现阶段对未来文学的新质的指认和预设的内涵。②80年代产生两分法

2、历史分期及其发展状况

三分法:十七年、文革、新时期

1949—1978 1978——1989 90年代末 两分法:1949——1976

1976——----十七年文学:总的倾向是还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表现在文学上文学观念由军事轨道转入政治轨道。

1949年——1966年:战争文化心理

文革十年:万马齐喑,百花凋零,四人帮的阴谋文学占上风正直文学只能在地下进行。新时期:80年代文学处于拨乱反正的过渡时代。恢复五四时期的文学传统是其最大特征。90年代,由宏大的历史叙述,转向个人的叙述立场,特别是对民间立场的重新发现和主体确认。

3、当代文学的性质

(一)社会形态决定的中国当代文学

(二)艺术规律调节的中国当代文学

(三)世界文学影响的中国当代文学

(四)传统性与现代性相交的中国当代文学

4、当代文学发展的两条线索

(一)正确的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以及适合当代文学发展的社会文学氛围,创作成果丰硕;

(二)错误思潮,特别是左的错误造成文学运动的曲折,留下重大教训。

5、学习方法:阅读史料、加强文艺理论的修养,了解外来文化;密切关注文坛变化,介入当下文学创作;加大作品阅读力度

几部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陈志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十七年小说:《登记》《三里湾》《创业史》《铁木前传》

第一编

1949——1976年文学 第一节

17年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一、第一、二次文代会的召开

1949年7月2日——19日在北平再召开,由郭沫若提议,党中央批准而召开。郭沫若作总报告《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周恩来《新的人民的文艺》

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

此次大会标志着新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意义:1.实现了革命文艺工作者空前大统一、大团圆

2.确立和制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总方针和总路线,确立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3.成立了文艺工作者自己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消极影响:

1、在文艺指导思想上,完全肯定和照搬了解放区,文艺思想僵化

2.沿用解放区文艺的做法,因此对毛泽东思想知名的艺术与生活挂关系做出险隘的理解,具体说是由文艺服务于政治,到文艺自身于政策,服务于当前中心任务,忽略了文艺自身规律,导致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

3.由于把解放区文艺作为新中国文学艺术楷模,相比之下对国统区的文学成就估计太低,不能正确对待国统区出来的广大作家。第二次文代会

(略去)

二、文学领域的批判运动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①武训奇人,“行乞兴学”、清末奇人

②陶行知《武训画传》,主要宣传武训事迹;孙瑜拍摄,1948——1950年上映。

③毛泽东对其批判实质是:是一种文艺策略,而不是对其具体作品的实事求是的文艺批评。④教训:A、开启了名为讨论,实为政治批判的文艺运动的先河;

B、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学术、文艺问题与政治问题)影响: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评判 ①关于《红楼梦》

②旧红学派与新红学派;旧:五四时期以前,评点派和索引派;新: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 ③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作书籍《红楼梦研究》《红楼梦简论》

④李希凡与蓝翔

A、《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批评俞平伯否定《红楼梦》的“反封建倾向”。B、《评(红楼梦研究)》

⑤评价:益处:对于在文学批评研究领域确立现实主义的地位,积极有益;对于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对资产阶级的唯心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地位,积极有益。

3、对胡风文艺思潮的批判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强调五四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经验,反对把“民族形式”,险隘的理解为“民间形式”,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持批判态度

关于《论主观》的短评以及《论现实主义的道路》,提出“主观战斗精神”,指出大众精神奴役的创伤,“知识分子不一定要接受人民群众的改造”,而应该是以自觉地“主观战斗精神”主动地搏击生活。强调主体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对于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和国统区文艺中心问题的不同看法。

三、双百方针与文艺界反右斗争

(一)双百方针提出: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有党外人士参加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这一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评价:“双百方针”的提出是积极的,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百花时代;”但在另一方面,“双百方针”毕竟只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特定的历史情势下所提出的一项“具体政策”,它与人们所想象的某种“自由”尚有一段距离。知识分子思想自由的向往在随后的反右斗争中再度幻灭,但短暂的鸣放却也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对教条主义的尖锐批评,也使50年代中期的文艺呈现出空前的活跃,对马克思主义文学基本理论的再认识和重新阐发,显示了那一时代文学理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刚刚检讨了“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的朱光潜在一篇文章中说:

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如此,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

“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老实说,从那时起,我们在心理上向共产党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喜形于色,并不是庆幸唯心主义从此可以抬头,而是庆幸我们的唯心主义的包袱可以用最合理最有效的方式放下,我们还可以趁有用的余年在学术上替大家一样为心爱的祖国出一把力。(《从切身的经验谈百家争鸣》,《文艺报》,1957.1)

(三)文艺界的活跃局面:

1、新作品: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造》宗璞《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

2、理论探索: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刘绍棠《写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生命核心》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巴人《论人情》等。

(四)全国的反右斗争

1957年4月初,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开展整风运动。止于1957年10月,全国就已划出右派分子55万人。

(五)文艺界的反右运动,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

1、也是最早展开的方面,是对“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的批判。

2、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双百方针”所鼓舞起来的“百花文学”的批判。

除此之外,“再批判”,把1942年在延安受批判的作家王实味、萧军、丁玲、艾青等人写于延安时期的作品进行再批判。

(六)周扬的总结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

1.把百花齐放以来文艺界出现的新现象称为“社会足以文艺路线和反社会主义文艺路线之争”;

2.归纳了右派分子的观点(1)否定或偏低社会主义文艺的成就(2)说我们的文学不真实(3)说我们没有“创作自由”(新规范的重重束缚)

3.“反右”实质和意义:打击和警告离经叛道者,保卫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文艺规范。批判的意义就在于把文学重新纳入到1942年建立的规范中。

(六)结果:

文艺界的反右运动,不仅意味着“双百方针”所曾允诺的“自由”的结束,而且,它更意味着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的空间进一步逼窄,意味着左翼内部的更加激进的文艺指导思想开始取得更加稳固的地位,并且在今后的文艺实践中,开始以更加急迫的姿态来进行其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激进实践。

四、文艺大跃进与“两结合”创作方法

(一)文艺大跃进。1958年大跃进——文艺大跃进

1.1958年民歌受到国家领导人关注,收集民歌成了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政治任务”。2.大跃进民歌(1)主题上,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美好生活,歌颂“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2)艺术手段,想象和夸张。

3.大跃进民歌运动影响当时整个文坛。要求“文艺放出卫星来”。文艺大跃进开展,表现(1)对文学作品产量高度重视和追求(2)对作者数量的高度重视和迅速培养。

4.文艺大跃进与“反右”的关系,填补反右派运动给文坛留下的荒芜空间,且高速人们,反右后文艺园地并未萧条,而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5.成果(1)明确了诗歌发展道路,新民歌,否定“五四”以来的心事,批判文学的欧化道路(2)产生了“两结合创作方法” 关于“两结合”

1.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2.“两结合”强调其中的“革命浪漫主义”,主要功能之一是为原理生活真实的创作提理论支撑。政治权威要求文艺大唱赞歌,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则要求文学忠实现实,并对现实持怀疑和批判态度。

3.这与苏联的文艺思想一致,叫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日丹诺夫要求文学表现英雄、理想和未来。

4.“两结合”前,中国文坛倡导的正是这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实质上,“两结合”与此并无不同。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的而非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取代,明确传达了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开启了中国争取独立的文化身份以及建立中国独立的文学时代的开始。

5.大跃进的悲剧为这种新的创作方法提供条件,大跃进诗歌为这种理论提供了范本,因此催生了“两结合”创作方法。

5.“两结合”为文学回避矛盾、粉饰生活,拔高人物、神话英雄提高了依据,也为文学配合政治需要而虚构生活开了方便之门。

五、文艺政策的调整(1960——1962)

(一)背景

1957-1959:政治上的反右,经济上的“大跃进”运动,严重破坏刚刚恢复起来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加之国际形势变化,中苏关系恶化;自然灾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为克服困难,纠正错误,必须调整政策,1960年冬季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相应地,文学领域的政策调整也开始进行。

(二)表现

1、对文艺知道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进行纠正。

2、围绕某些具体问题,或在报上公开讨论,或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新侨会议:1961年6月,中宣部北京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

广州会议:1962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广州,召开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大连会议:1962.8,中国作协“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大连会议)

邵荃麟:第一,现实主义是创作的基础,不同于“两结合”。通过强调现实主义来克服前一时期对“浪漫主义”的片面鼓吹。

第二,要敢于正视生活中的矛盾,写出矛盾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写好中间状态的人物。第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作家应当深入生活,独立思考。

六、“左倾”思潮的升级 对小说《刘志丹》的批判

对《李慧娘》及《有鬼无害论》的批判 对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围剿

第二节 文革十年的文学思潮 

一、文学激进思潮与《纪要》

 “纪要”所表达的,是本世纪以来就存在的,主张经过不断选择、决裂,以走向理想形态的“一体化”的激进文化思潮。这种思潮的“当代形态”的特征,一是提出有关“革命”,也有关文学的更纯粹的尺度,一是选择上的政治权力的强制性。

《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根本任务论: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主题先行论: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二、“文革文学”的特征 “文革”期间的文学,存在着不同的两个部分。一是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作品,另一是秘密或半秘密状态写作、传播的作品。

“文革文学”重要特征:政治的直接“美学化”;文学写作“思维过程”的公式:个别(众多的)——一般——典型;象征方法的广泛运用;“典型化”的方法。重新构造“经典”——八个样板戏

文艺生产完全纳入政治体制中,样板戏表现为政治乌托邦想象虞大众艺术形式的结合

第二章

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一、农村题材小说创作

(一)农村题材小说的兴盛和演进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深厚传统:

鲁迅:以俯视的目光,冷静描摹农村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落后的生存状态

30年代左翼作家:打破沉闷,农民由自发反抗走向自觉斗争,如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 沈从文:以恣情笔调,怀旧心态,记叙记忆中温馨、神秘的故乡山水人物 《边城》、《萧萧》

赵树理:实行了民主改革的根据地农民生活和解放后的生活,追踪社会现实,紧跟时代步伐,迅捷反映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

新中国成立,秉承40年代解放区文学特色,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小说中也呈现出从发端到高潮的运动轨迹。

50年代初,李凖《不能走那条路》,率先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955年,赵树理《三里湾》,我国第一部以农业合作化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尚缺乏激烈的矛盾冲突。

后周立波《山乡巨变》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正面人物和阶级敌人的斗争初露端倪。

柳青《创业史》在这方面有了更明显的加强。作品中人物阶级阵线分明,两种思想、两条道路、两个阶级的斗争从广阔而丰富的农村生活画面中凸显出来,成为情节进展的主要推动,以往农村题材小说中大量鲜活生动的¡°日常生活情景¡±受到严肃、紧张的¡°政治斗争情景¡±的挤压。

(二)赵树理的小说

1、概况

(1)1943年开始创作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被誉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其影响和文学地位由此确立下来。(2)1947年,形成了¡°赵树理方向¡±的提法:其一,要求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积极为政治服务,主要体现在其¡°问题小说¡±中。其二,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道路,具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

(3)赵树理的¡°问题小说¡±:问题小说始于五四,赵树理的着眼点多是指出具体中国中的路线方针问题、政策问题、工作方法问题、干部作风问题等,与五四着重批判国民性有所不同。在《小二黑结婚》中初见端倪,自从《李有才板话》渐趋自觉。这个创作路子一直延续到新中国。

2、代表作品《三里湾》 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

内容:围绕三里湾农业合作社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等工作,具体描写了三里湾四个不同的家庭——合作化带头人、支书王金生家,热衷于个人发家的村庄范登高家,富裕中农马多寿家,党员袁天成家的矛盾与变化,深刻揭示了农业合作社这场社会变革的意义、作用发展趋势以及这场变革对于农村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的影响。人物形象分析:小说塑造最成功的是落后人物

范登高是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期间起过积极作用,到社会主义时期,一心走私有化道路,却又常以维护党的利益的面目出现。坚持走个人发家的道路,拒不入社;

富裕中农马多寿,外号糊涂涂,政治上保守糊涂,但为自己谋利益时却十分精明能干。马家小院犹如一个封闭落后的“王国”,马多寿的老伴“常有理”蛮横无理,虐待儿媳菊英、管制儿子有翼,虚伪圆滑,老于世故;大儿子铁算盘极端自私,不管干什么都要算一算,对自己有益就干,无益就走开。

袁天成是一个脚踏在两条船上的人,在外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家接受老婆的领导。老婆“能不够”是一个逞能自私而又愚昧无知的泼妇,是小说里落后妇女形象写得最成功的一个,村里人评价她“骂死公公缠死婆,拉着丈夫跳大河”。

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王金生,是解放初期广大农村优秀干部的典型。既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我牺牲精神,又有精明与细致的工作作风。

立志钻研技术的王玉生、热情正直机智幽默的王满喜、克服缺点不断成长的知识青年范灵芝和马有翼等。

《三里湾》具有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和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

(1)情节结构,故事性强,结构严密紧凑、情节连贯,曲折有致、引人入胜。结构上采用评书和中国传统小说的手法。

(2)人物塑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行动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同时善于以“绰号”来突出人物个性。

(3)语言,口语化,大众化,注重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 小说《登记》是赵树理建国后的第一个短篇小说。

 表面上看是为宣传婚姻法而写,通过叙写母女两代人在爱情、婚姻上相似而又不同的境遇以达到歌颂的目的。

 在歌颂的基调下再次提到解放区作品中经常提到的封建主义残余和新政权中的官僚主义问题。

 小说《锻炼锻炼》(1958年)

 创作背景:1958年农村“大跃进”运动,文艺界“两结合”,批判“修正主义文艺思想”运动。赵树理是一个自觉的农民代言人,对“大跃进”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可能没有反应。1959年写了《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赵树理因这篇文章受批判——1962年大连会议,赵树理发言,说“60年简直是天聋地哑”。

 虽不被允许写,但依然曲折反映了当时的真实情况。

1.批评老主任。老主任和杨小四处事方式的对比。(赵树理的创作动机)

小说所描写的真实现实生活场景的意义大于作家所申明的主观意图。通过如何描写杨小四的“锻炼锻炼”可以看出。三个冲突:

(1)杨小四用大字报形式批判社员;

(2)杨小四把拾**改为集体摘花,社员出工变成了强制性劳动;(3)把小腿疼的单独拾花变成偷花,干部诱骗群众犯罪。2.农民的消极怠工和自私自利。“小腿疼”“吃不饱”。3.干部粗暴专横欺侮农民。

3、赵树理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创作

A对落后农民的描写,既看到了他们的弱点,又认识到他们的进步性,同时没有把自己的先进人物写成“高、大、全”式的英雄,而是伟大与平凡的统一,这就是现实主义态度。B赵树理创作不回避矛盾,掩饰困难,他敢于正视现实,直面人生,如实描写阴暗面。C还表现在反映生活的严格的、准确的时空性上,即他的故事时间地点都有明确的规定性,不可任意挪动搬迁,故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2)他努力探索文学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使他的作品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特点:

A小说结构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完全从传统小说、评书结构方法演化而来,努力保持故事情节的连贯性(按照故事发展的时序来叙述故事)和完整性(故事有头有尾),喜用¡°扣子¡±(故事中多种矛盾的组结点,或诸多事件的聚焦点)来增强情节的曲折性,引人入胜,如《登记》中的的¡°罗汉钱¡±,《三里湾》中的¡°刀把地¡±。

B塑造人物主要方法是在说故事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语言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白描手法。C语言具有特殊风格,十分重视具有地方特色的大众口头语的运用。

¡°我一开始写小说就是要它成为能说的¡±,¡°我写作用的语言,自然的多一点,加工的少一点。加工在什么地方呢?加工在更合乎¡®说¡¯这上头。¡±(戴光中:《赵树理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p223-244)

有个农村交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小飞蛾¡±。¡°小飞蛾¡±生了个女儿叫艾艾,算到1950年阴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虚岁二十,周岁十九。庄上有个青年交小晚,正和艾艾搞恋爱。故事就出在他们两个人身上。(《登记》)

大众口头语特点一是造成听话人的在场感。如《登记》开篇

诸位朋友们:今天让我来说个新故事。这个故事题目叫《登记》。

特点二是简洁、上口,合乎自然语流,一般来说多用短语、短句,限制使用多重的修饰语。如《登记》写一个武旦

一出场,抬手动脚都有戏,眉毛眼睛都会说话。唱《金山寺》,她装的白娘娘,拍哦来白罗裙满台跑。

语言的使用上,注重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既避免采用文人书面语,也淘汰掉生僻的土语,吸收通俗晓畅的方言、口语进入作品,如¡°死受¡±¡°相跟¡±¡°团弄¡±等,这类语言同山西的民情风俗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赵树理别具一格的自然、亲切、幽默、质朴的语言风格。

三、柳青的《创业史》

一、关于柳青:是在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作家。青少年即参加革命活动,1938年到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做文化工作。1947年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51年完成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1952年到长安县黄埔村安家落户,创作散文特写集《黄埔村三年》,1958年中篇《恨透铁》,1960年长篇小说《创业史》。

他是把《创业史》作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来创作的。全书拟分四部,1959年发表了第一部,后因¡°文革¡±而终止了创作,1977年又发表了第二部的上卷,作家终未能完成创作的宏愿而辞世。

二、《创业史》

(一)主题

柳青说:¡°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

第一部主要反映陕西关中平原由互助组发展到农业合作社建立的过程。紧紧抓住¡°创业¡±这一主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五种农民的创业史:

(二)人物形象

梁生宝:处于核心位置。¡°社会主义新农民形象¡±。在他身上,表现了既积极工作、克己奉公,又朴实憨厚的优秀品质,是一个成长中的实干家形象。口头禅¡°有党的领导,我慌啥?¡±表现了他的淳朴,写出了他的木讷。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他思想性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创业者的本质所在。小说就仅仅围绕这一性格核心,对人物进行了多侧面的刻画。有理想化的色彩。总之,这是一个完全摆脱了小生产私有观念羁绊的新人形象、英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美学观念。

梁三老汉:是小说塑造最为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典型。

旧社会创业失败(精神和心理及性格留下了创伤:本来很刚强,但失败使他认命了。不仅外表变了,而且性格变了,变得特别胆小怕事,成了一个屈辱的农民形象。)

解放后分了土地,重新唤起了他创业的热情: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但儿子梁生宝合作化道路与他小农梦想相左,他便反对集体事业(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及顽固倔强的性格)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ª¡ª最后支持。(写其转变把握了现实生活的逻辑和人物性格变化的分寸感。)

郭世富:富裕中农,¡°他是蛤蟆滩最令人难琢磨的一个人¡±。

其人生理想是做一个¡°五世同堂的家长¡±,¡°孔夫子和朱夫子两位老人的忠实后代¡±。为此,他¡°这辈子三慢一快:走路慢慢,说话慢慢,思量慢慢,做活快快。¡±他¡°决心面善一辈子,做¡®天公地道¡¯的事情,和气生财,大道生财¡±;

另一方面,又是一个¡°不识字的经济专家¡±,精于心算,也精于在买卖中做手脚。有心与共产党较量,又时时提醒自己¡°一辈子也不张狂¡±,¡°寸步要当心¡±。

他¡°是老三老汉顶羡慕的人¡± 中国农民的另一种典型:外善内奸。姚世杰:富农。其人生信条:¡°好汉厉害,不在脸上,在心里头。¡±他能干,心狠,手辣。一方面他喜听借债人诉苦,另一方面¡°在热心帮助困难户度春荒¡±的幌子下干着纠集力量与共产党较量的勾当(如让王二直杠、梁大老汉加入他,挑拨白战魁找郭锁合买牲口,以此逐渐瓦解梁生宝的互助组等)。同时灵魂阴险、肮脏,如奸污妻侄女素芳并唆使她嫁祸于梁生宝。

郭振山:¡°蛤蟆滩第一个要紧人¡±。从土改积极分子蜕变为既得利益保护者。他曾是¡°被剥削者的领袖¡±,积极斗争地主。但在成为富人以后,对互助组运动产生了抵触情绪。他有自己的发家计划,决心¡°按人口平均,土地面积赶上郭世富¡±,但¡°绝不使自己的家业接近仇人姚世杰,这与他的¡®政治性儿¡¯水火不容。¡±一面对上级号召敷衍,一面又嫉妒梁生宝的积极,对他冷嘲热讽。

(三)艺术成就

1、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

2、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不同性格。(不同人物之间,同意人物的前后变化)

(四)对小说的评论

60年代初,讨论集中在梁生宝、梁三老汉的形象塑造哪个典型性更强一些? 姚文元肯定了梁生宝,认为从梁生宝身上,看到了¡°中国农民的历史道路¡±,¡°我们可以从分析人物性格的历史中,分析时代、分析环境,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观点,指出作品的教育意义或者有何局限性。

邵荃麟和严家炎肯定梁三老汉更多一些。

邵荃麟1960.12《文艺报》:“《创业史》中梁三老汉比梁生宝写得好,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但很少人去分析梁三老汉这个人物,因此,对这部作品分析不够深。仅仅用两条路线斗争和新人物来分析描写农村的作品是不够的。”

严家炎与邵荃麟不谋而合。从中国农民的精神传统考虑,认为作品真实传达了普通农民在变革时期的矛盾、犹疑甚至对变革的自发反对。梁三老汉在艺术上的丰满以及他对中国传统农民在精神上的联系,是小说取得的最大成就。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变化,对《创业史》的不同看法变得更加直接对立:是梁生宝的道路正确,还是¡°蛤蟆滩三大能人¡±的道路正确?对梁生宝和《创业史》的否定评价也就从根本上产生了。

无论是过去有人把《创业史》当作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还是今天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左¡±的政策倾向,这两种评价其评价尺度都是一样的,即政治文学观念。所不同的是他们用了不同的政策做标准。

(五)局限

1.梁生宝的形象不如梁三老汉生动。梁生宝的少言寡语、朴实木讷虽真实可信,却毕竟显得单薄;作家写梁生宝与徐改霞的恋爱关系,也明显给人以沉闷之感。

2.夸大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简单化地用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配置人物。处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矛盾冲突时,把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般贫苦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一概当作资本主义倾向加以批;对富裕中农的描写,过分强调他们自私、落后的一面;对富农的描写,在批判的同时忽视了他们可能改造的另一面。

3.当历史证明了梁

三、郭世富的价值其实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农民的价值观,证明了合作化运动存在激进的偏颇时,作家依照当时的阶级理论来设计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褒贬人物的价值观念,就显得比较简单肤浅了.(梁生宝是个悲剧英雄,有其道理,但其合理性在¡°今天¡±,即换了一套新的叙事话语来讲我们的故事)第二节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

(一)题材内涵

1.当代文学史上,革命历史题材是个崭新而又为人熟知的题材领域。

2.革命历史题材因其所具有的革命内涵而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历史题材严格区别开来。它指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具体说,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参与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构成了革命历史小说叙述的主要对象。

3.解放区文学中,出现一个高潮。如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刘白羽的短篇小说集《战火纷飞》等。这些作品是那一时期的¡°当代生活¡±,即¡°现实¡±与¡°历史¡±还没有拉开距离,因此作品中几乎没有历史背景的交代,而是直接展示¡°当下情境¡±。但随着革命战争年代的即将结束和新的时代的开始,当年关于革命斗争的现实叙述,逐渐具有了¡°历史¡±的意味,而这一历史意味不光指¡°历史的真实¡±,更强

将要不但写出指战员的勇敢,而且要写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战术思想,要写出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如何在人民军队中贯彻,这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历史的最有价值的艺术的记载。(周扬《 新的人民的文艺》《 周扬文集》 第1 卷第529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可见,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一开始就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有着较明确的规范,并由此同“历史小说”严格区分。

(二)这一题材的意义

它描写出了一幅真正动人的人民革命战争的图画,成功地写出了人民如何战胜了敌人的生动的历史中一页。对于这样的作品,它的鼓舞力量就完全可以说明作品的实质、精神和成就。¡±(冯雪峰《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文艺报》1954年第14期)

这话概括了革命历史小说承担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思想教育功能。

从意识形态方面说,它讲述革命之所以发生的必然性,人民由挫折、失败走向胜利的规律性,以及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推翻一切反动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合理性。

情节模式:从灾难或失败开始,而以胜利告终。以艰巨的任务的完成、重大斗争的胜利,把¡°昨天¡±和¡°今天¡±连接在一起,把革命传统融入现实生活之中,构成历史的完整叙述,以加强胜利者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鼓舞后来者以革命前辈为榜样,继续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这种革命的鼓舞和教育作用最为重要,为了实现教育功能,革命历史小说高扬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卓绝中的乐观主义、生死考验面前的坚贞不屈,构成了小说中常见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性格核心。

(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良好的发展条件

1.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为创作提供了素材;

2.许多作家亲身经历了这些伟大斗争,为英雄立传的激情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把笔触伸向那些可歌可泣的业绩;

3.建国前在战争倥偬的岁月里作家没有足够的经历来从容进行艺术构思,建国后和平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有力条件。

(四)基本特点

1.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上,追求民族化。吸收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来构筑长篇,对于其传奇性的挖掘等。

2.追求史诗性。其具体内涵:历史真实、革命主题、英雄人物、崇高精神、庄重风格和作品宏大的规模。《保卫延安》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早被誉为史诗的长篇小说。之后,¡°史诗¡±成为对一部长篇小说的最高评价,¡°史诗性¡±成为作家创作长篇小说时普遍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因此而催生了大量多卷本小说问世,从而把长篇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写法上运用现实主义方法,追求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二、梁斌的《红旗谱》

(一)关于梁斌

(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省蠡县人。20年代后期读中学时,开始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抗战期间和40年代后期,在冀中主要从事文化宣传和地方政权工作。解放后在河北文联主要从事文艺领导和专业创作。主要作品除《红旗谱》(1957)、《播火计》(1962)、《烽烟图》(1983)三部连续性长篇小说外,还有反应土地改革斗争的长篇小说《翻身纪事》。第一部《红旗谱》成就最高,被誉为描写农民运动的壮丽史诗。

(二)《红旗谱》

1.内容: 是一部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长篇小说。作品主要通过冀中平原锁井镇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描写,对中国北方农村和城市的阶级斗争及革命运动作了历史性的概括。

2.主题:作品通过三代农民的苦难史、斗争史和革命史,概括了这个农民从自发反抗到自觉斗争的历史转折,展现了大革命到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图景。表现了农民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觉醒、成长的历史和他们在民主革命斗争中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也完成了以阶级矛盾为主线,以农民为主要同盟军的中国民主革命史的文学建构。

2.人物形象

朱老忠是小说向当代文学贡献的一个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农民革命英雄的艺术典型。开篇所写父辈的斗争,采用虎子(少年朱老忠)的视角,从而赋予朱老忠以传统的反抗性格,揭示出他是在农民斗争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他的血脉中翻滚着父辈刚毅不屈的反抗精神,他的身世中怀有着对地主阶级的血海深仇。这构成朱老忠走向革命的基础。

他走京下卫,闯关东的人生经历又历练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坦荡的胸怀、过人的胆识,使他超越了一般的农民,具备了农民英雄的性格气质。

他¡°扑摸¡±到共产党接受了党的教育后,个人的复仇决心,便上升为阶级的革命觉悟了。第一部,还只是铺垫,到了第二三部,其性格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展示。作者出于对革命农民的衷心赞美,认为:¡°对于这个农民英雄典型的塑造,应该越完美越好,越理想越好!¡±因此,小说写他不仅具备农民英雄的性格,而且作为朋友,讲信义;作为同志,守纪律;作为长辈,是知心的长辈;作为父亲,和蔼可亲;作为丈夫,与妻子也是¡°搭了十几二十年的伙计,没拌过嘴,没吵过架¡±。显然,过于完美化理想化。

严志和:作者说¡°我是把他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来写的。¡±勤劳、善良、朴实、软弱的农民。在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日子里,虽然充满了对冯老兰的刻骨仇恨,但在他要求翻身过好日子的愿望中,却包含着惧怕生活的风雨和颠簸。江涛既运涛后被捕入狱时,他极度悲观失望,对他思想上那种农民式的软弱和动摇作了较深刻的剖析。但其性格中,革命性、反抗性还是更本质的方面。¡°打倒冯老兰¡­¡­多深的泥水咱也得过。¡±

其他农民形象,如串联穷人与冯老兰对簿公堂的朱老明、一心盘算发家致富的朱老星、庄稼活和木匠活的好把式伍老拔、封建礼教观念浓厚的老驴头等,与朱老忠理想化的英雄形象构成互补,才使《红旗谱》对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和革命历程反映得更加真实与浑厚。3.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想完成一部具有民族气魄的小说。¡±(梁斌)(1)语言,冀中平原的民众语言

(2)民俗。梁斌说:¡°地方色彩浓厚,就会透露民族特色。为了加强地方色彩,我特别注意一个地方的民俗。我认为民俗是最能透露广大人民的历史生活的。¡±(《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6)如¡°脯红鸟事件¡±,写朱老忠返乡后所形成的朱、严两家与冯老兰第一次试探性冲突,就是通过河北民间玩鸟风俗举重若轻地表现出来的。运涛一生下来,老奶奶在窗前挂了块红布;出席把芝麻秸撒在地上¡°踩岁¡±,把香插在门环上,灶台上等象征吉利等等。

(3)结构布局上,作者以新式小说改造旧式章回小说的方法,采用相对集中的短章节结构手法,每章六七千字,故事完整连贯,又相对独立。整部作品波澜起伏,跌宕有致。(4)刻画人物的方法,作者较少运用抽象的叙述、静态描写和心理刻画,而主要采用古典小说常见的通过人物的行动,特别是通过人物的对话,以粗线条勾勒人物的性格。(5)人物性格方面。作者对朱老忠的刻画,着重在吸收丰厚民族心理积淀的基础上,去挖掘人物性格的内涵特质,并吸收了中国古典小说刻画人物的长处。(p26,反抗性、侠义性、坚韧性)¡°他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感,有点像鲁智深;他的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硬骨头,有点像李逵;他的勇猛向上、正直无私的气概,有点像武松;他的有胆有识、深谋远虑的能耐,又有点像李秀成。¡±(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ª¡ª略谈建国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19)民族性格最突出的表现,则是他的豪爽仗义。其在心底历史条件下,又被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所滋润而焕发出时代色泽,从而使这一形象成为¡°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

 思考题

 1.结合小说分析朱老忠这个人物的形象。

 2.结合文学理论相关知识,谈一下为什么以《红旗谱》为代表的革命战争题材小说追求“史诗化”。杨沫的《青春之歌》

(一)作者简介:

青春三部曲: 《青春之歌》、《芳菲之歌》、《英华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成功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

三、几种叙事层次

(一)最基本的层面是非常传统的¡°才子佳人加英雄美人”的叙事;

(二)比较接近写作者自身经验的是一个女性自我的个人生活叙事,或者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小布尔乔亚的叙事¡±;

(三)一个从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女性叙事¡±中脱胎的革命女性故事;

(四)一个常态的人性叙事;

(五)作者最终试图要达到的,是所谓的¡°革命叙事¡±,是在小说问世的年代惟一具有合法性的叙事规则,是过去读者解读这部小说的惟一角度

与其“革命文本”最接近的叙事原型是是其“小布尔乔亚的叙事”。

究其实,林道静实际不过是一个略显狂热的“小资产阶级”女性,正像杨沫所说的,“是一个充满小资产阶级感情的知识分子”(杨沫:《青春之歌·再版后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版。)如果这里的“阶级定性”不具有什么政治动机和偏见的话,我愿意借用这种说法——用现今时髦的省略用语,可以简称为“小资”。如果我们剥去她身上的革命油彩,就会发现她不过是一个天生的“不安分”的女性而已。作者杨沫刻意在她的“出身”上作文章,两种身份,政治上的优越感和小资的虚荣心。

从林道静的生活经历看,是一个十足的“小资”故事,“革命”只是一层附着其上的薄薄的油彩。

——她不喜继母给他安排的嫁给权贵胡局长的出路,而是有一个事先形成的按照表兄张文清自由恋爱的生活而制定好的模式,所以她就“出走”北戴河找表兄去了;——当在北戴河意外地寻表兄不遇,险遭小人暗算时,她又失望之极,欲投海自杀,就在这时遇到了 “新青年”余永泽。林道静暂处“弱势”,余永泽的“知识优势”、浪漫此时他们之间互相的印象是:在林道静的眼里,余是“啊!多情的骑士,有才学的青年”,在余永泽的眼里,林是“含羞草一样的美妙少女,得到她该是多么幸福啊”

——就在余永泽刚刚离开北戴河之后,林道静就又爱上了另一个更优秀的青年卢嘉川。与余相比,卢才是真正的“骑士”,除了同样是北大学生,而且人才出众,也更加具有冒险精神,他正在为唤起民众宣传抗日而到处演讲,林道静与他第一次相见实际就已坠入了情网,在那一刹,她就已经大大地懊悔了。为改变命运寻找机会。

——林道静借口杨庄的险恶,也来到北京,她先是和余永泽大胆地“同居”,很快她又与同在北大读书的卢嘉川联系上。林道静与卢嘉川的关系,实际已接近一种“婚外恋”,余永泽当然就要反对,反对则必然会在他和她之间产生更大的裂痕,最后不可避免地就是分道扬镳了;然而,为了继续推进小说的情节发展,杨沫又设置了曲折,即卢嘉川的被捕,并且把他被捕的责任加在余永泽的头上,这样既可以使他代本来应受谴责的林道静“受过”,又可以使小说的情节得以继续向前。

——但这个“缓冲”式的波折,并没有掩盖住林道静“小资”式的不专一的感情方式,她在实际上还未获知卢嘉川牺牲的消息时,就已经急不可待地投入到了江华的怀抱。

作者硬是要并不高明地把这个小布尔乔亚的叙事改成了革命叙事。这个掩饰的过程简直可以说是破绽百出。杨沫何以会如此“辛苦”地费尽心机?

答案很简单:因为“小资叙事”不具有现实的合法性,必须经过修饰和伪装之后才能出现。

小说始终贯穿着一个与显性的革命话语相对应的潜在的情爱话语。在禁欲时代,情爱话语不具备独立存在的合法性,它必须经过作者的改装,并与政治话语进行整合,才能出现。表现为两方面:

1林道静被压抑的性爱本是她爱上卢嘉川的原动力,但在作品中却被有意表述为对革命的渴望导致了对革命者的敬佩。(梦)2.林道静所经历的三维最重要的男性,分别被作者书写为三个明显的政治符号,同时也具有潜在的爱情身份: 余永泽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关心民族危亡、只会钻故纸堆的革命的绊脚石;作为身体拯救者的浪漫骑士;

卢嘉川是充满睿智与激情的理想主义的共产党人形象;作为灵魂拯救者的理想爱人; 江华是具有现实精神的坚定勇敢的共产党员。作为理想拯救者的现实爱人。这样,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爱情故事就是其革命的三段里程碑: 与余永泽:是一个五四革命故事 ¡ª¡ª¡°娜拉出走¡±,追求爱情自由反对包办婚姻。出走很快陷入困境,这也预示了林道静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必须做出新的抉择。但在《青春之歌》中,林道静没有因此按照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设想的马上走向革命,而是遭逢了爱情,落入了英雄救美的俗套,开始了其总是被男人拯救的历程。同时,小说为其安排了双重血统:生父为官僚地主阶级,生母为农民阶级。前者为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艰难性埋下了伏笔,后者为其革命性转变提供了基本动力和根源说明

。除此之外对余永泽的塑造,也为后边两人决裂做了铺垫。

与卢嘉川:挣脱¡°夫的牢笼¡±,过一种独立的生活,做一个社会上的自由人,革命者。卢嘉川恰在此时出现,其高大挺秀的身材和聪明英俊的大眼睛,其革命热情深深的吸引了她。在卢嘉川的映照之下,余永泽作为知识分子的庸俗、卑微更加凸显出来。卢嘉川理解鼓励她,同时也批评了她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其引导性精神世界宽广走向革命,于是林道静对卢嘉川的情感依恋被视为理所当然。

与江华:江华既卢嘉川被捕后接续了对林道静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并且接受了江华爱情的表白。这个坚强的,她久已敬仰的同志,就将要变成她的爱人吗?而她所深深爱着的,几年来时常萦绕梦怀的人,可又不是他呀。可是,她不再犹豫。真的,像江华这样的布尔什维克同志是值得她深深热爱的,她有什么理由拒绝这个早已深爱自己的人呢?

林道静并非由于爱江华而接受他的爱情表白,她爱的是另一个人,但在她新的性爱伦理观念中,她又必须接受江华爱情表白,因为他是布尔什维克同志,是政治的同盟军,他代表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的行为,而是整体的方向性的道路选择。

林道静以主体性的逐渐消减为代价完成了其革命思想的转变。从这种意义上说林道静成为了一个无性别的人物,她只是一个革命思想主义者,甚至是一个道德理想主义者,为革命这一联系,她将自我的一切牺牲掉,包括自我的爱情。至此,江华的出现最终将林道静引入革命的瀚海中,实现了最终的脱胎换骨¡ª¡ª新型革命主体的转型,而且还使她完成了青春的流浪,他们结合了,符合意识形态宣扬的爱情方式¡ª¡ª志同道合。

这也是小说的成功之处,作者将自我的人生经历,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织入到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如何由小资产阶级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宏大叙事之中。其织入方式主要是将最具个人化特质的爱情叙事与政治叙事进行了巧妙的缝合,使知识女性的爱情经历与革命知识分子的成长历程统一起来,其爱情的选择的过程演绎成了其逐步走向革命道路的过程。也可见杨沫首先扮演的还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角色,其次才是女性。

但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改造,是通过林道静不断进行的爱情选择来完成的,这就使得主人公对革命的追求夹杂了过多的私人情感因素,似乎是受到¡°性爱¡±的吸引,而不是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感召才走上革命道路。这种¡°不纯¡±的革命叙事暗藏了日后被迫修改的玄机。“英雄美人”打败了“才子佳人”

1.从最基本的小说叙事结构与效果上看《青春之歌》无疑是一部有吸引力和可读性的小说。原因何在? 因为它在革命政治的叙事外衣下,依然“无意识”地借助了中国传统小说叙事中“才子佳人”和“英雄美人”两种古老的模式。

2.林道静与余永泽之间的爱情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旧套路——“才子佳人”。

3.“英雄”置换“才子”:一是卢的气质更适合林道静;

二、余永泽所沉浸的,乃是一种个人化和书斋式的生活方式,而林道静却喜欢“战斗的”和“火热的生活”,卢嘉川正好可以满足她这一点;第三、一个很隐蔽的然而也许是很重要的原因是,卢与余相比更“英俊和健壮”, 是林道静想象中的真正的“白马王子”;第四,林道静与卢嘉川之间的接触还充满了“出轨的情人”之类似“偷情”的快乐;

更为重要的是,“才子佳人”这一模型在当代的局限性,即它不容易转变改装为一个革命叙事;而“英雄美人”则可以十分便捷地就完成这种改装。

四、出版与修改:

它是一部具有¡°自叙传¡±色彩的长篇小说。作家说过:¡°英雄们的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惊人事迹,加上我个人的一些生活感受、生活经历,这几个方面凑在一起,便成了《青春之歌》的创作素材¡±。(杨沫《谈<青春之歌>里的人物和创作过程》,《文学青年》1959.1)又说,¡°林道静不是我自己,但是有我个人的生活在内¡±。(《什么力量鼓舞我写<青春之歌>》,《中国青年报》1958.5.3)

塑造林道静是是¡°按照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按照像她这样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女性在当时走向革命后必然会有的发展变化过程来描写的。而不是按照一个成熟了的共产党员的标准,设想她应有多少有点,不该有什么缺点,她入党后就必然高大无比、完美无缺等等框框来写的¡±。(《谈谈林道静的形象》,出版第二年开始,对《青春之歌》的批判和讨论持续了三个多月,《中国青年》和《文艺报》(最典型的是郭开的评价)对它的批评集中在三个方面:(1)对林道静的塑造存在¡°严重问题¡±¡°作者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做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2)没有写出林道静和工农的结合(3)¡°没有认真地实际地描写知识分子改造的过程¡±。

杨沫很快就对其进行了修改。删除了林道静在成为革命者后还流露出小资产阶级情感,¡°变动最大的,是增加了林道静在农村的七章和北大学生运动的三章。而这些变动的基本意图是围绕林道静这个主要人物,要使她的成长感觉合情合理、脉络清楚,要使她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发展过程更加令人信服,更有坚定的基础。¡±(《青春之歌》p613,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五、隐含的女性叙事

(一)“一女三男”的叙事模式;

(二)小资叙事:对革命女性林道静作为欲望主体的身体欲求进行了曲折的表达。

作品中间有一个矛盾:即一方面作者要写一个居于中心地位的女性的主人公的经历,其中的所有男性人物都是她的¡°配角¡±;另一方面她又要写一个革命者的故事,而革命的叙事往往是带有暴力色彩的,英雄主义、战争和权力,这本都是十分典型的¡°男权主义¡±叙事。这样杨沫需要在其中进行调和,并注定要牺牲其中一些女性化的东西。(1.林由¡°精神核心¡±降为¡°结构核心¡±;2.作为小布尔乔亚和女性的话语方式由强势变为弱势,必须被抛弃。由女人变成了没有性别的人,)

但作者仍然将¡°被强迫¡±的不满隐含在了小说的叙事里。表现为林道静对卢嘉川和江华爱情的不同态度:感性的自愿¡ª¡ª理性的别无选择。

思考题:

六、毛时代的性别话语:

革命中心叙事之所以与女性的边缘书写发生矛盾,是由中国当时的现实语境所决定的。建国以后,主流话语在女性身上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方面是大肆宣扬男女两性在政治上的地位平等,在经济上的同工同酬;另一方面是对女性性别特征、情感生活的极度贬抑。女性政治地位的极大提高,使女作家从历史叙事的边缘跃为革命话语的讲述中心,她们以社会代言人的身份出现。而对女性性情的贬抑使女性意识无法在文本中得到合理的表现。这样她们的文本中,¡°女性意识作为一种单独的社会意识被¡®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所替代,从而销声匿迹,在此妇女解放的种种困惑为阶级解放的现实所遮蔽。¡±(P44 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ª¡ª¡ª文化中男权意识的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5.)

妇女能顶半边天,改变了过去只能依附于家长和丈夫,女性主体内涵只能由家庭角色和她的性功能来界定的历史,重新确立了女性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女人和男人占有了同等的位置。然而,在弥合男女差别时,却走向另一极端,即女性要改造成为¡°阳性¡±,才能进入男性主宰的空间。在这样的性别话语影响下的女性文学,必然进一步加强着这一性别意识形态的稳固性和合法性,于是关于性别、个人、知识分子以及情感和欲望的表述,必须整合进国家、集体、阶级、社会这些更为轰动的视野和范围之内。

如作品《小丫扛大旗》《三走严庄》《红豆》等。

六、孙犁的小说创作

(一)关于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1937年参加革命,在冀中和晋察冀边区从事文化教育、报刊书籍的编辑工作。1939年发表散文、短篇小说和诗歌等作品,1944-1945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担任教学工作。等作品。解放后长期在《天津日报》工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芦花荡》《荷花淀》(抗战胜利前)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解放战争)(1951-1963),中篇小说《村歌》(1949,抗日战争)《铁木前传》(1956,农业合作化运动)等。

(二)小说《铁木前传》

1.内容:以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但书写的不是农业合作化本身,而是写随着新的生产关系的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小说中的一对老朋友¡ª¡ª木匠黎老东、铁匠付老钢在要求农民解放的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由穷变富,由小农经济向互助合作化过渡的两种经济制度的衔接处,却分道扬镳了。

同时,铁匠的女儿九儿和木匠的儿子六儿之间的分歧是小说的又一重要内容。

2.创作动因和主题

°它的起因,好像是因为一种理想。¡­¡­这就是,进程以后,人和人关系,因为地位,或者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因为这种思想,使我想到了朋友,因为朋友,使我想到了铁匠和木匠,因为二将使我回忆了童年,这就是《铁木前传》的开始¡±(《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鸭绿江》1979.12)于是在作品开头和结尾都专列章节以点明童年回忆的题旨,把一个有关¡°阶级分化¡±的社会学主题,引导到相濡以沫的友情眷顾上,以弥补现实中人情融融的匮乏。

3.人物:

小满儿: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她年轻漂亮,聪明能干,内心渴望新生活;同时她因追求自由恋爱不成而自暴自弃、游手好闲、生活放荡。但作家对她的后一点不是简单地鄙夷和批判,而是写出了这是由于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忘不掉以前生活的遭遇而痛苦不堪的表现,由此见出了其性格的复杂性:她的放荡既有填补空虚的一面,也有反抗社会的一面;她的泼辣既有蛮横无理的一面,也有自我保护的一面;她对六儿的诱惑既有满足虚荣的一面,也有内心痛苦的一面;她对新人新事既有过来人的不屑,又有青春少女的渴求。总之她事一个新旧生活争夺的人物,她的言行是她扭曲灵魂的外在表现。她的矛盾性和摇摆性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时代风云在妇女心灵深处卷起的涟漪或波澜。

(三)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荷花淀》等)

共同特点:在叙述抗日战争时代风云的小说中,正面叙述的往往不是炮火硝烟、刀光剑影,而更多的是战争背景下抗日军民和社会各阶层认识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理和情感变化等。他的着眼点始终放在民间的乡土中国如何对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做出自己的回应,他的艺术处理方式不是将革命斗争史诗化,戏剧化,而是将其日常化、田园诗化,所以出现在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他的这类作品被凸显出来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战争中的乡土中国,是在战争背景中的乡土之美、人情之美。同时,在人伦情感中又注入了新鲜的历史内涵,即真实描写了战争中人民意识的觉醒,特别是那些乡土观念很重的农民群众的革命性、进步性,着意表现他们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和顽强乐观的献身精神。

(四)孙犁创作扫描

1.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农村生活题材。其小说大都以滹沱河畔、白洋淀中、冀中平原的农村乡镇被背景,以生活在这里的男男女女为描写对象。因此,两类题材实际上也就是一个题材,即北方农村和农民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变幻:从抗日战争到土改到合作社。主要写抗日战争生活。

2.小说以短篇为主,也最为成功,中篇很少,长篇只有一部《风云初记》。

3.题材的艺术处理:创作的题材是重大的,但却在其中揉进浪漫主义情调。他的小说往往透过那些复杂纷纭的规模斗争、社会生活的描写,寄寓着作家本人对纯美的乡土风物、纯朴的人际关系、纯厚的人伦情感、纯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恋和向往,这使得孙犁关于革命历史的叙述成为田野牧歌、乡村情歌和革命颂歌的交响曲,表现出个性化的抒情风韵。

4.抒情风格的表现:

(1)寄风云变幻于诗情画意,抒情风格的主要表现。(在其抗日战争题材小说创作中表现明显)

(2)其浪漫特色很大程度上同女性形象塑造有关。

这些女性大多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又有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成长和获得的一些新品质,即时代对女性的影响和女性随时代的进步,新品质与传统美德融合在一起;还有一些较为复杂的女性,如小满。

°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我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她们。¡±(《孙犁文集 自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5.叙述方式和艺术结构(受浪漫的抒情风格的影响)

叙述方式上,擅长以简洁明了的手法记事写人,多用白描,令画面如剪影,似速写,却生动传神。散文的结构方式,以作家之意连缀章节,以主观情志敷衍全篇,再加上抒情言志的任意插入,故不讲究故事情节连贯、缜密和完整。¡°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

6.语言是°如话性¡±与¡°如画性¡±兼具。前者更多承继了大众口头语的传统,通俗晓畅,明白如话(有赵树理的影子);后者更多具有文人书面语的色彩,典雅明丽,如诗如画。

大马庄是个镇店地方。村西头有一对青年,女的叫如意,男的叫宝年。(《婚姻》)吴召儿的读书声比作 “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 她穿红棉袄在山中行走“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吴召儿》

7.缺点:

(1)散文化的结构,篇幅小者,或许无大碍,若是中篇或长篇,则有驾驭失控之感。(2)文人书面语言,有时不免过于做作而失其真率。

(3)有时借人物传达自己的情感,有时不免偏离了人物自己的性格逻辑,使笔下的人物显得¡°失真¡±。

(4)他在战火烽烟中简约善与恶、正与邪的对比,单纯化、强化了农民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在获得对纯美的追求和完善的同时,也令人惋惜地回避了战争的苦难和人性恶的方面,使得他的作品在一定意义上缺乏现代知识分子对人性的反思和内省的深刻性。

8.孙犁的影响

°荷花淀派”:±文学创作典雅化定位(同为解放区文学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家,与赵树理不同)

抒情性小说的发展:1920年代鲁迅的乡土小说、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废名的小说¡ª¡ª1930年代沈从文¡ª¡ª1940年代萧红、冯至、孙犁¡ª¡ª建构后,微弱承继,茹志娟、刘真,刘绍堂、从维熙、铁凝等。

共同特点:往往将宏大的社会变革、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叙事背景,而将叙事焦点集中于历史变动中个人的命运和情感世界,文本中激荡着革命与人性的碰撞。

五、茹志娟的《百合花》

(一)作家茹志娟:195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何栋梁和金凤》,但真正的文学创作应该是从1958年的《百合花》开始。其后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房》两个小说集。文革后写了《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家务事》等,结集为《草原上的小路》。

(二)茹志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她是50年代少数几个用短篇小说的形式来描写战争的作家之一。她对战争的关怀和理解别具一格,不在意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进退胜败,而是专注于战争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交流。《百合花》堪称代表。

小说《百合花》创作动机

写于1958年初春,正是°反右¡±斗争高潮时期,许多作家知识分子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家本人也在当时时代环境里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在高度政治化的时代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相比之下,战争硝烟中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则更加令人怀恋。茹志娟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我写<百合花>的经过》,《青春》1980.11)写作动机就是想借对战争年代圣洁的人际情感的回忆和赞美,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三)《百合花》的艺术特征

1.取材:取材于战争生活而不写战争场面,涉及重大题材而不写重大事件,情感体验重于事件的描述。

2.人物描写方面,写生活中的普通人,而不写高大的英雄人物。

3.寓意深刻的细节描写。小说中四次提到那条枣红色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照应题目,象征着新媳妇与小通讯员之间的纯洁高尚的情感。此外,小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干硬的馒头,枪筒里插的野菊花(小通讯员对这次与女性接触充满了兴奋和活泼的性格显现出来),衣肩上挂破的口子等

4.精巧严密的结构。小说既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而是采取了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情节的结构方法。

(四)对《百合花》重要的评价观点 1.肯定的:

(1)茅盾:“恕我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他的风格。”(《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6)恰是受到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的赞扬,小说才开始受到评论界重视。

(2)侯金镜: “既然描写生活中的重大复杂的斗争题材不是她的所长,她就选取斗争中的一朵浪花、一支插曲而由小见大,在这类素材里施展她的创作能力。而这也就影响了作品的风采和调子。豪迈奔放、粗犷不羁的色彩很少,而委婉柔和、细腻而优美的抒情却成为她作品的基调。”(《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读茹志娟小说有感》《文艺报》1961.3)(3)细言:“描写那种叱咤风云的新时代的英雄人物,那种代表最高的时代精神的联系人物,作为读者崇拜的模范和效法的对象,当然很好;可是,描写那种正在不同站头的“里程”中前进着的人物,那种正在成长和改造中的人物,又有什么不好呢?”(《有关茹志娟作品的几个问题——在一个座谈会上的发言》《文艺报》1961.7)(4)陈思和:“《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在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68)

2.否定的

欧阳文彬:“统读了你的许多作品之后,总觉得你的路子还不够宽广。你似乎不喜欢那种赤裸裸、血淋淋的描写,你喜欢的是从侧面烘托,有含蓄、有余地的手法。……作家完全有权利按照自己的个性和特长选择写作对象并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描写,但作家有责任通过作品反映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当前现实中的主要矛盾……为什么不大胆追求这些最能代表时代精神的形象,而刻意雕镌所谓„小人物‟呢?”

(五)小说《百合花》创作动机

写于1958年初春,正是“反右”斗争高潮时期,许多作家知识分子都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家本人也在当时时代环境里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抑,在高度政治化的时代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相比之下,战争硝烟中淳朴真挚的人际关系则更加令人怀恋。茹志娟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我写<百合花>的经过》,《青春》1980.11)写作动机就是想借对战争年代圣洁的人际情感的回忆和赞美,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慨。第二章

十七年小说创作

第三节 “干预生活”的小说

一、“干预生活”的提出

(一)口号的提出:其作为创作口号,是在1956年2、3月间召开的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上提出的。针对目前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无冲突论”。周扬在会议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造成“无冲突论”的原因“主要地就是作家对于人民的斗争还没有采取积极参与的态度”,“一些作家缺乏政治上和艺术上的勇气”,“他们或者避开矛盾,粉饰现实,给生活涂上粉红的颜色……”周扬在此虽然没有用“干预生活”这个词语,但基本意思是明确的,事实上已经肯定了“干预生活”的合理性。

(二)提出的背景

这一口号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尤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国际背景: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提出反对粉饰生活。据此,苏联文艺界提出创作要“干预生活”的口号。这一口号和作品在我国青年中产生影响,中国作协成员在1956年初联系我国创作现状对几部苏联文学作品进行讨论,如《被开垦的处女地》(肖洛霍夫)《拖拉机站站长与总农艺师》等,提出要“学习苏联作家敢于干预生活的精神”,以克服当前文学创作中“回避斗争和不能真实描写生活的现象”。

国内背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问出,社会生活中人民内部矛盾大量涌现,特别是官僚主义,教条主义严重束缚着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人们普遍要求正视并解决这些矛盾,而创作和理论批评受教条主义的束缚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而落后于现实,存在着回避矛盾的倾向。因此,克服这种倾向成了文艺界的当务之急。

二、影响

在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下,再加之“双百方针”提出而带来的“鸣放”的宽松环境,直接催生了“干预生活”的文**流。

(一)理论方面。黄秋耘的短论吁请作家“去揭露隐蔽的时候病症”,“去积极地参与解决人民生活中关键性的问题”,“去抨击一切畸形的病态的和黑暗的东西”。(黄秋耘:《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闭上眼睛》《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

(二)创作方面

1.正视现实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1956年第4期《人民文学》),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人民文学》1956年9月),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等。

与当时提倡“特写”有关,对特写的重视又与苏联作家奥维奇金有关。

奥维奇金是斯大林逝世后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其特写《区里的日常生活》等作品揭露苏联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官僚主义,对中国作家产生较深影响。在他看来,特写是最能发挥揭露现实的功能的载体。于是出现很多特写,与王蒙等的小说,构成“干预生活”创作的主干。

2.描写爱情婚姻生活揭示情感世界的作品:宗璞的《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等 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小说通过一个新分配来的年轻干部林震的眼睛,展现出一个区党委组织部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描绘了建国初期机关工作人员的种种精神状态。

王蒙的倾向是明确的,他说,写这个作品的时候“想到了两个目的:一个是写几个有缺点的人物,揭露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一是提出一个问题,像林震这样积极反对官僚主义却又在„斗争‟中碰得焦头烂额的青年到何处去”。

林震是作为制度和政治生活的°他者¡±,是以年轻人单纯、理想和浪漫的情怀走进¡°组织部¡±的,然而,其所见所闻完全不同于想象。(通过他暴露出了组织部的问题所在,因此总体上作品对林震和他的¡°斗争¡±精神是肯定的,人为他是和刘世吾、韩常新、王清泉等相对立的中心人物。第一个目的解决了);

那么,林震是否就是作家肯定的对象呢?

作品又写道,这些问题使他内心焦虑不安:到底是维护自己的理想同现实进行斗争,还是听凭现实打破自己虚妄的理想,面临两难选择。而且,作品一开始就把林震设定在¡°孩子般的单纯¡±的思想水平上(¡°他是根据电影里全能的党委书记的形象来猜测¡±当的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故他对现实的期待既是理想化的,又是不切合实际的),意在把林震的理想同¡°他所熟悉的孩子的世界¡±想联系,同¡°梦幻的柔美的旋律¡±相通。因此,主人公自身是有缺点的,于是,使作品在以林震的眼光判断周边的人、事时多了几分惶惑和不解。因此,这个作品的基本冲突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初涉官场的年轻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精神驿站。这个¡°不可靠的叙述者¡±使作品比其他同类批判官僚主义的作品具有更多阐释的空间。

刘世吾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作家不是简单地把刘世吾当做一个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或碌碌无为昏聩平庸的官僚主义者来刻画的,其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复杂性。一方面他疲沓、厌倦、冷淡,把党的工作看做“就那么回事”,另一方面他又有尚未泯灭的精神向往:可以说在他身上有林震的影子,或者说现在的林震就曾经是过去的他。他与林震的冲突不仅是现实和理想的冲突,同时是他内心世界的矛盾。因此,这个形象更具有意味,既具有独立的价值,同时也包容了林震的形象。

1.通过他,揭露了官僚主义,°这篇作品揭露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否定现象、官僚主义灰尘,揭露刘世吾这样一个政治热情衰退、把一切看成就那么回事的人物,都是好的,有积极意义的。¡±(《编者的话》《文艺学习》1957年第3期)(最表层的,也是作品当时获得认可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他性格的两面性,以及林震对他态度的复杂性(有批判有质疑有理解有钦佩有惶惑),说明不能对他作这种简单化的处理。

2.他的由林震到现在的改变,引发我们思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而这比单纯的揭露具体的官僚主义表现更有意义。[王蒙:在与林震对立的一方,刘世吾是主要人物,我着重写的不是他工作中怎样¡°官僚主义¡±(有些描写也不见得宜于简单化地列入官僚主义的概念之下),而是他的¡°就那么回事¡±的精神状态。] 3.他自身的两面性,以及他与林震的冲突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与赵慧文的交往(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又一表现):朦胧的爱情。赵慧文是更早一些的“年轻人”,因此,他们是相互理解的通知。但爱情被“警告”所阻隔,林震在矛盾中对这份情感进行了克制,这是爱情需要对事业需要的退让,也是现实原则对内心欲求的胜利。最后林震对爱情的放弃恰恰体现了他的成长。宗璞的《红豆》 1.爱情婚姻题材发展

(1)°五四”±新文学,爱情婚姻题材比较多,也趋成熟。

(2)解放区文学开始,爱情婚姻题材小说创作逐渐退移到附庸地位,成为有关宏大叙事的美丽装饰。这样的变化,一方面使爱情婚姻小说在政治化的同时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深化,揭示了以两性关系为基础的爱情婚姻生活与社会、尤其是与阶级、政治的更为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爱情婚姻生活中的个人因素和情感因素,回避了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究。

承续解放区文学,十七年小说创作在涉及这类题材书写时表现出革命主题对爱情的整合现象,如《红旗谱》中春兰与运涛,严萍与江涛。男性因革命而获得爱情,女性因爱情而追随革命已成为一种情感关系模式,把丰富的爱情体验收纳于革命主题,演变成了依附于意识形态权宜运作的¡°神话¡±。尤其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往往选择革命事业而放弃了爱情,以个人情爱的牺牲为代价换取了政治历史的进步,革命信仰的胜利。

特例

(1)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表现的是在革命的背景逐渐淡化之后,一对出身不同的夫妇间发生的一场情感危机。作家的尝试被认为是¡°依据小资产阶级观点、趣味来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因而成为¡°小资产阶级创作倾向¡±的代表。

(2)路翎《洼地上的¡°战役¡±》,表现的是在朝鲜战场上一个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姑娘的爱情故事。它是建国后小说中最早涉及战争和人性、纪律和情感冲突的作品。因为作家在拔高作品主题时为人物正常的情感需求作了辩护,因而其在新时期以前一直被视为¡°异端¡±而排除在主流之外。

3.鸣放±期间,反公式主义、教条主义背景下,较少约束,因此,这类作品虽然也有革命背景,但与爱情婚姻相关的情感表达、个性发掘、价值选择、伦理思考,已经构成了作品的中心,爱情婚姻开始从政治的附庸地位摆脱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表现领域。

(1)《红豆》叙述的是一个有关革命与爱情冲突的故事,但这一冲突完全内化为人物情感世界的冲突。作品开头首先就对人物的政治取向和爱情取向作了一个剥离:已经成为¡°党的工作者¡±的江玫回忆起当年的爱情经历却睹物思人,回想起往事

°泪水遮住了眼睛 ±;

当江玫和齐虹因政治立场不同而分手时,但江玫并没有摆脱对齐虹的痴心苦恋,相反,却感到

°周围只剩下一片白,天旋地转的白,淹没了一切的白¡±。

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之间出现背离:主观上她的回忆要表现的是个人情感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在革命尚未成功的年代,她理智地选择了革命道路而放弃了个人爱情,她本应是带着检讨和反省的姿态回忆自己的情感历史的。但对爱情如诗如画和缠绵悱恻的动情追述,甚至使叙事者忘记了检讨和反省的最初动因。

小说的叙述出现了分裂:向往革命同时又不能割舍情感。原因在于作家摒弃了政治立场决定情感态度的简单模式,因此在对政治道路的选择上,江玫或许可以坚定地说¡°我不后悔¡±。但对情感经历的回味,却有某些怅然和失落感。不仅江玫,而且齐虹他们都有某种超越了政治的恋爱观,即使他们彼此都意识到政治立场的分歧,但还是爱得痴迷,爱得疯狂。而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正在于此,让革命和政治的现实粉碎了小资产阶级的罗曼蒂克,迫使人物在革命和爱情之间做出选择,使爱情在被撕裂的过程中绽放出哀婉之美。

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小说在处理两个阶级的爱情题材时,突破了既定的规模模式——让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决抵制资产阶级的感情侵袭,并因其对“革命”的忠诚而背离了爱情,在背离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而是“在于通过细腻的心理剖析,把那种理智要割舍而情感上又难以割舍的爱情,写得缠绵委婉。(陈素瑛《论宗璞》《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从一定意义上说,“情”是《红豆》真正的内核,“阶级”则是可以置换的时代背景。(2)对小说的批评:小说的独特和成功之处也恰恰是引入诟病之处。

A.姚文元批评说,小说¡°留给我们的主要方面不是江玫的坚强,而是她的软弱,仿佛参加了革命以后就一定得把个人的一切都牺牲掉,仿佛个人生活这一部分空虚时永远没有东西填补得了。作者通过江玫的口说:¡®我不后悔。¡¯然而通篇给我们的印象却是后悔,是江玫的永生伴随着她的悔恨,同齐虹断绝关系后无法弥补的痛苦,¡­¡­是一个手中握着¡®已经被泪水滴湿了的¡¯悔恨终身的女性形象¡±。(《文学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和创作倾向》)B“似乎作者的意图在反映江玫在革命熔炉里的成长”,但它的艺术效果“却是突出了江玫的这一段陈旧恋情的痛苦回忆,孤独的江玫的浓重情感仍然留恋着过去,她的参加革命,倒仿佛只是一种陪衬,一种装饰”。(伊默《在感情的细流里——评短篇小说<红豆>》)C.作者并没有能够正确地处理这个有意义的主题,在整个描写中表现出了浓厚的不健康的思想感情,使读者读后不是从这个故事里取得力量,得到鼓舞,而是被感染上作者本人的那种留恋过去,怨恨今天的情感。小说的题目就说明作者是在用象征坚贞的爱情“红豆”来歌颂齐虹和江玫的爱情的。(文美惠《从<红豆>看作家的思想和作品倾向》《文艺月报》)D.如果一开始江玫是以一个资产阶级小姐的身份和齐虹恋爱,那么最后当她思想立场逐步变化时,就应该对齐虹这样的人和他的爱情有所厌恶,像《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对余永泽的感情变化一样。……但是作品中并不是这样。江玫一方面是步步走向革命,另一方面对齐虹的爱情却始终如旧。甚至到解放前夕,齐虹将要飞走时,她担心不能和他再见“最后一面”,竟“心里大声哭泣”,“心沉了下去,两腿发软”。这就表明江玫一点没有改变,仍是充满资产阶级的思想感情。(张少康、张天翼《“红豆”的问题出在哪里?》)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林震和刘世吾的形象。2.了解十七年小说中的爱情叙事。

3.阅读小说《在悬崖上》,谈谈你的认识。第三章 十七年诗歌

第一节 十七年诗歌概述

一、诗歌总体发展情状

50年代初期,颂歌时代。歌颂党、领袖、新的时代、带来新时代的革命;代表诗作: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乐观、明朗、热烈而自豪是其特征;

56年诗坛比较宽松,出现一片敢于触及时弊、用于表现生活矛盾的诗,如流沙河的《草木篇》、艾青的《养花人的梦》、郭小川的《望星空》

°反右斗争”±中,诗坛受到重创。如艾青、公刘、穆旦、邵燕翔、流沙河被迫离开诗坛; 1958年¡°新民歌运动¡±,其背景是¡°大跃进¡±。它是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一种诗歌发展的新道路。1963年前后,诗歌总体风格再次发生转变,从颂歌转向战歌。政治抒情诗占据主流。事实上,在50年代的颂歌中就有政治抒情诗存在。如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诗风转变的原因:¡°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口号提出,斗争气氛增强。要求诗歌必须服从斗争要求,表现重大的斗争主题,鼓舞人们的革命斗志。昂扬的战斗旋律¡°颂歌¡±流行同时,¡°战歌¡±模式出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发展及国内阶级斗争升级,以及两大国际阵营之间长期的冷战,但除了石方禹的《和平的最强音》等少数作品影响大外,少有佳作。

十七年诗坛是个颂歌时代。

二、诗歌形式

受政治标准影响,形式单一。走¡°在古典诗歌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新诗¡±这一条道路。(1958年颤抖会议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中国诗的出路,民歌和古典)因此五六十年代民歌体诗歌和旧体诗盛行就是必然的了。

民歌体新诗40年代的重庆和延安地区已逐渐形成,如《王贵与李香香》;50年代民歌更受重视,《阿诗玛》等一大批民间叙事诗被整理出来。引进诗体只有苏联的“楼梯式”±。

三、诗人群体构成

初期分布平衡:五四时期的第一代诗人,如郭沫若、冯志、冰心等;30年代成名的第二代诗人,如何其芳、艾青、臧克家等;抗战以后形成的第三代诗人,如¡°七月派¡±诗人、西南联大诗人群,及李季、阮章竞、贺敬之、郭小川、公木等来自不同地区的诗人。之后,诗人创作及命运则出现分化和波折。°七月派¡±诗人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影响而于政治运动中沉没。

四、50年代初期颂歌

(一)特点:

诗人们把关注社会重大问题作为己任,为社会的巨大变革尽情放歌,但诗人各自的情感领域则相对缩小,艺术手法也趋向单一,以更多的艺术共性代替了多彩的艺术个性:

题材的广泛性与约定性的结合;(严格约定诗歌所反映的生活层面和事物必须是光明的,积极向上的)

热烈明朗的调子与绚丽多彩的着色相统一;

直抒胸怀与触物生情的艺术方法之定型;

语言大都率直热烈,且不避讳在诗中出现政治术语。

(二)颂歌产生和流行的历史必然性。从诗人的主观创作动机来看,大都是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情;从诗歌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颂歌又是解放区文学传统的承袭扩展。解放区民间歌手李有源创作、传唱,并由诗人公木补充修改而完善的著名歌曲《东方红》

(三)代表诗人和诗作:胡风《时间开始了》、郭沫若《新华颂》、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一、政治抒情诗的勃兴

(一)50年代颂诗的发展。

(二)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反映。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外国处于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内外矛盾错综复杂,整个社会被一种高度的政治化情绪笼罩。一方面要求人们用饱满的政治热情去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另一方面对阶级斗争严重性的强调,使政治斗争成为新诗创作的重要题材。

这一时期政治抒情诗以高昂的格调、战斗的激情介入当时的时事政治和重大社会事件为主要特征。郭小川、贺敬之是主要代表。

二、郭小川的诗

(一)诗人简介(参见教材)

(二)诗歌创作的四个阶段:

1.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是起步阶段,在校园和延安开始写诗,如《草鞋》《老雇工》,初步显示出诗人诗歌的社会关怀倾向,主题是¡°革命¡±与¡°抗战¡±。2.1955-1956,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政治抒情诗开始建国后创作。

3.1956-1965,叙事诗探索,以战争生活为内容的《白雪的赞歌》 《严厉的爱》《一个和八个》《深深的山谷》《将军三部曲》,期间也写了抒情诗《致大海》《望星空》;1959年停止叙事诗创作,写出了《甘蔗林¡ª¡ª青纱帐》《林区三唱》等具有时代政治色彩的政治抒情诗。

4.1966年后,受迫害,但没有中断创作,写出了《万里长江横渡》《团泊洼的秋天》《秧歌》等诗作,尤其后两首表现出他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思考和认识,广为流传。

望星空

诗歌内容:一个夜晚,诗人站在北京街头,向星空瞭望,面对无边无际的宇宙,心中涌起了人生短暂的联想,但是,当诗人把目光转向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想到了我们¡°沸腾的战斗生活¡±,感到自己¡°充溢了非凡的力量¡±,¡°我们要把广漠的穹窿,变成繁华的天安门广场¡±。

从情感的起伏和内容的展开来看,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角度展开抒情。

诗的后半部分全力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灯火,她使得¡°天黑了,星小了,高空显得暗淡无光¡±,¡° 当我怀着自豪的感情,再向星空了望。我的身子,充溢着非凡的力量。¡±而且,¡°我¡±承认¡°我错了¡±。由此,诗人转而由衷体察人生的壮丽,并对前半部分的诗思提出了诘难,对人生的浩叹转而成为对人间建设事业和战斗者人格力量的一个铺垫。

前半部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和感慨于当时一片乐观的时代气氛不协调,同时,对望星空的超越性表现之后,后半部分的反拨确实显得有点无力。前后矛盾无法解决。这也是一种¡°大我¡±和¡°小我¡±的冲突,革命战士和革命诗人两种气质的矛盾。战士身份使他融入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大我¡±,知识分子身份又使他以¡°小我¡±的身份惆怅和反省。

三、贺敬之的诗

(一)诗人简介

(二)创作阶段划分:

1.40年代的延安时期:《并没有冬天》《乡村的夜》《朝阳花开》(标志着贺敬之早在延安就开始借鉴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被谱曲传唱的《南泥湾》

2.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回延安》《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

(三)诗人的信念 °诗人必须是集体主义者,是集体主义的英雄主义¡±,¡°诗人的胸怀必须是共产主义者的无限广阔的胸怀¡­¡­诗人不是一个冷冷淡淡的客人或¡®多余的人¡¯,而是主人¡±。他自信能¡°掌握这个世界的命运,为这个世界而创造、而斗争¡±。认为¡°诗,必须属于人民,属于社会主义。按照诗的规律来写和按照¡®诗学¡¯和¡®政治学¡¯的统一,诗人和战士的统一。¡±他的信念和时代精神完全一致。

1.贺敬之从来不以°个人”的身份抒情,他始终站在群体的立场上表达公共的情感。他有强烈的¡°代言人¡±的角色认同,是从¡°大我¡±视角抒发政治激情,没有遭遇郭小川遇到的那种个人体验与社会化抒情的不和谐。

2.其政治抒情诗闪耀着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光彩,首先表现为对革命理想的吟唱。在他看来,¡°革命的理想主义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的基础¡±。

3.抒情方式,善于写长诗,往往下笔就是数百行甚至上千行。很少通过一个侧面或细节来反映生活,而是从正面社区时代的全家,呈现无限壮阔的画面,大开大阖,纵横千里,造成一种宏大的气势。把政治议论与抒情,现实与历史,抽象的政治概念与形象结合起来。这种抒情方式与表现重大政治命题是吻合的。

(四)《雷锋之歌》政治抒情诗作

诗歌写于1963年。当时毛泽东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学雷锋运动。贺敬之这首诗1200多行,他把雷锋放在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歌唱时代,歌唱时代的英雄,从而是对时代影响的歌唱与对时代的歌唱紧密地结合起来,是对雷锋这一英雄人物的歌唱与对党、对领袖的歌唱结为一体。第三节 叙事诗

一、叙事诗的涌现

在古代和近代,中国叙事诗相对缺少,尤其是汉民族,除了《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少数流传下来的叙事诗外,尚未发现其他长篇叙事诗。

解放区诗歌创作中,由于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需要和民间文学的影响,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建国后,叙事诗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

1.作为抒情诗之外的不同形式来反映新时代,2.1958年¡°大跃进¡±民歌运动带来的采风热潮,挖掘了不少民间叙事诗。

三、闻捷的叙事诗

(一)诗人简介

(二)诗作《天山牧歌》是诗人最具代表性的短篇诗集,主题如作者在序诗中所说,是为了¡°记载下各族人民生活的变迁¡±,来歌唱刚刚揭开帷幕的新时代。它具有那一年代的颂歌格调,但却有着真切朴实的生活气息。

特别是其中的爱情诗,把年轻一代热爱劳动、建设家乡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结合起来,拓展了当代诗史上爱情诗的天地。

《吐鲁番情歌》发表于1955年,包括5首短诗。这是一组反映新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劳动和爱情生活的优美情歌。组诗选取生活中饶有情趣的小场景,从侧面渲染烘托,去发掘生活的美和诗意,展示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思和心理。最大特点是叙事和抒情的巧妙结合,很少有直接的抒情,而是把主观抒情同再现生活画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用小小的生活场景,描绘一幅幅生动感人的边疆风俗画,内里又蕴藏着浓郁的诗情。

第四章

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一、十七年散文概述

(一)概念:从范畴角度定义,¡°大散文¡±概念,包括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回忆录、游记、小品、随笔、传记文学、杂文、散文诗等,都属于散文大家族。

(二)当代散文与五四散文一样,是时代精神的显现,这种显现从基本趋势上看,是¡°延安散文¡±的继续

内容上:¡°颂歌散文¡±和¡°政治散文¡±流行。

评价尺度:¡°今天我们文学的价值,是看它是否反映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我们国家的时代面貌。是否完美地、出色地表现了我们国家中新生的人,最可爱的人为祖国所作的伟大事业。¡±

(三)创作阶段

1.第一阶段,1949-1956,通讯报告空前发展。主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鸭绿江南北》等;另一方面是迅速及时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如《祖国在前进》。《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二集),柳青《王家斌》,秦兆阳《王永淮》等。50年代中期以¡°干预生活¡±面目出现的一批报告文学,如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崔璇的《在区委会里》,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但很快被¡°反右¡±扼杀。

2.第二阶段,1957-1966,抒情散文异常活跃,作品数量多,风格各异,杨朔、秦牧、刘白羽的创作。报告文学,成为另一支活跃的劲旅。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向秀丽》(郁茹)、《万炮震金门》(刘白羽)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杂文,相比于二三十年代,显得沉寂萧条。

原因:一是由于杂文创作理论上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二是由于建国后不断开展的政治运动及不断发展的¡°左¡±的思想和政策的干扰,使得这种敏感、尖锐、及时干预时弊的文体受到束缚和困扰。

50年代初,聂绀弩、夏衍、马铁丁等写的杂文为当代杂文作了开拓性工作;56年¡°双百方针¡±,杂文曾一度发展,很多作品敏锐捕捉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写得深刻而犀利。如巴人《况钟的笔》,严秀《九斤老太论》,徐懋庸《武器、刑具和道具》等。

但随着¡°反右¡±到来,杂文几乎成了¡°反党¡±的同义语,创作也一蹶不振。60年代初,《北京晚报》首开¡°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邓拓为专栏作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三家村札记¡±¡°长短录¡±专栏,分别由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和夏衍、吴晗、孟超、廖沫沙、唐弢五人为专栏的特约撰稿人。虽然它们能够有的放矢触及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但是锋芒也大减了。

散文家杨朔

二、杨朔的散文

(一)杨朔简介(参见教材)

(二)两类题材:一类是作者书写歌颂亚非拉人民要求独立、解放,中国和世界人民脱节战斗的情谊,颇具异国风情的国际题材散文;另一类是作家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吸引,为祖国人民的新生活画山绣水,描金绘彩的国内风情散文。

(三)诗化型散文文体的美学格调

杨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诗为文¡±的艺术主张。他说:¡°我素来喜欢读散文。常觉得,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海市¡¤小序》《杨朔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p149)¡°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动笔写时,我也以为自己是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推敲字句,然后写成文章。¡±

首先,他以诗人的眼光观察生活,为生活中那些细小、平淡然而又是美好的东西所触动,从而在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

其次,竭力寻求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这也是他诗化散文文体构思的核心。构思过程:选择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利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经过主观情思的审美融合,达到情景一体、物我一致的境地,酿造出诗化的思想意境。动情¡ª¡ª反复思索¡ª¡ª写成意境。

如《雪浪花》。开篇是浪花拍岸,礁石兀立,作者坐在北戴河海滨的礁石上,看云起云飞,浪花冲击礁石的景象而动情,惊诧于¡°礁石满身都是深沟浅窝¡±。有人回答¡°是叫浪花咬的¡±。自然引出老泰山这个人,最后,¡°我觉得,老泰山恰似一点浪花,跟无数浪花集到一起,形成这个时代的大浪潮,激扬飞溅,早已把旧日的江山变了个样儿,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这样,全文经过作者¡°反复思索¡±,首尾对应,情境相生,圆满地构成了整个作品的诗的意境。

采用人化自然的手法,把静物变为动物,把无生命的、把无神的变成有神的。如¡°晚上,要是月亮好,你会听见布谷鸟用怪清脆的嗓子不断叫着:¡®快快播谷!快快播谷!¡¯¡±(《万古长青》)¡°遇上月黑风高的晚上,飞沙走石,满地乱滚,长城就在咬牙切齿骂人了。¡±(《秋飞萧瑟》)

再次,散文的结构布局,讲求起承转合、精心剪裁、曲意为之。¡°开头设悬念、中间绕弯子、卒章显其志¡±的文体结构艺术。如《茶花赋》,先写从海外归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接着赞美梅花,赞美春色,¡°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接着却一转¡°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欲扬先抑,层层铺垫,梅花-茶花-劳动美及美的创造者。结尾由孩子的笑脸喻古老而新生的祖国,容颜焕发,青春永驻。

第四,语言方面,精心锤炼。浪花¡°咬¡±的,心¡°醉¡±了,大雾¡°挤¡±进门缝,月亮¡°惊¡±散了满天的星星等。

(四)缺陷

1.固定的写作模式:景¡ª¡ª人¡ª¡ª理;

2.构思套路:¡°开头设悬念、中间绕弯子、卒章显其志¡±;

3.致命弱点:¡°杨朔散文致命的弱点恰在于¡®自我¡¯的淡化,¡®主体意识¡¯的隐蔽。他在认真地¡®改造¡¯自己的同时也在痛苦地¡®消融¡¯自己。¡±(刘锡庆、蔡渝嘉《当代艺术散文精选¡¤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p12)把表现自我¡°置换¡±成了表现普通劳动者。这就使他的散文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散文的求真品格、求实风韵以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美学原则,导致作品中虚假和做作现象产生。

散文家秦牧

(一)秦牧简介

(二)知识小品型散文

他最早提出这类文体概念,他说:¡°除了国际、社会斗争、艺术理论、风土人物志一类的散文外,我们应该有知识小品、天天说地、个人抒情一类的散文。¡±这类散文的写作宗旨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秦牧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卷,p546)

突出特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1.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融于一炉。

2.艺术结构往往是由小及大、由点到面、由近及远,波及开去,再反馈过来,回到思考问题的基点上。¡°滚雪球¡±式的形式:一个事例接着一个事例,一个意象联着一个意象。思考某一问题,常常由此¡°说开去¡±,虽思想跳跃,跨越时空界限,旁及别的事物,或由另一事物再¡°说开去¡±,如《土地》罗列了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很多事例。全文以土地为出发点和凝聚点,先写古代贵族和帝王把土地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行政,¡°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次写历代劳动人民热爱土地的深厚感情和他们为保卫土地而英勇斗争的事迹,最后描写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在自己国土上创造奇迹的动人场面,联想丰富、旁征博引、跳跃会发,阐发出爱国主义思想的主旨。

3.语言,清新流畅而不流于平庸油滑,严谨准确而又与斧砍雕饰无缘,夹叙夹议的书写,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追求一种¡°谈话风¡±式的亲切、自然、流畅的语体风格。

(三)缺陷

1.有些篇章取材雷同、语言铺陈冗赘;

2.抒情性欠缺。(因其写作主旨立足于¡°共产主义思想¡±的宣教,偏重于阐释正面的道理,强调知识的丰富。)

散文家刘白羽

四、刘白羽的散文

(一)刘白羽简介

(二)创作阶段

1.解放前,以通讯、报告、战地特写等为其主要的写作文体; 2.建国后到1958年,文章多为通讯、特写; 3.1959年《日出》的发表为标志直到文革以前,政治抒情型散文文体成为创作的文章主体; 4.文革以后,依然是政治抒情型散文文体,知识风格由豪迈奔放转向深沉、练达。

(三)政治抒情型散文

1.其政治抒情型散文最突出的文体特色是强烈的时代感和政治色彩。

2.他对散文文体的追求 杨朔以诗人的视角观察生活¡°把散文当诗来写¡±,秦牧以博识者的眼光概览生活¡°海阔天空,谈天说地,传播知识¡±,而刘白羽追求则是:¡°散文绝不是只供闲情逸致的人去清玩的小摆设,要谈散文的艺术技巧,也要从大处着眼,看你用这种艺术手段、艺术魅力来显示的,是不是我们时代精神、人民精神、革命精神。¡±因而,追寻最先进的革命思想激流、以充满时代精神的战斗激情和高亢基调,去抒写我们这个时代,成为他自觉的文体审美意向。

3.刘白羽抒情性散文的特点(1)取材上总是着重选取动人心魄的壮美生活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描绘祖国的壮丽,赞美各条战线上英勇战斗的英雄。

(2)文体构思上与杨朔的¡°曲径通幽¡±和秦牧的¡°浮想联翩¡±不同,经常以历史与现实相交织的框架结构篇章。

(3)散文语言,文词瑰丽、句式铺排、笔墨酣畅,同时还以强烈的节奏、浓郁的色彩、高亢的音调来烘托出文章激越磅礴的气势,从而形成其文体浑雄奔放、壮丽华美的艺术风格。4.缺陷:取材的相近使文章主题显得重复与单调,而激情的过于奔放和歌颂的过度拔高也使作家个体的¡°小我¡±不断向¡°阶级¡±、¡°国家¡±的大我膨胀,形成了一种散文的¡°自我膨胀¡±模式,以致使文体中阶级、国家、人民的情感比重大,¡°小我¡±的人生况味欠缺。

思考题:比较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抒情散文创作的异同。第五章

十七年戏剧文学

一、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的几种类型:

(一)新生活的赞歌

最早用话剧这一艺术形式歌颂新社会新生活的是老舍,《方珍珠》。《红旗歌》(刘沧浪等集体创作,鲁煤执笔)最早描写个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考验》(夏衍),《战斗里成长》,1953年的《春风吹到诺敏河》、《妇女代表》描写农村生活变革后¡°左¡±倾文艺思想开始影响文学创作,导致重宣传、轻艺术以及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出现。

(二)¡°第四种剧本¡±

1.它的提出大都出现在1956-1957年间。

(1)此前过分强调为现实政治服务,作品背离现实主义轨道,读者和作家都不满意;(2)¡°双百¡±方针提出营造了宽松的创作环境;(3)苏联¡°解冻¡±文学和¡°干预生活¡±的主张启发了作家的思路,他们解放思想,直面现实,创作出与歌颂型作品的风格基调相异的¡°第四种剧本¡±。

这一名称首先由杨弘(刘川)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叫了》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工农兵三种剧本,每种剧本都有固定的¡°框子¡±,《布》却突破了三个既有框子,是忠实于¡°生活的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后不再单指《布》,还包括《洞箫横吹》《同甘共苦》《人约黄昏》《新局长到来之前》等。2.其共同特点:

(1)写人,按照人实有和应有的思想、感情、意识塑造形象,而不把人当做抽象的符号,¡°按阶级配方来划分先进与落后¡±,¡°按党团员群众来贴上各种思想标签¡±(《第四种剧本¡ª¡ª评<布谷鸟又叫了>》,《南京日报》1957.6.1)按照人物的社会角色和政治属性描写其职责、义务、工作、作为,表现其¡°类¡±的属性。

(2)戏剧冲突和情节结构方面

以往¡°工人剧本:先进思想与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入社与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我军和敌人的军事斗争¡±。¡°第四种剧本¡±突破了清规戒律,按照生活原有的形态设置人物关系,根据人物性格组织矛盾冲突,按照冲突的内在逻辑推动情节发展。(3)对生活的¡°干预¡±。°反右¡±后,上述作品受到批判,此类写作被迫中断。

(三)°大跃进¡±话剧代表作品《烈火红心》《十三陵书库畅想曲》《降龙伏虎》,浮泛夸饰。

(四)阶级斗争话剧其批量生产在60年代。

出现的社会背景。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经济政策调整,文艺方针也在调整,表现在¡°新侨会议¡±¡°广州会议¡±,文艺界民主空气加强。历史剧大量涌现,后又回到现实,反映建国以来的生活内容。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反映现实生活、表现阶级斗争成为指令和时尚。代表作品《霓虹灯下的哨兵》

二、历史剧

(一)兴盛的原因

1.中国悠久的历史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奠定坚实基础;

2.现实题材创作限制严,作家难以发挥创作才能;

3.文学运动频繁,文学批评苛刻,稍有差错就危及创作及政治生命,历史题材与现实政治关系较为疏淡而多一些安全系数和创造空间。

(二)代表作品

革命历史题材有《红色风暴》《七月流火》《兵临城下》《杜鹃山》

一般历史题材有《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胆剑篇》(曹禺)田汉的历史剧《朝鲜风云》《关汉卿》《文成公主》

三、老舍的话剧

早年写小说,建国后以写剧本为主,代表作品1951《龙须沟》,1957《茶馆》。也写过很多不成功的作品,如《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等。

(一)老舍话剧的总体特点:

1.写北京,写北京的变化;

2.靠人物取胜而不是靠情节取胜;笔下人物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构成庞大的北京市民家族。独特的¡°这一个¡±。一般而言,靠情节和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但老舍却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完成形象塑造。

3.卓异的语言特色。在最浅近的层面上而言就是性格化。讲究话到人到,写掏心窝子的话,一开口就表现人物性格。三言两语便将人物性格刻画出来。

(二)话剧《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茶馆》的命运

《茶馆》命运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诞生到被确认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历经23个年头。1957年第一次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广受欢迎,却又受到某些政治索引派的批评。1963年,二度公演,但碰上¡°大写十三年¡±之风,黯然收兵。1979年,思想解放运动,老舍诞辰80周年,出现¡°老舍热¡±。三度公演,获得国内一致好评。1980年秋,去西欧演出,被西欧戏剧界誉为¡°远东戏剧的奇迹¡±。1983年,首次搬上美国舞台,世界价值得到公认。2.《茶馆》值得称道的地方

(1)主题重大深刻。¡°葬送三个时代¡±,三幕,每幕担负¡°葬送¡±一个时代的任务。(戊戌变法失败后一段时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统治时期)

(2)艺术构思巧妙独特 A从近50年的历史进程中选择了三个时代的横断面,通过¡°面¡±上人物的表演揭露三个时代的本质;

B选择茶馆作为葬送三个时代的¡°墓地¡±,借茶馆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色人等聚集在一起,又通过他们将艺术笔触伸向社会各个方面,由此透视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动的信息。

C侧面透视法:用一些小人物的生活上的变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不写重大事件和变革,而是将画面定格在¡°后¡±上,即重大事件发生后各阶层的反应)

D将笔墨集中在进出茶馆的小人物身上(不写重大人物)

E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戏剧。主要人物贯穿到底、反面人物子承父业、一般人物根据需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符合茶馆社会的生活实际、弥补了因¡°断代¡±而造成的空疏,加强了联系性。

(3)风格独特卓异。悲喜剧交汇。《茶馆》写了王利发、常四爷、秦忠义等人求生存、求发展的美好愿望和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被旧时代吞食的悲剧,写了裕泰大茶馆在清末、民初、国民党统治的三个时代每况愈下和与其有关人物的悲剧性遭遇,生动反映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也有喜剧性,作品将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写出了旧时代的荒谬、矛盾及其社会渣滓、丑恶小人、流氓无赖的表演¡ª¡ª¡°丑自炫为美¡±,给作品涂上喜剧色彩。而且,常用喜剧形式和手法表现悲剧性内容,用悲剧形式和手法表现喜剧性内容,亦喜亦悲,¡°含泪的笑¡±。第六章 文革文学

一、文化和大革命的发生

(一)线索——两个批示1963年12.12上海柯庆施领导下大抓故事会和评弹改革的《情况汇报》送毛泽东审阅,毛作了如下批示:

各种文艺形式——戏剧、曲艺、音乐、美术、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歌、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不少。至于戏剧等部门,问题就更大了。社会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1964.6.27毛泽东又作了第二个批示《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所属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人民日报》1967.5.28)

这些批示,使许多文艺作品已经或正在受到严厉批判,获得了坚实的依据。

(二)文革的序幕

1.文革正式开始的时间是1966.5.16。2.序幕:

(1)《海瑞罢官》批判始末

A吴晗写作这个历史剧是响应毛泽东的号召而写的。1959年4月开始毛泽东对海瑞产生了浓厚兴趣,多次赞美海瑞。在中共第八届七中全会上,提出要宣传和学习海瑞,提议找几个历史学家好好研究和宣传一下海瑞。吴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感到义不容辞,1959年下半年陆续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海瑞骂皇帝》《论海瑞》两篇文章。1960年,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决定把海瑞搬上舞台,请吴晗写剧本,京剧《海瑞罢官》诞生。

B两种认识

1961年1月上演后,受到广泛好评;江青却认为存在严重政治错误,应该马上禁演。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江青与中宣部、文化部首脑谈话,指出《海》是毒草,要求进行批判,且谈到戏剧舞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与牛鬼蛇神泛滥成灾的问题,但几位部长对她的意见¡°充耳不闻¡±。江青之所以如此,是把海瑞罢官与1959年彭德怀把关联系起来了,认为是一个政治隐喻。

该剧不幸还在于毛泽东持同样的看法。1965.12.31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指出: 《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在¡®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海瑞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

在中宣部和文化部队批判该剧还不是很积极的情况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姚文元的文章首先在上海发表。文章历时8个月,9易其稿,毛泽东亲自修改3遍。修改稿由江青和张春桥夹放在《智取威虎山》的录音带中密送北京。C对批判的两种反应

《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反应冷淡,18天后才开始转载;

《解放军报》反应热烈,转载的编者按中称《海》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D《二月提纲》

1966.2,彭真召集5人革命小组扩大会议,多数人认为吴晗问题是学术问题,与彭德怀无关,于是产生了《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即《二月提纲》)毛泽东否定了《二月提纲》,于是彭、陆、罗、杨被定性为“反党集团”,《二月提纲》被撤销,“五人小组”被解散,北京市委被改组。对文化批判持相对低调态度的一派全线崩溃。(2)《纪要》1966.3江青与林彪炮制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认为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这条黑线就是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现代修正主义的文艺思想和所谓30年代文艺的结合。

(三)《五一六通知》

1966.5.16,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明确告知“文革”目的,就是“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的领导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

“文化大革命”从文化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江青等也随之走向了政治权力中心。

二、《纪要》的批判内容和影响

(一)内容

1.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是《纪要》的核心。“黑八论”:“写真实”论、“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论、“现实主义的深化”论、“中间人物”论、反“火药味”论、“时代精神汇合”论、反“题材决定论”、“离经叛道”论。

2.指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作品“黑”。3.污蔑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队伍“黑”。

(二)影响

1.文艺界灾难性恶果:

(1)把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优秀作品,无一例外宣判为毒草,加上各种各样的罪名;(2)摧残文艺队伍,大兴文字狱,诬陷文艺界的领导和文艺工作者,对其进行打击迫害,是一大批艺术家自杀或被迫害致死。如邓拓、以群、老舍、傅雷、李广田、杨朔、赵树理、闻捷、邵荃麟、巴人、萧也牧等等。

(3)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组织机构被解散,文学刊物也没有了,全国出《解放军文艺》外,所有刊物都被迫停刊。

2.样板戏

(1)“样板”一词由来

“样板”一词出现在1964.6.5-7.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之后,19个自治区的28个剧团演出了37个剧目。——1966《纪要》中,也提到要培养革命文艺的“样板”——“样板戏”正是出现,在1967年5月后。为纪念《讲话》25周年,北京各剧场5.23同时上演8个系,历史一月余。5.31《人民日报》发表调味“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的社论,开始正式使用这个词。(2)八个“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原名《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

(3)其他样板戏:《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等。

(4)普及推广:1969-1972年,样板戏被拍成舞台电影在全国方言,并被录制成各类唱片发行,掀起了全国人民“学唱样板戏,争做革命人”的样板戏运动。(5)成就与缺点

成就: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建构

塑造了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一英雄象 艺术形式上的精致

缺点:受当时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念一些,样板戏存在着极端的阶级论倾向。如,革命者必须出身好,一个人是否可靠,要看他的家庭出身。如决定派杨子荣打入威虎山是,队长首先考虑的是“他本是雇农本质好,从小在生死先上受煎熬”;反之亦然;

只写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决不涉及家务事和儿女情。革命者没有丈夫或妻子在身边,回避人情人性,否则就是对英雄形象的否定和丑化,就是对革命的否定。3.阴谋文艺的理论

(1)根本任务论: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2)“三突出”创作原则:在所有任务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根据江青旨意提出,后经姚文元定夺)

(3)主题先行论:“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

二、其他主流文学——红卫兵诗歌

(一).红卫兵组织到处可见,都有自己的宣传机构,广播和报纸。除了刊发领导讲话、报纸社论和大字报摘抄外,就是发表作品。文革前,其舆论阵地表现为壁报、黑板报。

(二)内容

1.颂歌:歌颂对象集中于毛泽东一身。与当时社会形成的毛泽东崇拜氛围密切相关。红宝书、语录牌、请示台、忠字舞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

2.批判和战斗。感情爱憎分明,发展到极致。

“亲不亲,阶级分”“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战歌不乏暴力色彩“***,算老几?/老子今天要揪你!/抽你的筋/剥你的皮/把你的脑壳当球踢!”

这些诗歌不乏真诚,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但也充分表现了青年的狂热和无知。

三、主流之外的文学

(一)隐秘文学:在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之外,以“地下”流传的方式在民间特别是青年群体中被接受和阅读。两部分:一种是以“白洋淀诗群”为代表的诗歌创作,一种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小说创作。

诗人食指 1.(1)食指(郭路生),是¡°地下诗歌¡±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948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干部家庭,当过¡°知青¡±。主要作品有:《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我的最后的北京》)《相信未来》等。其在诗歌艺术形式上的探索并不突出(四行一段的¡°半格律体¡±,用得最多),主要成就是通过诗歌对心理真实体验的表达和描述,与狂欢时代的盲目、沉迷、空洞和豪情写作对比强烈的,是他的怀疑、困顿、无措无助的惊恐和超越现实的祈祷。其作用在于先驱性,很多诗人受到他的影响。如¡°白洋淀诗群¡±的重要诗人多多,还有北岛。被称为¡°文革新诗的第一人¡±。

赏析《相信未来》

(2)白洋淀诗群是文革期间地下诗歌影响最大的写作群体。骨干诗人是1969年以后,北京下乡插队到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地区的知识青年。他们是: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林莽(张建中)等。他们的诗歌趣味更倾向于¡°形上¡±的性质,更注重理性的思辨,因此有较多的¡°现代主义¡±的艺术因素,而与具体的生存环境较少发生联系,显示着精神贵族的优越。后来的¡°朦胧诗¡±代表性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江河等,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诗歌创作。2.“手抄本”小说,是文革期间流传最广、读者最多的一种隐秘文学形式。代表作: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毕汝协《九级浪》赵振开《波动》靳凡《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二)有别于遵命文学。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有黎汝清《万山红遍》《克非的《春潮急》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二部)李云德《沸腾的群山》孟伟哉《昨天的战争》郭澄清《大刀记》曲波《山海呼啸》;中短篇小说,李心田《闪闪的红星》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戏剧、电影《创业》《海霞》等。

四、激进文学的全面崩溃

激进文学是社会政治的产物,那么最后解决的方式也只能通过政治的而不是文学的方式。其简单化和单一性造成艺术创作的雷同化和概念化,毛泽东后来对此表示了不满。如围绕电影《创业》的斗争就证明此点。毛泽东批示建议通过发行。

其全面崩溃是1976的“四五”运动,天安门诗歌运动。“四五运动”汇集了“文革”时期“地下文学”的潜流,带着它的怀疑、反抗、批判的精神走向北京早春的街头,并以集体的象征性显示了文学的政治力量。

第二编

中国新时期文学

第一章

总述

第一节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概况

一、所谓¡°新时期¡±

它本是一个社会政治层面的概念。1977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这次会议的文件,把¡°文革¡±结束后称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由此可见,¡°新时期¡±是相对于以往的历史时期¡°文革¡±而言的。

二、新时期文学

于是,文艺界很快把¡°文革¡±后的文学,称之为¡°新时期文学¡±。(如周扬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报告《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作为一个沿用社会政治的历史分期,它反映出70年代末与80年代初,人们的历史观念还局限在一个旧有的依附于改朝换代的政治分期情结中的状况。这是中国文学研究通常的做法。

三、新时期文学所身处的文化环境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生存空间和特殊的历史¡ª¡ª文化环境,在单纯的文学现象背后其实都无一例外地隐藏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各方面的解释。这就是文学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变革关系:社会变革对文学发生重大影响的¡°反映论¡±。新时期文学自然也不违背这一规律,现在看来,它正是在一种既变幻又停滞、既封闭又开放、既纯粹又复杂的¡°合力¡±文化语境中诞生的特殊文学现象。

¡°事实上,一种强大的号召通常出现于重大的历史转折之后。一种新的历史语境形成,文学肯定会作出必要的呼应。这时,文学不仅作为某种文化成分参与历史语境的建构,另一方面,文学又将进入这种历史语境指定的位置。二者之间的循环致使文学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特征。很大程度上,这种历史特征同时可以在另一些类型¡ª¡ª诸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哲学¡ª¡ª之间得到相互的验证。¡±(南帆:《双重的解读¡ª¡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一种描述》,《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考察新时期文学与中国三十多年(文学史写作目前大都截止至2000年)文化语境的关系,我们对文化语境的剖析必然的也必须在时间层面和结构层面同时展开。从时间层面上看,中国新时期文化语境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语境的变化必然地刺激着中国新时期文学的阶段性转型。从结构层面上说,处于新时期文化语境结构核心的仍然是政治话语,其与经济、思想、文化虽然维系着一种互动的张力关系,但决定整个文化语境的形态与性质的仍然是政治。

(一)80年代的文化语境

1、思想解放的潮流:

(1)首先表现为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路线和政策的检讨和¡°拨乱反正¡±。

A1977年8月,中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邀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展开了全关型的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一支持¡°思想解放¡±的命题,批评了维护僵化教条的¡°两个凡是¡±的规限。并决定撤销在1976年作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天安门反革命事件¡±的文件,为¡°四五¡±天安门事件平反。确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中共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上¡±来。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家领导层对这场¡°革命¡±作出明确的否定,宣称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B文艺界在这一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首先做的也是被成为¡°拨乱反正¡±的工作。

1977年,开始批判¡°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既要¡±,和¡°既要¡±中提出的¡°文艺黑线专政¡±的论断。

1979年10月,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了¡°文艺民主¡±的问题。

1984年12月到1985年1月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以中共重要书记处的名义在大会上宣读的¡°祝词¡±,更提出了¡°创作自由¡±随的口号:¡°作家有选择题材、主题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充分自由,有抒发自己的感情、激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充分自由¡±,¡°我们党、政府、文艺团体以至全社会,都应当坚定地保证作家的这种自由¡±。2.开放时期的外来影响

(1)五六十年代,对于中外文化采取的是有高度选择性的方针。文革期间,则实行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政策,并根基现实政治的需要,对传统文化的某些部分,采取奇特的实用主义的阐释策略。文革之后,¡°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都要求实施开放的政策。从80年代初,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锁之后,出现了本世纪不多见的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化思想的持久热潮。70年代末,思想文化界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文学著作的翻译、介绍,最初是重印五六十年代的出版物¡ª¡ª主要是19世界以前的古典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专门发表外国文学翻译和文学研究的刊物激增。

许多出版社都出版文学译本,此外又成立了专门的外国文学出版机构,80年代,文化界的译介重点转移到20世纪的西方理论和文学创作上面,西方现代文论和¡°现代派文学¡±成为关注的焦点。

(2)80年代,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的重评工作,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五六十年代受到忽视或被淹没的作家、流派,在文学观念的重点调整中,经由一些学者的阐发而确立起文学史地位。(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国外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在大陆研究界产生很大反响。如夏济安的鲁迅研究,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等。)包括新月派、现代派诗歌、30年代的上海的¡°新感觉派¡±小说,沈从文、老舍、废名等京派作家,钱钟书、张爱玲、师陀等¡°孤岛文学¡±等。

(3)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介绍,加剧了不同文学理想的“冲突”。

东西文化之争、新旧文化之争又再次浮现,直接引发了80年代重要的文学运动和论争。如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关于“现代派”的争论,文学“主体性”和文学“寻根”问题的提出等。80年代文学革新和文学“试验”,都表现为“异质因素”不同程度的诱发和推动,由此引起感知内容、方式和艺术方法的新变。

3.作家分化和重组

作家也面对着选择与被选择。除了自然年龄上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由于文学观念和与此相关的创造力原因的分化和更替。在80年代,这种重组,主要不是通过政治权力机制,更多(政治权力对作家的选择,也仍继续)是通过社会需求(读者和¡°市场¡±的选择)方式进行。

50年代中期到文革发生前期这段时间,被当时文学家所肯定的作家,除个别例外,在¡°新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力已难以为继。

80年代(尤其是前期)最有影响的作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在50年代因政治或艺术原因受挫的作家(大部分在¡°反右派运动¡±中受难),被称为¡°复出作家¡±或¡°归来作家¡±。如艾青、汪曾祺、牛汉、王蒙、张贤亮等。一是知青作家一群: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郑义阿城、叶辛、铁凝、李晓等。之外,一些¡°文革¡±后已届中年才开始进入写作活跃期的作家,也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如张洁、古华、冯骥才、戴厚英、刘心武等。

女作家在80年代的大批出现,也受到人们的主要,被认为是继¡°五四¡±之后中国第二次女作家涌现的高潮。

更年轻的、或在8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文学界¡±的作家,则带来了新的艺术风貌,表现了新锐的探索和革新精神。如莫言、刘索拉、残雪、马原、余华、苏童、叶兆言、格非、孙甘露、北村、刘恒、方方等的写作,构成80年代中后期小说的最重要¡°风景

4.文学与°市场经济“

对中国当代作家来说,在文学的外部环境问题上,长时期以来感受到的最大压力是文学与政治关系的处理。与此同时,仓促间又遭遇了另一性质的压力,即社会转型¡ª¡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性社会的出现给文学带来的影响。

50-70年代,大陆文学与商品的关系:文学被认为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与金钱、商品无关的¡°精神产品¡±。文革中,文学的这种¡°纯净性¡±似乎达到了未曾有过的境界。稿酬已被作为¡°资产阶级法权¡±的表现而取消,对文学的任何¡°消费¡±,¡°娱乐¡±成分的理解和阅读,都受到了批判。进入80年代,许多呼唤¡°改革¡±和¡°现代化¡±的作家,却对¡°改革¡±和¡°现代化¡±的后果¡ª¡ª对中国政治、社会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的深刻影响缺乏心理准备。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文学(文化)格局。不仅是政治上的选择,而且面临¡°市场¡±越来越大的选择力量。这对于作家的生存处境和写作道路的重新确立,构成了新的压力。

80年代,报刊和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很多报纸都辟有刊发文学稿件的专栏,文学刊物激增。

由于读者需求的分化,也由于文学写作在出版、流通上的¡°商品¡±性质的凸现,出版和文学刊物的竞争加剧。(1983年底,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文件,规定文学刊物除个别的外,¡°自负盈亏¡±。而在此之前,刊物和书记出版,主要是考虑意识形态上的利益,采取由国家拨款方式,利润上的收益不是考虑的重点。)

大众文化形成强大潮流。原来处于¡°中心¡±的¡°纯文学¡±¡°精英文学¡±的重要位置受到很大动摇。

文学界作家心态复杂。既想维持在80年代所树立的¡°精神旗帜¡±的形象,又想在消费性文化的写作中获得巨大利益,使一些作家处于紧张状态中。自然,清醒地选择、确立自身的某一¡°位置¡±,又使另一些作家从惶惑紧张中走出。

(二)90年代的文化语境

市场经济全面展开并获得体制上的合法性。文学也走向市场化。

作家和文学刊物等的生存方式改变:不再依靠国家资助,而是进入市场,作家稿酬比社会其他阶层低;下海;参与一些有丰厚报酬的写作,如影视剧作;作品自身与出版运作、广告宣传相配合而构成¡°畅销¡±热点的现象。如《王朔文集》、《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移民文学热¡±,¡°陕军东征¡±等。说明,文学作品的存在,并不仅仅是作家个人行为,而成为从写作、出版到流通等各环节都受到市场选择和干预的¡°集体¡±行为。

读者作为潜在力量左右着文化市场,而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作家-文化市场-读者多向互动。

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立场公开呈现。80年代,发生过一些论争,但在社会居主流位置的文化群体中,能够获得一种趋同的理解;但90年代,对于那些被理解为集体性或统一性的观念,如¡°现代化¡±等的认识,趋于分化。出现频次较高的是¡°多元化¡±¡°个人化¡±。这都缘于文学与政治关系相对疏离。即使受到国家政治干预,也可通过¡°第二流通渠道¡±(即非官方的出版和销售渠道)传播。同时,90年代消费文化基本成形。文化三分天下的态势:主流文化¡°塔身¡±(又称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官方文化、正统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塔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塔基¡±(流行文化、通俗文化)互相交叉渗透。其中,大众文化成为人们的主要文化需求。

对现代化的认识不同于80年代。

80年代,¡°现代化¡±作为一种告别¡°历史暴政¡±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的发展方案,在知识界的想象中是充满希望的乐观前景(如改革文学)。80年代整个文化氛围的理想主义情绪大体是建立在这种想象的基础上的;但在具体实践真正降临之后,发现了理想和现实间的偏差,特别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使他们意识到现代化发展本身具有的矛盾。最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在社会中作用和位置趋于¡°边缘化¡±,他们开始对自身价值,文化观念产生怀疑。因而,90年代文化意识和文学内容中,80年代那种进化论式的乐观情绪受到很大削弱,而犹豫困惑、批判反省的基调得到凸显。

影响90年代人们关于现代化看法的因素中,需要提及¡°全球化¡±的发展。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知识界对于¡°西方¡±这一空间的认识的变化。文革结束时,¡°西方¡±往往被作为¡°世界¡±的化身,80年代对¡°现代化¡±的理解,以想象性的¡°西方¡±为参照系。随着人们对欧美各国的裂解的深入,真实的¡°西方¡±与想象的¡°西方¡±的差异给人们以震惊;另一方面,¡°全球化¡±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实,它将资本扩张问题和矛盾尖锐展示出来。因此,很多问题,诸如市场化问题,民族问题等,都作为¡°现代化¡±实践的事实,展现在中国人面前。

知识分子群体的进一步分化。当整个社会都全心全意只为经济而转动时,传统的意识形态格局就不能不相应地进行调整,知识分子原先所处的社会文化的中心地位渐渐失去,身不由己地相社会文化空间的边缘滑行。

1993年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90年代前期没有心理准备,后期,作家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适应了由中心向边缘的角色位移。与此同时,新文化保守主义(新文化守成主义)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理论滋长(文化上的民族主义)。

人文精神大讨论

它是90年代波及面最广泛的一场讨论,其主体是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价值取向和精神立场问题,其出发点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文学是否存在危机的问题。

(一)如何引发?最初由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ª¡ª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引发(《上海文学》1993.6)。指出文学危机很明显,文学危机作为一个标志,¡°不但标志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人文精神的危机,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正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已经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丧失了兴趣。

(二)问题焦点

1.首先是如何看待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文学。不同人做出不同回答。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文学走向多元化,文学本身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小说创作水平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个阶段。¡°调侃也不等于媚俗¡±,王朔和张艺谋都有他们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里也有人文精神。一种持反对意见。以张炜和张承志为代表。

2.其次是人文精神是否¡°失落¡±或¡°面临危机¡±。王朔、王蒙等人认为,失落危机是耸人听闻;反对者如洪子城、张承志、张炜、韩少功、李锐等认为,前者低估了市场化、商品化大潮的负面影响。

文人笔战:人文精神讨论中的三个插曲:“王朔现象”、“二王之争”(王蒙与王彬彬)和“二张共鸣”(张承志和张炜)

在《旷野上的废墟》一文中,几位讨论者曾举例提到“王朔现象”,认为“王朔作品总的基调是调侃”,从“王朔现象”和“玩文学”派深受欢迎的背后,更说明“重建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重要性。这种看法得到知识界较广泛的认同。王朔不以为然,1994年,他在《新民晚报》发表《王朔脱离文学界启事》,指责“假崇高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者”。

王蒙在1993年第1期《读书》上发表《躲避崇高》一文,为“王朔现象”辨护。随后,王蒙对“人文精神讨论”进行了批评,引发了王彬彬与王蒙的论争——“二王之争”。因为王彬彬写了《过于聪明的作家》一文批评王蒙,王蒙则以《黑马与黑驹》一文回应。王彬彬不甘示弱,索性以“黑驹斋”自许,连发两篇文章以更激烈的言辞反驳。

张承志在1993年《十月》发表《以笔为旗》一文,张炜在1993年3月21日《文汇报》发表《抵抗的习惯》一文,共同表现出对文学现状的不满和忧虑,倡导树起精神大旗,张扬理想与信仰。

此后,张承志又发表《撕名片的方法》、《清洁精神》、《撕了你的名片》等文,张炜又发表了《忧愤的归途》、《夜思》、《独语》等,与此同时,韩少功、李锐等作家也纷纷发文呼应。这批作家围绕“道德理想主义”进行了探讨,在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响。之所以有分歧,原因在于对¡°人文精神¡±理解不同。

后者是从启蒙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理解,认为哲学作为爱智之学追求的是人生的智慧,作为形而上学必然要有深切的终极关怀,这种智慧与终极关怀构成了哲学真理的主要特征和内涵,体现的则是所谓人文精神,因此,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人文精神更多的是形而上的,属于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了人的终极价值。因此对90年代出现的重物质轻精神、重实利轻理想的趋向表示忧虑。

前者则从世俗立场来理解,如王蒙:¡°我不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一种高了还要更高的不断向上的单向追求¡±,¡°人文精神应该承认人的差别而又承认人的平等,承认人的力量也承认人的弱点,尊重少数¡®巨人¡¯,也尊重大多数人的合理的与哪怕是平等的需要¡±,(《人文精神问题偶感》《东方》1994.5)即直面世俗。

讨论表明,社会转型期,文学、知识分子都存在一个再度确立价值理念的问题。分歧并不是要不要人文精神的问题,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想主义和世俗主义间的一场冲突。但二者并非水火不容,新的人文精神需要在理想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对话沟通中重建。

对人文精神变化这一现象认识的变化:

当历史推进到90年代,知识精英由高度自信变成了自我失落之后,人文精神不能不发生深刻分化和裂变。社会本位让位于经济效益,个人本位则导向了私人化的形而下的生命本能、生存本能方面。这种立足“个人本位”的生命生存的视野探索自身有其成就意义。只是在90年代初的那几年来得有点突然,使多数作家没有重组的心理准备,只得在文学圈里情绪激动而又无可奈何。90年代中后期,由于文化思想界对于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提出的诸多生活文化问题渐趋自觉,作家反而冷静下来,对自我生存及其发展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创作上,文学不仅要注意到现实主义精神,且将其与人文精神相连接。学者评论家不仅适应了由中心向边缘的角色移位,还著文肯定这种位移的历史合理性。

 “今日知识分子之边缘化,是幸事而非灾难,这个幸事的条件是“主流社会已进入了技术官僚体制,因此知识分子不必也不可能拥有传统社会的士大夫政治权力;主流社会已进入社会意识淡化时期,知识分子不必也不可能再扮演革命家或社会精神领袖;主流社会已进入经济自动运行的体制,因此不需要知识分子来做齿轮或螺丝钉,或歌颂物质生产。知识分子个人的雄心,应是在文化批判的深度上下功夫,在同行圈中比能力争长短”。赵毅衡《走向边缘》(《读书》1994年第1期。)

总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文学已由80年代的¡°中心¡±地位走向边缘。这种变化并非一件坏事。文学地位由中心到边缘,由上升到下降的过程其实正是中国文学向其本源位置回归的过程。正面意义超过负面价值: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文学开始从被动地位上升到主动地位,文学无需去被动、急迫地追赶时代、迎合时代了,有了自己独立的话语权;其二,文学的表现空间真正拓展了,文学开始享受自由;三,作家心态真正放松了。紧张、禁忌、恐惧的心态让位于放松、自在的精神状态,中国文学由此获得了从集体话语或集体性写作过渡到个人写作的真正机会。

第二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始终是主导性潮流)

一、原因:

1、五四现实主义传统和苏俄现实主义的长期影响

2、“创化“ 3、80——90年代:现实主义从单一的形式变现为多种的价值取向和多种审美观念。

二、浪漫主义

(一)关于浪漫主义

(二)中国的浪漫主义

1、代表主频:寻根文学的出现对浪漫主义潮流是个重大的推动

2、特点:情感、取材、艺术表现方面】

3、评价:

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一)产生

(二)争议中前行

(三)创作

四、通俗文学思潮

(一)性质:属于市场化、商品化的大众文化范畴,与以往革命年代倡导的通俗文艺不同:他拜托了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

(二)创作

①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

②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

A王朔:期创作目的商业动机很明确 B“海外留学生文学热“ C“汪国真热”

④散文:闲适散文、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小女人散文“ 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的合流

第三节: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理论(略)

第三章

反思文学

1.“伤痕文学”77年11月

从思想和艺术上都有突破的是伤痕文学,它出现在70年代后期,标志性作品是刘心武的《班主任》,它成为新时期文学的真正开端,同时标志着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学中的复归。

界定:“伤痕文学”是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率先以勇敢的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文学。

题材范围:暴露文革时期生活。文化大革命的本质是:“非人化”,使人不成其为人,是反人道的。例如《班主任》中的两个人物:A谢惠敏 “唯上是从”,思想僵化、呆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反映了“神道设教”(搞现代神话,人都变得没有自己思想)的危害,是一个“圣女”。B宋宝琦 “兽道肆虐”(使民族愚昧)

成就:A思想上,把人道主义灌注到中国当代文学当中,维护人的尊严、人格,人尊重人,人理解人。(写人性、人情在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时期受到批判,当时就是剥夺人的尊严,“羞辱你”)

卢新华《伤痕》母女之情被各自的社会地位所割裂,终生的悔恨

刘心武《如意》一个中学老校工与格格的黄昏恋

曾被改编成电影在法国得奖 陈国凯《我该怎么办》一个女人,丈夫入狱,后来的男人,结婚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老汉被批,狗随他,狗被杀

电影《达吉和她父亲》讨论题目:“父亲能不能哭”苏联则吸收了人道主义,《第四十一个》白匪军官与女红军,荒岛

B艺术上,将新的审美特质赋予文学:一是批判性,二是美学上的悲剧性(悲剧性以喜剧形式表现)

局限:伤痕文学从总体上说是长期郁积的情绪渲泄,对文革的批判主要还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对文革的社会历史根源、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缺乏深入思考,主要是在控诉,在表现方法上比较直露,艺术上比较粗糙。更有个别作品仅仅满足于恶劣行迳的展览。

1. 反思文学(新时期文学的第二大潮流)定义:指的是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国30多年来社会发展中的迂回曲折、明暗进退的远因前源进行冷静思索、重新审视的创作潮流。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现实主义创作潮流的一个深化。

① 兴起: 1979年上半年

根据题材领域的变化判断得出,可以说反思文学撕开了以往作家粉饰掉的一部分真实的社会生活,它的兴起与作家队伍也有关系,作家大都是五六十年代以前成名,并体验过建国以前的生活,“复出作家群”是其主干(都曾历经磨难),王蒙、张贤亮、茹志鹃等。② 内容

A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中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们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不断突破禁区,写出了左的思潮在社会生活水平中的滋生蔓延。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草原上的小路》,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等

B揭示了残余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在人们精神上的烙印,揭示了其对人们生活的翘然干预。如张弦《未亡人》、《银杏树》、《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挣不断的红丝线》,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封建意识的现代形态

C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王蒙《蝴蝶》、《悠悠寸草心》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月食》作品较乏力,是软绵绵的呼唤。

D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如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陆文夫“小巷人物志”系列《美食家》、《井》

(伤痕与反思的区别:内容上,文革/建国30年以至更早的革命历史时期;情感上,情感性宣泄/冷静的理性思考;表现方式上,单一的政治批判/社会历史、文化心理的全面反省)

③ 思想艺术成就及意义

A. 把理性批判精神注入了文学,所涉及的问题即是政治批判又超越了政治批判,使之更加理智、冷静;

B. 在题材方面大大扩展了文学的艺术视野; C. 促使文学的艺术结构和表现手法发生变化(大跨度的时间转换、主客观的交织,引进西方意识流和蒙太奇手法)

2. 改革文学

界定:改革文学是于70年代末开始初露端倪,80年代初蔚为高潮,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

兴起: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79年7月,王蒙《春之声》,何士光《乡场上》80年代初

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率先打破文革之后小说创作沉寂的是: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这两个短篇引发了“伤痕小说”的思潮。“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伤痕”小说的核心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的人的心灵创伤和人与家庭的不幸。有四种写作倾向:揭示四人帮的罪恶;表现与四人帮的斗争;展现普通人在文革逆境中的美好情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革进行思考。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最大的祸患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戕害,除破了50年代文学不触及人情人性的弊端。但现在看来,伤痕文学也还没能完全摆脱那个时代的政治意识。伤痕文学较成熟的作品还有: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等。

寻根文学:产生与八十年代中后期,是迄今为止当代唯一有理论有实践的小说思潮,但它始终没有获得明确的概念和公认的范畴。它的理论主张体现在韩少功《文学的“根”》及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等理论著作中。代表作品:1985开先河的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贾平凹“商州系列”;阿城《树王》等等。寻根文学提倡广义的文化,扩大了当代小说的领域,也使民情风习不再是小说中可有可无的点缀,甚至于成为小说的主题。寻根即寻找民族文化之根,二民族的根甚至于民族的文化之中,散落在民间。这种文化寻根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也是“重铸和度亮”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散失在民间,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

现当代文学(上)重点 篇4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和肉体创伤,这些小说沉痛的揭露出十年**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的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使命》、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等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和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归来”的歌,她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出现的现代诗剧,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大墙文学:指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因遭受迫害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大墙”之内的人们的遭遇的文学作品,在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是其中的一个独特类型。代表性作品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类似的作品还有王亚平的短篇小说《神圣的使命》。

8.“现实主义冲击波”:(1)时代的背景: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政策、转轨等。(2)代表作家作品: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3)主要特点----A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B不回避生活的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9.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10.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11.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2.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她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七年级上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 篇5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问心无愧kuì 渲xuàn染 奢shē望

呵hē责 猝cù然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闲(xiá) 暇 (róu lìn) 蹂躏

(tiào) 眺望 简(lòu) 陋 (suǒ) 琐事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得到很多益处。获益匪浅

(2) 由于使用别人的劳动、物件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实物。报酬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著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 初中语文重点文学常识

★ 《兰亭集序》字词理解及文学常识介绍

★ 文学常识的

★ 中小学生文学常识

★ 高中文言文文学常识

★ 事业单位文学常识模拟题

★ 外国基本文学常识

★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选择题

★ 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现当代文学(上)重点 篇6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大学生;文学涵养;作用

作者简介:郭馥铭,吉林省四平市人,硕士研究生,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1

一、传授人文方面知识,奠定学生文学素养基础

现当代文学在对学生的塑造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传播文化,进而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奠定学生基本的文学素养。人文知识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出的,构成了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方面。现当代文学通过对文、史深入剖析和再现,让生动的历史场景在学生脑中再现画面。每个人只有经过了一定时期的文学积淀才会深化成为文学涵养。

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文学、艺术等丰富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向学生传输基础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能够把这个过程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思潮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去把握现当代文学知识。在较新的科研中,有许多新兴的文学观点和知识,因此,教师要能够承担得起这一责任和重担,积极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增加学生的求知兴趣,让学生在新的知识中吸取营养,从而能够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二、融入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学心理素质

现当代文学在积极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它能够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信心和毅力,增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在完善大学生人格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文学品质的提升。文学实际上人的学问,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往往是作家经历、人格、精神的再现,这些都能够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加深学生文学涵养的形成。作家的经历和背景,为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能够帮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自主进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在文学精神之上得到升华。

(1)现当代文学中朗朗上口、简洁明了的诗句有助于大学生文学涵养的形成。现当代文学往往包含有诗句的内容,诗文通过再现当代事物和表现状况,从而构造成影响人们的诗句,在对诗句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学的魅力,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学之墙。

(2)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往往选取英雄典型来塑造人物,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思想。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情况是非常多的。在文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文学人物在历经挫折之后仍旧积极面对挫折,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用当代人物为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和指导,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面对文学创作时,能够用自己的文学积累来积极创作和表达。

三、完善人文个性,提升大学生文学写作能力

人文精神,是文学素养的内在支撑和表现,它包含着学生的内在信念、意志、价值观等个性。文学史人文科学中最重要的精神和品质,对于完善大学生的文学创作个性、塑造学生的文化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优秀的现当代文学,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深刻继承和发扬的丰富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现当代文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

(1)培养学生的文学道德情怀

现当代文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道德情怀。现当代社会中道德败坏、丑陋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现当代文学通过对当今社会的种种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写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培养起学生的文学道德情怀,促进学生在文学创作中注意一定的道德准则,关注道德的影响,从而建立起新兴的创作模式。

(2)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创作观

现当代文学在对学生的文学涵养方面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对大学生的创作观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大学生人生创作观的形成同时反映的也是文学涵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观念的改变中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创作观对于学生文学涵养的深刻作用,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意义。

(3)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

现当代文学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善于抓典型,对其进行深入的歌颂和弘扬,通过使人物精神和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于是出现了英雄做表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现代文学为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和积极的创作观念、增强文学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表现出学生创作的激情和活力。

(4)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在知识经济占据卓越市场的条件下,我们势必需要进一步创新现当代文学,加快实现现当代文学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注意发挥艺术的独特功能,通过让现当代文学教学来加快提高我国大学生文学涵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而实现我国现当代文化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侯景娟.文学经典阅读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87-89.

[2]邱诗越.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88-91.

上一篇:老师给学生的开学寄语下一篇:三年级英语期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