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2024-09-11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通用7篇)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篇1

测评实施方案

(本部校区)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通知》和《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实公示、诚信、培训、监督等制度,顺利完成2014年我校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组长:吴小平

成员:杨相云、李

骏、苏安华、褚仲良、陈永生、钱天跃、陈亚琴、潘腊月、家长代表、学生代表

三、测评组成员

(一)综合评语(负责人:唐慧萍

朱月君)

组长:陈亚琴、潘腊月

(二)审美与艺术(负责人:苏安华)

1.音乐组长:张

组员:张璐、张梦

2.美术组长:柳

组员:柳

菁、戚若望

(三)实践与服务(负责人:褚仲良)

组长:陈亚琴、潘腊月

(四)运动与健康(负责人:褚仲良)

组长:郑敬长

组员:毛海虹、袁能能

(五)探索与研究(负责人:李骏)

1.信息技术组长:钱天跃

组员:丁志刚、陈恺

2.科学实验操作

组长:吴

组员:尚翠珍、周爱芬、江碧清、俞依芬、张蕴春、董雅斐、王康康、屠淑婷、何立新、庄巧月、邹晓君、张晓东、周嘉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组长:干学展

组员:陈亚琴、杨敏灵、骆琼玛、李烂漫 组员:张筱恩、刘爱金、李镝、江碧清、吴淼娜、干学展、俞依芬、吴波

组员:张筱恩、刘爱金、李镝、江碧清、吴淼娜、干学展、俞依芬、吴波

四、工作安排

1、召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会议,议定测评工作实施方案;

2、由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具体制定测评细则,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报教育局审定;

3、通过翻印和学校网站向学校公示《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

4、召开初三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做好《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解释说明工作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加强测评小组成员的培训,确保测评工作顺利完成;

6、各项测评实施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7、及时做好资料、数据、案例等收集整理工作,并将总结材料上报;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2014年初中毕业生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

(实验校区)

一、指导思想

根据《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宁波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落实公示、诚信、培训、监督等制度,顺利完成2014年我校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

二、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长:吴小平、吴巧玲

成员:吴凤、丁叁斌、丁珊珊、周竹筠、鲍文雄、王亚丽、阎云泉、王磊、王琳 家长代表:徐锡伍(302班徐晨旭家长)学生代表:蔡芸(308班)

三、测评组成员

(一)审美与艺术

组长:阎云泉

组员:音乐:李文媛

美术:李臣义、阎云泉

(二)实践与服务

(三)运动与健康

组长:王亚丽

组员:丁叁斌、徐学文、尹海孟、郑艳芬

(四)探索与研究

组长:吴凤

副组长:王磊

1.信息技术

组员:钱颖昳、林世巧

2.科学实验操作

组员:王磊、鲍文雄、金

一、钟燕萍、吴珊娥、杨伟、朱文军、俞姗杉、林建、荣春雨、方芳、王玲、李虹

3.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组员:王琳、马盛艳、徐红晖、王庆虎、姜海楠、林雯雯、张杰、朱敏亚、周立颖、李玲丹、张炜、周爱芳

(五)综合评语

组长:丁叁斌

组员:崔丽君、莫叶青、王庆虎、鲍文雄、丁维、吴江、马盛艳、倪蓓芸

组长:丁珊珊

组员:崔丽君、莫叶青、王庆虎、鲍文雄、丁维、吴江、马盛艳、倪蓓芸

四、工作安排

1、成立校领导小组并议定测评工作实施方案;

2、由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具体制定测评细则,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并报教育局审定;

3、通过翻印和学校网站等途径向学校公示《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

4、召开初三学生大会和家长大会,做好《宁波市第十五中学实验校区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解释说明工作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5、加强测评小组成员的培训,签订诚信协议,确保测评工作顺利完成;

6、各项测评实施时间:2014年3月—4月;

7、及时做好资料、数据、案例等收集整理工作,并将总结材料上报;

8、各项测评实施细则

(一)审美与艺术 音乐测评实施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第的确定

根据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以及对音乐的喜爱程度,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由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音乐活动,及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向任课老师及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测评。

1、测评内容:

(1)不无故缺课、旷课,迟到、早退;(2)上课之前,准备工作充分;

(3)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与音乐课无关的事情;

(4)上课不违反纪律、积极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环节;

(5)听从老师安排,热情积极地参加音乐舞蹈兴趣小组及艺术表演活动;

2、等级确定

学生学习品质等级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符合要求的打合格“P”,不符合的打不合格“E”;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四人小组)、任课教师评定产生,若在自评、互评、师评中有4个E 的,直接得E,其他为P,最后由测评小组人员审核确定。

(一)必测项目:欣赏与基本常识;

按市教研室提供的样卷测试并根据分数确定P 或E。

(二)选测项目: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三项,学生任选其中一项测试。

1、演唱:

学生自选初中教材中歌曲,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背唱。要求:做到发声正确、声音洪亮、节奏准确、有表情地表达歌曲情感。教师根据其演唱水平评定为P等或E 等。

2、演奏:

学生自选曲目(内容健康向上),乐器种类不限,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单纯乐曲演奏或为歌曲进行伴奏。

要求:演奏方法正确,旋律连贯,并能很好的表达歌曲的内涵。教师根据其演奏水平评定为P等或E 等。

3、综合艺术表演:

学生自定表演内容(演唱、演奏除外),单独或小组(一般为3-5人)进行表演。

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教师根据其表演水平评定为P等或E 等。

(三)等第的确定;若学生在必测和选测二方面均达到P等的,则该生的认知表现为P等;若学生在选测和必测二方面有一个E 等的,则该生的认知表现为E 等。

1、音乐测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二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音乐等第确定为P等; 若二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 等,则该生音乐测评等第为E 等。

2、学生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音乐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音乐方面)B级及以上证书者;(2)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二、认知表现测评及等第的确定

三、测评结果的评定:

四、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美术测评实施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级确定

根据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以及对美术的喜爱程度,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由学校、班级组织的各项美术活动及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测评。

1、测评内容:

(1)不无故缺课、旷课,迟到、早退;(2)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回答问题;(3)作业能独立完成态度认真;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小组作业能积极主动参与;(5)美术工具能及时准备如颜料、毛笔等;

(6)尊重老师,上课不乱插嘴、不顶撞老师等。

(7)听从老师安排,热情积极的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和美术类各类比赛与活动,2、等级确定:

学生学习品质等级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符合要求的打合格“P”,不符合的打不合格“E”;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四人小组)、任课教师评定产生,若在自评、互评、师评中有4个E 的,直接得E,其他为P,最后由测评小组人员审核确定。

二、认知表现的测评及等级确定

(一)必测项目:欣赏评述

按市教研室提供的样卷测试并根据分数确定P或E。

(二)选测项目: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学生任选一项测评。1.造型表现

(1)测评内容,水粉画、水彩画、图画、素描等形式不限。(2)测评要求:

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以上;

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3)评分标准:

A、能否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综合运用色彩

B、能否运用多种材料、工具进行造型表现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C、能否结合所学透视知识表现物质的空间关系;

D、能否知道以线造型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描绘。2.设计运用

(1)测评内容:工艺制作等,如设计封面、招贴画、实用工艺品、小装饰品等(2)测评要求:

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以上; 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3)评分标准:

A、能否运用所写的设计方案、技能、动手制作并完成作品;

B、能否运用所学美术设计知识,设计方案,改进生活,学习用品展现创意; C、能否关注校园及社会环境,并从实际功能、设计的角度,评价身边的环境; D、能否以口头和文字的方式描述自己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过程,说明选用的理由。3.综合探索

(1)测评内容:主题活动等,如艺术节的策划、社会主题策划、剧情表演、美化校园等。(2)测评要求:

A、任选一种,每人限交一张,纸张16开以上;

B、按规定日期上交作品; C、参加人数:每组4-5人。(3)评分标准:

A、能否用文字、图象等形式记录调查与思考的结果;

B、能否积极动脑,结合其他课程所获知识,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C、能否用美术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见;

D、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合作,积极参与活动。(三)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三方面的等级确定: 1.基本达到测评要求,作品完整者等级为P等; 2.作品不完整或无作业者等级为E 等。

1、美术测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认知表现二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美术测评等第确定为P等;若二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等,则该生美术测评等第为E 等。

2、学生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美术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1)初中阶段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艺术特长水平(美术方面)B级测试;

(2)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艺术活动并获得奖项者。

三、测评结果评定

四、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二)实践与服务类测评实施办法

社会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测评的内容包括完成课时情况及社会实践表现两个方面。1. 完成课时情况的测评

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完成课时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应完成的课时包括:

(1)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的相应课时;

(2)2周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劳技教学基地活动课时、市级社会实践基地活动课时、社会调查、各学科的实践活动等);

测评办法:由班主任查阅学生参加活动的记录,按要求完成社会实践活动课时和学校劳动技术课程学习时,可评定为P等,反之为E等。

2. 社会实践表现

社会实践表现的测评主要由班主任与班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成效结合学生自评、互评进行综合评定。具体测试内容:

(1)全程参加活动,不无故缺课、迟到或早退;(2)积极参与活动,遵守纪律,服从指导;(3)有良好的劳动习惯与生活自理能力;(4)有合作精神与集体观念;

(5)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

(6)劳技课、劳技中心培训及绿色实践基地活动中,不无故缺课、迟到、早退。测评结果的评定:

上述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班主任及班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成效来确定学生的等第,每一小项有三个成绩,若出现5个E及以上的,该生的社会实践表现为E,反之为P。学生在达到2个P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可评定为A等。初中阶段在社会实践活动 的过程中荣获校级及以上“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等社会实践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校级比例控制在10%以内);

社会服务测评实施办法

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在社区服务、学校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参与的时间与表现。具体内容为:

1.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和各项公益活动(每年2次及以上),且有相关证明(如:社区联系单); 2.暑、寒假开始能及时到社区报到,参与活动,假期结束后能按照将联系单上交学校; 3.在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参加班级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测评结果的评定

上述内容由班主任及班级评定委员会,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议及参加公益活动的证明等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合格“P”或不合格“E”,每一小项由三个成绩组成,如出现4个E及以上,则该生社会服务测评结果为E等,反之为P等。

学生在P等的基础上,初中阶段荣获校级及以上“优秀志愿者”、“学雷锋积极分子”等社会服务类荣誉称号,并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可评定为A等(校级比例控制在10%以内)。

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实施办法

测评内容包括:学生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具体内容为:

1.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演练(全勤),上课认真听讲。2.能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

3.能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意外伤害事故。4.能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5.能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测评结果的评定:

1.行为表现和学习效果两方面测评结果均为P等,则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结果为P等;或两方面测评结果中含有E等,则安全教育与实践测评结果为E等。

2.学生在达到2个P等的基础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则可评定为A等:

(1)初中阶段遇到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或在安全演练中有突出表现者,(由学校评定,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5%以内);

(2)在参加社会实践基地学习中,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全面扎实、学习效果优秀者(由市级或市教育局认定的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考核确定,比例控制在学校毕业生数的15%以内)。

(3)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项安全知识竞赛并获奖者。(4)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自救互救技术比赛并获奖者。

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三)运动与健康类 运动与健康测评实施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表现等情况进行评定。(一)测评内容:

1.考勤: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锻炼等无故缺勤的一学年度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的1/10或因病因事缺勤的一学年累计超过1/3的;

2.遵守体育课、体育活动常规,并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各项练习任务; 3.热爱集体,有较强的团结协作精神,有助人为乐的思想; 4.体育锻炼目的性明确,坚持锻炼,并积极参加集体性体育运动。5.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能用学过的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6.服从学校安排,积极参加运动队训练,不无故缺席。

(二)等级的确定:

根据上述依据,教师在学生自评、小组(6-8人或班委成员)互评的基础上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符合要求的打合格“P”,不符合的打不合格“E”。若在自评、互评、师评中有5个E的,直接得E,其他为P,最后由测评小组人员审核确定。

二、运动技能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按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200米跑道半径小,没有室内体育馆),确定:(一)规定项目:

1、耐力:1000米(男),800米(女)

测试评价标准依据原中考评价标准限一个档次。原男生1000米3分25秒为满分值,改为3分35秒为满分值;女生800米3分10秒满分值改为3分20秒为满分值,依次类推。

等级的确定:测试分值在60分以上者为合格P等,低于分值在60分以下为不合格E等。

2、球类:篮球、排球男女任选一项。

球类:得对角线跑篮。按体育中考评价标准执行。排球对墙垫球按体育中考标准。等级的确定:测试分值在60分或以上者为P等,低于60分以下者为不合格E 等。(二)自选项目范围: 跑:50米、100米;

跳:跳远、立定跳远、跳高、跳绳、跳跃; 投掷:实心球前抛,原地侧向推铅球;

身体素质: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立卧撑(男)技巧(垫上运动);按规定报告,任课老师统一规定动作,并在体育课教学中给予辅导平时练习;

技巧动作规定:男生:鱼跃前滚翻-----起立;

女生:前滚翻直腿坐-----后倒成肩时倒立停3秒;

测试评价标准:参照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手册评分表和体育与健康测评数值为准则,做到不偏低不偏高的评价基数为原则。技巧评价标准,依据整体动作的质量合理评价。规定项目和选项范围及时制表向学生公示,供其选报。

等第确定:根据测试评价标准确定P、E两等,测评结果为E等的学生允许补测一次。

三、健康水平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健康水平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卫生习惯等方面。老师根据每个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测评结果,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卫生习惯等方面表现综合确定其等第,分P、E两等。

测试内容:身高、体重、肺活量等,选测项目根据文件精神执行。

四、测评结果评定

1、体育与健康测评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运动技能和健康水平三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体育与健康测评等第确定为P等;若三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等,则该生体育与健康测评等第为E 等。

2、学生达到P等基础上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其运动与健康类测评结果可评定为A等。(1)初中阶段参加过城运会、省运会、市运会各项体育比赛者,残疾学生参加省、市残运会等各类残疾人体育比赛者;

(2)初中阶段参加过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体育项目比赛者,残疾学生参加县(市)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残联组织的各类残疾人体育项目比赛者;(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为优秀等级者;

3、其他残疾学生凭有效证明,直接视作P等。

五、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四)探索与研究类 信息技术测评办法

一、学习品质的测评与等级的确定

学习品质主要是根据学生参与课内外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表现和习惯等情况来确定,测评结果有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综合评定,分P、E两等。具体测评内容如下: 1.态度:

(1)上课认真听讲,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布置的任务;

(2)课堂上不做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如上网聊天、打游戏、上不良网站等;(3)课外能自觉遵守中小学生上网规则,不上网吧,不上不良网站等。2.表现:

(1)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虚心听取小组成员的建议和意见,积极与小组成员合作;(2)能认真完成作品(力所能及);(3)能积极回应同学的请求帮助。3.习惯:

(1)文明有许地进机房,机房内不大声喧哗和吃零食;(2)带齐上课要用到的学习用品;(3)正常开机和关机;

(4)下课后整理好电脑桌上的物品和凳椅。

以上十条实行自评、小组评和老师评,自评作为参考;小组评有四学生组成,每条要求有四人讨论确定,若在自评、互评、教师评定中有10个E 以上的,直接得E,其他为P,最后由测评小组人员审核确定。

二、理论知识测评与等级的确定

理论知识主要反映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网络文化等方面的程度。测评由学校统一组织,主要根据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内容为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知识,以开卷笔试方式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分为P、E两等,允许测评等第为E等的学生补测一次,但该生信息技术测评等第不能为A等。具体测评内容如下: 1.试题类型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种

2.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网络文化知识;

3.比分为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占40%,网络文化知识占60%;选择题25%,问答题75%; 4.卷面得分为60分以上的(含60分)为P,其余为E。

三、操作技能测评与等级的确定

操作技能主要反映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测评方法以上机测评和完成作品等为主。测评结果为P、E两等,允许测评等第为E的学生补测一次,但该生信息技术测评等第不能为A等。具体测评内容如下:

1、测评内容:制作一份电子板报或小动画;

2、应用软件:WORD或POWERPOINT或FLASH;

3、测评要求:

WORD:(1)页面设置为A4,左右上下边距为2.5厘米;(2)主题用艺术字;(3)内容中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4)两倍行距,左缩进两个字符;(5)插入适当图片,合理安排图片与文字的位置关系;(6)在页面底端插入页码,位置居中;(7)保存位置:

E:作者。POWERPOINT:

(1)设置六张幻灯片,第一张和第六张分别为封面和封底,六张格式可统一;(2)题目用艺术字,主题用艺术字,主题字拟;(3)文字用图片的位置布局要合理;

(4)每一张之间要有超连接且每张幻灯片中的动画不少于3个;(5)每一张幻灯片之间内容连贯;(6)保存位置:E: 作者。FLASH:(1)主题自拟;

(2)动画效果包括:逐桢动画、多动渐变动画、形状渐变动画;(3)保存位置:E; 作者。

测评结果:无论用哪一个软件制作动画,只要符合每一个软件应用要求的60%都为P,否则为E。

四、测评结果评定

1、信息技术测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品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三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信息技术等第确定为P等;若三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等,则该生信息技术测评等第为E等。

2、学生在达到P等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评定为A等。(1)初中阶段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一级及以上证书者;(2)初中阶段参加省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成绩为合格以上者;

(3)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级及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发明及生物和环境科学初践活动)并获奖的;

(4)初中阶段参加宁波市中学生纵横码汉字输入比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劳动技术操作比赛获奖者;

(5)初中阶段参加由市教育局和市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航空航天、航海、车辆模型比赛并获奖的;(6)初中阶段参加县(市)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主办的中小学科技活动并获奖的。

五、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科学实验操作测评实施办法

一、测评内容和方式

《科学》教材规定的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实验项目由各地选取其中10个实验,在测评前一周公布。

二、测评组织

由学校组织对全体初三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评,原则上要求2天完成。具体日期由市教育局确定。首次测评不及格者可申请一次补测,补测在正式测评后一周内完成。

测评前15分钟,每个学生抽取其中一个实验项目,并分批进入相应的测评场所参加测评。每个实验的测评时间为20分钟。

测评有两名监测人员对应7名考生。扣分分值应由两名监测人员共同商定,并在学生的测评试卷上注明扣分点,当场在登记表上记分并签名。

三、测评结果的评定

每个实验总分为20分。其中17-20分可评定为A等,10-16分可评定为P等,0-9分可评定为E等。经补测成绩及格(10分及10分以上)直接评定为P等。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测评实施办法

一、行为习惯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根据学生平时参与地方课程的上课态度、平时表现和是否有良好的习惯等几方面,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测定的问卷形式,分P、E 两等。

二、基础知识的测评及等级的确定

内容选用宁波市地方课程课本《我与宁波》上、下两册内容,测试由教研室提供样卷,学校组织测试,采取笔试开卷形式,由教师根据测试结果评定为P等或E等。允许得E的同学补测一次。

三、测评结果评定

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知识的测评和行为习惯二方面测评,等第均达到P等的学生,则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第确定为P等;若两方面测评等第中含有E 等,则该生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登第为E。

四、测评时间:2014年3月至4月

由于探索与研究类包含信息技术、科学实验操作、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等三个分项。所以,信息技术和科学实验操作测评结果呈现为A、P、E等,鉴于目前学校开设课程的不平衡现象和操作技术上的因素,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项的测评暂不设A等,测评结果只呈现P、E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2A1P或1A2P,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A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为3P,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P等;若三个分项测评结果含有E等,则探索与研究测评结果为E等。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篇2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 历代“二十五中人”一路跋涉, 励精图治, 开拓创新, 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异的办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 始终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列, 见证着时代的伟大变迁, 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学校建设之路,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以滕春瑛校长为核心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创新发展“学科德育”办学特色, 秉承“为学生成功人生铺路, 为教师专业成长搭桥, 师生互动, 共建和谐校园”的办学理念, 不断开拓思路, 攀登高峰, 在迎接一个又一个新挑战的同时, 也在收获一个又一个成功的喜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办学单位、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天津市优秀家长学校、天津市文明学校、天津市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等。学校凭借优异的办学业绩, 成为众多学子期盼和向往的求学之地, 成为百姓心中“成才教育”的典范, 成为科学育人、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 成为全面发展、成功办学的教育品牌。

学校秉承“崇德、尚文、励志、图新”的校训, 逐步形成了“勤奋、朴实、团结、文明”的校风、“德高、业精、风正、纪严”的教风和“勤学、善思、拼搏、进取”的学风。学校取得了骄人的教育教学成绩, 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逐年提高。近年来, 高考连创佳绩, 大批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本科上线率超过97%,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

校长滕春瑛在办学改革上颇有建树, 现兼任中国教育发展联盟理事会副主席, 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先进校长、全国课堂教学创新先进校长。

天津市第二十五中学具有悠久的历史, 校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和谐氛围。学校占地面积37335平方米, 建筑面积20708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科技综合楼、办公楼等建筑, 有大礼堂、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彩色塑胶跑道田径场等现代化设施。

学校现有教学班54个, 其中高中部24个;有现岗教职工250多人, 其中特级教师4人, 区级特级教师2人, 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占任课教师总数的82%;有市级师德先进个人2人, 区级名教师、名班主任5人, 区级拔尖人才1人, 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20人。

学校不断更新思想, 塑造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强调, 教育学生的全过程要做到润物无声, 学生是家庭的, 也是学校的、社会的, 做好学生工作, 也就为社会的稳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此, 学校践行着“让师生快乐、学习、提升”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狠抓教育教学工作, 推进新课改,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 紧紧抓住教学这一中心,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以质量求生存, 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强化过程管理, 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 发展学生个性, 陶冶学生情操, 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和高尚美好的人生追求, 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二十五中学的教师注重深入实际, 面向全体学生, 创造性地推进优质教育, 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学校教职工帮助家庭困难学生, 使其感受到学校的温暖、教师的亲切, 让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并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篇3

关键词:高中生;医学院校;志愿报考;暴力伤医

医学专业长期以来一直是高考志愿报考的热门。高校招生中,报考人数与录取计划的平均百分比医学类为150%,仅次于政法类和财经类专业[1]。报考医学的高中生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兴趣选择报考,并受家庭、学习成绩、医疗环境等多因素影响[2]。近几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暴力伤医事件逐年增多[3],对高中生医学志愿报考造成恶劣影响。部分省市医科高校或医科专业投档线大幅下跌,个别省市甚至低于畜牧兽医专业分数线,也曾有调查显示,超过1/3的医学生对从事医疗职业的态度有所动摇[4]。为了解陕西省高中生医学院校报考意愿及是否受医疗环境影响,我们对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选取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向学生本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52份,回收问卷340份,其中重点班问卷153份,普通班问卷187份。

(二)研究方法。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选取高中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老师协助下发放。问卷中插入一例暴力伤医事件,使部分未关注过暴力伤医事件的学生对此类事件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医学报考志愿受医疗环境影响的真实性。

(三)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Excel 2013进行录入,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医学院校报考意愿调查结果。所有340名学生中,有意向报考医学院校共101名(29.7%),其中重点班58名,普通班43名,重点班较普通班报考意向强烈(37.9%vs23.0%,P=0.002)。无意向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共37名(10.9%),重点班16名,普通班21名,二者在报考意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vs11.2%,P=0.481)(见表1)。

(二)报考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有意向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中,33名(32.7%)學生由于兴趣选择报考医学专业,占各种因素的首位。26名(25.7%)、15名(14.9%)和9名(8.9%)学生报考意愿分别受工作稳定、未来就医便利和家庭环境影响,其中普通班学生更易受工作因素影响,重点班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者较多。在无意愿报考医学院校的学生中,医疗环境差是重点班学生放弃的主要因素(50.0%),学业困难则成为了普通班学生放弃的重要原因(47.6%)(见表2)。

(三)医疗环境对报考意愿影响调查结果。340名学生中,共20名(5.9%)学生受医疗环境影响放弃报考医学院校,其中重点班8名,普通班12名。在了解暴力伤医事件后,重点班没有学生动摇报考志愿,普通班9名学生放弃报考。三、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学院校依然是报考的热门,29.7%的学生有报考意向。由于医学院校分数线较高,医学类专业的报考与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关系,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倾向于报考医学院校,而学业困难也成为部分学生放弃报考的原因之一,普通班尤其显著。医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课业负担重,要求高,有本硕连读、本博连读[1],因此普通班学生报考医学时受成绩影响更大。

在倾向报考医学的众多因素中,个人兴趣位居首位,医学的学习是枯燥、乏味而且漫长的,且医学专业性更强,兴趣驱使下进行学习才会有更加充足的动力。许多高中生大部分精力投入课程学习,对医学专业并没有过多的了解,因此加强中学生对医学专业的了解,培养中学生对医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报考比例。医学院可以在得到相关学校的许可下对其附近院校的中学生开设讲座,学校可以成立医疗社团,普及各种急救知识和医疗常识,增加学生对医学的感性认识。

此外,工作稳定也成为了学生青睐医学专业的重要因素。医生是较为受人尊重的职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工作相对稳定,而且属于“越老越吃香”的专业[5],因此倘若找准定位,达到一定业务水平,医生不失为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医生就业也存在门槛高、压力大、就业难的情况。医生就业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经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医疗机构然需求量不多,但学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也较多,而乡镇医院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需求量多,本科毕业生却鲜有应聘[5]。本研究也显示,普通班报考医学院校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如何提高中等学历学生从事医学专业意愿,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疗环境安全也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话题,暴力伤医事件的频繁发生。据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媒体报道的暴力伤医事件持续增多,甚至高达140例[3],平均2- 3天就会发生一起恶性伤医事件。医疗环境的恶化,势必影响到高中生的报考。本调查显示,5.9%的学生由于医疗环境差、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而放弃了报考医学院校,这甚至成为重点班学生放弃报考的首要因素。而随着暴力伤医事件的升温,多地医学招生遇冷的报道数见不鲜。倘若由于医学院校报考人数降低,医学类专业录取分数线就会相对降低,这意味着对今后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加重病患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甚至阻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综合近3年陕西省医学院校分数线,并与同年一本、二本批次分数线做参照,大致持平,并没有显著增高或降低,关于媒体“医学招生遇冷”的报道招生办也进行了统一回复和纠正[6]。然而,医学招生未遇冷并不真正代表着医疗人才的充足,有许多在职医生因为安全问题而离开了深爱的岗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卫燕教授认为,行医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外部环境需要解决的问题首推医护人员人身安全[6]。安全的医疗环境是优质医疗的前提,唯有维护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为此,我国已颁布了相关法律来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期待法律能够有效的减少暴力伤医等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及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济南第十五中学新教师培养方案 篇4

2011年新教师成长培养方案

我校2011通过公开招聘,引进了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李铭,按照区进修学校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1年新教师成长培养方案。

一、学校成立新教师成长培养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长:刘光泉(校长)

组员:王玲(书记)陈军(副校长)

金凤英(教导处主任)

刘宝柱(组织人事科科长)

工作小组

组长:陈军(副校长)

组员:金凤英(教导处主任)

李克增(教导处副主任)朱传霞(业务指导教师)

陆海燕(班级管理指导教师)

二、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朱传霞老师为李铭的指导教师,聘请班级管理经验的路海燕老师为李铭的班主任指导教师。由教导处和团委牵头举行隆重的“拜师学艺”仪式,颁发聘任书并签订指导协议,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三、对新教师及其指导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

(一)对新教师李铭的要求: 1.虚心学习,主动请教。

2.主动承担指导教师布置的课题及有关任务。

3.不断总结,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每学期的心得与体会。4.每周至少听指导教师一节课或向指导老师理论业务学习一次,虚心学习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写出听课体会和教学反思。

5.每周应与班级管理的指导教师交流班级管理工作一次,写出心得体会。

6.做好听课、班级管理交流记录、期末总结。每学期期末将本人及指导教师活动记录收齐,上交团委。

7.拜师学艺一年,结合工作转正,上一堂汇报课。一年师生关系到期前,上一堂优质公开课,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开好一堂主题班会。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及发展情况,要指导新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的具体指导。

2.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 A、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 B、备课及教案书写;

C、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 D、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

E、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每周至少跟踪听课1节,一学期不少于20节,全学年不少于40节,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使用指导徒弟专用听课本。为能够有效指导,同时要在听课记录中做好课堂点评和总评记录。

3.指导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教育教学方面的活动。

4.业务指导教师每周不少于1节课或者1次教研活动,及时评课指导;班级管理指导教师每学期与青年教师至少谈话交流10次。

5.业务指导教师学期末填写期末总结表及指导意见;班级管理指导教师填写期末总结表及指导意见。

6.定期向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汇报新教师指导工作。

四、加强与区教师进修学校、区教学研究室的合作,邀请区名师、名班主任来校对李铭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其成长。李铭要按教师进修学校的要求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定期向进修学校汇报自己的工作。

五、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全程指导、监督新教师成长培养的工作,并为新教师成长和指导教师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计入其工作业绩。

济南第十五中学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篇5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为了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平安,及时化解和消除不安全、不稳定、不文明的因素,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迎接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根据上级有关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校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理念,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服务。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蒋灵敏

副组长:汪明栋

肖仕飞

刘凤

饶天勇

成员:成员:罗立

符娟

廖华

酉静

刘中训

李强

罗恩康及各年级主任、各班主任

二、基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各处室、年级组、班级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二)各负其责:各处室、年级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归口调处的原则,对口排查调处本部门主管领域的矛盾纠纷、各年级组和班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排查调处各自内部的矛盾纠纷。

(三)积极防范:贯彻标本兼治、预防为主和立足于“抓早、抓小”的工作方针,防患于未然。

(四)依法调处: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依法依规调处,妥善解决问题。

(五)综合治理:充分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教育等手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社会组织调解的积极作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充分履行职责,共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创新适应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新情况新特点的工作体制和方式;构建覆盖全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确保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各类校园矛盾纠纷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或刑事犯罪案件,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四、具体实施

(一)学校组织成立专门的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领导小组。定期排查校园内各类矛盾纠纷,建立领导小组——各处室组——各年级组——各班级之间信息双向反馈的畅通渠道。学校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在排查调处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二)排查工作。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要遵守预防为主、发现调处为次的原则,以说服教育为主,以团结、安全、稳定为出发点,以和平调处为最终目的。

排查范围包括各处室、各年级组、各班级各种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矛盾纠纷,重点是利益关系复杂、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部门和群体。排查分学校排查、年级组排查、班级排查三类。处室排查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处室组织排查本辖区区域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学校稳定的矛盾纠纷。年级组排查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年级组组织排查本年级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稳定的矛盾 纠纷。班级排查按“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由各班级主动排查内部存在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学校稳定的矛盾纠纷。

排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和特别防护期排查。日常排查是各处室、各年级组和各班级在日常工作中,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的经常性排查活动。日常排查掌握的重大情况应及时向学校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小组反映。

定期排查是各处室、各年级组和各班级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对本部门存在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和汇总上报的活动。专项排查是针对特定领域存在影响学校稳定的倾向性突出问题开展的排查活动。专项排查由各处室、各年级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或根据学校部署要求具体组织落实。

特别防护期排查是在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的预防性全面排查活动。

(三)调处工作

调处工作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和按照政策办事,实行分级负责、归口处理,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工作不到位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确保发生的问题及时解决。

调处工作实行各处室、年级组和班级责任制。校园问题由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调处,处室内部问题由分管校领导负责调处,年级组、班级内部问题主要由年级部领导及班主任负责调处。

调处学校矛盾纠纷,针对不同情况,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仲裁等方法。及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涉及人数、主要诉求、重点人员和当前动态等情况;掌握和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依据,制定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案和防止事态扩大升级的处置预案,并明确答复口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教育工作,耐心细致地进行说服、劝导,同时对重 点人员组织落实重点教育管理措施;组织落实工作措施或协调有关部门依法妥善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不推诿,谁先知道谁负责,重大问题上报校办公会研究处理。

(四)报送和登记

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台帐和报告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件按诱因、发生地点、涉及人数、重点人员、主要诉求、事态发展预测、组织调处工作情况等要素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其中重大问题(个案)应逐级上报备案,并及时补报最新情况,实行动态化跟踪管理。凡学校举行重大集体活动,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治安事件和学生非正常伤亡事件,要做到报告及时,信息畅通,对未按要求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的,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奖惩。

无论是定期排查,还是问题的发生及处理都要及时、真实地做好登记、记载并做好归档工作。每月对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汇总,填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报表,供各级领导和学校检验。

(五)责任追究

对各处室、各年级组、各班级开展校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得力导致学校矛盾纠纷突出的处室、年级部和班级,要给予通报批评。

对未能及时排查掌握学校矛盾纠纷或调处化解不力,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应区分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涉嫌渎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遵义市第十五中学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篇6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实施方案

针对我校干部队伍现状,为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学校班子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学校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党政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条例》、《江苏省党政机关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暂行办法》、徐州市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徐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竞聘干部职数:

5个中层正职岗位,6-7个中层副职岗位,本次竞争上岗鼓励干部、教职工积极参与竞聘工作,积极引导干部轮岗,接受新挑战,全面发展,在不同岗位上展示才华。

二、竞聘资格和条件:

参加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人员必须是我校在编在岗人员,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作风正派,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熟悉教育、教学,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组织管理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3、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务实高效,教学水平高,教学成绩突出。

4、清正廉洁,办事公道,有全局观念,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5、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五年以上,现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能处室干事或中共党员;竞聘中层正职的须是现任中层正职或有两年以上的相关副职任职经历的副职。

6、首次竞聘年龄须在45周岁以下,即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三、竞聘的方法、步骤和程序

1、公开职位:公布竞聘的职位、任职条件、程序方法等,进行报名动员。

2、公开报名:通过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组织推荐的办法推荐人员,报名时要认定职务和岗位。

3、资格审查:按照竞争上岗条件,由竞聘工作小组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实绩和能力认定,按不低于职数1:1.5的比例初步确定参与竞聘人选,上报校党委审查批准,并报教育局组织处审核后公示。

4、竞聘办法:

(1)、面试:

①现在中层干部岗位仍竞聘与现任级别相同的岗位的竞聘人员采取述职测评的办法,测评分在70分以上即可作为考察对象,否则要参加演讲答辩。

②演讲答辩:提拔竞聘人员及现任正科级测评分在70分以下的作竞聘演讲和答辩,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竞聘者考评,专家评分占综合成绩的50%。

(2)、民主测评:由全体教职工对参与竞争上岗人员进行民主测评,占综合成绩的30%。

(3)组织考察:根据参加竞争上岗人员的专家评分和民主测评成绩,由校党

委组织考察,综合管理经验、德才情况、工作业绩等方面打分,占综合成绩的20%。

5、公示:根据综合成绩和学校党委的考察结果,决定聘用干部名单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7天。

6、聘用:党委决定干部聘用名单,校长室予以聘任,报上级备案。首次聘任,试用期一年、聘期三年(含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不称职者回原岗位工作。

五、组织领导: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组成选拔聘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班子成员组成。下设工作小组,由工作小组具体实施。

六、竞聘的纪律与监督: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等有关法规执行。

七、本方案的解释权在学校党委。

徐州三十五中党委

2012.6.29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文件 篇7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担任九十五中校长的?您如何看待校长的工作?

■我于2007年调入九十五中任校长兼书记。初到九十五中, 面对人生地不熟的环境, 我想到通过博客这个载体, 与学校的老师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记得有一位至今不知姓名的老师在博客上问过我:校长, 你认为在学校管理中, 什么是以人为本?就是这个问题, 引发了我对于校长工作的深度思考, 尤其是对于教师培养和管理的思考。我始终把这个问题装在心里, 在日常工作、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中, 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师管理理念, 那就是“刚柔相济, 让教师充满幸福感地工作”。

□请您具体解释一下。

■“刚”指的是规范, 即学校规范化管理, 就是从教育教学系统的整体出发, 对各环节制订制度、规程、指标等标准或规范, 并严格地实施这些标准或规范, 使学校能协调统一地运转。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依“法”治校。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化管理, 学校各项工作就变得无序且随意, 甚至造成混乱, 如果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不能保证, 学校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都证明了实行规范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在学校的规范化管理中, 我们一是抓落实, 制度不落实等于零, 规范化管理就变成了空谈。二是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体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这是实行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柔”指的是以人为本, 即学校的人性化管理。究竟什么叫人性化?我认为, 人性化就是对人的尊重与关怀, 它充满人情味, 提倡高尚的人文精神。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环境, 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为此, 在学校管理中, 一要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特别是对处于相对弱势的那些教师, 比如身体不好的、年龄偏大的、基础较差的、能力较弱的教师, 作为领导应更多地关心他们, 给他们更多的指导、帮助和体谅。通过调整岗位、减少工作量、改善工作环境等, 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身优势。二要尊重教师的个性。承认教师的差异, 发现教师的长处, 以赏识的目光来看待每位教师, 充分肯定其点点滴滴的进步, 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同时, 在“知人”的基础上做到“善任”, 将教师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做到充分信任、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不求全责备。三要尊重教师的人格。要树立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在学校里的重要价值, 增强参与意识。为此, 我们坚持校务公开制度, 在全体会上向教师做细致说明, 使教师心里明明白白;坚持每学期建言献计活动, 各部门都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认真答复;坚持民主集中制, 对学校重大问题, 均要通过教代会讨论做出决定。教师参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过程, 只有了解、理解, 才能使规定变成自觉的行动。近年来, 我校在评优、晋级、绩效工资等重大工作的实施过程中, 都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支持, 学校上下形成了和谐、融洽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现在学校的领导班子已形成这样的共识:领导对待教师、教师对待学生要念人之功, 容人之过, 学校上下形成尊重、理解、沟通、信任、互助的和谐氛围, 在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 教师以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 学生以快乐的心情在学校读书, 使师生共同成长, 学校得到发展。

□在学校管理中如何实现“刚”“柔”相济?

■在学校管理中, 只有规范化或只有人性化都会使管理工作发生偏差, 只有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使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才能使学校快速发展。一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促进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如学校的考勤管理, 既有刚性的打卡制度, 严格控制迟到、早退等不良现象;也有人性的关怀, 如对年长的教师给予每月两天的老年假, 对于生病的教师根据教龄长短管理上有所区别, 对于怀孕期、哺乳期的教师予以适当照顾, 教师们感受到学校的真切关怀, 对工作自然会尽心尽力。二是坚持民主的原则。只有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 教职员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 才有机会表现出来。同时, 校长个人想法中的某些偏差, 也会及时得以调整, 进而采取大家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管理方式。实践证明, 坚持教代会制度是使管理走向民主的最有效的方式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时刻想到创新。人性化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在规范化管理过程中, 不断融合人性化的东西, 进一步变成新的规范, 如此反复, 使管理水平螺旋式上升。由此也可以看出, 在推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否定规范化, 要时刻想到人性化管理要对规范化管理有创新的意义。我的管理理念是:“只要关乎教师和学生, 事无小事, 每件事都要当大事去安排;学校的管理要从管理人向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转变;刚柔相济, 让教师充满幸福感地工作”。

作为校长, 我经常提醒自己的三句话就是:教师的参与程度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的永恒的主题;让教师们充满幸福感地工作是校长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

□您刚才提到的三句话都是围绕教师说的, 那么, 您如何看待教师的角色?学校为教师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从事的是文明传递与心灵塑造的工作。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感受幸福的过程也是引领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感受到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辛勤培育下健康成长, 自己才能体会到职业活动的成就感, 体会到更多的职业幸福。由此看来, 教师必须走专业发展之路, 才能更胜任工作, 从而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因此, 我们特别注重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使全体教师得以迅速成长。

一是教师理念发生根本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 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们清楚地看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已经在教师的头脑中扎根。尽管有的课堂, 教师让学生分组学习、分组讨论, 或者说分组交流的时机、组织、控制、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但是, 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 的确是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二是教师行为发生重大改变。

学案导学教学策略的实施, 是集中了备课组教师的智慧, 是适应合作互动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学形式, 也是我校合作互动课堂教学由幼稚走向较成熟的标志。教师的作用主要发挥在合作备课、设计教案、编写学案;组织课堂教学;维护教学秩序;决定教学过程中生成问题的价值, 即肯定拓展、纠偏规正、释疑解惑。教师已清楚地知道, 课堂的任务不是把学生教会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师已经改变了一上讲台就讲、一下讲台就走的习惯, 而是把讲台让给了学生, 教师由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教师在教改中普遍受益, 合作意识加强了, 集体教研有实效了, 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课堂容量增大了, 教师觉得课上得比以前轻松了, 学生成了主角, 教师成了真正的主导。教师们说:过去上一节课觉得时间很长、很累, 现在觉得很快、很轻松;过去是单口相声, 现在是“三句半”, 教师只说好最关键的半句就行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 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归纳, 效果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学习的能力得到解放, 教书育人的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是教学技能得以充分展示。

为适应新课程需要, 全面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技能大赛:如普通话测试、板书设计, 硬笔书法、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等基本功比赛。还有青年教师过关课、亮相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十佳育人新秀”展示课、“比武”课、总结课、探讨课、“同课异构”课等作课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为课堂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科研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上一篇: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典型例题解析下一篇:家乡变化小学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