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讲义

2024-07-06

初中语文讲义(精选5篇)

初中语文讲义 篇1

【美文回放1】

走在林间的小路上

每当我放学回家的时候,就能远远地望见家乡那片树林。它一头连着我家的后院,一头伸往学校去的方向。每次走在这片林间幽静的小路上,总会让人想起那熟悉的背影。

上五年级时,村小学拆除,爸妈不得已把我送到离家8里多路的小镇读书。从小娇生惯养的我怎么能脱离对家人的依赖,何况还要在校住宿,一个星期才能一次回家。开始两个星期爸爸还骑着摩托接送我,第三个星期,爸爸把我叫到他的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小华(化名),你也这么大了,老在爸妈的怀窝里不能长成,要独自一人去学校,锻炼锻炼自己。”我欲反驳和撒娇,但一当看到爸爸满脸的严肃,溜到嘴边的话不得把它咽了下去。

星期天,妈妈10点钟左右就弄熟了午饭,让我吃得饱饱的,急促地催我出门。我背上书本、衣物等走出家门,回头看了看爸爸,他翘着二郎腿,没有半点送我的意思,我硬着头皮离开了家。

林间小路密叶遮盖,冷风嗖嗖,阴森森的。有时一声乌鸦的啼叫,也会让人不寒而栗。我唱着歌儿壮胆,担心遇到强人和花狐鬼怪之类的东西,不由自主地小跑起来。但总觉得有一个无形影子在追随着我,使我越发害怕起来。一溜小跑地跑出了四里多长的林间小路,到达学校内衣全部湿透。周末回家的时候,又是这样心惊肉跳地穿过这条骇人的小路,进门就扑到爸爸的怀里哭泣起来。我准备埋怨他,当看到他满头的汗珠和一脸对我心疼的样子,于是又打住了话语。

又是一个周末的黄昏,我心惊胆寒地走在离家约200米处,看见树林间一个黑影一闪而逝,直奔我家的后院。我担心是小偷,也就不顾一切地穷追不舍。“扑通”一下,那黑影跌倒了,但很快爬了起来,消逝在我家的屋檐下。我走进屋大叫爸爸,可他却关掩房门支吾着,我推开房门打开电灯,只见他手脚慌乱地把一件沾满泥巴的衣服藏在床下,于是我明白了一切。“你回来了,吃饭去吧!”他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于是我不忍心揭穿他的秘密。

后来,我来回在这条阴森恐怖的林间小路上,不论白天晚上还是天晴下雨,总觉得有那个熟悉的身影在跟随着我,我不再害怕了,反而觉得温馨起来。

爸爸现在去了南方打工,他远远地离开了我。那林间的颗颗大树,仿佛就是父亲守护的背影。

我忘不了那林间熟悉的身影,更忘不了那林间的小路!

【美文回放2】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

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

“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两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

“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

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挡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转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

“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

“我在这——”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

【美文回放3】走在雨后的小路上

妈妈从深圳回来看我,这是她和爸爸离婚三年后的第一次探望。爸爸躺在病榻上,他没有说什么,只是做了一个手势,意思是让我陪她去外面走走。

刚刚下过一阵暴雨,长满青草的路面并不泥泞,只是草尖还挂着水珠。我和妈妈缄默无语地走着,也许是三年的分别显得陌生,也许她无情地抛弃我们父女已在我俩之间形成了隔膜。草上的水沾湿我们的鞋和裤管,但谁也没有去理会。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小红,这三年你怎么没有打电话给我。”“我„„我没有钱。”我吞吞吐吐地答道。“难道你爸就没有给过钱吗?”妈妈随即反问道。

她哪里知道,她的离走给了我们父女多大的打击,给我们的家庭带来多大灾难。爸爸是一个不善言语憨厚老实的庄稼汉子,他不太会安排农事,只会埋头干活。她的一走就让老爸失去了主心骨,田里的农活不知如何安排。干了水田的事儿,却丢了旱地里的活路,结果是水旱地里都减产,收入一年比一年差。爸爸这三年来好像老了十岁,今年上半年,脸色泛黄 的爸爸显得四肢无力,几次干活栽倒在农田里,要他看医生死活不依,五月的一天他终于病得不能起床了,我找来邻居的李叔叔把他弄到县城医院检查,结果是肝癌晚期。我惊呆了,顿时天昏地黑。爸爸说不需要住院,回家挺几天就会好的。我和李叔叔说服不了他,知道他是在心疼钱,因为他以前曾说过不吃不喝攒了钱也要让我上高中和大学,我只好伤心欲绝地把他弄回到家中。

“爸爸给过钱,但每次我都没要多的。”我懒懒地回答。然后又是一阵沉默,我俩各怀心思地继续向前走。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见有了来人也屏住呼吸停止了鸣叫,路边的青蛙也停止了叫喊“咚咚”地跳进沿路的水渠中。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只听得到“沙沙”的脚步声。

“你爸爸得的什么病?”她接着问。我没好气地回答:“肝癌,是怄气伤肝,被你气的。”接着再是一阵沉默。不知走了多久,我隐约听到一声声抽噎,抬头看时,她已泪流满面。这时我的气消了一大半,毕竟她是我的亲生母亲,她有再大的过错我也不能这样对待她呀,何况她已经回来了。

我从口袋里掏出了手绢递给她,这是我十四岁的生日爸爸买的。妈妈擦完泪水,在把手绢还给我的那一刹那紧紧地把我搂到怀里。然后泣不成声地说:“小红,是我对不住你和你爸。我这次回来再不离开你们了!”“妈妈,你不走了就好,我其实也恨想你呀!几次我想给你打电话,就怕用了爸爸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呀!爸爸也多次要我给你打电话„„”我也抱着妈妈哭叫着。

妈妈牵着我的手调头回家,太阳从云缝里钻了出来,投射万缕金光照在小路上,草叶上的雨水干了,树上的鸟儿和知了唱起了婉转的歌儿,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与温馨。

“妈妈,你看,天边挂起了彩虹,好美呀!”我蹦跳着叫喊道。“那是连接断路的彩虹桥,走,我们快点走过去!”妈妈也破涕为笑地叫喊着。

雨后的小路上,跳跃着我和妈妈的身影。

【知识点透视】

记叙文不仅要写明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还要抒发我们的感想,内容很多,可谓千头万绪。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帮助我们串联起这些内容,让人觉得繁而不乱呢?那就要在写作前先找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文章的线索。线索是作者思路在文章里的反映,是把文章内容贯穿成一个整体的脉络。线索清楚,记叙文才能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写作文如果没有线索就会难以下笔,如同面对一堆散乱的珠玉难以提挈。有了线索并抓住线索,就能考虑如何安排层次,如何开头、结尾,如何伏笔、照应。我们可以用人物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如鲁迅的《故乡》即以人物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还可以用时间空间的变化、事件的发展、思想感情的变化、具体的景或物等为线索。有的文章还可以贯穿多条线索。

【名家美文1】粽子里的乡愁(琦君)

异乡客地,愈是没有年节的气氛,愈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那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粽子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地准备一批,美其名曰“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在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

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是好吃懒做的,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的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

有一回,一个女孩悄声对我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有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样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着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她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致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选自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文化名人书系谈故乡》一书)

【阅读手记】

故乡端午的风俗,母亲包的各种粽子,“我”最爱吃的灰汤粽,还有用灰汤粽治消化不良的民间疗法,给乞丐布施“富贵粽”的场景,苦命的乞讨小姑娘,“我”的同情,母亲的叹息,以及铭记在心的教诲,无可追忆的怅惘,点点滴滴的回忆,是如此有条不紊又感人至深。作者是怎样在这短短的篇幅中传达出这样多的内容呢?千头万绪一脉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线索——家乡的粽子。对往事的回忆在包粽子、吃粽子、送粽子这条线索中逐一展开,同时,粽子也寄托了作者真挚浑厚的情怀:对家乡、对童年的怀念,对慈爱的母亲绵绵不尽的爱,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感慨,既温馨悲悯又苍凉肃静。这种不蔓不枝的裁剪得益于文章严密的结构,得益于线索的巧妙安排。

【名家美文2】我的母亲(丰子恺)

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个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母亲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来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都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计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里的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戒告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询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的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节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集》一书)

【阅读手记】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从“我”小时侯写到母亲去世,以“我”的成长为线索。但文中母亲的形象——“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在每一段中反复出现,因此,人物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线索。时间线索使得文章条理清晰,人物形象的线索使得文章中心突出,在形象的反复强化中,母亲的勤劳坚忍和宽严相济如雕刻般一次次加深,变得格外鲜明。那么,这两条线索哪一条是更主要的呢?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文章写了母亲的种种琐碎的小事,最终是为了写母亲的性格,因此,母亲那“坐在八仙椅子上,严肃的眼神,带笑的口角”的形象是本文的主要线索,时间则是副线。

【佳作示例1】锁

16岁的女儿的抽屉不知何时挂上了一把锁。那锁小巧精致,有金黄色的光泽,然而妈妈却觉得它十分碍眼。

一天早晨,妈妈为女儿清扫屋子。她照例又瞥了那铜锁一眼,却意外地发现书桌边的废纸篓里有许多捏成团的废纸。她记起了女儿屋里的灯昨夜亮了很久,于是心里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她快步走过去,捡起一团废纸,匆匆地展开。那皱皱的纸上只有一大滴墨水和几个字:我爱你„„妈妈的脸一下子变得煞白,她慢慢地将纸装进了衣袋里,眼睛定定地盯着那把小铜锁。

下午刚过五点半,女儿就回来了。她看起来兴高采烈而又带点神秘。妈妈不动声色地看着女儿神采飞扬的脸,平静地问道:“有什么事让你这么高兴?”女儿心虚似的低下了头,连连说:“没,没有„„”妈妈把手伸进了口袋里,却什么也没有掏出来。她像平常一样,对女儿说:“去做作业吧,吃饭时我叫你。”然后转身进了厨房。

女儿蹦蹦跳跳地来到了书桌旁。她一看小铜锁开着,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道:“我怎么这么不小心!秘密可别被妈妈发现了!”悄悄来到门边的母亲听到这里,心情愈加沉重了。她边往厨房里走,边想:看来必须得同女儿谈一下了。

“吃饭了!”妈妈把饭菜放好了,向里屋的女儿喊道。

门应声开了,女儿左手拿着作业本,右手托着精美的礼品走了出来。妈妈一下惊呆了:那不就是她在女儿抽屉里看到的东西吗?

女儿来到饭桌前,将礼品交给妈妈。妈妈愣愣地接了。女儿有点羞涩地说:“妈妈,这是我用第一次得到的稿费给您买的生日礼物。祝您生日快乐!”她顿了顿,又继续说道:“老师说,我昨天晚上写的那篇作文,也有可能发表呢,我念给您听听吧。”她翻出作业本,深情地念道:“我爱你,妈妈。你是一个多么慈祥,多么懂得尊重女儿的人„„”

妈妈的手紧紧地捏着那张已经被汗水湿透的纸,想起那把被锁匠打开的小铜锁,百感交集。

【评析】

这篇文章采用了两条线索:妈妈对女儿的怀疑误解是明线,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是暗线,两条线索在小小的“锁”上交汇。妈妈对女儿的不信任以及女儿对妈妈的敬爱随着“锁”的撬开形成了对比,引人深思。

【佳作示例2】有个地方叫天堂

没有真正的天堂,所谓天堂,只是人们的梦幻所停留的地方。

第一次遇见天堂,是在我不满一岁的时候。摇篮中依稀听见了一曲优美婉转的钢琴曲:一个人,用亲切的气息,向一个婴儿,描绘着仙境一般的梦幻。我睁大了眼睛,停止哭闹,伸出双手,似乎要抓住那美妙的音符。虽然我抓不住,但它们已经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个如天堂般美好的地方,也留在了我的心里。

后来,我渐渐长大,在度过了六年无忧无虑的时光后,我又漫步到了音乐殿堂的门口,在钢琴老师的家中,我再一次听见了那动人心弦的乐曲,我终于知道,它叫《月光奏鸣曲》。老师曾问过我:“听了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我毫不思索地回答:“我看到了天堂!”是的,那的确是天堂!幽幽的音乐在身边轻轻回荡,黑白键上跳出来的音符,轻盈而圆润,如春雨般滴滴撒入我的心房,也轻轻地拨动着我的心弦,它们无论滴在哪里,都会发出清脆的回声。美妙的旋律,犹如春风般无微不至,缓缓地吹动颤抖着的野花,青草在轻轻地向我吐出新芽。一只只彩色的蝴蝶,美丽地飞舞,盘旋,落在一朵又一朵不知名的金色小花上,最后,都停在了一个正在演奏《月光曲》的金发男孩的肩上,微微扇动着„„

有一次,我和家里人谈起贝多芬。

“他为什么那么穷?”我的眼里满含着困惑与不平。

“因为那时的音乐不值钱。”妈妈的回答无奈又黯然。

这时,我的耳边响起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如暴风雨一般的旋律,和贝多芬对 9

现实的不屈反抗,使我情不自禁发出一句怒吼:“不!钱会烂掉,而音乐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在音乐的流淌声中,我们家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没有了墙壁,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音乐像一个平和的天使,在我们的前方,翩翩飞行。在它的指引下,我们走到了那个美丽的天堂。

【评析】

小作者把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比喻成天堂,文章从幼儿时第一次听到音乐的感受,写到长大后学习钢琴,在音乐中徜徉,再写到为音乐家鸣不平,最后写心灵在音乐中升华。文章以对音乐的感受和热爱为线索,写了对音乐的理解逐步加深。

【实战演练】

那一刻,我们

初中语文讲义 篇2

【佳作示例】

贴玻璃纸

“长约半米,宽也半米,就这么裁吧!”我拿着白色的玻璃纸,准备给窗户“更衣”。按尺寸剪裁好了玻璃纸后,我把它们拿到了窗边的写字台上,拿起一块,在窗户上又比了比大小,正合适。我搬来了一把椅子,站在上面,开始贴纸。

我把玻璃纸背面的保护膜撕掉,露出了不干胶,两只手各拿着一个角,往窗户上贴。由于我的经验不足,这玻璃纸一点也不听我的话,像顽皮的小孩子,到处乱粘。上面的纸贴得还行,可下面的纸却错了位。只好揭开,重新贴,但它与窗户像长在一起似的,“难舍难分”,让我无可奈何。

这时,我看见了桌上的小刀,于是我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揭开纸的一角,然后慢慢地从这个角一点点往外撕,还好,完整地揭下来了。然后又把纸从上往下展平,这才算粘好一块玻璃。

剩下的纸可不能按这种方法贴了。这次我没有把保护膜一次都撕下来,而是撕了一半,把上半边展平后,才把剩下的保护膜撕下来。可这又让纸与玻璃之间留了气泡。我在阳台找了一块小木板,从上向下刮,把气泡赶到了一起,然后再次用小刀把这一部分纸揭开,让气泡跑掉,最后再铺平,这回比第一块贴得好了许多。我按照这种方法,很快把剩下的几扇窗户贴好了。

阳光通过这层“屏障”,不再那么刺眼了。这次给窗户的“更衣”行动终于成功了。

[评析]

这篇习作的作者详细叙述了“贴玻璃纸”的过程。如果你不知道怎样“贴玻璃纸”,读了这篇习作之后就知道怎样贴了,这就得益于作者运用了行动描写。“我把玻璃纸背面的保护膜撕掉,露出了不干胶,两只手各拿着一个角,往窗户上贴。”具体写出了贴玻璃纸的过程及方法。当纸贴“错了位”时,作者以“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点点往外

撕”、“完整地揭下来”、“从上往下展平”等行动描写,细腻地写出了重新贴的具体过程。为了解决“纸与玻璃之间留了气泡”的问题,作者“找了一块小木板,从上向下刮,把气泡赶到了一起,然后再次用小刀把这一部分纸揭开,让气泡跑掉,最后再铺平”。这些行动描写,仿佛作者就在我们眼前操作似的,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

动力来自鼓励

暑假到了,爸爸拉着我的手,和蔼地说:“去学学游泳吧,练练自己地胆量,也多学会一门本领。”我害怕地望着爸爸,不住地摇头。爸爸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肯定可以的,要相信自己哟!”看着爸爸慈爱的笑容,听着他鼓励的话语,我使劲地点了点头。

我们一家人来到游泳馆,人真多啊!看着同龄的人们在水中像鱼一样灵活地游着,看着他们欢快地嬉戏,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但是望着淡蓝色的池水,我胆怯了。这时,姐姐紧紧地握住我那颤抖不已的手,仿佛要把她全身的力量传送到我体内,她为我打气道:“加油哟,我陪你一起学。谁最后学会可是有惩罚的呢!”“比就比!”我决定和她一较高下。教练走过来,对我们说:“你们是新学员,先学蛙泳。现在我教你们基本动作。”教练说完,就跳进了水里,给我们示范起来,随后给了我一块救生板让我下水。

我害怕极了,身体不由得向后退。妈妈笑眯眯地说:“不怕,没事的,老妈在旁边给你助威呢!”妈妈还夸张地做了个大力水手的招牌动作,逗得我笑了起来,前进的动力又回来啦!

下水之后,我按照教练指导的方法,抬腿,绷脚,向两侧划圆,蹬腿„„我刚把头伸进水里,就被呛到了,不停地咳嗽。“你游得不错。再注意配合上换气!”教练喊。原以为格外严肃的教练会骂我笨,没想到他竟然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动作完成得好。得到教练的鼓励,让本来想放弃的我重拾动力。

经过一星期的学习,我终于学会了游泳。如果没有爸爸的鼓励,我根本不会想到来学游泳;如果没有姐姐的鼓励,到现在我仍然会对水有一种恐惧的感觉;如果没有妈妈和教练的鼓励,我早已经半途而废了„„是他们的鼓励让我有了学会游泳的动力。

[评析]

这是北京市2007年中考的一篇考场作文。原考题为《动力来自》,“鼓励”是作者补充题目的内容,也就是文章的具体内容。文章写了众多人物对自己学习游泳的鼓励,鼓励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语言对话,因此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了爸爸、妈妈、姐姐及教练对自己学习游泳的鼓励的过程。

“你肯定可以的,要相信自己哟!”“加油哟,我陪你一起学。谁最后学会可是有惩罚的呢!”“不怕,没事的,老妈在旁边给你助威呢!”“你游得不错。再注意配合上换气!”这些人物语言,虽然都是鼓励“我”游泳,但我们能感觉到是出自不同身份的人物之口,真正做到了语言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的要求。

再有,作者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还注意对人物说话时语态的描写。如:“爸爸拉着我的手,和蔼地说”,姐姐“为我打气道”,妈妈“笑眯眯地说”,“教练喊”等等,这些说话时的神情、举止,给人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使文章显得更生动,更形象。

【写作百宝箱】

1.有人向托尔斯泰请教怎样使语言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托尔斯泰回答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用不着多说,因为全部生活就是运动。要是你找到了准确的动作,那你就可以放心地编造句子,因为,如果一个人从马上爬下来,从马上跳下来,从马上跃下来和从马上一个跟头跌下来——这全是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就描绘出人的不同状态。所以必须首先寻找能说明物体的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

2.我写一句话要想半天。比方写一个长辈看到自己的一个晚辈有出息,当了干部回家来了,他拍着晚辈的肩说:“小伙子,‘搞’得不错呀!”这地方我就用“搞”字,若不相信,你试用“做”,用“干”,准保没有用“搞”字恰当、亲切。假如是一个长辈夸奖他的侄子说:“这小伙子,做事认真。”在这里我就用“做”字,你总不能说,“这小伙子,‘搞’事认真。”要是看见一个小伙子在那里劳动非常卖力气,我就写:“这小伙子,真认真干。”这就用上“干”字。像这三个字:“搞”、“干”、“做”都是现成的,只看你把它搁在哪里最恰当、最合适就是了。(老舍)

【牛刀小试】

1.题目:我有一双的手。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每个人都有一双手,你每天都要用到这双手。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这个半命题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灵巧”、“能干”、“笨拙”、“闲不住”、“令人羡慕”等词语,然后作文。无论你有一双什么样的手,都是用于劳作的手,因此这就要求你写成叙事的记叙文,叙事中要细致写手在劳作过程中的动作。这就要求你运用行动描写,用行动描写形象地表现出你自己在文题的横线上所填的词语,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2.以你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时某一谈话情景为内容,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

[思路点拨]

初一语文讲义1 篇3

网址:http:///

电话:4006785915

初一语文讲义1 一文言文

(一)古诗词鉴赏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③疏狂④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⑤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重点字词解释

伫()危楼()黯黯()拟()疏狂()强乐()

衣带渐宽终不悔()2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草色烟光残照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

(二)文言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1.解释加点词语:

托其妻子于其友()..王顾左右而言他().2.翻译句子:

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3.面对孟子第三次发问,齐宣王为何“顾左右而言他”?

4.用自己的话说说“顾左右而言他”的含义:

初一语文 第1讲 复旦托业教育培训中心

网址:http:///

电话:4006785915

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 情有独钟——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文章中的括号内: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第4节: 第5节:

3、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句话。

例:掌声,是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

3、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第2节): 第二件(第3节): 第三件(第5~6节):

5、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读第8节,为什么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震撼着小群,又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他的心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说说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读1-3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读7-8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短文加个标题:《 》

(二)种瓜小唱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惑人。春天,孩子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不管!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我的心也随着膨胀起来。那些日子,在潇(xiāo)潇春雨里,我谛听它细长身肢舒展的声音;在盛夏的薰(xūn)风里,我观察它伸出卷须时,感受到生命的颤动。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qínɡ)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想入非非了,想到瓜儿的硕大、沉重和甜味„„

万万没想到,赶到纽儿(指瓜果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讲义) 篇4

意思:潮水上涨,使江面显得更加开阔,江风顺吹,鼓满了高悬的船帆。赏析:“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悬”字写出了江风劲吹,扬帆前行的景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夜色将尽,旭日正从江面上冉冉升起,残冬未去,春意却已潜入江南。赏析:“生”和“入”都是拟人手法,“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了哲理。思乡而不低沉,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意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深处,僧人的禅房掩映在花木扶疏之间。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幽中显静,幽中含美,抒发诗人去除杂念,忘情山水的情趣。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意思: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火攻赤壁,东吴必定失败,最终连美女大小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去囚在铜雀台。

赏析:诗人从反面、间接地写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国家的兴旺,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意思:今夜的月色分外明亮,人们都在尽情观赏,不知那恼人的秋思会落进哪户人家。

赏析: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意思: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赏析: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意思: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赏析:“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人烟稀少;“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这两句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意思: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赏析: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意思: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赏析: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会当”是“一定要”。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谁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衔泥筑巢。

赏析: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诗人把春天的美写活了,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生机与活力。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五彩缤纷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嫩草才刚刚能盖过马蹄。赏析: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写出了早春小草生机勃发,春花美丽鲜艳的特点。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意思:歌女们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隔着江水还唱着亡国的曲子《后庭花》。赏析: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讽刺了现实中达官贵人,不理政事,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意思: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腊泪才流干。

赏析: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诚、执著的爱情,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达矢志不变的爱情,新奇巧妙。后也多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意思: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表达了诗人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意思:山峦重重叠叠,小溪曲曲折折,仿佛已经无路可走了,突然之间我又看见前面柳绿桃红,又见到一个村庄了。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现的境界。多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意思:大宋的江山已支离破碎像那狂风吹散的柳絮,我的这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赏析:两个形象的比喻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清醒认识。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意思:古往今来,人难免有一死,应该舍生取义,留下一颗赤诚之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赏析:这两句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成为千古壮歌。1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意思:落花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赏析: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这两句后多用来歌颂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意思:沉船的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逢春。赏析: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同时也蕴含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意思: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吧!

赏析:诗人通过的丰富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能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寄托诗人思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2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意思:暮色苍茫,我的故乡在哪里?江面上烟雾迷茫,真叫人添愁断肠。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互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更加深沉,不能自已。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意思:感伤时事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赏析:采用拟人手法,以物之情写人之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伤时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意思: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赏析: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余味无穷。

2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意思:我不害怕飘浮的云把眼遮住,是因为我身在最高处。赏析:“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意思:抽刀断水水却更快地奔流,借酒浇愁反而是愁上加愁。

赏析:这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用消极的思想去对待烦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意思:我在东篱下随手采几朵菊花,不经意间望见了郁郁郁葱葱的庐山。赏析:“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看到。此句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枝头的雪)恰似千万株梨树花盛开。

赏析:这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山回路转看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蹄的印迹。

赏析: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看不见友人了,只看见串串马踪的印迹,他迟迟不返回,那是对友离去的担心、不舍和惆怅。以景抒情,言虽尽而意未绝。

2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意思:万里晴空中一只白鹤冲云直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蓝天。

赏析:诗人以“鹤”自喻,一个“排”字使全诗的意境开阔,诗人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30.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

意思:清晨,将士们擂响战鼓,浴血奋战,晚上仍抱着马鞍睡觉,随时准备出战。赏析:抱”字显示出将士们枕戈待旦、军情紧张情况。3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意思:国家各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诗人交替出现,各自主导诗坛几百年的兴盛。赏析:表达了作者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盲目守旧。热切期盼创新诗人的出现。3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意思:洞庭湖把东南大地分裂成吴楚两块,日月星辰宛如在湖水上日夜漂浮。赏析:形象的描绘出洞庭湖浩瀚无边,雄伟壮阔的气象。也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二者相得益彰。3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意思:羌笛何必吹奏出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赏析:虽写边地苦寒,但含蓄地写出了无限的乡思离情,将悲壮苍凉的情思发挥到了极处。

3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意思: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赏析:表达了作者一种美好的祝愿,给人以美的愉悦,美的希望。

3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意思:花开花落是自然的规律,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燕子又回来寻找旧巢,小园的花径上我独自徘徊。

赏析:前两句音调谐婉,对仗工整,将自然的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起来。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景物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一个“独”字写出了诗人内心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3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意思: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住天下的贫寒之人,使他们都能欢乐安心地生活。

赏析:这两句诗抒发的是诗人的理想和希望,是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人民生活思想的集中表现。这种推己及人、救世济人的思想,给后代诗人以积极的影响。3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意思:到那时我要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的方向,射杀犯界的天狼。

赏析:表现出词人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和崇高的爱国精神。3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意思:群山环抱中,如血的残阳斜照着城门紧闭的孤城和冉冉升腾的狼烟。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

3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意思:我手持酒杯,想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归思难收,可如今破敌之功未立,哪能考虑回家团聚。

赏析:表现了将士们杀敌报国、建立功勋的愿望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40.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意思:悠悠的羌笛声,茫茫寒霜遍地,深夜展转难眠,想想多年来一直戍边征战,如今已满头白发,我不禁潸然泪下。

赏析:用悠悠的羌笛声与满地的浓霜来渲染战场的悲凉气氛,加重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怀念故乡的心情。4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意思:王朝兴起,百姓受苦;王朝覆灭,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4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意思:谁说人老了不能回到少年时期?寺前的溪水也能滚滚向西奔腾,不要因为年老时光流逝而自伤叹息。

赏析: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人生衰老叹息,抒发了作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

4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意思: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得到我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赏析:这两句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4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意思:这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这离愁别恨是另一种滋味,不是常人所体验到的。

赏析:用丝缕比喻离愁,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4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思: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

赏析:九个名词,九种景物有机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一幅萧瑟苍凉的秋景图。语言凝炼自然,明白如话,内涵丰富,意境深远。4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意思:千里马老了虽然终日卧在马厩里,但它的志向还是要驰骋千里。有志之士即使到了晚年,他的壮志也不会消减。

赏析:写出了作者奋斗不息的豪情壮志和老当益壮的积极进取精神。4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意思:日月的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天河的辉煌灿烂仿佛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初中语文讲义 篇5

一、教材分析

作为世界分区地理,教材对澳大利亚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延续了前面介绍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首先,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其次,充分注意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密切结合,把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贯穿这一节的主线,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创造条件。教材归纳了三个框题进行表述,抓住了澳大利亚地理的主要特征。其知识结构如下:

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处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被太平洋与印度洋包围,孤立存在。

2)地理位置长期孤立,生物进化缓慢,故形成特有生物。

3)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利于发展农牧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4)地广人稀,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农牧业产品大部分出口。

5)讨论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6)矿产资源丰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超过农牧业与工矿业。

7)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理解澳大利亚大陆动物古老性的成因。

2.了解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环境(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特征,分析自然环境对农牧业的影响。

3.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产品在世界的地位;记住主要的农、矿业产品;农牧业的分布规律。理解“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含义。

4.了解澳大利亚城市及人口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知道澳大利亚的著名城市。

5.了解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特征及其分布,知道“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含义。

6.了解工矿业及服务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提高读图能力,建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关系。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澳大利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四、教材处理与教法

本节用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图片与视频资料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特有的生物,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通过师生探讨,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进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农牧业生产与地形的关系,农牧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在第二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讨论探究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并强调虽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与工矿业都很发达,然而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已大大超过了农牧业与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的经济支柱。通过学生分析,师生共同总结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通过课件展示城市景观照片丰富教材,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五、学法指导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综合分析获取新知,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等,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直接导入:在世界地图上,澳大利亚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汪洋上,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被南回归线穿过,被两个大洋包围。说起澳大利亚,它也有着浓重的殖民色彩,它曾经是英属殖民地,我们从澳大利亚与英国的国旗图案上就能看出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件展示两国国旗)

关于这段历史,同学们可以登录Baidu网站,通过搜索关键词“澳大利亚的殖民统治”来了解这段历史。(这样突破了课堂局限性,给学生构建起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同时锻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课件展示国徽图片:

观察:澳大利亚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它们是什么动物呢?同学们认识他们吗?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播放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

4.探讨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

小结: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板书)

试用大陆漂移的假说,分析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而南极生物很少的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

5.说到澳大利亚的动物,不得不提澳大利亚的羊。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现在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羊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羊特别多,因此称澳大利亚为(板书)。

其实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并没有羊,这些羊都是殖民者随船带来的移民羊,优越的自然环境加上澳大利亚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绵羊数量迅速增加,经过不断改良培育成的美利奴新种细毛羊,产毛量高、毛质细长柔软。

(1)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羊呢?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P7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然后对照P75“澳大利亚的地形”图,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探讨:

师:其实,澳大利亚不仅羊养得好,其他的农牧业部门也十分发达。下面,我们来看看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农牧业的。

板书:发达的农牧业生产

师:请同学们看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并从图中找出澳大利亚的四大农牧业区:“粗放牧羊

区”“粗放牧牛区”“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不过,我们同时注意到在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图上,有一些地方没有任何农业带,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书上专门为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解决活动中提及的问题来寻找上面问题的答案吧!

组织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活动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1是要求学生从地形的特征来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合理性;问题2是在要求学生了解澳大利亚基本气候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出气候对农牧业产生的具体影响;问题3是将地形和气候结合起来,说明对农牧业的影响是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问题4是通过对澳大利亚人充分利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来发展农牧业的分析,认识澳大利亚人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聪明才智。

展示课件,共同学习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地形、气候等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及其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分布。

提示: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水资源、植被等方面分析。(每一小组选择一个要素分析。)

6.各组代表发言。

完成课件练习题。知道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明确澳大利亚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

提问:读“澳大利亚地形图”,说说东、中、西部地形有什么不同?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地形类型,海拔分别是多少?

师:读图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墨累河。

提问:说出本区所处温度带? 生:热带、亚热带、温带。

师: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说出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气候?

生: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

师: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形成草原和沙漠;东北沿海全年高温多雨,为原始的热带雨林;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平均人口密度仅为中国的1/45,因而,广大的土地资源可以被用来开发为农牧业用地。人们在长期的实际生产中,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实现农牧业的高度机械化,开辟大规模的农场等等,以此来减少劳动力的消耗,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效率。但由于澳大利亚地理条件中地形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在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在东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种植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东北沿海地区和东、西部的山岭地区,由于地形或气候相对干燥,只能形成粗放的牧业区;东南地区与塔斯马尼亚岛之间有一区域为牧业和经济作物混合带,也

是由于此处正是东部大分水岭末段的缘故。

第二课时

师:在复习前知的基础上导入,我们明白了人们为何将澳大利亚比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了,但有人又将澳大利亚比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让我们来继续研究。

板书: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丰富的矿产资源

师: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你们知道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什么矿产吗?

生:(略)

师: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厂使用的铁矿石就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

生:为什么?

师:因为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质量比较好,含铁量很高。澳大利亚除蕴藏有丰富的铁矿外,还有煤、石油等等,其中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煤、铁等等,出口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矿产品出口创汇额占总出口额的很大部分。二战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快,尤以采矿、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发展迅速,工矿业的出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请一个同学阅读教材P78页的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所以,人们就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板书:迅速发展的服务业

师:到20世纪70年代后,澳大利亚的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你们知道哪些部门是服务性行业吗?

生:(略)

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澳大利亚旅游业发展很快,迅速成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

(展示澳大利亚风情图片)

板书: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师:澳大利亚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这一带有较好的港口,对外联系便利,英国移民首先到达这里,建设城市,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随后,大城市相继出现,如首都堪培拉,全国第一大城市悉尼和第二大城市墨尔本都位于这里。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这些城市。

生:读图,查找城市。

2.气候特点:

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上澳大利亚气候图,(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教师:在了解地形和气候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草原辽阔、饮水丰富、无野生肉食动物等。

教师小结:澳大利亚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展示幻灯片(6)自动剪羊毛图片、机械化耕作的农场的图片],指出澳大利亚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教师:澳大利亚不仅有发展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学生:阅读书上材料──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教师:强调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起工业。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找出铁矿石的地区分布。

教师:介绍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特点: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

学生:阅读书后资料,说说澳大利亚在发展采矿业方面的资源储量优势。

教师:由于矿产储量大,使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介绍主要出口矿产品及销往国家。

教师: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课堂练习一:

澳大利亚首都的房屋,哪一面是朝阳的?学校放暑假应该在几月份?为什么?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其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选题角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的掌握。

课堂练习二: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和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

(1)根据气候分布图可知中、西部为_________气候,北部为_________气候,因而中、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草原广布。

(2)根据农牧业分布图可知澳大利亚在中、西、北部发展_________带和_________带。

(3)读气候图回答:东南部为_________气候,其特点: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西南部为_________气候,其特点: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因而东南和西南部地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

(4)据农牧业分布图,可看出澳大利亚利用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发展起了_______带和_______带。

【选题角度】

本题意在通过读图分析的方法,提高读图技能,同时学会如何分析各自然要素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热带沙漠 热带草原

(2)粗放 牧羊 粗放 牧牛

(3)亚热带湿润 高温多雨 温和湿润 地中海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4)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 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

探究活动

“澳大利亚”

课堂小结:谈谈你对澳大利亚的印象。前面从澳大利亚动物的独特性入手,引出位置、面积、领土组成;后面从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入手,中间穿插地形、气候等的特点,这样改变了学生学习国家的一贯结构,让学生知其然,还想知所以然,可以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地形、气候的特点,学生还没有概念,鼓励学生到书中去找答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指导学生如何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读图能力。

通过对地形、气候的了解,与农牧业的分布相联系,训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也让学生体会到因地制宜的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含义。作为课堂小结,学生会把澳大利亚的知识融合在一起,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达到学以致用;或者加入自己的东西,教师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大致梳理如下: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东南部气候温湿,沿海交通便捷

移民开发早,是人口集中区和经济重心。

内陆、西部为热带沙漠

人口稀少,只有少数采矿点。

东北部热带雨林区

尚未开发。

地势低平,草原广阔,地下水丰富,没有大型食肉野生动物

利于发展农牧业,成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为工矿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成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学点评:

教材没有面面俱到的介绍澳大利亚地理概况,而是抓住澳大利亚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教材三个非常形象的标题来展开。教学抓住这个特点,用解疑的方式,把自然地理融入到特有现象中,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从动物的独特性入手,引出位置特点;从发达的养羊业,引出地形、气候特点等,这种设计改变了学生学习国家的一贯结构,用问题解决模式完成新课标的要求。在解疑的过程中,也把澳大利亚的其他地理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让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又抓住了最主要的特点。

典型例题

“澳大利亚”

1.为什么澳大利亚被称作“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解析】

首先要明确澳大利亚有多种其他大陆所没有的古老动物,如袋鼠、鸭嘴兽、考拉、鸸鹋等,种类之多是其他大陆所无法比的。利用上册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可知:6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就脱离了其他大陆,漂移到目前的位置上。由于这块大陆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因而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再加上这里动物没有天敌,所以古老的动物生存至今。并与其他孤立于大洋中的大陆进行比较,南极大陆特有动物较少,是因为它始终在地球的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生存。

【选题角度】

这是一道利用旧知识去探究新问题的题目,意在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几千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自然条件单一,动物演化缓慢,至今还保留许多古老种类,如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是其他大陆所没有的。虽然南极大陆也孤立于海洋中,但长期以来,其纬度高,气温低,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生存发展,所以澳大利亚被称作“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答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首都堪培拉在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位于头顶北方,房屋北面朝阳。季节与北半球相反,学校放暑假在一月。

3.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分析该国如何利用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生产。

【活动题目一】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

【活动内容】

这是一个用上册学过的板块构造学说知识来探究新问题的活动。

①首先通过学习,学生要明确澳大利亚有多种其他大陆所没有的古老动物,如袋鼠、鸭嘴兽、考拉、鸸鹋等,种类之多是其他大陆所无法比的。

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里可以安排一个小小的讨论,让学生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③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用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可以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大陆漂移说,或者出示大陆漂移图,明确:65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就脱离了其他大陆,漂移到目前位置上。这对于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由于这块大陆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因而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再加上这里动物没有天敌,所以古老的动物生存至今。

④可能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长期处于孤立状态的大陆还有南极大陆,为什么澳大利亚有这么多特有生物,而南极大陆却很少呢?这是因为南极大陆始终在地球的南端,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生存。

⑤这个活动要联系学过的大陆漂移知识,明确澳大利亚大陆脱离了其他大陆,漂移到目前的位置,加深对大陆漂移说的理解。也要知道澳大利亚大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才能使古老生物能保存下来。学生能理解到这种程度就可以了。

【活动题目二】

探究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

【活动一】

这个活动需要阅读大量地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完成。

①阅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状况。

②看澳大利亚地形图,了解澳大利亚东、中、西部地区的地形差异,为了解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奠定基础。

③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明确西部、北部、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④看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图,讨论农牧业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平原区,为什么中部是粗放式农业,而沿海却发展混合农业,这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上还有哪些不同?由此引出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⑤通过分析地形、气候对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影响,学生能够理解自然条件和农牧业的关系。还可以鼓励学生谈谈对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认识,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只要回答的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关于“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法建议

“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一部分是本节的重难点,突出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讲解本知识点时一定要抓住这一主线。教师可以首先利用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让学生总结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提出问题:澳大利亚人口为什么会如此分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分析对比两者间的联系,同时进一步提示历史因素,使学生一步步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论。

需要注意的是澳大利亚与我们在北美介绍过的加拿大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特别是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这一特点在两个国家表现得较为突出:都受气候的制约,只不过澳大利亚受水份的影响较大,而加拿大更主要的是受热量的影响。因此在讲解本知识点时可设计一些相应的探究活动,比如比较两国在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异同,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迁移。

教师可在最后利用表解法进行总结,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关于“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的教法建议

讲授“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这两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注意充分运用课本所提供的地图和景观图,教给学生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各种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

教师引入关于澳大利亚养羊业的知识,可以直接从书上提供的事例入手,也可播放关于养羊业的录像或展示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像资料获得感性认识。如果为了更突出反映澳大利亚养羊业在世界所处的地位,教师可以再给学生提供一些澳大利亚绵羊的头数、羊毛出口量、羊肉产量,以及在世界所处的位置等数据资料,使学生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这一含义有更感性的认识。

在分析采矿业时也是如此,要先利用矿产资源分布图,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有所了解,然后再提供一些有关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的资料及数据,分析为什么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上一篇:关于走秋游去500字作文下一篇:理想的目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