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2024-05-26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精选9篇)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1

江苏双良集团是江阴市有着30年发展史的民营企业,已经从单一的中央空调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集机械制造业、化工新材料、酒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同时,双良集团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诞生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溴化锂制冷机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氨纶丝和包覆纱生产基地,国际先进的包装材料及苯乙烯化工材料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之源。

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哪?孙福全认为,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是追求盈利。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产品发展受阻,就必然迫使企业改变原有思路或改进原有产品性能质量,争取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机械制造业是双良集团的主业,但在机械制造这个产业里,市场空间有限,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对《经济》记者说,“机械制造产业发展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这类大宗工业产品很少有回头客。二是主要客户是工业企业等。三是以质量保证等为由拖款现象较多。”去年双良集团人均产值为250万元,而机械制造这一块人均产值不足100万元,仅2010年底就有2.5个亿的尾款被拖欠。

行业发展受限,企业要做大做强,“穷则思变”。双良集团提出“创新发展老产业 健康发展新产业”的发展理念,在开拓化工新材料的新产业时,不忘自身机械制造产业优势,结合国家鼓励企业上节能减排项目的政策,把目光瞄在了余热利用设备级系统和空冷设备项目上。过去,我国火力发电厂主要用水冷却热流体,这样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特别是在我国内蒙古、山西等水资源稀缺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建设火力电厂。从2003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空气冷却火力电厂的技术,国家发改委要求水资源紧张地区新建电厂要使用空冷技术。这项技术利用空气把热量带走,可以减少85%左右的用水量。

双良集团看到这个市场前景广阔。2004年他们开始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空气冷却技术研发,为此项研究拨出数千万元的研究经费,建成我国第一个1000MW级空冷岛单元热态实验装置。2006年他们的大型空冷设备终于试车成功,并和山西一家新建电厂谈成第一笔生意。这第一笔生意对双良来说并不那么轻松,由于以前没有实施空气冷却的成功商业案例,山西这家电厂对民营企业不放心。

“当时,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假如我们提供的空冷设备不合格,他们要拆除我们的设备,再买国外设备再安装上,这些加上各种损失一共达2亿多元。”双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海君说,“谈到最后,他们提出让我们提供2亿多元的商业保函。”为了8000多万元的项目,公司要承担2亿多元的风险金。双良集团最终决定开具2亿多元的保函,接下了空冷项目的第一单。随后两年公司在此项目上效益斐然,按照双良集团的科研奖励政策,技术部门的提成就有100多万元。

双良集团另一个创新发展的案例是利用发电余热用于城市供暖。

这两年,双良集团也正在积极推广他们的城市供暖项目,这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国火力发电厂多在北方地区且靠近城市,另外这些地区每年要消耗大量煤炭和天然气给城市居民供暖,双良集团正是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能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效果,把火力电厂发电时产生的余热回收用于城市供暖。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介绍,“未来两年,我们计划在山西至少做到60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利用我们的技术可以使电厂余热达到最大化利用,使他们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5%左右。如果没有利用,一般电厂能源使用率只有40%左右。”“十二五”期间,双良计划将这种城市供暖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北方地区,争取做到3亿平方米的供暖面积。

技术人员市场化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双良集团的核心支柱企业,也是双良集团技术人才最为密集的下属公司之一。

《经济》记者在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注意到公司三楼的技术部入口处有这么几个大字——技术人员市场化。“企业的研发还是要跟市场联系起来。以前我们新进的技术人员,他们在技术上可能比较专,但是一谈到市场并不熟悉,我们提出这个口号主要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双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海君对记者说,“我们以前吃过这样的亏,技术很先进但忽略了市场需求,因此丢了很多单子。”

企业要联系市场,这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常识。企业的技术人员联系市场,增强了企业活力,减少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周期。企业如果技术再好而不能跟市场联系起来,也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好的效益。只有结合市场需求生产出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产品,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道理,在双良集团已经深入每一个研究人员心中。

双良技术主管的工作时间主要分成三份:三分之一跑市场,三分之一下车间,三分之一搞管理。

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有的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运营总投入的10%以上。孙福全认为,除了资金投入保障以外,要重

视人才的培养,对高端人才引进需要给予相应的待遇,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实力定薪酬

早在1994年,双良集团技术研究中心就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是第一批批准成立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名单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这也标志着双良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年支出额不低于1500万元、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150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等。

在双良,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对其他同级岗位的员工是最高的,每次调薪幅度也是最大的,这样也有助于技术人员的稳定。薛海君对《经济》记者说,“机械行业的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做些辅助工作,5年才能在技术方面独当一面,如果待遇没有保障,就很难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

论功劳不论苦劳,这是双良的唯一奖励原则。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说,“人才的流出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要发展还是要靠人,特别是核心骨干团队的建设。我们注重奖励,包容和鼓励员工,创造一个大家庭文化的工作氛围。”

对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通过加薪和考核奖励凸显优秀人才的价值。双良就是依靠这种用人机制来留住人才。薛海君说,技术部门用人市场化,也不依靠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主要是以实力定薪酬,加薪在这里是一种激励的手段。

双良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有技术部,两者既有关联又分开作业。前者主要负责研发新产品,后者主要是把前者研发的新产品与市场对接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薛海君说,“技术中心相对于技术部的研究难度和风险要大很多,技术中心还有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博士后毕业后来我们这做实际的项目,我们给博士后一个实践的平台,我们共同完成有关的课题。”

这种和高校共同管理合作的方式,一方面为高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最为前沿的科技动态。

企业制度和核心价值观是双良技术人员工作的保障和动力。在科研政策上,双良集团对科研资金不设限制;对项目研发失败不追究技术人员责任;项目研发成功有奖励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进行。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2

1. 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当今, 科技创新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强调: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 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促进企业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模式作为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创新机构普遍接受的一种科技创新模式, 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1) 产学研合作方式。

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 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之间的合作, 通常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 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

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方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产业技术联盟等。

(1) 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指技术成果由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经营方式。所转让的技术包括获得专利权的技术、商标以及非专利技术, 如专有技术、传统技艺生物品种、管理方法等。技术转让是产学研合作各方以契约的方式对专利技术、技术秘密、实施许可等无形资产进行使用权转让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 最常见的形式是科研院所、高校出让技术, 企业受让技术。

(2) 委托研究。委托研究是指委托方将所需研发任务委托给受托方进行研究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其中, 企业委托科研院所、高校等学术机构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进行研究开发的产学研合作比较普遍。在合作中, 委托方提供资金、承担风险以期获得所需, 受托方获得科研经费以实施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委托研究多由契约约束产学研各方, 权责较为分明。然而, 受制于课题任务、合作资金、合作周期、伙伴实力等多种因素, 委托研究模式缺乏持续创新的组织机制, 委托方和合作方不能在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和知识流动, 主要适用于企业拥有研发资金、技术需求明确, 学术机构研究基础较好、研究实力较强的产学研合作。

(3) 联合攻关。联合攻关是指针对一个科研课题, 产学研各方共同寻求技术解决办法的一种经济法律行为。联合攻关多以科研课题为载体, 以课题组为依托, 由产学研各方派出人员组成临时性研发团队进行研究开发。在实践中, 联合攻关模式既可能是市场自发行为, 也可能是政府引领的合作攻关行为。联合攻关模式可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力量, 集中对特定科技项目进行攻关, 使企业有效利用学术机构的研究资源, 学术机构的研究更具明确的市场导向。然而, 受限于明确单一的合作研究目标, 联合攻关模式难以形成持续的合作动力。很多情况下, 随着科研课题的结题, 课题组往往解散, 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 不利于知识的积累沉淀, 不利于产学研各方的深入合作。

(4) 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是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设置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担任企业顾问、大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人员在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培训等多种方式在人力资本层面进行交流与互动, 以促进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模式能扩大高校、科研机构高级科研人才的作用范围, 增强企业人员对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了解与认知, 增进产学研各方的知识交流与相互了解。不过, 人才联合培养与人才交流有时是临时性的, 有时是公益性的, 有时是非正式的, 因此, 不一定能带来产学研各方的深入合作。

(5) 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联盟是指一个或多个产业中互相分工、相互关联的多个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政府等, 为了共享资源、技术开发、开拓市场等共同的目标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资源共享、合作研发、互相代理等方式合作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式。一般来说, 产业技术联盟的参与者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中介组织, 但是其组织核心是企业。

(2) 产学研合作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 而民营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目前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 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已超过50%。民营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发展高技术产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民营经济已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 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经费平均为2.3%左右, 其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保持在5%以上, 有些甚至超过10%。华为、中兴通讯年均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10%, IT行业创新指数与诺基亚、爱立信和IBM等跨国公司基本接近。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 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前10名中, 华为、中兴通讯分列第2和第4, 发明专利占了80%以上。在数字家电、TD—SCDMA、下一代网络等技术标准联盟中, 民营企业成为骨干力量。

民营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实现技术创新, 具有以下优势。

(1) 解决了民营企业科研人才短缺问题。由于民营企业的资金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很难留住出色的科研人员, 致使民营企业的科研实力始终无法提升。而在高校和科研单位, 拥有大量人才, 实力也强。

(2) 降低了民营企业自主开发的风险。高校和科研单位掌握了最新的科技信息和大量的相关信息, 有一流的科研人才, 有较强的科研基础。民营企业与他们合作可以节省很多搜集相关信息的人力、物力, 不用一切从零开始, 降低和分散了企业开发的风险, 缩短了创新周期, 减少无效投资, 降低了交易成本。

(3) 改善了民营企业资源配置的问题。民营企业的资源是相对紧缺的。如果把科研部分留给高校和科研单位, 企业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经营、管理、发掘市场等方面, 从而改善企业资源结构,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4)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 表明国家今后将会加大力度支持产学研合作。实践表明, 离开国家的扶持, 民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非常困难的, 而有了国家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有较大提高。加拿大为了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 专门设立了多个项目扶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对企业研发进行税收优惠的科学研究及试验开发税收优惠计划, 提供资金支持的技术伙伴计划, 转化技术计划, 氢能早期发展项目计划, 改善企业创新环境的创新群项目及灵巧法规计划等。

2. 太仓宏大方圆集团依托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转型

太仓宏大方圆集团走在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前列, 企业依托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 破解人才技术瓶颈, 走引才引智、高端合作、顶层设计之路, 实现了转型发展。

2009年之前, 宏大方圆集团主要从事纺织仪器和棉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随着国内外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 企业发展陷入了困境。面对传统产业发展的艰难状况, 公司决定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转型升级的目标定位在循环经济与新材料产业上。

2010年, 在城乡镇政府、市科技局、市经信委的帮助下, 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成产学研合作关系, 成立了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和南航太仓大飞机用玻璃棉研发基地。紧密产学研合作, 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是宏大方圆转型升级的成功关键。随后, 公司获得了工信部吸音隔热超细玻璃棉的大飞机专项立项, 确立了大飞机配套供应商资格。在太仓市发改委的指导下, 公司获得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技术改进专项项目。2项国家级项目给宏大方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宏大方圆集团及时成立苏州维艾普新材料有限公司, 重点研发高性能保温材料, 旨在为人类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该公司于2012年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家教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紧密配合下, 公司成功研制出《真空绝热板外墙保温系统》, 并通过国家住建部成果鉴定,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产品质量轻、绝热好、A级防火, 保温隔热指标满足国家20年内的节能保温要求,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致同意通过评估并在全国推广。公司和LG、东芝、日立等著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目前, 宏大方圆集团已获得1项国家级科技项目, 2项省级科技项目, 8项发明专利, 12项实用新型专利, 3个省新产品, 4个行业标准, 6个注册商标, 2个省自主创新产品, 3个省新产品新技术。公司2次荣获省民营科技企业称号, 南航陈照峰教授获评省六大人才高峰高级人才称号。迄今为止, 公司基于产学研合作和高新技术项目已先后获得政府投资总计超过1300万。得益于转型升级, 公司呈现跨越式发展。自2010年实行转型升级后, 公司产值及实际利润产生突破性增长 (见表1) 。

2010年, 宏大方圆集团公司开始实施转型升级, 大量资金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新设备购买中, 公司营利有所下降。到2011年, 公司转型升级进入正轨以后, 公司产值及利润均大幅度增长。2012年, 公司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8亿, 同比增长50%, 是企业转型前 (2009年) 的2.57倍;年利润预计将达到2200万, 占总产值的12.2% (见图1) 。

未来宏大方圆集团将继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 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 加大科技创新步伐, 密切产学研合作, 做大做强大飞机用新型保温隔音材料、真空绝热板保温材料等航空新材料产业, 公司有望成为紧邻上海的大飞机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3. 结语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3

江苏双良集团是江阴市有着30年发展史的民营企业,已经从单一的中央空调制造企业发展成为集机械制造业、化工新材料、酒店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同时,双良集团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溴冷机诞生地,拥有全球最大的溴化锂制冷机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氨纶丝和包覆纱生产基地,国际先进的包装材料及苯乙烯化工材料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之源。

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哪?孙福全认为,企业创新的最大动力是追求盈利。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产品发展受阻,就必然迫使企业改变原有思路或改进原有产品性能质量,争取新的市场竞争优势。

机械制造业是双良集团的主业,但在机械制造这个产业里,市场空间有限,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对《经济》记者说,“机械制造产业发展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这类大宗工业产品很少有回头客。二是主要客户是工业企业等。三是以质量保证等为由拖款现象较多。”去年双良集团人均产值为250万元,而机械制造这一块人均产值不足100万元,仅2010年底就有2.5个亿的尾款被拖欠。

行业发展受限,企业要做大做强,“穷则思变”。双良集团提出“创新发展老产业 健康发展新产业”的发展理念,在开拓化工新材料的新产业时,不忘自身机械制造产业优势,结合国家鼓励企业上节能减排项目的政策,把目光瞄在了余热利用设备级系统和空冷设备项目上。

过去,我国火力发电厂主要用水冷却热流体,这样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特别是在我国内蒙古、山西等水资源稀缺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适合建设火力电厂。从2003年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空气冷却火力电厂的技术,国家发改委要求水资源紧张地区新建电厂要使用空冷技术。这项技术利用空气把热量带走,可以减少85%左右的用水量。

双良集团看到这个市场前景广阔。2004年他们开始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空气冷却技术研发,为此项研究拨出数千万元的研究经费,建成我国第一个1000MW级空冷岛单元热态实验装置。2006年他们的大型空冷设备终于试车成功,并和山西一家新建电厂谈成第一笔生意。这第一笔生意对双良来说并不那么轻松,由于以前没有实施空气冷却的成功商业案例,山西这家电厂对民营企业不放心。

“当时,他们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假如我们提供的空冷设备不合格,他们要拆除我们的设备,再买国外设备再安装上,这些加上各种损失一共达2亿多元。”双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海君说,“谈到最后,他们提出让我们提供2亿多元的商业保函。”为了8000多万元的项目,公司要承担2亿多元的风险金。双良集团最终决定开具2亿多元的保函,接下了空冷项目的第一单。随后两年公司在此项目上效益斐然,按照双良集团的科研奖励政策,技术部门的提成就有100多万元。

双良集团另一个创新发展的案例是利用发电余热用于城市供暖。

这两年,双良集团也正在积极推广他们的城市供暖项目,这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我国火力发电厂多在北方地区且靠近城市,另外这些地区每年要消耗大量煤炭和天然气给城市居民供暖,双良集团正是考虑将两者结合起来,达到能源利用率最大化的效果,把火力电厂发电时产生的余热回收用于城市供暖。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介绍,“未来两年,我们计划在山西至少做到6000万平方米的供暖面积。利用我们的技术可以使电厂余热达到最大化利用,使他们的能源利用率提高到85%左右。如果没有利用,一般电厂能源使用率只有40%左右。”“十二五”期间,双良计划将这种城市供暖模式推广到更多的北方地区,争取做到3亿平方米的供暖面积。

技术人员市场化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双良集团的核心支柱企业,也是双良集团技术人才最为密集的下属公司之一。

《经济》记者在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注意到公司三楼的技术部入口处有这么几个大字——技术人员市场化。“企业的研发还是要跟市场联系起来。以前我们新进的技术人员,他们在技术上可能比较专,但是一谈到市场并不熟悉,我们提出这个口号主要是要转变人的观念。”双良集团技术中心主任薛海君对记者说,“我们以前吃过这样的亏,技术很先进但忽略了市场需求,因此丢了很多单子。”

企业要联系市场,这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常识。企业的技术人员联系市场,增强了企业活力,减少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周期。企业如果技术再好而不能跟市场联系起来,也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好的效益。只有结合市场需求生产出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产品,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道理,在双良集团已经深入每一个研究人员心中。

双良技术主管的工作时间主要分成三份:三分之一跑市场,三分之一下车间,三分之一搞管理。

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加大投入,有的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运营总投入的10%以上。孙福全认为,除了资金投入保障以外,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高端人才引进需要给予相应的待遇,要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实力定薪酬

早在1994年,双良集团技术研究中心就被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是第一批批准成立国家级企业研究中心名单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这也标志着双良集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年支出额不低于1500万元、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150人、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2000万元等。

在双良,技术人员的工资相对其他同级岗位的员工是最高的,每次调薪幅度也是最大的,这样也有助于技术人员的稳定。薛海君对《经济》记者说,“机械行业的技术人员能力水平和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做些辅助工作,5年才能在技术方面独当一面,如果待遇没有保障,就很难有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队伍。”

论功劳不论苦劳,这是双良的唯一奖励原则。

双良集团副总裁缪文彬说,“人才的流出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要发展还是要靠人,特别是核心骨干团队的建设。我们注重奖励,包容和鼓励员工,创造一个大家庭文化的工作氛围。”

对业务水平高的技术人员,通过加薪和考核奖励凸显优秀人才的价值。双良就是依靠这种用人机制来留住人才。薛海君说,技术部门用人市场化,也不依靠论资排辈的用人机制,主要是以实力定薪酬,加薪在这里是一种激励的手段。

双良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有技术部,两者既有关联又分开作业。前者主要负责研发新产品,后者主要是把前者研发的新产品与市场对接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薛海君说,“技术中心相对于技术部的研究难度和风险要大很多,技术中心还有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和一些高校联合培养人才。博士后毕业后来我们这做实际的项目,我们给博士后一个实践的平台,我们共同完成有关的课题。”

这种和高校共同管理合作的方式,一方面为高校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最为前沿的科技动态。

企业制度和核心价值观是双良技术人员工作的保障和动力。在科研政策上,双良集团对科研资金不设限制;对项目研发失败不追究技术人员责任;项目研发成功有奖励等一系列政策保障企业科技创新的有力进行。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4

苏政发〔2011〕117号2011年8月15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企业是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体,是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使用者和推广者,是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的根基。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企业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企业创新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自主创新,高端引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要求,以聚焦高端产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以深化产学研合作为载体,着力加大投入,着力激发活力,着力集聚人才,着力优化环境,协调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企业发展质态明显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企业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具体目标:力争全省大中型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实现企业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培养1000名科技企业家、10000名职业经理人。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4500件,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制(修)订一批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改造投入实现倍增。培育10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重点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三)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切实加强企业各类研发机构建设,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技术研究院,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或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切实加大企业创新特别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在重点行业、重要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到“十二五”末,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各类技术研发机构达3000家以上。

(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深入实施自主创新“双百工程”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集成国家、地方及社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研发分工,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更多介入国际技术标准制定。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五)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方式。培育建设一批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的新型产学研共建研发机构,切实改变科研与产业、研发与应用相脱节的状况,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加强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孵化器”、实验室等各类研发紧密联合体,促进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和开发平台开放使用,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引导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和打造重点产业链,建立各类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联盟。

(六)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投资规模,打造产业发展新亮点。鼓励企业大规模开展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产业链配套完善、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质量品牌创优、中小科技型企业成长等重点领域,扎实推进“百项千亿”技改工程,全面提升企业质态。对装备水平、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传统产业企业,经省财政厅、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国税局、地税局、质监局按照制订的规范标准联合认定,企业所得税超过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税率征收的,超收部分的市、县留成,市、县可视情安排支出支持企业发展。

(七)支持企业开拓新产品市场。鼓励保险公司创新科技保险产品,建立企业创新产品市场应用的保险机制。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投保科技保险,防范化解产品研发与创新风险。通过政府首台首购(用)、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产品市场。支持企业积极推广新产品,对参加国内外品牌会展和由省有关部门组织的重点品牌展销活动的企业,由省财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对企业展位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八)强化信息技术带动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围绕传统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区,通过典型引路筛选出一批适合行业应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提高全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大力实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信息化支撑行动,推动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五化联动”。开发推广云计算、传感制造等新技术,培

育一批信息化服务企业,促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协同应用。大力实施企业信息化“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全面渗透,打造一批“智慧企业”。强化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三、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九)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放宽民营经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和重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产业链延伸配套、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开展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海外并购,建立海外供应和销售基地、境外加工生产基地。支持省内企业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品牌营销网络,建立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十)健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建立与创新成果挂钩的薪酬制度,在创新收益的分配上要向对创新成果作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倾斜,拉开创新与非创新、高水平创新与一般创新的收入差距,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创新。鼓励企业试点推行股票期权等多种形式的股权激励机制。

(十一)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强化宣传引导,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有针对性地对企业领导、管理人员、科研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企业树立应用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为企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工程师。推进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引导和支持企业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有效利用专利信息开展技术创新和市场分析,积极构建专利池并建立知识产权联盟,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发布重点专利成果产业化导向目录,鼓励企业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切实保护企业创新权益。

四、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十二)提升质量水平。组织实施“质量强省工程”,大力推广“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管理、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积极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示范作用的卓越绩效标杆企业。广泛开展“QC”(品质控制)小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检验监测体系。鼓励企业实施管理体系认证,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奖。

(十三)强化标准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组织研究制订对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技术标准和体系,鼓励企业建立国际标准跟踪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

(十四)创新管理模式。引导企业导入现代管理理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加快推进企业决策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创新,完善管理流程,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步伐,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鼓励企业依法登记股权、进场交易。支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由渐进式的产品创新扩展到突破式的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借鉴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总承包总集成等新型商业模式,引导企业突破行业界限和传统思维,通过重组既有模式、改变关键环境等方式,增加企业收入,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使商业模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倍增器。

(十五)加快品牌创建。全面增强企业商标注册、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打造自主品牌。鼓励企业开展商标国际注册,使用自主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培育国际知名品牌。加强对企业自主品牌建设的支持。政府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驰名、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企业的商品和服务;优先扶持驰名、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面向驰名、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企业开展商标质押贷款;支持帮助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在海关总署办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手续;对品牌培育基地内知名品牌企业在土地供给、融资贷款等方面优先安排。研究制订《江苏省名牌管理办法》,完善名牌培育、评价、宣传和保护机制。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工业大奖。对企业发展品牌中实施的新产品开发、质量攻关、标准体系建设、品牌营销与推广等项目给予支持。倡导企业信用自律,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集、整合、记录、披露和使用制度,培育合同诚信企业、质量诚信企业、诚信经营企业、技术合作诚信企业。

五、构筑企业创新人才高地

(十六)着力培养创新型企业家。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培训基地,开展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等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持续创新能力的领军型战略企业家。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深入开展职业经理人任职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职业经理人。大力弘扬企业创新文化,倡导以创新为荣的价值导向,营造敢冒风险、尊重创造、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企业创新氛围。(十七)壮大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组织实施“双创计划”、“333工程”和“汇智计划”,鼓励企业面向海内外招揽人才,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培养人才。“十二五”期间,重点引进100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2000名创新创业领军

人才,资助2000名博士到企业创新创业;培养1000名企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派10000名教授、博士到企业和基层服务,选聘500名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兼职教授),全面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依托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千人计划”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到企业创新创业。

(十八)大规模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面向产业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大专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优化发展职业教育。实施百万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依托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大型骨干企业、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加快培养造就一批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进一步健全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首席技师”制度,重点从我省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选拔培养500名技艺精湛的“首席技师”。企业要按规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

(十九)创新企业人才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按不低于企业销售收入的0.6%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在我省企业创新创业的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人才,“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333工程”培养对象,以及省“产业教授”(兼职教授),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市、县可给予奖励,奖励总额原则上累计不超过30万元。鼓励科技人才到企业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其工作成效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

六、强化企业创新保障措施

(二十)进一步落实鼓励创新优惠政策。本着便利、快速、从优的原则积极受理企业相关申请,进一步落实引进技术设备免征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抵扣增值税、软件产品超税负增值税即征即退等鼓励企业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国家进口先进设备贴息政策,制订我省引进先进设备贴息目录。指导和支持企业设立专门账户,正确核算研发费用,更加有效地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简化认定工作流程,鼓励和支持更多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一)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有关创新专项,对国家要求地方配套且符合配套规定的项目,省在现有相关专项资金中优先给予配套。整合优化省有关专项资金,在支持重点上由单个企业向产业链整体关键环节转变,在使用方向上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创新服务平台倾斜,提高资金使用集中度和效率,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对新兴产业领域经省级认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新产品以及首台(套)装备,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助;对收购国外研发机构、品牌营销网络的省内企业,按收购合同金额的5%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中国工业大奖和全国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300万元和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从2011年1月1日起,对新获中国驰名商标的生产型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其他类型企业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工作组的企业,省级财政每年给予适当资助;对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省级财政分别给予5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各市、县(市)人民政府也要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创新。

(二十二)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创业投资,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加大对初创期、种子期科技企业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信托产品等债务融资工具以及上市融资、增资扩股等方式筹集创新资金。支持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稳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高新技术企业挂牌交易、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工作。引导银行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整合全省产权市场资源,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为非上市公司提供股权转让服务。支持国家级高新区争取开展国家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鼓励企业盘活现有存量用地,对用于企业创新的科研试验用地,参照工业用地管理。企业兼并重组中涉及的划拨土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使用。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可依法作为土地使用权人的权益。国家及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企业兼并重组项目涉及的原以划拨方式取得的生产和经营性用地,按照有关规定依法批准后,可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

(二十三)加强企业创新的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协调高效的组织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把企业创新作为地方发展和部门工作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分解落实企业创新目标任务,加强考核评价和督查推进。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协调机制、省与地方支持企业创新的联动机制,集成各种创新资源和力量,共同推动企业创新工作。省人民政府每2年表彰一批企业创新先进单位。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5

中共台州市委书记 陈铁雄

2009年12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主要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紧接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对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作出了部署。可以说,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已经确定、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下达,关键就是如何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此,我们在刚刚召开的市三届七次党代会和市“两会”上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主攻沿海,创新转型,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努力开创台州科学发展新局面。今年经济工作主要突出四大重点。

一是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全面迈向滨海时代。规划中760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带是台州发展的空间优势

—1— 所在,也是优化生产力布局、重振台州雄风的关键之举。随着国家全面启动沿海开发,省里积极构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所以,我们把沿海大开发作为首要战略,进一步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以大港口开发为龙头,以大产业集聚为重点,以大配套建设为支撑,以统筹协调为手段,构建以“台州湾循环经济实验区”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新平台,使其成为引领台州发展、联动全省沿海、辐射内陆地区的循环经济实验区和创业创新的样板区、吸引外资的集中区、体制创新的先导区和台州滨海的新城区。2010年我们将紧扣“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展新貌”的目标,以打基础为重点,从基础工作做起,力争在制定规划、完善配套、健全机制上有新成效。一方面抓紧编制《台州湾循环经济实验区规划》,并争取上升到省里的层面。在项目布局上,突出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和项目安排,重中之重抓好浙江(台州)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落地以及国家级医化园区、石化园区、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等的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抓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突出港口和沿海高速建设。即把港口开发作为沿海产业带建设的龙头工程来 —2—抓,重点抓头门港、大麦屿港、大陈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努力以大港口带动大开发、支撑大产业。同时,下大力气推进台州南北大动脉——沿海高速的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台州高速交通网络,加速推进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带动沿海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军事战备运输和后勤保障提供快捷的通道。

二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创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功能,在微观层面,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在宏观方面,创新则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改革开放以来,台州创造了以“民营主导+政府推动”为主要特征的“台州现象”,从浙江省落后地区跻身中国沿海较发达城市行列,其根本原因也就在于创新。台州过去的成功和当前区域竞合的激烈再一次要求我们,在后危机时代台州要继续保持竞争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走在前列,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就必须要创新,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为此我们立足台州最大的特色——民营经济、最大的优势——制造业,在希望的“田野”——台州沿海产业带上,积极探索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品牌为纽带、体制为保障、产业技

—3— 术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之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使产业结构调“轻”变“绿”。今年重点抓六项工作:一是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台州目前形成规模的产业集群有20多个,我们重点抓医化、模具、泵业三个省级试点,扶持产业集群中产值前5位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整体提升。二是推动企业制度创新。继续实施民营企业股权重构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2年“513”企业产权结构完成重新构建。大力推进企业上市,争取每个产业集群都有上市公司。三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努力使台州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四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推动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五是抓好节能减排。突出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洁化和区域工业生态化四方面重点,培育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六是加强企业家培训,促进素质提升。

三是实施城市群构建战略,打造生态宜居家园。台州城市化水平超过50%,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进入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并重的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的演 —4—进,构建台州城市群是必然趋势。为此,我们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把统筹发展作为基本理念,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共建共享,促进空间布局层级化、产业分工合理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中心城市、县域城市为依托,中心镇为支点的台州城市群。一是突出中心城市发展。我们将按照“做强龙头、带动全市”的思路,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一方面加紧实施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形成若干重要功能区块和城市综合体。今年主攻中央商务区、椒江江滨公园以西区块、黄岩江北商务区、火车客运场站区块、路桥新城西扩等建设,加快城市道路、供水、排污、环卫等网络建设。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是城市的重要品质,我们将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加强废气治理,实施城市“增绿行动”,开展城市水系和河道整治,特别是加快开发温黄平原河道水系,做好鉴洋湖湿地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城市新的景观带。二是加快培育中心镇。中心镇是统筹城乡的重要节点,我们将不遗余力地积极支持中心镇做大做强。当务之急是坚持高起点定位,切实抓好新一轮中心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各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同时,我们以新型工业化强镇建设为抓手,—5— 壮大中心镇实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促进产业集聚。还有,我们将以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健全功能,建设城市小区,促进人口集聚。另外,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扩权强镇”工作,理顺中心镇财政体制,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坚持分类指导,建立中心镇科学发展的考评体系。三是全面建设新农村。以深化“百千工程”为抓手、“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创建为载体、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康居工程”为突破口,加大农房改造建设力度,整体推进村庄整治,培育特色村,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四是实施民生优先战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归宿,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最终也要惠及民生。下一步我们将更加突出群众需求这一第一信号,认真落实改善民生66条政策,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管理,积极构建以“尊重民意、保障民权、增进民利、维护民安”为主要内容的具有台州特色的民生社会。一是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为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各个群体的“保障网”,起到为改革“兜底”的作用。加快城乡义 —6—务教育均衡化步伐,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台州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才支撑。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启动乡镇卫生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深化“三个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扩大“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实施范围,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向城乡居民提供更多基础性的公共产品。二是注重以民主促民生。台州是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经过市场的历练,台州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议政意识强,这使得台州创造出了“民主恳谈”、“参与式公共财政预算”、“工资集体协商”等经验,为“以民主促民生”工作夯实了基础。为此,我们将继续保持政府开明开放的优良传统,大力发展基层民主,总结提升,畅通民意渠道,推动科学民主决策,用民主的办法更好地协调群众利益。三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重点是加强平安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批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外来人口服务、社会应急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等方面的能力,掌握维稳工作主动权,提高社会控制力。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6

2019年2月12日、13日两天,我有幸参加了宜昌城建控股集团在求索众创中心开展2019年春季集中培训,来自集团及各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及青年员工代表,近400人参加培训。“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这次培训的主题,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高创新发展的意识,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在两天的培训中,宜昌市副市长卢军为全体参训学员进行了题为“以案为鉴,铸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城市建设铁军”的主题党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了他的讲课,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让我对企业内涵有了重新认识,使我领悟到企业的“企”字,如果没有了“人”字,企业也就终止了。在现代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在平时的管理中,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把培养人、教育人、留住人等问题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良好的廉洁观念,只有把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

作为物业人,我们也常常会受到了权力腐败、职务腐败等腐败现象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实利主义的冲击,社会上的道德底线正在日益降低,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也正在日益侵蚀着物业人的肌体。近年来一些高级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案件被查处,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被曝光,再加上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社会上一些庸俗处世哲学的影响,也造成一部分人不同程度上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廉洁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甚至道德人格分裂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转型发展带来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贫富差距等等的压力困扰着我们,加之急功心切,往往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迅速同化,对一些丑恶腐败现象缺乏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有时甚至还会不知不觉地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司马迁说过“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丧身败家。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这一句话道出了贪污的根源,骄奢淫逸必然导致贪污腐败。所以我们要戒贪戒侈,净化自己的心灵,让廉洁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心中,作为我们自身应当建立“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的廉洁文化观念,同时,督促服务中心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为反腐倡廉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在讲课的过程中,卢市长一句“埋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话,让我思绪了很久。我在想,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工作中往往一直盯着某个小问题不放,不去打开思路大观全局的看待别的事情,从而造成了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的局面。所以,我在想,作为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应该多多打开思路,多想问题,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提高企业执行力的问题,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亲力亲为,这样才能顾全大局,企业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企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不断地、大胆的进行技术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青春活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7

体制改革是集体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和保障。成都彩虹集团的前身是创立于20世纪“大跃进”时期的街道生产合作社, 与1955年总社筹备成立的时间相当, 主要产品是角梳、烟斗等手工业小产品, 资产是集体所有, 后来划归市二轻系统管理, 企业体制按照全民所有制模式, 俗称“二全民”, 是一个老二轻集体企业。由于厂房简陋, 技术落后, 加之体制约束, 从创立到1983年的27年间, 年平均产值不过39万元、利润不足3万元。“文化大革命”后期, 由于就业困难, 一些年轻人相继进入街道企业, 给企业带来了希望和活力。1980~1982年三年连续大幅度亏损, 资不抵债、濒临破产倒闭, 成为二轻系统有名的亏损大户。万般无奈之下, 上级决定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由职工群众民主选举厂长, 企业生死存亡的担子就落在了民主选举的我这个新的厂长身上。这个时候, 找谁都没有用, 只有走进市场, 在市场需求调研中寻求生路, 找到适销对路的产品。1983年, 第一批“彩虹”电热毯投放市场, 消费者十分欢迎;我们借了几万块钱在四川电视台打出广告, 当年就销售了5万多床, 企业扭亏为盈, 更名为成都电热器厂。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家用电器才起步, 当时工厂的底子十分薄弱, 只能量体裁衣, 从小家电产品入手, 下决心调整产品结构, 把电热毯等小家电产品作为发展方向, 把其他产品全部砍掉。虽然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正确, 但关键的是要调动职工们的积极性、消除旧体制对职工的影响, 就必须在体制和管理上下功夫。我们首先从打破工资制度入手, 端掉“大锅饭”、掀掉“铁椅子”, 车间采用除本计酬、利润分成和单独核算, 销售人员联销计酬, 管理人员工资与当月效益挂起来, 干部能上能下, 每年评议、每年任命。把按劳分配原则认真贯彻实行, 职工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起来了。从1983年实行经营承包到1993年的十年, 企业发展很快, 年产值由几万元发展到上亿元, 成为成都市轻工重点企业和武侯区纳税大户。

成都彩虹集团第一次变革———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使企业起死回生并实现了战略“转型”。为了迅速推动主导产品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 就必须引入社会资本, 迅速壮大企业资本实力和资本扩张能力, 以主导产品为轴心, 扩展配套和集团化经营, 推动经营规模快速扩大, 夯实企业发展基础的同时,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目标, 建立董事会领导下、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新三会”制度。1993年, 以集体企业成都电热器厂为主体, 成都人民商场集团、重庆百货大楼、昆明百货集团等十几个商业企业共同发起创立成都彩虹电器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资本规模的增强, 使企业有能力实施重大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 先后完成电热毯双层螺旋感温发热线和日本住友化学电蚊香生产技术, 与日本住友共同创立合资分公司;公司还投资组建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电热器具检验测试中心、全害虫培养实验及效力测试室和省级技术中心。我们根据中小家电产品和驱蚊灭蚊用品的特点, 通过独资创立、合资合作、兼并收购创立分公司, 形成专业化协作和近地配套, 在市场营销上展开扩网布局, 形成覆盖长江以南地区的销售网络。在商业企业股东的大力支持下, 公司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主导产品“彩虹”电热毯、电蚊香居全国同行业首位。1983年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借助管理体制的改革, 使企业起死回生, 还没有触及资产所有制的制度。1993年创立股份公司, 引入社会资本和推进观代企业制度, 资产构成由单一主体变为混合所有, 职工也购入股份, 成为企业的股东, 资本实力增强, 使企业有能力加大投入, 加快了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步伐, 推动产品迅速上质量、上档次、上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进入21世纪之后, 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开始变缓, 一些职工和管理骨干出现了自满情绪, 技术和产品创新热情也明显减退。主要原因是股份公司虽然创立, 但公司的控股主体———成都电热器厂的集体所有制“二全民”仍然存在, 制约了员工的创造热情和进一步发展。2003年, 经成都电热器厂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并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将成都电热器厂全部资产量化到职工个人, 把员工全部转变为股东, 成为控股主体的实际出资人, 彻底改变了集体资产“看得见, 摸不着, 人人都有, 但谁都没有”的历史, 把职工利益与企业生存发展紧密联在一起。这一步改制重新凝聚起巨大的力量, 使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成都彩虹集团打开快速发展新局面, 主导产品电热毯产销量第二年就翻倍增长, 企业生产经营连年上新台阶, 销售收入由2004年的2.8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8.2亿元。成都彩虹集团30年改革发展走过的路使我们休会到, 企业“转型发展”要有体制保证, 先进或进步的体制才能释放生产力潜能, 员工的才能、报负和创造力才拥有施展的舞台, 企业才能稳定发展。企业体制改革的成功, 为企业由“转产”到“转型”和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体制保障。

技术进步是实现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体制改革的目的是释放生产力潜能, 以先进的制度和管理为保障, 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促进企业的发展。成都彩虹集团从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开始, 到创立股份有限公司和2003年控股主体深化改革的三个主要改革发展阶段, 每一步改革都为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创新和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和管理基础。在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初期, 成都彩虹集团的目标是扭亏为盈, 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找到企业的发展方向, 量体裁衣, 抓住能进入千家万户的电热毯等中小家电产品, 提出“小产品, 大市场”的经营战略。这次产品结构的调整, 是在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长官意志”的体现。在创立股份公司和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同时, 公司把大力引进人才和实施重大技术引进作为工作重点, 相继完成电热毯双层螺旋感温发热线和电蚊香生产技术的引进, 使主导产品在技术质量档次上与同行业拉开距离, 确立了主营业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1994~2004年, 公司完成产值25.66亿元, 创利税3.48亿元, 为1983~1993年年产值3.55亿元的7.228倍, 10年创收利税4789万元的7.27倍。

公司控股主体深化产权制改革的推动, 带来了企业经营规模的跃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2004年, 公司借助成都市人民政府“东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支持, 实施集团公司整体迁移技术改造项目, 完成新厂区建设, 加大技术投入, 提升科技创新, 提高产品附加值, 使成都彩虹集团的综合竞争力领先于全国同行业, 实现公司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产能规模的一次重大“升级”。截至2013年,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技术70余项, 为全国同行业拥有专利技术量首位, 使公司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 主导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完成控股主体改制后至2007年的四年间, 公司连续保持25%以上快速发展, 由2003年产销2.5亿元发展为2013年完成产值10.42亿元, 实现销售8.265亿元。按照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公司主营业务实现产值销售将达15亿元以上, 成都彩虹集团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集约化管理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8

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内外背景

外部背景——

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新考验。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形势恶化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投资快速回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施工利润日益减少,企业原来依赖的粗放型、规模化的发展道路越来越狭窄,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创新。

生产要素在市场配置中出现新变化,增加了企业负担。当前,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全球通胀助推着建筑材料价格不断攀升,企业必须挖潜增效,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的。

新旧管理模式的冲突日益显现,企业亟待接受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筑企业已发展到一个转型期,一味追求做大忽视做强,将会被新的市场规则所淘汰。必须集约经营,用新的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的企业生产力。

内部背景——

实现“做实做强企业”目标要求必须提高竞争能力。只有从企业整体管理模式上改革优化、调整,以集约经营、精细管理为目标,以强化执行力为手段,切实提高项目的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实现“做实做强企业”目标要求必须提升管理水平。通过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低水平管理现状,着力解决公司优势不突出、发展不平衡问题,打造专业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建筑企业。

实现“做实做强企业”目标要求必须提高效益积累。重点是全面加强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认真查找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短板”,制订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挖潜提效、开源节流,切实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做实做强企业”目标要求必须解放生产力。最大限度地开发释放队伍的潜力和活力,使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力组合达到最佳,资源充分利用,使企业生产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实施集约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以集约化建设为载体,合理配置机构要素。为了改变公司的管理现状,集中调配资源,相继成立了机电、物资、混凝土、试验检测、钢结构、测量六个专业分公司、23支专业架子队、工班160支,采用二级管理二级核算的方式。为及时有效地发现、解决施工现场的纠纷隐患和问题,公司在施工现场建立了党群协理员和劳务管理员,党群协理员由公司委派,劳务管理员由公司劳务中心人员兼任,在项目部或片区发挥积极作用。

——经营承包责任化。按照管理层级,把管理的红线成本、资金、安全质量、职工收入等主要指标作为考核的基本要素,公司与在建项目、专业分公司及架子队、工班、专业分公司下属站室层层签订经营责任书,规范了公司、专业分公司及其派驻机构、工班等各主体间经济责任的承包机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和全员管理格局。

——资源管控集中化。公司对资源配置模式进行改革,所有资源由公司统一调配,强化对资源的管控。一是对人力资源集中调配;二是对资金集中管控;三是对劳务资源集中组织;四是对物资集中采购;五是对机械设备集中管理。

——管理过程流程化。公司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和吸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统一编制了企业管理手册。同时,公司在企业内部推行建立各项业务标准管理流程,推行工作流程化管理模式,要求每一项工作按流程及标准办事,形成模式,避免制度执行中的随意性。

——量化考核体系化。在现行的管理目标责任制基础上,适当修改项目管理办法的奖励条款,加大奖励力度,对经营目标严考核、硬兑现。此外,公司还按照层级考核的原则,出台了员工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领导点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实现了运行流程、执行标准、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做到“工作有标准,过程有监督,效果有考核”。

——人员培训常态化。公司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采取“在岗学习与封闭式轮训相结合,走出去学习与请专家教授来企业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分专业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集中进行封闭式培训,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公司在人才选拔及奖励、激励措施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中层及中层后备干部竞聘,畅通了人才发展渠道。公司还通过对先进工法及优秀QC成果表彰奖励,提高了管理人员学技术、学工法、总结技术、总结工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公司自实施集约化管理以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企业的管理效应、规模效应和协作效应,保障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2012年完成产值28.15亿元,是2010年的1.6倍;新签合同额达25.39亿元,是2010年的1.8倍。2013年在此基础上又有明显提升,1至12月完成产值39.4亿元,新签合同额达25.39亿元,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年度计划。实践证明,只有实施集约运作,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企业做实做强。

强化集约化管理的努力方向

针对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后部分员工甚至有些管理者认为是企业“跟风”暂时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因而从思想上和管理行为上没有理解和认可其目的和意义,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和行为产生等问题,公司实施集约化管理还应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努力:

从认识抓起,加强宣传引导。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和项目管理者必须学好、弄懂集约管理有关知识,做到了如指掌,成为行家里手。

从基础抓起,实行企业资源统一配置。在资金集中调度的大前提下,重要和大宗材料由专业部门统一采购与供应,在提高项目供应效率的同时为企业获取新增的利润;劳务队伍由劳务资源管理中心在长期稳定的合作队伍中选择,使其逐步成为企业内部相对稳定的重要施工力量。

从机制着力,进一步健全薪酬机制。企业要制订明确的奖惩制度和措施,大幅度提高一线项目管理人员的薪酬,将收入摆在明处,实现劳有所值,确保人才稳定。

从创新能力入手,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要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以适应管理要求和提升综合能力为目标,培训内容既要面向现在的发展要求,又要看到未来的趋势,努力做到实用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从服务出发,搭建服务平台。要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管理者、员工、劳务人员三级服务平台,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行为与目的上达到一致,消除抵触情绪,使上级与下级、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人共同参与管理、促进管理科学化。

(责任编辑:李万全)

科技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 篇9

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参加公司组织的关于企业创发展演讲活动,我衷心的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帮助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本土是满目疮痍,在遭受了美国两个原子弹袭击后,整个国家在经济、军事、生产这些方面已经处于一种瘫痪

状态了,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并超过了美国,美国的经济学家发现推动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关键因素是日本良好的企业文化。美国在学习了日本的成功经验后,动员多方面力量进行企业文化研究,并将企业文化理论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之中。短短几年时间,美国企业又重新造就了其竞争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底蕴支撑的经济,就像是驶进沙漠中的跑车。中外大量成功企业的发展雄辩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就必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而不断创新企业文化,实现向贯穿于全部创新过程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意义非凡。

企业发展客观要求企业文化富有创新力和激情力,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创新由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转变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决定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各种要素有机、合理组合在一起的黏合剂,是企业资源整合的无形保障。优秀的、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它作用于全员的头脑、意识之中,渗透在企业运作的各方面,体现在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经营行为和全员工作中。优秀的、有创新力的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内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辅射作用和凝聚作用,以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愿景激励、驱使全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贡献自己的智力资本;促使知识员工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自由广泛地交流信息,知识共享,以形成和不断提升结构资本;以人为本,进行文化管理,关心、爱抚、成就、升华员工,使员工忠诚于企业,忠诚的员工自觉以创造性的服务获得顾客的满意与忠诚。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背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上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企业的发展是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创新与激情。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改善企业内部氛围,也改善企业外部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实现企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企业文化,让它富有激情。

第一,联系企业实际,明确企业经营理念。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就是要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明确企业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通过总结提炼企业成长历程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使其在企业发展中有效发挥作用。确立核心价值观,在总结和提炼企业文化积累的基础上把握特点,突出重点,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形成特色,关键在于创新。好的企业文化,都是在不断地总结和创新中形成的。

第二,建立学习型组织,形成全员共建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企业领导发挥示范、表率作用,更要依靠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它以全新的角度重视了人的因素,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实现,发挥人的积极性是创立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员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机制,普及企业文化理念,取得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既是企业文化的要求,又是建设、创新企业文化的保障。学习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员工的素质,不断满足市场发展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我们有着悠久文化传统,要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理念融入到了企业经营发展当中,内化为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且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一直坚持不懈。然而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抄照搬的,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文化中优秀、有益的部分,又要结合现实的经济政治形势,不断开拓创新,抢占文化制高点,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出一支具有“创新发展,激情责任”的队伍勇往直前。

上一篇:酒楼经营策划方案下一篇:市民办学校2009年换发办学许可证工作总结